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6 00:49: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母语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5-0045-02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掌握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遵从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约,从而避免产生交际冲突和误解。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应当承认差异并容许差异存在的,如果一味拿一方的(一般是强势文化)文化做标准去消除差异,这有可能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这是以牺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的。世界文化是需要多样性的。汤一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都能从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人类文化在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都是具有互补性的[6]。“有众多学者认为,今天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强烈呈显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值”[7]。因此,在交际中应使双方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既拿来又送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8]。我们要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备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而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唇齿。汪榕培先生认为,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学会学习,能够终生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三是学会生存,既能掌握一般生存技能,又能掌握特殊专业技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9]。外语教学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即通过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我国1998年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问题”中提出了5个不适应,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中指出:“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教学原则中也明确规定:“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文化素养方面应“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大纲把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而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母语尤其是母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提高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学生才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并且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会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既不会成为盲目崇洋、鄙视母语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会成为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民族中心主义者。总之,学习者母语和母语文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其外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进而促进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形成。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5]Stern.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284.
[6]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C]//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7]章礼霞.性相近,习相远――对中外跨文化对话与跨文化交流的思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摘要: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可以使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母语;母语文化;外语教学;作用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掌握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遵从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约,从而避免产生交际冲突和误解。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应当承认差异并容许差异存在的,如果一味拿一方的(一般是强势文化)文化做标准去消除差异,这有可能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这是以牺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的。世界文化是需要多样性的。汤一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都能从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人类文化在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都是具有互补性的[6]。“有众多学者认为,今天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强烈呈显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值”[7]。因此,在交际中应使双方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既拿来又送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8]。我们要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继承和
【关键词】母语文化 文化迁移 英语教学 现象分析 趋利避害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10-01
一、前言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学生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利用母语文化当中的语言习惯或是语言结构来进行英语的学习,这便是母语文化迁移现象。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英语学习策略,母语文化迁移具有正负迁移两个方面。所谓的母语文化正迁移主要是指该种母语文化迁移现象有利于英语的学习,而所谓的母语文化负迁移主要是指该种母语文化迁移现象不利于英语的学习,并对英语学习发挥干扰等不利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开发程度的越来越深入化,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多的更加国际化的信息,能够模糊地了解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对母语文化迁移发挥一定的限制作用。
二、母语迁移和母语文化迁移
在学习英语等其他第二语言的过程,母语是影响学生语言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母语迁移是心理学理论上的一个概念,其主要内容是指,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第二语言的习得必然受到第一语言(母语)的影响,或者是促进学习的进程,或者是干扰学习的进程。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母语迁移显现能够为学习者学习英语发挥积极、有益的作用,我们便称之为正迁移;相应的,如果母语迁移显现为相反的作用,我们便称之为负迁移。正迁移能够推动学习者更加熟练地掌握,负迁移则不利于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掌握。
简单而言,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综合,囊括了人类社会所有文明成果,而语言则是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同的语言背景均有着深刻的文化烙印。在日常的社会活动当中,语言成为了我们交往的必备工具,如果交往情况非常繁杂,那么不同语言的语言文化特征便会被凸显出来。人们与母语文化的长期接触会形成相对固定的文化模式,所以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常常会自觉地将母语文化的思维模式来进行思想的表达,忽略了第二语言的文化内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导致的。
三、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迁移现象
第一,价值观念。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在价值观念存在着很多的差异,而且有些差异是非常大的。举例而言,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对于“集体和个人”的辩证关系有着截然相反的认知,中国文化历来重视集体利益,鼓励人们办事,做事要有大局观,从全局着眼,甚至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也是能够被容忍的;但是英语文化则是非常重视个人利益,自从文艺复兴高度强调人的价值之后,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至上的理念已经被深深的烙印在欧美文化基因当中,不允许因为集体利益而损害个人利益。举例来说,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对“国家”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中国文化习惯于使用“国家”这个词汇,但是在英语中,“国”有着特定的词进行表达,即Country,而“家”则也有独立词汇进行表达,即Family。对于中国文化而言,先有“国”后有“家”,如果没有“国”,那么“家”也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保障。当然,对于某些善世价值观念,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还是存在着类似甚至是相同的地方。例如,两者均追求“民主”、“和平”、“正义”、“真理”、“诚信”、“自由”等价值观念,共同反对“专制”、“战争”、“邪恶”、“虚假”、“欺骗”等丑恶的东西。
第二,汉语和英语的差异无疑是巨大的。以汉语作为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受到的负迁移比比皆是。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在表达“肯定”与“否定”的概念时,汉语和英语是有很大区别的。有时汉语用否定的地方,英语用肯定表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翻译成英语应该是“Do to others as you would be done by.”有时汉语用肯定的地方, 英语却用否定表达,如“活到老, 学到老”用英语说是“No man is too old to learn.”然而,用汉语中习得的关于句子成分的知识来分析英语的句子成分,就可以产生正迁移。汉语中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现象司空见惯,英语中这一类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了解汉语的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也有利于英语的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学习。
第三,汉语文化与说英语的民族之间的区别也是巨大的。中国文化的具象思维和西方文化的抽象思维都深深地影响了各自的句法结构。这就决定了汉语语法结构不注重抽象形式,而注重具体语义和语境与语序的虚实结合,这三者的结合就形成了一个表达功能场。在这个“场”中,语义抽象逻辑网络和语境的社会文化网络相互交织,使汉语语序受到了强大的文化心理影响。西方的抽象思维使得英语有很多的形态结构,其句法受到这些形态结构的影响而与语义、语境相对独立。句子语序是按逻辑形式,而非自然的干净主义原则。主客观的二元对立和个体中心的文化心理倾向反映在句法中。因此,如果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将这两种思维模式加以辨析,则很容易导致语言的母语文化的负迁移。
四、结束语
毕竟中国文化和英语文化的根基不同,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文化迁移现象会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产生较多误区,会采用一些纯中国式的英语表达,导致英语交流障碍;相应地,借助与母语文化,学生也能够比较系统地了解英语文化背景,逐渐明确两种语言及其文化氛围的差异,并逐渐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充分重视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因势利导,努力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 尽可能减少负迁移,是每一个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予以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 现代外语教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0
[2]袁彩虹,郎红琴. 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与英语教学[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08):25-26
[3]王东霞,母语文化迁移对英语习语学习的启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4): 123-125
文化 负迁移 日语习得 文化差异
我们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第一语言即母语的干扰和影响,这一现象被称为“母语迁移”。就迁移效果来讲,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当母语对外语学习有促进作用时,便是正迁移;反之有抑制或干扰作用时,便是负迁移。由于日语与汉语之间存在其特殊的渊源,这使得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方便之处,例如,相同的汉字与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运用。但同时这种经验也会促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习惯性地使用对比,此时就会发生母语干扰现象,即负迁移。本文主要针对母语为汉语的日语学习者在日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文化上的负迁移对学习的影响进行阐述。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我们知道,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从语言中我们可以观察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各国文化上的差异,在语言中都得以体现。汉语与日语的文化差异是造成干扰日语学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形成交际上的障碍。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系统的日语知识,更应该了解日语赖以存在的文化背景,这样才能达到日语学习的最高境界——语言与文化融为一体。否则,难免会造成语言上的错误或文化上的误读。这种母语文化对第二语言的干扰便是文化负迁移。例如在与日本人交往过程中,日语的暧昧表现常使学习者难以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 产生误解。
二、现从三个方面来说明母语文化负迁移对日语习得造成的影响
(一)词汇方面
无论是汉语还是日语,在语言的长期使用中,有些词语在使用过程中逐渐被赋予了一些联想意义及文化内涵。如果我们对这些词语的文化内涵不了解,则可能在我们翻译、理解和交际中造成许多障碍。因此使用时,不能随意改变其含义,更不能仅从字面上去理解。例如,“狗”这一动物,在汉语中具有贬义色彩,词语“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等是典型的词例。而“狗”在日语中,意思并无贬义色,相反在日本人心目中狗是忠诚可靠的形象化身,在东京涩谷车站矗立的忠犬“哈奇”就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可见词汇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再如“龟”,在日本,它象征着长寿,所以它常作为祝寿的礼物。而在中国,却是绝对具有贬义色彩的骂人话了。同一词汇的表层意义似乎对等,但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的意义完全不同。因此,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掌握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对避免文化负迁移有着重要意义。
(二)句子结构
如被动句:他的脚被旁边的踩了。
彼は隣の人に足を踏まれました。 (他被旁边的人踩了脚)
日语句强调主客体之别,清楚地反映出日本人倾向于突出主题的思维方式;汉语句更多体现主客体融合,反映出中国人不突出主体,注重的是主客体一致的关系。可见,不同的文化心理在巨子结构上的反映。如果不注意这种不同,很容易说成汉语思维下的日语“彼の足は隣の人に踏まれました”。
再如授受动词的使用:老师为我修改作文。
先生に作文を直していただきました。
日文句子中蕴涵着“能得到老师的恩惠(为我修改作文),我很感谢”的意思。如果按照汉语思维说成“先生は私に作文を直してくれました”,虽无语法错误,但无法表达出授受动词所蕴涵的丰富而细腻的人际关系了。
(三)表达方式方面
汉语句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日语句往往体现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不完整性。在日本具有“岛国形式”文化的语言中,形成了“以心传心”这种思维方式。中国人很注重句子结构的完整,所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同文化背景的汉日两个民族对客观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反映了对客观事物的思维方式的差异。日本人又有“我なし”意识,显出不张扬自我的特点,其反映在语言上就是省略,尤其是省略主语,便是日语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如确认对方姓名时:山田さんですか?
――はい、山田です。
而很少有人说成:あなたは山田さんですか?
――はい、私は山田です。
同中国的多民族多语言不同,自古以来日本平静的定居农耕生活,导致了它的单一民族,单一语言,单一文化。封闭社会的对外排他性也要求对内团结一致,集体利益至上。日本人的“仲間意識”和“内外意识”都是深入骨髓的,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不可避免的表现在语言上。例如,日本人在接听电话时一定先自报家门:“三菱商事の佐藤です。”而决不能按中国人的思维定式,先问对方“どなたですか?''(您是谁?)“誰をお探しですか”(您找哪位?)可见,了解和掌握与语言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对运用语言的重要性。
三、文化负迁移的应对策略
(一)培养积极的认知态度
要建立积极的二语认知观,充分认识到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和影响是难以避免的。母语文化负迁移是一个必然而持续的过程,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文化负迁移会逐渐减少。并且从心理上认可母语文化在日语文化环境中的合理性,调整自我观念,达到文化理解。
(二)提高汉日文化差异对比意识
语言学习不仅包括语法知识的习得,也包括语言之外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这意味着也要加强对母语和目的语二者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因此,可通过汉日文化意识的异同对比,提高学习者对汉日文化和语言差异的敏感性,帮助学习者对两种语言的异同形成清晰的认识,从而有效预防和降低母语文化负迁移带来的影响。
(三)丰富文化信息,进行文化实践
现代社会对日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对日民族文化探索的深入,为我们提供了日本文化信息来源和对日文化实践机会。此外,我们还可利用科技来帮我们学习日语,如多媒体日语学习软件的应用等。通过日益发达的网络多阅读原汁原味的日文材料,收看、收听NHK等新闻节目,广泛汲取日本社会及文化知识,全面提高日语应用能力。参加日语沙龙,演讲等实践。
总之,文化迁移是二语习得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受社会、文化、思维、心理和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了解文化负迁移现象的基础上,探究如何克服文化负迁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克服语用负迁移在日语习得中的影响,首先,应建立积极的二语认知观,对文化负迁移要有正确认识;其次,提高对汉日差异的对比分析意识;最后,积极了解日本文化,理解中日文化差异是避免文化负迁移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岳.日本人的语言心理[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2,(1).
[2]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
1.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教育意义
提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影响,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母语负迁移。用英式的思维来进行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应该是最佳的,但是事实证明,思维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更多的情况下教师会用最直观的教学传授知识,这就不可能不涉及到母语。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推行渗透母语文化,是新时代社交发展的要求,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文化学者查根斯就曾经对我国的母语文化做出过可行性研究,认为汉语文化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具有符合人文主义精神的力量,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符合中国式教育逻辑的文化理念。
2.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现状分析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中的最基础的体现,就是学生掌握了多少汉语的英文表达方式,英语的学习从小学开始到高中,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掌握了常规的语法、词汇、行文书写方式,却不知道如何表述一些最基本的用语,如食品类、生活类、社会类等。在英语考试中,对中国文化的涉及比较多,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往往在这一部分反而失分率较高,究其原因是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母语词汇量不够,像一些传统节日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的表达方式都存在问题。
3. 母语文化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3.1深入挖掘教材,进行比较研究
对教材的深入发掘,是指在词汇、语法及课文的讲授上,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现行的英语教材其文化性多偏向与语文学习的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时对英文的内涵把握不清晰,介于英文语境和汉语学习方式的夹缝中。对教材的分析,应该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文化分析上,给学生一个拓展的平台,一个词汇的词源意义,让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给学生展示母语文化的不同之处。在对教材的深入挖掘过程中,会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在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让学生扩大视野,放开眼界,用更加博大的胸怀去接纳其他的不同文化,也更加重视我们的母语文化,形成正确的文化视野。
3.2结合地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传统的英语教育更加偏重知识的考查,而不重视与母语的融合、交流的意义。新的英语评价标准改变了英语评价的方式,开口说英语不再是一句空话,但是,如何让已经习惯了做题的学生开口说英语,在学习中融会自己的母语文化呢?当地的文化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一种母语文化,开展地方特色明显的英语文化活动,在校园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将母语文化渗透到高中英语教学的不二方式。具有特色的文化交流最能激发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好的学习氛围是带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最佳方式。
3.3改变教学方略,重视文化审美
将母语文化渗透到高中的英语教育中,最直观的方式不外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知识进行碰撞的平台,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桎梏到单一的知识学习中来,更不要说母语文化的深入理解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身,接受力强的青少年一代,每天都会在网络和生活中触碰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母语文化的对比学习,就成为了深入母语文化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情景对话,加入最平常的母语文化,在新的高考评价方式中,这样的改变无疑是一种效率高、效果好的教学实践改革,结合该地的校本课程进行课后的英文社团、合作小组的活动,使学生活学活用,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将母语与英文进行结合。
3.4明确教学目的,提升教师素养
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学压力较大,而且作为学生跨文化学习、交往能力的直接传递者,肩上的担子更加重。课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地方,高中英语教师的文化底蕴、知识水平、文化视野对学生的文化历程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明确了英语的社会功能之后,教师要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在纷繁的知识点中找到母语文化的最佳渗透点,英语教师不但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还需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要有着自己独特的见地。与此同时,能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灵活的分析,给学生提供对比文化,讲述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高中英语教师,还要加强业务进修,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母语文化知识积累以及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4. 结语
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的渗透,其意义不仅是新高考标准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东西方文化交往能力的要求。因此,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还应改进教学方式,强化母语文化的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学习能力、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语 教学 母语 文化
在学习英语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来自非英语国家。这些地区的语言文化在他们的学习学习过程中,展示了持续且强大的影响力。研究母语文化与英语教学的相互关系,对于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一、英语国家与非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
首先语言与文化间密不可分。文化决定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一般来说使用同一种语言的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上都具有亲缘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一族群通过语言进行思维和交流,语言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也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以英语来区分,英语国家和非英语国家在文化上呈现巨大差异。
首先在信仰上,英语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基督教认为人生来有罪,需要通过忏悔、祈祷才能赎罪,认为人性本恶,主张仁爱、宽恕。基督教徒非常依赖上帝的作用,期待上帝拯救众生。与其他语言地区相比,比如汉语国家多信奉佛家。佛家强调自我修行,注重来生,重伦理而轻法制。这些显著区别都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许多词汇都具有宗教含义。由于英语国家多处于西风带,英语中都有赞颂西风的诗篇,又地处海洋周边,多有与海有关的俗语。相比较而言,地处内陆的蒙古语地区就缺少这些表达。地理因素也影响着语汇。在语言特征上说,英语是曲折语,有词形的变化,思维是联想的、演绎的,善于理性思考。汉语则是孤立语,缺少形势变化,中国人倾向形象思维和直观感受。英语本身是一种表音文字,符号与意义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字母符号没有会意作用,不会引起形象联想,因此英语是一种充满暗示的语言,这也引导了英语国家注重逻辑思考,善于发现事物内在联系的文化传统。
二、文化差异造成的教学困难
母语文化影响着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这里可以用迁移概念来解释。迁移概念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是指以前的学习对于后续学习的作用。当两种学习内容具有相似点或传承性时,这种迁移就是正迁移;如果两种学习内容明显异质,那么先学就会对后学起到阻碍。比如语言,当非英语国家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首先就会被母语文化干扰。母语文化的思维范式、价值取向、用语习惯都存在于学习者的潜意识中,他们会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母语习惯带入到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教学过程中需要克服这些负面影响。
在学习态度上,大多数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机性都非常强烈。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使用价值越来越高。学习者有很强烈的愿望要学好英语。但是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学习动机与学习实况的落差容易打击学习者的自信心。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才能够调试好心态,摆脱焦虑情绪,继续深入学习。
从学习方法上来说,英语与其他语言存在明显差别。英语的语调只有升调和降调,其他语言,比如汉语则具有丰富而多变的声调。这直接影响了学习英语者的口语,因为母语的影响,难以实现地道的口语。从词性上来说,英语缺乏阴阳,而俄语、法语等语言均有阴性阳性之分,这对理解英语造词汇的思维方式成了困难。从词语的搭配上来说,英语具有较为严格的语法系统,而其他语言,如汉语则词语搭配灵活,可有以有限的义项搭配出无限的意义。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交流,这也是母语文化对于英语学习造成的最大障碍。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能够得到的都是既定的、书面化的正经知识。而在实际交流中,口头英语存在大量的表达是因时而宜,因势而异。其中有关英语国家本土文化的部分,经常会有表达缺省,不了解其文化的学习者很难掌握其意义。以自己本身固有的文化知识去揣度,容易引发误解和错读。特别是礼仪方面,英语国家交际中一些所谓幽默的部分,其他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可能会因为其与自己本族语相背离而产生误解。一些交际中的禁忌话题各个语言地区也是截然不同。英语地区十分注重个人隐私,而其他语言地区可能并不将其列为禁忌。
在面对这些窘境之时,我们首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文化差异是绝对的,教学过程中的阻碍也是必然的。以平常的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才能融入教学环境中去。最重要的是理解其文化内涵,把英语地区的文化与自己的母语文化相对比,以熟悉的母语来提示、促进英语的学习。母语与外语,二者无优劣却有异同,方能收到好的效果。在教学时,不可冒进,要按照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循序推进,系统教学,努力克服这些教学困难。
三、英语教学的对于本土文化的影响
母语文化在对英语教学产生影响的同时,英语教育也在潜移默化着学习者的本国文化。首先,通过英语学习,打开了放眼看世界的窗口。在语言教学的同时,也大力推介了英语地区的文化历史和当代现状,使不同语言文化区域的人们能够增进了解,相互沟通。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明显地开放了学习者的心态,因为了解外部世界越多,也让这个民族越加地谦逊与自信。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代入很多英语词汇进入非英语系统中,这点在译介文学中体现明显。在日常口语中,也会加入一些音译的英语词汇,比如可乐、吉他等等。这极大丰富了本族语的词汇体系。这是从学习者的本族语的发展角度来说。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发和研究能够传承母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但由于课时有限和大班上课的客观情况导致成效甚微。笔者在多年从事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粗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将提升大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历年来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研究观点颇多,大致概括为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等方面。而江立员、肖飞飞(2012)则提出“合理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是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性合一’的课程”。这其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则充分体现了母语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始终如一地贯彻母语文化的传承及教育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母语文化的精髓并主动承担传承的责任,将提升大学生母语文化素质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美文,在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获得母语文化的滋养。例如,在讲授林语堂《秋天的况味》一课时,在引导学生感悟关于秋的韵味的同时,可将内容扩展到中国古代诗文中关于秋的描写。中国古代诗文中关于秋的描写,多为秋风萧瑟、秋风落叶、秋风残照之类悲凉、肃杀气氛的写照。 诸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一》)“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怀旧》);“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等。接着扩展到传统文化之中,也有秋风送爽、金风玉露、秋高气和、春华秋实的“正面”意象。诸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由此再与林语堂所揭示的秋的“另一意味”相比较:“于景物,为秋林古色 ;于文章,为纯熟炼达,宏毅坚实;于各色物事,为古老、纯熟、熏黄、熟练。总之,秋是代表成熟的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最终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况味也是人生的况味”这一主题。这样就可以将母语文化中关于“悲秋”和“喜秋”的文化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意犹未尽之中体会秋之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以4A网络教学论坛师生互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趣味
引导学生关注母语,传承母语文化,就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研究和讨论母语文化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在充分享受母语文化浸染的同时,参与师生互动,参与讨论,提升关注母语文化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论坛的功能,在论坛中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对“为何要阅读经典”“何谓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文学之路将去向何方”“什么是真正的侠义精神”“汉字的趣味”“中国古代诗文中的月亮意象”“中国的酒文化”“中国的茶文化”等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查阅资料,提炼观点,纷纷参加讨论,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在讨论中学生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母语文化素质。
三、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撰写读书笔记,演绎再现经典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母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传承母语文化的关键是要大学语文教师调整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根据大一学生的思想和实际的能力,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载体”的教学思想,使各项教学活动都围绕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关照两个基本点――课程的基本知识点和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弥补课堂教学课时有限的弊端,可以在大一的W生中开展“阅读文学名著,演绎经典桥段”的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举办“回眸经典,挑战大师”为主题的文学名著改编舞台剧表演大赛,引导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改编与舞台表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展现自我的舞台,进而激发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读和再创作文学作品文本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母语文化素质。
实践教学结果证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不仅积极阅读文学名著,写出了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而且积极参加了文学名著改编舞台剧表演大赛,在改编与表演的过程中吸收母语文化的精髓,用实际行动演绎和传承着母语文化。
四、构建动态开放的微课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母语应用能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逐步加深,微课教学正普遍应用于大学、中小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收到了较好的成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微课”概念,将新媒体充分运用到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大学语文的课时本就少,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在课堂上传授,因此,教师可利用“微课时代”的契机,在课余时间及时补充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将提升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知识分类进行补充,录制5~10分钟的视频,这些视频要求主题内容突出、指向明确,做到一课一主题,便于学生把握;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思考题,在微课平台适当进行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将微课制作成讲授类、讨论类、演示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以及微教案、微习题、微讨论、微评价等各种类型。”以此具备多元化和趣味性的特点,实现传承母语文化的终极目标。
面对边缘化的母语文化现象,大学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和研究提升学生母语应用能力的方式方法。总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传承母语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很多大学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课题,大学语文的母语文化传承教学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江立员,肖飞飞.大学语文课程“三性合一”性质定位的新探究[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2(11).
关键词:英语教学;母语文化;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3-0049-04
一、输入与输出不对等,理解与共享失衡
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即“文化理念和符号系统明显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的人们之间的交流”。[1]在跨文化交际中,越是了解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交流就会越顺畅;反之,则会迟滞或提前中断。因此,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都在强调加强对目的语的文化导入。但是,忽略对本族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忽略学习用英语表达本族文化,也难以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最早是在2000年由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提出。[2]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查明建做的一个试验,要求一些英语不错的学生同外国人交谈,用10分钟介绍自己民族的文化、风土人情、历史风俗等。然而,这些尖子生们慌了神,不知该如何表达。[3]这一现象也让笔者感触颇深。在美学习期间,一些刚到美国的研究生或博士生会选带一些体现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如剪纸、中国结等作为礼物送给外国导师或朋友,但却说不出礼物的含义甚至名称;请外国人一起包饺子,却不知饺子皮、馅等如何用英语表达;不知道中央召开的“十”怎么翻译;中国梦到底是China Dream,China’s Dream还是 Chinese Dream;“老虎苍蝇一起打”等等这些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话题该怎样翻译,不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build an all round well-off society)等这些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词汇的英文翻译。
在交际的三大要素人、信息和环境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对于交际主体来说,其发送的信息是一个编码过程,对于交际客体来说, 接受主体所发送的信息是一个解码过程。在这个活动中,作为信息发送者的主体显然起主导、支配作用。当我们主动去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作为交际主体应该可以控制交际进程,使交际活动圆满完成。但实际情况是,交谈中,我们总会不停地追问西方的一些节日风俗,如“情人节”、“感恩节”等,除了希望获得更为直观或细节的信息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除此之外,不知道还可以交流什么,因为我们课堂所学始终都是围绕英语文化。然而,在交际中,一旦交际客体感觉到自己单纯地变成信息提供者,无法从对方获取有效信息的时候,就丧失了交流的兴趣。
无论作为交际主体还是交际客体,对本族文化缺乏了解,或者不能用英语表达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源于拉丁语的“communicate (交际)”一词的本意是“分享”,互通信息。所以,交际的目的是在交流活动中达成理解与共享。交流,尤其会话,是一个共建的过程,交流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同样,跨文化交际也不是对异质文化的单纯理解与接受,不是以一方对另一方的理解为交际终端,还应包含向另一方输出本族文化,实现信息共享。H・G・威多森(Widdowson)强调:“交际本身是双向而不是单向的,交际的进行意味着吸纳和传播,两者不可或缺”。[4]在跨文化交际中,“吸纳”主要指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传播”则应是向目的语国家输出本族文化。在全球化交流日益频繁的情形下,只注重目的语文化输入而不重视母语文化输出,已严重影响了跨文化交际的进行。
二、交际主体性丧失 批判性思维难养成
输入与输出不对等,除了会造成理解与共享失衡外,也不利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批判性”(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意思是: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批判性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培训和教育养成,逐渐形成一种思维习惯。对于学校来说,好的教育意味着能够让学生的批判性能力获得良好的发展,形成批判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不盲从,会质疑、分析、推理等,才能够培养出真正的好公民。美国哲学学会定义批判性思维为:有目的、自我调节的判断过程,是针对该判断所基于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前后关联等所做的阐释、分析、评价、推断和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把“批判性思维”作为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上发表的《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宣言:观念与行动》第一条的标题是“教育与培训的使命:培养批评性和独立的态度”;而第五条“教育方式的革新: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中则明确指出,教育机构必须教育学生,使其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和强烈上进心的公民,他们能够批判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担社会责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成为西方教育体系的一个关键目标,近些年来也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争论最为广泛的议题之一。2010年5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的“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会议呼吁“英语课程不再只是单纯的语言技能课,而应该兼具一些富有文化内涵、尤其是能推广中国文化的课……我们的教学目标也不只是拘泥于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而是应该培养学生有理据的思辨能力。”[5]老翻译家、文学家萧x曾说过:“我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不仅是往学生脑袋瓜里塞多少知识,而更应该让他们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猫狗训练好了,也会服从。独立思考既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也是国家真正的希望。”[6]
人们的交际行为主要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交互进行,主客体的角色不断变化。如果交际中的一方一味地保持沉默或顺应他人,从小的方面来看,实际上就等于否定自我;从大的方面来说,会导致对本族文化丧失信心,失去认同感。在美国一些地方,80年代兴起的“新简朴运动”,除了受到爱默生的影响外,还受到中国老子的影响。但身为老子传人的我们却对“中庸之道 ”、“天人合一”知之甚少,更不知用英语如何表达。近几年英国和美国出版了相当一批反映异域文化的小说,如反映阿富汗人民生活的《追风筝的人》、反映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在德黑兰阅读》等,激起了美国民众对异质文化的兴趣。一些华裔创作的小说,例如谭恩美的《喜福会》、张戎的《野天鹅:三代中国女人》等这些反映中国的风俗习惯、文化历史的作品也大受欢迎。当外国人主动向我们谈论对中国人行为方式影响至深的儒家文化 (Confucianism ) 的时候,我们却说不出个一二三;对某些哗众取宠、崇洋的做法不能果断做出批评,而是人云亦云。这种对自己文化的无知、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怎么被别人看不起也不为过。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代繁衍生息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能很好地传承自己的文化,在文化对比中甄别坚守,就会逐渐失去文化身份,变成无根之浮萍。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文化导入,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三、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导入
教师作为学习的中介者与指导者,应在教学中有意识引导、促进学生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精粹,学习其英语表达。教师本人要做出表率,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具备一定的国学素养。以前的一些文学大家如周作人、林语堂等都曾做过英语教师,中英文俱佳;现在像陆谷孙等这样的英文专家也曾熟读唐诗,阅读《曾文正公家书》、《朱子家训》等国学书籍。英语教师应及时补充自己的母语文化知识,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内涵,提高对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进行批判性客观评价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要以意识为先导,正视母语的正迁移。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中过多地强调母语的负迁移作用,错误地认为英语学习要尽可能摆脱母语的影响,培育英语思维模式。但实事求是地说,在国内教学条件下,培养英语思维是一个长期的、几乎难以企及的目标。在中国境内学习英语,必然要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即使是英文大家,只要他的母语是汉语,经过汉文化的熏陶,他所使用的英文也难免受汉语的影响。更何况,学习英语的目的是如何将自己的想法用英语表达出来,表达出来的观点肯定深受自己文化的影响。学习者用英语进行练习与交流时,他所要表达的内容大部分是在中国文化环境下的所见所闻所想。正如Brumfit所说,在任何一个国家,你很难找到外国人“学习英语是为了变成英国人或美国人,用它表达的不是自己的而是英国人的理念、构想、文化”。[7]人们长期以来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中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所积淀的固有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是根深蒂固的。学习外语,不是要重新感知周围环境,而是通过在母语条件下所获得的整个知识体系和思维定势来“调节”的。20 世纪中期,美国盛行的“听说教学法”完全排斥母语的干扰,80 年代中国兴起“交际教学法”,倡导完全采用外语授课,这些效果并不理想。后来人们才意识到:母语可以被赶出课堂,但却不能被赶出大脑。随着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新知识,已有的知识会成为新知识的参照系数。人类语言的一些共性使得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可以从旧有的知识中找到支撑点。虽然构成英、汉语言的基本符号不同,但它们在表达方式的构成模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出处。例如,英汉的句法基本结构大致相似,大多是主+谓+宾模式,不像俄语那样动词还要变位,名词要变格。此外,人们利用母语所获得的文化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内容也有补充作用。就英语的语法而言,因为该民族的直线型思维模式,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在句子的结构上遵循前端重量原则,主要信息置前,次要信息置后,所以主句放前,而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原因状语等基本都是放在后面。但汉语是一种环形思维,认为直奔主题过于唐突,总是先有一些铺垫才会慢慢绕到主题,所以一般把状语放在前面。从一些非常简单的例子就可略知一二。如,汉语习惯说:他昨天病了,所以没来。翻译成英文就是:He was absent because he was ill yesterday. 在教学中,教师指出两种语言的异同会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掌握语法。那种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可以完全忽略母语的教学思想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正视并利用母语的正迁移。我们应该平衡目的语文化输入与母语文化输出,坚持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兼容并举,打破“中国文化失语症”局面。
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以教材为依托,有意识地引入《二十一世纪报》、《中国日报》等英文报纸以及英文版的“中国文化网”等作为资料来源,加强文化对比。这样既可以了解时事、文化动态、风俗民情等,又可以弥补课本中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不足,同时,将一部分热点话题引进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和反馈,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对一些文化现象质疑辨析,客观评估,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随便盲从,进而使他们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这样学生在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时候,有实质内容,而不是制造出许多言之无物的漂亮垃圾(beautiful junk)。
参考文献:
[1]Samovar, L. & Porter, 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M].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House, 2000.
[2]从 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3]樊丽萍. 英语专业救命稻草:回归人文[N].文汇报,2014-1-5.
[4]Widdowson, H. G.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Language[A]. R.Ahrens & H.Antor eds.Text-Culture-Reception:Cross-cultural Aspects of English Studies[C].Hei-delberg:Groos. 1992: 128~34.
[5]王哲等. 全国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成果总结暨外语通识教育与课程设置高层论坛会议纪要[J]. 外语电化教学,201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56-02
收稿日期:2011-11-23
基金项目:2011年浙江省外文协会课题(ZWYB2011015)
作者简介:周敏(1975-),女,安徽滁州人,讲师,硕士,从事英语语用学与英语教学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将文化教育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在我国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却忽视了对母语文化的传承,导致了文化失衡现象的产生,给跨文化交际的有效开展带来了障碍。如何将中国文化元素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教育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文化生态学理论概述
1.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文化生态学是将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运用于文化研究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与生物一样,文化的生存和发展也要受到其所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文化生态学是运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来研究文化的产生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所创造的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动态的生命体,各种文化通过吐故纳新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动而形成不同的文化群落、文化圈和文化链,具有自身价值的每一文化群落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2]。文化生态学的出现不仅使人们对文化的生存及发展有了一个更全面、更科学的认识,而且还能为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2.文化生态系统的特征
文化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有着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有着其自身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文化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多元性
多元性是指文化生态系统中文化因子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它有利于维持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因为多样化意味着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可以进行必要的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从而能够促进系统的良性发展。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必须包含丰富多样的文化样态和文化形式,任何文化的“大一统”都不利于文化的总体发展[3]。
(2)平衡性
平衡性是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文化生态系统内包括许多相互关联的文化因子,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如果在一定的文化系统内有外来文化因子的加入,便会使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但是,系统是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而这种调节能力要受到系统内部文化因子的多样性的制约。只有当各文化因子之间达到相对的均衡时,其各自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功能才能通过相应的渠道得到体现和发挥,文化生态系统的信息交流才能充分进行,也才能为以后的文化选择和文化变迁打下坚实的基础[3]。
(3)动态性
文化生态系统会因外部文化因子的引入或系统内部因子的变异而处于不断地动态变化中。系统内的各因子需要不断地通过自身的变化,才能达到与系统的协调平衡。在一个稳定、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各文化因子应各尽其责,执行着自己的文化功能,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排斥,各文化物种之间呈互补的关系,共同促进整个文化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文化生态学理论强调系统内部各文化因子之间的多样共生以求平衡,强调各文化因子之间的整体协调以求和谐,强调系统的动态开放、循环更新以求持续发展[4]。
二、文化生态学对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1.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在文化价值上具有平等性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一民族的文化都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其民族的命脉。任何民族的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都起着不同程度的推动作用,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应具有平等的地位,因而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如果一味地以自己民族文化体系的价值观、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为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体系,只会产生“民族沙文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民族自卑主义”的错误倾向,最终导致文化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2.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都具有维护文化生态平衡的作用
世界各民族都以其鲜明的文化个性、色彩纷呈的文化风格屹立于国际社会之中。各民族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都是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在维护整个人类文化的完整性以及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民族文化的被忽视或消失,都会对整个文化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冲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忽视母语文化的教学,就会造成整个文化链中某一个环节的脱节,导致其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延续的,而各民族的本土文化是其发展的基石。因此,只有传承好母语文化,才能维护好自身所处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其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而促使世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3.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都应得到重视
作为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两个文化因子,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是平等、互补的关系,它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都应得到重视。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可以开拓学习者的视野,丰富学习者的知识面,使其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对母语文化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审视和思考;而具备了深厚的母语文化素养,有助于学习者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目的语文化,从而树立正确的文化平等观。
三、文化生态学观照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措施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教育失衡现象,要实现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营造一个新的、适宜的文化生态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1.大学英语教师文化生态意识的提高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是母语文化得以传承的关键所在。高素质的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语言功底,还要具备较强的文化生态意识。只有具备了较强的文化生态意识,大学英语教师才能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立场,才能自觉地、主动地肩负起传承母语文化的重任,才会将其自身的文化意识更好地渗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从面培育出具备开放思维模式的学生。学生在英语教师的感染和教育下,其文化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不断增强,这时他们便会从心底自发地把学好母语文化以及用英语向世界介绍母语文化作为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这对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及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师文化生态意识的提高是实现母语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
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母语文化传承的质量。为了能将母语文化元素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感,使其能够自觉地进行健康有益的跨文化交流,要求大学英语教师首先要以教材为依托,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中国文化内容,并为学生进行分析和讲解。卜霄艳[5]对宁波市本科院校使用的四种主要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的中国文化内容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显示,这些教材中涉及到中国文化内容的课文非常少,仅占课文总数的21%。针对外语教材中存在的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大学英语教师还要有目的地选取一些经典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内容,以主题的形式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收集与此相关的文化材料,并进行中西对比。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宽松的研讨环境,让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主动、自觉地获取母语文化知识,然后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通过自身的体验,学生对母语文化的感悟会更直接、更具体,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母语文化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的思维及其语言表达能力也从中得到了发展,这为母语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能力保障。
3.有关母语文化课程的设置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各高等院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己的英语课程体系,将语言类和文化类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就目前的情况看,介绍英语国家文化的课程很多,如英美文学赏析、英美概况等,但有关母语文化类的课程鲜少开设,学生接触到的都是英语国家的文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母语文化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更不用说用英语去传承母语文化了。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在提高自身的母语文化学识和素养的基础上,主动开设与母语文化有关的英语选修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赏析、中西方文化对比等。通过系列选修课的开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中国的民风民俗、中国古典文学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另一方面,掌握了地道的有关母语文化现象的英语表达方式,能够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4.文化意识评价指标的增加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为教师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的效果,改进教学的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的策略,提高学习的效率”。然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母语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评价中应避免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单一化,要尽可能多增加一些文化意识方面的考核内容。如在英语笔试中增加有关母语文化的题目,在英语口试中增加有关母语文化的话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母语文化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巩固母语文化知识。
摘要:目前我国英语教育中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主要是因为教学中单纯强调西方文化及语言,抛开了我们自己的母语及母语文化。本文分析了母语迁移的理论和正迁移、负迁移对第二外语学习的影响,提出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重新认识对母语及母语文化所起的作用,避免文化负迁移的产生,把外来语文化中有益的部分逐渐融入,成为母语文化的一部分,扬长避短,因势利导。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母语迁移;正迁移
我国大学英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是指在英美强势文化的渗透下,部分大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同甚至超过了对母语文化的认同,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文化。这一现象在2001年提出后,教学大纲的制定者和广大的外语教师都渐渐意识到母语及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认识到我们应该利用母语与母语文化来理解和学习语言中有共性的东西,促进跨文化交际。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所有的语言都具有共同性,乔姆斯基称之为语言的普遍现象(linguisticuniversal)。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有的知识或者技能对获得新的知识或者技能产生的影响。西方学者认为“目的语言和学习者已经习得的或者还没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产生了语言迁移。在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因为不熟悉目的语言的规则而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方式来处理外语的信息。
母语迁移又分为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当母语对目的语言学习有促进就是正迁移,通常是因为母语和目的语言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语言习惯。反之,当母语对目的语言学习有干扰作用就是负迁移,通常是母语的语言习惯与目的语不同从而形成了干扰。事实上,语言是有共性的,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知识的时候,往往会借助母语的一些语言经验来了解背景和掌握知识,形成基本的概念,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但是这必须是第二语言和母语某些特征相似或者一致的时候。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们国家的学者对语用迁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负迁移上,对正迁移的研究相对较少。的确,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教育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尽量用英语思维,努力摆脱中文思维,事实上,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外语教学中适当利用母语是有益的,而排斥母语是极大的损失。国内的大学生的母语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母语对他们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而且日常生活都是运用汉语,因此让他们完全摆脱中文的思维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母语的负迁移影响的确存在,但是我们不能夸大,相反,我们要努力运用语言正迁移的作用来帮助学生进行语言学习。比如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允许学生借助母语表达想表达的内容和思想,不要过分强调必须用英语表达,这样会影响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放弃表达自己的观点,用现有的英语词汇或者句子来表达一些书本上有的简单观点,这不利于我们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母语开阔思路,再翻译成英文进行修改。同样的,老师不光是用全英文授课,也可以利用母语解释一些复杂的事物,比如一些英语单词的英语解释非常繁琐,而汉语却能简单明了,因此准确的英译汉,可以加深学生对英文的理解,这些都能高效地利用课堂时间。
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母语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母语正迁移的作用,避免文化负迁移的产生,从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等各个方面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对策,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将目的语文化中有益的部分逐渐融入母语文化,成为母语文化的一部分。跨文化交流就是“内知国情,外知世界”,大学英语在高等院校是普及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基础课,我们在第二外语授课中适当引入中国文化,对东西方文化进行适当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区分不同的文化,提升他们的文化敏感性,避免文化负迁移的产生,发挥文化正迁移的作用,比如在跨文化交际的英语教学中,学生通过母语获取大量的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也能促进他们学习目的语,同时向学生传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他们能够使用其他语言表达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中国介绍给世界,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荣誉感。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宣扬中国文化和身份认同,但是也必须用国际的思维考虑问题,不能让学生习惯性地从中国文化思维出发去思考问题,那么这个矛盾如何处理呢?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区别,消除文化中心主义,培养文化相对论的思想,把语言当成一种工具,在不同的文化之间搭起桥梁进行交流往来。对外来文化进行加工、改造、变革、同化,使有益的部分逐渐融入母语文化,扬长避短,同时重视中国文化的传播,促进跨文化交流,以真正解决“失语症”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冬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文秋芳.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
作者:张诣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外语学院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失语症 策略
一、引言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表述者、承载者,同时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二者不可分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的实质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不仅要懂得如何与外国人用外语成功交际,了解和学习研究他们的文化,更要学会用外语准确地表达中国的事物的相关概念。让目的语文化理解中国文化,进而介绍和传播中国的文化,平等的对话式的交际才是成功的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目的语文化的同时,还需培养其母语文化意识,使其具备能够用所学语言正确而有效地表达母语文化内容的能力,从而具备在各种跨文化交际场合所必需的双向互动交际能力。”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加大了对英美文化的介绍和补充,这对外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目前无论是教材、教师还是学生,对中国文化都很少去介绍和学习,这就使得学生在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环境中无法进行真正有效的双向跨文化交流,中国文化出现了失语。
二、“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表现及原因
1.“中国文化失语”表现
“失语”首先表现在对中国本土母语文化的无知。“许多有相当英文程度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当西方同行怀着敬意探询Confucianism/Taoism(儒/道)的真谛时,我们的学者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现在的学生谈到西方的“圣诞节”、“愚人节”或“情人节”滔滔不绝,而很少有学生会将中国的文房四宝,京剧武术,《道德经》、《论语》等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介绍给外国友人。
“失语”还表现在不能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不知令西方人也十分崇敬的孔夫子的英文译名是Confucious,还有人闹出把Mencius(孟子)奉为异国圣者而译为‘门修斯’的笑语。”有人把儒家的名言“人之初,性本善”、“富贵不能”译成“Since the beginning of human begins, sex is always good(人之初,本来美好)”,“Be rich, but not sexy”(要富贵,不要性感)”,还有的人把英文中的“ChiangKai-shek”()译成“常凯申”。
2.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成因
长期忽视母语文化的正迁移。近年来对母语迁移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母语和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和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同时存在相当大的正迁移。这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一些。同样,如果学生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相近,文化背景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
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了语际之间的消极影响,即负迁移,我们的英语教学以呈现汉英差异为主。同时,我们的各层次的英语教材也只重视反映英语国家的文化,这当然符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但学生长期看不到,听不见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当涉及到中国文化时,自然就表现出了失语。
长期忽视中国文化教学。在当前的英语教学中,为了减少理解失误和交际失误,教师介绍更多的是英美文化。然而,仅仅学习英语文化是不够的,英语学习者还应学习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充分掌握母语与母语文化是外语学习和外语交际能力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语界及翻译界的老前辈王佐良、许国璋、李赋宁、王宗炎、钱钟书、巴金、杨宪益、萧乾等的治学经历是最好的证明。他们要么是如许国璋自述的“幼读唐宋散文;稍长,习英文,浸至文学。”在汉英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浸泡下成长起来的,要么本身就是中国文化专家。
但是,长期以来,文化教学研究都集中在目的语文化的导入上,母语文化少有涉及。教材中中国文化的含量几乎空白;教师也很少加入中国文化的教学内容。于是,在这种文化教学的影响下,学生都热衷于学习西方文化,而对于自己的文化却非常淡漠,这样一个状况必然会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时出现“失语”。
三、“中国文化失语症”下的教学策略
1.改变外语教师教学理念,同时要加强两种能力
外语教师不仅是语言的教授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者。外语教师在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既要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敏感性,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文化交流的平等意识,让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积极地传播中国文化。这样外语教师就要加强两种能力,一种能力是对西方文化和母语文化双重文化的理解力,另一种能力是使用英语准确介绍母语文化的表达力。
2.教材编写应加入中国文化
教材的编写方面,要适当补充中国文化元素。教材仍是当前学生获取文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因此,英语教材中应当加入中国文化,如语言大师林语堂的英文作品《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fe),《孔子的智慧》(The Wisdom o Confucius)等;同时也不妨吸纳一些外国人眼中看中国的英语文章;还可以在现行课本每个单元之后附加一些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相应的英语表达。
3.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加大中国文化积淀
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来扩大他们的中国文化知识,可以开设一些专题讲座,聘请一些知名专家、学者较为系统地介绍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安排学生课外阅读一些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作品及中国名著的英文译作,如林语堂的《吾国吾民》(My Country, My People)、英国人威利翻译的《论语》(Confucian Analects)等;引导学生收看中央电视9台英语节目,以丰富学生中国文化知识及对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
四、结语
针对“中国文化失语”,各层次的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和英美文化的同时,要将中国文化分重点、分层次、逐步地融合在英语教学中,使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语言和文化,同时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从而实现平等的双向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张喜荣,田德新.跨文化交际中的互动[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6):17-19.
关键词:英语文化 认同文化 入侵认同 危机对策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2-0037-01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魅力,除了体现不同本土文化魅力外,更为重要的是本土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外来文化的不断融合。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实践表明,英语学习者与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文化认同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从文化认同的概念与形成,英语文化认同危机现状,以及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有助于了解英语文化认同带给本土文化的影响,避免本土文化认同被削弱的同时,促进中西文化之间的文化认同融合,进而在外语教学上提供新的教育视角。
1 文化认同概念与形成
文化认同是指特定学习者(个体或群体)对目标语文化系统(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内化于自身本土文化中,并重新审视与定位文化标准来评价事物和规范行为的过程。[1]文化认同的形成,伴随语言学习的整个进程,其蕴含的文化世界观影响着学习者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群体归属和自我语言身份等文化身份。一般来说,个体母语的形成也就是母语文化认同的形成;而在二语的学习与文化认同却伴随着与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的互相影响过程。李站子等研究表明,跨文化的语言学习者更容易在文化认同上出现矛盾和冲突,且本土文化往往出现被整合的趋势。[2,3]
2 英语文化认同危机现状
英语的全球化增强了不同国家、民族间的联系,也迫使英语在不同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进行本土化演化。但同时,以英美为代表的极富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英语文化也影响其他语言或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让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和政治上丧失本土母语,以至丧失本民族文化和身份。在中国,英语文化“入侵”也开始导致不少本土中国人“文化失语症”,即缺乏表达本土文化的能力,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开始显露。
2.1英语文化总体影响
英语学了“生产性”目的语文化认同之外,我们看到更为严重和担忧的是“削减型”学习类型对母语和母语文化的削弱及取代功能。“削减型”学习类型是指削减型学习者的母语和母语文化认同被目的语、目的语文化认同所取代,而“生产型”则相反。[4]陈静对英语专业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更愿意接受以英美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5]高一虹等对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研究表明,学习者受英语学习影响其文化认同变化幅度最大是“削减型”,且随学习程度的加深,其文化认同越趋于复杂性、矛盾性。[6,7]
2.2英语普及与学习时间的影响
英语普及水平越高,本土文化认同受到的变化越明显。任育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水平越高的学生,文化认同变化越显著。[9]而高一虹等在随后的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果:英语水平越高,文化认同感越强。[6]一定程度上说,英语文化认同与英语水平具有正相关性。[10]而曹梅等对少数民族英语专业英语文化认同研究表明,少数民族英语普及程度远低于其他民族,在文化认同上更能保存母语文化传统,认同本土文化身份。[11]英语学习时间越长,英语文化认同对本土文化认同的冲击越显著。钟茜韵对英语专业的民族认同感的调查发现,相比以往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母语的认同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8]
3 英语文化认同危机对策
3.1适当弱化英语学习地位
三十多年来,英语考试在中国教育的学生考试中一直占据“半壁江山”,这必然会助推英语文化的盛行。当前,国家语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地位意义,一味地强化外语(英语)的国家语言地位,必然会弱化本土国家语言地位,损害中国文化因素带来长远效益。因此,国家教育部有必要减小高考英语地位与权重,弱化英语文化影响力。英语只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沟通工具,在将来,有必要取消英语作为学生必修课、必考科目的硬性规定,而只作为辅修课程。
3.2进一步强化中国文化元素
随着国家改革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高,在英语文化盛行的当下,有必要注重本土中国文化的保护,扩大中国文化元素影响力。除了在国外开设孔子学院推广中国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在本土倡导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如在学校教育上保留中华传统节日、鼓励毛笔书法课堂学习,倡导传统手艺传承等。在中国考试中,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主导,加强国学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王玉丰.试探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与成因[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7):63―65.
[2]李战子.身份理论和应用语言学研究EJ].外国语言文学,2005(4):234―241.
[3]边永卫,高一虹.英语学习自传性文本中的自我认同建构[J].外国语言文学,2006(1):34―39,72.
[4]薛芬,韩百敬. 英语学习者双语文化认同发展实证研究.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88-104.
[5]陈静.关于中国涉外大学生文化认同现状的研究: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04
[6]高一虹,周燕,战风梅,等.英语学习与学习者的认同发展――五所高校高年级阶段跟踪研究[J].外语研究,2011,(2):5662.
[7]刘璐,高一虹.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综合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跟踪调查[J].中国外语,2008,(2):40―45.
[8]任育新.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文化身份的调查与分析[J].外国语言文学,2008,(4):46―52.
[9]邵丽君,赵玉荣,孙秋月.学习动机及文化认同与语用能力发展的相关性[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7―91.
[10]曹梅,王超.英语学习与文化认同――新疆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调查研究.昌吉学院学报,2013(2):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