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1 17:19: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深秋的诗句深秋的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例如:“夕阳西下几时回?”(晏殊《浣溪沙》)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这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这是晏殊词中经常流露出来的一种极富人生哲理的人生态度。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则流露出一种悲凉﹑凄美的意境。诗人借登乐游原抒发了自己壮士迟暮之感,也强烈地宣泄了对国事盛衰之悲。诗人以其独有的才华和灵感将自己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不幸人生,妙笔生花成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夕阳”不仅是指落日这自然景物,还暗指诗人生当晚唐,目睹乱世,深患国家之内忧外患,曾想展一己之才,匡世济民,可惜其一生命运坎坷,至暮年都未能如愿。当然,这首诗千百年来撼人心弦,不是因为它的写景和诗人的自我伤感,而是因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所升华的境界,给人一种哲学上的意义。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不仅抒发的是人去楼空的感慨和深重的乡愁,更是作者对自己以前那种狂放不羁、荒唐无常生活的终结。据说,崔颢早年好赌酗酒,更被世人不齿的是他择妻也以貌美为标准,且稍不如意即离弃,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而晚年的崔颢,“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崔颢诗歌的“忽变常体”,其标志就是这首连李白都自叹不如的《黄鹤楼》。此诗之所以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轴之作,盖因作者以摇曳生姿的古歌行体入手,特别是后四句中“晴川”和“芳草”对仗工整,而“日暮乡关”和“烟波江上”又很随意,读来让人不仅想起汉末狂生祢衡被杀此地的警世典故,更顿生空茫之感及不如归去之叹。这种亦古亦律,大巧若拙的结构体制,便于表现高唱入云的雄健气格,也使全诗意脉贯通,形成清拔俊秀,寄情高远的超妙仙境。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把羁旅在外漂泊人对家乡的思念情怀刻画得淋漓尽致。马致远最好的作品,都写于一种“夕阳”与深秋的背景中,《天净沙·秋思》亦如是。这首小令名作之所以被称为“秋思之祖”,就其作品内容本身而言,简简单单,普普通通,重要的就是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点睛作用。夕阳西下使枯藤、老树、昏鸦这幅昏暗的深秋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试想,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他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在夕阳残照的荒凉古道上,孤独的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是何等的凄美与悲凉啊!这首小令不仅写出了游子背井离乡的漂泊之苦,而且透露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而“夕阳西下”更增添了一层怆神寒骨的迷离孤立之意。赏吟完一曲《秋思》,让人心中隐隐作痛,悲泪欲出啊!
“黄昏鼓角是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城楼》)这里的“黄昏”在诗人的笔下是何等的悲凉,那惆怅的意境,感伤的格调反衬出诗人在国土沦陷后的悲痛情绪。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诗人由眼前的“日暮”景象,想起自己漂泊异乡的处境,把思乡的情感和“日暮”的景象糅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惆怅孤独的画面,深刻地展现了游子思乡的凄恻之情,给读者的心灵蒙上一层淡淡的惆怅。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以苍劲的笔触,深沉的情怀,勾画出边塞黄昏时特有的气象,给人一种雄厚的力度,有力地表现了壮士们防守边塞的艰苦和坚持抗战的决心。
当然,描写黄昏的诗句也并非都是苍茫、悲凉的,与之相反,也有格调清新、奋发向上的诗句。例如,徐元杰的:“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湖上》)诗人笔下的“夕阳”,简直是一幅诗的画卷。夕阳西下,箫鼓声声,人们驾着归船,一片欢歌笑语,整个境界开阔明朗,表现了劳动归来时的欢快、喜悦之情。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辛弃疾《鹧鸪天》)又给我们绘制了一幅恬静幽雅的图画:斜日柔光,细草青青,黄犊鸣叫,一片清淡的春色。
“日暮江亭春影绿,鸳鸯浴,水远山长看不足。”(欧阳炯《南乡子》)则呈现出另一种情趣:日暮江亭,春光碧绿,池塘中鸳鸯戏水,远山近水,斜晖脉脉,整个大自然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情怀。
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电视艺术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全面的发展,而在这些发展中,文学素养的加强尤为重要,这就需要电视艺术积极地向文学艺术取经学习。在我国灿烂的文学艺术中,古诗词的成就最高。古诗词中通过人物生活环境的景和物来抒感的方式,是电视艺术最需要的。
我们不妨将那些写景状物的词句看作空镜头。下面,结合空镜头的功能来谈一下古诗词在空镜头方面的妙用。
一、交待环境。交待环境的空镜头多是一些远景、全景甚至是大全景。从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得到更深厚的滋养,使空镜头的意味更加深刻。如唐朝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徘岢荆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的前两句如果放在电视片中算是比较典型的交待环境的空镜头,“渭城”、“细雨”、“轻尘”、“客舍”和“柳色新”,这些景物给大家勾画了一个清新湿润的环境。同时,能让人隐约感到会有喜事发生,会有小小的惊喜。但是,后面交待的却是离别,亦喜亦悲,凸显艺术的张力,使全诗更有味道。这样的空镜头就不单单是镜头了,而是参与到了全部内容中来,起到了很重要的反差作用。我们在做电视艺术片时,如果应用这样的空镜头,艺术表现力就会大大提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千古名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诗放在电视片中,也算是绝美的镜头了,大漠和孤烟一横一竖,一实一虚,一大一小,将构图中的对比原则发挥到了极致。长河和落日一长一圆,一明一暗,一大一小,也是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原则。同时,在景别的运用上,这两句都运用了特写镜头,把“孤烟”和“落日”极为突出地呈现在画面中。这样的空镜头艺术感非常强,同时,结合全诗的意境,也传达出了诗人落寞、孤寂的心情。
二、表示时间(事件或故事发生的时间)。北宋词人晏殊的《蝶恋花》这样写道:“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这首词表现了浓浓的相思之情,词人没有明确说出思念,但是,读后,思念的哀愁也会深深地感染读者。这首词的妙处不仅在这里,还在于上阙中写景状物的词句,也就是我们可以看作空镜头的词句。其中的“槛菊”、“罗幕清寒”和“燕子双飞”,表明的是深秋季节;而“明月”又交待了具体时间――夜晚。同时,透过这样的空镜头,我们分明能感受到词人在深秋的夜里的那种凄凉、孤单和落寞的心绪。这样的空镜头不仅交待了时间,还恰当地与整阙词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产生了更加强大的力量,这样的运用非常精当,这样的方法值得电视工作者认真学习和研究。
三、表达人物的情绪。《春行即兴》是唐朝诗人李华的作品,诗人这样写道:“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宜阳是连昌宫(唐代最大的行宫之一)所在,境内山上有兰香神女庙,山中古木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妍丽,是一座天然的大花园。它年年都吸引着皇室、贵族、墨客、游人前来观赏。然而,在安史之乱中,这里遭到严重破坏,景象荒凉。作者眼中所见的景物,类似于现代影视中的空镜头,这些空镜头中包含了很多的细节,通过细节的堆积强化情绪的抒发,产生更加强烈的感染力。四句诗所写的景物都很美,但是,这样的美景中竟然没有人游览春色,一片空寂,读之顿生“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这样的诗句不仅仅抒发了人物的情绪,而且,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样的诗句用作空镜头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①商金玲:《电视片中的空镜头》,《采写编》,2001年第4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210-01
怎样使古诗词教学中充满韵味,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呢。我从古诗词的绘画美、语言美、色彩美等方面入手。
一、想象联想――再现绘画美
诗与画是相通的。坡评价王维时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玩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但是诗词毕竟是语言艺术,是用语言描述的“无形画”。所以诗词的教学,应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真正理解和品味诗歌的内涵和主旨。
1、创设诗境,感知绘画美
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我在教学中,经常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
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渺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我采用吟诗赏画的方法。在弄懂诗意后,让学生欣赏一幅深秋山林图,学生边吟诵诗,边欣赏画,不知不觉中体会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必须用小学生能接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去想象,才能使学生感受诗中的画面美,从而为学生体验到诗歌的语言美打下基础,铺好水到渠成的基石。
2、展示意境,欣赏绘画美
意境,是诗词中所描绘生活画面与作者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古诗词的作者往往选取最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或最有意义的场景,或最典型感受来言志抒情,这也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去领会意境与情感,并从中受到熏陶。如教学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引导学生到一个特定放入场景,然后用耳朵听一听,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的联想。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古诗词的绘画美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在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去领会诗词中的绘画美。
二、诵读品味――感悟语言美
古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特别适合小学生诵读。因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朗读古诗词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是综合感受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1、强化朗读,感知语言美
小学古诗词教学首要的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出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然后通过正确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语言美。
(1)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吟诵,把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轻重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读出来。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在一般情况下奇数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和谐对应,这样才能产生沁心感怀的韵味效果。一是划分节奏,如《题西林壁》的可以这样划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二是重音,诗句的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依靠情感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诗歌的表达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并用着重号“・”标示。如《咏柳》应把“妆”“一”“谁”“似”读成重音。三是语调,根据诗歌的情感表达确定哪句(部分)用升语调,哪句(部分)用降语调,分别用“”“”表示。
(2)引导学生读出诗境。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古诗朗读也不例外。要引导学生读出诗境,应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有关诗歌的资料,这才可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2、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
古诗词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体味语言美,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古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或是对仗,或是呼应,总能感受到语言的凝练美。如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歌描写池塘景物,不但构思巧妙,生动有趣,而且字字到位。一个“才”字,表现了仅在初露端倪之时,而一个“早”字则充分表现了蜻蜓敏锐的观察力。
三、比较分析――感受色彩美
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白云碧空,银星素月、丹枫金菊、绿叶红花等色彩之美在古代诗词中是比比皆是。感知古诗中蕴藏的色彩美,有助于在古诗教学中,以色彩的感知为突破口,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的审美品位,这是一个有效而实用的手段。
就考查内容而言,古代诗歌阅读的多选题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命题。
1.字、词、句的理解。
字:炼字,可以考解释,可以考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词:富有表现力的一些词汇(尤其是能体现诗歌思想主旨之类的关键词),一些文言虚词或古代日常俗语的理解。
句:诗句的Y构特点,诗句的基本含义,手法及表达效果,尤其是诗眼的把握。
2.手法(技巧)。
(1)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2)写景手法:①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双关、反问、设问、对偶、列锦、互文等;②常用手法:烘托、渲染、工笔、白描、象征、动静结合、视听结合、明暗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抑扬等;③结构手法:开门见山、层层深入、重章叠句、前后照应铺垫等。
3.意境特点,抓住关键词及重要意象、季节,概括出特征。
4.情感。不同题材诗歌的思想感情或相同题材诗歌的不同思想感情的识别。
5.语言。关于诗歌不同语言特点的考查
6.诗歌文化常识(诗歌中的节令,体裁等文化文学常识)。
7.诗歌结构的考查。设题方略通常表现为:
(1)望文生义:完全脱离诗歌情境及诗歌的整体内容和情感,随意解释字词句。
(2)张冠李戴:写景、抒情、结构、写作手法张冠李戴。
(3)联系失当:把诗歌中的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或把诗歌的某些特点与选修必修本中学过的诗句从不同的角度联系起来,而这种联系不当。
(4)用词绝对强加关系:选项内容解释太过绝对或主观的给几部分之间建立某种关系(因果、递进等)。
(5)情感把握失当解答方法:判断正误时,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从诗歌的字词句意象内容情感注释等方面全面把握诗歌。下面我们结合两首诗歌来熟悉这类题的解题方法。
小重山
吴淑姬①
谢了荼蘼②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
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注】①吴淑姬:北宋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②荼蘼(túmí):一种花,白色,有香气,夏季盛放;荼蘼过后,无花开放,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开头写荼蘼花谢,春天结束,而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荼蘼将谢未谢,春事将休未休。残花缀满枝头,给人以凄清之感。
B.风揉碎槐影,令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女子的芳心仿佛也被揉碎;“莺虽老”,而“声尚带娇羞”,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富于情味。
C.“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女子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愁情难耐;既愁情难耐,则倚楼凝望。
D.“一川烟草浪,衬云浮”,写出在浮动的白云映衬下,河岸长满烟草,大河涌动波浪的场景,运用比喻,以动写静,表现了女子深重的愁情。
E.“愁”字画龙点睛,使通篇有了精神。而“一川烟草浪”所表现的愁情,与“心儿小”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女子内心难以忍耐的痛苦。
解析:
A.考查字词句理解。“无多花片子”既指花不多,联系上句可知此预示春天将逝未逝。而非“残花缀满枝头”不妥。
B.考查手法。“风揉碎槐影”令人联想到女子的芳心仿佛也被揉碎,运用联想;“莺虽老”,而“声尚带娇羞”,运用拟人手法。理解正确。
C.考查结构层次,理解层次内容。“独自倚妆楼”是过片,下片的开头,往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处理解正确。
D.考查词句理解及手法。“在浮动的白云映衬下,河岸长满烟草,大河涌动波浪”不妥,“一川烟草浪,衬云浮”是说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此处的“一川烟草浪”与末句“心儿小”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出主人公的深重愁绪。理解错误。E.考查结构手法。画龙点睛,分析正确,其余不再赘述。
公安县怀古①
杜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颈联“用典”,主要表现出了刘备君臣的和睦关系以及吕蒙的赫赫战功。
E.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解析:
A.考查诗歌文化常识,“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
B.考查词句的理解与整体把握。首联“用笔着力表现”的不是“山野”与“江水”,而是“吕蒙营”与“城”。
C.考查炼字,分析正确。
D.考查手法。结合注释②可知理解正确。要用好注释。
一、传统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古诗教学方式枯燥,学生失去兴趣
传统的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大多是出示题目、给出作者、解释词句、读写背诵,填鸭式的灌输,让学生机械地抄写、读背,古诗教学呈现功利和单项的倾向,课堂如一潭死水,逐渐失去了理想中的美丽,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剥蚀着小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2.古诗词教学模式单一,课堂失去韵味
古诗词语言精湛、意境深邃,往往是诗情画意、情理并融,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给人以深深的启迪,是值得我们细细咀嚼、回味的精神大餐。而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单一模式,使得古诗词本身的无穷韵味荡然无存,完全变成古诗词的解剖,不仅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也让古诗词课堂教学应有的韵味消失殆尽。
二、小学古诗诗教学策略探微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走近古诗词
人具有先天性的“趋乐避苦”的心理倾向。因此在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如果不能让学生感到有趣、愉快,那他们的学习动机也会减弱,反之,如果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能激起学生积极情感,学生就会产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从而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导入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导入导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近古诗词,奏响有效古诗词教学的序曲。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导入教学,如故事、猜谜、游戏等。如在教学古诗《所见》时,笔者就采用了猜谜的方式,事先画了一张牧童骑牛的图并沿轮廓剪下,反扣于黑板上,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从而导入古诗的学习。猜谜将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增强了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2.创设情境促进体验,让学生更好走进古诗词
古诗词往往以精美精炼的文字,勾画出一幅幅色彩迥异的画卷,给人无尽地遐想和享受。所以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思想情感交融的意境,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中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①利用多媒体直观展示古诗意境。多媒体技术融文字、声音、图像、音频、视频于一体,借助多媒体再现诗中情境,能让诗句中所描绘的画面在课堂教学中鲜活起来,让学生跨越千年时空,倾听诗人的倾诉,尽情领略古诗的神韵。例如在教学高鼎的《村居》,我导入古诗词教学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了这样的情境:农历二月,一望无际的大地呈现一派青翠欲滴的色彩,河堤上柳枝迎风飞舞,空中莺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人们尽情享受着美好的春光。孩子们背着书包从学校放学,天色还早,兴高采烈地放起了风筝。短小精悍的诗句化作了可感的画面,让学生立刻进入了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中。
②启发学生想象进入古诗意境。古诗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教材插图或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勾勒出古诗的意境。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古诗时,就可以通过教材插图:深秋夜晚,月亮已落下,江岸是火红的枫树,江面是星星点点的渔火,诗人难以入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夜深人静时刻,鸟儿归巢,而诗人却愁情满怀,难以入眠。通过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诗句中那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情境,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古诗词。
3.引导诵读进入境界,让学生更好地品味古诗词
古诗词教学倡导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来感受和欣赏古诗词的美。古诗词的教学教师要采用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古诗词的语言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精炼美,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①通过范读初步感知。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范读或播放录音等,帮助学生疏通古诗句,通过背景的介绍,作者的介绍等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诗文的意境,通过感知、想象等多样的方式帮助学生触摸诗句的感情基调。
②学生朗读理解诗意。古诗词语言精巧、回味无穷,教学中若能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感情地朗读,必然会让学生触摸到诗文的脉搏,倾听出诗人的情思。教师在这一阶段要设计些巧妙的问题,引导学生诵读感悟,通过学生的诵读和师生的分析,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在感悟中诵读。
关键词:信息技术;古诗;美韵
我们对鲁迅笔下的这样两个画面都很熟悉:一位老先生坐在孔子的画像下面,摇头晃脑地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有一位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孔先生会写四种茴香豆的“茴”字。自古以来学习古诗无外乎不明其意地记诵和一个字的多种讲法。现代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还是将好端端的美文妙诗肢解成只见实词虚词的树木,不见文章的森林。学生对深奥抽象的诗义和单调的讲解深感寡然乏味,他们究竟从诗中领会了多少美的意境呢?
如今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现代技术日新月异,古诗教学受之影响,方法也是层出不穷。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就为古诗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术能大大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和乏味。我们应充分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把经典诗词演绎得有声有色、魅力四射,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打开经典诗词教育的宏观视野,使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跨越千年时空,进入诗文的意境,触摸诗文的脉搏,倾听诗人的情思,让他们的心和经典沟通,与圣贤对话,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古诗之神韵,从而让经典诗词润泽学生的生命,使学生拓宽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积淀文化底蕴。
一、再现诗画,感受内容之“美”
画家是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物象的,诗人则用语言绘色绘形。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也有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千古名作,可谓之“诗中有画”。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每句一景,从而构成了一幅农村春末特有的温暖热闹、鸟语花香的绚丽图案。又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中深秋的高山、弯弯曲曲的石径、飘缈的白云、若隐若现的人家、红得似火的枫林,构成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深秋山野图。而学生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对古诗内容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如果能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将抽象、凝练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具体而形象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内容美。
二、品词析句,体味语言之“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练,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学生的思想感情却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而信息技术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一句一景,色彩明丽,轻快悠然,由四幅独立的景色描绘而成。教学一、二句时,多媒体展示由“黄”“翠”“白”“青”等丰富的色彩构成的画面,学生一下子被这美丽的画面所吸引:地面上柳枝嫩绿,黄鹂鸣叫,犹如抱春,柳树后一行白鹭轻飞上天,好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呀!古诗的第三句中“含”字用得十分精当,教师在设计这个画面时,可从诗的视觉角度出发,在岷山雪景画面前装上一扇可以打开的窗户,然后关上窗户观看岷山雪景,使远处雪山景色像是镶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CAI的强烈视觉效果,是教科书上简单的插图难以比拟的,能使学生更易体会古诗的语言美。
又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课件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细细地品味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
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耳、脑、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创设情境,感悟意境之“美”
意境是由作者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往往蕴含在客观景象的“境”中,那么要会其意,就必须进入“境”,引发学生的想象活动。
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首诗通过描绘深秋傍晚到夜晚这段时间江上迷人的景色,赞美了清新和谐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浓厚情趣和悠然自适的心情。在理解全诗后,我让学生戴上耳机,闭上眼睛,随着轻柔和缓的乐曲,在脑海中想象深秋江景图:渐渐西坠的斜阳,红绿相映的江面,晶莹透亮的露珠,弯弓似的新月……这时学生感觉自己就是诗人,正久伫江边,日落前那奇丽的江景,日落后这醉人的夜色,使人目悦心清,流连忘返!在学生随着音乐想象的同时,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相机诱导,使学生尽快入情入境,通过神游,体验到诗的意境美。
再如,白居易的古诗《草》,极力写草的生命力顽强,暗传出少年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也喻示同友人的离情不绝。诗歌富有浓郁的哲理意味,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其中的哲理,欣赏哲理美。因此,课前我按句意设计“草的四季变化”的课件,教学“一岁一枯荣”一句时,让学生观看小草由荣到枯、再由枯到荣的变化。之后,课件再配合演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景象:到了秋天,小草枯黄了,给人作为干草烧了,可到了春天,小草又从泥土里钻出了小脑袋——嫩嫩的绿芽。这样的画面出现以后,教师指导学生:小草在冬天遇到那么多困难,可春风吹一次,小草又生长出来,说明小草有什么精神。让学生真正体会诗中广袤草原的无限生命力,感受“新生事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压不垮的”这一哲理。
四、指导朗读,体验情感之“美”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视频、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的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瀑布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时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学生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五、启发想象,感受创造之“美”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语文古诗语言精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好阵地,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教《望庐山瀑布》时,让学生根据诗句去想象瀑布的声音、颜色、样子,并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引导学生具体地说。在教《游园不值》时,当学生理解了“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后,我启发学生想象:那关不住的满园春色是怎样的景象呢?随后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这样一幅画面:(伴着舒缓的音乐)一扇门缓缓打开,满眼呈现的是开得红艳艳的杏花,一团团、一簇簇,你挨我挤,花丛中蝴蝶翩翩,莺歌燕舞。面对此情此景,学生畅所欲言,“满园春色”溢于言表。
六、拓展阅读,享受积累之“美”
古诗的“海洋”辽阔无边,要在这海洋中汲取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需要不断积累,而且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如果能让学生自行将课内和课外链接起来,寻找他们觉得类似的诗歌进行阅读、背诵,那么学习的空间将会无限地扩大,甚至在互相交流、共享中让古诗学习抵达心灵。相信只要把学生的精神释放到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们站在高处赏析那些情韵悠长的诗,那么他们一定能在佳句美文的滋养下将古老的文化一览无余!
如借助信息技术,把收集的古诗根据所描绘的季节进行分类整理,分别制作成“春诗”“夏韵”“秋思”“冬吟”版块,让学生在不同的季节学习相应的古诗。春暖花开时,安排学生学习描写春天的古诗,让学生从不同的诗里感受春天的绚丽多姿:有“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早春;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晚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愁苦满腔的雨春;有“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赏心悦目的晴春;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春;还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喜春。在学习中,学生既感受到了不同诗人眼里的不同的春天,体会到诗人因心情不同而对春天有不同的看法,又感受到诗人不同的写作风格——有的飘逸夸张,有的沉郁朴实,有的清雅自然……从而从整体上学习古诗、理解古诗。
一首古诗就是一个美的世界,只要教师注意去探索、发掘,就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是学生发现古诗美的第二双眼睛,让我们适时、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生一起领略古诗的美韵!
参考文献:
[1]陈晓秋.新理念指导下的古诗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4(10).
于秋风弄清影的窗边,读秋诗秋词,真可谓应时应景。于秋诗秋词里,又能读出一些况味来,似有美人从诗词中渡水而来,眉目含情,步生莲花,如此摄魄,让读的人陷入一片迷人秋色里。
诗经・国风・召南・草虫
翰莩妫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贰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多情温婉的在思念远游的夫君,她反复吟唱着分离的孤单与等待的寂寞。这首诗的意思是:“心上人啊,你有没有听到衰草里秋虫声声低鸣,你有没有看到黄叶中阜螽跳跃?在这寂寥的深秋,我心悲鸣。我心上的人啊,你在哪里……”在这个萧瑟的秋天,思妇听到草虫鸣叫,看到阜螽跳跃,她此时也许还感受到了秋风的凉意,看到衰败的秋草,看到枯黄的树叶……大自然所呈现的无不是秋的氛围。“悲哉秋之为气也”,秋景最易勾起离情别绪,还有那秋虫和鸣相随的撩拨,思妇那埋在心底的相思之情一下子被触动了,激起了心中无限的愁思。此诗中秋景之萧瑟和情感之悲凉有机地融为一体,读来令人动容。
九歌・湘夫人
屈原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X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美丽温婉的湘夫人跃然纸上,这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上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这首诗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那种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读王维的《山居秋暝》,一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很是让人浮想联翩。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显得越发幽静,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正在陶醉于眼前的美景,心驰神往之时,忽闻竹林中传来了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了。那些洗衣的少女们粉脸含春,身材窈窕,正扭动着婀娜的腰肢缓缓走来,难怪作者发出了“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感叹。
秋夜曲
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诗句展现在眼前的是电影一般的镜头。一轮秋月刚刚升起,秋露初生,穿丝绸已嫌太薄了,却懒得更衣。更深夜阑还在殷勤拨弄银筝,原来是怕空房寂寞不忍回归。一个深闺幽怨的美人跃然眼前,她俯首低眉,目含清幽,十指纤纤,拨弄筝弦,流水一般的琴声缓缓地流淌出来,那是动听的天籁。如此女子,有春的姿色美貌,却有秋的幽怨羞涩,让人动心。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夜里的月光,就像是有一盏银色烛光把画着图案的彩色屏风照得透出一股凉意。宫女手里拿着轻丝做成的小圆扇,追扑着满天飞舞的萤火虫。这时院子里的石阶清凉如水,宫女扑萤火虫,累了便斜卧在石阶上,凝视着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一个孤独寂寞、向往爱情的宫女形象跃然纸上,她应是豆蔻年华的怀春少女,美丽又多情。这样的女子,谁见谁怜。
减字木兰花
纳兰性德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
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叩玉钗。
关键词:情感:诵读:意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50-02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做诗的首要要求,“意与境二字而已”,“有境界自成高格”。“意”指的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境”是“意”的载体,二者水融,互为依托。语文教材中选取的古诗词正是这样情景交融的语言珍品,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徜徉在诗词所营造的意境里,去感受美,亲近美,提升心灵,发展智慧。所以,引领学生进入诗词意境是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入境的路径在哪里呢?
一、激感,披文入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发展。”而古诗文离学生的生活年代遥远,要怎样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与诗文产生情感共鸣呢?教师可以从题入手,巧妙简介背景,让学生穿越时空隧道,置身于当时诗人所处的那种环境。可以娓娓讲述一个有关小故事,激发学习欲望,顺情而学。教师也可以深情范读,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顺情而读。如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这两首堪称极品的送别诗,教学时采用对比方法,先让学生从课题入手,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再结合课件(地理位置图),简介时代背景:李白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正是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从黄鹤楼到扬州,一路都是繁花似锦。而扬州,更是当时整个东南地区最繁华的都会。李白是一个浪漫、爱好游览的人,他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快乐得很,所以一边送别,一边心绪也就跟着飞翔,胸中无穷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的心情是平和的,惆怅与不舍是知己不能长相聚。李白踮起脚来,望啊,望啊!他高声诵道“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送元二使安西》当时阳关以西是无尽的荒漠和频繁的战乱,元二还要经历三千多公里长途跋涉,骑马去要走整整半年的时间才能到达安西。王维送别好友元二这是怎样的一种心情?送别元二时王维除了友情难离,还会平添一份担忧,一种生死离别的伤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感情琼浆。不仅是依依惜别的情谊,更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无微不至的体贴,前路珍重的祝愿。两首送别诗,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画面,不一样的情感,但相同的是朋友间真挚的爱。此时学生读的欲望被老师深情叙说点燃,不经意地带入诗境,学生情不自禁地诵读起两首送别诗,体会起诗情画意来。经过教师简介背景,把学生带进诗境,学生学起来才能设身处地、感同身受、若犹己出。
二、利用直观场景,促情入境
我们常说“诗中有画”,这诗词中的“画”就是意境。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进入了诗的“境”,就等于与诗人晤面,开始进行“对话”了。这“一画”就是当初诱发诗人有所“感”的场景。因此,教材中每首古诗词都配有一幅精美的插图,这是很好的教学资源,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学习古诗就是要引领学生看到诗人所体验的那个场景,才能由此进入诗意的境界,诱发学生的情感。也可以教师自己制作精当的课件及其他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可感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其景、其物、其人仿佛触手可及,唤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如低年级学生学习《登鹳雀楼》中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就设计:同学们没有见过黄河水是怎样流入大海的吧,想去看看吗?学生大声说:“想!”于是播放课件:黄河水汹涌奔腾,伴随着嘹亮的歌声号子奔腾不息地涌入大海的怀抱。学生看得认真,不时发出惊叹声。随后学生读起诗句声音有力洪亮。在老师的鼓励下,越读越有气势。然后引导学生对黄河说:“你真――”。不必多余的解说与灌输,有声有色的画面一下就把学生引到了黄河岸边,孩子的眼前是黄河,脑中是黄河,口中更是黄河。进入诗境,水到渠成。又如《牧童》一诗,展示了一幅牧童晚归休憩图。“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首先诗句就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引导学生诵读想象场景。再借助课件: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牧童吹着笛,由远而近,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学生很快就从课件上的“声、色、画、乐”捕捉到一个“铺”字,这个字写出了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平缓舒服的感觉。“弄”字更显出牧童活泼可爱、悠然自乐的情趣。“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引导学生看图想象:吃饱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他会做什么?想什么?或者他什么也不想就睡着了。让学生放开想象的翅膀,感受牧童安然恬静的生活。透过诗,也看到诗人对安然自乐生活的向往。真所谓触景生情,自然进入诗境。
三、唤起生活体验,悟出诗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才能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古往今来,人们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都是相通的。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更应该充分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找到贴近学生生活的切入点,去感受诗情画意。如教《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为学生没有亲临过庐山,很难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看庐山姿态各有不同的感受,于是,我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家乡有名的金铙山:从正面看是多座山峰,从侧看觉得是一座山峰:遥望是崇山峻岭、连绵起伏,近看却是一座或几座山峰;仰望是大大小小的山峰犹如白云之上;俯视却是悬崖峭壁。学生很快进入情境,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情不自禁地吟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如:学生从春天到过的油菜花地感受到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美好情境。“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农村的孩子知道:屋后有山,山上有树,每逢深秋雨后,能看见月光在树间穿行,能听到山泉在岩石间流淌。所以,诵读起这样的诗,意境就隐隐地浮现出来。中国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手法来含蓄表达。而这些“景”和“物”最终在学生头脑中化为“美的画面和意境”。因此,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古诗词情境资源,进入诗词意境也就顺其自然了。
四、紧扣“诗眼”,感受诗魂
语言凝练是古诗词的一大特点。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瑰宝,唐代的贾岛有首题为《题诗后》的诗里有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因此读一首诗词,仅在读中浮现整体的画面是不够的,还得紧扣诗词的词句,进入诗词的境中之“境”。古诗词中“诗眼”是通向古诗词意境的桥梁。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诗眼”,让文字动起来、活起来,为通往古诗的意境铺路架桥。重点词语突破了,其他一般的词语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既突出了重点,也避免了繁琐的逐字逐句串讲。在诗词教学中紧紧扣住“诗眼”和学生一道驻足欣赏,发现文字背后的东西──诗魂。由此,引导学生再一次展开想象去细细品味。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用一个“好”字赞美“雨”,真是“春雨贵如油”。这是一场及时雨,众人皆盼,诗人亦然。“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好在悄无声息地“潜入”,好在“润物”。学生从这个“好”字赏析出诗人不仅赞美了这场春雨,更赞美了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高尚人格。“好”成了这首诗的“诗眼”。抓住了“诗眼”,正如近代学者王国维说的“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综上所述,诗词中的意境是多么重要的。它好似一座深宅大院,诵读中想象整首诗词的意境,此进入第一境;在品味推敲词句时想象意境,这又深入一境。这样,学生就较为真切地感受到诗情从意境中走来。
参考文献:
[1]张颖.鉴赏古典文学之美 提升审美能力[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5).
[2]宁兴安.高中语文诗歌审美教学探微[J].教育,2010,(08).
[3]李晓芳.浅议古典诗词教学的审美性[J].教学与管理,2010,(21).
我国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70 首古诗词,都是历代名篇,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那么,在教学中该注意些什么呢?怎样才能上出一节好的古诗教学课呢?
一、课始,以趣味为导引
古诗教学导入,可采用猜谜语、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引发学生兴趣。如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课时,可先用课件展示诗人年青时离开家乡意气风发的样子,并旁白:“今天我已20岁了,我要离开家乡去远方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了。”再用课件展示诗人暮年归来两鬓斑白的样子,同时加旁白:“今年我60岁了,我又回到了我可爱的家乡。同学们,你们看我有哪些地方变了,哪些地方没变? ”同学们一听都踊跃发言,有的说:“胡子变白了”;有的说:“说话的声音没变”……孩子们畅所欲言,这时,再引导孩子们理解“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两句诗就很容易了。
再如教李白的《赠汪伦》时,教师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采取以“趣”导入的方法,能促使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二、讲解,以形态为手段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古诗的教学就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图画将古诗词语形体化,更易于学生清晰理解诗意,深刻领悟蕴含的哲理。如教“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时,教师出示庐山的正面图,侧面图,让学生观看、比较;再诵读诗句,图文结合揣摩、推敲,使学生体味出多角度、多视野观赏庐山,其面目确是各不相同。特别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语言要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并恰当地使用态势语言。教师的语感、姿势给学生以声感、形感的刺激,使冰冷呆板的文字符号活化,学生获得形象化的感知。如教“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时,教师娓娓动听的描写以及遮眼远看,低头细看的动作,似乎使学生看到在丝丝微雨中,朦朦胧胧,隐隐约约看见一大片一大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但走近仔细看,地面上只是稀稀朗朗纤细的针状似的草芽,根本看不到青是什么颜色。学生进入了情境,感悟早春的美既柔嫩又富有生机。总之,我们应重视对学生加强视听等感观形象性的刺激,使教学手段更加形态化。
三、领悟,以情感为纽带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墨,着力写出千古传颂的诗篇,给人以意境美、情感美、情趣美。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竭力缩短学生与诗人的心距,唤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是古诗教学的纽带,更是一种活力。学生通过情感性体验,以自己就是诗人,参与情感的交流,把客观对象主观化。如教《赠汪伦》,教师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再如《暮江吟》,是诗人抒写深秋傍晚江边的景色,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的赞美之情。教师启发学生抓住“铺”、“瑟瑟”、“红”等关键词,以及“珍珠”、“云”形象的比喻。想象红日西沉,一弯月牙悄然东升,脚边小草清露滴滴,一派和谐、宁静的江边美景,再指导学生以喜悦的心情,跳跃的节奏,赞美的语调反复吟诵,审美情趣油然而生,给学生美的享受、美的陶冶,从而显示小学古诗教学以情感为纽带的魅力。
古诗教学并不是为了学古诗而教古诗,我们应以趣味为导引入门、以形态为手段讲解内容、以情感为纽带领悟意蕴,以“三部曲”方式引导学生爱学古诗、乐学古诗并且会学古诗,从而使古诗这一璀璨名珠真正在学生心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一、人物形象
1.人物形象的类型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诗人自我的形象。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如柳永《雨霖铃》塑造的是一个爱恨情长的形象;陶渊明《归园田居》塑造的是一个渴望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塑造的是一个豪放洒脱的诗人形象;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写的是一个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词人形象;《氓》塑造的是一个怨妇的形象等等。这些形象丰富多彩、类型各异。
2.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如崔颢的《长干曲》,全诗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描写船家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又不失娇羞的少女形象。
(2)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如杜甫自安史之乱后开始了他漫长的流亡生活,在诗中(如《登高》《登楼》)经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感。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南宋是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少数民族政权金的侵扰,因此在陆游的许多诗篇中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隋。
3.答题模式
下面以宋代诗人张C的《竹轩诗兴》为例对诗人形象进行分析: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解析:本诗要求分析诗人的形象。在分析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步:点出人物的身份。本诗塑造了一个闲适、洒脱的诗人形象。
第二步:联系诗歌内容分析概括形象的性格特征(品德修养)。通过“竹轩”“柴T”“狭径”等环境描写表现诗人生活简朴、怡然自得;从“倦卧”“闲吟”,可看出诗人生活非常的闲适、洒脱。“竹”“梅”“雪”的意象写出了作者的高洁和洒脱。
第三步:指出形象的意义。表现了诗人对“竹轩”怡然自得生活的喜爱之隋。
二、景物形象
诗歌的景物形象是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诗歌是讲求抒情的,作者往往借助一些客观的事物(意象)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这种承载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我们也把它叫做景物形象。高考对于景物形象的考查分为两类:意象类和意境类。提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①试分析诗中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②诗中的景物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③请赏析诗中景和情的关系。
答题模式:
下面以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为例进行分析: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本诗前两联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第一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这首诗营造了萧瑟、凄清的深秋之景。
第二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图景,加上自己的联想和想像)。急风震撼高天发出怒号的声音,猿猴哀鸣,渚清沙白,飞鸟之影映入寒渚,木叶纷纷凋落,江水奔腾。前两联为后面两联渲染了浓浓的愁意,为后两联的抒情做铺垫。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国运艰难的关注,对沦落他乡的不胜感伤之情。
三、事物形象
古代诗歌中的事物形象一般指咏物诗中描绘的事物。诗人在描写中赋予了事物以人的性格。从全诗来说,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一般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事物形象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如“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是坚贞、高洁、不屈的象征。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如“柳”是“留”的谐音,在“送别诗”中古人经常折柳相赠,目的是希望对方能够留下。
提问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某物象象征什么?②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有何作用?③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
下面以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屏风》为例进行分析: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两不知。
诗中的屏风有何象征意义?这样写好在哪里?请作简要分析。
第一步:指出形象并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诗中“掩灯遮雾”的屏风象征以谗言蒙蔽视听的小人。
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屏风因为“密”的特点所以具有了“掩灯遮雾”的作用,致使作者即使外面“雨落月明”也完全不知。
一、创设诗境,赏意境之美
夸美纽斯说:“美的事物总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心里特征,自觉地运用审美因素,创设多元的审美情境,是审美化教育得以优化和成功的保证。“感情只能向着感情说话。”教师动情的导语穿插,必定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古诗词言简意丰,却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甚远。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如临其境深入感受。
例如:在教学《村居》这首诗时,课前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词串”:“金秋、烟波、水乡……”学生接着教师的话背诵:“芦苇、菱藕、荷塘,夕阳、归舟、渔歌,枫叶、灯火、月光。”学生边读边想象,课一开始,江南水乡的景色美、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就让学生陶醉了。
师:看到“村居”你们想象到了什么?
生1:我想象到太湖边上有几户人家,夕阳西下时打渔的船回家了,渔村炊烟袅袅。
生2:我看到了几间小茅屋,还有一块田地,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生3: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一位老人躺在家门前的躺椅上,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摇着蒲扇,欣赏美丽的晚霞。
……
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与诗人、文本、教师一起进行美的沟通、交流,从“村居”中读出了生活,读出了诗情,共同创造美的课堂,陶冶美的心灵。
二、反复吟诵,品诗词韵致
瑞士思想家阿米尔说过,“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结晶”。外在的自然风景与内在的心灵相互迭印,相融为一,这即是意境。为学生创设美好的意境,朗读是一种很好的表现方式。教师可根据古诗的特点,运用范读、诵读、赛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读诗,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从而加强对诗句的理解,深化对诗人情感的体会,深入感悟诗的意境。
例如:在教学《枫桥夜泊》一诗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1)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八个词,根据自己的理解,描绘这些景物(如西沉的明月、满天的飞霜、惊叫的乌鸦等),读出自己的理解。(2)教师描绘意境:一个深秋的夜晚,一轮明月高挂,洒下清冷的光辉……学生诵读古诗并说说读后的感受。(3)补充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落榜回家的张继,此时此刻是什么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再读这首诗。(4)播放音乐《汉宫秋月》,教师描绘意境,师生共同吟诵诗句,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和情感。
三、启发想象,感受审美意象
文学的审美始于感知,但审美层次的深化与提升,依赖于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发挥。“想像性是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任何意象如果仅仅停留在情感的层次上,不能与接受者的审美情感产生共鸣,便不是真正的审美意象。”古诗思想的跳跃性很强,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空白,这些空白提供了驰骋想像的空间,教师应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留白的地方,借助想像这对“审美的翅膀”,使美感中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和谐的统一,从而引起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共鸣。
如:在《示儿》的教学中,教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想像:“读到这里,大家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我仿佛看到诗人老泪纵横,以至最后眼泪都流干了”“我仿佛考到了诗人伤心的病倒了,口里还念着‘死去――原知――万事空’”“我仿佛看到诗人仰望苍天,用拳头捶着自己的胸口,痛不欲生”教师:“同学们,诗人就要离开人世,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千叮咛万嘱咐一件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学生:“我仿佛看到诗人的眼里闪着希望的光芒,听到诗人说:‘儿子,收复中原之日,祭祖时,你一定要把这件事告诉我’”如此,在教师的点拨、启发下,学生对诗句所表现的情景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想像,并把自己的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走近了诗人,走近了诗歌,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四、拓展延伸,促文化熏陶
“诗中有画”是古诗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唐宋许多著名诗人的诗句,常常被先人选作绘画的题材。从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古诗看,其中不少堪称“诗中有画”的名篇。
2007年高考试卷结构经过调整,加大了区分度,其中表达能力的考查更为突出。古诗鉴赏作为必考的主观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鉴赏评价等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形象鉴赏是古诗思想内容鉴赏的重要一块,古诗形象包括两方面: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抒情主人公,二、更多的指诗中的自然景象或意象,也就是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等,它们往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备考攻略】
鉴赏古诗形象就是要把握古诗刻画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意义。掌握这种题型的答题策略,能有效地提高诗歌鉴赏得分率。
一、重分析
在对抒情主体形象认知理解时,在整体感知诗歌基础上,要重视分析。方法上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分析人物的言行、情态;关注人物的心情情感;把握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感悟诗别事物的含义。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把握具体环境“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更沁透在离人的心头,可谓“烟雨助离愁”。
分析周围景物“楚山孤”:清晨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王昌龄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原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团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可谓“景孤人更孤”。
分析语言、感悟特别事物含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六朝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盛唐诗人王维、崔颢、李白都曾以冰壶自勉,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了解此物的含义,我们就知道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捎去的口信不是平常的竹报平安,而是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联系王昌龄的经历,几度被贬,正处于众毁的恶劣环境中,因此这里同样是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品格。综上所述,本诗那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一个送别时孤寂凄清伤感的诗人,更展现了他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二、抓意象
诗歌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外,更多的指自然景象或意象,如写景诗中的景,咏物诗中的物,边塞诗中的边塞风光等。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蕴藉。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的最大特点是主客观的结合,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解读诗歌时,只有抓住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如: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片意象“淡酒、急风、过雁”写出了词人在乍暖还寒、晚风侵袭时,借酒消愁的情形。北雁南飞,引起词人的伤感,却是“旧时相识”,旧时在哪里相识?在北方未曾沦陷的家乡。下片意象“憔悴的黄花”,渲染出凋零的肃杀秋景,“梧桐、细雨”更写出了词人凄凉悲伤的情感,正所谓“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因国破家亡而引发的深沉愁情感伤。
三、多品味,厚积累
当然找准意象后还要结合诗情多品味多涵咏意象身上所凝聚的诗人的主观情感。
2007年浙江卷考查“王谢燕”意象蕴含的情感,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由于“王谢燕”的寓意又影响了第二问的思考,所以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是不知道古典诗词的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和特别的情感。如“王谢燕”寓有兴亡之感、吊古伤今之意。这就启发我们在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有必要掌握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和情感。
如古诗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古诗中“月亮”是思乡、思念的代名词。李白有《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有《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幽兰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所以往往成为诗人傲立人格和精神品质的寄托。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纯洁;元稹以“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范成大“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都借寄寓精神品质,成为一种人格写照。梅花凌寒独放,然后引起烂漫百花散发芬芳,因此梅与菊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赏,成为敢为人先及高洁品质的象征。陈亮“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意深。“莲”因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之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谐音双关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写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谐音双关写出了一个女子隐约感到男子爱恋着自己。梧桐叶落飘零是典型的深秋季候景象,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因此梧桐叶落成为诗人悲秋情感的触媒,梧桐意象往往也寓含凄凉悲伤之情。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出了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寂寞凄凉的深宫里,形单影只卧听宫漏的情景,井边叶黄的梧桐渲染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了愁思。因此,认识典型意象,积累典型意象包蕴的含义和情感,对解读古诗大有裨益。这就要求我们做学习的有心人,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不断总结归纳,积累知识。
如:杨柳――惜别。
松――正直、坚贞。
春风――飞扬得意。
流水――叹息。
落叶――失意低落。
鹧鸪――旅人、游子的离愁。
大海――开阔。
古迹――怀古、怀旧。
寒蝉――悲凉、凄切、哀伤。
杜鹃(子规)――哀怨、凄切或思归。
鸿雁――代指书信或游子思乡怀人的羁旅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