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时间:2022-12-18 19:2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课堂 教学质量 提高方法

化学是高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在高考中占有很大比重的一门科学。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交换的桥梁,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面对面沟通情感的好方法。所以,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现如今高中化学课堂面临的问题

1.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死板僵化。

现如今,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这样的教学太过于死板,并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老师只简单地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并不能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并且遇到对于课本知识不理解的地方,老师仍然是一带而过,比如:Fe的一些反应涉及化学物品过量与不过量的问题,Fe与过量的稀硝酸和过量的Fe与稀硝酸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产物一样,但是产物量不一样,也就需要老师讲明白,而不是只让学生单纯记忆并不加以理解,这样的化学课堂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高中化学课堂不能将课本知识化繁就简,不够生动,这样下去的后果是会造成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积极性越来越低,成绩越来越差。

2.高中化学课堂不注重实践。

高中化学是一门需要将知识理论与实验操作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但现在很多高中老师并不注重化学实验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变差,对高中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化学实验是老师进行化学课堂知识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有一些知识的传授需要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教学,比如: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会发生什么现象?铁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怎样一连串的化学反应,颜色变化?这些都是学生需要通过亲手操作看到实验现象之后巩固的一些重要化学知识点。但是现在的高中化学课堂却只注重知识点的教学,不注重实验,使学生对重要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不断弱化,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普遍下降,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有些化学知识点只有亲自动手操作了,才能更清楚地了解整个化学反应的进行。

3.忽视课堂互动教学。

很多高中化学老师存在“以老师讲、学生听”的错误观念,忽视了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互动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并能使学生更快地加深对化学重点知识的记忆。但是,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将复杂的课本知识僵硬地传达给了学生,不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和理解,不去探索可以怎样更好地教学,不与学生进行互动,互相反问,举一反三,比如:二价Fe与O2会发生反应,那三价Fe会不会也能与O2反应呢?这就需要老师加以引导。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出知识点,会给学生带来思想上很大的惰性,对老师产生依赖性,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二、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1.加强互动教学。

在讲授知识点时,老师应该用反问互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比如:在讲授铁的一系列反应时,老师可以先举一个例子,铁可以与氧气反应,然后问:学生以此类推的话,铁还能够与哪些气体反应?铁是否还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等等。老师用这种反问互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出要讲的知识点,而不是老师自己把要教授的知识点直接教给学生,这样效果不好,并且学生记忆不深刻。老师应该用这种反问互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重点记忆知识点等。这一方式也需要老师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知道就哪个知识点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怎么引导学生按着自己的逻辑一步一步想下去,琢磨出自己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如:金属单质Cu与O2反应,生成CuO,CuO能再与O2反应,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所以,老师应该加强对自己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前期备课等,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负责,为学生负责。

2.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师进行化学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在一些化学实验现象明显的地方加入简单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如: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非常明显,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粉末生成。实验简单易操作且没有危险性,这样涉及重点知识的简单实验就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知识讲解操作,为了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老师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印象,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高中化学实验操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地记忆化学知识点,使学生在基础知识与实验操作两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素质,激发自己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化学成绩稳步提高。老师一定要在进行化学授课时确保所做实验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3.使化学课堂生动化,引入游戏教学。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老师死板地讲课,学生在下面不明所以地听课,而是要生动教学。比如:在老师讲完所有的知识点以后,老师可以设置游戏:传递粉笔等,传给哪个学生就让哪位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总结或者个别知识的背诵等。这种游戏教学法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记忆,而且使高中化学课堂变得有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具有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如金属单质Cu,Fe,Al这些具有多种化学反应的物质来说,更应该通过这个游戏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巩固。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课堂现如今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老师们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去探索、去解决。高中化学作为全国高中生统一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需要学生的熟练掌握,需要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练应用。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迫在眉睫,需要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之前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及教学方法储备,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为目的,更好地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庆苓.高中化学探究式课堂的构建及应用[J].网络财富,2010(13).

[2]杨爱红.高中化学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改革与开放,2011(04).

[3]冯峰.高中化学合作学习的探讨[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5).

第2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含义;理论依据;积极作用

一、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知识点置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在诱发学生强烈情感共鸣、促使其将短暂的学习冲动转化为持久学习动机的基础上真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该科目的相关学习活动之中。教育实践表明,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感知到所学学科知识与自身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内真正感知到学习的需要性及重要意义,更有利于其借助熟悉的生活背景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

二、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新课标明确了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倡化学学科知识应当同社会生产、学生的生活实际形成极为密切的联系,为此,其在学科教学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及经验,其中将会涉及许多与化学学科所学知识息息相关的化学问题。基于高中学生的这一认知背景,高中化学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谨记将具体的化学学科知识点巧妙而灵活地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此,方能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帮助他们逐渐学会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先进理念决定了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学专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先进理念。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对此,他持有如下看法:生活是一切学科知识的根本来源,生活本身蕴含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学习活动应该是学生结合自身所熟悉的生活实际进行实践性学习的一个能动性的认知过程。对此,各学科的教育都应当回归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真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在促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前提下,实现对所学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掌握以及灵活运用。陶行知“生活化教育”这一理念同样为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支撑。

三、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

通过对教育实践的分析与总结,笔者认为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存在以下显而易见的积极作用:

1.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不同于语文、英语、历史等人文性显著的学习科目,高中化学学科更具较强的逻辑推理与抽象性特征,这就使得学生理解一些较为复杂的知识点存在着较大的难度,大大制约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运用却可以极大地改善这一尴尬现状。

例如,在教学“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可能不能充分了解到糖类之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鉴于此,教师完全可以将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例子辅助运用到课堂具体知识点的讲解活动之中。(如当人生病不能做到像正常人一样进行有规律的饮食行为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该患者注射一定浓度的葡萄糖,这是为什么?)之后,再借助这一生活实例向学生引申、展开具体的化学知识点。这样,学生就能充分认识到糖类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轻松实现对所学抽象知识点的深刻认知。

2.高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实践运用能力的显著发展

所有学科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日后的社会生活实践,高中化学同样也不例外。对此,在高中化学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化学学科知识素养的稳固发展,而更应侧重于发展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灵活实践运用能力,即能应用所学的高中化学知识自如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第3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化学 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它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往的文字教学比较枯燥无味,很多学生在课堂初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讲,但是无法做到整节课都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高中化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化学课堂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一、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根据人脑记忆科学而设计的课堂教学方式。目前我国很多学科都能够把这种比较先进的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中去,特别是像政治等文科课程。相对来说化学等理科学科应用思维导图并不常见。除了课本的编制没有经常应用到思维导图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没有很好的发挥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要想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化学的课堂效率就要首先明白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具体说来是把人类的发散性思维具体化的教学模式,总的来说它利用各种视图把人们的思维集中起来,在人们的大脑中建立其知识脉络和相关的知识体系。刚开始的时候,思维导图主要是作为一种笔记方法出现的,它多应用在知识点的整理与记忆上,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并不常见。随着思维导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意识到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可以辅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并且在课堂上把知识点以最简洁明了的形式呈现出来)。思维导图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一种树状发散结构,它以重要知识点为原点,随后把知识点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列。也就是说在整个思维导图中越是处于末梢的知识点它的重要性就不是特别高。

二、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应用思维导图

(一)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

课堂是学生能够获得知识点的最主要途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各个学科都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高中化学是一门既强调理论知识又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学科,所以改革课堂教学成为化学老师的工作重点。目前我国高中化学课堂的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比如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等都有效促进了我国高中化学学科的发展。思维导图在化学课堂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信息越来越多。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虽然这位学生掌握丰富的知识制造了机会但是这样容易造成知识的混乱,这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性开展知识点梳理,帮追学生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在我讲解高一必修1《化学实验基础》这一节时,我根据这一节课的知识点特点。为学生绘制了思维导图,很明显在这一节中,化学实验物质的实验方法是重点,所以在思维导图中,“实验物质的各种方法”处于中心位置,位于二级的知识点主要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物质鉴别和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和程序。很多化学教师都知道这一节的知识点比较繁杂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点疏漏的情况,而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为学生呈现出良好的知识点图示。

(二)鼓励学生在课下使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记忆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住具体的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在高中化学中,学科的知识点非常多,如果单靠老师进行课堂讲解,学生不能完全掌握这些知识点,还需要学生在课下认真预习和复习,这样才能保证学科的完整性。我一般会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来进行课前预习,也即是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制思维导图,在课堂讲解前我会让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并进行简要的点评,然后在进行知识点讲解,课后我会让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修自己的思维导图。然后将思维导图上交,我进行二次评价。虽然这个过程看来比较简单,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能够及时地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并学会如何学习。而且通过两次点评学生的思维导图我能够了解学生的掌握特点,然后调整教学方案。

三、结束语

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明显感觉到创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进行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特点来进行,一定结合实际。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虽然发展时间很长但是高中化学应用这种教学手段的时间并不长,要在化学教学中发挥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主要有一定要做到长期坚持使用,在教育过程中注意诱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二是积极改进形式和风格,导图的形式一定多多样,否则的话会引起学生的厌烦,不能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梁晓康,廖锐星,杨美珠,周合兵,莫海洪. 思维导图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化学1(必修)》第一章为例[J]. 化学教育 2011年08期

[2] 杨桂祥.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的教学思考[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2010年35期

第4篇

关键词:作图法 高中化学 化学解题 应用

高中化学有三年的学习时间,在这三年里面学习化学是足够的,但是要学习并且能复习好,那是有点难度的,因为高中化学的内容又多又复杂,对教师的驾驭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学生怎样才能将高考化学题目中散乱的知识点组织并联系起来,这就有有效的学习方式出现了,那就是“作图法”学习。

对于作为高中生的学生来说,学习的科目不少,复习的内容也很多,那么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化学大题往往是综合性的,难度较大,那么有有效的化学方法来进行解题的话,解答综合性化学题就不再让大部分学生“可望而不可及”学生。所以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作图法”,其以数形结合为主要特点,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还能清晰展现化学题目中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作图法”解题的高效性使得掌握化学知识点在眼前一一铺开,清析可见,就这样一道较难的综合性大题就被分解了,答案也显而易见了。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我和同学们的化学成绩在极短的时间内有了大幅度提高。

一、“作图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必要性

(一)利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的过程中,对众多化学知识从认识,到了解,到精通,是一个逻辑锻炼的过程。通过学习的这个过程,让化学知识被学生所掌握,在最终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就是我们的逻辑思维又提升的一个结果。从小到大学习的化学知识数不胜数,到了高中阶段,内容更是丰富,想要从点到面的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高中化学的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引领学生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从知识点的掌握,到对问题的思考,到化学解题过程,一步一步都是逻辑思维的引领。一道化学题,可能存在着多种解题方法,学生不仅解答出问题的答案,更是深入思考,钻研探讨更多化学解题方法,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利于培养严谨性

化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知识点的繁杂,知识种类多,每一个极其细微的数字都能够影响结果的变化。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更为复杂,这就要求培养每个学生的严谨性。需要学生严谨地区分每个知识点的异同之处,并且经过不断地学习得以掌握;而且在高中化学的化学解题过程中,所面临的运算是十分复杂的,每个步骤的失误都能导致解题结果的错误,所以在化学解题过程中,需要学生严谨对待,严格运算每个步骤.因此,高中化学不单单只是学科的掌握,也是培养人们严谨性的过程。

(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高中学习的各个科目其实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是充满挑战的,在学习化学的同时与其他科目的方法联系起来。比如所学习的数学、物理,在这两个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运用了大量的化学的学习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运用了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性。而相通的学习方法可以将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起来,更加便于学习,也能更好掌握知识点。由此观之,学习好高中化学知识,也能学生同时提高其他学科成绩。

二、“作图法”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从历年的高考中可知高中生往往在化学大题中丢分较严重,通过对历年高考化学真题的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化学学习实践,发现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大部分学生的化学基础不扎实,在化学实验题这一模块掉分较多,比如鉴别题,确定成分即验证是否某物质,化学物质反应的现象,生成物的特征不明确等等。考生普遍对学生推断化学物质的能力较差,因此在高考化学大题中,只能在试卷上写下寥寥无几的化学方程式。

(二)有些老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习复习内容质量较差,没有结构化、没有整体化、没有系统化,缺乏吸引力,致使学生在上化学课时提不起兴趣,觉得无聊至极,而学生往往在长篇大论而又无主要内容中开始昏昏欲睡,这样对于学生的学习化学成效极低

这些问题表明了教师和学生准备高考化学的过程中,方式方法的重要性,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应要灵活有效,不能一味地使用没有效果的学习方案,要学会采用“作图法”的化学解题学习方式来引导学生爱上化学,使学生在紧张的化学复习中始终拥有清晰的思路,从而有效提高化学复习效率。

三、优化高中化学解题“作图法”

现在单一且古板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高考化学的有效学习策略之一。在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冲击下,怎样才能提高高中生对化学的兴趣呢?

(一)传统学习与“作图法”相结合

“作图法”只是一种辅助化学学习的工具,那学生怎样才能将它发挥出最好水平呢?那就是将传统学习方式与“作图法”完美结合。传统学习将高中化学的学习注重于基础知识这一方面,而高中化学学习目标是通过掌握化学物质及其性质、化学反应及现象等,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如果“作图法”可以和传统化学课堂相互衔接,使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有了深度的认识。在高中化学W习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后,也就是在“作图法”与化学课堂有机结合后,学生在此环境下能更好的学习化学,同时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化学解题能力有了大大的提高,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两者之间的融合,课堂学习氛围浓厚。课后,使用“作图法”来记忆化学知识,能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5篇

1、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

课堂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信息渠道之一。化学课堂更是如此。如果说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学知识,写作水平等还能通过课外的阅读和自我的积累不断提高和完善。那么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主要还是通过课堂上教师的传授来实现的。所以化学的课堂教学工做相比其他的学科而言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使化学教学在短暂的课时之内充分实现有效性的教学目标。目前很多的高中化学课堂距离实现化学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教学形式单一

大多数学校的化学教学模式并没有在新课改以后得到真正的改善,教学的形式还是以课堂上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没有能够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起社会中的教学资源。致使化学理论知识学起来生硬无趣。

1.2教学思维单一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只是片面的注重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课堂教学生硬死板没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对于高中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提高教师还不够重视。

1.3应试教育模式

从上文中提到的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思维可以看出。学校的教学主要还是让学生以应付考试为主的。在很多地区,高考仍然是判断一个学生化学学习能力好差的唯一的硬性的标准。化学教师还是比较偏爱考试分数高的学生,而忽略了对学生化学能力的培养。这与当前我国重点强调的绿色化学思想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因此,针对上文中提到的现有的化学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学校和教师都应该进行反思。争取通过相关的措施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同时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2、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所谓化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能够建立起独立的化学学习思维。变被动接收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不断的在学习上取得新的进步,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也得到全面的发展。

2.1激发学生的主动求职欲望和学习兴趣

从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良好的学习开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想要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课堂导入的环节十分重要。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大前提下做好课堂导入工作,教师需要在备课的时候尽量搜集一些与化学教学内容有关的、现实生活中的有趣的小案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

除了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中的小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外,高中化学教师还可以通过趣味提问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里的提问也很讲究,它不是单纯的理论性、知识性的提问,而是趣味的提问。所谓趣味提问就是指所提的化学问题既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又与课堂的主题不可分割,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把课堂所学的化学知识进一步的得到巩固。从而使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2倡导主动学习,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

进入高中后,很多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又得不到及时的指导。会继续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众多的知识点。但相比初中时化学知识点的量少要求不高,高中化学的知识点增加了许多,光靠死记硬背是难以掌握高中化学中数量庞大的知识点的。

高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使同学明白,浅显的学习方法已经无法对高中的化学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理解。众多的知识点和频繁的实验计算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较好的记忆方法等。

要使学生具备上述的各种能力和方法,需要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之中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都进行转化学习思想的指导工作,可以提供给学生以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过渡期的学习经验,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当然这些都只是教师在化学教学课堂上所能做到的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在学习指导的同时,教师更需要强调的另一个学习重点就是自主学习。只有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才能使学生真正的灵活掌握化学知识,学以致用。

2.3在教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比初中化学实验的简单易操作,高中化学的实验课程相对比较复杂繁琐,需要进行多次的逻辑推理和计算才能得出结论。各种千奇百怪的实验和实验带来的奇特现象,会使学生暂时忘记枯燥乏味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成功的化学课堂实验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动力。

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在化学课堂实验中去寻求真理、证明真伪。此外探究性实验要比验证性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是十分强烈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多动手、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虽然化学实验本身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成,这在宝贵的课堂化学教学时间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很多教师会担心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化学实验上会耽误高中化学的正常教学进程。但古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化学实验中所学到的理解的化学知识相比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干讲所灌输的化学知识要记得更加的牢固,理解的更加的透彻。甚至能够举一反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的有效性在化学课堂实验中真正得到提高。

第6篇

关键词:自我培养;学习兴趣;高中化学

引言:

学习兴趣在任何学科的学习中都是推动学习进步的主要动力,尤其像高中化学这种具有零散特点的学科更是如此。因此,学生要想提高化学成绩,一方面与自己辛勤的汗水、所付出的努力相关,另一方面,要学会学习兴趣的自我培养,只有培养出对一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上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学起来才会轻松有效。而且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主动探索,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方法,这是我国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

(一)教学模式零散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知识点是环环相扣的,而且联系十分紧密,比如高中化学中的有机化学,如果前面的基础不牢固,往往会影响到这一章节的结构式的书写;再比如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的知识点十分重要;化学结构式的书写往往不仅仅需要死记硬背,还要注重理解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在教学中,由于知识点的繁杂,教师通常采用零散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知识点的衔接方面仍需要加强。也因为如此,倘若前面的某一张章内容没有巩固,后面的知识必定会受到影响,而且随着知识点的增多,难以理解的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对化学彻底失去兴趣。

(二)语言教学枯燥

因为高中知识繁多的缘故,许多教师为了加快课程进度往往采取理论知识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高中化学中的有些章节本身就带有枯燥无味的特点,倘若教师的课堂是这种“一言堂”的讲课方式,不但不能帮助学生吸收课堂知识,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抵抗情绪,影响教学质量。

(三)教学方法的单一

高中化学分为苏教版和人教版两种教材,两种教材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学习部分,其中知识点的繁多可以说是浩瀚,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教学的有趣性、生动性,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不但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一知半解,事倍功半。

二、培养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不仅仅会提高学生在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效率,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物理、语文、数学等科目上均会有所帮助。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主动挖掘自身的自主学习的潜能,才能提高学习效率。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墨守成规的学生,而是需要那些会学习、敢学习的高素质人才。单单依靠教师的一味灌输知识,是难以跟随社会前进的步伐的。可见,自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对日后的发展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三、如何培养化学学习的兴趣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无论学习什么,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身,也是学习效率的间接体现。因此,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上,首先一点要保证课堂上的高效率。另外,学生要每天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前初步的了解教学内容,将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在课上就不会盲目地听课,找不到学习重点和难点;在上课学习的时候就会集中注意力,学习自己之前没有弄懂的地方,将繁杂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体系,提高对化学的学习效率,加深课堂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在边听其他同学问问题的同时,自己也思考,了解答案背后的深意和思路。在课堂上还要积极与老师交流,积极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这样在回答问题的同时,也会加强自己的信心,慢慢的会感觉到自己对化学学科的喜欢;在课后要做一个系统的复习,对课前、课后不懂的知识点做一个全面的整理,争取将书本上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在。另外,知识点的巩固与加强是和大量做练习题分不开的,在一段时间后要经常做一些巩固练习,加强对知识点的学习与记忆。

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记忆也会遵循一定的科W规律,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并且随着学习成绩的提高,自信心也会随此增长,对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将化学知识贴近生活

相比外国的化学学习特点,外国教师更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像我国教师主动将知识灌输在学生的大脑中。也正因为如此,这两种不同的教学理念导致教学方法有大大的不同,虽然如此,作为学生可以博采众长,吸取国外学生的学习方法,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拿美国来说,他们的化学教材将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现象引入到教学之中,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有时候就连做饭都带有许多的化学知识,这样浅显易懂的教学方式,不会使学生学而无用,也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因此,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学会将知识点联系生活,比如我们做饭常用的小苏打也就是化学中所说的碳酸氢钠,在做饭时,我们常用小苏打作为膨松剂,但在使用后会有一点点的咸味儿,这是因为碳酸氢钠加热后会残留碳酸铵,因此会产生特殊的味道。将所学的知识点联系生活,会加深学习的印象,不仅仅对化学学习中知识点的巩固复习,也容易感到化学并不是脱离了实际生活的一门学科,恰恰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增加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

四、结论

化学作为一门繁杂的学科,培养自主学习兴趣无疑对学生的化学学习和课堂效率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应该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寻找贴近生活的化学案例,增强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化学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第7篇

化学教材及教学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虽然学生初三时已经认识了化学的整体面貌,但学生到高中才真正系统、全面地接触化学。因此,初高中化学存在一些知识点重复、交错、衔接不到等问题。为了切实做好新课程下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使初高中化学教学能有机的整合并协调发展,从而提高整个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学质量。我认为做好初高中衔接的探讨是有必要的。

初高中化学的衔接从下面两点考虑:一、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继承与衔接。二、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不同。

一、初、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的继承与衔接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体系和内容。明确哪些知识点在初中已经基本解决;哪些知识点初三教材中出现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没有出现但做要求;哪些知识点在初中未解决,应在高中拓宽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数。初、高中教材衔接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 通过相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化学知识,力求做到对今后学习与生活有所帮助。

1.1、化学知识点的衔接

初中化学学习了物质的溶解度概念和溶解线性曲线的应用,其中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初中不讲,高中教材没涉及,却是高考要求了解的内容;物质的变化,在初中介绍其概念,并对常见的变化进行分类,高中则从实质即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上研究;氧化还原反应,初中从得失氧的角度定义,高中则从实质即电子转移上分析;定量描述溶液,初中用质量分数、溶解度,高中则把物质的量浓度和二者有机结合;H2的制法在初中重在制气原理,高中则结合原电池原理和装置的改进来伸展;质量守恒定律初中从质量、元素、原子守恒的角度,高中伸展到电子、电荷和质量守恒;氧化物的分类初中没有要求,高中则从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初中教材中已经不要求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但是高中教师直接使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进行教学.在新课教学中,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既复习巩固了初中知识,又为高中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既便于理解记忆,又能激发兴趣,从形式到内容都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1.2、化学实验能力教学的衔接

化学实验的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化学教学中科学品质培养的途径,是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源泉,在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活泼的信息的催化剂。初中化学实验与高中化学实验的衔接显得尤其重要。

下面列举几个事例加以说明。

第一,关于量筒和滴定管读数的问题,即俯视和仰视读数与实际体积的误差比较,因量筒的起始刻度在底部,而滴定管的起始刻度在上部,这样读数时俯视和仰视其结果显然是不同的,启发学生应从不同的角度用比较的方法看待问题,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做好初、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衔接和过渡;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化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等方面的联系,注意反映化学学科的发展及新的科技成果,对学生适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衔接教育;改进实验教学评价方法,注重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科学探究、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等的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促进初、高中实验探究教法的衔接和过渡;以帮助学生实现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的平稳过渡,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

二、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不同

第8篇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课程作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高中化学其他课程而言,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与实践操作性。因此,在新时期下,教师需要注重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无疑是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增加了可能性。本文基于新课改视角下,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信息设备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旨在促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模式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化学知识,基于本质角度,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一些现象,也正如此,决定了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着一定的难度[1]。信息化条件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相关教学设备在教育领域中发挥出了重大作用。同时,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了多次创新变革,大部分创新之后的教学方法,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条件,方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得以有效实施,有效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2]。

二、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分析

信息化条件下,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多种教学设备,在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并取得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广大高中化学教师需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优化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笔者结合个人一线的教学工作经验,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个人对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化,提出了几点拙见,仅供广大高中化学教师组织实验教学活动借鉴。1、借助PPT讲解实验知识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丰富与创新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中,高中化学教师可借助PPT课件讲解实验知识点[3]。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相关实验时,教师可借助PPT课件,分页面罗列碱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实验现象等知识点,并逐页进行讲解,这种方式更具直观生动性,容易被学生记忆。另外,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增加链接,在链接中加入碱金属及其化合物实验的具体步骤以及重难点的讲解,由此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碱金属及其化合物实验相关内容。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PPT的引进,能够让学生直观感知化学实验知识,降低了理解难度,促进了学生的记忆,同时直观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夯实基础。2、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实验教学层次。现阶段,网络上有着大量的化学实验知识,或者与之相关的资源。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铁元素的性质涉及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检验实验时,教师可以在授课之前,在网络上收集大量与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检验实验相关的优质资源,并制作成为与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检验实验课堂教学设计相符的PPT课件。借助教师在网络上收集的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检验实验教学资源,学生可以清楚认知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多种检验方式,这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在适当的时机增加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可以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避免了单一性教学的不良影响,丰富了化学实验教学的层次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利于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3、多媒体动态展示实验,引导学生实验操作。传统模式下,高中实验教学是一种平面操作。大部分学生仅依靠教材指导,无法掌握实验操作,相应的操作能力培养自然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然而信息技术的引进,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动态展示实验,向学生全面展示实验操作流程、步骤等,让学生通过直面观察,能够对实验的操作形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学生实验操作时,教师需实时记录学生的实验操作表现,并回放给学生看,同时教师需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以此不断帮助学生纠正不规范操作,进一步完善学生。

结语:

综上,信息化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得以丰富,教师需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并结合具体实验知识,摸索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9篇

高中教学大纲要求: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新知识前,首先是九节课的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复习,授课老师应如何做才能“旧中见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中的良好形象?如何使学生从初中的局部知识扩展到高中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识,调整好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的要求?

笔者根据几年来在教学上的实践,就以上两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为高一新生的教师,第一节课的意义异乎寻常,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重要的一课,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了一半”。而偏偏高一化学按大纲要求就是连续九课时的初中化学知识复习,从学生方面来看,开学后第一节课开始,都希望学习不久前刚发下的自己已“看”过几遍的新课本知识,此时却要他们复习初中化学,情绪低落在所难免。而部份老师也觉得难上,一者高中老师都是大多未上过初中化学,对初中化学不够熟,部分老师也就产生了“何苦呢”的思想,有的教师认为花九节课复习,太浪费时间,到具体章节用到初中知识时稍加点拔即可,花这么多时间“炒旧饭”不值。

其实初、高中衔接复习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学强调定性分析,只要求学生记住现象或结论,而到高中则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这就需要一开始就给学生作一个对比,明确高中除了记住“是什么”外,还要求弄清“为什么”和“是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学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的、具体的、直观的自然现象或演示实验入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而高中化学除了加强形象思维外,还通过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学概念和规律,这需要给学生一个学前提醒。③初中阶段很大程度记忆的知识多,很多同学的学习方法是靠死记硬背,学习依赖老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不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点,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记忆,并能将学过的知识提升,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学原理。如果还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高中化学,则会事倍功半。故利用复习时间灌输高中化学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应是最佳时机。④新生除逐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要求外,还要适应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化学学习方法。与初中的教法不同,高中的教学过程容量大,进度快、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为课堂教学的特点。高中老师的要求也与初中相异,注重方法的点拔、而“稍轻视”不断地多次复习。利用学前复习时间使学生适应新要求,接受老师的教学风格和适应老师教学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上问题的顺利解决,我认为这样做收效较高:

(一)摸准学生实际,制订复习目标

首先根据学生的入学档案,了解每个学生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再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在初中是怎样学习化学的,如何评价自己的成绩等。结合高中化学的总体要求,建立每个学生的学科学习情况档案,制定符合本届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复习重点、难点和要求达到的层次以及重点辅导的学生名单。此阶段以全面鼓励和支持,建立自信心为主。

(二) 改变模式,旧中见新

复习时如果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列表归纳,口若悬河的总结,相信半数同学定会昏昏欲睡。我认为要彻底纠正那种认为学生一次不懂讲两次、三次甚至十几次这样不厌其烦就会使学生“总有一天” 明白的错觉,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积极活动来开启学生的智慧大门,使复习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练过一遍”,我的具体做法是将准备复习的知识点融入到一道道题目中,一开始就参考当年全国各地的初中化学竞赛题、升中考中的能力题或高中高考涉及到的初中知识,特别是初中生易错或?quot;难解答“的问题,编出一份试题,由学生在第一节课进行练习,不会的可以相互讨论,知识点是初中的“旧知识”,但出题的角度和方向却是新的,通过练习和讨论学生知道初中不少知识点高考仍考到,学生对复习初中知识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在以后的复习课中就会自觉地认真参与了,然后根据学生第一节课的解题实际情况,再组织一套涉及初中各重点知识的复习题,以精选 的习题为载体,将要复习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复习,由学生在课堂上限时完成,教师只是就解题方法进行指导和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或点评。这样做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活跃了学生思维,学会运用知识点,增添学习兴趣,又改变了传统的“三部曲”复习模式。

(三)查漏补缺,适当拓宽

学生在解题中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发他们认真钻研的动力,迫使他们重新评价自己初中化学科的学习成绩,然后老师再加以及时引导,学生产生仿佛来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觉。此时教师既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记适时引入高中化学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学的局限性,又要适当拓宽学生的知识。如溶解度一节知识中较高要求的计算,溶剂和温度改变时的计算初中较少触及,而近几年来的高考中则频频出现,高中化学又无专门章节介绍,这就需要利用复习时间来培养和锻练学生解这类题的能力。又如氧化还原反应、燃烧等初中局限性的定义,到了高中则从本质上去理解,这样概念范围将会扩大。又如反应物的量与可能的产物之间的关系;各种量 其精度与实际要求的关系;多信息题中干扰信息与无用信息的识别;缺少条件的题如何解。有多个解答方案时,最佳方案的选择;如何巧解巧算(包括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端假设法、守恒法、关系式法等等);化学实验设计,各知识点的综合运用等等高中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培养,都是初中知识之上的延伸、扩展和完善。如果学生不主动依老师的指导及时去理解和掌握,慢慢就会掉队。例如就有高二的学生进行连续多步反应的化学计算时,还存在采用初中老师严格要求的分步计算法慢慢求解,却置高中老师教的利用关系式快速算法而不顾等问题。近几年来的高考都考了一些初高中衔接?“盲区”,故要求我们复习初中内容决不能匆匆而“过”。

第10篇

高中化學教学中引入问题引导法,课堂上教师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思维与方法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凭借已掌握的化学知识与认知水平,通过积极探索掌握新的化学知识。同时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本文主要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引导法的应用。

1高中化学教学现状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主要表现为知识渐序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分析高中化学教材可以发现,教材编排存在明显的渐序性特点。与以前高中化学教材相比,新的教学知识点内容衔接更加紧密,已初步形成知识体系。此外,改革后的教材内容更加注重与高中知识的衔接,学生更加容易学习与掌握知识点;其次,高中化学课堂教育还表现明显的开放性,教学中涉及化学实验,因此其教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存在一定的开放性。

(1)教学方式不合理。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教学方式陈旧,植入式教学方法造成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其次化学学科具备一定特点,部分教师不能适当安排实验课程,有时天天实验课,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最后一些教师不能创新教学思路,教学方式过于刻板,课堂氛围严肃,影响教学效果;(2)教师整合能力不足。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增加复习课堂,有效整合化学知识。但部分高中化学教师整合化学知识时,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不能进将课堂化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内容,直接与教师水平与理念影响;最后还和学生日常学习相关,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步骤与学生情况脱离。

2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引导法应用

有效的课堂问题可以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启发学生思维,深化知识理解程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但目前高中化学课堂引用问题引导法时效果不理想,主要存在三点问题:

2.1预设提问问题

实际教学中公开课必不可少,但部分教师为提高公开课的观赏性,提前设置好问题,并将答案告诉学生,课堂上按照教师制定的预案开展教学,依据问题得出想要的答案。这种煞费苦心的精心安排,让师生都感觉到无味,失去教学的原本意义,在这种课堂模式下,教师提问毫无意义,学生也学不到所需知识。

2.2提问形式单一

教学主要面对全体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别,这意味着教师不能按照统一标准教学。教学提问时,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好不同层次的问题,争取所有学生都有参与提问的机会。目前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与针对性,并不能激发学生思维,部分问题过于呆板、机械,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成为被动“应声虫”,回答“是”或“不是”。事实上,高中化学课堂提问存在机械无效的问题,影响提问效果。

2.3问题难度较大

化学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来自生活的规律或俗语,但学生并不能深入理解这些,也不明白为什么去遵循这些规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时,重点解读化学专业术语,不然学生无法理解其中含义,造成学生畏惧学习化学,最终失去兴趣。比如这样一个提问案例:

研究二氧化碳的制取教学中,教师进行提问。

教师:今天我们学氧化碳,同学们思考下二氧化碳是什么,其作用有什么?

学生:集体沉默,一脸茫然。

教师:这里老师举个例子,人们呼吸时吸进去以氧气为主体的气体,呼出去的主要是二氧化碳,同学们想想其作用?

学生:继续沉默。

(CO2本身无色无味,学生初次接触根本无法理解)

教师直接提出“什么是CO2”,这个问题过于专业,学生不能理解,紧接着的“CO2作用”让学生如坠云里雾中。现实中学生忙于学习,很难有精力去观察身边事物,也就谈不上回答问题。

3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引导法应用优化分析

3.1问题提出

从某种程度来讲,帮助学生突出问题比教会学生解决问题更重要。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应用“问题解决法”的首要前提是提出具有价值和研究意义的问题,利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学习动力,作为一个起点,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开放、新颖、关联并具有挑战性的原则,设计难度适中且有助于学生突破认知的问题,帮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层层递进,形成一个关联式的知识链,且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新知识的前提下开展积极有趣的探究活动。

比如;在学习Cu+_H2SO4(浓)=CuSO4+_H2O+_SO2反应时,可以从以下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①浓硫酸是一种什么物质?②浓硫酸反接时会产生什么物质?③浓硫酸溶液中的哪一种物质与铜发生反应?④硫酸铜是一种什么物质,可以再浓硫酸中稳定存在吗?④在铜与浓硫酸的反应中,硫酸起到了哪些作用,可以用其他物质代替吗?借用这些问题作为导向,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实验反应的条件、步骤和结果,避免学生盲目性思考。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醋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释试验现象和结果,补全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以此得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3.2问题分析

只有明确问题性质才能有目的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将问题与掌握的知识联系起来。高中化学知识点抽象且概括,教师只有将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化学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设置悬念,即提出问题后,先不给出答案,而是为学生留下一个悬念,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目的主要是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帮助他们培养探索欲。为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在新课导入前准备一段憨豆先生洗衣服的视频,并思考洗衣服失败的原因。激起学生上课兴趣,通过举例引出分类法。大量举例让学生意识到分类的重要性。

师:大家平时洗衣服时怎么分类的?

生:颜色深浅;布料性质;内衣外衣……

师:为什么分类结果不一样?

生:分类标准有差别。

这时教师展示一些图片,垃圾回收、超市货架等。总结日常生活中分类极大地方便生活。这点在化学学习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中化学知识点零散、琐碎且复杂,存在大量记忆知识点,这就造成大多数学生学习难度较大,难以实现预期学习目标,打击学生学习热情与信息,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可以合理解剖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反复理解与记忆,分散记忆各分段知识点,提高化学学习效果。

比如在讲解元素化合物种类时,将铝作为切入点,详细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分割单质铝与铝化合物,针对性设计内容,分别讲解性质、制法及作用,借助分段式学习方法,强化学生记忆。学习时学生可以反复观察教师设计的微课视频,加深理解、增加知识记忆程度,这种学习方式不会让学生产生厌恶感,降低学习动力,不断丰富知识积累程度。

3.3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学生依托自身知识结构、学习经历及思维方式。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当问题可能出现歧义的基础上,从现有知识结构中寻找相应联结,解决问题实现知识巩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但学生之间又存在客观差异性,要保证每个问题的题问都保持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度,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教师的问题主动进行思考。教师在提问时要因材施教,问题设计上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将一个的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例如,再讲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如直接问学生为什么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们一定会很糊涂说不清,但如果按照教材中所讲,设置对地实验,先观察醋酸能否使石蕊变红,再观察干燥的CO2能否使石蕊变红,水能否使石蕊变红,最后将试纸在石蕊试液中浸泡一下,再加水喷湿,再放入充满CO2的集气瓶观察是否变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提醒学生思考:哪一类物质才可以使石蕊变红?CO2可以直接使石蕊变红吗?为什么CO2和水接触后才可以使石蕊变红?他和水之间又发生化学反映吗?这样将一个大问题分解分解成几个不同难度的小问题,学生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作答的同时,有为大部分学生留下思考和提示的空间,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只是提出一些简单的观察问题,让学生踊跃发言,让学生找到自身价值,更加专心听课,随着教师实验操作深化问题,教师通过引导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深入理解知识。课堂上化学老师利用简单的表面现象深入到内部构造,消除同学们的畏难情绪,逐步地掌握知识。

4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与思维模式,发挥学生主体性,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利用课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化学作为一门实验学科,教师引导学生创新性思考,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不断进行创新性思考。希望通过本文论述,为提升高中化学教学水平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郑玲艳

参考文献 

[1] 朱瑞瑾.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习困难问题反思研究[J].化学教学,2016(20):11. 

[2] 刘传水.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J].中学化学,2016(20):67. 

[3] 郁德贤.如何将生活化教学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J].化学教学,2016(20):23. 

[4] 赵海鹏.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6(11):45-47. 

第11篇

关键词: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一、分析研究初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差异

初高中教学大纲中化学部分的教学目标明确指出,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化学属于基础教育,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化学知识,掌握化学试验基础技能,会运用化学计算解决生活生产方面的基本问题,对学生认识化学这一门类起到启蒙作用。初中化学课程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通过掌握实验方法进一步达到价值观的提升,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化学教育相对于初中教育来说,实施层次较高,教学更倾向于对知识体系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属于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之上的基础教育,要求学生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还应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创新。通过高中化学课程教育,使学生不再拘泥于初中教育的基础理解上,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激发,自主研究能力增强,通过生活实践掌握发展所需的化学技能和方法,形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在价值观上,不但使学生的合作意识不断增强,而且对于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物质文明发展方面的影响有重要促进作用,学生的潜能得到进一步挖掘,随着课程的学习实践能力也不断增长。

因此,初中化学教师要深入剖析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异同,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做好教学评价等工作做好初高中教育过渡的应对工作,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工作

1 详细了解知识内容的衔接

初中化学课程主要是对常识性知识的介绍,使学生对物质分类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各章节之间联系较少,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高中化学系统性较强,以元素周期律为基础,详细阐述了不同物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和离子反应,对物质的形成发展有一个整体把握。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学生将单个的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知识体系,达到对化学知识的整体应用。因此,初中化学教学要针对教学过程中不够深入的知识点,联系高中课程内容,对当前所学内容进行强化梳理,巩固提高。

2 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教育虽然提倡探究性教学,但因其作为入门学科,而且初中生认知水平较低,初中化学教学方法还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灌输式教学到处可见。初中主要是经验记忆型的被动接受知识,而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逐渐转变为探索理解方式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转型时期,提倡学生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的个体化创造,鼓励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探究知识的原理和本质,掌握化学知识的研究方法。

(1)通览初高中教材及大纲

首先教师要通过研究初高中教学大纲,挑选联系紧密的知识点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的把握使学生对重点知识章节得到巩固,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做好铺垫。

(2)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

根据初中生平时考试成绩选择与高中化学课程联系密切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查漏补缺。

(3)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联系社会热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课堂演示实验等直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之间的重要联系,从日常生活人手,养成脚踏实地、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

三、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化学课程较浅,基础性、识记性内容较多,学生主要使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衔接教学阶段,初中化学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首位,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适应高中化学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初高中化学课程的区别,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学法指导,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四、能力培养的衔接

在化学课程新标准中确定了五个一级主题内容,其中科学探究主题既符合科学的产生规律,又符合学习认知的过程,因而也是最具核心的内容。科学探究包含的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与讨论;评估及交流与合作。

对初中生来说,能否掌握并将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应用于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将直接影响其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重视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切实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初高中化学教育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刘彦华。从中学化学的整体教学来把握初中化学教学[J]。山东教育:中学刊,2008(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12篇

【关键词】 高中化学;情感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自进入到21世纪以来,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今后教学目标的发展方向。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的承受力,通过对自我情绪进行有效调节,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得到提高,进而提高生存能力。然而在现代教学中只注重分数,忽略了学生的情感,通常分数低的学生受到老师冷落,进而出现厌学现象,时间长了就会出现恶性循环,进而使学生放弃学习。因此,在教学时要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将学生培养成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一代新人。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发展认知能力。通过实验表明,情绪可以调节人的认知能力和行为。通常,积极的情绪在认知过程中其协调作用,使工作效率提高;而消极的情绪则使会阻断工作,使工作效率降低。使用情感教育还可以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学习氛围得到提升。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易分散,有助于理解学习内容,加深记忆。同时,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进行情感交流,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一起解决,实现共同发展。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高中化学中的很多基础知识表现的都很抽象;元素、化学方程式的知识点多且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这些知识点全部记住,学生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另外,一些化学知识有很强的规律性,大部分知识和生活实际有关联;高中化学实验种类繁多并且生动、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以上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要合理运用情感教育,运用语言、表情、手势等方式构建适合学生的情景模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阶段的学生,身体发育还不是很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处于形成初期,对一些是非问题还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经常出现感情与理智相矛盾的现象。在此阶段,化学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运用情感教育,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因此高中化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三、对高中化学中情感教育的行动过程进行研究

(一)培养情感的整体设计

按照情感教育的原理和高中化学的教学大纲,对高中化学中的情感教育行动进行设计,主要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高中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和家长对其重视程度很高,对高中化学具有一定的好奇和希望,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情感主要放在以下四个方面: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由喜欢化学教师开始;

2、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知识,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实事求是、实践创新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生命的意识。

这一阶段运用教学情感的行动目标是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大量的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表达,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使师生关系和睦、融洽。

第二阶段:培养学生情感的行动目标为以下四个方面:

1、保持学习化学的热情;

2、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提高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学习态度。

这一阶段主要通过情感教育将讲学习内容从抽象中变得具体,将枯燥无味的化学知识转变成容易记忆、理解的知识点,通过生动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阶段:培养学生情感的行动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热情;

2、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

3、利用化学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的情感教育行动中,教师运用情感教学策略,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教师和学生通过角色互换来调动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我评价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加入情感教学,使学生对环境的适应力有一定的提高,以前心里素质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应付突如其来的变故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由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所以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的情况几乎没有了,使学习效率的到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得到提高后,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有效发展,进而是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开云,李继承.高中化学中情感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14):27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