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

时间:2022-11-09 09:19:18

老年饮食护理论文

第1篇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饮食介入;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7-0111-02

doi:10.14033/ki.cfmr.2016.27.058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水涨船高,一些“富贵病”也相伴而生,进入高发期,典型的有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并伴有较多的并发症,如心脏病、脑梗死等,严重危及患者身体健康[1]。2015年中国糖尿病确诊人数已达1.14亿人,其中不少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程通常较长,且“三多一少”症状不是很明显,因而饮食治疗与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能够帮助老年人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还能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饮食上的误区,笔者立足于此,以福建省某二级甲等医院2014年1-7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例,对其饮食介入的护理做了相应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采用便利抽样法,从福建省某二级甲等医院2014年1-7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了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选择对象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这80例患者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61~84岁,平均72.5岁,其中轻型糖尿病患者24例,中型糖尿病患者41例,重型糖尿病患者15例。并发症与合并症包括:高血压14例、糖尿病肾病7例、糖尿病眼底病变11例等。

1.2 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严格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的检查工作,并记录好相应的数据。此后,不论患者的病情如何,都需要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饮食介入,饮食介入的方法如下。

1.2.1 强化宣传教育 缺乏合理的饮食习惯与膳食结构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控制血糖等指标的重要因素,这一方面和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患者以及家属认知上的不足有关。临床护理实践中,经常可以发现部分家属给老人所制定的食谱其实是不利于病情的。因此,饮食介入的首要途径便是对患者乃至家属做好相应的饮食宣传教育工作,对此,医院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宣教方式。首先是集中培训,医院将80例患者及其家属安排到报告厅,并邀请糖尿病专家进行授课活动,讲授饮食介入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并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了哪些食物是不利于患者病情、有可能加速并发症的,而哪些食物又是有益于患者身体健康的,如燕麦、荞麦等;其次是针对性授课,饮食介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如何确保患者在维持健康的基础上又能享受到美食所带来的生活乐趣,是饮食介入的重要目标。医院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聘请营养师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如何搭配美味科学的食物体系,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最后是心得交流,在这8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24例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中有着较好的饮食结构与饮食习惯,因此,医院经常性安排他们与其他患者交流,让其传授心得,并增加其他患者的治疗信心。

1.2.2 合理安排饮食 糖尿患者因病情的特殊性,在餐次安排与饮食结构上与普通人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3]。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护士要根据患者的血糖升高时间、用药时间等作出合理的规划。首先,就患者的餐次安排而言,要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早、中、晚餐的能量按比例科学分配。此外,针对那些正在胰岛素治疗的老年患者,为了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可让其在午饭前、晚餐前酌情进餐,但加餐量需要从正餐总量扣除,患者在外出时,也需要携带少量甜食,以防不测;其次,就患者的饮食结构而言,多样化、营养化是根本要求。偏食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而言是不利的,因此,护士在饮食介入中要保证患者每天都能摄入谷薯、蔬果等四大类食品,并尽可能做到主食粗粮与细粮搭配,副食荤菜与素菜搭配。不仅如此,在具体食材的选择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尽可能选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玉米皮、麸皮、糙米、蔬菜等;(2)在蔬菜、水果的选择中要以含糖量低为主要标准,选择小白菜、油菜、芹菜、黄瓜、青苹果等,相反西瓜、梨等不宜多食;(3)在蛋白质的摄入中,应以鱼类、鲜蛋以及瘦肉等为主,采用植物油烹饪。总而言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上要做到低油、低脂、低盐,在严格禁糖的同时,还要避免太油、太甜、太咸等现象。

1.2.3 均衡摄入营养 营养均衡搭配是老年糖尿年患者饮食介入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蛋白质、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均衡[4]。首先,就蛋白质而言,它是老年糖尿人最为常见的营养障碍因素,本次调查80例患者中,不少人存在着蛋白质不足的问题。因此,护士需要在护理工作中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经济条件等要素帮助其选择恰当的食物,保证蛋白质在总热量中能占到1/5左右。比如,针对老年人喜欢食用面条、稀饭等半流质食物的情形,护士可以建议患者进食杂食粥,或者在粥内加入适当的肉、蛋、菜,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其次,就碳水化合物而言,它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热量的主要来源,占总热量比的50%~60%,一般情形下,老年糖尿病患者每日需要摄入250 g左右的碳水化合物,当然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单糖或双糖的摄入,因为这会使患者的血糖迅速升高,而针对那些喜爱吃甜食的患者,护士可以选用一些低热量的糖,如蛋白糖、甜菊精等;最后,就脂肪而言,脂肪属于糖尿病患者所应该严格限制的热量来源,它占患者总热量的比重不宜超过1/4,并且,糖尿病患者通常会伴有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因此,脂肪摄入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更是不宜过多。因此,在具体的饮食介入中,护士要尽可能让患者少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脏器、蛋黄等。

1.2.4 注重观察指导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难以根治,它需要患者坚持不懈地服用降糖药,同时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饮食习惯。如前所述,良好的饮食习惯应该包括科学合理的餐次安排、全面丰富的食物来源、合理均衡的营养搭配等,它是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控制血糖的重要途径,但在具体的护理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患者在饮食习惯中存在着问题。有些患者根本不把护理人员的建议放在心中,在饮食过程中仍然没有注意相应的事项,从而使得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而有些患者在刚接受治疗的初期,尚能严格遵照医嘱控制饮食,然而,用不了多久就会掉以轻心,从而造成病情反复。因此,医院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要做好观察指导的工作。首先,护理人员需要经常性地到病房中查看患者的饮食情形与饮食结构,仔细记录患者所食用的食物类型及烹饪方式;其次,护理人员需要从不同患者的病情、营养需要等要素出发,仔细分析其饮食结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是哪些地方不合理,护士需要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作为临床指导的重要内容;最后,护理人员需要从健康饮食的角度出发,将患者饮食情形中不利于病情治疗的内容指出来,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从而全面提升饮食介入的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在患者出院前,医院需要再次复查其相关指标,做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的数据记录工作。并将之与入院前的数据相比较,尤其需要关注血糖的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7.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饮食介入后,患者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均低于介入前,高密度脂蛋白高于介入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它在老年人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晚年幸福。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它难以根治,仅能依靠药物治疗进行血糖控制,此外,患者日常的饮食习惯、饮食结构对血糖指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药物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饮食介入的工作,具体的介入方式则包括理论教育、饮食结构调整等[5]。本研究选择了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了饮食介入的方式,并取了一定的成果,其中糖尿病患者最为主要的几项指标都取得了显著的改善,最为典型的便是血糖值从介入前的(15.23±6.27)mmol/L下降到介入后的(7.03±1.25)mmol/L,因此,可以肯定的说,合理科学的饮食介入,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值,也是完善护士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了的成效,应该加以推广。当然,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包含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护理人员需要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形,制定出详细完备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符剑.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分析与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56-57.

[2]于彩霞,贾玉如.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的预防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101-102.

[3]杜利利,李冰玉,石小玉.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心得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91-92.

[4]徐秀香.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3,29(14):80-81.

第2篇

方法:首先对患者实施营养膳食护理总原则,加强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观察与指导,注意各类营养素分配。

结果:专科护士进行有效的营养膳食护理后,患者有受重视的感觉,调动了患者和家人等治疗支持系统的能动性,32例患者血糖能在短时间内达标。

结论:有效的营养膳食护理方法,使患者血糖能在短时间内达标,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促进了老年糖尿病患者康复进程。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膳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05-02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发展,老年糖尿病越来越多的,已成为当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糖尿病虽然是一种慢性终身疾病,但也是可控制的疾病。进行系统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基本的措施,是老年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2月-2012年6月我医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2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55—81岁。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1.2方法。

1.2.1首先要控制体重,限制进食总热量,根据患者活动强度及体重状况计算每目的总热量,老年糖尿患者每日摄取的热量要保证生活必须的最低热量,在规定的热量中,对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必须分配适当,并要注意防止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计算方法:标准体重(kg)=身高(cm)一105,每日总热量(kcal)=标准体重(kg)×每日需要的热量(kcal/kg)。重体力劳动者为40kcal/kg,中体力劳动者为35kcal/kg,轻体力劳动者为30kcal/kg,卧床为25~30kcal/kg。可以按年龄、性别、身高算出标准体重,根据标准体重、活动量、营养状况计算出机体所需总热量。热量的合理分配可按每日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四餐分为1/7,2/7,2/7,2/7。在使用降糖药过程中,可按血糖变化再作调整。由于老年糖尿患者的个体差异很大,要根据具体病例规定适当的饮食量。指导患者根据标准体重及活动量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

1.2.2有效地糖尿病营养膳食护理是用科学的方法,在保证患者饮食的可口性、营养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因饮食带来的血糖升高。通过交谈沟通等方式了解老年患者对饮食接受程度及不足之处。加强营养知识教育,鼓励病人做饮食记录。必要时同营养师协商,结合患者病情、血液生化检查、饮食习惯、经济能力等给予具体的饮食调整方案。同时,应观察饮食控制后,症状是否减轻,每日总热量是否适当、营养摄入是否均衡等。对于进食较少的病人鼓励进食西红柿、木耳、土豆、柑橘、香蕉等相对含钾较高而含磷较低的食物,预防低血钾的发生。对于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应观察有无头晕、脉速、多汗、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出现。如有应立即查血糖,口服果汁,糖水、糖类食品,必要时静脉注射50%高渗葡萄糖,同时应调整饮食总热最,适当增加糖类。多饮水,每天喝1500—2000mL水,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使人体内保持水分平衡,防止血栓及高黏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1.2.3注意食物所含各类营养素分配,应合理供给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占总热量的50%~60%。碳水化合物的选择根据近年来提倡在不超过规定总热量的前提下,不过份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因为碳水化合物饮食不增加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及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因此要提倡患者多食含多糖高的食物,多吃粗粮、蔬菜等高纤维食物,如糙米、麦面、玉米面,也可用土豆和山药等代替部分主食。注意少米、精粉制品,以免引起维生素B缺乏。限制白糖、麦芽糖的摄入,少食含葡萄糖、果糖高的食物。但在出现低血糖反应需采取应急处理例外。次之,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占总热量的30%一35%,控制脂肪总摄入量,并注意少食含饱和脂肪酸高,导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的动物油,适当增加摄入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高的花生油、豆油,具有降血脂作用。避免过多摄入动物内脏等富含胆圃醇食物。再者还要适量摄入蛋白质,成人每天每千克体重1g,占总热量的15%~20%,如合并感染、消耗性疾病,消瘦及哺乳期等、应增加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其中优质蛋白含量要占1/3。蛋白质可选瘦肉、鲜蛋、鱼类等。奶类食品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重要来源,并根据患者饮食习惯,和其它因素进行适当安排。另外,糖尿病病人需戒烟限酒低盐,坚持少量多餐或定时,定量、定餐,避免过度节食、素食,绝对不偏食哪一种,尽可能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防止低血糖和营养不良。因水果如香蕉、西瓜、梨子等含糖量较多,故不宜多食。

2结果

32例老年患者通过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其进行个性化饮食护理后,患者有受重视的感觉,调动了患者和家人等治疗支持系统的能动性,使其血糖能在短时间内达标,有效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促进了患者康复。

3讨论

近几年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疾病,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部分糖尿病患者对此病不够重视,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知如何保持血糖的稳定,使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而任其发展,最终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故糖尿病的饮食护理作为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营养膳食护理是治疗糖尿病一项基本、必要的措施,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2]。合理的膳食治疗是糖尿病病人的基础治疗,它能帮助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减少药物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疾病发展。我们专科护理人员实施精心护理,使患者了解营养膳食重要性,让患者自觉接受,密切配合,按照饮食控制的原则,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的营养膳食护理方案并实施,调动了患者和家人的主观能动性,减少了疾病并发症发生率,促进了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第3篇

方法:对在我医院住院的2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主要措施有饮食原则制定、合理计划营养素的摄入量、控制盐的摄入量和饮食护理观察等。

结果:2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均有较明显改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给老年糖尿病患者以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能控制血糖的升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07-02

老年糖尿病患病率高、并发症多,因此做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而饮食护理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基本的措施,是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1]。笔者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根据老年糖尿病的特点实施相应的饮食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血糖能够得到稳定的控制。现在总结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医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23例为观察对象,男13例,女10例;年龄60—76岁,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2]。

1.2方法。

1.2.1饮食原则制定。老年糖尿患者每日摄取的热量要保证生活必须的最低热量。在规定的热量中,对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必须分配适当,并要注意防止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笔者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摄取热量为每天1200~1800卡左右为宜,食物多样化是获取全面营养的必要条件。但由于老年人的个体差异很大,要根据具体病例规定适当的饮食量。指导患者根据标准体重及活动量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按年龄、性别、身高算出标准体重,根据老年人标准体重、活动量、营养状况计算出机体所需总热量。按食物所含热量折算后分配到三餐中,早中晚三餐分配为1/5,2/5,2/5,或1/3,1/3,1/3,也可按四餐分为1/7,2/7,2/7,2/7。饮食的内容要搭配均匀,每餐均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且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防止血糖波动过大,这样有利于减缓葡萄糖的吸收,增加胰岛素的释放。按此食谱食用2-3周血糖应下降,多数轻症糖尿病患者,病情逐渐好转,血糖、尿糖基本恢复正常,若血糖、尿糖控制不佳时可加用药物治疗,并作必要的调整,需要在两餐中或睡前加餐的患者,应包括在总热量中。

1.2.2合理计划。营养素的摄入量老年糖尿病患者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应占膳食总热量的15%-20%,成人标准体重0.8-1.2g/kg/d,蛋白质过高易增加基础代谢,同样会引起酸中毒,肾功能不全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酌减。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摄入量应为0.6-1.6g/kg/d,一般总量不超过50g/d。米面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供给机体热能最经济,最迅速的主要食物来源,如果糖尿病患者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少或低于125g,体内热能供给则需动用体内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导致酮症酸中毒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每日膳食中所供给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60%为适宜。纤维素因其含有木糖醇,食后可使肠道对碳水化合物吸收缓慢而均匀,此外还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肠道的吸收,使高胰岛素血症患者中胰岛素水平减低,故老年糖尿病患者应选择食用。足够的维生素能使机体保持不可缺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尤其是维生素C及维生素B类,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营养素。

1.2.3控制盐的摄入量。因为食盐进入人体后,可激活体内淀粉酶的活性,加快淀粉的消化,从而加速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直接影响血浆葡萄糖的浓度、糖的代谢、胰岛素的分泌,容易造成餐后血糖增高。食盐的供给应视病情的轻重或有无并发症而异,大多数学者认为[3],食盐摄入量应根据主食量的多少来定,一般参考量是每日主食350g/d者,食盐摄入量则以3.5g/d为宜。若糖尿病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损害,食盐更需严格控制在每日2g左右为宜。

1.2.4饮食护理。观察告知老年患者糖尿病是慢性疾病,饮食疗法必须长期坚持,不能随意更改和停止,要服从糖尿病食疗原则,并保持良好的心境,使身体早日康复。通过交谈沟通等方式了解老年患者对饮食接受程度及不足之处。加强营养知识教育,鼓励病人做饮食记录。必要时同营养师协商,结合患者病情、血液生化检查、饮食习惯、经济能力等给予具体的饮食调整方案。对于进食较少的病人鼓励进食西红柿、木耳、土豆、柑橘、香蕉等相对含钾较高而含磷较低的食物,预防低血钾的发生。对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要掌握进餐时间,普通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必须在注射后30min进餐,长效胰岛素治疗患者应在注射后lh进餐[4]。注意观察胰岛的反应,如饥饿明显,可食用豆质品补充等。并教会患者识别判断低血糖反应及掌握应急措施,如尽早进食适量糖果、点心或白糖30~50g温开水冲服。

2效果

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患者血糖能在短时间内控制达标,临床症状均有较明显改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康复。

3讨论

目前社会民众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糖尿病已经成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和多发病。糖尿病的重要病因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其中环境因素最重要的是食物供应的极大富余和体力劳动和工作的缺失,在糖尿病的发生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绝大多数老年患者的糖尿病是一个起病缓慢,临床症状相对不明显或者缺如的疾病,常常需要体检等方式才能发现,肥胖是其重要的诱发因素,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给患者以正确的饮食护理干预,有效的饮食护理是患者控制血糖的基础,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最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雅红,林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健康指导[J].中外医疗,2009,28(31):69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798

第4篇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饮食指导

糖尿病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长期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将血糖控制在稳定的水平,饮食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之一,也是糖尿病教育的重要内容。[1-2]现将在我院住院的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饮食指导,效果明显,现将做法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8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71岁,其中最大83岁,最小62岁,糖尿病史平均8年,均为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者1例,入院后发生低血糖反应1例。

1.2方法患者入院次日即空腹抽血查血糖,血常规等检查,空腹血糖值>7.22mmol/L为异常,所有患者均严格采用饮食指导来调节,通过一段时间饮食指导后再复查血糖,随后随机再查空腹血糖观察效果,除1例发生低血糖反应外,其余患者血糖均明显下降,控制理想。

2饮食护理

2.1指导老年患者根据标准体重及活动量估计每日所需总热量按年龄、性别、身高查出标准体重,体重指数=体重/身高2。使患者体重下降到正常标准的5%左右。根据标准体重、活动量、营养状况算出一天机体所需的总热量。

2.2合理分配食物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比例碳水化合物应占总热量的50%-70%,供给量不宜过高或过低。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感染,慢性肾炎患者在肝功能及代谢允许下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而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患者应控制蛋白质入量。脂肪应占总热量的20%-25%,每日60g为宜,每日食盐摄入量

2.3合理安排膳食结构要求患者饮食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选择粗细搭配的食物,根据患者喜好、经济能力,习惯来选择食物。如老年人由于咀嚼功能减退多喜欢软、烂的稀饭、面条,可在这些食物中加入肉、蛋、菜,即可满足患者机体所需蛋白质和能量的要求又可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作用。指导患者主食以粗杂粮为主,忌油炸食物,多食粗纤维含量较多的食品,如面、麦皮、蔬菜等。蔬菜以空心菜、芹菜、大白菜为主,水果因含糖量较高故不宜多食,瓜类、豆类含糖量及脂肪较低,可选择为理想食物。蛋白质可选瘦肉、鲜蛋、鱼类等且用植物油烹制。

2.4指导老年患者合理饮食注意事项

2.4.1对于老年患者一定要强调饮食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以及血糖控制不良所造成的危害性,耐心讲解饮食的方法,分析事物类别,共同制定出饮食管理计划并严格执行,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作用。

2.4.2由于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理解能力差,记忆力普遍差等原因,因此我们指导时要从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入手,反复解说示范使他们了解病因及疾病特点,了解饮食与糖尿病的关系,从而提高对饮食指导护理行为的依从性,达到配合治疗,防止意外发生。

2.4.3在对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的同时要注意观察疗效,症状是否减轻,每日的总热量是否适当等,如果患者有饥饿感,应增加少糖的纤维丰富的蔬菜以增加饱食感,发现患者有脉速、多汗、饥饿感等低血糖反应立即查血糖,口服果汁、糖水等食物。本组发生1例患者低血糖反应,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并调整饮食总热量,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嘱患者不能擅自增加饮食,应遵医嘱调整饮食。

2.4.4老年患者体弱多病,所以要加强并发症的饮食护理,如本组1例合并糖尿病肾病,在饮食方面除了限钠、盐的摄入同时要摄入优质的蛋白质,如鸡血、牛奶、大豆等。合并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可静脉输液或口服鼻饲流质,以减小酮体产生,同时记录出入水量及各种营养成分,防止病情加重。

3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责任护士与患者、家属共同确定饮食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比例和量,嘱患者以高蛋白、高纤维低糖为主,定时定量用餐,教会患者日常自我监测知识,运动时备有糖类食品以便发生低血糖反应时服用,防止意外发生。告知患者控制饮食不是盲目节食,所以要避免低蛋白症和长期进食高蛋白的饮食而引起营养失调两大误区,让患者理解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必要的措施,要持之以恒。

4结果

通过对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使患者知晓了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意义,能自觉严格控制饮食,熟练掌握糖尿病饮食的计算方法,自觉控制总热量,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患者对饮食指导护理的依从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5结论

饮食治疗是用科学的方法,在保证病人饮食的可口、营养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因饮食带来的血糖升高。[3]通过向患者讲解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严格按照饮食计划进行饮食治疗,达到了控制体重,降低血糖的目标,从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桂香.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7C):1969-1970.

第5篇

【关键词】 中医饮食;护理;应用

中医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用组成部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用方法之一。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病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1]。

1饮食调养在健康中的作用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的饮食,使人能获得各方面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和促进病体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有“治病当论药功,养病方可食补,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因此,饮食护理在中医护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用组成部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用方法之一。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病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强调了饮食调养在人类养生,确保健康中的作用。

2在中医治疗与护理中,饮食有着重要的作用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里所说的“毒药”是指治疗性药物,以攻邪治病为主;而谷、果、畜、菜是为食疗性食物,以调养机体为主,即为饮食护理。药食合用,则“补精益气”。 进一步指出了五谷、五果、五畜的气味属性以及在治病、防病当中的作用。

3中医饮食护理的基本观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膳。

3.1整体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3.1.1首先是天地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的相统一,因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所以饮食护理就有了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等原则。

3.1.2其次是指把人体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人体是由肝、心、脾、肺、肾等五脏,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和胆等六腑,皮、脉、肉、筋等五体以及眼、耳、鼻、口、舌、前阴和等诸窍共同组成的。并通过五行的相生、相克将五脏、六腑及五体等有机联系起来,所以就有了食物对脏腑的“所生”、“所克”、“所制”、“所化”等不同。

3.2辨证施膳分为辨证和施膳两个阶段(1)辨证主要是指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及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内外因)、性质(寒热)、部位(表里、脏腑、经络)及邪正关系(虚实)之间的关系,确定为某个证型。(2)施膳主要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膳食宜忌。(3)“同病异膳”和“异病同膳”之不同。

4饮食的相宜

海带和芝麻:两者同食可美容、抗衰老,并对血液有净化的功效。豆腐和韭菜:两者同食对阳痿、早衰、、遗精、妇女阳气不足、大便干燥、癌症患者有一定疗效。草莓和牛奶:两者同食清凉解渴,增加营养,养心安神。红枣和核桃:两者同食有补血、益智、抗衰老的功效。鸡肉和冬瓜:两者同食有清热利尿、清肿轻身的作用。鸡肉和人参:有填精补髓、活血调经的功效。

5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5.1“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不同而采用不同的饮食。因时有春、夏、秋、冬四季不同;地有东、南、西、北之分;人有胖、瘦、盛、弱之别,所以饮食也应“辨因”施治。

5.1.1因时制宜夏季气候炎热,阳热偏盛,应多食寒凉、滋润属性的食物,如绿豆、苦瓜;冬季气候寒冷,阴寒偏盛,应多食温热属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根据食物的不同属性能使人体顺应气候变化,以维持人体的内外环境相对平衡。

5.1.2因地制宜东南地区气温偏高,湿气重,宜食清淡、渗湿食物;西北地区气温偏低,燥气盛,宜食温热、生津、润燥食物。

5.1.3因人制宜儿童身体娇嫩,宜用性平、易消化食物。老年人气血、阴阳虚弱,宜进补气助阳 或养血滋阴之品。成年体质壮实的外感风寒患者,可选用 发散作用较强的食疗方如姜糖饮、姜糖苏叶饮、葱白粥等;对老年体虚而感风寒者,食疗时宜配补益食品,如人参桂枝粥、木耳粥等。体质属寒者,宜食热性食物;体质属热者, 宜食凉性食物,忌热性食物以及辛辣烟酒等;女子以血为本,饮食应以补阴补血为主, 尽量选择多液食物;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海鲜腥发之物。

5.2辨证施膳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饮食调护应按病证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对于患者的饮食,须根据具体病证加以调配,即辨证配膳。饮食护理与用药治疗同法,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证应忌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宜食温热之品;热证应忌辛辣、醇酒、炙搏等热性食物, 宜食凉性之品;阳虚者忌寒凉,宜厚味温补;阴虚者忌温热,宜甘寒滋养。食量适宜,软硬适宜。

6讨论

饮食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张仲景言:“饮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病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由于饮食本身的复杂特性,必须做到辨证用膳,以促进病人康复。重视四气五味食物同中药一样有四气五味之理,食物同中药一样对机体功能和疾病有某种调理和治疗作用。中医饮食的护理,在医疗饮食护理实践中有着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辅助治疗方面意义非常重大[2]。中医膳食护理完全遵循整体观念,并高度重视协调人体内部、人体与自然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第6篇

方法:选择5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补液与胰岛素治疗后,实施生命体征监测、预防感染、心理与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结果:54例糖尿病患者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有效控制了血糖,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进而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469-01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属于慢性且需终身治疗的疾病,主要以高血糖为特征,给患者全身各个系统的器官和组织造成侵害,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老年糖尿病指的是超过60岁的糖尿病患者,这些患者病程长,若不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极易发生并发症。因此,为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生活质量,在提高常规治疗效果的同时应尽可能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控制糖尿病代谢。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入院治疗的5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男性,22例女性,年龄60~75岁,病程1~20年。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确诊为2型糖尿病,常出现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且合并乏力等临床症状。在实验室检查中,患者空腹血糖是9.29±2.46mmol/L、餐后血糖是16.3±5.89mmol/L,41例患者血脂增高,而且15例伴有高血压,11例冠心病,19例例慢性肾病,9例感染。

1.2治疗方法。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早合理采用胰岛素,并注意胰岛素的输入量与输入速度。一般情况下常以0.1-0.2U/(kg・h)静脉滴注小剂量速效胰岛素,在采用输液泵控制滴速的同时,对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详细观察[2]。如果患者的血糖超过13.8mmol/L,则应胰岛素+0.9%氯化钠注射液以6U/h的速度静脉滴注。2小时后,患者血糖值下降少于滴注前的30%,应加倍增加滴注量,超过30%则按原剂量继续滴注。在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若出现心悸、心率加快、头晕等低血糖症状,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同时对患者实施精心护理。

1.3护理措施。

1.3.1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长、用药时间长、控制饮食等原因,极易产生抑郁、焦虑、绝望等不良情绪。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具体的心理状态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如:①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倾诉。②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悲观心理。③积极鼓励和安慰患者,疏缓其不良情绪。④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患者血糖下降,疾病得到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疏缓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研究表明,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3.2饮食护理。控制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措施,可以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医护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适宜的饮食方案。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时,应督促其按照定餐、定量、定时标准进行,并经常对患者的饮食控制实行情况进行详细检查,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避免增加胰腺负担。由于老年人消化功能弱,家属应在了解患者饮食要求的技术上,谨记需忌口或多补食物,并根据患者饮食后出现的症状相应的减少摄入降糖药物的剂量,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

1.3.3运动护理。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之一,适当的运动可有效预防老年糖尿病,对患者的糖耐量与胰岛素敏感性起到提高作用。在运动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在饮食相对固定及日常活动情况下,进行长期而规律的运动锻炼。但是患者由于年龄大且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与心、脑、下肢动脉硬化等疾病,因此必须慎重选择实施运动护理的对象,并且严格掌握运动时间。患者运动时应循序渐进,必须避免出现运动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突然中止等情况,若出汗过多则需及时饮水以补充水分。餐后1小时进行运动可起到良好的降糖效果,运动时若出现呼吸困难、头晕、面色苍白等不良症状,必须及时停止运动。

1.3.4并发症护理。老年性糖尿病容易伴有的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尿路感染、末梢神经炎等,可采用对症措施进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与情绪变化,做好详细的记录。随时注意患者胸痛、咳嗽、咳痰性状等症状,以保证其呼吸通畅。若患者呼吸困难应及时给予吸氧,痰难咳出则需采取雾化、吸痰等方式排痰。对于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加强生活护理,食用适当合理的饮食,禁饮咖啡、茶等食物,以免对精神造成刺激,不利于身心健康。

2结果

5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护理后,血糖降低的同时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实施护理前的尿液PH值是5.23~6.2,2小时后是6.1~6.24;护理后尿液PH值是6.26~6.87,2小时后是6.84~7.47。具体见表1。

3讨论

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若病情严重会给患者生命造成危害。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主要有:①多为2型糖尿病。②起病缓慢且具有隐匿性。③并发症多,主要为慢性并发症。④空腹尿糖多为阴性。⑤具有多饮、多食、多尿等临床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无典型症状、症状轻微或完全无症状,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所以,护理人员在平时应加强宣传老年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加强对药物的正确理解,使其遵循医嘱用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老年患者;高血压病;护理干预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根据资料报道,我国年龄大于60岁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40%左右。高血压病治疗不及时,经常会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合并心脑肾损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护理有了更高要求。现将临床老年高血压病患者100例治疗和合理护理干预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确诊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56~82岁,生活能自理。对照组50例,男28岁,女22例,年龄58~86岁,生活能自理。以上病例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口服降压药治疗,血压维持在120/80mmHg~140/90mmHg,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实施心理疏导、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护理措施。按时服药:让患者认识到高血压可以控制,可以减少并发症,需要长期终生服药,按医嘱用药,不规则用药危害大。用药选择长效、不良反应低的控释片。合理饮食:减轻体重,限制食盐摄入。清淡饮食,膳食平衡,少吃腌制食品。食盐量降至6克每天。戒烟酒,吸烟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的疗效。要让吸烟者了解对吸烟的危害,戒烟。饮酒则造成细胞内钙浓度增高导致血压升高,同时也降低药物疗效,因此也要戒酒。血压监测:患者应定时测血压,教会患者或家属测量方法。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和χ2检验。出院后半年随访观察患者依从性观察组好于对照组,血压下降幅度,观察组好于对照组。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50例,按时服药39例,合理饮食40例,戒除烟酒43例,正确监测血压47例。对照组50例,按时服药23例,合理饮食20例,戒除烟酒34例,正确监测血压22例。

2.2 两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比较

观察组50例,收缩压下降(13.32±2.86)mmHg。舒张压下降(8.98±3.01)mmHg。对照组50例,收缩压下降(7.02±0.86)mmHg,舒张压下降(5.12±1.02)mmHg。

3 讨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是改善高血压预后的有效手段。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减少食盐摄入、适量运动、戒烟戒酒、保持心理平衡。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脑卒中发生率下降。

3.1 心理疏导 老年高血压患者性格多疑、容易激动,医护人员要关心患者尊重患者,给予患者安慰、理解、鼓励、帮助、支持,采取措施进行心理辅导。对患者说明情绪变化和疾病的关系,鼓励老年患者保持良好心态,控制不良情绪,避免情绪波动。避免加重高血压病。

3.2 健康指导 根据患者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指导,定期举办高血压讲座,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电话咨询相关知识。让患者和家属了解高血压病的诊疗知识、防治措施和服药注意事项,高血压和运动、情绪、饮食、不良嗜好的关系。指导患者监测血压情况、护理干预情况。

3.3 合理饮食 对老年患者进行饮食习惯评估,找出不合理危险因素,戒烟戒酒,控制高胆固醇食物,清淡饮食,严格限制盐的摄入,每天少于5克。不吃刺激性食物,不暴饮暴食。吃一些保护血管、有降压作用的食品,如苹果、大豆、玉米,多吃蔬菜、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保持大便通畅,定期随访干预情况。

3.4 适当运动 劳逸结合,老年人应加强锻炼,适当运动可增强体质,促进血管壁新陈代谢,减轻体重,血压缓慢下降。每周锻炼3~6次,每次30~60分钟,锻炼强度以不感到心跳、气喘、疲劳为适宜。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

3.5 用药干预 高血压病治疗是长期过程,按医嘱按时按药量服药。患者根据血压高低增减,不应随意停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副作用小降压效果好的药物。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规范积极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按医嘱服药,监测血压,对治疗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益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依从性。

总之,护理干预前患者对高血压危险因素了解不够,不良生活习惯多。护理干预后患者重视合理饮食,低盐、低糖、低胆固醇、高纤维素,少食腌制食品。半年后,大多数患者了解高血压病病因、临床表现、预防治疗相关知识。患者和家属学会自我检测血压和掌握注意事项,树立良好健康理念,自我保健意识及保健能力提高,有效控制血压。通过对患者认知、心理、行为的护理干预,患者增强了积极治疗的信心,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患者对高血压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以预防为主,加强心理护理,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可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校序.老年高血压伴脑梗死动态血压特点及临床意义观察[D].郑州大学,2011.

[2]安少波.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重复性[D].河北医科大学,2011.

[3]申娟茹,李俊玲.中年高血压疾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3,5.

[4]陈志鹏.连续护理干预对家庭无创正压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

[5]汤凤英,桑更生,王顺.老年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血压变异性及Q-T间期离散度的关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2.

第8篇

方法: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社区综合护理对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区老年糖尿病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87-01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经衍变为全球性的卫生问题,是仅次于心血管病和肿瘤的第三大致命杀手。糖尿病患者多伴随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1]。由于糖尿病患者多不会采取住院治疗,这就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要求。社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扩大宣传力度,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同时还需要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技能,叮嘱他们的日常饮食和行为习惯,确保他们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现从我社区中选取老年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37例,男性63例;患者年龄均为60-88岁,平均年龄为(66.5±5.2)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两组患者无论是性别、年龄或病情等方面均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健康教育。在引导老年患者学习时,应以“示范为主,书面为辅”为原则,同时结合个人指导和集体学习的方法,通过教育培训,为老年糖尿病患者详细解释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超前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并帮助他们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等相关知识。在教育的过程中,可逐渐了解患者的文化修养、家庭背景、心理状态以及生活习性等,并根据患者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教育培训方式。

1.2.2饮食治疗。根据食品交换法原理,为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制作食物搭配图,帮助患者合理搭配饮食,多选用低脂肪、高营养、低糖、高纤维的食物。还可结合社区条件开展营养餐制作示范以及晒餐单等活动,帮助老年朋友们在交流中更加懂得爱惜自己的健康。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叮嘱患者禁止烟酒,避免刺激病情,养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1.2.3运动锻炼。运动应当根据老年患者的健康来选择,尽量选择低冲击的运动,可以以散步为主,辅以其他四肢锻炼,不仅能够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同时还能够达到锻炼的目的。为防止患者出现低血糖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避免餐前空腹运动,运动以餐后1-2h为最佳。

1.2.4用药指导。由于老年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差,社区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通过护理人员和家属同时监督患者的服药和注射胰岛素情况;而针对依从性较好的患者则可以使其自行掌握服药;此外,由于大部分患者多有注射胰岛素的情况,护理人员可对胰岛素的注射方式进行专门的讲解,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掌握正确的胰岛素注射方法。

1.2.5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可忽视。护理人员在日常的交流中,应当尤为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一旦发现不良情绪,就应当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了解他们的心理困惑。鼓励他们将内心的想法述说出来,并帮助他们以正确地方式转移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由于人们对自身疾病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和恐惧,护理人员在解答患者问题时,应当做到耐心细致,以专业的态度帮转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具体情况,以及各种控制方法,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使他们能够学会自己把握病情,进而更加积极地对待病情发展。

1.2.6并发症的防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服用药物的期间,护理人员应定期对患者进行入户访问,注意观察患者的服药情况,并定期对他们进行血糖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提示他们药物服用和饮食注意事项。并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出现多饮、多尿以及口渴等情况,是否有感染、皮肤创伤和神经系统等现象,一旦发现并发症症状应及时嘱咐患者到院接受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结果

2.1患者药物和非药物依从性。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X2=12.75,P

2.2血糖控制。观察组FBG为(6.2±3.7),2hBG为(8.3±1.8)。对照组FBG为(7.4±3.8),2hBG为(12.0±1.3)。X2=3.53,P

3讨论

糖尿病主要是因各种原因导致胰岛素分泌失常所引发的代谢紊乱性疾病。根据当前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有3.6%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步估计有一千多万患者[2]。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多会伴随患者的一生,在治疗过程中,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以及情绪调解等均是控制病情的关键,这就对社区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本组资料中,采取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以及运动、饮食等方面均有非常好的效果,而相比之下对照组就明显次之。为此,社区综合护理对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长期代谢紊乱会导致全身脏器损伤,导致功能障碍、酸碱失衡、水解质紊乱,患者有消瘦、多食、乏力、多尿、多饮等临床症状。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足、泌尿系统感染、视网膜病变、肺结核等多种并发症,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物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但是不合理用药、运动方式不当、饮食控制方法不当会引起低血糖,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低血糖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痴呆、精神障碍、性情转变、心绞痛等症状,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对糖尿病患者给予低血糖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平稳控制血糖,督促患者养成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本文就低血糖预防护理的具体干预措施进行探讨,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8例接受常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

(1)符合WHO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

(2)经血糖水平检测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明确诊断;

(3)清楚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实质性脏器损伤、精神疾病者;②老年痴呆、意识障碍患者。

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8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1.5±3.7)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7.1±2.4)年;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1.3±3.5)岁,病程1~15年,平均(7.3±2.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护理,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简单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鼓励患者适量有氧运动,定期进行血糖检测。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低血糖预防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

(1)健康教育 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病因、治疗方案、低血糖相关知识,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的方式更直观、深刻的了解疾病知识,对低血糖症状提高警惕,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开展工作。同时,引导患者掌握自我血糖检测、血糖控制方法,合理用药。老年患者善忘,护理人员应按时、按量为患者准备好降糖药物,每天监测血糖、电解质变化情况,平稳控制血糖,预防出现低血糖。

(2)饮食指导 饮食与糖尿病发病过程密切相关,对糖尿病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可以提高人们对合理饮食知识的了解,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防止发生心血管不良时间,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饮食护理重点是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碳水化合物进行严格定量分配,减少机体糖分、脂肪、盐分的摄入,均衡营养。结合患者的年龄、病情、工作性质、血糖水平、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由营养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食谱,餐次应该控制在每天3~5次,少食多餐,主食与副食搭配,在降低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同时满足营养需求。

(3)心理护理 糖尿病为终身性疾病,病情逐渐加重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经济压力。护士要针对患者的表现结合心理学知识进行针对性引导,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为患者介绍主治医师的临床经验、成功案例,给患者传递正能量,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同时,引导患者家属、朋友多陪伴、鼓励患者,提高患者的安全感,缓解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运动指导 每天坚持有氧运动,以患者实际耐受度为度。每天坚持运动,不能长时间剧烈运动,尤其是用药后或进餐前应控制运动量,避免引起低血糖。

(5)低血糖护理 恶心呕吐、乏力、心悸、昏迷等症状提示有低血糖,应立即静脉输注高渗葡萄糖。休克患者给予氢化可的松迅速纠正低血糖状态,对患者进行床边血糖水平检测,密切关注血糖变化情况。

1.3 观察指标

(1)低血糖发生率;

(2)血糖相关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产后2h血糖、空腹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 低血糖发生情况

观察组中有1例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中有12例出现低血糖,发生率为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16.611,P

2.2 血糖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需要终身治疗,糖尿病与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有密切联系,长期坚持合理饮食、规规范用药、运动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2]。患者对血糖控制方法不了解、未合理用药导致血糖水平控制不佳是引起低血糖的主要原因。低血糖预防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注重血糖的控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低血糖知识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及其家属高度重视度,提高护理配合[3]。按时按量用药,主动学习控制血糖的方法,定期进行自我血糖检测,动态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对低血糖提高防范意识。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转归与饮食控制不佳有明显关系,患者低饮食控制不重视、难以坚持是血糖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对糖尿病患者给予饮食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简单的、有效的举措,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血糖水平,防止出现并发症。同时,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情况,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拉近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鼓励患者适量有氧运动可以活化血管,愉悦心情,提高生活质量[4]。对低血糖先兆症状提高警惕,一旦发生后立即输注高渗葡萄糖,进行对症处理,及时升高血糖水平,避免病情恶化。

本文中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更低,护理效果显著,提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低血糖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平稳降低血糖,对病情的控制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爱学.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5):157-158.

[2] 刘羽,鲍书欣.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早期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4281-4283.

[3] 吕艳萍.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相关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6):213-214.

[4] 尤云彩.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低血糖反应原因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55-55.

[5]胰岛素治疗期间餐后2h血糖水平与低血糖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 施羽,蔡胜男,季敏捷,施亚男,倪玲玲,沈云,黄爱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23)

[6]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J]. 于芝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19)

[7]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 刘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32)

第10篇

吉林省抚松县医院内三科,吉林抚松134500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38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8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方面,计算日食量,主要包含维生素、脂肪与碳水化合物等,分析护理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38例患者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38例患者治愈率52.3%、显效率28.2%、好转率12.8%总有效率93.3%。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可控制机体总热量,使胰岛负荷下降,起着纠正代谢作用,促进机体营养平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关键词 ]糖尿病;饮食护理;并发症;低血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1(c)-0071-03

糖尿病属于内分泌科的常见性、多发性疾病,因胰高血糖素过高,胰岛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代谢紊乱。在临床上,主要有多饮食、尿频、消瘦等不良反应。对于糖尿病治疗,通常以饮食结合药物为主,而饮食疗法是基础性、必要性治疗方法。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增长,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糖尿病病发率正在逐渐提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治疗,除药物治疗,还需控制好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合理管理饮食,进而达到降低血糖与控制体重的作用,防止出现糖尿病并发症[1]。该研究选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8例糖尿病患者,给予饮食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38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0.6±2.4)岁,病程3~10a,平均病程(6.3±2.7)a,文化程度20例高中以上、18例初中以下。体重指数(23.84±2.85)kg/m2,17例I型糖尿病,21例2型期糖尿病,患者入院时检查血糖值为(22.47±1.37)mmol/L。

1.2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关于糖尿病知识、预防等知晓情况,按照问卷调查结果,给予针对性护理,强化保健咨询、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多途径护理,使患者了解鼻糖尿病、饮食护理的知识需求。经过调查显示,患者并不太了解糖尿病知识,大多数患者都是得病后才得知,许多患者具有恐惧与绝望心理,为使护理人员更为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可针对性服务患者,推行一对一患者管理、负责制度与服务理念。根据医嘱实施饮食护理,患者按照“少食多餐和定量定时”用餐,建议摄入各种新鲜蔬菜,例如低脂肪、高蛋白与豆类食品,严禁糖类饮食摄入,防止辛辣、高淀粉[2]。

首先,针对性护理。按照患者工作性质、标准体重,准确估算每日总热量需求量,同时,加强总热量控制,防止碳水化合物摄入,对双糖、单糖进行严格控制,提高蛋白质类食品,例如豆类、肉类与蛋类,确保维生素供应,对钠盐摄入进行适度控制。

其次,控制好食物分配比例。对于碳水化合物、脂肪与蛋白质,脂肪约为24%左右,每公斤体重、每日为0.8g左右,每日摄入量为55g最佳,禁止使用动物油,降低高胆固醇食物摄入,例如内脏、鱼,禁止烟酒,减少钠摄入,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g。碳水化合物约为65%左右,控制好供给量,防止过低、过高。如太低,会增加脂肪代谢速度,极易引起酮症酸中度,通常每日300g主食,例如面条、米饭等。蛋白质约为18%左右,对于慢性肾炎患者,若代谢、肾功能稳定,可增加蛋白质量。对于肾功能衰竭患者,应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3]。

第三,饮食量的科学分配。对于I型糖尿病患者,依赖胰岛素,可增加一次用餐,每日4次用餐,避免夜间出现低血糖。进餐时间安排:上午7:00,进食全体2/7。11:00,进食2/7。下午5:00,进食2/7。患者临睡前,进食1/7。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若病情逐渐平稳,精神好转,临床尿频与多饮症状完全消失,尿糖检测呈阴性之后,进食改为1日3餐,进餐时间安排:上午7:00,进食1/5。11:00,进食2/5。下午5:00晚餐进食2/5。若根据上述规定,患者进食后,仍然感觉饥饿,可增加新鲜瓜果、蔬菜摄入,例如南瓜、冬瓜等。在饭前,先吃清淡蔬菜,再进食主食,以增加机体的饱胀感[4]。

第四,优化饮食结构。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需按照定时定餐定量的原则,合理控制主食与副食,选择粗杂粮作为主食,一日摄入500~750g。进餐之前,先吃少许体积较大、脂肪较少的食物,再进食主食,对脂肪与蛋白质摄入进行严格控制,禁止油炸食物摄入。适当进行体力活动,以便养成良好习惯,增加饮食护理效果。在进餐时,以粗纤维量食品为主,例如面条、米饭、蔬菜等,选择空心菜、大白菜、蔊菜等含糖量较少蔬菜。由于水果具有较多糖分,因此应控制好水果摄入量。对于蛋白质摄入,可选择鱼、瘦肉等,选择植物油进行烹调。由于豆类与瓜类食品脂肪量、糖量较少,可增加机体维生素需求,对于肥胖患者,有利于体重降低与饮食控制,因此是最佳进食食品。

第五,加强沟通与交流。患者入院之后,因各个患者文化程度存在差异,对于糖尿病饮食护理知识了解不足,尤其是老年患者,理解力与记忆力相对较差,需进行反复实物演示,加强每餐量。对于文化程度较高者,或久病之后,积累了糖尿病相关知识者。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让患者参与,共同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针对患者饮食建议、情况等,需仔细记录。如有必要,可与营养师共同协议。按照患者体力活动、饮食习惯,制定针对性、个体性的饮食计划,满足患者口味,不影响疾病治疗。加强饮食控制之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情况,总热量是否控制在稳定状态。若患者具有强烈饥饿感,可摄入糖纤维蔬菜,提高患者饱食感。针对胰岛素患者,仔细观测是否多汗、头晕,有无低血糖症状。若发现低血糖症状,检查血糖,摄入糖类、果汁等食品。如有必要,选择高渗葡萄糖进行静脉推注,对饮食总热量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机体需求量,若低血糖经常出现,需向医师报告,优化饮食结构,禁止自己改变饮食,避免病情恶化。

第六,并发症护理。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时常出现并发症,伴随酮症酸中毒,给予基础计量胰岛素,通常为0.6~1.1u/h,在患者用餐前,给予负荷量的胰岛素皮下持续性输注,以鼻饲流质食物为主,以降低酮体出现。同时,对营养成分、进出量进行记录。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通常伴随高血压与水肿,防止钠盐摄入,增加高生物蛋白质,例如豆腐、牛肉、鸡蛋等。对于伴随肾功能衰竭者,合理控制蛋白质,若出现感染,提高蛋白质量。对于伴随高脂血症患者,严格控制每日脂肪量,一般<19%。

第七,低血糖饮食护理。对于低血糖症状较轻患者,且神志清醒,可选择22g葡萄糖冲服,一般几分钟后,低血糖症状消失。对于低血糖症状较重患者,选择22g葡萄糖冲服,增加水果、馒头等摄入,通常十几分钟后,低血糖症状消失。对于低血糖症状严重,且神志不清患者,立即送医院。选择葡萄糖、糖类食品,置入患者口中,防止出现肺不张、肺炎。同时,糖尿病患者必须禁止烟酒,因烟酒会扰乱脂肪代谢,增加脂肪肝发生率,酒精对胰腺造成直接损害。对于每日膳食,需增加钙锌等元素摄入。饮食护理并不是饥饿疗法,而是避免出现低血糖,采取食物交换法,确保每天进食多样化,以确保患者养成科学生活习惯,增强糖尿病康复信息,定期寻找饮食调养师,向专科医师咨询糖尿病的相关饮食知识[5]。

第八,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后,应协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指导患者如何控制饮食,主要以总热量控制为主,按照患者体力活动量,对总热量进行调整。对于蛋白质、脂肪与糖分,必须合理搭配。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按时、自主、合理服药,常饮水,多吃高蛋白质低热量的食物,常做排痰与呼吸练习等。此外更注重身体保养与锻炼,吸烟患者尝试通过吃水果、喝牛奶等方式代替吸烟,逐步从减量吸烟慢慢向戒烟过渡;闲暇时常参与社区活动或自发进行慢跑、打太极等锻炼,指导如何具体进行家庭饮食治疗。患者生活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每日用餐之后,进行适度运动。在运动时,预备糖类食品,便于低血糖发生时服用,防止由于长期节食,导致蛋白血症。或由于高蛋白的长期摄入,而导致营养失调。向患者及家属仔细讲解疾病、饮食护理等知识,争取家属配合,在家庭起着监督患者作用。嘱托患者按期回院检查,按照血糖浓度高低,对饮食方案进行随时调整。

1.3评价标准

治愈:经过护理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改善,血糖处于稳定状态。

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至90%以上,血糖下降至40%以上。

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证候积分降低至30%~69%,血糖降低至20%~39%。

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经过护理后,38例患者的HbA1c水平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得以明显改善。护理前,38例患者的HbALc水平为(9.9±0.5),护理3个月后(8.8±0.6)。同时,患者护理后,各类指标得以改善:37例患者躯体症状改善,2例患者焦虑,1例患者抑郁。经过治疗后,38例患者治愈率52.3%、显效率28.2%、好转率12.8%,总有效率93.3%。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方式与饮食结构日益趋向多样化,主要以高脂、高蛋白量为成分。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临床上糖尿病疾病在老年群体中发生率逐年提高。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以服药方式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主要方案,但随着该疾病病程的不断延长,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已经失去药效力,导致患者血糖水平居高不下,如不及早进行胰岛素干预治疗,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将会有增无减。

糖尿病因遗传因素、免疫调节水平异常及微生物感染等一系列致病因子,在人体体内不断作用,引起机体胰岛功能下降、胰岛素抵抗力降低,进而引发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血糖异常上升为表现特征,此外,典型患者表现尿频、饮食多、消瘦等症状,血糖水平一旦失去控制,导致出现诸多严重并发症,最终导致肾脏、眼部、足等相关处衰竭症状,甚至无法治愈。临床上2型糖尿病是指成人发病型的糖尿病,通常在45~80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高达90%。根据临床研究发现[6],糖尿病是一种多因化疾病,是一种综合病症,病情均不同,临床的治疗方法较为单一,疗效往往不理想,仅有通过综合治疗、综合护理,才可有效控制病情。饮食护理方式,是指帮助、指导糖尿病患者学会患者饮食技巧、能力,关于糖尿病教育、护理、饮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有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在该组实验中,护理前,38例患者的HbALc水平为(9.9±0.5),护理3个月后(8.8±0.6),研究患者HbAlc水平得以明显改善,在这说明,饮食护理作为糖尿病护理的一种专科护理,可提高患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掌握有关技能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护理是一种专业饮食护理方式,为患者提供的专业信息,帮助、指导其它科室护士的护理质量、管理技巧,有效推动护理工作发展,护士可实现一对一护理、教育、指导。如对患者运动、健康行为、饮食指导等,协助患者建立健康观念,改掉不良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促进患者的健康,减少医疗费用。

护理体会:糖尿病患者得知患病后,加上长期疾病折磨,通常心理波动较大,需给予耐心疏导,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知识,以提高治疗配合性。同时,在饮食护理,制定饮食方案时,按照患者病情状况、饮食习惯,优化饮食结构。对不正确生活习惯、饮食观念,必须给予及时纠正,确保食谱多样化,合理搭配每日摄入量、摄入成分。在进餐时,对于胰岛素治疗患者,必须按时进食,在注射胰岛素0.5h后,再进食,防止出现低血糖。加强营养咨询,强化健康宣教,使患者明白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疗积极性、耐久性。对血糖波动范围进行观测,仔细记录患者体重变化、进食情况,对饮食方案进行合理调整。同时,指导患者按照医嘱用药,按时进食,确保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按照患者实际情况,指导患者制定出院后的家庭食谱,介绍食物种类、成分,嘱托患者定期到院检查[7]。在该组试验中,患者护理后,各类指标得以改善:37例患者躯体症状改善,2例患者焦虑,1例患者抑郁。在饮食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改变护理观念,提升主动护理意识,由入院开始至患者出院,给予连续性的护理。同时个体化和转病化健康教育,按照糖尿病疾病特点,给予辨证护理,使护理服务与患者更加贴近,不满足不同患者需求,让患者能够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护理后低血糖、肺炎、肾病等发生率,确保护理能够顺利完成,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在该组实验中,38例患者给予饮食护理,经过护理后,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治愈率52.3%、显效率28.2%、好转率12.8%,总有效率93.3%。

综上所述,对于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食护理是首选疗法,加强饮食护理,可有效控制血糖,有利于病情稳定,降低总热量摄入,确保体重处于最佳水平。营养供给合理,满足机体能量需求,防止、降低并发症,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饮食进行严格控制,掌握饮食计算法,在总热量控制标准上,提倡低脂肪饮食与高纤维摄入,以少食多餐的原则,指导患者饮食,以便于更好控制血糖。可以说,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可控制机体总热量,使胰岛负荷下降,起着纠正代谢作用,促进机体营养平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参考文献]

[1]石彩霞,方坤洋.糖尿病中医饮食护理相关问题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9):1692-1693.

[2]王海霞,杨树梅.糖尿病的饮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27):282-283.

[3]蔡孟霞,戚凤琴.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J].健康必读,2013,12(8):524.

[4]杨树锋,刘宁.饮食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3):2968-2969.

[5]崔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5):59-60.

[6]贲曙萍,熊德华,秦婉玲,等.糖尿病肾病饮食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3,27(9):772-774.

[7]田莉娟.浅谈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10):335-336.

第11篇

[关键词] 老年眩晕;辨证施护;分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5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a)-0115-02

眩晕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主要因老年人肝脏功能的衰退而导致心理状态上的失常,对老年人的身心有很大的损伤[1-2]。老年眩晕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给予分型辨证施护,这对于老年眩晕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3-4]。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0例老年眩晕患者,经过积极的药物治疗和中医辨证施护,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50例老年眩晕患者,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5~83岁,平均(72.2±3.4)岁;病程3个月~38年,平均(17.5±1.7)年。其中临床诊断为高血压28例,脑梗死6例,颈椎病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11例。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型28例,痰浊中阻型10例,气血亏虚型8例,肾精不足型4例。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给予老年眩晕患者常规治疗时,需密切观察老年眩晕患者的病情,观察患者的脉象和血压变化,注意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对于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压,嘱咐患者在有胸闷、视线模糊等眩晕发作前兆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受到伤害。重度眩晕者病症发作时,需卧床休息,避免受到打扰,直至症状减轻时方可恢复活动。眩晕患者多年龄高,病情不稳定,很容易在日常活动时出现紧张的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护理时,需态度亲和,细心周到,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适时做好心理疏导。这对缓解眩晕患者的临床病症,减小焦虑、激动等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威胁,加强老年眩晕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辨证施护 中医认为眩晕病症主要因肝阳上亢、气血亏虚、痰浊中阻、肾精不足等因素导致,在给予施护时需根据病情不同给予辨证分型施护。

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动脉硬化、高血压引发的眩晕耳鸣,面色潮红,头痛脑胀,因激动、烦劳等导致头晕加剧,烦躁易怒。在施护时需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养阴安神为重点。给予患者情志护理,加强对患者精神调节护理,减少受到情志方面不利因素的刺激;患者所处的病室需保持安静,室内光线不宜太强;对患者的饮食加强指导,需以清淡为主,适量补给调气物品,汤药适宜温时服用;适时给予患者针灸治疗,主风池、肝俞、行间、侠溪等穴。患者在病情稳定好转后,可以鼓励采用看花、听曲来解闷消愁,以调节情志,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

气血亏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贫血、脑部供血能力差而引起的头昏眼花,面色苍白,神色疲惫,不喜言语,发色不泽,在其劳累时病情加重。在施护时需以补血益气、养心健脾为主。此类患者的病室需阳光充裕,保持室内温度和室内空气清新;患者的饮食需要保证营养丰富,多食鱼、瘦肉等补血益气之物,辅助以党参粥、黄芪粥等调养脾胃;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适时锻炼,增强体质,避免患者因劳累导致眩晕症状的复发;适时给予患者针灸治疗,主肾俞、气海、百会、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患者在病情好转后,需要做到饮食有节制,按时作息,日常生活尽量自理,根据气候变化增添衣物,避免邪气入侵。

痰浊中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气机不利引发的胸闷恶心,头重不举或是如蒙,患者多饮食无节制,情志忧郁,脾胃不和。在施护时需以化痰,健脾,除湿为重点。患者病室需要通风明亮,温湿适宜;指导患者饮食需以清淡素食为主,少油腻,忌生冷,严禁烟酒,防止助湿生痰;患者呕吐后宜服用生姜水和,以助祛痰止咳,常食党参粥,可以达到健脾益胃的效用;对于体形较胖者,需节制食量,坚持适量锻炼;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适时给予患者针灸治疗,主丰隆、中院、内关、三阴交等穴。在施护过程中,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耐心开导患者,以提高老年眩晕的临床疗效。

肾精不足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先天不足、用心过度而导致的精神萎靡,头晕头痛,耳鸣健忘,腰腿酸软及遗精,肾精不足有偏阴、阳虚之分,偏阴虚者多为无心烦热,偏阳虚者多为四肢欠温。在给予患者施护时需以补肾益精,育阴助阳为重点。患者在施护时需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劳累过度;节制;偏阴虚患者需要滋阴补肾,而偏阳虚者需要温阳补肾,在服用汤药时最好空腹温服,使得汤剂能发挥最大效用;偏阴虚患者宜食用甲鱼、黑木耳、羊腰子等物,偏阳虚患者宜食用胡桃、黑芝麻等物,食物不可过咸,防止加重肾脏的负担,伤害肾脏;适时给予患者针灸治疗,偏阴虚者主肾俞、太溪、三阴交等穴,偏阳虚者主肾俞、命门、关元等穴。患者在病情好转时,可鼓励多活动筋骨,适当运动,使得血脉畅通,养气生精[5]。

1.3 疗效评价标准

3 讨论

在对老年眩晕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时,首先需保持病室的舒适及安静,不可有噪音,避免患者因噪声而导致病情加重。室内光线需保持柔和,不可太强。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劳逸结合。尽量避免弯腰、旋转等动作,防止诱发眩晕。

要注意对老年眩晕患者做好情志方面的护理。老年患者在发怒时会导致头晕头痛、面赤等症状,极易伤及肝脏。医护人员需帮助患者消除忧虑、恐惧等情绪,调节心情,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刺激[6]。

同时还需对患者的饮食给予指导,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和低胆固醇,要少食多餐。严禁烟酒,多吃水果。肝阳上亢和痰浊中阻型患者还需注意控制油腻食物的摄入,肾虚脾虚可多食黑芝麻、胡桃、红枣等,要适当增加营养。

在进行施护时,护理人员需态度亲切,动作轻缓、利索,不要对患者造成影响。注意记录患者症状的发作时间和诱发因素,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7-8]。

眩晕是老年常见病症,引发眩晕的病因也较为复杂。但是根据临床患者的不同症状及病因,给予辨证分型施护,还是可以很好地控制患者的眩晕症状,加快眩晕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杨丹晓,谢阗,蔡文娜. 倍他司汀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中老年眩晕症33例临床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09,4(20):604-605.

[2] 刘彩玲,梅洪宝. 倍他司汀加异丙秦注射液治疗中老年眩晕症62例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6):659-660.

[3] 冯艳华,彭华. 眩晕症的临床辨证施护[J]. 新疆中医药,2012,30(3):89-90.

[4] 刘利芳. 眩晕症辨证分型及护理[J]. 光明中医,2011,26(2):384-385.

[5] 黎倩平. 老年眩晕的辨证施护[J].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51-52.

[6] 霍新华. 颈性眩晕的中医辨证施护[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284-285.

[7] 李代琼. 辨证治疗中老年眩晕106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4):22-23.

第12篇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98-02

脑卒中发作后由于中枢神经受压迫损伤,特别是支配咽喉的会咽神经受压迫,会造成病后吞咽困难,喝水或吃食物,甚至唾液痰涎等都引起误吸,入气管造成呛咳,入肺引起吸入性肺炎,对病人的恢复是极其不利的[1]。为了尽量避免发生此种情况,在发病后期及时进行关于吞咽功能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整体恢复都是极其有利的。现将我院进行的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8月——2012年3月,在我院救治的脑卒中并发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100例,包括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41岁,平均年龄为62.3±3.2岁;病因包括突发脑梗塞75例,突发脑出血25例;发病时间最长的为14天,最短的3天,平均病程4.6±2.1天;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患者吞咽等级 首先,患者采用同种治疗,并将吞咽功能进行比较,应用洼田式饮水实验法[2],将患者吞咽障碍的病情程度分级如下:患者半卧位,取30ml常温白水按平时速度饮用,如果患者能够无停顿无呛咳一次性饮完,评分为优;如果无停顿无呛咳二次饮完,评分为良;如果无停顿但有呛咳二次饮完,评分为中;如果两次或以上有呛咳,但可以饮完为可;如果多次饮用均有呛咳无法完成为差。观察组优3例,良7例,中15例,可11例,差14例;对照组优3例,良8例,中16例,可12例,差11例。两组的功能无明显差别。

1.2.2 护理方法 根据吞咽情况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对照组进行健康教育,普通护理,从流食到半流食、从一匙(2ml)到多量(30ml)进行逐级添加[3],增强吞咽食物的难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加强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和功能训练三块,具体如下:

1.2.2.1 心理护理 通过安慰、鼓励、例证、帮助等多种方法帮助患者消除顾虑,能尽快恢复原来的积极热情的情绪,以乐观热情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等系列的医疗动作,使病情稳定,并能被动和主动做好功能训练,克服困难,争取早日摆脱吞咽困难。做好家属思想工作,指出康复训练是比较快捷的治愈疾病的方法,使其有信心面对,并把这种积极的情绪带给患者,使患者增强信心。训练中,观察康复进度,发现问题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1.2.2.2 健康指导 吞咽困难比较轻度的患者,尽量采用经口进食;吞咽困难严重的患者采用胃管进食。

进食:经口进食护理应该采用进食,患者取坐位,颈部向前屈曲,这样会使舌骨肌的张力达到最大化,容易使喉上抬,使食物更容易进入食管;如果患者不能坐起,取仰卧位,并且上半身躯干抬高与床面成30o,并且要尽量头颈前屈;如果是偏瘫患者,要在患侧垫起,即身体向健侧斜倾45o,颈部向偏瘫侧转90o,利用健侧咽部使食物进入,避免误吸减少逆流。这些可减少梨状隐窝部位残留和积存食物。

进食方法和食物选择:①经口进食:患者休息30min后进餐,选择易吞咽、易接受的、温度适宜、能刺激食欲和刺激吞咽反射的食物,将其做成不宜松散有粘性的糊状,以便能顺利通过咽部及食管部位,不在黏膜残留;②鼻饲进食:鼻饲温度在36℃,鼻饲量控制在50-100ml/次,逐渐加至200-300ml/次,每日5或6次为宜。而且尽量夜间停止鼻饲。根据胃内残留量、病情和患者感觉需要调整灌注量及间隔时间。注入食物前先缓慢推注20ml温开水冲洗胃管,无呛咳再推注饮食。采用坐卧或半卧位,食后30分钟后方可翻身或进行康复训练。每天进行口腔护理1-2次,颈部肌肉做主动或被动运动10-15分钟,防止肌肉挛缩影响吞咽。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排出气道异物。患者经口进食量恢复一半,连续2d无呛咳,拔除胃管。鼻饲前核查是否胃潴留,如果发生,延长间隔时间。鼻饲中出现呛咳或引发呼吸困难,停止鼻饲,对症处理。及时吸痰避免引起窒息。

1.2.2.3 功能训练 发音训练:病人张口发“a”音,每次每音发5次,将舌头向前伸出做左右运动,并将舌尖摆向口角、舔下唇、上唇、按压硬腭,每次20个循环;把手指置于甲状软骨上缘,感觉吞咽时它的运动,并照镜子模仿重复动作20次;用食指放于口中模仿吸吮;用冰冻的棉棒蘸水刺激舌根、软鄂及咽后壁,刺激患者做空吞咽动作,每日2次。当吸吮和喉抬高基本训练成功后,指导吸吮后喉抬高,协调可产生吞咽动作。练习到唾液不流出,开始训练经口进食,具体经口进食同健康指导。吞咽时注意空吞咽与交互吞咽相互交替,即进食吞咽后,作几次空吞咽,或饮极少量水,可诱发吞咽反射,又能除去咽喉部位残留食物,避免食物残留积累引起的误咽。食后嘱病人下颏分别向身体的左、右方向转、点头样等多种动作并同时做吞咽动作,除去隐窝内的残留食物。

1.3 评价标准 显效:吞咽困难改善,饮水和进食量增加,增加原来的2倍以上,进食时间缩短无呛咳。有效:吞咽困难改善,饮水和进食量增加原来1倍以上,进食时间缩短。无效:吞咽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结果输入卡方15.0和SPSS14.0,当P

2 结 果

2.1 经过系统的训练和护理,两组患者的吞咽障碍有很大提高,具体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见表2。

3 讨 论

老年患者发生吞咽障碍,会产生厌世情绪,所以,根据此要由有生活经验的护理人员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悲观心理状况,此外,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应全程陪同,“一对一”服务和训练,以便考察训练的不足或缺陷,及时发现并发症或危险因素,早日弥补。在训练之前,要先详细解释所谓吞咽功能和吞咽障碍的基本原理,使之懂得从哪方面有效配合训练。根据个人的吞咽能力,食物的性状从米汤、牛奶等流食向鸡蛋羹、米糊、稠粥等半流食开始,逐渐过渡到软饭等固体物。

脑血管意外患者胃肠道功能减弱,发病初期给予米汤、鱼汤等营养丰富的汤类进行鼻饲,根据病情逐渐增加热量和蛋白质,少用甜食。由糖尿病酸中毒引起的昏迷患者需严格控制和调整鼻饲配方,避免多糖、多脂肪、多淀粉类食物。有胃出血病史患者以温凉全流质鼻饲,出血量大于200ml应暂停鼻饲。吞咽训练包括鼓腮、伸舌训练(舌向前、后、上、下、左、右各个方向)和双侧面部按摩,从护理人员协助做被动运动到自己有意识做主动运动,改善口、面、舌、下颌的肌肉运动功能恢复,促进主动收缩功能恢复。床头每日逐渐抬高,直到患者可以独立坐位,既可以预防性低血压,又可以为进食训练打基础。患者在发病后,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应同时进行,可提高神经系统修复,防止口腔肌群废用性萎缩。

综上,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吞咽障碍早日恢复正常,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董素琴.脑卒中吞咽困难致误吸的原因及预防[J].全科护理,2009,7(10):2685-2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