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6 06:0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继电器实训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课标分析
微课设计按照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
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型号规格、用途和选用,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等。热继电器微课教学目标为:了解交流热继电器外观;知道热继电器的功能、基本结构、图形符号以文字符号;理解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熟记热继电器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通过实习训练,能够识别热继电器,会选择、检测、安装、调整、校验热继电器;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培养理实一体化结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为高教社出版的《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维修》-理实一体化教学(第2版),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教材根据职业岗位和技能培养的要求,参照相关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和技能鉴定标准,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分解能力的要求,切实体现“做中学、做中教”,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
热继电器是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继电器,主要用作电动机的过载保护、断相保护等,是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线路电路中必不可少的元件之一。在实践中,操作者正确选用和维修热继电器,是基本的职业素养。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中职机电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交流接触器,而且刚结束电磁式继电器的学习,具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四、微课设计
本节微课主要针对热继电器,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包括以下内容。
1.情景导入――播放技能大赛场景
设计意图:播放国家比赛和省市比赛的电气安装的比赛场景以及热继电器的PPT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对象。
2.任务实施
任务1:热继电器的组成结构。
设计意图:热继电器的组成结构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利用教师录制的视频展示不同部位的结构名称,并与实物对照,抽象内容形象化,增强学习兴趣。
任务2: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热元件受热弯曲的演示实验以及flas,形象展示其动作原理,攻克学习难点。
任务3:热继电器的功能作用。
设计意图:利用一段“电动机过载烧毁实验的视频”,体现热继电器的热过载保护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热继电器在实际电路中的连接,理论联系实际。
3.技能训练
设计意图:用DV录制热继电器的拆装和检测视频,让学生暂停观看,与教师进行拆一拆、测一测、量一量互动环节,以实现举一反三,进一步掌握热继电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4.回顾总结
让学生根据微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识记热继电器的功能作用和结构,叙述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PPT展示,启发学生学会归纳知识点。
5.布置作业
作业1:简单叙述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如何把热继电器接入电路中?
作业2:通过电脑网络搜索不同型号的热继电器,并记录其型号以及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理解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认识实际生活中的热继电器,更好地为电动机控制电路的学习做准备。
五、制作技术
首先用DV录制热继电器拆装和检测的小视频,然后制作热继电器PPT课件,再用录屏专家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录屏,最后用绘声绘影X8进行片头、正文和片尾的合成。
六、设计特点
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遵循建构主义特点,抛出问题,留下思考空间,再呈现答案。
互动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一对一”的交流,教师要设计互动的问题,让学生思维与教师思维同步。
设计细节:发挥学案的辅助作用。让学生看微视频前用学案先自学,而且可以反复多次观看。
【关键字】 PLC控制技术 说课稿 PLC的特点及应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职业要求的关系。PLC控制技术在现代工业自动化中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使用简单,稳定性好,功能强大,价格适中,与一般的工业控制系统的成本相比要低的多,并且编程方便。学生学好《电器及PLC控制技术》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本节课的地位及作用。《PLC的特点及主要应用》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器及PLC控制技术》第二版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PLC的特点及主要应用》是对PLC应用优势的全面分析,是培养学生对后续内容的学习兴趣的关键,并使学生充分了解其在工业发展中的地位,理解学习掌握PLC控制技术的必要性。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机电技术专业第四学期的学生,经过三学期的专业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对所学专业也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1、教学目标。中职机电技术专业的《电器及PLC控制技术》课程主要还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理论知识,以此为依据,我确立了这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什么是PLC,熟悉PLC控制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电机正反转的控制试验,培养学生利用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思维习惯。
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PLC控制技术特点的理解。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具体应用中理解什么是"PLC控制"。
四、教法与学法
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验感悟;分析探究、项目拓展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产生感性认识,再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来实现教学目标,获得技能与理论知识的双丰收,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做充分的辅垫。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地点:PLC实验室
1、导入(5分钟)。针对学生已经掌握了由接触器和继电器实现的电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提出问题: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实现电机正反转的控制吗?引起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实训(15分钟)。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完成教学的重难点。首先,由教师先对于上一环节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实现电机正反转的控制电路,除了我们现在掌握了的接触器-继电器控制技术以外,目前还有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PLC控制技术也可以实现。现在观察一下,这是摇臂钻床通过摇臂的升、降对工件进行加工,而摇臂的升、降正是由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实现的,那么,我们来看一下,PLC技术如何来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呢。
这时,进入到教师对实验的讲解、演示环节。第一步是对实验台面板的介绍,注意强调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电路采用的是硬接点硬接线技术,而PLC控制技术采用的是这一系列的软接点。第二步,教师讲解、演示外部电路的接线步骤,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各种颜色的导线为接线服务,以及分回路进行接线,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接线习惯。第三步,控制程序的下载,将计算机中已经编写好的控制程序安装到实验用的PLC中,教师讲解、演示具体步骤。第四步,对已安装到PLC中的控制程序进行运行,来完成对外部接线的控制。第五步,通过实验结果,观察电机能否进行正反转运行,来对控制程序、外部接线进行验证。
在教师讲解、演示的基础上,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动手实践上述实验,教师在实验室巡视,适当时给学生予指导。本环节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授(20分钟)。本环节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上述试验过程进行讨论。第二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电路与PLC控制电路的不同。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电路利用的是硬接点硬接线技术,而PLC则是利用程序来进行控制,引导学生得出讨论结果。第三步,老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提问并点评:如果答对了给予肯定,答错了给予适当提示,尽量由学生自行纠正。在前三步基础上,由作为教师的我全面总结PLC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PLC的主要应用。
4、小 结(4分钟)。总结PLC技术的定义、PLC控制技术的特点及主要应用。总结此次实验中所采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对待在学习、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
5、作业(1分钟)。一是根据实验所得,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什么是PLC技术,以及PLC控制技术的特点。二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目前PLC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情况。
六、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本节课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以问题提出-实例讲解-引发学生思考为流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教学效果良好。
2、教学启示。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整合,重在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存在问题。个别学生思想上存在的有懒惰情况,在实训过程中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需要引起注意。
七、课堂板书
第三章 PLC的基本概况
§3.1 PLC的特点及应用
一、PLC控制系统的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2、编程方便、易于使用
3、具有各种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方便,适应范围广
4、功能完善
二、PLC控制系统的应用
1、用于开关逻辑控制――PLC最基本的应用,可取代传统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2、用于机械加工的数字控制。
3、用于机器人控制。
关键词:点火故障简析、供油故障、发动机故障
当今世界汽车工业飞速发展,迫切需要更多合格的高素质汽车专业技能人才,为更好的满足汽车专业教学的要求,根据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通过全面分析,理解,实际操作解决故障,最终撰写该文。
该文主要围绕一汽威志实训车点火不着故障展开,通过分析该车点火系统、进排气系统、供油系统等可能引发点火不着故障的原因,并且将实际检测与维修以文字的形式写入该论文,通过解决该故障,可以将问题扩散到其他车辆,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更加清晰系统的维修分析思路及相应的维修办法。
同时,希望能与同行交流,对文中的不解或疏漏,敬请批评、指正。
1.概述
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发动机常见几类故障,启动不了、能启动但是点火不着、点火正常但马上熄火等。首先描述该车故障现象:打开威志车点火开关至ON档,各类仪表指示灯显示正常,燃油表显示燃油充足。启动车辆,启动机带动发动机转动,但一直不着火。第二步从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故障原因。然后根据故障原因制定并实施维修计划,维修完成,启动车辆,一切正常。最后,对此故障进行简析总结,并提出反思,为何出现此故障。
2.系统分析
根据故障现象对该故障进行原因分析,主要从点火系统、进排系统、供油系统等几方面进行分析。
2.1点火系统分析
由于电源电压正常,启动机正常转动,固首先考虑点火系统是否出现问题。那么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分析点火系统故障。
(1)点火相关保险首先考虑点火系统相关保险是否烧毁,导致点火系统故障。
(2)点火低压段分析完点火相关保险原因,在分析点火低压段线路是否正常,点火保险仍属于点火低压段线路。
(3)传感器及ECU考虑是否有正确的点火信号传输,对各类传感器进行分析;电脑ECU是否正常,是否点火正时正常。
(4)点火高压段分析高压段出现的故障。
通过对点火系统故障全方面具体的分析,做出相应的检测。
2.2进排气系统分析
(1)进排气管道故障发动机不着火,很多情况跟空燃比有关系,可能出现“闷缸”现象,致使点火不着。发动机缸进排气口可能堵塞。
(2)节气门故障节气门出现故障。
2.3供油系统分析
在供油系统分析时从供油管道、供油系统电路、燃油泵几方面进行分析。
(1)供油系统电路供油电路出现故障,会导致不供油。
(2)供油管道供油管道堵塞或断裂,且这是一个常见的故障现象。
(3)燃油泵燃油泵是供油的主要动力,燃油泵不工作,供油无动力,则点火无法正常经行。另由于燃油泵堵塞,也会导致不供油。
2.4其他故障分析
分析完可能出现的主要故障原因,还有部分其他原因,虽然这些故障现象很少出现,但也不排除有一定的可能性,如:气缸无压力;气缸漏气;发动机缸体或活塞严重变形等等情况,这些故障因为排除困难,故可将其放在最后进行检查排除。
3.该车辆故障检查与排除
3.1点火系统检查及故障排除
(1)点火相关保险检查
分别取下100A主保险,50A(B+)保险,用万用表测量通段,测量结果:正常;检测保险阻值正常。分别装上主保险及50A保险,在用试灯进行检测,正常。结论:点火保险正常。
(2)点火低压段检查
用万用表或试灯对低压段线路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所有常火线路端电压均为12.7(负极打铁),试灯测量均亮;检测负极线均正常。分别检测各缸点火线圈插接头三颗端子线路,正常。结论:点火低压段线路正常。
(3)点火信号相关传感器及ECU检查
利用示波器检查曲轴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传感器正常;检查进气温度与压力传感器,正常。分别取下各缸点火线圈插接头,检测点火信号线正常,用示波器测得点火信号波形正常。检测点火正时,正常。结论,点火信号相关传感器及ECU检查正常。
(4)点火高压段检查
拆下各缸点火线圈,观察正常。利用“跳火”实验,检测各高压线圈是否跳火,工作正常;用火花塞套筒分别取下各缸火花塞,检测正常。通过“跳火”实验得到结论:点火高压段正常。
综上所述,点火系统相关元器件及线路检测均正常,且能正确产生点火信号。故进行下一部检测与维修。
3.2进排气系统检查及故障排除
通过以上关于进排气系统故障分析,对其进行检查与维修。
(1)进排气系统检测
拆下发动机进气管,检查未堵塞,检查空气过滤器,正常。查看排气管道,启动发动机,有排气现象,正常;用手稍微阻挡进气口,有明显压力,进气正常。
(2)节气门检测
检查节气门,转动正常,检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正常。气缸各阶段压力检测正常。
通过对进排气系统检测,检查进排气系统正常。故进行下一步检测与维修。
3.3供油系统检查及故障排除
通过分析供油系统故障,从下面几项对供油系统进行检测维修。
(1)供油系统电路检测
首先检测供油系统相关电路继电器,分别拆下主继电器和油泵继电器,测得阻值正常,打开点火开关至ON挡,主继电器工作正常。燃油泵继电器在开关打开一瞬间,检测正常,燃油泵继电器工作正常。检测燃油泵端,燃油泵端均正常。得出结论:供油系统电路正常。
(2)供油管道检查
检查供油管道正常,畅通,无泄漏。检查回油管及燃油气收集管道均正常。用大力钳取下燃油进油管,流干管道内燃油,打开点火开关,燃油并未连续泵出,得出结论:供油管道正常,但无燃油泵出。
(3)燃油泵检修
对燃油泵进行检修。用万用表测量燃油泵各端子,正常。打开点火开关,燃油泵电机工作,转动正常。拆下油箱盖,取出燃油泵,测试燃油泵电机工作正常,但无油从出油口泵出。取下过滤网端过滤网及相应部件,正常泵油。得出结论:过滤网端堵塞。
检修:用化油器清洗剂对过滤网进行喷洗清洁,直至清洗过过滤网的清洗剂变正常颜色。装复过滤网,从新测试泵油正常,故障解除。打开点火开关,启动发动机,发动机着火,工作正常。
4.总结反思
4.1总结
通过简析并排出此故障,可得到结论,出F此类故障,我们可能从各方面去进行分析,影响车辆不点火的主要因素:点火系统、点火正时、进排气系统、供油系统、以及其他发动机变形等原因。通过分析检查,该故障为燃油泵过滤网堵塞。
关键词:四层电梯模型 工作模式 PLC 设计
一引言
电梯在人民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做为高层建筑物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电梯实际上是根据外部呼叫和自身规律运行的,是人机交换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者逻辑控制是不可以满足控制要求的。
传统的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是一种继电器控制系统,具有电路复杂,故障高和可靠性差等特点,大大影响了电梯的运行质量;PLC是集成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它的编程软件采用易学易懂的梯形图语言,控制灵活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实现信号采集与控制已经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梯控制方案。
二总体设计要求
本文以一个四层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为例,分为有司机、无司机、消防三种工作模式实施控制。
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1)自动响应层楼召唤信号(含上召唤和下召唤)。
(2)自动响应轿厢服务指令信号。
(3)自动完成轿厢层楼位置显示(二进制方式)。
(4)自动显示电梯的运行方向。
(5)具有电梯直达功能和反向最远停站功能。
三硬件设计
1、电力驱动系统
电力驱动系统主要包括:电梯轿厢,牵引电动机,制动机构和相关的开关电路。
2、信号系统
电梯的控制信号大多是由PLC实现的。输入信号有:运行模式信号,操作控制信号,轿厢指令信号,厅门呼梯信号等。电梯系统的所有控制功能都是由PLC程序完成的。图1中显示了电梯的PLC控制系统框图
图1 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结构图
四软件设计
1、I/O端口分配
由于呼叫时间、呼叫地点、乘客目的地的随机性质,电梯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实时、随机逻辑控制系统。本文采用集选控制方法与西门子PLCs7-200及其扩展模块。I/O端口分配具体为:一层上召唤(I0.0)、二层下召唤(I0.1)、二层上召唤(I0.2)、三层下召唤(I0.3)、三层上召唤(I0.4)、四层下召唤(I0.5)、一层行程开关(I0.6)、二层行程开关(I0.7)、三层行程开关(I1.0)、四层行程开关(I1.1)、上行继电器(Q0.0)、下行继电器(Q0.1)、一层显示(Q0.2)、二层显示(Q0.3)、一层指令(I1.2)、二层指令(I1.3)、三层指令(I1.4)、四层指令(I1.5)、向上行驶(I1.6)、向下行驶(I1.7)、有司机模式(I2.0)、无司机模式(I2.1)、直驶专用开关(I2.2)、置消防开关(I2.3)、三层显示(Q0.4)、四层显示(Q0.5)、开门显示(Q0.6)、关门显示(Q0.7)。
关于软件的设计,我们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来写梯形图程序。模块之间的信息传输则依靠PLC的中间寄存器来实现。
整个程序主要由电梯位置显示模块,厅外层楼选择模块,轿厢层楼选择模块组成。
2、呼叫信号的传送
本次设计的呼叫信号的传送与寄存采用字传送指令来实现。当EN有输入信号时,IN端口的数字就会传送到OUT端口并寄存与VW0中。在层楼显示、厅外呼叫和轿厢内呼叫该指令相同。
3、比较指令
本文设计中的比较指令分别表示为整数大于、整数小于和整数等于指令。整数大于指令:当VW4大于VW0时接通;整数小于指令:VW4小于VW0时接通;正整数指令:当VW4等于VW0时接通。
VW0寄存的是来自厅外呼叫和轿厢内呼叫的信号,VW4寄存的层楼显示信号。通过运用VW0和VW4的比较来决定轿厢的上行或下行。
4、电梯位置显示模块
该模块用来显示楼层的位置,当轿厢平层时,相应的行程开关闭合,输出回路接通并实现自锁,每一层的输出都与其他的输出达成了互锁,保证了输出的单一性。
5、厅外层楼选择模块
电梯的运行选择时随机的,该模块用来记忆厅外各层楼的选择,当厅外某层有呼叫信号时,相应的辅助继电器吸合并实现自锁,同时同过字传送指令把相应的呼叫信号寄存于寄存器中,为与轿厢的位置信号进行比较做好准备。
下面以一层上呼叫介绍其工作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I0.0为一层的厅外呼叫按钮,当I0.0按下时,M0.0接通并自锁,同时通过字传送指令把数字“1”寄存于VW0中。厅外的各层呼叫没有互锁功能,从而实现了记忆各种呼叫信号。
图2一层呼叫选择选择程序
6、轿厢层楼选择模块
该模块用来记忆轿厢各层的选择,当轿厢内有呼叫信号时,相应的辅助继电器吸合并实现自锁,同时同过字传送指令把相应的呼叫信号寄存于寄存器中,为与轿厢的位置信号进行比较做好准备。
五操作与总结
1、系统工作无司机工作模式:按下无司机工作模式按键,电梯工作于无司机工作模式,此时电梯自动记忆轿厢内或厅外的各种呼叫。电梯上行与下行形成互锁,即电梯上行或下行时对相反方向的呼叫不作出回应,只是对呼叫的信号进行记忆,当轿厢到达指定位置时自动开门,开门指示灯亮延时3s后关门,关门指示灯亮。电梯才执行相反方向的呼叫信号。
2、系统工作于有司机工作模式:按下有司机工作模式按键,电梯工作于有司机工作模式,此时电梯电梯自动对厅外和轿厢内指令的呼叫进行记忆。轿厢到达指定的位置时自动开门,开门指示灯亮。待司机按下上行或下行按键时,关门指示灯亮,电梯关门并执行其他记忆的信号。
3、系统工作于消防工作模式:按下消防工作模式按键,电梯工作于消防工作模式。此时电梯只能执行直驶功能,厅外的呼叫信号无效,轿厢到达指定位置时自动开门。
本文完成了对四层电梯模型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使用西门子s7-200plc系列设计完成,具有三种工作模式:有司机、无司机、消防工作模式,可根据不同模式执行不同的运行状态,电梯的运行方向及电梯所在层楼位置显示采用发光二极管进行显示。结果表明,经过PLC技术改进的该电梯模型的电气控制系统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参考文献
[1] 王永华.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2]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毛臣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及项目的实训[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机床电器与PLC;职业素质与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072-02
Project Pedagogy in Vocational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PLC Teaching Practice//Xu Deliang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of the univers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project is a teaching professional engineering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which enabl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a combination of classroom and actual production, learning content combined with the future job and training for his future professional work of considerable 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y of vocational talents. In this paper, the project pedagogy in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PLC course of practice, made a certain amount of exploration and lessons learned.
Key words project pedagogy; electrical machines and PLC project; professionalism and competence
Author’s address Fushu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shun, Liaoning, China 113006
目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工作岗位适应性差,无法胜任本职岗位工作,究其原因其实也是老生常谈,就是高职毕业生的岗位技能即职业能力不合格。岗位技能合格就是毕业生能掌握完成岗位任务所要求的纯技术性指标。例如,学外语的能听、说、读、写;搞管理的会正确合理地安排日常工作;搞技术的能熟练地操作仪器、设备或设计图纸等。为了扭转这一不利的局面,一直以来,各学校增加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参观法、幻灯片、动画演示等;增加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法、实习法等。这些方法确实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但与生产实际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还远不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
当前,各学校正在开展教学模式改革,引入德国的行动导向教学法,整个教学过程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展开,以基于职业工作实际活动为导向,培养学生形成解决特定工作岗位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能力。它全盘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分离的问题,或者说高分低能问题。项目教学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具体教学方法之一,笔者在教授08机电机床电器与PLC课程时使用这一方法,学生反映良好,取得不错的效果。
1 项目教学法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项目是指生产中的一个具体零件,或者要完成的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就是将这个相对独立的工作项目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在小组中各自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学习探讨来完成任务。打破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参与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充分发掘创造潜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方法的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等社会能力。这个方法对于工科的教学确是行之有效的。
2 机床电器与PLC教学实践特点
机床电器与PLC是机电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是最符合工作实际的课程,是培养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好的课程。运用项目教学法,为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在项目任务选择、组织实施和总结评价等环节符合项目教学法的规范外,笔者重点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明确该课程的实践岗位任务,即主要从事各种设备的电气技术工作,包括电气设备的维护维修和电气设备(包括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等。而设备是由电器元件(设备)通过导线连接而成的,因此,电器元件的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接线等是必须要掌握的,不可轻视。
2)重视实际应用,不要在理论上作过多纠缠。这一点在学习基本电器设备时很重要,例如到目前为止,不少教材还在讲空气式时间继电器,包括结构、工作原理,其实现在这种时间继电器用的很少了,都用电子的了;再者结构和原理也没必要讲,因为第一学生是使用者,不是制造者,第二在工厂电器元件的修理很少,只要坏了就换新的,只要判断出故障就可以了。
3)时刻重视动手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是岗位能力的核心。基础内容包括继电接触器基本控制环节和PLC控制基本项目全部在实训室进行,边讲边练,边学边做。如学习交流接触器,在实训室直接让学生读铭牌参数,让学生知道哪些参数是主要的;用万能表测量线圈和触头,观察通电前后的通断情况,学生很快就学会,比放动画演示效果好。
4)强调机电知识综合运用,真正提高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要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要求,必须提高综合能力。实际上,一个设备或一条生产线,都是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电子和传感器技术等的综合体,单一了解一方面是不行的,因此在学习这门课时,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如“运料小车的PLC控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师生共同制作一辆小车,学生运用不少机械知识,从设计图纸到购买零件再到安装调试,让小车真正在试验台上跑起来。学生非常高兴,有很大的成就感。对比在电脑上看程序运行和指示灯的变化,其差别太大了。
3 存在的问题
3.1 实训条件的限制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必须要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但目前各学校的实训设备的数量还无法满足要求,加之学生多,学时限制,因此很难调剂开。
3.2 教师的实践能力限制
目前,不少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动手实践能力有限,这给项目教学法的运用与实施带来不少困难。
3.3 教师的综合能力的限制
项目中有不少是综合的,是学生真正提高职业能力之所在,而这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前述,一个项目往往涉及机械、电气、液压等多学科知识,这对教师确是很大挑战。如“运料小车的PLC控制”项目教学中,笔者就提出增加一位机械教师,共同指导完成这个项目。因此,面对现状,解决的方法应该是首先针对不同项目,配备多名教师,分工协作;其次有待每位教师不断学习,继续努力,尽快适应。
总之,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电器与PLC课程教学中有着很好的优势,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发掘更加符合生产实际的项目,开展更加符合生产实际的实践活动,学生肯定能够培养起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PLC;项目式学习;学习兴趣;知识迁移;自主学习
PLC其实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与PC机基本相同,包括电源、中央处理单元(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功能模块、通信模块等。PLC是一种可编程的控制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指令,并通过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可靠性高、编程简单,使用、维修方便,实践学习性较强。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讨论中职学校电子专业学生如何在PLC学习中利用项目式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PLC的学习基础是自主学习兴趣的开始
PLC是代替传统继电器和计数器组成的自动化系统,其名称术语来自传统的继电器和计数器名称术语。只有掌握了电工学的基本术语和原理,才能在PLC学习中找到相应的名称或含义。如PLC中的输入输出、常开常闭触点、延时等都沿用电工技能中的名称或含义,不同的是前者是看不见的称为软元件,后者是可见的像交流接触器这类的具体器件,但实现的功能是一致的,都是实现开关量的控制。PLC的控制原理也跟电工技能中电气控制原理相对应,只是在电工技能中需要大量的器件实现不同的电气控制功能,而且更改控制时电路改变烦琐;而PLC作为程序控制,接线简单,更改控制功能方便、灵活、快捷,仅需改变程序而不需要改变电路,这使得PLC的学习比电工电气控制的学习更有趣。
学生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储备,就会在PLC的学习中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无尽的学习投入。久而久之,智能知识与技能知识就会得到最大程度的迁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提高。
二、PLC的学习过程是自主学习能力的积累
PLC编程语言中的梯形图语言名称也是按电气控制原理编制,助记符语句则是将梯形图语言翻译成了机器语言,所以我们可以按梯形图语言设计控制程序,也可以按助记符语句进行编程。关键是我们要思考它是怎样的逻辑开关量关系,并建立起必要的PLC编程控制系统认识,然后进行有趣的PLC实训。PLC学习的整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这种有趣的实践训练中掌握编程语言及应用的过程。
PLC学习初期阶段的关键是将PLC的编程与简单的电工电气控制原理图进行对比,把PLC控制融入电工电气控制操作之中。在这一时期其实教师不需要讲太多,比如,完成简单程序并连接线路控制LED灯的亮、灭或组合闪烁等,只需要强调PLC的基本术语和规则,学生即可自主学习、互相帮助、动手练习。学生或教师则应重点关注电工学基本技能的迁移与再应用,学生遇到困难一般都能自行解决。经过几个简单项目实训,学生不但对PLC有了初步了解,更重要的是能体会到先前的电工学及技能知识的成功运用,领悟到一种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对中职学生来说这就是成就感,这种成就感来自项目操作性获得,同时也是学生思考、探研、协作和解决问题的开始。
然后是PLC学习的提高阶段,这时的PLC学习继续进行项目式学习,只是教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进行有区别的项目分组和练习。学习项目同样可以是很简单的,也可以不急于快速完成项目,但不能半途而废,并逐级增加学生各自的学习项目内容和能力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是简单电动机控制的点动、自锁、互锁、延时以及主控等逐级增加并完成电路连接和实现控制功能。学生的项目练习操作过程也是PLC编程语言的熟悉过程,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自学互帮、分析解决问题、逐次提高。经过这一阶段的项目学习,学生的成就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等都与日俱增。
三、PLC的总结应用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经过一段时期的基本项目操作学习,再往后就是命题项目式学习,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按组合作找出实际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不同能力的组别应有不同的实际问题和要求,但最终都要实现既定项目目标。至此,学生对PLC的学习已能学以致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如有必要可以以大赛的形式统一题目和要求,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做实际上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再一次总结和提升。
当学生从一开始不知道有PLC,到会应用它解决一些问题时,经过了不同阶段、不同程度的经验积累和学结,自然而然就有了兴趣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实,当学生每完成一次PLC项目就是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升华,沿着这种项目式学习方式,其自主学习能力也将被迁移到其他学习活动之中。这样学生不但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还找到了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出他们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建.PLC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PLC技术 PLC软件 试验台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29-02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原理及应用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PLC 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半导体集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数字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工业自动控制装置, 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四大支柱之首。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三菱PLC 仿真软件及其编程技术,通过相应的实训项目操作,能够熟练地进行系统配置、程序输入、显示、修改、测试、故障诊断和系统调试。课程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和实操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将结合任务驱动教学的特点及其方法,分析PLC 课程教学[1]。
1.三菱PLC的编程软件――GX Developer
GX Developer是三菱PLC的编程软件。适用于Q、QnU、QS、QnA、AnS、AnA、FX等全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支持梯形图、指令表、SFC、 ST及FB、Label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参数设定,可进行程序的线上更改、监控及调试,具有异地读写PLC程序功能。由于运用了梯形图逻辑测试功能,使得该软件具有丰富的调试功能,能够更加简单的进行调试作业。因此,在对PLC外部接线熟悉的情况下,只是进行程序的编辑与调试,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没有必要再和可编程控制器连接,三菱PLC的编程软件使同学们学习PLC更加便捷、快速。
利用三菱PLC仿真软件学习,需注意两点:1)仿真不能代替实际调试。虽然仿真软件能够模仿大多数指令的工作结果,但受软件的局限,有的指令不能完全模仿。而且,仿真结果会受到软件版本的影响;比如较早的版本,可能对有的指令就不能取得与PLC 一致的结果。还有扫描周期的影响,比如GX 仿真软件的扫描周期就固定为100ms,这样对于100ms 以下的时钟计数,当PLC 的扫描周期远小于100ms 时,仿真结果就可能会与PLC 的实际运行结果不一致。2)仿真软件仅是学习的辅助手段。用仿真软件学习,终究有纸上谈兵的感觉。所以,有机会应当用实际的PLC学习,或编写实际的应用程序,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做好实际应用。因为现场的情况,与试验的环境有区别,甚至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前面提到,仿真的“使用效果与实际工作经验很有关系”。学习、试验或工作中,通过两者的比对,总结出软件仿真与PLC 现场运行的异同,积累经验,则能够更好地使用仿真功能,减少现场调试时间[2]。
2.例说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过程
一般说,任务驱动教学的实施过程可以分四个过程或阶段,它们是:任务提出、任务分析、完成任务(任务设计与制作)和交流、评价与总结[3]。由于任务的大小与复杂程度有很大差异,有的任务可以在一次课完成,有的需要一个阶段才能完成,每次课只能完成其中部分子任务,因此,在设定任务时,尽量做到一次课(可以是几节)完成一个任务。下面以《PLC技术及应用》教学过程中的项目二为例,详细说明基于PLC编程软件和试验台的教学过程的实施。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可以看出:将LD、LDI、OUT等基本指令的学习融合到三个任务中去。任务一为常用电路――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教师分析控制要求,分配I/O,画出PLC外部接线图,编制PLC程序,利用三菱PLC的编程软件编辑、调试和修改,然后根据外部接线图把按钮板和PLC输入端连接,把输出端接到继电器模块,再接到步进电机上,通过通信电缆把PLC程序从计算机传输到PLC,然后运行PLC,按外部按钮观察电机点动和连续运行的区别。从实际按钮调试来体会编程软件和实际操作的异同,总结积累经验。任务二和任务三由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从而实现本次教学的能力目标:1)能够利用所学的基本指令编程实现简单的PLC控制;2)熟练使用手持编程器和编程软件进行程序的输入;3)能够识别PLC的外部结构;4)能够根据接线图进行PLC外部连线;知识目标:1)熟悉梯形图的特点和设计规则;2)掌握LD、LDI、OUT、AND、ANI、OR、ORI、SET、RST指令;3)掌握编程元件输入继电器(X)、输出继电器(Y);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工程实践能力;2)培养学生基础编程和调试能力;3)培养学生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
3.PLC软件与试验台在任务引领教学中的运用
《PLC技术及应用》这门课的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很多,如何有效的学习和掌握这些指令的用法,达到会用指令设计简单的PLC程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电机循环计数正反转控制这个任务为例,来说明PLC软件与试验台的应用。
3.1提出任务
设计一个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来控制电动机循环正反转的控制系统,其控制要求如下:按下起动按钮SB1,电动机正转3S,停2S,反转3S,停2S,如此循环5个周期,然后自动停止;运行中,可按停止按钮SB2停止,热继电器FR动作也应停止。
3.2分析任务
3.2.1 知识链接
本次任务涉及的相关知识有:定时器(T),计数器(C),延时电路与计数电路。
图1 得电延时合电路
图2 计数器(C)电路
通过图1的得电延时电路和图2的计数器(C)电路来说明用法,用仿真软件中强制接通输入继电器的功能,很直观的看到定时器必须计时达到设定值,计时器(T)的常开触点才会闭合;强制接通计数器前面的输入继电器,然后再强制关,再强制开,反复开关,即可看到计数器(C)当前值在不停的计数,达到设定值,计数器触点就动作。通过仿真软件,同学们既可以加深对定时器(T),计数器(C)两个元件用法的理解,又温习了延时电路和计数电路,可谓事半功倍。
3.2.2 任务实施――I/O分配
分析上述控制要求可确定PLC需要3个输入点,2个输出点。
3.2.3 任务实施――硬件接线
图3 PLC外部接线图
3.2.4 任务实施――梯形图设计
编程软件编辑调试后,再根据外部接线图连接试验台PLC的外部连线并调试程序。
4.结论
教师示范一个任务的分析、PLC程序编制与调试,同学独立完成几个难度类似的任务,通过具体任务,在PLC软件在线调试中学习基本指令、功能指令的用法,再利用这些指令在软件中编制PLC程序,完成程序的模拟运行调试后,再下载到试验台PLC中进行外部连线进行驱动实际负载的调试,每个任务都如此进行,这样,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编程软件,而且能熟练运用真实的PLC控制被控负载;当学生熟练PLC的外部接线并且弄清楚模拟软件和真实PLC的区别之后,若只是验证程序是否能够实现控制要求,就不必每次都进行真实PLC的外部连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习PLC的效率和热情,也降低了实验室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陈苏波等编著. 三菱PLC 快速入门与实例提高[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8:98.
关键词:理实一体 中职 实训基地 电工电子教学 任务驱动项目教学
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长期以来,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互相独立、互相脱节的现象。中职学校着力培养的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实用型技能人才,通过学习,学生既能掌握理论原理又能熟练实践操作,理实一体教学实训可达到这两个目的。在实践中,它有效培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动手能力、提高专业技能。为此,笔者学校对中职实训基地电工电子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一、理实一体教学概述
理实一体教学,就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融合的教学,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组织教学模块,将涉及的理论知识配制成传授要点,配备一位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目的是让学生同步进行“学中做,做中学”。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操作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知识与技能掌握更加牢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体现能力为主的中职教育特点。这种教学模式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很好地解决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脱节问题,改变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让学生“动”起来,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理论,在理论学习中提升技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能够适应中职学生“求知识,求技能”需求,成为培养技能型人才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理实一体教学探究与实践的基本思路
笔者学校以实训基地项目建成为契机,整合现有教学资源,采用理实一体教学,以技能培养为中心,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对以传授操作技能为主的实训课,多以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的形式开展,通过演示、讨论、指导、实践操作、交流及开展多元评价等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实施“做中教,做中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笔者以“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电路的安装”为例,探究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进行理实一体教学。总体上看,教学环节主要包括组织教学、布置任务、计划决策、任务实施、成果分享、学习评价等几个环节,教学内容组成采用理实一体任务驱动。
1.组织教学
(1)检查场地的电气、消防、卫生等情况应符合安全要求。
(2)检查出勤情况,穿工作服、带胸工号牌情况。
(3)检查所使用工具、器材,不得存在损坏或安全方面的缺陷。
(4)对学生分组,推荐小组长。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自检与互检,教师点评完成组织教学。目的是增强学生安全用电意识,促进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2.布置任务
教师讲授,任务,提供信息;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收集信息。
(1)认知实训电路。
(2)安装实训电路。
(3)测试实训电路。
教师引入主题,学生观察思考。避免学习过程的盲目性。
3.计划决策
师生交流讨论,拟定实施步骤。教师借助点播微视频着重讲解重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任务实施
(1)认知实训电路。课件展示: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电路原理图,并用动画演示工作原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理论知识。
通过引导学生认知电路图,让学生在动手安装前对所安装电路的结构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2)安装实训电路。学生对元器件检测完毕后,根据要求及已有的实践经验,按电路图进行板前明线布线。同时课件展示。教法采用指导法,学法采用理实一体的实践操作法和交流讨论法。学生自行根据安装工艺要求进行安装,遇到问题时学生相互讨论解决,教师参与指导并检查学生操作情况。穿行多元评价,对学生的规范操作及时评价和肯定。这样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安装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动电路,提高识图能力和操作技能。
(3)测试实训电路。首先用课件展示电路功能,让学生观察电动机在Y和接法时接触器的吸合情况;再对实训电路通电效验。
测试实训电路时,教师先提问学生:主电路检查方法及控制电路的检查方法?然后静态检查线路的正确性,最后观察电路通电运行效果,通电效验必须有指导教师在现场监护。在巡视指导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实训中能应用理论指导实践的同学,及时鼓励引导,及时推广有创意、学得快、操作好、注重安全等方面的典型,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实训热情。
测试与排故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请小组内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指导未完成的同学。分小组互助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5.成果分享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评选优胜组。并让优胜组操作演示,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分享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提取有用的信息。教师还要准确地发现、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偏差,引导学生探究,从原理入手,从实际情况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指出不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挖掘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特性,鼓励个性化发展。
6.学习评价
对评价表中的自己评价与小组评价栏目,由学生自我分析总结,独立完成,教师完成教师评价栏目。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评价,找到不足,提高职业能力。教师通过点评部分学生成果,鼓励优胜,纠正错误。最后教师要进行关键性的总结与提升,帮助学生把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让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
三、实施理实一体教学的要素条件
1.师资队伍是基础
理实一体教学需要一流的师资,笔者学校致力于建设一支既有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指导能力的“双师型”专业化教师队伍。笔者学校对新教师,特别是理论教师除了让实训老教师传、帮、带外,还利用寒暑假组织到工厂顶岗实践,以弥补其操作技能的不足;对实训指导教师组织参加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以提高其理论水平;对专业教师组织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并鼓励其参加本专业各类技能竞赛,促其成长;同时利用进修和在职培训的方法,鼓励和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一体化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使学校拥有一支能胜任本专业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师资队伍。
2.教学环境是保障
教学环境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按照一体化教学的要求,笔者学校建设相对完善的实训设备、良好的实训条件并与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基地。为了满足一体化教学,专门配备了一体化教学教室,在实训装置上做到一人或者两人一台。目前笔者学校能完成理论和实训环节的一体化教室有:照明电路安装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PLC实训室等。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训操作,有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3.专家指导是引领
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理实一体,所以专家的指导很重要。特别是课改初期,聘请课改专家指导课程开发,一起策划课改方案。笔者学校聘请福州市名师方张龙等职教专家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定期对课程改革成果进行阶段性评价;还通过与兄弟学校交流、借鉴来提高笔者所在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四、实施理实一体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1.实训室管理及教师工作量的问题
推行理实一体教学后,实训室的利用率大大提升了,但同时也伴随着实训耗材、实训工具及器材损坏、实训室管理员工作量增大、教师工作量增大等问题。
由于电工电子技能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导线、电子元器件、电子线路板等相关的耗材,由于加大实训力度,实训的耗材成本无形当中大大增加。据统计,笔者学校在实施教学改革后,实训耗材成本支出与上一年度相比增长了约78%。同时由于练习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旋、拧等动作,实训工具、实验仪器等难免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维修、添置实训工具及仪器的成本也不断增加。
另外,由于实训课程的增多,实训室管理员的工作量也大大增加,管理难度提高了,实训室卫生保洁等问题也日益突显。教师需增加课前准备及课后整理,无形当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以上这些问题无形中会影响实训教学的实施,影响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政府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职业教育实训耗材经费的划拨,增加实训指导教师的编制,以逐步改善职业教育经费与人力问题。
2.培养了尖子学生带动全体学生
推行理实一体教学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找到了学习方法,成绩明显提高。笔者学校涌现出一批对电工电子有浓烈兴趣的学生,课堂的教学已无法满足他们对电工电子知识的探求。为此,笔者学校电工电子教研组特别筹建了学生电工电子工作室,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引导。在此思想指导下,笔者学校学生成立了“TC.KV学生工作室”,集合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学生,积极参与电工电子综合实训。至成立以来,该工作室在学校电工电子专业组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产品研发与设计、智能家居、新能源开发、电子制作、设备维护与维修、PCB制板等项目。制作了10余件具有一定应用意义的作品,并与县内其他中学学生进行电子技能竞赛,扩大了笔者学校的影响力,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是学生电工电子学习的有益补充。
近三年来,笔者学校学生参加市赛获奖比例连年攀升,得益于推行理实一体教学。在理实一体教学中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传授了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尖子学生,还让他们成为“小老师”,带动了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提升,为该专业竞赛准备了梯队选手。
参考文献:
[1]方张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的究与实践[J].速读,2014(3).
关键词:情境;体验;任务;探索;自主;认知
一、引言
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是在硬接线逻辑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融为一体,具有功能性强大、环境适应性好、编程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控制、机电一体化、改造传统产业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为适应当前社会生产技术需求,许多职业类学校机电、数控等专业都开设了本课程。但由于本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传统的教材和教法都从PLC结构、组成、原理开始介绍,再讲授系统配置,接下来讲述指令系统,最后以少数个案的分析结束。通过这种逐章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如此抽象的课程,其效果可想而知。如何更有效地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技能操作,我校在课程改革中推行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一个真实或虚拟的、富有启发性的课堂情境,通过体验情境,将教授内容渗透到具体案例中,引导学生在体验PLC应用的同时,认识和接受教学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根据课堂设置的任务,利用实验实训,指导学生所学内容应用到实例中,加强学生二次体验。充分拓展学生学习思路,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切实获得知识。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概述与含义
体验式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是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同样适合于中职学校的《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
在《可编程控制器》课程教学上,教师若脱离实际空洞地讲解PLC的指令系统,要让学生掌握全部指令基本不可能。比如:OMRON系列PLC微分指令部分,如果只告诉学生DIFU的功能是当逻辑条件从OFF到ON时,产生一个扫描周期的脉冲。DIFD的功能是当逻辑条件从ON到OFF时,产生一个扫描周期的脉冲,学生只能记住表象的理论,遇到实际应用时仍难以分辨。所以,先让学生体验微分指令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让他们感觉和体会指令的特点和用法。然后让他们总结有几种微分指令,用法有何不同,不同在哪里等。这样,不但让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遇到问题就会自主思考。在这种“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的过程中,通过体验与认识的交互作用,促成学生行为和认知的统一。
三、《可编程控制器》体验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通常在《可编程控制器》的教材中都有很多经典的设计案例,在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时可以以这些案例为基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于接近生产实际应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再通过加深和拓展,进一步达到教学中的情感和认知培养目标。
1.创设情境,引入案例
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
(1)利用多媒体课件、影音资料、动画模拟真实环境引导学生从心理上参与“虚拟经历”从而获得感性的认识。
(2)直接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感受,从行为上直接参与等。
电机正反转控制线路是实际生产机械运动的典型控制线路,在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因其电气控制电路一般机电专业学生都已学过,且输入输出元器件较少,同时,其程序都由基本指令组成,最适合作为《可编程控制器》课程的入门教学案例。本文选择机电专业学生都操作过的6140型普通车床主轴电路的PLC设计为情境案例,引入教学内容:
(1)播放普通车床6140、运料小车往返、货运电梯等视频,从学生熟悉的一些认识和经历入手,让学生分析这些控制线路的共同点―――电机正反转控制。
(2)分别展示由接触器―继电器控制和PLC控制的电机正反转线路板,并通电演示。让学生讨论分析PLC控制与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的不同之处,并提出问题:PLC替代了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的哪一部分。
(3)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如何用PLC实现6140车床主轴正反转。
2.案例引领,任务驱动,体验探究
(1)案例分析体验。根据电气原理图,如图1所示,让学生分组讨论,完成6140车床主轴正反转控制要求(表1)。
(2)教师引导设问,学生自主探索。先将PLC的主要设计步骤要求具体化,包括:输入、输出点的分配,PLC外部接线、编程设计、运行调试等环节。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任务一:根据控制电路要求,让学生完成PLC控制的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如表2所示(以OMRON型CPM1A系列PLC为例)。
根据输入输出地址分配表可知:PLC的I/O点数为3/2,共用到5点,本次任务重点让学生掌握:
①PLC的输入输出寄存器通道和地址的概念
②让学生理解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电路中的主控元件、执行元件与PLC输入输出的对应关系。
任务二:学习硬件接线,画出PLC的I/O口接线图(如图2所示)。
学生根据接线图完成PLC外部接线,在该过程中,学生较难理解的是输入、输出元器件与PLC I/O口如何形成回路。为此,讲解时要通过PPT等教学软件展示PLC输入输出的等效电路,再通过学生动手完成接线,体验和理解PLC I/O口的工作原理。
任务三:画出电动机正反转控制梯形图与指令的编写
教师在讲解PLC梯形图时,先通过PPT等教学软件展示学生熟悉的电动机正反转电气原理图,再因势利导,鼓励指导学生将其一步步转化为PLC梯形图(如图3所示)。
3.总结领会,评价反馈,升华体验
引导学生讲述在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的体验,总结本堂课的知识点。
(1)PLC基本应用。
(2)PLC设计的步骤,从设计要求分析到PLC的输入输出地址分配到I/O口接线再到程序设计。
(3)重点掌握了梯形图的绘制方法和基本指令
(4)OMRON系列PLC编程软件的使用。
评价分为两部分,一是通过自评表(如表3所示),量化考核,让学生完成自评,二是教师对本堂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进行点评,点评时应当在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可以了解到自己设计的情感和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此外,在每一项任务中可以让学生记下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在总结时进行反馈,教师可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且由能够理解的学生回答,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指导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完成,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可编程控制器》体验式教学课堂中知识的拓展
一、教学设计
智能车作为创意机器人设计的参考原型,是高校进行跨学科创新的典型工程案例,也是实现课赛结合的理想主题,在各类赛事和学科创新活动中获得了较多成果。CDIO理念下的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将智能车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依据教学需要进行模块化设计,完成教学适配,[7]以智能车主题贯通实习教学的各个环节,增加了课外自学内容,结合虚拟仿真开发技术,使学生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具备安全用电、电子制作、电子设计与应用创新的各项能力,实现了系统性的工程能力培养目标。教学设计方案见表1,下面从安全用电、电子制作、电子设计、进阶引导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1.安全用电学生具备安全用电常识和解决日常用电问题的能力,是电工电子实习的最低要求。安全用电是工程实践的基础,须克服心理障碍,熟悉用电常识与操作规范,防患于未然,主要内容有安全用电常识、常用工具的使用、单相电路、三相电路。需要注意强弱电、交直流的结合对照,做好与后续实习内容的关联,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单相电路侧重培养安全用电技能和看图接线能力,主要内容是照明用电和室内配电实训,了解交流市电的使用,在此基础上加入智能车直流电源课外自学内容。电源作为电子产品系统的供配电部分,是系统调试和故障多发的重点区域,也是安全用电和电路检修的关键环节,智能车电源模块使用了7.2V电池,对外供电采用双电源,7.2V直接为显示模块、循迹模块和驱动模块供电,变换为5V电压后为MCU模块供电,初学者容易接错电源,造成元器件烧坏或者人体烧伤,须提示安全用电。三相电路侧重培养看图接线能力和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有动力用电和PLC自动化两个实训项目,主要内容是电机的继电控制和PLC电气自动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智能车的驱动模块了解直流继电器及直流电机的控制,了解H桥驱动原理,智能车的驱动模块用于运动控制,通过两路控制信号分别对开关管和继电器进行控制,以实现电机的速度、转向等动作。达林顿管驱动电机进而控制速度、晶体管驱动继电器进而控制行进方向。因为该部分属选作内容,内容较多,比较实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
2.电子制作学生具备课外科技制作的能力,是电工电子实习的最低培养目标。电子制作包含仪器的使用、元器件的识读检测、焊接工艺、电路调试和整机装配五个部分。其中仪器的使用和元器件的识读要结合焊接具体电路来教学,尊重学生在实训中的主体地位,边讲边操作,考虑学生信息的获取与利用能力和效率,有的放矢避免泛泛而谈。焊接工艺是电子制作的基本功,主要内容有立方体的焊接、万用板的焊接、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和拆焊练习,其中立方体的焊接是焊接基础,采用“准备-加热-加锡-去锡-去烙铁”五步训练法教学,要求学生握持烙铁要稳,养成焊前对烙铁头和引脚进行预处理的习惯,避免虚焊;万用板的焊接推荐引脚直连法或者用单支线,训练实例为智能车电源模块,要求学生养成“先检测,再焊接,焊前预布局”的习惯;印刷电路板的焊接训练实例为智能车循迹模块,学生通过印刷电路板的焊接对PCB结构和标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后续设计PCB奠定基础。通电调试前,使用万用表对照原理图检测电路,发现元件焊反或焊错的,须进入拆焊环节,拆焊可用热风机或加锡拆焊法,均匀预热避免长时间加热某个焊点,以免焊盘脱落;调试时沿电流方向依次检测,查找虚焊或问题元件,掌握离线检测电路的方法。通过智能车循迹模块掌握运放的典型应用和运放电路在线调试的方法,初步具备依据电路原理进行调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电子制作教学环节,学生多为初学者,要求指导老师“多演示、多巡视、多指导、严验收”,拆焊练习属于选作内容,方便学有余力的同学自我提升。
3.电子设计电子设计是是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电工电子实习的重点内容,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计开发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培养质量,主要内容包含电路仿真、原理图绘制、电路板设计、电路板制作和整车调试。电路仿真是进行电子设计与验证的便捷途径,学生通过Multisim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软件,仿真智能车车灯模块或显示模块,分析电路原理,了解集成运放电路典型应用与调试技巧,掌握电路设计的可行性仿真分析和虚拟仪器在电路验证中的应用,为后续电路板设计奠定基础。使用AltiumDesigner绘制电路原理图,或进行原理图修改,是进行电路板设计的前提,应注意易读性和效率,学生在绘制智能车车灯模块原理图的过程中,要提前发放元器件,自然而然地了解软件界面、元件与封装。AltiumDesigner进行PCB电路板设计之前,利用前面焊接的循迹模块PCB成品,使学生对PCB电路板有个感性认识,然后通过刚绘制的车灯模块原理图快速上手,初步掌握PCB设计流程和使用技巧,布置一些课外内容,例如布局原则、布线技巧、批量修改和机电匹配、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软件[8],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热转印工艺,了解印刷电路板制作流程,每个环节建议设置简短提醒,完成车灯模块PCB的制作,在读懂电路原理的基础上独立完成焊接与调试。最后是整车调试环节。利用已制作并调试成功的五个模块,配上智能车底座和单片机最小系统板成品,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整车调试,通过检测跑道(或地图)的黑线来自动调整小车前进的方向,使小车不脱离黑线跑完全程,从而实现小车的自动循迹,提高学生的工程系统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对电子设计因果的反思总结,提高学生的设计开发能力。
4.进阶引导进阶指导是实习课程的课外拓展,是课外创新的新起点。实习课程结束后,进行一次完整的梳理总结,便于知识结构的系统化,利于后续的课外创新实践。围绕智能车工程案例,总结单片机电路,梳理电子技术知识的典型应用;科普单片机编程和控制算法,引导学生以智能车为原型,进行创意智能车/机器人的扩展设计与创新,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赛事,提升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二、成效
电工电子实习是校级公共实践平台,教研组根据现代工程教育理念,采用“分批次多层次多模块”的方式,逐步推进教学改革,满足了各个专业的需要。通过模块化设计的智能车,实现了已学电子技术与后续单片机课程的对接;以单片机电路梳理电子技术典型应用,打通了实习教学各模块和环节,从传统的技能培养成功过渡到系统性的能力培养,提高了人才培养水平。制作的“电工电子实习课件(CDIO版)_跟我学做智能车”系列课件,在2014校多媒体教育课件大赛中获奖,根据5个专业的教学测试,以及教学问卷反馈,完善了教学设计,取得了阶段成果。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课赛结合教学模式(图2)。智能车项目的模块化设计,考虑了与后续赛事的对接与关联,预留了MCU编程、创意设计和硬件扩展等内容,把智能车成功打造为学生未来工程实践的创新起点和参考范例,打通了实习与课外创新环节,引导学生提前进入了课外创新阶段,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智能车、机器人和飞行器等赛事,以竞赛带动学生参加课外创新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三、结论
【关键词】单片机;可控硅;无线控制;亮度调节
1.引言
遥控技术凭借其带给人类的方便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开来,比如:汽车电子锁、遥控玩具、遥控器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到它的影子。近年来,遥控技术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理论、电子元器件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应用前景广阔。
本系统设计思想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人类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高效、节能成了当下科技发展的前提。基于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对灯光的亮度进行调节,但是,在光源距离、高度、电压等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很难随时随地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来调节光源,在此情况下,无线遥控调节照明光源的亮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化。因此,我们设计了该电路系统。
2.无线遥控电路模块
无线电遥控器(RF Remote Control)是利用无线电信号对远方的各种机构进行控制的遥控设备。常见的无线电发射接收模块常用的无线电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发射部分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遥控器与发射模块,遥控器和遥控模块是对于使用方式来说的,遥控器可以当一个整机来独立使用,对外引出线有接线桩头;而遥控模块在电路中当一个元件来使用,根据其引脚定义进行应用,使用遥控模块的优势在于可以和应用电路天衣无缝的连接、体积小、价格低。接收部分一般来说也分为两种类型,即超外差与超再生接收方式,超再生解调电路也称超再生检波电路,它实际上是工作在间歇振荡状态下的再生检波电路。超外差式解调电路与超外差收音机相同,它是设置一本机振荡电路产生振荡信号,与接收到的载频信号混频后,得到中频信号,经中频放大和检波,解调出数据信号。由于载频频率是固定的,所以其电路要比收音机简单一些。超外差式的接收器稳定、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也相对较好;超再生式的接收器体积小、价格便宜。
为了实现遥控的功能和控制功能的齐全,我们选取市面上使用较广的PT2262/2272无线模块,其特点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2.1 无线发射系统
无线发射系统电路,如图1所示:主要采用PT2262芯片来完成,电路PT2262对按键信号进行编码,可以控制4个通道。图中PT2262的1-8脚是编码地址端,每个地址端可以设定“高电平”(该脚接12V)、“低电平”(该脚接地)、“悬空”三种状态。10-13脚是编码的数据输入端D3-D0(使用4位数据),在每个数据端连接了一个按键,用以控制不同的设备。当按下按键后,按键将12V的电压加到对应的数据端,同时数据端信息通过晶振将信号并发射出去。PT2262将会根据地址码的设定和输入的数据进行编码,从17脚输出编码脉冲。无线通信受编码脉冲控制,当17脚脉冲为“l”时,V1组成的振荡器工作,产生315MHz的高频信号并发射出去;当17脚输出脉冲为“0”时,Vl组成的振荡器停止工作。
图1 无线发射系统
2.2 无线接收系统
无线接收系统电路,如图2所示:接收系统电路主要由接收模块(包括射频模块、芯片PT2272及电路)。PT2272的1-8脚是解码地址端,每个地址端可以设定“高电平”(该脚接5V)、“低电平”(该脚接地)、“悬空”三种状态,该解码地址的设定与PT2262的地址编码相对应。当射频模块接收到由发射电路发出的信号后,PT2272进行地址码比较核对(解码),若地址码核对正确,则发射模块TE脚(编码启动端用于多数据的编码发射,低电平有效)发出的信号经接射频模块由Din脚(14引脚)进入PT2272,同时数据经PT2272的数据输出脚D0-D3(10-13脚)进入单片机;反之PT2272的数据输出脚则无任何动作。当信号进入单片机后,单片机对其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控制。
图2 无线接收系统
3.交流负载的控制方案
由于系统遥控对象是连接220V市电的交流负载(白炽灯),为了实现连续调节光源亮度的目的,通常可选取的控制方案有:继电器控制和光耦+可控硅控制。继电器控制为触点控制,触点开关频繁的快速通断极易消耗继电器的电气寿命,而可控硅在电路中能够实现对交流电源导通的无触点连续控制,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且动作快、寿命长、可靠性高。所以这里选用的是光耦+可控硅控制[1]。
可控硅需要给脉冲后才能导通,在电路过零后实现自动关断。所以我们使用单片机给可控硅触发脉冲使其导通[2]。
由于系统采用的是单片机延时给脉冲的工作方式,必须准确计算延时的时间,每次延时必须从工频信号的过零点开始算起,因此单片机需准确采集工频信号的零点。为了得到交流电的过零点,我们需要对220V市电进行整流,交流电经过整流后形成周期为10ms的半波信号[3],如图3所示:
图3 整流信号波形图
整流电路中我们使用DB107整流桥,整流信号经过光藕隔离器TLP52l后会输出一个频率为100Hz的脉冲信号,脉冲对应工频信号的过零点。此脉冲信号被单片机外部中断INT0(P3.2口)捕捉后,单片机开始延时计算[4]。
根据延时的大小不同,可控硅导通时间也各不相同。下图4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可控硅的导通区间,它的大小决定了灯光的亮暗程度。改变延时时间可改变触发信号和同步信号的相位关系,也就是改变了可控硅导通的相位角,通过改变可控硅相位角来实现调光的目的。
图4 同步和触发信号关系图
4.系统结构图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电路由:无线发射接收部分、交流驱动控制部分、负载部分等组成,设计系统框图如图5所示:
图5 系统结构框图
5.总结
根据实际生产生活需要,系统设计以白炽灯为实验光源,通过无线遥控模块PT2262/2272与单片机建立通信,以可控硅为开关器件,在单片机内部设置不同时刻的延时程序来改变可控硅导通的相位角,从而实现对220V光源亮暗程度的调节。
系统实现了对光源长距离、多调光级的无线遥控调节功能,方便了生产生活,也为之后我们对其他光源遥控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法治.维修电工实训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
[2]郭天祥.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开发、拓展全攻略[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2.
【关键词】技术院校 电气技术 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48-01
电气设备包括了以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为主的电能的应用和电工装备等,是电能和电工装备制造学科及工程领域内的总称。电气技术是一门通过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等手段实现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学科,电气技术涉及的范围及其广泛,涵盖了电能的转换与利用、研究,电气技术的教学包括了基础理论的教学、设施设备的教学、技术的应用和实训的教学等。本文主要以电工的实训教学作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从电气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出发,分别从电工的实训、电子技术的实训、电气工程的设计等方面进行实训教学的分析、阐述和探究,从而提高电气技术在实训教学方面的质量和效率。
作为以电子电气类专业为主的高职技术院校而言,提高学生的电气技术在实训方面是保证学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对于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电子技术的实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1]。电气技术是以电气为主的一门新兴学科,在电工装备和工程领域之内具有重要作用,电气技术所应用到的范围十分广泛。
随着电气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伴随着数字化、模块化、智能化及软件化的各种电工和电子仪器及设备的发展,使得业内对电气技术人才的专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电气技术中包括的电工实训、电子技术实训和电气工程设计的实训等都是电气技术实训的关键实践环节,这些环节对学生充分获取学科知识、掌握学科技能,从理论转向实际的应用和操作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工的实训
作为电气技术实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工实训是电子技术实训中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电工技术的熟练运用为电气技术的实践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学生适应和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手段。
因此在电工的实训方面,必须要掌握的技能有以下几点:一是熟练掌握常用的机床电气的工作原理,正确并快速选择常用的电工元件;二是熟练掌握典型机床电气中故障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办法;三是设计比较复杂的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型继电器;四是能够熟练操作和调节变频器控制下的电动机的无级调速;五是会进行简单的控制器(PLG)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技术的编程;能够通过利用控制器完成常用机床电气线路控制的线路的改造,掌握相对复杂的控制技术,在控制技术方面,必须掌握的是关于MCS-5I单片机的原理、结构、指令系统、功能扩展及接口等各种控制技术;六是理解单片机在机床控制系统中的简单应用;七是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利用和支持,熟练掌握现代化电子技术对电工、单片机等方面的控制和分析及其设计;八是借助和通过各种高科技软件技术,包括CAPTURE、LAYOUT和PROTELL等软件,在电子线路原理图和印刷线路电板设计达到高度成熟的地步;九是能够轻松运用PSPICE、EWB、MATLAB等软件在电工实践中进行电子线路的仿真设计[2]。
二、电子技术的实训
通过电子技术的实训,能够提高学生在测试电子电路和电子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和多种电子电路性能指标的检测等,得以强化和巩固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和基础,熟练掌握电子技术的各种技术,为彻底掌握电气技术的实践,从事各种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在高职技术类院校当中,电子技术的实训对电气技术的实训教学起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具体的说,在电子技术的实训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较为熟练的拆接焊的能力;二是熟练快速的选择常用的元器件、并对其进行检测和筛选的能力;三是对简单的装配工艺进行编制、熟练安装小型的电子电器元件;四是能够正确使用和读取仪器设备上的参数;五是能够对电子电路和小型的电子产品进行控制和调节;六是能够进行简单的电路板的设计和制作;七是能够熟练检验和校正小型的电子电气产品;八是对常见的电子电路故障能够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电气工程设计的实训
电气工程的设计在电气技术的实训方面,主要是能够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电气工程的设计方面,需要对所设计的电气工程进行资料的查阅、选择合适的方案、设计电路、进行安装并调试,经过这些具体的设计实训,能够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了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和实践可以证明,通过电工实训、电子技术的实训和电气工程的设计,能够联合多方面的综合实践,最终提高电气技术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提高电气技术的教学实训[3]。
要提高电气技术的实训,首先要理清实训教学的思路,再按照清晰的思路一步步的进行教学,方能达到最好的实训效果,一般普遍的实训教学包括四个环节,分别是预习、理论的教学、实训教学、撰写总结报告。在预习的过程中,要充分理解和明确实训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学好基本的工艺知识,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和教训;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训报告的总结等。
总之,只有把理论和实践良好的结合起来,熟练的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过程当中,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成为顶尖级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建专委会会议报道[J].电气工程应用.201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