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社会生活实践调查报告

社会生活实践调查报告

时间:2023-01-09 04:13: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生活实践调查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社会生活实践调查报告

第1篇

1 人本化的语文教育。

关注人的成长、生成人的智慧应当成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作为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时不伴随着人的生命体验与发展。语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进入一个最优美、最典范、充满营养、使之高度吸收的语文环境中,让他们在浓厚的文艺作品中含英咀华,给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使他们有追求、有活力、有韧性,在文艺作品中寻找榜样,寻找作品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来熏陶自己;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伟人对话,与圣贤交流,纯洁自己的心灵,净化自己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在不断的语文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2 整体化的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需要树立整体观,需要借助整体思维,将鲜活的学习材料融入学习者的智慧与情感,整体输入,又整体输出,在发展共性的同时充分体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激发。

(1)打破传统语文教材按知识点、能力点的编排体系,以话题、主题、专题的单元方式整体推进。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组织者、促进者的角色,开放教学资源,给学生留有充足时间,组织他们围绕主题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合作互助中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在探索与研究中学习新知,以调查报告、实验总结等形式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改革课程设置,将课程设置主动权归还学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存在着经济差异、文化差异和人文差异,由此必然带来教育差异。针对语文教育,我认为应将课程设置权下放,让学校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地区特点、教师素质、经济条件、学生学情等灵活设置本校或本地区的语文课程,以便于更好地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从整体上逐步提高。

(3)语文评价应注重整体性与综合性。评价形式应以发展的眼光,注重主观与客观、纵向与横向、现时与延时评价相结合。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形式,摒弃繁琐的知识分析型考试,提倡围绕主题的开卷考试与口试。

3 生活化的语文教育。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她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联系学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联系学生的喜怒哀乐,乃至联系学生灵魂深处的密室,这样的联系,不仅能叩响学生的心扉,而且能使学生学到活的语文,养成活的运用能力”。

(1)语文教学生活化。要将语文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语文教学的课堂,让语文教学充满着时代的气息和活力。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正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丰富的工具和资源,努力寻求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链接点,不断汲取时代活水,走进学生生活,使阅读文本生活经验、学生个体生活经验与社会生活在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接触、碰撞、交流中展开,以此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生活语文化。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有着极为浓郁的语言氛围,我们要深入学生生活,充分挖掘其中有效的语文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的时空,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好习惯。社会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我们要带领学生积极投身到这个广阔的天地中去,从平时的看书读报、待人接物、参观游览等生活实践中自觉运用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增强主动参与意识和现代公民的意识。

第2篇

关键词:生活化 初中 思想品德课堂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最终归宿,教育内容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求知中生活。那么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手:

一、捕捉生活化素材,导课精心

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学习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性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思想品德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联想,诱导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上课用心

学习是为了应用。可我们的学生缺乏运用思想品德知识和思想品德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所以我们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思想品德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境体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思想品德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乐趣。

例如,同样还是去年在《学会合理消费》这节课中,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模拟创设了“非常购物6+1”活动。

就是准备了耐克运动鞋、一次性杯子、MP3、手机、小说《水浒传》、爱心捐款10元共六项可以消费的商品,给每个小组的学生500元的的“资金”,然后请每个小组去“消费”,并在“消费”后谈出“消费”的理由。在每个小组“消费”并说完自己的理由后,再安排学习小组相互评价“消费”方案的优点和缺点。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体验创设安排,让教材内容“走出”课本,成为学生可以触摸的生活化的对象,让学生在生活空间中学习,在生活实践中感知。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新的一面,让学生去体验思想品德的无穷魅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增辟生活化活动,实践课细心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要求我们教师要把学生从长期的“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而且新课程改革不只是局限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还应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现行思想品德新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是需要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才能完成的,这就要求课外教学的开放,使教育由课堂走向社会,由学校生活走向社会生活。

1、走出去,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有效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开发。社会调查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调查,也可以是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带着问题回家乡调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具体进行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后把调查到的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在课堂上汇报:(1)、改革开放以来宝应县的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巨大。(2)、宝应县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吃、穿、住、行、家用电器、通讯工具等方面的变化来说明。(3)、宝应县人民休闲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听广播、听收音机,到现在看电视、旅游、蹦极、攀岩等;而且休闲空间从户内转移到了户外。学生把调查到的资料和情况在课堂上讨论汇报后,我又组织学生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通过这样的社会调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给家乡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不平凡的变化,进一步理解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又如在去年教学《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去调查你所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哪些卫生死角?找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想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交流,从中我发现学生设计出了许多方案:有充分利用街道宣传栏进行环保宣传的,又一起合作写环保倡议书的,有写给骏升企业厂长的信,信中诚恳指出危害的……通过参与社会生活,不仅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深化,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对于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请进来,改变教师的“一言堂”

走出去是一种方式,请进来也是一种方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结合教材和课堂教学,请一些专业人士、行家里手到学校里来开讲座、作报告、举行座谈、进行辅导,都是很好的做法。

3、借助多种传媒,打开教学的窗口

第3篇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学习时能够利用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日常生活形成系统的联系,让学生走进教室学习时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成独特的理解和观点.教师要善于利用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及现象,让学生主动在大脑中利用生活经验构建知识框架,通过原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的知识.教师在教学准备的过程中要多下些功夫,注意收集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到课堂上,将学生引入到生活情境当中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细胞吸水原理的教学时,可以设置一些情景来引发学生思考,如:放置一段时间的蔬菜会变蔫,但是拿水壶往菜叶上洒些水,一会儿蔬菜就又变得新鲜了是为什么?家里腌咸菜的时候,只往缸中放入盐和菜,为什么过段时间缸中就会有水出现?还有在给农作物施肥时,若是一次性施肥过多,通常会出现常说的“烧苗”现象是为什么?当教师提出这几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时,就会引发学生的思考,因为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是却没有往生物学的知识方面想过的,现在课堂上提起,当然会引发学生无限的思考和想象.这样一来,学生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带着问题进行思考,更加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新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营造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的教学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时代了,课堂教学更加需要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配合与交流.现代课堂教学应该将教学主体更多的转向学生,让学生了解到教与学是师生双方参与的事.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营造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课堂沉闷的局面,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当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生活实例,让生物课堂更加生活化,轻松化.比如在讲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泔水油问题的报道和视频资料,然后趁此机会介绍说,科学家经研究已找到利用泔水油提炼生物柴油的方法,预计不久将投入使用.这样的教学形式,利用生活的中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生活中的事物丰富生物课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以及自然环境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跟生物学相关的事物作为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生物学知识.例如在讲授生物适应环境的课程时,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木,为什么有的树木如杨柳就会落叶,而松柏就不会落叶?学习体温调节的课程时,让学生自己感受自身体温调节,可以试着从温暖的环境进入寒冷的环境,切实感受自身的调节系统做出的反应等.利用身边的事物,例如窗外的树木等对生物学知识进行最亲近的体验,利用好生物实验室以及图书馆等资源,将生物学课本上的知识尽可能多的在生活中实践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存在,不再排斥课本.教学不仅仅是体现在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一简单的层面上,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相结合,实现教学生活一体化.

四、作业布置的生活化

作业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教学课堂的延伸,而是学生课外的家庭生活或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应当体现学生生活的一种状态和态度.学生学习生物就是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将来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去,因此作业不应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做题,为了考试而做题,而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其实初中生物学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相当地紧密,所以,生活化的作业也不难布置.例如,布置学生分小组对周围的食品安全问题展开调查,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搞一次垃圾分类必要性的宣传,形式不一,完成实践报告等,这些作业都是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作业形式多样,难度适中,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并在作业过程中加以监督和鼓励,学生不难完成.重要的是,在作业后要给与恰当的评价和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看见自己的优势和进步,产生信心和动力.

总之,提倡生物学科教学的“生活化”是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寻找生活中的生物学科的元素,还原生物学科的本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解析和诠释生物学科的奥秘.

作者:周文娟 单位:江苏省昆山市城北中学

第4篇

关键词:生活;化学知识;中学化学;化学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089-01

一、引言

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初三才开设这门课程,学生对化学充满着好奇心,并有一定要学好化学的决心,但化学本身具有知识高度抽象,反应机理错综复杂,化学用语枯燥、难记、易忘的特点,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和增多,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减弱了。据许多调查统计的材料表明,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掌握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很有必要的。

中学生是学习化学的起始,对新鲜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这是由这个年龄段的特点所决定的。不同基础,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学校的中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兴趣较高[1]。所以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特点,弄清楚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促进化学教学的进行,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对社会有用之人。

二、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学习化学时不在感觉神秘

中学化学教材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学科,就在于它更贴近生活实际。化学科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在生活世界中,人类通过对周围世界的直接感知,获得了关于周围世界的感性知识,这些知识经过进一步概念化、系统化就形成了化学科学理论。因此德国的思想家胡塞尔认为,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抽象图景,是生活世界的理性产物[2]。但科学理论如果仅仅是作为观念上的产物,而不回到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也就体现不出其应有的人生追求和价值,也就无法经过实践的检验使自身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化学科学其实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世界。

生活为化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教育因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因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迁,没有人的生活便没有教育。所以在生活中学习化学,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化学不再是神秘的,而是就在我们的身边,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起来就有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怎样使学生保持并拓开这份兴趣是化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驾驭课堂教学的关键。大量资料都表明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是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可以使他们把课本知识转化为直接经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深化和能力的培养,又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认真听完本节课的信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讲醋酸时可以告诉学生几种醋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几个小用途:在鱼类不新鲜的情况下,加醋烹饪不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杀灭细菌;醋可以作为预防痢疾的良药;醋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将室内门窗关严,将醋倒在锅里漫火煮沸至干,便可以起到消灭病菌的作用;杀鸡鸭前20min,给鸡鸭灌一些醋,拔毛就轻易了;衣服上沾染了水果汁,用醋一泡,一搓就掉;用醋浸泡热水瓶中的水垢,可以达到除垢的目的;夏天毛巾易发生霉变而出异味,用少量的醋洗毛巾就可以消除异味。

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是以考试为中心,以分数为目标,脱离了生活,忽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可帮助学生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化学知识,以致多数学生学了化学用不上,不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等的密切联系,读到高中毕业,竟解释不了身边的简单生活现象。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把课本知识鲜活起来,把学校小课堂与生活大课堂联系起来,把大自然社会生活搬到课堂里来,也可让学生进行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条件许可的可以进行研究方案,并帮助实施。使学生课内所学、课外有用;课外见闻,课内升华。在这样的内外交流过程中,课堂变大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促使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发展性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

化学是一门根植于生活之中,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人体自身的生化反应、大自然的化学变迁、生活中的化学常识,无不闪耀着化学知识的火花。而且随着新的课程改革为我们带来的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生经过较长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都积累了一定的化学知识,明白生活是获取知识的源泉,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才能更好地接受知识。

在高中新课程实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重视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注意在做、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注意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帮助学生通过现象、直接观察和操作演练,将知识与学生个人生活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启发学生运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去感知和理解新的化学知识,并引导他们解决一系列的新问题,允许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自己,显露和发挥自己的才能,使之感到骄傲和自豪,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感,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淑,应桃开.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真实背景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7,(4):38-51.

[2]刘克文.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J].化学教育,2007,(05):8-10.

[3]温莉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化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04):29-30.

第5篇

一、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手的动作和脑的思维结合起来,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例如《千克和克》的教学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首先,我让孩子们利用课余时间和家长一起到超市调查,哪些日常用品的计量单位用千克和克,使孩子对千克和克有了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将自己的调查记录下来,在上新课时进行交流,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在进行《吨》的教学中,我要求孩子做一份调查报告,如何节约家庭用水,时间为一个月。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将自己和家人节约用水的方法记录下来,然后将本月的用水量和上个月进行分析、比较。其实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

二、大胆设想,选取贴近生活的课题

为了提高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我们要为学生随时提供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的机会。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我们要注意把握契机,抓住教育教学的切入点,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应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力争做一个有心人,我会根据学校当时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贴近生活的实践课题。如:我在教学小学五年级数学“表面积的计算”内容后,正赶上“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工作,这时学校也计划粉刷校舍、走廊和围墙,校长又安排我量面积并计算大约所需金额,当时我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利用这次机会,带领学生开展一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就这样,我和同学们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提出并动员学生为美化校园出一份力,我的动员得到了孩子们的响应。

我带领他们观察了我们学校的围墙、教室等地方,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综合实践中去。最后我决定让全班学生分组进行粉刷校舍、走廊和围墙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人人参与,提高了能力。

三、动手操作,拓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空间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加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是人们要想深入了解和认识事物,就必须亲自参与尝试、体验,亲自去做。在省优质课竞赛《玩玩三角板》教学时,我围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常用的学习工具――三角板进行挖掘和开发教学内容。我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拼一拼、转一转等回顾再现亦已掌握的几何形体知识构架,了解有关三角板的自身特点和数学史话,竭力挖掘玩三角板中的有关数学思考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

有一个环节是这样设计的:拼一拼,体验三角板中面的魅力。

1.利用一副三角板拼着玩。孩子们发现:含30°角的三角板的长直角边与含45°角的三角板的斜边一样长。然后他们知道:只有把相同的边重合才能拼成四边形。

2.两人合作,用两块同样的三角板相同的边重合拼图形。

A.用两个含30°角的三角板拼图形。(六种拼法)

学生尝试并交流:怎样拼才有序?

B.用两个含45°角的三角板拼图形。(三种拼法)

比较思考:同样是两块三角板,为什么拼出的种数不同呢?

我让孩子们拼图是为了让学生经历两个层次思考,先是利用一副三角板尝试拼图,发现有两条边是相等的,只有将相等的边拼在一起才能拼出熟悉的图形(四边形),学生在这个环节有了一些拼图技巧和经验;然后通过两人合作,用两个同样的三角板拼图形,一个拼出了六种不同图形,学生体验拼图,并交流发现有序思考,而另一个只能拼三种,引导学生思考里面隐含的原因,形成了数学活动经验,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6篇

一、将语文与家乡文化“链接”

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力。

我在教了《龙的传人》后,我向孩子们提问:我们家乡与“龙”有关的名称有哪些?――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于是,我就在思考:如何把课堂延伸,扩大知识面,拓展视野,获得实践能力,培养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的意识和精神?为此,我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家乡‘龙’的调查研究”活动分如下几步:

1、回家问问父母,问问家人,问年龄大的老人,家乡有哪些与龙有关的名称。

2、了解这些“龙”名称的来历,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广泛收集信息,去发现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答案。

3、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

汇报课上,我发现有的学生写出了鲜活的调查报告;有的写了“青龙河的来历”――为保一方平安青龙与黑龙大战八天八夜最后英勇牺牲,为了纪念青龙将这条河命名为青龙河。双龙大战的情景写得栩栩如生。有的同学则用童话的形式写了“坤龙水库的形成”。其语言的丰富,想象的丰富令人惊叹。

学生在调查研究活动中,通过与别人的交流,提高了说话能力,扩大了知识面。他们在调查活动中不再局限于学校课堂和已有教材,走出了学校,走出了教材,走向了社会,广泛收集了许多课外信息,接触了许多新事物,真正感受到了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这无形之中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求知、努力创新的意识。我惊喜地发现,在社会调查研究活动中学习语文,学生的倾听技能、发问技能、观察技能、记录技能、访谈技能、调查技能等无疑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培养。

二、将语文与日常生活“链接”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随着和煦的[星酷网][星酷网]春风,基础教育改革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死背硬记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的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因而,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尝试,让孩子走入生活,触摸生活。

1、班级生活,学习天地。充分利用好语文课前的2分钟,对学习语文很有帮助。对小学生来说,从生龙活虎的课间活动过渡到紧张的学习活动,真是很难。因而老师大多要在讲课前进行组织教学。近几年来,我尝试着进行这样一种组织教学:既能提高语文水平又能达到收心的效果。这种组织教学的内容,是随着语文教学任务的不同而变化的。

(1)识字。二年级语文教学的任务主要是识字,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组织教学:上课铃一响,就用田字格小黑板出示一个生字(带拼音),让学生边拼边书空。这样,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比静坐喜欢多了。再利用一点点时间读或说字形,正确的奖给大红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这样,每节课学生都能在愉悦的环境中额外记下一个或两个生字。一年下来,就记住了400到600个生字,大大提高了生字教学的效果,为阅读打好基础。

(2)说话。三年级作文的主要形式是看图写话,结合作文教学,我的组织教学内容也有了改变。有时,我着重训练学生的看图说话能力。一上课,就用投影仪打出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被画面吸引,边观察边议论。观察了几秒钟后,就指名用一、二句话说说图意,用上好词好句的给予表扬。这样,既完成了组织教学,又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为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大意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时,我让学生进行词句积累。每节课,都在屏幕上打出一、两个好句子或一段词句优美的文字,让学生用一分钟识记,积累写作的“砖”和“瓦”。经过训练,发现许多好词好句已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从而使文章生动起来。

(3)阅读。四五年级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高了,并学会了做读书笔记。在每节课的组织教学时间里,我指名一、二位学生将课外书中抄录的好段落、好句子念或背给大家听。一个学期下来,明显收到了效果。一方面,更多的学生主动去阅读课外书,另一方面,写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第二学期,配合写事作文的教学,就轮流让学生利用一分钟说说新鲜事。这新鲜事来源广泛,生活、广播、电视皆可。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做生活的有心人,并为写作提供素材。渐渐的,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了会听、会想、会说的习惯。

2、校园生活,识字的乐园。学校教育的第一课,我引导学生参观校园,介绍自己。校园美丽的环境就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识字乐园:学校、班级、功能室的标志和名称,宣传标语,校风、校训,画廊、板报等等,这些,在过去它们只是作为一种装饰,老师并不意识这些就是课程的资源。如今,经过我们适当的点拨,已经拉开了儿童识字的第一幕,孩子们在这美丽的环境中快乐地识字。不仅如此,校园文化中的那些汉字还为学生提供了导向,更有其内在的文化底蕴,激发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3、社会生活,识字的天地。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其生命力。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施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快乐的学校”。面向社会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方式让学生关注本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国内外的重要事件等……在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

(1)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识字许多字的认识都来源于日常生活,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物,如路牌名、车站名、商店名、商品价牌、广告牌、电视节目名称等,都经常出现使用频率较高的汉字。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事物在生活中识字,不仅可以使学生多认识汉字,还可以在识字中得到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还要经常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可以指导学生将课外识的字制作成卡片装进识字袋或剪贴成报,定期在班上交流;也可以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识字树”“识字墙”等,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人认识的字变成全班认识的字;还可以定期围绕一个专题 ( 蔬菜、水果、花草、树木、动物、文具、玩具、用具、商标、广告、路牌、生活用品、书籍报刊、影视节目…… ) 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

(2)在社会交往中识字社会是一广阔的天地,孩子每天要接触人,接触社会,接触各种各样新鲜的事物。他们在交往中学会交流沟通,同时也发现其中识字的乐趣。节假日随父母走亲访友,一声称呼、一句问候,你会认识很多亲戚朋友;旅游途中,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让孩子们感到惊讶与欣喜的同时,又了解了几个新名词,结交了新朋友。

(3)在新闻中识字社会在发展,每天的新闻报道,各种突发的重大事件,人们街头巷尾谈论的话题,同样是孩子们识字的主题。我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非典”的防范,“神州五号”升天,残疾人运动会……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事件,家家户户都关心,孩子们也在其中。而以此为契机识字,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他们发现电视里、报纸上的新闻,他们能看懂、读通的时候,他们的识字欲望会空前高涨。

第7篇

课堂教学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为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了丰富而又鲜活的材料。化学新课标明确要求:化学课程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实现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生活化课堂,注重学生的生活感受与体验,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探寻,从生活中学习,又回归于生活,产生对自然的兴趣,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养成乐于探究的习惯。

二、生活化课堂的基本特征

构建生活化课堂,不是让生活代替教学,而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密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细微变化或奇妙的现象,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选取学生生活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帮助学生确定探究方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激励学生更多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探究奥秘,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1.注重学生的直接生活体验。

杜威曾指出“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也许能使人产生某种行动……但这种知识不能培养个人的主动性和使他忠于他人的信念”。直接生活体验具有亲历性、情境性、具体性和原创性的特征。现代社会,中学生在走进课堂时大脑并非一片空白,他们通过各种书刊、杂志、电视、电脑等媒体以及自身的生活实践已获得大量知识信息与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根基和源泉,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直接生活体验,让学生以原有亲身经历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为背景,丰富、扩展和提升学生个体的认识,并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

2.关注学生当前的现实生活。

新教材非常重视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应用化学知识判断、解释、解决生活中有关问题的素材。构建生活化课堂,就是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现实生活为载体,关注学生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事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不断解决问题,发展个性和能力。

3.营造学生未来的可能生活。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科学是把双刃剑,化学科学尤其如此。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材料、能源、健康、环境正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生活中密切关注的话题。构建生活化课堂,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树立保护环境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改善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人类未来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中学阶段又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化学课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之一,必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主要途径

1.增强师生关注科学、关注生活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前提。

意识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取上还是编排上,都体现了生活化的趋势。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按照新教材的要求和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搭建起生活与知识的桥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而是运用以前的知识经验,从课本中罗织条条框框的知识点,通过题海战术、机械训练提高应试能力,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一些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成果。如我国的能源问题、超导材料、金属材料、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科学的发展会给社会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教育学生节约水电、节约粮食、植树造林、回收废品、减少废弃物、使用绿色商品等,增强学生服务社会以及对全球发展性问题的关心、参与意识。

2.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础。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富有知识的地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处在待加工者的地位。在信息化时代,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知识信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因此,构建生活化课堂,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动脑、动心、动情、动手获得知识。

3.开放课堂教学内容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源泉。

教材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开放课堂教学内容,就是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及时将社会和日常生活信息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渗透于人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环境、资源、能源等各个方面,丰富和补充现有教材。具体教学中,主要抓好两个方面,一要立足生活,制定教学目标,二是学习内容要体现化学的实用性。如在学习“乙醇”知识时,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究“酒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饮酒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乙醇在催化剂存在下被氧化成乙醛、乙酸,从而解释过度饮酒对人的危害。乙醇燃料可以用植物制造,因此是可再生能源,目前已成为石油等能源的替代品;通过资料检索认识酒文化的发展历史,酒精在新能源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这样,将生活经验升华为化学知识体系,以化学视角审视生活中酒和酒精在解决能源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既体现了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又拉近了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了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保证。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讲授教材,而应看做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构建生活化课堂,就必须更新教学方式,改变系统的、严密的知识点学习,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寻找化学实验与生产生活的结合点,探索进行“并进实验”教学。学习“卤素”,在并进实验中增设“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测定”的生活科学实验;进行“葡萄糖”教学,在并进实验中增设“糖尿病人尿糖的检测方法”的(病理检验)实用性实验;“蛋白质”教学,在并进实验中增设“纯棉纤维、纯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检验方法的比较”的实验等。这样,将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实验原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感到化学非常有用,科学就在身边,既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

5.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补充。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化学教学的目标、维度、功能都在发生着变化,构建生活化课堂,就是要寻求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建立多元化的课堂学习体系,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课外书籍等了解科技动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调查报告、小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呈现。如在学习“化学反应能量”后,让学生查询目前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最新进展,组织学生分工合作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本地使用燃料的种类、来源、方式和热能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形成调查报告。这些实践性作业与纸笔作业结合,较好克服了“题海战术”机械训练带来的弊端,从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增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决心。

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化学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回归生活,不仅是化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化学教学只有真正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才能展现化学学科的优势,达到最佳化学课堂教学效果。

第8篇

关键词: 新课程 英语 练习 特征

前言: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因此,新课程下的英语练习应以学生为练习主体,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与审美价值观。”

1.练习应突出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从生活中寻找思考解答的灵感

1.1练习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尊重他们的选择权与自。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因此,作业布置也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与自,选择最能施展自己才能的作业形式。利用课外时间,可布置一些贴近生活的练习,像课本剧表演、网上搜寻资料、课外调查报告、环境状况调查、搜集英语广告等形式。如假期里根据学生居住地划分合作单位,共同完成介绍当地名胜、编制英语报等大型合作项目。学生各尽其才,各负其责,主编、美工、排版、打字搞得有声有色,报纸内容精彩纷呈,报名各具特点,如“Happy English”,“English Rainbow”,“English Garden”等。在众多的活动过程中,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学会了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将课堂上学得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学习的自学能力,体验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1.2练习应能突出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与综合应用能力。

新课程所提倡的“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的要求,其作用是通过练习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作业内容要与现实生活有着某种联系,使学生能运用英语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即“做事”。让教材中所学语言材料从他们亲身体验中自然流淌出来,真正学以致用。这些作业都是根据教材中相关课文内容组合安排的,既可以使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抄写为有意义的参与,又突出了作业的实用性。生活化的实践性作业,目的是让他们快乐地完成作业,使他们在作业中取得成就感反作用于课堂学习,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积极情感态度。实践证明,“生活化”的作业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扩展了语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

2.练习应体现主体的情感交流性,培养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与鲜活思想

2.1练习应按照学生学习基础不同而布置不同的练习,缓解学生畏难心理。

无论哪种课型,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都是作业布置。教师带着鲜明的鼓动人心的情感完成最后“一笔”,能使学生“余情未尽,兴趣盎然”。如可以用“Let’s do Exercise 1,shall we?”“Please do the exercises if you can understand very well.”等充满感情的话语代替命令式的强硬的布置方式,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作业可以设计为若干种形式,确定不同的要求或难度差异,让学生决定自己通过何种活动来完成,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而且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学生本身的有利条件,以利于个性化的发展。如讨论my family(father,mother)之类的话题时,要考虑到单亲家庭和生理有缺陷的学生,可让他们选择不同内容,以建立和维护学习安全感(情感的基本需要)。另外,作业的完成程度也要多元化,尊重差异,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教师应以鲜明积极的感情魅力去感染学生,解除他们心中的障碍,使他们欣然接受并积极完成作业,从而在师生之间拉起一条超越课堂教育范围的纽带。

2.2练习中要体现自我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发展自我、提高自我。

作业过程是学生再次接受教育、从中发现自我的得失过程。学生在完成具有情感教育意义的作业的同时,能渐渐受到熏陶和启发,养成明辨是非、勤奋苦练、颂扬民主等美好情感。如针对教材中“Why don’t men do a bit of housework?”的讨论题,可发动学生准备资料,阐述观点,第二天上课时进行讨论。这样,他们不仅复习了课文所授内容,还受到了传统的德育教育:我们应主动承担家务,减轻家长压力。另外,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谚语对学生也具有非常深刻的激励作用,可在平时以“一天一名言”的作业形式展示出来。如学期初,他们会勉强自己:“A good beginning is a half done。”失败时,他们会安慰自己:“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这些寓意深刻的谚语,让他们心灵得到洗涤,情感得到升华。凯洛夫说:“情感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作业的情感性有利于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平台,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为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3.练习应围绕评价的作用,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由练习而带来的成功,让他们尝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3.1练习应能让每位同学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因此,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努力以成果的形式呈现时,他们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体验作为一种自我欣赏会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的作业得到肯定,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又会进一步转化成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和乐趣,使他们把英语学习当作一种快乐。

3.2练习还应该有教学反馈的作用,促进教学相长。

当学生在特定的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积极地获得和积累相关的学习经验时,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成就动机,教师也会感受到教学的成功。当学生脱口而出“Too much talk and too little work won’t make you a good boy.”时,还用再去提醒他们注意名词的可数和不可数吗?这种作业比简单枯燥的讲解、默写单词无数遍、错了加倍罚等强硬手段效果要好得多。实践证明,只要教师为学生开辟广阔的交流空间,积极引导,就能“坐享其成”,品尝教学成功的硕果。

第9篇

陶行知认为:“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并由此提出“社会即学校,……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要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生活教育论”的意义就是冲破学校与社会的高墙,把学校伸展到整个社会,把教育从“荷包”中解放出来,扩大学校教育的范围。

而教育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倾向在现代教育中仍存在。教育在自己营造的圈子里,脱离社会生活,自我完善,自我欣赏,不能及时地反映社会。

新时代呼唤教育的革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认真贯彻陶行知“生活教育论“的教育思想,在教科书的体系建设上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在教材的前言“致同学”中就明确提出了“走进语文,走进生活,走向社会,提高语文素养”的口号,并把正确处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作为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从文本到文本后的习题,都处处注意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吕叔湘语)。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一以贯之地发展学生观察、理解、认识生活的能力,使学生能自觉地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有积极作用。

我们不妨从这套教材(2004年第一版)的习题设置这一角度入手,以求窥见陶行知“生活教育论”思想在这套教材中的具体体现。

这套必修教材共五册,文本后的习题分为“问题探讨”(或“活动体验”、“文本研习”)、“积累与应用”两大类(限于篇幅,“写作实践”未涉及)。这套教材习题287个(其中包括所有选读文本后的习题),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约有41个,占近15%,占有相当的比重。主要内容列表如下:

以上习题不但匠心独运,而且紧扣“生活教育论”思想,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 加强片段习作的练习。例如第2题的仿写、第3、18题的写小故事,第9题的写心得,第19、22、24、39题的剧本改写等。这类练习多则五六百字左右,少则一两百字上下。所写的内容既从课内引申出来,有向课外延伸出去。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联系所学,联系生活实际,均能顺利完成此类习题。这样,片段小作成为文本阅读和大作文之间有益的补充,并相得益彰,将作文练习的大小结合落到了实处。

二、 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关注环境。例如第1题自己与父母的交流,第4、41题对自己人生最有启发的语句摘抄,第5、7、8、10题关注自身的经历和体验,第14、20题观察周围熟悉的人和事物,第22、32题对诸如老年人生活等社会现象的了解等。习题的设计者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并进一步将他们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社会天地,让他们在发现自我的基础上增强作为社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千教万教教人学真”(陶行知语),这类习题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发挥了正确的导向和积极的育人功能。

三、 突出写作的实用性。例如第11题写解说词,第15题写墓志铭,第16、22题写调查报告,第25题日常生活表达,第30、34题的演讲,第35题的论辩,第38题写座右铭,第31题的记者提问和第33题的面试回答等,都从教材应用性目标出发,重视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应用的能力,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来呈现,恰当地处理了吸收和表达的关系,突出了语文“工具性”的性质和教学服务于生活的特点。

四、 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例如第6题“寻觅青春经典”活动,第12、23、28、29、36、37题利用资源,查找资料,了解相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第26、27、40题阅读名著名篇等。叶圣陶先生曾说“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习题设计者有意识地结合课内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查阅资料的习惯,通过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同时《课程标准》规定了课外阅读的量化指标,高中三年应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因此,设计者进一步彰显语文“人文性”的性质,力图通过习题的配合引导,让学生更加重视语文的课外阅读,培养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阅读后的各类交流活动,又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由于教材能紧扣“生活教育论”设计习题,充分发挥了习题应有的导向启智、激活动机、迁移转化等功能,这就交给了学生一把打开生活宝库的钥匙。而学生一旦拿到这把钥匙,不仅可以在中学阶段语文学习有很大进步,而且可以终身受益。

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就牢牢地抓住了“生活教育论”的思想,在总体结构中贯穿了语文学习和生活实践密不可分的线索。我们应该从根本上把握住编者的这一思路,充分认识到教材习题的设置是向外扩展的,通过有限篇目的教学和更多的广泛阅读引发学生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值得期待的是:牢固树立“生活教育论”的教育思想,扎扎实实用好联系生活的课后习题,我们就能大幅度地提高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教材“例子”的功能,结合多姿多彩的生活,将学生的触角引入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就能将语文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更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①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②陶行知著《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几点感悟

“教学生活化”,源自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生活教育”即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教学生活化”就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的生活质量,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理解知识,用知识来生活,许多教师提出了“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并进行“生活化”理念下的教学的尝试,也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谈谈我对初中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教师要树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教学的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教师学应认识到学生作为生命个体,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思考参与课堂生活,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教学一切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有了这个理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思考: 这堂课最终会交给学生什么样的生活知识;该怎样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这堂课;对于这堂课学生的已有知识是什么,要用什么样的生活情景导入这堂课;选用哪些素材设计既有生活性又有深刻性的探究活动,这个探究活动,学生的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会探究到什么样的程度;教材中的这个概念我该用什么样生活知识让学生理解等等。对这些问题思考是教师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基础。

二、整合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体现生活化

新教材编写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材中不乏社会事件的展示,不乏生活实例的列举,但还是难以赶上社会时事的瞬息万变。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依据课程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作取舍,可以选用当前有针对性时政热点作为素材,可以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又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来替换、改造教学资源,也可挖掘自身的资源,“现身说法”。尽可能使抽象内容具体化,学习内容生活化。尤其可以选用当地学生生活情景或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更能感同身受。比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中,不必机械照搬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设计。可以选用的生活的具体素材很多,因为学生自己也是消费者,也会遭遇某些商品价格上涨,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景为素材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教师的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要利用形式新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情景模拟、讨论、等活动来组织课堂,由于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学习生活、日常生活情境的再现,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教师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感悟到他们就是生活的主角,让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理解、领悟相关的经济学、政治学等道理,锻炼能力,感悟人生的意义。如果课堂没有生动的生活化活动和学生的主动参与,理论讲解再详细也是低效的。但,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活动的开展一定要有序,要有活动的必要意义。要注意活泼与秩序相结合,效率与效果相结合。

四、树立良好的教学生活氛围,走进学生生活世界

学生是生活的主人,是未来生活的创造者,自然也应是教学真正主体,教师是教学生活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所以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权威,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与人格尊严。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问。例如:在学生回答问题中,教师应站在一个倾听意见者的角度,不要随意打断学生,也不要武断的否认学生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学生的观点与建议可能偏离主题,教师应做出适当的引导,引导的过程中应辩证的分析学生的观点,等等。这样才能贴近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理。才能真正融入学生,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实际,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这样教学才能贴近学生生活,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堂外要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

第11篇

摘 要 学生的心理因素犹如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只有紧紧把好这只手的脉搏,“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打开心门,打开心结,才能有效激发和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本文就对此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学习兴趣

一、应用情趣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在教学方法上,也可以应用情趣教学,特别是研讨型的课题,师生共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当然要有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不可高高在上,要认真地听取学生的发言,给予积极的肯定,鼓励学生发言。不可因为不同的见解而固执己见,语气生硬,讥笑学生,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对教师产生反感抵制的情绪。而应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觉得有亲切感、亲和力。教师授课的语气不能是平铺直叙的,而要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以情感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当然,讲授的语气是随教学的内容而变化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要问的问题有所准备,精心备课。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导,例如在研讨性的学习中,可以精心地设计问题,做到一题多解,这样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就行。同时,对于提问也要讲究技巧。有时唯一的答案有多种提问的方式,这样就可以很好地打开学生思维的灵活度。对于较难一点的问题,教师也不要为提问而提问,可以给出答题的技巧,做出指导,循循善诱,降低问题的难度,不致于令学生摸不着边际,干脆放弃思考,把问题留给老师,这样老师就容易处于一种被动的境地,课堂的气氛当然活跃不起来了。除此之外,对学生的思维如何打开呢?要善于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创造情境,调动学生的想象、联想。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重在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不可事事包办,有些是代替不来的。有些课文可以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

二、讲究创新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创新教学包括教师创造性的教和学生创造性的学两方面。众所周知,教师在年复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总会自觉不自觉的形成一套教学模式。但是,如果我们一味满足于轻车熟路,无论上什么课都沿用既定模式,上课之前,学生已知道教师要讲什么,教师授课的内容和形式已在学生意料之中了,又怎么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呢?这样的课堂又怎么能保证学生不"瞌睡"呢。所以教师要敢于自我否定,大胆突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因为教师的教学素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因素。

教师首先就要创造性地理解所教学科的内容和结构,对其进行加工和再加工,设身处地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并能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的规律挖掘教材中的诱导因素。应积极创设富于变化和挑战的学习环境,要把自己融于学生之中,提出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甚至激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注意及时发现"闪光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信心。最好能把新授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白知识源于生活,又终将服务于生活。这些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必然潜移默化地 影响 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的教学方法、更新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个人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不断培养更多比教师更聪明的学生。

三、结合学科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学生正处于慢慢学会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可见语文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同时她也是一门语言学科,教师应当立足课本,拓展平台,扩大外延,联系实际,在平时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习惯,让他们认识到语文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语文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语文知识的获得也更多的来自生活实践。基于这一基本思想我在不同的课文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展开。如:在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课文教学中,让学生自演自评;利用网络将课本延伸开来,让学生现场感受祖国的各种文化遗产以及爱国主义的战争影片;联系课文,安排学生创办成长专刊等等。此外,在较长假期的作业布置上,也尽可能的采取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我让学生做过调查报告;给我写信并邮寄给我;推荐书目让他们选择阅读并和我交流写读后感等。通过这些形式,在丰富课堂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线,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语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第12篇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提出的,其理论体系源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以文字书本为中心,脱离实际生活,不能教给学生创造能力这一状况,吸收了杜威反传统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形成了“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生活教育思想。

其一,“生活即教育”的观点。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他说:“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其二,“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这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联系的。他认为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只是把社会上、生活中的东西搬一点到学校作点缀,好比给鸟笼放上一两片树叶一样。但鸟笼毕竟是鸟笼,绝不是鸟的世界,鸟的世界是树林。他提出“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把受教育者从鸟笼中解放出来,让学校教育延伸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把整个社会活动融入教育的范围,使学校与社会血脉相通。

其三,“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这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它是指“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三者的关系是“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可见“教学做合一”是强调以“行”求知,达到“学用一致”的目的。

二、“生活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1.“生活即教育”——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陶行知先生认为:“中国教育所以弄到山穷水尽,没有路走,是因为大家专靠文字、书本做独一无二的工具,并且把文字、书本这个工具用错了。”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症结所在——把语文中的趣味性、想象性、创造性和人文性教育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文学、知识之学、应试训练,以致学生学习负担重,费时而效率低下。

语文教育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还其本来面目,发挥其本身潜在的社会功能?要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打破教室的壁垒,变自我封闭为向生活开放,使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语文。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牵动学生的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一个整日闭门不出的孩子,怎能体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优美意境?而一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又怎能理解“地沟油” “黑心棉”“环保”的含义呢?要想迎来语文教学的春天,就必须注入生活的活水,使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

2.“社会即学校”——语文学习的途径

陶行知先生说:“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这段话的意思是要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学习。要学习,当然要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语言的社会性决定了语文教育的社会性。一个人所有的社会性活动都在自觉地进行着语文实践,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也就是语文能力的锻炼。

因此,课堂仅是语文学习的渠道,广阔的社会才是语文学习的海洋。我们不妨如陶行知说的那样,让孩子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星辰以及大社会之中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让他们随时随地学语文:逛马路时,看看马路边的广告牌;买东西时,看看产品的说明书……曾记得一位教师教“民谣”时,让学生走入社会,向周围邻居、亲戚、朋友搜集自己家乡的民谣,并用家乡方言诵读出来。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掌握了民谣的内涵及特点,更激起了他们对中国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学的热爱。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通向社会,通向生活,语文学习才会呈现丰富多彩、姹紫嫣红的生活活力。

3.“教学做合一”——语文教学的方法

“教学做合一”是与重教轻学,重书本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相对的一种理念。它强调一切教学都集中在“做”,主张教育与生活相联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目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了知识性、规范性和对内容的理解,脱离实际,高耗低效。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的到来,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普遍需要的将是如历史上超常‘才子’们那种出口成章的能力,因为他们要用自然的口头语言处理工作;那种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的阅读能力,因为他们需要读的东西太多了;那种‘下笔千言,倚马可待’的写作能力,因为他们的时间很宝贵。人们还需要文学。不过处理工作和生活实际问题的准确高效的口头和书面语言将成为每个人的需要”。要满足这种需要,继续走应试教育的模式,割裂教、学、做之间的关系是行不通的,只有把读写能力和理解相结合,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需要的创造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