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2 22:21: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医药大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3)从慢支急性发作与痰热壅肺证浅谈中西医的“病”与“证“ 刘志涛 卢芳国
医集研究
(5)论述《本草纲目》对中医妇科的贡献 游卉 尤昭玲
基础研究
(7)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肝损害及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研究 徐欣萍 安博 邹军 啜佳然 朱玉群 徐有青
(11)薄芝糖肽抑制大鼠实验性癫痫发作及其机制研究 梁晓玲 史宝龙
药物研究
(13)舒筋活血分散片溶出度的研究 李燕 杨文科
(15)麻仁丸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测定方法的研究 赵彩霞 闫辉
无
(17)《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影响因子年报 无
临床研究
(18)乳腺黏液癌的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影像特征对比研究 李峻 肖祥胜
(20)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5例临床观察 黎汉文 杜嫦燕
(23)中医手法结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张凯
(25)大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张晓东 顾群浩 朱晓明 陈徽 罗振凌 冯寿全
(27)320排cta在脑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陈永汉 李宗豪 张刚 田耀辉
(29)创伤性休克apache评分与血乳酸变化的临床研究 郭福东 杨淑霞
一、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回顾
大力发展人文社科阶段。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人文社科也在中医药院校转型中的特殊地位不断凸显出来。实现中医药院校由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的发展,人文社科必须有现对独立的学术和学科地位,有自主发展的学术规模、空间,并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准和学术地位。各校开办了卫生事业管理、市场营销、英语、日语等本科专业以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保健体育等研究生学科专业。这些非医学科专业的学生数占到各学校学生总数的2-3成以上。
二、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背景分析
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医学研究和医疗活动以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为基础,没有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就没有医学。研究解决医学引发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医学科学发展过程中,医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与社会价值层面引发一系列争论,而这些超越技术本身的问题要通过社会、道德、文化等方面给出合理判断。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医而言,需要用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种方式对中医进行解读,让公众了解中医知识,相信中医文化,传播中医理念。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具有良好的基础。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资源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阵营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新时期勇担责任和使命,取得长足进步。中医药院校基本形成了全面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社科学科体系。医药院校人文社科发展受到关注。在国家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也受到了关注。教育部主导成立了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会,定期举办全国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
三、中医药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任务和思路
《中国•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规定:“独立的中医学院校或在综合性大学以及医科大学中设置的中医学院(系),必须得到学校人文、社会学科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应该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努力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任务可以定位为三个层面,并逐步向最好层面努力:一是在最低层面上,使人文社科不拖和少拖学校发展布局和发展速度的后腿;二是在居中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达到与学校其他学科协调发展的水平;三是在较高的层面上,使人文社科能够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作出更多贡献。在学科布局上,要通过建立人文社科来扩大学科覆盖面,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整合,加快从单科性向多科性的转变和提升。在学科水平上,人文社科应有与学校其他学科相当的学术水准,有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和发展空间,使人文社科的地位由辅向基础性转变,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文品位。在社会地位和影响上,提升中医药院校在高教领域的地位和发言权,争取在人文社科主流学术圈中的话语权。在学术功能上,人文社科教师要走出单纯讲授公共课的区域,开展专业性的学术研究,争取在国内外所在学科中的学术地位。中医药院校发展人文社科的基本思路是入主流、倡交叉、创特色。“入主流”就是要把中医药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作为专业的人文社科来加以建设,以达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定水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能够参与主流对话,参与学科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倡交叉”就是这些学科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到中医药学科的发展中去,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之间寻求新的生长点和交叉点,达到良性的互动和互渗,使之成为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学科,成为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创特色”就是要走特色之路,“特色”可以在与医学的交叉中产生,也可以在对某些新的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开发中产生。
四、中医药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态势
确定人文社科发展的方向。要明确人文社科发展在各自学校整体发展中的定位和基本目标,提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并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完善人文社科的学科结构和办学层次。中医药院校一般都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有博士授权的学校大多数都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中医伦理学、中医文化学等硕士点学科。要在开办本科专业的基础上,完善人文社科学科的研究生教育,让更多的人文专业本科生有继续深造的机会。健全人文社科的院系建制。根据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各中医药院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学院或部。如,管理学院、经贸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思政部、体育部等。但也有的院校将人文学科的各专业都归属到一个院系中,这样,归属到一起的人文各专业由于管理者的不同学科出身,出现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不利于专业内涵建设。加强人文社科重点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中,要给予人文社科学科扶持和倾斜政策,或者单独制定建设标准。要鼓励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交叉渗透,自主设立二级学科,并将其培育成一定层次的重点学科。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设有中医文化学学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设有中医伦理学学科,长春中医药大学设有社会发展与管理药学学科,并成为研究生培养学科。培养和造就若干特色研究方向。要努力在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范围内培育在国内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如:中医药政策与管理、中医药经济学、中医药文化与传播、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学术队伍。要立足原有人文社科人才队伍,通过攻读学位、访学、进修等方式加强专业化培养。还要通过优秀人才的引进,带动学科的发展。近几年,中医药院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数量、发表高层次论文数量、成果奖励数量等不断提升,创生出一定的相对优势。
作者:李大伟李磊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CBI教学理念 中医药院校 医学英语
一、中医药院校医学英语教学背景
1.中医药国际传播的需要。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虽然中医药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一直被排斥在世界主流医学之外。中医药海外发展和文化传播面临许多困难,既有语言文化的差异,也有各国法律法规的限制。中医药学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古代哲学、心理学、天文学、气象学、逻辑学、养生学以及宗教文化的影响。因此中医学科包含了与其内容相关的许多抽象概念, 中医文献的翻译难度更大。就中医药文化的输出而言,中医药文化的翻译对其国际传播至关重要。
2.中医药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国内中医英译主要由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师和中医医生或中医类教师构成,英语教师有较好的语言文化背景,但缺乏临床经验。中医医生和教师且有一定英语交流技能但缺乏翻译技巧和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主席将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列为重要项目加以推介。如何顺应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潮流是每个中医研究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把这个任务完全依赖英语教师,很明显满足不了实际交际的需要。而缺乏翻译和语言学知识的中医医生也无法翻译大量的教科书和中医文献。但是专门从事中医英语翻译研究且具有深厚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凤毛麟角。
目前,仅有一部分的中医院校开设医学英语课程,而招收中医英语翻译与教学硕士的学校仅有几所院校。甚至很多高等中医院校并没有为研究生开设医学专业英语课程。医学生的专业课程任务比较繁重,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以自学的方法完成医学英语的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才能更好的查阅医学文献,撰写科研论文,尤其是结构复杂的中医学术论文。这才能为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中医学术论文打下基础。随着国际交流的广泛开展和中医药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医药研究人员开始在国际性学术期刊上,中医药相关的英文论文数量也在逐年攀升。如果用英文撰写的中医学术论文语法错误百出,不符合科技论文语篇表达习惯,使国外的编辑和读者难以理解,那发表的几率就会减少。从长远看,不利于中医传播交流。
二、CBI教学理念及主题模式下应用于医学英语课堂
1.大学英语学习和专业英语学习的衔接。事实上,高等院校英语教学主要有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阶段。大学英语是医学英语教学的基础。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应用中学阶段的语法知识和规律,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英语技能。顺应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在大学生的基础英语教学阶段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符合专业英语注重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要求,与专业英语教学衔接更紧密。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目前双语教学已应用于许多医学专业。而学生良好的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才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前提。
医学英语有自己的学科特色, 有其特定的词汇结构体系和和语篇分析。尤其是中医英语,它包括大量的专业术语,特有的句法结构和篇章框架,涉及许多玄妙深奥的中医概念和理论。中医院校是中医文化传播的主体之一,但是,目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英语人才的培养体系不成熟,医学英语教学工作还缺乏一整套能反映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医学英语的教材还有待改善,师资队伍也不稳定。
2. CBI教学理念指导医学英语教学创新。医学英语教学要有所突破,就必须有适应其特点的理论指导。从目前中国知网检索医学英语教学的文献来看,应用到医学英语课堂中的教学理念主要有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 TBL(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内容依托教学理念。这些研究对指导医学英语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各有千秋。笔者认为,在中医院校医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借鉴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医学英语教学模式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遵循既定的教学程序,很少有突破和创新。在医学英语课堂中,教学的重点一般集中在医学词汇的识别和医学文章的阅读上,传统的做法是教师在对新的医学词汇介绍完之后再逐词逐句翻译课文,这样一般来说比较枯燥,难以完成对学生医学文献英语阅读及听说应用能力的培养。
CBI教学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沉浸式“实验班”,是指将语言教学基于某个学科教学或基于某种主题教学来进行,80年代广泛应用于西方国家的语言教学,通过主题或学科内容教学来增强和发展语言能力。在国内,CBI的应用范围从大学英语过渡到专业英语,以及双语教学。目前,有些医学院校对此已经展开了研究,用其指导医学英语课堂教学。部分中医院校将其运用于双语教学。例如浙江中医药大学以临床康复学为例,展开了内容依托式教学视角下中医院校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建议教师和学生,参考CBI倡导的教学方法,将秉承学科知识和目标语言学者结合起来。
3. CBI主题模式及其应用。CBI常见的教学模式有四种:主题模式(theme-based courses)、课程模式(sheltered content courses,或称保护模式)、辅助模式(adjunct courses)、专题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笔者重点论述在主题模式下的应用。
CBI主题模式是围绕某个特定主题或与某个主题有关的话题组织的教学活动,其主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理论性,应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愿意用目标语获取与这一主题有关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与医学或者中医学相关的内容作为主题,难度或题材可以给学生做测试之后再定。医学英语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也可以以此为依据。在确定主题之后,还可以应用PBL教学法选择相关视频或案例导入主题,从而有效开展师生互动。在讨论主题的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工合作。在学习成果展示时,也能运用TBL(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以作文或是主题陈述来表达,并作为形成性评价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教师进一步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在这N师生互动的课堂结构中,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得到教师认可这个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快乐感,从而激发学习医学英语的兴趣。
例如关于中医的五行学说(five elements theory),相关的主题有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elements? (五行各自的特性是什么?)、What’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five elements?(五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Wha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diagnosis?(五行理在诊断方面的应用)、Wha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五行和针灸治疗的关系)等。首先,教师可以选择用作导入的话题: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ve elements? 在课件上面可以配以五行及其相互关系的彩色流线图,激发学生对相关主题的兴趣,为教学进展做铺垫。确定主题后,可以组织学生分成五组讨论,每组同学分别负责五行当中的一种,并推选出一名同学做总结,结合教材展开论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程度,从而更有效的分析重点难点。至于五行理论在诊断和临床方面的应用这两个主题,教师可以运用TBL(task-based learning)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布置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后,进行主题陈述。
三、结语
笔者认为,在中医药院校用CBI主题模式指导医学英语教学具有可操作性。对于中医和西医的题材都适用,主题的选择和应用方法可以灵活选择。所谓教无定法,教师不能僵化的固守教条,遵循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是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平.中医药科研思路与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64-265.
[2]赖月珍,丁年青.中医院校特色英语教学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5):16.
[3]贺月月,徐海女.内容依托式教学视角下中医院校双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5):402.
以“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培育理念,依托国家唯一的中药学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中药基础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项目,汇集优势平台资源,创建中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自主培育模式,组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协会,举办本科生科研学术节、出版学生自主科研期刊。全方位、多层次激发学生主动性,倡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培养中药学科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创新人才,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
[关键词]
中药学;本科教育;实践创新;人才培养
成都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中药学本科生、第一个中药学硕士、第一个中药学博士,接纳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奠基现代中药高等教育。秉承全国著名中药学家凌一揆教授“品、质、性、效、用”系统中药思想,依托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药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教育部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科教平台,以国家唯一的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基础基地为主体,构建中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自主培育模式,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有机结合,加强对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提高实践能力,激发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的人才储备。
1秉承“系统中药、医药结合、实践创新”理念[1],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论
针对中药基础研究创新人才需求,依据学生个性特点,构建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为己任,具有中医药原创思维,具备扎实的中医药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的融贯中西、德才兼备的中药学创新人才。“系统中药”思想是在凌一揆教授创造性提出“大中药”概念下,历经继承创新,逐步形成的完整理论。中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包含中药基本理论与临床应用、中药基源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药理与毒理、中药化学等五个方面的系统知识。我校中药本科教育之初,就逐步开设了《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草药化学》(1987年改为《中药化学》)等主干课程,为建立中药本科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医药结合”:依据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学院秉承以中药效用为核心,在中药的研究为阐明中医理论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突显医药结合,将《医古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等课程纳入专业基础中。“实践创新”:在强调“早实践,多实践”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逐步形成了以“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技术平台、实习实训基地”为一体的中药本科实践教学模式,优化和完善中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系统中药、医药结合、实践创新”理念贯穿于我校中药学本科生教育始终,亦成为中药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及实践能力自主培育模式构建的基石。
2以“中药基础基地项目”为支撑,奠定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基石
1996年,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创办全国唯一的中药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中药学基地班)。2012年,学校将中药学基地班正式更名为“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旨在围绕“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中药学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全面掌握中药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为本科提前批次招生,每班30-60人次。班级实行“全程导师制”,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匹配,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即开始完成科研实践,确保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基础理化试验操作与创新研究融会贯通。2014年,由彭成副校长牵头药学院申报了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项目“中药基础基地科研训练及科研能力提高”并获得资助,资助力度400万元,鼓励一线教学骨干,通过科研立项,全额用于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按照基金委的要求以及项目申报书、任务书的计划,学院对科研训练项目实行滚动资助,以学院的六大研究方向的正高职称且承担有部省级以上课题的教师科研项目为基础,第一期确立了23个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组,第二期确立11个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组,每个项目资助10万元,为本科生的科研训练及实践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3以各级优势平台为助推,推进本科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建设
学院推进以“国家级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训练基础平台,搭建了“统一化、网络式、综合型”的实验教学平台,加强理论教学平台与实验教学平台的互通,实验、技术与实习实训平台的互补。以“省部共建中药资源系统研究与开发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为训练创新平台,以“西南道地药材协同创新中心”为训练开放平台的建设工作,并成功获批教育部“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深化“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形成了基础强,规格高,功能全,设备新的“学生科研训练平台集群”,大力提升中药学本科学生科研训练质量与实效。学院同时整合资源,依托成都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和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园,打造以中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俱乐部: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将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相结合,以“创业计划大赛”、“创新与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等品牌活动为载体,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体系,营造整体创新的环境,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科技产业园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园是以中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为主要特色,以“一园三区”功能布局为主体,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区、中医药企业孵化区和中医药产业区,形成研发、生产、健康服务、医药商贸的产业集群,打造环成都中医药大学知识经济圈。结合大学生创业俱乐部,全面负责大学生创业中心的管理工作,制定大学生创业中心管理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中心受理大学生入园申请,统筹规划和落实创业中心的相关工作,聘请校内外专家、专业教师、创业人士等为学生创业公司提供管理、营销、技术、法律、财务、心理、工商、税务、信贷、风险投资等方面的咨询和发展指导。
4以本科生自主提升为主体,深化科研创新及实践学术氛围
药学院以学院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包含组织机构、学术期刊、科研项目、学生活动的本科生自主科研实践能力提升模式。
4.1自主培育机构-本科生科研创新协会
为适应中医药现代化的需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本科学生直接参与科研的兴趣。为有志于从事科研学术工作的本科生提供一个参与科研、师生沟通、学术交流的平台,药学院筹建本科生科研创新协会。协会由凌一揆中药学基地班学生为主体,聘请学科各方向专家作为学术指导专家。协会将作为自主培育模式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以高年级学生及部分研究生为骨干,担任科研团队组建、科研期刊筹备、科研活动筹划等任务。
4.2自主培育期刊-《本草新悟》
中药学基础基地学生自主创办、编制的学生学术期刊《本草新悟》,距今已有三年的刊龄,累积发表了学院本科生科研论文500余篇,以学生学术交流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探索广袤药学天地,用创新思维打造全新学术平台,已成为本科学生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展示的有效阵地,在行业内兄弟院校中备受赞誉。《本草新悟》将作为自主培育模式的期刊载体,学生在学院指导下,自主投稿、自主编纂、自主运行。目前,期刊运作良好,并呈现出投稿低年级化、普及化的趋势。
4.3自主培育活动-科研学术节
科研学术节是药学院一年一度的学术类品牌活动。学生活动以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深受学生欢迎。科研学术节通过举办系列学术相关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率,营造浓厚科研学术氛围。科研学术节包括“百草园”学生学术论坛,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管理者和企业家开展相关领域的专题讲座和报告,如王永炎院士、刘昌孝院士、胡之璧院士等知名专家,国家药品安全评价中心主任杜晓曦、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处处长吴锐等管理者,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广州奇星药业集团董事长朱柏华等企业家,以此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及时了解到中医药和药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相关政策法规和药品生产、经营、使用领域的现状,切实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双基”实验技能操作大赛,以“医药结合、系统中药、实践创新”的实验教学理念为基础,以“全国药学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大赛”为导向,设置笔试、试验操作两个环节,借此提升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并为“全国药学专业学生实验技能大赛”选拔储备人才。除此之外,科研学术节还包括“慧眼时珍”中药鉴别知识大赛、学术论文撰写大赛等活动。
4.4自主培育提升-重大讲座及开放活动
模式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石,注重契合中药学发展前沿,在例行举办学术讲座之外,以学校举办国内重大学术会议为契机,组织本科生积极参与,拓宽科研思维与方法、了解本领域重大研究进展,提升学术创新能力。举办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系统中药,传承创新”品牌开放活动,以基地应届毕业生为主体,适当吸收全国优秀药学类学生,通过“名师讲堂”、“导师面对面”、“野外资源考察”等活动,将理论纳入实践,用实践深化理论,创新集中训练模式,提升集中科研训练实效。
4.5自主培育平台-学生开放式自主创新实体平台
学院构建学生开放式自主创新实体平台,根据系统中药学思想,创新平台包括公共理化实验单元,中药品种、品质与资源研究单元、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标准研究单元,中药药性、药效研究单元,中药炮制制剂研究单元,共享分析仪器单元6大子平台,服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在该创新实验平台可自主进行药学系统科研探索与研究,能开展样品前处理,中药资源与鉴定研究,中药材有效部位提取、分离、纯化,制剂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方法,常规药理实验等研究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可独立自主进行中药科学实验探索的实体空间。
5以创新奖励及学术论文为代表,产出本科生科研创新及实践成果
模式推进以来,本科生科研训练取得实效,学生科研能力显著提升:近三年来,参加国家级比赛多次,获得十余项奖励,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前茅;发表SCI文章7篇,核心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充分展示本科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创新能力。
6讨论
6.1学生课堂教学与科研创新实践相结合
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培育模式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中夯实基本技能,学、药理、药植与鉴定、炮制与制剂等专业技能融汇贯通,使学生系统掌握中药学的实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高年级学生通过自主培育模式,主动参与学科中药理论及应用研究,中药药效和毒理研究,中药品种、品质与资源开发研究,中药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研究、中药炮制和新制剂、新剂型研究、中药药事管理六个方向进行实践创新。
6.2学院主导科研训练与学生自主科研能力培育相结合
药学院有深厚的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基础,中药学基础基地在中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体系、课程设置、平台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果,被教育部有关专家誉为中药学本科教育的“试验田、排头兵、辐射源”。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自主培育模式将成为学院主导科研训练的有益补充,以学院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主动性,全方位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育实效。
[参考文献]
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900多所高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科专业)[1],其中包括多所中医药院校。中医药院校开设计科专业为培养计算机人才,尤其是推进中医药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目前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建设正面临一系列亟须解决的问题,会影响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的发展,进而也影响整个社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面临的主要困惑
(1)缺少良好的专业发展氛围。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社会上对中医药院校培养人才的认识还停留在只需培养传统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层面,甚至一些中医药专家、学者也对中医药院校开设计算机专业的必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学校对计科专业的定位不准,常常把计科专业作为学校的一个辅助专业来办学,在专业的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不足。(2)相近专业增设较多,计科专业生源不足。近年来许多中医药院校在计科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诸如物联网、软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这些新开设的专业很多都是在计科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使得原报考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的生源发生分流,出现生源不足的现象。以湖南中医药大学计算机类专业2012—2014年录取情况为例,第一志愿报考计算机类专业的报考率分别为42.86%、12.00%、38.60%。(3)学生专业思想不稳的现象突出。表1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2014年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转专业的人数统计。表中显示,近年来学生提出转专业的申请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虽然教育部第2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但如果出现大面积专业思想不稳的情况,就会影响本专业的平衡发展,以至于缺乏专业人才的支持,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4)对计科专业教师的各项考核评价指标不够科学合理。计科专业在中医药院校是小众专业,专业教师相对较少,很多中医药院校对计科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评价体系,采用与中医药专业考核相同的指标,不够尊重计科专业的专业个性。上述现象仅为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目前存在较普遍的突出问题,其后果无论对学生的专业自信心还是对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都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地阻碍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的发展。
3原因分析
通过座谈、网上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等多种形式对上述现象的内在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到,其形成原因有社会的快速发展变化、国家宏观政策影响等,但主要原因是思维意识僵化、改革创新不强、对专业建设的内涵定位把握不准等主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0世纪90年代,市场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人才稀缺,在此背景下,各院校纷纷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就业情况已经出现不容乐观的态势[3]。计算机专业人才现状调查研究显示[4]: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过剩,各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整体发展规模呈现萎缩趋势。中医药院校的计科专业也因此出现生源不足、学生专业思想不稳的情况。(2)中医药院校一直以中医药类专业作为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来建设,以往对中医药的研究很少采用现代技术手段,造成很多人潜意识中存在着“中医药技术就是采用传统的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与中医药院校关联性不强”的认识,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宏观决策和微观执行,造成计科专业在中医药院校缺少发展氛围的尴尬局面。(3)许多中医药院校的计科专业在制订培养方案时都明确要结合中医药特色,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很难顾及,导致专业特色无法凸显。由于培养目标没有考虑计科专业在中医药相关行业的需求,工程教育和产业脱节,因此中医药院校的计科专业特色不明显、竞争优势不强、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离。(4)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欠科学,导致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专业思想不稳。目前,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多将中医学基础、基础医学概论作为特色课程,开设了中医学基础(中基)、中医诊断学(中诊)、基础医学概论(解剖)、基础医学概论(生理)课程,其中,中基和中诊每门课程各占2学分32学时,解剖和生理每门课程各占1.5学分24学时,这4门课都放在大学一年级教学。然而,计科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在大学一年级学习一些计算机专业基础课如高等数学、计算机语言、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部分学生因这方面原因产生专业思想不稳、要求转专业或退学的情况。(5)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在科研和教改方面精力投入不够。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学校计算机专职教师有22人,教师除了要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药信息工程3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任务外,还要承担全校94个本科班级近4000名本科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全校研究生的基础课程即医学信息学过的授课任务,由此导致每年教师的人均工作量超过600课时。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教师难以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到教改和科研上,难以取得高质量的教改和科研成果。
4改进和提升的措施
(1)制订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专业培养方案。中医药院校可按照计科专业本身的办学规律,结合优势特色,根据市场需求制订相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对学生中医药行业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增强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培养质量。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压力,如可将部分课程引入企业实践环节,中医药方面的基础课采取专题讲座等多种灵活形式来进行,并根据实施情况对相应的规划或方案及时进行修订,确保实施效果。培养方案将市场需求、中医药行业的特征与计科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相结合,培养目标定位为能够服务于中医药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该定位基于目前中医药信息行业从业人员的现实情况,即具有计算机知识的人不具有中医药知识,熟悉中医药知识的人不够熟悉计算机知识。出现这一情况的根源在于现行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与中医药行业的具体需求不相匹配[5]。调整后的培养方案可以避免与其他院校的同质化,克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情况。(2)积极开展教学与管理方面的改革。中医药院校应重视教学改革,改革坚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为目标,尤其是把开展计科专业建设方面的研究作为改革重点,加大省级、校级、院级各个层面的支持并提供相应的经费保障,设立专门的专业建设经费,在经费上保障专业建设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成立公共基础课教研室,安排专人从事基础课的教学管理,让专业课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于专业课的授课上;积极推动项目驱动与链式教学法[6-7]的应用,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探索“双导师制”“多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聘请企业优秀项目管理者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将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比如学生实习以企业导师负责为主,同时企业导师协助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监督学生的论文进度并参与论文答辩等工作。(3)面向中医药行业,凝聚科研力量集中开展科学研究,积极整合校外优质资源开展协同研究。针对专业课教师人数少、任务重、精力不足的情况,教师可将所有的研究方向凝聚成几个点,集中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研究内容紧紧围绕中医药行业;同时挖掘周边优质资源,加强与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交流、资源共享。(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师资培训机制。中医药院校可针对师资力量基础薄弱的情况,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现有师资的培训;注重交叉学科的师资力量培养,让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在进修时以补充中医药知识为主,为中医药行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打好基础;加强校企交流,有计划地组织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到中医药相关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聘请服务于医疗领域的IT技术人员到校讲课交流,让教师了解业界的最新动态。(5)加强专业软实力建设,扩大专业影响,提高专业自信心。针对中医药院校计科专业是小众专业、影响力不大,学生专业自信心不足的情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例如,邀请优秀校友、医药背景的IT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上好第一堂专业思想课,介绍计算机技术在医药行业的应用需求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沿,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组建“第二课堂学习小组”,定期开展计算机义务维修活动、核心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心得体验报告会、当前计算机主流技术报告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提升学生的兴趣,扩大计科专业在全校师生中的影响,提高本专业师生对专业的自信。(6)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选派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中医药院校应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选配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专业课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引导学生选课,帮扶学生学业,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和职业生涯规划。从专业课学习到课外学术科研实践活动,从学习方法到职业发展方向,兼职班主任细致的工作能够对学生成长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建立健全兼职班主任考评奖励机制,每年对班主任进行评奖评优,以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7)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实践环境建设。中医药院校应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学生能力培养体系的突出位置,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学生实训项目,让学生在企业提供的开发项目中实训,保证实践效果。例如,湖南中医药大学计科专业打造从校内至校外、大一直至大四的全方位实践教学体系,即大一进行“专业感知见习”,大二进行“课程见习(单项技能训练)”,大三进行“暑期顶岗实习”,大四进行“毕业实习”并把“顶岗实习”与“毕业实习”联系起来。
5实践效果
湖南中医药大学计科专业实施上述措施2年多来,取得了以下显著的效果。(1)通过凝聚教师的研究方向,与湖南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及本校附属医院成功申请了“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数字协同创新中心平台”,该平台为本专业的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专业影响力明显提高。计科专业曾经在本校各专业中属于弱势专业,而目前本专业已成为一个较有影响力的专业。该专业的教师人均主持科研项目超过1.5个,且大部分教师被邀请成为医药专业教师科研项目的主要合作者。(3)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近2年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取得的成绩有很大突破,如在2015年首届全国中医药院校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中,本校计科专业组建的2支参赛队都获得了优异成绩。学生的就业率也已走在全校前列,近2年的初次就业率都超过95%。2015年,该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中有的学生年薪超过15万,目前计科专业毕业生正从“全面就业”到“高质量就业”提升。(4)通过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适当分离,安排专职教师负责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管理和研究,专业课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计科专业的建设中。计科专业教师的科研立项、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很大提高;通过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的学历水平和职称整体得到明显提高,计科专业教师注重自身学习已成为一种风气。(5)通过创办“第二课堂学习小组”,将一些学习成绩优秀、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组织成一个团队,通过他们带动其他同学的学习,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起到了示范作用。一系列社会活动使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专业自信得到了提高,学生专业思想明显加强,甚至出现了2013级中医专业学生申请转入计科专业的现象。
6结语
关键词: 中医药研究生学术论文 英语摘要 语类分析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语类分析
语类分析是篇章语言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Thompson,1999;Hyland,1999,2004a,2005a,2005b;Paltridge,Starfield,2007)。语类是为实现某一交际目标,得到特定交际社团公认的语言交际类型(葛冬梅、杨瑞英,2005;庞继贤、叶宁,2009)。语类分析主要在语篇层面结合功能进行,目的是阐释学术文体的语篇推进结构和语言特征,体现了学术文体写作的规范要求。
语类分析学说认为,每个学科的语类都有自己的特点,都遵循该学科的写作要求,都采用相似的范式和步骤安排结构和语言形式,学术论文作者通过适当的语步构建学术空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得到所在交际社团的承认(Swales,1990)。当前有许多论文对期刊论文摘要的语类分析(如刘胜莲、魏万德,2009;余莉、梁永刚,2006等),但学位论文摘要和期刊论文摘要在语篇结构和语言特征上不尽相同(Hyland,2005b),需要认真研究。
(二)摘要研究述评
学位论文摘要是位于学位论文正文之前对论文整体内容进行概述的独立学术语类。《MLA格式指南与学术出版准则》(1998)对论文摘要的要求是长度不超过350字,内容包括该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结论。英语摘要,在中医药研究生学位论文中,除标题外,是唯一用英语写作的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论文的整体质量,是评判研究生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目前对学术论文体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论文引言的研究。普遍认为引言的组织结构与整个论文的结构基本一致,即Swales的CARS语篇模式(Create a Research Space),包括导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讨论(discussion)四个语步,即I-M-R-D模式(Swales,1990)。在导言部分,Swales(1990)有详尽的语步分析,如下表1(改动自黄婷婷、许明武,2003)。目前对于方法(method)、结果(result)、讨论(discussion)三个语步的语步分析较少。
Swales的CARS语篇模式已经成为学术论文体裁研究的通用分析模式,为学术界所公认。而国内大多数对学术论文体裁的研究,也沿袭Swales的CARS语篇模式,对论文的引言部分进行体裁分析,而鲜有用此模式对学术论文的英文摘要进行分析。实际上,摘要和引言属于不同的体裁,Graetz(1985)认为论文摘要由四语步构成,即问题的提出(problem)―方法(method)―结果(result)―结论(conclusion)。Bhatia(1993)认为,摘要由以下语步构成:(1)介绍研究目的;(2)描述研究方法;(3)总结研究结果;(4)讨论研究结论。因此,学术论文英语摘要区别于引言,一则在于摘要由于字数限制,较少涉及研究领域的前期研究成果,侧重点在于提出问题和介绍研究目的;而引言部分必须从文献综述入手,否则很难建立自己的研究领域,无法开展下一步的讨论(徐有志等,2007)。二则摘要语篇较之于引言语篇,更需要有效提供研究结论,而不宜占用过多篇幅展开讨论。因此,一方面,鉴于国内对于学术论文摘要部分研究较少,而另一方面,学术论文摘要区别于引言,在第一语步和第四语步有其独特特点,所以,有必要借鉴Swales(1990),Graetz(1985),Bhatia(1993)等前人研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国际上对学位论文摘要的研究,包括对机械工程、西医外科学、应用语言学文、社会学的研究,当前对中医药英语摘要的研究,关注的焦点是偏误分析(如段平、顾维萍,2002;戈玲玲,2002;王高生,2005),没有对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的研究,也没有在更高层次上对中医药期刊论文摘要的语类特点进行考察。
二、研究方法
本项研究的语料是中医药硕士学位论文英语摘要(500字左右)、中医药博士论文英语摘要(500―1000字)、中医药期刊论文英语摘要(50―100字)各20篇。以上论文从中国知网期刊论文库和硕博士论文库中随机抽样。论文上传的时间在2009年、2010年及2011年。为了保证本项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结合中医药类学术论文实际,在对论文进行编号后我对语料进行预分类,分类标准如下。
(一)理论研究类
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中医药类某一专题,对中医理论进行分析梳理,或者对大量前人经验、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如文献综述、医案研究、名家经验总结。
(二)实验研究类
在实验室中,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较为严格的变量控制,观察假设中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从中探索中医药作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受试往往为实验动物。如观察某经典方对受试的治疗效果。
(三)临床研究类
在临床研究中,或在临床实际运用中,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较为严格的变量控制,观察假设中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从中探索中医药作用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受试往往为患者。如观察某经典方对受试的治疗效果。
同时,根据Swales的CARS模式,并借鉴黄婷婷、许明武(2003)的研究方法。我对论文摘要进行四大语步的分类:导言(introduction)―方法(method)―结果(result)―讨论(discussion)。判断摘要的文字的语步范围,来自于该文字使用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型。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一)语步及体裁分类
通过对语料进行初步分类。分类结果如下:
如表2所示,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并不完全遵循传统的论文英语摘要写作模式。首先,理论研究类是区别于其他学科领域论文的特有类型。由于中医药研究重视对传统医学知识的集成和积累,因此文献综述、医案研究、名家经验总结是不可或缺的论文体裁,而其他学科领域中,尤其在理工科和西医学术论文中,除期刊论文可以有文献综述的体裁,一般不允许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论文以纯理论研究的形式出现,因而在摘要中也不会出现理论研究的类型。
其次,通过实际分类发现,在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中普遍存在混合研究的情况,即介绍和讨论理论背景后,通过实验室或者临床应用证明理论指导下对受试进行实验,或者对患者进行施治的情况。而期刊论文摘要由于篇幅所限,往往选择省略对理论背景的讨论,使用直接描述实验或者临床应用的写作策略。同时,在硕博士学位论文中,也存在省略背景讨论的情况,只对实验过程或者临床作用进行讨论。
最后,可以发现,在类型分布上,硕士学位论文学位摘要的种类数量比较平均,以理论研究稍多;而博士学位论文明显以理论研究加实验室研究的混合研究类较多,可以推断,博士论文在理论深度上要求更高,博士生也更多参与实验室研究工作,故而此类较多。同样,因为大多数博士论文的摘要中会包含理论背景,临床研究类的论文数量较少。期刊论文除不存在混合研究外,在其他三种类型中分布平均。这可能和期刊论文的篇幅有限有关,侧重点往往只在一方面。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二)语步分析
1.理论研究语步分析。
通过对理论研究的基本语步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理论研究类并不遵循Swales的CARS模型,往往只有导言部分(introduction)。另外,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虽然长度不同,均涵盖导言部分的三大语步,即M1:建立研究领域(Establishing a territory);M2:建立研究地位(Establishing a niche);M3:占据研究地位(Occupying the niche)。以硕士学位论文A7每段开头为例:
The virus pneumonia is a commonly significant disease in clinic (M1 S1) .
That the Chinese medicine treats virus pneumonia has the unique superiority and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M2 S4).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Xuanchangfeiqi Tang on virus pneumonia and its clinical utilization rule of ventilating lung (M3 S1).
在期刊论文全文中有相似语步,以C2为例:
Di dang Decoction, a classic prescription of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was used to treat stagnated blood syndrome in ancient times (M1 S1).
Recently,physicians have found that interior stagnant-heat syndrome is manifested in many kinds of internal damage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so the prescription can treat diseases of different systems (M2 S4).
This paper aims to review the recent clinical reports of Didang Decoction (M3 S1).
2.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语步分析。
在具体语步分析中,我们发现实验研究、临床研究语步极为相似。硕博士学位论文均采用IMRC的结构,即introduction(objective)―method―results―conclusion的结构。有两点值得注意:(1)与表1进行对照,论文作者在摘要的导言(introduction)部分只阐明研究目的(Outlining purposes),达到占据研究地位的效果(Occupying the niche)。但很少有作者提及Swales的导言部分的其他语步。(2)IMRC结构与Swales(1990)的IMRD结构略有不同,讨论部分(discussion)为结论部分(conclusion)所替代,实际上印证了Graetz(1985),Bhatia(1993)的观点,可见摘要语篇篇幅所限,作者往往选择突出研究方法、步骤和结果的策略,而省略导言语步和讨论语步。
3.混合研究语步分析。
首先,在三种英语论文摘要中,在期刊论文摘要中混合研究数量为零。我认为,并非期刊论文的实验过程和临床应用没有结合理论,而是在语步中理论并没有体现。
同时,博士学位论文英语摘要的语步特点最完整,使用IMRD或IMRC的语步推进模式,对理论研究部分的描述最全面。以博士论文B9为例,有清晰的元语篇标记(meta-discourse)完成语步转换:
In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article holds that ...(第二段第一句)
In experimental research,we reproduce the mouse model of ...(第三段第一句)
然而,并非所有的元语篇标记在硕博士学位论文中都十分明显。在博士论文B19中文摘要中,然而,并非所有的元语篇标记在硕博士学位论文中都十分明显。在博士论文B19中文摘要中,原作者在首段介绍感染性肺炎的定义和分类,提到此病“一般属于中医风温、咳嗽等范畴”。第二段的元语篇结构为:
“本文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理论研究方面,运用温病学理论、认识感染性肺炎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重点探讨中医与现代现代医学之感染性肺炎在病因、病理认识上的契合点。”
第四段出现对应的元语篇结构:
“临床研究方面,根据症状表现,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105例感染性肺炎住院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总结临床用药,结果显示,感染性肺炎临床常见证型为痰热壅肺与风热犯肺型;最常用具有宣降肺气以透邪的中药属解表、清热、怯湿、止咳、化痰等类。”
在英文摘要中,相对应的原作者的表述为:
Pneumonia is classified under Feng-wen,or Ke-sou (cough) categor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Literature study showed that both conventional and TCM shared similar views on causes and pathology of pneumonia.However,in terms of treatment,TCM has its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which is currently still being recognized as clinically effective.
对比后可发现,原作者的中文摘要中用第一段中对感染性肺炎的分类代替了对本文结构的阐述。而临床研究部分合并缩短至理论研究之后。我检查全文,此后的段落中,只有对研究意义的阐述,而没有对临床研究中更详细的阐述,如中文摘要中涉及的患者人数、所在医院情况,都没有再提及。由此可以判定,原作者虽然对中文摘要的语步和元语篇功能具有有效应用,然而该意识没有顺利转移到英文摘要中,导致英文摘要内容空泛,语步不清晰。
最后,我们发现,和实验研究、临床研类的语步不同的是,硕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中混合研究的语步更多出现讨论部分,或者讨论和结论并存,更符合Swales(1990)的IMRD的语步推进模式。主要原因是篇幅容量足够进行讨论,以及论文评审的要求。
四、结论与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中医药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语类分析从两个方面体现复杂性。首先,在前人研究中(Swales,1990;黄婷婷、许明武,2003),也发现类似的语步分析。但前人研究并没有对论文进行分类,中医药论文类型复杂,除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长度不同造成内容取舍外,中医药论文本身也有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和混合研究分类,刘胜莲、魏万德(2010)指出,国外论文摘要的IMRD语步出现频率很高,而国内论文作者常省略方法语步,或者将方法语步和引言或结果语步并合,而我们发现,在中医药论文摘要中,理论研究甚至会省略方法、结果、讨论等多语步,实验研究部分有独立式的结论语步。此外,在论文抽样中没有出现混合研究的期刊论文摘要,原因可能是篇幅所限无法展开导言(introduction)部分,只能完成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语步推进。因此,中医药学术论文英语摘要除IMRD语步推进模式,还有I及IMRC语步推进模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本文对中医药学术论文摘要的语类进行了探索性的分析和归类,对中医药研究生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和研究具有借鉴意义,在教学中应当注意规范学生对论文写作语篇规范和论文分类的意识。同时,由于选取的语料数量有限,抽样样本较小,而不能和摘要作者进行交流,不能了解论文摘要建构过程。最后,论文作者可能的中医药文化背景和教育经历可能对语篇建构产生的影响。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Bhatia,V.K.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M].London: Longman,1993.
[2]Graetz,N.Teaching EFL Students to Extract Structural Information from Abstracts[M].In J. M. Ulijn and A. K. Pugh. Reading for Professional Purposes. Leuven: ACCO.1985:123-135.
[3]Paltridge,B.& Starfield,S.Thesis and Dissertation Writing in a Second Language:A Handbook for Supervisors[M].London: Routledge,2007.
[4]Swales,J.M.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Cambridge: CUP. 1990.
[5]Thompson,P.Exploring the Contexts for Writing:Interviews within PhD supervisors[M].1999. in P. Thompson (ed.) Issues in EAP Writing Research and Instruction. Reading:Centre for Applied Language Studies.
[6]Hyland,K.Talking to students: Metadisourse in introductory coursebooks [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9,18:3-26.
[7]Hyland,K.Disciplinary interactions: Metadiscourse in L2 postgraduate writing [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004a, 13:133-151.
[8]Hyland,K.Metadisourse:Exploring Interactions in Writing[M].London: Continuum.2005a.
[9]Hyland,K.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 [J].Discourse Studies, 2005b, 7:173-192.
[10]刘胜莲,魏万德.英文摘要方法语步中体裁结构及语言特点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14):197-200.
[11]段平,顾维萍.医学论文标题与摘要汉译英常见错误分析[J].中国翻译,2002,23,(4):47-55.
[12]葛冬梅,杨瑞英.学术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J].现代外语,2005,28,(2):138-146.
[13]戈玲玲.科技论文摘要英译的语用失误――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项调查[J].中国科翻译,2002,15,(2):44-46.
[14]黄婷婷,许明武.中外经济类期刊英文摘要语步结构分析[J].外语教育,2003:34-38.
[15]庞继贤,叶宁.语类意识与英语研究论文写作.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3):34-36.
[16]王高生.论文摘要的撰写及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5,18,(2):9-12.
[17]徐有志,郭丽辉,徐涛.学术论文体裁教学不可或缺――英语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引言写作情况调查[J].中国外语,2007,4,(4):47-51.
[18]余莉,梁永刚.英语科技论文摘要的写作范式研究[J].外语教学,2006,27,(1):34-37.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辨证论治;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在多种肾脏实质性疾病的基础上,由肾实质损害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衰竭,使体内氮质及其代谢物潴留,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通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率已明显下降,表现为贫血、夜尿、血清Cr、BUN、血磷升高,血钙下降和双侧肾体积缩小等[1]。中医没有慢性肾衰竭的病名,但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发生发展来看类似于中医学"关格"、"癃闭"、"肾劳"、"溺毒"等病症,但大多数医家认为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中医的"关格"证候相吻合[2]。
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证型分类的研究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灵枢・脉度》篇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阴阳俱极盛,不能相荣,互相隔绝,以致形成关格[3]。现代大多数医家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脏腑阴阳虚损,脾肾虚损尤甚,标实指水湿、瘀血、邪毒等[4]。《素问・评热病论》提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CRF是一种长期慢性病,正气也会随之受损,正气不足,则邪气侵入机体所形成的水湿、瘀血、邪毒等病理产物,会进一步破坏机体,造成本虚邪实的病理状态,所以笔者认为,在治疗本病时应当注重本虚的治疗,才可以使机体恢复功能,水湿、瘀血等才会更迅速的被清除。
对于CRF中医证型分类,王延辉等[5]通过分析1993年~2008年中医、中西医治疗CRF的文献,根据证候出现的频次归纳,将证候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4型。周全荣教授[6]经多年临床研究将其证候分为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和阴阳两虚4种。王怡等[7]调查200例CRF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总结出该病证候分布由高到低为脾肾阳虚证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赵惠等[8]通过查阅文献,分析证型因子频数,发现以脾肾气(阳)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虚湿滞5种证型出现频次最多。有研究者[9]认为CRF早中期最常见的分型以脾肾气虚、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主,后期以阴阳两虚居多,兼证中以痰(湿)瘀互结为主。笔者则认为将该病证型分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脾虚湿滞5种较为合理。
2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2.1从脾肾论治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精有赖于水谷精微的濡养,而脾运化精微的功能,又需要肾阳的温煦。所以在治疗CRF脾肾气虚、阳虚证时,戴双明[10]采用温阳利水,填精补髓的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在治疗时重视益后天以养先天、脏腑整体功能、活血化瘀的理念。张琪教授[11]应用经验方加减治疗本病脾肾气血亏虚证,方药为:红参15g、白术15g、茯苓15g、当归20g、黄芪30g、熟地黄20g、菟丝子15g、山药20g、枸杞20g、山萸肉15g、砂仁15g、甘草15g。该方能够改善肾功能,补气养血,缓解贫血症状。有研究者[12]认为CRF早中期的病机为脾肾两虚,浊瘀阻滞,拟定补脾肾活血泄浊方加减治疗,方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杜仲、巴戟天、黄芪、党参、白术补肾健脾;丹参、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大黄、半夏、草果等化痰泄浊。结果发现患者BUN、Ccr、Scr、Hb、RBC均明显改善,是治疗CRF早中期的有效方。有研究者[13]应用古方黑地黄丸治疗脾肾两虚证,由苍术、熟地黄、川姜冬组成。认为黑地黄丸可以保护肾功能,改善贫血,可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
2.2从脾胃论治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脾胃乃气机升降之枢,故有研究者[14]认为调理"脾胃"可有效缓解CRF患者肾功能恶化及临床表现。何永生教授[15]运用体质学说指导治疗,重视脾胃功能的调节,将CRF分为三期进行治疗。早期采用培补元气,滋阴补阳的方法来改善体质,防止疾病传变。中期采用健脾理气,化湿泄浊的方法,调理脾胃,运转气机。晚期则重视"瘀"和"毒",认为补虚与祛瘀并重,同时辛开苦降、通腑泄浊以解"毒"。有研究者[16]在CRF患者常规治疗上加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以益气补中,健脾和胃,燥湿化痰,结果发现运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后的患者TC、TG、BUN、Scr显著降低,而ALB、Hb则显著升高,认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具有提高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的作用,改善肾功能及减轻尿毒症的毒素作用。
2.3从脾虚湿盛论治 CRF的患者常常发病见颜面部、甚至全身水肿,且水肿症状持续存在。邹燕勤[17]认为慢性肾衰竭病程较久,脾肾俱虚,故利水应防伤正,忌峻猛攻逐利水之品,宜淡渗利湿,轻药重投,缓缓图之。临床常配茯苓皮、车前子、冬瓜皮、泽泻、生薏苡仁、玉米须等淡渗利湿。张宗礼教授[18]认为该病发病与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机失常有关,故提出采用醒脾的方法来治疗,并指出醒脾旨在醒复脾之运化神机。杜雨茂[19]认为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发现,CRF并非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部分CEF患者在肾功能失代偿期和肾衰竭期,通过中药治疗是可以改善的,采用柴苓汤加减治疗,健脾化湿。
2.4从其他方面论治 于俊生教授[20]认为CRF病变过程中,还存在着少阳枢机不利,三焦气化受阻,脾胃升降乖逆,气血运行失畅,从而导致浊邪壅阻。提出运用"和法",缓慢调整机体阴阳失调、升降失常、气血失和。可避免大补大攻致矫枉过正现象,更好稳定肾功能,延缓肾衰竭进程。李秀英[21]提出从"郁"论治,三焦郁阻,主理中焦;疏肝解郁,用药轻灵;开达肺郁,气血调和;疏解肾郁,不妄用补;调理血郁,谨忌攻破,使脏腑气机调和,正气得养,邪气得祛的临床思路与方法。王小琴[22]认为虽病之初期阳虚者多,阴虚者少,但到疾病后期则见阴阳两虚,故注重养阴与护阴,提出养阴利水、滋补肝肾、滋养肾阴等养阴八法,开创了中医药治疗CRF的又一新特色。阮诗玮教授[23]根据中医"四时"理论,结合福建地区的气候特点,分别总结出四季的用药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治疗体系。对于中医药治疗CRF的外治法,有中药灌肠、药浴、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针刺等,有研究者[24]认为隔附子饼灸可以达到温通血脉,补火助阳,健脾培肾等功效,可以明显改善肾功能,疗效肯定。
在学习各个医家治疗CRF的方法方药时,笔者发现各医家用不同的角度辩证施治,均可以有效改善CRF的症状,而不是采用统一的病名、证型分类来治疗。这就是中医的特色,以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认识疾病,将中医"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思想很好的体现出来。
3 展望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长期进展性的疾病,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西医采用的是药物治疗、血液透析、条件好的采用肾移植,但是大多数患病者经济条件无法达到长期治疗的水平,所以会选择中医保守治疗。目前中医对于慢性肾衰竭的治疗在延缓疾病进程、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已经得到医学界的认可。笔者希望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慢性肾衰竭,西医、中医各取其优势,并且能对CRF进行早期疾病筛查,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疾病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从而大大降低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恩岐.人类疾病动物模型[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
[2]胡芳.从脾胃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评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3):188-190.
[3]陈英兰,毕礼明,杜浩昌.中医古文献对慢性肾衰竭病名的认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6):1011-1012.
[4]徐桂华.慢性肾衰竭中医辩证施治的思路与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08,6(23):282-284.
[5]王延辉,冯松杰.慢性肾衰竭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分析[J].北京中医药,2009,28(5):329-330.
[6]杨杰.周全荣诊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院学报,2007,31(1):82-83.
[7]王怡,胡维华.2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医证型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9-12.
[8]赵惠,周春祥.慢性肾衰竭辨证分型文献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6):9-11.
[9]汤晓会.赵振昌教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总结[J].长春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10]樊平,魏亚东.戴双明主任医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经验[J].陕西中医,2010,31(8):1039-1040.
[11]杨雪.张琪教授治疗脾肾气血亏虚型慢性肾衰竭经验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6.
[12]张东芳.补脾肾活血泄浊方治疗脾肾两虚、浊瘀阻滞型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7,3:10-12.
[13]苏珊珊.古方黑地黄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两虚证的临床新方法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9.
[14]高培,冷伟.从 "脾胃"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浅探[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38(2):22-23.
[15]孙玲玲.何永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经验[J].四川中医,2011,29(6):13-14.
[16]全毅红.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尿毒症毒素作用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1):15-16.
[17]孔薇.邹燕勤治疗慢性肾衰竭思路与方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1):45-46.
[18]韩阳,席强,何学志,等.张宗礼教授运用醒脾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098-2101.
[19]胡天祥,董正华.杜雨茂教授以柴苓汤为主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J].四川中医,2015,33(2):10-11.
[20]于俊生. "和法"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J].江苏中医药,2007,39(7):6-7.
[21]王丽,林妍,张改华.李秀英从 "郁"论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J].北京中医药,2009,28(9):671-673.
[22]王小琴.养阴八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J].江苏中医药,2007,39(7):4-6.
论文摘要:笔者通过在西班牙讲学期间对西班牙中医医疗和教育现状的调查,认为西班牙的中医医疗和教育目前存在7个方面的状况,文章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应提出了7方面的对策。
西班牙是欧洲较早开展中医药教育和医疗的国家之一,也是在世界上中医药推广较好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医药在欧洲的不断发展,我校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分别与西班牙欧洲中医基金会签订了双方联合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有关协议,由我校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定期派出教师赴西进行短期中医药教学工作。笔者有幸于2005年9月中旬受邀赴西,在西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讲学和考察工作。现将笔者在西期间对西班牙中医药教育和医疗状况的调查情况作简要介绍,并提出个人的意见。由于在西时间较短,调查不细,管窥之处,敬请斧正。
1现状和分析
1.1中医医疗没有法律的保护,政府支持管理无力
中医药在欧洲及澳洲盛行已10多年,但至今,西班牙政府仍然没有承认中医药在西的合法地位。由于政府担心放开了对中医的政策、中医药进人西班牙后,这种传统的自然疗法有可能会影响他们长期使用的西医药疗法的利益,因而,西班牙政府不承认在西中医药教育的学历及学位,不承认中医药的合法地位,不承认中医生的“医师”资格,公费医疗只能享受西医医疗服务。
尽管如此,西班牙政府也了解中医药在欧洲及本国的影响力,故只要没有医疗纠纷,政府对各种机构开设的中医学校及诊所不予以干涉,对市售的各种中成药及单味药颗粒剂不强行制止。
1.2中医药教育规模小,但专业尚全
在90年代中期,我校曾与西班牙塔拉戈纳国家医师联合会合作,在加泰罗尼亚开办了“加泰罗尼亚—云南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也与西班牙律师拉蒙合作在塔拉戈纳省组建了“中国传统医学高等学校”,两校分别开设了针灸、推拿的硕士课程和5年制本科课程教育。上述两校于1996年合并重组为“欧洲中医基金会”,在西班牙多个城市设有教学点和医疗点,开展中医教学和医疗工作。
现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仍有一所中医药高等学校,该校招收全日制学生,专业设置有中医、中药、针灸、自然医学等,学制有4年制及5年制,有学士学位和大专学历。而“欧洲中医基金会”所举办的学校随着学员的减少和教学成本上的上升,教学机构逐渐萎缩,该基金会现已无学历教育课程,仅在马德里、瓦伦西亚和巴塞罗那3个城市开设有3个集教学、医疗一体的小型学校,学校设有4一5年制周末班和函授班,一般有1一2个教室,教室最大者仅有50一60时,仅能容纳60名左右学员,相应的诊所也设在学校内。
此外也还有一些私立机构举办的中医药短期培训班,这些培训班主要从事短期的中医药教育培训工作,旨在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培训班的开班时间不定期,学习时间多少不等。
1.3教师魔乏,没有规范教材,教学时间偏少
目前,在西班牙讲授中医药的教师中,大多数是在本国接受了中医药培训的当地人,也有少部分中国赴西班牙定居的中医药工作者;教师中以兼职者居多。由于中医药学校的教学时间少,故兼职者平时在诊所中进行中医医疗;教师中多数只具有中级职称,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偏少,教学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至今为止,欧洲还没有一套符合当地中医药工作实际的统一的中医药学教材,各个学校使用的教材不一,有的使用自行翻译的中国不同版本的本科或专科教材;有的使用我院于90年代中期为西班牙编写的中医药系列教材。毕竟经历了10余年时间,当时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
从教学时间看,4, 5年制的周末班或函授班由于教学周期不短,学习的时间及效果相对有保障;许多短期培训班的学员往往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学习,课堂所学的内容极其有限,学时过少,只能把握中医大致的要领,难得精要。西班牙的学员大多重实用而轻理论,他们一般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予重视,但对实际治疗方法尤为注重。如笔者在给学员进行的中医神经系统疾病专题讲座时,在讲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要点、治疗原则等内容时学员们似懂非懂,不予提问,一旦讲到具体治疗方法时,则学员们集中精力听讲,相应的问题增加,当介绍到针灸疗法时,则问题各种各样,问题要求具体并具可操作性,比如进针的角度、深度等等。这一现象与西班牙中医药教育程度不高、但针灸在西推广较好有关。
1.4缺乏中医医疗机构,执业规模太小,但就诊及治疗环境较佳
在西班牙的公立医院内,一般没有中医药专科。但在部分医院中设有“疼痛门诊”,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并在本国学习过针灸的医生为诸痛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西班牙的中医治疗大多在诊所内进行。中医诊所在西班牙的许多大中城市都有,其规模较小,大的诊所有100多扩(含教室),小的仅有20余m2。诊所内的设施大多简单而实用,除了就诊桌外,有进行针灸治疗所必需的治疗床,有银针、艾条、梅花针等器械和针灸经络挂图,有中医药书籍、经络人等治疗常用的工具,还有部分外用的中成药。
西方很重视保护患者隐私。在诊所内,一位医生一个诊室,治疗室内各个治疗床之间有隔离板和隔离门帘,床单整洁干净,这样,便于患者坦诚向医生诉说病情,有利于治疗的隐蔽;患者使用治疗床时采用一次性床单,一人一换,让患者在诊所内感觉舒心、安全,毫无顾虑,能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1.5中医治疗以针灸为主,难用汤药
由于西班牙政府不承认中药为“药品”,故不允许中药饮片进人本国,禁止在其国内使用动物药和矿物药。现在西班牙国内仅有由其他国家生产的100余种单味药颗粒剂,50余种中成药,这使得以汤药为主进行治疗的内、儿、妇等科的医师们显得无力施展才华。当然也有少数中国籍或本国精通中医药理论的医生在适当的时候会给患者开具汤药,服用单味药颗粒,或从法国等欧洲国家配方用药。
相较之下,非药物的针灸疗法在西班牙推广较好。在西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医生绝大多数是针灸专业的,针灸治疗的病人主要有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腰腿痛等慢性病,还有一些疑难疾病患者。
1.6中医师业务知识欠缺,辫证论治水平有待提高
现在西班牙行医的中医师们,少部分是在国内中医药院校取得了学士学位并工作了一段时间后,公派到西讲学或工作,掌握了一定的西班牙语后,滞留或重返西班牙的中国针灸医生;大部分是在本国经过上述培养方式或其他培训方式培养的医生。
由中国培养的医生赴西后由于从业范围较窄,仅能接触部分轻症患者,进修学习的条件和机会不多,又无适宜的临床基地,故缺乏高水平的中医辨证论治能力,仅能处理简单的病症;而在西班牙本国或其他国家培训出来的中医医生,则因学习时间太短、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实践的空间,对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难以把握。所以,西班牙的中医生大多只能运用针灸的简单疗法为患者治疗。
西班牙中医药爱好者职业涉及面较广,年龄覆盖面大。比如笔者在西讲学的学员中,有中医(针灸)工作者,也有药师、护士、制药企业员工、医疗设备生产商、教师等;就年龄而言,有二三十岁者,也有六十多岁的人。学员中水平参差不齐,有一名曾到中国学习过中医的学员尽管辨证论治的水平不高,但还会使用“桂枝附子汤”;而有的学员连阴阳五行、脏腑辨证尚不知晓。
1.7缺少宣传报道,民众知之甚少
西班牙的许多民众知道有“中医”这一传统医学疗法,由于政府不倡导,在公众媒体不能对中医药进行宣传,因而中医药知识不普及,不只是一般的民众盲目,就是中医药爱好者,许多人还不知道中医为何物,也不懂得怎样用中医药的知识对自己进行医疗和保健。
至今,西班牙尚无一部中医药专业期刊或报纸。几年前,由西班牙欧洲中医基金会与中国《中医杂志》社合作,在西班牙出版发行了《中医杂志》西文版。该杂志除了全文或摘要翻译《中医杂志》中的部分论文外,还自办栏目,宣传报道中医药在西的医疗、教学情况。这对扩大中医药在西的影响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思考和建议
2.1尽快立法,获得政府支持
法律的保障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在西班牙的中医药立法对于西班牙的中医药教育及医疗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根据西班牙欧洲中医基金会拉蒙先生的介绍,由于中医药“回归自然”的优势及其神奇的疗效使得其在欧洲日益盛行,加之在西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目前西班牙政府已有建立中医药法律法规的意向。估计在2一3年内,有望使中医药在西班牙通过立法的形式得到认可。据西班牙欧洲中医基金会发来的最新消息,今年3月18日,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卫生部门负责人正式宣布:该大区官方正式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是西班牙政治经济影响力最大的地区,故中医药在该区的合法化将会推动该国对中医药的立法。
2.2加大全日制小规模中医药院校建设,加强人才培养
中医药学术内涵博大精深,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生,必须有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诊断学以及临床各科的知识,任何断章取义、试图走捷径的做法都会违背学习的自然规律,都会把握不了要领,导致无的放矢。
当前,西班牙应该在原有中医药学校的基础上,在马德里、瓦伦西亚等地建立全日制中医药院校,本科教育专业方面可设置中医、中西医结合、针推、骨伤、中医美容、中药、康复医学等,方可使中医药的教学工作做得扎实而有效,不断提高本国中医药专业人员的中医药知识水平和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
2.3注重师资培养引进,编写适宜教材,保证教学时间
教师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一个学校只有具备较强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故西班牙应加大中医药学校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增加专职教师的比例。可采取从中国国内引进或在本国选拔后外送到中国培养等方式,使教师的中医药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教材方面,应该重新组织欧洲中医药专家总结多年来使用的教材的优势及不足,同时聘请国内到西班牙讲学或工作过的中医药高级职称教师,共同编写出适合欧洲及西班牙实际的新教材。教材要突出中医针灸、推拿、中药、中医康复、中医内科等科目,并全面兼顾其他学科。
在有较好的教师队伍并有适宜的教材后,适当增加全脱产学习专业学员的招生比例,增加周末班及函授班学员的面授时间,才能保证学习质量及学习效果。
2.4设立正规医疗机构,有规模合法执业
如果西班牙政府正式承认中医药在西的合法地位,则可在西班牙的公立医院设立中医科室,下设中医内科组及针灸推拿组,不仅对疼痛病症,还可对内科疾病及肢体经络的病症实施中医治疗。
散在于各地的各个小诊所,在得到法律认可后,应履行报批手续,获准后由管理机构规范管理;要设立诊所条件标准,如诊室、治疗室,如果有内科诊室的,必须设置中药房;还应有必要的设施、设备要求。
2.5引进中药饮片,发挥中医内服汤药的优势
在上述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可引进中药原生饮片,至少有300一400种饮片供临床使用。中药的矿物药及动物药在许多急重病及疑难病中能发挥奇特的疗效,应解除对动物药和矿物药的禁忌,让中药饮片进药店;同时,放开对单味药颗粒剂的限制,在正规的药店内凭医师处方配方。
中药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非药物疗法,只有应用了中药,才能体现中医的精髓,整体发挥中医的优势,让西班牙广大的患者受益。
2.6加强对从业中医师的继续医学教育,不断提高诊治水平
要使中医药真正在西班牙有较大的发展,除进行初期专业培训外,对已经在西从事中医治疗的医生,也应进行相应的在职培训,如参加个人爱好的专题讲习班,并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强化学习等,以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和针灸诊治疾病能力。我校派往西班牙进行专题讲学的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基础理论欠缺的特点,讲课中有重点地讲解理论,并了解学员对针灸实用技术需求较具体之实际,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针药结合。即使是非针灸专业的教师,也要注意尽可能地介绍针灸知识。
只有将现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大夫们的临床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使西班牙民众切实体会到中医药神奇的疗效。
2.7采用报纸、期刊、电视等媒介形式,加强对中医药的宣传
恶性肿瘤的转移与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如何控制转移是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中医以其独特的辨证论治体系,在控制恶性肿瘤转移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但对转移病因病机的认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就此问题将有关文献报道概述如下。
1 古代文献相关记载
中医对恶性肿瘤转移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灵枢•百病始生》中关于“传舍”理论的描述,可以理解为古人对恶性肿瘤转移的朴素认识,其曰:“虚邪之中人……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留而不去,传舍于经……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不可胜论。”[1]全面地阐述了病邪由局部向远处转移的过程,指出正虚是“传舍”发生发展的原因,而经络系统是病邪转移的途径。《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1]描述了邪久留体内而致骨疼肉枯的症状,并将其病机概括为寒热相搏、寒胜其热,该症状类似于癌症晚期出现的骨转移痛和恶病质状态。宋代《仁斋直指附遗方论》指出“癌”有“穿孔透里”的性质,最早对恶性肿瘤易于浸润转移作了形象描述[2]。而多数古代文献对恶性肿瘤转移的认识仅局限于其临床表现的层面上。如《济阴纲目卷五•乳病门》[3]载:“左乳生痈,继又胸臆间结核,大如拳,坚如石,荏苒半载,百疗莫效。已而牵掣臂腋,彻于肩,痛楚特甚。”类似乳腺癌晚期转移至胸壁和腋下、锁骨下淋巴结,继而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症状。又如《医宗金鉴》中云:“舌疳,……其证最恶,初为豆,次如菌,……久久延及项颌,肿如结核,坚硬痛,皮色如常。”[4]类似舌癌颈淋巴结转移症状。《外科正宗》云:“脏毒者,醇酒厚味,勤劳辛苦,蕴毒流注结成肿块。……有虚劳久嗽,痰火结肿,如粟者,破必成漏,沥尽气血必亡。”[5]类似于现代医学直肠癌、肛管癌肺转移症状。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祖国医学对恶性肿瘤的转移性有一定认识,其中《内经》正虚致病及传变理论为后世研究肿瘤疾病奠定了基础,但有关其转移的病机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 现代中医对恶性肿瘤转移发生机制的研究
2.1 气失固摄:脏腑正气虚弱,失于固摄,导致癌毒扩散,形成转移的理论目前为众多学者所认可[6-8]。研究证实,益气养阴中药可通过改善机体免疫功能、调节癌基因、抑制血管生成、减少血小板表面糖蛋白表达等而达到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9]。 “肾主骨生髓”,故有学者认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病机以肾气虚弱为主,虚则不能养髓生骨,使其易被癌瘤所侵袭。临床上以补肾气、滋肾阴为主治疗骨转移癌取得良好疗效[10]。另外有学者提出阳气虚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根本病因,并证实阳和汤联合双膦酸盐制剂治疗骨转移癌疗效优于单纯双膦酸盐制剂(P
2.2 邪毒积聚: 癌毒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内在根本因素,其特性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易于扩散转移;二是易于耗散正气,导致正虚不固。有学者提出“耗散病机假说”,并运用固摄法治疗恶性肿瘤,取得良好疗效[13]。卢氏等[14]发现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5年的160例患者,瘀毒内阻型乳腺癌5年发生血行转移率高达45% ,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患者的转移率(P
2.3 气滞血瘀:郁氏[17]提出瘀血内阻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血液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血液高凝状态为游离的癌细胞在小血管中着床,侵入其他组织形成转移创造了条件。贾氏等[18]提出“瘀毒传舍”理论,认为瘀毒同源,互为因果,瘀毒有流注和传舍的特性,“瘀毒传舍”为大肠癌转移的主要病机。研究发现,血瘀证与大肠癌远处转移及淋巴结转移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CD44V6、VEGF蛋白表达增强,p53mRNA表达量增多有关[19-22]。刘氏等[23-24]发现肺癌转移患者较未转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含量、血小板活化标志GMP-140水平、血小板凝集最大值、血小板粘附率等均显著增高(P
2.4 痰凝湿阻:闫氏[31]认为,中医学痰浊流窜的特性与恶性肿瘤的转移特性相吻合。王氏等[32]提出“痰毒流注”病机假说,认为肿瘤及肿瘤术后正气亏虚、痰湿内生,“痰毒流注”经络、脏腑,阻滞气血,络损血瘀而致转移。谢氏[33]认为“湿”在癌症的形成以及病情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易加重病情,使病情易于复发。基础研究发现痰与粘附分子性质颇多类似,化痰药可以影响癌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减少肿瘤的生长和侵袭转移[34-36],故有学者提出痰瘀致肿瘤转移的病机与粘附分子理论相关的学说[37]。李氏[38]认为,燥湿类药可消除水肿,增强细胞的聚合力,从而减少癌细胞脱落入血的机会;五倍子、明矾提取物局部注射,具有纤维结缔组织包裹、抗扩散作用。燥湿方剂可显著降低淋巴道转移模型小鼠的肺转移率及转移指数、血道转移模型及Lewis肺癌细胞自发转移模型的肺转移指数(均P
2.5 寒邪凝滞:李氏等[40-41]认为“毒结、血瘀、寒凝”贯穿恶性肿瘤形成及转移的整个过程,是肿瘤转移灶形成的关键因素,并提出“温通降浊”法,选用保安丸加味,并证实该方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关氏等[10]认为寒凝则血滞,津凝为痰,形成寒痰瘀互结而蚀骨伤髓,导致恶性肿瘤骨转移。并认为其寒邪凝滞症候的出现还与过度使用清热之剂等有关。范氏等[30]研究发现,清热解毒药可造成肝癌大鼠基质降解相关基因和粘附分子表达增加,促进肿瘤转移,其原因可能是“寒性粘滞”促进了粘附分子的表达。
2.6 虚风内动:有学者认为肿瘤转移灶出现的不可预知性与 “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提出肿瘤转移的“内风”学说,认为“内风暗旋、肝风内动”是恶性肿瘤机体所固有的一种病理特点[42]。恶性肿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渐至虚风内生,肝风内动,挟瘀、挟痰、挟毒,流窜全身脏腑经络,甚或停滞于内,聚结成积,而为转移瘤[43]。有研究发现,手术后单纯应用扶正祛风散结方具有抗肿瘤术后转移的作用,与化疗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44]。
2.7 情志不遂:张氏等[45]认为情志不遂是癌症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气机郁滞、阴阳失衡是情志致病的发病机理。周氏[46]报道以电刺激小鼠模拟精神应激,证实应激可促进动物移植性肿瘤的自发肺转移。
3 肿瘤转移途径
张氏等[6]认为经络是癌毒转移的途径。癌瘤形成后,癌毒播散,经由孙脉、络脉、经脉、输脉、伏冲之脉,进而侵犯脏腑组织。焦氏[47]认为,癌邪入络客脉过程类似于肿瘤血管的生成,是癌症进一步恶化的途径和必要条件。另外,有学者提出肿瘤转移的途径可分为经络之间传变、经络脏腑之间传变和脏腑之间传变,其途径多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48-49]。
4 肿瘤转移器官特异性
4.1 与五脏生克有关:辛氏等[12]认为,恶性肿瘤始发必居于五脏某一脏系统中,其传变必遵循五脏生克善恶规律。从传变的难易程度来考察,相生为易,相克为难,故传变先从相生脏来传,再从相恶脏来传。有学者依据五行理论创立了防止消化道系统癌症转移的“治土护木法”,倡导在治疗胃肠道癌症的同时,努力保肝可减少转移性肝癌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50]。
4.2 与经络藏象有关:王氏等[51]提出肺、脑、肝脏易成为肿瘤转移靶器官和心、脾脏及肌肉不易成为肿瘤转移靶器官的中医经络藏象理论。常氏等[52]认为恶性肿瘤在经络关联比较密切的脏腑之间易于发生转移。
4.3 与脏腑虚损瘀滞程度有关:《临证指南医案》云“至虚之处,便是留邪之地”,高度地概括了肿瘤转移器官特异性发生的机制。这与现代医学提出的“转移前环境”概念有相似之处。徐氏[50]认为转移前环境的中医认识可以从转移灶形成前该部位的正虚及气滞血瘀痰凝两方面理解,癌毒在播散过程中,被诸邪阻于“最虚”之局部,即可形成转移瘤。
5 研究展望
基于肿瘤转移机理的复杂性及转移后的高死亡率,近年来广大学者从中医角度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侧重于实验室及临床疗效的研究,对肿瘤转移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仍显不足,运用中医理论尚难以全面系统地阐明肿瘤转移的机制。如对于肿瘤转移途径及转移器官特异性的研究,目前运用单一学说仅能解释部分肿瘤转移的方向,无法全面系统的解释多种复杂的临床转移现象。部分中医病机与现代医学研究存在矛盾,如肿瘤转移患者的血瘀证表现与部分活血化瘀药物现代药理研究结果不符。这些均严重阻碍了中医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恶性肿瘤转移的中医病机研究有待深化。肿瘤转移过程中不同阶段气滞、血瘀、痰凝、湿阻、寒凝、毒聚等病理因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影响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阐明;不同病机特点与患者体质、肿瘤部位、组织类型、转移方式等之间的关系有待细化。在进一步明确肿瘤转移中医病机的基础上,探索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具有重大意义。
6 参考文献
[1]郭霭春.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6,499.
[2]陈锐深.现代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
[3]武之望.济阴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2.
[4]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50-1451.
[5]陈实功.外科正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89-190.
[6]张健,张淑贤.中医传舍理论与肿瘤转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6):4-6.
[7]沈汉澄.癌症术后转移及其中医药对策[J].浙江中医杂志,1999,34(1):1-3.
[8]华海清.扶正培本法治疗恶性肿瘤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6-8.
[9]何好臣,郭勇. 益气养阴中药抗肿瘤转移的研究现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2):57-58.
[10]关新军,王娅玲.骨转移癌的病因病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3):176.
[11]王云启. 阳和汤加味合云克治疗骨转移癌30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16-17.
[12]辛海,马琴.防治恶性肿瘤转移的理论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45-47.
[13]李忠,刘丹,刘杰,等.肿瘤中医“耗散病机假说”的建立和固摄法的提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3):140-142.
[14]卢雯平,林洪生.160例乳腺癌术后血行转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6):425-427.
[15]刘胜,孙平,花永强. 试论“治未病”思想在乳腺癌术后抗复发转移治疗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3-6.
[16]刘胜,花永强,孙平,等.乳移平抗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5(2):147-149.
[17]郁仁存.活血化瘀与肿瘤治疗[J].北京中医,1992,11(1):21-25.
[18]贾小强,黄乃健,邱辉忠.大肠癌转移“瘀毒传舍”病机的初步理论构架[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703-705.
[19]贾小强,邱辉忠,黄乃健,等.大肠癌辨证分型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6):344-346.
[20]贾小强.大肠癌血瘀证与肿瘤转移相关性及化瘀截毒方抗转移机制的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5-8,56.
[21]贾小强,黄乃健.血瘀证对BALB/C裸鼠结肠腺癌Lovo细胞肝转移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5):440-444.
[22]魏星,裘华森,周济春.血瘀证辨证对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作用[J].浙江临床医学,2007,9(10):1392-1393.
[23]刘永惠.血瘀证与肿瘤及其转移患者血浆内血小板GMP-140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2,20(3):364-365.
[24]刘永惠,杨晓峰,周冬枝.肿瘤转移与血瘀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4):290-292.
[25]杨早.肿瘤转移中的黏附分子与痰瘀因素[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280-281.
[26]陈培丰,刘鲁明,陈震,等. 恶性肿瘤肝转移血瘀证与参三七、丹参干预作用的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5):552-553.
[27]金莉,刘鲁明. 血瘀状态下荷瘤小鼠肝转移的特点及相关机制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75-78.
[28]张培彤,裴迎霞,祁鑫,等.活血药对人肺癌细胞粘附和侵袭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2):10.
[29]黄兆明,何小琴.丹参、赤芍、莪术对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1):74-75.
[30]范敏,方肇勤,管冬元,等.大鼠肝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不同中医治法作用[J].中医药学报,2007,35(2):9-15.
[31]闫洪飞.中医药防治肿瘤转移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7(4):20-22.
[32]王文萍,王垂杰.肿瘤转移的“痰毒流注”理论形成基础及实践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5):324.
[33]谢学军.癌症治湿五法[J].中医药研究,2000,16(5):15.
[34]陈清勇,周建英.茶多酚对高转移性肺癌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及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3,7(1):17-19.
[35]王建平,魏品康,许玲,等.消痰散结方对MKN-45人胃癌细胞E-Cad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2001,20(4):51-52.
[36]王建平,李毅华,魏品康,等.消痰散结方对MKN-45人胃癌细胞黏附分子CD44V6表达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1):69-70.
[37]孙宏新,蒋士卿. 痰-粘附分子相关性理论与肿瘤转移.河南中医,2005,25(9):7-8.
[38]李佩文.中药预防肿瘤转移的可能途径[J].中医杂志,1999,40(2):48-50.
[39]郑广娟,刘福利,张丹,等.燥湿药抗肿瘤侵袭和转移作用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通讯,2002,31(3):61-63.
[40]李晓丽,李焕荣.肿瘤转移的“毒结、血瘀、寒凝”病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7):440-441.
[41]李晓丽.温通降浊法抗肿瘤转移研究[D].山东: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63-64.
[42]贺用和,韩静.论“风”与肿瘤转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2):124-126.
[43]王志学.癌转移的中医药预防思路[J].国医论坛,2000,15(2):2.
[44]贺用和,韩静.扶正祛风散结方抗恶性肿瘤术后转移的临床初步观察[C].辽宁: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6:461-464.
[45]张本英铭,丁金芳,施志明.中医学对肿瘤与情志因素关系的认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2):32-34.
[46]周俊芳.应激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及其免疫机制[J].癌症,1992,11(2):107.
[47]李秀荣,齐元富.焦中华教授抗癌防变学术思想及临证辨治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4):333-335.
[48]贺单.肺癌转移与中医脏象理论相关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6-7.
[49]刘书静.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及与鼻咽癌颅内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05,21(1):58-60.
[50]徐力.论中医干预癌症转移前环境[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10):3-4.
[51]王文萍,姜良铎.肿瘤转移器官特异性发生机制与中医的经络藏象理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4):11.
吴俊来教授,香港俊华中医诊所院长、香港针灸医师学会会长、广州中医大学香港校友会副会长、香港新会同乡会会长、香港慈善总会名誉会长、香港多间大学医药学院导师、香港註册中医学会首届中医学院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曾任香港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中西区区议会增选委员等职。
吴俊来教授是科班出身的资深中医师。早年,从广州医士学校毕业後,考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在这里接受了六年中医专业教育,並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获得留校任教的资格。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吴俊来先生兢兢业业。因为工作业绩出色,他还被聘任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处科长。
来到香港後,他从数百名应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东华医院的一名专业中医师。此後,一直在东华医院执业,以自己的所学为广大病患者带来福音。60岁退休後,他是一位誉满杏林的名中医,他将人生中最精华的岁月奉献给了医学界。数十年光阴流过,他创办了香港俊华中医诊所。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他坚持全天候坐诊,提供全科诊疗,悬壶济世,造福病人,受到一致称讚!
弘扬中医志不移
中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熏陶,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斗爭的智慧结晶,它具有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一个伟大的宝库,也是世界科技文明中一颗明珠。
吴俊来教授在广州工作期间,被单位领导选派参与到《当代名老中医临证荟萃》一书的编辑和走访工作。他有机会广泛接触到中国一大批知名度极高的老中医。其中一位老中医的题词:“知识不停留,经验不带走,要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而努力!”也深深地影响了他。
几十年来,他退而不休,坚守在医者的岗位上,不知疲倦,无惧辛劳。他说他有三个愿望:一是用自己的经验培养新一代的中医接班人;二是尽己所能,弘扬中医,将中医发扬光大;三是中西医能夠互相尊重,互相团结,互相配合。
吴俊来教授指出,“中医优势明显,中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许多国家也承认了中医,中医也有合法的地位,这也影响了香港,促进了香港对中医的认可性。”
目前在香港,中医师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内地正规院校毕业的专业人员;二是香港本土通过师傅传徒弟、父传子的方式产生的中医;三是内地的西医,毕业後来港,因英语等因素的限制无法从事西医而选择从业要求较为鬆懈的中医。後经过管制,香港中医界的整体水平有了改善,然而,在香港仍有两千多未通过考试的表列中医。
为提升香港中医界的整体水平,香港11个中医团体成立了香港註册中医学会,德高望重的吴俊来教授被推选为首届中医学院院长,香港註册中医学会成立的目标就是团结香港所有註册的中医师,弘扬中医,培育人才,这是香港最大的一个中医学会。学会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中医师们上课,举行各种学术活动,提高大家的中医水平,其二则是培养年轻的一代,助其获得中医师牌照,爭取中医的权益。
随着中医在香港的发展,从事中医的人数与日增多,许多年轻中医,加入到中医的行业,成为中医队伍中一股重要的生力军。吴俊来教授说:“我就是想培养年轻的一代,将中医技术传下去,将中医发扬光大。”他现为香港多所大学医药学院导师,於大学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他也常被邀请至各个中医学会讲课,传递自己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
他常参加国际性的中医界学术交流,並多次主持国际中医学术活动,他言:“每个人懂的范围有限,交流可以获取新的东西,增加自己的知识范围,从而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
大爱无言的中医名家
回顾自己的从医历史,足以令同行尊敬。他三十多岁即便被聘任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处科长。先後在报刊杂誌上发表大量中医学术论文,传递专业的医学知识和医学经验,更参与主编《当代名老中医临证荟萃》这一医学著作,全书共计47万字,收录了90多位当代医术精深的医学家在医学上的经验体会、临床验案、中医治学,堪称医学界的一大珍贵宝藏。
吴俊来教授学术造诣很深,特别是对脾胃病颇有研究。2012年9月2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召开国际中医学术交流大会,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多位专家教授参加,吴俊来教授在大会发言,论述“中医治疗脾胃病”,内容极为丰富,深受大会好评,在大会上,吴俊来教授获南京中医药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吴俊来教授在香港东华医院服务几十年。这家香港最早的华人慈善机构,常收纳贫苦垂危的病者。因此,吴俊来教授所接待、治愈的病人大多是低下层人士。医者仁心,为那些贫苦的病人带来了健康的福音。2000年退休後,吴俊来教授在香港上环德辅道中开办了香港俊华中医诊所,继续治病救人的工作。
从内地到香港,他对中医的那份执着之情从未因为环境的截然不同而改变,医者的那颗仁心,在香港这片土地上,继续播散着爱的种子。他的仁心仁术,为患者减少了痛苦,延长了生命。如今仍坚守在岗位上的吴俊来教授,不知疲倦,无惧辛劳,为患者带来健康。
医者仁心,大爱无言。吴俊来教授坚持发扬东华精神,赠医施药,扶贫救济,所以他的诊所,不收诊金,药费最平,每剂中药不过五十元,他说:“有钱不等於开心,能帮助别人才最开心。”这便是助人为乐,由於吴教授有着一颗善良的心,待人态度和谐,深得市民爱戴,每天病人都排队候诊,更获得香港中药联商会、通济商会、中西区业主联会、乐民社、《文汇报》、新会商会等诸多社团、单位聘任为医事顾问。
在论文撰写的过程时就要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来帮助完成写作,我们常人的知识有限必须要依靠他人的劳动成果来论证自己的学术论点,这样的引用就是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四季养生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赏析。
四季养生论文参考文献:
[1]何颖.《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析[J].医学与哲学,2010,31(5):56-57.
[2]熊鹏辉.阴阳与中医养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4):28.
[3]董一帆,张光霁.论“生生”在《内经》养生思想中的体现及其对现代养生学启示[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4):389-391.
[4]张玉辉,陈延滨,王欣彬,等.《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0,38(6):53-54.
[5]熊鹏辉.五志与中医养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2):17.
四季养生论文参考文献:
[1]唐东霞.论老年旅游活动的危机防范与干预[J].旅游经济研究,2011(08).
[2]易银飞,麦舜妍.广州银发旅游市场需求与开发研究[J].科技创业,2011(03).
[3]张冲.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研究[J].旅游经济研究,2011(01).
[4]孙樱,等.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初探[J].地理研究,2001(05).
[5]马惠娣,邓蕊,成素梅.中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中的休闲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05).
[6]杨国良.城市居民休闲行为特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02).
[7]林勇强,史逸.城市老年人室外休闲行为初探—以老年人室外活动场地设计为例[J].规划师,2002(07).
[8]岳俊芳.浅谈我国老年休闲市场的开发[J].成人高教学刊,2005(01).
[9]陈金华,李洪波.史文化名城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研究—以泉州市为例[J].泰山学院学报,2007(02).
[10]严冬琴,黄震方.城市老年人养老休闲需求与选择行为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老年市场为例[J].商业经济,2009(05).
[11]李天元.成都市旅行社开发完善退休老年人旅游产品的思考[J].城市旅游研究,2011(01).
[12]黄婧,曾克峰.湖北省恩施市银发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现代商业化,2011(05).
[13]邓军华.河南老年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服务经济,2011(06).
四季养生论文参考文献:
[1]葛桂录,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复归婴孩”观念比较[J].外国文学研究,1999.
[2]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9
[3]王英杰,自然之道——老子生存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9
[4]王治国,道德经译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5]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6]杨德豫,华兹华斯诗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突出成绩
撰著《中医文献学》,创建中医文献学科,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文献学专著。奠定了中医文献学科的学术。1991年至1999年分别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医史文献图书及医学工具金奖、第六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中国中医研究院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马继兴带教进修生、硕士生、博士生数个名,培养一批又一批新生力量,中医文献学科,就是这样从无到有,日益发展壮大。
研究古代针灸历史
马继兴数十年致力于针灸史研究,撰写完成针灸史书稿。1993年出版《针灸铜人与铜人穴法》;1992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古代针灸医学学术成就的考证研究”,形成43万宇书稿(待出版)。发表针灸文献与针灸史学术论文若干。
辑注《神农本草经》
1982年卫生部制定《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其中包括《皇帝内经》等十一种中医古籍的整理出版项目,马继兴负责主持的是《神农本草经》项目。经过十年艰苦研究,撰著出版《神农本草经辑注》。《神农本草经辑注》与有关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先后分别获得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立夫医药研究优秀著作奖、广州仲景中药杰出成果奖,科技部“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辑复佚失古代医书
撰著《古佚医学丛书》书稿。1984年应日本医史学会、日本东洋医学会邀请,赴日本从事公元十世纪日本古书中保存中国亡佚医书研究工作,并做专题学术讲演“《医心方》中的古医学文献初探”。1986年又应日本北时研究所东洋医学研究所聘请,作为客座研究员,对抄录于日本十二世纪、由名医陈延之撰著于五世纪的重要医学《小品方》进行实物研究,完成“《小品方》古写本残卷分析(包括”《小品方》残卷的医方出典考察“与《小品方》残卷研究”等论文)。
回归海外善本医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