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6 00:44: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平面设计专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在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加强理性的认识
1998年起,国家教育部将平面设计专业正式划归到艺术设计专业中,并在高等艺术教育中实行。这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个年轻的学科在很多方面都不太成熟,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归结来看,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教学方法落后,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还被普遍应用;
2.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专业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学同市场需求相联系;
3.教师不能合理使用电脑软,教学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有时候甚至起到相反作用。这些情况亟需改革,但是,在高校平面设计教学的长期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不少人不能正确把握平面设计教学与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之间的辩证关系,陷入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归纳起来,有两种倾向性的认识偏差,笔者把它们概括为“对立论”和“无用论”。所谓“对立论”,主要是指有些教师认为花时间钻研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会占用很多时间,影响到教师自己的教学工作。所谓“无用论”,即认为平面设计教学改革都是讲一些假大空的内容,对于教师本身的的素质发展与工作没有多少真正的意义。教师对平面设计教学产生认识,一般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是教学改革政策制定的背景;其二是支持此次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其三是教学改革的各要素及特点。这种认识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显然存在普遍的问题。大多数教师对教学改革目标有一定了解,对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有正确的把握。但是,也有许多教师对于教学改革的理念、目标及纲要的区别并不是特别清楚。甚至有少数的教师认为,所谓教学改革只不过是喊喊口号而已,具体如何贯彻落实教学改革则是领导的事情。显然,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改革的认识是不够理性的。教师对于为什么要进行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对于学生的培养具备什么样的意义、对于平面设计课程本身的发展进步有什么样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还存有疑问,这是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经常遇到的“老问题”。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加强和改进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总而言之,对平面设计教学与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之间缺乏正确把握,是长期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提升对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认知水平来加以解决。
二、在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教师要要具备积极的态度
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就教学目标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围绕教学大纲来进行的;但是仅仅这些并不够,因为教学大纲在一个长的时间内是固定的,而平面设计的变化日新月异,所以在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的教学行为方式非常复杂,必须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起点,并根据社会和个人发展的物质或精神的可能性,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课程。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认为教学需要改革,一些调查显示,平面设计教师群体中,认为教学改革很有必要、教学改革的措施具备合理性并对此产生兴趣、全面支持的人数并不是特别多,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改革持观望的态度,还有少数教师对教学改革毫不在乎。这说明,有不少教师对于教学改革的态度,明显存在着不够明确和积极性欠缺等问题。整体来看,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教学改革的成效有着直接的不良影响。批判主义学者弗莱雷观察到无论在巴西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在教育改革中往往缺乏参与性,只是作为被动的执行者。看来,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平面设计教学本来应该是紧跟时代的,经常变化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觉得这种教学十分枯燥,他们年复一年地讲述着教材上的一些知识,在面对一些需要改变以往教学观念的教学改革缺乏信心且犹豫不决。认识不够,自然只是被动地参与教学改革,导致创造精神不高。事实上,教学改革与教师的认知体系是有关联的。只有教学改革符合平面设计教师的认知体系,他们才会采取肯定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但是,如果教学改革不符合平面设计教师的需要或认知体系,他们就会产生否定和消极的态度来面对,接受和参与教学改革的热情会降低。我们认为,教师对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应该具备明确的态度,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是教学改革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对于学校来说,也需要创造外部条件来提高教师对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对积极参与教改的教师,学校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增加教师的私人收益或者降低教师在教改中所耗费的金钱成本。平面设计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所以需要他们的热情投入、创新实践以及有效行动来达到预期效果。
三、在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增强自身的素质
教师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传递者和创造者,只有自身的知识丰富、能力较高,才能够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和能力的需求。在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师素质有待提高,例如专业口径过窄,培养模式单一,教育内容偏旧,教育方法呆板,缺乏敬业精神,知识面狭窄,教学操作能力薄弱,心理素质欠缺,等等,所有这些都会进一步影响到这个专业人才质量的培养。也正是因为有这些不足,使得他们在面对教学改革时困难重重。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直接实践者,其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改革的成败。平面设计教学改革,对各大高校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准备提出挑战。一些教师由于自身准备不足,在进行探究性教学时存在困难,他们只会照本宣科,所教的知识不脱离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范畴。平面设计课程不可能脱离多媒体教学,但是有少数年纪较大的教师不能完全掌握好多媒体,一些年轻的教师则为了省事而不适用多媒体。这些情况虽然没有前面两点常见,但也不可小觑,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在而对新一轮教学改革吋存在知识与能力的不足。教师的素质包括师德与人格魅力、人文艺术修养、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等内容。跟其他的设计行业或者计算机专业一样,平面设计行业也具有鲜明的潮流趋势要求,它的观念更新需要非常快速。平面设计教师要培养专业的平面设计人才,因此自身也要适应时代要求,适应消费者需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种要求,在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也会同样得到反映。在当代的平面设计教学改革中,很大程度上都需要依赖教师个人的职业技能和素养,只有教师具备了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才有可能在教学改革中游刃有余地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设计合理生动的教学情境,有技巧地指导学生的团队协作,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理论,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在教学改革中,那些具备完备的教师素质的教师,总是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的成果并将其积极运用于教学中。这对于平面设计教学改革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张海霞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
论文摘要:Photoshop是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爱。因此,高等院校开设《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是时代的需要,是教育服务于社会的需要。笔者就如何提高《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期的高素质人才做出了阐述。
1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教学方法落后
Photoshop是平面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平面设计人员使用最为广泛的工具之一。目前PS平面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练、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技能逐项讲解过关的陈旧教学模式。而对于自控力越来越差,个性趋向自由化的高等院校学生来说,课堂中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地传授已经吸引不了他们,一部分学生会慢慢从教师的一贯思路中撤退,而一部分学生即使坚持到了最后,往往也是学了课内的知识,而没有真正理解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缺乏实际运用,与就业不能很好地衔接。一般学生在学习后都是只会仿做课本例子,经常出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出色,可到了就业时却无法胜任实际岗位的需求的现象。
1.2 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
在教学中重视基本功,这本无可厚非,但却同时忽略了学生的创造性。我们应该知道一个浅显的道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今天的学生正是在前人成功的基础上前进。因而,旧人的平面设计教学体系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今天各院系的平面设计专业明显地缺乏活力、创造力,对平面设计的理解也明显落后于时代。很多学生作品毫无新意,且忽略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放弃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没能很好地将平面设计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该面对现实,研究学生,研究教法,激活学生潜能,根据企业对平面设计师的专业技能要求来实施教学。
2 提高《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2.1 实施项目教学法
PS是一门操作性强、实践应用广泛的课程,我认为教师应在PS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实施项目教学法。在学生熟练掌握软件基础之上的创意设计阶段,结合行业需求设置现实中具体项目,和学生一起去完成,即让学生带着具体任务去探索,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可使用项目式驱动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设计能力。在PS教学中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能更好地体现PS软件在其最终运用时的专业指向性。
2.2 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人来说,无论老少,对未知世界总是充满了好奇。正因为好奇,才有了求知的欲望。然而求知,学习的欲望绝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好奇上。所以教师除了要起好指挥的作用外,还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渴望了解的程度。教师就必须不断设计好的悬念,通过猜测、推理、尝试、实践、步步深人,直到找到答案。完成一个一个知识点的突破、掌握、使用,最终达到融会贯通。
2.3 平面设计教学要注重个性化设计的培养
平面设计教学工作应主动适应不熟悉的领域,不断提高平面设计教学的水平,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面对科技带来的种种压力和飞速发展的商业环境,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对设计者潜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软件的应用,平面设计逐步走向程序化,这就要求设计创意必须具有个性。设计的本质是创造,设计创造源于设计的创造性思维。个性化是设计师对平面设计个性差异的独到见解。平面设计教学应该通过对设计原理、设计内容等理论知识的讲授,注重培养学生设计创意个性化的表达,倡导设计风格,挖掘个人与众不同的创造性思维,使设计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表达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总之《Photoshop平面设计》是一门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应在教学过程中结合PS课程的特色与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加强专业设计技能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精心设置项目并实施项目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学生个性化设计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帮助他们为毕业后的就业和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教学方式;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56-02
高校教职工申报的课程一般分为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从教学队伍上看,除了要求相关教师有良好的师德外,这三种课程普遍都要求教师有着一定的学历、年龄结构,同时学科经验有一定的融合。合格课程主要是教师在站稳讲台的基础上,对已经有多年经验的课程进行总结梳理,同时初步尝试在相似学科类做一些拓展性的延伸,提出一些新的构思与命题。优质课程主要是教师在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将一些新的构思与方式做新的整合,将形成的经验与同行进行交流,将教学成果应用到更多的学生身上。精品课程主要是在具有优良的教学效果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等给广大的同行做示范性的展示,同时精品课程一般都会上传到网络上,受益的学生群体更大。在这三种课程中,精品课程普遍都是在优质课程的基础上孵化出来,优质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湖南科技学院《平面设计基础》优质课程概述
《平面设计基础》课程是新闻传播系广告学专业职业技能必修课程。该课程2013年10月立项为湖南科技学院优质课程,目前已近进入课程验收期。该课程是在学习平面设计构成、色彩构成等基本设计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实际的设计软件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广告设计能力、提高鉴赏水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熟练使用设计软件,具备标志设计等广告设计一般能力,逐步掌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各个步骤、方法,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平面广告作品的创意与设计,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平面设计基础》作为湖南科技学院的优质课程,它是在美术基础上的延伸,其目的是为了夯实相关艺术设计理论及实践基础。《平面设计基础》一般作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如艺术设计系、广告系等,主要开设在美术类、新闻类的院系,同时也可以作为全校学生的公选课。
二、教学队伍与教学内容
《平面设计基础》教学队伍有着合理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课程负责人与任课老师专业与教学主要集中于艺术设计、广告创意、构图摄像,与本课程有着直接的关联。教学队伍以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为主,副教授两名、讲师两名,且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相关教学人员有有教改相关的经历,如主持校级以上课题、发表省级以上的教改论文、承担优质课程等。
湖南科技学院传媒学院、美术学院主要以培养实践应用型的人才为主,制定的培养方案也主要围绕这一方面。培养方案中的《平面设计基础》课程,集中反映了学生对平面设计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需求,明确其在平面设计中的基础地位,强调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平面设计基础》分为平面设计理论与平面设计实务两个方面。平面设计理论主要围绕创意来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来展开。创意来源方面主要讲述创意的原则、创意的方法。平面构成方面主要是讲述平面构成元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色彩构成主要讲述色彩的属性、色彩的对比、色彩的调和。平面设计实务主要分为三个方面:1、实操理论;2、实操技能;3、实训。实操理论主要讲述实际设计中的规范与创意调和,包括:封面设计的构成要素及表现方法、插画的应用及其风格、字体设计的原则与方法、海报设计的种类与构成、包装的类型与设计定位等。实操技能主要围绕平面设计软件PS的讲述为主,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进行技能教学。实训主要是以学生独立设计相关的平面作品为主。
三、教学方式及教学设施
教学方式方面,《平面设计基础》课程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教、学、做一体化。注意案例教学,用鲜活的案例盘活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灌输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制作思路,避免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在新的知识讲述时,对已经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保证学生学习的连接,避免遗忘。适当布置作业让学生自行设计,让学生领悟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同时给予指导。不指定教材,编选并重,以自编讲义为主。自编讲义主要是多年教学的总结。实施开放性的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进度,外院系的学生可以旁听选修相关课程,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事一些项目的设计。
实训教学方面,每人一组,独立进行实验,根据课程需要每次实验安排学时。以设计性试验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使学生在制作方法以及软件实际操作性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训练。同时逐步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实验时间的自主性。
学院教学设施完备,能够满足目前平面设计教学的各方面需要。在实训教学方面,有相对较多的实验室可以选择如影视编导实验室、游戏设计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都装备的有相关软件及教师控制系统,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演示下,一步步的进行设计实践。实训方面,学院配备的有独立的开放性实训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项目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实训室去设计。
四、教学改革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工作室 平面设计教师 专业素养
笔者调查了所在学校及兄弟院校平面设计专业课教师队伍现状,发现其中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占37.8%,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占52.3%,平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仅占5.6%,另外,其他专业毕业的教师占4.3%。这组数据说明,目前职业院校中平面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相当匮乏,教师的专业素养很难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急需培养一批思维新、技能高、素质优,具有美术功底和软件设计技术要求、具备开放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平面设计教师队伍。
我们通过“工作室”的形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个由平面设计专业骨干教师带头,平面设计专业课教师以及优秀学生组成的“工作室”团队,通过学习、实践、交流等团队设计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平面设计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以订单为目标,促教师调研市场,充实新知识
“工作室”实行专业教师负责制,每个订单由一名教师主负责,不同的订单交付给不同的教师和任务组,任务组由若干名教师和学生组成。在“工作室”团队全程协助下,任务组教师结合自身特长,承接并完成设计制作任务。这就促使每位教师都需要贴近市场、走进企业、走向社会,熟悉平面设计行业发展现状,逐步完善自己对该专业的认知结构,补充自己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主动开展对实体创业的思考、学习与探索。
目前,笔者所在工作室的订单业务主要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由于业务量比较多,为了高效顺利地完成订单业务,教师作为工作室的主体,必须主动地适应市场需求,感受新知识、新信息。
二、以设计为主题,促教师合作、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工作室拥有专业、齐全的研修设备,依托工作室,各成员在开放的环境中交流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不断提高综合专业素质,使专业教学扎根于实践。
当教师承接到一项设计制作任务时,围绕着设计主题,通常负责人会主动请教相关学科的教师,遇到设计制作难题时,还需要通过工作室团队集体探讨,对设计理念、方案、技术等问题进行头脑风暴,从而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项目驾驭能力。
三、以客户反馈为依据,促教师反思、交流,夯实设计功底
通过融入“市场调研-创意文案-电脑设计-专业排版-印刷出图-覆膜装裱-交付客户”等一系列活动,促进教师进行反思,极大地挖掘了教师自立、自主的探索潜能。
在设计加工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把握订单的特点,科学地进行分析、分工与合作。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及时把握客户的反馈信息,精益求精,才能圆满交付。这就要求设计者把握细微,精心设计,不断反思,夯实设计功底。
四、以工作室引领校企合作,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促师生共成长
笔者所在的“工作室”与多家知名广告设计公司、设计机构合作,签订了合作协议,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发展战略,从而保证了丰富的订单资源并获得专业的技术支持,成为一体化实践、研究的平台。
一方面,依托“工作室”,逐渐形成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的长效机制,“走出去”到公司一线轮训、拜师学艺,或安排师生到企业参观学习、短期实训,感受企业文化,促进师生共成长。另一方面,实施“请进来”战略,不定期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师傅来校进行讲座和教学交流,紧贴行业发展。
五、以工作室为平台,促产、教、研、训上新台阶,提升教师内涵
师生的作品经过市场化的检验,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和激励,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同时,工作室作为学生专业能手的培养基地,备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笔者所在的工作室成立以来,在各级各类设计比赛中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比如在全国文明风采、省市创业创新大赛等赛事中均斩获颇丰,展现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工作室形成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教师积极编写校本教材、撰写论文。通过整合设计系列,汇集优秀作品案例,反馈和优化实践课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吴国强.设计教育与创造力培养模式探究[J].装饰,2004.
【关键词】工作室 平面设计专业 现状 教学模式
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
平面设计专业是一门创造性的专业,有着极强的实践特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广告、房地产等行业对平面设计类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为了解现阶段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笔者向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86份,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调查统计表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一是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对教学现状满意度偏低,没有达到学生的满意程度。被调查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满意,平均分值为2.952,这是因为伴随着高校扩招,全国开设平面设计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从事平面设计的从业人员约30多万人,从事平面设计艺术类人才培训的高等院校和教学机构近千家,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之中。由于我国平面设计专业起步较晚,教学观念落后,导致教学水平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二是学生对师资力量的满意度分值为2.548,这是因为平面设计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且专业教师缺乏设计经验。三是课程设置的满意度为2.695,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课程教学内容常处于无序状态之中,一部分教师甚至会依照自己的喜好来改动教学大纲,使得学生所接受的知识不成体系。四是实践能力培养的满意度为2.643,教师过度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创新意识的挖掘,造成了学校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
1.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需要
工作室的成立有利于设计院校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真正做到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使学生的技能水平符合相关职业岗位的需要,提前适应社会需求,做好个人定位,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在工作室的带动下,学生所学的知识新颖,与实践结合得十分紧密。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可以很快上手。高校还可以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在设置课程时做到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建设品牌专业,形成优势和特色,根据市场的要求制定工作室工作方案,针对设计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满足平面设计市场的要求。
2.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在平面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工作室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将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设计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创作的乐趣。工作室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锻炼其基本的专业技能,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展示,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工作室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工作室教学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参与到工作室的创造环节,为学生提供自主、全面、和谐发展的平台。
工作室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1.积极探索构建多重层级和模式的工作室教学体系
设计院校要在深入分析平面设计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依据自身优势和特长,分层分类建立工作室教学体系,有针对性地去培养有一定创新设计能力的人才。结合平面设计专业教学实际,可分别建立平面广告设计工作室、产品包装设计工作室、网站设计工作室等。以某高校为例,建设了“创意工作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工作室进行教学,引入“中国梦”主题的招贴设计。同时,为该工作室配备了一名专业指导教师,每周开展一次集体学习活动,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科学设置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学习了招贴设计的理论知识之后,便在广告工艺室这个工作室中进行自己的创意设计,并使用写真机和装裱KT板进行成品制作,这样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重建工作室教学的考核评价指标,建立以作品为中心的考评体系
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不应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为唯一评价标准,更应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实践考试取代传统的笔试,以作品为考核标准,增强考核的实用性,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于实践中。工作室要坚持重点培养和全面关照相结合的原则,提高作品考核比重,定期展示学生成果,营造积极参赛的氛围,坚持产学研合作机制。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在讨论中拓宽学生的视野,获取创造的灵感。工作室可引入“主题教学法”结合平面设计专业教学的特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承担一定课题研究任务。比如在讲授完装帧设计的课程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出书籍设计成品,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需要在市场上去寻找和观察适合自己书籍设计的纸张材料,通过调研获得了关于纸张材料的知识延伸,最终才能呈现出良好的效果,这样学生能够独立地完成平面设计的构思与制作。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客观地进行评价,指出其作品的优势及不足,改进对学生以往单一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多元化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面向平面设计市场的双导师制,聚合业界精英
双导师制是国际上一个比较成熟的教育方式,在教育教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工作室作为一种开放的组织形式,通过真实项目的载体作用,使教师贴近社会需要,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师能够有机会审视当前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促使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实践与科研能力。校内教师要积极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进行正确引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可聘请多名平面设计工作者作为实务导师参与培养,这些校外导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从而使学生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各个方面都得到提升。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为一体,把创新实践工作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优势互补的局面,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总结
工作室平面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艺术设计院校要借鉴欧美等国工作室建设经验,认真总结,寻找差距,把培养创新型平面设计人才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紧密结合起来,让平面设计工作室成为教师骨干队伍建设和质量提升的助推器,从而确保高校教育质量扎实、健康、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灿:《创新艺术设计教育践行建构主义教育观下的艺术设计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第6期。
[2]丁治中、严波、钱丽娜、周妍黎:《工科院校“设计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31期。
[3]吴希艳:《工作室教学模式在高校广告专业的实践与探索》,《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0期。
[4]张翠敏:《工作室教学模式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2012。
[关健词]创意平面设计灵魂策略目标
平面设计是指在二维空间进行的广告招贴、图书封面、标志等设计。平面设计服务于大众,要求具有特定的信息内容,除了传达给观众信息外,还要传达给观众一种观念,一种意识。由于受二维空间的限制,平面设计就要求设计者必须有独特的“创意”才能够设计出好的作品。“创意”一词来自英文idea,指思想、概念、计划、主意、计策、目的或想法。在平面艺术设计中思想意念上的出新,是创造性的创作活动。
一、创意是平面设计的灵魂
创意是平面设计中永不干涸的生命源泉,是平面设计的思想内涵与灵魂。好的创意设计充满灵性与美感,能够表达设计者的所思所想,能够让观众跟他一起喜怒哀乐。否则就没有灵魂,没有力量,没有生命。既不会打动观众,也不会让观众产生激情,更不会产生联想。要让设计成为一种力量,必须赋予设计以独特的思想和深刻的理念,即赋予一个好的“创意”。
比如麦当劳采用M为标识造型结构,设计中采用弧形、圆润的形式配以金黄色,像两扇打开的黄金双拱门,来象征欢乐与美味。以简洁独特的标识,明亮的色彩,拟人化表达了“麦当劳大叔”和蔼可亲的笑容,充分表达了清洁优雅的环境、高品质的产品、亲切友善的服务,来体现物有所值的麦当劳经营理念。实现了设计计划与目的,让人感到设计者“创意”的独特性——设计灵魂。
再比如大红鹰的“V”,它表现的是胜利的精神,胜利的信念,胜利的激情,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著名的欧美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说:“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来买你的产品,非要有很好的特点不可,除非你的广告有很好的点子,不然它就像很快被黑夜吞噬的船只。”他还说:“如果广告活动不是由伟大的创意构成,那么它们不过是二流品而已。”另一位美国广告大师威廉·伯恩巴克说:“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允许大量及不断重复的广告内容。我们呼唤我们的战友——创意,要使观众在一瞬间发生惊叹,立即明白产品的优点,而且永不忘记,这就是创意的真正效果。”这两位大师的话,明确指出了创意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他们提出的广告理论、撰写的专业著作、以及流传下来的经典案例,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中国的创意人。使设计者更懂得平面设计中创意的重要作用。平面设计作品是否有创意,创意是否卓越正确,是否充分而深刻的表达了设计主题,是决定设计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而设计作品如果有了明确的主题,但没有一个成功的创意,就会显得沉闷、困惑,没有气质。就不可能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由于平面设计应该进行信息的选择与再创造,信息传播才能真正生效,所以平面设计必须进行创意,才能针对特定的受众目标和心理进行传播。创意在实现设计目的的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创意的设计才能吸引市场的注意力,才能引导消费者的行动。例如获全国报纸广告评比金奖的丽江花园左岸《寻找篇》系列平面设计,很值得与大家共享。当设计者知道丽江花园左岸宣扬的理念是“艺术的生活,诗意的安居”,知道在2010年中秋、国庆将拿出100套精选单位进行特惠发售以后,那么如何制造购买欲望,将功利性的促销活动与人文化的产品定位相互融合,达到品牌与销售的双赢成为设计的关键;中秋来临,别人都是赏月,而左岸的人却会收藏月光,以此意念发散,然后有了3个非常有创意的想法:“寻找100个收藏月光的人,”“寻找100个听其自然的人,”“寻找100个想入非非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是艺术的、诗意的、与众不同的。这种从容不迫的生活只有在左岸的业主身上才能体现。美指与文案由此寻找到上佳表现形式,黄色、深咖啡色是主调,放上发黄的被撕裂的黑白旧照片,在洒满月光的江流上撒网的人,在风吹过的原野上聆听自我的人。这种空灵、唯美、清新、独特的创意,即使在已经成版的地产广告中也绝对能够脱颖而出争取眼球。本篇论文由网友投稿,文档123文档只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请大家参考,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尽快处理。
二、创意与策略
对创意人员而言,策略越精准,功力越深厚的就越会觉的创意空间大。创意的策略要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准确的目标对象创意离不开人的各种需求,为了使广告能够创造良好的促销效果,在进行创意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探明和确定是哪些人需要,要向哪个消费层面的人推销,即确定你的主要诉求对象,然后根据人们的需求心理和各种习惯进行创意。
2.有明确单一的目标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数量和产品种类极大的丰富起来,产品的交流也极为畅通,这就给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选择机会,从而使消费群的划分越来越小,层次越来越细,人们对产品消费的个性特征需求日增,这反过来又促使产品的品种划分日益精细。在这种情况下,创意决不能为创意而创意,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创意目标要服从于平面设计目标。进行平面设计的目标很多,比如有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良好品牌形象的,有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使其产生购买行动的,有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兴趣的等等。为了达成预定的设计目标就要有与之相应的明确的创意策略。
3.创意诉求要有针对性所谓针对性就是广告信息必须明确展示产品满足特定消费者。心理欲求的品质,无论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明确针对特定消费者的心理进行策划和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一种可以普遍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心理欲求的产品,也没有对产品具有普遍喜爱的消费者,因此诉求一定要单一集中,要确定什么是最重要的,从消费者的关心点切入,用富于新意和冲击力的表现手法,传达新的、独特的信息,只有当设计人员的创意意识和表现与消费者的意识产生共鸣时,才是成功的创意。
三、如何提高创意水准
〔关键词〕大众审美 平面设计 调和与制衡
一
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时期对设计的审美有着不同的阐释。从20世纪初阿道夫・卢斯提出的“装饰即罪恶”,到路易斯・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再到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等,这些都是基于哲学思潮的更替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设计审美观念。
当前,我国的设计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社会大众的审美高度层次不同,在貌似平静的设计表象下,一些设计乱象丛生,抄袭之风肆虐、设计行业门槛过低、整体设计水平低劣、作品缺乏创意等等。探寻其背后所隐藏的重要原因,除了经济利益等因素外,恐怕还与大众和设计师之间审美观的不同密切相关。有一位设计师曾说“许多设计非自己所愿,客户说什么是什么,不满意不付款,这让设计成了一件很费心费力的事情”。因此,面对当下设计发展现状,设计师应该以批判性思考来探寻其根源。
二
(一)大众的审美
审美,是人们对事物的美丑好坏所做的一个判断评析,即美感与否的产生和体验,可以说,这是一种客观反映在主观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既然是一种心理活动,那么它必然受制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审美观念等。同时也会受到一些主观因素的干扰,比如个人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等等。
当前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精神生活也日益丰富,大众对美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一些设计师的作品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被大众所知,并在试用后能得到大众的认可使之成为流行趋势,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审美趋向。这种符合大众审美潮流,并得到社会大众普遍认可的审美趋向,就是社会主流审美即大众审美观。
(二)平面设计师
从事专业平面设计的设计师,多数曾长期受过专业训练,对于事物美的认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即专业设计师以“设计师的眼光”来审视事物。他们与大众的审美感知不同,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追求与众不同的设计
创新是设计师的灵魂,设计师在设计的追求和表现上,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意,即与众不同。缺乏个性的设计,尤其是对于平面广告设计,将会使设计作品逐渐陷入大众化和平庸化的泥淖。设计师潜在的审美认识呈现在其设计的作品个性中。在平面设计行业里,设计师与大众相比,对美的认知更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人们通常认为被设计师视作美的事物,应该是大众及整个社会公认的美,如同“盾”,设计师希望将其审美趋势传达并保护起来。
2、设计作品应该与艺术作品一样受到重视
在设计师的眼里,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同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一样,都是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表达,设计师的设计有时候会被认为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不接地气,往往被束之高阁,或者完成的设计作品,需要按照客户非专业的眼光要求进行修改,甚至是重做。设计与艺术如同孪生一样,二者虽有着不同的创作领域,但在精神上是一脉相承,需要有独立的设计创作与审美欣赏的空间。
3、设计不应该被规则束缚
设计是人类按自己的意志对自然界进行的创作,用于改善人类的生活,发展文明社会的一种广泛活动,或者说设计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缩影,设计的审美就是社会文化的亚系。在当今,每一条信息传递都通过了设计的美化,设计美以无可替代的独特性呈现在社会的每一处。在设计师的眼里设计是天生有趣无拘束。如果设计师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我们所见的事物是否都会以同种方式呈现,变得单调无味,所以设计师的创意应该是天马行空,不断突破和尝试创新。
(三)大众审美对平面设计师的影响
平面设计师与产品设计师、建筑设计师一样,会针对不同客户,解决其具体的需求。同时设计的审美会受到这些目标消费群体的共同需求倾向的制约,即设计受大众的影响,因而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局限性,面临着“矛”的攻击。在这场与“矛盾”的交锋中,设计师和大众如果能实现设计审美的共鸣,那可能会产生一个名利双收的好结果,但实际的生活中却不然,这样的主动权往往是大众掌握设计审美,而不是设计师。
例如以时尚性感女郎为主的平面招贴和低级趣味的户外广告。这些广告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迎合了部分大众喜好,也能起到相应的宣传作用,但其营造了一种庸俗低下的社会风气,它严重影响了社会大众的设计审美趋向。低俗设计是当前不良文化的诱因之一。
无法回避的是,客户是大众审美的参与者和提倡者之一,会在设计之初或设计进行时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如“去掉所有英文,只留中文,消费者看不懂的” 、“字要大,不然消费者看不到”、 “不要做这么洋气,不然消费者会认为太过高端超出他们的消费水平”等等。这样一些非专业的评价和要求,严重地干扰和束缚了设计师的专业创作,导致设计无所适从,只能低就,因此一些设计混乱、无美感的作品也就源源不断地产生。
从设计的理论角度来看,设计分为两种,一种是满足需求,另一种是引导需求。从平面广告设计的小环境看,设计师所接触的大多数客户都是私营企业业主或公司的中层干部,他们对广告的价值有一套自己的判别标准,他们要求广告以直接的方式呈现,并尽最大的尺度来吸引目标客户。受到客户这种简单粗暴的思维导向的影响,使广告的表现形式缺乏美感。目标受众群体长期观赏这样的广告,逐渐接受并认可这样类型的广告。随着时间的推移,就造成了一种假象,人们认为大众的审美观日趋单一化和同质化,好像所有的受众群体都持这样的审美观。设计师处于这样氛围的环境中只有去迎合目标大众的审美,设计的引导功能就变得越来越微弱。
(四)大众审美与平面设计师的关系
大众审美与平面设计师审美具有因果的关系,同时又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大众客户的想法得到采纳,并且大众最大限度地给设计师提供发挥创意的个人空间,便可使广告达到功能与价值、美观与形式统一的效果。反之,大众审美一味主导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就会有不和谐的审美作品出现。
基于这样的关系,在设计领域,无论是以什么样审美效果来吸引大众眼球,都应该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让人们在人文关怀的设计中,感受到一种和谐的审美体验,在关注视觉设计本身同时,应更加关注大众与设计师在社会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设计将着眼于与大众审美和设计师审美的共鸣。大众审美和设计师审美的关系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当然,要设计师们和大众群体立即改变观念,达成统一正确的审美态度并非易事。目前,在平面设计领域内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有的平面设计作品过多地注重形式,只追求绚丽缭乱的效果而忽略了首要表达的信息;有的平面设计者过分依靠电脑预先设置好的程序,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使其作品平庸无奇;更有的平面设计者惟利是图,急功近利,其作品缺乏个性,简单粗糙,毫无艺术生命力等等,都严重影响平面艺术的繁荣发展。未来平面设计师的职责是满足客户需要的同时,维护社会伦理和道德,引导大众有一个好的审美意识。好的设计将是未来正确价值观的体现,设计师在提高生活品质、促进文明进步中起着积极作用。
三
当前,我国平面设计任重而道远,这场“矛”与“盾”的斗争还将继续,且随着大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对设计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师促进设计的发展同时,使设计师和大众需求两者之间实现良性循环。此外,设计师对于设计审美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它不仅要求设计师本人按照大众的需求,以人为本的目标去设计产品,还要求设计师承担起提高社会大众审美品位和审美水平的任务。在公共场所,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加大力度对低劣广告作品进行控制监督,给大众提供一个更美的空间。相信在社会活动中,如果大众受到美的环境的熏陶,他们的审美能力必然会有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邹一. 大众文化的审美存在与审美现代性批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2] 刘学兰. 试论大众审美文化的消费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3] 林燕. 试论大众审美与个性设计需求之间的关系. 福建师范大学,2013.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 现代平面设计 招贴广告标志设计 中国设计
中国五千年积聚下来的文化,是历史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有无处不在的广博性,或移花接木、或一脉相承的传承性,潜移默化的影响性,是我们走向现代化所凭借的精神支柱。可以说传统文化已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传统艺术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元素,其创作和发展也离不开孕育她的民族特性和民族习惯
一、中国传统艺术概述
我国传统艺术的遗产极其丰富并且辉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有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宫廷美术还是民间美术,无论是文人画还是宗教画,经过历代的画家、艺人、工匠的创作实践,积累了大量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无论是逸笔草草的国画笔墨还是板刻结圆的装饰图案;无论是造型夸张的民间剪纸还是色彩强烈的木版年画,这一切无不为现代设计艺术提供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形语言。中国传统艺术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形式多样,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
二、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
在我国,平面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矛与盾”的口头广告——“韩非子”中所描述的“悬帜甚高”中的“望子”;两宋时期伴随着印刷雕版而产生的“传单”等.都可以看作是平面设计的雏形,是我国广告历史久远的例证。但是,平面设计真正成为一种专业性活动并发挥其巨大作用却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才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的平面设计艺术可以说是引进的。西方设计发展了百余年,而在中国。真正意义的设计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商业融合,强化了中国设计师的竞争意识,参与国际平面设计竞争和交流已经是家常便饭,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设计大赛中获奖也是十分频繁的事情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多元化的国际并存已经融人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这是中国平面设计事业成熟的表现。然而,正是这种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中国现代设计中充满了受西方影响的视觉语言,在“国际设计风格”潮流之后,开创多元化的设计潮流,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文化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现代设计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三、中国传统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1.我国传统艺术对招贴广告的影响
招贴广告是现代平面设计中比较大众化的一种体裁,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鼓动任务,或是为报导、广告、劝喻、教育等目的服务,它要求一目了然,简洁明确。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招贴广告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点,删去次要的细节,甚至背景,把各个不同的比例.在不同时间、空间发生的活动组合在一起,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启发人们的联想。因此,它的构思要能超载现实,构图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简练夸张,要以强烈鲜明的色彩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画面更广泛的含义。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的美学观,能够为设计者提供大量的营养。而西方传统艺术,基于几何学空间观念,从模拟生活现象人手。借以展示作者的创作思想。中国艺术家则是有选择,有重点,以“不似之似”、“脱形写神”为艺术追求的胜境。我们从来不曾用如实的描写、逼真的再现要求过中国传统艺术,没有人指责某些山水画不符合焦点透视的原则,也没有人批评传统戏曲程式化的表演模式,因为我们对自已的传统艺术有一个固定的观念.懂得抽象的形式美在造型艺术中的重要价值。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形神兼备,讲究概括与内涵,齐白石“画虾几十年才得其神”,就有一个不断概括、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敢于舍弃虾的次要部分而突出其主要特征,使母虾的形象更为完美、更为生动。齐白石提出的“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说法和石涛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的说法是相通的。再看我们的一些招贴画.就“似与不似”的观点来考察。就形象的简明与富于概括这一点来衡量。很多形象显然不是生活的简单模仿,某些概括的形象显然与素材有很大的差别.由复杂到单纯,由繁杂到简洁,这种特点正符合了招贴广告的要求。
观众欣赏画,主要不是欣赏艺术家画的是什么,而是主要欣赏通过什么艺术手法来表现。欣赏的着眼点在于笔墨、章法、气韵、意境,正如同观众欣赏传统京剧,主要是欣赏演员的技艺和“唱、念、做、打”的功夫。中国传统艺术突破了自然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片面性,创造了不少规范化的程式.这些师法自然,来源于生活但又经过千锤百炼.概括而又多变的“程式”是一种经过高度提炼的美的精华.是积淀了内容要求的形式之美。
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他曾获得过300多个设计类的奖项。其中很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一流的大奖。他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的许多作品都无一例外地体现着这种思想,在其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中国的水墨画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机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在国际“水”主题招贴艺术展中.“水一生命一文化”招贴图形作品,将极其强烈的民族装饰风格化的图形形象作为整幅作品的大背景,进行了丰富而适当的虚化处理,整个画面以黑白极色加以艺术表现.形成了形与色的对立与协调、冲突与融合的视觉效果.构筑了一幅在中国特定大文化场景下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现代平面图形设计作品。招贴作品“金、木、水、火、土”招贴图形形象设计,也充分显示了这种文化艺术的精神特征.萦绕着极其强烈的现代主义设计的精神光环。
我们从靳埭强的设计作品中,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气息,这也正是他艺术设计成功之所在。如果说.靳埭强的成功,还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现代设计中去,使设计更具有文化气息,更具有民族特色,以此强化设计的感染力度。
2.我国传统文化对标志设计的影响
1.1实践教学对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不足。目前,很多实践实验教学课,授课老师的授课方式类似于理论课程的教学,老师讲授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很多授课教师自身由于没有实践的经历,很难根据当前电子商务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来设计实验内容,因而学生缺乏电子商务技能的训练问题比较突出。
1.2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偏少。大部分理论课程老师都没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实践经历,因而在理论课程的讲授中,往往是比较注重对知识点的讲授,更多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没有考虑到所讲授的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岗位工作中提升哪方面的能力,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实践课老师也没有在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需要把哪些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这样使得理论和实践相脱离,实践教学的效果也就比较差。近年来,虽然大多数本科院校都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虽然增加了一些实践课程,但实践课程的比例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
1.3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缺乏。目前,我国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大多设立在经济管理学院,而很多本科院校历来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不重视,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没有建立比较好的实验实训室,实验室的设备陈旧,实验实训软件较少,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现有的应用。
1.4校外实践基地空有其名,学生去校外进行实践的机会缺乏。为了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很多院校与企业签订了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希望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只是停留在协议上,由于经费、管理等种种原因,大部分学生没有去实际公司实践,根本不了解电子商务的实际应用情况。
2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电子商务专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调整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以六大技能(基础技能、商务技能、网站建设技能、网络营销技能、数据分析技能和网络创新创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内容的递进式不间断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学期,邀请电商企业代表与学生互动交流,使刚进校学生初步接触电子商务,通过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的兴趣,初步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第二学期,学完《电子商务概论》后,与之配套的安排电子商务模拟实训,通过模拟实训是学生对电子商务模式及其流程有比较全面的理解。另外安排计算机基础实践使学生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的基本技能,具备信息文案的编辑技能。第三学期,除了《VB程序设计》课程实验、还安排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践课程,为后续网站设计与开发打下基础。在期末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VB语言课程设计》。在实习基地,来自IT企业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从基地实际完成的工程项目中结合课程内容抽取部分模块对学生进行项目开发指导,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程序设计的规范性。第四学期,数据库与动态网站开发,使学生具备一套网站开发和设计的完备技能。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增强未来就业能力。在期末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网站开发课程设计》。在实习基地,来自IT企业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从基地实际完成的工程项目中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网站开发指导,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网站开发能力。第五学期,网络营销实践与美工平面设计,使学生掌握网络营销各项基本技能及美工平面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在期末分批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网络营销课程设计》或《美工及平面设计课程设计》。第六学期,通过毕业生的反馈,大多数从事电子商务领域的毕业生认为数据分析对工作帮助以及未来的提升帮助很大,开设SPSS数据统计分析将能提升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技能。移动商务实践课程将使学生跟进电子商务的发展,扩展学生的就业空间。第七学期,跨专业综合实训与网商创业实训将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动手能力,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必要手段。可以通过校企联动面向毕业生提供仿真和真实项目,锻炼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第八学期,定岗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定岗实习锻炼自身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从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选择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
3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
实践教学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必须使得实践教学有效实施,让学生达到预期的实践能力提升的目的。
3.1明确岗位主要能力要求,科学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目的必须明确,要在对电子商务核心岗位群及岗位主要能力的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来设计实践课程。
3.2科学设计实践课程教学内容,促进实践能力培养的提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并注意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实践能力真正能够提升。
3.3加大经费投入,建设好校内实验室。校内实验实训是学生实践的主要场所之一,为此,学院要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购置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的模拟实践环境。
3.4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校外实践基地真正成为学生实践锻炼的场所。学校和企业要改变观念,校外实践基地是企业提前介入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场所,因此,校外实践基地要真正做深做细,让学生真正的在岗位工作,这样才能实现多赢。
3.5建设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针对当前电子商务专业老师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要鼓励青年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丰富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同时也可聘请企业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人员作为兼职老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论文从设计研究的角度阐述摄影艺术对于平面设计以及造型训练的作用,从技术手段和目标功能等几个角度阐述两者的差异与关联;从教学情趣出发,研究运用各种可行的图像设计处理实践手段,快速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最终能更好地运用到产品设计以及综合艺术设计中去。
关键词:
影像;平面;设计;共生
0引言
年轻的时候因为经济能力所限很少深入接触摄影,大学期间学的摄影知识也都束之高阁了;当年聂宁老师指导我们拍摄人像和静物的景象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黑白人像的拍摄,当时就很感兴趣;虽然处于胶片时代,暗房条件也有限,主要是课程实践的时间长度并没能将我们带入到“痴迷”的程度。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工作内容的多样化,接触了一些摄影人才发现,摄影其实是一项非常广泛和迷人的群众活动,参与的程度和热度可以说超出了想象,尤其现在有了手机,我可以说,未来的手机摄影必将纳入摄影专业的范畴,只是现在手机摄影还缺少一些软、硬件条件而已,但这对于摄影师来说并不是必须的条件。拍照作为一个通用的名词并不能与专业的摄影划等号,普通人的拍照仅仅是为了记录内容,直白地说是条件反射式的动作过程,所以图片的价值仅仅是信息内容的传递而已,对于摄影而言,它需要传递超越内容的精神信息,这点与设计的精髓和目的高度的一致;我们今天欣赏美国摄影家“亚当斯”和加拿大华裔摄影家“段岳衡”的作品,震撼的程度依旧不减当年。记得摄影圈内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买回菜后需要烹饪后才能好吃,这点很好地反映了摄影的创作过程。当年胶片摄影可能条件没有今天软件处理那么省事,但内容其实一点也少,当年亚当斯就被称为“暗房大师”,他对于图片的再处理非常精细,处理手段也不同寻常,这些都是二次创作的过程。而今天我们有了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省去终日处于不见阳光和药水味道的环境,在明亮的办公环境中进行图片加工处理;至今也还有少数的专业人士还在坚持传统的胶片拍摄和暗房处理手段。
1拍照解决什么
拍照虽然是每个人都能接触到的一个记录生活内容片段的手法,它的作用是记录图像信息,但同时也需要对于构图和操作技能的掌握,需要对于曝光和快门等技术的掌握。这些当然也是专业摄影的共同的入门基础。但由于题材大都是被动采集的,仅仅符合留念或者存档用,几乎也没有再处理和再创作的意义。
2摄影解决什么
摄影与拍照表面现象一样,但目的截然不同,它是根据题材的不同和摄影师的主题追求而分不同的图片类型。风光和人物类的居多一些,也有体育和新闻类的摄影,这类作品偏重纪实内容,与普通拍照也有本质区别,它解决的核心是通过实事内容传递媒体信息,审美元素也需同时兼顾的。
3摄影的新特色有哪些
前面提到了摄影的目的,那么它的新特色和新功能其实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了很大的发展,它甚至可以与动画结合起来,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图片效果,这在与平面设计的融合上有了很多共通之处;纸面上的信息传递是传统的平面信息接收方式,而电子信息的的接受方式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离不开的拐棍,而微动态影像的介入,大大丰富了这一效果,例如:摄像是表现全动画的过程,而摄影常被认为单帧呈现的静态画面,而让一幅静止的画面中局部微动,如同看到一个静态的人物一只手在舞动,就是静中有动的独特效果,它也介于摄影与摄像之间,能很好地为信息设计服务。同时摄影的高超的光影记录能力也能极大地丰富了后期作为平面设计的余地,作为平面设计背景或者主题都很常见。单纯的主题性摄影借力后期矢量造型和滤镜效果处理,完全可以达到甚至超越手工平面设计的效果。
4艺术摄影是指什么
当你把自然中的美记录下来的时候,心里何尝不是喜上心头呢,这与创作出一幅成功的艺术作品区别无二,广大的摄影爱好着在闲暇时光都在乐此不疲地进行着时间和尝试。而从事艺术设计的专业人士其实更有这样的优势;摄影在基础阶段,最常用的其一是“构图”,那么从事绘画的朋友们,这一关应该经过了千锤百炼了吧;其二是色彩,这在大家静物和风景写生时,色彩知识也没有少讲;第三个就是黑白关系,如果光线基调运用不对,可能就会出现‘立体缺失’的作品。而这些美学基础知识从开始其实就是判断你按下快门那一霎那后的图像效果了,至于硬件设备,一般很快就会掌握的,熟练后,起作用的是作者对于对象内容的选择和审美判断,这也决定了你作品的品味和取向。艺术摄影则恰恰是这一原则的最好注解。从事设计方向的设计师应掌握这方面的技术,它可以提升本专业的审美修养和专业知识饱和度。
5艺术摄影与平面设计的关系
艺术摄影是作者主观映射美学元素与平面影像创作过程,一般均尽力创作出‘大美’的作品,很多艺摄风格实际上也在沿用绘画中的美学元素,如水墨画,南方古村落绘画等作品中可以经常看到这种知白守黑的风格的运用;运用虚实效果的夸张,主题往往追求手工描绘的细腻风格。黑白线描的滤镜,完全可以以假乱真钢笔素描的表现,肌理质感的真实,甚至超越超级写实主义的细节,有时也成为画家再次创作的素材。应该说现代摄影的表现能力随着软硬件的升级功能确实已经变得很强大了,同时它也具备了批量复制的特点,符合设计到市场的规律,当然由于可以复制的原因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价值的降低,与纯粹的艺术作品不能等同,这也由作品的定位所决定。再谈谈平面设计的训练,平面设计也需要以上的基础,美学基础要素观念的形成一般是从绘画开始的,从这几年的行摄实践发现,即使没有受过绘画训练的人通过摄影训练一样可以掌握构图色彩等美学基础,笔者发现这种训练方式也可以穿插在设计学习中进行,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兴趣;过去画素描单纯在一张纸上反复推敲,容易使初学者产生枯燥的情绪,包括色彩和黑白关系的训练,尝试用摄影方式与传统方式交叉训练,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一项技术是不能取代的,就是造型的训练,在这点上,素描手绘更直接和具体,因为初学者对于外观轮廓的把握在“自然风景”中可能是无法掌控的,风光是那样的自然,即便取舍也会有很多局限存在,那么只有手绘更加直接和简练,同时连带进行构图,色彩与黑白色调的训练。在局部细节描绘上,传统手工绘画方法也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在训练方法上两者可以取长补短,在设计作品和产品效果的表达上技术共生。
6影像与图像处理的特点和关联
谈到图像处理,从设计专业而言,一般都开设平面图像处理的课程,因为即使产品设计,也需要从平面的角度认识立体的,脱离平面的立体也是不实用的。那么纯粹的平面处理一般都避不开PS软件,而该软件对于影像调整有其专用的外挂软件CameraRaw,这两个在工作中可以交替使用的;平面设计的图像处理是对于调入其画面中的影像图片进行前期处理,用CameraRaw进行影调处理再转入主软件PS进行二次设计处理,尤其对于光线的处理,必须在影像挂件CammraRaw中完成的,这样完成的图片质量会更高。作为现代摄影来讲,不做后期的作品是自然的,没有感染力的,不是艺术作品,这已经称为圈内的共识;摄影后期操作过程与平面设计处理有时很难分清,摄影师如果对于矢量图,滤镜,蒙版,图层等技术融会贯通的话,后期将会如虎添翼。对于设计师来讲掌握影像软件,将会使设计作品具有独特的生动性。所以说,图像处理对于平面设计而言那就是设计的一部分,现代的设计已很难分清造型与图像编辑处理的界限了,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摄影后期图像处理对于摄影则是再创作的过程,分量甚至占到70%;平面设计大都也建立在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了,技术已经成为影响摄影和平面设计对于技术的共通点。但两种软件技术因目标的不同而不能互相取代,而在各自发展中是可以共享对方的优点的。
7分享各自的优势快速提升技术水平
学院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具有一支较高学术水平、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敢于创新并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和研究队伍。数学与物理学科有教授22人(含5位二级教授),数学学科有博士生导师13人,物理学科有上海市“东方学者”讲座教授1人。多位教授是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学院近180位教职工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78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85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已占全体教师的近60%。在校本科学生1300多名,各类研究生460多名。
近五年来,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近50项、部委和上海市级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项目近30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40余项。每年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源期刊论文120篇左右。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三等奖1项、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十优”奖1项。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斯洛文尼亚、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来学院访问和讲学的国内外学者超过60余人次,学院教师出访达30余人次。学院教师在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与教材多部。
一、专业简介
数字媒体艺术:本专业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及人文环境,拓展“技术+艺术”的办学特色,注重实际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旨在培养中国数字传媒领域优秀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IT技术、艺术与美学、平面设计、Flash和三维动画、微视频编创、从而掌握数字技术在新媒体艺术领域和移动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并通过系统的创作训练,获得实践经验,可在全国媒体行业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平面数字媒体、动态媒体艺术、影视特效制作等工作。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视觉传达基础、设计与美学基础、数码摄影与图象技术、数字画面艺术、数字图形设计、平面动画、三维动画、摄录像艺术、录音与音响艺术、影视编辑艺术、影视特效、微视频编创、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等。
二、招生专业、人数和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招生地区及人数
学费
(元/年)
备注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东
江西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10
5
4
4
8
2
论文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专业特色改革
论文摘要:以烟台大学建筑学专业本科《形态构成》课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突出形态构成课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教学特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形态构成作为一门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旨在加强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该课程一般分为3部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空间构成。从传统形态构成课程多年的教学内容来看,无论建筑设计、工业设计、机械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等,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几乎都是通过抽象的点、线、面、体来逐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训练的步骤也是从二维平面向三维空间思维模式过渡。这种形态构成教学模式从20世纪引入我国建筑教育开始到现在,曾经对我国设计类教学中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因为专业特色或专业侧重点不同,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
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以前,建筑学专业的形态构成是与本系视觉传达专业同堂上课,师资相同,讲授的课件内容和方法也都是传统沿袭下来的。但渐渐发现,传统的形态构成课程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仅适应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因为该专业过多的是注重平面设计或二维空间的抽象设计。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感觉形态构成课程纯粹的点、线、面学习很抽象,形态构成课的内容与建筑设计没有直接的关联。特别是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有点脱离实际。学生渐渐对形态构成课程失去了兴趣和学习动力。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形态构成课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构成课的过程中觉察它与今后建筑设计课的紧密联系,又如何突出构成教学的建筑学专业特色,成为我们探索建筑学专业形态构成课程改革的初衷。
2006年,经过酝酿,决定对形态构成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探索性的改革尝试。一反往日单纯抽象的点、线、面、体训练,而是将它们的训练结合在建筑平面、立面、形体的生成过程之中,即把点、线、面、体的训练与建筑平、立面以及形体的设计直接联系在一起。训练的要素不再是抽象的点、线、面、体,而是将建筑平面中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建筑立面中的门、窗、细部构件连同构件的色彩、材质作为点、线、面、体的组成素材,成为建筑平面、立面的生成要素,按照构成的美学原则,进行一个平面或一段立面的构成训练,让学生在平、立面的构成过程中体验或掌握点、线、面、体的构成原理。例如在点、线、面的训练中,选取一段建筑立面(20cm×20cm,比例1∶50),让同学在这段限定的立面上,运用点、线、面要素做立面设计,立面设计要符合构成的美学原则。图1是学生的点、线、面作业,为了做到训练由简单逐步过渡到复杂,不仅忽略了建筑内部实际的建筑功能,而且也摒弃了色彩和材质在立面上的考虑和表达,只限定用黑白灰三色表现,目的是让学生能全心关注形状之间的构成法则。这个作业极大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心,他们在把玩建筑立面设计的同时,也体会和掌握了点、线、面的作用和美学的基本原则,学会了如何利用点、线、面来组织平面和立面,达到了训练的目的。点、线、面的练习,让学生寻找一些建筑平面,然后对其进行分析,抽出平面组成中的点、线、面组成元素。改革后的色彩构成。该作业是在第一个点、线、面作业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点、线、面作业生成的立面付上色彩和材质,体现色彩构成及突出某个或某些形式美的构成法则,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一个既成的建筑立面上进行色彩构成。这3个作业完成之后,同学感觉很新鲜、很兴奋,体会到了构成在建筑平、立面设计生成中的重要作用,达到了构成课与建筑设计课有机衔接的目的。新晨
对于训练的第4个环节——立体构成,它仍然是前面3个作业的延续,目的是训练学生对体和空间的体验,强调尺度概念的表达。结合学生自己的建筑设计作业,分组合作,把自己的作业修改成兼顾建筑形体和建筑基地整个环境都符合尺度、空间构成法则的作品。
从这次形态构成课教学改革实验的结果来看,将形态构成课的学习按照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一个个作业环节的递加,让学生在一条有序的训练主线中,结合建筑设计完成自己形态构成课的训练学习是可行的。鉴于该项改革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会在今后的课程讲授中,逐步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地完善教学体系,让它既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也能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