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临床医师生实习

临床医师生实习

时间:2023-02-20 13:17: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临床医师生实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临床医师生实习

第1篇

[关键词] 师生关系;和谐;临床实习;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0(a)-0143-02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工作的必要过渡,是培养其知识应用能力、临床创新思维和职业道德的关键时期,而临床实习中师生关系的好坏是影响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因此,从带教教师和实习生两方面分析临床实习中影响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并探讨相应对策,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有重要意义。

1 影响因素

1.1 实习生自身因素

1.1.1 实习生的性格 现在的实习生多是独生子女,生活中缺少了兄弟姐妹共处的经历,性格中就缺少了分享、谦让和包容。他们多是自幼成长在4个大人对1个孩子的家庭环境中,由于家人的宠爱,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家庭与社会的给予,容易忽视对别人的关心和责任。他们自我评价良好,但自省能力退化,对于来自带教老师的指导和评论,几乎是习惯性的即刻反驳,缺乏接受不同声音的思想准备和基本承受力,这无疑会挫伤带教教师的积极性,影响师生关系。

1.1.2 实习态度不端正 目前,由于医疗环境形势严峻,医患关系紧张,医师又长期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了实习生对医师的职业认同感,使得这些准医疗工作人员中超过50%的人处于是否继续从事临床工作的摇摆状态,另有约9%的人则明确表示会转专业[1],这无形中会影响实习生对待临床实习的态度;在愿意从事临床工作的实习生中,也有部分人因为升本、考研、就业等因素而不能或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临床诊疗活动中,工作分心、借故请假、无故旷工等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中不愿听从带教教师的指导和安排,致使其与带教教师的关系恶化[2]。

1.2 带教教师因素

1.2.1 带教责任心不强 教学医院的临床带教教师,①要承担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临床工作;②肩负着实习生的临床教学重任,他们承受的是来自临床和教学的双重压力。传统观念认为,临床工作是医师的本分,医院又把临床工作考核作为分配薪资待遇的主要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带教教师不能尽快适应教师角色转变,缺乏教学意识,加上每天超负荷的临床工作,使得带教时间和精力不足,因此很多医师不愿意承担临床教学任务,或把实习带教当作一种负担,仅仅按照实纲的要求应付了事,缺乏带教责任心,失去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2]。

1.2.2 对实习生缺乏尊重 在临床实习中,很多带教教师把实习生当成“免费劳动力”,只让学生干跑腿工作,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等缺乏关心[3],甚至对实习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当众讥讽、责备和训斥,这无疑会挫伤实习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师生关系产生隔阂。

2 对策

2.1 实习生方面

2.1.1 注重性格培养 性格的形成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共同影响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性格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安排。①父母的爱是对孩子性格影响最早、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父母一定要讲究爱孩子的态度、原则和方法,在满足孩子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注重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注意与孩子之间建立民主、相互关心的“双向爱”关系,这是孩子形成优良性格的基础;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古训,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性格的培养,用自身的优良品质去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形成优良性格的引航者;③社会因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都会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因此,要重视积极的文化媒介传播在学生优良性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1.2 端正实习态度 医学生在校的学习只是系统学习了医学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应用才有价值,才有发展。因此,医学生一定要端正实习态度,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医疗环境对医务工作带来的影响,并正确处理实习与升本、考研、就业之间的关系,认真投入到临床实习中。由于医院的工作环境、服务对象、带教老师及学习方式都与学校有很大差别,故实习生要及时转变学习和思维方式,尽快投入到临床工作中;要尊敬带教老师,对于带教老师的指导和批评要虚心接受,养成勤奋踏实、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

2.2 带教教师方面

2.2.1 尊重和信任实习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进入临床的实习生已是成人,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带教教师对其出现的差错应给予包容、理解,并指导其及时纠正[4]。带教教师要信任实习生,让其参与到临床诊疗活动中,对于实习生能完成的操作在争取患者配合后可指导其正确完成,给予其实践的机会,真正调动其实习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2.2.2 有效的沟通和鼓励 带教教师要有一颗平等待人的心,学会用同理心与实习生交流,积极聆听实习生的需要和愿望,并真诚与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的赞许是学生无穷的动力,实习生同样需要带教教师的认可和鼓励,故带教教师应及时肯定实习生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架起心灵的桥梁,这也有利于引导实习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优良品质[5]。

2.2.3 严格与宽容相结合 古训言“教不严、师之惰”,带教教师不仅要用自己严肃的生活作风、严谨的学术思想来影响实习生,在工作上还应对其进行严格要求,对于迟到早退、请假旷工等不良作风要及时纠正;由于实习生专业知识体系不健全,实践经验少,工作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带教教师要用“宽以待人”的理念去理解实习生犯的错误,在理解与宽容的氛围中教会他们知错就改的品质[6]。只有把严格要求建立在包容、理解、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7]。

3 结语

对于实习生而言,临床实习中的师生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8],而带教教师和实习生是这一关系的主要构建者,因此,只有从带教教师和实习生两方面同时着手,才能切实改变临床实习中的师生沟通现状,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临床实习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惠,陈瑜.临床实习中师生沟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23-26.

[2] 吴照明,高素珍,崔东涛.专科医学生临床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2):159-160.

[3] 胡子文.高校师生和谐关系建设浅谈[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1):137-139.

[4] 桑华月.论新时期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J].中国-东盟博览,2012, (1):30-31.

[5] 刘玥.中职学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5):32-33.

[6] 朱林.“严、爱、宽、博、智”教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7):57-58.

[7] 丁丽君,应秋平,俞连琴.和谐师生关系在临床毕业实习中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33.

第2篇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教学;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046-01

妇产科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临床课程,也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包括理论授课和临床教学两方面内容,而临床教学包括见习和实习两部分。这两部分是帮助医学生将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医疗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笔者从事妇产科教学工作多年,认为要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必须从按计划、规范、严格地培养师资队伍入手,现将我院妇产科教研室师资培养流程及要求介绍如下。

1 师资梯队分组

按照首都医科大学关于教师资格的要求,妇产科教研室根据本科室情况,将教师梯队分成四组,即副主任医师以上的人员组成理论授课组,为第一梯队;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组成课间见习组,为第二梯队;三年以上住院医师及部分主治医师组成实习带教组,为第三梯队;不足三年的住院医师组成带教预备组,为第四梯队。这样的分组方法既能使教学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又能达到人人参与教学的目的。带教老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应挑选热心教学,责任心强、理论水平较好的、临床工作经验丰富、道德高尚的人作为带教老师的培养对象[1]。这也是我们选择教师一贯坚持的宗旨。

2 培养流程及要求

2.1 第一梯队:理论授课教师的培养。该梯队均由高级职称教师组成,要求授课教师熟悉教学大纲内容及要求,参加集体备课,学习书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经过科内、院内、专家支教团的试讲评估,合格后才能成为正式的授课教师。每一名新上任的授课教师在第一次授课时,均需有教研室主任及其他本科室老教师共3名参加听课,对其作出评价(按照教师评价表及学生评价教师表),及时反馈给教研室及个人,以利改进。另外,实习学生的教学查房也由授课教师担任。教学查房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巩固理论知识、训练基本临床技能,使学生能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因此规范完善的教学查房是提高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他们临床思维能力的关键[2]。我们对教学查房的老师进行统一培训,强调教学查房时要求用“互动式教学法”[3]。所谓“互动式教学法”是以培育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承认学生作为独立的教学主题的前提下,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绝对权威的主导地位,创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使师生相互影响和相互活动中2产生教学共鸣。

2.2 第二梯队:课间见习教师培养。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组成。见习是医学生培养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通过临床见习,学生对临床工作性质有了感性认识,促进其充分理解课堂教育的理论内容,有利于产生对知识的需求感,通过见习,建立的临床思维对学生今后的实习,乃至将来临床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要求见习带教老师做到以下三点:1)要熟悉教学大纲的见习内容及要求,了解教学进度,亲自参加所带见习章节的理论授课听课,以免临床与教学脱节。2)在四个小时的时间内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感性认识,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供操作机会,事先准备患者,与患者做好沟通等。3)将临床医疗风险强调其中,使学生知道:医疗风险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不确定性,风险复杂,风险后果严重的特点[4]。见习教师进行独立带教前必须先观摩见习带教过程,书写见习教案,并在教研室试讲,由教研室主任及教学干事把关。第一次独立带学生见习,需由教学干事或主任参加,以发现不足之处,以助改进。

2.3 第三梯队:实习带教教师培养。由三年以上住院医师及部分主治医师担任。临床实习是从课本过度到临床实践、从学生成长为合格医生的起始阶段[5],因此,除了业务能力培养外,还应该在道德、处事应变能力、情感交流等方面进行培养,最终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6]。为此,在对教师培训时,要求1)了解实纲内容和要求,参加学生入科教育及集体备课,熟悉实习医生职责,填写实习生手册。2)学生亲自管理床位,提高学习积极性及责任感,督促学生完成病历书写并批改,对操作放手不放眼。3)注重学生医德伦理教育。进行风险意识及医疗纠纷教育。以上教学活动由病房二线医师及干事把关,对不认真带教,学生两次以上反映不满意经核实后取消带教资格。

2.4 第四梯队:预备队培养,不足三年的住院医师,热爱医学教学工作者作为培养对象。由第三梯队教师负责带教,注重教学责任心、爱伤观念、带教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要求他们参加学生入科教育,集体备课等活动,了解教学、热爱教学是其重点培养目的。

总之,只有完善的教师梯队和完整的培养体系,才能使教学有充足的后劲,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才能为培养出适应医疗服务需要的具备扎实临床技能的合格医学人才提供可靠的保障。目前培养体系运行良好并质量不断提高,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我们会不断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及教学能力,为医学人才培养做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 宁玉梅,刘昕,王纪兴,等.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方法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1):120-121.

[2] 白晶.在临床带教中实施“互动式教学”[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11):194-195.

[3] 王洁,陆克义,张轩萍,等.互动式教学法在高等医学院校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7(2):113-115.

[4] 徐维.寓医疗风险意识教育于妇产科教学[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4):62-63.

第3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480-02

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医疗工作者的关键环节,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熟悉医院的工作环境,了解医院规章制度;学会与患者沟通,合理处理医患关系;初步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原则,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1]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只有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合格的妇产科医师。但是近几年,由于社会需求的增加,招生规模迅速扩大,但教学医院规模、数量及教学条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再加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使教学病人匮乏,而受传统意识影响甚深的妇产科病人更是如此,使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更加困难。本文对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现总结如下。

1 妇产科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习生交往能力差

实习生理论基础不扎实,导致采集病史时不知向患者提什么问题,并且不懂如何与患者交流,在交流中提问生硬、书面化,面对文化层次、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信仰背景各不相同的患者,不会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采集病史,从而造成与患者沟通困难。

1.2 医学生对妇产科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医学院校的学生报考的目的是将来带听诊器,握手术刀,对妇产科的感觉就是接生婆,不值一提,毕业后不想做妇产科医生;部分学生认为医疗行业高风险、低收入、工作不分白天晚上、且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所以根本不想从事医疗工作,诸多因素使医学生对妇产科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示教与患者隐私权相冲突

这种情况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尤为突出,因为在传统观念中,妇产科病史及检查部位是绝对的隐私,几乎所有的妇产科患者都难以接受在众多学生的围观下进行检查,很容易造成医疗纠纷。

2 妇产科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选择好带教教师

要求带教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以及较强的责任感,对患者有爱心、耐心,对学生热情、认真负责,乐于施教。只有教师的言行、工作态度及方法起到垂范作用,才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医德医风。每个临床医师都具有医生和教师的双重身份,应随时做到言传身教,把自己临床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教学本身也督促教师加强自身学习,更新知识,做到教学相长,医教并重。

2.2 采用病案讨论教学法带教

带教老师看诊过程中,遇到典型的临床案例时,边诊疗边向实习生提出具体的问题,实习生就带着问题对病人进行病史的询问,观看带教老师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仔细聆听查体时的描述,作出初步诊断,提出需要的辅助检查,结合给出的辅助检查结果,充分讨论其临床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总结病例特点,找出问题的答案。最后,带教老师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分析,启发指导,归纳总结,给出正确答案。病案讨论带教法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实习生在对病人问诊的过程中,增加了问诊者的积极性;同时对病人的心理也有所体验,让学生们认识到真诚的关心、体贴和同情病人是问诊真实简便和避免被拒的重要因素。

2.3 避免医疗纠纷

要求学生在临床见习中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每位患者,严肃认真,着装整洁,病史采集询问要有目的地询问,避免漫无边际的发问,操作轻柔;不能擅自回答患者关于病情的询问,尤其对难治性疾病及有关个人隐私的疾病,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另外,示教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让患者理解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取得患者的同意和支持,使其积极配合教学,同时也避免了医疗纠纷。

2.4 加强师生交流

在带教过程中,带教医师对实习生要有耐心、充满热情,督促实习医生对患者关心、照顾,在患者面前,给实习医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2]在带教过程中,帮助实习医生增强记忆、消除紧张心理、加强师生交流,从而提高实习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实践中培养实习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临床实习;医学生;儿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214-02

实习生晨交班制度是参与值班的实习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值班期间新入院及原有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处理效果进行概括、综合,并重点突出地进行陈述的过程。在临床实践教学中,晨交班是临床各级医师必须严格遵守的医疗核心制度[1,2]和培养医学生临床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实习生临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临床思维能力、沟通交流技巧及医疗文件规范性书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现状与困境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的晨交班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和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程简单重复,形式单调死板。在传统晨交班环节中,实习生交班的次序通常在值班护士之后,陈述的内容基本上和护士交班内容重复,缺乏临床医生关心的从诊治视角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细节和关节点;交班本上的内容除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等一般项目外,基本上都是主诉、现病史、查体、辅助检查以及初步诊断等“老五样”的再次陈述,缺乏对病情和处理措施的深入分析。在这种交班模式下,学生的主要任务弱化成了念交班本上的文字,教师的角色成了被动的听众,师生互动与交流反馈不足,难以引起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形成“学生照本宣科念一念,教师从头到尾听两遍”的现象。

2.思想不够重视,学习缺乏主动。部分实习生对晨交班环节不够重视,没有把交班环节看成是展示自己临床思维能力、增强临床专业知识以及锻炼语言表述能力的珍贵机会和重要舞台,而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思想准备交班内容,用于交班的素材常常“依葫芦画瓢”,甚至原封不动地抄袭住院医师的交班记录本或者住院病历资料,交班成了描述“别人如何做”,缺乏“自己怎么想”。一些实习生对重点患者的病情变化缺乏观察,对安排的诊治流程缺乏思考,认为教师讲的都是对的,养成了“爱听教师讲,不肯动脑想”的惰性学习习惯,不符合参与式教学[3]的要求。

3.内容本末倒置,重点含糊不清。晨交班的主要目的是使全科医护人员对一些新入院的疑难危重患者和原有病情不稳定患者的病情变化特点、诊断措施的执行情况或治疗方案实施的实际效果在短时间内有清晰的了解,以便于进一步开展病情观察、临床护理和诊疗措施等工作。而很多实习生缺乏归纳和概括的意识与能力,在面对新入院患者及疑难危重患儿较多时常陷入苦恼之中:新入几个住院患者就交接几个,连入院的先后次序都不变;不管病种是否相同,不考虑病情是否轻重,都一股脑、主次不分地逐一“点名”;有时要求英文交班,交班却成了几种简单病种的“汉译英”作业,听交班成了学习英语,而不是了解病情;交班的重点没有突显出“患者病情是否危重?诊断是否明确?处理是否得当?”等重要信息,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患者主诉、症状、体征以及既往诊治过程的简单叙述,导致交班内容本末倒置,叙述重点含糊不清。

二、质询式晨交班模式的构建

以学生为中心因地制宜地构建符合医学教育规律的实习生晨交班模式,我们的构建思路主要如下。

1.总体目标。强化“双基”训练,促进“多能”发展。“双基”指临床基础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多能”包括临床思维能力、创造性学习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其核心是临床思维能力。

2.单元组成与开展方式。以学为主,教、学互动。该模式的人员组成包括医学实习生和各级带教教师两个部分;该模式的单元包括自主性学习与质询式带教两个过程。在该模式下,实习生的自主性学习处于中心和首要地位;而各级教师处于从属和辅助地位,质询式互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自主性学习的良性发展。工作开展方式采用“人人质询,实习医师现场解答”的方式,可以事半功倍地解决患儿临床问题,扩展实习生临床知识,实现教学良性互动。

3.实施步骤。实施步骤为“自写―点修―众评”三环节式。“自写”环节是指实习医师独立撰写晨交班记录。实习医师独立完成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病情变化观察等过程并书写交班记录。“点修”环节是指由值班上级医师及住院总医师对实习医师所撰写的交班记录进行初步评价和重点性修改。“众评”环节是指所有参与交班的医护人员对交班内容以及交班人的现场表现进行现场询问与评价。交班内容是评估的重点部分,侧重于病情演进的动态观察、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的综合性分析以及诊治思路与临床思维能力等方面。可以看出,在该模式下,“自写”环节是基础,“点修”环节是突破,“众评”环节是升华。实习医师质询式晨交班模式实施中要注意几个方面:“自写”环节强调由学生独立完成,但难度较大的查体部分可由带教教师协助进行;疑难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须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入院病人较多时,应选择性的对重点病人进行交班,不可过分加重实习生的压力和负担。

三、质询式晨交班模式对临床实践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发现质询式晨交班模式对于保障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高临床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锻炼临床思维能力。针对不同患者的诊治活动是临床医师的核心工作。准确诊断及规范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由于临床知识和经验有限,实习生做出的初步诊断不要求准确完备,只要体现出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即可。医学实习生在该模式下,利用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形成初步诊断,提出自己的诊治意见,对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2.强化“双基”训练过程。在传统模式下,医学实习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容易养成惰性学习习惯,“四不”现象(不愿意问病史,不仔细观察病情演变,不亲自动手进行体格检查,不主动思考诊治方案)比较常见。而独立学习和思考后获得的“劳动成果”会激励实习生的主动性学习,满足了学习的成就感,由“要我学”的被动接受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行为[4]。另外,为了较为出色地完成现场质询,实习生会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从客观上会“倒逼”他们必须亲自问、看、动手和思考。因此,在质询式晨交班模式下,实习医师的临床“双基”能力得到了稳步而迅速的提高。

3.培养“循证医学”理念。儿科学是临床综合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儿科病房收住罹患各个系统疾病的患者,相当于各个内科学的综合,包含的临床专业领域较为广泛。儿科学各个专业的发展不仅日新月异,而且不断横向扩展。在质询式晨交班模式下,临床实习生已经不再拘泥于课本上的基础临床知识和教学大纲要求的疾病种类。面对不断变化的儿童疾病谱和迅速发展的儿科亚专业领域,临床实习生能够熟练应用学术期刊、专业文献、网络信息等多种资源,在主动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同时,较早地培养起了“循证医学”[5]的理念,为临床正确诊断、合理用药以及进一步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在质询式晨交班模式下,实习医师为了掌握详细的病史,会以热情的态度、平和的语气及亲切的语言与紧张、焦虑的患儿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了获得准确的疾病体征,实习生会主动以玩具、故事、图片等方式安抚、引逗患儿,以便顺利进行体格检查而获得有临床意义的体征。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医学实习生沟通技巧、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6,7],患儿家长对临床教学工作的理解力和配合度明显提高,医患关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四、结语

总之,以临床上的晨交班环节为突破点,结合儿科学临床教学特点和实习医生学习规律,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地位的“质询式”交班模式,对提高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双基”训练质量以及沟通交流技巧等综合素质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推进,及时发现和改进各个环节中的不足,进一步观察和动态评估该模式对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凤玲,邢沫,,等.建立医疗核心制度督导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3):41-42.

[2]刘牧,张海员.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1):22-24.

[3]张季红,刘玉,常忠生.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7):955-957.

[4]周戬平,肖延风,黄绍平,等.丰富教学形式对增强儿科见习医师实践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18(5):1044-1046.

[5]杨雪,朱易萍,高举.循证医学在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3):84-85

第5篇

关键词:创新教学;肿瘤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38-02

一、深刻思考肿瘤学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大学本科期间,肿瘤学理论学习往往是穿插在各临床学科的某些相关章节之中,教学也常常并非由肿瘤专业的老师担任。有些院校的本科阶段开设了肿瘤学选修课程,学生往往也为获得学分而修,很少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因而,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肤浅。另一方面,学生在前期教学中获得的一些肿瘤学方面的知识,也常常使他们产生了“恐癌症”、“疑癌症”,这种恐惧心理也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抵触情绪。进入实习阶段,医院管理部门也存在“歧视现象”,认为肿瘤学是“小科”,常常安排一至二周实习时间,学生也常常“望而生畏”,无法在短时间内熟悉常规的临床知识,带教老师则感觉时间仓促,引导困难。另外,在目前社会变革及医疗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院管理部门、临床医师及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临床医师本身的医疗科研工作繁重,又要担负临床教学,因此,临床带教时间和精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学生离开学校,初入社会,各种世界观都是在形成之中,思想状态不稳定,并面临就业及考研等的压力,这些矛盾充斥着临床实习阶段,使部分学生难于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临床实践,使临床实习达不到满意的效果。因此,转变教学模式和理念,解决这些临床教学出现的问题及现象在现时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新与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和临床教师非常重视临床实习阶段出现的种种客观现象,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面临的实际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拓宽思维,激励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习兴趣,以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切实为实习医师通向医师之路铺垫坚实的基石。具体方法如下。

1.加强心理疏导积极面对人生。恶性肿瘤是一类古老而凶险的疾病。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自然环境的恶化,肿瘤由罕见疾病发展成为高病死率、难治性疾病。但是随着对肿瘤的深入研究,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肿瘤也即将成为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所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是现阶段肿瘤治疗的目标,以致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达到治愈。实习医师进入肿瘤科,同其他科室马上随老师进病房查房不同,首先带教老师根据自己掌握的肿瘤学发展现状及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宣教,了解肿瘤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治疗理念,消除学生以往产生的“癌=死亡”的偏见和恐惧心理,积极面对疾病。在实习期间,学习运用科学规范的诊疗技术,解除患者的痛苦,同时使学生更加坚定投身医学之路的信念。

2.床位分管责任制。初期进入临床实习的同学,往往热情很高,却“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让同学分管3~4张床位,从参与病人入院接待,询问病情,到沟通治疗,出院后的随访等一系列诊治过程,同老师共同承担医治管理病人的责任,使学生认为自己就是一名医生而不是单纯实习的学生。这样既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也培养了积极主动负责的人生态度。

3.选择典型案例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ed,CBL)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哈佛医学院,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该教学方法[1]。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病例建立了病例档案库。由于学生直接接触患者,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强化了理论上的局限性和抽象性,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锻炼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例,患者同时患有肺癌和乳腺癌且合并多个脏器转移,临床经过,症状体征典型独特。学生面对这样的病例,首先会产生好奇和兴趣。教学期间要求学生独自采集病史资料,体格检查,结合辅助检查结果,病例的临床特点,做出相应的诊断,最后提出治疗意见。教师对学生的诊疗做出总结评价,并指导学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时了解疾病治疗的最新动态,开阔思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从感性上加深了对疾病的认识,并对疾病的发生演进治疗产生具体深刻的印象,既培养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又教会了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技巧,同时,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能温故知新,使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能更深更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

4.转换教学模式提高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授(lecturebasedlearning,LBL)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往往被动接受,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我们尝试了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learing,PBL)”,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针对案例的特点或复杂性主动提出问题,并以此为中心,结合理论知识,师生相互交流探讨,最终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愿望。

如针对上述案例,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值得探讨,即患者五年前患肺癌合并右第四前肋局部转移而放疗,那么射线与乳癌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呢?基于这些问题,学生查阅了相关文献,教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从恶性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即个体的基因背景和免疫状态到可能的外部环境因素,比如化学毒物及放射线等进行了讲授,这种教学方法强化了学生主动学习和深入探究的观念,提高了实习质量,是被国际医学界推崇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3]。

5.CPM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关键路径法(Criticalpathmethe,CPM)的基本思想是在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中获得关键路径,是一种优化合理的管理方法,最初应用于工业领域,近来我国有些教学单位引入了CPM概念4],通过制定教学计划等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并获得成效。笔者所在院管理部门积极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围绕一种疾病为主题,制定教学查房计划,寻求最优化的方法路径。即做到选用教学病例的典型性,又要科学合理安排教学次序。这一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学生将前期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学以致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迫切性。一方面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使得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学中即是参与者又担任重要角色。角色的转换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面对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能以临床医师的身份积极与患者沟通,提高了临床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很大程度地提升。

6.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既往临床教学的管理主要针对学生,比如每个学生到科室实习时带一份考核表,出科时带教老师进行考核并填写实习评语。为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医院管理部门建立了同时针对学生和教师的考评制度。其中一项措施既要求各临床科室设立教学查房计划,对教师的带教质量定期检查。比如经常组织教学查房比赛,由参赛的学生和老师共同合作完成一个病例的临床诊治。其他实习学生,年资高有经验的老师担任评委。根据教学内容的形式、效果和创新性等进行考核,对教师评选出名次予以奖励。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加以表扬并填写入实习考核成绩表,提供就业参考。笔者所在的科室各级带教老师在平时的临床带教中积极贯彻这种教学理念,比、学、考并进,明确的目标和追求,激发了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主动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络,达到了满意的临床实习教学效果。

三、结语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颇强的学科,肿瘤学是医学科学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恶性肿瘤的危害性极强,能否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及责任感,实习阶段教师的引导和培养至关重要。传统的思维模式及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变革时期的医学教育,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一味机械的重复式开化验单、书写病史等简单劳动无法使学生产生兴趣。只有抓住学生特质,掌握新时期学生的思想动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及独立思维分析能力,同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突破僵化的教学模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提高临床肿瘤学教学质量。

作者:王小侠等

参考文献: 

[1]沈丽达,谢琳,李扬.案例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0):114-115. 

[2]Cohen-schotanus J,Muijtjens AM,Sch nrock-Adema J, et al Effects of conventional and problem-basel learning on clinical and general competencies and career development[J].Med educ,2008,42(3):256-265. 

第6篇

【关键词】 妇产科; 临床实习; 教学; 问题; 措施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医学生必须经历的临床实践教学环节,通过临床实习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巩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更好地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然而妇产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对临床技能操作要求较高,同时又是面临具有高风险、纠纷最高及个人隐私的科室[1]。笔者通过在妇产科临床教学管理两年来的观察与思考,结合科室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1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实习生方面的问题

1.1.1 角色转变的不适应 从一名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实习医生,由于对周围环境的陌生,害怕做不好,越是有此心理越不愿去实践,不去努力学习克服困难,而妇产科实践性较强;再就是妇产科相关知识的掌握不牢,适应不了临床紧张繁忙的工作环境。

1.1.2 沟通知识的缺乏 加强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分别是语言、药物和手术刀。药物的合理适用和手术刀的熟练技艺是医生的基本功,而在医患交流中医生恰当的语言却经常被忽略,然而医生的语言在塑造和谐医患关系中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特别是临床实习医生不仅要学会与带教教师沟通,同时还要学会与患者交谈,让患者首先信任你,愿意将此次就诊疾病存在的问题向你陈述,认定你是他的主管医师,并能积极的配合临床操作检查,对提高临床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1.1.3 性别问题 由于妇产科患者全都是女性,特别是男同学检查或治疗不便,使其对妇产科的学习不够重视,男同学多数认为今后不愿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放弃临床实践的机会,每当轮转到妇产科实习时常常找各种原因请假,或者在岗时不积极主动学习等,当然有此状况的毕竟还是极少数同学。

1.1.4 严峻的就业问题 随着医疗体制不断改革,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不能适应医院及科室发展的需要,据报道全国医学本科生每年有近100万左右学生毕业,而能找到工作的仅有60万人左右,就业率相对较低,为此部分实习医生忙于准备考研,提前联系工作,请假次数增多,导致临床实习主动性差,并给带教教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教师不愿耐心指导,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1.2 带教教师方面问题

1.2.1 教师任务繁重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和医疗卫生体制下,承担临床教学工作的教师常常肩负着繁重的临床医疗和科研教学工作。如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内,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和技能,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及科研水平,在工作中既要保证医疗安全,教学质量及经济指标任务的完成[3],同时还要应付各种检查,还有科主任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等。

1.2.2 妊娠分娩的季节性 产科患者常常由于某个具有特殊的年份和日子,怀孕分娩时间相对集中,因此形成人力资源的短暂匮乏,工作量突然增加及繁忙,对临床教学方面的工作花的时间相对较少。

1.3 患者方面问题

1.3.1 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 特別产科孕妇有待产、分娩、及产后3个阶段,具体时间的不确定,还有家人的期待值相对较高及产妇的个体原因等给临床教学工作带来不便。

1.3.2 妇产科的特殊性 患者均是女性,特别是检查、诊断涉及其隐私部位,由于各种原因,在临床实习中往往会遇到患者拒绝实习医生特别是男性实习医生的接诊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妇产科的实习效果。曾在一次临床实习技能抽查中,当时该实习医生是剖腹产术后伤口换药,由于给患者换药之前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加之学生紧张及操作的熟练程度不够,检查时连续性差,导致患者局部暴露时间长及重复的检查,引起患者及家属产生抵触情绪不配合,致使学生动手机会减少。

2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岗前培训 入科前对每个实习医师进行岗前教育,使其尽快熟悉医院及科室的工作环境和遵守劳动纪律。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强调科室相关制度,如男性实习医生接诊患者时,应有指导教师在场,在进行临床实践性操作前,加强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此而增加临床操作机会。定期组织实习医师进行“三基”培训及无菌操作、洗手、感染疾控方面知识等。

2.2 优化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带教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意识和责任感,热爱教学工作,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直接影响实习医生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对实习医生称呼也是非常重要,如实习中常常听到“XX实习同学”去做什么,而好的带教教师则是称“XX医生”,这也是对实习医生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增强实习医生的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也要按照实纲的要求,切实做好对实习医师思想品德和业务学习的指导,从严要求,保证质量。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规范化培训及考核。鼓励带教教师积极参加各类青年教师演讲、竞赛活动。

2.3 加强师生沟通 不定时了解实习医生的实习情况,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教研室切实认真做好临床实习过程中的检查、协调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2.4 完成落实好“五个一”的教学活动

2.4.1 教学查房 提前通知实习医师教学查房的内容,让学生做到提前预习,了解和掌握本次教学查房病例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等。由主管病床的实习医师汇报病史给指导教师及实习同学,由指导老师负责分析病因、病理、临床症状、特殊检查及用药等,同时提出问题请学生回答,培养实习生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锻炼如何与患者沟通的能力。

2.4.2 专题讲座 每周四下午定期开展实习生专题讲座,根据实习医师情况及要求安排相应的授课内容,使实习生了解更多的、最新医学动态及临床前沿知识,从而拓宽实习生的知识面。同时实习中带教老师进行每周1次小讲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敏捷的应变能力,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带教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

2.4.3 每周1次体格检查 根据实纲,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重视实习生的“三基”,“三严”训练,尤其要注意全面查体,常规诊疗技术操作的基本训练,培养实习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2.4.4 每周1次大病历 实习期间要求实习生每周书写1份自己分管患者的完整病历,上级医师应按时认真批改病历后交教研室存档。严格按照各校制定的《实习医生指导手册》及《临床教学质量检查标准》,加强对学生的病史采集、查体、病历书写等。

2.4.5 临床无菌技术操作技能的训练 每周至少1~2次。

2.5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确保实习质量稳步提高的相关的措施

2.5.1 带教教师评价 强化教学督导检查,为了让教师尽早了解学生的意见,尽快调整自己的教学状态、方法,以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满意率。教学检查通过发放表格,进行评教、评学活动,注意把正负两面意见及时向教师反馈。教研室实行带教质量监控制度,根据各校实习带教要求,通过院领导、督导专家、学生反应等实际情况评估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及时反馈,提高临床教师的整体带教水平和带教意识,使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

2.5.2 实习学生评价 实习生在实习结束时,教研室要负责进行平时考核,对实习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表现,学习态度,工作记录,医疗作风,理论知识,病历质量,技术操作等进行全面评价。并将其成绩记入实习鉴定表中。

总之,以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为目的,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的阶段,也是医学生从学生转变成医生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处理好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所面临的多方面的问题,应进一步转变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医患沟通的能力培养,使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良好的职业沟通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从而成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4]。

参考文献

[1] 王一荃,王祝鸣,阚延静,等.妇产科实习教学中实施强化综合改革方案初探[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10,7(4):4-6.

[2] 毛鹏远.沟通在缓和医患关系中的重要作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5):37-38.

[3] 何勤.加强教学环节管理,建立教研室“一线三段多点监控”的管理模式[C].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2012年教育科学研究会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2012:78-81.

第7篇

关键词:临床基本技能;医学生;实践教学;从业能力

临床技能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需要经过反复培训才能获得的。临床技能培训是临床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要求学生能够全面、熟练、规范、正确地进行各项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毕业时具备较为熟练的临床技能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1 浅析当代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培训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不断提高医学生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医疗服务需要,提升临床医学学生从业能力是当今临床医学教学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增多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在医院开展临床实践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导致当前医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临床技能操作薄弱、动手能力不强、不善于运用临床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等现象。

临床医学专业课间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过程。影响临床课间实习质量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医院和实习学生本人,如考研、就业、实践机会少、法律约束、自身重视程度不够等[1-2]。

我小组以问卷形式,调查了同学们对临床基本技能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和对学校进行技能培训的认识和看法,结果分析如下。

1.1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培训现状

1.1.1学生们对临床基本技能知识了解较浅,掌握不扎实。只有约20%对基本的临床技能较为熟悉,并且是通过自主去医院实习而获得的了解,而60%左右的同学在临床基本技能方面并不过关,几乎没有太多的学习。

1.1.2大家对学校技能培训有所耳闻,但具体情况并不了解。多数人都是通过网络途径知道一些学校或中心的临床技能培训课程,但是并不清楚具体的内容和培训方式。

1.1.3对基本技能的学习热情高涨。简单了解技能培训内容后,同学们大都对基本技能培训抱有十分强烈的兴趣,十分支持开展此类的课程,肯定了它的优势,并且表示很愿参加学习。

从问卷可以看出,多数人都很担心在基本操作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未来的从业困难,低年级时,对医学课程学习没有兴趣,容易迷茫;高年级时,进入临床阶段,所有操作只会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之下完成,很难独立完成操作,甚至有的学生在毕业时,一个穿刺都没做过。

1.2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培养中的突出问题

1.2.1法制约束不断增强 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客观上造成医学实习生动手机会减少。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使我国医生执业走向法制化,但对实习医生没有明确定位,使实习医生不能合法从事医疗活动,医院为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使得一些检查、穿刺、手术操作项目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实践,大大减少医学生的训练动手机会。

1.2.2缺乏考核约束机制和教学激励措施 目前没有一套有效的约束机制来控制医学生的临床实习质量,包括临床技能水平,从而导致临床技能考与不考、考好与考差一个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好的带教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此外,临床带教时费力、责任大,稍有疏忽就可能发生医疗缺陷或医疗纠纷,教师带教水平参差不齐,忽视实习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不善于利用病例讨论、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多种教学手段,启发、引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对学生疏于管理,特别是对纪律和医疗工作缺乏监督、指导,忽视临床带教过程是师生双方作用的过程,忽视学生对临床带教的促进作用。

1.2.3实习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而医学生尤其如此。所以医学生重理论,轻临床的现象尤为突出。有相当一部分医学生把实习作为考研的一个充实点,整天把头埋在书本里,无暇顾及临床学习和临床实践,还有的医学生整天奔波于找工作、就业,认为有了工作再掌握技能也不迟,还有的学生对学医不感兴趣,只想有个毕业文凭,在临床实习中,没有主动意识,老师在旁指导也不愿意动手或多动手,明显淡化了临床实践。

2011年12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医学教育,能力为重。实践教学是保障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也是当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严重短板。高等医学教育要深化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推进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模式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提高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3]。

2 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问题探讨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医学临床实践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让医学生拥有把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的素质,拥有为患者进行规范诊断、治疗、操作、服务的执业能力。临床实践是本科医学生五年中学习关键的一年,是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到临床实践中的一年,也是临床医学教学核心的一年。因此,如何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1研究条件 我校于2012年创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先后共投入资金1168.028万元。现已建成基本技能实训室13间,综合技能实训室2间,配套功能室2间,模拟诊室2间,技能操作准备室1间,模型准备室2间,管理办公室1间,教学仪和培训设备780余台(套),总面积达2000m2。我们以临床技能培训中心为平台,在临床医学本科卓越医师班中开设临床基本技能培训课程,提升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有条理、有方向、有目的的培养一批理论知识丰富,临床技能扎实的临床医学生。通过增开临床基本技能培训课程,加大临床技能培训的力度,从而达到提升临床医学生的从业能力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更快的投入到祖国卫生事业当中[4]。

2.2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从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职业资格标准,制定临床基本技能培训计划,在卓越医师班全面展开培训,形成以培养过硬的医务工作者为工作任务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体系。强化执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完善早期接触临床的实训-见习-实习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临床医学人才[3]。

2.3研究对象 以2012级卓越医师班学生30人和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选出60人志愿者为研究群体。

2.4开设课程 按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项目选择如下项目进行培训:穿脱手术衣与带无菌手套、清创术、手术区消毒、铺单(铺巾)、导尿术、胸腔穿刺术(液体)、腰椎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腹腔穿刺术、三腔两囊管置入术。

2.5对比分析 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选出60名志愿者完全以文字资料为本学习知识点。2012级卓越医师班学生学习文字材料的同时进行实际操作。1个月后进行检测,进入临床实习后再次进行对比分析。

2.6实验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和走访发现,没有经过技能培训的学生的临床从业能力远远低于经过临床技能培训的学生。

3 临床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对策

3.1加强临床实习技能培训 2008年起卫生部、教育部颁发的《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实习生在对患者进行相关诊疗操作须征得对方同意,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等因素,造成了愿意让实习生实践锻炼的患者越来越少,因此,必须加强扩大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对医学生制订训练计划,组织各临床教研室对同学们进行规范的技能培训,按时开放培训中心,使同学们有机会在模型上多练习,以此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从而尽快适应临床。

3.2强化教学意识、激发教学动力。临床教师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医师又是教师,既是临床技能操作者,又是医学知识的传授者。因此,要在教师中牢固树立以教促医、以教促研的思想,同时加强教学投入,保证有足够的临床教师和教学经费投入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目标,年终评优考核,激发教学动力,形成长期而持久的教学氛围。

3.3严格进行考核 注重考核实践能力,各病区负责带教老师在命题、技能操作以及评分标准上都做到统一要求,让同学们感觉出科考核不仅是一次考试,还是一次与老师面对面沟通、手把手学习的好机会。组织所有临床实习生参加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的情景模拟考试,让同学们进入角色、自我评估,找出差距,以便更好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姜虹.医改一年成果遗憾相伴[N].中华工商时报,2010-05-28.

[2]杜琳琳,闰磊.和谐社会视域中的医学生就业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9(11):160-161.

[3]王和仁,任凤云,张海峰.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问题探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0,5(31):81-82.

第8篇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7)06-1384-02

医学生在成为一名真正的医护工作者之前,都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将医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衔接的重要时期,是连接学生时期与工作之间的桥梁,也是对医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临床实习对每一位医学生来说,都是必须要经历的,通过临床实习,可以使医学生更多的了解、熟悉和掌握课堂上学过的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术、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机会和条件,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患关系和医学教学模式的转变,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仍将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值得高等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予以关注。

1 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学习积极性不高

医学生在校期间已经学了4年的医学理论知识,到了临床学习阶段,有的同学就逐渐失去了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好像什么都学过了,都掌握了,“先找工作再学习”的思想普遍存在。在每周进行的出勤情况检查中发现,上班时间坚持到科室或利用业余时间到教室看书学习的同学比较少,只占总人数的10%左右,且大部分是准备考研的学生;而在我院2003~2005年的临床实习生每次出科理论考试中,优秀率(≥85分)仅为6.8~7.9%。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在临床实践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和不适应,进而又影响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各科室进行的病历讨论和术前讨论,实习医师也很少主动参加,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讨论更是缺乏。我院是一所三级医院,二级分科较细,每个科只有三、四十张床。学生在每一个科实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2~3周,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所有的专科病种都齐全。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同学们要抓住时机,科里有什么病种,你就看什么内容,边看书,边对照,这不失为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1.2 基本操作技能较差

医生是时间性非常强的职业,必须掌握扎实的操作技能,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医学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有的实习生却把实习看成是:“查房跟着老师转,无事开开化验单”。查房时老师问一句答一句,问病史时只听老师问,自己不开口。特别是近年由于规定实习生所写的病历不能进病案库后,有的实习医师到科室上班只是应付了事,很少认真、主动与患者交流,亲自为患者做相关体格检查,获取第一手临床资料,以致问病史、做体格检查时只是走过场,表现为言语生硬,不知如何开口,也不知如何做起,过分依赖老师所写的各项记录和辅助检查结果,甚至直接把带教老师写的病历照抄一遍交差,对老师要求做的一些操作,认为是给医院“打杂”,没有认真严格地完成好,有时甚至连手术也不愿意上台做,错失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也有一些在校理论知识学得很好的实习生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操作也做得不好甚至不会做,形成所谓的“高分低能”。

1.3 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由于当今高校教育模式、社会及家庭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吃苦耐劳意识比较淡薄。进入临床实习后,遇到科室或医院要做义务劳动,很少有人自愿参加,“轻奉献,重利益”的思想较严重。也有一些实习生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表现在遇到手术连台或抢救患者需要超时下班,就不乐意,发牢骚,甚至避而不见,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也直接导致懒惰思想的形成,对待实习的态度不认真。

1.4 与带教老师交流不够

实习期间要轮转不同的科室,跟随不同的带教老师,而不同的带教老师的性格和教学方式也不同。实习生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与带教老师的关系,在相处过程中就容易出问题,主要存在:①部分性格内向的同学,很少甚至从不主动和带教老师交谈,更不会向老师提问题,进行探讨。②部分实习生学习态度不认真,经常不按时上班(特别是下午),常常错过接诊新患者的机会。有时带教老师遇上紧急医疗活动(如急诊手术)要找实习生协助处理,往往找不到人。③少数带教老师教学意识不强,缺少临床教学的工作理念,缺乏热情,态度生硬,挫伤了实习生的自尊心,严重影响师生关系和教学质量。

2 解决问题的对策

2.1 积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学医首先要学做人

思想是行动的向导,作为医学生,除了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极其重要。

2.1.1 通过定期组织思想道德学习,一方面使广大实习生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当前医疗形式的条件下,要做好如何引导同学对当今医疗形式的正确评估,要告诫实习生学医首先要学做人,让他们逐步树立起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

2.1.2 在实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能帮助实习生更好的做好角色转变,同时使他们对医院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具体做到:积极倡导和组织实习生加入到医院管理年各项活动中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和应尽的责任,争当具备良好医德、医风的模范;不定期由医院教学部门牵头,实习组具体负责,开展医德、医风学习经验交流、讨论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要求相关老师参加,最后作出阶段总结,交予医德、医风办进行备案;组织观看有关医德、医风建设的宣传片,使实习生从中得到启发,加深对开展医德、医风建设重要性的理解。

2.2 注重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临床技能操作的能力

2.2.1 实习生要参与接诊患者的全过程,要求他们独立采集病史,作相关的体格检查,书写各项入院记录,并作出初步诊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护理方案,最后与带教老师作对比,找出缺点和不足并加以改正,要求带教老师作详细讲解。给予实习生进行交接班的机会,让他们时刻牢记关心患者的详细病情,为第二天的交接班做好准备。

2.2.2 要求各科室严格执行定期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制度,及时对疑难和特殊病例进行讨论,带教老师积极鼓励和督促实习生努力锻炼和掌握各项基本操作,并作为考核内容的一部分,要告知其临床技能的操作规范;在操作之前,首先要让实习生熟悉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操作过程中,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要及时纠正实习生的不正规动作和行为,(但要注意避免患者的恐慌,尽量采取手势等方法);在操作结束后,要针对同学的操作进行点评,指出其不足之处。

2.2.3 在实习生当中通过组织开展病历书写、临床技能操作等比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让他们亲身体验竞争的激烈。

2.3 制定严格的出科考试制度

根据各院校的教学大纲要求和科室具体情况,由医院教学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考试制度,统一进行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并要求对操作过程作出详细的讲解。最后对考试成绩予以公布,并纳入到实习生综合测评中。将实习生的出科考试考核成绩和在科室的表现与评选优秀带教老师挂钩,增强带教老师的教学责任感和荣誉感。经采取以上措施,以2004~2005年两年在我院实习的两批实习医师进行的第二次理论考试及技能考核所得的成绩作对比,后者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分别提高了7和9个百分点,成效明显。

2.4 经常开展师生座谈会,进行面对面交流

通过开展师生座谈会,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可以共同就提高教学质量及改善师生关系等问题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肯定优点,改正不足,取长补短,相互进步;在岗前培训和入科前把各带教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性格特点向实习生一一介绍,让他们对带教老师有一定的了解。这些措施对于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误解和促进医院教学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5 加强实习生的管理

实习管理工作虽然由学校和医院双重领导,但实习期间着重由医院具体领导。医院专门成立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小组,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主管院长担任组长,指导教学部门的工作。科教科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实习生真正融入医院工作中;成立由各院校实组成的实习生管理小组,协助医院科教科具体执行学习考勤制度及生活纪律方面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表现好的予以鼓励和表扬;对违反纪律的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及时如实向校方汇报,协助校方进行处理;每月由管理小组至少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让大家畅谈对实习生活的感受和收获,科教科及时发现实习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予以解决;在实习生当中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形成相互督促、相互学习、相互进步的良好氛围。

2.6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第9篇

关键词: 医学生 实习 “五勤”教育

医学生从基础学科学习转临床医学实习后,有一个明显的适应过程。从教室走进医院,直接接触病人,接触社会,他们会经历新鲜、神秘和焦虑等多种心理变化。如何让医学实习生尽快地适应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出色完成临床实习,已成为许多医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本文提出“五勤”教育是医学实习生进入临床阶段后的重要教育内容。

所谓“五勤”是指口勤、眼勤、耳勤、手勤、脑勤。

1.耳勤

五勤之中,首推“耳勤”。初进临床实习,大量的信息要通过医学生之耳来接收。这些信息,可来自带教老师,也可来自分管病房病人和家属。对带教老师,树立学生虚心求学的态度。实习带教老师对医学生的影响之大之深,可以用影响职业终生来形容也不为过分。一位虚心好学的学生,会让带教老师感到价值和尊重。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让老师乐于传授,而且有利于实习学生消除初进临床的焦虑心理,而“洗耳恭听”则是学生表现虚心好学的最好方式,而面对病人和病人家属,又是建立学生和蔼可信的形象的一条途径。研究表明,“倾听”是获得他人信任的最佳方式,特别是作为接受医疗服务的病人与为其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生者之间,特殊的环境、特殊的身份,后者的倾听,更易让前者产生托付与信赖感。在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今天,病人与医生的沟通与交流显得尤其重要。

2.口勤

作为学生,不懂就问是学习的基本素质。从学校到实习医院,进入陌生环境,接受新的老师,与不相识的患者打交道,有部分患者不理解实习医师,有病不愿意让实习医师接诊,也不愿意告之病情。面对患者疑惑和挑剔的眼光,许多实习医师感觉到压力很大,常常表现出紧张不自信的神态,有怯场的心理,问诊时刻板、生硬,打不开话匣子,面对病人的提问答非所问,不得要领甚至无言以对,操作中不知道如何向患者解释,不敢开谈。因此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是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而在医疗服务行业中沟通的技巧更显重要[1]。如何进行沟通,主动开口即“口勤”,是其重要途径。实习医师要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克服不自信,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参与职业角色,了解病情,掌握第一手资料,主动开口多问,熟悉自己病区的患者的病情变化。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对于来自不同社会阶层、文化背景的患者,学会尊重病人、以诚相待,这样在充分准备后,就可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加患者的信任度,交流起来内容充实,讨论病情、分析问题、解疑去惑入情入理,条例清晰,科学客观。对病情的了解,对理论知识的熟悉,沟通时才能找到最佳切入点,交流起来才会逐渐顺畅,曾有一发热原因不明病人,就是实习医生“口勤”,在反复询问病史中了解到病人来自钩端螺旋体流行疫区,并有疫水接触史,才避免了误诊误治;“口勤”还体现在与带教老师的沟通上,实习医师实践经验不足,在实习时要虚心好学,多向带教老师请教,尊重带教老师,充分利用语言情感与老师交流,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理论联系实际,为尽快投入救死扶伤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手勤

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过渡的桥梁[2]。学校的课堂教育往往注重的是理论教育,即使开设的部分实验课,也因为受到教学条件、实验设施的限制,使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不足。医学工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实习时应勤于观察,大胆动手操作。实习医师要深入细致观察患者,注意病人的活动、表情、语言、心理,用心体会,通过观察发现病情变化,勤动手作详细的记录,建立有代表性的病例档案,为诊治疾病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综合分析,提高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获取更多的理性认识。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要注意提高自己动手能力的培养,实习医师应充分重视体格检查比如心脏的视、触、叩、听,从一次次的亲手检查中作出判断、鉴别,增强对疾病的感性认识。在做手术助手时,珍惜每一次机会,牢固无菌观念,严肃认真负责,从物品准备到操作流程均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训练自已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切开、打结、缝合技巧,一招一式练操作等,一点一滴抓养成,只有经过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对理论知识才有真正的理解,才能把学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观摩手术过程,向带教老师学习,不断强化自己的职业能力。

4.腿勤

俗话说“行万里路,读万里书”,这说明腿勤在实习中的重要性。多跑腿多巡查病房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在早查房之前将化验结果X光报告等先复习分析做好相关准备,并在带教老师指导查房之前自己先巡查所管病区病人的情况,了解自己所管病床患者的病情及其心理变化,进行必要的物理检查,做到对所管病区病人的病情变化心中有数,然后带教老师带领查房时的示范、提问、指导,对病人的诊治调整方案,实习医生更易理解,针对性、启发性更大,更能激发自己的学习欲望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事半功倍,对避免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的产生,规避职业风险有更大的帮助,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实习医师应多参加实习医院组织的科内、大科查房或全院查房,这类查房往往以查典型个案为主,示范意义和教学意义较强,特别是查房前对个案的熟悉,对设置问题的相关资料查阅等准备,必须做到腿勤,多跑图书馆,多跑病案室,多巡查病房,这样在大查房时对老师的总结或讲解特别是一些易混淆的鉴别诊断,才能做到心中明鉴,收益更大,并能了解学科的新知识、新进展;在处理完所管病床病人后或在休息时间,尽可能多地“串岗”,打破病区限制,对其他病区不同病例多观察、熟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利用短暂的有限的实习时间极大地积累、丰富临床知识,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实习质量。

5.脑勤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有部分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时,往往可以考出很高的分数,一旦进入临床实习时却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开始,这主要是死记硬背的结果。资料显示,约有40%的学生学与用的差距大,主要是部分教科书内容与临床实际情况脱节[3]。此种现状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应抓住时机,培养自己的动脑能力,勤于思考,在观察中分析比较,结合病例多设疑问,联系在学校学过的理论知识,探究疾病的本质,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在接诊病人时分清轻重缓急,对平诊病例可先了解病情,从病人提供的零散、杂乱无章的信息中,勤思考,归纳梳理出重要的信息,再复习书本上理论知识,对照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加深对疾病的理解和印象;对急诊病例应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积极投入抢救,做到头脑清醒,反应灵敏,手脚勤快,动作迅速,做到周到细致,忙而不乱,有条不紊,以挽救病人生命为要旨。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如病人刘某,因支气管肺炎选用青霉素治疗,皮试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90/50mmHg……该病例为什么过敏?其过敏反应的机制是什么?该用什么药抢救?药物作用原理是什么?在脑海里多问几个为什么后,那么关于过敏性性休克的相关概念、原理、处理方法等多方面的知识得到了一个综合的复习、理解,印象深刻,通过参与抢救工作并不断质疑,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再遇到类似问题就可以处事不惊、沉着应对了,这样既培养了分析判断能力,又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姜学林,赵也鸿.医患沟通艺术[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255-265.

第10篇

1选拔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带教老师队伍

我院科教科下设新生儿科教研室,教研室负责临床带教老师的培养,教研室要求临床带教在临床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符合医院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资质及工作年限的要求;②具备良好的师德形象,不给医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③对患儿充满爱心和耐心,对家长充分理解和包容;④善于与医学生沟通,要与医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实践中培养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其从业的自信心。此外,教研室还负责对带教老师进行定期考核,加强带教老师的基本功训练,对考核不合格的带教老师会暂停其带教资格,进行临床带教培训,重新考核合格后方可重新获得带教资格。此外,每位学生在新生儿科实习结束后都会由科教科组织学生对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和建议,并反馈到教研室,教研室根据反馈情况,安排带教医师和带教能力强的医师多带教,并给予奖励;有待提高的医师少带教,年终总结时与绩效挂钩并进行批评教育,另外,我院医护人员的带教水平还与职称聘任挂钩。所以,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和举措,新生儿科每个带教老师均存在一定的教学压力,通过不断地改进,教研室的教学能力得到总体提高。

2做好入科教育

由于新生儿科实行封闭式管理,要求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仪器设备也较多,实习生对新生儿科的实习普遍存在陌生、畏惧的心理,入科后很多实习生较难适应新生儿科的学习,实习结束后觉得收获不大,另外,现行的医学生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新生儿专业理论授课少,部分学生到临床后实习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积极性不高[2]。做好入科教育可以提高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入科教育内容包括环境和仪器设备的介绍、病历书写与成人内科的异同、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内容、院感的防治、医疗纠纷的防范、医师工作站的操作演示、出科考核的方式、如何与患儿家属沟通等等。另外还要向实习生告知学习新生儿知识的重要性:首先,就业形势的严峻,大多毕业生人都没有自主选择专业的机会,所以将来从事儿科或新生儿科的几率不小;其次即使毕业后从事新生儿外科、眼科、产科等其他专业,也需要有新生儿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入科教育让学生了解新生儿科与其他专科的不同,尽快熟悉和适应环境,明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3丰富临床教学形式及方法

我们十分重视以丰富的临床教学形式提高医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注重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目前新生儿科教研室所组织的临床教学形式主要有病区小讲课、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查房以及操作带教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将临床实践工作中学到的点滴临床知识贯穿起来,加深对常见病、多发病的理解及掌握。病区小讲课要求教师避免同基础教学时那样照本宣科,教学内容要求务必与大学授课由区别,要充分搜集大量的临床病例作为理论教学的旁证,再配以多媒体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又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形象化[3]。如讲授新生儿呕吐的鉴别诊断时我们收集了宫内感染、咽下综合征、电解质紊乱、幽门痉挛、食管闭锁等病例给实习生讲解。通过小讲课,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临床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学习兴趣也大大地提高。教学病例讨论的病例都会提前下发给实习生,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实习生思考并查阅文献。在病例讨论时实习生是主角,带教老师为主导,让实习生积极发言,在讨论中加深对疾病的了解,并让实习生养成遇到问题查阅文献的好习惯。教学查房是以教学为目的,通过教学查房使实习学生的医学理论与临床实际得到有机的结合,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4]。教学查房时病例的选择很重要,既不能过于简单使得老师无法传授更多的知识,实习生不能汲取到足够的知识养分,又不要选择过于复杂的病例,让老师在有限的带教时间内难以将教学目标或难点问题讲清楚,对于少见的疑难病例如遗传代谢性疾病由于主要靠实验室检查来明确诊断,且病理生理复杂,不作为教学查房的选择,而一般选择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比较典型的临床病例作为教学查房病例以符合院校教学大纲要求。

4"参与式"临床带教

由于新生儿的特殊性,为了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新生儿科病房一般实行封闭式管理,新生儿住院期间无家属陪同,且新生儿无法自行叙述病情,病情又瞬息万变,这就对实习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对患儿细心观察、详细查体,详细询问母亲孕期情况,必要时还需要借阅产科病历,以明确患儿存在的高危因素。相对于普通儿科,医学生在新生儿科实习,面对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较小,有利于"参与式"临床带教的开展,鼓励实习生多参与如桡动脉穿刺、鼻胃管留置法、微量血糖的监测、头皮静脉穿刺等临床操作,在操作中要强调无菌观念以及医院感染的防治,避免只动眼不动手的学习方法。但在R床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实习医学生的所有临床实践活动均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5改革出科考试模式

出科考试目的是督促学习,发现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5]。在入科教育时,就告知实习生出科考试的时间及方式,让其有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认真对待,全力完成新生儿科的实习任务。出科考试以多站考核为主,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培养临床技能[6]。多站式考核项目包括:理论考试、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病历书写、开具医嘱、操作考核。考核结束后,进行集中分析与讲解,发现问题,不断完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临床知识。

6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

尽管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做好临床医生的基本功,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是作为一名合格医护人员的前提。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所面对的患儿由于没有陪护,所有的医疗活动都脱离了家长的监管。因此, 新生儿科医护人员需要具备更高职业道德和素质。在临床实习带教中,注意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 对那些违背职业道德的言行、举止,不仅要及时纠正, 而且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教育。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人才。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实习教学中,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带教老师队伍,以丰富的临床教学形式提高医学生的积极性,以"参与式"临床带教方法让学生参与临床工作的各个环节,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还应注意医德医风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新生儿科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临床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袁显文.浅谈儿科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2):74-75.

[2]郑增鑫,吴时光,王运武,等.新生儿科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8,5(9):112-113.

[3]国秀丽."案例型"课型在临床学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14):14.

[4]张忠浩,马兰,崔红.儿科教学的临床研究和实践[J].医学教育,2012,11(21):1756-1757.

第11篇

【关键词】护理;英语;带教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11―01

1 建立完善的带教模式

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切实落实,医院成立了由护理部―实习带教总负责人―科护士长-护士长―科室带教老师―专门英语带教老师组成的教学网络,明确各级老师的职责,定期召开带教老师会议。

1.1 实习带教总负责人是由护理部直接任命,由年资高、临床经验丰富、理论操作水平高的护士长担任,全面负责全院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制定实习计划、实施并管理,不定期抽查和定期抽查各病区的带教工作,列入考核。

1.2 科护士长全面负责大科实习管理工作,并专门负责本科生的一级带教工作。

1.3科室的带教老师及专业英语的带教老师都是通过层层选拔,由护士长直接任命并领导,由科室资历深、学历高、英语知识扎实及口语表达能力强的护士进行带教。她们负责本科室的日常工作的带教。

2 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2.1 建立自己独特的英语教学模式

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及教学特点。我们摒弃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的说教方法和模式,接受新颖的,学生乐意接受的方法而进行教学。比如像每个新病人入院,结合病人疾病的英语单词的表达,病人出现的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的简单的英语描述,这些都能唤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加深他们对医学英语的印象。同时老师也省去了很多讲意,学生的口语也会得到更多的锻炼。神经内科的疾病相对多样化,在新病人入院时,带教老师带领英语实习生进行病人的床边评估工作,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病人的主诉,把评估的内容以英表格语的形式表现出来,作为出科成绩的一部分。

2.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热爱自己的护理职业,要想树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要以诚,要理解自己的学生。进入科室,老师首先自我介绍,我是负责你的英语带教老师,老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重视感情的投入,以真诚的爱去唤醒学生的共鸣。同时,我们还要关心和鼓励学生,不要吝啬自己的赞扬,特别是对于刚进实习点的学生,要看到他们的进步,或是闪光点,我都会给他们鼓励,让他们增强自信心。有更多的进步。

2.3 创立英语读书三角,英语读书三角是为了提高英语口语,而进行的一种英语口语练习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本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每星期组织学生去VIP病房,跟外宾病人进行相关疾病的交流及健康教育工作,这样不仅可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提高交际能力,做到学以至用。

3 加大对护生的考核工作

3.1 制定学习计划,每个科室根据本专科特色,带教制定英语学习计划,护理本科生到一个科室完成1500字以上的英语译文一片,英语译文原文选择的是大学医学英语教材。完成后带教老师进行批阅,并给与相应的评分,此外,每个本科生在最后一周需跟英语带教老师进一档中夜班,并完成早上的英语交班,交班内容包括新病人,病重病危病人的病情。根据现场交班发挥水平,由本科室硕士研究生医师对其进行考核,实现自身的英语升华。

3.2 每位护理本科生在本科室实习四周期间进行一次护理英语查房,主查房者需查阅疾病相关国内外的文献,以便更好地为护生及护理人员提供疾病知识及先进的医疗技术知识。查房时集合所有本专科实习生,护理人员,实习医师。以便查房后及时提出宝贵的建议及意见,弥补不足。

3.3本科室护士长对英语本科生的英语翻译及英语早交班进行即时性的考核工作,在晨会结束后对该学生进行即时性的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和表扬鼓励学生。

3.4 最后由实习带教总负责人进行每季度一次的英语考核,由带教组长收齐英语带教资料,包括英语译文、英语早交班,交由实习带教总负责人,总结并反馈学校,以便更好地督促学习。

4 小结

我院在开展英语带教以来,在探索中取得了很好的学习经验及方法,如何提高英语的带教水平,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及学习,总结并积累经验。此外,带教老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及英语知识及其应用能力,努力学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英语的带教能力。为今后护理工作走向国际化的提供更优质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田玉凤,张万玲,胡红,等.临床教学中应用英语查房的体会[J].护理研究,2005,19(11):2 429-2 430

第12篇

关键词 临床路径教学 临床带教 骨科

临床路径(CP)是指医护人员共同对某一疾病的诊断和手术制定最恰当的医疗计划,以尽量避免治疗时机的延迟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保证患者的最佳治疗质量[1]。随着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CP理念被引入临床教学工作过程中,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实施现代化的临床路径教学方法,称之为临床路径教学法[2]。2011年在骨科开始实行现代临床路径教学,旨在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资料与方法

以在本院毕业进行毕业实习的2批168名2011届骨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第1批85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带教;第2批83名实习生作为实验组,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带教。两组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带教实习前的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带教教师10人,均参与2批实习生的带教。

带教方法:实验组按照现代临床路径进行实习带教。实习生入科室与带教老师组成教学实施小组,明确实纲和实习目标。接诊患者后,实习生首先根据骨科临床路径规定的诊断标准进行问诊、查体、阅片等分析后给出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带教老师给予讲解并与实习生讨论分析,明确治疗方案和手术方式。术中主刀按照临床路径理念进行手术示教讲解,实习生认真学习和动手操作。术后按照临床路径的标准进行康复带教直至患者满意出院。最后,导师和学生对整个临床路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进行讨论、分析及总结。对照组按照传统骨科带教方法进行带教。

评价标准:采用自制的《骨科专业临床带教实习生评分表》,并参考临床评教评学的研究结果制定评分标准[3]。由带教教师对每位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水平、纪律礼仪、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共12项。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分别赋以10分、8分、6分、4分的评分(满分120分)。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分析方法采用描述统计及t检验。

结 果

实习生评价结果的描述性统计,见表1。

两组实习生成绩的比较:以每位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学习成绩评价的总分为变量,计算其均数与标准差进行t检验比较,结果显示,临床路径教学的实习生其学习成绩总分高于传统教学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 论

骨科临床带教目的是让实习生巩固基础知识及理论,掌握临床实际工作能力,提高临床技能及专业素养的重要学习阶段。随着近年来高校扩招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对骨科专业实习生的临床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中,从单个项目的评价成绩上来看,临床路径教学组比传统教学组对实习生的评价优良率均较高。从总分的对比上来看,临床路径教学组中实习生的总得分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在临床路径教学的指引下,带教教师能够更严格地遵照临床骨科实践规则,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法,指导实习生进行实践学习,因材施教,全程指导示教。使实习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导师进行方案的讨论和制定,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及理论,培养了其学习积极性,掌握了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了临床技能及专业素养[4]。

在本次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总结认为有以下两点教学经验值得推广:①现代临床路径教学应用于骨科实习带教,为带教导师树立起了规范的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应该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医德原则,在带教过程中充分体现骨科医师应该具备的优良工作作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注重提高实习生素质方面的教育。使实习生在正确的职业观引导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专业理论知识。②传统的教学方法特点是方法单一,教师按部就班地讲,实习生按部就班地学,考试走形式走过场,这样的教学方法势必导致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差,对出现的问题本着懒于观察、分析的态度去对待,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实习生综合素质自然低下。所以现代临床路径教学方法应该做到对实习生制定严格的教学计划,在计划中应包含对实习生主观能动性提高的培养,如定期进行师生学习经验交流,病例方案研讨会,鼓励实习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其主动分析、归纳、总结病情并制定诊疗计划的能力。

总之,在骨科实习带教中运用现代化的临床路径教学可提高实习生的学成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如何使临床路径教学进一步在骨科实习带教中发展应用,需进一步探讨研究[5]。

参考文献

1 司文,王文杰,王铁军,等.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实习医师带教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10):1013-1015.

2 熊雁,王子明,王爱民.骨科临床路径在临床实习及手术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20(5):585.

3 滕艺萍,徐宜兵.以评促改量化评教评学[J].中国中医院现代远程教育,2008,6(7):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