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专业外语教学论文

专业外语教学论文

时间:2022-09-26 13:5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专业外语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专业外语教学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

 

所谓双语教学是指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使第二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双语教学实现了专业知识和外语学习的有效结合,以专业知识为主、外语水平提高为辅,满足了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1]。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尤其是加入WTO 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革,对学生外语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与外语能力,是摆在应用型技能型本科院校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经济学课程作为起源于国外的专业基础课程在进行双语教学改革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的必要性

(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

20世纪 90年代以来,国际化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化,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部高教司在相关文件中提出教育教学论文,今后本科教育20%以上的课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小论文。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而在双语教学课程的选择上应更多的体现课程的广泛应用性。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课,为学生学习和应用经管类专业知识做了良好的铺垫。因而经济学的双语教学实践是一种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开放式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元、开放、融合,在教学方式上强调灵活,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外语水平和教学艺术要求较高,在教学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用不同语言进行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同时,通过使用学界较为认可的经济学外文教材、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双语教学会有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向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产物,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学院能否在激烈的高校竞争中站稳脚跟,关键也在于能否培养出有别于研究型院校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应聘者在工作中既精通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外语的技能越来越受到青睐。因而在对本科生的培养中运用双语教学可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并使其更符合国际化人才的标准。

(三)经济学课程本身的需要

经济学本身源于国外成功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原理和框架均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而国内高校本科教学中讲授的经济学原理几乎都是从国外著作中翻译修订而来的。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同,有些翻译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完全一致,这对学生掌握和应用经济学原理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由于经济学本身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教育教学论文,使用翻译修改而来的教材大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其教学内容无法体现经济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借助经济学双语教学,一方面可使学生站在英语思维的角度,用英语去理解原著和思考各种经济学原理,从而更好地把握经济学的精髓所在;另一方面,通过采用国外经济学教材,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见识,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吸收到经济学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增强教学的时效性。[2]

二、独立学院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改革模式

(一) 教学模式的选择

根据授课时外语使用程度的不同,双语教学可分三种不同模式:1、沉浸式双语教学(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用学生所学第二语言/外语进行教学,本族语/母语不用于教学之中,乃至校内也不使用本族语/母语,以便让学生沉浸于弱势语言之中。[3]2、过渡性双语教学(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在学生刚进校时,部分科目或全部科目使用本族语/母语教学;但一段时间之后,则使用所学外语/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因此,过渡性双语教学即指开始前有―段非双语教学作为过渡期,以避免学生刚进校因不适应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而产生许多困难,其目的仍是逐渐向沉浸式教学过渡。3、保留性双语教学(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要求学生刚进校时用本族语教学,以后逐步部分科目使用外语/第二语言,部分科目仍用本族语教学。

独立学院的学生较普通高校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教育教学论文,英语水平相对较差,在课堂教学中应对其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因而我们在教学的第一阶段可以主要采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小论文。在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一阶段,为了不使学生在双语教学模式下影响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侧重运用“保留性双语教学”模式,即在注重学习专业知识和运用英语的同时,以母语来维持理解与交流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渗透,专业概念和理论模型公式的表达,以及部分英语释义;双语教学实施的第二阶段,可启用“过渡性双语教学”模式,在第一阶段取得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在经济类课程中推行双语教学模式,不断扩大独立学院双语教学课程的范围,灵活地互用汉语和英语两种主体语言,努力促进学生逐渐通过专业英语理解关。

双语教学推行的第三阶段,在总结经济学双语教学前两阶段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探索出符合独立学院自身情况的双语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在学生能够基本通过英语关,掌握一定经济学专业英语词汇的基础上,逐步推行英语沉浸式教学法,采用全英语授课或逐渐增加英语在经济学课程中运用的比例。毕竟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并不十分擅长因而具体模式还得视双语教学实施前两阶段的效果和学生的接受情况而定。当然在使用“沉浸式”教学模式过程中,经济学教师应注意运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教学教育教学论文,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和案例等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发音标准且语速较慢,使学生能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

(二) 教材的选择

选用合适的原版教材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基础。双语教学教材应当使用外文版的教材,在内容上直接与国外院校接轨,避免因间接引用而产生歧义。要选择既紧密结合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原版教材,在原汁原味的语言中了解另一种文化,掌握专业知识。目前多数进行经济学双语教学的院校把曼昆教授编写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作为固定教材使用。该书被美国百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可见其全球影响力之大。此外,该教材的语言表达比较规范、简单、用词准确,内容更新颖,作者能站在经济学初学者的立场,激发学生对经济学的学习兴趣,这也比较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知识的兴奋点。但原版教材的选编思路和编写形式与国内教材的风格完全不同。虽然国外教材知识较新,反映了学科前沿,但国外教材在一些内容上说明得过于详细,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内容相对较多而且比较零散。因此,教学中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筛选,抓住学生必须掌握并与国内教材主要内容相契合的部分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4]而对于相关案例可以作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三) 教学时间

根据教学计划和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教育教学论文,一般在大一下学期开始学习微观经济学,但是独立学院大一学生的英语相对比较薄弱,开展双语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大学英语一般开设两年,

大二上学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已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学生普遍有着较好的英语基础,这时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困难相对要小些,可避免学生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另外,从大学二年级上学期起开始连续、合理地部署和安排双语教学,可延续英语学习,使英语学习四年不间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提高作用小论文。而且,可在基础英语学习之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移到自己的专业上来。

此外,国外的经济学课程一般是从高中开始,到了大学每学期只学习教材内容的几个章节,将整个经济学课程分散到大学的各个学期,更有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而我国经济学课程一般是针对经管类学生开设的,时间为一年左右,如果进行双语教学的话应该考虑适当延长学时,以便于教师更好的准备课堂内容教育教学论文,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

(四)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双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与学互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而高素质的师资是实施高质量双语教学的保证。从近期实践看,全国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是在母体普通本科高校的直接支持下,以母体高校的品牌、师资、管理和其他资源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借助“母体”师资、外聘名校教师是独立学院最常用的做法。但随着独立学院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建设自己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已迫在眉睫。除了外聘归国经济学研究生外,独立学院也应重视本院经济学双语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大力引进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另一方面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特别注重青年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如可采取教师自费及学院委培相结合的形式选派英语基础良好、经济学专业知识扎实的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相关院校培训。

参考文献:

[1]白世贞,沈欣.素质教育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研究.物流技术.2010

[2]梁燕红.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3]李榕.我国高校双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8

[4]乔虹.“经济学”双语教学实践探索.教育与职业.2008

第2篇

关键词: 体育英语教学 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主题

1.问题提出

目前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研究正在成为相关专家、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体育科研论文对体育英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研究内容、研究难点、问题对策、研究方法等做了许多前瞻性的、独创性的探索。有学者认为,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无二致,在实证研究与反实证研究之间,不应简单地进行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而应在实证的基础之上,运用逻辑主义方法,对基本理论进行判断和推理[1]。也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整个体育科学研究现状做出分析,选取我国1999-2004年度体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作为分析样本数据,对我国体育科学的体系内部结构、研究的“社会化”倾向、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论证方式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得出体育科学研究论文运用定量方法较少的结论[2]。另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专门分析了我国艺术体操科研现状[3]。

综上所述,研究方法的探讨正成为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尽管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于体育英语教学研究来说,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没有形成规范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统计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Grid20/Navigator.aspx?ID=1)为检索对象,第一次检索以“体育”为篇名,匹配选择“精确”,检索时间跨度为1979―2014,再在以“体育”为篇名的搜索结果中进行第二次检索,以“英语”为篇名,最后得出相关论文112篇。第二次检索,首先以“英语”为篇名,再在搜索结果中以“体育”为篇名进行检索,其他搜索各项与第一次检索相同,最后搜索结果是同样的112篇论文。尽管112篇论文的篇名中都包含“体育”和“英语”字样,但经笔者甄别,剔除一些关于《中学体育课堂英语名词活用》、《英语自考》之类的非学术论文,最后确定87篇为分析样本总量。

2.1时间分布

在所有统计的样本中,最早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学术于1987年。如果以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评估工作为分界点,那么在2003―2014年间的学术论文数量为57篇,占总样本数的66%;2003年以前的学术论文数量为30篇,占总样本数的34%。

数据显示,以2003年为分界点,在教育部启动为提高英语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工作之后,很多体育院校纷纷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数量越来越多。与经验判断相一致,这表明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研究这一体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2.2论文作者单位类型、专业

本文将总样本87篇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论文的作者单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体育院校;第二类是非专业体育院校(包括各类综合性高等学校中的体育院系、社会科研单位及其他)。其中,对专业体育院校的论文作者又可分为三类:一是英语专业研究;二是体育专业研究;三是不清楚(文章没有标识)。经统计,有58篇论文作者来自专业体育院校,占论文总数的66.7%,其中作者从事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为40篇,占论文总数的46%,将近占据了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有29篇论文作者来自非专业体育院校,占论文总数的33.3%。这说明,目前我国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是在专业体育院校中从事外语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因为在专业体育院校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必须面对学习体育各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文化课成绩较差,活泼好动,英语成绩难以提高。所以研究他们的学习环境、学习特点,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成了在专业体育院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教研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是来自非专业体育院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他们结合自身较强的英语专业背景,对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进行研究。

2.3研究主题分类

从87篇总样本中的研究主题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与英语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关于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一般主要研究体育院校或综合大学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难点及对策分析。典型代表如《综合性大学艺术体育类学生英语教学现状与启示》、《体育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等。这类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共有80篇,占论文总数的92%。第二,有关于体育院校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研究此类问题的作者主要认为大学英语仅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而体育专业英语教学是使学生从英语基础阶段过渡到专业阶段的必经环节,使其顺利阅读体育专业英文资料。该类研究主题的论文数为4篇,占论文总数的4.6%。第三,第三类文章是有关于体育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设置等问题的探讨。典型代表如上海体育学院的吴贻刚对体育学院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等问题的分析。该类研究主题只有3篇,占论文总数的3.4%。

由此可知,体育英语教学论文研究主题分布不均匀。现在很多专业体育院校和非专业体育院校因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大好形势,纷纷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国至少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应该理论先行,理应有很多的学术论文百家争鸣。但从论文统计数据得出,目前对体育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定位、培养方法等进行探讨的论文只有4篇,即使加上3篇研究体育专业课程英语教学的论文,也只有7篇,不到论文总数的8%。

2.4研究类型分析

按社会学家詹姆斯・S・科尔曼的说法,所谓“理论研究”,是指建立旨在一种理论体系(或概念体系)但又不以经验资料加以验证的研究[4]。这里,我们按科尔曼教授的理论,把对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分为理论研究(规范分析)与经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体育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理论、范畴等研究;体育英语教学的经验研究主要是指那些经过实地调查、个案分析、问卷调查、实际观察等方法而得出的可以直接指导、规范体育英语教学活动和关系的经验研究,这类研究不作纯理论上的逻辑分析。

从检索结果看,有58篇论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占论文总数的66.7%;有29篇论文采用经验研究方法,占论文总数的33.3%。采用规范分析、逻辑分析方法研究的论文篇数比采用经验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的论文篇数多出29篇,说明体育英语教学的规范研究远远多于经验的应用研究。

2.5研究的规范性

一般地,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含四个基本阶段程序,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体育英语教学论文的规范性进行研究:一是是否有理论预设(或称理论假设);二是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即有没有提出需要加以论证或验证的问题;三是是否有对相关现存的文献加以评论;四是文献引用情况。

从研究的规范性所设定的四个指标来看,没有理论预设,没有文献评论,但有明确问题的论文占据了大部分,它们分别占有论文总数的91%、92%、94%。这些数据说明,在体育英语教学研究中,从问题或假设提出到论证检验、形成、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关键环节严重缺损。论文研究的规范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至于是否有文献引用,有25%的论文没有文献引用,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文献引用,容易导致重复研究,没有文献评论,难以提出独创性问题见解。

2.6经验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从统计87篇总样本看,主要的经验研究方法有:参与观察、普遍调查、局部调查、个案调查、问卷调查、非随机调查、随机调查、文献收集。采用以上8种具体的经验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共有29篇,其中采用普遍调查与非随机调查方法研究的学术论文共有6篇,而采用局部调查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有17篇,占总数的59%。这说明采用普遍调查的研究方法受到很大的局限。因为要进行普遍、广范围的调查,需要较多的经费支持,而这又是很多研究者、研究机构面临的难题。采用局部调查的论文中,大部分把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学校,跨学校、跨省之间的调查很少开展。如果普遍调查没有人力、财力的支持难以开展,那也可以理解。但没有论文采用既省钱又省力的个案调查方法,这确实是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误区。

3.结论建议

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体育领域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环境的变化要求体育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的重视。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英语人才,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目前体育院校和高校体育专业教研人员关注的热点。

但在体育英语教学研究中,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研究者偏重于规范研究,而较少采用经验研究,论文研究不规范,不能遵循科学的研究程序。如缺少研究的理论预设,相关研究问题理论综述、评价较少,这就容易导致研究者相互重复同一个问题。经验研究手段单一,不能充分运用多种经验研究方法全面、广泛的开展研究。

笔者认为,体育英语教学,要从规范研究到经验研究、从宏观研究到微观研究、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力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育英语教学方法论体系,首先必须进行方法论上的补课。如开展普及性训练和方法论讨论。其次,像《体育科学》等专业核心刊物要发挥专业示范导向作用,倡导刊发论文的规范性。最后,组织编写、翻译相关体育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著作和教材。

参考文献:

[1]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路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2-257.

[2]李建军.关于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现状的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第3篇

一、学生现状

近年来,由于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普通高校的扩招,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大部分职高学生入学成绩基本在三百分左右,英语平均成绩只有三十来分,他们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

二、改革思路

以具体的任务为教学主线,以典型场景组织教学内容,以情景教学为教学形式,以多彩的活动为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学手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服务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专业课的学习。第一模块为基础教学,现以听说部分的“向别人请求帮助,或提供帮助”为话题进行描述。

三、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本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依托,以任务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实施从“怎样教”到“怎样学”的重心转移。通过场景学习和拓展练习,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进一步将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起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为用而学、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因此,我认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建构应立足于六个方面,即:

1.教学目标立足于用。中职英语的教学目标应立足于学而有效、学为所用,即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立足英语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立的: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悉常用词语,掌握“向别人请求帮助,或提供帮助”的相关句式和表达法;能较流利地运用所掌握的英语常用句型和表达法进行交流;并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树立自信心。重难点是学生在学习相关词汇、常用句型和表达法后,可以流利、大胆地进行交流。

2.教学内容立足于选。优化教学内容,着眼核心能力。把教材中重要、关键、经典的内容提炼出来,解决关键问题。通过精简的教学内容构建核心能力,解决主要的教学问题,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3.教学手段立足于动。本课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学尝试、分组讨论、交流解惑、整理总结等形式进行合作学习。这种模式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获取知识、从学会知识转向会学知识,从知识的堆砌转向能力的提高,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效益大大提高。

4.教学方法立足于活。通常采用:①自由交谈(Free talk),让学生讲述生活趣事,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讲英语的胆量;②角色扮演(Role play),让学生扮演角色练习诊所、车站、邮局、餐馆、商店等场景对话;③编讲故事(Tell story),让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编讲故事;④做游戏(Play a game),通过做游戏进行语言技能训练,在玩中学、在赛中学。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游乐、演讲、竞赛、辩论、模拟对话、舞台剧表演以及双语晚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培养和提高英语运用的能力和技巧。

5.教学过程立足于乐。本课教学通过①做游戏(Play a game),引入新课。学生们酷爱游戏,在课堂上设计适量、恰当的游戏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②观看视频(watch a video),呈现新知,突出重点。利用学生对社会信息和动态的敏感性,引入合适的话题可以激起他们的好奇和思考。③角色扮演(Role play),开展活动,突破难点。寓学于乐,英语日、英语角、英语沙龙、生日派对、双语晚会等活动让学生由想学转向乐学,并在活动中自觉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6.教学评价立足于褒。教师要赏识学生,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和特点,宽容学生的不足,以丰富的艺术语言激励学生,建立和谐课堂。本课通过总结并讲评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出现的语言问题给予适当的讲解,并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给出每日谚语:“All roads lead to Rome”并讲解其内涵,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改革英语考试的方法和手段,以平时的语言积累为主,注重学习任务的完成,如free talk, roleplay、 presentation, speech, team work等,评价形式为口试同笔试结合,过程与结果兼顾。

结束语

要在中职的英语教学中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社会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为动力,就一定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坚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开拓多渠道、多方位的学生课外英语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转变观念,重视科研

高职教育虽然同属高等教育范畴,但与普通高校分属不同教育类别。高职教育比别的类型的教育更应注重产学合作。鉴于此,地方高职院校应主动与当地行业、企业合作,把高职教育办成企业眼中、心中的教育;主动开展技术服务,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把产学研合作当成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以我院为例,从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创办以来,我院的科研活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找课题研究逐渐转向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立项课题,从教师自筹资金到与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开发研究,走出了一条高职搞科研的新路子。如今我们已与温州当地的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办学,实行订单培养,开设“奥康班”“旧城班”“正泰班”等,拓展了办学道路,毕业生也深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

不可否认,一些教师仍沿袭以往在中职的教学经验,想当然认为授课课时多,课时费就可多拿,而搞科研是业余的爱好。在学校没有出台一些好的鼓励科研政策之前,好多人是在静观等候、按兵不动。现实的问题也确实出现在高职教学课堂上。由于最近几年,高校扩招以及沿海地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不断地增大,使得这些地区的高职教师授课任务相当繁重,有时根本无法顾及科研。即使有,也是停留在独自“单干”层面上,集体合作搞科研少之又少。我院在办学初期也遇到类似问题。经过五年的发展和提升,我们现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科研激励机制。从办学初期的教师搞科研是自己的事到如今科研是教学中教师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的转变,可以看出学院对教师的科研有了具体和明确的要求。在2005年9月我院举办的迎校庆活动的同时,适时地推出全院教师科研成果展;在2004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成果评比活动中,我院在这次论文统计排序中并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第十四名。以上成绩的取得与学院分管教学的领导对科研的重视和有力的指导是分不开的。至此,我院已把科研工作从过去的鼓励性、建议性的要求提升为量化的教学指标,并针对一些优秀的科研课题和教学论文给予物质奖励。

营造强烈的高职科研意识

一段时间以来,高职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专职科研人员极为匮乏。部分院校没有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而由教务处附属或连带管理,即使某些院校虽有独立的科研管理部门,但却无法得到有关学院领导应有的重视,最终无法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部门作用而成为校内虚设机构。导致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一部分院级领导和教师在对待高职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有关。他们往往认为“科研是普通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高职院校是非研究型大学,其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只要教会学生实践技能操作即可,没必要搞科研”,这一看法较为普遍。而对于适合高职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他们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甚至错误地认为那是企业和行业的事。

事实上,科研工作不仅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外高职合作交流的需要。与一般全国重点和普通高校处处弥漫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和学术气息相比,高职院校则不然,由于这些学校建校时间短,文化积淀少,学术氛围差,真正有兴趣、有能力搞科研的领导、教师不多。大多数教师由于没有科研压力,也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因此就不能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对发展高职院校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部分教师急功近利,为评职称而搞科研,一旦职称问题解决,科研工作也就宣告完毕。再加上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门的科研知识培训,缺乏基本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不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因此部分教师虽有较强的科研欲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生产实践经验,但一旦接触到具体的科研项目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选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撰写开题、结题报告,如何把自己的经验升华到理论高度和写出高水平高层次的论文和报告,也不知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风格和特色的刊物发表自己的文章。科研经费紧张也是制约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的又一突出瓶颈。由于一些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家底薄,科研经费渠道也不畅通,大量资金又都投入到基本建设和基础设施上,任课教师和科研人员很少能获得科研经费支持,即使有也是少得可怜,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科研工作。他们也很少有机会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来获得最新的科研信息。因此,很有必要在高职院校树立“科研兴校、科研强校”的理念。

鉴于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因此高职科研应以突出应用型研究和开发型研究为主,“面向社会实践第一线,注重解决生产实际中具体问题,注重在社会和企事业单位最需要的技术、工艺问题上找课题,大力促进‘产学研’结合,注重与企业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以充分体现高职教育为生产服务的特点。”我院院长周锦成同志领衔主持的《多媒体教学信息自动融合生成课件及检索技术研究》荣获温州市2005年第一期科技计划项目20万元资助,这在我院科研史上开创了先河。其余一些专业老师也分别成功地申请到了省厅级、市局级和院级等不同种类的科研项目十余项。

建立和健全高职科研体制

高职院校有关科研机构应组织开展专题科研培训,让一线教师了解科研的诸多程序,包括开题、结题的方法、技巧,科研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等等,在培训环节上,要“走出去、请进来”,既要发挥校内外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供理论指导,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以笔者本人科研经历为例,五年来,笔者笔耕不辍,已经在全国各类期刊和杂志上近50来篇。尤其于去年参加了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四届英语国际教学研讨会后,有幸受邀赴美参加了在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第14届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并成功主持了一场“外语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的专题研讨会,这不仅丰富了笔者教育科研的国际视野,同时对于提升我院在国内外院校的知名度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好处。

制定科研管理文件

为使科研管理工作有章可循,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特点,制定《科研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方法》《科研经费使用办法》等校内有关教学文件。而且要做到落实,不折不扣地加以贯彻,使那些真正认真搞科研的教师获益。如我院出台的《温职院教科研工作量计算及奖励办法》,对于本院教师公开发表的论文按照《国内学术期刊定级标准》给予奖励。学院自出台这一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政策后,教师们踊跃撰写论文并且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积极性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从1999年创办学院时的寥寥数篇教学论文到现在能够在国家一级刊物上发表文章,不仅在数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而且在质量上有了质的飞跃。从建院时的1位副教授(不含原中职的高讲)到现在全院已有97位高校系列的高级职称(截至2005年10月)。他们分布在全院各系部中,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成长为各学科的院级学术带头人。

提供物质保障,加强科研后备力量的培养

第5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情感教学 情感因素

1.情感的含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英语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情感具有强度、紧张度、度和复杂度四种动力特征,这四种动力特征表现为程度不同的两极性:积极体验的增力作用和消极体验的减力作用。积极的情感如自尊、自信、放松,愉快等能增进学生的学习能量,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消极的情感如紧张、焦虑、愤怒、沮丧等则会降低学生的活动能量,从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

2.情感教学的内涵

所谓情感教学从根本含义上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从而在教学活动中使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得到和谐的统一。

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和核心内容,它在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地发展、开发每一个学生身心潜能、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

我国古语中就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学生在情感上接纳教师,在人格上尊重教师,才能听从他的教诲,模仿他的言行。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许多国外语言学者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把情感渗透到语言教学中,之后的许多语言教学的重大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自然法、暗示法等。这些教学法都注重把情感因素融入到语言学习中,使其成为学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著名教育家夏尊先生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师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情感因素进行情感教学,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

3.英语情感教学的实施

列宁说:“人类在探索真理时,积极、肯定的情感起激励促进作用,消极否定的情感起抑制阻碍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态度、待人接物和工作、生活作风提出严格要求,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去感染、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耳濡目染,进而达到积极情感的潜移默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信所有的老师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当学生喜欢你这门课或者喜欢你这个老师的时候,他们就会自觉主动地去学习,从而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当学生不喜欢你这门课或者不喜欢你这个老师,甚至厌恶你的时候,他们就会对你这门课产生抵制情绪,从而影响到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以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也就是所谓的“爱屋及乌”的道理。

3.1换位思考,以情唤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1.1尊重爱护学生,关爱后进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对你这门课产生兴趣,那么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信任你这个老师。而要博得学生的信任,老师首先就得放下架子,以一颗宽容、仁爱的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立场思考,要学会包容学生,善待学生的错误。在教学中,我们要宽容学生的错误,摸清“病因”,科学地纠正学生的错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励他们敢于发言,使他们在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愉快地学习。特别是后进生,要给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这样才能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他们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习效率。

3.1.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自信心则学生产生兴趣的前提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在因学生获得成而产生鼓舞力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认为,某种事物如获得成功容易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的激励感,会促使人对这类事物更加关心,并乐意再尝试成功。因此,唤起学生的自信并进一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对学生学习的进步能起到较好的作用。

在实践教学中我发现当学生发觉老师在重视他、赏识他时,他往往就会有勇气和信心,学习起来也会特别努力。

3.2不断充电,提高自我,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诲人不倦”,更应该“学而不厌”。教师的知识就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的。能为人师,必有其过人之处。在大学里获得的理论方面的知识,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贯彻、落实、提高。这里不仅仅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技巧的提高,更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原来拥有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才能与时代相合拍,如互联网、多媒体、办公现代化手段在英语课堂里的应用。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仅是本学科,还应该包括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等内容,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有输入才会更好地输出,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旁通相关学科知识,就能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技能,把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握和总结教育教学规律,还要进行科学研究,撰写教学论文,以理论来指导实践,增强教学效果,使自己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而不仅仅是一名教书匠。卢梭曾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3.3身体力行,以情感人,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关于我的以经验》中写道:“教育技巧也表现在教师运用声调和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上……做教师的绝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可能做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梅拉比安曾经提出:信息的表达=7%的语调+38%的声音+55%的表情。可见,情感在信息表达中是多么重要。

一个人的情感会影响他人的情感,而他人的情感反过来也会影响这个人的情感,这就是情感互动。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这要求我们对工作要充满激情,首先要热爱教学这份工作,热爱英语学科,更要热爱学生。教师对工作的执著,对英语学科的热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情感。而学生的积极进取反过来又感染教师,并形成良性循环,对后续的教与学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可见,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激情、愉悦的心情上好每一节课。

如何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呢?我认为,上课前几分钟的warming up activities至关重要。教师可以以热情、和蔼的相关问候语句开始,如How are you feeling today?How are you?What’s the date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hat’s up?等等,同时穿插一些小诗、顺口溜的学唱背诵等也不错,通常也可采用一些谜语、国内外的新闻、笑话、校园文化、佚事趣闻等比较有深度的内容。如果层次高一点的话,也可以把影评、书评、体育新闻、时事评论等有深度的内容加入到原来已经熟悉的warming up activities之中。

3.4研究教材,挖掘情感。

课本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载体。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素材,这是教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资源。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内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来没有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

3.5创设情境,参与体验,丰富情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英语交际离不开情境,情境激起交际意图。创设情境有多种手段,例如,角色扮演就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学生可以通过扮演课文中的不同角色,去体验课文中各角色表达的情感。

3.6培养高尚情操。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的情感。英语学科的特点就在于以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为先导,发散性和可塑性强,学生个人的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与情感有关的人格因素等,无不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英语教师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既做“经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为“人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英语学习。要在教学及生活中,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操,高涨的情绪,稳定的心境,面对生活和学习。

在课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寓思想教育于英语教学中。学习Einstein,Madame Curie等伟人对科学执著追求、一丝不苟的态度,以科学家的高贵品质激励学生们学习。尤其是居里夫人用来表述她思想的一段文字给学生极大的启示。让学生背诵这段话,让他们把居里夫人作为学习的楷模。居里夫人的话:“Life is not easy for any of us.We must work,and above all we must believe in ourselves.We must believe that each of us is able to do something well,and that when we discover what this something is,we must work hard at it until we succeed.”使学生懂得对自己要充满信心,朝着目标执著前进,才能成功。这不仅能开拓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能使学生从各种人物身上学到做人的道理,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4.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教育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关注情感教育,用我们的真诚去关怀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程晓棠.情感与语言学习.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意大利]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

[3]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外语界,2002,6.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青年教师;成长策略

一、引言

全国的高中教育的不断发展壮大,每年都有大批量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到教师这个行业,给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动力,因此,青年教师的顺利成长将直接关系到高中教育的持续性发展。

二、青年教师的现状分析

高中英语青年教师在专业上有很多优势,他们朝气蓬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教学饱含激情,课堂上表现出活力四射,对事业前景充满了憧憬,很渴望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得到栽培。但同时,他们身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欠缺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 没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发展指导,对实际学情把握不到位,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及课堂驾驭能力不够成熟,处理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有待加强。

三、促进高中青年英语教师成长策略探讨

首先,坚持执行“师徒”制,以老带新。

青年教师虽然在知识上有一定的积累,但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证明高中英语课堂上,丰富的教学经验比知识更胜一筹,在备课方面,老教师可以给予青年教师方向性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组织教学方面,老教师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协调每个上课的环节,把握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在课后反思方面,老教师帮青年教师指导分析上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法;在教研方面,新老教师搭配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第二, 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发展教育就应该不断地拓宽教育者的教育视野,提升分析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对于高中英语教师而言,现代外语教学的改革理念,英语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和欧美各国文化的概况都是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和了解的。因此,坚持定期参加专业培训是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必备之路。听专家讲座、报告,吸收其教育教学之精华。将专家几年或几十年的经验总结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

第三,观摩课堂,善于提炼课堂精髓。

课堂观摩可以分为优质课观摩和同伴课观摩,优质课的观摩主要是听优秀教师讲课,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伴课的观摩是教师团队针对一特定主题的教学过程进行相互观摩,并展开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无论是优质课的观摩还是同伴课的观摩,青年教师在这些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去对比自己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的差异,吸取别人课堂中的精髓来补充自己教学中所需要的营养,争取在模仿优秀课堂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四,将反思性教学常态化。

反思性教学自1983年舍恩提出后,就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年英语教师而言,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依据新的课堂标准,客观审视课堂教学,及时进行课堂总结,修改教学方案,归纳教学规律。反思不只是局限于教学后,教学前教师可以对预教的内容进行分析,预测课堂,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教学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状态,调控课堂,营造课堂的气氛;教学后教师要常写教学小结,回放自己的教学过程,多写工作体会,善写教育教学论文。通过教学实践,促使自己由经验型向专家型转变,由所谓的教书匠向教育科研型转变。这一做法值得广大青年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坚持反思性教学常态化会让青年教师在驾驭课堂水平上突飞猛进。

第五,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养研究意识。

青年教师除了认真参与日常的教学外,还应该经常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做各种各样的课,培养对英语教学的研究意识。青年教师应该利用好教研这个平台,把自己教学中遇到的疑难杂症提出来集思广议,通过团队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除此之外,青年教师可以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师团队一起进行应用性研究,参与课题研究,不仅可以督促青年教师阅读各种专业书籍,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保持教学反思的好习惯,总结教学经验,还有利于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思考,验证自己的教学质量,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值得强调地是高中英语青年教师要积极踊跃地去做汇报课、示范课、优质课、交流课、优质课等。一定要持有积极的态度!教师在做课实践中,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接受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成长步伐就越快!

四、结束语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成败的关键,青年教师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教育大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高中英语青年教师肩负的不仅是今天的教学、科研,也承担着培养语言技能型人才,服务于社会,在全球传承文化与发展的重任。科学地促进高中英语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也是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有效措施之一,高中英语青年教师队伍师资质量的建设,将为中国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语言保障,经济全球化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肖川,胡乐乐.论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第7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 创新精神 优化教学 提高效率

学科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学科的素质教育,推进学科教学素质化,是当前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学科教学贯彻、落实“全教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完成这项工作是我们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在当今教改形势下,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书录于下,希望能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指正。

一、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而正视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创设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教学是“素质化”的操作涵义。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功能先进,体系健全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好评。这套教材吸收了世界上现代的语言教学方法,同时又结合我国国情,继承了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较明显的优点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教学并重。但该教课书使用“透明法”编排教学内容,教师看到教科书每一课的小标题就能明白教科书要求使用什么方法。这虽给教师提供了方便,并易落实教材的编写意图,但却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使教学流于程式化。教师如果长期被动地按照教材设定的模式安排教学,会在不经意中失去个性、主动性和独创性。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既要领会其编写意图和编写体例,尽量利用其优点,又要有自己的主见,应该制订自己的整体教学计划,设计具体的教学步骤,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不能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而是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为我所用。对教材的内容结构、教法设计,可以作适当调整,教材中安排听、说、读、写的次序、教学量可以重新编排、分配。针对该教材写作教学量偏少的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写作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有抄写、默写、听写、组句、译句、造句、改写、仿写、独立写作等。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对学生的闪光点要满腔热情地进行表扬,不要有点不妥之处就全盘否定。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所提的问题,要符合他们的知识水平,让他们多体验些成功的喜悦,不断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二、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精神

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主动发展的品质,是学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培养与此相应的精神品质、习惯、能力,是学科教学素质化的主要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敢想”的心理和习惯,允许并鼓励学生向老师提出异议,提倡师生间的辩论。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必要的情境,同时还要注重启发学生在联想、想像、类比等方面下功夫,注意在质疑问难、提问设计、课堂讨论、识词释词、析句析段和作业练习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向课上45分钟要质量,我们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形式诸多方面进行改革,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就是要教师精讲精导,让学生有充分的操练时间。因为英语和汉语都是语言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它们之间的差别,达到能独立运用的目的,使课堂成为“学堂”、“练堂”。在课堂教学中,可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录相片、计算机等增加直观效果,为学生提供多样的情景,揭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或反馈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能增加课堂的容量,优化教学过程,在听力教学中,语音室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师生能互听,互相交流,且便于个别指导。

四、减轻学生负担,开展多种活动

要搞好素质教育,首先要“减负”,即要减轻学生无效的课业负担,减轻由于重复操练,频繁考试等消极因素造成的心理负担。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比如低年级可以进行抄写比赛、听说比赛、朗读比赛等,中高年级可开展抢答和书面答题竞赛,办手抄报或黑板报、书法展览、班内或班际书信及贺卡来往等活动。这些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但应注意,这些活动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要注意引导并及时做出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表扬,对积极参与的学生要给予鼓励,使学生愿意参加,而且有所收益。

五、英语教师自身素质应得到全面提高

1.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当前的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师素质直接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丰厚的文化知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想很好地实施英语素质教育,就要求英语教师一方面要有丰富的英语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还要具备较高水平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等;另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继续教育,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掌握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微机应用等。

2.英语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教师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灵活的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英语素质教育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包括:(1)英语教师不仅能把握中学英语大纲和教材,而且要有扎实的符合英语特点的基本功,如:流利的口语、逼真的简笔画、优美的板书、端庄文雅的仪表等。(2)会运用最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如:电化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3)能胜任并积极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英语课外活动辅导,因为英语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地开展,也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4)具有较强的英语教学能力,如:能写出较高水平的教学工作总结和教学论文,能自制一些教具,如计算机教学软件等,并应用于英语教学,这对英语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

第8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师专业发展;资源共享;微信公众平台;教育论坛

引言

21世纪以来,日新月异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多元的途径,也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教师立足校本,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加快专业化发展的步伐。正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高素养, 促进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我作为一个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教育工作者,我将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谈谈我对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看法。

1 教育专业化的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由新手逐渐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具体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专业自主、专业价值观、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由低到高,逐渐符合教师专业人员标准的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

《现代企业教育》中总结:教师专业化发展(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有时也简称为教师发展。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其基本含义包括:(1)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2)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3)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征

2.1 教师专业化发展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背景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彻底改变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网络环境下,为应对新挑战,教师必须朝着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发展。依靠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教师的发展需求:

2.1.1 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日趋明显 。几十年形成的固定应试教育授课模式,让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无法提升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不面对问题,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切实把网络的发展融入到教学中,必将会被现实淘汰,在很大程度上更会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2.1.2 网络教学的优势日趋凸现。网络资源丰富,又具有互动灵活性,利用网络开展校本培训,正好能弥补传统继续教育中的问题。低效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通过网络这一快捷手段弥补不足;

2.1.3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的网络管理平台,为师生之间开辟了超越时空的研讨新天地。QQ,微信等通讯手段和交流方式的流行为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新的交流方式和平台。

2.2 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优势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多种方式,但是,经过这今年的实践证明,显然,利用好网络资源,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网络环境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

2.2.1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无论资源的内容还是形式都具有多样化的特征。资源的内容包含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以及同一学科领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知识;能够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要求。资源的形式包括文档、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虚拟空间等等。比如近两年出现的大学公开课和精品课程,给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2.2.2 丰富的学习与教学手段。网络环境中,信息工具的更新迅速快、功能强大,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教学的手段。学习活动中,教师利用信息工具学习和交流理论和实践知识,促进知识建构,扩充知识结构; 教学实践中, 教师利用信息工具组织和呈现知识,多样化地展现知识内涵协助学生快速高效地理解、吸收和应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外语教学中,通过纯正的外语视频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而不是我们传统教学当中教条式的灌输主义。

2.2.3 知识成果的传播速度快。知识成果包括学科知识成果与教育领域的知识成果。新的知识成果产生后,通过微博,博客,微信,专业学科网站上传分享等网络形式迅速传播与蔓延。教师能即时获取新的知识成果,经过学习、吸收和理解之后,把他人的优秀教学成果融入进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快速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知识成果的迅速传播大大缩短了成果的转化周期,提高了成果应用效率和效益。

2.2.4 高效的交流协商。教师与同行借助网络工具就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经验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并针对教学难题展开讨论和协商,获得有益的方法和经验;教师与教学专家进行咨询交流, 获得有益的指导和帮助,解决教学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与困惑,促进知识和技能跨越式地发展;教师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等等,从而更好地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

2.2.5 广泛的协作学习与研究。不同区域的教师能通过互联网络, 实时或非实时地开展协作学习和研究活动。教师通过网络化的协作学习与研究,科学分工,优势互补,提升了学习和研究的实力,能够胜任综合性的、复杂的学习和研究任务。协作的广泛性还体现在学科领域上,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能聚集、融合在一起,开展跨学科的协作学习和研究活动。

3 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途径

3.1 要有效实行资源共享

当今,教师专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丰富、多样化的网络资源, 以及开放式的资源共享环境。因此,无论是大到学校还是小到一个班级,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需要制定有效的方法和措施,鼓励资源创新,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同时,优化资源共享的环境,合理筛选,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

3.2 要提高网上教学和交流的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课本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学的唯一形式,能够真正实行网上教学和交流是当前教学形势对教师的迫切要求。因此,教师要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网上备课、网上虚拟课堂教学、网上辅导、网上答疑解惑和网上批改作业等。而且,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要深刻认识到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者,更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更多的是组织学生一起探究和学习新的知识,突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师生应该是平等的。

教师要能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能收发电子邮件,能在网上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尤其是要利用好当前流行的QQ,微信,微博等实时交流软件。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专题讨论和开展科学研究,与其他教师在网上交流教学心得体会等。借助这些网络资源,切实有效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3 要以学校或年级教研讨论为平台,,积极开展网络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环节,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又为集体备课插上了双翼。依托学校或年级专门开设的教学教研论坛平台,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是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网络集体备课不仅是教师利用网络寻找资料、制作课件,更是本校教师之间、本地区各校教师之间、不同地区各校教师之间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立体备课,使集体备课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集体备课的内容也由传统意义上的集体备教案,发展到以备学生、备教学设计为核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备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在网络环境下得到实现。网络环境下集体备课的最大优势是:只要登上备课平台,教师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其他教师交流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这就弥补了传统集体备课的备课人数、备课时间、备课资源、备课地点有限的种种不足。

3.4 要在校本培训基础上,建立网络资源平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在《教师专业化制度的改善》中提到,教师专业化发展要遵循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原则,在上级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学校集中力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4.1 建设先进的资源库运行环境,创造有利于资源共享的条件 。信息技术中的大量资料,为教师备课、上课、开展教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素材,为师生吸取新的教法、学法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每隔一段时间,教师都要把自己教学第一手资料传送到一定的教育资源库,建构一定的教育资源网络体系。

3.4.2 创建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建立校园网站,建议包括如下内容:教研新闻、课程改革、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教研论坛、教研论文、教研计划、教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外活动等栏目。还可创建教育论坛或教育博客网,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平台,为教师提供大量及时的信息,保证有充分的信息流入本组织,有知识的自由传播和创新。

3.4.3 创建网络教学环境,培养教师较强的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能力。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传播媒介多向交流;知识是跨越时空限制的。这一特点决定了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是:开放性与全球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学习内容选择的自由性和个性化;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它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

3.5 利用好社会性软件

社会性软件具有简易性、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等特点。社会性软件的广泛应用在个体知识和共享知识的组织和管理、社会网络的构建、促进个体主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常见的社会性软件有:即时通讯工具、e -Mail、博客、微博,微信等等。为了使社会性软件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师使用社会性软件的效率和质量。

3.5.1 开展社会性软件的技能培训。使教师快速了解社会性软件的性能、功效和用途,掌握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术, 巧妙地应用社会性软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提高学习和教学活动的效率。

3.5.2 提高教师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意识。意识到社会性软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调动使用社会性软件的积极性; 意识到社会性软件在个人专业发展上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社会性软件开展教、学活动;意识到社会性软件在知识构建上的意义,鼓励教师在软件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中积极主动地进行观点、思想和知识的交流和协商,以实现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探索。

3.5.3 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自主学习、交流协商、专题讨论、咨询服务、协作研究、评价反思等模式中选用合适的社会性软件进行学习、探索和反思;努力提高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效率,使社会性软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备工具;鼓励教师评价利用社会性软件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效果,不断改进知识和技能提升的方法和途径,科学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可以说,今天教师专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网络环境,教师只有在网络环境下不断地去学习,体会网络的巨大功效,把网络的有效因素融入到自身的学习和教学中,才能在信息化时代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新途径的探究 》 李强等著 2010.7

[2]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管理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赵慧丽著 2011.11

[3] 《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及品质》 刘学金著 2009.8

第9篇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英语听说教学 行动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 有效输出假说

一、引言

教育部高教司于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要求》特别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根据该《课程要求》的规定,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该达到的最低要求是: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交流,并能就某一主题进行讨论,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经准备后就所熟悉的话题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令人遗憾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非英语专业本科阶段英语教学所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老师在上面口若悬河,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内容重复引起的学习自满、懈怠、学习兴趣的下降、动力的不足”常常是大学里尤其是英语课堂上的普遍情况。学生在学了多年英语之后,却依旧张不开口,听不懂别人嘴里的英语,来自其他专业的老师也常常发出这样的质疑,“大一大二,所有的教学工作都给英语让步,结果学了这么多年,关键时候,怎么还是拿不出手呢?”

二、实践与探索

我这学期教的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在开学之初,我曾经花了两节课的时间与学生探索英语应该怎么学的问题。看得出来,大部分学生都非常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但是,他们的迫切需要和他们语言储备的不足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有思想,自尊心也特别强,当他们在英语课上,囿于语言水平,不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很多学生可能会碍于面子,或者害怕其他同学的嘲笑而选择无言的放弃。如此以来,在开学几周的新鲜感之后,大学英语课堂上的沉默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学校的英语课大部分是在上午,我发现周一上午上课的效果尤其差,因为学生普遍的精神状态不佳。大部分学生都是匆匆忙忙赶到教室,以防备老师点名。但是,铃响之后,等课堂安静下来,就会发现有学生开始打瞌睡,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个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未必仅仅是因为课堂教学的枯燥和乏味。我突发奇想,我可不可以用音乐来唤醒他们的注意力呢?于是,我开始了以下的探索之旅。

周一上午第一节课,也是学生最爱打瞌睡的时候。我顺手打开了一首歌曲――“I stand alone in the darkness”,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把歌词写下来。后来,我才发现,“I stand alone in the darkness”只是这首歌的第一句话,它的名字实际上是“Forever”,是芬兰Stratovarius(灵云)乐队的一首主打曲目。其歌词如下:

Forever

I stand alone in the darkness

The winter of my life came so fast

Memories go back to childhood

To days I still recall

Oh, how happy I was then?

There was no sorrow there was no pain

Walking through the green fields

Sunshine in my eyes

I’m still there everywhere

I’m the dust in the wind

I’m the star in the northern sky

I’ve never stayed anywhere

I’m the wind in the trees

Would you wait for me forever?

我独自伫立在黑暗中

生命的寒冬来得如此之迅速

童年的回忆充满馨香

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哦!那时我是多么欢快!

没有痛苦,没有哀愁

漫步在翠绿无垠的田野里

阳光跃入我的眼眸

无论身在何方,我心依然停留在那个地方

我是风中的一粒尘土

我是北方天际的一颗星星

天涯海角无处停留

我只是穿越树梢的一缕清风

你是否会永远等着我?

我首先完整地播放了这首曲子,然后,再逐句播放,以便学生能够记下歌词。意想不到的是,大部分学生都兴趣盎然,甚至连听写这种平时觉得枯燥的事情,也似乎没那么反感了。我脑子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我可不可以把这首歌作为口语训练的材料呢?因为学生对歌词已经听得很清楚了。事实上,我也是第一次听这首歌,而且,认真听了两遍之后,反倒觉得不明白这首歌曲的含义了。尽管我的电脑屏幕上有歌词显示,但是,我真的感觉不懂。

我给学生提了第一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the singer tries to express in this song?”(歌者通^这首歌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大部分学生也是第一次听这首歌,经我这样一问,他们也开始思索。有一个女生直接了当地说,“I think this is an anti-war song.”(我觉得这是一首反战歌曲。)我忍不住问她,“Why do you think it is an anti-war song?”(你为什么觉得这是一首反战歌曲呢?)她说,她说不上来,只是觉得这首歌非常忧伤。

很多同学已经按捺不住,开始搜索他们的智能手机了。其中,一个男同学站起来说,这首歌是芬兰灵云乐队的主打歌曲,是重金属音乐云云。显然,这是他从网上读到的句子。我先是追问他,“What does it mean by ‘heavy metal music’?”(重金属音乐是什么样的音乐?)他说不出所以然。我告诉他,“I don’t care who sings this song, nor what the website says about this song. I want to know how you think about this song, your feeling about this song, here, at this moment.”(我并不在意这首歌是谁演唱的,也不想知道网上是如何评价这首歌的。我只想知道,此时此地,你是怎么理解这首歌的。)

听我这样一说,大部分同学都放下了手机,开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竟然过去了,下课铃响的时候,一个女生还跟我约定,“老师,下节课我要发言。”我觉得学生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我的听说课堂教学就算成功了一半。

考虑到很多学生似乎并没有完全听懂这首歌,我在第二节课上,又开始一句一句地播放这首歌,并加上我自己的解释。前面两句,“I stand alone in the darkness/The winter of my life came so fast”,学生都没有异议。接下来的两句话,“Memories go back to childhood/To days I still recall”,语言上也没有问题。可是,当我问他们,“W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two sentences and these two sentences?”(上面两句话和这两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的时候,同学们都沉默了下来。其实,我这样问他们,是因为我也很困惑,只不过,现在这个谜底已经解开了。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说,“‘I stand alone in the darkness’ is a setting of this song, while ‘The winter of my life came so fast’ tells you the singer’s current situation.”(第一句话点明了这首歌的场景,第二句话则告诉大家歌者现在的状况。)然后,我又接着启发他们,“What would you like to think about when you are painful or in the low mood?”(人在痛苦或者情绪低落的时候,可能会想到什么?)有些学生已经悟到了我的启示,脱口而出,“happy things or the past”(快乐的事情或者过去)。

接下来,我又让他们重新去领会下面的四句话,“Oh, how happy I was then? /There was no sorrow there was no pain /Walking through the green fields /Sunshine in my eyes”的含义。我说,“Memories of the childhood are usually nice. ‘The green fields’ and ‘sunshine’ are both positive, which constitute a sharp contrast with the ‘darkness’ and the coldness of the ‘winter’. In this situation, one cannot help reflecting about oneself. ‘I’m the dust in the wind /I’m the star in the northern sky /I’m the wind in the trees’ are exactly how the singer thinks about himself. ‘The dust in the wind,’ ‘the star in the northern sky’ and ‘the wind in the trees’ are all emphasizing his being insignificant, humble and ignorable. Only in this situation, would one think about where to anchor his soul? Yet, where could he anchor his soul? Perhaps, the ‘you’ in the last sentence, ‘Would you wait for me forever?’”(童年的记忆总是美好的,“绿色的原野”和“金色的阳光”与“黑暗”和“冬日”的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在这种境况下又会忍不住反思自己。接下来的几句话正是作者对自己的反思。“风中的尘土”“北方天际的星辰”和“树梢吹过的一缕清风”都在强调歌者自己的渺小、卑微和微不足道。而只有@个时候,人才会想有一个维系灵魂的地方。那么,哪里可以维系他的灵魂呢?也许就是“Would you wait for me forever?”这句话中的“you”了)。

最后,我又问学生,“Who do you think the ‘you’ in the last sentence refer to?”(你觉得最后一句歌词中的这个“你”指的是谁?)大家重又开始了话匣子,有的说是母亲,有的说是恋人,也有人说,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经过这样一番鞭辟入里的讨论之后,我又问刚才说这首歌是反战歌曲的同学,“Do you still think this is an anti-war song?”(你现在还觉得这首歌是反战歌曲吗?)她说,是。我回应说,“It is OK you still think so. This is what classics means. A piece of classic can always provide people different angles of thinking. For me, this song is more like a growing song. When you were young, you would never cherish the person who would like to be with you. Only after you have suffered, experienced the world and the defeat, would you think of and begin to value the person who has been, or had been waiting for you. The sad thing is when you are back, that person may have gone. This is a cruel but universal thing.”(也好啊!经典就是经典。经典总是能带给不同的人不同的感触。在我看来,这首歌更像是一首表现成长的歌曲。年轻的时候,总不会珍惜那个愿意跟你在一起的人。只有在闯荡世界,历经磨难和失败之后,才会记起并珍惜那个一直等你或者曾经等你的人。令人悲哀的是,当你浪子回头的时候,那个人可能已经走了。这个事实本身有点残酷,但是,到处都在上演。)

至此,由一首歌曲引发的思考才算告终。可以看出,学生们离开教室的时候,似乎依然若有所思,言犹未尽。不管他们在听力和口语方面提高了多少,这节课对他们来说,至少是难忘的。

三、理论思考与课堂教学的延伸

近些年,在国外的英语教育界似乎兴起了一股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的热潮。简而言之,“行动研究”就是教育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学研究而采取的一种研究方法。“行动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强调可以推而广之的理论概念,而是更多地关注每一个教学情境的独特性。正如Johnson和Christensen(2008)所指出的,为了应付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教师需要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尝试新的行动,来改善教学效果,“行动研究”也正是为了完善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而产生的研究方法。而“行动研究”的价值也在于,它可以使研究者个人的教学实践惠及更多的人群,而且,研究者也正是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使自己的研究价值获得认可。

在看了这些关于“行动研究”的论述之后,我欣喜地发现,我的教学尝试和探索实际上暗合了“行动研究”的套路。首先是发现问题,然后是采取行动,解决问题,只是我的教学实践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支持和完善。

在这次教学实践之后,我也阅读了一些相关的研究资料,比如,音乐或者歌曲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运用。众所周知,音乐或者歌曲被运用在第二语言习得活动中,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中国的听力教材中,也常常穿插一两首流行歌曲。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奉为经典的《听力入门》一书中,就选有卡朋特兄妹演唱的“Sing a song”;现在我们学校通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册中,也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分别收录了“Thank You for the Music”和“Lady”这两首歌曲。只是在教材中,歌曲只是为了调剂课堂气氛,或者用来做听写训练的材料,而很少被用作口语材料。实际上,从事英语教学的人都知道,听说从来都是不分家的,只是我们的教材编撰者和课程安排为了方便起见而有所区分。Stephen Krashen(1985)很早就提出了“输入假说”的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该理论强调的重点就是,语言学习者应该接触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这是提高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唯一办法(而他后面说的,“语言输出则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没有任何影响”这句话则需要商榷)。因此,通过提高学习者的接受技能(即听和读的能力)来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做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十分盛行。当前各高校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英语课主要以精读和听力为主,单独开设写作课和口语课的情况比较少见。即使个别高校已经将精读课调整为读写课,听力课调整为听说课,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花在培养学习者说和写的能力上的功夫还是不够。

相对于Krashen的输入假说理论,Merrill Swain(1993)提出了语言输出理论(the output hypothesis),这种对语言的有效输出(comprehensive output)理论强调,学习者在使用第二语言的过程中会体会到自己第二语言的不足,而这种不足感则会促使语言学习者对语言的吸收。Swain认为,运用第二语言的过程可以使学习者清晰地注意到自己的语言问题,而这种注意则会进一步刺激他们的认知C制,从而巩固他们已经学过的知识,发现尚未理解的内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然后,运用多种策略来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简言之就是,语言的有效输出能给学习者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了解自己使用语言时存在的问题,比便重新修正那些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形式和结构,从而产生出准确恰当的语言。Swain(1995)认为,语言的输出与输入在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同等重要,输出同样能够促进语言的习得(这也是他不同于Krashen的地方)。二者对学习者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同样受到重视。

我现在采取的这种从听英文歌曲入手,进而扩展到口语训练的教学方法,既不违背Krashen的语言输入假说,也印证了Swain的语言输出理论。从听写训练――即有效的语言输入――入手,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课堂讨论――即有效的语言输出――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语言能力的不足,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而音乐和歌曲所营造的惬意和闲适的氛围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减少了学生由于英语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焦虑和不安。

伴随着这种思考,我又在其他班上做了尝试,每次选用的歌曲都不同,讨论的话题也因为歌曲内容和课堂情境的不同而不同,效果都非常满意。正如我前面说过的,讨论中学生说了什么,并不是至关重要的,重要的是他们开了口,他们在说英语。

四、结语

人们常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我相信,每一首歌就像一扇大门,可以为我们开启一个丰富的世界。如果我们用得好,那么,用英语歌曲不仅可以做听力材料,调节课堂气氛,也可以作为guided discussion(引导性讨论)的原材料。何况,正处于花样年华的大学生,又有哪一会不喜欢这些流行文化呢?希望这篇文章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大家的思考,设计和开发出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A].外语教育求索――戴炜栋文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Bassey,M.(1995).Creating education through research:A global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the 21st-century.Newark,NJ:Kirklington Moor Press.

[4]Johnson,B.,& Christensen,L.(2008).Educational research:Quantitative,qualitative,and mixed approaches(3rd edition).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Inc.

[5]Krashen,S.(1985).The Input Hypothesis.London:Longman.参阅http:///wiki/Input_Hypothesis。登陆时间是2016年12月30日。

[6]Swain,M.and Lapkin,S.(1995).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A step towards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Applied Linguistics,16,371-391.参阅http:///wiki/Comprehensible_output.登陆时间是2016年12月30日。

[7]Whitehead,J.(1989).Creating a living educational theory from questions of the kind,“How do I improve my practice?”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5,3-17.

第10篇

(学校二届三次教代会审议通过)

2005年1月8日

学校创办于1997年9月,1999年成功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2000年创办九年制学校实验。七年来,学校无论是在校园建设、事业规模,还是在教育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绩。但是,随着社会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不断提高。学校的发展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与矛盾、困惑与无奈。我校在事业超常规发展过程中同样也遇到了问题和困惑,譬如学校管理工作如何做到科学高效?课堂教学如何摆脱传统的桎梏?教研、教科工作如何走向校本?青年教师如何快速成长?名师工程如何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教育品牌如何打造?等等。为了进一步明确办学目标,理清办学思路,积极探索有效的办学策略,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特制定学校今后三年发展规划。

一、学校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之魂。学校应该有自己的办学有独特的见解。要确立既符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又适合学校客观基础、客观条件的办学思想、理念,以此来总揽全局,聚焦局部。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全心全意为师生的发展和幸福服务”。提出这个理念是因为我们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学校的发展必须以提升所有人的生命质量为目的。“所有人”包括全校所有师生。“生命质量”包含着“发展与幸福”。因此,我们期望所有在鲈小工作的教师和在鲈小学习的学生能够天天有进步、日日有发展、年年有作为;期望所有在鲈小工作学习的教师和学生,能够在自我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体验欢乐、享受幸福。二是学校今天的发展必须给明天的发展留下更大的余地。学校的发展有近利和远利的追求,两者可以兼得,但不可偏废。让学校今天的成就成为明天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如果要比较显性地诠释这个理念,就是三句话:以学生为本,培养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创造力的“四有”新人;以教师为本,造就素质优秀、善于探究、和谐进取的教师队伍;以学校发展为本,建设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现代名校。

二、学校办学目标、思路

理念是引领我们前行的一把火炬,一盏明灯、一轮明月。思路是方案、是路径、是谋略,理清思路,才会走上正路,少走弯路,才能拓展发展之路。

我校于1999年成功创建江苏省实验小学后,就及时提出了“办好省实小,争创省名校”的五年总目标,当时提出这个总目标的具体指向,就是江苏省模范学校。五年来,学校全体教职工为争取这个目标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于2001年接受吴江市教育督导室综合督导,获得优秀等级的综合评价。但由于江苏省模范学校评比的届次以及名额、次序等因素,我校在历届模范学校验收中没有被列入验收范围。目前省教育厅终止了模范学校的评比活动。但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有效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也为我们建设成一所强校、名校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今,面对教育飞速发展的形势,以及校际之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学校不能仅仅停留在年度学校工作综合考评一等奖,学校德育百分考核一等奖的荣誉上,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吴江小学界“领头羊”的称号,学校是一所大校,一所强校,更是一所名校。因此,今后三年学校发展的总目标是:继续高扬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办学体制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教育品牌,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质量与水平,把学校打造成为一所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省内外知名学校。

三、办学基本策略

㈠突出一个主题,就是改革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开放,使我们的国家各个方面取得翻天覆地的巨大成就,同样,7年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使我们学校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跻身于江苏省实验小学的行列,成为吴江小学教育“领头羊”之一。今后,学校仍然要高扬改革这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办学体制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㈡确立“三种意识”

⒈生本意识。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学生的质量、特色,体现了学生的发展水平。校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质量的竞争,学生发展水平的竞争。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

⒉师本意识。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针对我校青年教师数量多,层次差异大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创新工作机制,积极启动教师成长设计工程。要求青年教师很好地规划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不是一年,而是三年、五年。学校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师的不同需要搭建更多的舞台,提供更多的帮助。让不同层次的青年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

⒊校本意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现行教学研究制度发展和创新的需要。我们不能把眼光始终总盯在外出学习,应当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培训资源共享;要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具备研究的职能和能力,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㈡实施“五大”策略

⒈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德育实践为重要载体,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学校各个年级要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生特点,要从细微之处入手,加强观察、监督、引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学校德育处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⒈常规教育。常规教育要坚持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卫生等习惯,要逐步形成富有校本特色的常规教育。⒉德育活动,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队活动、雏鹰争章活动、每周一学、每月一考、心理健康专题辅导、创建优秀班集体等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水平。⒊家校联系。以德育网络建设为平台,通过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的建设及学生、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建设,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上门家访、开设“家校路路通”、教学开放活动等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消除德育工作的盲点。⒋队伍建设。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要健全班主任每月例会制度,加强班级工作研究,每学期开展1-2次班主任工作沙龙活动。

⒉以建设校本教研制度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努力提升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平。

校本教学研究是以学校、教师和学生为本的,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进行的,以科研兴校为宗旨的研究活动。今后一个阶段我校一是强化学习机制,打造学习化组织。学校每年教师节向教师推荐读书书目,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读教育名著,写反思随笔,做读书沙龙;二是开展团队教研活动,打造研究型校园。教师是教研主体,我们不仅要邀请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来我校上课、讲学,而且应当创造条件让学校的教师也走上讲台、上课、讲座;学校每年举办青年骨干教师开课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优秀教学论文交流评选活动。三是举办学术沙龙,打造鲈小学术论坛。学校将根据青年教师自身的意愿,成立若干个学术小组,每学期根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定2-3主题,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四是主动攀亲联姻。学校将选择1-2所同类学校,结成友好学校,组织双方青年教师开展业务交流活动。

⒊以建设特色学科为着眼点,以“AAA特色学校”评估命名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学校特色建设。

加强学校特色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校发展活力的客观现实需要。多年来,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寻找突破口,不断地进行探索。在艺术、体育、计算机教学、双语教学等学科教育中初步形成了学科教学的特色,特别是艺术教育特色初见成效,为学生、家长和上级领导所认可,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但如何使我校的特色更鲜明和怎样打造出特色的品牌,这将是我们在今后较长一个阶段中的工作重点之一。具体工作:一是学校艺术教育要要再上一个台阶。继续深入开展中澳音乐实验、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艺术兴趣活动,逐步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艺术团体,如合唱团、舞蹈团、器乐演奏团等,并力争在少儿舞蹈这个项目上有所突破,铸造我校艺术特色的拳头产品。通过聘请专家进行创意设计,通过舞蹈梯队建设,每年至少有两个上乘的节目诞生。学校每个艺术教师每人要能够承担一个项目的辅导,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辅导特色项目。要坚持每年举办艺术节活动,为全校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舞台;⒉学校体育要再创新高。要以创建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为契机,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强化争先意识,继续抓好各个运动训练队,如田径、乒乓、篮球、门球、围棋、武术等队,保证参赛成绩继续稳定在全市领先地位。学校体育教师要力争能够带好一个运动队。要坚持每年举办学校体育节,在全校营造开展重视体育运动的浓郁氛围,让全校师生关心、支持和参与体育运动,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节活动,让同学们参与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让体育运动成为鲈小每一位同学的好朋友。⒊学校双语教育实验要有新的突破。我校是苏州市第二批被批准的双语实验学校,目前拥有十多名双语教育教师,今后一个时期,要根据省市关于双语教育的意见,大胆调整课程设置,进行双语教材建设,探索双语课堂教学方法,建立学生双语能力评价体系,创设双语学习环境,特别是校园双语教育显性环境要进行重新设计。要聘请外国教师,增加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机会。要重视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在每年学校双语节,为学生提供双语实践的舞台。要以双语实验班为示范,加强全校外语萄В提高外语教学效率和质量。全体英语教师、双语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倾全力把英语学科打造成我校的强势学科。⒋计算机教学要再创辉煌。要在抓好全校计算机普及教学的同时,选拔优秀学生各级各类比赛活动,要瞄准目标,及早训练,力争比赛成绩继续保持领先

⒋以优化教学管理为着力点,以课程改革实验为抓手,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推动学校各项改革的动力之源。这既是学校改革的出发点,又是学校改革的落脚点。学生质量提高了,学校的发展就有了竞争力。因此,必须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确立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是学校永恒主的题的意识,确立人本、科学、高效的管理意识,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学校的教学行为,改进学校管理,努力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1)全校教师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把素质教育落实在学科教学中,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把“教好每个学生”己任,要重视学生“双基”的学习与掌握,把学习困难生的预防和转化工作作为教学管理的重点,切切实实地提高各年级的合格率,在每学期市局组织的教学质量调研中始终保持领先。初中部更要以全科合格率100%或全市第一为目标,打响每一年中考这一炮,并努力提高优秀率,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更加优秀的学生。(2)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全体年级要十分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的教育资源开设“课程超市”,组织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课外兴趣、社会实践等活动。(3)要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评价方式,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制度、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4)学校要在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