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时间:2022-03-05 22:2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音乐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第1篇

1.巧用多媒体,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

无论教学哪一门学科都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为题,所以小学音乐教师结合当下比较流行音乐的同时也采用多媒体信息教学,教师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声音、动画、言语等特性,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音乐知识的背景以及音乐的真谛。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没有更科技的道具而让学生处于渴望知识的地步,所以教师为了打破这种陈旧的局面,教师结合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们看到一个全新的音乐教学课堂。小学生们虽然年纪比较小,但是他们却又很强的好奇心,常常会被新颖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巧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2.组织活动,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

音乐具有很强的魅力性,他不仅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知识的魅力还能让学生明了音乐知识的灵魂,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让学生全身心的发展,让学生在音乐的魅力之中更好的寻找热情。音乐应该赋予学生灵魂与活力。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笔者全面组织活动,让学生全体处于活力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多种活动,例如音乐知识竞赛,音乐演唱比赛,话剧表演,舞蹈表演等,教师们在舞蹈教学过程中组织活动,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全面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在音乐互动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全面指导学生促进学生的身心等全面发展。

3.自主学习,激发学生音乐细胞

叶圣陶曾经说过:“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学生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著名的教育学者吕叔湘也曾这样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老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了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倡导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往往让学生自己去理解音乐知识。教师们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诠释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打破世俗方式,巧用多院视角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发挥其自主学习性。

4.总结

总体来看,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减速了教学质量,同时还扼杀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改革不断加深的今天,音乐教师只有用发展的眼光来教学指导小学音乐,才能让音乐知识在学生们的头脑中飞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只有不断努力,积极拓展自我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全面发展。

作者:李春兰 单位:锡林郭勒盟乌拉盖管理区第一小学

第2篇

与城市的孩子相比,彝族乡村孩子的审美能力还存在一定差距,原因在于:多年来,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重文化课轻艺术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对音乐技能的培养,致使教育内容乏味;加之物质条件的限制,教学手段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都属于副科,不在考试范围内,学了反而是浪费时间与精力,所以很多学校和家长都认为,音乐课可有可无,学好文化课才是硬道理。尤其是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有时可能会迫于上级部门的监督,而开设音乐课,但往往只是敷衍了事,停留在“听—学”这一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上,很难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与热情,审美能力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二)重技能传授,忽视审美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地区,受地域环境、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教育教学理念相对落后。在音乐教学中更多关注对音乐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忽视学生的兴趣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知识与技能的被动接受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音乐的解读也是如此。学生个体对音乐的感受是不同的,音乐传递的情感与内蕴,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用心揣摩与回味才能真正领悟,否则审美教育难以渗透到音乐教学之中。

(三)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缺少民族性

当前的音乐教学内容多以经典歌曲为主。经典歌曲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内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无法理解,自然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不利于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对民族音乐资源的开发不足,教学内容缺乏民族性。彝族具有丰富的民族音乐资源,利用好这些民族音乐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有着重要作用。(四)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学手段单一彝族地区乡村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因此音乐教学设施的配备不完善。大多数小学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甚至没有可供上课的音乐器材,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施更是遥不可及。多元化的教学因素难以融入音乐教学,致使教学手段单一、机械,无法满足音乐教学的基本需求,不利于彝族地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限制了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的发挥。

二、彝族乡村小学音乐审美教育路径

音乐是美的艺术,是通过乐谱的巧妙组合表现出来的。在音乐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最基本因素,其审美教育是通过师生共同品味、表现和创造美的过程。基于彝族地区乡村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音乐审美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一)转变传统观念,提高重视程度

要提高彝族地区乡村小学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彻底转变传统观念,需从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出发。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必要性认识,按照音乐教学课程标准安排文化课与艺术课的比例,真正将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来规划课程体系,决不能顾此失彼;在家长和学生中间进行音乐教育重要性的广泛宣传,转变他们对音乐教育的错误认识,从思想观念上提高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为音乐审美教育创造得以生长的土壤和空间。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音乐教学的软硬件条件

从音乐教学硬件方面看,物质条件是提高音乐教育质量的先决条件,标准化、规范化音乐教育的建立以及先进音乐教学设施的完善,都需要有专项资金的支持。学校在提高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力度,完善音乐教育设施,优化教学环境,让乡村的孩子们可以和城市孩子一样感受音乐之美,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另一方面,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也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即乡村小学音乐教育的师资力量。目前彝族地区大部分学校的音乐课教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专业技能不足,音乐教师的匮乏限制了乡村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吸引专业人才,需要提高专职音乐教师的物质待遇与生活条件,从而使更多的专业音乐教师能够扎根农村,为彝族地区音乐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同时对音乐教师要进行轮流培训,不断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保证乡村音乐教师能紧跟时代教育步伐。

(三)精选教学内容,传承民族文化

结合地区及学校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彝族地区独特的音乐教学资源,积极开发音乐校本课程,规避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远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独具特色的彝族音乐之美。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相辅相成,少数民族音乐是在特殊的社会形态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对少数民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教学内容和资源。而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少不了音乐教育,要通过教育这个载体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学生通过调动审美想象,将民族声音转化为客观世界的形象与意境,在民族音乐中获得审美欣赏。

(四)技能教学与审美教育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音乐能用最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就因此而丑化。”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方式是否适当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音乐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及审美趣味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单纯的唱歌技能教学,让学生被动接受,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影响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发挥。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丰富音乐教学形式,结合彝族当地乡村学生的特点和兴趣,多让学生参与、体验,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技能教学与审美教育并重,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学生美好心灵上的作用,提高审美情操和审美趣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创设音乐情境,感受音乐之美

感受音乐之美,不仅靠听觉,更需要多感官的配合。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创设审美情境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增强学生音乐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想象,由“境”到“形”,由“形”触“情”。这样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轻松、美好的学习氛围,同时符合小学生心理及思维特点,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成为美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从而去体会音乐的真谛,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情境的创设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进行选择。彝族地区乡村小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无法借助多媒体电教设备进行情境创设。我们发现大自然是一种最原始纯净的音乐情境,可以通过自然回归情境创设法,将学生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自然氛围中,感受音乐与自然相融合的美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多学科融合创设教学情境。如在进行音乐鉴赏学习时,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实现音乐与美术双学科结合,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自己感悟到的画面付诸笔端,形成作品,并在班内进行交流。

三、小结

第3篇

【关键词】理念;传授;价值观;注重;实践;改变;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妙、最精细的手段……”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更是离不开音乐,幼儿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一直以来,小学音乐教学都是一个值得研究学习的课题,如何上好一节音乐活动呢?

下面谈谈在学习新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改变观念,改革教学

随着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明确了音乐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在“知识”“学科” 等狭隘的范畴内领悟,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 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 的素质教育思想。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的状态最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将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力求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转变教师角色

新的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艺术为载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处处都要以学生为本。教学中要明确并始终记得①教师是促进者和研究者 ②以学生为本

三、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课程改革给教师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办法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当然,最为受益的要数学生,因为新课程给他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使他们的能力得到综合发展。

1.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表现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能力的幼芽,是积极性的动力,是成功的沃土。正如古人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时代的呼唤下,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面对着设计新颖、插图精美、内容丰富的教材,学生的感官首先得到强烈的刺激,点燃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美的表现欲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2.增添课堂魅力,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的无穷魅力在于能使人在没有任何阻碍的精神领域里自由地想象,进入与音乐情绪同步发展的状态,并达到较高的审美体验,使人的思想获得净化。而以往音乐教师在讲台上尽情挥洒表演,学生则像木偶,必须听从教师摆布,那种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论文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与感受,所以根本谈不上魅力可言,因而导致学生备感枯燥、乏味,美好的体验与感受被无情地压抑

四、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音乐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利用音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激活或唤醒儿童的创造潜能,使儿童全身心地投入到美丽动人的音符世界中,创造性地体验、感受、想象与表现。

1.乐做课堂配角

传统的课程教学论文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不良现象:课堂是“舞台”,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主要的“配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且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素质教育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既要能“独唱”,更应做好“伴唱“

2.应用信息技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论文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论文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论文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3.诱发自由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最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中,要努力设置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使他们伴随着情绪的体验,在感受歌曲和乐曲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4.尝试简单创造

教师在游戏中让学生轻松地认识事物,有利于学生团结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放松愉快的心态下,容易产生创造性的思想,从而激发其创造的意识。

五、新课程中的评价

音乐教学的评价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音乐课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不同的教学论文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和程度。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激励教师进取,完善教学论文管理,推动新音乐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4篇

小学教师副高述职报告

我于xx年毕业于丹阳师范音乐大专班,毕业后任教京口实验小学至今已有九个年头。xx年,我被评为小学一级教师,至今已有五个年头。自从xx年担任音乐教研组长至今也已有七个年头,我带领全体音乐教师认真做好学校的艺术工作。自04年开始我报名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自学考试本科班,于xx年取得了本科文凭。回顾过去的5年,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多年来,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甚至还放弃节假日的休息,回校做好有关艺术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学校以教学为主,这是办好学校最基本的规律。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人十分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

首先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做好教学设计,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作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后反思。

其次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力求让教师的讲解做到逻辑化,教师的语言做到精炼化,教师的表情做到生动化,教师的板书做到示范化。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愉快。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然后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最后自从xx年担任音乐教研组长以来,我一直都认认真真的做好本职工作,组织教师进行每周一次的集备学习。每当学校有各级比赛任务时我就带领音乐教师冲在前面,专挑最苦最累的活干,把学校的荣辱看成是自己的。我还承担了一个市级立项课题;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的研究,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三、潜心钻研,完善自我

从教9年,在较好地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我还善于进行教学研究,积累教学经验,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1、优秀公开课。

区级04.12音乐有效教学评课中获一等奖

校级07.5在五月花山,快乐飞扬活动中,执教了小雪花,收好评.

07.11在三年级蹲点检查中执教爷爷为我打月饼获好评

2、撰写教学论文。

国家级在第七届全国校园文化建设论文评选活动中,赏识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获三等奖

市级06.9在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文选中,少儿舞蹈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获

三等奖

05.1在课改论文评比中赏识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获三等奖

区级06.9在第二届案例评比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审美意识的培养获一等奖

05.1在第二届课程故事评比中,我是快乐的小蜜蜂获一等奖

06.2在十二届论文评比中,浅谈少儿歌舞应注意的成人化问题,获二等奖

05.4在区读书笔记评比中人生是第一步获二等奖

校级 07.6文章给孩子的38封信,在学校三大活动读书报告会中,获最佳创意奖.

3、教学基本功比赛。

区级03.3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获二等奖

07.1音乐教师说课竞赛中获二等奖

04.12音乐有效教学评课中获一等奖

4、荣誉称号

区级07.6在京口区小学生文艺汇演中,荣获指导教师奖

04.5在区首届校园小歌手演唱比赛中荣获优秀指导奖

校级08.1被授予十佳优秀教师的称号

07.9在花山园丁评比中,被授予教坛新秀.

07.2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

5、继续教育。

08.3参加了国家教育部举办的第一期中小学京剧进音乐课堂音乐教师培训班.,为期五天

07.6参加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自学考试,成绩合格

06.4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

06.1职称计算机考试合格

05.10参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核成绩合格

03.12参加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考核成绩合格

参加普通话考试获二甲

四、精心哺育,培养新人

第5篇

园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幼儿园的发展需要优秀的教师个体,更需要建构一个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团队,我们围绕园本教研组织实施了一下几项活动:

1.开展读书活动

幼儿园为老师订阅了《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等报刊杂志,及时提供新《纲要》精神相应的各种书籍,为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源。让每位教师认真阅读,要求教师每月至少摘记两篇。通过这一活动,促进教师自觉学习有关幼儿教育书籍,丰富幼儿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本学期,我园利用外出开会、学习的机会购买各种书籍,存放阅览室供教师借阅;教师们相互介绍好书,让有益的书籍净化心灵,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增添美好的色彩。

2.托幼教育衔接研讨活动

托班的宝宝离开托儿所,升入小班学习。但到了幼儿园以后,换了新环境,新的老师,孩子哭闹,情绪不稳定,幼儿园的老师发现有的孩子在班上行为习惯较差等等方面的问题。小班年段老师邀请托儿所的老师参加开展了本次研讨活动,为托儿所的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做好衔接。

2月26日晚上,托儿所的老师和我园小班年段的老师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大家围绕:

(1)幼儿的行为习惯

(2)幼儿的动手能力

(3)幼儿一日活动的常规教育三方面进行研讨。大家根据实践经验出发,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分析,通过本次活动,相信对老师们今后如何更好地组织好幼儿在园的一日活动、开展教育活动,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幼儿园大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3月18日,大班年段教师针对“幼小衔接”教研组进行了专题研讨,对本学期全面开展“幼小衔接”活动进行布置。以大班为试点班,从心理准备入手,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衔接中的断层问题,为孩子们打下基础,做好小学学习的各种准备。

3.课题《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研讨和学习

我园围绕课题开展一系列有关的研讨、学习。本学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研究课题设计,成立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全园开展两次的课题专题学习使老师对课题如何开展和实施有了初步的认识。各年段围绕课题开展研讨活动为下学期更好的实施和开展课题做好前期准备。小班段开展《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研讨;中班段开展《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习惯的研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自主学习习惯养成学习》研讨;大班段本学期送走毕业生将又迎来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她们开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研讨》开展研讨。

4.围绕课题开展全园教师制作课件、教案评比活动

幼儿年龄小,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上,同样以幼儿的认知规律为指向,不仅要让幼儿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更应该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幼儿明白了不好的行为习惯会给人们带来危害,良好的行为习惯会有利于生活、学习,那么,他才会乐意去做。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发生着许多偶发事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如能抓住机会,适当引导,用现实中的生动事例作为活生生的教材,对幼儿进行教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价值。如,幼儿小便后洗手,教师要求幼儿对着水池甩甩干,调皮的幼儿喜欢反教师的教导而行,有意把地面弄湿。这时,教师不妨把当时的情景拍下来,制成ppt课件,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大家看,这位小朋友做得好不好?为什么?”通过讨论,幼儿了解其行为所产生的不良结果,会把地面搞脏、容易滑跤等。所以开展幼儿园老师制作课件、教案评比,老师们积极地参加,本次活动六位老师取得最佳设计奖,本次的设计教案和课件在下学期将作为课题活动在班上开展。

5.全园开展公开课观摩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从XX年4月20日—5月4日幼儿园开展了全园教师公开课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开课的内容为本学期的华东师大教材,采用集体教学活动,选材范围缩小了,那么如何把大家平时上过的活动更加有趣新颖的展现出来,让孩子更加快乐的参与,这无形增加了难度。

全园教师也为本次活动做好充分准备,自己做课件、写教案……活动中,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实践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感受;运用游戏、谈话、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效果。活动中,教师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实践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为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感受;运用游戏、谈话、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活动后,幼儿园进行集体评课。首先是上课老师进行说课,然后所以参与听课教师对每节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执教教师课堂上的精彩之处和不足地方每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达到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这次活动不光体现了教师的业务水平、风格,更体现了教师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园教师相互之间地学习与交流,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教研教学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组织全园教师开展家长开放半日试教活动

我园一向非常重视家园共育,其中家长开放日是家长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和学习的状况,了解现代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本学期5月10日——5月12日旭日幼儿园开展为期三天的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活动前教师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精心选择、设计活动,周详安排半日活动的每个细节,还进行了认真的试教。有了活动前的试教和修改。老师们在家长开放日半天更加有自信,这对新老师尤其的重要。

7.承办县教研室幼教学科的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模式适切性研究》会议

3月11日上午,春光明媚,暖意洋洋。县教研室幼教学科的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模式适切性研究》的有关幼儿园和课题组负责人会议在我园召开。12所幼儿园的课题组成员聚集在旭日礼堂,首先是我园教师黄海燕为大家上了一节公开课大班音乐游戏《和尚和老鼠》,课后,课后黄海燕老师针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接着是,在县教研员陈于今老师的主持下真正进入了我们幼儿园音乐游戏教研特有的思维碰撞的互动讨论。老师们也畅所欲言,适时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一个个的金点子、好方法应运而生。

通过本次省级立项课题《幼儿园音乐游戏教学模式适切性的研究》课题组负责人会议的召开,各课题组成员进一步明确了研究任务,同时也体现了围绕幼儿园音乐游戏教研专题,充分发挥幼儿园教研团队的作用,有效开展音乐游戏教学疑难问题的研究,推进幼儿园音乐领域教育向纵深发展。我园在承办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合作、细密的组织活动上级领导的认同。

8.教师参加教科研论文比赛

第6篇

课题名称:小学音乐激趣实践法教学探究

1.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教学形式。在本课题中音乐教学的主体内容是学生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师教学评价。音乐教学是教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课本内容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的学。

2.音乐激趣实践性教学

音乐激趣实践性教学,就是在运用激趣和实践,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使他们内在的创新意识、智力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启迪,提高创新能力,达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需要

(1)教学效果不明显。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虽然当堂课所教的歌曲会唱了,跟着老师能简单的进行歌表演,但过一段时间又还给老师了。让学生学会唱歌、会正确的处理歌曲的情感、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所学的内容。因此,重视音乐课堂激趣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全民的素质奠定基础。

(2)学生主动性被遏制。音乐课相对于语文、数学课来说,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门学科,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学的主体性,没有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方法单一。回顾音乐教学,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动、学生做”的现状,始终没有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

2.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1)区情的需要。作为秦皇岛市主城区,海港区一直重视素质教育,其教育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乃至全省的前列。各种教科研活动是学校提升办学品位的需要。

(2)学生提高艺术素养的需要。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切实培养师生关系,让师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人的主题地位和素质教育。对教育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教学研究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这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新课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奉献的精神。

3.教育发展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是一项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系统工程。然而,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激趣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小学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思想上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和评价上的单一、教学过程中的单向灌输、方式上的机械单调、内容上的强调知识记忆等现象。这些现象,实际上,否定了学生是一个能够主动探索求知的主体,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创造潜力,泯灭了学生的思想火花。要想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呼唤着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和实践。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教唱为主,学生被动地机械的学唱,许多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利用不够,教学气氛不民主、不平等,学生的个性特长、激趣意识很难有机会得到培养,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态,适应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结构,把学生从枯燥的学唱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会激趣,引导学生激趣,帮助学生实践。而学生的激趣实践意识不是自然生成的,它需要一定氛围,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因此,我们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建立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乐于激趣的教学活动框架,使学生的激趣意识得到培养。人们普遍认为,激趣实践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的创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养激趣精神和激趣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实践活动。强调要把激趣教育落到实处,特别是把激趣教育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激趣实践教育的主渠道。具体表现在: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激趣教育的尝试;二是学科教学中激趣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三是激趣教育中课堂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四是课程教材改革的有益尝试。当然,激趣实践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学生的激趣实践精神、教师的激趣实践能力等指标的量化评定上仍有一定困难;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均阻碍激趣教育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激趣实践能力的评价方面,还不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1.在音乐教学上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理念。

2.改变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寻找一条适合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模式。

3.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改变教师,音乐课只是教会学生会唱几首歌曲的观念。改变学生和家长,音乐课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的思想。

4.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力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

四、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依据

一是在教学活动中能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境,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教与学这一对关系将变得十分地和谐有趣而轻松愉快,利于学生激趣实践精神的培养。良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产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愿望,并能调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场景,以激起学习的情绪,这也正是激趣思维的萌发点。

二是在教学中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是激趣意识的潜能,也是激趣意识的萌芽,这些都是激趣实践的动力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依托这种教育思想,我们必须坚持鼓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充满自信的投入学习,使学习成为他们创新的乐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这位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所教的此门功课,乐于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喜欢某一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不友好,不关心,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学生就会对此教师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并进而发展到厌烦该教师所教的那门功课,对该门功课的学习就会失去兴趣,从而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应创建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的良好氛围中,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现实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去发现、操作、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运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激趣意识。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音乐激趣教学,是建立较为完整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促进音乐教育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五、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内容

1.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探索出不同的学习方式。

2.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探索新型的教学结构

(1)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进行激趣、导学,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获得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激趣意识。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的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与激趣意识。

(3)利用已有教学内容或补充教学材料设计创新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独创性、探究性、灵活性。

3.在不同的情境中探索新型的有利于激趣意识培养的评价方式。

(二)研究方法

在课题的研究方法选择上,决定本课题以实验法、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适时也采纳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及文献资料法等,保证得到资料信息的全面性和深刻性,促使本课题的价值深化。

六、本课题的研究步骤和主要措施

(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17年9月——2018年3月)

(1)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研究教师和研究对象。

(2)进行师资培训:将集中式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及时培训相结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18年4月——2020年3月)

1.加强课题研究教师的培训

(1)理论培训:认真领会、学习课程标准,研读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

(2)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优秀课堂实录;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指导;请教科研人员进行课堂指导。

2.共同研究新的教学思路、模式

(1)集体组织进行现场说课、备课。

(2)教师进行互听、互评课活动。

(3)对先行班进行指导、示范。

(4)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做研究课、示范课。

3.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年终总结

(1)个案分析、课堂随笔的积累。

(2)教学案例、课例的整理收集。

(3)阶段性经验交流研讨。

(4)进行案例、随笔、课例、论文等评比和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3月——2020年6月)

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召开课题总结会,举行音乐激趣教学展示课,推广先进经验。

(二)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情趣思维

情趣思维,是不受固有模式束缚而进行的有创造性的心理反应。就是鼓励学生以标新立异的态度来对待学习,促使学生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所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情趣思维的发展。

2.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

(1)巧设创新平台。了解和挖掘学生的激趣实践意识,运用这个平台,借助于联想、灵感等思维方式,加以组合,从而使激趣实践活动有可能变为现实。

(2)体会激趣的快乐。当学生体会到因为激趣实践而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后,他们将把追求成功作为学习动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创新实践,提出独特的见解。因此,学生更爱上音乐课。

七、课题研究基础

本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均为教育教学骨干力量。课题主持人有较强的音乐教学能力。在工作中勤与思考与钻研,深知教育科研与学科教学的密切联系,并且经常自己撰写有关音乐教学的论文。论文反思及课等在市、区获奖。本课题组成员曾多次主持参与过各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本课题组成员热心于教育事业,热爱孩子,他们有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的勇气和信心,是精通业务,富有吃苦精神、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团队,具有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的能力,将采取深入调研,讨论;积极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小组研究、专家指导、实践探索、重复研讨、形成结论这一过程来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实现研究目标。《小学音乐激趣实践法教学探究》这一课题研究仍具有相当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激趣能力的有效课堂教学途径,使激趣教育的实施得以延伸和拓展。

九、本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2.典型的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相关材料。

十、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课题主持人**,参加工作以来获得国家、省、市、区级教育教学奖励多项,所撰写的论文被刊登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多篇论文在评比中获奖。工作中能够更多地深入到教育教学一线中去,了解学校课堂教学实际与学生需求的差距,调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有效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的研究。多年来,她围绕中小学音乐激趣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多元化探究。

课题组成员**,多次荣获市区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老师、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显著。有很强的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课题组成员平均年龄46岁,业务能力强,具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分工:

课题主持人:**,中学一级教师,负责课题报告的撰写、资料汇集及整理工作。

课题组成员:**,小学高级教师,负责课题管理和设计课堂实践、理论探索和论文撰写。

第7篇

音乐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体现了人文精神,是终身文化素养的教育。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建构新理念已成为时代教育的潮流,我们要牢牢树立音乐教育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塑造健全人格,陶冶高尚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观念,深入探究,勇于实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努力促进音乐教育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作为新生代的“网络”正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交互平台,为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实现“促进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另外快捷、丰富的免费网上教育教学资源、交际双方的平等、互助等特点,使“网络教研”成为活动教研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开发网络教研平台便是我们利用网络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达到智慧与经验的分享学习,以不断提升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最佳选择。

一、学习――在点击中积淀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课堂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及时的深入反思、撰写的案例论文、以及教师的成长引领都需要学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课程。许多音乐教师渴望学习,却苦于出去学习的机会是十分有限。当前的音乐教师是幸运的,处在这个信息时代,可以足不出户看世界,可以天涯海角也咫尺!网络,架起了教师与知识的桥梁,及时地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导师的重大责任在于培养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怀抱德行和智慧的原则。”音乐教师要轻松应对一个新教育时代的来临,应及时补充专业知识。立足三尺讲台,我们如何获取教育发展的前沿信息,让改革的拍岸惊涛催生教师们参与变革的热情,尽快适应重大的教育转型?那就是读书,学习!我们可以在网上浏览全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先进思想、先进的教学设计理念,吸收其中的养分。通过网络阅读获取信息、开阔眼界、借鉴经验、改革教法,以有效地补充学习,使自己更加善于思考,也使自己能从较高的理论视野去反思教学实践,去读懂课堂里的现实。

二、交流――在互动中生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任何一个教师的发展都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同行的帮助和共同体的影响,闭门造车只能是失去和外界交流与对话的权利和机会,而逐渐变得思维僵硬、孤陋寡闻。我认为,除了与自己周围的“师傅”学习和交流外,网络为音乐教师提供了的广阔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个目的。论坛、QQ、电子邮件、博客等网络交流形式的出现,拓宽了交流渠道,给我们的专业发展增添了助推器。时下,一些著名的音乐教育教学网站的论坛和博客都非常火爆,如音乐教学网、中国音乐教学网、洪啸音乐工作站等网站的博客和论坛里,都有许多新老教师,亦或是社会人士,在论坛上互相探讨教育教学热点问题,互相交流自己的教学心得,从而在交流中得到自我素质的提升。

以博客为例,它以“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零形式”的独特,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博客的出现既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又创造了一种与现实保持一致的交流形式。它顺应了作为“人”的社会往的需求,架构了跨越时空的信息技术支撑的学习环境,使教师与专家之间、与同行之间的相互学习、切磋和研讨能够更加经常、有效和深入,实现了深度交流和沟通。而在一所学校中,音乐教师绝对是个小群体,网络无形中壮大了我们的群体。它能够突破身份、地域和学科等方面的界限,通过群组,许多教师可以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讨论,或共同参与某个教研课题的研究。音乐教师可以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学生才艺、文艺演出等以文字、图片、影像等方式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课堂范畴、讲课时间等),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参与评论和指导。此外,我认为,加入了各种教学QQ群,也能为教师更好地与各地同行交流、探讨和共享资源提供方便。我们还可以利用邮件发送教学设计、论文、案例、课件、随笔等,向杂志社投稿。

三、展示――在共享中提高

资源共享是网络的又一大特点。音乐教师作为网络的应用者,可以在网上展示自己、展示学生、展示课堂、展示活动,促进师生在共享中提高。比如,上传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教育随笔、经验总结等文字资料,上传师生的课堂活动、课外文艺活动等图片、影像资料,与他人实现资源共享。拿备课来说,近年来,我校开始尝试集体电子备课。单元主备教师将教学设想以及对设想的解读按时上传校园网“ftp”专门文件夹,组内其他教师围绕主备教师的教学构想网上展开讨论。主备教师可以随时吸纳和整合大家的意见,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撰写课时教学设计。其他教师再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班级学生实际做增删修改,成为自己的教学方案。完成教学之后,组内教师共享“教学反思”,利用网络平台交流教学得失。整个集体备课过程中对教案进行了“四度调整”,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过程,既便于学校管理,又便于教师分层次反思修改,同时能够清楚地区分教前与教后的调整、个体调整与集体智慧结晶的调整。这样,教师不仅有教案的存档,还有四度调整过程的存档,为教师下一轮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资料。特别是四度调整的轨迹,更使教师在这过程中欣喜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这种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约束的集体备课充分而有效,使教师脑力资源得到共享,教学个性得到培养,教学差异得到互补。我们还尝试把学生的音乐随笔、课堂中的某一环节、课外文艺辅导时的模拟演出及比赛资料等收集起来发送到校园网,向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学生以及社会人士进行展示,以促进我们不断提高。

的确,网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音乐教师们,请坚持向网络学习,每天静下心来,用感恩、用思考、用创新实践的勇气与精神不断刷新自己!让我们在与网络的亲密接触中,记录人生轨迹,汇集生活点滴,分享工作得失,充实心灵世界,结识八方朋友,放飞青春理想,在思想的碰撞中,在心灵的启迪中,在智慧的共生中,一批批拥有现代智慧的音乐教师队伍孕育而生,音乐教师的思想、智慧进入一间间教室,并传递给我们的每一位孩子。

第8篇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在政治上能严格要求自己,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岗爱业。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负责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履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能力。对学校布置的工作任务无条件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满腔热情地奋斗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

二、教育工作方面

在带领几次的艺术考试班级管理中,我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原则,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首先根据艺考生实际情况制定班规和各种奖惩条例,让学生有班规可依,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培养一批艺术艺考生,充分发挥艺术的魅力,取得了良好效果。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优秀生形成,并以优秀生为榜样,如潘韵如。招沣誉同学学习成绩优异,并考上重点大学。在平时工作中,坚持以“真心、耐心、细心、”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对每一名学生一视同仁。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入手,注重对学生成长内在的动机唤醒,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入手,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得到学校的政教部门和领导、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业绩

我具有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我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和业余学习,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锐意改革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2016年参“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高中音乐学科一等奖。有过循环教学,能胜任高中各年级的音乐教学,主动承担公开课,每年至少承担一次校级以上的公开课,效果好,均获得领导、同行的好评。2011年在参加县的中小学教师音乐优质课上获二等奖。

在常规教学中,我能认真钻研教纲,考纲和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学情,精心设计行之有效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认真组织好学生,注重学生的练习过程,注重学生的人性发展,培养骨干。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会积极让学生参与课外比赛活动,多锻炼学生学习实践的机会。2014年带领学生参加我们县体育局举办啦啦操比赛获得中学级的二等奖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年带领学生参加2018年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县的一等奖,市艺术表演的二等奖。2014年以及2017年获得高中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先进教师。作为学校的一员,积极参与学校的公共事务,从不计个人得失,从不叫苦叫累,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教研工作

第9篇

师资力量

师资是关系到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相信在诸多的大、中城市的音乐课堂上,学生基本上已经很幸福得感受着有趣的音符,陶醉在优美的旋律中了。教师良好的音乐素养是学生接受音乐熏陶的源泉。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自然会有许多的迷茫和不解。假如教师本身音乐知识缺乏或对音乐没有科学的认识,学生必然要受到影响。因为老师能力有限,学生可能感受不到阳春白雪的高雅意境,审美情趣停滞不前,阻碍了想象力和潜在的创造力。

笔者走访了宿州地区一些农村中、小学校,在现有的音乐教师中,具有音乐教育专科毕业以上的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失衡,学历、职称相对偏低。从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来看,农村中学音乐教师要好于小学音乐教师,中学音乐教师基本都能较为熟练地操作一至两样乐器,小学音乐教师大部分不会操作乐器。识谱方面,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一般只能视唱简谱。从音乐教研活动和科研情况来看:大部分没有参加过任何的音乐教研活动,其中只有只有少数人撰写过音乐教学论文且并不经常撰写,从未撰写过音乐教育论文的音乐教师占被调查对象的很大一部分。

音乐师资培养数量相对较少,加上该地区在音乐师资配备上潜意识里遵循着“先城区后农村;先中学后小学”的原则,应该是造成该地区农村中小学目前音乐师资状况的一个直接原因。据笔者了解,安徽省于1997年实行音乐专业高考全省统一考试,并于2000年扩大音乐师范类招生规模。而在此之前,每年全省音乐师范类本科和专科招生规模加起来不足200人,并且培养目标不明确。如:1996年全省音乐师范本科层次招生仅为87人,专科层次招生为60人。如此小规模的音乐师范生培养规模是远远不能满足全省的中小学的音乐师资需求的,加上每年毕业生中还有相当部分改行从事其他非中小学音乐教育职业,实际上仅极少数人能真正走上中小学音乐教师岗位。而且,在音乐师资配备上无形中遵循着“先城区后农村;先中学后小学”的原则,即使这几年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短时期内还是没办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问题。所以造成了农村中小学合格音乐师资的大量缺乏。

硬件设施

一提到音乐,人们常常能联想到宽敞的音乐大厅,崭新的三脚架钢琴,优雅的提琴或各种典雅的民族乐器,还有气质华丽的歌唱家或演奏家。这些场景只能是农村音乐教师的梦想。在宿州一些乡村学校,因为对音乐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更多的音乐教学设施。没有音乐教室,没有好的音响,没有钢琴,甚至连电子琴、风琴也没有。他们只能靠唯一的一架手提录音机进行教学。有的连录音机也没有。只能教师教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而在城市里的许多学校愈来愈重视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质量上乘的音乐教室在增加,多种音乐器材的销售势头良好。越来越多的家长忙于为自家的宝贝准备优质的学习工具及优越的学习场所。这些现象对于农村孩子来说也只是一些可望而不可及的风景罢了。在诸多的农村,优越的学习设施却只是海市蜃楼。而宿州地区农村的中小学的教学设备更加的简陋。有的小学的教学设备除了粉笔就是黑板,更很难找到专门的音乐教室了,更别提常见的一些乐器了。

学生素质

由于应试制度的驱使,大部分农村教师都认为音乐不是升学考试科目,便挤占音乐课的教学时间,这样无形中给学生认为音乐课可上可不上的一个心理暗示。学生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下降。有些是为了松弛一下被众多作业搞得很紧张的神经,有些是想利用音乐课发泄一下情绪。因此,音乐教师常为课堂纪律发愁。课堂气氛太“活”,有的学生趁机“捣乱”而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若教师过分严肃又使气氛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不参与配合,教师演独角戏,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加之农村学校对音乐教育的认识不够,总认为音乐是副科,经常为语文、数学让道。稍微边远一点的学校,音乐课名存实亡,使许多音乐教师中途改弦易辙,从事语文、数学教学。而有些学校由于音乐教师缺乏,让一些爱好音乐的教师兼任音乐课教学。因此他们是一种应付心态,能把学生管住就行了。如此种种,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学的音乐教学。笔者一直认为音乐是大多数人本性就喜欢的,就像三字经里唱的“人之初,性本善”一样,孩子们多数还是对音乐有好感的。经过对宿州某农村小学的学生访谈得知,大部分同学很喜欢音乐,他们喜欢动画片的主题曲,喜欢哼唱一些陈旧的流行歌曲,来自乡村娃娃的别样的音乐审美及大胆的歌声有时会让我们感到些许的无奈和惆怅。

在一次经过一所小学时发现可爱的孩子队列中,如果偶尔有谁想起一段熟悉的旋律,几个人就会聚在一块哼唱,那份快活劲儿真是不亦乐乎。所以,即便没有完善的音乐课,同学们依然有着对音乐的向往和热爱。谁能说得准这些自娱自乐的孩子群中有没有被埋没的音乐神童呢?

比小学生年长几岁的中学生就矜持得多了,他们不会很随便的大声喊唱。有很喜欢听音乐的学生会带上自己的耳机默默的学唱。中学的这些音乐迷,所爱好的也多是些流行歌曲。中学比起小学的优越之处在于有了专业音乐教师。所以农村的中学偶尔会较系统地学唱一些歌曲。只是学生缺乏对基本乐理和歌曲背景的理解,还有学生的视唱能力较差,所以对当地的学生来说,一首歌学起来较吃力,甚至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导致有些学生逃课或者课堂上睡觉、写作业等等。总之,当地大部分的中学生没能掌握到基本的常识性的音乐知识,有些对音乐很感兴趣的学生,想更深入地学习一些音乐知识也没机会。

结语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小学生体制健康标准》,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

1、继续深化教育科研,强化学科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抓实传统项目,加强业余训练,提高运动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

1、规范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表上足、上好体育课,认真落实“体育大课间活动”,课余时间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确保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活动总量。本学期,要强化学生体能训练,确保成绩合格率达市规定指标。

2、做好器材管理

有标准,有计划地配置器材、设备等,落实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做到器材有借有还的制度,确保其最大的使用率和安全性。

第11篇

一、营造氛围,突出“美”字

充满墨香氛围的校园文化,给广大师生带来美的熏陶和享受,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学校本着“端端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的办学宗旨,营造浓郁的书法教育氛围,开辟了书法展览室、书法教室,建造了书法文化柱,四周悬挂着师生的书法作品,让师生领略到不同的书写风格:有的苍劲浑厚,一气呵成;有的笔法细腻,宛如小溪流水;有的如蛟龙神游,气势磅礴。校园随处可见学生的书法作品,有的清秀,有的刚健,有的朴拙……或许有些作品还略显稚嫩,但这些作品可以时时提醒孩子们向同伴学习,不断完善自己,获得进步。学校在教学楼走廊和教室门口悬挂了40余幅名家书法作品和与书法有关的名人名言、书法家介绍、书法小故事等,楷书、隶书、行书几种字体的气味弥漫开来……感受着古诗文化和书法艺术,你的思绪会飘到古代,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走进教室,你会惊叹师生巧夺天工的设计,教室后面的特色展示区,要求“生生有作品,人人得展示”,让教室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园。一个个警示牌把人民路小学师生扎实的书法功底展现得淋漓尽致,力争让人小的每面墙都散发光彩,让人小的每个角落溢满墨香,让人小在淡淡的墨香中成长。

二、立足课堂,突出“效”字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多年来,学校着力于写字教学的研究,探索出了写字教学的有效策略:(1)在评价鉴赏中导入,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和对美的感受,唤醒学生书写的欲望和写好字的信心。(2)关注姿势的科学指导。练字即练姿,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是写好字的根本保证,也是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3)练字过程追求“恒”字。一笔一画、一撇一捺、起笔运笔、顿停收放都要屏气凝神,耐心细致地完成。(4)在总结中迁移运用。写字技巧的掌握和提高,是写好字的关键。在写好基本笔画、独体字、合体字的同时,教师要进行分类归纳,精简指导的时间,增加练字时间,使学生养成目中有字、心中有形、提笔即练字的好习惯。学校每天专门开设20分钟的书法写字课,在舒缓悠扬的古筝曲中,在“学写字很重要,头要正,身要直,臂摆开,脚放稳”的温馨提示中,学生们开始了既练姿又练字的愉快之旅。学校提出了6点要求:目标准一点,训练实一点,方法巧一点,指导细一点,要求严一点,激励多一点。20分钟的写字课,貌似是对练字时间的刚性要求,实为对写字品质的孜孜以求;看似稍纵即逝的短暂时光,实为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慢”教育。

三、夯实基础,突出“实”字

1.打造一支有实力的教师队伍。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教师的写字水平是搞好写字教学的关键。学校非常重视教师自身的写字基本功,要求教师既要教好学生,又要有过硬的写字教学基本功。为此,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三字”(毛笔字、粉笔字、钢笔字)训练,要求每位教师每周上交书法作品硬笔一张、软笔两张;利用周三下午业务学习时间,由专职书法教师进行指导,从书法作品的布局、书写、落款以及软笔的起笔、运笔、收笔等方面作详细的讲解。在教务处的精心组织下,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师“三字”基本功比赛,并给入围教师的作品进行等级认证,颁发证书。学校与国家级写字特色学校――徐州风化街小学结成了帮扶对子,部分书法骨干教师与县内外书协专家结对拜师,苦练技能,提高业务能力。目前,学校有市级优秀书法辅导教师30多人。在徐州市首届教师书法展中,张杨、赵常学、董新建、侯先印等12位教师的软笔作品入选参展,赵常学老师的作品被评为优秀参展作品,张扬老师的作品入选“南南合作”书画展,作品被送往美国纽约展出。在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教师“写字――书法”教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中,蒋晓静老师获一等奖。在徐州市中小学教师“写字――书法”教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中,我校共有26名教师获一等奖。

2.培养写字能手。学校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狠抓“三过关,三为主”。“三过关”即坐姿、写姿、执笔姿势过关,基本笔法过关,写字习惯过关,以达到既练字又育人的目的。“三为主”是指坚持以基本笔画为主,坚持以笔法为主,坚持以楷书为主。颜炳溪、魏婉婷等50多位同学的软、硬笔作品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这几年来,先后有5600余名学生在省市级书法大赛中获奖,3800多名学生通过省书法考级。在教育部组织的第十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中,有335位同学获奖。在江苏省中小学生书法(写字)展示赛中,我校金奖获得者有1024人,银奖获得者有902人,铜奖获得者有390人,学校连续五年荣获“优秀组织奖”。省教育厅专家金鱼为教授对人小师生的书法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优秀群体,全省罕见。”

四、依托活动,突出“新”字

活动是写字特色建设的催化剂,有助于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挖掘学生内在的潜力。开展新颖、丰富多彩的写字教育活动,不仅能激发师生练字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墨香浸润师生的心灵。

1.开展书法展牌评比活动。各班级展牌布置新颖活泼,形式多样,如“笑脸送给小小书法家”、“谁的字最美”等。书写内容有唐诗宋词、名人名言等,钢笔字结构匀称,布局合理,笔画刚劲有力,无不体现人民路小学学生扎实的写字基本功。低年级的小学生,虽初学写字,但一笔一画到位,撇捺舒展,真正做到了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2.学生软笔书法考级。考级现场,学生们挥毫泼墨,一笔一画体现了软笔书法的意蕴。通过考级活动,学生既赛出了风格,又比出了成绩,效果很好。

3.积极开展写字教学教研活动。学校鼓励教师撰写写字教学论文、教学心得,不断探究写字教学方法,优化写字教学模式。全校教师共同努力,逐步探索出了段位评定激励机制和作业评优机制,以科学的、多元化的写字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写字教学活动深入开展。这几年来,我校教师共撰写写字教学论文160余篇,写字教学案例200余篇。蒋晓静老师撰写的写字教学论文《翰墨飘香溢人小,辉煌铸就育英才》荣获国家级二等奖,写字教学案例《形近字的写法》荣获国家级二等奖。由蒋晓静主持,徐爱勤、邱颖等老师参与的国家级课题《农村小学写字教学研究》已成功结题。

4.开展全校硬笔书法比赛。学校分年级段举行了低、中、高书法写字比赛,要求全体学生参加,统一内容,统一格式,统一用纸。各班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进行每周“写字之星”的评比。每学期,学校组织全体学生按年级组进行两到三次写字比赛,比赛按年级统一内容,并聘任评委,评出“校园书法家”,颁发荣誉证书。班级写字特色“写字专栏”每月评比一次,三至六年级的手抄报、黑板报由学生主办,要求月月更新。学校组织各项活动,择优推荐学生参加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的书画比赛。

5.举办作业展评活动。教师把学生的作业按指定位置摆放好,特色作业放在醒目位置,每班有标志牌,让参观者一目了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井然有序地观看各科作业。他们轻轻地走,静静地看,那气氛、那意境让人感动。

第12篇

郑琳,小学高级教师,福州市鼓楼区钱塘小学屏北分校副校长、副书记,福州市鼓楼区第二届名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福州市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全国“双有”主题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福建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福州市第二届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曾为省小学音乐提高培训班教师、省农村骨干教师、市小学名优教师课程指导力高级研修班教师、新教师培训班、送教下乡培青工程等授课、说课和讲座三十多场。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

小学音乐教育给我提供了一方沃土,十六年的教学生涯,我用无限的热忱和强烈的进取心投身到音乐教育,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音乐教育。

从一堂“同课异构”课说起

2011年底,福州市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交给我一个光荣的任务——到吉林省长春市东师大二附小送教。此次开课不同以往,是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研讨交流,同样的教材、同一节课,分别由东师大二附小音乐教师张洪霞老师和我各上一节音乐欣赏课,课后两位教师还要分别进行教学反思,再由专家和听课教师互动点评。我的内心既欣喜又紧张。欣喜的是能去这么远的北方——东北去上音乐课,紧张的是生怕没上好课给南方的老师丢脸。开课那天很快就到了。

第一节课执教的是沉稳、老练的张洪霞老师,她的教学设计抓住了不同的音乐要素,再通过蒙古族“短调”“长调”民歌的对比,区分乐曲不同的主题,表现、理解音乐的不同意境。在她的课上,“学习指南”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东师大二附小“自主学习”的教学思想。第二节课,我则从整体入手,先让孩子们完整地聆听乐曲,再在两个主题音乐的对比中,通过听、唱、奏、画、演等方式,体验不同情绪的音乐意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元评价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语言的引导和层层递进的教学设计,让孩子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走进音乐、理解音乐,在音乐中获得美的享受。

课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展开热烈的探讨。令人欣慰的是,我的欣赏课得到了专家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他们认为:在“同课异构”的执教过程中,看到了南、北地区两位音乐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彰显了不同地域教师的教学个性,真正体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值得大家借鉴与学习。

成功的公开课背后,不但有我竭尽全力全身心的投入,也离不开林琴和金蕾两位名师的指点,以及名师工作室其他老师和屏北小学同事们的帮助。辛苦没有白费,我的这堂课不仅成功地“走南闯北”,而且一举夺得了福建省三优联评(课例类)一等奖,我还分别为福建省农村骨干教师、福州教院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台江区音乐教师、鼓楼区新入职教师、宁德市音乐教师等近千人上示范展示课。

回首十六年,我的身边有许许多多无私帮助、不求回报,默默支持、给予鼓励的人:有关爱成长的历任领导;有省、市教院,区教师进修校的音乐教研员;有呵护成长的师范院校老师;有帮助我的钱塘小学音乐组的“姐妹们”;还有家人、好友和鼎力支持的同事们……十六年来,是大家的鼓励,是孩子们的掌声,是家人好友的支持,才让我一路走来不孤单、不辛苦,播撒激情投入音乐教育教学,令我取得了一点成绩。

坚守挚爱 潜心耕耘

这些年来,我坚守着自己的三尺讲台,圆满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开课任务,先后获得全国“双有”主题教育活动先进个人、福建省十佳少先队辅导员、福州市第二届骨干教师等多项荣誉,那些熠熠闪光的奖牌和奖杯背后,是我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无悔付出。

从小,我就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长大后,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1997年,当我以师范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踌躇满志地登上三尺讲台时,我就决心潜心耕耘,做孩子们的优秀老师,因为这里有我挚爱的事业——音乐教育。

人的一生总会面临许多的转折点,而我教学生涯的转折点发生在2003年。那一年,我遇到了音乐教学成长路上的“贵人”、我的恩师——林琴老师。师傅引领我走进了音乐教学的更高殿堂,师傅的“课堂情景教学”让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在课堂上一名教师竟可以散发出如此迷人的魅力,展示无穷无尽的生动形象!师傅像母亲一样做老师,一个抚摸、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让孩子们感到温暖,感到老师在关注着自己的成长。师傅的言行让我茅塞顿开,以至于今天我听完徒弟的课,也会像师傅一样给年轻教师“现场演说”。

2004年,在领导和老师们的信任、鼓励下,我从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少先队总辅导员走上了校行政岗位,担任钱塘小学教导处副主任。2006年,我从钱塘小学调入钱塘小学屏北分校担任副校长,2012年,兼任校党支部副书记。2009年,我在学校的推荐下,参加了由鼓楼区教育局、教师进修校举办的“第二届名教师”评选,经过层层的考核和选拔,2009年教师节那天,我被授予了“鼓楼区第二届名教师”的称号,这是一种光荣、一种使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个荣誉让我又站到了新的起点上。2009年12月,福州市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我有了更多学习的机会、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工作室围绕“唱歌与欣赏教学”的课题研究,开展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让我与青年教师建立了师徒关系,和全市优秀青年教师一起学习新课标、走进新课程。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每一次与年轻教师一起备课、研讨、上课、听课和评课,从课题的制定、教案的撰写到课堂的实践,再到理论的升华,我都会回想起当时和师傅备课的情景。我把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在课题的引领下,开展研讨与实践。伴随着年轻教师的每一个新问题生成,每一点进步,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与提高,思维不断迸发出新的火花,能力得到锻炼,理论水平得到提升,专业素养得到发展。

进修路上 孜孜不倦

公开课、教研上取得的小小成绩,并没有让我“头脑发热”。我常静心思考:自己是孩子们的优秀教师了么?不,还不够。优秀教师既要有高尚的师德,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较高的理论素养,还要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具备教育科研能力。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业务素养,才能真正从平庸走向卓越,成为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名师。

知识没有保鲜期,终身学习才是硬道理。怀着对音乐教育事业的挚爱,我于1998年和2003年分别通过成人高考进入福建师范大学音乐系进行大专和本科的函授学习。2011年以来,我在学校、学区和工作室的推荐下,又相继参加了几场较高级别的培训,如:国培计划——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小学音乐班)培训、福建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示范性骨干教师省级集中研修(小学音乐班)培训、福建省小学薄弱学科(音乐)省级提高培训和福州市小学名优教师课程指导力高级研修。在进修与培训的过程中,我聆听大师们的专题报告,接受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和潜心教育改革研究的一线教师的教诲,吸收办学经验突出、治校具有特色的基层校长的新教育教学理念,对音乐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专业理论和业务学习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而且也提高了我的专业素质,更新了我的理念,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至今,我依然贪婪地学习着有关新课标方面的理论与教学设计,积极投身新教材实践,认真钻研教学,备好每一堂课,并及时写好教学反思。我期待着自己的教学风格能够继续创新,有所突破。

做有思想的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