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技校毕业总结

技校毕业总结

时间:2022-09-10 15:59:19

技校毕业总结

第1篇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真得很快就过去,现在的我也即将迈出学校的大门,走向社会这个大舞台,展放在校所学的才能,在校期间,学到的专业技术,科目很多,也为在出去社会工作奠定了根的基础,更加深了在社会的应辩能力,所以很感谢学校带给我的知识和才能。现将二年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 在校期间的主要学习和成绩。

在这二学期中,我学习了一些专业课程和一些辅助课程,如专业课:物流概论、第三方物流、会计电算化、会计原理等;及辅助课:公共关系、经济法、英语等。所学到的知识,虽说都是理论知识,听起课会觉得很枯燥,相对跟上机操作的课程比,但老师说得很详细,栩栩如生,相当得有趣,学得不错,不论专业课程还是辅助课程,总得来说成绩是可以的,也获得第一的奖学金,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

二、在校期间的实践

每年的寒暑假,我都会去工厂或酒店进行实践工作,如做服务员,普通员工。到开学时就回校。学校也曾组织过到工厂实习,因先前有过实习经验,在工厂实习也很快适应。在实践中,我学到在校所学不到的事物,也提高了我的心理素质及应辩能力,让自己升华,长大了很多。最大的收获是让我知道学校和社会是不一样的,在学校中,被老师、同学的爱包围着,不受伤害,在社会中,没有人会怜惜你,他们只会为自己的利益生活,而不顾你。你也只能为自己打拼,努力做出成绩让别人看,你是不错的人才,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别人可以做得事,你也可以做得到,也比别人做得更好,如果你不努力的,就什么都不属于你最后也让人更看不起你。实践的好处是让自己认清了社会,知道社会原本的样子,了解社会的现实,比较社会的发展与在学校、家里的不一样,回到学校要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做出规划图,规划自己的未来,做出更好的打算。

一些体会:

学习是我神圣的职责,无论什么时候,人都必须学习,学习生活,学习做人等,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无论身在何方,处于什么样的状况,自己都要努力的学习,在学校学到的用在社会上,为社会创作利益,为人民谋福;用在自己身上,提高个人价值,辅助加深自己在社会上的能力,在社会上学到经验传达给别人,让每一个人都知道和学习这么一个道理,一项技能。虽然有些学不精,但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遇到问题会虚心请教每个人,成为社会上有用的技术人才。

第2篇

今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这一背景下,我对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总体判断是:总体平稳、压力不减。

“总体平稳”主要得益于全省经济平稳发展、整体就业需求适度回升和就业渠道不断畅通。2005年以来,我省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5%左右。2009年起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

“压力不减”则来自于毕业生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两个主要方面。近年来,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高位运行,由2005年的25.1万人上升至2013年的53.2万人,多年位居全国第一。结构性矛盾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矛盾。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对工科类毕业生以及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呈供不应求状态,而文科类毕业生需求量相对较小,学科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短时间难以消除。二是区域结构矛盾。毕业生普遍追求大城市、经济发达区域,到外省就业的毕业生主要去向为上海、北京、浙江和广东;在省内,苏南地区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三是性别结构矛盾。目前我省毕业生中男女生比例相当,但用人单位实际更倾向于招聘男生,女大学生求职相对困难。四是学历层次结构矛盾。近三年来,我省毕业研究生人数增幅最大、本科毕业生次之、专科毕业生增幅最小,但是学历层次与就业率结果连续三年呈现反向倒挂现象。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着力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这取决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外部因素包括: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步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使同样的经济增速拉动更多的就业,特别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营造良好的就业政策环境,进一步畅通就业渠道,规范用人单位招聘行为,促进就业公平,督促企业依法规范用工,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后的合法权益。内部因素也可以说是核心因素,则是要深化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就业、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及时改进专业设置。加强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的互动,建立学科专业预警和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双证书”制度,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推动大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的能力。二是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做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通过政府拨款和社会融资等方式建立创业基金或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扶持。遴选建设国家、省、市、校四级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为创业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开业指导、办事、跟踪扶持等一系列服务。三是强化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结合度,加强专兼职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将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作为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大力挖掘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区域、分行业、分专业的专场招聘活动和网络招聘活动;充分利用短信、微博、微信、移动互联平台等多种渠道就业信息,实现信息共有共享,有效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

发挥好政策引领保障作用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

江苏高校云集、毕业生众多,就业矛盾突出。近年来,通过出台一系列新办法、新举措,我们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上取得明显成效,截至今年9月1日,全省2013年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7.14%。但同时也要看到,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影响,日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仍面临一定困难。

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就政府层面而言,必须以政策创新为突破口,发挥好政策的引领和保障作用。

一要结合转方式、调结构进程,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着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苏中崛起、苏北振兴和沿海开发等战略部署,结合推进城镇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程,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充分发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作用,对积极招用高校毕业生的各类企业,优先提供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给予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就业补贴。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引导高校毕业生通过“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工程”、“三支一扶计划”等扎根城乡基层就业。

二要加强创业指导和扶持,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鼓励高校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合作,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共享平台,遴选青年企业家组建大学生创业导师团,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提高创业能力。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和税费减免等政策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创业环境,鼓励和带动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开辟“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融资服务、开业指导、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建设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创业孵化“三位一体”的创业基地,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成功率。

三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技能培训,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组织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对有培训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企业上岗前培训或创业培训,使其掌握就业或创业的专项技能或实际能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情况,拓展一批规模较大并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作为就业见习基地,加大见习岗位中技术岗、管理岗的开发力度,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四要实施“一人一策”的就业援助计划,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托底保障机制。建立统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实名制管理系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全覆盖、全过程的实名制动态管理和跟踪就业服务。将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帮扶的重点,制定“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援助方案,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

改革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兰亚明

大学生就业的“量”与“质”分别对应于“充分就业”与“满意就业”。“量”是“质”的基础,如果就业不充分、失业率过高,那肯定谈不上就业质量好;但是,如果不考虑就业质量的提升,“质”的低水平、粗放型,不仅造成人才浪费、教育资源浪费,而且制约用人单位的效益提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微观层面衡量就业质量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薪酬水平、稳定程度、人职匹配(人力资本是否得到充分利用)。从薪酬水平看,目前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劳动力供求失衡导致薪酬水平倒挂,技术工收入高于大学毕业生的现象比比皆是。从稳定程度看,大学毕业生短期内跳槽比例比较高,影响企业对员工进行中长期职业培训与人力资本投入的积极性。从人职匹配看,高学历者“高知低就”现象较多,隐形失业人员大量存在,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大学毕业生。

南此可见,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构成、培养模式与手段、毕业生职业能力,同经济社会转型与产业升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错位。出现这种错位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学科专业设置、招生计划采取指令性方式,没有认真考虑市场的需求与变化;改革开放特别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发展过于强调扩大办学规模,这种模式为前期主要依靠“要素驱动”的经济发展路径提供了支撑,但同时也造成对内涵提升、培养质量、办学效益的相对忽视。

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加紧建设结构合理、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教育要从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模式转向提升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由普遍追求“大而全、高精尖”转向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协调发展,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多种人才。高校专业设置、培养规模、培养方式要充分体现就业导向,改变仅仅依托学科分类的专业设置办法;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催生新的专业。设立专业的职业评估系统,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度和职业倾向评估,在入口阶段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涯提供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设计,以提高其大学学习期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以就业质量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一段时间后,对其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高校评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高校资金投入、招生规模的确定提供参考。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职业精神,充分挖掘其职业发展潜力。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王春雨

地方综合性高校毕业生处于高校就业的“夹心层”,上有名校毕业生强势挤压,下受大批专科学校毕业生冲击,就业形势严峻。如何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增强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校地校企合作”是一种以社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地方高校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办学应紧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以能力为取向的教育培养模式,完善实践育人机制。要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大胆革新,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试就业”实践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均可与相关企业对接合作。在巩固传统校园就业市场的基础上,引进地方企事业单位参与,架设更便利的就业“直通道”。

第3篇

【关键词】高职;就业;专业调整;结构优化

发展高职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教育的发展也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作为全国职业教育的发源地,天津高职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专业设置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的基础,而毕业生就业状况也为高职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提出新的挑战。

一、天津市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一)高职教育持续升温,毕业生总数增加显著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渐形成,高职教育的规模日趋扩大。天津高职毕业生总数从2002年的0.95万人,增加为2006年的4.33万人,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46.1%。根据2007年初步统计的数据,全市高校毕业生的总数为10.43万人,高职毕业生为4.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4%。反映着教育质量的高职就业率也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 2004至2006年天津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86.77%、88.03%和86.59%,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结构存在矛盾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天津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依旧追求门类齐全,向综合性院校过渡的趋势十分明显,导致办学特色不突出,适应社会需求能力差。如由于开办工科专业所需投入大但效益低,于是一些院校便把精力用于开办文科或管理类专业,投资少效益却很高。这就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吻合,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社会急需的人才培养不出来或数量极少,而社会不太需要的又供大于求。

天津是北方的工业重镇,作为加工型城市,制造类人才极为缺乏。但通过对2004年37所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及对应专业的分析来看,开设制造类专业的院校只有14所,毕业生总数有1323人,占全市毕业生总数的比例仅为6.3%。而开设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院校却达到27所,毕业生总数3823人,占全市毕业生的18.23%;其中计算机类达到3325人,占15.83%。开设财经类专业的院校27所,毕业生总数3039人,占14.47%。开设文化教育类专业的院校16所,毕业生总数1475人,占7%;其中商务英语专业918人,占4.4%,涉及院校达9所。根据对天津市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就业率显示,依据天津经济结构类型特点所设置的专业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专业。

(三)高职毕业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的需求存在差异

目前,高职毕业生虽然毕业率较高,但其真实就业质量却处于较低水平,如反映就业质量的专业对口率、实际就业率、就业稳定性、毕业生薪金水平、毕业生就业后在职业技能方面获得的奖励及贡献率等指标均不理想,这反映出高职毕业生并没有完全掌握相应的技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天津经济的发展,滨海新区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目前,高职人才供需矛盾的焦点就在于高职专业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结构存在差异,高职毕业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

天津市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并没有真正遵循“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发展途径办学,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实践环节仍摆脱不掉验证性的实习内容,甚至流于形式;“双证书”制度缺乏针对性,应试现象较明显,学生并未形成真正的技能;过于强调学科标准、知识灌输、静态评估,而对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不够,导致教育脱离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方式亟需实现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否则,高职教育不仅不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反而会增加社会就业的负担。

二、完善高职专业建设和调整工作对于提高就业质量的意义

英国学者帕德波勒斯在回顾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经验时说:“调整教育目标以适应数量上的新压力及新的社会需要,主要途径是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教育发展史的实践表明,职业教育结构的失衡最容易发生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我国自2005年底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2006年,国务院将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为其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结构也进行相应的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包含着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形式结构和区域结构等,其中专业结构是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才结构的形成与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专业结构受制于学校的体制与人才培养的周期;另一方面,也受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专业设置既是产业结构调整引起技术结构变动而产生新的专业人才需求的反应,又是产业结构带动专业设置发展的结果。脱离产业结构的需求设置专业,人才培养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是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基本标准,反应学校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布局、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因而专业建设从总体上来说还不尽如人意,专业结构设置还不十分贴近市场的需求,在学术性和职业技术性之间还没有实现均衡发展。专业建设价值取向功利性色彩较重,学校对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不够,缺乏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市场化机制,新专业的设置缺乏严格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粗放性和盲目性,专业设置、建设和管理与职场的联系不够紧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模糊,对传统优势专业和老专业不能及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需要进行改造和调整。

随着天津经济的发展以及滨海新区的重新定位和布局,会产生一系列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新兴产业的出现,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由于职业教育体制和内涵本身不成熟,使得专业结构的调整和天津经济的发展还不够协调,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实施专业调整,完善专业结构,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和就业质量。

三、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高职专业结构调整的整体原则是服务区域经济,依托就业市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具体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宏观调控

目前,天津共有高职院校37所(含本科二级学院),由于统筹不利的原因,在专业建设上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很有必要进行强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布局合理的专业结构。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教高[2004]3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教高[2004]4号)的精神,鼓励设置调整产业结构急需的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及时地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需要,建立健全各项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审核机制,防止专业设置与调整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高职专业设置与调整坚持市场化

高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的设置和优化是发展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以天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为依据,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区域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调整和改革对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改革与发展影响很大,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是高职教育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依据。因此,高职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提升必须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考虑和研究区域经济的定位和专业结构。

(三)增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在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下,逐步增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自主权,增强高校专业自主适应市场的能力,积极性增强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不仅可以发挥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的优势,而且能够赋予高校更多的责任和压力,调动高校自主设置专业的积极性。各职业院校可以充分考虑本校的软、硬件资源和外部经济条件,突出专业适应性,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结构、教学内容等,做到人才供求对路。在专业建设中,可以充分考虑订单培养、合作办学、产学结合的多元办学模式,以丰富传统的办学方式。

(四)结合区域经济,优化高职专业结构

结合天津区域经济的特点,进一步优化高职专业结构,缩减供大于求的专业,调整优势资源提高供不应求的专业规模。调整专业口径宽窄的,合并相同或相近专业,拓宽专业口径,以增强适应性。根据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柔性设置新兴专业与交叉专业,在同一专业中设置若干专业方向,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分流,对传统的专业结构进行种动态的优化。

专业设置与调整是优化高职教育结构的核心内容,紧贴就业市场,面向区域经济,在挖掘专业内涵的同时,努力拓宽专业的外延范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和改造专业的服务方向,拓宽专业口径,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志国,张淑梅.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01.

[2]吴克明.高校专业设置滞后的多元分析[J].北京:高等教育研究,2005.

[3]梁义.关于高职专业设置和调整管理办法的一些思考[J].北京:辽宁高职学报,2003.

[4]唐骏,蒋爱民,曹诚.关于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的调查分析[J].北京:高等职业教育,2005.

第4篇

关键词: 电子商务专业 用人单位 就业指导

为全面了解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后的情况,提高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是为下一步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我们开展了对2012、2013、2014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对我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情况。

一、调查对象

1.我校2012、2013、2014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

2.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

二、调查内容

1.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包括总体评价、具体评价,具体评价从四个方面评价: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文化基础,个人能力与素质,并分别以非常满意、较满意、不好说、不满意四个选项供用人单位选择。

3.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建议与要求。

三、调查方式

主要是以向用人单位发放问卷调查表、电话访谈、座谈会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7份。

四、调查结果分析

1.毕业生所在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表1)可知,在被调查的毕业生当中,有29名在私营企业工作,占被调查人数的61.70%,而进入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则相对较少,外资企业的有两个,是意料之外。

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与满意度,能反映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是否能适应各用人单位的需要,会直接影响今后这些用人单位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接纳程度。

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为:20%非常满意、68.6%比较满意、11.4%不好说,不满意为0%,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我校电子商务毕业生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具体评价

(1)职业道德,包括遵纪守法,诚信度,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等。

调查(表2)表明,在职业道德方面,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基本评价较高,较满意及以上达93.62%,不满意率为零,说明我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方面教育还有卓有成效的。

(2)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包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难题能力,等等。较满意和非常满意共达到85.10%,这从侧面证明我校课改的成果,通过强化基础训练,增加实践操作教学时间,进入企业实岗实习,较好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水平。

(3)文化基础,包括书面表达、计算机应用等,总体情况尚好,只是由于相当部分学生进校时文化基础较差,虽然在校期间加强了文化课的学习,文化课成绩有所提高,但与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些差距。

(4)个人能力与素质,包括口头表达、团结协作、学习态度与能力、灵活应变、适应能力等。调查表明,我校的学生能力与素质方面总体良好,但调查中达不到用人单位满意要求的毕业生仍有21.28%,值得重视。

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而且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学生不仅要专业技能强,而且要善于表达,善于学习,能团结同事,有足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能力,既能助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臂之力,又能得到锻炼,尽快成长为企业所需的栋梁之材。

五、启示与总结

通过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我校电子商务毕业生的总体水平已经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同时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文化基础方面普遍较薄弱,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有待提高,这就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方面的教育水平,这样才能让学生毕业时更自信地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

1.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教育改革力度

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探讨更能适应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变重知识传授为强调能力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在文化基础方面有较大提高,满足企业要求。

2.加强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教育与培养

学校今后要更注重人文精神方面的教育,重视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要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这就需要学校设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锻炼机会,开展各类活动,如社会服务、社会调查、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文娱、体育活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并注意与专业培养相结合。

3.加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应从入学开始就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职业意识,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所学专业与未来的职业方向,引导学生对自身专业与职业的认同感,让学生在毕业时对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岗位有较深认识,帮助学生尽快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职业定位。同时要对毕业生进行思想教育(含艰苦创业教育)、理想教育、形势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此外,学校应大力加强就业技巧指导,提高服务质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魏文婷.中职毕业生需求与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职教通讯,2015(13):15-19.

[2]刘峰.中职生就业情况调查及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1(12):88.

[3]胡铁,王迎.农村中职生就业能力调查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2(29):72.

第5篇

关键词:河南;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0-0106-0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社会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成为了全社会就业难中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状,了解产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因素,对于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至关重要。因此,针对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现状

有关就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始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帕森斯(Parsons)首次提出“职业指导”(Vocational Guidance)的概念。在促进就业方面,发达国家的各个社会系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德国已经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职业咨询与职业指导体系。澳大利亚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同时实施学徒制,培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得学生、企业、政府三方受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余子牛提出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四个方面进行路径选择,如高校要持续更新和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李忠豪认为,就业指导应当是一个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培训、咨询与信息反馈网络,当前高校就业指导存在“开环封闭性”。

综上所述,国内外有关就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表明,第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就业指导应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对学生不仅仅是简单的择业指导,更要注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转变观念,把职业指导和职业设计、职业道路、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紧密相连。第二,就业指导是一项科学的专业化工作,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原理的基础上,侧重在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加强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识。第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解决就业难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协作,应搭建一个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二、河南省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及问题

总的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河南省就业形势比较复杂,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如下。

1.经济回升的基础不牢固,对扩大就业的带动作用亟待加强

河南省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处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攻坚期,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服务业比重低、新兴产业规模小,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大,传统支柱产业比较优势逐步减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产品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行业龙头企业少,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不充分等。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是影响就业规模和就业质量的主要因素。

2.短期内河南省就业结构性矛盾仍将十分突出

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不会发生根本改变。河南省每年需要就业再就业的总量达230万人,而城镇就业岗位供给总量仅为140万个左右,就业岗位供给缺口较大,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变。二是产业结构失衡造成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河南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低,且增长速度较慢。三是城乡结构造成的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河南省城镇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失业人员增多。从劳动力技能结构看,河南省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四是化解产能过剩将带来新的再就业问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带来农民市民化步伐的加快,也将加大城镇就业压力。

3.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从总量看,近年来河南省每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总量都在50万人左右,每年都有10%左右沉淀下来不能及时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从专业结构看,高校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知识和能力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河南省产业结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相对较弱,高校毕业生受社会和家庭压力大,对就业存在过高期望,心理负担重,对就业岗位的满意度普遍不高,就业稳定性差。再加上一些就业政策落实不尽到位,特别是毕业生到城乡区域、民营私营企业等基层就业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等,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外在空间还不尽宽松。

4.部分毕业生就业观念有待转变

部分毕业生及其家长就业期望值较高、就业目标不够明确,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就业观念没有顺应经济形势变化,紧盯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片面追求地域、单位和待遇,不愿意到城乡、非公单位就业。

三、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2015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49.9万人,创下历史最高纪录。特点有:一是专业供需冷热差异较大。结合河南省近期举办的一些招聘会和高校校园双选活动,从目前签约情况看,一方面,学科专业供需不平衡突出,工科类用人需求较为旺盛。另一方面,受传统经济影响,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资源型企业和部分小微型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再加上劳动密集型指数较高、知识科技依附较弱的企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引与吸纳能力有限。2014年校园招聘需求与往年同期相比也有一定程度缩水现象,其中以金融行业、能源行业、传统制造业最明显,与之相关的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二是毕业生观望心态较为普遍。毕业生选择升学深造的比例较往年要多,依靠家庭亲戚寻找工作岗位的比例较往年更多,把就业目标确定在省辖市以上或者国有事业单位等相对稳定行业的比例较往年更多。各种双选会上,都有不少毕业生抱着“先来逛逛”、“看看再说”的心态。三是毕业生薪酬待遇较往年提高。用人单位给出的薪资水平整体较往年上升了10%左右,还把公派学习、升职前景作为吸引毕业生的新手段。不少用人单位表示,与往年相比,更多高校毕业生更重视整体薪酬回报。“除了工资,毕业生更关心五险一金、带薪休假、出差培训等软利,企业也开始用感情牌、亲情牌来吸引毕业生。”有的企业也特意注明“双休+工龄工资+五险+每年省内省外游”。

四、完善体制机制,打造河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升级版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

按照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统一部署全省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各级政府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联合有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调动教育战线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做好大学生创业、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等政策的制定、完善、宣传和落实。

推动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完善与落实。各地、各高校要积极推动政府继续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就业工作首位,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实施有利于扩大毕业生就业的产业政策。各地各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广泛宣传自主创业、参军入伍、困难帮扶等政策,确保每一位毕业生都知晓政策、用好政策。

2.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与市场服务体系

强化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充实用人单位信息库,增进信息互联共享。开发微信、短信、APP等移动互联平台,升级信息推送渠道。开展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分市场工作的自查评估,调整优化分市场布局,推动健全省级毕业生就业常设市场、分市场、高校就业市场、网络就业市场联动服务体系,精心组织指导省级、校级双选会、校园专场招聘会和各类网络双选会。

打造升级版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各高校要丰富就业指导服务内涵,深入推进“高校标准化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构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大力推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学科建设,积极推进就业指导人员培训和就业指导序列职称评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新梦想就业创业公益行动、就业指导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并积极开展高校有关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实践活动;要提高就业市场信息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行业、企业、人力资源市场相互补充的有形市场服务体系;各学校要大力组织各类双选活动,提高就业洽谈成功率;同时,充分运用就业网、短信、微博等新媒体,推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信息及时有效对接。

3.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科学预测并定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和职业能力标准,积极开展第三方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评价,为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各高校要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培养”,以高质量的人才确保高质量的就业。

加强就业培训提升核心竞争力。协调有关部门,争取设立“全国大学生就业培训中心河南分中心”,并充分发挥河南省促进大学生就业职业培训学校作用,积极开展政策补贴性培训和职业技能资格培训。设立省级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并利用网络课堂等手段,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训。继续开展新梦想就业创业培训送岗公益活动,为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支持。

4.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加强创业教育,各高校要将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过程,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创业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创业素质;要提供创业服务,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推动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设立创业专项资金,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构建地方、高校、教师、学生协同共建,创业项目研发、推介、孵化与产业化紧密链接的创业服务体系;要抓住目前创业门槛降低等有利时机,引导、服务更多的毕业生自主创业。

实施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提升计划,建立全省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有机结合的创业指导体系。构建创业项目研发、推介、孵化与产业化紧密链接的创业信息市场体系和地方、高校、教师、学生协同推进的创业服务体系,筹设全省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大学生创业项目库和创业指导专家库,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力争在高校建立一批为大学生为主的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创业培训机构,扶持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力争用3―5年时间使毕业生创业和参与创业的比例提高到10%左右。

5.以项目为抓手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高校认真实施“选调生”、“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志愿服务西部”、“志愿服务贫困县”等就业项目,采取有效举措,提升项目质量。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征集工作。

健全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各高校要做好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前后工作衔接,引导他们到人社部门注册登记,享受有关政策和服务;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毕业生摸清底数,落实使用好求职补贴,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积极做好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培训,依托河南省促进大学生就业职业培训学校,重点对家庭贫困、身体残疾等毕业生开展培训;各地、各学校也要积极组织公益培训,提高学生就业技能。

6.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加强对毕业生的心理辅导和观念引导,在求职择业、离校前夕等关键节点,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就业观念教育等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自觉走投身基层、自主创业的成才之路。

参考文献:

[1] ILO.Global Employment Trends For Youth 2004,Geneva,ILO.2004.

[2] Wendy Patton,Mary McMahon.Career Development and System Theory,Connecting Theory and Practice[M].Seeond Edition,Sense

Publishers,2006.

[3] 高红星.在高校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J].科技创业月刊,2006,(3).

[4] 田玉科.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J].中国人大,2010,(1).

[5] 李忠豪.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剖析[J].科技信息,2012,(32).

[6] 宋虎珍.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0).

[7] 常彦.高校就业指导现状概述及其理论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6).

[8] 陆红霞.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对策分析[J].科技视界,2012,(28).

第6篇

摘要:企业作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的利益主体,其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意愿会受到企业本身的特征影响。通过对重庆市104家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从企业性质、企业所属行业、企业规模、中高职学生占企业总员工的比例出发,研究其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总体意愿和具体意愿的影响分析发现:除企业所属行业外,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中高职毕业生所占员工比例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有着显著性影响;企业性质、企业所属行业、企业规模、中高职毕业生所占员工比例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却因不同合作内容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或无影响。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企业特征;意愿;影响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局课题“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支持研究”(项目编号:2014-2D18);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TJJX13-013)

作者简介:孙晓玲,女,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10-0019-06

校企合作可以激发职业教育发展活力、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发挥校企双方积极性、开展就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高职院校自身也在不断探索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笔者认为,企业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主体,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劳动力市场无序竞争的市场背景下,某些企业并不需要通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获取劳动力技能人才,且它们认为,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会存在较大的人才流失的风险。因此,许多企业并没有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本能意愿。这一问题多年来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如张俊珍、田东平等(2008)调查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动因发现:不同地区、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企业的动因存在着显著差异[1],霍丽娟、刘新起等(2009)通过问卷调查,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因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2],冉云芳(2013)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意愿及其动因和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3]然而,当前是哪些企业在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企业自身特征对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及具体内容有何影响?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深度了解当前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企业状况,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校企合作深度发展。

一、调研企业基本特征及参与校企合作意愿分析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重庆市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部分企业。对企业的问卷调查主要通过各职业院校实训就业处来联系完成,完成形式为电子问卷。本次调研一共发放电子问卷160份,回收了118份,回收率为73.75 %。在对数据进行处理过程中剔除了空白卷和相关不科学数据的样本,最终获得了有效问卷为104份,有效率为88.14%。

(一)企业基本特征

1.企业所属行业。从调研企业所属行业来看,问卷设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属行业,其频率和百分比分别为17(16.35%)、54(51.92%)、33(31.73%)。

2.企业所属性质。从调研企业所属性质来看,问卷主要涉及国有及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其他五大选项,其频率和百分比分别为13(12.5%)、56(53.85%)、10(9?62%)、22(21.15%)、3(2.88%)。可见,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企业以私营企业和合资企业居多,两者占比为75%。

3.企业规模。针对调查问卷中的企业总员工数,笔者对具体员工数进行了区间划分:50人以下、50-99人、100-499人、500-999人、1 000-1 999人、2 000人及以上,其频率和百分比分别为6(5.77%)、10(9.62%)、71(68.27%)、7(6?73%)、3(2.88%)、7(6.73%)。可见,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企业员工规模大多在100-499人之间,占比达68.27%。

4.中高职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比例。问卷调查涉及中高职毕业生人数,笔者通过中高职毕业生人数除以企业总员工数,得到企业中高职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从整理后的结果来看,将其比例分为10%以下、10%-30%、30%-50%、50%-80%、80%以上五个区间,中高职毕业生占企业总员工数的频率和百分比分别为21(20?19%)、39(37.5%)、30(28.85%)、7(6?73%)、7(6.73%),可见,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企业,其中高职学历员工结构比例大多集中在10%-50%之间。

(二)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意愿分析

1.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分析。针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的调查,问卷设计了非常愿意、比较愿意、一般、不太愿意、一点也不愿意五个选项,其频率和百分比分别为25(24.04%)、48(46.15%)、24(23.08%)、7(6.73%)、0(0.0%)。可见,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还有待提升。

2.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分析。针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具体意愿的调查,问卷设计了非常愿意、比较愿意、一般、不太愿意、一点也不愿意五个选项,分别赋值5分、4分、3分、2分、1分。具体内容为: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开展订单培养、提供外聘兼职教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技术和产品。企业参与具体校企合作意愿的均值越高,意味着企业越愿意参与某项具体内容,具体意愿程度如表1所示。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意愿位于前三名的内容为: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开展订单培养、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均值分别为4.6096、4?3340、4.2115,处于比较愿意和非常愿意之间。

二、企业特征对其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意愿的影响分析

在分析企业特征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意愿的相互影响时,文章主要采用统计学知识中的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多重比较分析(Multiple Comparison)、Pearson卡方检验三种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0.0 数据分析软件,深入探讨企业特征与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和具体意愿之间的关系。

(一)企业特征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的影响分析

文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企业特征与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企业所示行业与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之间并没显著相关性,而企业所属性质、企业规模、企业中高职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三个特征与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均有显著性影响。

具体来看,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中高职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三个特征与企业参与高职院

校校企合作意愿的相互关系用多重比较分析方法来测算。表3为企业性质与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总体意愿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国有及集体企业在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私营企业,而在0.01水平上显著低于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与其他性质的企业并无显著性差异。从均值差来看,外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最高,其次为合资企业。

表4为企业规模与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总体意愿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50人以下的企业在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意愿在0.01水平上显著低于50-99人、100-499人、500-999人、1 000-1 999人、2 000人以上的企业,从均值差来看,企业规模越大,均值差的绝对值越大,这表明:企业规模与企业参与职业校企合作总体意愿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表5为中高职毕业生数占与高职院校参与校企合作总体意愿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10%以下比例的企业在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意愿在0?05水平上显著低于10%-30%、30%-50%、50%-80%的企业,在0.01水平上显著低于80%以上比例的企业。从均值差来看,中高职毕业生人数所占比例在80%以上的企业,其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最高。

(二)企业特征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的影响分析

文章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对企业特征与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进行分析。表6为企业所属行业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的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s)结果:企业所属行业与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在在0.01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与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技术和产品这几项具体内容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而在提供教师实践机会、开展订单培养、提供兼职教师上没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表7为企业性质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的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s)结果:企业性质除了在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这一具体内容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之外,在其他提供教师实践机会、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开展订单培养、提供兼职教师、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技术和产品这几项具体内容均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相关关系。

表8为企业规模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的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s)结果:企业规模在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开展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相关关系,而在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提供教师实践机会、提供兼职教师、共同开发技术和产品方面并无显著性相关性。

表9为企业中高职毕业生所占总员工数的比例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的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s)结果:中高职毕业生占比在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开展订单培养、提供兼职教师、共建实训基地、共同研发技术和产品方面都在0.01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在0.05水平上与提供教师实践机会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

三、研究结论及启示

(一)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和具体意愿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具体来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意愿中,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的比例为70.19%,一般的比例为23.08%,不太愿意的比例为6.73%;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中,最高意愿为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其次为开展订单培养,第三为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其意愿范围均在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之间。[4,5]从合作总体意愿和具体意愿来看,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比例还有待提高,且具体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入合作。

(二)企业所属行业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并无显著性影响,企业性质、企业规模、中高职毕业生占员工总数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有着显著性影响

从调研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来看,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私营企业占了53.85%,员工规模也大多集中在100-499人之间,中高职毕业生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主要在50%以下。企业性质方面,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有及集体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比私营企业要高;企业规模方面,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越高;从中高职毕业生所占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来看,企业现有员工学历结构中,中高职毕业生比例越多,其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越高。私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主体,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体,在其参与意愿并不如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高的现实背景下,如何采取政策优惠、激励措施等手段,满足私营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最终需求,提升私营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意愿显得非常重要。[6,7]

(三)企业特征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因不同合作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而言:(1)企业所属行业方面,第三产业所属企业更愿意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第一、二产业所属行业更愿意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发技术和产品。笔者可以理解为,与第一、二产业对应的企业相比,第三产业所属企业在接受学生定岗实习期间花费的成本相对较少,获得的利益相对较多,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节约用工成本,故更愿意接受学生顶岗实习。而相比第三产业对应的企业而言,第一、二产业对应的企业接收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会花费较多的材料损耗等成本,相对获得收益较小,他们更愿意在更深层次的内容上合作,如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共建实训基地、开发技术和产品,以此获得收益。(2)企业性质方面,所有五大性质的企业在接受学生顶岗实习机会上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3)企业规模方面,企业规模越大,企业越愿意参与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开展订单培养、共建实训基地。(4)中高职毕业生所占总员工数的比例方面,中高职毕业生所占总员工数的比例越大,企业越愿意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这表明,企业现有员工的学历结构对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具体意愿有着显著性影响。

总的来讲,企业校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总体意愿和具体内容的意愿还有待提升。当然,企业自身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意愿和具体的内容,建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一方面,应加大对现有合作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政策,促进这部分企业深入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大型企业或行业标杆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来,提升校企合作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俊珍,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教育动因的实证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23-27.

[2]霍丽娟,等.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调查与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34):35-39.

[3]冉云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意愿、动因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职教论坛,2013(19):70-74.

[4]徐黎明.基于利益驱动机制校企合作平台建设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5):80-83.

[5]李衔.构建一体化的校企合作体制与机制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75-78.

[6]叶万婷,董洪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企业获利模式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1-3.

第7篇

【关键词】医学类高校毕业生 基层 就业 状况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1C-0009-0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指艰苦边远地区、县级及县级以下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大城市的社区卫生院等。目前,广西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配置存在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人员配置不足等问题。面对日益增长的毕业生人数规模和城市大中型医院已趋于饱和的本专科岗位需求等形势,医学类高校如何动员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尤其是本科以上的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广西医学类高校招生就业基本状况

(一)广西医学类高校扩招前后人才培养情况

1990年以来,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医学院、右江民族医学院、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5所医学类高校共招收本专科学生12.62万人,其中本科生6.67万人,专科生5.95万人;临床医学专业的本专科生5.16万人。国家于1999年实施高校学生扩招,医学类高校招生人数从扩招前后的总体来看是跨越式增长的,扩招后(1999~2011年)广西医学类大学生总数比扩招前(1990~1998年)增加8.87万人,占1990年以来招收医学类高校学生总数的70.29%;但从扩招前后三年(1998-2000年)和近三年(2009~2011年)看,医学类高校招生数增幅相差明显,扩招前后三年医学类高校招收本专科生数平均增幅为47.61%,近三年医学类高校招收本专科生数平均增幅仅为11.71%。在临床医学专业方面,扩招前后三年(1998~2000年)临床医学专业招生人数占当年总招生人数比重依次为72.56%、78.13%、57.12%;近三年(2009~2011年)临床医学专业招生人数占当年总招生人数比重依次为28.65%、25.23%、25.16%。从以上数据看出,临床医学专业招生数在高校扩招后所占比重呈下滑趋势。

(二)2009~2011年广西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

截至2009年9月1日,2009年医学类毕业生本专科毕业生总数为9470人,就业总人数8295人,总体就业率87.59%,专业对口率为93.58%。虽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医学类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2009年广西高校毕业生总体平均就业率85.46%。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总数为3439人,总体就业率为88.02%。

截至2010年9月1日,广西医学类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总数比2009年略有下降,毕业生数为9126人,同比降幅为3.63%,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总人数8425人,总体就业率92.32%,专业对口率为93.96%。同期医学类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广西高校毕业生总体平均就业率89.87%。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总数为3069人,同比降幅为10.76%,总体就业率为90.31%。

截至2011年9月1日,广西医学类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总数比去年仍略有下降,毕业生数为8383人,同比降幅为8.14%,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总人数7757人,总体就业率92.53%,专业对口率为93.10%。同期医学类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高于广西高校毕业生总体平均就业率89.98%。其中,临床医学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总数为2858人,同比降幅为6.88%,总体就业率为90.68%。

(三)2009~2011年广西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情况

2009年,广西医学类院校本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占当年已就业总人数的41.65%,其中本科生占已就业本科生总人数的30.86%,专科生占已就业专科生总人数的52.05%。到广西49个贫困县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786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469人;到乡镇以下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978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507人。

2010年,广西医学类本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占当年已就业总人数的35.65%,同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占已就业本科生总人数的26.56%,专科生占已就业专科生总人数的44.52%。到广西49个贫困县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724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342人,同比减少了127人;到乡镇以下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1100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450人,同比减少了57人。

2011年,广西医学类本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占当年已就业总人数的31.30%,同比下降了4.35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占已就业本科生总人数的26.08%,专科生占已就业专科生总人数的36.87%。到广西49个贫困县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660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301人,同比减少了41人。到乡镇以下就业的毕业生总数为602人,其中属于临床医学专业的毕业生为279人,同比减少了171人。

二、制约广西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要原因

(一)主观方面原因

在调研中,笔者采取网上匿名问卷形式对5所医学类高校(含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在校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有在校大学生19798人参与,其中男生占22.73%,女生占77.27%;本科生占53.21%,专科生占46.79%;调查学生生源地在城市市区占10.54%,县城占16.62%,农村占72.84%。调查结果显示:

1.大学生对国家基层项目帮扶政策和基层卫生医疗机构认知不足。近年来,在政策上国家制定了多项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基层的优惠政策,在考研、升学、公务员考试、学费国家代偿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新措施、新政策,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同时在基层服务质量上,广西也加强了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09~2011年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幅保持在41%以上,仅14372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自治区财政就筹资11.4亿元。但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51.31%的大学生反映不太清楚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并且他们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日新月异变化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仍然存在认识不到位,了解不清楚的情况。对乡镇卫生院了解不是很多的大学生占52.88%,承认不了解的占30.51%。

2.就业中存在毕业生心态定位高、用人单位期望值高等“双高”情况。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科技水平低下、工作条件及福利待遇较差的现实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投资大学教育的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倾其所有是希望自己子女毕业后有所回报。而医学大学生多数出身于农村,他们希望毕业后经济能够独立,尽快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同。所以他们就业的期望值与社会实际相比仍是偏高的。调查中,有65.54%的大学生选择在市级地区就业,仅有3.09%的大学生选择在乡镇以下就业。在调查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所能承受月收入的心理底线方面,有35.17%的大学生可承受月收入底线为2000~3000元。

(二)客观方面原因

1.基层医学人才出现断层。扩招以后,很多医学毕业生滞留在大城市不就业,而基层医护人员需求却日益增长,从基层卫生院数据来看,2011年,广西农业人口约为4070万人。而目前广西每千农业人口卫生院人员数仅为0.98人,低于这一指标的全国平均水平1.28人,全区卫生院医务人员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缺口人数还约有44560人。近三年广西医学高校毕业生总数为26979人,假如这些毕业生毕业后全在卫生院工作,仅能填补缺口人数的60.55%。从实际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近年来,医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高于全区毕业生平均总体就业率,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市场呈现需大于供的态势,毕业生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就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所以广西医学大学毕业生下基层还处于“下不去”的状态。据调查,2011年全区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其中本科学历人数只有4.84%,中专、中技人员接近50%。再由于医学类本科生因学历障碍带来的就业困难,相当一部分医学毕业生把考研作为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出现医学人才分流,导致了许多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更难招到优秀本科大学毕业生。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迟滞。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还属于起步阶段,各项软硬件配套设施有待提高。一是机构普遍设施简陋、医疗设备不足,缺乏名医,无法“传、帮、带”。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例少,动手术的机会也少,难以提升医术技能,进而影响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考取。据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执业医师资格通过率不足30%。三是在基层机构工作时,平时训练的机会少,进修提高的机会也少,医疗技术和技能很难得到提高。四是部分乡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僵化,没有激励体制,制度上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待遇也不高,缺乏吸引力。五是许多县市未设置有中医院,大部分乡镇一级的卫生院更没有开设中医科、中药科,导致中医类毕业生只能前往地、市、县级的中医院才能就业。

三、引导、鼓励医学类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建议

第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毕业生在基层能够“扎得下”。一是学校应积极宣传,并加强就业指导和思想教育,转变毕业生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让大学生了解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到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和规定。开展个性化的基层实践课,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增强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二是在人才培养方面,要以人才对口输送方式解决基层人才不足问题,尝试推广人才“订单式”培养,推行为农村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建立定向招生制度,实行招生签约,确保毕业后面向农村统筹或交叉定向分配;另一方面,定向招生实行单列、放低门槛,适当降低分数线,确保一定质量和数量的生源,把这部分特定的生源培养成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的全科医生。

第二,加大财政投入,研究和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制度,确保毕业生在基层“成长得好”。经济收入和个人成长需求等仍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被问及国家及地方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加大对医学生去乡镇卫生院就业的政策支持时,57.13%的毕业生希望政府提高工资待遇,以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就业。而现有的鼓励和优惠政策吸引力仍显不够。为打通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使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路径更加通畅,一是有关部门需要研究和制定更为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在工资待遇、执业医师考试、职称评定、学习进修方面出台一些特殊政策向基层人员倾斜。二是制定科学和公平的人才使用机制,建立宽松的岗位和职位流转通道,保障大学生能去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或更高岗位的晋升空间。三是中医医疗通常具是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等特点。可推广在乡镇一级地区建立中医诊所,将医院开到农民家门口,此举不但可减轻农民就医负担,还能切实解决中医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第三,改革医学教学模式,培养基层适宜的医学生,确保毕业生在基层有用武之地。打造医务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是地方医学院校的使命,也是能否确保新医改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学校在承担为基层培养人才任务时,应适应基层卫生工作的需要,改革医学教学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应突出应用性,对医疗专业来说,主要培养面向基层的普及型通科医师;教学环节应强调实践性,强化校地共育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应突出面向农村基层特色,开设与农村医学教育有关课程,增进医学生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了解、认识和热爱。

【参考文献】

[1]陈迎红.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

[2]王志伟.两年内将建设14372个村级卫生室[N].右江日报,2011-05-09

第8篇

军校是干部成长的摇篮,是军官成长的必由之路。世界各国军队都十分重视军校的建设,都十分重视军校学员的选拔和培养。

中国军校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十分重视军队院校建设。现在,中国军校已经发展成为中国高校的一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培养中国军官成长的“干部部”。根据有关规定,人民所有的军官都必须是军校毕业的学生,即使特别优秀的士兵提拔成为干部,也一定要送到军队院校培养。

近年来,中国军校着眼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在体制编制上进行了全面调整,在专业设置上进行了重新构建,在培养方向上,更加突出了提高军官在机械化、信息化条件下的领导能力和对上级指示的执行力。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国家和军队及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军队院校的建设,所以,中国军校不断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中国国防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军校现已成为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高端平台。今后,人民将继续推进人才战略工程,完善人才培训体系,突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努力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

目前,中国军校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国防大学、陆军指挥学院等指挥院校,也有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世界知名度甚高的工程技术院校。中国军校以严明的纪律、过硬的作风、刚强的气质、蓬勃的朝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血青年的青睐。近年来,每年报考军校的地方高中毕业生和普通士兵的人数越来越多,中国军校已经成为最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高等院校之一。

献身国防是每个公民的光荣义务,但报考军校,不仅完成了当兵的义务,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成功的平台。中国军校以健康的政治环境、严格正规的生活环境、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成为青年学生成才的“助力器”,成功的快车道。到军校上大学,不仅学习了高等院校的文化知识,也学到了领导才能和执行力。与世界各国军校一样,从中国军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军人不屈不挠、锐意进取的气质,为未来的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成功基础。比如,从海军工程大学毕业的学生马伟明和从第二军医大学毕业的学生曹雪涛,现在都已经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1O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四总部联合《中国人民院校招生工作条例》,系统规范了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士兵学员工作。2007年底,国家教育部和总政治部联合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问题。目前,全国开展国防生培养工作的普通高校已达117所。全军在全国遴选了近1000所省市重点普通中学,建立国防生源基地。

目前,我国的军事院校和地方高校一样,分属不同单位管理。其中,大多数隶属于中央军委或总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一部分隶属于各大军区,还有一部分隶属于各军兵种和武警总部。除了各军兵种和武警院校学员分别着海、空军服装和武警服装外,大多数军校学员着陆军服装,毕业后分到海、空军部队后,再换海空军服装。按照性质的不同,军校可分为指挥院校和专业技术院校。指挥院校又分为军事、政治、后勤三类和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各专业技术院校分为中等和高等两级,按照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层次培养军事人才。

初级指挥院校是我军培养各类初级指挥军官的院校,如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武警北京指挥学院、海警高等专科学校等,招收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部队正副班长(部分专业也招收优秀士兵)和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把学员培养成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会带兵、会管理、能指挥分队作战的初级指挥军官。学员毕业后,军事、后勤指挥军官主要担任排长、连长、营长和海军舰艇的部门长、舰长等;政治指挥军官主要担任连队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等:初级指挥院校还培养一些级别较低的师、团级部队的机关干部,如各类军事参谋、政治干事、后勤和装备助理等。基本上所有初级院校都有招收硕士研究生资格。

中级指挥院校是培养各类中级指挥军官的院校,如炮兵指挥学院、海军兵种指挥学院等,主要是招收经过初级指挥院校培训并经过连、营两级实际工作锻炼的军官,进行以合同战术训练为重点的专业教育。有部分中级指挥院校的某些专业直接从地方招收高中毕业生。中级指挥院校的研究生一般从部队干部中招收,但个别专业也从地方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招收。

高级指挥院校目前我国只有一所,就是国防大学,她是我国军队指挥军官培训体制中的最高层次,主要招收师(旅)职指挥员,培养海、陆、空三军集团军(军)级以上的指挥员、大军区以上机关高级参谋人员、军队高级理论研究人员等。陆军指挥学院、海军指挥学院、空军指挥学院、第二炮兵指挥学院和武警指挥学院是介于中级指挥院校和高级指挥院校中间的兵种高等指挥院校,其办学水平也较高。国防大学每年面向全军部队招收大量研究生,主要从事战略、战术学术研究。毕业研究生将分配到全军各大单位任职。

我军院校还可以分为陆军院校、海军院校、空军院校、第二炮兵院校和武警院校。陆军是人民的基础,所以,陆军院校也是军队院校中数量最多的。

经过81年多的发展,人民陆军已成为由单一兵种发展成为诸兵种合成的现代陆军,成为既能独立遂行任务,又能与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实施联合作战的强大军种。目前,陆军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和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组成,陆军院校也主要由此而组建。

海军编有海军指挥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潜艇学院、海军兵种指挥学院、海军飞行学院、海军蚌埠士官学校等8所军校。空军编有空军指挥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空军航空大学、空军雷达学院、桂林空军学院、徐州空军学院、空军大连士官学校及7所飞行学院。第二炮兵编有第二炮兵指挥学院、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和第二炮兵士官学校。武警部队主要有武警指挥学院、武警工程学院、武警医学院、武警上海政治学院及武警北京指挥学院、武警沈阳指挥学院、武警警种指挥学院等初级指挥院校。

二、招生规定

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工作,是国家和军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项基础工作。军队院校招生在教育部和总政治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省级(自治区、直辖市,下同)招生委员会和军队院校招生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执行“院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军队各军区级单位招生主管部门负责所属院校、省军区(警备区、卫戍区,下同)招生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各招生院校负责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并按要求

派遣面试工作人员,各省军区负责考生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的组织工作。军队院校招生计划由国家教育部和总政治部联合下达。各院校招生的专业、层次、男女生数量、应试语种、文理科和划线类别,严格按教育部和总政治部下达的招生计划执行。

青年学生和普通战士要成为初级指挥院校的学生非常容易,那就是参加全国高考和军队统一招生考试直接报考。我国每年招收高中毕业生的军事院校有几十所,她们的学制、学历与地方院校一致,即专科3年、本科4年、医科类院校本科5年(个别为7年)。报名时间由各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确定,一般在每年的5月开始至6月结束。志愿报考军队院校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须填写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提供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表》。填写时注意在“提前单独录取”栏内写清所要报考的军队院校的名称和专业。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志愿,考生正式填报后,不得调整,报考军队院校亦执行这一规定。廊坊武警学院和宁波海警高等专科学校是公安部所属的武警学校,其招生参考军校标准,但其体检、面试、录取均由两校自行组织,学员毕业后定级定职与军队院校相同。

军队院校只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而且一律采取提前单独录取的方法招生。报考军队院校未被录取的考生,将全部被安排到地方高等院校进行重新选择,所以,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实际是多了一次被录取的机会。未被军队院校录取的学生,并不影响其他地方院校的录取机会。

报考军队院校的主要条件有如下3点:1、基本条件。军队院校招生对象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止当年8月31日),未婚,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2、政治条件。报考军队院校考生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人民军队,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历史清白,作风正派,思想进步,品德优良,志愿从事国防事业。3、身体条件。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应身体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后发[2006]6号)(见本刊上期)。

根据军队院校招生的主要要求,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除要达到所报考军校的录取分数线,还须通过面试检测、政治审查及体格复检这三关,才有可能成为军校的学员。

面试检测工作一般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院校招生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参加面试考生的数量,由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和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分别从各院校第一志愿报考上线考生中,按考分从高到低的顺序,区分指挥、非指挥和男生、女生,依照招生计划数的3至4倍确定。参加面试考生名单确定后,由省高校招生办公室会同省军区招生办公室及时通知考生。面试工作由省军区组织,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配合,面试工作人员由全军招生办从军队院校统一选派。面试内容包括:考生的外貌、体型、报考动机。检验考生的反应能力、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凡以任何原因未参加统一组织的军队院校面试检测者,不管其条件如何,均会失去被录取的资格。面试结果由面试工作人员现场告知考生,考生对面试结果有异议并提出复议申请的,省军区招生办应当场组织复议,并将复议结果告知考生。面试不合格的,不予录取。

政治考核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组织,省高校招生办公室配合。县(市、区,下同)人民武装部会同本县招生办公室、考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和所在中学具体组织实施。主要了解志愿报考军队院校考生的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和现实表现等。政治考核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考核结论由县人民武装部通知考生所在中学,考核结论为不合格的考生不参加面试、体检。政治审查要求材料齐全,对考生政治审查的标准,按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的有关规定执行。其中,报考军队机要院校(专业)的考生,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家教育部对招收机要人员的“政治思想品德条件”的规定执行。对考生进行的政治思想品德考核,主要是看其是否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热爱部队工作,是否志愿献身国防事业,是否服从组织分配等。军队院校对学生思想品德尤为看重,只要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录取。为此,文件要求考生所在单位和学校要对考生的政治思想品德、现实表现,做出真实、准确、得当的鉴定。对于报考飞行、机要、技侦等院校或专业的考生,对其进行的政治思想品德的要求,除满足上一条所提的要求外,还有进一步的要求。其具体内容可向有关院校咨询。对考核结论有异议的,县人民武装部应当组织复议。

考生体检由省军区招生办指定部队中心级以上医院或者相当的地方医疗机构,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后发[2006]6号)组织实施,实行主检医师负责制。体检结论分为指挥专业合格、非指挥专业合格和不合格三种,指挥专业合格者,非指挥专业也合格。体格检查不合格的考生不予录取,仅为非指挥专业合格的考生不得录取到指挥专业。

所有报考军队院校的考生都必须参加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军队统一组织并在指定医院进行的体检。除此之外的任何检查都视为无效。同时,凡检查项目不全者,不能予以录取。体检是军队院校招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虽然报考了军队院校,但未参加体检的考生,军队院校一律不得录取。为了增强考生献身国防的意识,维护考生填报军队院校志愿的严肃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作出规定,对报考军队院校后擅自不参加军校体格复检的考生,除取消其军校录取资格外,还将降低一个地方大学录取的批次。即使达到了地方大学第一批录取的分数线,也要降为第二批录取。

三、录取工作

军队院校招生实行提前单独录取,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考生的成绩和报考志愿,按专业计划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未被军队院校录取的考生继续参加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

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从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检全部合格的考生中,区分男、女生,按院校招生专业计划数的120%进行投档,院校招生办公室按专业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录取对象。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相关学科成绩好的考生。对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科竞赛获奖者,有文体专长并获得省级以上相应证书者,以及现役军人子女和军队因公牺牲、烈士的子女,可以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军队院校在录取工作过程中,当第一志愿上线考生数量不足时,省高校招生办公室应当从非第一志愿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中,按照计划缺额数量的120%向招生院校投档。生源仍不足时,省高校招生办公室会同省军区招生办公室结合本省实际,向社会公布空缺的招生计划,公开征集上线合格考生的报考志愿,按照计划缺额数量的120%向招生院校投档。军队院校不得拒录符合录取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划线类别

为一本线的军队院校指挥专业,经调剂生源仍不足的,经招生院校同意后,可以降低分数录取,但不得低于二本线。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投档的条件,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执行。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只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招收保送生,其招生办法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艺术学院招生执行教育部文艺类专业招生的有关规定,并由院校制定具体招生实施细则。军队院校招生全部实行远程网上录取。

根据有关规定,被军队院校录取的考生,不能再被地方院校录取,地方院校也不得再进行录取。近年来,个别省市招收办采取平行录取的方式录取考生,即第一、第二、第三志愿是平等的关系,由计算机进行自动采集考生数据,采用由高分到低分给军队院校招生办公室提供学生档案,一般按增加百分比数量为军校招生提供考生名册及档案,从而使高分考生录取的比率明显增加。

军队院校的招生计划均在应届中学毕业生填报志愿之前数月并通过有关的招生办公室设法通知考生。凡与当年招生计划不相符合,未在相关省市招录的专业,考生填报其志愿,都是无效志愿。所以,考生一定要阅读本省教委或教育考试院提供的军队院校当年在本省的招生信息,切莫误填学校和专业,以免浪费宝贵的填报志愿。

军队院校一般在8月中旬以前发放《录取通知书》。凡被录取的考生,由军队招生院校填写《录取通知书》,填写完毕后,交考生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由该办公室及时无误地发给考生本人。军队院校发放的《录取通知书》一般都对考生的报到提出详细准确的要求。考生应严格按照要求的内容执行。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携带党、团组织关系接转介绍信、生活必需品,自行前往被录取的军队院校报到。

学员入学后,军队院校将对学生进行复审,思想品德、文化水平和身体条件不符合军队院校要求的,院校有权退回。考入军队院校的新生在入学后都需要复查。思想政治品德的复查侧重于考生是否愿意献身于国防事业,是否热爱军队和所学专业;文化方面的复核侧重于考生的基础文化知识,确认考生的高考成绩是否真实;身体方面的复查,按照军校学员体格检查标准进行。所有考核与复查的条件或标准,均与考生录取时的各项要求相同,不会另立标准或提高标准。新生入学3个月,经复查合格者可以取得学籍和军籍,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后,成为所在军队院校的正式学员,并从入学时间起计算其军龄。所在院校将给学员发放一式两份《参军证明书》,分别寄给考生原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和学员亲属,以此作为军属证明。对于复查不合格的考生,将退回考生原户口所在地,档案移交考生原所在省、自治区或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对于其中因身体原因不符合军队院校要求但符合地方相应院校招生条件,且地方院校同意接收者,军队院校可为其办理转学手续到相关院校学习,此后一切与军队院校无关。

四、待遇

军队院校学员在校学习期间享受供给制待遇。统一发放学员被装,佩带学员肩章,按照军校学员伙食灶别标准供给,免交伙食费;享受公费医疗;在校期间的全部学习费用由军队承担。此外,每月发放津贴费,其标准与普通战士的津贴相近,可以保证其在校期间的基本花费。军队院校的学员,每学年放寒假和暑假各一次,两个假期的总时间不超过6周(含往返途中的时间)。具体放假时间和方式由各校自行规定,每学年按学员标准报销1次往返车(船)费。

学员学习期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德、智、军、体等方面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相应学位。毕业学员由院校根据总政治部下达的分配计划,统一分配到军队系统,按工作岗位,任命为军官或文职干部。毕业学员可按照有关规定报考硕士研究生,特别优秀的可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艺术学院和第二、三、四军医大学招收无军籍学员,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四所军队院校招收无军籍学员的通知》要求执行,相关院校拟制招生简章,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军队院校毕业学员实行“计划分配、按需补充、面向基层、专业对口、合理使用”的原则。学员到部队后一般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的工作。指挥类院校毕业的学员,一般应到基层部队排长或相当于排长的位置上见习,见习期满后,即可任命相应的职务;专业技术类别的毕业生,一般应到相应的技术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培养院校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可以适当选留部分适合做教学和教研工作的毕业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毕业学员在见习期满后,其工作单位及其岗位属于现役军官范围的,即可按规定授予军衔;工作单位及其岗位属于文职干部范围的,就任命为文职干部。在一般情况下,分配到基层部队工作的基本上都被任命为现役军官;分配到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并从事教学、医疗、科研工作的,大部分都将被任命为文职干部。目前,我国文职干部和现役军官享受的政治及生活待遇基本相同。

根据有关规定,目前,初级指挥专业毕业的学员,大学专科毕业定正排职,授少尉军衔,特别优秀的可授中尉军衔:大学本科毕业定副连职,授中尉军衔。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学员,中专毕业生,定为专业技术14级,授专业技术少尉军衔;大学专科毕业的定为专业技术14级,授专业技术少尉军衔,特别优秀的可授予专业技术中尉军衔;大学本科毕业生,其为专业技术13级,授专业技术中尉军衔。被分配到文职干部岗位的,其技术等级的确定与专业技术军官相同。其文职级工资等级按以下标准确定:大学专科毕业生,一般为文职14级,有的可定为15级;大学本科毕业生,一般定为13级,有的可定为15级。

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总量失业;结构性失业

一、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主义市扬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正猛烈地冲击着我国的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在社会转型期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总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就业人数庞大,就业高峰持续时间长,形势严峻

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11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1年的5倍多。据教育部统计,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80万,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73%;2005年毕业338万大学生,截至当年9月1日,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全国大学生就业率为76.69%。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平均就业率达到70%;2008年全国毕业生人数为559万,大学生就业率为70%;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74%;2010年的大学生毕业生630万,截至7月1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72.2%;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660万,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刘延东表示,201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达到77.8%,连续9年保持在70%以上;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80万人,700多万名中专、职高、技校等也将集中进入就业市场,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仍将会集中显现①。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加上往年沉淀下来的毕业生,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虽然这几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基本持平,但由于毕业生人数逐年剧增,所以绝对数在增加。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2.存在结构性“供过于求”的现象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比较旺盛的,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仍然是供不应求的。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结构、职场、经验准入要求等市场需求因素发生的变化与大学生适应这一变化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职场经验,就业观念、信息占有、高校分布和专业人数分布不匹配,引发了职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现象。所以,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并不是真正大学生太多了,而是结构性过剩,也就是劳动力供求结构不一致,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如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学生素质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区域结构性矛盾等。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1.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特别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口生育的高峰期,形成了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高,给社会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此外,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而出现的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用人单位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劳动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更加突出。

2.高校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总量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只有145万高校毕业生,而2011年达到了660万,10年间增加了515万,而且每年还有部分未就业的往届毕业生也会加入到求职队伍中来。大学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由“供不应求”转为“供需平衡”,直至“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价格机制在就业市场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而现在社会高等教育高增长率、社会总就业形势紧张和劳动力市场是严重分割的。高校扩招由于速度过快、增幅巨大,大学生供给短时间内爆发,超过社会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岗位与大学生的供给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失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3.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就业机制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择业由计划分配体制的统包统分变成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缴费上学、自主择业的就业体制所取代,但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一些体制依然存在,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一方面旧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然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作用,用人机制不够健全,人才流动机制还有待完善。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就业市场不规范,劳动力要素的配置还未达到优化。在毕业生觉得“一职难求”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感叹很难招到满意的人才。

4.经济结构变化使大学生就业呈现结构性矛盾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两者的关系通过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不同职业岗位和教育培训的学科专业设置来连接。当职业分类发生变化时,教育培训学科分类也应及时调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我国产业结构急剧变化,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调整、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等原因,对劳动者的工种、技能、知识、经验提出了新的要求,必然带来劳动力结构和知识技能结构的相应调整,引起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而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稳定性、滞后性,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与变动的产业结构之间的错位,造成现有劳动力不能适应这种要求,加剧了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现象。

5.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大学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包括专业结构、地区结构等。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急剧增加,许多高校仍然沉溺于计划经济的惯性之中,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并没有根据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导致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加上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快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速度,形成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导致过去的热门专业现在有可能变成了就业“困难户”。另外,一些高校专业设置有较大盲目性,追求专业齐全,不注意专业设置与市场的紧密结合,造成一些专业供过于求,毕业生缺乏竞争力,部分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不强,找不到学以致用的岗位。从地区结构看,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就业渠道比较畅通;而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不太好。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

就业难的问题除社会的客观原因外,也与毕业生自身的观念跟不上形势有着密切关系,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是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毕业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又缺乏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却好高鹜远,缺乏对社会合理的认识和找准自己的定位,就业观念偏离就业现实,很少考虑自己的期望是否脱离现实,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不是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出发,而是无的放矢、随大溜,盲目乐观,严重脱离客观实际,所以不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和工作。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路在何方?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困难存在的诸多原因,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共同行动。

1.政府应加强引导,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主动采取多种措施拓展就业机会,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

2.大学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提高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走向市场。

3.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人才培训方向,进行相关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与企业相对口,注重对实践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大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2011年11月21日召开的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建立并完善就业状况对高等教育的反馈机制。

4.社会要完善就业市场。一方面通过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利益驱动,促使劳动者主动延缓就业,以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劳动力市场,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效率;第三,加大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增强劳动要素流动性。2012年2月8日国务院的《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指出,“加快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改革进程,逐步消除人力资源市场城乡分割、地区分割和身份分割,促进城乡各类劳动者平等就业。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与人才市场的统一和改革进程,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加强宏观调控和提供公共服务、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规范服务的市场运行格局,推动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灵活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人力资源市场监测体系,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制度。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监管体系,加快人力资源市场法制化建设。”

注释:

①资料来源:教育部对历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率的统计及相关资料。

参考文献:

[1]董兆波.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现状与个体应对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08(01).

[2]张小英.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3]王魏芳.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J].法制与社会,2008(10).

[4]张干军.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J].现代企业,2011(2).

[5]李达.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及应对策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4).

第10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毕业生定位 就业前景

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简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看,高等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是和传统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不同质的另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到2008年底,中国大陆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超过1200所,占全国高校总数70%左右,高职在校生超过13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多。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以及研究生都在不断的增加,同时在就业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然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却凭借着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就业上占有巨大的优势,远远的超过了大学毕业生以及研究生。而在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优势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实践优势

通过几年的学习,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理论的同时还掌握了过硬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属于动手型人才,在职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他们所占的优势远远大于高校毕业生。他们的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所欠缺,但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培养了较强的动手能力,为在今后的工作能更好的适应岗位要求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2.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正确地对自己定位

在毕业生找工作的过程中,能否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将会是用人单位录用的关键所在。而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中,大多能都对自身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定位。在大部分的高职毕业生中,都能够正确客观地评价自我,根据自己的专业所学,适当的选择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就业的过程中,愿意从最基层干起,同时对工资的期望值比较低以及对各方面的待遇要求也不高,也就迎合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比较容易找到工作。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中所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下降

随着我国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的不断加大,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随之逐年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而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在市场需求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人数在不断的增加,而社会中的岗位没有随着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其次,在用人单位上,由于人数的明显增多,用人单位也提高了用人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届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最后,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中相对的发展滞后,从而也导致了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

2.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上没有认清就业形势

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没有对学生开展专业的就业指导,以至于大部分的毕业生对自身所学的专业没有深入的了解,不能认清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仍把目标放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条件好的企事业单位。同时由于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会忽略广大农村等基层单位以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等单位,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就业机会。这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3.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

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中,仍存在着守旧的思想,在思想以及技术上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增加了就业困难。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一些高职毕业生在技术操作上没有跟上时代的进步。其次,在思想认识上不够深入。在一些毕业生中,多少存在着有了技术就满足的思想,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就业的过程中往往是“优胜劣汰”。

三、高职毕业生就业的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中,虽然占据着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三点改进措施:

1.毕业生要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加强自身素的职业素养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高职毕业生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加强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己的自学能力。其次,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实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实际动手能力,更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求职的基本能力。

2.培养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直都生活在校园里,很少与社会接触,一旦走上社会,将会有一部分人不能适应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因此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充分的培养毕业生的社会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校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尽量地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自我才能的平台,使学生的优点与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自己在社会上立足与发展的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3.为学生提供专业性的就业指导

在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盲目性这一问题上,高职院校应该为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就业指导,使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择业选择的过程中有一定的技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应该开始职业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引导毕业生认真的学习,从而能认清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相关的就业技巧,提高自己本身的心理素质,从而调高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的优势。

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在21世纪国际激烈的竞争中,说到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对人才的需求上也不断加大。在我国目前我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都能满足我国建设的需要,因此在针对其不足之处,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高职毕业生自己也要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知识,有先进的时念,不断地对自己的技术更新,才能更好地发辉自我。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加上高职院校毕业生本身所具备的动手能力强的优势,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今后就业的前景将会是非常美好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定位以及就业前景的分析可以看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一定的优势,但在社会就业的过程中除了发挥自己所特有的优势外,还应充分地结合着社会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在就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安俊学,闫明,王振.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第11篇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增加兼职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得数量学校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用人原则,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多多聘请社会专家到学校来任职或者讲座。高职院校必须打破以往自我封闭的办学模式的束缚,主动走近用人单位,与企业进行合作,根据行业技术发展需求,对企业所需人才实行“订单式”培养,这不仅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不足的矛盾,而且能使学校与企业都得到“实惠”。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企业可以派有理论知识、有实际经验的人员到学校进行教学,讲授最新、最实际的知识;学校也可以派教师到企业参加工作,为企业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问题,借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技术素质。高职院校借助这种“学研产训”结合的形式,建立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沟通企业可以通过合作获得更多的收益。对于企业来说,通过“校企合一”培养的人才,熟悉本企业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流程,他们的实际技能较强,到企业后便可立即上岗工作,节省了企业培训的时间,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而且这部分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成长较快,很快便可成为企业的骨干,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

学校可以争取到企业的多方面支持。通过合作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实验、实训的场所和师资,这也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结合的主要模式。因为实验实训设施和场所需大量的投资,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实力还不雄厚,社会集资的难度也较大,所以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借助有关企业的条件完成或部分完成实验实训任务,就成了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最佳选择。高职院校应制定政策,组织和鼓励教师为企业服务,采取有力措施,调动教师承担企业研究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毕业论文写作是本科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项内容,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学生毕业前提交的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独立、系统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它是学生提高专业技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步骤;是培养良好的思维、分析和创新能力并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毕业论文写作为学生毕业后继续学习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更高层次的研究奠定基础。毕业论文同时也是衡量、评估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育部专家组于2007年对我系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评估,专家们通过调阅毕业论文文件和检查、阅读学生的毕业论文,一致认为我系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管理规范、过程细致、要求严格、格式统一。专家们对一部分学生在论文中的创新观点表示了肯定。毕业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决定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它是保证毕业论文写作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的转变带来了大量的相关教育问题和严峻的社会压力。加强对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学和管理的现实需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把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建设研究列为重点课题。在我国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大部分高校已经实施了全面质量管理。现代质量管理学的“产品质量”观认为人才的教育培养与传统的生产制造过程非常相似,其基本环节包括招生(采购原料)在校教育(加工生产)毕业考核(产品检验)毕业就业(投放市场)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质量跟踪)。要提高学生的质量,就要严格控制每一阶段的培养质量。我校教务处为了实施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专门成立了教学质量控制科,用科学的质量管理学理论指导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我系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以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为指导,积极配合学校教务处的管理工作,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

一、系级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最高管理者是指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组人,他们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他们负责制定目标,指挥、组织、协调整个质量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起127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7月着质量管理工作的保证作用。我系成立了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的职责是按照教务处的安排和要求,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工作的目标、计划,确定组织结构和操作模式,传达和督促执行教务处的有关文件,负责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毕业论文答辩小组,审定指导教师的资格等,审批上报的各类文件,确认每一环节的有效性,督促检查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流程的进展情况和导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负责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过程具体化并将任务和要求分配和传达给导师和学生,如负责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指导和审定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规定进度安排、制定论文的规范和标准格式以及组织毕业论文评阅和答辩工作。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指导小组要总结经验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等写出毕业论文工作总结。我系毕业论文管理组织体系从组织上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为了质量方针的最终实现,质量方针的制定者必须要将它传达到学校内部各层次的有关人员,使它们相互沟通和充分理解质量方针的内涵。毕业论文指导小组根据学校教务处下发的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指导性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管理指标体系,以及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制定的目标、计划等,编写毕业论文指导书,它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手册。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指导书来了解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意义、目标、计划、工作流程、规范化文件格式,明确自己在该项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自己承担的工作在整个流程中的质量要求。毕业论文指导书是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保障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序性以及最后形成的毕业论文文件(任务书、开题报告、论文评阅意见书、毕业论文等)的规范性。

三、基于“戴明环”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专家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戴明环)的概念,它是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的一套科学的、合乎认识论的办事程序。PDCA由英文的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它反映了质量管理必须遵循的四个阶段。该循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一个基本的质量工具。我系运用“戴明环”概念设计出了“外语系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流程图”。该流程图清晰地标明了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从成立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到师生见面下达任务书的过程标志着计划阶段;学生调研、撰写开题报告、整改、指导和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完善、定稿、评阅论文、答辩、成绩评定等过程属于执行阶段;中期检查属于检查阶段;验收自评以及总结属于处理阶段,在该阶段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整个流程按照每一环节的发生先后设计,规定如果某一环节不合格,必须退回到上一环节重新循环直至合格再进入下一环节。一个循环周期是一届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管理的全过程,下一轮循环是下一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每一轮循环都建立在总结上一轮循环的经验和教训、解决了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质量在不断循环过程中逐步提高。

四、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措施质量控制即高校为达到质量目标而在教学、辅助过程中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监控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消除教学和其他过程中的质量影响因素。为保障毕业论文质量,我系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要求,建立了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该措施对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过程中参与的从上至下的所有成员能否各尽其责,对指导教师的资格、培训、指导人数、次数,对学生的考勤管理、学术道德等方面都作了具体的约束规定;把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成员的工作表现作为该年度群众评价领导班子成员成绩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把导师、论文指导小组、答辩小组成员的工作表现与本人年度考核挂钩,并作为来年是否具备该项资格的参考依据;把毕业生的整体表现作为取得答辩资格以及毕业论文成绩的重要参考。具体做法是发放教务处设计的《毕业论文教学过程动态管理指标体系》系列表格,由参与的各方对有直接联系的各方客观打分,平均成绩作为评价有关各方的重要依据。在质量控制措施中还规定了质量审核环节,它是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已经制定的质量方针、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性的、独立的检查活动。质量审核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检查环节。检查队伍的成员由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素质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等与教学有关的各方面组成。检查工作能及时鉴定和评价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的进展情况和阶段完成质量,便于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

。五、毕业论文工作的验收和总结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后,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按照学校教务处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的要求,根据论文验收指标体系,从毕业论文文件、毕业论文写作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毕业论文质量等方面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验收自评,并将自评结果和依据等材料上报教务处以备全校性的验收。为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在毕业论文工作结束之后,论文指导小组要根据验收自评结果写出工作总结。所谓总结就是总结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提出新的问题以利再干。这是戴明循环之所以能上升、前进的关键。如果没有将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有关制度和规定中,就不能巩固成绩,吸取教训,也就不能防止同类问题的再度发生。

以上从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的管理组织体系、指导性文件(质量手册)、管理流程、质量控制措施、验收和总结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我系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过程和流程。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只进行了短暂的四届循环,仍具有较大的提高潜力。随着我们对现代质量管理学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以及学习和借鉴兄弟院校的先进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经验,我系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管理工作会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更好地实现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14).

第12篇

【论文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本已严峻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面对急剧变化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紧跟现实,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正确引导毕业生理性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当前,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引发经济下滑,不少产业受到冲击,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中国的就业市场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中国经济蓝皮书》指出:2008年年底到2009年年底,全球金融海啸有可能进一步恶化,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特别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为严峻。因此,如何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开展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引导毕业生理性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在危机中寻找就业机会,实现就业,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客观认识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

(一)金融危机急速冲击就业市场,企业岗位需求大幅下降

随着金融风暴的蔓延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少企业倒闭、裁员,企业岗位需求下降。相关资料显示: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广东省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市场劳动力需求下降;在过去八个月期间,全省亏损企业过万,有的已经倒闭或者濒临倒闭;许多往年必定出现在校园招聘现场的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已经明确表明取消招聘计划。但是另一方面,求职人数不断上扬,其中以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数量增幅最为明显。

(二)高校毕业生总量增加,就业竞争激烈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从1999年起实行扩招至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根据统计,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2008 2012年每年毕业生规模将持续在600万一700万人,总量达3000万,比2003~2007年间的1738万增加72%。而我国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突出矛盾还将长期存在,每年需在城镇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实现就业的人数大约在2400万,而我国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200多万个,缺口在1200万个以上;同时高校毕业生在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且今年毕业生数量已超过社会新增岗位的一半,在现今全球经济形势恶化,社会需求量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毕业生就业难度愈发凸显。

(三)理性对待金融危机,准确把握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环境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就业促进法》,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党的十七大要求创造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8年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提出“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党和政府对毕业生就业的关注,为毕业生实现就业提供了信心保证。

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2002年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发出的关于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文件累计达到40多个,共100多项具体的政策,内容涉及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待就业服务、失业登记、临时救助等各个方面。同时,各地还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大量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和政策框架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就业方式灵活。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就业形势主要体现为:劳动力供给总量较大,而岗位的增加相对较少,在未来十年,我国就业市场总体上呈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态势。高职毕业生就业既面临巨大的挑战,也有机遇。首先,随着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企业急需一大批有一定专业技能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人才,而高职生理论和技能兼备的特点正是企业所需要的。其次,高职生的年龄结构、享受的政策待遇如户籍指标等在劳动力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再者,高职由于学科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联系比较直接和密切,许多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

3.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率逐年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职毕业生人数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在不断增加,从1998年到2008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高职高专教育招生数从54万人增长到299万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不断创出新高,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2004年开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已经连续4年保持稳定增长。从2004年到2007年,高职高专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每年同比大约上升一个百分点。据各省市的统计,2007年全国有10个省份的高职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了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水平。

二、金融危机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

(一)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将面临更多的挑战。我国政府计划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等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的出台,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不利影响。最近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我国的总体经济形势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应该坚定信心,充分发挥国家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广开就业渠道,扩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鼓励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挑战,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寻找就业岗位。

(二)构建立体化的、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毕业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三)探索多种就业途径,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除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继续举办各种类型招聘会、服务月、服务周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多渠道、多形式的就业途径外,还应进一步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如与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合作基地,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优势,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现毕业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同时,加强与当地人才市场的联系,充分利用人才市场的信息网络优势,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四)搭建平台,鼓励毕业生走自主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