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

时间:2022-05-13 15:30: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文化

第1篇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建设;美好乡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那么群众性的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社会基础工程,是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需要文化工作者的大力协作,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当今,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出美好乡村建设,也给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

一、乡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

(一)美好乡村建设包涵了乡村文化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到农村精神文化的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受益最多的是村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包涵了乡村文化建设。

(二)乡村文化建设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美好乡村建设包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乡村文化建设也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美好乡村建设的任务是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实施。达到村容整洁,农业生产发达、乡村文化生活丰富、环境友好,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乡村文化建设显然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二、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一)什么是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就是以农民为主,有意或无意表现出来的群众文化体系。包括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既包括村民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理想追求和娱乐方式,也包括家庭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校园文化。

(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1.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乡村文化是美好乡村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乡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活动,对推进村民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进文明创建活动。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传播农业技术,教育群众,培养道德情操。

2.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村民凝聚力。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着重建设文化设施,培养文化工作专业技术人才,让村民积极参与,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3.有利于乡村社会管理。由于经常参加文化活动,增加村民之间的友谊,增加交往,增加了解,增加亲情。达到有事同商量,有难一同帮。文化活动越多,就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4.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党的十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明确要求,就是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5.增进团结共办大事。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村民和谐氛围,统一思想,增进自豪感和自信力,可以办村里以往人手少、资金少、不能办的大事。

6.对破除封建迷信效果明显。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更能深入人心,对一些伪科学、反科学及落后的封建迷信,赌博、打牌等不良行为抵制效果较好。

7.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

三、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

乡村文化是最基层的文化,大多是群众自发的、集资办理文化活动。资金少,规模小,层次低。以节日文化活动和祭祀文化活动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是乡村文化发展较慢,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总体上看,我国的文化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乡村文化受高层次文化的影响较大,加上电视、电脑的普及,先进文化快速的传播,使人们对文化品位的需求越来越高。造成乡村文化活动逐渐减少,也使乡村文化离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越来越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范围小。常限于本村、组。当今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村民受文化程度、年龄、民间习俗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现代文化活动的认识差别较大,对文化的需求,在层次上很难统一,甚至认为办文化活动都是政府部门的事,大多不愿参与。

(二)缺少文艺专业人员。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村民会演一些格调不高,艺术性不是很强的文艺节目。比如:棋类、秧歌、民俗民谣、老歌、杂技等。但是村民自发办文艺活动的很少,大多都是靠政府或文化部门出面组织协调。因而规模不大,档次不高,范围较小。甚至是为了应付一些事情,走走形式。

(三)乡村文化活动经费较少。虽然政府部门已把乡村文化活动纳入了民生工程进行补贴,但对乡村群众来说,庞大的社会群体,一点补贴,也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乡村文化缺少源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文化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四)乡村文化活动季节性很强。农忙时很少举办文化活动,农闲时还需要看气候变化。所以,举办乡村文化活动受时令、季节、场地、设施的影响较大。

(五)文化设施较少。乡村普遍缺少文化活动设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公共资产及设施破坏严重,新兴的基础设施又没着落。

四、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乡村文化建设关乎最基层的村民的切身利益。党和政府要像重视经济发展工作那样重视乡村文化工作。以往只提任务,不讲落实。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乡村文化也是乡村文明的窗口,体现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科技不断推广运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发展乡村文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政府部门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加大乡村文化活动补偿力度。要从文化强国,弘扬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战略高度去抓乡村文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大力宣传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政府重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建设乡村文化活动场地,添置文化设施。比如在规划中明确文化广场或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多功能活动室,组建乡村文艺团队,发展文化共享工程,让文化深入基层,深入民心,惠及更多百姓。

(三)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1.在美好乡村建设中,配备村级文化专职工作员。比如农村书屋管理员,文化共享工程管理员,或组建农村文化工作自愿者队伍。对乡村文化进行培训、指导、帮助。

2.县、乡文化馆、站对乡村文化活动要加以指导、帮助成立文艺团队,出面组织活动,进行业务培训。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传播文明,惩恶扬善,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传播农业技术,为经济发展服务,更容易被群众接受。

第2篇

在无数人“消失的故乡”,另一种形式的乡村“梦工厂”正在大量出现:

巨野,有四个绘画专业镇、500多个专业户,常年从事绘画相关行业人员超过1.5万人,拥有省级以上美协会员35人,逐步形成了“经销商(展会)―合作社(画院)―农民画师”的生产销售模式。

日照,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为中国“三大农民画乡”。1988年,日照被文化部首批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平原,腰站镇西咸村,一个只有330口人、7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有七成村民能提笔写字绘画,两名村民荣获首批“齐鲁文化之星”,有人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把爱好当成事业经营。

近年来,农民画的经济功能随着农民画产业化、市场化的形成与发展,越来越明显。农民画的称谓有两种,一是自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绘画形式,二是几千年来的积淀,最终形成的“现代民间绘画”。在、等时期,农民画一度产生较大影响,成为一种主流的绘画形式。

农民画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它造型奇特,与一般的国画不同,大都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构图不受约束,心里想怎么画就怎么画;风格质朴,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色彩鲜艳,大红大绿,对比鲜明;更注重装饰性。

民间工艺走向市场,历史悠久。明代洪武年间,杨家埠木版年画已初具工艺基础,隆庆二年以后,先后创立了恒顺、同顺堂、万曾城、天和永四家画店。目前,杨家埠村每年可生产2100多万张年画,销售至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杨家埠年画的制作方法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画也由逢年过节必需品演变为珍藏品。

艺术价值和商品属性的乡村实践

民间艺术的朴素、笨拙,正是其艺术性的体现。历史观认为,所有艺术来源于劳动。我国最早的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相传是上古炎黄时期的诗歌。民间工艺亦是如此。

如今,民间艺术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革新,很多民间工艺消失殆尽,很多人也在抢救民间工艺,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业化时代的民间工艺,既有原始的手工特色,又有工业化带来的批量生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当下人的青睐。

第3篇

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为乡村文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现代文明的全面融人和发展,热切呼唤从乡村文化建设切人,探寻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路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是发展农村文化生产力的现实命题。我们应把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当作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来抓。只要破题了,实践的回答无疑将会激动人心,成效显著,前途光明。

第4篇

(商水县文化馆,河南 商水 466112)

中图分类号:G24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044-01

摘要:乡村文化的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发展乡村文化绝不能等靠要,要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产业。

关键词:乡村文化;发展;方向

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乡村文化建设得如何,事关农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事关乡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事关和谐社会在农村的构建。中国乡村文化在新世纪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乡村文化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也使乡村文化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民间工艺、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现状,不宜匆忙开发;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第5篇

(一)国内对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链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较少,且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和产业链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价值方面的研究。赵承华(2007)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延伸和拓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建立品牌乡村旅游企业,是实现我国乡村旅游产业链整合的主要路径。张晶(2012)认为实行产业链纵深化发展是实现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周格粉,肖晓(2013)首先认为全产业链模式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过渡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终模式。

(二)国内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

目前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链的研究较乡村旅游多出些许,但主要是从产业链视角出发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厉无畏,于雪梅(2007)认为培育创意人才,完善创意产业链是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环节。邢华(2009)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赖于价值链的整合,并提出以产业链末端—版权贸易为主线整合产业链。陈少峰(2010)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产业链的经营与运作,产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是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以及产业要素挖掘与整合。纵向产业链的延伸,可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内、外部资源共享,即产业内、外融合;横向产业链的拓展,可表现为产业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即产业规模效应的体现;产业要素的挖掘与整合,可表现为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链的深度化和专业化经营。金元浦(2010)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概括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创意环节,秉承“创意为王”的理念;第二环节,生产环节,采取“内容为王”的措施;第三环节,销售环节,坚持“眼球为王”、“渠道为王”策略。

(三)国内对创意旅游产业链的研究

国内针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相对较多,且主要集中在融合的机理、路径、模式及策略方面的研究,专家学者的研究已十分深入且系统,并且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但从产业链视角出发对二者融合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有关于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欠缺,且主要集中在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方面,研究的不够全面、系统、深入。柯涌晖,赵明,陈白璧(2011)认为闽台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创意产业价值链,完善了旅游产业链条。李洋洋(2011)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模式分为了延伸性型、重组型和渗透型三种,认为延伸型的产业融合模式出现在产业链的生产制作和消费环节,延伸了原有产业链条;重组型的产业融合模式解散了原有的产业链,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链条;渗透型产业融合模式扩展了原有产业的价值链内涵,提高了产业增值能力。王爱玲(2009)以“紫海香堤艺术庄园”为实证研究对象,认为其成功是现代观光农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产业链的设计、经营和营销各环节充分融合的结果。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环境恶化,生态功能弱化

乡村旅游地普遍受到不同程度农业化学物质及废弃物污染、污染企业转移农村导致的工业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污染。但受政府对农村污染控制问题还没有系统的、足够的重视,且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扶持措施不力,以及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差等因素影响,乡村环境持续恶化,自然美、生态好的意象日益弱化。

(二)忽略市场调研,营销模式固化

乡村旅游地的营销首先缺乏与市场的对接,乡村旅游地自发进行市场调研及市场分析的凤毛麟角,因此,营销模式和手段的选择没有实际指向性。其次,乡村旅游地的营销模式落后,网络营销、植入式营销、创意营销及联合营销所占比重极低,全国范围内建成“信息化乡村旅游景区”的数量屈指可数。

三、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建议

乡村旅游产业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互动融合,在第一个创意阶段,要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在第二个生产阶段,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旅游者观摩;在第三个营销阶段,建立起文化产业现代化的营销网络,起到足够吸引消费着注意力的目的,而在第二阶段的乡村旅游经历则又刺激着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在两者的互动影响中,创意性文化旅游产业就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创意旅游者;在第四个消费阶段,与第三阶段作用类似,在此阶段,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产生感染效应,促使消费者对该文化创意相关的乡村旅游感兴趣,而反过来,在第二阶段的旅游经历又增加对该文化旅游产品的认同感;第五个后续环节,实质上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和重组,通过建设主题公园,举办展览会、博览会、展销会、节庆等方式向旅游市场延伸,从而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创意环节

从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结构来看,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形成依赖于乡村旅游活动能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和资金流,且有吸引力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核心要素。因此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建设要从创意环节入手。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的融合阶段,两个产业可以在项目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利用,创意、创作相互借鉴等方面进行互动。具体说来,首先,应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思维融入到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研发、设计和资源规划中,立足乡村旅游产业乡村性的本质,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将乡村旅游产业的特色资源作为创意乡村旅游的创意素材,增强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原创力;其次,立足于乡村旅游产业的现有资源,融合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资源,即: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科技化和数字化的创意理念,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创意环节资源的互补融合。

(二)生产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生产环节的融合阶段,一方面,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过程”作为“乡村旅游产品”进行销售,供乡村旅游者观摩,丰富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产品素材,如:独具创意的舞台演出、创意影视作品、大型歌舞“秀”等等,都可以成为旅游体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将“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创意性、艺术性及科学性的包装和生产,供乡村旅游者购买,提升创意乡村旅游产业产品的综合功能价值。

(三)营销环节

针对于乡村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在营销环节的融合阶段,该环节决定了策划、组织等环节成本的回收和盈利状况,创意乡村旅游产业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满足观众的文化体验质量,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通过现代宣传手段能更好的达到推广效果,且大大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旅游者观看、欣赏或购买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如:影视作品通过现代电影技术能更好的展现实景旅游地,而且剧组拍摄往往能吸引众多媒体跟踪报道,对拍摄地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宣传作用;而实际的旅游经历又能刺激消费者观看相关影视作品。因此,在营销主题、内容、形式、渠道等设置上,不拘泥于模式化的处理,实施灵活的富有创意的运用。

(四)消费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是文化旅游产业链实现价值的最终环节。文化旅游消费者完成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和消费后,一次完整的文化旅游活动才实现。销售环节是创意乡村旅游产品与受众互动体验的关键环节,旅游者的满足是保证创意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创意性乡村旅游产品要具有很强的精神感染效应,成功的创意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满足了旅游者的某种文化诉求或创意诉求,能刺激旅游者前往创意乡村旅游地体验;且旅游者在消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时,其相关的旅游经历又能增加对创意乡村旅游产品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五)后续环节

创意乡村旅游商品、知识产权的出让、品牌的扩张、影视动漫等是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衍生环节。创意乡村旅游消费结束后,一部分旅游者还可能购买相关的衍生产品,如《快乐星球》图书、《印象•刘三姐》旅游演艺的光盘等。另外创意乡村旅游品牌的扩张,创意乡村旅游企业知识产权的出让等。该环节能进一步挖掘和创造价值,对创意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意乡村旅游衍生项目的开发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结论

第6篇

体育文化是一种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人们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通过身体的形态和技能展现出来。它可以反映传统的、本民族的体育特征,影响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规范人们的体育行为,并和人们的体育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育文化的发展还和物质文明及社会文明相关。

二、发展乡村体育文化的意义

伴随着乡村日新月异的发展,体育建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重要的一个方面。体育建设在新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体育促进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降低乡村居民的发病率,从而降低医药消费的开支,从而积累社会财富。体育促进乡村的精神文明的建设,这主要是因为文化是乡村建设的“软实力”。体育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可以提高人们的文明及道德水平。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可以直接影响民众的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及人际关系,利于转变乡村的落后、不健康的生活观念,阻碍赌、黄、毒等不良文化在乡村中的发展,净化乡村的社会环境,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

三、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

体育文化在乡村中发展的直观表现是民众的体育锻炼情况。通过体育锻炼可以看出体育设施的建设情况,分析出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民众的体育思想。通过对乡村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认识到现在乡村地区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

1、国家政策对乡村体育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基本上属于公益事业。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资金支持。所以,要发展乡村的体育事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的引导和资金的支持。国家的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关的工作,促进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

2、体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体育场地是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保证,它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着体育活动的开展。建设体育场地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民众体育活动参与难的问题。根据调查的结果显示,乡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体育场地、器材短缺的情况。同时,还存在民众对已有的体育设施、器材利用效果不佳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体育需求和体育输入之间存在矛盾;二是,体育资源建设呈现集中产出的方式。体育需求和体育输入之间存在矛盾主要是因为目前乡村的中青年劳动力大多数外出,村中的中老年及青少年较多。对于中老年和青少年来说,他们对现代竞技体育很陌生,他们参与的大多数是无限制体育项目,他们的运动需求和政府的体育输入之间存在矛盾,同时这也是体育输入和体育需求相融合的主要原因。体育资源建设呈现集中产出的方式,主要体现在体育设施建设大都围绕学校和村委会中心建设,这种集中式的建设方案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但是限制了体育场地设施的福射功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活动,因为有的村民离体育场地太远了。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体育场地资源的闲置,也不利于体育场地的维护与管理。

3、基层体育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乡村地区的体育事业的发展,除了依靠政府的政策、资金支持之外,还需要民众自发组织一些体育组织,开展体育活动,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但是,在调查中发现,农村体育组织的数量很少,即便存在体育组织,但是经费是限制体育活动开展的主要问题。开展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抑制乡村打麻将的不正之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体会到体育锻炼的好处,提高农村的精神面貌,还可以更好的让乡村留守老人摆脱孤独,找到生活的乐趣。

4、体育人力资源不足体育人力资源是指拥有体育技能较高的人群,他们的体育科研能力强,有着突出的体育成绩,并且还具有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育人力资源的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它不仅仅只包括“体育人”,同时还包括能为体育事业服务,奉献知识、智慧、能力的人。农村体育人力资源主要指符合体育人力资源内涵和特点的农村人口,也就是能够为体育发展事业服务,为体育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农村人口。具体来说,就是乡村地区的体育指导员、体育活动的组织者或者是带头人。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乡村中的体育人力资源严重不足,人们对体育的发展缺少主观能动性,缺乏优秀的专业人才组织、指导体育活动。

四、乡村体育发展建议

1、加强乡村体育的组织与建设促进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就要健全乡村体育发展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加大乡村体育人力资源的培养和选拔,从乡村体育教师、体育爱好者、退伍军人、农村体育志愿者当中进行选拔,培养优秀的体育人力资源,满足乡村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促进乡村体育文化的发展。除了培养优秀的体育人力资源,还要创建体育组织。在乡镇体育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乡镇的体育职能部门要从体育需要的实际出发,积极鼓励各类体育爱好者参与体育活动,并组织建立象棋、乒乓球、篮球、足球协会,开展特色体育娱乐活动、组织体育比赛,并以此形成特色体育团队,逐步完善乡村的体育网络,为乡镇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各个体育组织和特色体育团队正常活动之后,等到条件成熟时,乡镇体育部门可以进一步协调将各个体育组织和团队组织起来,成立乡镇体育健身俱乐部,对全镇的体育文化工作进行统筹。成立体育健身俱乐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自发的体育组织机构,依托镇体育中心、各村企业等的体育场地及设施,组织广大乡村居民经常开展体育活动,促进乡村体育事业的发展。成立的体育健身俱乐部可以在组织体育活动时,协调及利用人脉关系和体育场地设施等,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举办各种综合的体育活动。

2、深层挖掘民族体育文化,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存在传统的体育文化。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可以利用体育传统的文化和项目,可以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及体育文化节,将民族的体育文化和旅游相互结合,既可以吸引游客,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可以传承传统的体育文化,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第7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着眼于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作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近年来,我县进一步加强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共建成4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省级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568个农家(社区)书屋、341个村级文化活动室、110个“幸福美丽新村文化院坝”、8个省级村综合文化服务示范中心;有乡村学校少年宫18个、留守儿童之家120个、农民工之家20个;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实现全覆盖,县有馆、乡有站、村有室的文化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实施文化惠民扶贫工程,完善基层服务网络

加快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完善2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个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和524个农家书屋,全力推进农村文化阵地规范化建设、管理和利用,加快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推广,让基层文化阵地成为人们参与文化、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场所。

管好用好基层文化设施设备。坚持建设和管理并重,全面整合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把文化供给和群众需求结合起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健全服务网点,提高公共文化场馆设施利用率和综合服务效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及时准确了解掌握群众文化需求,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目录,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二、实施传统文化浸润工程,促进文化传承创新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为抓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情怀、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传承创新。鼓励支持文化资源由静态保护向开发利用的转变,推动文物保护与扶贫开发、文旅融合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促进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相统一,使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宝贵财富。

坚持活化与传承并行。加快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依托传统村落、古建筑、遗迹等文化遗产,引导群众致富思源、崇德向善。注重打造历史文化体验,促进文化遗产与文明乡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走进现实。实施非遗项目抢救性保护计划,对非遗项目、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生产性保护,支持民俗文化传承保护活动,推进非遗保护传承进校园、进社区。

三、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引领先进文明风尚

发挥文化引领风尚作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艺创作,建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常态化工作机制,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创作反映时代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讴歌乡村振兴的优秀文艺作品,生动活泼地传播核心价值观,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温润心灵、启迪心智。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结合起来,建立“种文化”帮扶机制,拓展群众参与广度和深度,通过培训指导、志愿者服务,指导辅导乡村文化工作者文化能人创编贴近生活、健康向上的文艺节目,满足群众文化需求,进而以文化引领新风尚,革除旧习惯。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通过文化下乡、文艺展演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重点打造以讲方针政策、讲法律法规、讲道德规范、讲科技知识和赛知识、赛才艺、赛品行、赛技能为内容的“四讲四赛”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支持打造特色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实现县级重大文化活动年年办、乡镇部门文化活动月月新、社区文化活动周周乐、基层文化活动天天有。

第8篇

关键词: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冲突;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47-02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和乡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城乡一体化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和倡导,其主张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这五个方面的一体化也达成了共识,在城乡接触和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城市和乡村的不同特性,势必会在各个方面产生冲突,这其中,尤其以文化冲突为重,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重要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1]因此,解决城乡文化之间的冲突,使其达到良好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之意。

一、乡土本色与城市文明

(一)乡土本色

中国社会实质是乡土社会。从中国的整体发展历程来看,虽然城市化在大力推进和日益加快,但是乡村仍占有重要的比重和不容忽视的地位。而乡村文化又是乡村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民在乡村环境的大背景下长期存在和传承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对于了解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乡村文化是在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孕育而生的,它以农耕文明作为基础,以家庭、家族文化作为核心,以乡土本色作为主要特征,是一种具有积淀与传承相对稳定的文化综合体,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包含制度、知识、习俗、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多层次复合体的总和。主要包括制度典章、民风民俗、生活器物以及乡民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思想观念、处世态度、情感心理等方面,是乡民安身立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由于土地孕育了乡村文化,所以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是乡村文化的基础,因而表现出对土地无法割舍的情感。生产力水平影响着文化发育的过程,也限制其发展的水平,因此盛行了小农经济。而小农经济也催生了村民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同时,自给自足的生产限制了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导致了乡村的封闭性,但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节也得以在这片地域中保留和完善,传统乡村文化的保守性和封闭性也更深地渗透在乡土社会中。

(二)城市文明

城市是完全不同于乡村的另一种新的人类聚居方式。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英文单词“文明”(urbane or urbanity)就是从“城市”(urban)这个词演化来的。城市文化是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而出现的,是人类在城市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反映了市民的生活状况、行为方式、精神心理特征以及城市风貌,包括制度、物质、行为和精神层面,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城市文化在其产生初期就表明了其代表了人类文明进行的方向,而城市又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从一开始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代表着人类文化,同时反映着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特性,是社会文化的真实写照。因此,城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既是文化实体,又是文化形态,更是文化精髓。

二、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冲突

由于城市与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其文化也表现出不同的特质,而这种差异在二者触碰时表现出了其存在的冲突性。

(一)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冲突

城市文化在其出现的开始就带来了文明与创新,其开放的特性更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时代性与创新性,是现代文明社会中文化形态与文化精神的真实显现。乡村文化的基础是农业文化,而农业文化对自然的依赖性较强,因为它必须通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来获取生产生活资料,马克思说过:“物质生活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式过程。”[2]乡村文化由于自身的相对封闭性及其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了传统文化的一些特性,较城市文化更加传统、守旧。因此,现代性与传统性表现在文化上就产生了冲突与矛盾。

(二)中心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冲突

城市的发展及壮大使得其逐步成为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更由于其便利的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文化的中心地位得以巩固和发展,城市文化所倡导的理念也更好地得到传播。乡村文化,其闭塞的地理位置加之经济与交通的落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大部分年轻力壮的劳动力也开始向城市转移,使得乡村文化得不到良好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其日益边缘化的特性,这种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中心文化与边缘文化的冲突也是情理之中的。

(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根据文化的传播来源,我们可以把文化划分为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多指西方文化,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大发展,西方的文化也随之传入我国城市和乡村的文化中,伴随着其发展一起发展起来,西方文化在传入的过程中就存在着积极的一面与消极的一面,对于这种外来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地加以否定,要找到其积极的一面,借鉴西方文化中优质的文化养分,去除其糟粕的部分,始终坚持中国的优秀本土文化为核心,这样才能在各国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最终提升中华文化的质量和水准,更好地完善中华文化。

三、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融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市民与农民的矛盾也越来越多,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也日益凸显,中国要发展,必须要切实解决好城市与乡村的问题,其中,文化的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在不断的接触和交流中更好地吸收、调和,最终达成趋于一体、共生共荣的目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推进城乡文化的融合。

(一)相互尊重――城乡文化融合的基础

相互尊重是解决矛盾的基础,对于城乡文化的融合来说也是如此。文化融合的关键在于社会主体对不同文化的心理认同,社会主体的心理认同程度越高,文化融合程度就越高。提高心理认同程度的关键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尊重。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城乡文化的冲突,相互了解、相互认同、相互尊重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相互尊重彼此的文化,减少文化歧视才不会产生文化抗拒,最终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发展,相互尊重这一基础作用必不可少。

(二)相互包容――城乡文化融合的前提

解决城乡文化的冲突,破除地域文化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形成共同的文化圈,其前提就是相互包容。包容不仅是人与人之间良好相处的秘密武器,也是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共存的良方之一,城市文化要包容乡村文化中几千年保留下来的传统与精髓,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一味舍去,同时,乡村文化也要包容城市文化中的先进部分,不能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要想解决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矛盾和问题,相互包容是前提。

(三)相互补充――城乡文化融合的实质

城市文化虽然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外来文化的侵入,也存在了一些糟粕,而乡村文化其中也蕴含了人类传统文化最本质、最精华的成分,城乡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的部分,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吸收,相互借鉴的。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在接触、交流、碰撞中,应该各取所需,各去其弊,消除差异,形成互补。这样,中华文化才能既保留其几千年的本质与精华,又能不断地吸收新的养分,最终立于世界文化的大环境中不倒。

在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在统筹城乡文化、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存包容之心,尊重和理解彼此的文化,学习和借鉴彼此的长处,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城市文化与乡村的文化融合。

四、总结

如果说政治形态决定了一个社会的阶级意识形态,经济水映了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那么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的所在,它是一种隐性的,更加具有生命力和凸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本质的力量。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同属于中华文化的体系范围中,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有过撞击和摩擦,但大的方向还是不断地整合和交融的,但是,城乡文化融合并不是指城市文化完全取代乡村文化,而是指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吸收对方健康和先进的文化,摒弃落后和病态文化的一种双向演进过程。在这种融合中,城乡文化各自得以丰富和发扬,既保持了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富含现代文明的精华。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融合,必须是在承认城乡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异质性的基础上,用公认、理性、进步的文化价值观将城乡文化统一起来,把现代城市文明和乡土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繁荣和发展,最终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

参考文献:

[1]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3].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江波.文化支持――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文化的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of Urban Culture and Rural Culture

HE Yanfei

(Shanxi University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Taiyuan 030006, China)

第9篇

从横店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经营和特色经营中不难看出,资金作为一种主要推动力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资源转化模式资源转化模式是按市场经济规律整合农村文化资源,通过产业手段来发挥文化与经济协同效应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农村文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两种主要形式。自然资源包括气候环境、自然景观、特色建筑、野生动植物等。人文资源包括农业知识、劳动技术、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这些资源都可以成为产业的发展基础,辅以创意开发和创新机制体制的引领,就可以实现向产业项目的转化。山东省潍坊市的杨家埠村拥有500年民间艺人世代相传的手工风筝扎制和木版年画绘制技艺,是中国手艺风筝品牌的代名词,是中国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其他两处是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中发展最好的一处。利用风筝扎制技艺和木版年画艺术的资源优势,当地政府、企业与农民共同兴建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鼓励民间艺人开设风筝作坊和年画画坊,生产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产品。并通过特色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修建了明清古建筑一条街,同时大力改善交通和服务设施,使杨家埠成为山东“千里民俗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如今,这个只有320户、1142口人、辖地18.2平方公里的小村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已经成为蜚声中外的特色民俗文化旅游村。杨家埠通过优秀的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推动产业升级,给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路径选择以有益的启示。需求引发模式需求引发模式是以城乡之间资源禀赋、收入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差异为诱因,在市场需求与价格机制的相互作用下自发形成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这种模式没有过多的政策干预,也没有大量资金注入,目前处于依靠市场调节、自由发展的状态,因此产业发展前景并不明朗。比如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城市近郊出现的“农家乐”乡村休闲娱乐项目。由于工作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以获得身心放松和精神愉悦,私家车的普及和消费能力的提高使城市居民在节假日享受田园生活成为可能。毗邻市区的农村凭借交通便捷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利用农家庭院、果园、花圃等农业基础设施和当地民风民俗,开发了集观光、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消费项目。这些消费项目大都是就地取材,成本投入极低,相比其他城市内部的休闲度假项目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自然环境较好,有特色产品(如本地果蔬、花卉、特色饮食和民俗活动等)的地方,其受众群体更加广泛。“农家乐”的发展是城乡互动的桥梁,带给农民的不仅仅是消费收入,还有产品信息、项目信息和市场信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另外城乡居民思想观念的交融也更新着农村社会面貌。

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要素

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路径选择模式是农村依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禀赋,按照市场需求完成资源合理配置的产业化方式。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模式在不同地域之间可以借鉴或模仿,但发展路径起点的选择只有与当地基础条件相匹配,才能避免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少走弯路。文化创意产业需要以文化资源赖以为生的环境为基础,广阔的文化创意消费市场为前提,众多充满活力的艺术家和产业经理人为依托,以及来自政府的恰当的扶持政策,才能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不能脱离环境、市场、技能和政策这四个要素,而充分认知产业发展要素是理性选择产业发展路径的前提。(一)环境文化创意产业的农村发展基本要素是当地自然条件、传统文化和基础设施等环境因素。自然条件决定当地优势产业类型,传统文化是产业主体之间实现专业化分工的社会基础,基础设施则对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产生影响。正如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C.North)所说:“非正规约束在制度的渐进演进方式中起重要作用,是路径依赖性的来源”[2](P43)。农村经济社会历经多年的积淀而逐步形成的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特色产业,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传统文化和商业传统,以及区位特征都会反映在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路径的选择上,从而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演进方向和方式的选择。(二)市场经济组织通常将利润最大化当做追求的目标,利润的来源是市场,市场需求是经济组织获得现实利益的根本保障,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萌生和发展动力归根结底来自于市场需求的导引。正如德国学者杜能(J.H.vonThunen)的农业区位理论中的描述,一个区域的农业布局尽管存在不同的结构和方向,但市场需求才是造成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3](P66)。市场需求决定经济活动的价值,对产业组织的行为方式产生方向性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为市场供给的产品,其市场响应程度就体现为市场需求量,这也是产业发展水平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未来。(三)技能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指出技能是强有力的生产推进器,它能够征服自然,满足需要[4](P126)。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农村发展进程,技能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与产业内容相关的特定技能。这些特定技能包括经过长期积累沉淀的被产业组织所掌握的与文化创意产业运营活动有关的技术、工艺、经验、方法等。这些特定技能大都随着文化创意在农村的发展而产生和扩散,具有空间上高度集中的特点,通过产业组织在特定区域内的合作与交流逐渐实现共享。技能的积累和外溢在增强产业发展能力的同时,也为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演进提供新的动力和技术支撑。(四)政策政策是政府对产业主体市场行为的规制以保障市场经济公平有序的制度安排。如前文所述,在政府主导的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模式中,政策对于产业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尽管依靠市场力量自发形成的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组织在起步阶段并没有直接受惠于政策因素,但当产业初具规模并显现出可观的经济社会效应之后,政策将成为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激励力量,尤其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外部环境的优化能够推动产业加速发展。同时,政策能够影响产业组织战略目标、成长方式、产品和市场策略的选择,以及不同产业组织之间的关系结构。

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我国地域辽阔,文化特质和资源禀赋差异大,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全面盘点和认真梳理当地产业发展要素,立足自身资源和优势条件,遵循系统性、适宜性和应变性的基本原则选择恰当的发展路径。(一)系统性尽管环境、市场、技能和政策要素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这四个要素在发展实践中缺一不可。系统思想指出,任何要素一旦离开系统整体,就不再具有它在系统中所能发挥的功能。系统的本质属性是要素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性和统一性,系统最优化是系统管理的核心问题[5](P12)。文化基础设施、经济环境、创意人才和现代经营理念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由此导致农村文化资源开发不足、效益不高、产业化程度低。另外,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创意元素融入度比较低,缺少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认同感也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过程中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整合,即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找寻文化资源产业化恰当的突破口;争取政府政策资源,为产业化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建立科学的财政投入和税收管理体系,吸引金融、企业和社会资金等多元投资主体进入产业领域;尊重市场,研究市场,在产品创新升级中不断拓展市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整合所有可以利用的发展要素,以促进产业整体价值的提升。(二)适宜性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的驱动力来源于区域资源要素禀赋,资源要素禀赋直接制约着文化创意产业区域布局和发展领域。政府主导模式突显政府意志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有明确的产业规划作为指引;资金推动模式体现投资人的趋利倾向和资金周转特性,产业规模与资金流量的相关性清晰可见;资源转化模式的重点是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产业内容与文化资源内涵一脉相承;而需求引发模式基本上是市场发挥其资源配置能力的结果。综合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路径的选择实质上是产业化进程中资源要素禀赋的现实选择。我国广大农村的差异化,决定了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方式和产业内容上不能生搬硬套或模仿复制,而应该依托本地优势资源,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率为重点,选择与区域自然和社会条件相匹配的发展路径。(三)应变性发展本身就是变化的过程,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必然伴随产业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权变理论强调管理决策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条件相应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而灵活应对,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不同的适合的模式、方案或方法[6](P202)。在以政策和资金为主要推动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农村发展模式形成初期,文化资源的开发是试探性的,市场需求处于懵懂阶段,政策和资金对产业发展具有绝对的主导作用;当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就将成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在资源转化和需求引发模式的开始阶段,政策和资金并不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产业发展的规模化效应会牵引政策和资金逐步进入产业领域,并成为产业成长的加速器。由此可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产业发展环境和资源要素禀赋演进关系的变化,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路径,是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明智之举。

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演进的方向选择

产业组织系统会随着因素条件的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由此带来产业结构和内部经济秩序的调整,并推动产业发展做出方向选择。(一)形成产业链文化创意产业链是指包括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传播分销和消费交换在内的价值链环节,通过价值创造、价值开发、价值捕捉、价值挖掘、价值实现以达到价值最大化的价值锻造过程,形成一次投入、多次产出的价值转化机制[7](P35)。致力于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的每个产业主体都有各自的定位,并与其他产业主体密切关联。产业主体之间基于长期协作建立起来的信任基础,可以降低整个产业组织系统内部的交易成本。当产业组织系统内部各产业主体之间的竞争与互利关系达到平衡,就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空间集聚。在此基础上,产业组织系统对外保持统一品牌形象、产品质量标准和区域营销战略,内部产业主体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由此逐步形成农村文化创意产业链。(二)提升产业竞争力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发展初期主要依赖当地资源,在地域范围上处于封闭式发展状态;一旦产业进入成长期和成熟期,产业组织系统内部产业主体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土地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导致产业利润率下降。但是随着产业组织系统与外部信息、人才、资金等交往日益增多,其封闭状态会逐渐被打破,一部分产业主体出于竞争和成本的考虑,必然会寻求向区域外扩展。由于产业组织系统已经具备的规模效应和产业主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牵引,这些向外扩展的产业主体并不能脱离产业组织系统,反而会吸引更多的外部资源进入本区域,在扩大区域影响力的同时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三)进入国际市场在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市场形成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除了面向本地区和国内市场之外,不可避免地与世界市场联系在一起。具有独特魅力和世界文化认同感的农村文化创意产品,完全有能力得到世界市场的积极响应。如果按照国际化的标准来优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配置、制度安排、人才团队和经营方式,文化消费市场需求规模将会大幅增长,产业发展速度会大大加快,并由此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在农村的发展不断完善,进而形成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文化标志和文化品牌,我国农村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序幕也将就此拉开。(四)更新社会形态哲学认为社会形态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的统一体,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相互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根植于本地的文化资源,与特定区域的社会关系有机结合,产业发展会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不断进入产业组织系统,因此产业演进必然与经济水平、政策导向和社会文化呈现出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态势。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商品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创造商业价值,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文化消费的增长必然促使文化内涵和创意精神渗透到产业组织系统中的所有产业门类和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文化创意从业者的地方集聚与扩散会影响日常生活行为和社会文化,创意阶层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会更加突出,从而为农村社会形态的现代化更新奠定基础。

作者:张振鹏 单位:济南大学管理学院

第10篇

一、引言

在国家大力提倡三农政策的前提下,乡村旅游的研究已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外关于乡村旅游发展较早,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者及其市场细分、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乡村旅游影响、乡村旅游营销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国内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 始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国内学者研究主要从概念界定、发展动因研究、乡村旅游的经济性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乡村旅游的属性特征分析、乡村旅游的规划与开发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应与民俗文化相结合,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品位。

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对比可以看出,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的方面已非常之多,但是把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还是比较少。本文以民俗文化视角下研究乡村旅游,从现实意义上来说,能为专题民俗村以及乡村旅游寻找新模式,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品位与内涵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乡村民俗主题旅游产品是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吸引物,突出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旅游产品,这是全面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的一个有力手段。

(二)研究区域概况

陕西关中平原的范围是介于陕北高原与秦岭山地之间,是陕西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此次我们选取了关中地区四个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地,以臊子面为特色的宝鸡岐山北郭村,以农民画为特色的户县东韩村,以泥塑为特色的宝鸡凤翔六营村,以关中民俗体验为特色的咸阳袁家村。

(三)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与随机访谈的形式,对于案例地的游客进行调查,调查日期为2015年3月到4月间,历时20天。调研地点选择在礼泉县城及袁家村景区,岐山北郭村,凤翔六营村,户县东韩村选择游客比较集中的地方和游客进行随机交谈。

三、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综合模式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大部分还属于低级阶段,以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主题乡村民俗旅游村属于民俗旅游接待专业户时期,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体验传统生活习俗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

案例地的民俗旅游发展模式基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乡村民俗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以乡村民俗风情为载体,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包括地方特有的风俗。礼泉袁家村就是以关中民俗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

(二)乡村组织型

通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农民经营户,按照统一规划和建设的要求,发展旅游接待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北郭村,六营村,东韩村,袁家村都是集体规划,统一建设。

(三)“领头羊”型

乡村民俗旅游指在离客源地比较远的乡村,农民更信任那些“示范户”。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

(四)景区带动型

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是以比较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为核心,借助附近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发展为乡村旅游目的地。陕西关中地区以袁家村与北郭村为典型代表。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模式有三种发展方向: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模式有资源驱动模式向投资驱动模式变化发展;产品应品牌化 集群化,这是提升关中乡村民俗旅游的必经之路;开发主体应多元化,这是集聚乡村旅游开发资本,这是提升乡村民俗旅游品位,获取规模化效益的重要前提。

四、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及发展建议

(一)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模式创新

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创新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1、建立乡村民俗俱乐部:旅游者可以在不同地方不同乡村俱乐部享受到一体化服务,并通过订购乡村旅游线路,向自驾车群体旅游提供自助式全程服务。

2、主题农园: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DIY创意空间等功能。

3、童年到乡村:基于追寻儿时的记忆、寻找传说中的桃花源里避世文化的理想空间,旅游体验也成为现代最为时尚和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活动和产品形态。

(二)关中乡村民俗旅游发展建议

关中乡村民俗旅游亟待解决经营理念低俗化、品牌定位趋同化、产品层次粗浅化、乡土文化城市化。乡村旅游同质化严重,关中地区大部分乡村旅游是以农家乐的形式,未来乡村旅游应鼓励企业进入,实行“企业+农户”形式,实行市场化经营。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乡村振兴;文化教育;文化育人

1乡村振兴内涵

乡村振兴是在我党中提出的重要乡村战略发展思想,该思想的提出意味着我党将农村、农业发展等问题纳入到我国战略发展高度。乡村振兴以乡村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属性,实现乡村产业行为、乡村生态宜居、乡村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有效、乡村生活富裕的发展模式[1]。乡村产业兴旺,其在乡村振兴引领下,推进乡村产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包含乡村农业生产、农业营销等等,推进其与国际市场发展接轨;乡村生态宜居,以文化为导向,树立生态化发展观念,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完善,打造乡村绿色的生态家园,进而美好乡村自然风光;乡村乡风文明,其在乡村振兴引领下,以文化为导向,推进乡村四德的建设,保护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体品德,从而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而提升乡村人们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乡村振兴的高校文化教育方式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社会发展指明方向。而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教育是重点,也是人才培养的重点,是文化信息传递的主平台。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发挥高校的文化教育主成效[2],将文化教育融入到教育实施的方方面面,使高校践行乡村振兴思想,并以乡村振兴为高校教育实施指明方向,通过高校的文化教育平台,培养乡村振兴的实践者,进而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发展。2.1树立“三农”服务理念。我党报告中又一次强调,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国之根本问题,需要将“三农”问题始终放在我党工作实践中,并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要素进行实施。在祖国战略发展过程中,心系强农、富农、惠农,并围绕“三农”问题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其中乡村振兴是重要要素。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应响应国家政策,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将“三农”问题解决,作为教育实施的重点内容,发挥文化育人成效,进而推进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广泛传播。例如:在高校文化教育实践中,以乡村振兴为导向,挖掘农村的文化、整合农村的文化资源,引领学生探究、分析农村文化,让学生以自身思想为导向,收集、获取具有价值性的文化,达到文化育人。2.2落实立德树人。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伟大民族复兴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需在其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落实立德树人,以其为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在文化教育的实施中,开展以为核心的教育活动,包含“四个全面”战略及“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教育活动模式,引领学生深入分析、探讨“四个全面”的内涵以及“五位一体”的要素,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高校教育方向,使学生将伟大复兴之梦作为自身发展的主思想,引领学生进行刻苦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发展。同时,高校文化育人在乡村振兴引领下,以爱国教育为导向,引领学生学习文化、继承文化、传递文化、弘扬文化、发展文化、创新文化,将爱国之心、爱国之情以教育路径进行融入,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爱国之情,使学生践行民族文化,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发展需要型人才。此外,在高校文化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热爱农民的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解、知晓农业、农民、农村的平台,使学生与农业、农村、农民零距离的接触[3]。2.3融入文化育人。在高校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融入文化育人的思想,推进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达到提升高校文化育人的价值实施性。在高校以往的文化教育实施中,由于育人的观念底下,使文化育人效能不足。例如:文化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实施,与其他学科教育融合度缺失。基于此,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文化教育的实施,需要重视文化育人新思想的融入,包含文化协同育人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等等,使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使文化的教育伴随学生终身。例如:在高校教育体制中,正确的看待文化教育,改变文化教育独立教育的思维,将文化教育信息内容融入到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包含学科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等方方面面,促进学生对文化的深入理解,从而彰显文化协同育人的价值实施性。

3乡村振兴的高校文化教育路径

3.1确立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文化教育目标。在高校教育的实施中,立德树人的落实是其教育发展的己任,而在乡村振兴战略思想下,以强农兴农思想理念同样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己任。因此,高校在文化教育实践中,研习乡村振兴思想,获取乡村振兴内涵,根据乡村振兴其思想、内涵,围绕“乡村产业兴旺、乡村生态宜居、乡村乡风文明、乡村治理有效、乡村生活富裕为其教育的服务目的,使文化教育偏向于“三农”问题解决、了解等内容信息层面,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对农业市场发展模式进行准确的定位,制订产业发展规划,以此培养农业发展所需要型人才。同时,在高校文化教育中,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立足于农村建设、农业发展等层面,培养高素养、热爱农村、关注农业的青年团队,使其以知识为导向,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例如:以农业技术发展为导向,立足于农业发展平台,高校鼓励师生和科技人员开展相关的农业技术研发活动,诸如,农业的科技咨询、农业科技扶贫等,定期深入到农村地区,融入到农业产业园中,进行相关的实践。总之,乡村振兴下,高校文化教育的目标,应以服务于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围绕乡村振兴政策实施模式,设定具有针对性的文化实施目标,进而为农业发展培养优质人才。3.2拓宽高校文化的教育服务领域。在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文化教育的实施,需要拓宽教育服务领域。在以往教育实施模式下,学生就业方向大都为城市化发展,这使农业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缺乏。而在高校文化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以文化教育为导向,拓宽教育服务领域,实现乡村文化等信息内容的融入,拓宽教育服务广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较多的农业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参与到农业发展中的积极性,以此培养较多的农业发展专业人才。在拓宽教育服务领域中,首先,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模式,高校与地区村落合作,在村落在构建农业产业园区,为学生农业实践提供平台,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农业文化等信息都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逐渐培养自身关心农村、关注农业的发展意识。其次,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引领学生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实践。立足于当前农业技术运用模式,引领专业学生,以新技术为导向,开展相关的农业技术研究,以此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达到拓宽高校文化教育服务领域的教育模式。3.3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教师是高校“立德树人”落实的实践者,需要通过教师的培养,推进立德树人在学生发展层面中实施。的内在要求。因此,高校在文化教育实践中,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加强教师师德的建设,使教师更好的践行文化育人思想,培养学生文化自信。首先,高校将“四有”作为培养好教师的规范要求,使教师以“四有”不断的提升自身修养,完善自身,进而更好的开展教育,提升高校文化教育实施力度。其次,在高校文化教育实施中,将师德作为教师必备的一项素养,并列入到教师考核体制中,与教师的奖惩晋升挂钩,以此规范教师行为举止,使教师在文化教育中,做到育人先育己的教育实施功效,激励教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最后,为教师发展模式树立典范,广泛宣传教师中的道德楷模和教书育人模范,激励专业课教师强化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努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4结语

乡村振兴的高校文化教育,能以乡村振兴为视角,推进文化信息的融入,包含乡村文化、城市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以文化为导向,发挥高校文化育人成效,进而培养知农、懂农的新农村建设者。因此,在高校的教育实施过程中,高校应提升、重视文化教育的实施力度,以乡村振兴为导向,提升文化教育针对性、育人性,培养农业发展所需要型人才,进而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我国乡村振兴的发展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宇征,刘美麟.乡土文化教育嵌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10):71-77.

[2]树立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提升品格修养培养奋斗精神两部门发文开展中国农民丰收节农耕文化教育主题活动[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7):21-22.

[3]王孟,谢伏华.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与路径探析[J].山西青年,2020,(01):4-6.

第12篇

[关键词] 旅游经济;乡村旅游;文化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102-03

[作者简介] 唐 勇,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黄俐波,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江西 南昌 330200)

发展乡村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总书记2004年7月26日在视察上海崇明县前卫生态村时指出:“农家乐前途无量”。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以发挥旅游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优势和作用。开发乡村旅游,鼓励农民依托当地资源拓宽致富渠道,应当同时注意到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独具特色的乡村风光和人文资源,而农村旅游文化资源又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所以开发乡村旅游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保护――开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乡村旅游开发为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旅游开发过程中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学者们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主要是如何发掘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提高旅游的文化含量,保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有利于文化的保护。乡村旅游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传统资源就地转化为旅游产品,完成价值实现和大幅度升值,经济手段辅之以合理完善的行政手段,为乡村文化保护创造了有利条件。

1.为文化保护提供经济保障

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民根据当地优势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增收的重要途径。发展乡村旅游扩大了城市居民在农村的消费,也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带动了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扩大,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总收入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壮大,公共财政的积累,为农村文化资源的整理发掘、弘扬保护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和支持。

2.有利于乡村文化的传承

由于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中的许多内容逐步面临消亡,尽管专家倡议、政府呼吁保护,但是收效甚微。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以及外地游客的欣赏度的增加,这些文化内容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日益显现,使得那些面临失传的手工技艺、民间舞蹈和音乐等得到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人们为了发展旅游经济,不遗余力地挖掘传统文化,恢复一些濒临消亡或中断多年的民俗文化。尽管这些行为活动直接目的是经济利益,但是客观上还是起到了恢复和传承文化的作用。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农民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将更加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延续。

3.提高了农民的文化保护意识

乡村旅游开发吸引了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农民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城市文明,通过直接的对比,农民提高了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知度,增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在亲身参与旅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实践活动中,他们认识到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秀美的山川一样都是宝贵的财富,开始用旅游者的眼光审视自我文化,尽管这种认识还处于浅层面的萌芽状态,但已经迈出了由被动保护到主动保护的第一步。而旅游收入为农民带来了直接收益,出于通过旅游生态化发展获得长远利益的期望,农民对自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更加增强。

4.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乡村旅游在城乡之间架起了文化传播沟通的桥梁。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感受了外来文化,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对城市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一些精品旅游地区的乡村旅游还要接待外国游客,这里的农民更加要面向国内接轨国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一些新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融入传统文化和观念当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又有传统文化底蕴的新的文化共识,从而拓展了乡村文化的发展空间。

二、乡村旅游开发对文化生态的负面影响

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人员的频繁交往,而不同文化的交流撞击在所难免,城市文化进军农村已是不言而喻的事实,而且其影响程度往往随着旅游规模扩大而增强,如果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忽视甚至摈弃当地珍贵的文化特色,忽视当地旅游资源特有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所造成的损失往往是不可弥补的。

1.乡村文化过度商业化

“在旅游的发展对目的地文化的负面影响方面,最明显的问题是当地文化的不正常商品化。”由于开发水平较低,缺乏经验,还有的是出于迎合游客的需要,有些地方特别是早期开发的乡村,将当地的民俗节庆文化舞台化、商品化,这种人为地商业性生产和加工,造成了乡村文化的失真和扭曲,失去了原真性的乡村文化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不仅使游客无法真正认识和理解乡村文化,长此以往,甚至当地农民对自我文化的了解和继承都会出现问题。

2.淳朴民风受到冲击

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示范效应客观存在,这主要是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目的地的社会风气影响较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对于旅游者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的不利影响,抵御和净化能力较弱。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纯朴的农民学会了“宰客”,五花八门的手段甚至是敲诈勒索、坑蒙拐骗,引起游客的强烈不满;村民之间的和睦祥和也被打破,经济利益纠纷时有发生;有的农民过分依赖旅游业,产生了一些不健康的行为方式。

3.农村文化生态偏离轨道

农村文化生态是指农村整体历史文化特征,是有别于其他区域的根本文化特质。“有些是农民集资办旅游,有些农民企业家开发旅游,他用他的审美观来开发这些东西,集中体现在景区的城市化、乡村的庸俗化方面,这是比较突出的。”乡村旅游陷入简单现代化和规模化的误区,也就失去了其特有的文化感染力。因为乡村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体验旅游,人们是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乡村文化比较深入的异质化感受,从而不虚此行。经营农户容易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城市游客的需求,将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融入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把本来极具地方特色的东西改造成普通的一般化的东西,乡村旅游就会失去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文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孙家正同志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当前亟需加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因为我们不能忘了回家的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主张对传统文化要有温情和敬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农村是农耕文明最基本单元,广大农村保持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所谓“礼失求诸野”,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文化保护既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关乎文化安全的大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城市化建设造成的文化悲剧,乡村旅游开发要引以为鉴,采取相应措施保护乡村文化。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依托民间文化组织

在当前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完全的条件下,政府力量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保护是非常必要的。市场经济彻底改变了乡村生活,现代化生活方式也同时肢解了农村的公共组织,只有政府才能有效地协调投资商、当地居民以及游客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协调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关系。各级政府应当高度珍惜并全力保护文化资源,并通过文化发展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融入农村发展理念,融入公众行为和生活方式。当然,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乡村旅游渐成规模之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应当逐步转型,逐步实现市场调节,这时政府应当鼓励农民成立民间团体、协会等组织逐步取代早期的一些政府职能。政府以制度和资金扶植民间组织发挥作用,为公众参与文化保护提供渠道,并通过信息交流、媒体宣传以及理论指导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村文化保护。

2.做好文化普查,分类分层实施保护

农村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各不相同,价值大小不一,实施农村文化的前提工作就是进行文化普查。随着旅游开发,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冲击力巨大,如果没有摸清家底,重视不够,势必会措手不及,而农村文化资源十分脆弱且不可再生,文化的消亡会留下无尽的遗憾。所以,进行农村文化现状的全面调查,对于把握全局分类保护十分必要。在此基础上,本着整体性、发展性、展示性的原则实施保护,维护文化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实现文化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农村文化形态的不同,实施保护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注重静态收藏和动态繁衍相结合,民间传承和专业介入相结合、原生态保护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通过建立民间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复制保护以及研究所式保护等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多角度采取措施对农村文化进行保护。

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口传身授,那些多数已经年逾古稀的民间艺人可谓是“活的图书馆”,对它们的保护关键是保证代代有传人,在这一点上,日本的“人间国宝”政策值得借鉴。

3.科学规划,适度开发

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要有高质量的、新颖独到的规划项目和创意策划。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更多地需要强调软开发。软开发的核心就是规划、设计、策划,一定要努力将这些工作做到位。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乡村文化为核心,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避免乡村旅游产品结构雷同,提高产品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在改善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保护农村文化的本色,强化经营特色和差异性,突出乡村天然、淳朴、绿色、清新的环境,强调闲情和野趣。乡村旅游的消费者更多追求一种休闲情趣,他们大多有较丰富的旅游经验,从工业文明当中偷得浮生半日闲,追求的自然不会是工业文明的复制品。

科学规划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这也正是农村所缺乏的,因此,必须组成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组织,由相关管理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利益团体、保护专家和当地村民代表构成,组建乡村文化保护议事协调机构,在议事过程中提高决策透明度和民主性,通过专家指导、舆论监督,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高乡村旅游经济效益推进文化保护。

4.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民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

乡村旅游对乡村文化的依附关系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营造一个对旅游者具有亲和力吸引力的氛围环境需要有淳朴的民风。传统的宗族制度下一些生活经验比如有关对村民的教化和村民对自身事务的管理经验,对于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等多种途径加强教育培训,使农民认识自身的文化历史,增强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并在公众当中广为传播和展示。与其他旅游形式不同的是,乡村旅游中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农民,因此,乡村旅游的教育培训除了包括旅行社、饭店等,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更要注重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引导并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农民收入增加,在旅游发展中直接受益,与此同时提高对自我文化价值的认识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主动成为农村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