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2 22:26: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从严治党交流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局党办:
按照局党办的统一安排,我校“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生活会于2019年12月25日召开,会议始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通过红脸扯袖等形式,收到了神良好的效果。在会议中,我们共梳理出四方面十个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交流议定措施,每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现就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在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开展集中学习的座谈的次数太少;二是两个重点文件及法规文件集中学习次数少,自学次数多,精神领会不够深刻;三是对党员个人学习效果不能及时跟进,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不明显。
改进措施:加强集中学习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会议的民主性,教育引导党员成为支部的主人,积极发言,利用积分制的评价导向作用,提高学习质量。
二、在严格党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对离退休党员的管理有些松懈;二是学习服务不能及时跟上;三是对从严治党的理念的形成不能和工作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
改进措施:加强离退休党员,实行会议请假制度,确因不能参会学习的要向支部理性请假手续,支部要将学习内容下发到支部微信平台,通过线下自学,定期汇报学习效果,对不能参会的党员,实行送资料到党员手中,提高学习效果。积极引导教师党员做好政策与教学的相结合,将思想引领与教学工作有机的结合,防止两张皮想象。
三是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支委会深入教学及基层学校次数太少;二是走访教师及学校中层、学生家长的次数少;三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没有建立。
改进措施:学校有针对性下发调研课题,促使支委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实行调查研究汇报制度,在每次召开支委会时,先汇报个人工作。每月至少将调查研究情况形成书面材料向支部报告。
四是在改进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支委会会议主要围绕事务性工作研究和安排,理论研讨学习次数太少;二是班子集中学习的制度不完善。
改进措施:每次支委会召开前,要组织一个小时的理论学习和讨论,强化对理论学习的理解和转化。每位支委要有座谈和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年上半年案件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县查办案件工作能认真贯彻中、省、市纪委三次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制定了“重点抓好自办案件,积极指导基层办案,注重发挥协调作用”的办案工作思路,创新办案方式,强化办案措施,严查各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一、总体情况
—月份,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件(次);初核案件线索件;立案件,其中科级干部案件件;结案件;处分人员人,其中党纪处分人,政纪处分人,受双重处分人;移送司法机关人;原创:组织处理人。通过办案,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万元。
二、自办案件情况
我县纪委监察局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认真贯彻各级纪委关于办案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着力抓好自办案件,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侵农、害农案件,惩处了违纪分子,保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取得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促进了县域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截止目前,我们已立案查处科级干部案件起,查结起,给予党政纪处分人,其中双重处分人;撤职以上处分人,移送司法机关人。
三、基层办案情况
我县纪委监察局历来重视基层办案工作。基层办案工作也连续多年受到了省、市纪委表彰。为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办案工作,我们于去年月份率先在全市成立了案件协调管理室,专门负责对基层办案工作的指导、督办和协调。
今年以来,我们为防止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因不下案件指标而淡化办案工作的倾向,由案协室牵头,通过建立案件协作区、成立基层办案人才库、开展办案竞赛活动等形式,不断创新办案方式,强化办案措施,提出了“查办案件工作一票否决制”,保证了基层案件数量,提高了案件质量。目前,全县个乡镇纪委和个县直部门纪委(组)已先后初核各类违纪案件起,立案查处起,查结起,处分人。查办案件比较突出的高阳镇纪委和教育局纪委均已结案起以上。
通过这些基层案件的查处,有效地维护了群众利益,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反腐败的实际成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四、案件协调工作
各级纪委在反腐败工作中负有组织协调作用,这既是《》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神圣职责,也是保证各类反腐败案件顺利查处的有力保证。我县纪委在案件查办工作中非常注意组织协调作用的发挥,在不断加强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查办案件工作协调机制,横向协调好与有关执纪执法部门的关系,纵向搞好本系统上下的关系,充分发挥各执法执纪机关的职能作用,形成了较好的协同作战模式:
⒈建立反腐败协调工作例会制。
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案件工作汇报、协调会议。由全县各执法执纪部门汇报各自查办案件工作情况和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疑难,统一研究解决。遇到重大案件需要及时协调的,由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办公室(县纪委案协室)组织有关部门随时召开会议进行协调。
⒉建立反腐败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除了在每季度召开的会上由各成员单位汇报各自受理的案件线索、交流和反馈信息外,县纪委、监察局案协室每月到县局、公安局、检察院、审计局等部门收集一次案件线索,交流和反馈有关信息,通过信息交流拓宽案源渠道,初步形成了县域内反腐败信息资源共享。
⒊强化案件移送制度。
县纪委充分利用审计机关在审计查帐方面、检察机关在取证方面、法院在掌握证据方面和公安机关在查处违管理秩序等方面的优势,对发现本县管辖范围内的党员或国家工作人员的重大违纪线索,要求各部门及时移送并进行查处,堵塞漏洞。
今年前半年,我们已召开反腐败协调小组例会次,交换案件线索起,相互移送案件材料份,组织联合办案次,有力地推进了县域内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
鼎信项目确实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根据福安市统计局的公开数据,从2009年到2014年,福安市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1:4:2变化为1:5:2,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则由218亿元飙升至960亿元,财政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由10.69亿元增加到了43.41亿元。
但是,当地村民并没有从经济发展中分得利益。在《经济》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不少村民都提出,希望企业能够立即停止生产,还给他们一片绿水青山。
然而,宁德市委宣传部却强调,鼎信项目符合《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福建省冶金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同时也是符合上海环科院编制的《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
环保志愿者尤勋认为,这一说辞正暴露出宁德市的发展规划出了问题。
“中国镍都”的代价
尤勋的老家位于福州市罗源县,那里有全国少见的深水港湾罗源湾,曾因海产丰饶美味引来无数食客老饕。然而,自从福建德盛镍业有限公司入驻罗源湾,海水日渐浑浊,鱼虾死亡不断,生态几近崩溃。“现在谁再去罗源湾吃海鲜,那真是有病。”
在亲眼见到镍铁合金冶炼对于当地生态环境不可恢复的破坏之后,他开始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文章,呼吁宁德市政府放慢发展镍铁冶炼的步伐。
他在博文中写道:“在宁德行署所在的蕉城区,也即过往概念中的宁德城的正东稍偏北方向,依次排列着3家镍合金企业。最近的是义联联德镍合金(位于漳湾镇,曾引发宁德市140名老干部联名反对),然后是福建海和实业,最后是福建鼎信镍业。而大多数居住在蕉城区的居民都不知道的是,即使是最远处的鼎信镍业,其与蕉城区直线距离其实不过才20公里。最近的联德镍合金是11公里。而在鼎信镍合金和海和实业所在的白马口东南方向大约11公里,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省人大立项通过的大黄鱼繁殖保护区――官井洋。”
事实上,如此众多的镍铁合金、不锈钢冶炼企业密布宁德绝非偶然。
7年前,宁德市政府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环三都澳区域发展规划》,其中提到:“要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带上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地区,要打造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链长、带动性强的重大临港工业项目,还要大力发展能源、冶金、船舶等产业,并且鼓励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最终,要把这里打造成为技术先进、支撑有力、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宁德市一位副市长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里,将会成为新的“中国镍都”。
再往前追溯,14年前通过的《宁德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工业富市”战略和“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同年并成立了“钢铁办”,正式开始宁德的“钢铁梦”。
2006年宁德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扎实推进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突出发展临海重化产业……规划发展城澳片区、漳湾片区、赛江两岸、溪南半岛和沙埕湾五大临海工业板块……推动大型钢铁、石化、电力、造船、煤化工等临海产业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形成产业集群”。
2014年的《宁德市冶金新材料及深度加工发展规划》,除了要把宁德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冶金新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和不锈钢深加工和贸易基地,还把冶金工业区东扩到霞浦的牙城,西扩到古田的杉洋。
发展到今天,周边村民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表达抗议,环保部甚至曾经“点名”福建鼎信实业有限公司“违法生产、废气扰民”。但尽管争议不断,湾坞镇村民的大片土地仍被征收、出让给鼎信企业继续扩建。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总规划师袁牧在了解到湾坞当地的情况后指出,现在意义上的城市规划,多数是指空间上的规划,对城市发展起到框架性或者指导性的作用。“城市规划会涉及当地经济、文化、环境等各种问题,一般来说,在规划之初,会对当地情况进行细致勘察,编制完成后再交于各级审定,只有在审定通过时才能变成当地的法规。不过,由于规划具有不可预见性,规划之初并不能预见到未来10年或者30年的情况。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环境成本太高或者对居民的生活有一定影响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讨论和商议,最后得出比较好的方案来解决现已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听之任之的继续恶化。”
宁德并非个例
作为重要的防腐蚀材料,在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镍的需求量巨大。中研普华研究员蒋欢向《经济》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不锈钢年产能3000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保持在70%,年产量2100万吨左右,其中含高镍的大概占30%,是当之无愧的不锈钢大国。
不过,镍合金冶炼的重要原材料――红土镍矿主要分布在赤道线南北30°以内的热带国家,如古巴、巴西、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地。因此,“一些企业会到红土镍矿资源丰富的国家建厂生产,也有部分企业选择从印尼、菲律宾进口红土镍矿,并在港口城市加工生产镍合金。”辽宁科技大学材料冶金学院的一位研究人员说。
蒋欢则表示,中国使用红土镍矿提取镍金属的公司主要分布在西南和华南地区,比如,江浙和福建一带。
2015年9月3日,记者前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沿海工业区。这里坐落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镍铁合金生产企业――江苏德龙镍业。蒋欢告诉《经济》记者,德龙镍业主要自印尼进口原材料,制取镍铁合金以及镍铬合金,进而拉伸产业链至制造不锈钢制品。年完成利税近4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带动就业近万人。
刚到陈家港,记者就闻到了明显的异味,当地人称,这里遍布工业企业,早就习以为常了。
由于江苏地势平缓,无法从高处俯瞰德龙镍业,厂区栏杆外又种满了两米多高树木,枝叶繁茂,难以观察具体的生产和排污状况。不过,记者注意到,自德龙厂区向陈家港港口延伸的公路上,有大量疑似红土镍矿粉末的砖红色粉尘覆盖其上,部分道路甚至已经由浅灰色变成了砖色。
听到记者想了解德龙镍业的污染情况,一位在工业园区内(园区曾经是村庄和农田)居住了40多年的村民说:“德龙镍业就是红色烟尘比较多,和周围其他工业企业的排污比根本不算什么。”
蹊跷的是,村民也提到了当地年轻人应征入伍的情况。“体检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合格,都是肺部有问题。”这与龙珠村村民的说法如出一辙。
实际上,近3年来,包括广西北海诚德镍业、山东郓城思达镍业、江海金德瑞镍业等多家镍铁合金冶炼企业均被曝光污染严重,吉林吉恩镍业甚至因此被国家环保部“点名”……
可以想见,如果把宁德的情况放大到整个中国,该是怎样的触目惊心?这绝对不仅仅是某一省或某一市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镍业发展的困局。那么,这些困局又该如何解决?怎样才能还给居民一个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生存园地?
环境与经济如何共赢
蒋欢告诉《经济》记者,尽管国内不锈钢的需求放缓,但高端技术装备发展潜力大,高端镍产品需求将持续旺盛。此外,镍应用广泛,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镍需求快速增长,进一步拉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扩大中外国际贸易交流,促进镍业全球化发展。
实际上,红土镍矿冶炼会造成污染的环节在于烧结和焦化。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硫酸雾、酸/碱性废水。“大量镍铁渣的堆置和填埋,不仅占用土地、污染环境,还给红土镍矿冶炼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峻挑战。”蒋欢说,矿渣综合利用的实现,将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共赢的关键。
对此,有着多年规划经验的北京金筠城规划咨询机构总规划师金晓哲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产业层面,可以用产业集群的方式来解决污染问题。”他进一步介绍说,以前在山东某地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形成产业集群,把产生的污染物集中起来,用做下一产业的材料,“这样不仅节约了资源,还可以提高居民的信任成本,降低环境成本。”
蒋欢也建议镍企在矿区建厂,利用当地矿产生产铁、不锈钢,打造全产业链。这样一来,还可以最大化绿色GDP。
“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不能光追求速度,而应该追求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不能盲目发展,污染环境,给后人留下沉重负担,而要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寥寥数语,点明了中国今后的发展思路:要看GDP,但不能唯GDP;既要看GDP,又要绿色GDP。
2015年8月中旬,《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其中明确,要贯彻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和依法治国的要求,聚焦党政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明确了追责对象、追责情形、追责办法,划定了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领域的责任红线,是督促领导干部正确履职用权的一把利剑。分析人士认为,加强中央及地方领导干部环境损害责任与义务,将倒逼政府树立并强化绿色GDP发展思路。
而宁德市的环保部门,从2012年开始多次对鼎信系列项目的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下达整改通知,但时至今日,市委宣传部却仍在强调“环保问题的整改需要时间,没那么快取得成效”。
更令记者以外的是,在记者进入湾坞工贸区、与当地村民交流后的当天晚间10点,市委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主动致电记者,次日又致电本刊领导,表示愿意配合媒体工作。但他同时告诉记者,“地方经济发展不容易,希望获得媒体的支持,尽量不要报道”。
一、抓思想政治学习,提高领导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
二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提高全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操作力和创新力。我处有3个党支部共43名党员,参加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自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处将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推动科学发展的难得机遇,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按照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以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组织广大党员参加,切实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安排,认真组织实施。在学习实践活动启动之初,召开全处职工大会进行思想动员,扎实做好各项准备,为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学习调研阶段,重点抓好学习研讨、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大讨论三个环节;在分析检查阶段,重点抓好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组织群众评议三个环节;在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阶段,重点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三个环节;在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认真进行总结,组织开展满意度测评。总之,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实现了统一认识、提高能力、解决问题、创新机制的目标要求,圆满完成了任务。
三是以“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为中心,提高全处职工的综合素质。8月,省交通厅在全省交通系统开展了“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活动,处迅速行动起来,首先召开全处职工大会,传达省交通系统现场会精神,在很短时间内拿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其次聘请专业老师进行微笑、普通话和礼仪培训,组织收费站员工参观高速公路总公司金寨路收费所和铜陵移动公司义安路缴费大厅。同时在铜陵交通系统率先戴上微笑牌,并在9月份评选出微笑明星4名,在全处掀起了微笑服务新。
二、抓责任制落实,把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建工作的要求,年初,处党委认真分析了处的现状,结合实际,制定了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并对党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全年党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从而把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今年4月份,市交通运输局直属机关党委下发了《局属单位党建工作责任制》。为了切实抓好责任制的落实,我处将责任书内容层层分解、级级落实、责任到人,并由党委书记与各支部书记签订了《大桥处党建工作责任书》,形成了上下贯通的责任体系,构建起了上下同心共抓党建的良好运行机制。
三、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整体合力
一是抓基层党支部建设。为了加强收费站的党建工作,6月份党委决定增设一名专职党支部书记,10月份决定收费站党支部和机关党支部各增补一名支部委员,从而使党建工作从组织上得到了保证。
二是抓好行政干部的培养教育、任用和考察考核工作。今年六月份,我处对中层干部进行了大面积交流调整并提拔正科级干部7名、副科级干部3名。实现调整提拔的干部满意率在80%以上;职工的满意率也在80%以上,对提拔对象的测评,有60%以上的群众反映良好。
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针对党员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利用“”、电化教育等形式,重点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市场经济、政策法规、时事政治等五个方面的学习培训。在组织发展中,我们严格坚持发展党员工作的“十六字”方针,今年我处培养发展了一名党员,确定了三名入党积极分子,调出了三名党员。
四、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单位
一是为职工办实事,切实维护职工权益。坚持开展送温暖活动,做到“四个必到”,即凡结婚、生育、住院、丧葬者必到,全年慰问职工28人次。同时坚持每年组织女职工进行妇科检查并定期发放女职工津贴。
二是组织职工参加各项活动,增强凝聚力。首先是我处积极组织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开展了篮球、足球和套圈比赛,尤其是元旦、春节组织的文艺晚会得到了全处职工的好评。其次是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在交通系统开展的乒乓球比赛中,我处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冠、亚军也被我处职工夺得;在市首届运动会上,我处获得羽毛球比赛男女团体三等奖;在全市交通系统“迎国庆,唱红歌”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三是团员青年热心公益事业,真诚奉献爱心。在“铜都鉴日”活动中,处团工委根据团市委的安排,抽调了五名团员青年参加了这次活动,他们积极主动,不怕辛苦,热心服务,发扬了青年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收费站还组织团员青年义务为来往的车辆提供交通问询服务,受到过往司乘人员的好评。在市文明委组织的“文明劝导”活动中,团工委积极响应,被抽调的劝导员中,大多数是团员青年,他们顶着烈日,站的汗流浃背也不休息,文明劝导,微笑劝导,感动了市民,触动了不文明者。先后完成了三次文明劝导任务,没有一个叫苦叫累。在铜陵县“9.8”沉船事故发生后,团工委积极响应团市委的号召立即行动起来,伸出温暖的双手,奉献无限的爱意,送去有力的支持,以实际行动帮助那些困难家庭走出困境,踊跃捐款,为遇难家属捐款500多元。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廉洁从政和拒腐防变能力
一是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年初,处领导与各分管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表》。
二是积极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今年,我们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准则》、党纪政纪等法律法规,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了警示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各项纪检条例、规定,观看警示教育影片、电教片,组织座谈讨论等活动,尤其是我处对进行的作风整顿及效能建设工作开展了一次“回头看”活动,增强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是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为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拓展从源头上防止腐败工作领域,进一步增强预防腐败工作的实效,根据市交通运输局的统一部署,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十月份完成了第一阶段——宣传动员阶段的任务,目前正在实施第二阶段——查找风险阶段的工作。
四是认真做好班子成员定期填报《铜陵市党员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和管理处科级以上干部定期填报的《接受现金有价证券情况登记表》工作,及时上报县处级干部收入报表,完成上报组织、纪检、中心组等相关部门的季报统计工作。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组织人事干事参加市委组织部的《干部任用条例》知识测试。今年确定一名重点工程廉政联络员,有三条信息被市纪委廉政网采用。
五是做好廉政、述职测评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工作。根据上级组织部门的要求,上半年,我们认真准备,按照程序,遵循原则,配合市局认真完成了我处县干廉政测评、述职测评工作。今年6月份,以“加快建设,强化管理,提高效能,提升形象,促进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和“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并及时上报会议材料。强化了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存在问题
一年来,尽管我们在党建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有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
1、一些制度有待进一步修订完善;
刚刚过去的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个扎实”要求,在逆境中经受考验,在实干中奋勇前行,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以项目促增长,经济发展呈现新活力。我们全力抓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发展潜力持续增强,全县经济保持总体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70.8亿元,增长7.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5.1亿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亿元,同口径增长8.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1元,增长9.7%。紧扣项目用地、融资、管理等关键环节,一批拉动性较强的项目顺利实施。9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5亿元,1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4亿元,占任务165.8%,大汉山旅游综合开发、黎坪旅游公路、龙头山森林公园和县城西大街西北片区、竹园阳光城棚户区改造等项目推进有力,S211县城至青树公路改建工程即将通车,百隆时代广场、兴周国际酒店等项目建成投用。组团参加丝博会暨西洽会、陕南循环经济项目合作交流等招商活动,新签约招商项目22个,到位资金52.8亿元,占任务104.4%。
(二)以优化促升级,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我们着力强基础、优服务、解难题,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产业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增添新动能。落实工业促投资、稳增长措施,持续挖潜改造、提质增效,新培育规上企业7户,县属企业产值实现35.7%高速增长,带动工业经济逆势上扬,降低了烟厂产值严重下滑的不利影响。工业园区扩容提质,投入5800万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机电工业集中区企业孵化园项目主体竣工,新入园企业6户。预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5.5亿元,增长12.4%,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84.4亿元,占GDP比重49.4%。农业生产呈现新亮点。2016南郑新茶展销暨赛茶大会成果丰硕,新培育丰产茶园2.3万亩,全县茶园面积达19.7万亩,茶业产值13.3亿元,增长13.8%。粮食总产14.8万吨,油料总产3.7万吨,种植蔬菜8.82万亩、烤烟2.35万亩、中药材14.7万亩,出栏生猪65.5万头。42个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实现产值8.06亿元,增长13.8%。预计完成农业总产值43.5亿元,增长5.5%。三产发展彰显新态势。成功举办2016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新打造的陈村等精品乡村旅游环线,迅速成为全市旅游新亮点。汉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汉山大道、汉山路、汉山广场、登山步道及沿途景观节点建成投用。黎坪创5A景区工作正式启动,南湖、红寺湖、龙头山综合开发进展顺利。全年接待游客9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8亿元,分别增长36.7%和40.1%。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建成汉中(南郑)电子商务产业园,入驻企业58户,圣水、黄官等13个镇级服务网点试运营,全县电商销售额8亿元,电商精准扶贫惠及3.23万人。
(三)以统筹促提升,城乡风貌展现新形象。我们注重规划、建设、管理同步,汉南一体化步伐持续加快。县城西大街西北片区棚户区改造推进有力,周家坪路即将竣工通车,安置区建设启动实施,让水大道、海棠路等6条城市道路路基工程完工,全市棚改推进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濂水公园尤曼吉游乐中心建成运营,将军巷道路竣工通车,东昌路南段及桥闸巷建设稳步推进,龙岗大道、梁山大道北段开工建设,龙岗温泉旅游区项目顺利启动。大河坎、青树等5个市级以上重点镇共实施各类项目62个,完成投资11亿元。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县垃圾卫生填埋场提升改造,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3处、镇级垃圾填埋场2个。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顺利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即将正式授牌。
(四)以惠民促和谐,民生保障得到新改善。我们持续抓投入、保民生、增福祉,最大限度将发展成果惠及群众。精准脱贫扎实有效,识别贫困村111个、贫困人口6.43万人,落实县级领导联村、部门包村、干部驻村的扶贫工作机制,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作用,综合运用产业扶贫、搬迁扶贫等“五个一批”措施,年度脱贫20908人。民生工程加快实施,60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开工建房453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2685套(户)。完成汉江综合整治防洪工程8.5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4座。拆改燃煤锅炉15台,节能减排和主要污染物控制完成目标任务。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成功申报省级文化先进县,汉调桄桄《韩信拜将》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展演。教育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率、上线人数全市第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全民健身工程66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两孩生育政策全面实施。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成投用,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42亿元。新增城镇就业9274人,转移劳动力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基金征收、社保扩面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实现全覆盖,成功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
(五)以作风促效能,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我们狠抓作风、提升效能,强化治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64件、政协委员提案70件,办复率100%。加强审计监督、政策跟踪审计和效能监察,对605个单位(项目)进行审计,核减财政投资1.92亿元,审减率13.2%。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县镇两级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已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事项精减29项。打造快捷高效的网上行政审批平台,开通民情直通车系统及“民生热线”,累计办理各类事项22万件(次)。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顺利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全年新登记企业485家。推进法治南郑建设,常态化开展严打整治,查处治安案件1236起,侦办刑事案件1254起,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位居全省前列。持续深化司法行政“六大行动”,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36件,排控调处矛盾纠纷2110件。依法规范秩序,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同时,统计、档案、老龄、地方志、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各位代表,2016年主要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为本届政府各项工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五年来,我们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规律,注重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十大重点工程”厚植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园区”构筑发展平台,实施“全域旅游”增强发展后劲,建设“四个南郑”的基础愈加坚实。
五年来,我们始终抢抓发展机遇,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6年生产总值是2011年的1.8倍;规模工业增加值是2011年的2.1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2011年的2.1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20亿元,是2011年的3.2倍。新型建材、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以茶叶、烟叶为主的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以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调整为13.3:56.6:30.1,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跃居第18位,较2011年上升5位。先后荣获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保障房建设十佳县”、“移民搬迁先进县”、“双拥模范县”,被联合国地名组织和中国地名遗产保护促进会认定为“千年古县”。
五年来,我们持续加强基础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城乡发展加速融合。紧扣“汉南一体,三镇共振”的发展思路,统筹汉山、大河坎和梁山三大板块建设,城区面积扩大到24.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至25.1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5.3亿元,新建汉山大道、江南西路等19条城市道路,建成蜀汉大都会、东龙华府等6个城市商业综合体,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宝汉高速南郑段竣工通车,西成客专、黎坪旅游公路等项目进展顺利。大河坎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连续5年考核位居全省前列,青树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成效显著,黎坪、圣水等市级重点镇建设扎实推进。
五年来,我们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强力推进环境治理,生态质量持续改善。累计投入资金4.8亿元,用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营造生态林1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5%,综合治理水土流失450平方公里,实施汉江河、濂水河等河流治理50.3公里,新建人饮工程250个,除险加固病险水库25个,完成江南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新建农村污水处理站14座,垃圾填埋场10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8.6%和64%,创建省级生态镇14个、市级生态镇2个,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等质量指标均达到市考要求。
五年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镇村综合改革和重点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任务。推进放管服改革,取消非行政许可事项,减少行政审批项目271项、收费项目35项,精简率分别达63%和60%,公布县镇两级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共计5160项。财税体制改革顺利推进,营改增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立综合治税平台。全面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和林权改革,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建立运行。对外合作交流成效明显,引进陕西水务集团、广厦集团、地矿集团、地建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到我县投资兴业。累计签约项目104个,到位资金250.8亿元。
五年来,我们坚持发展成果共享,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10亿元,是2011年的8.4倍,一批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5125户群众告别危旧土坯房,19.14万群众喝上放心安全水。开工建设陕南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106个,安置群众1.56万户。建成各类保障房9514套,实施棚户区改造6798户,累计解决1.03万户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题。累计减少贫困人口9.53万人。连续4年有效应对暴雨洪涝等灾害,累计投入2亿元用于灾民安置和恢复重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双高双普达标县”,中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前列,学前三年入园率98.3%。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县医院综合大楼、县镇医疗机构远程会诊系统投入使用,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
各位代表,五年来,我们经受了经济下行、动力转换的严峻考验,收获了城乡巨变、民生提质的丰硕成果,蓄积了加快发展、再次腾飞的磅礴力量。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突出项目带动,建成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大项目,发展支撑才会更加坚实;必须突出改革创新,勇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展活力才会有效释放;必须突出生态文明,守护好南郑的绿水青山,发展质量才会稳步提升;必须突出民生为本,把更多财力、精力投向民生领域,发展成果才会惠及全县群众。
五年的历程充满艰辛,五年的成就令人鼓舞。这些成绩是县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依法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县上下同心同德、苦干实干的结果,汇聚了代表委员的智慧与力量,凝结着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县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南郑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前行的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县域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发展层次还不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任务艰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力“剪刀差”缺口逐渐拉大,保民生、保发展任务艰巨;城乡发展不平衡,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社会矛盾增多,群众诉求多元化,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任务艰巨。对此,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科学谋划新一届政府各项目标任务
未来五年,是南郑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的重要时期,也是南郑转型发展、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放眼大势,南郑已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展望未来,我们又站在历史的新方位。当前,我们既要看到前进道路上的许多困难和问题,更要看到面临的大好机遇和有利条件: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农村工作会提出的发展新理念和一系列战略举措,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支撑;“一带一路”、振兴川陕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等战略纵深推进,以及省委省政府支持陕南循环发展决策深入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机遇;随着西成客专、十天高速、宝汉高速汉中段建成通车,我县交通瓶颈制约将进一步缓解,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为我们更好的融入区域发展,扩大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条件;经过多年发展,我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镇规模快速扩张,骨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这些长期积聚的发展潜能将加速释放,为南郑加快追赶超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第十五次党代会对南郑未来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目标令人鼓舞,形势催人奋进。按照县委描绘的宏伟蓝图,我们将聚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扣“五大发展理念”,以追赶超越、绿色循环、转型升级为基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城市经济、民生经济,重点推进改革创新、精准脱贫、全域旅游、改善民生等工作,以更大的决心、更加积极的作为,奋力开创活力南郑、人文南郑、生态南郑、法治南郑建设新局面,赢得新一轮发展的主动权。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全体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各项事业更加进步、人民群众更加幸福。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必须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县情实际,牢牢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紧扣创新发展主线,善于跳出南郑谋超越,主攻影响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重点领域的改革工作,创新体制机制,突破瓶颈制约,全力建设大项目,打造大产业,推动大发展,加快追赶超越步伐,倾力筑牢活力南郑的发展根基。二要坚持先进文化引领,进一步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推进文化大县建设,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产业,打造精品力作,弘扬时代精神,讲好南郑故事,不断彰显人文南郑的魅力风采。三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处理好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发展,用心呵护生态南郑的绿水青山。四要持续强化法治思维,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快改革、化解矛盾,持续深化政务公开,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提高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自觉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奋力开创法治南郑新的篇章。
(一)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推动县域经济实力上台阶。围绕实现追赶超越,持续做大经济总量,着力培植特色产业、做强优势企业、壮大产业集群,推动新型工业、第三产业、现代农业协调联动发展。积极实施工业第三个翻番工程,持续推进农业倍增工程,扎实推动旅游“百亿投资”工程。抓好现代材料、绿色食品、机电设备3个集中区建设,全力打造“五大”精品景区,做好小南海天坑群的保护性开发工作,扩张电子商务产业园和物流产业园规模,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壮大,加快构建循环产业集群。到2021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全县生产总值达33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00亿元,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35%以上,建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个以上、省级农业园区3个。
(二)坚持把统筹城乡作为关键举措,加快汉南一体化大融合。遵循“一尊重、五统筹”要求,处理好城乡、区域、产城等关系,注重扩容与提质并重,建设与管理同步,实现城乡一体、相融互动。做好撤县设区准备工作,推进汉山、大河坎、梁山三大板块建设,启动“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加速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抓好青树、黎坪、圣水和新集重点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做强产业支撑,吸引人口向城镇集中。推进美丽乡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做好民居改造、绿化美化等工作,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到2021年,全县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镇化率超过55%,逐步形成宜居繁荣的城镇集群。
(三)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强力引擎,提升县域发展综合承载力。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保持强劲投资态势,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拉动大发展,超前做好项目谋划、论证、筛选工作。推进交通、城建、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抓好黎坪旅游公路、龙岗大道、南湖开发、棚户区改造等事关发展的大项目,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面扩大区域合作,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化招商,吸引一批大企业、大集团投资南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循环产业、工业园区、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开发,力促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项目落地生根。
(四)坚持把保护环境作为发展底线,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打造绿色生活空间。统筹做好污染防治、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作,在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持续推进“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到2021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67%,主要污染减排等控制性指标达标,让南郑大地的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
(五)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最终目标,推动群众幸福指数大提升。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工作,确保6.43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加大文化强县建设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培育特色文化艺术品牌。以创新型试点县建设为引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教育优先,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加快建设教育强县。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计划,提高群众健康指数。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和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实现85%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强化法治建设,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构建县、镇、村(社区)三级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完善利益冲突防范、法治宣教疏导、矛盾纠纷化解等体系。做好政策跟踪审计,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
各位代表、同志们,发展是最大的要务,发展是最重的责任!我们坚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郑有条件发展的更好,有底气发展的更快。我们坚信,无论面对任何困难挑战,只要务实重干、群策群力,就能够在追赶超越的新征程上再创辉煌。
2017年主要工作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将把握工作基调,紧扣目标任务,在实干中加快发展,在创新中追赶超越,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完成市上下达节能减排任务。
(一)突出项目建设,保持投资稳健增长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追赶超越的支撑点,拉动大投资,保障高增长,实施81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80.1亿元。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严格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抓、督查通报、观摩促进、跟踪审计的工作机制,推进青树至黎坪公路、龙岗大道、县城西大街西北片区棚户区改造和张坝片区棚户区改造、大河坎圣水路棚户区改造等38个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大汉山旅游综合开发、南湖旅游综合开发、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提升等34个产业化项目,抓好美康源高端医学颐养保健、妇女儿童医院等7个社会事业项目,力促签约项目早落地、开工项目快建设、建成项目早达效。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加大争资跑项力度,强化政银企对接,用好各类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规范土地管理工作,清理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保障项目用地需求。扎实开展发展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三乱”行为,创优项目建设环境。
力促项目滚动实施。紧抓“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省政府支持循环发展等重大机遇,用优势引项目、用精力找项目,重点在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精心策划包装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在政策、环境、配套上鼎力支持,做实做细前期工作,确保项目结构合理、接替有序。
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式,借助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宣传推介,发挥商会、协会桥梁作用以商招商,开展小分队精准招商,加大央企、外企、民企等“三维”项目招商力度,吸纳机电设备、电子信息、新材料、茶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注重招商实效,优化投资环境,对重大项目一事一议,强化招商项目的跟踪落实,提高项目签约率、到资率、投产率。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9亿元。
(二)做大工业园区,构筑发展强力支撑
坚持把工业作为追赶超越的主抓点,按照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紧抓园区、企业、产品等关键,推动工业经济大步快走,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大关,增长14%。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出台支持工业促投资、稳增长综合性措施,实施第三个工业翻番工程,加速工业扩量升级。重点促进以汉中卷烟厂为主的卷烟制造业、以锌业特材为主的矿产冶金业,改善产品结构,提高综合效益。着力提升以华燕仪表、精测电器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金正米业、宏力魔芋等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业,推进技改扩能、抱团经营,促进产业链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
加速园区提升发展。用好扶贫产业园区贷款,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打通梁山工业园区与梁山大道连接通道,建成机电、食品园区入园主干道,完善电力燃气、供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同步收储土地500亩,加快筑巢引凤步伐。重点抓好锂电池包生产线、联业科技数据线生产线、杭萧钢构住宅产业化基地、万目仪电等工业项目入园工作,促进汉中玉综合开发、大鲵养殖加工等项目落地开工,全年新引进入园企业5户以上。
狠抓企业梯队建设。按照骨干企业稳增长,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的发展思路,确保企业梯次健康发展。采取“一企一策”方式,重点保障38个产值过亿元企业的生产运行,集中力量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夯实增长基础。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发挥“助保贷”融资平台作用,建立应急互助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扩大非公经济占比,大力发展“专、精、特、新”的瞪羚企业,精心培育增长型小微企业,扶持壮大企业梯队。全年新培育规上企业5户,新增小微企业600户以上。
(三)发挥优势特色,推动农业提质增效
坚持把现代农业作为追赶超越的着力点,大力实施农业倍增工程,以产业扶贫为突破,持续推进主导产业规模扩张、效益提升,实现农业总产值46亿元,增长5.5%。
巩固农业倍增基础。稳定粮油生产规模,确保粮食总面积51万亩、油菜23万亩。推进水稻产业转型升级,抓好稻田立体化养殖试点。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做大做强茶产业,重点围绕绿茶、红茶体系开发新产品,加快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全年新建茶园1万亩,低改茶园1万亩,总面积达到21万亩。扎实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品牌、做大市场。
做强农业园区载体。发挥产业发展基金导向作用,继续捆绑项目、整合资金,支持绿娇子、新美新等42个现代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园区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适度发展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种养加工专业大户,促进规模化生产和订单农业有机结合,构建农产品销售市场。
加快创新融合发展。坚持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建立农业发展融资平台,加大扶贫资金对农业园区及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快产业发展。集中力量改善云峰寺、罗帐岭等4个观光茶园的基础设施,打造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休闲观光茶园,逐步推动茶叶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四)繁荣旅游商贸,持续激发消费活力
坚持把发展三产作为追赶超越的聚焦点,强力推进“全域旅游工程”,持续放大优势,塑造精品,加快旅游产业升级提档步伐,全年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5%以上。
抓精品景区打造。坚持“两山两湖一中心”的总体布局,整合资源资金,强力推进建设。持续加大汉山旅游综合开发,建设植物园、打造金石谷、修建通天阁、营造祈福台、亮化大汉山,推动万亩休闲农业体验区项目,打造休闲、康体、祈福综合旅游景点。推进黎坪5A级景区创建,加快黎坪特色集镇建设工作。建成龙头山景区滑雪场、狩猎场、索道、游客中心,确保年内如期开园。开工建设南湖景区门户区和安置区,实施核心区建设项目。完成红寺湖景区大孤山酒店工程,建设环南湖、红寺湖自驾游观光带。强力宣传推介,塑造旅游品牌,不断提高南郑旅游知名度。
抓乡村旅游发展。坚持用画廊理念打造乡村旅游环线,优化旅游环境,注重特色发展,推进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深度融合,满足差异化需求。完善陈村和高台旅游环线配套设施,拓宽外环线,打通陈村至梁山通道,建设阳春苇池、青树二坪、高台李沟旅游示范村,重点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建设湘水、法镇片区美丽乡村环线,建成自行车慢道、自驾游营地。推进濂水、黄官、红庙米仓古道乡村旅游环线建设。
抓商贸服务业升级。坚持传统路径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优化商业布局,创新经营业态,提升服务档次。壮大电子商务规模,扩建电商产业园区,吸引电商企业入园发展,推进仓储物流园区建设,打造大河坎电子商务聚集区,争当全市电商发展排头兵。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加快建设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区,实施东龙华府三期等综合体项目,全年培育限上企业4户。
(五)攻坚城市建设,提升城镇功能品质
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追赶超越的立足点,把握发展规律,统筹建设管理,持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发展品质,城镇化率达47.5%。
在规划落实上出实招。强化规划引领,注重多规融合,继续做好“三规合一”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重点地段控制性详规、各项专业性规划,合理布局公共设施,严格控制道路红线及沿线建筑风貌,做好重要节点的景观设计,不断提升规划品质和协调性。严抓规划落实,加大规划巡查、执法监察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占地、违规建设等行为。
在城市塑造上出精品。实施城建重点项目20个,完成投资14.6亿元。汉山片区以完善设施、扩大县城规模为目标,完成西北片区让水大道、周家坪路等7条道路工程,加快安置区建设,打造精品住宅区。启动张坝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打通区域断头路,带动东片区开发建设。推进汉山景区周边综合开发,加速融景入城步伐,建设精品城市旅游休闲区。大河坎片区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商业圈,依托竹园阳光城、利民路以南片区、圣水路区域等棚户区改造项目,打通圣水路、汉桂路等道路,畅通城市路网。重点抓好渔营商贸城、汉江国际等工程,跟进江南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中水回用工程、大河坎给水工程(二期)等重大项目,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梁山片区以完善路网、产城融合为目标,打通梁山大道、龙岗大道主动脉,促进汉山、大河坎、梁山片区的协调发展。支持龙岗区域开发建设,跟进龙岗温泉旅游度假区、锦圣玫瑰产业园等项目,加速“三镇共振、汉南一体”步伐。
在集镇建设上出亮点。以省市重点镇建设为引领,示范带动其它镇加快建设、特色发展。青树省级文化旅游名镇实施4条街道立面改造工程,启动安置区新城、农贸市场、广场等项目,完成年度投资2亿元,力争在全省考核中争先进位。新集、黎坪、圣水市级重点镇按照3A级旅游景区标准,完善旅游集散功能、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捆绑项目、整合资金,有序推进规划实施,建设各具特色的集镇街区。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营造整洁有序的镇村环境。
在城镇管理上出成效。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探索集镇管理新模式,推进城镇管理的法治化、精细化和常态化。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规范户外广告、门店招牌,开展交通秩序、废品回收和夜市摊点专项整治。加强集镇绿化,补植管护绿化带,维护好市政公共设施。做好进城落户农民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等政策衔接,强化市民素质教育,推进城市共建共管。
(六)倾力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追赶超越的首要目标,围绕群众所需所盼,统筹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争取国开行贷款7亿元,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3亿元,重点实施贫困村道路、环境整治和饮水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引进一批适合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的新技术、好项目,大力发展茶叶、烤烟、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围绕创建全省土地确权示范县,依托良好的土地资源、山林资源,开展贫困户土地流转、抵押贷款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全年实现67个贫困村退出,2.5万贫困人口脱贫。
深化环境综合治理。以梁山片区环境整治、植被恢复工程为重点,推进其它生态脆弱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以汉江流域污染治理为抓手,扎实开展环境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汉江综合整治防洪工程3公里,完成圣水、青树、新集三个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建成云河水利水电工程,治理水土流失90平方公里,创建成省级生态示范县。严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高标准实施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做好城市、村镇、道路绿化美化工作,完成营造林2万亩。新建改造农村安全饮水项目50个,解决4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创业扶持工程,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5万人。不断健全社会保险体系,狠抓保险扩面征缴、社保待遇兑付和基金监督管理等工作。开工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72个,安置群众3545户7713人,改造土坯房2345户。严格落实各类救助政策,更加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建成黎坪区域敬老院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县儿童福利院等项目,加快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完成全国地名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县创建任务。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巩固双高双普、义务教育均衡创建成果,加强队伍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规范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和学生资助政策,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打响汉山歌会文化品牌。全力推进全省“第二批创新型试点县”建设,实施好科技兴县项目,狠抓专利及科技成果转化。全面落实“二孩”生育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关爱扶助计生特殊家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持续巩固药品“三统一”工作成效。
(七)强化治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把依法治理作为追赶超越的重要保障,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持续深化各项改革。坚持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动态管理,继续精减行政审批项目,健全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不断提升政府效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财税、审计、农村、文化、社会民生等领域的改革,重点抓好教育、卫生、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等具体改革任务。进一步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加大对改革工作的跟踪督查和考核力度。
狠抓安全生产管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严格监管执法,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社会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强化防灾减灾工作,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坚持质量兴县,深化商标战略,加强食品药品市场监管,严格执行“双随机”抽查、严重违法企业“黑名单”等制度,完善企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从严查处食品药品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违法案件。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以建设法治南郑为统揽,实施“七五”普法工作,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强化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做好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发挥人民调解作用,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完善“三调联动”工作体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坚持阳光、法治、责任,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包案制度,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深化“平安南郑”创建活动,强化重点区域和场所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的良好态势。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加快南郑发展,实现追赶超越,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面对发展的重任、人民的厚望,我们将主动适应新形势,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高效的工作,切实肩负起建设“四个南郑”的历史重任。
(一)强化法治意识,开创法治政府新局面。始终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准则,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强化创新意识,实现综合发展新突破。进一步突破思维定势,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注重用改革的手段、市场的办法,加快破解瓶颈制约,解决好产业发展、城乡统筹、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贯彻落实好“三项机制”,激发新动力、提振精气神,在脱贫攻坚、征地拆迁、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中,勇于担当负责、拼搏进取,凝聚起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三)强化廉洁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新防线。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严格执行《准则》和《条例》,切实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强化行政监察,实行审计监督全覆盖,加大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脱贫攻坚等领域的监管,运用好问责手段,严查“为官不为”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