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教育教学

数学教育教学

时间:2022-05-08 16:2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教育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教育教学

第1篇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时整个教育教学当有着非常重要的分量,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代替的一门基本学科。它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散发性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现如今知识的更新加快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成为现代化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呢?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数学意识

激发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一个急需解决并十分重要的问题。目前的绝大多数的学生都缺少这种意识。主要表现在书本上的东西无法运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他们认为数学就是教材,只是一门学科,对生活没有上面帮助,无法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的无处不在。如何改变学生的这种错误观点?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从以下四点着手:1.注重数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2.注重把数学知识教学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3.运用数学知识在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4.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模型。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习和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来使学生明确到学习的有用性,培养他们学习的需要性,有了需要就会有学习的兴趣。而教学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最直接的关系。因而,在数学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社会和学校提出的客观要求与期望变为学生自己内在学习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改变被迫学习,变成自己主动学习。那么我们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1.巧设导语,引发兴趣。2.动手操作,提高兴趣。3.精选练习,发展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不是说一定要学好数学,而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当中同时还包括了其他的一些,比如说比较能力、抽象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所有这些都与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密不可分,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一般要经过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四个阶段。

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就小学生而言,它的一些教材上的概念和介绍都很抽象,给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有一定困难。那么,老师可以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一下可能效果就大不一样。比如三角形可以用纸折出来,然后动手裁下来,只有做到手脑并用,可以获得直接感性知识,并建立起清晰鲜明的知识表象,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创造条件。因此,在教学中要非常重视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故动手操作只有与思维紧密练习起来,才能促进感知转化内部智力,深刻地理解知识的本领意义,也有效地锻炼了学生之创新能力。

五、授课内容要推陈出新

目前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再是只看教师的讲授水平,更重要的要看教师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后再备课,不已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应该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老师务必要做到这几点:1.方法的创新。可以采用设问法、联想法、动手法等等。2.目的的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3.过程的创新。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六、教学要坚持全面性

素质教育应该是面向全校全体学生,不仅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求整体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自由、全面充分的发展。因此,老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时刻注意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比如对于数学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老师应该多些耐心,多些关照,课上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给予他们上台发言的机会。个别的可以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熟悉教材,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信心。而对于各方面表现都很好的优等生,老师要尽力创造机会和条件,给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和智慧的舞台。

七、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是创设和谐愉快课堂气氛的基础。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由于受几千年师道尊严封建思想的影响,我们国家自古以来基本上是把教师放在一个极高的位置。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地位是绝对不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了绝对的权威。因此,要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教师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而是与学生平等的人。要构建师生平等、民主、亲密的关系,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教师必须首先爱其生,在与学生的谈话中,不管是问问题还是与学生交流或是评价学生都应是以平等的口吻,不能够区别取代,要让学生感觉你既是老师有可以是朋友。

八、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是小学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数学教育教学当中中,数学老师应当充当好老师、朋友的角色,不仅在学习方法上教会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解题学习,并通过朋友的身份来及时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心理和成长心态。与学生关系融洽,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带着积极、向上、乐观、创新的态度去融入到数学学习当中去,同时提高数学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技术含量,有效的开展好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作者:方慧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罗坳镇河坪小学

第2篇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内在的思维发现规律,并能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正所谓“授之以渔养其终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纯粹地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方法,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教好数学,就要在课前考虑如何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如果不进行教学设计,就不能很好地、有效地组织教学,就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完全地传授给学生。讲台是教师的舞台,教师要想把这台戏唱好,必须预先进行创作、设计,所以教师既是作者,又是导演,还是演员,同时还是乐队的指挥。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设计是一个不断改进、日趋完善的过程。我在设计《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当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我在设计这一课时时,按照“授之以渔养其终身”进行设计、组织教学的。

一、教学设计的初稿

我开始写教案时,就简单的按教材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和以往的经验一气呵成结果,认真看了之后,才发现缺乏新意,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程式化的过程,没有体现出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可见,我的这份教学设计是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只是凭借经验来完成任务是不行的了。经过思考后,便开始进行修改。我参阅了很多的有关资料,在导课、准备和练习上加了功,并且把每个环节又重新安排了一下,要比第一次心中有数多了。就这样,我的教学设计初稿完成了。

二、教学设计的实施

教案设计的合理性只有通过教学来验证。终于到了试教的时候了,我就按照教学设计的初稿开始上课。前几个环节都顺利完成了,可是,时间不够了,到要练习的时候下课了。课结束后,我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之后,我明白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只是考虑到了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每个环节都在强调要教的新课的概念,反复不断地分析给学生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决问题。老师教的很累,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看来,教学设计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备学生怎样学,学什么更为重要。

三、教学设计的修改

经过第一次的试教,发现了教案中存在的问题后,对教学设计的修改也是必要的。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能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以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成关键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去解决这些问题,比老师反复讲解的效果要好。课后,我又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重新修改。在引探准备中,主要复习一个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回忆“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了解一个物体运动的特征,并联想行程问题中一些经常考虑的因素,为新课作准备。而第二个环节里,我将几个概念分散在每个细节的环节里,一个部分讲一个概念。首先,在准备题中,通过学生演示,解决“从两地出发、相向、同时”;然后,在填完表格后,设计几个问题解决“相遇”的概念;再通过表格里的数据让学生观察,回答问题来解决“相遇时间”;接着,带领学生一起总结“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特征;最后,在学生自己解答例题的过程中,分析“相遇问题”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算法进行解答,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解决“速度和”的概念。这样以来,概念很清晰,相信学生也容易理解,不会混淆,也会节约时间的。

四、教学设计的再次实施

经过这次修改后,我对《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的认识又深了一步。于是,拿着新的教案,我又一次的走进课堂,并邀请了学校的数学老师们来听课。这一次的课比第一次大有进步了。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教学环节紧凑,过度自然,概念讲的清楚,学生思维活跃,充分发挥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每个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去解决,并且学会了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看来,教案是要经过反复修改、精心设计才可以将教学过程实施的更好。

五、教学设计的反思

第3篇

关键词:数学教育;素质教育;初中

一、要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加深基础知识的学习培养

所有的教学都是以课本为依据的,课本是百源之头,题海中所见的题型,都是课本基础内容的演化,而且数学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是环环相扣的,所以学习时要让学生全面掌握,在课后复习时候也要注意一些细节与方法。

1.了解并掌握应用基础知识,在学习的时候,要认真研究例题,充分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典型例题进行特别讲解,通过分析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提高了能力。

2.深化学习基础知识,在复习的时候,要求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整理之余,还要会运用,通过对题目认真分析后,透彻理解,找出规律。

3.了解知识,巩固基础知识,对日常所学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进行系统整理,把学习到的一些知识点或片段组织成一种新的知识链、公式链、运算链,从而更加系统认识课本的知识。

二、基本概念的学习,重点是抓实质

数学的概念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靠死记硬背来理解,是重在理解本质的,数学概念的学习一定要克服机械的记忆方式,在数学的概念理解问题上,首先要了解其本质特征,再去了解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其次,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愿意投入情感,数学教师要用情感教育唤起后进生的学习热情,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学生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在施教过程中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教学目标的设立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都要蕴涵丰富的情感,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按照《大纲》要求,要贴近现实,尽可能的举出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多讨论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学知识是从现实剥离出来,又能指导现实生活,学生就不会感到知识枯燥了。

教学方法是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来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所采取的一种途径和程序,其中包含了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还有二者相互之间的联系,任何教学的活动都离不开方法,没有系统的方法,教学活动就不完整,指导中学生完成数学的学习,是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作为数学教师必须精通数学方面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学生掌握各种学习方法,使他们能主动、独立的学习,最后达到课程要求。

1.要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方法,可以牢记学习数学的环节,要让学生看重“四项认真”: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等四项工作都认真,数学的教学工作同时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初中的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才是关键的。

2.解题方法的方式学习,用什么样的角度去看解题,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数学问题,这些疑惑,对于学习数学的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解题最基本的要求,是对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再通过灵活应用来解题,同时也检测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度,我认为,数学的解题一定要讲究方法,我们在做任何一道数学题,都会伴随着这样或是那样的方法,没有方法的解题一般是不存在的,方法只会存在繁与简之分,我们要提高解题的能力,就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人的思想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同的人遇到同一道数学题,就会有不一样的解答,当然同一个人对于同一道数学题也可以有不同的解法,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通常有相同或相似的解法,在方法上,我们会提倡一题多解。

三、结论

任何的学科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极大的延重性和特性,本文只是依据我个人的观点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总结得出了一些常规教学方法和观点,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实际的借鉴和参考,数学教育的发展仍旧需要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创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数学一直是许多学生的学习障碍,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喜欢数学,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它的一大难题,需要数学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手法上进行创新,满足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和期望。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1.教学目标的设定

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改变传统的以传授具体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思路,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

2.对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传授书本上基本知识的同时,根据学生的接受和学习能力,引进生活中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掌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定,除了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外,还要注意学生的需求,可以进行“问课”,向学生寻求学习的意愿和要求,询问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将数学教学的内容进行完善和补充,保证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二、教学手法的创新

1.改革课堂模式,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保持课堂的活泼、生动,激发学生的热烈讨论、积极发言,那么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已经成功了一半。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是提高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课堂进行创新的目标。

要改革数学课堂氛围,教师需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要将学生摆在首要位置,为学生的学习利益考虑,给予学生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教师在讲完相关的知识后,将准备好的与课内知识有关的课外或生活中的问题提出来,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讨论的组合可以是学生就近自由组合,也可以由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分组。在讨论期间,允许不同组的学生自由走动,交换观点,而不必强求纪律,束缚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此外,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要多设计新鲜的、有趣的问题,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和讨论热情。防止问题过于抽象或理论化,使学生疲于理解,无法展开讨论。

因此,无论是学习氛围的营造、课堂纪律的放宽还是问题的设计,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是改革课堂模式的前提。

2.改变教师角色,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课堂上的主要关系,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堂上,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往往更强。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对他们的学习心态影响极大。因此,教师要注重改善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防止学生因害怕数学教师,转而害怕数学课,影响到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的角色,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参与者,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提问,在学生集体讨论的基础上,给出耐心的解答,保证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的讲解使学生觉得自己得到重视,从而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此外,学生在无法回答教师的提问,或回答错误时,教师也要避免一味地惩罚,而是要对学生细心引导,使他们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这样会使学生对错误理解更加深刻,避免再犯。

而课下,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将教师当作朋友,有利于拉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教师的喜欢转移到数学课上,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3.组织多种教学活动,丰富教学手段

小学生的个性,使得纯理论式的数学教学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需要更多直观的、易于理解的教学活动的支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难题提出来,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寻找更为合适的答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和学习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数学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和解决数学难题,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几何知识直观展示,以增强学生对几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这些都有利于创新数学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总之,创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手法,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对数学教学意义重大。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更需要学校和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更加卓有成效。

第5篇

【关键字】小学数学 创新 教育 教学 策略 经验

一、小学数学教学做好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历史在创新中前进,人在创新中成长,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更多的适合时代的创新人才,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在享受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它的实施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搞好“创新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当前务必具有的基本技能。

由于小学生的教学创新思维能力需要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训练过程,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二、创新教育要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设计一个有趣的问题,谁能在5、50、500后填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将它们连接起来?学生为之感到新奇,议论纷纷。有的说加上元、角、分可得到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加上米、分米、厘米可得到5米=50分米=500厘米,此时教师提出能不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于是学生就得出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对于这几数之间是否相等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这样的情境创设,形成悬念,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能力和习惯。

三、创新教育要倡导一题多变,诱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数学教学中进行一题多变,不仅可通过将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加以改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更应强调计算题中的一题多解,诱导学生进行发散性创新思维的目的。

1.应用题一题多解,改变题目的不同条件和问题。

例如:“学校购进图书300件,发到各班共180件,还剩多少件?”教师引导审题后,要求学生改编成新的应用题,学生改编后形成如下:

(1)学校购进图书300件,发到各班共180件,还剩几分之几?

(2)学校购进图书300件,发到各班共180件,发出了几分之几?

(3)学校购进图书300件,发到各班共180件,购进的比发出的多几分之几?

教师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自由地展开创新思维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向纵深发展。

2.计算题中一题多解

例如:“用简便方法计算25×32”,教师应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积累的经验去探索解题的方法。结果学生会有许多不同的解法,比如他们就会分为:

(1)25×4×8或者25×8×4

(2)25×2×16

(3)25×30+25×2等等

综上所解,对于多种解题方法,同样也能达到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发散思维的目的。

四、创新教育要重视说理训练,扩大学生的思维范围

说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一工程队,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照样计算,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针对本题,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这样分析:

1.用由果索因分析:要求出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必须先知道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条件告诉我们4人6天共修公路240米,所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是可求得的,因此,本题列式为:240÷4÷6×8×12

2.用由因导果分析:已知4人6天修公路240米,可以求得每人每天修公路多少米?已知每人每天修路多少米,那么8人12天修公路多少米就可求出。列式为:240÷4÷6×(8×12)

3.用推理、假设、探究分析:由题意可知每人每天修公路的米数一定,假设工作的时间不变,人数由4人增加到8人,是原来的2倍,修公路的米数也相应增加到原来的2倍。而时间由6天增加到12天,是原来时间的2倍,所以修公路的米数应是原来的(2×2)倍。列式为:240×(8÷4)×(12÷6)也就是:240×(2×2)

这种分析思路让学生学会并掌握说理的训练,优化了应用题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题途径的能力,在指导学生有理有据地分析解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逻辑性。

最后,再结合以上三道算式,让学生根据不同的解法说说每一步表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总之重在说理,以完善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创新教育要要充分利用风趣和幽默,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恰当的风趣幽默,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这都得益于教学中的风趣与幽默。如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有头45个,足116只,问鸡兔各几何?”时学生心算、笔算后仍面露难色。这时教师下令:“全体兔子起立!提起前面两足!”学生开怀大笑。之后,教师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足数一样了,上面45个头,下面多少足呢?”学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 “26只”这时学生欢快地叫起来“有26÷2=13只兔子,32只鸡”。

与此同时,平等、民主、亲密的师生关系也是创新教育课堂的基本要求。这种关系应用于课堂,但建立在平时。所以,我们教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须首先爱其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平素就应不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修养,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付士红.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思考《吉林教育》2008第35期

第6篇

一、对接教材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发挥阅读材料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导学功能

阅读材料对数学教材部分内容进行了加深和拓展。通过阅读材料使之与其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对课本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再理解,是教学的重要补充。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它理解教材的重点,突破教材的难点,有利于增强双基、巩固知识,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如《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是对集合运算的拓展,推导出两个有限集合A、B元素个数的计算公式:Card(A∪B)=Card(A)+Card(B)-Card(A∩B)。运用这个公式可以求出两个集合并集元素的个数。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探究这个公式,并从集合的韦恩图上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如何求集合A∪B∪C中元素的个数。在学习《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将“平面向量”、“空间向量”两部分内容进行复习、归纳、总结与比较,并要求学生找一找在实际问题中向量应用的例子,进而进行合理的猜想和推广,将二维、三维向量的概念由实际问题的需要而推广到n维向量,并且根据类比推理,得到n维向量的性质和相关计算公式,尝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如证明柯西不等式等。在《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一文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引导学生探究:1.给出三条边和三个内角这六个元素中的任意三个,三角形是否能唯一确定?已知那些量可以唯一确定?2.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呢?通过对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深化了学生对解三角形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正弦定理的认识,使学生能够根据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内角的特点,迅速判断出三角形解的情况。新课标的核心是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会学习、善思考、能创造的新型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把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移到注重发展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上来,把能力的培养有效的融入到平常的教学之中。阅读材料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提高数学素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魔术师的地毯》与《斐波那契数列》,魔术师的地毯中的四个数5,8,l3,21就是斐波那契数列中相邻的四个数,那么从该数列中任意取出其他相邻的四个数,还能玩上述魔术吗?多出的一个单位面积到那里去了?通过分析、类比、探究。就可以发现斐波那契数列的两个有趣而重要的性质,(ⅰ)an+12=an•an+2+(-1)n,(ⅱ)an+1•an+2=an•an+3+(-1)n.斐波那契数列数中任意一方面每个斐波那契数列数的平方与它的左右两个数的乘积相差1,另一方面斐波那契数列相邻的四个数中,中间两个数的乘积与两边两个数的乘积也相差1。也正是具有这种性质,才使得分割重拼的魔术得以进行。另外,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自然数的数列,通项公式居然是用无理数来表达,从第3个数起,每个数与它的后面那个数的比值,都很接近于0.618,正好与“黄金分割”相吻合!

二、揭示知识产生过程,提炼数学思想方法,发挥阅读材料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探究功能

数学思想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灵魂,是沟通知识和能力的桥梁。数学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生如何学习数学知识,更要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阅读材料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欧几里得〈原本〉与公理化方法》中,介绍什么是数学公理化方法:(从尽可能少的原始概念和尽可能少的一组不加证明的原始命题出发,应用严格的逻辑推理,推导出其余的命题,使某一数学分支成为演绎系统的一种方法)。公理化方法对数学的研究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坐标法与机器证明》、《笛卡儿与解析几何》、《对数的发明》,让学生了解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来龙去脉,使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单位圆中的有向线段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祖暅原理与柱体、椎体、球体的体积》中通过“转化”间接地求出体积,蕴含化归的数学思想;《割圆术》则体现了极限的数学思想。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最感兴趣、最重要的是能领悟数学家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探究问题的途径,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围绕阅读材料,让学生重温前人对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或者尝试用前人的方法去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如在《坐标法与机器证明》中,我国数学家吴文俊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思想是把空间形式转化成数量关系来处理:首先取适当的坐标,几何定理的假设与终结通常都成为多项式方程,称之为假设方程与终结方程,满足定理假设的几何图形,就相当于假设方程组的一个解答或零点。要证明定理成立,就是要证明假设方程的零点也使终结多项式为零。在《割圆术》中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采用“以直代曲,无限趋近,内外夹逼”的思想,这种算法的关键是用圆内接正多边形与圆外切正多边形内外夹逼,并确定其中的递推关系现代数学家将递推关系编成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高速运算,圆周率已超过了2061亿位,现在人们更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在算法上取得突破,让计算机更有效地计算π值。通过对这些阅读材料的学习和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三、深化知识内涵,完善知识体系,发挥阅读材料提高

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科研功能有些阅读材料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不理解,教师也不一定都能理解透彻,需要教师查阅各种资料,静下心来思考才能解决。教师在思考和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实际上是一次再学习的过程,对深化知识的内涵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对于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交点的个数的探究,如果不进行深入的研究,怎么能知道他们可能会有三个交点呢?更不会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会有三个交点。有些阅读材料,在原来的基础上可以拓展、延伸,开拓学生的视野。如祖暅原理可以作如下推广:①夹在两条平行直线之间的两个平面图形,被平行于这两条直线的任何直线所截,如果截得两个线段的长度之比恒等于p:q,那么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之比恒等于p:q。②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何平面所截,如果截得两个截面的面积之比恒等于p:q,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之比也等于p:q。利用这两个原理,我们可以用球的面积公式推出椭圆的面积公式,用球的体积公式推出椭球的体积公式。有些阅读材料,只给出了结论,并没有给出证明,学生阅读后心中会产生疑问,这个结论对吗?这就需要教师对阅读材料进行补充。如用一个平面去截圆锥,为什么随着圆锥的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不同时,其截口曲线分别为椭圆、抛物线、双曲线呢?

当光线从椭圆的一个焦点射出,经过椭圆反射后,反射光线为什么一定会经过另一个焦点呢?只有教师通过研究并把推理证明展现给学生时,才会消除他们心中的疑问。有些阅读材料,学术性太强,趣味性不足,并且难度太大,学生不容易看懂,这就需要教师对阅读材料再加工。如《对数的发明》,只是照搬了数学史上纳皮尔发明对数的事件,几乎未作任何加工。对于高一学生,看了后也许不但没有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对数,反而会变得更加糊涂。教师可以研读纳皮尔的遗作《构造奇妙的对数表》,理解对数值的几何根据及其构造对数表的过程,借助运动学,用几何术语阐述对数方法,再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数学现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分析对数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对数定义的合理性。教师通过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思考、探索、加工,不但开阔了自己的视野,丰富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学习数学家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使自己从前人的活动中吸收经验,从而在实践中少走弯路,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

总之,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不应该是被教学遗忘的角落,而应该成为教学改革的试验田。教师应充分认识阅读材料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更好的推动新课程教育教学的。

作者:林玉忠单位:安徽省天长中学

第7篇

[关键词]:素质化;中学数学;教学

一、素质化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传承人类的智慧,包括人类积累下来的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对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认识。人生是有限的,知识增长是无限的,要使学生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去掌握无限增长的知识,仅靠机械传授、被动接受知识是断然不行的,在教育的过程中,教给受教育者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这才是素质化教育之本。

意外的发生往往让学生们很惊讶,让学生们意识到问题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思考。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思维的积极转换与延伸,认识到了以往固有思维的不足,同时对于新的思维留下了深刻印象。

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时,课堂开始时我便问学生: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都是方程x2-7x+12=0的解,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可以是多少?很多学生都能通过计算得到答案为10或者11。然后我指出答案有误,学生们都感到很惊奇。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大家发现这个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它的周长可以为9、10、11、16。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单调乏味的,而应该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及积极性。若能适当安排课外实践,在实际生活中充分实践理论知识,这是和课堂教学很不同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意外,然而却能帮助学生更牢固的记住相应的知识,这也是素质化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种良好体现。比如我在“相似性”的教学时,带领学生分别组织了两次课外实践。一次是利用线段的成比例,测量了操场上树木和旗杆的高度,另外一次则是运用相似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测量不能直接到达的两点间的距离。这两次课外实践都非常有意义,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完全掌握到了两个课题的原理,并且记的特别牢固。

二、素质化教育应当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化教育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学应当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很好的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也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是发展学生直觉思维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大胆的展开猜想与假设,这也是让他们的直觉思维得以发展的最直接的方式。很多时候直觉的酝酿都是来自大胆的猜测与假设过程,古今中外的很多伟大的学者也是经由假设与猜测的过程然后逐渐得出伟大的结论。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到头的牛顿,这个过程给予他灵感,他由此大胆的假设一定是有来自某个地方的某种吸引力让苹果从树上坠落下来。基于这个假设的他不断为自己的理论找依据,并且加以验证,最后终于产生了伟大的牛顿力学定律。合理的猜想与假设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泉,这一切也是酝酿学生直觉思维的摇篮。

在学习分式的化简时,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分式学生感到很头疼,不知道从而着手,很显然常规的方式都不太管用。在大部分分式加减运算中,学生们都会习惯性的先通分再进行加减运算,然而也会碰到这个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我会有意识的给予学生相应的启发,让他们先用心观察分式的结构,观察分式的分子、分母,寻找形式上的特点,这个指点显然很管用,很多学生都意识到可以用新的方式,这不仅帮助学生跳出了一直以来的定式思维,让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经教师的启发后学生的思维也豁然开朗,他们会通过大胆的猜想与假设来找寻新的解题方法,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三、素质化教育应当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数学能力其实就是学生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能力,在素质化教育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参考点。数学学习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很多数学知识都是具备连贯性的,想要学好新的知识必须对于过往的数学基础有良好的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仅考验着学生的思维,也考验着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综合掌握水平。教师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能够很很好的看出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因此,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成为很好的素质化教育程度的评价依据。

在学习《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的掌握圆锥侧面积及全面积的计算方式,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或者给他们推导相关的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结合过往的知识自己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算出圆锥的侧面积及全面积。很多学生都有点不知所措,看着圆锥的模型感觉摸不着头脑,这时,也有一些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生意识到圆锥是可以展开的,通过将圆锥展开成一个平面后能够很直观的看出那是一个扇形,对于扇形面积的计算学生们是清楚的,于是,对于圆锥体的侧面积及全面积的计算也由此能够推导出来。通过这样的思路,一些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找到了计算方法。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自己很有成就,其中他们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对于他们积极的思考及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

结 语:素质化教育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育教学更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才能让各类数学问题迎刃而解。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这才是素质化教育之本。同时,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创新能力的具备才能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此外,素质化教育背景下的中学数学教育同样应当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某种程度上教师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能够很好的看出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素质化教育只有从多方面更为深入的展开才会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宋丹萍;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J];才智;2008年23期.

第8篇

【摘 要】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空前最难管难教的困窘局面。数学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数学教师要有敢于挑战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能力和胆量。灵活掌握教材内容,注入新鲜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有兴趣。

【关键词】数学 教育 教学 做法

目前,数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空前最难管的困窘局面。由于家庭原因,农村学生的家长多数为了家庭子女读书不得不来到大中城市打工,把子女丢在家里,送进学校读书就算放心了。所以,无人管教,更无人辅导,学校也出现了一些班级学生因数学成绩差而影响了其他学科也不学的现象。造成数学成绩差不贪学的原因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当然我认为就是当数学教师的原因了。有许多教师只强调生源问题忽略了数学教师的教学管理指导而出现问题。教师如何提高本班数学教学质量,只是抱怨学生、家长、社会是不行的,数学教师要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那就是数学成绩是比不上其他学科成绩。一切都要有一种精神准备。

首先数学教师要有一颗最良好的心态,心平气和的接受挑战,每天都要坚持不断的努力工作,坚决不让学生不好好学习数学这门功课状况进一步恶化,一步一步地改变数学成绩落后于其他功课的现状。对学生学习数学要注入感情大投入,对双差生要理解,要热爱,要尊重学生的处境,数学这门功课学习进步是很艰难的。有些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因而缺少家庭的温暖。数学教师要以学生家长的角色来关爱他们,特别是生病期间更要对差生的关爱,让学生感受数学教师关爱就像父母甚至超过了父母亲。数学教师要以情动人,如果学生感觉到数学教师不爱自己,那学生就会痛恨数学教师,每天制造恶作剧。数学教师热爱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一些想法,否则数学差生会一致和数学教师处于对立面,和其他任课教师也对着干,严重影响课堂纪律。

数学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点滴进步,一旦发现,立即予以全班表扬,用这种方法来逐步恢复差生的信心和决心。比如,爱迟到的学生连续几天没迟到,数学教师来一个全班表扬。马上让同学们观察学习,只有学生有进步,才能看到班集体整体成绩的提高。因为数学课一节课也不能缺席,有时迟到了几分钟都会受到影响。每一位学生所犯错误是不一样的,迟到、早退、旷课是会影响数学知识的掌握。

数学教师要因人而异地进行帮助补课。数学教师一旦接手数学差生,就要有感于忍受最大的苦恼。当看到没有明显的效果,而又用了很大的力气时更不能气馁。要鼓起勇气,不然,学生会把数学教师看的无能为力,对数学教师失去信任感。要有我一定要有勇气把这个差生带好的信心和决心,学生整体表现是反复无常的,一定要鼓励自己坚持坚持,带数学差生一定要有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信心和决心。要敢于和学生磨,和学生耐,就是要有恒心和信心。

不要把名和利看得太重。往往数学教教师都有吃亏的感觉。特别是评优选先进时领导和教师的目光都看在了教其他学科教师身上。数学教师不要太过功利,对学生要特别的爱,和学生比信心、决心。不要轻易放弃,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和学生一道吃苦,不怕困难。不要轻易否定自己的努力。要当好数学教师就要有忍受痛苦的准备,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要有一颗平和的心态。常常会遇到学生突然旷课,不知原因,心情很不好,家长还要问你要人,学校出动车辆,发动教师到处寻找。过几天又回到学校,还很得意。这时,数学教师要保持冷静,掌握时机给予帮助教育,以免使学生更加放纵带动其他同学跟着学,而不好好上课。数学教师要有充分准备,数学课有的差生不愿意上课,数学教师还要做到安全教育第一,有些学生一发现数学教师在寻找,就采取一些逃跑、翻墙、跳楼,面对学生要和气对待,开导和予以关心,以免受到学生身体伤害。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上数学课差生缺席了很多,数学教师就很生气,总体成绩就上不去。数学教师孤军作战也是不行的,要配合所有任课教师,借助学校的力量,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来树立正气,让有正义感的学生来制定出班规约束学生。用这种办法来尽量减少后进团体的势力,做到每一节数学课都不差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在上数学课是不迟到一分钟,让学生感到在积极 、乐观的集体中天天向上,让差生有集体自豪感的感觉。如果多数学生都感觉自己永远是数学差生,那永远就被学校老师同学都看不起。所以,数学教师要管好学生,不让学生逃课,爱护好学生。

数学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一定要加强,我国经济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涌入大中城市,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来增加家庭收入,他们的子女交给了留在家里的老人,于家长相见相伴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些学生就变成了很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学生,他们没有父母的管教,家中老人又怕花精力,把教育的任务全部推给了学校,因此,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成为数学教师最为困难的一件事。教育留守学生的问题是当前农村学校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数学教师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总之,数学教师工作是很艰难的,但总得要有教师来担任数学教师,特别是当差班的数学教师,一年辛辛苦苦的干,有可能没有什么好的收成,但是,只要数学教师在努力工作,在努力管理学生,那效果也是能看得到的,学生在成长,是非能明白的。数学教师不断地向学生教育,就能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知识的掌握、思想品德的培养、道德素质的提高,他们将来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生力军。

第9篇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教学;数学史;数学美

一、数学文化渗入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对开拓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有很大帮助.数学教育目标已经发生转变,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改革数学的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判断解决身边的事物,这是数学教育的重点,更值得我们探讨.

数学也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是指人类在数学历史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有价值的东西,是以数学科学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技术、理论等联系起来的相关文化领域组成的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系统.随着人们对数学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越来越受到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数学教育应具有‘文化素质教育’与‘数学技术教育’的双重功能.”如果这种认识仅仅停留在学术的理论层面上,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就只有潜在的意义,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教育效果体现在学生身上.因此,非常有必要将数学文化渗入高职数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如果在高职数学的教育教学中,将数学文化渗入其中,会使学生感到数学学习不是枯燥的,数学逻辑不是冷酷的,它可以令人赏心悦目,能够陶冶人的性情,使人聪明、高尚.通过介绍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讲述数学史,介绍数学语言的特点和数学在其他学科、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把数学内容声情并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较强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这点来看,也就要求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这是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变化的体现.

二、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将数学文化渗入高职数学教育教学中

喝白开水与品茶,感受是不同的.如果你只把数学当做一门工具,很可能是淡而无味的;而作为一种文化来讲,就要慢慢地让学生有一个体验和感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领会数学思想,学好数学,为专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1介绍生活中的数学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丽

我教的学生是工程造价专业的,在介绍高等数学绪论时,我讲了黄金分割,建筑艺术必须遵循的黄金律.我通过引入的情境“一支粉笔多长最好?”让学生了解黄金分割的实际应用价值,向学生介绍如何运用黄金分割法得到一支粉笔最合适的长度.然后,再向学生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用“优选法”即黄金分割法帮助五粮液集团研制低度酒和发现煤矿创造了几十亿的经济效益.这些都能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黄金分割后我还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引导他们发现黄金律是建筑艺术必须遵循的规律.

2介绍数学史,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用数学史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魅力.比如在课堂上介绍数学家的趣闻轶事、数学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古今数学方法的简单对比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微积分教学过程中,多次介绍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数学人物、数学事件.例如:在学习第一章函数、极限及连续时,介绍康托的生平,由集合论引起的一些数学悖论,第三次数学危机,柯西、魏尔特拉斯的生平及在极限和连续方面所做的工作,古诗词中包含的极限与连续的思想等.通过数学史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一门枯燥呆板的学科,而是一门不断进步的生动有趣的学科.

3介绍日常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采集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和专业教学服务,让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陌生.比如在学习概率知识时,由于概率的思想方法有其独特之处,学生在初学时难以理解,从而感到这门学科枯燥乏味,有的知识则似乎很“玄”,离我们很远,因此对概率学习不感兴趣.

4介绍对称性的数学美,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

在微积分解题过程中,恰当地利用对称性,可减少一些繁琐的计算,化难为易,提高解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分部积分公式∫udv=u・v-∫vdu,可写为:∫udv+∫vdu=u・v+C.

例如,∫ex(sinx+cosx)dx=∫exsinxdx+∫excosxdx

=∫sinxd(ex)+∫exd(sinx)

=ex・sinx+C.

通过了解数学中蕴涵的对称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效率.

总之,在高职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数学语言、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及数学技术,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人文价值;欣赏数学的美丽,知道数学应用的门径;开阔视野,加强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整体把握;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理性精神,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数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齐民友.数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奠宙.20世纪数学经纬[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第10篇

一、转变教学观念

我们已经步入了21世纪,这是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才能和社会发展同步,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学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教学活动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数学、学习数学、发展数学,幼儿才会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教师要意识到幼儿学习数学应该重视启蒙性和生活化,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实践和游戏中轻松愉快地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将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限制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只有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通过对幼儿的启发、引导、鼓励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质疑精神,鼓励他们勇敢地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提高了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和调控。如:让幼儿了解高矮,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从高到矮排成一排,通过他们亲自实践和尝试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将数学知识模拟成生活情境,让幼儿在轻松中获取知识,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为教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幼儿动手操作学具需要丰富多彩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主要是以教具进行演示教学,然后对数学基本概念和规律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幼儿只是机械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没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实践证明,过早地对幼儿进行抽象教育会使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变成纯粹的记忆,因此,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给幼儿准备丰富多彩的实践材料和学具,激发幼儿实践操作的欲望和兴趣。为幼儿准备的学具可以是教师制作的,也可以是幼儿或者家长制作的,比如转盘、盒子、饮料瓶、冰糕、拼图等都可以。丰富多彩的学具会大大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比如幼儿在学习分类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幼儿准备多种颜色和形状的卡片或者瓶盖,通过反复实践和摆弄,幼儿轻松地掌握了分类的规律。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关的数学材料,让幼儿在玩中学到知识,从而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

四、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新《纲要》指出:“在幼儿园教学中,幼儿的能力和经验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幼儿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幼儿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其能力的不同是必然存在的,这种差异在数学学习中显得更为明显,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教师点拨就能学会;而有的孩子感悟比较慢、接受新鲜事物比较迟缓。要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成功,教师必须要实施分层次教学,按照不同能力的幼儿给予不同层次的教学材料,这样他们才能得到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五、数学应与各科教学相互渗透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教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幼儿活动的各个领域中,都要把数学学习融合进去,比如,幼儿在学习美术这门学科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有关空间、形状、重量等有关数学知识贯穿其中,使幼儿获得感性经验,提高幼儿学习数学和应有数学知识的兴趣。在艺术欣赏的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观察和欣赏一下花朵、叶子、花盘等,从而引导幼儿感受事物排列的和谐之美,进而感受到生活中数学学科的魅力。

六、游戏中不断积累数学知识

第11篇

数学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规范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价值性知识、模糊性知识等。陈述知识告诉你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公理、定理、定义、定律,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等。规范性知识是为什么的知识,其外部表现为技能;即从知识的层次梯度到能力的迁移。策略性知识是怎么做的知识;它是从能力―知识―能力的发生过程,探索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价值知识是如何选择最优化的问题。模糊知识是不确定的知识,包括交叉知识、边缘知识、矛盾知识等,是最有发展潜力的知识。

因为数学学习是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都起到非常重要作用的原因。苏霍姆林斯基一再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所以,要想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欲望,就必须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并激发其创新意识与能力,这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一、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老师和数学学科,就要创设最佳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加深对数学学科的感情。

我在教学中经常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述数学的发展史及美好前景。如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杨辉三角的应用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形早四百多年等,以激发学生爱国爱数学的情感。如通过介绍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祖冲之的成就;华罗庚的故事等,激发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目的。

再如在学习《四边形》时,首先可通过观察墙壁、窗户等,抽象出《四边形》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从而创设出一种积极求知、勇于探索的情感状态。

二、善于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件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数学教师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一是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包括鼓励质疑,尊重学生、全面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与失败的情感体验等。

二是要让学生明确数学学习目标。数学是造福人数的伟大智力工程,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特点之一。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日月之繁,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到数学力量之大、内涵之美,还可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变成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力。

三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主要场所。如语言信息的载体,生动有趣的数学语言、妙语联珠的讲解、简明扼要的口诀等,都会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促进数学学习动机。

四是要善于设置悬念引发学生质疑。质疑极易引起定向反射,思维活动也就随之产生。设疑置悬要具有启发性,由易到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生就会长期保持对数学的兴趣。

三、燃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经常发现:对数学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踊跃发问,以至越来越喜欢数学与数学老师;而无兴趣的学生则精力分散、思考懈怠、勉强应付、作业抄袭,甚至与老师对抗。

首先要树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如通过介绍华罗庚、苏步青等数学家刻苦求学的事迹;往届毕业生的成功经验、数学家吴文俊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等事例,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是注重数学语言训练。如学生易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说成“三角形的平分线”,我都及时纠正,常此以往,学生的数学语言都会达到精准的程度。

三是严防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们要知道学懂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我刚教一年级几何时,让学生在“直线AB上画一点C”,许多学生画走了形,我就严厉地批评他们,热烈的课堂气氛一下就冷了下来。我通过冷静地思考,才明白学生发生错误是不清楚在几何中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责任应该是我把简单问题忽略了,是我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是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中教师绝对不能站在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角度,忽视学生学懂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个复杂过程的现实,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如我在讲解“绝对价值”时,该概念就是难点。为了不让学生出现不知所措的现象,不是马上让学生处理这一难题,而是当堂补充了一个例题:

已知:??a?2?O=5 ?Ob+1?O=4, 求a+b的值

学生也就较容易学懂了这一概念,长此坚持也就燃起了学生习数学的热情。

四、构建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

数学是培养思维能力的学科,创造是数学的核心。创造力包含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特的直觉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如牛顿对运动“瞬时”状态的洞察,创造了微积分;高斯的灵感带来了一种秒算;爱因斯坦的超人认识,重新描述了宇宙。

“学习规定的课本知识,无创造性可言”、“创造力与学业成绩正相关”、“只有上过大学的人才能创造”,这是现在社会上的普遍观念,也就成了创新教育的重要思想障碍。对大部分人而言,创新并非要创造高不可攀的理论,只要出新不在大小,只要有新意图、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和新产品创造。

我们在进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把握四个层次:

第一知识教育是基础。数学是实践中的抽象,科学性是知识的第一属性,知识教育必须坚持科学性原则。这是数学的网络链条知识结构决定的,全面的知识将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所以教师与学生要明白这一道理。

第二技术教育是钥匙。技术教育必须坚持问题性原则,问题产生于现实的困惑和思考。数学教学中一是要重视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以利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二是要重视数学实践与操作,以利将来的发明;三是要重视数学技术应用,以利将来的发明商品化;四是具有独创性的技术推广。科学技术是直接或间接的生产力,如二进制的发现、汉字编码的成功,就开辟了计算机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我们对学生进行技术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将来技术发展的钥匙。

第三人性知识教育是支点。人性教育包含三个方面。既世界观和人生观知识、情感智商知识和智慧知识。做人和做事要诚实、客观、公正,才能被社会和他人接受,这是我们现在社会最欠缺的,也就是需要老师加强的。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师;实践能力;组织管理;突发问题;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89-01

小学数学教师是专门传授基础数学知识于小学生的专职教师,他们教育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教育实践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数学教师,两个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的书面语言,如板书字要写得端正、整洁、美观。教师语言大量的是口头语言,数学中的概念、意义、性质等均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所以教师的口头语言,首先要求准确,要发标准音。其次要求语言具有教育性,要注意语言修养,讲究文明,用健康高尚的语言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教师说话要富于情感,用健康高尚的情感激发学生,感染学生。第三,语言表达要具有艺术性,要富于表情,抑扬顿挫,语调语速适当,并以手势和姿势辅助说话。同时要依据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的话语、语气和语调,以达到语言表达的理想效果。

2、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研究和掌握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正确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确定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和关键。期初制定好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并且出好每单元的测试卷,期末制定好期末复习计划,出好期末测试卷。

(1)还需要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和学生特点确定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加工。由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不一,在教学中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也就是说要因材施教。教学中,我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好不同的题目来教学。如教长方体的认识时,因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是早已认识了这类形体,但是还没有在头脑构建起这一知识的模式,也就是不具有立体图形的理性认识,因此,学生在认识实体到抽象概括到理性的认识就存有差距,我就要求学生能从实体开始,通过看一看、摸一摸和数一数的方法得出长方体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和八个顶点的特征,这时再要求学生观察立体图形,具体再认识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围成的图形,这样他们才能在头脑中建立立体图形的模式,并且能和平面图形加以区别。

(2)教师需要科学布置和指导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及时作好辅导。作业的布置也要能因材施教。因学生完成作业的能力不同,在不影响教学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可分别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题目来做作业。例如,在掌握了小数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之后,因这类习题计算较繁琐,对于做作业较慢的学生可以少做一些,而对于能量较大的学生就可以多布置一些,还可以增加一些具有计算技巧的习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培养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减轻了一些同学的学习负担。

(3)教师还需要具有听课和分析评价课堂教学的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吸取别人优点和克服自己缺点。每次听课就是一次学习他人先进教学经验的机会。例如,每次在听“圆的认识”的一课后,对于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的理解,每位执教的教师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而我就吸收了别人的优点,然后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二、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

1、需要研究和了解学生思想、学习、身体状况,了解班集体和少先队的整体状况,如果身兼班主任还要能依据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职责制订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计划的能力。虽然是小学数学教师,也要能做好班主任和辅导员工作,能选择干部,组织班级和少先队集体,建立班级和少先队组织,形成班级和少先队核心。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结合学校的七项常规竞赛,组织好班干部,在争取流动红旗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如为使班级在“两操一会”方面做得更好,每天的早操,眼保健操力争每位同学要动作到位,我可花了不少心事,由于班级中有一位学有困难的学生,平时动作欠协调,所以每天的出操,做操都受她的影响,于是就组织了互帮小组进行训练,最后通过大家的努力,不仅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更是为集体教育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会。

2、应该建立与教师、家长和社会联系,利用一切力量进行管理和教育的能力。我在工作中除了原先的家访和家校联系单的形式外,还采用了现在的家校路路通,及时和家长联系,解决好教学中的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协同处理的一些问题。

三、运用教育机智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