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给水课程设计总结

给水课程设计总结

时间:2022-04-20 18:06: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给水课程设计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给水课程设计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给水排水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卓越工程师计划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152-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环境问题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突出,受到了社会大众及国家的高度重视。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城市给水排水、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污水治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为目标的,从而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实践型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仅应使学生具备全面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

一、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概述

目前,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以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及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环节的安排,其中基础理论课程主要有《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工程》、《市政污水处理》、《给水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以及《工业废水处理》等十余门课程,从而使学生全面掌握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1]。同时,作为以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课外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及专业实践能力,是对理论基础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主要从实习与设计两方面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加强,其中课外实习主要包括认识、生产、毕业、金工以及测量等实习内容。在专业设计中包括课程设计与毕业论文的撰写,课程设计的内容具体包括给水处理厂、排水管网、水泵站、污水处理厂等方面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不仅能够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其在工程实践教学中检验自身的知识体系是否完整以及知识掌握及应用情况,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使其深入了解工程一线岗位的要求与实际需求,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经过大量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实践教学环节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通过在实习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总结,并结合自身知识形成实习报告,教师对其工程设计所使用的计算方法以及图纸绘制进行评价能够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并作为教学跟进和完善的依据,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

二、给水排水专业毕业生需要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迫切性

当前,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如部分教师虽然理论知识教学能力较强,但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工程实际经验不足,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实际中,施工管理、工艺设备讲解以及工程设计等部分的内容都要求教师具有深入了解的知识储备。同时,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对于实践性特点突出的专业,要求教师能够在课程设计及实习等方面指导和帮助学生。但是,由于目前各高校在吸收优秀师资力量时存在以学历、科研成果为标准的现象,使得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保证,对实践教学的开展十分不利。此外,生产实习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措施,能够使学生对水处理相关工艺进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然而,由于水处理工艺需要系统化的机械设备、控制措施以及检测仪表等内容的支持,这使得高校在开展生产实习教学的过程中受限,课程设置方面对水处理设备的教学内容也较为缺乏,较少组织学生去水处理行业相关的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十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2]。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提出为各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应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这同时也是设计院、施工单位、安装公司、政府管理部门等用人单位对学生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提出的要求。因此,当前高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方面亟需进行改革和提高,以实现培养应用型、创新性的高级专业工程人才的教学目标。

三、加强给水排水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对策

(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提高

在教授给排水理论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应从培养学生给水排水工程系统的思维模式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结合实习实践经验对基础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对给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排水工程、新兴技术和需求以及水资源保护利用工程设计等内容进行了解,从而建立并完善自身的给排水整体知识体系结构[3]。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关注水处理工程相关的法规、经济、建立、施工等方面的知识与政策,形成完整的城市水系统运营管理的思维模式,从而提高自己在工程实践应用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为今后走入岗位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使用新的规范、标准、手册、产品的样本

在课程设计中以给水排水专业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并以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为基础进行设计,如泵站课程设计、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以及污水处理厂设计等,并以校企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毕业实习与设计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进行“边实习边设计”的方式,学生在确定毕业设计的方向与内容后,通过参与现场实际工程项目从而提高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同时,在教师与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并完整任务,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

(三)增加生产实习的方法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应积极与水处理生产及管理单位进行联系,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创造参与生产实习的机会,使其能够对风机的种类、管道的相关知识、阀门的特征以及PLC的控制原理等内容进行全面了解,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同时还需注意在选择实习单位时应主要其是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否能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生产实习时间,并且应要求实习单位为学生提供参与主要生产环节的机会,能够全面熟悉水处理工程的实际运行及管理工作[4]。

(四)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

通过聘请工程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具有资深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教学环节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工程设计及施工方面的规范性、实践性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同时,校方还可以聘请污水厂、排水公司以及自来水厂等单位中对给排水设施具有丰富管理和运行经验的专家,对给排水工程的运行管理特征以及设备的工艺进行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在聘请技术专家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以及研讨活动等方式进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学生了解给排水工程实际创造机会。

(五)在卓越工程师计划中实施经验的积累

卓越工程师计划是针对当前给水排水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旨在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某高校给水排水专业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的过程中从培养方案及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两方面进行:

1.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设试验、施工实习、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七个方面对培养计划进行安排,以培养目标为导向选择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等企业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聘请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人员在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现场指导[5]。

2.要求学生的实践学习实践累计足够40周,并在实践学习过程中撰写专业论文以及课程设计,从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以给水排水实际工程项目为学习内容,让学生参与到项目研究、设计与开展的实际过程中,从而结合自身的理论基础知识切实运用到工程项目中,培养其成为卓越工程师的潜质。

3.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设置基础教学、实践教学以及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在基础教学中设置金工实习、计算机训练以及水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等;在实践教学中设置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实习等;在其他实践教学环节中积极组织创新能力拓展项目以及科技文化活动等。四、结束语综上所述,给水排水专业是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实践型专业人才为教学目标的,以期为广大企业输出高质量、高能力的人力资源。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出有效的对策,保证教学质量,从而实现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路程,柴蓓蓓.给水排水专业《水工程经济》课的教学改革探讨[J].新西部(下旬刊),2015,(3).

[2]沈红心,隋铭皓,邓慧萍,等.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给水排水专业人才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4).

[3]于文波.浅谈高职院校给水排水专业施工课程教学改革[J].价值工程,2014,(18).

[4]吴俊峰,朱新锋.提高给水排水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第2篇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侧重水、大气、固废的污染控制和治理,水力学部分先修内容掌握不是很充分,对学习重点和难点内容掌握得不好,另外,第六学期之后,学生忙于考研复习、找工作,难以把全部精力放在本课程学习上;相对而言,本课程计算部分内容较多,例如给水管网设计中的管网平差计算部分,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学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缺失实践教学环节。为达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这一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环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这同样也应体现在给排水工程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当中。实践教学通常包括专业实验课、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内容。专业实验课教学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课程设计通过可以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工程规范、计算方法等串联起来,构成完整知识链条。受限于学时、师资和实践场地等客观因素限制,目前仅有课堂教学,这即与本科生培养目标相悖,亦不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教学样式单一。给排水工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是受到现场实习场地的制约及工程施工周期特点,很难组织起与课堂教学相应的工程现场实习。同时,针对学生的单向填鸭式教学已在众多领域证明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增进与学生间的互动显得尤为重要。

课程设置。就目前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而言,与传统的建筑给排水、室外给排水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基础课程并不多,在有限的课堂教学学时内,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并没有完全建立,这对给排水工程的教学开展较为不利。本课程的第三章为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学基础,这一章的内容自身较为重要,是前期基础课程的总结及知识体系的强化,如果先修课程水力学基础等学时设置更多,学生掌握得更为牢靠,则这一章内容可用1~2个学时完成,而把更多教学学时安排在后面的给排水管道设计尤其是污水管道计算等内容上。针对目前状况,笔者认为应加大前修课程水力学基础等学时,对于流体力学、工程制图等课程,应该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并且缩小本课程与这些先修课程的时间间隔。这样,学生的相关水力学背景和知识架构已经建立起来,则第3章给水排水管网水力学基础部分就可以适当减少学时,进而把教学重点放在后面给水管网、污(雨)水管网的设计计算上,学生遇到涉及到的一些教学难点、重点才不会知难而退、半途而废。

完善实践教学。本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质较强的课程,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在带学生进行现场实习等环节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相关工厂中给排水管道工程方面的设施、设备、材料等,让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就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另外,任课教师注重有关工程方面施工的现场图片或视频等信息的收集整理,鼓励学生对身边的有关给排水工程施工多加留心观察,正所谓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切理论知识尤其是工程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都是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仅仅止步于书本,一方面学生会陷入抽象晦涩的理论而不知所云、难于理解,另一方面脑海中形成的知识体系很不牢靠,只是疲于应付考试,没有真正物化为自己的知识结构。给水管网设计及平差、污水雨水管网设计等内容结束后布置相关设计题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给(污、雨)水设计量不同,所处区域不同;同时引导每个小组内的同学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中的不同设计和计算部分,并视教学课时情况决定是否让学生交叉完成其他同学的设计工作;在设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针对自己小组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完成情况进行说明,引导同学就各组设计完成情况进行讨论和分析,既可以促进对教学内容的吸收理解,又可以锻炼同学的讨论概括和表达能力;而且可将课程设计的完成情况作为本课程平时成绩的一项主要依据。

拓展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给排水管网等市政基础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关注。在污水(雨水)管网学习中为学生介绍英、法等国发达而规划周全的排水系统,这些排水系统大都建成于一百多年前,至今仍在稳定运行,有效保证城市基础市政功能,甚至于巴黎的下水管道可以开发成旅游景点。相比之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管网却连基本的排水功能还不能满足,以上事实直接折射出我国排水管网在规划、施工、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不足。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社会事件问题背后蕴含的原因,不仅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学科内容与工程实践的紧密关系,为以后工作科研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这两种方法,一定做到扬长避短,互相补充,而不是将二者相互对立、相互隔离起来。在《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优化设计、污水雨水管道设计计算实例等主要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部分知识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虽然讲解速度比较慢,时间消耗较多,但可以通过板书-多媒体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环能量方程组求解、哈代-克罗斯算法、污水、雨水设计计算实例重要知识点。本课程其他以文字为主的概念、规范、标准等内容则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给排水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既有较为抽象晦涩的基础理论,又有较高的工程设计要求。要想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补充最新工程实践和学科研究内容,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需要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系统深入,达到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目的。

作者:张武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3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特点及意义

理实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是近些年在高等院校教学中进行探索、创新、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立足于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大胆突破理论与实践的界限,关注探索学习的过程,融教、学、做于一体,将专业理论课与生产实习、实践性教学环节重新分解、整合,安排在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职业技能。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也是教师在知识、技能、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同时,还包含教学场所的一体化。它绝不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学生技能技巧形成的认知规律出发,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实现了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

土木工程学科传统的教学体系由基本教材、配套讲义、多媒体资料组成。配套讲义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规范。多媒体资料包括工程案例、授课视频、动画资料、模拟试卷等。实践课程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在理论课程后进行的实践课程,在时间上是先理论后实践。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地点、教师相分离,不但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困难,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不能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本课题的理实一体化是要做到①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融为一体。②教学情境和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做到空间和时间上的理论与实践并行。

在大土木工程中,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工业民用建筑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是建筑设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排水、暖通、电气构成建筑设备,建筑设备与建筑学,结构专业组成建筑整体,如图1所示。在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内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与给水工程、排水工程构成给水排水工程与科学专业的三大专业主干课程,是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为建筑给水排水方向的学生就业提供理论支持和技能支撑。

图1 建筑组成图

本项目将立足于以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为例,创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将这种模式应用到土木类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

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讨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应用型专业课程,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教学和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的学习,使学生对国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体系的基本组成、发展和应用状况获得全面系统的了解,获得初步的工程实践技能,为成为适应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打下基础。该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雨水系统,热水系统,小区及特殊建筑等几大系统。每个系统自成一章,所有章节可分为三大步骤:管网布置、水量计算、水力计算。如图2 所示。

图2 教学步骤

在这三大步骤中,水力计算属于前续课程《流体力学》、《给水管网》、《排水管网》理论知识的演变,学生可以较快地实现该知识点的迁移。水量计算和管网布置属于全新的内容,属于工程实践,涉及规范最多。如何将规范融入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是实践的主体。本课题的解决思路是:弱化理论,加强实践。在管网布置上加大教学力度。

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要研究和落实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① 理论教学真题化,实景化;本课程所有章节选择同一实际工程案例,从卫生间洁具布置,到生活给水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消火栓系统布置,从一个卫生间拓展到一层楼再至整个楼层,逐步提高整个建筑的认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熟悉的连贯性,有利于学生对工程整体的掌握,案例要选择得当,小而精,比如:某市11层商住楼,具有公共建筑和住宅的功能,可以包含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在课下布置作业中,以学生的宿舍楼为主,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观察。同时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专业软件,天正,理正,REVIT软件进行现场模拟,比如:卫生间中给水排水管道的连接,以及相应的三维管道系统。尤其是REVIT软件中的相机以及漫游功能可以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达到让现场走进课堂的效果,如图3所示。进一步拓展学生软件应用能力如三维透视图的绘制等,进一步开拓学生创新能力。

图3 三维管道系统

②课堂实践多样化;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实践环节,达到讲授、听课与操作等教学形式一体化实施。具体实践环节如下:随堂见习、课外实践、实践操作。

随堂见习: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间时间让学生去观察本教学楼内的卫生间里洁具布置,以及生活给水排水系统,消火栓系统,随后在课堂上分析管道的布置方案,结合最新规范,讲解现在的布置变化,以及规范的变化原因。还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观察教学楼外部的室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判断给水管路的接入点。该种教学方式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对施工图绘制的掌握。

课外实践:给排水所用的管材与设备,管件种类繁多,学生根据图纸作业,列出工程材料设备表,利用课余时间到建材市场或网上咨询各种设备(水箱、水泵)、管材及附件(金属管材、非金属管材)的种类、价格,提交一份安装造价分析报告。

实践操作:建立一实验室,一卫生间内布置了洗脸盆,浴盆,小便器,大便器(蹲便、坐便),让学生进行洁具的安装,管件、附件的连接,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和尺寸感。让学生了解不同管材的连接方式。

通过以上几种实践方式让课堂走入现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穿行,增强了直观体验,激发了学习兴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表1 教学与实践安排表

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表1所示,理论教学和课堂实践让学生掌握了理论,设计,施工,造价等方面的知识,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③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实现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以及对相关专业建筑学,结构工程,暖通空调和建筑电气知识的了解。在授课中加强专业之间的联系,全方位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理实一体。可以将该种模式逐步应用到本专业课程《给水工程》、《排水工程》以及土木工程专业《建筑设备》等课程,《建筑设备》中的暖通和电气内容可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电气教学内容中,布置教室的照明线路,以及整个教学楼的配电线路。

3.效果总结

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教学效果具体体现在:

(1)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资料的查阅和实践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2)通过对校园建筑中给水排水工程的观察和设计,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加强了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拓展了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配合能力。

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一、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有一定范围,主要适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二、教学组织难度大。对于小课堂30个左右学生比较好控制,对于大课堂难以实施3.实训室设备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这个教学改革,在工作中不断的探索研究更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到底。

参考文献

[1] 张德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文化教育市场,2012(5):113-115.

[2] 范建波.理实一体化教学视角下的教师能力系统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93-95.

[3] 刘治安、张军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70-72.

第4篇

【关键词】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学思考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一门专业理论课程,是我国城市规划专业的综合性跨学科专业课程。课程主要针对城市规划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主要介绍在规划阶段怎样系统的、合理的、高效的来组织各专业工程;该课程广泛涉及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专业领域,重点强化城市规划专业必须的管线综合规划、竖向规划和综合防灾规划知识介绍。

随着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一直在改进,教学体系和课程安排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本课程作为是城市规划专业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城市规划学科整体教学改革的推进,本课程也应作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以逐步形成系统完善的教学体系。

1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特点

1.1 专业性

城市工程系统涉及了城市中除了交通工程以外的其他八项工程系统,这八项工程系统在城市的范畴中各自相对独立的,各自具备自身的特点,城市规划要在规划层面将这些工程系统的进行统一规划安排时,需要对这些工程系统的建设条件和安全的运行环境有较好的了解,才能将这些工程系统科学合理的统筹在一起,即满足自身建设和运行的要求,又对其他工程系统不造成影响。

1.2 技术性

本课程是在规划的层面对工程的建设进行统一的安排,课程内容是工程系统规划实用技术的讲解,用技术手段将这些工程进行统一规划,本课程重点强化的就是技术性很强的管线综合规划、竖向规划技术环节的实际操作环节。

1.3 实践性

本课程虽然是理论课,但是却和实践环节结合非常紧密,每项工程系统都需要实际的规划练习,通过具体的规划设计来综合考虑不同的层次,不同深度的工程系统的实际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做出相应的规划安排。

1.4 内容广

本课程涉及城市给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境卫生、消防、防洪、人防、抗震等专业领域,课程内容即有各专项工程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也有工程系统在规划层面的统一布局、整体协调的内容;即要考虑各专业工程的设施、管线的统一安排,还需考虑这些工程设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评估。

1.5 综合性

本课程的内容不仅仅是各工程系统在规划层面的布局和安排,还需要对工程系统设施综合考虑、统一布局,合理安排各工程系统设施及其相关的资源、附属设施的统一规划,同时也需要进行管线的综合规划、管线的竖向规划以及综合防灾规划等的内容。

2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设置的不足

目前本课程是安排在第六学期和《城市规划原理》同时开设,而《城市规划原理》是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平行开设这两门课程,学生对城市规划各层面所涉及的内容和深度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本课程的学习比较吃力,尤其是对于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中的工程系统的深度把握感觉吃力。

另外,本课程目前是设置的理论教学课程,学时是48课时,在有限的学时里,仅仅能系统的介绍工程系统的理论知识,增加少量的课堂实践教学,在教学中只有4个课时的时间用于给水、排水、电力、燃气的片面的规划设计,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不大,在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时,学生仍不能较好的运用相关知识进行规划工作,教学效果不理想。

2.2 教学资料、师资的不足

本课程涉及内容多、系统性强,所需课时数多,讲课难度大,内容涵盖从各项工程总量预测、基础设施选址、管线布局形式选择等内容到详规的管网规划、管网水力计算和管径选择等,既有总规层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又有详规层面的管线综合规划、竖向规划,还有综合防灾规划、环境卫生等方面的内容;内容多、难度大、计算复杂,需要很多优秀、完整的设计资料供学生学习、参考,但这类专项的设计资料储备较少,且内容比较单一,多为给水、排水、电力的工程系统规划资料,像防灾系统规划资料的储备非常少。

同时,本课程涉及的各专业工程的内容比较深、广,规划专业的老师在专项工程的了解和把握会有所欠缺,需要相关专业的老师和人员共同参与教学,将各专项工程的内容进行补充,本专业并无供电、防灾等领域的专业教师,需要跨学院合作来补充师资。

3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思考

3.1 课程设置调整

本课程在开设时间上最好能安排在第七学期,在城市规划原理一后,并在城市详细规划设计之前,使学生在一定的规划知识基础上学习本课程,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能在城市规划各层次设计之间将城市规划涉及的工程系统学习了解,使学生能更好的进行城市规划课程设计。

另外,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只依靠的理论课程的讲授,不通过实践教学活动,学生难于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及其专业工程规划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实用设计方法与研究,在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时不能较好的规划工程系统所涉及的内容。课程需要增加实践教学的部分来强化学生对专业工程规划的实用设计方法,并适当的增加课时。如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第二版)》是同济大学戴慎志教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该教材对第一版的教材进行了删减,将涉及管线计算的部分删去了,这是因为同济大学对本课程已经进行了教学改革,将本课程分常态基础课和动态深化课,各36课时,即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讲授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基础知识和一般规划方法,实践课将理论知识深化并进行实际的设计练习,该教材适用于常态基础课。

3.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

本课程的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从总规到详规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如城市电力工程系统,则有用总量预测、城市电源的选择、电力线路由规划、变电设施规划、城市电网结线形式规划等内容,即有总体规划层面的内容,又有详细规划层面的内容,讲课时从规划层面入手,将各规划层面所涉及的内容总结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并结合相关的规划设计实例介绍,使各规划层次的深度更清晰明了,规划方法和程序更直观,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

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能简明、生动地表达教学内容,应增加相关设施的图片,便于学生直观的理解,增加教学效果。

3.3 教学团队、相关专业教师共同参与

本课程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往往涉及实际设计任务,需要大量运用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方面的知识,教学时,利用本专业教学团队的优势,紧密结合其他课程设计(如城市总体规划)举办相关讲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实习课程和其他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性课程中,其现场工作均包含了城市工程系统有关的调查内容。和总规教研室、详规教研室的老师合作,将每年的实习课程涉及的不同城市与场地,作为设计资料,能够为本课程提供丰富、多变的实践教学环境。

本课程的专业性很强,各专项工程的专业性要求也较高,课程课件制作时,应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结合学院的防灾研究所、土木工程专业相关的教师和相关专业的人员参与制作,使课程在专业领域能向更深层次延伸,利于学生的设计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第二版)》,戴慎志主编,同济大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工程认证;数学模型;实践教学;城市雨水

一、引言

自2013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工程教育认证在我国高等学校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受到更多的重视,成为我国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1]。工程教育认证是在传统教学理念基础上的进一步提升,具有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培养目标导向,重点考察毕业要求达成度,突出可持续改进措施等诸多新特点[2]。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借助数学模型等新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也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并明确了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城市雨水控制利用或城市雨水管理是环境工程或市政工程的新兴领域,在我国已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3]。2014年,我国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从两批30个国家试点到近百个省级试点,再到全国范围持续推进,对城镇建设尤其是城市排水系统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具有重大的行业和人才需要。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融入环境工程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以适应可持续城镇化发展需要,也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部署相契合。城市排水模型理论和技术涉及城市雨水管理或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和运行维护等多方面,是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绩效评估的重要辅助工具。最新修编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城市内涝防治规范》(GB51222)等国家标准中对数学模型在城市排水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国外发达国家许多知名高等院校在土木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学科一直十分重视数学模型的课程和实践教学,为雨水管理领域的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我国普通高校给水排水或环境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中,在城市雨洪管理尤其是雨洪管理数学模型方面的重视和投入都明显不足。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以及目前在城市雨水和海绵城市建设领域的重大行业需要,迫切需要探索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的数学模型在城市雨水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应用和创新的教学模式。

二、数学模型应用和教学模式构建

1.数学模型应用的教学模式。

结合可持续城镇化发展的行业需求和城市雨水领域多年来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十余年前就开设了《城市雨水工程》和《城市雨水工程课程设计》,并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特色核心课程[4]。结合数学模型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迫切需求,根据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特点,突出借助新工具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初步探索了数学模型在城市雨水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应用和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包括城市排水模型基本理论和技术融入《城市雨水工程》课堂教学,将排水模型初步构建与分析作为《城市雨水工程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内容,以及借助数学模型解决城市雨水与水环境复杂工程问题纳入《毕业设计》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三部分逐层深入、相互衔接,保障学生从模型基础理论到模型操作初步应用,再到利用模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掌握。同时,任课教师主持的纵向科研项目和工程咨询服务类项目也为学生在不同阶段参与科学研究和工程项目实践提供了机会,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和科教融合提供重要保障。

2.模型理论融入城市雨水课程教学内容。

在过去十余年《城市雨水工程》课程教学基础上,结合城市雨水领域和海绵城市建设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内容,课程从24学时增至32学时,补充了城市排水模型基础理论等相关内容。主要讲授数学模型概论、排水模型分类、模型构建、模型率定与验证等模型相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时,对具有一定理论深度的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模型不确定性分析等内容初步引入,供感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其中十分重要的是设置专门的学时进行实际案例教学,结合常用模型软件(如SWMM等)对某一具体工程案例全过程系统讲述一个排水模型从基础资料收集,到模型构建、参数率定验证以及模型模拟预测和结果分析的全过程以及相应模型软件的操作,让学生不仅听得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用、会用模型软件,为后续课程设计采用模型软件进行雨水系统模型构建与分析的实践提供了保障。

3.模型基本应用融入课程设计环节。

在城市排水模型基础理论和模型软件基本操作课程教学基础上,将模型辅助设计的内容和要求纳入《城市雨水工程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中。结合课程设计题目,如建筑小区、道路、公园、广场等不同类型地块雨水系统设计,指导学生采用常用软件(如SWMM)建立雨水系统模型,并在不同情境下进行模拟和初步分析,辅助设计方案的确定。在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模型基本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能够发现数学模型构建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通过查阅文献、小组研讨等环节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阶段的实际操作,可加强课堂理论学习的理解,并为毕业设计阶段借助数学模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打下基础。

4.毕业设计阶段的数学模型综合应用。

相对课程设计阶段的题目,毕业设计的题目从内容、深度和要求上都有系统性的提升,尤其突出体现工程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雨水方向毕业设计题目通常采用某新城区的雨水系统规划与设计、某老城区的雨水系统改造规划与设计这类城市或城区尺度的工程规划设计题目,或者是针对某一地块(建筑小区等)雨水系统的深度设计,无论是城区尺度还是地块尺度,都是以复杂工程问题为导向。这也就对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模型应用的系统性和综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能用、会用模型,而且要懂得如何更好地应用模型(模型构建优化、方案优化等)。以某新城区的雨水系统规划与设计为例,学生首先采用传统设计方法按照设计目标完成源头控制和管渠系统的方案确定和初步设计,再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对方案效果进行系统化评估,结合既定的目标函数评价设计方案的目标可达性,进而提出方案设计优化改进措施,再对优化后方案进行重复模拟,反复迭代直至模拟结果满足既定目标函数,完成方案优化和最终方案确定。除设计方案和过程本身的系统性强,在模型构建和概化方式、目标函数设定、模拟结果评估等诸多环节也包含较高的复杂性,也更贴近真实工程项目的特征,对学生整体能力是一个锻炼和综合提升的过程,以实现对学生应对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毕业目标的达成。

5.科教融合与数学模型教学实践。

科教融合也是城市雨水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的思路[5],将任课教师的科研项目和资源向教学环节转化,实现有效的科教融合。在课堂教学后,学生初步具备城市排水模型基本知识,结合课程设计环节综合考察,对具备一定数学模型基础,且本人有明确意愿和兴趣的学生,可逐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工程咨询项目中从事数学模型模拟相关工作。对于今后有志于进一步深造、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可较早培养其科学素养,为今后研究生阶段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对于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可通过参加实际工程项目,促进理论知识学习向实践能力转化,强化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能更好适应工作环境,并顺利完成学生向优秀工程师的角色转变做好前期铺垫。当然,在课堂授课和课程设计环节对学生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是保证科教融合效果的重要基础。

第6篇

关键词:一实二创;热力发电厂;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周振起(1963-),男,山东莱阳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赵星海(1977-),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吉林 吉林 13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北电力大学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23-02

“热力发电厂”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为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课程内容综合性强、工学结合紧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火电机组设计、安装、运行、检修和技术管理工作必须学习的重要专业课程。学好本门课程对于培养现代大型火电厂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具有重要作用。为适应东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一实两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对“热力发电厂”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教学大纲修订

为适应“一实两创”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对“热力发电厂”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的修订。

1.课程教学目标的修订

在原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课程教学内容的修订

引入新技术,减少陈旧内容。针对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研究清洁发电方式,将超(超)临界机组、核能发电及生物质能发电等清洁发电方式的新技术加入到教学内容中,加强学生对我国发电行业目前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

3.调整理论学时和实践环节学时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大纲修订中减少了理论学时,理论学时由52学时减到40学时,增加了课程设计学时,课程设计学时由1周增加到2周。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依据“讲清思路、引导启发、精讲多练、培养能力”的原则,运用“传授式、示范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采用讲课、讨论、练习等多个环节配合,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运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发电厂设备结构及运行特点,将现代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制作了“热力系统电子演示板”,把热力系统的工作过程清晰地表现出来;采用动画将热力发电厂生产过程有机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课程组教师自己制作Flash,把有关设备和系统的动作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并把电厂主要设备的结构、设备损坏等情况以图片等信息方式“搬”进了课堂,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及教学信息量,有效地刺激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坚持以“板书为主、课件为辅”的原则,决不单纯依赖多媒体课件,教师不仅能够通过板书的书写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而且还能够通过多媒体课件丰富和拓展课堂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参与和竞争意识

采取启发式教学,将重点与难点知识延伸到各章节中,扩大自学与讨论内容。积极收集国内外最新研究课题与成果,提出自学与讨论主题,使学生由过去的被动学习变为积极主动学习。采取课堂提问与回答,小组讨论与辩驳,留课后讨论题等多种方式,使得教与学同步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激发了学生创新与研究的潜能。这种教学模式也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讲课技能。例如在讲授表面式加热器端差和疏水回收方式时,引导启发同学们分别用热量法和做功能力法分析讨论加热器端差和疏水回收方式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使得同学们不仅对这两种热经济性评价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学会了用这两种热经济性评价方法定性分析机组热经性,且掌握了加热器端差和疏水回收方式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

3.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工科学生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当讲授课程的某一章节时,根据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参考文献(包括参考书和学术论文)。例如:在讲授给水的全面性热力系统时,关于再热器、过热器减温水引出地点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我们给出了不同的方案和相关的参考文献供同学们研究分析,使得同学们对大机组过热器减温水为什么从最高一级加热器出口甚至是省煤器出口接出以及事故时再热器才使用喷水减温有了更深刻认识。同时,针对某一个问题,给出目前不同文献中的有关观点,鼓励学生通过研究进行分析,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此教学法在五届学生将近1500人的教学中进行了实施。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课程设计内容、设计手段和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课程设计是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锻炼学生应用基本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能力。课程设计是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不仅可以补充和深化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实践教学是专业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热力发电厂”课程是在热动专业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锅炉和汽轮机等专业课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专业课,以发电厂整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因此,“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将围绕这两方面展开,包括热力发电厂热力系统的拟定和经济性的分析及计算。

1.丰富课程设计内容,增加课程设计学时

为了更好地体现课程设计的思想,选择工程实际课题作为“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的题目。以某600MW火力发电机组热力系统的设计和计算为题目,以安全、经济为目标进行热力系统拟定,以热经济指标计算为依据进行方案论证。为保证实现课程设计目标,将课程设计学时由1周扩展到2周,以满足课程设计学时的需要。

2.活化课程设计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以解决问题为轴心,以解决方法为半径进行合理的想象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中,在给定某600MW火力发电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主干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围绕已知条件和已学过的课程内容,设计出自己的发电厂热力系统。例如:除氧器形式、运行方式和系统的拟定;表面式加热器疏水收集方式、疏水冷却器的设置、过热蒸汽冷却器的形式及其连接方式;排污扩容回收利用的级数及连接系统;化学补水方式及补水地点的选择;过热器、再热器减温水系统的设计等都可由学生自由选择,这样多种方式交叉组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充分想象的空间。在学生思辨和自我设计的过程中,使课程设计内容动态化,克服了传统课程设计模式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的僵化和静止的缺点,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

3.培养学生分析、计算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的另一重要内容是针对600MW火力发电机组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热经济指标的计算和热经济性分析,并据此进行方案比选。计算方法由学生自己选择,可以采用热平衡法,也可以采用等效热降法或凝汽系数法等,该设计过程既可用传统的手工计算,也可以选择计算机编程计算,这些都可由学生自由选择。通过“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使热动学生对火电机组热力系统拟定、热经济性指标的计算及其方案比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热力发电厂”课程设计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巩固了课堂教学知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课题设计,学生普遍反映对所学基本理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四、考试方法的改革

近年来,随着研究型学习的展开及我校对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视,本课程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改革了传统的考试方法,采取规范统考与多样化考察相结合的考核手段,由单一的笔试转变为笔试、作业、课堂提问三个环节相结合的方式,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加课程结束后进行的卷面笔试两部分成绩组成。

课程考核以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为目的,以试卷考试形式为主,辅以平时作业、课后思考题、讨论题和应用小论文评分等多种考核方式,提高了课程考核的合理性和公平性,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1.平时成绩的考核

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以课堂提问、讨论和课外作业等方式来进行。课堂提问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或组织同学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针对某些难点问题或国内目前尚不成熟的内容组织同学讨论,以此来考察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作业是教师通过布置课后习题来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组将给学生留的思考题分为应知、应会和需要研究三种类型,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研究,提高学生独立深入思考的能力和习惯。上述三个方面的考核构成了学生的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30%。

2.卷面考核

教师在命题时,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近年来本专业的发展情况确定试题的内容和分量,并配有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阅卷结束后,还要对试卷进行分析和总结,以考察命题的合理性以及试题对学生所学知识内容的覆盖面和内容效度是否符合命题的期望要求,达到整份试卷难度适中,重点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所获得的卷面成绩占最终成绩的70%~80%。

考核方法改革在五届学生中进行了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7篇

关键词:名校建设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076-02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依赖资源劳动力向依赖创新人才转型,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亦针对经济转型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具体战略部署,即“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以上文件的提出可以看出,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济南大学作为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力争建设成为服务于山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作为济南大学“名校建设工程”中山东省财政重点支持的十个专业之一,济南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建设等各方面都逐步成熟,但是对照社会人才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需进一步切合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明确人才培养定位,明晰自身所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和职责,全面深入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济南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山东省品牌专业,2012年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的专业评估。多年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秉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宗旨,通过建立严格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质量标准和监控措施,有效保证了专业教学质量;通过专业基础与通识教育的结合,工程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学生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基础知识得到夯实,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强化,创新思维得到激发,培养质量逐年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名列学校前茅。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人才评价标准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尽管济南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十余年的建设中做出了较大成绩,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教学建设等各方面都逐步成熟,但是对照“名校建设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人才需求现状,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对照社会发展,多元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形成,人才培养模式尚需完善与拓宽;对照行业发展,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尚需进一步建设,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行业需求。

2.实验、实习、实训课程体系建设有待于改革和创新。教学基础条件有待进一步加强,已有实习基地以工程施工与运营管理为主,设计咨询类基地较少,不能完全覆盖专业领域;多数实习基地仅具备参观实习的单一功能,学生实训、在岗实习等其他功能尚需进一步拓展。

3.产学研长效运行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参与产学研比例尚显不足,缺乏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有效保障机制;教师、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参与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平台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针对济南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济南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①结合专业特点,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为依托,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思想为指导,全面总结工程教育的经验、方式、方法,构建“1+2+1”学程体系,培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深厚,基础扎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能够胜任城市给水工程、排水工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给水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工作,德才兼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通过1学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巩固人文与自然科学知识基础,深化专业基础理论功底;2学年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构建专业知识理论体系,理顺工程设计思路;累积1学年的实习、实践环节培养工程设计、图纸表达能力,组织管理与沟通交流技巧。尝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理论授课、技术讲座,指导实践与科技创新等方式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工程实践经验。②结合就业与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以双学位培养为特色,实施复合型人才培养。继续探索“工学+管理学”双学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在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工作中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为基础,强化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同时,掌握管理学相关知识,提高综合能力。③结合行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以国际交流与访学为纽带,拓展学生国际视野。邀请国外优秀教师来我校客座讲学与交流,同时选派我校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国外学习与进修,拓宽视野,了解、学习和掌握国外先进的教学与管理理念与方法,促进师资与管理队伍国际化建设进程;与国外高校广泛接触,开设双语教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专业交流机会。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分析研究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密切联系,联动修订各专业培养方案。优化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夯实学生人文知识理论基础;创新特色专业知识理论体系,提高工程素质和专业综合实践能力;重构实践、实训与创新课程体系,打造优质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增设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综合课程体系,适当强化设备、仪表与自动控制教学,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多专业融合。

3.强化课程建设。坚持“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别”稳步建设的原则,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标杆,大力加强各层次、类别的课程建设工作,带动专业群内密切关联课程的建设。以《水力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为核心,带动核心课程的精品化建设,使专业课程建设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把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建为校企合作课程,实行校企双方教师共同授课模式,充分发挥双方教师的优势,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与优良工程素养;适当引进国外优质课程资源,开展双语教学课程,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提高专业领域的涉外交流能力,拓展国际视野;依据专业知识体系,围绕精品课程组建课程群,构筑“科学性强、适应面广”的课程群体系,完成课程群的整体融合和规划,形成教学目标明确、层次结构合理、教学重点与特色突出的新体系,带动整体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济南大学课程中心为平台,把专业核心课建设成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自由的交流平台及丰富的学习资源。

4.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深入开展以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与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以教学研究立项方式,鼓励教师以课程为基本单位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与特点,以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为基本目标,围绕教学方法、知识结构、考核方式等内容进行改革尝试。在教学内容的精练、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能力训练方式的研究,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的建立,校企合作授课机制的开展及研究等领域,全面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减少验证性实验比例,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比例,开发创新型实验”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为指导,加强实验教师的培训力度,扩大开放实验室的力度,进行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为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教材的专业针对性,组织学术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教学中,突出实践性,兼顾适用性,相关教材的编写工作,满足特色培养要求。

5.完善产学研机制体制。以科研工作为先导,构建完善产学研组织运行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制定并完善产学研基地管理、教学质量保障、基地教师聘任和管理、产学研人才评价与管理等制度;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科研平台发展的良性循环;畅通校企合作渠道,依托科研平台培育校企合作平台,使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建立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机制;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产学研平台建设,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既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综合性改革项目。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大量优秀人才,需要坚持开展深入扎实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和改革试验。济南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将在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政策、资源的强有力支持下,全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力争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第8篇

大多数国家、市政公司和建筑小区都有相应的法律来规范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防止超标,保护环境。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测量仪表和技术,根据行业规章监测排放口的水质、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同时,为了过程优化、节省成本,在重要的处理步骤中需要进行工艺参数测量。在欧洲,水质在线监测比较成熟,但是在我国能熟练操作仪器的人才比较欠缺。

城市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线,供水水质直接关系到市民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为加强城市公共供水水质管理,保障供水水质安全,供水单位应当配备水质检验人员和设备,建立健全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制度,依照国家规定的水质检测规范做好水质及相关净水材料、设备的质量检测,开展技术咨询、业务指导和人员技术培训工作等,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卫生防疫机构应当定期对供水水质进行检测。自来水用户使用的二次供水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和水质检验。有些自来水公司虽建立了化验室,配备了部分仪器设备,但化验员数量不足,且未持证上岗,自检空白。有些化验室只能检测几项指标,检测数据报表不规范、不齐全,化验员检测水平不高,现场操作考核成绩较差。有些供水单位均未建立水质监测三级(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网络,没有进行全过程的水质检测,检测能力不能满足国家规定的指标的要求。

操作技术和管理岗位实用型供排水水质检验人才紧缺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现代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古老而年轻的主题,是教育教学的精髓和真谛。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达到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发展,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教学规律、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非常迫切。

2教学设计

2.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给排水专业设置水质检验课程培养具有水质检验技术与管理工作职业资格的专门人才,为水处理工艺运行提供数据资料和科学的依据,能够正确及时地反映水质状况。

让学生获得工作过程知识,必须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通过工作学会工作。因此,本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发,以相对独立又相对完整的工作任务构建学习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保持实训内容、实训环境与企业现场一致,使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完成从试液、仪器准备、采样、预处理、检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水质评价、质控等各个工作步骤的完整训练,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工作,获得职业活动的技能和知识,获得职业能力。

求知即行动,行动即学习,以完成典型水质指标检验工作任务为驱动力、教学出发点和目标,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式,改造不适于学生认知规律发展的不合理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发学生潜能。实训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目标。通过学生独立计划、实施、检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协作,学生通过符合要求的水质检验全过程的专业行动和小组合作,完成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项目),是直接学习行为,是有效的学习过程,在“做实验”过程中获得工作成果,技能、经验和知识、并归纳总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会科学的工作和学习的方法,在小组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增强责任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行动中形成和提高。因此,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工作情境和能力要求设计课程,效果显著。

2.2教学目标设计

水质检验课程总体目标主要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领会供排水水质标准、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水质检验周期、操作规程开展检验工作,使学生具有从事水质检验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并具有水质检验仪器设备维护、质量监督与控制、检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报告编写、采样等方面的基础能力,为水处理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资料,保证水处理工艺正常运行和水质合格/达标。

教学目标有具体的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方法与社会能力目标几个方面,注重对学生关键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2.3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污水处理中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控制项目、主要控制参数设计有两个项目,分别为污水进出水水质检验、污水处理过程水质控制与检测。结合给水处理中国家标准规定的水源水检测项目、主要控制参数和水质监测三级网络设计有三个项目,分别是供水水源水质检验、净水构筑物水质控制与检测、出厂水、管网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检验,按照国家标准、技术规范及有关规定设计教学项目,具有针对性,适合给排水行业岗位需求。

对每一项目,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任务都对应一具体的工作过程。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学会主要水质指标或参数的检测,并使学生具有水质检验方案设计、采样、仪器设备管理、检验质量监督与控制、检验数据处理、报告编写等基础技能。转2.4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1.项目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处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首先,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了解要做什么检验项目或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为什么要做,检验哪种水样中有机物、重金属还是富营化物质等,了解其对环境或人身健康的危害。

然后,学生独立计划及判断计划的合理性,通过阅读教材或浏览网页知道怎样去做,目前有几种方案。水质检验是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的,一般有常规法、快速法和在线法,学生主要查阅每一项目的几种方法。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开始阶段,学生不会做计划、方案,教师描述、讲解,引导学生看教材或提供网上信息,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慢慢习惯,成为自然,我们已经编写了适合项目教学法的教材,提供较为齐全的资料,逐渐地,学生结合实践会自己读懂或主动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

接下来是:学生独立实施及检查是否正确实施了计划、提出改进措施等。在方案实施中按照统一的过程如配溶液、仪器准备、采集样品、预处理、检验操作,得出结果几个步骤来进行。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最初的项目教师采用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熟悉关键步骤、学生重复做这样的教学方法。结果得出后,需要检查,因为误差和偏差主要来源于操作是否规范,所以学生首先在这方面查找原因,然后利用标准物质对照等质控措施检查方案实施的情况,同学间进行讨论,找到问题,对项目或任务加以改进,反复做实验,完成任务。几个任务实施后,学生会自主完成新任务,达到目标要求。

2.合作式学习

由于仪器、试剂和学时的限制,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按时间或空间进行合作,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进行汇报,因此,每个人对小组的成果有责任感,促进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启发引导

在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完成项目,获得相关技能。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上教学资源,录制、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学生利用视觉、听觉和信息提高学习效果,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教学生做,学生模仿,在“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

结语

本课程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与目前实际工作岗位对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学生上课态度积极,配合老师完成每个环节的学习和训练,教学效果好,对教师授课给予认可。校内外专家、督导对教学给予充分肯定,城镇供水和污水处理厂对于我校市政给排水专业水质检验课程给予认可,认为课程设计合理,内容选取适当,适合岗位需要。

2.4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

1.项目教学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处理项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首先,引导学生搜集信息,了解要做什么检验项目或完成什么任务以及为什么要做,检验哪种水样中有机物、重金属还是富营化物质等,了解其对环境或人身健康的危害。

然后,学生独立计划及判断计划的合理性,通过阅读教材或浏览网页知道怎样去做,目前有几种方案。水质检验是按照国家标准方法进行的,一般有常规法、快速法和在线法,学生主要查阅每一项目的几种方法。本文由中国收集整理。

开始阶段,学生不会做计划、方案,教师描述、讲解,引导学生看教材或提供网上信息,一段时间后,学生会慢慢习惯,成为自然,我们已经编写了适合项目教学法的教材,提供较为齐全的资料,逐渐地,学生结合实践会自己读懂或主动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提出不同意见。

接下来是:学生独立实施及检查是否正确实施了计划、提出改进措施等。在方案实施中按照统一的过程如配溶液、仪器准备、采集样品、预处理、检验操作,得出结果几个步骤来进行。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薄弱,因此,最初的项目教师采用示范、讲解、学生模仿、熟悉关键步骤、学生重复做这样的教学方法。结果得出后,需要检查,因为误差和偏差主要来源于操作是否规范,所以学生首先在这方面查找原因,然后利用标准物质对照等质控措施检查方案实施的情况,同学间进行讨论,找到问题,对项目或任务加改进,反复做实验,完成任务。几个任务实施后,学生会自主完成新任务,达到目标要求。

2.合作式学习

由于仪器、试剂和学时的限制,教学中把学生分成小组,按时间或空间进行合作,分别完成不同的任务进行汇报,因此,每个人对小组的成果有责任感,促进合作精神、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启发引导

在做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完成项目,获得相关技能。

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上教学资源,录制、播放视频、展示图片,学生利用视觉、听觉和信息提高学习效果,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教学生做,学生模仿,在“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

第9篇

关键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水力学;实验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TV13;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3009904一、水力学课程特点

水力学主要研究液体的宏观机械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运用。水力学课程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如水泵与水泵站、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给水水质工程学、排水水质工程学的深入学习打下牢靠基础。因此,学好水力学课程尤为重要。

水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质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如何让学生对单调枯燥、抽象繁杂的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并加以充分吸收,如何调动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如何更进一步提升水力学的教学质量,是一直以来高校水力学教学研究的重点,也是土建学科教师共同面临的教研问题。

(一) 培养目标定位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水力学的基本原理与实际运用,最终形成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简化分析水力学问题,并具备常规实验动手能力,主要包括水静力学分析计算与水动力学三大典型方程的灵活运用、水流形态的判断及其沿程和局部水体损失的确定计算,注重学生面对实际水力问题的分析计算能力和基本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 理论教学部分

水力学的理论教学用时占到本课程总学时的70%,主要是传统“粉笔+黑板”板书教学和多媒体讲解及展示教学相结合,并辅以一定的讨论和检测习题来巩固完善水力学教学。刚开始,必须掌握静水压强、静水总压力计算分析和水动力学三大基本方程,只有精通水静力学和水动力学的基本知识,才能在后续水头损失、有压管道、明渠恒定流、堰流、渗流等内容学习过程中游刃有余,水到渠成地完全掌握各种典型实际水力分析工程运用。水力学教学本身抽象性和理论性很强,有较多的计算方程及其附属的方程运用条件,再加之实际环境类型的差异及水质条件参数的变化,使水力学讲解授课和学习掌握存在相当难度,对工程力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微积分等基础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这就需要学生在平时掌握过程中清楚各个方程的详细推导过程,包括等式方程的等效替换、适度变形和方程使用前提及在该条件下的参数确定,遇到与之对应的具体水力学问题,可以按照等式方程形成原理,写出适合实际问题的水力学方程。

此外,水力学教学课时相对紧张,在理论教学部分要针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培养计划量体裁衣,有别于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的水力学教学,重点突出水动力学中的“水头损失”、“有压管道”和“明渠”相关分析计算,让学生掌握与管道、明渠相关的水头损失及水流形态判断确定及分析计算,而堰流部分多是水利水电工程为主要教学内容,渗流多是岩土工程岩土水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或是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等专业的教学重点。鉴于此,课堂授课的例题讲解,要多以市政管道、室内管道、水泵站、大坝修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为主,让学生更关注本专业领域所涵盖内容,培养学生结合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三) 实验教学部分

实验教学是水力学授课的重要环节。水力学的实验教学用时占到本课程总学时的30%,主要在实验室通过水力模型模拟实际工程中的现象,基于化学试剂在水中呈现的不同颜色,来清晰地观察不同外部因素驱动下的水流形态及所形成的水力现象,对课堂理论教学起到补充作用。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观察实验,并结合课堂理论知识,使整个水力学的学习变得轻松。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动手参与并思考问题,积极性显著提高。

值得重视的是,指导教师的水力学实验选择和教学安排对水力学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水力学实验的典型性是实验选择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水力学实验的全面性更值得思考,要选择能反映多个水力学知识点的综合性实验,特别重视涉及核心知识点的实验。例如,雷诺实验中层流和紊流形态的观察区分,阻力实验中水损的形成,及阻力存在下对水流形态的作用影响。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具体的实验装置和器具,回忆并讲解理论知识,查漏补缺、强化理解,也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工程中的水力现象,来分析其涉及的水力学知识,如泵站水泵的吸水管路、压水管路设置安装、室内用水器具的管道衔接及其水力成因,将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意识到水力学知识对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二、提升教学质量探索

(一) 强化基础课程教学

学好水力学需要掌握好工程力学、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基础知识,否则在水力学学习过程中容易发生概念模糊,公式记忆不清晰等现象。例如,研究液体黏滞性、牛顿内摩擦定律、真空度等知识会涉及大学物理的相关知识,讲解静水压力、液体平衡微分方程、静水总压力的分析计算会涉及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原理,水静力学中具体水工构筑物受力分析会涉及工程力学的力学分析内容。如果高等数学、工程力学、大学物理等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在分析具体水力问题时就会力不从心,感觉找出解题思路却难以继续计算下去而不了了之,更多的时候甚至会对整个题目无从下手,这样发展下去会极大地消弱思考热情,教学成果大打折扣。因此,授课教师在课堂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温习回顾以前的基础课程内容。在合理控制教学进度的同时,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二)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刚刚接触水力学课程的时候,就要突出水力学课程在整个专业领域的核心地位,要让学生明白学好水力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事实表明:(1)水力学是后续专业课的重要基础,不学好水力学,后续的相关专业课(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水质工程学等)和课程设计(水泵站设计、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设计等),甚至包括毕业设计都很难顺利通过,即使在后续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途径弥补以前水力学的弱势,也会消耗大量的宝贵时间,因此,在初期学习过程中,掌握好水力学知识显得尤为重要。(2)相当数量的高校在本专业研究生初试时就考查水力学,基于考取研究生的高难度要求,如果想在本专业继续深造学习,就应该不遗余力地学好水力学。(3)毕业后如果直接参加工作,施工单位、设计单位、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等都不可避免涉及水力学知识。换言之,只要从事“水”相关的工作,水力学内容就必不可少。另外,水力学教学中知识本身的丰富性及其与工程实践的联系性将促使初学者高度关注,极大地增加了初学者的学习兴趣,引导并不断培养学习兴趣对水力学讲授至关重要。

(三)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水力学课程理论性较强,概念理解困难,公式计算较为复杂,单一选择“粉笔+黑板”传统教学模式势必会降低教学效率,教学内容易受限制。与此同时,仅仅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学进度,课堂学习难度加大。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教学效果显著[1-2]。在公式推导与理论分析方面,板书教学具有无可替代的教学优势,其讲解速度较慢,推导过程清晰,使学生紧跟教师思路而不落后,较为容易掌握。在水力学作用效果及实验现象描述方面,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深刻、形象,使学生迅速洞察其中奥秘,明白变化流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课堂上例题分析与小组讨论结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例题与习题讲解是强化理论知识掌握的重要方法,小组讨论便于发现知识体系中的新问题并进行探讨归纳。如在水静力学和水动力学知识掌握中,可让学生总结比较“静”与“动”分析中的异同点,巩固基本理论。

创新教学模式助力教学效果提升。有学者提出“三合一”分层教学模式[3]。第一,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实例、生产实际讲授知识点,将课堂抽象的水力学理论分析结合具体工程实践,如水体动静结合的水力作用下大坝的建设施工。第二,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水力学教学探讨,教师定期设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探讨完成,并及时对疑难问题答疑和详细讲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第三,构建师生互动的启发式课堂教学,教师提出问题,或是给出部分引导条件,激发学生自主探索思考。

利用多媒体平台优化教学方法,通过动画视频展示让复杂的问题通俗易懂,尤其是在讲解复杂水力学现象的动态成因和静力分析、“动”与“静”耦合体系在复杂水力条件下的形成过程及水力分析时,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豁然开朗。此外,针对个别基础薄弱的学生,可结合学生个体实际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巩固掌握水力学知识。

当前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日益快速发展, “微课”教学模式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4],涵盖了从中学到大学的整个教育历程[5]。“微课”的优点表现在: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主题突出等[6-9]。“微课”不同于一般单纯知识性的传统视频演示,而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针对一个很小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讲解具有“启惑”作用,既注重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学习,区别于一对多课堂教学。“微课”教学模式可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技能,深化教学实践[10]。“微课”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教学模式,对教学重点或难点,可采用录制“微课”的模式进行讲解。“微课”应用于给排水专业水力学课程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四) 提高学生动手实验能力

为促使学生更好理解理论知识,加强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学生在课堂上已经掌握了水力学理论知识,但是在学习初期学生可能产生许多疑虑,即并不确定这些理论知识是怎样运用于实际生活生产,甚至会怀疑这样复杂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情况下是否有效。水力学实验正是将理论与实践工程结合的实验探索,而实验参数的调整和不确定性正是实际水力现象的可能变化途径。直观的动手操作实验能让学生很快明白实验方法步骤及其与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实验所引发的新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以期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水力学问题,动手实践可显著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不同于一般的物理化学实验,不同的水力学实验需要相对独立的实验仪器。“先教师示范、后学生模拟”是水力学实验的通用流程。一般情况下,在进入水力学实验中心后,教师先讲授实验背景、实验核心理论、实验流程,紧接着教师会示范模拟并讲解,其次是学生动手实验并观察记录,而后是教师指导实验并解析实验中的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整理仪器、离开实验中心。实际教学中,可分小组实验,但各组进行的试验一般相同,而实验最终结果差异较大,甚至部分小组实验难以完成,针对这些差异的讲解也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外部因素对实验的偶然性影响和理论知识对实验指导的必然性作用。实验完成后,教师要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实验报告书并批阅反馈,不仅让学生明白实验报告所涵盖内容,而且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五) 引导大学生自主创新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知识创新已成为各行各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当前大学生的能力评估已经不单纯依赖于考试成绩,大学生知识创新活动是另外一种展示大学生风貌和知识水平的方法[11],也能一定程度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水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以水力学知识进行自主创新是课堂教育与实验室教学的升华。因此,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竞赛活动或一些社会团体举办的具有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性质的活动,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国给水排水杯”“力诺瑞特杯”“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大学生参与这些竞赛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动手能力、自信心与自主创新能力。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方法不局限于各种竞赛,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撰写论文、申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等形式体现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当前,大学生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可能遇到诸多问题,例如,普遍缺少科学精神,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创新平台有待搭建,缺少自主创新能力等级评价体系等[12]。因此,在创新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需要加强科学精神的宣传工作,积极为学生搭建各项创新平台,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积极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提高。

三、结语

水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性基础课,对本科生后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影响很大。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提高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是一项重要课题。充分利用当前信息化技术优势,采用多元教学模式,如自主互动、“粉笔+黑板”教学方式、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甚至新型的“微课”教学模式。教学规律与专业化人才培养需求相结合,传统教法与新形势下现代教法并轨,将学生能力素质培养放在首位,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积极推动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小英, 孙书洪, 周青云, 等. 多媒体在水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选择 [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10):253-254.

[2]司春棣, 韩会玲, 齐清兰, 等. 水力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的使用模式优化研究 [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2009, 11(3): 351-353.

[3]郑志宏, 李寻, 刘金辉, 等. “三合一” 分层教学模式在水力学教学中的应用 [J]. 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3): 79-81.

[4]胡铁生, 黄明燕, 李民.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 [J].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4): 36-42.

[5]胡铁生, 周晓清. 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J]. 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4(2): 5-13.

[6]胡铁生. 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 15-18.

[7]胡铁生, 詹春青. 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 [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11): 65-69.

[8]张志宏. 微课: 一种新型的学习资源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20): 50-51.

[9]张剑波, 张欣杰. 高职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2): 9-11.

[10]吴秉健. 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 23-26.

[11] 钟玉泉, 彭健伯. 问题激发教学法与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7): 57-58.

[12] 陈雄辉. 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问题探析 [J]. 社科纵横, 2007(7): 133-135.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建筑识图;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39-02

建筑识图课程是中职土木水利类专业职业技能领域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探索改革,积极运用多媒体、真题实作、网络学习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一、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

《建筑识图》课程要求学生在具有立体几何的基础上进行,重点突出正投影原理在土建专业工程图中进行识图、绘图基础训练,以便进一步在后续课程、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培养提高。

1.教学内容模块。《建筑识图》主要分为2个模块的内容:投影知识和建筑识图。投影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投影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三面投影知识、剖面断面部分、轴测投影,这一部分知识对于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建筑识图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建筑制图一般知识、建筑施工图识读、建筑结构图的基本知识、建筑设备施工图的基本识读,这一部分知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在立体几何三面投影基础上的建筑实际工程的图纸识读,鉴于建筑形体的多样化,要求学生空间形体理解能力强,个人主动多读多理解。

2.中职学生学情分析。“90后”的中职院校的学生熟悉电脑操作,具有较强动手能力,但他们或无求知、上进的愿望,或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基础薄弱,无心学习,形象思维差或缺乏吃苦精神和学习毅力。开发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实训室,根据模型展示辅助识图、手工绘图辅助识图、CAD绘图辅助识图来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体验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一体化的教学条件创设

一体化教学对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环境、教学设施均有一定的要求。

(一)教材使用与建设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选用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要以实际建筑工程为载体,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校情的校本教材。

(二)扩充性资料建设

为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扩展其知识面,教师们选择了不少扩充性资料,其中有:

1.相关的国家制图标准:《技术制图》、《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2.大量建筑物的工程图样:如教学楼、宿舍楼、实训楼、图书馆等建筑的工程实际图样,供学生课下查阅,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识图能力。

3.教材配套的习题集,可供学生平时根据作业要求完成基本技能的实践训练。

(三)实践教学环境

《建筑识图》实训周的实践训练均有实训指导书,对实践教学的目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实训的步骤及日程安排以及实训成绩的考核和评定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根据该课程的教学需要,为该课程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校内建设实训基地,购套配套的挂图、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建设“教、学、做、评、展”一体化多媒体综合实训室用于课堂教学;建设模型制作室为学生制作模型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提供服务等。在建筑工程公司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将课程教学延伸到企业的工程实践中,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通过亲自参与工程实践,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四)网络教学环境

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建自己的建筑工程识图课程网站,并将网站的大部分教学资源应上网开放,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难题详解、试题库、模型库(动画演示)、部分教学录像等,并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更新,可供学生网上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交流。学校学生图书馆、办公室、多媒体教室和都接通了局域网,对外连接教育网。

三、多元化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一体化教学中的综合运用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综合运用讲授法、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做”合一的高效一体化教学。

1.通过现有的几何模型、三维模拟动画、仿真识图软件、建筑知识问答库、自测自评自学系统等教学辅助资源,帮助解决学生理论知识的薄弱环节。

2.通过科学的分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使其具备团队合作的精神,养成互相交流的习惯,把握自评互评的分寸以及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分析总结的综合能力。分组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照顾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

3.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互动等多渠道的信息化技术辅助教程,实现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的实训教学理念。不仅仅在课堂中采用天正建筑的模式,还可以用鲁班软件BIM来展示。

4.通过穿插游戏课堂模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互动学习环境,维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5.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项目练习,将建筑制图规范深入实训实操教学,按照识图、绘图、审图、改图和出图的步骤进行规范的操作训练。

6.建立自主学习机制。主要通过小助理、小制作、小老师的形式加以反映,促使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堂积极思维,课后根据个体的不同进行选择性的提高学习。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综合性考核评价体系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知识、技能与职业态度的培养主要靠平时积累和训练,试卷不应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评判标准,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标准更注重的是能力的鉴定,因此,该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过程化考核为主、理实一体化的综合性评价。考核内容可包括学习内容、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团队合作、成果评价等要素。

(一)规范常规考试模式

对于量大面广的基础平台部分,实行教考分离,统一命题与阅卷,学要求和考核标准,增加了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使考试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二)深化改革考试模式

1.“小教师”模式即学生“自主命题、自我测试、自行评价”,由学生自己出一份卷子,自己给出标准答案,写出出卷和学习过程的体会,同时以PPT方式进行口头答辩。从学期一开始就告诉学生可以自己当“小老师”,以此模式进行考试,但以期中测验成绩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因此一开始学生就有压力与竞争。班级前20%可以申请期末“小教师”模式考试。这样,前半学期以掌握基本理论为主,仍然是传统的考试模式,后半学期则给予充分发挥的空间,实际上有效地将考试融入了学习过程。

2.口答模式即一师一生进行问答考试。不同的学生针对不同的图纸或者相同的图纸不同的问题,对基础识图知识进行问答。口答考核方式的优点在于学生不得作假,逼迫学生学习;不足之处在于耗时较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提问。

3.个别优秀的学生,还可以采用面试的方式进行。即首先由学生进行口述,借以考察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面试的内容主要为若干重要概念、分析和解答难点疑点问题等。面试在轻松交流中进行,不必作过多的复习准备,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方向。

4.小设计模式建筑小设计,给教师提出高要求,也增加了工作量。教师要给出不同内容和类型的题目,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设计绘制正规的A3工程图,可以用计算机绘图,也可以用绘图仪器作图,若达到一定绘图水准,也能够得到认可,将其成绩记入总评成绩,增强了平时空间想象力稍有欠缺,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学好建筑识图的信心。

(三)综合性成绩评定模式

学生学习《建筑识图》这门课的最后总评成绩应该是其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诸如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空间思维等,为此,我们在认定总评成绩时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且对公共平台阶段与综合提高阶段也采取不同的做法,同时给任课教师更多的评价空间。平时成绩主要考虑作业、课堂表现、上机操作等,课程测验成绩包括单元测试、期中测试等,同时考虑小老师、模型制作、建筑小设计等。

五、结语

《建筑识图》是土木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规范在逐步更新,学生素质逐年变化,因此,教师应加强进修、学习交流、多到企业锻炼,在教学中大胆思考和尝试改革,不拘一格育人才。

参考文献:

[1]赵研.建筑识图与构造[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11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需求与培养规格基本明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最大的投资和建设热潮已经形成,诸多二线城市也已步入地铁时代。在已经批复的28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2015年将建成线路93条,总里程2 700公里,远期规划则将超过1万公里。按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数据,每公里线路需要技术和管理员工50~90人,其中,70%~80%为一线操作人员(技能型人才),包括从事设施设备检修和维修作业的维修工,以及从事客运服务的列车司机、站务员、值班员等。客运服务类岗位主要包括站务员(售票员、厅巡、站台岗)、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和值班站长等。这些一线操作人员一般需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而线路运营控制中心(OCC)的调度(行车调度员、环控调度员等)岗位工作人员则一般需要具备本科学历。针对以上一线操作(技能型)岗位,诸多高职院校和技师学院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车车辆等专业。高职教育和技师学院的高级工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应突出“高技能”,与中职教育相比较,则应突出“高素质”。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应考虑到应用性(在掌握售票、行车技术设备操作等基本岗位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应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性(不能混同于铁路、公路、航空等其他旅客运输方式)、区域性(如广州地铁对粤语的要求)及延续性(职业发展路径,如站务员晋升至值班员、值班站长)等方面的要求。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 由于行业及其发展的特殊性,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很久以来没有统一归口管理,也没有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采用的建设方案不同,选用的车型、供电方式、信号系统、运营组织方式等也不尽相同,给规模化、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带来严重的阻碍。另外,诸多院校还较多地沿用以前铁路运输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和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相互寻求合作,结合地域特点,广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良好效果。譬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自1995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始运营,便与广州地铁合作,进行地铁客车司机和车辆检修专门人才的“订单式”培训。目前,该校已与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和香港地铁等多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合作开设了“订单班”,总规模超过300人/年。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由企业依照协议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典型范例,可供参考。譬如,深圳地铁通过公开选拔“订单”学生、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全面参与教学管理、精心安排学生实习、考核验收等步骤实施“订单”培养,并通过设置论文制度、建立联系制度和企业文化渗透等措施加强“订单班”的过程管理,是比较成熟的“订单”培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上海地铁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成立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已经在立足本地生源的“订单式”培养方面步入前列,并有辐射全国的趋势。

课程改革仍然停留在较浅层面 经过校企合作程度的不断深入,多数学校意识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不少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考虑到了专业岗位任职要求和行业资格标准,充分重视依据职业能力需求重新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个别学者推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介绍了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但并未付诸实践。目前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虽然意识到了课程改革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合作的程度仍然停留在举行企业专家参与的咨询会、合编教材、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或兼职授课、学生到企业参观等较浅层面,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尚未建立;二是理论上仍未突破学科体系的思维限制,课程体系改来改去,无论是增、删、合并课程,还是突出实践教学,仍然与职业能力的需求相差甚远,没有寻找到打通二者之间联系的技术路线;三是缺乏实践应用,虽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已经在机械、汽修、机电等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有部分经济、管理和服务类专业已在探索和尝试,但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领域尤其是在运营管理类专业中的应用还很少。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本土化应用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应用广泛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在国内的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推行,几乎应用到诸如机械、机电、电子、化工、计算机、汽车维修、物流、会计、酒店管理、秘书英语等所有常见专业领域,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也有所涉及,如航空、建筑、高分子材料、火电、船舶、高速动车、楼宇智能化、审计等。但尚未发现(2009~2011年)在技工教育应用实践方面的文献资料。表1所示为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专业及其所在学校;下页表2所示为主要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及其所属专业领域。

2012年9月5日,国家发改委密集了25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规划获批的公告,其中23个项目的总投资额高达8 326亿元,项目投资周期多在5年之内。这意味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即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技能人才需求。目前,广东省已有超过15家高职、中专和技工院校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规模达到1 500人/年。因此,对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为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开发提供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

人才需求与培养规格基本明确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最大的投资和建设热潮已经形成,诸多二线城市也已步入地铁时代。在已经批复的28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中,2015年将建成线路93条,总里程2 700公里,远期规划则将超过1万公里。按照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本数据,每公里线路需要技术和管理员工50~90人,其中,70%~80%为一线操作人员(技能型人才),包括从事设施设备检修和维修作业的维修工,以及从事客运服务的列车司机、站务员、值班员等。客运服务类岗位主要包括站务员(售票员、厅巡、站台岗)、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行车值班员)和值班站长等。这些一线操作人员一般需要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而线路运营控制中心(OCC)的调度(行车调度员、环控调度员等)岗位工作人员则一般需要具备本科学历。针对以上一线操作(技能型)岗位,诸多高职院校和技师学院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机车车辆等专业。高职教育和技师学院的高级工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较,应突出“高技能”,与中职教育相比较,则应突出“高素质”。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时,应考虑到应用性(在掌握售票、行车技术设备操作等基本岗位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应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性(不能混同于铁路、公路、航空等其他旅客运输方式)、区域性(如广州地铁对粤语的要求)及延续性(职业发展路径,如站务员晋升至值班员、值班站长)等方面的要求。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 由于行业及其发展的特殊性,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很久以来没有统一归口管理,也没有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各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采用的建设方案不同,选用的车型、供电方式、信号系统、运营组织方式等也不尽相同,给规模化、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带来严重的阻碍。另外,诸多院校还较多地沿用以前铁路运输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在这种背景下,各地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和区域内的高等院校相互寻求合作,结合地域特点,广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已取得良好效果。譬如,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自1995年广州地铁一号线开始运营,便与广州地铁合作,进行地铁客车司机和车辆检修专门人才的“订单式”培训。目前,该校已与广州地铁、深圳地铁和香港地铁等多家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合作开设了“订单班”,总规模超过300人/年。在“订单式”培养过程中,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由企业依照协议提供就业岗位,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典型范例,可供参考。譬如,深圳地铁通过公开选拔“订单”学生、与学校签订“订单式”培养协议、全面参与教学管理、精心安排学生实习、考核验收等步骤实施“订单”培养,并通过设置论文制度、建立联系制度和企业文化渗透等措施加强“订单班”的过程管理,是比较成熟的“订单”培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上海地铁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合作成立的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已经在立足本地生源的“订单式”培养方面步入前列,并有辐射全国的趋势。

课程改革仍然停留在较浅层面 经过校企合作程度的不断深入,多数学校意识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不少学校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方面考虑到了专业岗位任职要求和行业资格标准,充分重视依据职业能力需求重新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并在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有个别学者推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介绍了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但并未付诸实践。目前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虽然意识到了课程改革中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合作的程度仍然停留在举行企业专家参与的咨询会、合编教材、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或兼职授课、学生到企业参观等较浅层面,校企深度合作的课程开发模式尚未建立;二是理论上仍未突破学科体系的思维限制,课程体系改来改去,无论是增、删、合并课程,还是突出实践教学,仍然与职业能力的需求相差甚远,没有寻找到打通二者之间联系的技术路线;三是缺乏实践应用,虽然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已经在机械、汽修、机电等专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也有部分经济、管理和服务类专业已在探索和尝试,但在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领域尤其是在运营管理类专业中的应用还很少。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本土化应用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应用广泛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在国内的高职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推行,几乎应用到诸如机械、机电、电子、化工、计算机、汽车维修、物流、会计、酒店管理、秘书英语等所有常见专业领域,部分专业性较强的领域也有所涉及,如航空、建筑、高分子材料、火电、船舶、高速动车、楼宇智能化、审计等。但尚未发现(2009~2011年)在技工教育应用实践方面的文献资料。表1所示为进行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专业及其所在学校;下页表2所示为主要开发的学习领域课程及其所属专业领域。

本土化实践和研究成果丰富 近年来,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通过项目合作、培训考察等形式被引进国内,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诸多学者就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学界已基本明确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基本要素、实施流程和关键步骤。另有学者从理论研究的层面深入探讨了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理论要素、劳动组织、技术和职业教育三者的联系,并分析了职业能力内涵,取得了不少理论成果。随着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技术的推广应用,学习领域课程实施要素和实施过程的研究也日渐深入,在教学保障体系、教学管理、课程标准制定、教材开发、工作页编写、教学项目设计、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设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建设、 教师身份转变与适应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有的学者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看法和建议,如傅新民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不适合一个专业以一种课程方案统一全国所有职业院校,但省级层面的统筹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陈贵方从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本土化实际出发,认为我国与德国国情不同,国家层面的统筹力度不够,企业实践专家的热情不高,课程开发专家只能起到指导作用,课程开发的主体只能是职业教育的教师团队。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虽然已成为国内职业教育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也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总体而言,还存在缺乏上层统筹、重复开发、技术方法把握不准、偷工减料、教学管理和实践教学条件及师资跟不上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应避免重复开费资源,加强专业建设上层统筹 在德国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中,只有最后一个环节(课程方案的微观设计)即学习情境设计由职业学校的教师团队完成,之前的所有环节均由“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统筹完成。与德国不同,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全国所有的职业院校由一种课程方案统一并不可行。一方面,根据国家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如“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人员的规模和组成方式,难以完成所有专业的课程开发。因此,国家层面所做的一般多是以举办学术讲座和培训班等形式给予学校原则性指导。而省级层面统筹职能的缺失,会导致同一地区多所学校各自开发同一专业的课程,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学校层面的课程开发往往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也会影响课程质量。因此,有必要成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学校联盟,从省级或区域层面进行专业建设统筹和指导。

应避免技术方法把握不准,加强课程开发整体构思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是一项由宏观到微观(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系统工程,必须在一个整体的构思指导下进行。由于缺乏上层统筹以及各自为政的局限性,再加上普通教师缺乏对专业进行课程架构的综合能力,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有限,使得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存在先天不足。表现在往往就一门已有课程进行所谓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并没有重新构建课程体系,也就不可能实现预期目标。不少课程开发者对有关概念理解偏差,将“典型工作任务”理解成“主要工作环节”或“典型的工作环节”,甚至为设计学习情境而“寻找”典型工作任务,或者将实训课程中模拟性质的教学任务定义为“典型工作任务”,与概念本身的内涵相差甚远。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时,应整体构建、准确把握课程开发的技术方法。

应避免偷工减料质量不高,加强课程开发过程专业性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开发团队由于意识淡薄和能力限制,有些环节把关不严,加上缺乏整体构思,导致开发的课程质量不高。具体表现在实践专家研讨会没有足够数量的真正的岗位技术能手实质性参与,或者会议流程没有严格按照指导手册进行;在调研环节,没有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或者问卷设计粗糙,数据分析流于形式;在课程设计环节,凭经验主观猜想的多,实际调研的少,甚至只是将原有课程中的名称改为学习领域课程的术语或凭教师有限的经验对当下的职业行动做出想当然的描述。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严格按照课程开发操作手册,加强调研、实践专家研讨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设计等环节实施的专业性。

应避免课程实施效果不佳,加强教学条件和师资建设 根据周春红和王启龙对广州和北京7所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梯安装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模具设计与制造、给水与排水等6个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实施的调查结果来看,学习领域课程的编排、结构和教师的工作态度等都得到各方的一致好评,课程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限制了学习领域课程的实施。一是教学团队能力不够,教师数量、实践操作能力和教学方法运用能力不足;二是校本教材的开发比例较高,但教师参与度不高;三是实践教学设备难以满足教学需要,课程教学资源缺乏;四是教学形式和教学管理手段传统,未能适应学习领域课程教学需要。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学习领域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教学管理,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完善实训设备,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课程开发能力和教学能力,保障课程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公强.浅析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J].价值工程,2010(29):197-198.

[2]邓爱喜.订单班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地铁订单班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10(11):106-107.

[3]李瑞荣.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35-136.

[4]余钢.城市轨道交通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讨[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7):17-19.

[5]徐虎.关于高职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1(10):287-288.

[6]申文缙,周志刚.从“行动领域”到“学习情境”——对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探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6):76-81.

[7]王建初,颜明忠.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理论诠释[J].外国教育研究,2009(7):78-81.

[8]谢承力,罗斌.基于工作过程中的高职学习领域职业能力内涵分析[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41-44.

[9]傅新民,袁秀娟.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核心内容及本土化改造[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2010(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