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时间:2022-07-16 11:2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第1篇

一、自然资源市场化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科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价格低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几成甚至更低。资源产地及其企业使产品进入市场的自和活动余地极小。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型产品的价格显得越来越不合理。“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可以因原料低价而毫不费力地取得良好的效益,而资源型产业部门却负担着巨额的行政性亏损。于是,加工型产业部门毫不珍惜廉价的原料,资源型产业部门更无积极性去提高资源产品的产出率,从而造成了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源的高投入。据统计,我国能源投入系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中高居首位,资源的浪费十分惊人。另外,资源的计划配给还造成了隐性的浪费:资源产品被国家指令性计划调出产地,而产地的资源加工型产业部门又被迫去资源非产地购回这些产品(例如黑龙江省的原木被源源为断地调外省外,省内造纸等行业每年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省外购买原木),这对于运输部门的压力无疑是巨大的,而且还造成了资源产品的损耗及人、财、物的浪费。

可见,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层次低、转换慢的根本原因。此外,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还造成了其他一些消极影响,计划体制使基层单位的领导者没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感,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计划体制损害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公平竞争不能得以体现,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计划体制常使资源产品的消费者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常出需要者无供给而不需要者却又被迫购买的现象;计划体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还引发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二、自然资源市化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

1.自然资源市化对资源型产业的影响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各需求者竞争的结果必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上升。摆脱了长期以来计划体制制约的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将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困扰我国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危机”将得到缓解。经济状况的改善使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自然资源的产品产出率也随之有所提高。但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也必然会上升,在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资源已处于超强度开采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成为自然资源市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实,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在计划体制之下已经存在了,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必然结果,并非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的过度开采,一方面是由于管理部门为满足加工产业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而对资源产业部门下达超强度开采的指令性计划,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源产业间门为补帖计划内产品的政策性亏损而自行大开采强度,使企业能够获得以高于计划价格出售的超额产品的收入。其他一些因素,如集体和个人违反政策私自开采等也是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的原因。

可见,正是由于计划体制的约束才使自然资源不能在市场机制下达到供需平衡,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低产出和过度开采。解决自然资源过度开采问题的合理途径是自然资源立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健全的法制才能使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自然资源立法中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方式仍然是经济手段。自然资源立法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有:①自然资源产权关系。要改变目前那种“谁开发就归谁”的现象,真正的将自然资源所有权收归国有,使所有权与使用权完全分离;②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要向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资源管理部门交纳合理数量的税金;③实行自然资源消耗补偿制度。根据自然资源的性抽和数量等收取自然资源消耗费,,以使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环境的保护得到资金上的保障,这一费用的收取要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的速度要大于资源开发强度的冲加速度,以避免超强度开发;④对破坏自然资源及无视自然资源法规者进行弄事和经济制裁。

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避免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采无疑比单纯的行政手段要有力得多。资源型产业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市场中价格升高对面求的限制,必然会把着眼点放在自然资源的产口产出率上,这对于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节约是十分必要的。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加工型产业的影响

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约束的同进,还受到许多保护,廉价的自然资源产品的供给便是其中之一。在目前原材料价格很低而成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仍存在亏损,一旦自然资源进入市场,资源产品价格上升,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自然资源市场化是否应该暂缓呢?

我国各产业部门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使我国的经济运行与世界经济接轨,并融入世界性的经济竞争之中。“入关”之后,能够接受保护的产业部门是很少的。大部分产业部门必须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工产业必须要以质优、价廉而取胜。目前廉价的原料来源使企业缺乏提高原料利用率的积极性,于是出现了加工产品成本虽低而原料消耗却很高的奇怪现象。自然资源进入市场是必然的,一旦失去了廉价原料的供应,加工型产品的成本会随之升高,竞争力会被极大地削弱。现在世界上技术进步飞快,自然资源市场化越晚,加工型产业部门所拥有的对市场原料价格的适应期也就越短,所面临的冲击也就越大。如果在与世界市场接轨之后才能放开对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脆弱的加工型产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扫国际惯例,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加工业的原材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

3.自然资源市场化将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使资源型产业部门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例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增强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这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供需平衡时的需求量)在经过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必然出现的波动之后稳定下来,这一需求量将低于目前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可见,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于抑制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提高其产出率及减少其浪费,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自然资源市化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要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必须将自然资源推向市。三、自然资源市场化与产业布局优化

1.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产地的影响

由于资源型产口指令性计划的下降直至取消,使资源的就地加工成为可能。资源型产品经加工后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加幅度很大,效益明显。例如1吨原油卖价1200元,加工成汽油价格为2800元,加工成睛纶价格就猛升到1.4万元,可见产品加工程度越深,所获效益也就越高,多年以来,一直试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资源产地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提高资源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资源产地的加工工工业在与原加工区域的加工工业的竞争中,存在着与原料产地距离近的优势,但多数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只注重对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在加工工业的技术方面处于劣势,在资金等方面也困难重重,于是造成加工产品的质量低下,加工工业投入不足等问题。在“肥水不外流”,这些地区将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的自由平等竞争受到影响,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增长。如何避免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成为自然资源市场化后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出现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转换政府职能,使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②切实明确产权关系,并以法律的手段保护资源使用者的权利不受地方政府的左右;③以立法的方式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地区性垄断现象的出现。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匮乏地区的影响

我国地域差异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较发达的地区一般资源都较匮乏,其优势在于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而资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经济一般都不很发达。自然资源的加工工业一般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仅能输出资源型产品。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资源匮乏区域失去了廉价资源产品的计划供应,被迫加入对资源产品的竞争之中。这些地区将很快意识到资源加工工业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将着眼于发挥其经济技术、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而不是对资源产品的争夺。这些地区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产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大进大出”的外贸型产业等。这些地区原有的资源加工产业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着眼于产品的精深,另一方面其产品原料来源由单纯依靠国内转向国内与国际并重,产业发展的弹性极大地增强。

3.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资源产地的乡镇企业利用其优势发展起了一些资源型和资源粗加工型产业,这些乡镇企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即的促进作用。但这些乡镇企业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立法不完善,使这些问题难以彻底解决。伴随自然资源市场化的一系列自然资源立法和有偿使用、消耗补偿等制度将使乡镇企业失去原有的价格低廉等方面的优势,而其产吕质量差等劣势却会很快地显示出来,这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

我国经济较争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大多是建立在丰富的劳动的优势之上的。市场经济对这些企业所起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其消极作用。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乡镇企业发展最有利的方面,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型产业对乡镇企业并不适合。

4.自然资源市场化利于产业布局的优化

自然资源市场化使产业布局受到一定的影响,使资源产地的资源加工业得以发展,并间接促进了资源匮乏地区的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于是将出现资源产地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并重,资源匮乏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和高新技术型、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并重的产业格局。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会使区域的产业向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方向发展。资源的配置在市场作用下进一步体现出效益优先的原则,产业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四、结论

1.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消除由于计划体制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利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建立和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不可避免,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那么逢然资源应以何种形式进入市场,在何种程度上实行市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应在多大程度上对自然资源的配置起作用,哪些资源可以完全放开,哪些资源可以部分放开,哪些资源必须完全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这些问题均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2.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健全的自然资源立法将利于消除自然资源市场化后造成的一些消极作用。所以,应尽快制定出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法律、法规。这就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国家应当制定出哪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法规,哪些法律、法夫应当由地方政府制定,而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应由哪些部门具体负责。

第2篇

    现代物流作为一个跨部门、 跨行业、 跨地域的综合系统, 从为社会提供采购、运输、仓储等传统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其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性,已日益被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所重视。

    我国物流业在政府的大力倡导下, 随着现代物流理论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逐步形成了由运输向物流的物流理念的转变。中心枢纽城市的物流节点作用日益得到重视,全国各大中心枢纽城市均在积极地应用现代物流理论进行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以期在未来激烈的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

    重庆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交通运输枢纽城市的地位,提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向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发展,支持工业、商业流通、交通运输、信息等构成国民经济重要支柱和基础的各类产业的发展, 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挥其区域经济中心的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其未来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然而,现代意义的物流枢纽城市与传统意义上的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 重庆市是否能构筑西部物流枢纽城市,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文的研究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综合结论。全文共分四章。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分述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阐明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重庆市与国内部分城市的对比分析。本章分析上海、深圳和重庆在各地区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物流地位;同时对比研究这几个城市的物流运作特点,总结与重庆在物流发展中的差异。

    第三章:重庆市向西部物流枢纽城市发展存在问题分析。本章通过分析为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提供依据。

    第四章:重庆市向西部物流枢纽城市发展有关措施建议。针对前面的研究,本文提出了重庆市构建西部物流枢纽的对策建议。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台州对外贸易,区域经济增长

 

一、引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它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外贸易不仅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与生产工艺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使我国的产业向纵深层次发展,而且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同国内消费和投资一起支撑了我国经济的长期快速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外贸易优势经济论文,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加深刻的烙下了对外贸易的烙印,对外贸易对这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其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认清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发展重心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

关于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相关实证研究,其中刘方等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数据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外贸易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张灿亭、江凌基于江苏省1885-2004年的相关数据证实了,从长期来看,对外贸易尤其进出口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即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具有同向性;梁碧波等人对通过对广东省1987-200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也得出对外贸易对广东经济的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外,李伟等对浙江省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论文开题报告。

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贸易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主要体现为对外贸易带来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集聚资本的形成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从理论的层面上来看经济论文,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正相关关系,为了深刻的分析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这样一种关系,本文以浙江沿海地区台州1994年—201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贸易数据为依据,通过一定的统计分析揭示对外贸易对台州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总体上来看,台州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总额从1994年的2.45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70亿美元(表1),远远高于GDP的年均增长速度,而且进出口与GDP的变化趋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另外,从反映区域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关系的重要指标——外贸依存度来分析,对外贸易在台州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这一情况在台州外贸依存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表2)。

台州外贸依存度的不断提高,说明了台州经济增长中对外贸易的贡献和份额不断提升,同时也说明台州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也不断加深。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历史来看,外贸依存度提高的过程也往往是一国或地区经济起飞和快速发展的过程经济论文,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则其外贸依存度也将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为了佐证这种相关关系,以及探讨对外贸易指标对区域经济或者GDP的增长有着怎样一种关系,本文通过计量方法做进一步的回归分析与相关性检验,来论证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以及区域经济的增长是否与对外贸易存在着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

表1 台州市1994—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与进出口情况(单位:亿元)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1994

270.08

2.4496

2.0314

0.4182

1995

380.04

3.2591

2.7778

0.4813

1996

445.79

4.0111

3.2857

0.7254

1997

466.97

4.6636

3.5757

1.0879

1998

505.42

4.7337

3.7969

0.9368

1999

550.62

6.5932

4.9001

1.6931

2000

613.31

11.4436

8.6877

2.7559

2001

680.8

15.4277

11.7860

3.6417

2002

782.85

21.9125

18.0240

3.8885

2003

908.87

32.8806

26.5072

6.3734

2004

1076.48

47.8862

37.9895

9.8967

2005

1251.77

63.5301

51.9553

11.5748

2006

1463.31

84.3174

70.3475

13.9699

2007

1721.84

110.9292

93.6472

17.2820

2008

1965.27

138.1114

117.6443

20.4671

2009

2025.47

120.3152

100.6683

19.6469

2010

2415.12

170.0189

第4篇

论文关键词:经济结构;结构优化;贡献率

论文摘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一定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客观制约性。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是否适合实际情况;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颍东区是安徽省阜阳市辖区,行政区划面积664.9平方公里,人口61.7万人。1996年建区。本文尝试从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一角度分析,以探索现阶段地区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的道路。

经济结构,特别是三次产业的结构,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一般情况而言,经济发达程度越高,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就越低,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则越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时期,整个社会新创造的财富的绝大部分是依靠农业实现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扩大而第一产业迅速收缩。而伴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到来,第三产业迅速膨胀。例如,美国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比重只有1.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达到72%。同期,世界平均第一产业也仅占5.2%,第三产业比重为61.6%。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紧紧围绕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发展中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和农业结构明显升级,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实现了在不断优化升级中的重大调整。三次产业中,1979-2007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6%,第二产业增长11.4%,第三产业增长10.8%。从构成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基本持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幅上升。其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1978年的28.2%下降到2007年的11.3%,下降了1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9%上升为48.6%,上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23.9上升为40.1%,上升16.2个百分点。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颍东区自1996年建区以来,面临着经济总量小、交通不便、发展环境差等诸多困难因素,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经过12年的发展,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量大大提升,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中,一产年均增长2.7%,二产年均增长1.0%,三产年均增长11.2%。三次产业比重由建区之初的42.8:30.0:27.2调整为2007年的35.8:20.3:43.9,二产发展明显滞后,三产发展迅速,在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但与全国、全省相比,颍东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发展速度上,还是结构调整上都差距甚大,尤其是二产、工业“短腿”、经济结构失衡,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至2007年底,整个二产在颍东区经济总量中仅占20.3%,比阜阳市33.5%低了13.2个百分点,更远远低于全国48.6%及全省44.7%的水平。工业乃至整个二产在经济总量中份额小,比重低,对经济无法构成应有的支撑及拉动效用。以2007年为例,由于二产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低,只有20.3%,尽管增长速度高达20.7%,但对GDP的贡献率只有32.8%,仅拉动GDP增长4.0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仅占GDP总量的11.0%,以26.2%的增长速度仅拉动GDP增长2.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只有21.8%;而三产由于比重高,占GDP43.9%,尽管速度低于二产,但仍以15.7%的速度拉动GDP增长6.5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53.7%;一产虽增速较低,仅增长4.5%,由于比重高于二产,也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3.5%。

粗略推算,假设2007年颍东区二产占GDP比重能达到全市水平,在现有经济水平的基础上,以现有二产增长速度可以拉动GDP多增长大约2.6个百分点;假如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可以拉动GDP多增长大约4.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大。

分析颍东区目前现状,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一、三产业带动的局面尚未改变,依然停留在靠天吃饭、靠传统服务行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二产包括工业在内的国民经济主导行业未能起到对经济的应有支撑,城乡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为更快更好发展颍东区经济,第一,必须牢牢把握好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加快工业发展为主题,强力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壮大龙头,扶持民营,改造传统,做大做强工业,通过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着力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工业是支撑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崛起,无一不走工业化道路。只有工业发展壮大了,才能有效支撑整体经济快速增长;第二,要大力发展三产中的服务业,尤其是新兴的科技含量高的服务业。目前颍东区三产虽然在经济总量中比重大,对经济拉动明显,但主要靠传统的服务业,而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服务业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只有把握好传统行业向现代行业转变的步伐,才能彻底实现经济结构优化,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为下阶段经济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优化,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持续快速展地区经济的基本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颍东区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强区富民的目标。

第5篇

论文摘要:金融发展差异、金融供给不足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因素,但迄止目前,中央政府对实施差别化区域金融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还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一揽子方案,学术界和决策层甚至对差别化区域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发展所持观点各异。所以,研究实行差异化金融政策,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实践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经济发达国家也大都经历过地区经济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实施的区域金融政策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经济发达国家实行金融政策区域化的情况

(一)建立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组织体系

发达国家在建立金融组织体系时,都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特点,适时地构建和调整金融体系结构,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首先,建立分散与集中相统一的中央银行制度。美国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联邦储备制度,对全国金融业实施了分层次的管理。[1]在国家一级设有联邦储备委员会,相当于中央银行总行;而在地方则设有联邦储备银行,执行中央银行分行的职能。这种分权性中央银行制度决定了区域中央银行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以利于本地区金融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设置专门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区域性政策金融机构的设置一般都是适应特定区域开发而建立,目的是为欠发达地区开发提供专项服务。日本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是为开发边远地区——冲绳地区提供长期资金的金融机构,同时也兼办其它政策金融机构在冲绳的业务。这样的金融机构,经营中政策色彩重,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乃至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最后,区域金融组织的优化。美国的银行注册双轨制度创造了数目庞大的地方性银行。美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向联邦政府注册,成为国民银行。也可以向州政府注册,成为州立银行。不仅商业银行如此,其储蓄机构、信用社等也具有双轨的特征。

(二)实行有差别的金融政策

首先,制定有差别的金融管理政策。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调控是以各种间接控制为主,因此,这种差别性主要表现在各种间接金融控制手段的运用上。美国的贴现率由各区域联邦储备银行根据本区域经济和金融状况制定,有利于欠发达地区根据本地实际通过贴现率和贴现政策调整投资结构和投资方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有所区别的金融政策,对缩小地区差异、缓解民族矛盾、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促进经济落后地区的金融发展十分有利。

其次,制定倾斜性信贷政策鼓励资本流向欠发达地区。西欧、美国、日本等国都实行向欠发达地区投资的企业提供优惠低息贷款政策,如西欧的“公司软贷款”,不仅利率低、期限长,而且可以享受规定期限的归还宽限期。美国联邦政府规定,对在经济落后和萧条地区兴办企业的私营企业,通过经济开发署等机构为其提供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对固定资本提供的直接贷款可达该项资本总额的65%,流动资本可提供100%直接贷款。

(三)建立区域证券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相对协调发展

美国自1792年5月17日建立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共有8家主要证券交易所,这些交易所分布在美国的主要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对美国经济相对平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随着通讯设备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股票交易所的集中化发展创造了条件。我们今天看到美国创业板市场对新经济和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发挥着强心剂作用,并且创业板市场在其他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广为传播,但更应该透视到创业板市场是建立在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协调基础上的产物,具体讲是经历了“区域易所——集中易所——创业板交易与主板交易所并存”的发展阶段。

二、对中国差别化区域金融政策效果的回顾

本文以深圳特区为例,来回顾差别化区域金融政策的实施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效果。

我国在某些地区也实施了区域化金融货币政策,但较为成熟的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深圳特区。1980年5月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创立。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决定在深圳特区实施特区金融政策,赋予特区金融4个特权:一是信贷资金“切块”管理权。即资金方面,各专业银行深圳分行现有信贷资金和以后吸收的存款除中央国库款和向人民银行总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外,全部留给深圳特区,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接给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下达信贷规模,并由它统一调配使用,同时允许深圳市各银行向国内外拆借资金。二是利率调控权。在利率方面,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可以参照全国的利率水平,结合深圳经济发展、资金供求与汇率变化等方面的情况,自行设立利率档次与利率水平。三是存款准备金率调节权。即在存款准备金率方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制定特区内各专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的自,并允许在5%-10%的幅度内自定外资银行各项外币存款准备金率。四是机构准入审批权。在机构设置方面,下放部分金融机构审批权,并赋予了一系列机构监管的灵活政策。

特区金融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特区金融的全面发展。到1996年,特区就已构建了门类最齐全、服务网点最密集、从业人员比例最高的多种类、多功能、市场化与国际化的新型社会主义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办理种类齐全的金融业务,提供最新的金融工具,特区金融业成为深圳经济的支柱和第三产业的“龙头”。到1996年止,为深圳提供了占整个基建投资1/3以上的流动资金,累计发行股票筹资300多亿元,金融创造的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1%,自身也形成了3500亿元的金融资产总规模。超常规的金融政策带来超常规的经济发展,金融对经济第一推动力得到了充分体现。[3]

政府在深圳特区采取的强有力的特殊金融政策,在深圳现代都市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对建立区域化金融政策的基本构想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要很好地发挥差异化金融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应从金融发展的制度层面和货币政策角度来构想区域化金融政策。

(一)培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融合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

首先,确立统一金融法规下具有优先决策权的区域中央银行制度。中国人民银行九大区支行的组建,为实行区域金融政策提供了组织体系保证。在人民银行总行统一政策之下适当下放区域金融决策权,使九大支行能够根据本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金融政策。总行只规定利率、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的一般水平及浮动幅度,各区域内的具体水平确定浮动区间后下放给主要大区分行,使国家金融宏观政策具有宏观的严肃性,同时,各区分行在区域金融决策上具有一定伸缩性。

其次,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性融资的主要作用领域是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产业,其布局原则应该追求某种程度上的均衡布局,以保证每个地区的居民都有权利大体享受均质和等量的基础设施服务,而不论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东部地区财力雄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则要落后许多。但我国还没有一家专门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的金融机构。为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我国应建立专营政策性开发业务的金融机构。

最后,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引导股份制、外资银行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不对称,缺乏向中小企业发放信贷的动力。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期对策之一是促进非国有金融机构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鼓励股份制、外资银行等入住急需资金的地区,形成以国有金融机构为基础,政策性金融机构、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外资银行等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竞争有序的金融组织体系。具体实施上,需要金融监管部门实行有差别的区域金融管理政策。

(二)实行差异性的金融货币政策

首先,实施差异化货币政策。金融发展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须从货币政策层面解决各地区短期金融供给不足的问题。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已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因此,我国差异化货币政策也必须表现在各种间接金融控制手段的运用上。实行差别的再贷款政策,在再贷款的规模、期限和再贷款的利率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其次,制定倾斜性信贷政策,鼓励资本流入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是资金短缺,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实施和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加剧了中西部地区的“资金瓶颈”,因此,引导信贷资金向中西部地区回流成为必要,坚持吸引多元投资主体参与西部大开发建设。

(三)积极发展中西部地区资本市场

目前中国证券交易市场在深沪两地,上市公司审批权在中国证监会,正如前述分析,中西部与东南部地区上市申请统一审核标准在管理制度上具有“公平性”,但在现实中不利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考虑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一家证券交易市场,在上市公司范围、上市审核标准和交易活动监管等方面有别于目前的证券监管规则。在中西部设立一家证券交易所不仅有利于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差距,而且有利于为中西部重大工程建设和各项配套工程筹集资金,也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和发展新的股份制企业。

(四)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同步推进

中西部地区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离不开金融系统的综合功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改革需要经济所有制的调整,不发展非国有经济,仅依靠国家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推动企图完成中西部市场化改革是不可能的事情。西部地区所有制的调整,需要非国有经济和外资企业的大力发展和引进,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竞争因子,而这两类企业的资金匾乏的现状需要金融改革的支持。

基于上述分析,借鉴经济发达国家金融区域化政策,在统一的市场趋向和基本的政策框架下构建统筹、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金融货币政策成为必然的路径选择。其具体构建需要从培育区域金融组织体系、实施差别化金融管理政策、构建区域金融市场和制定区域金融立法等方面入手。

注释:

①李正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金融政策[J],金融研究,1998,(09):26-33.

②李成、李国平.区域金融:现实检讨与政策处方[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6.

③殷孟波、王建.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区域金融的政策选择[J].西南金融,2001,(05):46-48.

参考文献:

[1]谈儒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财经,2004,(12).

[2]施雪清.经济增长中的金融因素研究[D].东南大学,2006,(07).

第6篇

关键词: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是以高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密集度、高劳动附加值为特点的,是为了满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商务活动与公务活动主体功能强化与职能外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主要为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商务活动与公务活动降低成本、扩展功能、提升效率而提供专业化、社会的相关产业部门。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主要标志之一,也是反映其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并且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现代化与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中心一般在大都市地区,大都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极化点和领头羊,所以对于大都市而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其整体发展的客观要求。把重庆打造成为西部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化大都市,离不开其现代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基于此,本文结合重庆服务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重庆运用多种模式来发展其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一、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重庆自直辖以来,市政府就把现代服务业发展视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重庆经济发展过程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产业结构的优化、就业压力的缓解及保持社会的稳定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其不仅有量的增加也有质的提升。从2010-2012年,重庆现代服务业产值分别为1619.34、2129.39、3748.7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为25.06%,足见其在量上增长迅速。2012年,全市服务业产值为4494.41亿元,其中现代服务业为3478.73亿元 ,占服务业的62.21%,比前一年增长了43.20%,现代服务业比重呈加速上升趋势,并且突破了50%,从传统服务业为主跃升为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达到了质的转变。

从现代服务业内部个产业来看,2012年金融业增加值为915.65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的32.74%,房地产业增加值为620.17亿元,占现代服务业的22.18%,二者之和达到了全市现代服务业比重的54.92%,说明重庆市现代服务业是靠金融业、房地产业作为其支撑的,而现代服务业的其它行业如教育业(8.2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7.45%)、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9.1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48%)、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39%)、文化、体育与娱乐业(2.11%)等所占的比例相差不大。由此可以看出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在产业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问题,呈现金融业,房地产业两头独大,而其他产业发展则比较滞后。

二、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基于上述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本文对于重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以下三种模式:

1.市场驱动+创新驱动+政府推动的合力模式

根据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可以看出,重庆在直辖以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现代服务业得到了加速发展,但结构不是很合理。因此需要市场驱动和政府驱动来促使重庆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在市场引导各生产要素和流动的同时,政府也要采取措施使其要素流动更合理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驱动是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动力,而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根本动力,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因此重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要提升自身层次,依靠创新驱动,在产业链的高端发展提高。依靠市场驱动、政府驱动、和创新驱动的合力模式来推进重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内生主力+外生助力的共同推动模式

重庆是西部最年轻的直辖市,也是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其自身经济发展总量和速度是有目共睹的。而在区域分工合作的背景下,仅仅只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有限的,因此必须要运用内生主力和外生助力的共同发展模式来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因此运用外商投资以及政府在内的外生力量的推动,是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加速器。

3.跨越式发展模式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有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如纽约-曼哈顿模式、伦敦-金融城模式、东京-新宿模式等,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利用这些现代服务业发展成熟地区的先进经验,利用“后发优势”来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而不是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逐渐探索模式。

参考文献:

[1]晃钢令:现代产业与现代服务业[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晓磊: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途径和驱动模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3]周飞舟:吉林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探析[J].区域经济,2012:15-42.

第7篇

论文摘要:建立区域金融中心必须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进行考虑。该文从宏观方面提出金融倾斜的概念,阐述了其政策内涵,指出金融倾斜需建立符合地方经济特点的金融业务;从微观方面指出了推动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地方政府必须明确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在符合国家经济区域支持政策的前提下,只有把金融倾斜的指向和区域金融中心定位的指向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建立一个区域金融中心。

在庞大的国际金融体系中,金融业已成为一些国家、地区和国际城市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正是因为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其在综合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也日益凸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或城市、发展中地区或城市无不试图在本地区建设国际或地区金融中心,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微观两方面进行考虑推进、建立区域金融中心。

1.金融倾斜的提出及其政策内涵

“金融倾斜”是由白钦先教授提出的一个概念。即间接金融所占的比重大大超过直接金融,将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间这种不平行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称之为“金融倾斜”。本文在这里借用金融倾斜的提法把其定义为:金融倾斜是政府采用宏观干预的方法,制定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业政策。这里强调的是区域金融支持政策,不是整个金融产业的政策,因而带有扶持、鼓励的性质,可以用来作为支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种手段。

在这样的提法下,金融倾斜又可以分为自然倾斜和人为倾斜,自然金融倾斜是由于金融业作为服务产业,其存在是依托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没有国家干预的情况下,金融业的发展选择必然是一个自然的选择过程,或者说金融集中发展区域必然是一个经济发展层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与经济相生相伴的金融产业也往往是相对落后的。因此,作为国家支持其经济快速发展的区域,选择人为金融倾斜的政策可能更符合国家鼓励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本文的金融倾斜仅指狭义的人为倾斜,体现在经济中的层次则是宏观的、指导性的、干预性的内容。

金融倾斜的政策内容包括地区性金融创新试点、外资银行的地区准入、地区性金融业务、地区金融业的整合与优惠、地区性投资融资中心等等相关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本质上属于产业发展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在把某些优惠政策措施应用于某一区域后,由于金融业的弥散、渗透功能,金融业对区域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乃至企业经营运作都发挥了其作为资本聚、散纽带的资金配置职能,同时提供了资金与效率的支持。因此金融倾斜政策鼓励造就的是一个发展充分、运作高效的金融产业,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区域金融倾斜政策的制定方面,由于金融业牵涉的面广,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出台都极为谨慎。在区域经济的支持上,财政方面的配套优惠政策很多,行动也比较迅速,而货币、金融业的创新、优惠、整合的配套措施却难有作为。目前金融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者是银监会,考虑到金融的风险和监管的困难,在区域金融倾斜上,很少见到针对某一地区特点的金融扶持政策。虽然央行可以在政策性金融领域发挥应有的对区域经济的支持作用,或者可以在区域的宏观上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再贴现政策,欠发达省区可比发达省区低若干比率,用以增加货币供给,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更快速的发展。然而由于政策性金融的局限性和金融政策出台的谨慎性,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市场化运作的金融体系。如何引导商业金融更多更好地进入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又把金融风险降低到合理的范围内,发挥金融对地区经济的支持性,却是难点所在。因而央行与银监会在研究制定金融政策时应更多地考虑地区性金融特点,在深入研究区域地方经济特点基础上,制定针对地方特点的金融业务和风险监管活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专门性质或以某种业务、功能为主的区域金融中心。

2.区域金融中心定位分析

区域金融中心定位从中央的角度上看更多体现的是微观层面的目标,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中心的清晰明确的定位对其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定位要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也要符合中央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整体部署,因此地方政府必须有一整套的方案安排,并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在金融政策与业务方面,需要中央政府及决策部门做出什么支持,具体到金融中心定位上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

2.1区域定位

在金融中心的服务区域定位上,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战略步骤:首先确立中心城市,然后再在稍大范围内的区域建立金融集中区。以东北地区为例,由于地理位置临近,在社会生活、文化教育、法律环境和文化习俗上具有共同性,经济生活水平具有相似性。因此,考虑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以东北地区的主要产业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化深加工农业为纽带,地区金融的服务主线可以围绕这两个产业展开,依托本地区经济建立一个东北三省的统一的区域性金融服务市场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必须从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寻求更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在全国的城市区域分工中确立自己有利、合适的位置,再进而确定发展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服务方向。

2.2金融业务定位

一个功能业务全面的金融中心包括建立地区性融资、投资、产权交易中心以及地区性商业银行等等服务于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潜力产业。区域金融中心建立之初其金融业务定位应更倾向于先建立专门领域的金融中心,而不是考虑首先建立一个功能全面包含广泛的金融中心。金融中心的金融业务应更多的体现地区经济的特点,形成有收有放的金融服务体系,抓住重点矛盾解决重点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得到发展后,培育鼓励各商业银行在本地区设立地区性融资中心,票据交换中心,创新金融工具研发中心、特色产权交易中心等等金融业务活动中心,进而才能建立功能全面的区域金融中心。

2.3金融功能定位

金融功能包括金融的外部效应和金融体系的内部效应,其对经济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金融体系整体对经济与社会的总体相协调、适应、吻合而产生的效率与效益。体现在它的配置功能上,其功能已经辐射外化成为经济的发动机。作为一个高增长、高附加的产业,金融业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金融业本身的构成要素已成为一个庞大的运作服务体系,创造了巨大的产值、利润和税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金融业已成为一些国家、地区或国际城市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让金融业备受宠爱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还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金融业自身具有极强的购买力,它带动了一批具有高附加值的相关产业、尤其是电子商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事实上,由于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其本身已成为拉动电子交易和管理系统、网络技术等高技术产业的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因此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应逐步有所扩大,可以考虑发展金融业成为地区性的支柱产业之一。

2.4.区域金融的结构定位

金融结构从银行主导型与金融市场主导型融资的角度研究,在现实环境的选择及发展状态下,以银行主导的融资结构要逐步过度到金融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必然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及规划。在既定的银行主导融资环境下,商业银行为控制风险,必然导致优势企业可以获得充裕的资金,一方面大量企业又不能获得银行贷款的局面,因此必须在这个银行主导融资的环境中,先建立深刻熟悉和掌握地区经济特点的区域银行,建立地区信用融资模式,以扶持本地区支柱和潜力产业为发展目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再发展到市场主导主导融资的结构模式。

3.金融倾斜与区域金融中心定位的融合

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金融业的发展尤其受国家限制管理的制约因素较多,因此区域金融倾斜的政策需要鼓励创新的制度,实际上,压抑金融发展的制度也可以成为金融创新的原因。在市场化越来越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金融业的发展将更多地取决于市场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合理干预和指引。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发展必须要有政府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和政策保障。尤其在区域金融中心的构建上,如何对区域金融中心实行金融倾斜,需要中央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的智慧和不断应变,出台的政策要有指向、有目标、有措施、有保障。

建立区域金融中心的同时也意味者需要地方政府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要建立在对区域经济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在金融中心的空间布局、金融业务、金融功能、金融结构上,需要有政府强劲的魄力和战略性的眼光,选择和发展适合这个金融中心生存、发展和向外辐射的地区特色经济。在地方政府决策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抉择上,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可能并不取决于目前该经济体的经济条件,而更多的将取决于当地政府的胆魄和意志。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即有指向、有目标、有措施、有保障并符合国家支持的经济发展方向,能够提出具体可行方案,使中央能够出台金融支持政策。这样在国家金融倾斜政策的配合下,形成相对集中的体现地方经济特点的金融群体才能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才能形成、建设好区域金融中心。

参考文献:

[1]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历程[J],经济评论,2005(3)。

[2]李波.武汉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几个问题[J],长江论坛,2004(4)。

[3]周诚君,陈雯.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基地南移与浙江区域金融中心的定位[J],浙江学刊,2002(3)。

第8篇

知名学者成思危1月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证券报》联合举办的第10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说:“我不赞成经济学家大量担任独立董事。”现在很多公司聘请知名经济学家担任独立董事,一个经济学家可能当好多家公司的独立董事,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经济学家本身不是搞企业管理的,他们擅长宏观经济研究,但他们中有多少人能看懂会计报表?如何识别企业在会计报表等方面的猫腻?在国外,担任独立董事的70%以上是对企业管理有经验的,甚至是别的公司的高管,与本企业没有利益冲突。

成思危认为,独立董事除了任职条件外,责权利都得考虑,报酬太高会被管理层收买,报酬太低没有积极性。独立董事应有行使职权的手段,现在的独立董事临到开会才拿到企业提供的资料。在国外,独立董事担任企业薪酬委员会主席,所有的文件都要在开董事会前15天发放到独立董事手里。

成思危说,薪酬委员会主席如果不是由独立董事担任,而由企业内部人士出任的话,就很可能出现公司自己给自己无节制地发放薪水奖金的现象。独立董事的辞职制度也应规范,不能公司出了问题就辞职离开,要承担连带责任。

成思危还指出,现行独立董事机制确实有一些问题。独立董事都是大股东聘请的,多是自己的好朋友或支持大股东的人,容易站在大股东一边说话。另外独立董事的资格没有明确规定,应抬高任职资格。(据新华社2006年1月7日电江国成/文)

02、王世杰:绿色GDP核算应当缓行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挑战,一些经济学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使用GDP来表达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他们力图从传统意义上统计的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积累财富的虚假部分,构建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体而言,绿色GDP是在传统GDP的基础上扣除自然资产主要是资源环境损失之后的总量。而资源环境损失主要包括资源耗减和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

所以,在笔者看来,绿色GDP并不像有的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它无非是在原来GDP的基础上扣除掉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绿色GDP提出的积极意义仅在于它反映了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在提高,但以为绿色GDP的提出乃至核算就能正确反映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未免有失偏颇。首先,GDP是绿色GDP的基础;其次,只有将绿色GDP与GDP进行比较才会有意义;最后,绿色GDP本身也只是反映了环境资源损失的代价,它同样没有反映经济与社会、环境与社会的相互影响。如果真以为绿色GDP能反映国民福利问题,那就更大错特错。从某种意义上讲,绿色GDP肯定没有国内总福利(GNW)这个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社会福利问题。因此我以为,绿色GDP与GDP一样是一个存在弊端的指标。(摘自2005年第11期《宏观经济研究》作者为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副教授)

03、赵长保:警惕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两种倾向

农业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赵长保2005年11月26日在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提出:县域经济发展中要警惕两种倾向。第一个倾向是盲目冒进的倾向。这其中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项目选择的盲目性。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普遍比较落后,对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欲望都比较强,也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急于求成的做法。可能在项目选择的时候,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也没有和当地的资源条件进行很好的结合,然后就凭空提出一些项目。盲目冒进的第二个表现可以说是“就米下锅”。好不容易有一个投资者来了,第一件事就是想先把他留下来,没有认真考虑这个投资在本地是不是合适,会在本地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有危害。

第二个倾向是忽视农业的倾向。“工业强县”这个口号很多地方都不陌生,应该说这没错,但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度。我国中西部大多数地区不能忽视农业,因为在这些地区,农业恰恰是优势,是最有利的资源,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不管我们发展的产业类型是什么,这个基础都不能丢。(摘自2005年11月29日《中国经济时报》)

04、丁学良:什么是合格的经济学家

香港学者丁学良的“中国合格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5个”的言论发表后,引发了众多回应。本刊也在2005年第12期摘编了清华大学EMBA特聘教授梁小民的文章《经济学家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日前,丁学良先生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详细阐述了合格经济学家的学术标准。他说,国际上有13种不同的方法比较经济学系和经济学家,其中的核心是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这是经济学界内部由不同的专家小组用不同的方法论研究出的评价体系。目前国际公认的方法是对专业的经济学学术期刊进行排名,然后依据在不同等级的期刊上发表文章的数量进行评价。

丁学良先生说,他所在的香港科技大学,在13年间,经济学系在国际上的排名大约在75~100名之间,在整个亚洲排名最前,以它聘用教师的标准为例,大约比较切合实际。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学系聘用教师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起步的助理教授,一般是刚毕业的博士,这时只要求他们提交2~3篇他们最好的研究手稿(working paper),并有至少3位成名经济学家的推荐,系里选择排在前列的几位,给一个求职演说(job talk)的机会。这时考察的是他们是否受过合格的经济学训练,是否有学术研究的潜质。

第二步,助理教授在工作五六年后,系里将根据他们是否发表了足够的论文决定是否给他们副教授的职位和长期的工作合同。此时的标准是在第一档的学术期刊(全学科的,国际排名在15名以内,《美国经济学评论》、《计量经济学》、《经济学季刊》等,刊登基础理论和方法论的文章)上发表至少两篇论文;在第二档的期刊(排名在15~30名内,包括学科分支的专业期刊,如《财政经济学学刊》、《人力资源学刊》、《比较经济学学刊》等)上发表至少两篇论文。

第9篇

论文摘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的重点工作,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顺应中国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对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度从东部到中部、西部依次减弱,并指出从区域经济协调出发可以在现有统一性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自己跟自己比,成绩非常显著,但是横向比较,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却是越拉越大了,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方面,还体现在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行政割裂和政绩考核的不科学、以及财税体制的弊病,还会面临很多的矛盾和问题。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亟待建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还任重而道远。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曾明确指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重点工作,如何扭转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

笔者希望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入手,探讨一下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

一、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货币政策最为相关,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与货币政策最不相关。

改革开放以前,受前苏联发展思路的影响,我国主要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道路。在全国“小而全、大而全”的指导思想下,尤其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很多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使东中西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有一定的缩小。

改革开放后,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履行央行职责以来,货币政策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逐渐凸现出来,货币政策的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依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东部地区依托沿海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起来,在经济水平、发展理念、体制改革、市场化程度等很多方面都远远走在了中西部地区的前面,而统一的货币调控政策,一定程度上则忽视了这个“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金融机制完善,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金融机制相对不完善”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因此地区之间的差异没有缩小反而逐步增大了。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经济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不同区域在应对突然的货币政策变化时也有不同的动态反应。

根据资料显示,东部地区各省市的市场化程度均排在全国的前列,市场化程度最高;中部地区各省市的市场化程度仅低于东部;西部除了重庆、四川市场化程度较高外,其余省市区的市场化程度都很低。在货币投放上,经济增长快的东部沿海地区,信贷规模大,相对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信贷规模就小。在资金来源上,东部地区已初步形成了市场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城乡要素流动效率较高,资金来源有较多的渠道;而中西部地区计划经济的痕迹较重,资金来源渠道相对较窄,更依赖国家扶持。在资金使用上,东部地区处于一个高投资、高效益、高收入、高储蓄、资金需求量和资金供应量大增的良性循环状态;而欠发达地区则积累严重不足,资金也较难吸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货币传导机制的顺畅性不一样,最终就可能导致不同的货币效应。

二、货币机制传导主体发展的不平衡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东部地区金融机构较多,金融业务量大,其传导货币政策的作用发挥得较充分。相对来说,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货币传导主体缺失,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也较差,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反应也相对不敏感。

金融机构发展的不平衡,使得货币传导主体的缺位程度也不一样。

(一)从金融机构数量来看,除了国有金融机构按省区设立分支行外,新兴的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多集中于东部地区。

东部城市商业银行机构数分别都是中部和西部的2倍多;东部外资银行代表处数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80倍和29倍,而外资保险机构几乎全部在东部;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信实业银行、兴业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新兴银行基本都只在东部沿海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全国惟一的两家证券交易所分别在东部的上海和深圳,中西部地区还没有形成区域性的资本市场。从近年发展趋势来看,国有商业银行从资金盈利和安全性出发,略增东部地区的机构数,而纷纷精简中西部地区机构数。2002-2004年央行减少机构数43个,中国工商银行减少机构数7,122个,其中大部分精简在中西部,而东部则略增。相反,外资银行近年在华机构剧增,2003年比上年增加70个,增长50%,2004年增加到206个,增长97%,绝大部分增加机构在东部。

(二)从存贷款业务量来看,也明显呈现了东部业务量大而中西部相对少的情况。

据《中国金融年鉴2005》统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交通银行2004年在东部地区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93,077.06亿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3.1倍和3.45倍;它们在东部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56,388.16亿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2.89倍和3.19倍。而新兴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业务活动则明显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以中信实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为例,2004年它们在东部地区的人民币存款是7,394.61亿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7.6倍和8.7倍;同年在东部地区的人民币贷款余额是5,360.26亿元,分别是中部和西部的7.6倍和7.9倍。

三、在货币政策上,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若干建议。

根据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理论,在经济同质的区域内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将有利于整个区域的发展。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在要素流动性、贸易开放度、产业结构、通货膨胀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不能满足蒙代尔最优货币区的条件。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因为统一的货币政策而减小,反而地区差异逐步增大。为此,我国在区域差异化的货币政策上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比如:深圳等经济特区实行了有别于内地的特殊货币政策;1998年末中国人民银行撤销了分省的31个支行而实行分区管理的“2+9+5”区域货币管理体系。可见,实施一定差异化的区域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将会大大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灵活的货币调控政策。东部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经济金融活动活跃,市场对资金的需求很大,同时,其货币来源渠道也相对较宽。中西部地区则刚好相反,资金创造能力相对较弱,然而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逐步实施,其对资金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大。因此,拓宽中西部地区资金的来源渠道,增强货币供给能力对其经济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东部地区,可以不断推行利率的市场化,扩大资金的市场来源渠道;而在中西部地区,可以在国家提供一定担保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采取一定优惠的公开市场操作政策和央行再贷款政策,以增强中西部地区的货币供给能力,满足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

在这方面,美国早在1935年就进行了尝试。美联储在纽约、芝加哥、圣路易斯等地实行了较高的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26%;而在其他16个城市较大的储备城市银行实行的准备金率最高只为20%;在其余不发达地区如阿肯色、俄克拉荷马、得克萨斯等乡村银行实行的准备金率更低,其限额为14%。这一措施有利地促进了美国落后地区的开发,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果。自1945年以来,美国法定准备金屡有变动,但依据不同地区银行设置不同准备金率这一原则依然如故。

第10篇

关键词:海洋经济;劳动力;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P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引言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其相关活动的总和。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海洋经济保持了高速发展,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海洋大国,但远不是海洋强国,由于人口众多,我国的人均海洋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海洋经济虽然展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海洋经济的发展是以海洋资源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为代价,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得海洋资源和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凸显。正确认识海洋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正确处理海洋经济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中之重。

二、文献综述

在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方面,韩增林 、栾维新 等提出生产要素禀赋、产业集聚性、政府政策和外商投资是影响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张耀光 运用洛伦兹曲线,定量分析我国沿海地区海洋产业以及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的空间集聚与扩散程度,提出海洋产业结构差异和海洋产业集聚是海洋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马志荣 等从理论上分析了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包括产业结构,科技发展,生态污染和海洋经济资金投入。

三、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一)经济基础

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都与其经济基础密切相关。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集聚了有利于海洋经济高速发展的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要素.首先,高经济水平为新兴产业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其次,高经济水平常伴随高技术水平,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经济领域,促进了海洋产业的发展。相反,经济基础较差的地区因为缺乏资金、先进技术、人力资源,从而限制了海洋经济发展。

(二)产业结构

海洋产业结构指各海洋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演进的内涵是经济资源不断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生产要素流动带来的资源配置优化推动了经济增长,从现代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转变是有机统一的。产业结构理论认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三)劳动力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劳动力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劳动力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任何生产活动都离不开劳动力。此外,海洋劳动力数量是地区海洋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地区海洋经济越繁荣,它所能吸引和容纳的劳动力数量越多。同时,我国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我国海洋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导产业,传统的渔盐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较大,而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满足了渔盐产业的需求,因此劳动力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海洋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依赖性将会大大降低。

(四)科技创新

海洋产业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科技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是海洋经济保持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在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情况下,海洋科学技术水平越高,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越大。新经济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内生源泉,科技创新作为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必定会对海洋经济产生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有巨大的依赖性,一方面,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效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促进传统海洋产业改革,促使新的海洋产业和产业部门形成,推动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五)对外开放度

对外开放度表现了地区经济与区外、境外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是衡量地区从外部汲取要素以及与外部进行交流的能力。在开放型经济中,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深度较大,要素(资本、人力)、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最直接的门户,其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对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外开放有利于资金流动,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增加了区域合作机会,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外商投资主要是由于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长期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导致我国海洋资源逐渐匮乏,阻碍海洋经济的增长。

四、政策建议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具有丰富的资源,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人类面临的资源短缺问题。因此,为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应抓好传统海洋产业建设,大力发展海洋二、三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加大海洋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视培养和造就海洋科技人才,优化海洋科研人才结构,以高新技术带动海洋经济发展。统筹海域与陆域的发展,统筹海洋发展的区域合作,实现海陆一体化,以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进而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更加频繁,应适当增加海洋经济的开放程度,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同时应注意海洋对于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在确保国家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开放程度。

参考文献:

[1]韩增林,王茂军等.中国海洋产业发展的地区差距变动及空间集聚分析[J].地理研究,2003.

[2]韩增林,栾维新.区域海洋经济地理理论与实践[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耀光,魏东岚等.中国海洋经济省际空间差异与海洋经济强省建设[J].地理研究,2005.

[4]马志荣,何以国.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8.

[5]许旭.中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2008.

[6]刘贞民.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

[7]冯晓波.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8.

第11篇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under the western China development macroscopic background,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the northwest implement the necessity and significance, analyzed it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several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Keywords: small towns; Develop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F29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我国实施西北部大开发的战略后,政府大力推行以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西北部地区为加快其城市化步伐,选择走小城镇引导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不失为一良策。由于西北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现实因素,决定了西北部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应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完全区别开来。在此发展规划过程中,如何走出传统意义上的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思想,正确面对现实和差距,做到扬长避短,推动山川秀美工程的建设进程,探索出一套既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又切合西北部地区实际情况的全新规划建设理念,从而对西北部地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从进行指导。

1 西北部地区推行小城镇建设的原因及意义

1.1 西北部地区推行小城镇建设的原因

小城镇规模比较小,其建设和发展水平与大城市间有很大的差距,处于城市发展形态的初级阶段。小城镇居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它在二者间起桥梁的作用。未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迅速提高,全面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在此发展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拥入城市,给城市建设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设备等带来了重大挑战,在此情况下大城市病的各种弊端逐渐地显示出来。相比之下,大力发展小城镇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发展的多种问题,例如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并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的成本投入和农村人口进城务工的门槛都要大大低于大、中城市,它成为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条重要途径。西北部地区的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居住人口较为分散,在自然资源状况、地理条件和区域人口素质等制约因素方面均与东部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同时,受到城市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人口过于集中将导致区域内的环境压力过重,大、中城市的建设成本和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水平也将提高,不利于城市发展;但若人口过于分散则很难发挥环境的聚集效应,建设基础设施的资金耗费过大,同时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西北部地区的发展中推行适度的小城镇建设,是一条符合西北部地区实际情况的良好城市化发展之路。

1.2 西北部地区推行小城镇建设的意义

城镇化的进程可以有效地促进西北部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向非农业产业转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城镇化可以使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从事各项非农产业的生产活动,进而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避免了对土地的过量开垦而引发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与农村居民相比,城镇居民的生产效率、生活方式有很大进步,这种进步将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较少使得进行生产规模化的可能性增加,并能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作为区域的政治活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城镇在区域发展中起到了“增长极”的作用;同时,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的过程有利于城镇发挥其聚集效应,使区域经济实力得到提高。

2 西北地区小城镇发展现状及问题

尽管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地域也很辽阔,但其基础服务设施很差、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经济发展水平大大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城镇化发展方面,西北部地区发展程度低、小城镇建设尤为滞后。

2.1 城镇规模小,带动力弱

西北地区的城镇规模一般偏小,社会服务设施的供给和市政工程设施的修建不能形成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难以充分发挥和体现出城镇的相关功能,从而导致西北地区城镇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差,吸引力和综合功能降低。

2.2 数量较少,交通成本高

西北地区腹地范围较大但人口较少,城镇之间的联系不便,阻碍了商贸市场的开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城镇的交通建设成本高、基础设施投资大,导致其投资综合效益很低,影响了城镇的经济持续发展。

2.3 生态环境差

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西北地区建筑质量普遍较差、容积率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明显偏高,政府没有及时置换和利用闲置土地,导致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与适宜人居住的环境有很大的差距。

2.4 城镇功能单一

集贸型城镇在西北地区的小城镇中占85%以上,以为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物资集散、商品交换、文教服务和行政医疗等平台为主要职能,其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是这些城镇经济的主体,乡镇企业的附加产值和科技含量较低,多归属于初加工企业的范畴。这些因素都限制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城镇难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5 资金缺乏

绝大多数小城镇由于软硬件条件不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参与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人才和技术力量较为匮乏,导致乱占乱建等现象在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对城镇的整体布局,不利于其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

3 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指导原则及措施

3.1 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

作为经济发展的结果之一,城镇化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二者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制定西北部地区城镇发展规划时,要站在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水平的角度出发,客观评价西北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实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要制定与西北部农村发展现状和地区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小城镇发展道规划,在发展西北部地区经济的同时,还要切是符合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

3.2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齐头并进

提高西北部地区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地区经济是推行小城镇建设的主要目的,但并不是唯一目的。由于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因此要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小城镇建设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在制定西北部地区小城镇发展道路时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对西北部地区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查,协调统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3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作为一项长期实施的战略任务,西北部小城镇建设的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遵循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城市化发展规律。众所周知,农村经济在西北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还很低,以小城镇建设带动西北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因而,西北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必须切合地区建设的实际情况,不能起步太高。在其建设初期,发展重点应放在区位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均较好的地点。在后期,随着西北部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加和城镇体系的不断完善,再逐渐将重点进行转移、以点带面,最终实现西北部地区城镇建设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笑培.西部小城镇发展道路及对策研究[硕士论文].西北林业科技大学.2005.5.

[2] 陈建龙.西部地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存在的问题[J].甘肃科技.2001,17(3) [3] 李建伟,刘科伟.西北地区小城镇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以都兰县总体规划为例[J].开发研究.2010(6)

[4] 刘勇.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5] 孟海宁,张建强,武联. 西部大开发形势下的西北城镇发展与规划[J].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8(4)

第12篇

【关键词】民间信贷 融资 金融体系

榆林地区处于陕西北部,具有丰富的地质资源。近几年随着地质资源的不断开发、再加之房地产市场的催化,使得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民间资本迅速积累,民间游资不断增加。民间信贷已成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重要融资渠道,为推动本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榆林地区民间信贷现状分析

(一)民间融资地区差异明显

上世纪的90年代还比较落后的陕北,尤其神木、府谷在最近的10多年里经济迅猛发展,跃居全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强省。只要原因是该地区有丰富的矿藏资源,随着这些资源的不断开采,推动了煤炭以及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行业对资金的需求表现的非常高,其融资的形式更趋向于有组织、有规模的各类民间融资机构。调查显示在榆林地区民间资金70%以上集中在榆林、神木、府谷等具有矿藏资源的地带。

(二)融资方式多样、资金流向呈现多样化

从2002年第一家典当行运行到目前榆林民间融资机构的不断壮大,这给民间资金提供了渠道。调查显示目前在榆林地区民间信贷机构主要有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等,其中具有工商注册的大约有60多家,没有注册但在运营的约有170多家;其资金已经达到2000亿。这样庞大的资金主要投向房地产、煤炭、化工和个体商户等行业。其中资金55%流向煤炭企业,24%流向房地产业,15%流向化工企业,其余6%为个体商户。民间信贷资金已经向早期的消费型向投资型转变。

(三)利息高、期限灵活、趋利性较强

民间信贷的期限由于用途广泛以及利率水平档次多而灵活多用。但总体期限集中于短期。目前榆林业内的行规:有工商注册的民间信贷机构月利率平均为2.7%,其他利率约为2.5%。随着民间信贷的发展,其信贷趋利性增强,部分公众通过利率差的方式将房产抵押银行,然后投入信贷机构,获取高额的利率差。

(四)信贷方式灵活、手续简单方便

民间信贷条件灵活,手续简捷,相对于银行繁琐的审批制度,民间信贷更加干练。这种信贷方式主要以信用信贷为主,整个交易过程遵循“4C”原则(品德、能力、资本、经营),很好的适应了个体经济和小规模经营的需求[1]。

二、民贷对榆林地区经济的影响

榆林地区民间信贷对缓解正规金融体系信贷资金压力、分散金融风险、拓宽社会融资渠道、优化经济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缓解资金紧张的矛盾,有利于地区内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

据统计,榆林地区民贷总量占该地区贷款总量的1/3。民贷的存在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不足,促进了本地区融资市场化,提高了本地区的储蓄—投资的转化效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的供需矛盾,满足弱势群体对资金的需求,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二)促进了民间财富的积累和就业

民间信贷改变了居民长期以来单一依赖于银行储蓄的投资渠道,使得民间投资出现了多样化,增加了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加速了民间财富的积累速度。民贷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和部分创业者创业,间接的支持了本地区的劳动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三)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增长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榆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本地区只有21%的中小企业能够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其余资金主要依赖民间融资解决。目前榆林地区中小私有煤矿约为248家,其资金85%来源于民间信贷;45%的个体私营企业初期的起步依靠民间信贷[2]。

三、存在问题

民间信贷不属于正规的金融体制范围,游离于国家的金融体系之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监管失控,税收流失

民间信贷是民间的自发行为。其存在对正规的金融安排具有破坏性,容易造成金融信号失真,降低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渗透力。大量资金的“体外循环”不仅加大了政府对资金运作监管的困难,减少国家的税收,而且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3]。

(二)行业投资集中,潜在风险较大

截止2011年榆林地区的房地产企业达到146家,房地产开发投入125亿元;煤矿投资达到2534亿元。榆林地区的民间信贷资金84%投入煤炭行业以及房地产业,资金投入较为集中。而这些行业又属于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在经济下滑期容易引发支付风险乃至影响企业的生存。在波动的经济周期中资金链的断裂有可能出现连锁反应,波及地区金融秩序的稳定[4]。

(三)缺乏合法的法律手续

民贷容易引发纠纷,使得社会心态浮躁、降低风险的防范,助长如信用观念淡薄、法律意识不足等各种社会问题。

四、结论

民间信贷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运行,为榆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推动了本地区多元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贷作为一种非正规金融的衍生物,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它能满足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正式的金融系统具有互补性。要想改变民间金融市场的高利率趋势,通过疏导的方式把非正式的金融机构纳入到正式的金融体系中来或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正规的金融市场,对其加以规范、约束、引导和充分发挥其对经济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丽华.鄂尔多斯民间信贷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论文,2008.

[2]龙昊.榆林民间信贷调查,2011(12),中国经济时报.

[3]陈志刚.民间借贷与中国金融调控[J].武汉金融,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