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2 00:3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售前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电子商务 实践教学
《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第一次对国内电子商务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即“电子商务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和生活的各个层面,全国企业网上采购商品和服务的总额已经达到16889亿,占采购总额的比重是8.5%。企业网上销售产品和服务总额是9095亿,占总营业务收入的2%。经常性使用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达到了30%,网络消费成为了重要的消费形态。”
我国现在已有300多所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既要动脑,更要动手,经过实践的锻炼,能够迅速成长为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管理模式和办学机制上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当地经济建设,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而技能培养十分关键。
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一部分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条件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由于资金、设备等原因,许多学校的电子商务课程无法安排充足的课时进行实践教学。
一部分高职院校重硬件轻软件,虽然投资几百万建立了电子商务实验室,但软件配置单一、不合理,电子商务实验室中看不中用。
电子商务实验变成了学生上网,实验课程体系不完善,实验内容不具体,实验环节不细致。只能让学生去浏览网站或去网上购物。学生只能看到网站前台实现形式,对电子商务的后台业务处理流程以及后台数据库与前台网页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无从得知,后台处理等内容也无法接触。
部分高职院校购买了电子商务实训模拟软件,按照软件功能进行实训,而这些模拟教学软件大多功能简单,网络集成化低,距离复杂真实的企业电子商务技术要求有相当的距离。
当然也有学校在电子商务实训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有的学校正在尝试真实的电子商务实训,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在网上开设网上商店,销售当地特色产品,这类实训侧重网上销售前台的训练;有的学校与当地出口外贸企业合作,由老师与企业电子商务人员带队,组织学生对企业开展网上询盘,对客户回访,及时录入企业产品资料等实际企业业务;也有部分院校与阿里巴巴合作,由阿里巴巴提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实践教学。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在充分对企业电子商务岗位调研后,根据本专业的职业能力需求,按照人们学习技术、实践技术掌握的特点进行实践训练。实训不同于实验,可以不依附于理论课程,实训本身可以独立构成课程。实训课程由老师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计实训课程,编写实训教材和实训大纲,学生在实训基地进行边训练、老师边指导的教学过程和方式。
2.设计开放式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实际参与企业的电子商务的商品供应,网上定购,物流配送,网上电子支付等实训环节的体验式学习,培养学生根据专业发展提高职业技能和加强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使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不仅学会了教材中讲授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而且更加感性的领悟到电子商务实践中还存在的各方面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的职能部门问题、电子商务环境支撑以及网络资源、信息资源整合问题,等待进一步的参与和完善。
3.电子商务专业实践研究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创业教育、职业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网上创业是大学毕业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之一,高职学生在学校根据实训实践课调查当前的网上开店情况,尝试在创业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在成熟中实现自我价值。选择自主创业既可以为自己寻找更合适的价值实现方式,又能通过主动发现、拓展职业能力,寻找机遇,充分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另外,在校期间网上开店销售,不用高额的投资、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只需在网上点击鼠标就可以自己当老板,学习之余有职业体验。由此可以享受交易的乐趣,创造财富,还可以在网上生意中学会商品推介、财务管理以及与客户的人际交往,积累许多创业经验。
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效果
1.通过教学实践的尝试,教师能够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专业各门专业课程的实验设备,根据企业需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尤其是实践教学内容。能把电子商务教学手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更加完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分。完善电子商务专业教授各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资源,包括实践内容设计、实践分组及人员职责构成、实践步骤、实践效果、在企业实践的内容。为每个学生建立实践教学档案,开展优秀实践案例展示。
2.通过研究培养适合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流程,培养电子商务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计划,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发适合学生就业的实训教材,总结实训案例。培养了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商务活动的素质,学生能在电子商务平台上为企业企业信息,并整理信息的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利用网络对企业实现网络营销,宣传企业产品的技能。能够在网上采购,网上支付,网上销售,网上客户管理技能。学生能够为企业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将企业所有的业务在网上进行,成为网络型企业。学生进入企业能够根据企业的资金情况和企业信息化基础制订企业电子商务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关键词】药品经营专业 实训教学 改革
为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我校近两年组织药品经营专业的学生参加了国家医药商品购销员资格考试。由于存在考试知识点多、药品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不容易掌握、再加上学生基础薄弱、实训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实训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提高实训的效率和质量,保证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我们对该专业的实训教学进行了改革,连续两年分别取得90.2%、98.6%通过率。目前,笔者将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教学的改革进行了四个方面的总结如下:
1.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
我校一直以来大都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主要采用“传递-接受”与“示范-模仿”两种模式。“传递-接受”模式虽然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较快的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但是这种模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在实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示范-模仿”模式虽然可以加快专业实训的教学进程,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改革中,为了突出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教学的特点,我们大胆采用了模块实训法,可称为“目标-导控”模式,该模式是以明确的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为导向,以专业实践教学评价为动力,以矫正、强化为活动核心,使绝大多数学生掌握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以下介绍模块实训法在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建立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教学模块
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医药商品购销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我们以“注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操作性与实用性,突出技能要求”为指导思想,针对技能考核的内容,将整个实训分为以下五个教学模块。即:顾客服务模块;法律法规知识模块;医药基础知识模块;药品购销模块;药品陈列与保管模块。同时,注重整体优化课程,以能力为本位,这五个模块中,重点突出医药基础知识、药品购销的理论和技能的掌握,降低顾客服务模块、法律法规知识理论、药品陈列与保管模块的比重,强调“必须”、“够用”。
3.制定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模块教学的质量考核标准
由于参加国家医药商品购销员(初级)的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及技能操作考核两个部分,考核面广,知识点分散,对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在规定时间内保证每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质量,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考级培训,我们制定和实施了与实训教学模块相对应的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具体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顾客服务模块(占10%)包括:①接待顾客(5%):要求会用礼貌用语,能与顾客交流,了解顾客的需求;②提供服务(5%)要求:要求能主动、热情、耐心地为顾客服务,能主动为顾客包扎商品及礼品包装。(2)法律法规知识模块(占10%)要求掌握相关药事法规知识、医药商业服务规范,熟悉行业服务的忌语。(3)医药基础知识模块(占35%)中介绍药品知识包括:①能解读常用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缩写英文名(5%);②能介绍常用药品的适应症、使用方法(5%);③能区别处方药与非处方药(5%);④能进行“问病售药”(20%)。(4)药品购销模块(占35%)包括:①销售准备(5%)要求:能按卫生要求清洁营业场所、能按售前操作规程清点、添加药品;②销售实施(20%)要求:能正确发药、收款、找零;能填制、审核票据;能进行每日销售结算和填写日报表;③销售记录(10%)要求:能记录销售药品的品名、规格、数量、金额等;能收集顾客资料和意见并记录。(5)药品陈列与保管模块(占10%)包括:①药品分类陈列(5%)要求:能按用途、剂型、性质及管理要求分类陈列药品;②药品保管(5%)要求:能按药品性质保管药品;能做好营业场所、仓库的温、湿度记录及调控。
4.落实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模块教学质量监控措施
在指导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时,我们采用了实训教学过程监控与目标监控相结合的措施。过程监控即监控每一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质量,只有前一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质量合格后,才允许进入下一个实训教学模块的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教师按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模块教学质量监控流程图考核,如图1所示。同时还要求教师做到以下五个及时:即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及时查看每个实训模块的进展情况;及时指出和纠正学生实训的不良行为;及时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时发现和处理仪器设备存在的故障。
图1 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模块教学质量监控流程图
4.1 实训室管理方式的改革。在实施药品经营专业实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改变实训室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方式,对实训室进行开放式管理。药品经营实训室为我校的模拟药店,开放时间可安排在学生课余时间、自习课或者周末。在开放时间内,学生必须遵守模拟药店开放的管理制度和有关规定,在他们自主学习和训练的同时,还要保证模拟药店的仪器设备、工具、药品不被损坏或者丢失。实践证明,坚持模拟药店的开放,可摆脱传统封闭式实训教学时间的限制,在实训时间不足时,给训练速度慢的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训练的空间,既可调动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有效地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
4.2 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为突出药品经营实训培养“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教学特点,在实施实训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改革实训教学的内容。只有不断创新,找到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教学方式方法,方能取得化难为易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以下两方面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
4.2.1 以“问病售药”的新形式进行实训。药品购销模块是考核的重点,而培训教程中涉及到药品购销的考点有:药品适应症及使用方法、药品销售过程、药品陈列与分类、处方调配等内容。知识点多,纷繁复杂。尤其是培训教程的药品知识部分,是对药品的分类、概念、药理作用、制剂规格、用法用量分别进行培训教学,这种方式基础知识所占比重大,连贯性差,对于学生实训效果不佳。面对这一情况,笔者通过逐一介绍各系统的常见疾病的形式,将疾病知识、治疗用药、处方调配、药品销售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例如:以消化性溃疡为例,通过介绍消化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和鉴别。然后介绍如何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就涉及到了药品知识如:制酸剂铝碳酸镁、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法莫替丁、抗菌药甲硝唑、阿莫西林等。学生拿着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处方,能理解所用药品的药理作用、制剂规格、用法用量。同时,学习对处方进行解读和调配。通过这种“问病售药”的新形式进行实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增加了技能训练的比重,优化了实训教学的效果。
4.2.2 以“角色扮演”提高教学效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模拟售药场景。在实训练习中,学生每2人为一组,分别轮流扮演购药者、医药商品购销员。扮演购药者的学生依据医药基础知识讲述某一个疾病起病情况、病情的发生发展、典型的症状。医药商品购销员通过有针对性地询问购药者的病情,获取诊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鉴别,然后提出治疗意见,推荐用药。还要求跟购药者说出用药的剂量、使用方法、使用注意等。教师从旁加以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如顾客接待、着装要求、面部表情、言谈举止、及时观察了解病情、柜台售药、处方调配等。尽量培养学生象医生一样具有临床思维,熟悉“问病售药”的诊治过程和操作步骤。在实训中,通过“角色扮演”教学模式,使每一位学生亲身体会到作为顾客的生理、心理需要,通过对话和交流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良好的愿望、美好的心灵、热情的态度、诚挚的关心等内在品质都在课堂中得以体现。对医药商品购销员的要求及药品销售过程中给顾客带来的感受,使学生有机会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看待、处理问题,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对顾客心理的观察,促使学生从顾客的角度出发,理解顾客的心理,从而更好的服务顾客。
4.3 药品经营实训成绩考核评定方法的改革。我校药品经营实训成绩考核评定的传统方法是教师依据学生平时出勤情况、实训结果及实训报告等情况对学生的实训教学成绩进行评定,这种方法的缺陷主要是缺乏实训教学过程的考核,只注重目标考核,不利于调动学生实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采用药品经营模块实训法,将学生的实训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可使学生的实训模块循序渐进,即使最简单的操作,每个学生都必须一丝不苟地操作,都必须亲自动手参与实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评定学生的实训成绩时,不仅要通过书面实训报告来衡量,更重要的是依据每个学生的模块实训考核情况,学生的模块实训考核依据药品经营实训基本技能考核评分表进行,既可体现成绩评定的真实性,又可提高学生实训的主动性。
由于药品经营实训教学的改革直接影响该专业的技能考核的通过率和就业率,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总结和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我们通过上述药品经营实训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商务英语函电;“模拟实训”模式;实践
《商务英语函电》是一门集商务贸易知识、英语语言表达和写作水平于一体的专业课程,是国际商务交流的重要工具。它以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为主线,对商务函电特点、结构、写作方法及商务文化一一解析。具体来讲,该课程主要涉及商务函电的撰写原则、组成部分和格式以及包括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还盘和订购、支付方式、包装、装运、保险、索赔等各个环节的函电写作要领。这一特点就要求学生最终能掌握外贸英语的专业词汇、术语和基本句型,进而掌握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交流信函的写法,并能在实际中熟练运用。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理论性,实践性和实用性,需要英语水平和商务贸易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是集理论与实训于一体的综合技能课。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程,帮助他们掌握必备的商务知识和写作技能,并将其应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看,“模拟实训”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笔者将通过分析商务英语专业中《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现状来探讨这一课程中“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及其运用。
一、商务英语专业中《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现状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
目前多数高校,即使是应用型的民办学院,大多采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完整的体系,尤其对学生具体业务实际操练远远少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因而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最终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
当下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部分专业课程设置也相对不合理。多数课程都是强调商务和英语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与之对应的实训课程、实践环节和实训配套设施。没有针对性强的实训课程和实训操作平台,商务英语知识的运用和外贸业务的模拟操作也是纸上谈兵,而且民办学院的应用型目标也成了一句空口号。因此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培养方案应该设置专门的实践训练课,并配以相应的学分,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专业技能和素质为目标。
(三)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
《商务英语函电》课程要求商务贸易知识和英语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二者缺一不可。然而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偏颇的现象。比如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商务贸易知识一知半解,更不用说业务操作技能了,而国际贸易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基础知识不扎实,更不用说专业性很强的商务英语函电写作了。那么教师在有限的课堂内既要巩固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水平,又要讲解商务贸易知识和函电写作方法,这就严重限制了教师的授课内容要点和课堂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课程教学效果。
(四)教师知识结构不平衡
民办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学历高、语言基础扎实、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商务贸易知识和实践经验相对缺乏。而且他们的知识仅来源于书本,只能根据个人对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向学生进行传授,缺乏实际运用的经验,往往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由此可见,这一课程的教学现状急需调整,而该课程强调实践教学环节,这就需要引入“模拟实训”教学模式来改变,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内容和重要性
顾名思义,“模拟实训”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依托外贸实训平台指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际外贸活动的一种仿真操作训练过程,它强调教师指导下的师生互动。这种实践性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函电课程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体现于两大方面:一是它能使学生置身于模拟的“商务环境”中,经历各项业务的操作,以此解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践实习难的问题,因而是一种相当经济的实践教学方法。二是它始终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完整系统地熟悉整个贸易流程。由此可见,这种由学生参与、师生互动的仿真实训模式重在引导学生在模拟场景下写出逻辑性强、符合实际情况的商务信函,而不是简单被动地进行翻译或背诵练习,这样也避免了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的抽象性和枯燥性,有效地实现专业理论知识向实际操作能力的转化,更有助于学生生动形象地、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外贸专业知识。同时也能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变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能使学生在综合素质、专业技术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
三、“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的运用应该基于《商务英语函电》这一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根据教学大纲,《商务英语函电》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九个部分: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与还盘;确定订单与合同;支付;包装;保险;运输;索赔与理赔。实际上,这九个部分可以归纳为三大阶段:一是售前交易磋商(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与还盘);二是售中交易成交(确定订单与合同、支付、包装、保险、运输),三是售后交易处理(索赔与理赔)。在具体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三个阶段分为三大模块分别进行模块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模块单项实训是指各大模块中单个环节的分项训练。在实训课上,教师可以基于外贸实例及相关背景,根据各个不同的外贸环节,分别讲解各类函电的要点及形式,指导学生对照逐一进行撰写训练。而模块综合实训是指对各大模块中的单项环节进行综合实训。在实训课上,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进出口双方,以来往函电方式模拟操作包括如何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还盘和订货;支付;包装;装运;保险;索赔在内的整个贸易流程活动。具体来讲,可以分三个步骤来实施:
(一)准备阶段
要想顺利地有效地开展模拟实训的课堂教学实践,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可忽视。首先学生要了解进出口贸易流程,熟知英语函电的格式、各种专业术语和套话的用法并且会应用,而且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前期的资料搜索和收集以备用;其次,教师最好提前将全班同学分组,学生可以互相扮演不同的贸易对象,也可以互换对象,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做好角色定位和准备,能够激发学生对函电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阶段
具体实施过程是函电课程模拟实训教学的核心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实训平台建立“模拟公司”,并布置虚拟任务,指导学生通过撰写往来函电完成任务,达到实训目的。比如设计案例如下:张家港某服装出口公司创建于1988年,有多年的出口成衣设计、生产和销售的经验。该公司的业务员通过网络得知潜在客户ANC公司想在中国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业务员先给ANC公司写了一封建立业务关系的信函,并随信附上自己公司和产品的简介。ANC公司回信表示愿意建交并要求报盘。于是贸易双方开始了交易磋商,并最终达成协议,签订并履行了合同。基于以上案例,学生可分小组分别扮演进出口双方来完成函电洽谈任务。小组成员可以自行分派任务,利用实训平台的模拟系统撰写建交函、询价函、报盘函、还盘函和订购信函,最后达成协议,签订并履行合同。学生写完所有往来信函后,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内部讨论交流,也可以让不同的小组交叉评估。教师也可以抽取部分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组织学生一起对所写函电的结构、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点评。这样可以及时对训练结果进行必要的评价和指导,解决中间出现的问题,能让学生学会商务英语函电的写作技巧,增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函电写作的掌握和外贸业务的理解。
(三)评价阶段
学生任务完成后需要教师最后的总结和评价,使学生在训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弥补不断提高。如果在教学中引入模拟实训,该课程的考核和评价方式也要相应改变,即期末考试和模拟实训得分各占50%。那么只有真正合格的实训者才能通过测试取得相应的成绩。这种灵活的考试方式会使学生认真对待平时的模拟实训,加强学生对函电撰写的学习效果,从而真正提高他们商务函电写作的水平。以上都是“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种种优势的体现,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它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其中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分组训练完成的,小组间可能任务分配不均衡;教师评定学生成绩的时间短暂,很难做到每份都点评,可能存在走马观花式的负面效果。另外,这种实践教学环节是一套连续性的项目练习,各个环节需要分配具体的学时,这也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加以改进和完善,直至形成一套完整合理的训练方案。
综上所述,“模拟实训”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师生积极互动,不仅能够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及应变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为他们将来的实习和就业打下夯实的实践基础。因而它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教学模式,但还有待探索、完善,以求更好的发展。作为应用型民办学院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笔者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丰富自己的外贸知识,才能更好地使实践与教学相结合,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社会培养技能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的商务英语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裴沁 单位:武汉学院
参考文献
[1]黎孝先.国际贸易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6.
[2]赵银德.外贸函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赵璐.外贸英文函电基本特征及模拟实训教学模式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18.
[4]董金玲.国际商务函电双语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 网店经营与管理 项目教学 实践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利用第三方平台,如淘宝等开设网店的商家越来越多,对网店经营与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职的专业教育,其核心要素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专项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专一的岗位业务知识、较强技术再现能力为目的。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所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与核心技能为依据,探索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项目化的设计。本课程主要是培养淘宝页面的美工设计及网店运营人才,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这一概念明确的纳入培养方案,是符合当前的工作模式。
以淘宝网店经营为主体,将课程项目化,要求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基于特定的工作过程,将摄影、Photoshop、Dreamweaver、Illustrator网页设计、营销策划等专业课进行有机结合,按照特定的要求完成每个工作任务,整个工作过程所涉及的技术指标都要以项目的验收为目标。该课程的内容互融合运用于具体的项目研发中,教学模式指向性极强,教学目的十分明确,这就构成了一套严整“框架结构”,同时使得教学体系中的课程内容在项目过程中得到检验,摒弃或削弱一些不具有实际意义的课程内容和技能,完善了课程结构体系。在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 项目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构思
淘宝项目教学模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分析岗位群工作任务,设置课程开发,为市场和企业需求的人才进行综合性的培养。本课程进行了角色定位,教师为项目负责人,成员主体由学生构成,将各班级学生按照工作项目组进行分配,分为摄影与美工、网店运营、客户关系管理三个团队,每个项目组都以各自的任务为载体,项目负责人组织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不同项目,学生根据不同的项目组进行学习,找出自己擅长和喜欢的所在,才能学得更精、更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淘宝项目教学模式必须将实践操作能力作为重点,教师不是仅仅担任几门课程的教学,而是要全面负责指导实践工作的开展,因此,教师能胜任理论教学;要提高动手能力,能指导学生实训、实践;还要求教师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性研发,具备“三能型”的素质。
三个项目团队的典型工作任务:
美工设计分析——网页背景制作、logo制作、导航条制作、图片美化处理、主图设计、详情页设计、关联搭配设计——网页美化优化输出。
网店运营分析—— 淘宝官方活动、三方活动、类目活动的报名与注意事项;淘宝客;直通车搜索排名与关键词优化—— 学生运营店铺效果展示。
客户关系管理——售前售后术语、客户心理分析及购买引导、中差评处理、老客户关系维护——客户资料的分析与统计。
2 项目内容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一般有六个行动步骤,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即六步教学法或引导文法。
(1)资讯:学生上网搜集一些与任务相关的方案,并通过网站和指导书自学相关基本知识;
(2)决策: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成员交流搜集的成功网店方案资料,针对每个工作项目,如美工、运营、宣传、客户维护与管理,分别总结出每个成功案例的可取之处;
(3)计划:设计制作的流程。由淘宝工作室选择或新成立一家网店,并集体讨论出最终方案;
(4)实施:利于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工具尝试性制作任务,分组完成工作任务;
(5)检查:检查工作过程(看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否完成特定的工作目标),项目负责人指出进一步需要修改和完善的地方,进行整改。
(6)评价:结果评价和今后要改进的地方。选择1~2名项目组成员对完成任务进行汇报,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工作完成情况及工作态度进行评估,并总结工作任务的步骤和实施要点。
表1是应用六步法的“网店运营项目”主题学习单元的完整设计。
3 教学效果
对于从事网店经营,以信用度为零作为起点开始经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在我们专业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项目合作法,每个项目组根据自己的方案和经营目标进行团队合作,将网店经营井然有序地开展起来,其中部分团队首战告捷,并在预定时间内将店铺信用升为三钻以上。例如http:///,是通过淘宝活动获得迅速成长,但考虑到淘宝活动的弊端,销量虽然可观,但店铺动态评分迅速下滑;http://,店铺定位是宝宝服饰用品,主要采用情感营销的方式,在界面设计上,使店铺的视觉效果更人性化,更贴合目标顾客的心理,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http:///,注重客户关系维护与管理,迅速升为三钻时,达到顾客购买评价好评率达到99.9%,并且具有良好的口碑。还有另外一些项目组在店铺装饰和店铺经营管理上也颇具特色。
从教学效果上来看,项目化教学在网店经营与管理课程中初见成效,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经营理念的不断成熟与更新,学无止境,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钻研。
新的形势下,高职教育只有根据工作岗位构建教学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并以典型的工作项目为载体,才能逐步形成职业型、开放性、立体化的教育格局。与时俱进、适应市场变化,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新型高职人才,逐步形成有效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邵蛟.高职院校《界面美工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探讨.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09(24).
[2] 李苏晋.浅谈高职院校网页美工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科学与财富,2011(12):300.
[3] 何小利.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探研.电子商务,2012(12):95-95.
[4] 李燕.基于淘宝网店运营的电子商务实训教学项目设计.科技创业月刊,2012(11).
关键词: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项目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39-02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很多软件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都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因此,如何培养企业需要的,适应岗位需求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技术人才成为技工院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1 立足岗位需求构建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技工院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职业教育,其鲜明特点在于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和技术性。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在培养目标上的总体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的需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软件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根据技工院校的特点,通过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确定了目前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有:软件售前技术人员、程序员、软件测试人员和软件售后技术人员。各个岗位所需根据对软件岗位技能的分析,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设置课程,精选内容,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而构建能力、技能、岗位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2 项目课程的引入
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但是各门课程之间相互脱节、各自为政、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因此,课程整合成为课程体系建构所必须的,即通过一个项目化的学习单元,把多门传统课程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我们把通过项目把多门传统课程有机组合在一起的课程称为项目课程。通过项目课程把职业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用模块串联起来,让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相辅相成,贯穿于整个课程建设中,项目课程体系中的每一门核心课程都直接映射软件技术职业岗位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图1),使学生清晰地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用,怎么学,怎么学的更好。
3 重视实践环节,实施教学做一体化
美国著名教育家梅里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总结出五星教学标准[3]:(1)当学习者介入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2)当激活知识并将它作为新知识的基础时,才能够促进学习;(3)当新知识展示给学习者时,才能够促进学习;(4)当学习者应用新知识时,才能够促进学习;(5)当新知识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融为一体时,才能够促进学习。这一理论启发我们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才能打破课程本身的界限,加强各门课程的联系,把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职业能力。
为了贯彻落实教学做一体化,围绕岗位设置,我们从以下三个层次设置课程体系,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逐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一:基础知识。立足职业岗位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筛选所需教学内容,通过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规范,熟练掌握程序的调试技巧,同时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主学习、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程序开发打好基础。
第二:技能形成。紧跟技术发展步伐,通过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的编程设计能力,并按照任务需求对过去所需知识进行整合,避免了知识的遗忘和相关知识衔接等问题,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提高,使学习系统化。
第三:综合实训。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教学资源,引入企业实际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项目小组,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并通过项目贯穿所学知识,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实现了交叉培养,为学生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考核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考核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便于学生积累开发经验,因此需要探索适合项目课程的考核方式,考核评价策略要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以操作为主,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制定详细的考核评分细则。
4 课程资源建设
项目课程的开展,虽然提升了教学质量,但是也深刻感受到教学资源的匮乏,学生学习资源也少。因此,我们要从一开始就要抓好课程资源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逐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搭建属于我们自己的项目库,按层次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5 小结
项目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而技工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技工院校的生源比较复杂,学生自身入学基础差,普遍感觉学习吃力,动手能力不强。鉴于此,技工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积极开发切实可行的项目课程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2009.
[2] 徐丽.职业岗位群: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新目标[J].职业教育研究,2008.
[关键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经济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服务外包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 GJA094019)
随着服务外包企业的不断壮大,对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加快培养服务外包人才解决当前服务外包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从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优化,同时也需要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经济性考虑,在为我国的服务外包企业培养出合格人才的同时,优化外包人才培养的成本,加快我国经济的增长。
一、制约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经济性的主要构成因素
对企业而言,岗位技能和从业素质要求越高,付出的培养成本也就越大,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多。服务外包企业也不例外,服务外包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技术承载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其岗位胜任能力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岗位技能和素质。在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进程中,科学的培养路径、培养模式、培养周期及层次也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经济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服务外包人才的岗位技能与素质要求
1、外包人才的技能要求
外包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包括要具备出色的沟通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较强的外语能力。以ITO人才的技能要求为例,其系统操作服务人员要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较好的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能力、较强的行业技能。在BPO人才的技能要求中,以企业业务运作服务为例,要有较强的技术和分析能力、出众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团队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技巧、倾听的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外包人才的素质要求
在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我们发现,在服务外包企业从业的员工要具备较好的交流沟通意识、积极的团队意识、良好的就业心态、科学的职业规划,同时,还要科学的进行情绪管理和自我激励,合理的分配时间。其中,良好订单职业心态、科学的职业规划、科学的情绪压力管理及积极订单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从以上我们不难发现服务外包人才的需求特点,即高度重视人才的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语言与沟通能力、极强的面向业务和面向技术相结合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素质的掌握跨专业的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二)我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路径
1、高等本科及研究生培养
高等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在培养我国初中级服务外包人才中承担着主力军的作用。以高等本科教育为例,其所培养的计算机人才为我国的ITO奠定了一定的人力资源基础。
2、高等职业教育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我国初级服务外包人才中承担着规模化培养主力军的作用。由于高职教育主要就是就业教育,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劳动者,所以在服务外包企业的初级岗位中,高职教育有着较高的适应性。
3、服务外包企业培养
此路径是指服务外包企业以自身较高的技术水平为基础,以外包项目开发为引领,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外包业务操作的全过程管理和实施人才标准的塑造,此种培养通常以软件外包企业为主。
4、社会培训机构培养
有经过合法注册的专业培训机构按照服务外包企业的业务流程,采用真实的软件实训项目,进行真实的软件企业环境和操作规则的训练。目前,由于此种形式的训练较高等教育具有了一定的针对性,所以深受学生和服务外包企业的欢迎。
5、由企业选送出国培养
对于某些技术性要求和团队协作要求较高的外包项目,通常是服务外包企业在目承接时就要做好较强的人才储备,所以一般采用选派企业的业务骨干先期到国外的知名企业和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的形式。
6、校企合作办学的形式培养
服务外包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合作办学,服务外包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校内按照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共建实训基地,学生的实习实训由服务外包企业负责。
(三)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模式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各类学校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订单),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采用工学结合的形式分别在服务外包企业和学生进行学习训练,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部分高等学校采用了这种方式以培养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急需的外包人才。
2、 “非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签订“订单”方式所进行的外包人才的培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就业教育。 等教育由于其人才培养的复杂性,目前除部分企业采用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外,基本上都是采用非订单式教育模式。而社会培训机构在是否与企业签订“订单”时则表现的较为灵活,但基本上是按照服务外包企业的一般需求进行培养。
(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培养周期和层次
1、高等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培养周期和层次
由于是学历教育,所以高等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培养周期和层次较为严格,目前,我国的本科教育是除个别专业外基本上都是实行四年的教育培养周期,其层次为经过短期培训成为外包初级岗位的工作者,如从事售前/售后服务工程师、设计师助理等工作;高职教育基本上为三年的培养周期,其层次为经过短期培训可从事呼叫中心、网管、装机员及修片员等工作。
2、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主要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模式
短期培训属于短期专业性实习。教学内容的安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及资源配置等,对软件开发的系统过程具有一定的了解。 中期培训主要就某一技术方向进行强化实训。长期培训按培训对象的不同可包括,面向打造“IT蓝领”的专科生及中专生的培训。 从培训层次的分析,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还包括初级培训和高级培训两类。
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经济性分析
(一)不同培养路径下的成本耗费弊端
1、普通高等教育的成本耗费弊端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对接社会需求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增加了政府的就业扶持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的学习成本,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高等教育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虽然高等学校近几年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进展,然而,高等教育周期长、课程更新慢、偏于理论、实践不足等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有根本性的改变,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及形成的专业能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形成较大的差距。由以上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高等本科教育还是高职教育,其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必须经过短期培训才能胜任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走上外包工作岗位。那么在学生毕业之后到工作前的这一培训开支,实际上就加大了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成本,该成本的承担方要么是学生本身,即出于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必须要付出较昂贵的培训费用;另一接就是培训的成本由接受学生的企业承担,企业出于自身的需求,而对学生做出的培训,企业也付出了较为昂贵的培训成本。
2、社会培训机构的追加成本负担
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还包括初级培训和高级培训两类。初级培训的学生基本上从事外包业务中低端的工作,其对象为大专毕业生,通常会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培养目标是在ITO可以按照国外软件开发文档进行开发的程序员。至此,我们不难发现,高职学生在学历教育的背景下,由于所学知识不能适应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毕业之后要想胜任工作仍需付出较高的教育支出,增加了外包人才培养的教育成本。高级培训,以本科毕业、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学员为主,目标是培养可以按照国外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人员。在社会培训机构进行的高级培训中,我们可以发现,本科毕业的学生在学历教育背景下,要想完全胜任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需求必须付出较为昂贵的个人教育投资,加大了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成本。在实际工作中,高级培训的支出通常由服务外包企业负担,也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开支。
3、企业的初中端培训的成本加大因素
企业的核心行为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降低所有的成本开支是服务外包企业较为关注的问题。企业进行的各种培训提高了人才的吸引力,人才吸引力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应聘者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会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开支。在企业所进行的各种培训中,又细分为初中端培训和核心业务的高端培训。初中端的培训内容通常可以通过进入公司前解决,而这种培训无疑加大的服务外包企业的运营成本。在服务外包企业,公司通常会把较高端的核心业务培训安排给业务骨干,以稳定企业的外包团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员离职损失和重置成本的发生。
(二)校企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本优势
外包的根本动因就在于其经济性。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力成本是印度的二分之一,是日本和新加坡的四分之一。人力成本的节约为我国承接国际离岸外包业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学校到服务外包工作岗位的过渡,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益。其培养的周期和层次完全可以根据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而定,采用“订单式”模式的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社会资源,具有较强的经济性。
1、企业人力培训成本的节约
通过大量的企业调研,我们发现在服务外包企业中,人力资源成本约占企业营运成本60%。这一数字表明,在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即把上岗前教育阶段前移,避免了上岗前教育成本的开支,将为社会节约大量的成本支出。在服务外包企业中人力资源直接成本的构成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服务外包人才的直接成本构成中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和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下就已经前移到学生在校参加“订单班”的培养过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服务外包企业企业将岗前培训前移,节省开支,提高效率。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直接上岗,服务外包企业自身的岗前培训周期较长,培训成本较高,而且还存在着培训对象随时跳糟的风险,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为企业根据岗位需要培训人才,实现岗前培训前移,节省了开支,大大提高了效率。所以,“订单式”模式对于服务外包企业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学校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
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包括服务外包产业涉及的众多领域,如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等领域。我国的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满足这些领域的基本要求,首先,从实训资源上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资源基本可以满足服务外包企业的需要,即按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做转型调整;从教师资源上看,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和数量不断增加;从专业设置上看,基本上可以和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实现对接。其次,我国已有的成熟软件教育基础。我国被看作是继印度之后具有巨大潜力的软件出口大国,目前软件业从业人员为120万左右,每年有十几万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软件产业收入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再次,渐趋完善的语言教育机制。在我国的教育资源中,语言教育的模式经过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服务外包业务中经常使用的语言中,以英语和日语占绝大比例,所以我国目前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中的语言基础在承接离岸外包业务的国家中虽不占绝对优势但已经具有一定的基础。所有这些优势在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必定发挥重要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已有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3、极大的减少了学生的教育成本支出
由于采用了校企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时就有了明确的职业取向和就业目标,所以必将大大减少学生的教育成本开支。校企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收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免除了一毕业就失业的窘境,为学生家长解决了一个最大的难题;其次,就是其经济性,在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建立的“订单班”具有明确的职业要求,学生学有目标,做会掌握技能,并且是直通就业岗位的学习,除了在校学习费用外,不需要额外支付其他学习费用,极大的减少了学生的开支,减轻了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在学生谋求就业及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校企结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在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积极探索符合服务外包行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式,对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对“订单式”模式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经济性透视中发现,校企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不一致的状况,实现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对接,节约了服务外包企业的人力培养成本和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学生的投入及整个社会的成本开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商务部 《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9]5号 2009,4
订单班学生管理不是仅仅对学生的三年就读时间进行管理,而应该未雨绸缪,从学生来源就开始认真筹划,确保生源有针对性。宣传工作应让学生明确自己今后学习、就业的方向:大学生中的普遍现象是不知所学课程有何用途、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哪里、能够做什么,更没有考虑过就业方向。订单班的学生在入学前,应该充分了解所选专业的就业去向、就业前景,在确定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后,作出正确的选择。以软件专业为例:招生宣传时应向学生说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互联网软件开发工程师、Android软件开发工程师、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师;其它岗位还有售前技术支持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只有学生真正感兴趣,入学后才能热情地投入学习当中,不至于迷失学习方向,产生厌学心理。此步工作是日后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应由学校、企业应共同完成,只有招生宣传到位,招到真正对该专业感兴趣、有职业理想的学生,以后的管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二、在读阶段
学院订单班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2+1”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基础教学在学院完成,第三年安排学生去各实训基地学习并在相关企业带薪顶岗实习。
(一)基础教学阶段。此阶段的目标在于让同学们迅速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形成“紧张、有序、高效、合作”的风气,提早进入公司工作状态。此阶段的管理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校方、企方的专业课教师应充分沟通,按照当下社会的需求制定新的教学大纲。以往学校教师讲课都是只是以课本为大纲,书上有什么就讲什么,书上说哪章是重点就重点讲哪章,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应用技术严重脱节,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我们应该摒弃旧观念,充分与企业一线工程师沟通,了解当前流行的技术技能,制定出有针对性、实战性强的教学计划。除此之外,订单班的各科基础课、专业课是由学校教师及企业专家共同承担的,因此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衔接性要提前沟通好。二是除了必须的基础课、专业课,职业素养课程的加入必不可少。职业素养是对员工在从事某项职业时的规范和要求,是员工在从业过程中应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很多方面,比如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是否具备高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当今企业衡量人才的新标准。因此,订单班中开展职业素养训练就是要按照各大企业对员工的各项具体要求,在做好学生职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通过科学、系统的载体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订单班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准员工”,使人才教育培养模式与行业内的企业的人才标准进一步接轨。按照这些目标,学院制定了订单班职业素养课计划及目标,帮助学生塑造职业化阳光心态、提升情绪管理能力、训练良好沟通能力、打造有效行动能力。三是要在班级内推行“企业化管理制度”。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它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出在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而高等职业院校中的订单班更要突出这一特色,摒弃传统普教思维、理念,勇于尝试新型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手段,即“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所谓“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是指由企业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负责,在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中吸收企业内实用的、有特色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使学生在学校除了能够学好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之外,也能够感受企业氛围,感悟企业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将实际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制度适当地拿来管理学生,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角色度过在校三年,以达到提前适应社会、适应工作的目标,真正实现校、企状态的无缝连接。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就是要创造和模拟企业情境,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企业的需要。让学生能尽早感受“能者上、弱者下”的社会现实,尽快跟社会接轨,跟市场接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一入学,就相当于进入一家公司,他们不单纯是学生,而是一个小公司的一员,这个公司所有的荣誉与失败都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让他们知道,我现在是在一家公司,需要去好好经营它,公司的成败直接与个人有很大的关系。几年的实践证明,这种管理模式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在各种制度监督下学生的工作纪律性与普通班学生相比明显增强,迟到、不按时完成项目的情况大大减少;第二,普通班级中只有个别班委承担一定的管理、协调工作,而企业化管理模式为每一位同学定岗定责,人人都有明确的任务要完成,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位同学都得到技能与责任心的锻炼;第三,对于院校教师而言,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里教学、研究,很少有机会接触到企业一线真正的项目与工作环境,通过班级的企业化,教师可以在管理、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不断汲取企业方面的内容,丰富学识,积累经验,增强能力,使自己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不至于与社会脱轨。总之,当班级有了企业的氛围,一切都会变得有活力、积极、真实。当然,实践也反映出了一些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虚拟工资”制度,由于报酬的虚拟性,并不能真正做到奖罚分明,长时间之后一部分同学会失去主动性等。
(二)实习阶段。订单班采用“2+1”模式,最后一年时间到有关的产学结合企业实习实训。正因为有了这一年的实习实训经历,使得订单班培养出的学生专业技术强、与企业一线技术接轨,职业素养高,企业也普遍表现出对订单式培养的学生非常感兴趣。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重点关注:第一,实习分配原则问题。一是要以学生感兴趣的就业方向优先。在校期间的职业素养课就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本行业内有哪些就业方向、并结合自己的爱好和优势明确选择今后努力的目标,以软件行业为例,毕业后可以从事的方向有编程、测试、前台美工、产品人员等,充分了解每一职位工作职责、当前行业职位需求量后,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一,明确目标,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重点学习知识。二是要以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为依据按顺序推荐,不可让学生有吃“大锅饭”的想法。实践表明,有的学生认为进了订单班就有了就业保障,不用努力也有好前程,结果这种消极情绪会传染其他同学,从而产生恶劣影响。为杜绝此现象、打造出紧张有序的班风学风,应采取优胜劣汰的淘汰制,按照综合测评量化分数由高到低安排推荐。第二,加强思想工作,尽量减少频繁跳槽现象。学生初次步入真实工作环境,与相对轻松的校园环境相比,压力明显增大,困难增多,有一部分同学的心理、情绪上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因此出现了“不对脾气就辞职”的现象,这会大大影响企业对订单班学生培养质量的口碑。我们的解决方法是主管学生思想工作的校方、企方辅导员主动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工作,定期以一定方式,如电话、微信等,跟踪学生的动态,对出现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定、不能正确排解心理压力的几类同学给予特殊关注,及时帮他们解决问题、排除疑惑、稳定情绪,使其踏踏实实在岗位上工作、锻炼。除此之外,学校还要与实习单位多沟通,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思想动态等,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及时修改教育教学之中的不足之处,这样才能确保订单班长久具有吸引力和活力。以上问题解决好之后,一年的实习期就可以平稳顺利地度过了。
三、离校就业阶段
学生顺利从学校毕业并不代表学校的任务已经结束,为了从以往的教育实战中提取宝贵经验、及时修改不足之处、求得更好的培养效果,学校以及合作企业应该重视毕业生这一群体。第一,形成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机制。高职院校办学效果如何,是否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学生能不能满意就业,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活力和长远发展。而收集这些信息最有效的渠道就是往届毕业生,他们的反馈最真实有效、最实事求是有针对性。通过深入分析和比较毕业生对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逐步完善培养目标、教学方法、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多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同时这也逐步提高了学校的社会、行业声誉。建立反馈机制的方法有很多,如定期以电话、聊天群等形式主动联系毕业生,获取有效建议;或者是打造专门的信息工作平台,在学院网站上开辟“就业反馈”模块,设计发放调查问卷,使毕业生的反馈信息更加职业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第二,请优秀毕业生定期返校作讲座。让学生去教育学生,比起老师、领导教育学生要更加真实、有说服力;让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去感染别人,比平时的说教会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模范作用。因此,学校应该定期请一些优秀毕业生返校给在校学生讲讲他的成长经历、鼓励大家努力实现职业目标。尤其在每年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举办此类讲座非常有必要,让学生去解决学生的疑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班级企业化管理方法概要
(一)依据企业运营模式,搭建班级组织框架,明确岗位职责。1.搭建组织框架。在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中,班级虚拟成了一个企业(××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由辅导员担任,技术总监为技术老师。公司下设总经理(相当于传统意义的班长)、部门经理和普通员工。2.明确岗位职责。在企业(班级)中,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形成各部门。总经理直接对董事长负责,部门经理对总经理负责。总经理带领部门经理开展企业(班级)日常活动,管理企业(班级)日常事务,有权通过加“薪”加奖来调动员工积极性。部门经理负责本部门员工的管理,本部门各项日常活动的开展,活动效果的评价,员工绩效的记录与考核等。普通员工除认真完成好本职工作外,还要行使对企业(班级)管理机构的监督权。
(二)确定企业(班级)的领导班子,通过双向竞聘形成部门。1.宣传发动阶段。通过虚拟员工大会、参观现实企业、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营造企业氛围,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2.筛选报名阶段。对有意向竞聘总经理、部门经理的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其掌握基本的竞聘技巧。3.公开竞聘阶段。召开竞聘大会,有意向的经理候选人公开自己的“施政”态度或思路,由所有的员工投票选举,确定企业(班级)的领导班子。4.双向选择阶段。产生经理后,马上定编、定岗,发动员工和经理双向选择,然后公布各岗位名单并签订责任书。同时,对落聘员工做好善后工作。
(三)制定企业(班级)制度。制度的制定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可行性,然后是制度的实效性,再是功能性。“班级企业化管理”模式在班级管理制度和形式上有了较大的改变,我们可以借鉴企业制度,对比总结,制定适合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的制度。
(四)引入“虚拟工资”,明确奖惩机制。“虚拟工资”主要参照企业(班级)制度的内容,将其转化为员工的工资情况加以体现。每月,总经理的基本工资为1,200元,部门经理的基本工资为1,000元,普通员工的基本工资为800元。绩效工资根据员工完成工作的效果来发放,有“奖励部分”和“需扣除部分”。期末进行综合评比,综合收入排名靠前的优先安排成项目组长、优先安排企业参观机会,优先推荐实习就业。
五、结语
【关键词】改革 考核 实践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11-02 实践教学是中职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特色的具体体现,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实验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出来,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技能是实验及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制冷与空调专业是我校一个三年制的专业,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更要掌握从事本专业应具备的较高超的职业技能和能力。为了增强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率,我校对该专业实践考核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 本专业实践考核状况与存在问题
(一)原考核状况
(1)专业各课程考试一般采用闭卷形式,根据学生笔答情况,教师给出卷面成绩,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最后由教师给出学期总成绩。
即使有时进行过实践考核,也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没有真正将实践教学比例与最后成绩比例合理分配,体现不出不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
(2)教师普遍对实验实践考试的本质、地位、作用、功能的认识不足。没有真正树立与中职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相适应的考试观。考试缺乏现代科学教育理论指导,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主观性、随意性,过于凭经验办事,对于"考什么"、"怎么考"没有共识,严重影响考试教育教学功能的充分发挥。考试内容和方法与培养目标严重脱节,重知识考查,轻技能、能力和素质考核。
(二)导致的问题
(1)在相同的环境下,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完全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考核。
(2)过分偏重于考核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忽略了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考核,这不仅与中职的培养目标相矛盾,而且使学生在接触实际问题时感到模棱两可。
(3)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生接受新知识、使用新技术、新设备的意识和能力,用一张试卷是无法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的。
(4)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的各门课程,性质不同,有的偏理论,有的偏重应用技术,有的处于两者之间。如果考核方法不加以区分,必然会给学生造成误导,极不利于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因此,实践教学考核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否则将严重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制约教育改革的进行。
二 实践考核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实践
1 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定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制冷与空调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熟悉常用制冷空调设备原理、构造与性能,具备中、小型制冷空调设备与系统安装、调试、故障诊断、运行维护能力,并且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培养的学生必须达到如下要求:
(1)素质要求:其中素质要求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职业要求包括安全意识、协作意识、探索改革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公平、公正的工作原则。
(2)知识要求:要求学生达到中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必备的外语,数学及管理知识,计算机操作,计算机网络知识,基本的机械CAD制图操作知识,焊接加工的基本知识,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制冷与空调工艺设计,制冷与空调系统给排水等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制冷与空调系统安装操作与维修,维护的专业知识。
(3)能力要求:主要包括:具有一定管理、协调工作能力;具有撰写常用技术文件及信息交流能力;具有查阅本专业技术资料及产品手册能力;具备借助工具书阅读外语说明书的能力:具备熟练地使用与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具备制冷与空调的工艺、水电系统的安装调试、技术改造的能力、具备各种制冷与空调设备及制冷电器的销售与售前、售后服务技能,具有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
主要岗位定位在(1)企事业单位水、电、暖、空调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2)家用及商用空调与电冰箱的安装与维修工作。(3)制冷空调设备的销售与售后服务工作。(4)工厂空调与制冷设备的生产与检验工作。
2 科学划分课程类型,明确考核重点
实践考核办法,内容的制定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来制定。而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通过各门课程来实现的。因此各门课程的优化、课程目标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每门课程的类型、特点、承担的任务不同,因此考试的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将课程分为如下几类:
(1)公共课:这类课程主要以知识和理论传授为主,如数学、英语、语文、计算机基础。这类课程重点突出理论知识运用的考核。
(2)职业技术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这类课主要以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重,如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制冷原理、压缩机的原理、制冷空调设备的安装与维修等,既要考核理论知识的运用,又要考核操作技能。
(3)以技能,能力为主的课程,如焊接工艺,抽真空与制冷剂的加注,检漏与堵漏等的实习,计算机应用等,这类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因此重点突出技能和能力的考核。
(4)综合型的课程如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这些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因此重点突出综合能力考核。
(5) 选学内容,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某一应用领域的深度和广度,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如制冷新技术、新型制冷剂、市场菅销等,对这类内容主要加强学生掌握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能力的考核。
3 根据教育目标要求,合理确定实践考核方法
(1)变"集中考核为主"为"平时考核为主"
所谓"平时考核",是指平时训练(主要是实验、实习、设计)的考核,它的主要目的在于系统而适时地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准确、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调节教学活动,以保证能力培养切实有效地完成,为了充分发挥平时考核作用,缓解实验,实习设备短缺的问题,实践教学应减少集中考核的次数。如实验次数比较多的课程,象电工电子技术。
(2)变"课程结业考核"为"资格证书考核"。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有些课程结束时必须满足某种技能,这样这些课程的考核就可以与资格证书的考核挂钩,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全国或全省的统一考试来确定成绩是否合格。如计算机基础、AUTOCAD、英语、普通话、电工实习等课程。
(3)变"单纯的考核"为"多种形式的考核"。考核既要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体现查阅资料,自我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等考核中,可以采取口试、答辩、动手操作、质疑、笔试、撰写总结、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如焊接工艺、抽真空与制冷剂的加注、检漏与堵漏、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
(4)变"单向性评价"为"多向性评价"。在平时的考查中,在公开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做到每次考核后,及时公布答案和示范标准,让全体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评价与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反馈、及时补偿、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解除或缓和对考核的紧张心理。
(5)变"实验室考核"为"工厂考核"。某些课程或教学环节由于受到实验实训条件的限制,在校内无法实现实践考核,可以将考场搬到实习基地进行现场考核,不仅可以达到考核目的,同时也可以将最新技术通过考核使学生掌握,使学生的技能在毕业后能继续使用。如制冷空调装置安装、操作与维修、组织施工等。
当然,由于课程特点,每种考核方式的侧重点和适用范围各不相同,也各有利弊。在保证考试的效率和信度的前提下,具体采用何种方法,主要根据课程的教育目标确定。在制冷与空调实践教学的考核研究中发现大多数课程都需要采用多种方式结合,时间空间按需设定的考核方式。
三 两点思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课程改革 产品销售 教学设计
《产品销售》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前是按照传统学科体系设置课程:(1)根据商务推销与谈判学科教学内容、教材编写教学大纲,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从而缺乏认知学习的主动。(2)上课以教师为主,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为“单边活动”,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只能跟教师学,复制教师讲课的内容,没有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存在课程目标定位过于宏观,任务分析粗糙,课程设置未能突破学科框架,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关性低,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技能型营销人才的需要。
为了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就必须对基于学科体系下的课程进行改革,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师必须围绕着课程进行改革,如何将课程按照工作过程为参照物来进行选择、排序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产品销售》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包括:
一、课程目标设计
1.课程定位。学生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产品销售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解决推销员各个工作环节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操作问题,对本专业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培养方向为企业推销员。
2.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一个完整的销售流程;能够进行目标顾客寻找、推销接近、推销洽谈、交易达成及客户管理,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团队精神,最终每个同学和团队都能完成项目操作任务及能够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推销策略与技巧,从事销售工作。
3.课程能力目标:
(1)会进行市场调查,寻找目标客户;
(2)能根据推销品的特点准确选择目标顾客;
(3)会运用各种方法约见和接近顾客;
(4)能制定洽谈方案,准确运用洽谈方法和技巧达到预期目标;
(5)能识别和区分顾客异议的类型,及时正确的处理顾客异议;
(6)能准确地识别成交信号,运用各种成交策略和技巧与顾客达成交易;
(7)会进行客户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管理,及能够灵活应用各种讨债手段和技巧进行货款的收回
(8)能运用财务会计知识预测分析客户的偿债能力和信用政策调整。
4.课程知识目标:
(1)掌握寻找顾客的基本原则、描述准顾客的基本条件、认识准顾客的基本类型、掌握识别各种寻找顾客的方法;
(2)明确顾客资格审查的内容、约见顾客应准备的内容及方法;
(3)理解推销洽谈的内容、原则和步骤、方法;
(4)认识顾客异议的类型与成因,理解异议处理的原则和策略;
(5)掌握成交的基本策略、掌握买卖合同的内容;
(6)熟悉客户管理的流程,掌握客户服务管理及客户信用管理的相关知识。
5.素质目标:
(1)能有与人合作共事,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2)能按规范办事、做事细致认真。
(3)能与人交流、很好地沟通分享,准确表达自己意见。
(4)能运用多种工具和方法,主动收集信息资料,获取相关信息并整理分析。
(5)能有一个良好心态,面对出现各种机遇和威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有经济意识、风险意识。
(6)能开拓性的设计销售计划方案,具有创新精神。
二、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在内容选取上注重情境性、科学性、人本性、和可操作性、适用性、的原则,根据行业专家对产品销售所涵盖的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选取产品销售典型任务。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课程的总项目是团队所选择的日用化学品销售,并以此贯穿于整个课程的教学始终。根据推销工作流程,将产品销售流程分成寻找目标顾客、接近顾客、推销洽谈、交易达成及客户管理5个项目,对五大项目(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类,以五大工作任务中12不同的子项目(典型任务)为载体,(例如,在寻找目标顾客大项目中又分成顾客需求调研、整理顾客资料、审查顾客资格等三个子项目)为学生设计可以校内、外一体化教学情境中可以完成的项目,让学生在团队协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做中学”),让教师在组织、指导和监控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施教学(“做中教”)。具体产品为牙膏、洗衣粉、香皂、护发素、香水、防晒霜、洗涤净、洗面奶、洗发水、沐浴露等。
三、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为了完成项目任务和教学目标,本课程一开始就设计好了教学情境:成立一个“南京欣乐化工贸易有限公司”,从事日用化学品营销业务。把全班分成九个产品营销部,分别经营牙膏、洗衣粉、香皂、护发素、香水、防晒霜、洗涤净、洗面奶、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的营销业务。全班分组至每个产品营销部,成为营销业务人员。
教师角色。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师职业定位是南京拓展化工贸易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同时又是产品销售方面的咨询师,负责产品销售项目任务的总体安排、产品销售知识的培训、指导、监督、检查、整改和项目成果的验收、点评、考评等工作。
学生角色。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南京欣乐化工贸易有限公司按不同产品营销部划分的营销经理和营销员,一般5到6人为一个产品营销部,选举1名担任营销部经理,其余分别为产品销售人员。
课程实例、实训和主要课程活动主要根据职业岗位活动和实际工作流程来进行,笔者在上课中将每个大的项目分成若干个项目任务。例如,其中一个任务顾客异议处理,它的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和区分出顾客异议的类型;(2)能够及时地处理顾客的异议。要实现上述能力,必须采用相应的方法、步骤和手段:(1)指定各组到本地商场进行实地观察,记录各组营业员接待顾客的态度、举止及处理顾客异议的方法;(2)针对营业员的处理过程写一份短评;(3)现场模拟;(4)学生自评、老师点评、总结相关知识。这样一次课结束后,学生不仅完成项目任务,同时实现教学目标,真正达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角色变换和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
四、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设计
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以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其中,过程性考核包括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小组评价,占总成绩70%,终结性考核占30%。整个课程考核以技能操作为主,突出技能应用和能力培养,同时考核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职业道德素养、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运用知识进行应变、处理的能力。总成绩=项目任务成绩×70%+考试成绩×30%
项目任务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1)过程性评价:学习主动性、职业道德素养、团队精神、沟通能力(25%)
(2)成果性评价:项目执行、项目作业、小组讨论、发言(40%)+项目大作业(20%)
(3)小组评价:小组互相打分(15%)
每次项目任务实施都要进行考核,每个单元具体评价标准详见进度表设计。
1.考核标准
(1)是否有创新性,即能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处理实际中的问题,能就所给的条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处理的方法,并且该分析具有合理性或可行性;(占总成绩的 40%);
(2)是否能有效搜集资料,并能用文字清晰、有逻辑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占总成绩的 30%);
(3)是否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即能利用现代化设施,清晰地用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并能回答他人就该课题的提问(占总成绩的 10%);
(4)是否有合作精神,即能在模拟角色中与小组其它人员配合,共同完成作业任务(占总成绩的20%)。
2.考核具体表格
(1)过程(考查工作态度、分工明确、规范性、安全性) 25%;
(2)成果(考查质量)60%
(3)小组评价(考查项目的可执行、可操作性)15%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孝明.推销实战技巧.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