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贸易术语论文

贸易术语论文

时间:2022-07-09 03:34: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贸易术语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贸易术语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风险规避是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时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的问题,贸易术语和国际贸易风险规避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贸易术语和某些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国际贸易术语是为了适应买卖双方相隔遥远,分属不同国家的特点而产生,明确了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风险,合理运用各种贸易术语来规避国际贸易中的风险是出口企业风险管理的手段之~。

一、贸易术语和货物损失风险规避的关系

《INc0TERMs2000)中对4组贸易术语的解释里都提到“风险在买卖双方之间转移,这里的“风险”指的就是货物损失的风险,如CIF术语,买卖双方风险转移的界限是货物越过船舷。采用此种贸易术语时,卖方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为止的货物损失风险。也就是说,在货物越过船舷之前发生的全部货物损失(包括货物由工厂至仓库或者码头的运输过程中,在集装箱堆场或码头的存储过程中,由码头装船越过船舷之前时所发生的损失)由卖方负担。

按照卖方承担的货物损失风险由小到大划分,贸易术语变化趋势依次为Exw—FCA,CPT,CIP—FAS—FOB,CFR,CIF—DAF._DEs—DEQ~DDU,DDP。出口企业在选择贸易术语的时候,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各种贸易术语的具体解释和风险转移的界限,结合贸易的现实情况,如市场情况,谈判力量对比,商品性质,运输条件等,争取采用卖方承担货物损失风险相对较小的E,F,C组术语……尽量避免采用D组术语。

在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积极投保,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是有效地避免货物损失风险的一种手段,如采用CIF术语的时候,卖方可以针对越过船舷之前的货物损失风险,尤其是卖方所在地距离装运港比较远的情况下。在装船前向保险公司投‘装船前险”,也称国内运输险。针对装运港至目的港航程较远,途径国家政局不稳,沿途海盗多,气候变化大等情况,合理投保相应的国际货运险,以规避货物损失的风险。保险会增加卖方的成本,卖方在报价时,要把这块成本考虑进去。如果客人的条件许可,卖方也可以考虑改变CIF贸易术语,改用诸如FCA,CPT或CIP,这样货物风险可在货交第一承运人的时候就转移,减少了货物损失的风险。

二、贸易术语和贸易政策变动风险规避的关系

国际贸易顾名思义,肯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出口企业因此必然受到国内贸易政策和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如关税政策,贸易管制政策,贸易保护政策等,这些政策及其变化都会给出口企业带来风险。如欧委会2009年6月3O日了关于玩具安全的新指令,新指令的条款增加到了57个,具体变化内容包括更加严格的安全要求,警告标识和生产者责任,产品认证程序和成员国市场监督等,如果出口企业不熟悉上述贸易保护政策变化,提供不出相关证书,其后果就是货物进关受阻,酿成巨大经济损失。出口企业规避政策变动风险的重点在于熟悉及随时关注国内、国际相关贸易政策,能够有能力对政策的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在贸易术语的选择时,对于DDP这样的术语,鉴于其对卖方的超高要求(该术语要求卖方负责进口清关,要求卖方熟悉进口国清关程序和政策以及相应的变动)一般出口企业可以把它忘掉。

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应该清楚在交易所采用的贸易术语下自己承担的责任中哪些受贸易政策变动的影响较大,这种变动会导致较大风险的。如采用FOB,CIF,CNF这样的贸易术语,出口企业必须负责出口清关,提交单据,出口企业就必须对出口许可证,配额政策,商品的检验检测和认证制度及其变动很熟悉,哪些商品要许可证,哪些商品要主动配额,哪些商品要被动配额,要和不要出口许可证和配额的商品有没有变动,申请许可证或配额的渠道,商品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检测和认证,检测标准和要求有没有更新,何时提供检测,何时能拿到的检测报告,在哪检测等,你不了解这些贸易管制政策及其变动,会直接影响到出口清关是否及时、客人进口清关是否顺利,进而影响合同能够顺利履行安全收汇。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贸易术语,贸易政策对其的影响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出口企业要做到尽可能熟悉相关的国内和国际贸易政策,要注重积累和构建应对政策变动的资源,能力,渠道,比如说和客人,商检部门,相关的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密切的联系,政策如有变动,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详情,做出正确的应对之策。

三、贸易术语和价格变动风险规避的关系

出口企业签订贸易合同之后,从备货到最后交货收汇过程漫长,期间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出口企业的成交价格,最终影响订单的利润。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包括生产要素价格,生产资料价格、流通费用、汇率等,这些要素价格的变动都会影响出口企业品的成交价格。贸易术语是出口成交价格的组成部分,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来规避一些要素价格对成交价格的影响,如在国际石油价格波动比较厉害的时候或是市场好转,出口货物数量节节攀升的时候,国外运费也随之频繁变化。

出口企业如果不能正确估算运费,就可以选择不含运费的价格术语(如FOB,FCA),把运费变动的风险转移给买方,如在本国货币不断升值的情况下,采用EXW,FCA,CPT这类术语,可以实现相对较早交货,相对应可以较早收汇,避免汇兑损失。在选择贸易术语时,出口企业觉得自己不好把握某些影响成交价格的因素时,可以采用相对简单的贸易术语,把一些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转移给对方,自己控制能够控制的成本。

四、贸易术语和收汇风险规避的关系

在国际贸易风险中,最大的风险之一就是收汇风险,能否安全收汇是业务的关键,如何规避收汇风险成为出口企业洽谈及签订合同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贸易术语的合理选择与规避收汇风险有密切联系,以EXW术语为例,卖方在工厂(仓库)将货物交付给买方,即完成了交货。收汇方法一般有发货前付款和发货后付款。对于发货前付款,对出口企业来说最稳妥的做法是买方生产前支付预付款,发货前付清所有货款。客人一般只在最初几单或者定单金额较小的情况下,会接受此支付方式,一旦生意步入轨道或者定单金额加大,很少有客人愿意使用此种支付方式,这占用客人资金,不利于客人资金周转,损失利息,也不利于客人控制出口企业,如果发生一些意外变化,客人有更大余地应对。鉴于这些原因,客人都会或多或少的要求一部分货款放帐,这样就会出现货交了,款没收齐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出口企业可以准备风险准备金,万一剩余款项收不回来,用准备金冲抵。

针对放帐,投保信用险,投保只能是减少损失,保费高昂。如果出口企业坚持款清发货,客人有可能以后就不再找你做了或者设置种种条件,如货要客人的验货机构检验合格才能发货,这种检验是非常苛刻和严格,一般都会挑出毛病,虽然这时货物在买方手里,却可能出现货做出来了而客人不要货或者要求降价等情况。这时候出口企业就极其被动。对于发货后付款,收汇风险更大,很可能财货两空,没有一种结汇方式可以说是安全,完全就看客人的信誉和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虽然投保信用险可以挽回部分损失,但企业要付出巨大成本。对出口企业来说采用EXW术语,虽然承担的责任和货物损失的风险最小,选择这个术语出口企业拥有的货权转移时间最早,承担的收汇风险最大。EXW贸易术语一般不是出口企业的选项。

第2篇

2)理论概述

3)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5)分析讨论

6)结论

2、论文形式

1)语言

2)论文各部分的顺序

3)引文形式

4)字数要求

5)定义

6)图表

3、排版格式

1)封面

2)格式

三、附录

附录1-开题报告范例

附录2-引文范例

附录3-参考文献范例

附录4-封面范例

前言

我院历届研究生论文写作和答辩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有关论文写作规范的问题,近年来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这方面的问题更显突出。鉴于此,英语学院决定制定硕士研究生论文格式规范,通过科学、严谨、合理的研究生论文格式,使我院研究生论文写作进一步规范化,符合现行学术主流的要求,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和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

本格式规范参照现行学术论文的规范与要求,主要对论文格式予以规范,对于论文的内容结构略有涉及,但是考虑到各研究方向的不同特点,在这方面不拟过细规定。这方面的知识在相关课程特别是论文写作课程上应有详细介绍。本格式规范包含以下两部分:一、开题报告;二、论文。

一、开题报告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规范见附录3)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

5范例

(参见附录1)

二、论文

1论文内容

论文的基本内容应包括:1)引论;2)理论概述;3)研究方法;4)个案研究;5)分析讨论;6)结论;

1)引论

引论可以是开篇的一个独立部分,也可以是论文的第一章,其中应对论文的论题、主旨、理论根据、研究目标、论文纲要等必要内容,做一个清楚明确的说明。

2)理论概述

这一部分是对论文所依据的理论进行的阐述,可涉及主要理论和相关理论,以及就论文所研究的问题,目前理论研究达到的程度。理论概述可以独立成篇,也可包括在引论部分中,可视情况而定;

3)研究方法

和理论概述一样,研究方法也可在引论中加以阐述。除说明研究方法之外,还应说明所采用的方法的适用性、必要性和科学性。

4)个案研究

这一部分应给出研究实例,实例应当是客观的、适用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选择的,并对选择的方法加以说明。

5)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应当层次清晰,可以针对前述个案,也可在不需要具体实例的情况下,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6)结论

结论可以是论文的最后一章,应在结论中对分析讨论及其结果作扼要的叙述,说明研究的主要发现、其理论和/或实践意义、研究的局限、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等等。

如有必要,以上各项的顺序可调整,也可把某两项合并成一项,但是为清晰起见,章节不应过少。

2论文形式

1)语言

根据有关规定,英语学院的硕士论文一律用英语写作,但应包含一个与英文提要相对应的中文提要。

2)论文各部分的顺序:

(1)提要:中英文对应,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提要文尾应列出论文关键词,不少于三个;提要的篇幅不少于一页。

(2)鸣谢:除向对论文有过具体指导帮助的人员致谢外,还应向论文所使用的各种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3)目录:目录应详细,可分多级标题;为便于查阅,各级标题都应包括在目录内;目录后还可列有图表清单、缩略语清单等(如果有)。

(4)正文:包括以上第1部分“论文内容”所述的各项内容。

(5)注释:可采用尾注,也可采用脚注,二者仅择其一,不必重复。

(6)参考文献:凡论文中所引用、引述、或以其他方式参考过的文献资料均应列于参考文献,应分别列出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英文文献的排列以作者姓氏首字母为序;中文文献的排列以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首字母为序。各条顺序为:姓氏、(英文姓氏后面应以逗号隔开)名字、文献名、(如系杂志,此处为杂志名,并注明第几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如系翻译、编辑等非原创著作,需在姓名后加括号注明。(参见附录2)

3)引文形式

所有引述如果是原话,一律使用引号(引文自身带有引号的,征引时原文引号用单引号),如果不是原话,可不使用引号,但一律在引述末尾加括号注明作者(英文作者只需注明姓氏)、原文发表年代、所在文献页码,以便与论文末尾的“参考文献”互为参照,明确出处。(参见附录3)

4)字数要求:论文应不少于二万英文词,按本规范要求的字号行距排定后,总篇幅应在六十页左右。

5)定义:如果使用术语和缩略语较多,并且在论文中使用这些词语的某一规定性意义,可先将这些术语和缩略语定义或释义。

6)图表:如需使用图示、表格,可插在正文提及该图表的地方。两个图表以上须编号:如表1、表2……;图1、图2……。如图表过大、过多,且仅用作参考,可作为附录集中置于文尾。

3排版格式

1)封面

封面上的字一律用黑体中文宋体字书写,从上至下依次是:(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论文标题、(3)专业、(4)研究方向、(5)作者、(6)导师、(7)写作时间(指论文写作的起止时间)、(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论文标题视字数多寡选择字号,其余字号应不大于三号字(参见附录4)。紧接封面的一页应为封面的对应英文,在格式上除上述第(2)项以外,其余各项可不必完全对应。

2)格式

(1)标题:各级标题一律用黑体字。一级标题居中,二级以下各标题左对齐。

(2)正文:正文左右两边都对齐。

(3)页码:页码一律居中。

(4)字号字体:除封面外,论文应使用英文TimesNewRoman11号字体或其他正楷11号字,不可使用花体字;书名、文献名等作品名称应使用斜体字。注解用9号以下字体。

(5)行距:正文行距1.5倍。

(6)段落格式:

段落格式可分首行左对齐和首行缩进两种:如果采用首行左对齐格式,各段之间空一行;如果采用首行缩进格式,则各段之间不空行。为节省篇幅,建议论文采用首行缩进格式。

凡本文未包括事项,请参照“MLA格式指南及学术出版准则”第 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__)、“PublicationManual,APA”最新版,以及一般英文论文写作惯例。

附录1-开题报告范例(仅供参考)

ThesisProposal

FunctionandAlicationofDescriptiveTralationStudies

By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_

FunctionandAlicationofDescriptiveTralationStudies

1Introduction

TheintentionofthisstudyistoexplorepoibleadvantagesofDescriptiveTralationStudiesasinitsalicationintralationpracticeandtralationanalysis.

Sinceearly20thcentury,tralationstudiesgraduallybrokeawayfromthemarginalstatuswithinotherrelateddisciplinesandestablisheditselfasanempiricalscience.Fromthenon,schoolsofthoughthavekeptcomingoutandeachclaimsitslegitimacyforexistence.AmongtheseschoolsisDescriptiveTralationStudies(DTS).

DTSaroachestralationfromanempiricalperective.Tralationisviewedtobeasocialactivityhavingsignificantimportanceinthereceivingcultureandforthetargetcommunity.Therefore,tralationisdealtwithbeyondthelinguisticrealizationandlanguagecomparison,andisincorporatedinsocialandculturalcontext.

MyattentionwasfirstdirectedtoDTSbyitspeculiarcharacteristicofoervation,descriptionandexplanation.Thesubjectiswhateverhaeintralationpractice,fromthedeterminationofproectivefunctionoftralationtotheproceoftralator’schoiceofstrategies,braitormingandtherevision,tothefinalproductmakingaearanceinthetargetcommunity.

ThemethodofDTSisbasicallydescriptive.Theprescriptivetendencyandtheproblem-solutionpatternisabandoned.Tralationphenomenaarenoteddown.Withaccumulateddata,someunderlyingtruthsabouttralationwillcomeoutwhichwillprovetobeitructivenotonlyfortheoreticalprobebutalsoforaliedtralationpractice.Iwillalythisdescriptivemethodinthecasestudyofthisthesis.

AconvenienttoolhasbeensetuptoconductDTS.“Norm”isoperativeateverystageofdescriptionandexplanation.Function,proceandproductandtheirrelatiohipaswellareskeletalstructureofwhatcotitutedescriptivestudies.Tralationphenomenaareaccountedforwiththehelpofnorm.

ThecasetakeninthisthesisistheChineseclaicTheDreamofRedMaio.TwoEnglishversiotralatedreectivelybyYangHsien-yiandDavidHawksarecomparedandoervatioaremadeinregardtotheirtralationaroaches.

Inthisregard,myoervatioarelimitedtoseveralaects,Ihopein-depthoervationandexplanationwilldoneinlightofDTS.

2Outline

2.1DevelopmentandmajorconceptsofDTS

InthispartIwilldescribeHolms’basicmapofDTSandtherelatiohipbetweenfunction,proceandproduct.Iwillalsodiscusomeimportantconceptssuchaseudo-tralation,multipletralation,tralationese,normetc.

2.2Methodolgy

IwillinthispartdiscuthemethodologyofDTSbeforeIalythesametothecasestudyinthisthesiswithemphasistobeplacedonsemioticaroachandtheconceptnorm.

2.3DTSincontrasttoothertheories

AcontraststudywillbeconductedherewiththeobjectivetofindthedifferenceofDTSfromothertheoriessuchasequivalencetheoryandtheChineseXinDaYacriteria.Someadvantagewillpoiblybeshowninthisstudy.

2.4Casestudy

Inthispart,tralationofTheDreamofRedMaio(alsotralatedasTheStoryofTheStone)willbeunderinvestigationinlightofDTS.Tralationsamplestobequotedherewillbeselectedatrandom.

2.5Conclusion

BasedontheaboveelaborationofDTSandthecasestudy,poibleconclusionwillbeontheadvantageofDTSinecificstudyoftralation.Suggestioonfurtherresearcheffortswillbemadealso.

(Note:Whilethetopicwillremainthesame,theabovearrangementofcontentsissubjecttochangeintheproceofwriting.)

000

附录2-引文范例(仅供参考)

“Itistherefo repointletotrytomakeTCmorescientificthanisseibleinviewofitscomplexsubject-matterandavailablemethods.Tralatingisamental,multi-factorialactivitywhichcaotexhaustivelybeinvestigatedwithinalinguisticframeworkignoringthepersonofthetralator.”(Wil,1982:217)

‘“噢,这就是恐水病吧?你们贵族圈子怎么流行起这种病来啦?真够呛的!费芬斯小姐,您喝点茶大概没关系吧!”’(张南峰,1990:59-60)

附录3-参考文献范例(仅供参考)

Wil,Wolfram.TheScienceofTralation–ProblemsandMethods.GunterNarrVerlagTubingen,1982.

Newmark,Peter.ATextbookofTralation.NewYork:PrenticeHall,1988.

Delabastita,Dirk.TralatingPu:AfalseOositioninTralationStudies.Target,1991(3:2):137-152.

张南峰(译).王尔德戏剧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

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外语教学与研究,20__(5).

附录4-封面范例(仅供参考)(中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品牌名称翻译的特殊性

专业:

研究方向:

作者:

导师:

写作时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英语学院

(英文)

SchoolofInternationalStudies

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andEconomics

PragmaticStrategies

inAdvertising:Implicatures

WangYing

AthesissubmittedtoSchoolofInternationalStudiesof

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andEconomics

第3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象征货单据买卖贸易术语

0引言

国际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国际贸易从业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多数教材都以贸易术语为第一章,大多数教师也从贸易术语入手讲授这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贸易术语不仅是重点,而且是难点。学生普遍反映这部分内容零碎、繁琐,有一些问题不易理解、掌握,象征货便是其中之一。

《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00年通则》)介绍了13种贸易术语,其中常用的有6种,即装运港交货的三种术语FOB(freeonboard).CIF(costinsuranceandfreight).CFR(costandfreight)和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术语FCA(freecarrier),CIP(carriageandinsurancepaidto).CPT(carriagepaidto)。本质上这6种贸易术语都是象征货,而以CIF和CIP最为典型。所谓象征货是指卖方只要按合同规定,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需保证到货。只要卖方如期向买方提交了合同规定的全套单据,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或灭失,买方也必须履行付款义务。许多学生初学时感到困惑不解:买方没有收到货物就付款,风险太大。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或灭失,或者收到货物后发现与合同不符,货款已付,买方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为了消除学生的疑问,我们必须找到产生疑问的原因加以分析,教学时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学生对象征货方式理解不透的原因

1.1缺乏感性认识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购物,对卖方而言是实际交货,而且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买卖,买方收到实实在在的货物后才付款。而在象征货方式下,卖方是凭单交货,买方是凭单付款。买方付款时收到的是合同或信用证规定的单据,而不是实实在在的货物。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经历过外贸实践,而象征货又与他们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交货方式大相径庭,所以缺乏感性认识,初学时要有一个理解的过程。

1.2缺乏相关知识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涉及到国际结算、国际金融、国际货物运输、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等门课程的相关原理和知识的运用,只有将各门课程融会贯通才能学好这门课。对于初学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难免有不解之处,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象征货即属于这种情况。学生在学习贸易术语时还没有学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缺乏保险的有关知识,影响了对象征货的理解。

1.3缺乏对外贸易合同的总体把握一个对外贸易合同由商品的名称、品质、数量、包装、运输、保险、价格、货款收付、商检、索赔、不可抗力、仲裁等条款组成。各条款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有些学生学习象征货时提出疑问,如果卖方所交货物与合同不符,却通过其它手段取得了合同要求的单据,买方凭单付款,遭受的损失怎样得到补偿,产生这样的疑问是由于孤立地看待贸易术语而没有结合合同中的有关条款。

2提高学生理解象征货方式的方法

南宋大诗人陆游有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语道破了实践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分析原因的目的就是在教学中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消除困惑。

2.1加强案例分析在教学时教师应将实际和象征两种文货方式加以对比,突出强调象征货的特点,帮助他们摆脱实际交货方式的影晌,树立起象征货的意识。在具体讲解时引入实际例子加以分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比如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外贸公司按CIF伦敦向英商出售一批核桃仁,由于该商品季节性较强,双方在合同中规定:买方须于9月底前将信用证开到,卖方保证运货船只不得迟于12月1日抵达目的港。如货轮迟于12月1日抵达目的港,买方有权取消合同;如货款已收,卖方须将货款退还买方。”我们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个合同的性质是否还属于CIF合同。在分析时,教师应首先阐明象征货的含义,即只要卖方提供齐全、正确的单据,买方不能拒收单据和付款。然后指出此例中合同规定“如运货船只不能如期到达,买方将收回货款”,它实际上是目的港船上交货合同。由此看来,该合同在一些主要条款上已与CIF术语本意相抵触,所以名义上是按CIF成交,但实质上不是CIF合同。通过实际例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象生动,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2.2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讲解象征货之前应补充货运保险的有关知识。保险的原则之一是利益转让,指将保险标的的利益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可通过转让保险单来实现。所以在CIF和CIP这两种典型的象征货贸易术语中,虽然由卖方办理保险,但属代办性质,卖方实际上是为买方办理保险。买方付款时,卖方将保险单交给买方。如果在运输途中发生了保险公司承保范围内的风险,造成货物损坏或灭失,由买方凭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买方支付货款买入了保险单,就买入了向保险公司索赔的权利,将自己的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所以,象征货不会置买方于巨大的风险之中,损害买方的利益。在以后讲到国际货物保险这一章时应温习象征货,两者紧密结合,相互支持,这样能够加深学生对象征货的理解。

第4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 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转贴于

2.3 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 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第5篇

于陆一

(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哈尔滨 150001)

[摘 要]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商务英语词汇越来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实用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应用性语言。商务英语词汇有着明显的特殊性,本文从术语性、书面性、简洁性等方面来阐述其词汇的特殊性以及大学商务英语课堂中词汇方面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特殊性;实用性;教学方法

一、大学商务英语词汇的概念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索之一,是语言的基本材料。词汇对于语言,就像砖瓦对于房屋一样重要。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借助于词汇进行的,人类的思想交流也主要通过词汇及由词构成的句子来实现的。因此,词汇教学一向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把商务英语定义为“专门用途英语”( 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一个分支。“专门用途英语”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学术目的的英语,指用以完成学业或进行学术研究、交流所使用的英语,其学术性较强;另一类是带有职业目的的英语,指从事某一行业工作所使用的英语。商务英语是实用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应用性语言,当然属于后者。

二、大学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

商务英语词汇不仅具有日常英语词汇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自身专业性的特点。本章从术语性、简洁性、书面性等方面来剖析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

(一) 术语性

术语是指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即在某一学科、某一领域或某一行业中的专用词汇。商务英语属于应用性语言学科,它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如国际贸易、营销、经济、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其中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专业术语,如:国际贸易行业:import quota(进口配额),term bill(远期汇票),Letter of Guarantee(银行保函),Free on Board(离岸价)。经济行业:corporate charter(公司章程),economic lot size(经济批量),capital goods(资本货物)。

(二) 简洁性

商务英语最显著的语言特点就是简洁,防止过多的信息造成意思上的含糊不清。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候也要力求语言的简洁明了,这里的简洁不是说表达更少的信息,而是要用更少的词或句子在不损害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更多的信息,举例说明: 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付款交单Freight forward运费到付In your favor以你方为受益人Backlog of order尚为交付的订单

(三) 书面性

商务文体属于正式文体,商务文本中常常使用一些表意清楚的书面词语。所谓的书面语指的就是“大词”,常见于商务合同文本、法律文件、条约、公函等,以显庄重、严肃。冷僻用词代替日常用词

例 如:The Agreement shall automatically terminate upon the bankruptcy or insolvency of either of the parties hereto.(用terminate代替end)复杂的介词短语代替口语化介词

例如:Cash in advance ties up the buyer' s capital prior to receipt of the goods or services.(用prior to代替before) 比较常用的书面性介词短语有:with a view to (with the aim of), with respect to(concerning),in line with(according to),with reference to(about; in connection with),for the purpose of(for)等。

三、大学商务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

商务英语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交际英语,在长期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术语、套语与缩略语,以提高商务交际活动的效率。下面本文将逐一对其进行研究。第一,术语的翻译方法。商务英语的术语词汇大多是固定的,一个术语只表达一个概念,同一个概念只用一个术语来表达,往往借助商务专业词典就能译出。如:import quota(进口配额),term bill(远期汇票)等。第二,套语的翻译方法。在长期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商务英语形成了一系列的程式化用语,以提高商务交际活动的效率,译者应牢记常用的套语。第三,缩略语翻译方法。商务英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缩略语,为了准确翻译好缩略语,译者要参考缩略语的构成方法进行翻译。缩略语一般采取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等实词的首字母,虚词可以忽略。此外,译者还应根据上下文,参考缩略词前后搭配词语,在句中语法功能以及所处的位置进行翻译。

四、结语

商务英语是实用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应用性语言,商务英语词汇也有着明显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一方面表现在商务英语词汇中存在着大量的术语、套语和缩略语。另一方面,商务英语中还存在着大量的普通词汇,这些词的使用灵活,在不同的专业领域或用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其表达的意义也不同。因此,对于大学商务词汇教学,要注重生动、形象、活泼原则,力戒呆板、枯燥、乏味,通过生动的课堂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语言兴趣,切实做到在正确理解词汇和掌握词汇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全文,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本论文为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522130;12522148

参考文献:

[1]Leech, G. N. 1996. English in Advertising[M]. London: Longmans.Nord, C. 2001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段云礼,2009《实用商务英汉翻译》[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第6篇

关键词:CIP;CIF;内陆出口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CIP与CIF的定义

CIP的英文是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

CIF的英文是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成本加保险费、运费(……指定目的港)。

二、CIP与CIF的异同

(一)CIP与CIF的相同点

1.进出口通关手续办理。CIP与CIF术语均由卖方承担风险和费用,申领出口许可证和其他官方文件,办理出口海关手续;由买方承担风险和费用,申领进口许可证和其他官方文件,办理进口海关手续和通过他国过境运输的手续。2.主要运费。CIP与CIF贸易术语下,均由卖方签订运输合同或接受已装船货物合同,将货物从指定发货地点运送到指定地点。卖方承担费用,签订由一般条款构成的运输合同,利用通常航线和船只进行运输。3.投保及保费办理。CIP与CIF术语均由卖方自付费用,签订最低为伦敦保险协会的《协会货物条款》(C)(LMA/IUA)运输货物保险合同或作用相同的其他运输货物险。应与资信较高的保险公司或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以有保险利益的买方或其他人为受益人,以便能够直接向险保险人索赔。

(二)CIP与CIF的不同点

1.适合运输方式不同。CIP术语可用于各种运输方式,包括多式联运,而CIF术语只适用于海洋和内河运输方式。2.风险转移点不同。CIP术语风险转移点在装运地的指定交货地点,卖方承担在指定地点将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之前的风险,而货交第一承运人之后的风险则由买方承担。CIF术语风险转移点在装运港船上,即卖方承担货物装上指定装运港船上之前的一切风险,而货物装上船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3.适用的运输单据不同。根据Incoterms2010的规定,CIP术语下,其运输方式灵活广泛,卖方应提交的运输单据则视不同的运输方式而定,如海运单、公路运单、铁路运单、航空运单等;而在CIF术语下要求卖方需提交海运提单。

三、结合案例分析内地出口时更适合用CIP贸易术语

案例:2000年5月,美国某贸易公司(以下简称进口方)与我国江西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出口方)签订合同购买一批日用瓷具,价格条件为CIF LOS-ANGELES,支付条件为不可撤销的跟单信用证,出口方需要提供己装船提单等有效单证。出口方随后与宁波某运输公司(以下简称承运人)签订运输合同。8月初出口方将货物备妥,装上承运人派来的货车。途中由于驾驶员的过失发生了车祸,耽误了时间,错过了信用证规定的装船日期。得到发生车祸的通知后,我出口方即刻与进口方洽商要求将信用证的有效期和装船期延展半个月,并本着诚信原则告知进口方两箱瓷具可能受损。美国进口方回电称同意延期,但要求货价应降5%。我出口方回电据理力争,同意受震荡的两箱瓷具降价1%,但认为其余货物并未损坏,不能降价。但进口方坚持要求全部降价。最终我出口方还是做出让步,受震荡的两箱降价2.5%,其余降价1.5%,为此受到货价、利息等有关损失共计达15万美元。

事后,出口方又向承运人就有关损失提出索赔。对此,承运人同意承担有关仓储费用和两箱震荡货物的损失,利息损失只赔50%;但对于货价损失不予理赔,认为这是由于出口方单方面与进口方的协定所致,与己无关。出口方却认为货物降价及利息损失的根本原因都在于承运人的过失,坚持要求其全部赔偿。3个月后经多方协商,承运人最终赔偿各方面损失共计5.5万美元。出口方实际损失9.5万美元。

在案例中,出口方耗费了时间和精力,损失也未能全部得到赔偿,这充分表明了CIF术语自身的缺陷使之在应用于内陆地区出口业务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根据CIP与CIF贸易术语的不同之处阐述内地出口使用CIF术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1.适合运输方式不同,所适用的运输单据也不同。CIP术语下,卖方可提交各种运输单据;而在CIF要求卖方只能提交提单、海运单或内河运输单据。在本案例中,由于运输单据的限制,致使卖方无法在当地交单。因为在本案例中,卖方采用CIF术语出口,只有将货物从江西运至浙江宁波港,并将货物装上船后才能拿到提单,在那时才能向银行交单议付。而若使用CIP术语,卖方在江西将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拿到其签发的运输单据,即可向银行交单议付。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本案例中,使用CIF贸易术语使卖方延迟结汇,影响卖方的资金周转。2.由于风险转移界线不同,造成风险转移严重滞后于货物实际控制权的转移。CIP术语风险转移界线在装运地的指定交货地点,而CIF术语风险转移界线在装运港船上。本案例中,采用CIF术语,卖方在江西将货物交由承运人承运后,卖方已经丧失了对货物的实际控制权,而风险转移点则在宁波港将货物装上船之后才发生转移,显而易见,内地出口使用CIF术语使风险转移严重滞后于货物实际控制权的转移。但是,若此案例中采用CIP术语,卖方对货物实际控制权的转移和风险的转移是同步的,均在江西将货物交由第一承运人承运后发生转移。3.内陆出口用CIF术语卖方要承担一笔额外的运输成本。CIF适用于水上运输,交货地点在装运港,卖方负责租船订舱、支付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费,此部分运费核算在货价中,但是从内陆地区到装运港装船之前的运费不计入货价。而CIP条件下卖方要负责办理从交货地至目的地的运输,承担从交货地点至目的地的运费;办理货运保险,并支付保险费,这些都反映在货价之中。若此案例中采用CIP术语,并且交货地点在江西省,那么从江西的交货地点起至目的地的这段路的运费都计入货价,从而转嫁给买方。而本案例中,采用CIF术语,从江西至宁波港这段路的运费不计入货价,要由卖方承担此笔额外的运输成本。

参考文献:

[1]宫焕久.进出口业务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叶万德.国际贸易实务案例教程[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第7篇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图式理论 交互式阅读理念

一、引言

随着国际商务交往的日益频繁,商业竞争也日趋激烈,社会上迫切需要高素质、能力强、善交际的复合型商务人员。其中,能够熟练利用英语进行阅读并获取和分析商务信息是很多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迅速提高学生在商务英语阅读方面的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阅读理论出发,结合商务英语特点,阐述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高他们商务英语阅读能力。

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商务英语课程是与商业密切相关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近年来通过我们的商务英语教学实践,发现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学生对于商务背景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往往需要专业教师对有关商务概念做必要的讲解和分析。这些知识的缺乏经常导致学生难以理解阅读材料和有针对性地深入讨论。例如,在阅读《新剑桥商务英语(高级)》第27单元“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增长的影响”时,因为学生没有学过国际贸易理论中“相对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因此,无法理解自由贸易是如何对国际贸易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的。

第二,教师没能提供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技能训练机会。现在有些“所谓的阅读训练”无非是常用的略读(skimming)和扫读(scanning),没用引入阅读策略的恰当运用。造成这种现状常常是由于部分教师不清楚有关阅读理论,无法领会阅读过程的实质要求,不能举一反三,对各种阅读策略的运用灵活施教。

第三,Dudley-evans,T and John,M(1998)提出,应用阅读材料信息是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然而,目前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仍然仅仅停留在语言学习的层面上,阅读教学依然以教师讲解和翻译课文、学生做好作课后练习题为主,教师没有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机会来就阅读话题进行后继的讨论、公众演讲、会议主持、论文写作、案例分析等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活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了课堂学习效

果。

三、英语阅读相关理论介绍及相应商务教学策略

1.图式理论(Schemata theory)和其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图式理论显示阅读实际只是一个偶然的视觉效果,更多信息是由读者揣摩出来,而非来自书面印刷文字,(Mark Clarke & Sandra Silberstein,1977,P136-137)即读者能明白他们阅读的材料,是因为他们能够把这些视觉刺激提炼成超越文字图形的各种含义,再把这些含义分配给已储藏在他们大脑记忆中合适的概念组,进而完成思维过程中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的高效交流。图式包括两大类:内容图式和正式图式。内容图式是我们了解关于人、世界、文化和宇宙方面的知识;正式图式则是关于文体结构方面的知识。

商务英语阅读材料以商务内容为基础(business content-based),广泛取材于原版商务周刊、财经杂志、专业期刊、合同和法律文件、技术说明书和手册以及原版教材,存在篇幅较长、句式复杂、术语多的特点。为了能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框架理解阅读材料,则要求:1)学生广泛阅读,丰富和扩充图式知识。2)邀请专业教师对学生商务概念进行讲解和分析,并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2.相关阅读策略和其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根据Hudson(1998),“由下到上”策略(Bottom-up strategy)认为“意思”是由字母、单词、词组、从句、句子以直线的方式构成,但仅采用“由下到上”的阅读策略往往是不够的,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有时还需要采用“由上而下”阅读策略(Top-down strategy)激活学生原有知识框架(Schematic knowledge)。这些知识框架包括课文内容背景知识和修辞知识,(Carrell,Devine,Eskey,1988)包含“由下到上”策略和“由上而下”阅读策略的“交互式”阅读理念可能是一种实用、有效的阅读方式。Hudson(1998)认为:“阅读本质上可看成双向的过程,其既有高级思维和背景知识的应用过程,又有原文本身的加工过程。”为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这种阅读策略。

基于商务英语阅读材料大量涉及专业术语和基础专业知识,题材丰富多样,在阅读这类材料时,学生不能呆板、套用某种阅读策略,应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语言能力,以及阅读材料的特点,采用切实可行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如:(1)阅读材料难度大,或学生语言基础差,但学生相关背景知识或专业知识丰富,学生可能更多地用到“由上到下”策略,即通过激活学生原有知识框架而进行的阅读;(2)而阅读材料难度小,或学生语言能力强,但缺乏相关商务知识,则学生可能会更多用到“由下到上”策略,即由字母、单词、词组、从句、句子以直线的方式阅读;(3)介于(1)和(2)情况之间,学生则可能更多地采用包含“由下到上”策略和“由上而下”阅读策略的“交互式”阅读策略。

四、具体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以阅读IBM管理为例)

1.课前阅读和专业学习

课前,我们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资源了解IBM来历、经营状况、发展历史。加强英语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合作,邀请专业课教师讲授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并组织相关议题讨论等。

2.课上预读阶段

在预读阶段,为了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对内容预测可能是阅读的重点。在这个阶段,可先让学生熟悉课文相关商务术语或词汇后,看或听相关话题影像、录音材料或案例资料,然后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或师生间互动,让学生列出关于此话题已知、未知或渴望知道的信息,并在某种程度上预测即将阅读的内容、文章结构,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对某些话题直接展开讨论。这些问题如:(1)Do you know IBM?(2)Do you ever hear about the culture of IBM?Can you describe some of it?(3)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IBM’s culture?(4)Is the text a descriptive story or a formal exposition?

3.阅读过程

在阅读整个过程,学生验证他们阅读前的预测,用他们框架知识理解文章内容,通过语言元素如单词、句法知识等解码文字意思。(Carrell,Devine,Eskey,1988)在阅读阶段,学生安静地阅读,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自身语言、背景知识状况,灵活地采用通读(skimming)和扫读(scanning)的阅读技巧。常见问题类型如:(1)What does the text talk about?Is it about the IBM’s management style?(2)What is every IBM employee’s ambition?

在阅读的后期阶段,常用的阅读任务为:对细节理解(reading for detailed comprehension)、细节归纳(summary from details),或根据上下文推断文章意思(inference from context)(如:Is the journalist Robert X.Cringely positive or negative about IBM’s working culture?)。学生可以通过配对活动校对他们的答案,并分析、讨论。

此时,学生经过课前学习准备、课上安静阅读、交流讨论,对阅读材料的内容,以及与阅读材料相关的背景内容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对上述内容涉及的语言也有了初步的掌握。教师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阅读策略的运用进行讨论,突出基于学生基础和阅读材料难度的不同,不同的学生可能会应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包括“由上到下”策略、“由下到上”策略和“交互式”阅读策略,因此,灵活使用各种策略应成为阅读中的关键。

4.知识运用过程

知识运用要充分体现出以任务型学习为主、以满足学生在日后社会商务活动中需求为主导的教学。因此,常见的任务有案例分析、情景表演、项目报告,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包括:对阅读材料有关的议题进行讨论(辩论)、个人公众演讲、角色表演等,最终以演讲、论文、报告等形式呈现任务执行结果。

执行过程为:

(1)教师确定并公布任务。(2)学生课下准备。(3)课堂讨论、表演和实训操练。(4)教师评估或学生互评,侧重面是语言交流和专业知识应用。(5)学生完善和修正原有任务。(6)递交任务结果(演讲或论文)。

通过一学期对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验对象为山东工商学院中加学院2006-2007年度第二学期商务专业三年级62名学生。通过定期测试和期末采用调查卷调查等形式,结果发现:84%的学生喜欢新的教学模式,88%的学生认为他们提高了阅读技巧,82%的学生觉得他们掌握了商务英语课程中75%以上的词汇量,92%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比较实用;从测试结果也可以看出学生阅读的正确率有了明显提高,平均成绩由期初的67分提高到期末的78分。因此,不难看出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商务英语阅读教学质量是有效的,对提高学生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

五、结论

为了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的阅读能力,本文针对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为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商务英语读物,应加强商务英语教师与专业教师的合作,增进学生商务知识、概念的理解,并加大学生课外商务内容的阅读量,丰富他们原有商务知识框架,发挥图式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另外,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恰当的阅读策略,根据阅读材料难度大小、学生语言基础、相关背景知识或专业知识的强弱,灵活运用各种阅读策略。课堂教学通常经过预读、正式阅读、读后运用三个阶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高效快速阅读。

参考文献:

[1]Brown,H.Douglas.1994.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Regents.

[2]Carrell,P.Devine,J.Eskey,D.1988.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Clarke,Mark A.and Silberstein,Sandra.1977.Toward a realization of psycholinguistic principles for the ESL READING CLASS.Language Learning 27:135-154.

[4]Hudson,T.1998.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reading.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Vol 18 pp.43-66.

[5]Krashen,Stephen D.1985.The input Hypothesis.London:Longman.

[6]Robinson,Peter.2001.Task complexity,cognitive resources,and syllabus design:a triadic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task influences on SLA.In Peter Robinson(Ed.),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李冬燕.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第15期.

第8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对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做了分析,并提出其使用准确性。

关键词:商务 英语 准确性

商务英语词汇有自己的特点,商务活动从本质上讲必然和普通大众相联系,同时也有专属于以商务活动为职业的专业人士的内容。商务英语不以语言的艺术美为追求目标,而是讲究逻辑的清晰和条理,思维的准确严密和结构的严谨性,这些特点必然回反映在构成语言的最小的、最基本的独立运用单位一词汇上。

为了准确描述商务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类单据、协议和合同,商务英语中必然使用表意清楚的专业术语。因此。商务英语词汇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如①Ifproductsor technologies are umquB howev-er,they certainly canprovide a competmve edge,(竞争优势)②The wide-variation 1n attitude and values prevents many firmsfi'om using the samemarketing mix(营销组合)fn allmarkeq③Any firm with operauons OUt-qde its homecountry(母国),operauonsthatwill be either eamingforeigncurrency(外币)orvalued(计价)'mforeigncurrency,hastranslation exposure(折算风险),④The most common foreign currency contractualhedge(外币套期保值)is the forward contract(期货合同法)。国际活动是一种跨国活动,随着电报、电话和电传的发明,国际贸易得到了高速的发展,远隔重洋的买卖双方用电话交谈,发送电文,均要求简明扼要,便于记忆和记录。于是,商务领域里的人们创造了大量的缩略语,而且简化方式多样:①首字母暂占略语,即使用一个短语中的每个词(实词)的首字母构成缩略语。本英语论文由英语www,511unwen com提供例如:L/C(letter ofcredit)信用证;C.I.F(Cosglnsurance and Frei)成本、保险加运费价;OMO(Ovemeas Money Orders)国外汇票;M.D(Money Down)首期付款?②以辅音字母为核心构成的缩略语,这类方法主要用于单词的缩写。例如:INFM(infom)的通知;APPP,OX(approximate)近似的、大约的;SHIPMT(thipment)装船、装运;MSG(message)信息、电文?③利用词音和近义词构成缩略语,这种方法常用于单音节词和少数双音节词转化为同音字母的缩略语,例如:NU(new)新的;U(you]你;SHUD(should)应该;THO(though)虽然、尽管;③截去一个单词的首部或尾部形成缩略语,例如:fax(facsimile)传真;ad(addverdsent)广告;imp(import)进口;memo(memoradom)便条矩?⑤⑥前一个单词首部和后一个单词的尾部拼缀而成的缩略语,例如:forex(foreign exchang日外汇:hi-tech(hightech-nology)高科技。

随着科技词汇和概念全之间的联系不是显而易见的,在一定程度上是约定俗成的,例如:contract,GATT,Chinese Wall等。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词汇的大部分从普通词汇引申而来,这些普通的词汇由于被用于商务环境中而具有新的含义成为商务词汇。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新产品、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新的商务术语也在不断增加。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标准措施标准壁垒

[论文摘要]标准措施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产品的质量、性能、环保要求、制造过程对劳工权益的保护等等方面利用标准进行规范。标准措施的实施是对国际贸易进行规范的一种手段。标准壁垒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涵盖了狭义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和蓝色贸易壁垒中的重要内容。在由关税壁垒为主导的贸易保护向非关税壁垒为主导的贸易保护过程中,标准壁垒逐渐被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成为实施贸易保护的新型杀手锏。

当今的国际贸易中,标准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与此相应,标准壁垒也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中非关税壁垒的重要手段。在传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中,往往是先有产品后有标准,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则是标准先行。

一、标准与标准壁垒

我国在GB39.5.1《标准技术基本术语》中对标准做了如下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该定义具体有四个方面的含义:

1.制定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或概念”。虽然制定标准的对象早已从生产、技术领域延伸到经济工作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并不是所有事物或概

念都能够标准化或者能够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规范,而是那些比较稳定的重复性事物或概念,才是标准规范的主要内容。

2.标准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这就是说,标准的产生不仅是对科学技术成果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而且这些成果与经验都要经过分析、比较、选择、综合,反映其客观规律性,这样的“成果”才能作为标准制定的基础。

3.标准在产生过程中要“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这就是说,标准不能凭少数人的主观意志,而应该是与各有关方面协商一致。这样,制定出来的标准才能考虑各方面尤其是使用方的利益,才更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

4.标准的本质特征是“统一”。这就是说,标准是“由标准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的统一规定。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标准化原理委员会(STACO)一直致力于标准化基本概念的研究,先后以指南的形式给“标准”的定义做出了统一规定。1991年,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联合第2号指南——《标准化与相关活动的基本术语及其定义》(1991年第6版),给“标准”做了如下定义:“标准是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性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结果领域内的最佳秩序和效益”。并且该指南进一步说明标准应建立在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综合成果的基础上,并以实现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该定义明确阐述了能够被广泛接受的关于标准的目的、基础、对象、本质和作用等。由于它具有国际权威性和科学性,所以是目前被最为广泛接受和共同遵循的一种理解,尤其是ISO和IEC成员,这种遵循已经成为一种义务。

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照层级分,标准可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按照强制能力分,标准可分为强制标准和建议推荐标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建议推荐标准也具有很大的强制力,尤其当它获得市场垄断地位的时候。按照标准化对象分,标准可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标准发展到今天已经日益系统化、全面化,已经从对产品质量、性能的规定扩展到对产品材料、设计、生产、报废、回收等整个过程的规定,同时,现代标准更多地体现了对环境保护、人类健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进行规范,已经演化为国际贸易中的一种规范工具。

二、国际贸易中的标准措施与标准壁垒

标准措施是指在国际贸易中,对进出口产品的质量、性能、环保要求、制造过程对劳工权益的保护等等方面利用标准进行规范。标准措施的实施是对国际贸易进行规范的一种手段,但不应视为是对国际贸易造成了必然的阻碍,构成了标准壁垒。这是因为,当标准措施被采用,该标准措施对符合其要求的产品的贸易是有积极作用的,这主要体现在便利市场交易与维护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方面。

标准壁垒是一种新型的非关税壁垒,涵盖了狭义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和蓝色贸易壁垒中的重要内容,是对上述非关税壁垒中的标准部分的归纳和提炼。狭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技术标准是对产品特性或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的非强制性规定,因此由此形成的贸易壁垒应纳入标准壁垒的范围。绿色壁垒是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组成的,是属于广义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范畴的一种非关税壁垒。从其主要包括的类型看,绿色壁垒中的国际性区域性国别性环保法规和标准、检验和检疫要求、包装与标签要求、ISO14000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自愿性措施都属于标准壁垒研究的范围。国际贸易和劳工标准问题,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争议的焦点之一,随着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面临更为严峻的贸易摩擦高峰期,发达国家正积极搜寻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劳工标准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问题也随之成为热点问题。综上所述,所谓标准壁垒是指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技术标准壁垒、绿色壁垒中的环保标准壁垒、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壁垒、包装与标签标准壁垒以及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环境标志壁垒、企业社会责任和认证标准壁垒。

三、标准措施与标准壁垒的关系

就标准措施与标准壁垒的关系来看,并不是所有的标准措施都是标准壁垒,两者的作用是完全不同的。标准措施在设计之初都申明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劳工权益不受侵犯、防止欺诈、鼓励提高产品质量等目的,所以标准措施的实施有其合理性,为规范国际贸易、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改善环境等有积极作用。标准措施只有起到了下述作用时才演变为标准壁垒。一是拒绝国外产品的进入,即绝对壁垒;二是提高国外产品的进入成本,从而降低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也可称为相对壁垒。标准壁垒的本质是通过一些看似合理的标准措施的采用,实质上起到了阻碍外国商品进入或削弱外国商品竞争力的作用,从而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阻碍。

为什么标准措施会演变为标准壁垒呢?尽管WTO强烈反对把上述有益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绿色贸易措施等演变为一种歧视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希望这些技术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和劳工标准不会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但是在现实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经济水平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导致在对外贸易中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的标准措施时,不能顺利跨越,从而使部分标准措施演变为阻碍我国产品出口的标准壁垒;更重要的方面在于,一些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和竞争力而采取歧视性的措施,或使国外产品不能享受国民待遇,采用双重标准;或滥用标准,制定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标准,以保护人类生命和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劳工权益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导致很多标准措施演变为阻碍贸易的标准壁垒。

值得注意的是,在由关税壁垒为主导的贸易保护向非关税壁垒为主导的贸易保护过程中,发达国家在运用标准壁垒作为贸易保护的新型工具时,其作用也已超出了传统贸易壁垒作用的单一性,不仅保护了本国的产业,而且即使国外产品进入国内,也会因成本增加而削弱了其市场竞争力。标准壁垒因此逐渐被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广泛采用,成为实施贸易保护的新型杀手锏。

综上所述,标准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未来产品、未来市场和国家经济利益的竞争。国际市场竞争的现实告诉我们:三流企业卖的是力气,二流企业卖的是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的是标准。很多国家把企业是否通过ISO9000、ISO14000认证以及其产品是否符合有关国际标准作为市场准入和买卖成交的条件。一些国家特别是欧洲规定,没有取得ISO9000和ISO14000认证的企业产品,不得进入其国内市场。国际标准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首要通行证。

参考文献:

[1]吴国新:国际贸易中标准化问题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07,12

第10篇

关键词: 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 工学结合 教学改革

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和外贸人才急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外贸人才培养更显重要。《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也是南京交院(简称我院)管理系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的考试课程。近年来我院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课程作为立项精品课程进行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探索。基于我院及省内高职院同行的教学改革实践,本研究对工学结合背景下的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理论探讨。

1.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的制约因素

1.1教学管理不合理。

教学管理不合理严重影响本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教学任务安排不严谨造成师资变动频繁,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滑。例如某高职院经管系在5年内教过本课程的教师竟有10人之多,导致某些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反而从事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还有的专业教师一个学期甚至同时教3―4门课程。二是教材选用混乱。例如有的教师从事某班本课程教学,但该班教材却是另外一个人订的;有的高职院教材频繁变动,甚至每个学期都换,有的选用教材还是本科教材。三是下企业难度较大。虽然有些高职院口头提倡工学结合,但真正本课程专业教师要求教学下企业时却往往无法如愿。原因有很多,比如经费、学生安全、教学督导和工作量核定问题等。

1.2师资结构及质量有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师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但事实上高职院校该课程的许多教师不具备此条件。主要原因有:一是队伍结构不合理。有些教师是刚毕业的研究生,部分教师甚至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1]。二是缺乏定期专业培训。有的教师数年得不到一次外出培训机会,也没有真正进入外贸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三是部分教师厌学及科研能力缺乏。许多贸易政策及操作实务是随着国际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国际贸易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但出于惰性,很多教师不愿继续学习,对国际贸易的新变化不关注,其知识结构是有缺陷的,有的教师甚至多年使用同一个教案。此外,科研能力是教学质量保证和提高的重要因素,但有的教师从来不愿写论文。

1.3实践教学不理想。

许多高职院国际贸易课程实践教学并不理想,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实践条件差。有的高职院国际贸易实训室仅有1套模拟操作软件,且模拟软件利用率也不高。二是部分高职院没有国际贸易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践教学局限于书本理论讲解。三是少数国际贸易教师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原因不能胜任实践环节的教学,因而忽略了许多实践部分的教学任务。四是实践教学局限于学校,没有进入企业,有的高职院校所谓的校企合作教学基地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职院评估的一纸空文。五是有经验的企业校外指导老师没有真正进入课堂教学,有些所谓的校外指导老师只是挂名而已。

1.4考核方法落后,学生外语能力不足。

许多高职院校仍沿袭传统的试卷考核方法,并要求填空、选择、问答等不同类型按一定比例搭配。这种考核方法对本课程实践教学创新带来一定的制约,教师为避免麻烦,会花大量时间按照传统的书本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教学,不愿尝试改革。考核方法落后的另一个方面是针对教师的,许多高职院对教师的考核标准陈旧,不利于从事教改的教师考核成绩提高,因而制约了教师进行教改的动力。此外,本课程的涉外性很强,高职学生外语能力相对不足给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学生看懂各类外文单证及专业贸易术语的花费时间较多。尤其是五年制高职学生,英语四级通过率不到10%,对于此类学生,许多教师对单证、函电部分教学内容只作简单讲解。

2.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改革实践及思考建议

2.1组建课程教学团队,申请立项精品课程及自编教材。

组建一个稳定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是进行本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多方沟通和努力,我组建了一个以4人为主讲教师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教学团队,团队成员年龄在27―36岁之间,均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1人为在读博士,2人具有企业工作经验,1人具有丰富的单证培训经历,3人外语水平达到6级或专业8级水平。团队成功申报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院级精品课程,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资金保障,团队成员均参与了自编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发表了学术论文40余篇。团队建设对本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起了积极作用,团队成员多次获得教学质量奖。此外,团队骨干还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论坛,了解国际贸易环境及操作规则的变化,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修订,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2.2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教学下企业相关规则,鼓励企业外贸人员进入课堂教学。

高职《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机会仍然太少,部分教师的所谓暑期下企业实践证明也仅仅是找单位盖个社会实践章,并未真正下企业实践,这需要各高职院校下企业相关政策细则的出台与支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江苏省高职生第3学年大部分时间被安排为社会实习,这是学院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专业教师对实习学生的进一步专业知识指导有待加强,这也需要学院制定和完善指导教师下企业指导学生的工作细则与绩效考核制度。此外,教师要积极聘请校外有经验的外贸业务员进入课堂,为本课程教学提供新鲜知识。目前我院只是偶尔聘请部分专家进入学院做些讲座和交流,外聘专家数量与进入次数有待进一步提高。

2.3改革考核方法,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

改革传统的学生考核方法是本课程教学改革成功的前提,尤其是成绩比例制定和实践环节考核形式学院要尽量放权于专业教师。同时对于专业教师的考核也要有所创新,目前我院督导政策已开始鼓励教师进行工学结合、项目化教改,部分专业教师开始主动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其中,我所在团队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实施双语教学。高职学生外语能力普遍不强,因此双语教学主要是对国际贸易关键词汇均用外文标出、各类单证和函电教学均采用中、外文2种语言详细解释。二是多媒体案例和外语教学相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本课程一半内容是案例教学,且案例尽可能多地使用外文。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案例教学主要是定期给学生观看外文的国际贸易专题片,有利于提高学生外语能力,拓展其知识面。三是互动教学法的实施,主要是提前布置一些需要学生准备材料和思考性强的作业,要求学生课后自己准备发言稿,并在课堂上进行大讨论,对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活跃课堂气氛起到较好的效果。

2.4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自学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是高职学生具备可持续培养潜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我院本课程国际贸易实务部分教学比重是理论部分的2倍,并重点讲解实务案例和自身国际贸易操作过程中的经历,此外对国际贸易实训的条件进行不断改善。高职学生也需要有科研能力,考虑到高职毕业生在今后工作中需要创新,部分学生还要进行本科、研究生后续学历教育,因此本课程特设了国际贸易论文教学,教学内容为文献检索、COMTRADE数据库使用和论文写作等。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自学考试和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我院不同专业学生参加国际贸易相关专业自学考试、报关员考试的人数逐年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凤.工学结合视角下高职国际贸易实务的教学改革探讨[J].管理观察,2009,(3):179-180.

第11篇

论文摘要:实践性教学对于培养实用性和具备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尤为重要。现今实践性教学设施不够完善、教学方法单一等现象仍在高职院校普遇存在,巫需调整改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真正具有职业能力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

高职高专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培养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宏观教育政策导向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国际贸易实务是从事国际贸易工作人员的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它重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不深究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严密性和方法论,强调教学内容的”实际、实用、实践”,理论教学要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同时,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相融,所以加强实践性教学是让学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需要。

目前来说,部分高职高专的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受传统教学方法惯性的影响及受硬件条件不足的制约,在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教师的队伍结构方面,很大一部分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都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他们的优势在于对理论性知识掌握得比较充分,这在客观上造成教师在授课时会侧重于理论教学;校内实训室相对匾乏且操作方法与教学内容简单,远不能满足学生反复练习的要求,自然也达不到全面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是改变目前国际贸易实务动手能力培养落后局面的需要。

一、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改革尝试

通常来说,实践教学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课程性实践教学,即与课程理论学习同步进行的实践活动,包括平时作业、综合练习、模拟考试、大型作业和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等,另外一种就是集中性实践教学,即综合运用各课程知识、集中进行的实践活动。另外,教师应该以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展现上,尽可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图文并茂、视听并用的优势。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已意识到实训的重要性,实习课程的比例在逐渐加大,实习的内容也愈发接近现实工作岗位,并且加大投资建立模拟实验室。通过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按照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流程,进行具体的商品交易。在模拟实训中,学生分角色互相配合演练,从草拟业务函电、核算和确定商品价格,直到贸易单据制作及审核等各个环节,学生都可以得到亲身体验,并在切身体验中强化对知识的积累和理解。在实训中学生还要互换角色,使每名同学都体验到对外贸易岗位工作的不同内容和要求。

近几年来,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依据课程理论指导,遵循国际贸易实际工作流程和岗位能力要求,笔者设计并实施了如下校内实践教学方法,经实践有明显成效:

(一)课堂理论教学互动法,讲求学中练、练中学、边学边练、变练边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兴趣,以案例为学习项目,规定一定任务,在教室和计算机房利用教学软件完成学习任务,包括价格、运费和保险费的计算,合同、商业发票、装箱单、提单、保险单、汇票等单证的填制,实现学生对国际贸易工作流程中片段性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二)使用仿真法进行校内集中实训,按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实训型,实施履行模拟订单的操作练习,为此设计并建设了一个国际商务综合实训室。 二、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之成效与评估

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之方法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评估,建立在微格教学理论基础上,对学生的操作过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即不把评价结果作为最终成绩,或对某人操作技能高低进行定性,而只是作为学习者改进、提高教学技能的依据,明确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或问题。微格教学的评价,有自我分析、小组分析、指导教师分析三结合的定性分析评价,同时,也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制定的评价量表的定量分析,以量化的结果说明在哪些指标上还存在问题,以及技能整体所达到的程度。定量分析给出具体的量化结果,定性分析找出产生不足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被评价者容易接受。因此,两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有利于被培训者改进和提高,完善自己的操作技能。具体可以采用。

(一)在实训体系中借助反馈机制进行评估,在设计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实训体系中,通过正负反馈对实施操作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调整,反馈频率的高低能够衡量学生操作质量的高低,一般来说,反馈次数越多,质量越低,反之就越高,在教学中设定的标准是,二次以内为优秀,不超过四次为良好,不超过六次为及格。

(二)针对学生的实训作业进行评估,实训时根据抽签分配学生充当进出口商,并在确定的贸易方式、贸易术语和支付方式下完成实际的操作任务,形成最终的全套单据,教师可以按照USP600和URC522的相关规定,以出单时间的逻辑性、单据的正确性、完整性以及单证的一致性为标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和指导讲评,设置标准是,没有不符点为优秀,10%以内的不符点为良好,20%以内的不符点为及格。也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取长补短,学生之间互相学习。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术语,双语词典,翻译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知识积累的速度和知识总量急剧增长。新技术新产品、新思想的层出不穷,导致了新术语的不断涌现,数量与日俱增,且分布极为广泛。大量的现实表明,术语在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以及科学进步等方面的影响,现代人类社会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作为承载科学知识载体的术语。

探讨科技术语与社会科学术语的异同十分必要,因为不同语言以及不同研究领域中产生的思想、概念和术语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它们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而且一种思想或概念术语的不同翻译势必影响接受者的思维方式,甚至会使得该思想、概念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术语翻译得当,可省除许多不必要的误解。所以,我们必须从术语形成的特点出发,找出其自身规律图书馆,并对其翻译方法进行统一规范。

2. 科技术语和科学术语的产生的不同背景

为了表达明确,在双语词典中很有必要区分科技术语和科学术语。下面将从概念和背景两方面对科技术语和科学术语进行区分。

2.1 科技术语产生的背景

一般来说,随着新技术、新事物、科技革命的产生,新概念、新思想得以形成,术语得以产生。术语的一个较为常见的构成方式是将代表若干个简单概念的单词聚集在一起,使其组合成一个表示该复杂概念的新术语,如space + ship = spaceship; hyper + text=hypertext 等。另一常见的方法则恰好与上一方法相反,即将一长串表达复杂概念的单词组合依照英语构词法的规则予以简化。如“首字母缩略法”: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简化为GPR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简化为CDMA 等;又如“首字母拼写法”:WirelessApplication Protocol 被简化为WAP,NetworkInformation Center 简化为NIC 等;还有“合成法”:teleprinter+ exchange 简化为telex,information +economics 简化为infonomics 等。一般说来,科技术语的生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2.2 社会科学术语产生的背景

社会科学方面的术语词汇随社会的发展而丰富。社会科学方面的术语构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普通词语专业化或术语化。普通词语一旦带有专业色彩,就具有严格的定义界限。如“dumping”源于“dump”,其本意为“倒垃圾”,在商业领域被引申为“倾销”。二是创造新词,如“手机”“网民”“扶贫”“融资”“年薪”“听证会”等。三是借用或引进外来词语。外来词又分为外部借入和内部借入两种。外部借入的术语是指从外语中翻译而来的词语。如汉语政治术语“民主”“议会”“资产阶级”等都是外来语。内部借入既可指同种语言中普通词语术语化,也可指同种语言中吸收方言词语。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广东、香港等地经济发展迅猛,粤语方言伴随着经济浪潮大量进入普通话。普通话吸收的港台语有:传媒、斥资、个案、转型、廉政、构想、认同、按揭、整合、互动、瓶颈、峰会等。其中吸收的不少词语在普通话中已经有了同义表达的词语。另外,部分词由于语言归化的原因,其能指和所指有所改变。但也尽最大可能地保留了源语的基本特征:如“音借法”:radar 译为“雷达”,EININO 译为“厄尔尼诺”等;又如“形借法”:CEO 译为“首席执行官”,WTO 译为“世界贸易组织”等。

3. 双语词典的特征

双语词典是沟通两种语言的桥梁,也是学习外语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各国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双语词典的需求也随之升涨,编纂事业也相应地蓬勃发展。直到目前,双语词典的研究已成为词典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其基本理论构架业已确立,各分支的探讨和实验也方兴未艾。

双语词典中图书馆,源语言和目的语经常相互补充,前者往往通过诸如语法、词源、参照、插图等进一步的辅助信息对后者的对等词提供补充说明。这种基本呈现方式和辅助说明的结合帮助词典用户理解源语言词条的真正含义。因此,在双语词典中,,词典编纂者往往会采用源语言的这些辅助信息来更有效、更高效地解释词的意义。

由于双语词典的独特语言特征,词条的翻译往往和例证独立开来。词条的翻译被看作是“语言”,而非言语,因此遵循词义上、风格上、语用信息上、语法上的多层面对等原则。首先,汉语上不同词类的同形异义词可以被看作是同义词,放在最常使用的词类当中,必要时,可辅以其它词类的例证说明。其次,功能词应标有词类标注加以解释,同时附上解释性的或意译型的对等词。

相对于语文双语词典来说,非语文双语词典提供的语言学信息远远少于语文双语词典。翻译百科词和专科词目的原则是力求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译名统一。而翻译的方法则多种多样,例如: 意译法、音译法、音兼意译法、词索义分析译法、音双关译法等[1]。翻译时切忌胶柱鼓瑟,编者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或整合各种翻译手段,以保证译名既真实反映源语含义,又易于理解和运用。另外,根据双语词典翻译中的特殊性,在翻译术语时,应做到:不同领域之间、语词专家与学科专家之间必须紧密协作;对于约定俗成及旧时译名问题不能简单操作,要视具体情况处理;不能统一的“一物多名”需保留几种译名,必要时还应附以简略说明[2]。

4. 双语词典中术语的翻译

双语词典的核心任务是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言相应的对等语[3]。需要承认的是,有严复1898年提出的“信、达、雅”翻译原则在某种程度上也同样使用于双语词典的翻译研究。不过,这一原则太广义而难以应用于双语词典中的无数实际例子。鉴于此,本文从双语词典的视角对术语的翻译问题提出一种尝试性的研究。

黄建华等在《双语词典学导论》中归纳了双语词典的十种基本释义方式[4]:(一)等值对译法——提供语义内涵完全相等的目的语词,如:supermarket—“超级市场”;(二)对应选择法——列举各种对应变体图书馆,如:“cut-”—切,割;斩,截;削,剪(发);(三)译注法——译义加注释,如:Oxford shoes—牛津鞋(一种足背系带的浅口便鞋);(四)译音法——直接音借外来词,如:copy—拷贝;(五)音义兼译法——音义自然结合,如:tittup—踢踏舞;(六)译形法——保留源语中的字母或相似字形,如:X-ray:—X射线;T-square—门-字尺;(七)同义对释法——常用中性词释有语体色彩的词,用标准语词释方言词,用现代词释古旧词,如:phono—[口],phonograph(留声机);(八)替换法——用肯定式释否定式,反之亦然,如:倒霉—unlucky;staunch——不漏水的,不漏气的;(九)构词释义法——说明构词法,介绍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如:taken—take的过去分词;(十)描述法——当目的语中没有对应词时以描述法揭示词义,如:何尝—used in rhetorical questions or statementsto emphasize negation。

双语词典中的术语翻译除了提供词条的对等之外,还要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译名要统一[5]。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词不断涌现,原有的语词语义范围不断扩大,双语词典编纂者的首要任务是准确地译出那些专业性强、词义固定、构成复杂、形式多样的专科及专名术语,编纂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双语语言功底之外,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结合以上的翻译方法和术语的特征,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术语的翻译方法。双语词典中的术语翻译最好遵循以下释义的原则:

(1)意译法

意译法是与直译并列的主要译法之一。译文内容一致而形式不同谓之意译[6]。意译法既是翻译语文双语词典词典的主要手段也是翻译非语文双语词典的重要方式,翻译时必须透彻理解源语中该词的命名理据,力求译词名副其实,揭示其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征[7]。如:beep pager—呼机;terminal—终端。

(2)音译法

在翻译一些外来事物的词汇时图书馆,或因目的语中无对等词汇,或因译者对所译对象尚不能完全把握,或因读者对这些新事物颇感陌生,人们往往采取音译法将其译出。如:加油!—Jiao You!音译法是国际上翻译术语的一种潮流,已有利于术语运用在国际上的统一、有利于国际交流和人类知识的共享。

(3)音兼意译法

这种音、意义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采用一半是音译,一半是意译的方式,如:topology—拓扑学;motorboat—摩托艇。另外,还可以采用在音译完词条后加一些补充说明的所属词汇后缀,如:neon—霓虹灯。

(4)谐音双关译法

在翻译中利用“谐音双关”修辞格,可以在读音上保留与源语相近的读音,但在词义上不拘泥于源语语义,而是不脱离一定范畴的创造性词义。实际上,很多术语词都来自于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休克—shock;威士忌—whisky;逻辑—logic。其中有些术语词由于使用的广泛性,已经没有了异族语的影子,成了本族语的一部分。

5. 结语

双语词典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是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工具。词典编纂者理应关注科学技术术语的翻译问题。尽管术语只占双语词典中的一小部分,我们决不能忽视。笔者在此希望以上这些术语的翻译方法能对双语词典编纂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Peter, Newmark. ATextbook of Translation[M].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UK) Ltd. 1988.

[2]张锦文.英汉术语翻译与双语词典编纂问题[J]. 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2,4.

[3]Zgusta,L.Manual of Lexicography[M]. Academic Publishing House of the Czechoslovak,Academy of Sciences. 1971.

[4]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学导论[M]. 商务印书馆,2001.

[5]马秉义.词典翻译原则探讨[J].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6,5.

[6]方梦之.科技翻译教程[M]. 上海外语出版社,2008.

[7]刘宓庆.译学大辞典[M].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