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02:44: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化工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这次实习是我们在化工专业就读的三年来,第一次的外出专业实习。对于化学课本知识的运用,我们也就只有在学校的化学实验室运用过。虽然我们平时在化学实验室的实验操作很规范,但是我却不敢保证自己在这次化工专业实习中的工作操作,是否能够达到我们在化学实验室一样的水准。在经过这次化工专业实习后,我才认识到在化工厂工作时的实习操作要比我们在实验室难很多,自己也要对自己相关化学知识领域的知识加强学习。
我在实习前对实习地点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在化肥厂实习确实有点不符合自己的期望。自己实习前虽然对化肥厂的实习工,作可能有点失望,但是在化肥厂实习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在化肥厂的实习工作的难度,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料的。我们在化肥厂的实习工作主要就是相关化肥的制作,参入到化肥厂的化肥制作过程中。我这次化工专业实习的主要内容是脱碳这一环节,之后我将近几个月的实习生活,就要在脱碳这个车间里度过了。
在车间实习中,首先是熟悉这个车间里相关操控设备的使用,并在监督好这个化工车间的制作流程。我们在实习前的一个月,都是有车间的专业人员来带领我们进行这些工作,在我们之后的实习时间里,在这个车间里一部分的化工工作,就需要我独立去完成。虽然自己在整段实习过程中出现过一些操控设备上的失误,但是之后在请教专业人员后还是自己解决掉了。
在车间里实习,我们的工作环境不能算好,甚至有点恶劣,所以在这里将自己每天的工作做好,还是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的。同时在化工车间的实习工作量,也有一点点超出我们的承受范围,虽然之后自己在脱碳的流程操作没有问题了,但是在化工车间的工作量依然让我犯难。在实习的期间,我也参观了其他同学实习的化工车间,学习他们车间的实习工作,以及参观浏览化工厂整个所有的工作流程,以及化肥产品的制作。和化学产品的制作流程相比,我们在实验室的实验是真的要简单很多。
在这次化工实习中,我对于自己在化工专业上学习到的有:第一、让我更加全面的看到了自己以后可面对工作的问题,以及以后化工工作的工作环境。第二、让我知道在化工工作中,我们对化学用品的用量要格外注意,不然不仅可能制作不出来我们想要的化学产品,同时也会在车间工作过程中造成安全问题,危急我们的生命安全。第三、自己在某些化学领域的学习上存在着严重的漏洞,在这次化工实习中自己也清楚的体会到了,因为化学知识水平的欠缺给自己化工工作造成的不便。
[关键词]应用化工;实践;教学改革;四层次;四模块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108-03
引言
高校进行应用化工专业立体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的发展都存在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这种新形势下,我国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培养出社会、国家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应用化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直以来都是应用化工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相当薄弱的中间环节,这也是我国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以应用化工专业为代表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其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改革和完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
一、应用化工专业立体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一)应用化工专业的立体实践教学改革,是国家职业素质教育改革大环境下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其改革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可以更科学、更高效的达到职业素质教育的目标,从而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化工实践操作人才。
(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应用化工专业进行立体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也是高校自身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本身培养职业技术性人才的必然选择。当今是知识经济和知识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更好的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通过对应用化工专业立体实践教学改革模式进行研究,可以更有效的实现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从而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书本知识理论的依赖和束缚。
(三)从此次实践教学改革工作的研究目标来看,有助于完成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助于高职院校快速的去完成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四层次”整合,有助于高校更好的完成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四模块”整合。
二、当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方向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首先就是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其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也比较缺乏。实践教学一直是职业教育过程中所不断强调的教学环节,可以至今仍有不少高职院校在应用化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极大的漏洞。
2.实践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有些高职院校在应用化工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致使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也就使得应用化工专业立体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一纸空谈。教学手段的落后主要表现在实践教学设备、实践教学课程的设定等方面。如果没有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教学硬件和与时俱进的教学课程作为保障,那么将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应用化工专业的实践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解决思路方向探讨分析
应用化工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四大模块。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四个层次设定好之后,我校再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对他们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发展规律应用到化工技术专业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当中,进而规划为这四个模块:实验类模块、实习类模块、设计类模块、活动类模块。在实验类模块当中,我们也可以再次进行细化分工,包括三个层次面。基础性训练实验;实验操作技能的实验;综合设计实验。
1.实验类模块
实验教学一直都是职业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校在这次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中,综合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提高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职业素质教育发展以来,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我校通过进行中心化管理,加强实验类教学模块的作用和影响。
2.实习类模块
关于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实习类模块,我们主要关注学生的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等方面。我校会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完善化的应用化工专业实践基地,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措施。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我校已与多家有资质、有规模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发展战略关系。
3.设计类模块
设计类模块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完整的具有研究性意义的实践创新模块。这一模块的设计最看重的就是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采取相应的措施手段激发他们的潜力。同时,还包括一些基础专业课程的设计。
4.活动类模块
在这一模块主要注重活动教学的方式,因为活动教学本身就是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对学生的帮助仅仅是辅助的作用。但是,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一些成功案例在实践教学当中构建一套具有教育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活动教学形式。
三、深化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及其实施措施
(一)创新应用化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在由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专业高级教师组成的应用化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上,根据并制定了对学生人才的培养方案,并且通过了调研论证。同时,全面研究和分析了“四层次、四模块”对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立体实践教学改革的作用效果和积极影响。
我校已经与三家知名的化工企业签署了合同协议,建立了相当稳固的校企合作发展关系,从而解决了学生校外实习的关键问题。在校园内,我们的应用化工专业课程的基础实验实训实践等相关的设施建设较齐全,设置有:“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元素分析实验室”等,这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在校内的实验、实践等基本训练活动。
同时,我校还建立了专业化配套设施,以及完善系统的管理运行机制。同时还拥有一批高素质教师人才,这是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师同时具备教学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能力,从而保障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要求。
(二)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将不同的课程学科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应用于化工技术专业实践教学当中的各个实践环节。可以划分为:人文基础、化学、化工、综合这四个层次。将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立体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四个层次设定好之后,我校再针对性的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对他们的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将这种教学与学习之间的发展规律应用到化工技术专业的立体实践教学体系当中,进而规划为这四个模块:实验类模块、实习类模块、设计类模块、活动类模块。
根据以上四个实践教学层次和四大模块,可以将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分为: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校内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实践以及社团实践活动等,以上这些实践活动都可以由实践教学环节来组成,它可以最大限度的适应每个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和实践要求。
1.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建设
实践教学体系当中的硬件建设是一个必要因素,它与软件是并行的,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硬件与软件是一样重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对应用化工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加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管理的需要。
2.加强人文实践教学建设
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立体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对化工专业学生的人文社会实践教学建设,就是指加强人文实践教学的课程与内容建设。关于这一重要改革措施,可以从应用化工专业的新入校新生着手进行,通常情况下,新人校的学生前两周都是正式开学前的军训环节,所以,军训环节就是人文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始阶段,这个时期也是提高化工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最有效的一个环节。同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寒暑假的时候做一些相应的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以便更好的提升和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让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熟悉所学专业与社会的联系。
3.对化工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改革
实验教学一直都是职业素质教育以及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我校在这次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中,综合利用实验教学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对提高我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职业素质教育发展以来,实验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它对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我校通过进行中心化管理,加强实验类教学模块的作用和影响。关于实践教学模式中的实习教学,我们主要关注学生的毕业实习、生产实习等方面。我校会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完善化的应用化工专业实践基地,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措施。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我校已与多家有资质、有规模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发展战略关系。
4.改进教学方法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立体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改进其教学方法,像一些对学生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以及利用多媒体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巨大优势来进行实践教学,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更加有利于应用化工专业的学生培养其应用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学校可以建立专业化的化工实践基地,并且加强生产与工程的实训环节,因为任何创新和探索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都是根据具体和化学化工实践、实验活动来得出来的。所以,学校应该改变以往的落后教学模式,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立体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化工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构成;培养内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109-02
科教兴国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培养领域,研究生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对化工专业研究生的知识层次和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于化工专业教育工作者而言,探索适应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一、化工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构成
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指在诸如社会、人文、自然科学等领域,在探究真理的创造性活动中所应具备的能力,即独立完成科研活动任务的能力[2]。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化工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标就是使化工专业研究生具备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体来说,化工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能力
在培养化工专业研究生过程中必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探索化学领域某些未知的规律。因此,明确提出问题、确定研究对象,是科研工作的起点。选题一定要有前瞻性,它将最终决定科研工作是否具有创新性。
2.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其高低直接关系到科研的成败。对于化工专业研究生来说,实验室是最重要的工作场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实验工作的支撑。研究生应在实验中逐渐培养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如设计实验方案、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等。
3.获取知识的能力
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离不开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化工专业研究生可通过查询文献资料、了解本学科相关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等情况,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提出新问题,为从事实验活动搭建良好的理论平台。
4.表达能力
在培养过程中,化工专业研究生需要与导师定期交流,汇报研究工作进展,探讨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参加学术讲座和有关会议,在与同行交流中开阔视野。而这一切都需要研究生具有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
5.写作能力
化工专业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最终将以科技文章、毕业论文的形式加以体现,其水平的高低能够充分反映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强弱。在写作过程中,利用现有理论对所得到的实验新现象、新规律进行分析、解释,可充分体现研究生对本领域知识理解、运用和驾驭的能力。
二、化工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研究生培养首先要进行学位课程学习,目的在于巩固和深化研究生专业基础知识;然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在实验、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逐渐形成科研能力。
在学位课程教学阶段,通过开设多门涉及交叉学科的专业课程[3],聘请在该领域具有较深造诣的老师作为主讲教师,使研究生在系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相关前沿理论观点,开阔视野,为其进行科学选题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学习,不但可以培养研究生获取知识能力,使其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便于从中发现科研线索,提高选题能力;而且还可以使研究生掌握一些科技创作技巧,增强其写作能力。
在科研工作阶段,研究生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合理设计实验方案,严谨求实地进行实验操作,主动分析、解决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逐渐在科研实践中形成实验能力。通过定期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展、指导本科生开展实验工作、与同行交流心得体会,研究生逐渐使自己的言语更具逻辑性、专业性和说服力,从而完善其口头表达能力。在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后,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应不断将实验数据归纳、总结,熟悉科研文章的写作格式、提升写作能力,为学位论文撰写奠定基础,同时增强研究生的自信心和对学术论文写作的兴趣,调动其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三、化工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策略
高校化工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应该从培养具有独立科技开发能力和创造意识的创新型人才入手,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考核机制,力求按照研究生培养的各阶段逐步促进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实现研究生个人专业知识水平、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
1.组建多层次科研团队
高校培养化工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自我意识。研究生在独立从事科研活动中应充分开发自我能力,依靠自己寻求问题答案并最终完成科研任务[4]。但是,这里所说的独立不是单打一,而是要组建多层次的科研团队。以研究生导师的理论知识和科研项目为基础、以研究生参与科研实验为中心、引入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最终形成一个由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的科研梯队,创建科学合理的科研攻关模式,这种科研团队有助于研究生个人科研能力的养成[5]。
在研究过程中,导师首先引导研究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并以自身的理论知识为基础指导研究生进行文献资料检索,科学选题。研究生是科研活动的主体,是以导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研究生要就某一科学问题独立设计研究方案,并在实验中加以验证,及时查找不足,改进方案;然后在导师的帮助下通过理论分析和讨论,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并最终解决问题。同时,本科生在研究生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实验,提出相应意见以丰富研究生的创新思想。
研究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提高选题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通过科研实践活动提高实验能力,通过向导师汇报项目进展、提交实验报告、撰写学术论文和向本科生布置任务、安排实验,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最终实现自身科研能力的整体提升。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建立多层次的科研团队,注意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研究生个人的实验主体作用,适当发挥本科生的辅助作用,可使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2.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高校相关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为研究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学术交流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多学科的交流才能产生新思想的火花,培养和造就出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6]。
在研究生培养期间,相关部门可为研究生组织多层面和多领域的学术论坛,举办丰富多彩的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导师应尽量创造机会引领研究生参加国内和国际有关学术会议,让学生在交流中了解本学科领域发展的最新前沿动态,开阔学生的科研思路和学术视野,提高其科研意识和水平。此外,定期召开由导师、研究生共同参加的学术讨论活动也可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3.过程考核和终结评价相结合
对于研究生培养单位来说,研究生培养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是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制度保证。建立科学合理的研究生培养评价、激励和淘汰机制,确保其能够有效实施并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中,既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制度保障[7],也是引导研究生自主参与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平时学习与期末结业的考核,重视培养过程中各种实验、实践任务的检查与评价,建立和完善毕业考核评价体系。导师通过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交流会,安排学生在会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陈述研究进程等。在这一过程中,化工专业研究生应努力将理论知识和实验成果结合,总结成文,并通过多媒体手段将个人的科技成果、参与实验室科研活动情况展示给导师和考核答辩组。这不仅能够提高研究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其敏捷的思维。通过定期撰写研究报告、总结阶段性成果,可以及时得到导师在科研课题进展及成果方面的系统指导,这也是研究生实验能力、获取知识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的集中体现,在研究生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研究生培养单位应该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考核评价体系,将培养过程中的阶段考核和毕业终结评价相结合,用科学全面的评价考核指标调动研究生参与科研实验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切实提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能力,进而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结束语
对化工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法的研究不仅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必然需要。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人才又是推动创新的决定力量。就我国而言,高学历、高素质人才主要集中在高校。因此,对高校研究生培养应该注重其科研能力的加强和提升,而对于具有化工专业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单位来说,加大研究生参与科技活动能力的培养力度,着力培养高精尖化工人才和专家,对助推我国化学研究与化工生产领域的科学发展、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我国建立工业强国意义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李孝红,崔文国,翁杰,等. 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改革[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李晓航,张侃. 论创新型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其培养模式[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6).
[3]章晓莉. 基于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7).
[4]王大勇. 理工科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
[5]胡忠举,刘文辉. 坚持“导-研-本”路线,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4).
关键词 化工仿真;实训室;仿真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121-02
Effect of Chemical Simulation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Teaching//Hou Huanfu
Abstract Chemical simulation teaching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hemical profession,chemical simulation teaching can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imulation in the chemical clas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ching and use of chemical simulation obtained results are given full recognition.
Key words chemical simulation; training room; simulation software
Author’s address De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Dezhou, Shandong, China 253034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实践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其主要责任在于为企业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以坚实的硬件设施作为基础。对于化工类专业来说,教学设施包括各种化工单元设备及化工仿真软件。
由于大多数院校化工设备较少,或者设备简陋,跟现代企业生产要求相差甚远,对教学造成一定影响,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在学生完成课程后,一般会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实习。但是在企业实习期间,由于化工生产行业的特殊性,比如生产条件复杂,生产过程中常常伴有高温、高压、有毒、易燃、易爆、腐蚀等不安全因素,所以学生很少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只能以观摩为主,最终对化工生产只能有一个感性认识。而化工仿真的出现,解决了学生无法实际动手操作的问题。通过仿真操作,可以让学生在电脑上实现对化工生产装置的冷态开车、正常运行、故障处理等模拟操作,使学生不进工厂就能实际了解化工生产装置的生产和操作过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化工仿真的含义
化工仿真就是描述过程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在计算机上能再现化工生产过程系统的实时特性,以达到在该仿真系统上进行操作的目的。通过化工仿真操作,可以使学生在一个非常逼真的环境中获得对工艺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对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
2 化工仿真在化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化工仿真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仿真教学实训室既是学生的教室,同时也是化工企业生产环节中的中控室。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讲授化工仿真操作的同时讲授理论知识,在学生操作化工仿真软件的过程中再现真实生产过程的实时动态特性,体验化工生产现实操作环境,进而取得较好的操作技能训练效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训验证理论,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1 化工仿真教学可以增强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是化工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起着验证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1]。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紧密,实训过程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其面对的是复杂的实际问题和工程问题,所涉及的变量较多,设备种类形式各异,操作工作量大,每名学生只能完成部分操作,而且实训过程中介质在管道或塔内流动时很难观察到实验现象或故障情况,学生完成实训后一知半解,收获不大。
这些问题通过化工仿真技术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首先,化工仿真实训操作简便,工艺流程形象逼真。在实训过程中,整个工艺流程出现在屏幕上,一目了然,学生可纵观全局,也可查看局部,这样能较好地把握实训过程,掌握各种设备管道生产现状,及时调节各参数,这些设备数据将随操作发生真实的变化。这种既形象又逼真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化工仿真实训可实现自动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可以大大节约处理数据的时间。最后,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仿真实训可有效避免实训事故的发生。化工单元操作技术仿真实训的这些特点,能够克服在实际实训操作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优化实训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2.2 化工仿真教学为化工生产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化工专业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1-0061-01
一、课程改革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
专业课程改革是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改革与建设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反映了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内涵,也反映了高职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水平。实践证明,新的专业课程更具高职特色,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使专业人才培养更能满足化工职业岗位与岗位群的需要。
1.以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有利于高职人才的价值定位与功能确定,只有培养适销对路的学生,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对于面向化工生产一线岗位工艺操作与控制、工艺运行及技术初级管理等相关职业岗位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通过校企合作,以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等信息为引导,科学、准确地确定专业的角色与功能,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
2. 根据化工职业岗位与岗位群的需要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总体方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与依托。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及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程体系的正确定位与及时应变。高职课程体系应突出综合运用知识的鲜明特色,使学生掌握综合了不同能力模块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专业技术、与技术相关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与岗位相关的法规要求、与合作相关的人际规则等)。
3.诚邀企业人员共同编写专业课程立体化教材。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化工生产过程原理的理解和生产过程的控制能力,传统教材比较抽象,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提高专业课程教学质量,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先进的教学方法与先进的教学工具为手段,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个性化、立体化的教材(纸质教材、多媒体教材、网络教材)编写,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实施"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学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我院在立体化专业课程教学中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模拟的生产装置、多媒体、仿真设备模型、实物等融为一体,以项目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教、学、做"一体,在职业情境模式下实施工学交替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5.确立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的多样化考试模式。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实施手段必将带来新的考试考核方法。必须摒弃传统的期中、期末考试制度,建立合理的新的评价体系。我院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按阶段、分层次根据知识、能力、素质确定考核细则,并坚持以技能考核为重点确定评价标准。在考试考核形式上,有笔试、电子试题库计算机考试、以任务为驱动的技能操作考核与现场问答等多种形式。按照新的评价标准实施考核,学生的综合成绩良好,与企业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基本吻合。
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核心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而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学校教其育又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
1.在高职学校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职业学校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高职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是摆在我们广大高职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2.在高职学校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可以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化学实验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钠与水反应、镁条燃烧、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但这种好奇与兴趣是本能的、不稳定的认识倾向,还应激发社会性动机使之成为主导动机,方才起着持久、稳定、强有力的动力和维持、调控作用。力。培养创新能力的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职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通过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3.在高职学校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对好的方案特别是有创新的方案,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创新,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4.在高职学校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活动的基础是科技活动,科技活动的开展状况深刻地左右着创新活动。为此在工作中必须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开展科技活动。没有条件必须创造条件。从课外兴趣小组开始,建立初步的创新活动的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要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想方设法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关键词】中职学校化工专业创新能力
一、知识重组中创新
老师进行授课的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通过给学生们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地积极和主动。因此,创设情境在授课中至关重要。由于中职学生自己所固有的特点,他们对于一些知识的理解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在给学生们进行知识讲解的时候,应该向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的实例,来增强学生们的直观感受。另外,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把各种素材与实际进行完美地结合,以此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传统的授课方式都是填鸭式的,造成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不高,因此,为了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老师在给学生们进行授课的时候,应该放弃这种已经逐渐落后的教学模式,转而采取更加科学的授课模式。例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加大对于计算机的使用力度,此外,还应该多向学生们讲解化学实验,让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能够变得更加的直观。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授课环节之中的主体,学生们往往都是出于从属的地位,他们对于知识的吸收也不够主动。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们讲什么,学生们就听什么,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地抑制了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的原因,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地调动起学生们的思维,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在不断质疑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终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中职院校的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过分地呆板,应该采取适当的策略,对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点进行深度地挖掘,让学生们能够掌握深层次的知识。此外,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还要紧密地把握学科的变化规律,进而激发学生们的探索精神。
二、培养兴趣中创新
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对化学这门课程保持足够的兴趣,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才可能投入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培养兴趣非常重要。在当前的阶段,化学教学依然多以理论为中重,这就使得学生们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枯燥无味,这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负面效应,严重的还会使学生们出现厌学的情绪。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老师和学校应该对课程的安排和设置做出相应的调整,减少理论的课时,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花费更多的时间,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们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更加具有热情;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进而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地施展。由于中职学生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每个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对他们相应地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做到学有所获,体会到知识带给他们的满足感。老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创新小组,通过各个小组之间不断的进行比赛,来增强学生们的创新热情。
三、解决问题中创新
老师在给学生进行授课的时候,要通过给学生们创造学习机会,来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变得更加地投入,老师要运用一切机会来向学生们设置疑问,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比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出合适的情境,让他们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该事物上,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引导,让他们去运用创新性思维来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通常会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并通过对新问题不断地进行解决,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创新见解,进而让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提升自己创新水平的要求。
四、重视实验前指导,有的放矢
实验前的准备,如果学生不做预习,效果是难以保证的。教师首先应将实验内容研究透,吃准重点难点,布置预习时便提请学生予以关注。任务布置要达到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目的和方法。使得学生在动手实验前,脑中已有完整的实验操作体系,不会手忙脚乱。如对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指导时就要给学生讲明这是两个实验的内容:一是按规定浓度配制溶液,配制溶液时对固体物质强调溶解,稀释一定体积,混均;二是确定该溶液的浓度,要注意的步骤有:①选择基准物;②称量基准物;⑧溶解基准物;④加入各种试剂;⑤滴定;⑥终点判断;⑦记录及计算等。完成到这一步,可以说基本已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要想进一步提升,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自觉预习实验、熟悉仪器、做好善后工作的习惯。在实验开始前可有条件地对学生相关知识进行抽查;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台上相关物品的善后工作进行记录,并纳入平时考核成绩,对习惯欠佳者进行反复督促,日积月累下来,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了,日后步入工作岗位,也应能处理得当,游刃有余。
五、强调工作规范性,勤能补拙
标准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开始,我们以化学分析实验为载体,练就学生规范标准的实际操作。鉴于中职生的理论基础较差,笔者通常采取将规范操作的要领编成口诀,便于其记忆,如对于容量瓶的使用,笔者要求学生牢记:“固体溶在烧杯里,转入量瓶波棒提。烧杯润洗五遍清,勿忘润洗转量瓶。稀释一半需平摇,接近刻度要滴加,塞上倒转摇均匀。”学生在实验中达到熟练的程度,除了要求他们记准要领口诀外,反复认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而在实践环节中,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失误或失败,要有十分的宽容与耐心,如对于酒精灯的使用,让学生自己装灯芯,加酒精,调火焰;对于酒精喷灯,应多让学生自己安装,掌握方法,安全操作;在练习铁架台、铁夹的使用时,学生从夹持仪器的顺序、姿势等各方面均提出严格的训练要求,督促其反复训练。规范熟练的操作习惯一旦养成,过硬的动手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的核心也就初步形成。
六、培养严谨的作风与负责的态度
学生在实验中屡出浪费铺张的现象,这是严谨的工作作风尚未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对于职业技能的形成有巨大的推动力与反作用,而欠佳的职业技能也制约了职业态度的提升与升华。
七、结语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在化工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非常关键,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采取各种手段,让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并以此为基础,达到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的目标,进而让学生们把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刘珍.化验员读本(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分析化学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表征,测量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和测量有关成分含量。分析化学作为中职院校化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职院校分析化学教学过程有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为了适应发展分析化学教学者就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出适应发展要求的人才。
一、改革教学内容—理论和实验并重
以往的分析 教学,侧重理论教学的系统性,而实验教学只局限于验证性,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障碍,这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和从业能力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我们尝试从教学内容入手进行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讲义上。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出符合现代中职教学要求的分析化学教学讲义。教学讲义的编写以理论教学内容“必需、够用”、深浅适度为原则,就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解决了某些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重复的问题,达到了各专业所需要的内容要求。如,教学内容突出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的知识。实验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实验课只是为了验证理论上的知识,去掉验证性的实验,大幅度增加应用方面的实验。再如,定量分析实验内容增多,定性分析实验内容减少。改革后,理论知识大大减少,而实验课有所加强,现如今,教师“包”得太多的现象普验原理遍存在,从实,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处理都有教师深刻细致地讲述给学生,学生只要按照教师讲述的步骤和方法按部就班就能完成实验。这样的结果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因该主动把“包”得过多的那部分交给学生自己处理。具体做法:在做某个实验前,给出指定参考书和思考题,学生通过查,看,思考来完成,教师通过对预习结果的检查和把关后,对实验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重点讲述后,学生就可进行实验,这样,讲课时间减少了,学生实验时间增加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再如:缓冲溶液,标准溶液,指示剂等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配制。在教学中,在基本操作和训练的同时要经常穿插设计性实验,使能力的分解培养和综合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依次按基础训练,综合实验,研究试实验推进教学进程。
二、改革教学方法——从单一到多样
通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就教学方法而言,在遵循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必须因学生的基础,因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由于当代中职院校学生基础薄弱,而自主学习的习惯尚未形成,因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习方法传授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学会自学,学会查阅所需的分析化学知识,将所学的分析化学知识运用在专业上,解决一些问题,解释一些现象。其次,我们将引进一体化教学,就是在课堂上除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外还要求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实验操作,尤其是在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打破了过去一块黑板、一张挂图、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是通过课堂上教师对仪器的现场操作来完成教学内容。第三,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中注重采用启发式、课上讲重点、难点,随时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学生思考,或留一定量的课后思考题,下一节课由同学讲解,鼓励同学们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情况了解他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且通过讨论还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 突出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接轨
目前中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尤其是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尤为突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打破教材的束缚,这就要求老师每年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下工厂实习,了解一般的化工质检部门如何常规检验,用的是什么样的仪器,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教师回来做成多煤体课件让同学了解学习,再就是我校也和多家企业进行业务合作,每年他们的质检部门会派专人过来,根据他们目前实际的生产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关操作上的培训,在培训的同时教师也有了学习的机会,可以进一步的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综上所述分析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课本上的内容。
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把课本上的内容用到工作中去,工作以后要再次用学过的内容进行创新。总之,经过几轮的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后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更符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适应时展的要求。参考文献:
[1]唐顺铁.分析化学的内容应进行改革[J].大学化学.1999(14).
关键词:高职;化工;教学改革;素质;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216-02
一、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综合发展的人才,随着社会的转型和文化的交融,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社会的多层需求了。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化工专业教学来说,其本身的应用性决定了必须要在人才的培养计划中增加更多应用性的成分。但是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过于书面化和理论化,这对于素质教育的贯彻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只有对高职化工专业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够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2.凸显教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需要。高职院校所有教学都呈现出应用和实践性的特点,对于高职化工专业教学来说,也满足以上的特点。实践性和应用性已经成为了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根本指标。所以说,对于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进行改革,是凸显教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需要,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高职教学的教学质量才能够凸显出来,才能够不断地满足社会的需求,这同时也成为了高职教学的主导方向和根本趋势。
3.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然选择。何谓优秀人才?可以肯定地说,优秀人才是结合时代的、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它完全地摆脱了书本和理论的建构和束缚。也就是说,优秀的人才是开放的,与时代接轨的。那么对高职院校的化工专业教学来说,通过有机的教学改革,让学生的心态更加开放,让学习质量与时代的要求相契合,这对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有着极大的帮助作用。只有按照这个方向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二、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人本地位难以发挥,教学效率不高。目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中凸显的重要问题之一是学生的人本地位难以发挥,教学效率不高,这也是目前教育界中出现的通病,教学过程太过于追求知识的传输,却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接受能力,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一方面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教学,认为自己的教学体系相当完整,但是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没有学习兴趣,对于教学内容产生厌烦的情绪,这对于教学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些问题。
2.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缺乏。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实践内容匮乏,这也是教学中凸显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甚至出现极大的漏洞,这就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钻空子”,或者还容易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不到锻炼,综合能力较差等。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现实实践之中,也无法正确领会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容易导致他们学习重点偏颇现象的发生,总之不利于学生的多方面发展,难以让他们突破自我,不利于自己素质的提升。只会理论不懂实践的教学,就不是完整的教学,势必不会从本质上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手段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高职化工专业的教学,往往存在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这就无法满足时代教学的需要。如果不能够结合先进的教学设备来进行教学,就容易降低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学实践的展开。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教学手段的先进与落后,其实从客观上反映了教学硬件设备的好坏,如果教学手段过于落后,那么学生在具体的实践课程中的学习效果也会一般,无法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教学中容易出现这个问题,或者是忽视了这一方面,或者是资金不够,总之还需要加强努力。因为如果没有先进教学手段作为教学支撑,教学各项活动根本无法得到顺利开展,这对于教学的进行是极为不利的。
三、如何深化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改革
1.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是深化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要想培养出多方面、全方位综合发展的人才,就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完善教学体系,不断地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目标。进行这些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首先调整相关的知识结构。关于调整知识结构,其目标是加强培育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与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知识。制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并能与国际接轨的全面教学规划。那么对于高职院校化工专业的教学而言,必须要让他们在学习好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比如人文社科知识、哲学、语言学等等,让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不断地实现自身能力的发展。
2.改进教学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在进行高职化工专业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善于通过启发式教学来开启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阅读很多课外资料,不能光看一本书。另外,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找资料;还要指出方向,鼓励学生探索;还有课堂讨论、专题报告、计算习题、课程考试等多种形式。可见,启发式教学不仅能减少学时,也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兴趣。只有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得到激发,同时让他们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享受乐趣,不断地实现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只有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够得到应有的提升,这对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和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将多媒体手段和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去,要不断地让教学过程更好地与时代接轨,这样可以不断地让教学目标、教学方向得以明确地践行。推行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校内网、CAI、仿真实验等。通过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让具体的教学环境更好地与时代吻合,不断地提升教学的前瞻性,这对于学生本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效果和意义。特别是高职化工专业的教学,离开先进的设备和多媒体技术是不行的,否则教学质量只能趋于落后,不利于教学计划的进一步开展和实行。只有不断地实现教学手段的革新,才能够让教学得到顺利的进步和开展,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实现知识、能力两方面的提升,这对于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意义,同时这也是时代教育的根本需要,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加强实践,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加强实践,注重实践课程的教学是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中必须要给予充分重视的。通过实践课程的践行,能够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不断地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双丰收。创新实验室,组织和指导学生课题,探索创新。建立实践基地,加强生产与工程的实践训练,最后还要鼓励进行社会调查、市场调查。课题与探索创新不是仅凭想象,要有实践,要做实验。通过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学生一方面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变得更加灵活,另一方面还能够提升教学本身的系统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于高职化工专业的教学而言,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能够让他们将来更好地与时代接轨,让他们不断地提升自己将来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同时也是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必然使命。
5.规范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能够从客观上为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可能性,也保证了教学环节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实践。改革教学管理,应该推行现代化教学制度,包括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校园学术环境,建立自由选修课程的学分制度,鼓励跨学科学习,改革考试制度,逐步实行淘汰制,推行现代化的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估制度,建立教师进修提高的制度等。只有如此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教学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更要注重外在教学环境的营造,塑造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在专业、能力、素质等各方面得到顺利的提升,满足他们多元空间的发展,引导他们在学好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升自我、塑造健全人格、强化完美自我,实现教学的多方面发展,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多方面的保证,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进步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进行高职院校的化工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凸显教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需要以及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目前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学体系不够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缺乏;教学手段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学生的人本地位难以发挥,教学效率不高。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要立足于这些问题展开深入的改革,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加强实践教学、规范教学管理等,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海霞.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2).
[2]邱勇波,白雪梅.高职院校化工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10).
[3]王晓敏,何静.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模式及其选择[J].教育导刊,2012,(06).
关键词 高职 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The Discussing of Teaching Reformation in the Voc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
TANG Shuzhen
(Hu'nan Chemical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Zhuzhou, Hu'nan 412004)
Abstract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course and combined with the writer's own teaching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reform effect of the course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an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 these aspects.
Key wordsvocational;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盛和技术交流的扩展,专业英语已经成为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综合素质和技术交流工具之一。为此,大部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都开设了专业英语课程,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化工专业英语词汇、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和理解化工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1 高职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目标是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在工作中使用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能运用英语为工作服务。例如要求学生能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各种英语材料,包括文献、专利、合同、设备与工艺说明书等;能对相关的英语技术资料进行翻译;还能运用专业英语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沟通。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却往往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究其原因有二:
1.1 学生方面
大多数学生上高职是上不了一本、二本和三本的无奈之举,因此学生构成相对来说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整体偏低,而英语又是绝大多数学生最头疼的课程,长久英语学习的困难,更导致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挫折感、焦虑感甚至厌学感。
1.2 教师方面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课堂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朗读、讲解和翻译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往往学生没有掌握到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还把专业英语课程与大学英语等同起来,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教学效果。
2 高职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针对目前专业英语教学的质量不甚理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自己的教改经验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学过程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2.1.1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都围绕一个学习目标,教师把目标分解成几个小任务,学生在强烈的问题动机下,通过对学习资源和自身知识储备的积极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因此专业英语教学应当设定任务,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在这过程中,应注意把大学基础英语中重视分析语法的部分压缩减少,而加强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尽量少讲,而把时间交给学生。①在高职院校学生都有毕业设计环节,在学生毕业设计环节,在下达设计任务书时,就提出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方面的考核要求。本院化工类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中,我们规定每一位学生都必须用英语撰写设计摘要,也要求学生将行业的英语技术资料翻译作为毕业设计材料的一部分,这些都可以作为专业英语教学过程的任务,让学生带着这些任务来学习专业英语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训练。
2.1.2 小组讨论法
小组讨论法是指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每组安排3-6 名成员,每组学生按成绩分组,保证各小组实力相当。课前布置讨论内容,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准备。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比如化工专业英语中的“反应设备”这一单元,把课文内容分解成“间歇操作设备”“连续操作设备”“半间歇操作设备”板块,每组重点对其中一板块进行讨论和学习。这样既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和提高。
2.1.3 实训教学法
专业英语大多没有实验实训环节,而高职学生对于实训环节又是最感兴趣的。我们通过将专业英语课程与文献检索课程的任务(比如说CA的查阅;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查阅)结合,让学生以英语为载体进行相应的业务练习,解决文献检索过程中,英文文献的查阅和理解问题,给学生以成就感,以便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现代手段
结合教学内容制作精美的课件,比如介绍化工生产工艺和设备时,放映动画插件,可以让学生看清设备是如何运转的。收集一些设备,仪器实物图片让学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新工艺、新设备,学生非常乐意去了解和接受。
2.3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实现教学相长
首先,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时俱进,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书籍和资料,了解行业的发展动向,参加一些科研项目,巩固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其次,尊重和鼓励学生,他们都是大三上学期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英语基础普遍薄弱,比如,有相当的同学是“哑巴”“聋子” 英语,甚至还有部分同学是“瞎子”英语。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给予他们信心,强调学生的长处,强调化工专业方面的知识在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因为他们已有了化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英语时应当与专业课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来理解,这样就不会太费劲。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摸索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式方法,让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效果能够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采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加强校企合作职高教学情境的创建有着其独有的特点,即学习与工作综合、岗位真实、环境复杂以及企业具有文化性。职高学校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在工作中需要的岗位胜任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而且更能够培养一定的人格认同能力,岗位迁移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换而言之,职高学校通过创建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与此同时,在创建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渗透职业要求,提高学生的知识接受与传授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职业要求的职业能力是不同的,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也是不同的。但是任何一个专业的教学都可以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这个方法适用于职业高中的教育。根据现代化工行业的特点,以及诸多化工企业对从业者的要求,通过将仿真技术与真实的环境结合在一起,采用计算机的虚拟技术,加强校企合作无疑是教学情境创建的重要措施。
首先,可以在小型的流程型装置上,进行真实的物资运行与反应能力的训练,促使学生建立对于化学反应中的流量、压力,以及温度等不同工艺参数的初步概念,加强化学反应工程中控制手段的熟悉,使学生能够在化学工业生产中选择正确的化学反应。其次,在工段级的流程中,我们可以采用真实的装置,但是反应与物资运行的状态采用数据模拟,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真实的控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对化学反应器,以及单元操作的能力,通过不同岗位之间的配合,使学生熟悉化工生产相关工作的处理流程。第三,如果采用真实的企业生产岗位运行在模拟的装置上,完全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进行管理,使学生在操作、安全生产,以及经济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第一层与第二层的训练可以在校内的训练装置上进行,这两个层级上的训练可以采用小型流程装置,或者工段级流程装置,在这些装置上应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训练效果。第三层次的训练必须要让学生到企业中参加训练,通过实习来进行整体化设计,并且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因此,职高化工专业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必须要加强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应用,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采取过程式考评的方法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作过程是指企业中一件工作任务从获得到最终做出成果的整个过程。职高化工专业教学情境的创建需要多种载体,对于学生的训练更是需要从资讯掌握到计划实施,再到评估等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必须要与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将化工专业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充分地展现出来。职高学校仅仅进行教学情境的创建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学情境创景之后的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化工专业学生的考评不仅要进行诸如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相关的终结性考核,而且要更加重视过程的考核。职高学校必须要意识到每一个训练项目都应该成为学生考评的内容。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合作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都需要列入到考核内容之中。此外,职高学生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加一些企业活动等,这些也应该是对学生进行科学考评的根据,这些都是学生能力的证明。因此,职高化工专业教学情境创建的考评方式要深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通过科学、公平、有效的考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学生步入企业奠定坚实的能力基础,促进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化工行业的特点,以及职高学生的成长阶段和心理特征,职高学校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化工专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是一项重要而关键的任务。各个职业学校是为企业培养一些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化工类专业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教学情境的创建,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保证学生的就业,为化工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一线职工,促进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
作者:余娟 单位:江阴市南华中等专业学校
关键词 化工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ZHANG Zhengguang, LI Dey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raining target, materi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emical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introduction and the graduates employment, clear learning objective to play a certain role for Chemical Engineering Freshmen to adapt to the new school environment.
Key words chemical engineering; train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employment
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2014级新生马上就要入学了,新生可能在思考诸多问题。我们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供新生参考。(1)通过四年大学学习后同学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2)化工专业开设那些课程?(3)同学们毕业后就业前景怎样?
首先谈谈通过四年大学学习后同学们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总而言之,对同学们的培养目标是成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化工工程师。工程师指具有从事工程系统操作、设计、管理,评估能力的人员。按职称(资格)高低,分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正高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工程师(中级),助理工程师(初级)。一般来讲,要把同学们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具备系统、扎实的化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宽广的专业面知识,具有一定的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和较强的工程设计能力,一定的市场认知和开拓能力,良好的外语及信息获取能力,能够胜任化工、石油、能源、环保、医药、食品及劳动安全等部门的工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与培养目标相应,需要开设哪些化工专业课程呢?下面对它们作简略介绍。
“体育”课程的作用是促进同学们身心发展,增强体质,并对同学们进行道德品质的教育,使同学们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军事理论”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军事训练”是借助军事化训练,培养同学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毅力、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百折不挠、打不烂拖不垮的铁血精神,对待生活持正确态度,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成长能力,并有助于同学们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形成。
“形势与政策”是促进同学们用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深入了解国情民情、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动向,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内容涉及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等。)是对中学英语的深化,有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
“基本原理”是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是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对于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及将来的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讲述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使同学们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成才目标;使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理解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努力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讲述近、现代时期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斗争,探索国家出路,改革浪潮中的大,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华民族的努力奋斗,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等内容。使同学们不忘国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构筑中华民族复兴梦。
“大学生就业指导”包括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指导、技术指导、法律指导、创业指导、就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岗前指导等内容,为同学们将来就业指明方向。
“创业基础”为同学们指明创业之路,为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为同学们将来自主创业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微型计算机为基础,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XP、Word 2003、Excel 2003、PowerPoint 2003、Office 2010、网络基础、Photoshop、Flash、FrontPage 2003和Access 2003等,同时还概要介绍了Windows 7和DOS等内容。主要训练同学们在计算机应用中非程序设计部分的操作能力,培养同学们的计算机文化素养。
“计算机语言C”广泛应用于基础软件、桌面系统、网络通信、音频视频、游戏娱乐等诸多领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C/C++技术在3G网络通信(移动网络、互联网、Zigbee等专用网络)、多媒体处理、智能识别等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动和发展。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及“有机化学”都是同学们在中学已经涉及的课程,其研究对象不变,但是,内容却大大拓宽和加深了,研究手段也发生了质的变化。
“物理化学”是一门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物质系统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可谓近代化学的原理根基。
“能源化工”是对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加工和有效利用。一次能源指从自然界获得可直接应用的热能或动力,通常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及水能、热能等。二次能源指从一次能源经过各种化工过程制得的使用价值更高的燃料,例如,由石油炼制得到的汽油、柴油、重油等。本课程讲述通过改进化工生产工艺,可以减少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高分子物理化学”是以高分子链为中心内容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天然的和合成的高聚物在聚合过程中所生成的高分子链的分子量分布,链结构的序列分布,支化、交联、降解和其他化学反应过程的链结构理论分析,分子链的构象统计,稀溶液性质,溶液理论等内容。
“现代化工概论”使同学们学习和了解现代化工概貌及其工程与技术基础知识,化工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典型生产过程及发展的方向等,同时结合新世纪化工面临的挑战阐述了传统化工向绿色化、精细化、高科技化的现代化工的发展趋势。
“化工分离工程”讲述化工生产过程中,原料或中间产物或粗产品等混合物的分离,利用被分离组分间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采用机械分离工程方法或传质分离工程方法将混合物分离开来。
“化工传递过程”着重阐述动量、热量和质量的传递实质和规律,以及传递过程中强度量分布和传递速率。
“化工过程模拟”主要介绍化工过程模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重点讲述主要化工单元过程的计算。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的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利用比较特殊的仪器,采用几十种分析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形态分析。同学们将学习多种分析方法的原理、操作及应用于化工生产中的许多物理量的测量。
“化工过程设计及开发“是研究如何进行化工产品开发。化工产品开发是新的化工产品或新的化工工艺经过实验室研究、放大试验到工业化生产的全过程。课程涉及合成、工艺、工程、设备、控制、经济及环保等多种学科知识,是从学习化工专业知识到应用知识的桥梁。通过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新的化工产品开发的过程和开发的方法。
“化工热力学”是热力学化学工程领域的一门学科,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第二定律出发,研究化工过程中各种能量的相互转化和有效利用以及研究变化过程达到平衡的理论极限、条件或状态,是化工过程开发、设计和生产的理论依据和有力的工具。
“化工系统工程“是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系统,谋求该系统的整体优化,即合理确定和控制系统各个组成部分输入、输出状态,使得反映系统效益的某种定量函数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这种体现系统整体目标的函数称为目标函数。例如进行某个化工装置的最优设计时,通常选用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作为目标函数,以寻求总费用最小的设计方案。
“化学反应工程”是以工业反应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反应技术的开发、反应过程的优化和反应器设计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新兴工程学科。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化工专业 能力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有关“高职专业教育大讨论”的热度较高,这一方面表达了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诉求需要,表现了高职教育良好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是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和深入调整的大背景下,大家对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高职教育研讨交流的亮点,往往集中于“校企合训,工学结合”、“与市场接轨”、“以就业为导向”等几个关键词,这些经验理念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独有特色。但我们也应清醒意识到,高职教育现在正面临着专业发展趋同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一些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在被借鉴或推广的过程中,要谨防“胡子眉毛一把抓”或“水土不服”问题的发生。
1 对讨论热点的几点思考
高职专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形式和途径,可以多种多样。 “与市场接轨”等上述方式,是顺应经济发展大潮,取得良好成效的几种形式。但由于企业、市场有其自身的价值目标和运作规律,且随着地域性、行业性、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若职业技术院校不对自身的培养方向、区域发展程度以及协作企业进行分类研判,将某地、某时、某校企合作的范例盲目套用过来,就易出现以偏盖全、“南橘北枳”甚至“以形式掩盖本质”的错误,造成院校教育在学生培养中主导作用的弱化缺失。问题的根源,就是没有对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环境和依据进行准确把脉。
跟人才供需市场往往存在的短期现象不同,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具有周期长、效益滞后的特点,需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高职教育,既要紧紧遵循自身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定位,也须紧紧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既不能偏离高职特色,也不能使教育市场化、商品化;既不能无视经济社会的变化闭门搞教育,也不能忽视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主动作为。培训形式的创新,其本质就是立足现有的社会经济形势,如何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内涵本质进行更好地挖掘。培训形式的选择,可因专业特点、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但对能力的内涵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必须准确、深刻和相对稳定。
下面根据笔者指导技能大赛活动的经验体会,结合近年的高职化工专业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如何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 多维度理解和把握实践应用技能,拓展能力结构和挖掘能力内涵
高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塑造,是与经济社会的需要、专业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教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学生的认知心理和个性特质等密切相关的过程,只有系统性、有计划、多角度地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学生形成自我认知感强、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发展后劲足的专业技术人才。
2.1 强化对专业学习的认同归属感,夯实技能的思想根基
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普及、高学历深造者日渐增多、科技迅猛发展以及应用水平不断跃升的形势下,高职专业教育面临着一些普遍性尴尬:有些条件实力较好的高职院校或高职专业,缘于各种需要想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出现了高职专业教育提升层次就是为了摘掉高职“帽子”的苗头;“领导干部的子女不上职业院校”,媒体的这条报道主要反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但也给人一个强烈的信号:上职业院校的前景不好;优秀的高职学生认为高职毕业后没有竞争力、争取“专升本”的比例持续上升等等。这些现象无疑反映了职业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自己执教的化工专业学生中,就学生对所读专业的自豪感、自我认同感、就业信心及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随访,结果表明约有三分之一学生持灰色消极答案,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不清楚”。这不禁让人深思,试想,一个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不强、对自己的发展没有美好憧憬的学子青年,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能有多少?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些许偏见,会对价值观念和职业素养尚未成熟健全的学生产生何种影响?又会给高职专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埋下的多少隐患?当代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做好高职教育顶层设计的迫切性,在目前的环境形势下,培养和树立学生自我价值的归属认同感、学习专业的信心兴趣、职业发展的理想抱负,是关系到人才培养成败的基础性、内在性和长远性工作。
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的影响力,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刻的引领作用,而大力宣传高职专业的地位贡献、专业知识的应用成果、专业模范人才的成长经历,则能激发激励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心志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院校、省市技能大赛到工艺水平很高的国际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从化工技术工人、技术专家到行业的骨干领军人才,高职专业人才有广阔的舞台天地。文化价值的正面引导、学生专业态度的端正和专业视野的开阔,在学生们思想变化活跃、价值观念多样、注重个人追求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2.2 完善专业知识理论的基础结构,提高技能的理论自信
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践应用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首先要教“透”,重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是深入学习时必不可少的基础,掌握不好就会在继续学习中产生障碍,影响学生对实践、现象的观察理解,决定动手能力的水平。同时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众多的知识点是以其为核心推演出来的,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其次要教“活”,强化理论知识向应用能力的正向迁移。沿着理论—实践—反思—理论—再实践的学习规律,要让理论到实践的联系渠道“活”起来。联系的角度越多、频率越高,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能做到在不同背景和条件下灵活运用知识,操作时心中有数、得心应手。同时要让实践到理论的反思过程“活”起来。科学、充分的反思回馈,有助于涵盖专业的原理、方法及知识结构向实践技能的正向迁移,增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知识理论是“长久”续航能力的根本保证。学生有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具备自我完善专业知识和跟进专业发展的学习能力,增强其毕业后的职场竞争力和持续的自我发展力。
2.3 严格实践操作的分类训练,打牢技能的基本功底
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渠道,一般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程、生产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或论文等,为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提供机会,或者是通过一定的体制或制度,如建立产学合作的方式或工读课程的形式,使学生亲临社会生活实际情景。按照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针对性训练:
(1)专业基础性训练。如化工专业中溶液的配制与pH值的测定、蒸馏及沸点的测定、用重结晶法提纯乙酰苯胺、萃取分离实验等等,这些属于专业操作的基本功,须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做到熟练、流畅和准确,培养学生专业、严谨、细致的作风习惯。(2)与专业理论结合的配套性训练。如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煤制甲醇仿真实训、离心泵操作仿真实训以及精馏塔操作仿真实训等等。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认识与实践一致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原理、认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发专业兴趣以及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以市场需要为牵引的适应性训练。如组织专业性的调查参观、见习实习,使专业知识与市场需要紧密联系,加强技能培训的灵敏度、任职针对性和就业竞争力。地区的差异,企业的不同,适应性训练的性质、内容和方法都有所不同。要认真分析专业的发展动向与实际需要、企业的性质和在业内的先进程度,做到就业适应性与专业综合能力、企业需求与学生长远发展的兼顾。
2.4 共性培养与个性引导相结合,发掘技能的潜力后劲
成功的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提高总体培训质量的基础上训练出更多的技术能手、“白金”蓝领。让弱项比较突出的个别学生、让每个学生比较鲜明的弱项、让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都能通过有针对性分析指导,获得进一步提升能力的空间。
首先,通过充分了解学生普遍的知识水平与智能结构,进行共性教育。培训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恰当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唤起和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兴趣,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促进能力的发展。一方面使学生不能轻而易举的掌握教学内容,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与努力探索才能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与智能结构又能使这种思考与探索取得积极的效果,从而在知识和能力这两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其次,针对学生在培训中的个性特征和差异表现,进行个性引导、分类指导。从共性教育到个性教育,就是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求索知识的能力提升。发现和纠正学生个中的缺陷或盲点,培养其最基本的能力;让学生以符合自身思维特点的模式来更好接受专业知识训练,提高培养的成效;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引导综合素养高、有条件的学生,从被动接受、自觉主动的阶段向自由自悟的境界上升,而让培训效果差的学生认识到自身倾向性弱项,形成有效性、针对性强的克服举措。
3 结语
高职教育在过去二十余年时间内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对社会经济形势、自身职责使命以及学生思想动态有一个客观、冷静、清晰的认识,善于对不同的理念经验进行总结吸收和归纳分析,才能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