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

时间:2022-12-02 04:54: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自然的启示资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

第1篇

1、通过回顾整理整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通过本节开题指导课,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

3、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梳理研究思路、确定研究主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初步制定活动方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大自然丰富多彩,美丽神奇。美丽的鲜花,可爱的小动物,为我们的地球增添了无数的乐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如画的大自然。【播放视频】

1、同学们,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交流)

2、看到了这么美的画面你想说些什么?

3、大自然真是丰富多彩,它还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呢。

二、回顾单元内容,整体进一步感知大自然的启示

教师过渡启发:我们已经学习了《大自然的启示》这组课文,那么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学生自由交流

2、师小结、板书(遵循自然之道、是人类的老师)

三、激趣拓展

遵循自然之道

过渡启发:这就是这组课文带给我们的启示。遵循自然规律,的确是特别重要的。请看大屏幕,——《拔苗助长》

(一)遵循自然规律的小故事

1、师出示小故事《拔苗助长》。这则故事大家熟悉吗?像这样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

2、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时刻警示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这样的小故事?我期待着同学们课下能够搜集到更多的这样的小故事,给大家带来警示。到时候我们可以在班内开一个“故事会展”。(相机板书:小故事)

(二)环境保护

1、过渡:刚才我们从一个个的故事中得到了很多的教训,这些都早已让人类意识到必须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黄河是怎么变化的》中,咱们了解到曾经是那么美的母亲河却发生的巨大的改变,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么人们都为了改造黄河做了哪些事情?(生交流)

2、在治理黄河方面人们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出示治理黄河的成果课件】

3、看到这些治理的成果,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4、教师小结:是啊,人们只有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为改善环境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理的成果才会更加有效。

5、激发研究的兴趣:不仅在治理黄河方面,在其他环境保护方面,人们也做了许多事情。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人们是怎样使我们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的?只要咱们同学深入周围去调查研究,去呼吁人们都来保护环境,相信,咱们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板书:环境保护)

(三)农谚

1、过渡: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积累了一些谚语,大家非常感兴趣。(学生背诵)

2、出示课件(谚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从这些谚语中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有农业谚语,气象谚语。)

3、激趣拓展:这些谚语都揭示了农业和气象的规律,它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像这样的农业气象谚语你还知道哪些?

4、我们从中发现大自然有趣的现象,从而了解大自然地规律。这些谚语多么有趣啊。(板书)

人类的老师

(四)仿生学

1、过渡:我们不仅认识大自然,还积极地探索研究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所以大自然又被称为人类的老师。

2、你怎样理解人类的老师?

(生交流仿生学的知识)

3、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仿生学的资料【出示仿生学图片资料】

4、多么神奇的仿生学啊!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新奇有趣的仿生学知识啊?咱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仿生学知识,咱们在班内开一次仿生学的博览会。(板书:仿生学)

(五)奇思妙想

没有大胆的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在大自然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有哪些奇思妙想?(生交流自己的发明创造)

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过渡: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生物的丰富多彩与神奇。(板书:丰富多彩的大自然)

(六)生物档案大揭密

1、【出示太平洋海龟的名片,蝙蝠的自述】指名读。

2、小结:同学们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创作出了这么多有趣的生物档案(实物展示),这些档案有的运用了描述性的语言,有的运用的是表格式的,形式多样,使我们更加明确地把握了动物的特点。这是非常好的语文学习方法。

3、你们想不想为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制作属于它们自己的名片、档案?

3、咱们举行一个“生物档案大揭密”(板书)

(二)动物的生存方式

过渡:深入这些有趣的生物界,你还会发现许多不为人知的自然现象呢?

【出示:……突然,一只幼龟把头探出巢穴,却欲出又止,似乎在侦察外面是否安全。……那只先出来的幼龟,原来是龟群的“侦察兵”……】

1、大龟巢里有许多的小龟,而只有这只小龟是“侦察兵”。你懂得了什么?(师引导:分工合作)

2、分工合作是他们重要的生存方式,像这样分工明确团结合作的动物你还知道哪些?

3、多有趣的生存方式啊!继续探索你会有更多惊喜的发现。

(三)有趣的生物现象

1、生物界充满了奇趣的现象,你能说出一种或几种吗?

(动物共栖现象等)

2、生物界这些奇趣的现象太多太多了,都等待着咱们去探索呢!

3、大自然千姿百态,神奇有趣,你还想知道哪些知识呢?

4、指导制定活动计划

a)小组讨论,在刚才交流的内容中选择自己小组最感兴趣的专题来研究。

b)组内讨论,组长汇报。

c)出示活动指南,教师指导。

d)组内合作完成活动指南。

第2篇

关键词:《吉尔伽美什》 生态批评 生态审美

一.史诗之渊源

在古巴比伦文学中,沉淀了三千年的《吉尔伽美什》无疑已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英雄叙事史诗。《吉尔伽美什》在国外的研究颇多,但由于我国未把其翻译过来,以至于国内学术界对这一史诗巨著的研究较为欠缺。而史诗本身年代久远等各种因素导致史诗的不完整,对研究该史诗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试用新的生态批评方法对史诗进行解读。

二.生态批评之界定

“生态批评应当一只脚立于文学——立足于文学文本、立足于审美和艺术等文学内在的特性;另一只脚立于大地立足于整个生态系统,要从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1]那《吉尔伽美什》是否属于生态文学的范畴呢?王诺给生态文学的定义是:“生态文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生态系统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的,考察和表现自然与人之关系和探寻生态危机之社会根源,并从事和表现独特的生态审美的文学。生态责任、文明批判、生态理想和生态预警是其突出特点。”[2]史诗是一部具有悠久历史的英雄叙事史诗,歌颂的是英雄事迹。但并不代表着现代的批评方法不适用于研究经典作品。

三.人对自然的征服和破坏

本文着重分析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为了他们的英雄创举,成就英雄事迹而实行对杉树之妖芬巴巴的决斗这一事件,吉尔伽美什在征服芬巴巴、成为造福百姓的英雄的同时,无疑也是一个大自然的破坏者。吉尔伽美什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与破坏。

在第一块泥板上对乌鲁克城进行了这般描写:“它无以伦比,任凭后代的哪家帝王!登上乌鲁克城墙,步行向前,察一察那基石,验一验那些砖,那砖岂不是烈火所炼!那基石岂不是七贤所莫。”[3]乌鲁克城是一座坚固而金碧辉煌的城堡,是世界上举世无双的人类文明的成果。但是构成城市的基石来自于大自然,砖的形成来自泥土,烈火的燃烧需要无数的树木,一座文明城市的形成最终是依靠自然的资源的销毁来实现。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也体现在依赖自然与征服自然上。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城的国王,统治这个城的所有居民,他所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王权。城市文明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入,并开始有了征服自然与统治自然的意识。吉尔伽美什的征服欲与统治欲促使他去为百姓除害,成为造福于人的英雄。这也为吉尔伽美什去原始森林与雪杉之妖决斗埋下了伏笔。

当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决定进入森林找芬巴巴决斗时,吉尔伽美什做了三个梦,他描述了他的第三个梦里,“天灾轰鸣,地在震动;阳光消失,昏暗不明;电光闪烁,烈焰飞腾,乌云低迷,大雨倾注不停。光消失了,火也熄了,掉下来的一切都化为尘土灰星。”[4]吉尔伽美什打败了森林的保护神芬巴巴,大自然也开始变化。梦里的景象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天气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发起了大洪水。芬巴巴是树妖,是保护森林的使者,更确切的说是大自然的使者。吉尔伽美什打败芬巴巴,象征着对大自然的征服。人类获胜了,大自然失败了,但是大自然会实行报复。大洪水的到来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人为的破坏导致。卡森曾说:“人类总是狂妄地大谈特谈征服自然,现在他有能力去实现他的夸夸其谈了。这是我们的不幸, 而且很可能是我们的悲剧。因为这种巨大的能力不仅没有受到理性和智慧的约束,而且还以不负责任为其标志。人类没有意识到自己只是自然的一部分, 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是埋葬自己。”[5]

由于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杀害了芬巴巴和天牛,这引起了天神的愤怒。他们两个人之间必须死一个。恩启都成为了人选。恩启都在临死之前进行了忏悔。他对着门说,就像与人言语一样:“森林之门岂能领悟出什么,本来就不会懂得什么事理。我看到高高的杉树,那还是遥远的过去!你这棵树,在国内无与伦比。你高六噶尔,你宽二噶尔,你的支柱,你的把手,你的柱基,你那个工匠在尼普尔把你削制。啊,门哟,若知道这就是你的结果,若知道你的可爱把这场灾祸招致,莫若我拿起板斧了事,编进那些筏子里去!”[6]恩启都一开始并不支持吉尔伽美什与芬巴巴决战,因为他是受到诱惑而逐渐与野兽分离成为一个文明人,森林就是他的最初的家园,吉尔伽美什杀死了芬巴巴,也就杀死了他家园的守护者。起初恩启都是犹豫吉尔伽美什的决定,并劝解吉尔伽美什不要与芬巴巴决斗。可吉尔伽美什心意已决,一心要成为百姓心目中的英雄。恩启都为了友谊而不顾朋友的决定是否正确,最终受到神灵的惩罚。临终前的恩启都是无限地忏悔自己的行径。来自大自然的他深深的知道森林的重要性,但是曾经的高大无比的杉树如今却已成为了门,恩启都的追悔也象征着对自然界植物的破坏就是意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遭到破坏,这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报复。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

史诗中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地方,其中也不乏体现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美好的一面。

创造女神阿鲁鲁创造出恩启都时,“他混身是毛,头发像妇女,跟尼沙巴一样卷曲的如同浪涛,他不认人,没有家,一身苏母堪似的衣着。他跟羚羊一同吃草,他和野兽挨肩擦背,同聚在饮水池塘,他和牲畜共处,见了水就眉开眼笑。”[7]这里描绘出一幅人与动物之间其乐融融的画面。恩启都与动物一起生活,他本身也与动物一般而不具备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人与野兽和谐共居的理想状态。在原始公社制社会时期的古巴比伦,人类的文明早已出现,人与动物之间也已有了明显的区别。恩启都还没有从动物中走出来的状态在现实社会中已不存在,因此和谐共处的状态也只是当时人们的美好想象,体现出更深一层次的意义则是人们对动物的敬畏。

在第五块泥板上,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一起向森林进发时,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这样一番原生态的美景:“他们仰看森林,止步停留,他们看那杉树之高,他们看那森林的入口。芬巴巴所到之处都有痕迹存留——大路变得笔直,小径也平坦好走。他们看到杉树山、神祗和伊尔尼尼的宝座,山前,杉高遮蔽山头,令人舒畅的是树荫清幽,草丛盖地,也漫无尽头。”[8]漫山遍野都是高高耸入云端的巨大无比的杉树,烈日也无法将余晖穿入层层叠障的森林,走在阴郁的森林里,自然而然会有阴森森的凉气袭身,再勇敢的英雄看到如此之壮景也会对大自然的造化敬畏三分。古巴比伦人们是心怀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敬畏来吟诵这一史诗的。

五.人与自然那关系的启示

《吉尔伽美什》不仅仅是一部讲述英雄事迹的史诗,也是一部预言史诗,人类的文明不能依靠破坏森林、征服大自然为代价。梅原猛说过:“这个神话说出了城市文明建立的深奥的秘密。吉尔伽美什最初想借助于恩启都的力量要干的事, 是杀害森林神芬巴巴。杀害森林神对文明有着重大的意义。农耕和畜牧产生本身,本来就和破坏森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初期刀耕火种的农业,就是首先从火烧森林、改林为田开始的。......人类的农耕、畜牧文明的第一步是发端于对森林的破坏, 而当城市文明出现时, 就需要大规模地破坏森林。”[9]

梭罗曾说:“四季及其变化全在我的心中......自然与人类是多么完美的协调,因此他在她那里找到了家园。”[10]梭罗一生都在追求着与大自然的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现代人开始越来越关注自然,亲近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方式。而人类的这种意识是建立在如今大自然遭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的危机时刻下的,大地母亲的绿衣逐渐褪去原有的色调,各种自然灾害在全球各地不断出现,人类开始反思自我,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不断地向大自然剥削索取是否得当?而这一切在古代社会时期,祖先们就已经告诉我们,敲响警钟,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是征服与统治,而是寻求与大自然中的生物群共生存。

文献资料:

[1]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张念红,王诺:《述评》,江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3]《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4]钟燕:《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国外文学2005年第3期。

[5]程虹:《寻归荒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6]魏善浩:《人类文明启示录?抑或警告录?——史诗象征意义述评》,外国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7]格伦A.洛夫:《实用生态批评》,胡志红、王敬民、徐常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8]蔡茂松:《吉尔伽美什是英雄,不是太阳》,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9]邱紫华:《的哲学美学解读》,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10]王立礼:《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谭恩美的三部作品》外国文学2010年第4期。

[11]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12]韦清琦:《方兴未艾的绿色文学研究——生态批评》,外国文学2002年第3期。

[13]李晓明:《比较视野中的当代英美生态批评》,北方论丛2008年第2期。

注释:

[1]张念红, 王诺:《述评》,江苏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7页。

[3]《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16页。

[4]《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7页。

[5]钟燕:《蓝色批评:生态批评的新视野》,国外文学 2005 年第3 期。

[6]《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2页。

[7]《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页。

[8]《吉尔伽美什》,赵乐甡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5页。

[9]程虹:《寻归荒野》,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111页。

第3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239-02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一论断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探讨的生态文明理论对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论述,阐明了生态文明观的基本思想,确立了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原则,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科学解答的基础上,其内容博大精深,哲理意蕴深长。

1.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说,人起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员,人对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1]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实践。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但是实践从来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是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同自然共生共长。 “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就什么也不能创造”。[2]由此,生态文明理论认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

2.的生态文明理论从实践的高度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致性,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在马克思的视野里,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然而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提升出来,又在能动的实践中改造着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不仅满足了自己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并且能同自然建立起一种亲切的伦理的关系,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爱护和关心。人类对于环境的能动性表现为人类对于自身行为和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预见与调节的统一。对于自然影响,“从20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愈来愈能够认识到,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2]对于社会影响,“我们在这一领域中,也渐渐学会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3],从而达到人类与自然在实践上的一致和统一。

3.的生态文明理论揭示了人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对自然规律是一个由无知到知之,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由会利用到科学利用的过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4]恩格斯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5]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发展,人反转过来影响自然的手段也增加了。地球的表面、气候、生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他们不仅变更了动植物本身,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类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结发达国家的历史,可以看到,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人类智慧创造的工具和各种绝对精明的手段,无节制地向自然界攫取,在征服、改造自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给自然界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大气污染、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有毒化学药品危害加剧、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等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其一,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由于人口剧增和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造成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因大片植被被毁,不能起到有效的防风固沙作用,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扩大和荒漠化,也以此导致北方许多城市每年春天的沙尘暴天气。

其二,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大量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加上人们的滥捕乱杀,物种灭绝速度正在加快。

其三,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我国占了八个,污浊的空气已经使很多居民难以见到晴朗的天空。水污染也非常厉害,大到江河湖海,小到溪流池塘,大多数已不同程度被工业废水、生活垃圾以及农药残留物等污染,造成饮用水紧张,鱼虾难以生存。

其四,人炸、能源短缺等等都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延续,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人与环境的良性发展,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生态文明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启示

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基本上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形势还相当严峻。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以下几个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要进一步认识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意味要彻底摆脱过去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要求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坚持这一原则,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寻求“在发展中整治生态,在生态保护中促进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之中去。

启示之二,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当代的人类要重新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思想前提。传统的工业文明将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将人对自然的无限、无偿索取视为荣耀,由此而引发了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和物欲主义泛滥,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至了征服和被征服的边缘。我们必须承认,人类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人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不再把自然看作可以无止境盘剥的对象,而应与自然重新加盟,建立一种亲善关系。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绝不能为所欲为,无所顾及,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第4篇

一、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开展

基于文部省1992年制订的《环境教育指导资料》,日本的各个小学分三阶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首先,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环境教育重点是注重培养小学生们对身边环境的主动关心意识,通过一些直接体验式教育,使孩子与自然界亲近,初步形成其环保意识。比如在校园里开辟果园菜地,组织小学生在学校种花种树栽培蔬菜饲养小动物,通过动植物的成长,使孩子们直观地理解阳光和水的作用,培养其对动植物的爱心及感谢自然亲近自然的意识。

到了小学中年级阶段,日本的环境教育更注重实践性,通过一系列更为具体的活动加深其对环境的观察力与理解力。在“生物的观察”活动中,教师会让学生对小虫、小鸟、植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观察到的动植物进行素描,写下观察日记。在美术手工课上,学生们利用花草、树木、石头等自然材料制作各种题材的工艺作品,在此过程中使之形成对艺术的鉴赏方式。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为了扩宽学生的视野,环境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更为广泛深入更为综合化。如温室效应、人口问题等地球规模的环境问题,水循环系统等地区环境问题,“美化地球”“地球环境宣言”“调查空气污染”“人与环境”“对环境有利的生活方式”“大自然的构造”“自然的法则”等是一些常见的教育课题。在“水循环系统”的学习中,学生们会学习到大自然的净化作用,生物系统的构造与平衡,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对立。教师要求学生从报纸杂志上了解日本各地的降雨状况,组织学生自己测定一段时间的雨量,就其数据发表看法,讨论雨水的行程与流向、异常气候如暴雨酸雨形成的原因,讨论如何净化本地区的大气。通过家庭烹饪课的料理制作,了解生活排水与水污染的因果关系,通过对自家水质的了解调查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珍贵的水资源。另外,在此阶段的环境教育过程中,教师会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想象力及抽象思维能力,如给出“是保护环境优先还是地区开发优先“等辩证性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其正确的价值观。

二、日本小学环境教育的特色

首先,如上所述,日本的环境教育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而分阶段进行的。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环境教育主要是让孩子更多地接触自然、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在其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感官地逐步形成爱护自然的意识。到了小学中年级阶段,主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们加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提高其对环境的观察力与理解力。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以更广阔深入的视野思考环境问题,使之能综合全面地思考环境问题,养成他们把握事物现象相互间的联系及其因果关系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环境教育不是单独片面进行的,而是渗透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由于环境问题的广泛性和多面性,日本教育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也没有专门的环境教育教材,对各个学校的指导,原则上是在各门课(语文、社会、科学、生活、家庭、体育、保健)的教学、道德教育及学校特别活动中实现的。除了在各门课程中渗透环境教育,学校还会通过道德教育和综合学习时间以及一些特别活动强化环境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热爱国土热爱故乡的良好道德情操。

再者,日本环境教育的一大特点是采取走出课堂、进入生活的形式,各个学校将校内活动延伸到家庭、社区,形成了校内外、科目间连贯性的和课时分配持续性的环境教育活动体系。学校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资源,与超市、工厂、农场、垃圾回收站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课本课堂上,而是延伸到了校外,进入到生活。如果学校所在地区河流比较丰富的话,那么就会组织学生去清理小河垃圾、绿化河流两岸、治理河水污染等。

另外,很多学校的学习单位不仅局限在班级,有时会合并若干个班级以年级为单位共同开展教学活动,或者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活动,让高年级学生指导低年级学生。教学负责人也不一定是该班的老师,根据实际需要有时会聘请一些该领域的专家担任特别讲师。

第5篇

认为: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并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即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力,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由此确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特定的社会意识,在总体上它是一类确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受社会存在的制约,个人或集体都自觉不自觉地受这种文化的影响。所以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根本上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及其变更,这同样适用于文化创造。因为任何民族无论历史赋予怎样的特殊性,都无例外地首先必须采用一定的生产方式解决衣、食、住、行等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进行社会分工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并构建精神生活。而人们为了解决生产中的各种矛盾,不能不发展其内部和外部的交往关系,文化就是在解决这些共同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矛盾――的活动中发轫和沿革的。所以说,生产方式的存在与发展是文化形成和演进的基础。

正如马克思所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此外,“环境的改变”也即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由此可见,人类的实践就是文化创造,或者说是在一定文化意义指导下的实践。

离开了文化创造就不是人的社会实践。正是在这个视界上,我们可将的“文化”内涵精确地厘定为“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的对象化活动”。把“创造”同“人的价值”关联起来,这在实际上确定了人在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并为“文化”指示了一种“人为”而“为人”。

由此可见,人类实践的“生产方式”是文化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而文化反过来指导人类实践。当这种决定性的“生产方式”不普遍存在的时候,他所创造的文化也会被渐渐地忘。

人类作为这个地球上的特殊成员,为了生息和繁衍,不断通过某种生产方式改造和更新大自然,同时也会形成一种自我意识,也就是固有的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某种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人类对自然的依存度极高。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人们的生产实践受自然的约束甚微,但却忽视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逐渐背离了人与自然的文明的合乎道德的关系。伟大的生态文学家梭罗就强烈反对凭借科学技术干扰自然和统治自然,不赞成以人为本地对待自然。他还强调,人类应当崇拜自然,这种在更高阶梯上的自然崇拜,不仅能够拯救自然,而且能够拯救人类自己。直到人类和自然都面对生存危机的今天,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平衡,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人们在吃尽了毁灭大自然带来的苦果后,充分认识到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今天,如何创造一种生产方式来承载和谐生态理念呢?以蒙古民族为代表的游牧民族所选择的生产方式创造的生态文明理念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二、蒙古游牧民族和谐生态理念的形成

蒙古民族曾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自形成以来就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蒙古民族在长期经营游牧经济的实践中,充分掌握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内在关系,更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习惯到生产经营活动,从伦理道德到法律条文,从家庭教育到处处都体现了草原文化的核心内涵――和谐生态意识,这与蒙古族的自然崇拜和是密不可分的。蒙古游牧民族拥有从宇宙看人类的生态观,这种观念,视天地人为一体,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自己的核心,把“自然神灵的生态崇拜”与“天地人的生态伦理”作为人的基本内涵和价值尺度,主张至诚尊敬大自然,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当作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这种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和谐生态理念归根到底是由游牧生产方式的存在决定的。一个民族的自然崇拜和、价值观念都来自于社会生产实践,是在实践中创造的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

游牧生产方式是迄今为止惟一以不破坏生态为前提的生产方式。它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草场面积和载畜能力的有限性迫使养牧人在畜群规模和草场生态平衡之间做出选择,采用限制牲畜数量的办法求得游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游牧民族是较早的环境保护主义者,由其游牧的生产方式所决定。与自然生物融为一体,和谐共处,成为生物圈中不可替代的生物链环,不仅保持了古老的游牧文明,也保护了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生产组织的社会结合方式之一,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对促进草原畜牧业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作用。所以说,蒙古游牧民族几千年古老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草原文化生态和谐理念产生的决定因素。

游牧生产方式的显著特征在于充分利用自然永续资源和环境来延续游牧人的生存技能。不断地迁徙和流动对于易于破坏的高寒腐质土的草原地带是唯一的生产适应方式。牧草资源和水资源是游牧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牧草的优劣和增减直接关系到游牧民族的兴盛与衰亡。有了丰美的水草,才能养育肥壮的牲畜;有了肥壮的牛羊马驼,才能确保游牧民族和游牧文明的存在和延续。水草和牲畜成为游牧民族的生命,它不仅是生产资源,也是游牧人的财富动产。因此,游牧民族很早就有了草原保护的习惯法、成文法和刑法。生态保护和环境安全意识是游牧民族民族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核心价值观。自然保护意识植根于族群的深层意识当中,继而又上升为游牧人的民族意识。除了长期与游牧人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保护与生产消费内在统一以外,游牧社会的统治者也会用法律、宗教、道德和伦理来约束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游牧作为一种生产方式,除了很好地适应干旱大风的草原气候以外,对于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也不构成太大的压力和破坏。游牧生产方式所这种和谐生态理念所蕴含的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理念在历史上就是基于游牧生产方式而形成的。

三、游牧民族的和谐生态理念对当代的启示

游牧生产方式曾经是草原地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对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保护生态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它逐渐失去了先进生产力的性能而成为中性生产力,与分工、协作一样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由于受人口、草场面积、产权结构、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农耕等一系列苛刻条件的限制,传统游牧业不可能再现。但现代生产方式依然可以利用游牧生产方式的合理内核来实现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以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和谐

重视生态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禁止各种掠夺和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改变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采取坚决行动保护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和谐。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培养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转变发展观念,发扬“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社会的中期加速阶段,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就需要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和循环产业。要依靠科技手段,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技术,推动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着力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有利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以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破坏为代价推进工业化,不仅资源难以支撑,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难以为继,而且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妨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要通过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使循环经济和循环产业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擎和抓手,提升和优化工业发展结构和质量效益。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提升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效力。通过转移和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放开土地、草牧场等生产要素价格,引入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升一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益。

(四)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地区经济永续发展

树立社会发展资源环境观,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运用高科技手段研究自然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能源资源的最大开发量和开发速度及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发方式,制定严格的资源和环境保护法规,以及人民健康安全和劳动保护法规并严格执法。建立资源开发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同步发展的治理模式,从开发地下资源或其他优势产品获取的利润中提取一定金额投入水土保持和沙漠化的土地整治,并吸取当地群众直接参予地下、地上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整治工作。

四、结语

第6篇

1、新艺术运动给当代艺术设计的启示分析

1.1艺术设计要来源于生活,敢于创新

创作观是创作的第一要素,直接决定了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其来源于设计者对艺术设计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感悟,也同样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以新艺术运动为例,即集中体现出了设计者创作观的两大特点。首先是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的创作观。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资本主义运动发展到了高级阶段时,也对文化艺术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工业大生产时代下的艺术设计,其更像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逐渐背离了设计艺术的本质。所以很多设计家对此表示了不满和抗议,继而诞生了新艺术运动。即社会客观环境的变化,引起了设计者观念的变化,其是以设计者对社会、对生活的高度关注为基础的。倘若设计者一味的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势必会将自己的封闭在一个狭小的、自我的圈子里,其作品也难得到他人的认同。所以说,作为设计者来说,首先要将自己视为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自己的作品既要依托于这个客观环境而存在,又要体现出个人对其的关注和思考,这样的作品才是接地气的;其次是创新的创作观。创新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源动力,艺术设计也不例外,新艺术运动之所以被称为是一次进步的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为其所具有的创新性。当时的一些设计者,及时看到了社会和民众对设计效果的新需要,于是积极的主动进行从观念到技法的尝试,力求使作品呈现出全新的艺术风貌。如法国的吉玛德、拉里克等艺术家,面对“流水线”设计品给人们带来的审美疲劳,提出了回归大自然的口号的。在一些平面设计中,经常使用大自然的元素,如一些线条、造型等,都是大自然植物的再现。在一些产品设计中,也是以模仿大自然中动植物为原型。如拉里克设计的胸针,一眼望去就是一只真的蜻蜓,无论是色彩还是造型,都和真蜻蜓没有任何分别。特别是其采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蜻蜓翅膀,还能够伴随着身体的运动而颤动,使其更加活灵活现。作品呈现出的效果是为人称赞的,但是设计者背后为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却是鲜为人知的。这种创新不但要有着极大的勇气,还要有各方面充足的准备,在经过多次尝试和探索之后,才最终获得成功。由此获得的启示和借鉴在于,设计者应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当前呈现在我们面前和艺术设计相关的一切,都是创新的结果。除了坐享这些宝贵的财富的同时,也应该从做出贡献的角度来看待艺术设计,这不但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切实需要,也是一个设计者责任感的体现。

1.2艺术设计要秉承民族化的设计风格

艺术设计之所以能够体现出丰富多彩的魅力,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民族化的体现。无数个来自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设计者,以表现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为己任,也从就客观上构成了当今艺术设计的盛景。新艺术运动时期,当艺术设计呈现出“模式化”的倾向时,很多设计家敏锐的观察到了这一点,继而提出了民族化风格的设计追求。如比利时的维多克霍塔曾说:“作为一个设计者,应该以表现本民族的东西为责任,这是彰显出我们设计特点的唯一渠道。”法国的吉玛德泽则倡导应该从法兰西民族的绘画中获得灵感和素材,并呼吁英国、德国的设计家也已经如此,获得百花齐放的效果。从中得到的启示和借鉴在于。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的发展迎来了一次新的变革,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数字化时代让很多设计手段已经为世界所通用。艺术设计又出现了和一个世纪之前相类似的“模式化”倾向,如何能够使自己的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体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民族化的坚持和表达则是唯一的渠道。特别是作为中国艺术设计者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可谓是一座丰厚的宝藏,能够给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支持,其将是民族化风格表达的基础之所在,对其的表现和运用,已经超出了设计的范畴,更多的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事实上也有很多优秀的设计者,正是因为对民族风格的坚持,而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如韩美林、靳埭强等,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和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艺术家们一道,为我们做出了民族化风格追求上的表率。

1.3艺术设计要善于运用两种思维

新艺术时期的杜斯伯格认为,应当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获得一种平衡的设计效果。这种认识对当代艺术设计也是很有启发的,现代艺术设计既强调各种功能的实现,又要求这种实现要有艺术性,在获得功能满足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和情感的体验。所以必须要对感性和理性两种思维有深刻的认识和灵活的运用。一般来说,在设计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运用感性思维。通过感性思维,能够获得大量生动详实的形象资料,为下一个阶段做好了一个现实准备,使理性思维的运转拥有了切实的原材料。在此基础上,再利用理性思维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选择和取舍,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直至最终设计目的实现。需要设计者根据具体的设计需要,将两种思维有机的结合,创作出形式和内容俱佳的作品。

2综上所述

纵观人类艺术事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晰的看到,多场革命性的艺术运动,是艺术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发力,推动着人类艺术朝着更加多元和广泛的方向发展。新艺术运动也不例外,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作为当代艺术设计者来说,则要对该运动的相关思想理念、风格追求和技法运用等,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认知,使之真正成为当代艺术设计的宝贵财富,同时也让新艺术运动的思想和精神,也在当代艺术设计中得到传承和创新。

作者:王娟单位:广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第7篇

关键词 生态危机 消费异化 科学技术 人的解放

中图分类号: N03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愈加严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问题引起了法兰克福学派著名代表人物马尔库塞的重视,他通过对生态危机产生根源的研究,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以追求利润为核心的生产模式,通过对异化消费的操纵控制人们,以及为了维护其存在对科学技术的滥用,都需要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

一、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

(一)自然的异化。

马尔库塞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维护其统治的需要,为了通过消费异化操纵控制人们,必须不断制造“虚假需要”。为了提供无止境的物质资料从而保证不断制造“虚假需要”,资本家将大自然作为自己的利益客体,不择手段地对大自然进行剥削和榨取。自然界在无形中,成为了其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通过对自然的控制达到了对人的操纵与控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然的异化、自然的工具化成为了产生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

(二)消费的异化。

消费本来应该是人们自由的选择,给人一种满足和幸福的感觉,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却被资本家所操纵,成为统治者实施社会控制的新形式。资本主义社会为了其政治需要,将幸福等同于物质消费,然后通过无休止的对自然的掠夺提供高标准的物质消费,不断产生和满足人们的“虚假需求”,从而消除了人们因为物质无法满足而对现存制度产生的不满。在资本主义所宣扬的虚假需求下,人们为了进行消费而生活,这种异化的消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无限增长紧密联系,势必会产生生态问题。

(三)技术的异化。

科学技术成为了资本主义实现其控制的新形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需求及欲望得到满足,加大了消费异化以及对人和自然的奴役。科技的发展与政治意识联系在一起,科技不再是技术知识,它开始执行政治的功能,发挥维护现存制度的功能,具有了明确的社会意向性。科学技术不仅增强了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也加强了人类无止境的欲望。为了维持高生产、高消费的社会形势,科学技术的运用无形中加大了资本主义国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的能力,带来了危害人类社会的各种环境问题。

(四)资本主义制度。

生态危机在实质上是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危机。马尔库塞认为,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相应的统治制度、统治方式的完善,资本主义社会变成了无对立面和否定面的“单向度”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在追求无止境的物质享受中逐渐被商品所奴役,只剩下维护、肯定现存秩序的向度,丧失了具有创造性社会批判功能的那个向度。在这种“单向度”的社会中,人们无止境的消费欲望,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无限膨胀,造成生产的无节制性,给有限的地球物质资源造成了危害。

二、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

(一)解放自然。

马尔库塞认为,新的社会革命与生态革命紧密相连,解放自然是推进社会变革的原动力,自然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前提和手段,资本主义社会人对人的统治是依赖于人对自然的统治,那么人的解放同样也应该依赖于自然的解放实现。马尔库塞虽然颠倒了自然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但是将自然看作是社会变革的一种重要领域,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自然解放对人的解放的重要性等思想,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尤其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改变人的消费异化行为。

人们在资本主义制造的消费商品中迷失了自己,将幸福的程度与消费的数量等同起来,因此要改变人们的处境,必须改变消费与幸福相联系的观念。马尔库塞将人们的消费分为“真实消费”和“虚假消费”,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却将二者等同起来,为了满足人们的高消费,破坏自然、剥削自然。马尔库塞强调应该充分利用资源和劳动来满足真实的消费,克制个人追求不属于真正需要的需求,从而使人类的生存和谐化。

(三)指引科学技术的发展。

马尔库塞把科学异化视为是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他批判技术但不反对技术。技术在成为统治阶级工具的同时,完全可以在一定时期成为解放的工具。马尔库塞不仅主张通过技术的发展来实际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更希望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予以引导,使自然和人得到最终的解放。遗憾的是,马尔库塞并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矛盾,过分地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希望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来消除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切矛盾。

(四)建立符合生态学的社会模式。

马尔库塞认为,虽然现存的技术是服务于剥削自然、破坏自然的,但是通过建立一种新的自然观基础上的社会模式中,新的技术可以实现对自然的人道的占有。这种社会模式,不仅可以使人与自然获得解放,更能使二者在和谐平等中长远的发展。马尔库塞主张通过限制生产和缩减人口来建立生态学社会模式,他看到了无止境的经济增长与有限的自然资源储藏量之间的矛盾,提出放慢经济增长,缩小生产规模,限制社会经济发展来维护生态平衡。虽然显然与当今的世界形势不符,但我们仍可以看到马尔库塞的生态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作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09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王小云.马尔库塞生态伦理思想探微.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年05月.

[2]刘仁胜.生态概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第8篇

作者:高平 单位:重庆自然博物馆

博物馆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博物馆科学文化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现代教育的进步与发展。现代教育是高度的社会化系统教育,包含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部分,三者相辅相成,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国家明确博物馆与学校同为教育机构,但它的教育方式与行为的启示性和引导性更易为大众所接受。博物馆以收藏的文物标本及其资料,开展相关科学研究的同时,运用陈列展品等形式让广大观众了解历史、认识自然和科技进步,增加人们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们自身素养。博物馆的优势决定了它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1)博物馆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示科学丰富的内涵,博物馆的知识传播和社会教育方式以直观的实物性为其特点,有着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陈列中展示的文物和动植物标本引人入胜,让人们了解社会的进步,也显示了自然界的神奇奥秘,无论任何文化层次的人都会被它们的形成与和谐的自然美,丰富的内涵所感染。而千姿百态、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文物、古生物化石和动植物标本,特别是恐龙化石,则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的魅力,吸引观众更深入地了解生命发展历程中的难解之谜,陈列还可以通过图片、绘画、模型把大自然的各种神奇现象直观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这是其它教育机构不具备的最大优势。(2)博物馆科普宣传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博物馆可以向学生传播在教科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用最小的空间浓缩大自然的精华,用最大的容量和最短的时间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学生在博物馆内可用最短的时间,获取课堂上需要几天或许更长时间才能获得的知识。目前许多博物馆开设可供观众参与标本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可以陶冶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情操,科普教育工作让博物馆真正成了面向社会大众的教育机构。(3)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博物馆,它的公益性决定其科普教育的对象是社会大众,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满足多层次的需求。当观众走进博物馆后,完全有充足的选择空间,依照个人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自由地、自动地参观展览,自觉地接受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博物馆对大众心灵上的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博物馆科普教育宣传工作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博物馆宣传科普教育的形式

博物馆是公益性社会教育机构,它以传播的形式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应当注重社会效益,树立为大众服务的观点,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接受科普教育要有行之有效的实现形式。(1)有效的科普教育必须要有与之匹配的讲解,要让观众理解陈列的科学内涵,讲解是关键。讲解员的讲解首要是注重科学性原则;其次应通俗易懂,背诵讲稿式与观众缺乏交流的讲解只能成为一种说教。讲解员要使观众感兴趣,用自己的语言把科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讲给观众,针对观众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与观众形成面对面的交流。(2)科普教育不仅限于馆内,还需走出博物馆、面向社会。通过媒体介绍和宣传科普文化知识,配合社会上的热点问题,以唤起公众的科学热情和科普意识。博物馆利用每年的“博物馆日”、“爱鸟周”、“科技周”、“世界环境日”等,组织志愿者进入校园、街头宣传科普文化知识,散发科普资料,举办小型科普展览,吸引更多的公众参观博物馆,发动一场全民科普教育运动。(3)举办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由专业人员到学校举办讲座,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参与实践,以弥补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与旅行社和自然保护区结合开展夏令营活动,利用假期组织青少年考察大自然;与社区联合举办“远离网吧,走进绿色大自然”,受到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普遍欢迎。(4)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丰富展览内容,增加陈列手段的科技含量,增添展品的真实性和趣味性,在陈列室内摆放一些标本和化石,可供观众触摸,还可以提供一些材料让观众亲自参与标本的制作,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种展览方式,大大增加了观众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很受观众欢迎。

组织志愿者参与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工作

近年来博物馆实行免费开放以来,即调动了科普宣传教育机构一切可以发挥作用的设施和力量,博物馆的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已形成自己的特色,组建一支强有力的青年志愿者科普宣传队伍,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馆内外科普教育活动,并长期坚持下去,形成一个“系统工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还为一批博物馆和文物单位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为了进一步做好科普工作,博物馆将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建立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的专兼职科普教育力量,在大、中、小学生和离、退休人员中发展科普志愿者充实队伍,使科普工作网络化、规范化、制度化。抓好科普基础性工作,实现博物馆科普教育宣传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第9篇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心得;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62

说明文是客观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文具有很明显的语文工具性和实用性,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有很大比例。这表明说明文在整个教学中与记叙文、议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然而提到说明文,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枯燥乏味、缺乏形象性,一堂课下来,只围绕“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来学习,结果使学生对说明文的学习兴趣降低。其实说明文有其独特的长处,如思想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富于科学性;结构层次井然有序、语言文字精确简炼、通俗易懂;说明方法合理周到、灵活多样。

从八年级的几篇说明文来看,《中国石拱桥》、《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落日的幻觉》等都既有丰富的知识,又通俗易懂,富有情趣。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说明文,从而学到知识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一、激趣导入,使学生喜闻乐学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在课堂开始就充满兴趣,轻松地进入学习境界,那么这堂课的效果就会很好。这需要教师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教学《落日的幻觉》时,笔者播放了落日的视频画面,让学生观察并讨论落日的特征。学生观察后七嘴八舌地议论:“这太阳火红火红的”“太阳又大又扁”,“有落日的天空好美”。接着笔者又问:“落日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太阳有何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天空的云彩不同”。有些同学发出了疑问:“同是一个太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此时笔者趁势导入:“《落日的幻觉》一文就向我们说明了存在这些差异的原因。”于是,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学习的兴趣很高,积极性很快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基本上在生生互动的氛围中就掌握了课文内容,获得了知识。又如,在教学《奇妙的克隆》时,笔者设计了如下问题:“多利是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我们在座的各位是克隆人吗?克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世界上有没有克隆人存在呢?”说到这时,同学们议论纷纷,都充满了好奇,满怀期待地进入到《奇妙的克隆》一文的学习中来。

二、图文结合,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插图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充满情趣画意、活泼生动。说明文许多文字虽然形象生动,但学生因见闻较少,难以展开想象去了解文字内涵,因而产生了畏难情绪,插图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在教材中都有相应的插图。笔者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先引导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图画美”,再让学生结合插图把苏州园林不同特征的美与插图一一对号入座,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园林之美。学习《故宫博物院》时,笔者先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中的平面图填写,再依图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细细游览故宫,由于图的辅助作用,学生思路清晰,很快地了解了课文内容。读图学文使学生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探究说明方法、感知写作内容,顺便作了一次免费旅游,学生自然乐在其中。图文结合使学生观察、想象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三、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发现的乐趣

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他们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尤其是对于他们自己找来的资料,他们更加关注。笔者在教学《生物入侵者》之前让学生找“水葫芦”“椰心叶甲”两种生物的相关材料(恰巧“水葫芦”的内容在生物课本上就有)。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并介绍所查找的资料,学生付出的劳动得到了肯定,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很多时候,教师讲的知识学生记不住,但如果是学生自己的发现,他们却会记得很牢。如《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的前两段需要认真品析,在课堂上,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从旁提示可以从词语、修辞、顺序、说明方法等方面入手,然后小组交流,组长整理汇报,学生乐此不疲,几乎能独立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效果奇好。此时,教师只需要在关键点点拨、归纳即可。参与其中让学生既学会了课内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既有利于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四、拓展延伸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

在说明文中不能只教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该注意知识的拓展,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适地的“点”、“面”相结合,以特有的新意和创造性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快乐。如在《大自然的语言》一课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歌,并印发了《唐宋诗中的物候》这篇融科学性、文艺性、说明性为一体的说明文与课文放在一起阅读,这篇文章在内容上与课文内容互为补充,写法上又可以参照比较。在学习《被压扁的沙子》时,笔者印发《猛犸灭绝之谜新说》,此文与课文都是科普说明文,都是以探讨已灭绝的大型古生物为话题,都运用了恰到好处的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知识的基础上比较这类文章的异同,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的情况,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因所比较的文章富有趣味性,能引人入胜,这也就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第10篇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

(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

(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

(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

(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

(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

(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

第11篇

论文摘要:20世纪下半叶以来凸现的生态环境危机,促使人们反思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人们意识到重建人类生态伦理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本文解读了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精粹,分析了传统生态伦理的精粹在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现实价值,引导人们古为今用,确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及社会的高速发展既造福了人类,也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溃乏、生态失衡、全球气候变暖、草原退化等正严重地威胁着地球上生命的存在。随着生态问题的凸显,生态伦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还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生物或大地自然界应当像人类一样拥有道德地位并享有道德权利,个人或人类应当对生物或大地自然界负有道德义务或责任。”(《大地伦理学》利奥波德著)恢复自然的本性,赋予自然以其应有的权利,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基调。解读浩瀚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今天面对和认识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

一、以伦理为重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丰富的道德哲学,充满了极富价值的生态伦理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伦理理念,可概括为如下方面:

1.图腾崇拜中原始的“尊重生命”、“人与自然平等”的伦理观念。在人类的图腾时代,人们认为自己与自然界是浑然一体的。那时,人把动物作为自己崇拜的对象,并进而把整个自然作为自己的崇拜对象,应当说,这表现了尊重生命的伦理思想。据资料显示,生活在氏族社会的原始人相信各氏族源出于不同的物类,源出于动物、植物或其他的物种,以为某物种与自己的氏族有着亲缘关系,于是便把它尊奉为图腾对象。如炎帝族以牛为图腾;黄帝族以熊、黑等动物为图腾;商族以玄鸟为图腾,中国人从来就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人们对图腾对象无比崇尚,族内规定对图腾对象禁杀禁食,也不许触摸,体现了一种“尊重生命”的伦理观念,而这种观念又是以人类把自己看作自然的一分子,与其他自然物一体、平等为前提的。此外,原始的、朴素形态的“人与自然平等”的观念,还表现在以自然物为神灵,华夏民族的祖先,多有对天神、土地神、月亮神、星星神、各种动植物神的崇拜等等。图腾时代的伦理观念是一种朦胧的、朴素的、原始的生态伦理观念。

2.“天人合一”论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理念。人与自然平等、人与一切物类平等的生态伦理理念,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早在中国哲学创立期,先秦诸子百家的哲人便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天人合一论”,即从哲学的高度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论,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其别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周易·乾卦》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人顺应自然,与自然一体,揭示了天与人“相合”的基本思想。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提出,人为“万物之灵”,但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天生蒸民”,人生于自然,但有精神、有意识的人可以“知天命”,而后可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孔子自称他50岁“知天命”之后的岁月能“耳顺”,能“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子则认为人不过是“天地一当狗”,故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间的一切无不顺应自然,合乎自然;庄子明确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齐一”;墨子主张,人们在自己首领的率领下,逐级“尚同”,最后“尚同”于“天志”,把人的主观意志与客观法则统一。各家之说无不表明,“天人合一”论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

“天人合一论”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它在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既肯定了人的主体精神,又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一方面,人不是自然的奴隶,人将自己从自然中分出来,这是人对人类自身认识的飞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后人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另一方面,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遵守自然法则才可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虽提出了“天人相分”的命题,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人可以“制天命而用之”,但他的“天人相分”以“天人合一”为前提,因而,他反复强调自然虽无意志,但人间的治乱祸福取决于能否顺应自然。在《荀子·天论篇》中,他宣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莱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显然,他在要人们相信自身力量的同时,必须“顺乎道”,按规律办事而不出差错,所以,“制天命而用之”应理解为告诫人们认识和掌握规律而后运用规律,“顺乎道、应乎时而行事。”在荀子看来,自然规律只可顺、不可逆,故《荀子·富国篇》阐明了“顺”规律与“逆”规律所出现的两种不同的结果,其中说:“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若是,则万物得宜,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涝傍如江海,暴暴如山丘”—社会富裕;反之,“则万物失宜,失应,上失天进,下失地利,中失人和,天下敖然若烧若焦”—社会贫困。

3.“仁民爱物”论中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平等的道德理念。基于人与天地万物是同一⑵降鹊恼庖焕砺刍悖泄湃酥髡拧叭拭癜铩薄V泄糯咏病凹姘薄ⅰ胺枪ァ保凹嫦喟⒔幌嗬保岢恢置挥欣Τ逋弧⒚挥械燃恫钜斓娜死嗥毡橹?孔子讲“仁”,讲“泛爱众”,强调人类应有爱心,善待他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爱互助而不伤害他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的人都如同兄弟;孟子从“性本善”出发,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主张统治者以“仁心”对待民众,行“仁政”,“制民以产”,给予百姓基本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福利,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其中体现的是人际间的平等,不以牺牲他人而求得自己发展的朴素的道德原则。

中国古人不仅主张“仁民”,而且还要“爱物”;不仅“泛爱众”,而且还要“泛爱物”。《孟子·告子上》有一段记载: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莫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灌灌也。”大意为:牛山好美一片森林,只因为这里距大城市太近,被砍伐一光。本来它还具有再生的能力,无奈光山又成了牧场,牛踩羊吃,于是就成了光秃秃的山包了。显然,这是一例生态破坏的典型事件。孟子生在战国中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天下很不安定的时代,诸侯们彼此征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统治者横征暴敛,为了争夺地盘,不顾老百姓死活,以至民不聊生、土地荒芜,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这样,也不可避免地在“郊于大国”的地方,出现了生态破坏的景象。对此,孟子提出了“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思想。这种“仁民爱物”的思想在宋明时代有更进一步发展。张载在《正蒙·乾称篇》中称,“天”为“父,,、“地”为“母”,人为天地所生,混然于天地之中,就是说人是大自然中之一物,有着大自然赋予的属性,大自然中的任何存在物都是平等的。于是他明确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应该视民众为亲兄弟、视万物为同伴的平等道德理念。王船山阐释张载的“民胞物与”时赋予了具体的道德内容:“由吾同胞之必友爱,交与之必信睦,则于民必仁,于物必爱”,这便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理念—“体天地而仁民爱物”观。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其蕴含的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平等,人与自然共生共处理念,及保护自然资源造福于民的生态责任意识,对当今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环境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和生存困境,学习古人生态伦理思想的精粹,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二、近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极为丰饶的物质文明,然而,这种文明建立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资本逻辑”之上,视人类为自然之主人,对自然无限索取,不加补偿,因而这种文明也给人类带来许多恶果:环境恶化、资源溃乏、生态失衡等等。“假使没有一个环境伦理来保护社会的生物基础及农业基础,那么,文明将崩溃。”因此,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给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共识。笔者认为,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践行可持续发展理论,应吸取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的精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1.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精华,确立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大生命观。要解决生态危机,解决现代人类“文明”的深层弊病,首先需要吸取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精华,重新培育起对生命的敬畏,使人们认识到自身的有限性,科学认知的有限性,时刻对宇宙星空、地球生命怀抱一种虔诚的敬畏之心,对生生不息的大自然充满由衷的无限敬意。既把生命理解为一种自然现象,又把生命当作一种道德现象;既通过科学研究探索自然规律,又善于在此基础上领会自然中一切生命现象所蕴涵的灵性,把自然的生命规律当作个体道德实践的前提,使行动符合自然世界所启示的生存法则,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共存互动的道德观。

2.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告诉我们: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存在,人类只有认识自然、顺应自然、遵守自然法则才可以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人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员,只是地球的居民而并非主宰。自然界的生物之间以食物链的形式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补偿、相互协调,每一个物种对自身赖以生存的资源过度“开采”都会造成恶果。事实证明,人为活动的盲目性并不能使人类从自然界中真正解放出来,只能在栽害自然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3.树立节源意识。荀子在《荀子·天论篇》中指出:“天行有常……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强本而节用”则资源是可持续利用的。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都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克服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树立节源意识,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资源。

4.树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兼顾的发展理念。中国传统的生态伦理精华蕴含的尊重自然思想要求我们在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既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又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要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标准。严峻的现实使人们反思出,没有人的全面发展,不考虑社会进步和环境优化的因素,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恶性循环”。我们既不能片面强调发展经济,更不能用牺牲环境效益的办法使经济暂时得到较快发展;也不能用停止或放慢经济发展的办法,片面强调保护环境。

第12篇

关键词:《资本论》;物质变换;人与自然;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27-03

生态危机由来已久,生态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探索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由于我国正处在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因此,生态问题值得我们关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物质变换”的理论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因此研究和挖掘这一思想既有理论必要又有现实意义。

一、“物质变换”思想的历史沿革

物质变换一词在《资本论》中多次出现,但物质变换一词并不是马克思的首创,与他同时代的德国农业化学家李希比和生理学家、哲学家摩来肖特都有关于物质变换的阐述,学术界关于马克思的物质变换一词的渊源问题,大致也就形成上述两者不同的观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支持哪种观点,其共同之处在于都肯定了物质变换的概念不是马克思的发明,而是马恩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的创新。

物质变换来源于德语stoffweschel,德语stoffweschel本身只有一个自然生态方面的含义“新陈代谢”,并且必须符合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李希比的“归还的规律”。然而stoffweschel一词又由两个词构成,stoff和weschel,前者表示“物质”,后者表示“变换”、“交换”,这样合起来就是“物质变换”,但是这个含义只是隐藏在stoffweschel背后。在马克思之前,并没有人发现并使用“物质变换”这层意思,马克思第一次用它来表示商品的交换过程,赋予了stoffweschel一个社会经济含义。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正是在“新陈代谢”和“物质变化”这两种意义上使用stoffweschel一词。“新陈代谢”表示自然生态含义,“物质变换”表示社会经济含义。单从词面上看这两个意思并不能等同,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甚至是对立的,其对立在于是否符合“归还的规律”的问题上,“新陈代谢”符合“归还的规律”,而商品的“物质变换”违背了归还的规律,但是因为无法找到一个词包含这两层含义,所以在《资本论》中,所有的stoffweschel都译成了物质变换,从语词含义的外延和内涵大小而言,物质变换的外延比新陈代谢的外延要大,亦即“物质变换”包含了“新陈代谢”的部分内容。当人们过分地关注其外延时,就会导致无视或忽视其内涵。所以,《资本论》中stoffweschel的一部分生态含义丢失了,被掩盖了,造成了一些人对马克思《资本论》的误解:认为马克思不关心自然,马克思的自然理论空场或缺场,近而忽视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

在《资本论》中物质变换有三种含义:一是自然界的物质转换,也就是说,作为先于人类存在的客观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二是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即人从大自然中吸收以满足他们生存的外部物质,然后又将废物排到体外的生命活动,在这一变换中,人们以劳动为中介,通过生产、消费和废弃来进行。三是社会的物质变换。即以货币为中介的产品交换。在上述三方面的含义中,马克思特别关注以劳动为中介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二、《资本论》“物质变换”生态思想详述

仅仅从词源上来证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有生态思想似乎不够说服力,只有回到马克思的著作中,通过认真研读其著作,才能探寻马克思“物质变换”思想的真谛。关于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生态思想,马克思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一)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内涵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就存在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议,在《资本论》中,马恩认为“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的变换过程”[1]207-208,在这段话中,马克思首先说明了劳动的本质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化的过程,其次强调在这个过程中,人是主体,是主动的,自然是受动,人中介、支配、调整和控制着自然界,再次这种物质变换过程的出发点是人从自身出发来考虑自己的需要,并且不断满足这种需要。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是积极主动的,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变自然物质,不仅从自然界中获取自然资源而且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借助劳动工具改变自然的状态使按其预期的目的来获得使用价值,因此有的学者就认为马克思是主张人类中心主义的,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始终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显然这种断定是片面的,是对马克思经典著作的只言片语的断章取义般的理解。

从全面、整体的视角来看《资本论》这篇著作,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已经被充分揭示,马克思主张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应该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征服和被征服,主客二分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首先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于人而言具有先在性和人的对象性。“不承认自然的先在性,意味着否认人之存在的自然根源性和前提性,人不知从何而来;不承认人的对象性,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不是互为对象关系,在人的本质中不包含自然的本质,如此就会得出人无法相对于自然进行对象性实践活动的结论”[2]。其次,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双向性是一种自然必然性,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人类活动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也改变着自身,因此人类以何种方式对待自然也就以何种方式对待自身,破坏自然也就破坏自身。“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换,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是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1]208,这即是说,在处理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时,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基于规律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换的同时也改变了自身,所以人以怎样的方式对待自然,自然就会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人类,人类行为在向自然索取和排泄的过程,要合乎大自然的固有的内在规律性,实现人和自然的双赢。

(二)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出现的危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物质变换的反自然的本质特性,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了危机,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出现了异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本笼罩下物质变换形式的异化。

在资本笼罩全社会的条件下,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实现的物质变换是“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是在资本循环和构成这个循环的一个阶段的商品形态变化中完成的。”[3]167马克思从商品这种最基本的社会现象入手来分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变换的特殊性。即商品成为了社会物质交换的媒介,成为了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工具,以商品为媒介的社会物质变换不仅发展了劳动的物质变换,而且使整个人类社会的联系不断发展起来。“一方面,我们看到,商品交换怎样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的个人的和地方的限制,发展了人类劳动的物质变换。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当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会联系发展起来。”[1]134这样一来,马克思通过把物质变换置于资本循环中考察,揭示了不受当事人控制的社会联系即资本主义社会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的异化现象。

第二,资本笼罩下物质变换目的的异化。

“种种商品体,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1]56。所以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首先资本同自然的关系,是资本对自然的占有,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内容和实质,其次物质变换的目的是资本对劳动力的占有和剥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动机和目的,是资本尽可能多地自行增值,也就是尽可能多地生产剩余价值,因而也就是尽可能多地剥削劳动力。”[1]384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物质变换的目的不再是满足人的种种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实现资本对利润的追逐,服从追逐剩余价值生产的目的,“使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大于生产该商品所需商品的价值总和”[1]217。所以为了实现这种目的,资本家就不得不扩大生产规模,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也就更加无偿地占有和肆意掠夺自然界,同时也加大对工人的剥削,从而破坏自然危害人类。

第三,资本笼罩下物质变换结果的异化。

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被物与物的物质变换关系所掩盖,而资本的逻辑又促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怪圈,因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追求的是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物质变换被纳入到资本对利润的疯狂追逐中。“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区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的差别,因而并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因子”[1]50,这种“量的差别”使得物质变换的频率被极大地提高,违反了物质变换的合规律性和目的性。

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变换的结果造成了人的异化。“不再是工人使用生产资料,而是生产资料使用工人了。不是工人把生产资料当作自己生产生活的物质要素来消费,而是生产资料把工人当作自己的生活过程的酵母来消费”[1]359,工人作为活的劳动,不仅被资本家疯狂无情地掠夺,其自身的发展也成了片面的了。不是工人支配工具而是工具支配了工人。“不是工人使用劳动条件,相反地,是劳动条件使用工人”[1]487。同时资本主义生产“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1]579,总之,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同时是对劳动力最无情的浪费和对劳动发挥作用的正常条件的剥削”[1]532。此外,不仅造成了单个人的异化,也造成了任何人和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异化。

(三)解决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危机的途径

“像野蛮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为了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必须与自然进行斗争一样,文明人也必须这样做;而且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在一切可能的生产方式中,他都必须这样做。这个自然必然性的王国会随着人的发展而扩大……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是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4]928-929在这段话中,马克思清楚地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条件下物质变换出现危机的途径,那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合理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将自然纳入进来,而不是单纯以人为主体去征服自然,让自然和人一同控制他们之间的物质变换,人类行为要符合人类本性和人道主义。

在《资本论》中,有两个循环圈形成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的基础上,一是在自然的生态含义基础上形成的生态循环圈,二是在社会经济含义基础上形成的商品循环圈。马恩通过严密的分析,把这两个圈联系起来,并且认为生态循环圈出现了危机,其根源在于商品循环圈,因为它从根本上违反了物质变换的基本规律,使得物质变换出现了异化。生态循环圈出现了危机,应该从商品循环圈上找原因,而商品循环圈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剩余价值的存在。所以,要解决生态危机,必须超越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一种新的制度,即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三、《资本论》“物质变换”思想对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首先,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解决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参考。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的生态思想要求我们关心自然,注重自然本身、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资本、对利益的追求越来越盲目和自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比较随意,导致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这些人为的生产活动干预和破坏了现有的生物圈的正常循环。因此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启示我们,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能以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主客二分的态度,要将人类行为合理控制在符合规律的范围内,正如马克思所言,“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1]97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持续发展。

其次,马克思物质变换裂缝的视角为我们看待当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视角和途径。控制自然,异化生产和消费,资本逻辑和资本制度是当今理论界关注生态问题的焦点。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用批判的思想阐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逻辑占主导地位,资本对自然的异化,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选择,使得自然被视为僵死的被动的物质对象。社会生产率越高,社会越发展,时代越进步,我们就越应该重视人周围的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企图控制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也就破坏了人本身。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被破坏又具有不可避免性,所以对于这种不可避免性也就是马克思说的无法弥补的裂缝,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解决,我想只有回归到理论本身,回到马克思的著作中,才能发现其根源。

最后,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给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借鉴,为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飞速进展,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越来越重要,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指明了道路。生态问题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问题,所以生态危机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但二者并不矛盾,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在完成工业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做到双赢即实现现代化建设和环境保护,这要求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必须实行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将现代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结合在一起。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现代化,出现了生态危机,所以他们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具有事后性,而我们则不同,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如何将现代化造成的破坏自然等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值得我们思考。《资本论》中马克思关于资本的表述,为我们建设现代化提供了方向,因为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也离不开资本、生产和消费,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正确对待资本、技术、生产、消费,我想只有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建设,以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资本技术生产消费理论为支撑,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符合中国特色,符合人类利益,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杨英姿.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J].求索,2012(5).

[3]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陈学明.生态文明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