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9 00:58: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实训报告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3+1”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在于大四一年的实践教学,这一年的实践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利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前五周,在校内组织进行专业项目综合实训。其实训项目多样化,第一,由本校专业教师根据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开发相关的实训项目,与书本结合。第二,由校外公司、企业或研发单位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提出相应的实训项目,与实际相结合。实训项目结束后,学生即系统的复习了整个大学三年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研发和动手的能力。为企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个阶段布置毕业论文题目并送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实习分为两种,一种为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具体的岗位上工作,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与企业建立实习协议,学生进入企业后,有明确的实习岗位,学生能够在岗位上参与一定的实际工作,动手机会多,容易激发学生的实习意愿。学生实习岗位由实习单位负责安排,指派专门的指导师傅与学生交流、沟通。在企业中,学生基本与正常的职工工作时间和环境一致,与企业职工同工同酬。第三个阶段利用近4个月的时间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撰写论文。为了加强实习实训的管理,我系出台了毕业生实习实训报告书。在学生参加实习实训的时候一并带到实习单位,边实习实训边填写实习报告书。报告书的内容包括:①实习实训任务书;②实习、实训报告;③实习单位考评结论、成绩。即考核了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又了解的实习单位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3+1”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校企合作、产学研的结合。我院师资队伍偏于年轻化,大多数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缺乏科研和实践动手能力,并且与企业脱轨。通过学生到企业实习,加强了校企合作。教师可以到企业中学习,了解企业。在理论教学中会更有针对性。企业中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到学校中讲座。遇到技术问题,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解决。加强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的结合。
(2)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以往,学生的毕业论文大多是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由于很多学生在这一学期里将要参加招聘会找工作、准备研究生考试和准备出国的英语托福考试等,会占据大部分的时间。所以,没时间、没精力做论文。出现了论文质量不高,甚至不能完成毕业论文的情况。实行了“3+1”培养模式后,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并且一般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多余实习岗位贴近。在实习的同时能够用保质保量的完成轮叶论文。即使学生找工作和考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仍有时间完成质量较高的毕业(设计)论文。
(3)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学生会在在企业实习4-6个月,企业分时间段将学生安排到各岗位上进行工作,学生能够接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情况。使学生能够提前进入参加工作的角色,学习到了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既掌握了新知识,又受到锻炼,开阔了视野。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加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真正的了解到了企业需要的人才。我们的学生经过大四一年的实习、实训,培养成为“上手快,操作能力强”的企业急需人才。就业率由2010年的86%提高到了95%,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5)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我院教师大多数都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到学校任教的,对企业的生产、运行、管理以及新技术等不了解,在课堂教学时这能局限于书本,不能有效的做到理论联系实际。“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之后,要求教师必须深入企业,参加到一线生产中去。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我系“3+1”人才培养模式已成功实施两年,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建得到了同行业认识和实习就业单位的一致认可,就业率得到显著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我系将继续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办学特色,从而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王海燕 李学军 孟凡荣 单位:长春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FluidSIM软件;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68-03
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教学的目的及意义
《液压与气压传动》是一门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流体力学、检测技术和自动控制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相关技术在机床、工程机械、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农业机械、塑料机械、锻压机械、航空、航天、兵器、石油与煤炭等许多领域应用相当广泛。故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且其实践性很强,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读懂一般机械液压系统原理图,并且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机电液控制系统、液压与气动等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中等复杂程度以下液压系统的能力。但基本概念难以理解、元件结构复杂、系统工作过程抽象等,一直是这门课程教学的难题。实践教学则一般停留在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上,很难构建新的回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欠缺。基于FluidSIM软件的仿真实训教学可以帮助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FluidSIM软件内置各种标准液压、气动、电气等元件库,具有方便快捷的绘图、设计功能和先进的机电液控制系统仿真功能。在实践教学中应用FluidSIM软件对回路进行模拟运行和检验,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各元件在回路各个运动阶段的工作过程,加深对元件和回路原理的理解。利用FluidSIM软件对液压回路及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使机械、液压、电气有机结合,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机电液控制系统的理解,并使学生能灵活地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FluidSIM仿真软件使用独立的液压及控制元件,很容易连接成不同的液压控制回路。对这些元件不同的组合,可以得到不同回路,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搭建各类电、液控制回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整体构思设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FluidSIM仿真软件还可对系统进行准确的动作和工作参数的模拟及测试,可以真实地反映、模拟现场实际,为设备的维护、故障分析提供依据。
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的设计思路
所设计的仿真实训内容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梯度:从基础到提高;从基本元件认识、简单回路连接到复杂控制回路联动;从液压回路的单模块到机械、电气、PLC、液压集成的综合模块,从功能演示、原理验证、操作互动到探索实验、自我设计。进而从让学生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独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到按照要求设计出符合实际工况的一般中等复杂程度的机电液控制回路。
加强学生对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工作过程和特点的理解和各液压元件结构、原理、工作性能、连接方式和功用的认知,以及对仿真软件的安装与搭建液压回路的基本操作方法的学习,由仿真实训指导书和仿真实训报告书中的实训报告要求体现。分析液压系统原理图,深度理解液压控制阀在液压基本回路中所起的作用,解读系统工作过程和状态;在同一动作要求下发散思维,修改元件的组合或电气控制程序,设计出不同的液压回路;根据工况要求,设置简单的PLC控制程序,使用常见的液压元件、电气元件等元器件进行设计、搭建各类电液控制回路,这些由仿真实训指导书和仿真实训报告书中的思考题、选做思考题体现。选做思考题由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定,供有兴趣的学生选做。所设计的思考题要有很大的自由度,课堂考核标准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搭建出合理的控制回路,所得结果只要理由充分、设计合理、考虑全面都应取得较好成绩。
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的内容
我们当前设计的基于FluidSIM软件的液压传动系统仿真实训包括8个单元,最后一个单元为仿真实训考核。实训时间为4周。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仿真实训项目的实施
根据以上仿真实训项目的设计内容和思路,对实训课的上课方法、情景设置等都做了一些调整,并将课堂考核融入到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完成能力。以实训五“差动连接回路”项目为例,其实施过程如下:
(一)教师借助仿真状态图,演示差动连接回路使液压缸快速运动的工作原理
如图1(a)和图1(b)所示,当液压缸活塞没有触碰到行程开关S1时,电磁阀处中位工作,液压泵输出的液压油同时与液压缸的左右两腔相通,回路呈差动连接状态;当触碰到行程开关S1时,电磁阀处左位工作,液压缸左腔进油,右腔回油,活塞杆继续伸出;当触碰到行程开关S1时,电磁阀处右位工作,活塞杆缩回。由液压缸的仿真状态图图1(c)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液压缸伸出的过程中,其差动连接阶段的位移曲线斜率明显大于非差动连接阶段,充分说明了在不增加泵流量的前提下增加了供给无杆腔的油液量,使活塞快速向右运动。
(二)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在FluidSIM仿真软件界面中搭建满足工况要求的差动连接回路
工况要求提出由行程控制液压缸动作:快进—工进—快退,如图2(a)所示,速回路实现工进;采用换向阀实现快退。再进一步考虑用行程开关控制电磁换向阀实现快进和工进的换接,以及工进和快退的换接。原理图设计如图2(b)所示。
(三)根据PLC控制电路知识,完成液压缸动作编程
学生通过系统原理图和液压缸的动作,得出电磁铁的动作顺序,如图2(c)所示,再综合以前所学PLC知识进行编程。其程序如图2(d)所示。
(四)根据PLC程序选择和连接电气元件,其电气控制原理图如图2(e)所示,完成由行程开关控制的液压缸动作。然后进行仿真调试,检验系统工作是否满足工况要求,液压缸的仿真状态图如图2(f)所示。
从设计搭建回路到编程到仿真完成液压缸动作,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有较大自由度。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案,采用仿真调试的手段来验证,并记录在报告中。课下将仿真实训报告书上交,教师记分作为实训平时成绩。
(五)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搭建回路,对其仿真、分析、调试,完成实训报告中的发散型和设计型思考题,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当堂打分,作为课堂考核的平时成绩
思考题如下:(1)M型中位机能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在该回路中起何作用?采用O型中位机能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是否可行?为什么?(2)该系统中,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可以用两位两通电磁阀代替吗?如果可以,绘制回路图。(3)该系统中,若将二位三通电磁换向阀换为二位三通机动换向阀,液压缸动作是否能满足工况要求?PLC控制程序须如何修改?(4)若采用P行中位机能的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实现差动连接,要求工况动作不变,若可行,绘制回路图,给出PLC控制程序或电气原理图。(5)试设计一个回路能满足该工况要求,请绘制系统原理图,给出PLC控制程序梯形图或电气原理图。此题由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定,由有兴趣的学生选做。
仿真实训项目实施效果
FluidSIM软件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功能齐全。在仿真实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很好地将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而且增加学生实践和动手的机会。其先进的仿真功能,直观、逼真的仿真效果,能加快学生对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简单的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理解速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利用软件对液压与气动回路及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能使机械结构和传动、液压气动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为液压系统设置控制电路,学生可以实现综合练习,激发出创新意识,培养整体构思能力。由于加大了平时学习成绩的比例,能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过程的重视。实训教学的开展,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在对软件的熟悉、运用和实训项目的设计、实施过程中,教师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
仿真实训项目方案的进一步优化
在本课程的仿真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也对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内容进行了思考。仿真实训项目的设计方案、内容可做出更进一步的优化:可改进基础知识呈现的方式方法,使其更具直观性,增强综合实例中各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对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所提出的想法,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引导,要加以肯定,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考虑增加强化机电液综合模块的选做实训项目和工程实际运用较多较简单的机电液控制系统的例子,简化后作为选做的实训项目,以满足部分兴趣浓厚、有想法、积极性较高的学生。还可将传感器技术、逻辑电路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融入其中,模拟工程实际例子形成综合实训系统,深层次地加强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开拓眼界,拓宽知识面,为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从事专业工作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白柳,于军.液压传动与气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赵秀华,王秋敏.FESTO实训系统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10(22).
[3]刘军,唐曙光.FESTO培训系统在机电液综合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工程,2006(7).
[4]钱振华.基于FluidSIM的液压与气动课程仿真教学研究[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9(4).
[5]张群生.液压传动与气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6]隋文臣,化雪荟,陈大力.浅谈FluidSIM液压(气动)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J].液压与气动,2007(6).
作者简介:
工业用水的水质应该满足生产用途的需求,保证产品的质量,不同的用途对水质有不同的要求。锅炉把水作为原料,在高温高压下产生蒸汽,成为输送热力或动力的介质。一旦锅炉用水不符合标准要求,就会使锅炉出现结垢、腐蚀、泡沫等现象,降低锅炉热效率,增加燃料消耗,更为严重的是甚至引起爆炸,危及人身安全,造成财产损失。因此,《工业分析》课程以热水锅炉水质检测项目及检验方法的讨论为重点,介绍了水质的分析。对锅炉用水的水质检验,在知识、技能及职业素质方面对学生都有明确要求,采用项目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项目所需教学时数共14学时,其中项目实施计划的制订与交流研讨2学时,项目实施10学时,评价总结与拓展提升2学时。
二、热水锅炉水质检测的项目分析
热水锅炉水质检测,是针对化工、石油、轻工、环保等领域的分析检验和环境检测等岗位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的教学设计。该项目是由09级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班的学生来完成的。他们是在校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了前期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检索与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但面对即将进入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学生的自我意识强,团队合作精神比较欠缺。因此,通过热水锅炉水质检验项目这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让学生置身于实际检验工作岗位,按照分析检验工作的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得实际检验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为学生掌握水质分析奠定基础,为拓展学习后续课程如煤质分析、肥料分析、钢铁分析等提供条件,在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项目实施对学生、教师和实训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对学生来说应当能够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化工分析的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工分析的操作规程,能按照国家标准设计检验方案,能按照岗位操作规程正确对各个检测项目进行测定,同时具备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演说、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对教师来说应当具有掌控热水锅炉水质检测的工作进程,能够处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突发事件,能够将相关理论与实践操作具备结合起来,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承担起项目课程的设计者、教学实施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和教学结果评价与管理者的责任。对教学场所及仪器设备来说应当具有化验室实训场地,具备取样器、电子天平、滴定管、PH计、电磁搅拌器等仪器设备,其中仪器设备的数量、质量应当能够满足学生分组操作的需要。
项目教学的重点:一是学生制订项目工作计划。二是分析检验工作岗位操作规程的理解与操作技能的掌握。三是对检验结果及出现问题的分析。难点是对分析检验工作岗位操作规程的理解和检验结果与问题的分析。
三、热水锅炉水质检测的项目实施
1.下达项目工作任务书
教师通过简单讲解水的不同用途,引出水质检测,再通过热水锅炉爆炸的新闻报道,进而提出热水锅炉水质检测的工作任务。同时要讲清工作任务具体的功能和检测要求,具体内容包括采样与制样、试样处理、对指定成分进行定量测定、计算和报告分析结果等要求。带领学生回顾项目实施所需要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求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必须达到的规定标准。
2.制订项目实施计划书
在明确项目工作任务后,学生可以按照小组分工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利用收集来的资料,根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进行研讨,制订完成项目实施计划书的草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和咨询,组织学生按小组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一步修订完善项目实施计划书。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水质检测
各小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水质检测任务,得到相应的数据,并完成项目报告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回顾工作计划内容,对实施项目要有整体认知,对项目进行的每一步都了然于胸。需要复习学过的分析实验技能,将各相通的技能用于水质分析中,完成知识迁移。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演示实验录像或操作示范,让学生了解操作规程,学生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技能训练,遇到问题后再通过观看录像或通过教师示范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掌握该项技能。
学生掌握了检测技能后,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水质分析,教师观察各组工作状态,讲解检测要点,对进度慢的小组适当给予帮助,突出重点,强调规范操作与安全意识的养成。各小组完成生产工作后要写撰写任务报告书,阐述完成工作任务的准备过程、工作过程及工作成效。
4.项目完成成果展示与评价
在各小组完成项目检测任务和工作任务报告书后,由教师组织各组检验报告的展示,并由师生一起对各组检验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进行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在这个环节中,评价建议以正性评价为主,尤其是学生,要引导他们实事求是看待人和事物,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成果,正确对待老师和同学提出的批评或建议。教师要在大家评议的基础上,完成对各小组项目实施的成绩鉴定报告书。
四、项目教学反思
热水锅炉水质检测项目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方面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水质检测指标有六项,如果每组都做所有指标的检测,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应由每组完成一个指标的检测。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项目时间较为宽松,可以用来进行其他指标的检测。项目的整体时间安排应以能力较弱的学生刚好能完成整个项目的时间为准。
学生在完成热水锅炉水质检测项目后,获得了直观的检验经验,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梳理水质检测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因为有了亲身体验,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已经有了感性认知,在教师的点拨下,知识理解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并举一反三,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指导优先原则与建构优先原则的特征及其融合——关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原则思辨.职教通讯,2005,(2).
[2]王民权,梅晓妍.高等职业教育中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7,(10).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关键词】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204-02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主要培养具备较强的舞台表演基础理论和音乐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岗位素质和团队精神,适应在专业文艺团体、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从事演唱、演奏和教学的专门人才。
二、学生应具备知识结构和能力
(一)知识结构总体要求。掌握社会主义政治及思想品德方面的相关知识,掌握专业所必备的英语、语文基础知识与相关计算机知识,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的舞台表演基本演奏、演唱技能,熟知礼仪与沟通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结构总体要求。具有演唱、演奏技能、技巧,音乐表现力和演唱、演奏能力,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声乐即兴表演能力;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有一定的文字表达、口头描述能力;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创新与应变能力。
(三)素质结构总体要求。掌握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现代思想观念。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形成健康、积极的性格、态度、兴趣;具有现代科学意识,能够运用科学知识批判唯心主义和迷信。
三、实践教学场地建设
现有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艺术楼1栋,专业演出剧场一座;多功能厅一间;音乐专用教室6间,多媒体教学设备两套;舞蹈教室1间;教师上课琴房6间,学生练声琴房80间;电钢琴教室一间;校内校企合作实训室一间。另外我系与十三家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这些基础设施为实践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制定实践教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制定,对于明确教学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规范课堂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我系针对实践教学制定了完整的课程标准:(一)课程课程标准;(二)基本功汇报演出课程标准;(三)岗前综合实训课程标;(四)顶岗实训课程标准。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实践内容、课时、考核方式。
五、实践教学安排综述
(一)实践教学安排。本专业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军训、顶岗实习、课内实验等部分组成。独立设置的综合实践环节共35学分。五年制专业按学院规定军训安排在第一学期,时间为2周,计2个学分;集中实训教学安排在第二、四、五、六、七、八学期,每学期集中实训1周,共计5学分;综合实践教学(包含顶岗实习)安排在第期至第十学期,时间为36周,计32学分;课内实验依据课程具体情况而开设。具体安排如表一:
(二)实践教学安排综述。我系音乐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大部分:课程实践教学、集中实训、其它艺术实践。
1.课程实践教学
课程实践教学是指一门课程在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主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课程实践教学分为课堂上实践教学和课后学生训练。课程实践教学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内容、考核等方面要求。本专业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分为理论课、理论+实践、实践课。声乐、钢琴等理论+实践课程,要求教师授课时,少讲、精讲,理论够用,强化实践。教师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讲解知识点理论,学生以理论为指导进行训练,把理论变成技能。课堂上没有完成的实训课后学生自己进行训练。每一节课学生必须展现技能进行回课。为了强化和提高学生技能我系将声乐、钢琴等课程考核以音乐会方式进行,学生现场表演,全体教师进行评分,极大地提高了技能训练实战性。为保证课后学生实训有保障,确保回课和期末音乐会的效果,我系制定了《琴房琴点管理规定》,要求学生每周必须完成规定时间琴点,练琴时间多少和声乐、钢琴等课程的成绩直接挂钩。
2.集中实践教学
集中实践教学是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延伸课堂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艺术表演技能,提高应对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与保障。我系音乐表演专业集中实训包含有四方面内容:军训、基本功汇报演出、岗前综合实训、顶岗实习。
(1)军训由学院利用新生入校前两周开展,训练内容和考核由学院统一进行。
(2)定期举行声乐、钢琴、舞蹈比赛。通过比赛培养锻炼学生舞台表演心理素质和表演技能。
(3)基本功汇报演出是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基本功汇报演出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台综合性文艺晚会。主要培养学生组织、沟通、协调、合作精神和丰富舞台表演技巧。整个活动班主任负责策划指导学生进行,从节目筛选、排练到演出安排全部由学生完成。科任老师负责协助学生提高节目质量。根据方案要求中专阶段一学年一次基本功汇报演出,大专阶段前两年每学期进行一次基本功汇报演出。每次演出班主任进行评分,对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成绩与岗前综合实训成绩挂钩。
(4)岗前综合实训是顶岗实训前的一次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模拟工作岗位进行实训。其主要目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活动由学生根据自己岗位要求组织音乐会,进行汇报演出。全体教师根据学生排练情况、舞台表现和实训报告书实际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5)顶岗实训是学生离开学校到单位进行岗位学习,学院和实习单位共同监管。主要目的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考核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系部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期间表现、完成工作情况和顶岗实训报告书撰写情况共同完成。
3.其它形式艺术实践
(1)参加社团;(2)艺术观摩;(3)社会实践;(4)专题讲座;(5)校内外演出。
关键词: 实习实训 评价体系 电类专业 职业人
科学有效的实习实训质量评价体系,对中职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评测和监控,是培养中职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抓手,是中职教育把握教学实际、获得反馈信息、进行科学决策的有效途径,也是把中职生培养成职业人的必经之路。
一、实习实训内容设计的评价
实习实训内容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的全面性,以实现教学目标。实习实训内容的设计要在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前提下,既要综合课程学习顺序性、时效性,更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社会发展需要。在电类专业实习实训内容的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就业的需要,结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对实习实训内容进行提炼、归纳、计划和组织。总之,实习和实训的内容设计要有实效性、针对性和目的性,就是要让学生把每一次的实习实训当做检验已学理论知识和提高操作技能的机会,以提高学生的训练兴趣,调动学生主动练习技能的积极性。
二、实习实训教学过程组织的评价
注重训练过程,注重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整个训练过程中,对每个技能练习分解,注重过程性评价。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老师充当“导演、顾问、教练”三重角色,正确处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师生共同构建学习的主体,通过丰富多样的交往形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领悟、推理、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独立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电工实习的过程中,按照电工考证的项目,把学生分为几个实习组,指导老师充当教官和考官,分别讲解各项内容和要求,按操作规程作出示范操作,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并对学生逐个进行考核。同时要求同学们相互协作和相互考核,逐项通过,而且是百分之百通过。对于学生还没弄懂的问题,指导老师就充当顾问;对于学生不懂操作的,指导老师就充当同伴,与学生一起动手操作,整个实习过程在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在电子技术和数字电路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先动员、布置实习任务和提出要求,而后让学生熟悉实习内容,查找有关资料,然后让学生自己购买元器件,进行电路的设计与电路板的蚀板、焊接制作,最后总装与调试。整个实习过程,学生就在按图施工中进行,指导老师担任学生的顾问和教练。再如房间空调器移机操作实训课,课前老师一定要制定实验实训指导书,规范操作过程,设计实验实训报告书,要求学生课前学生预先实训内容,熟悉有关操作步骤和规范,并做好提问的实训的相关准备。实训时,要求学生直接进入状态,指导老师从旁进行指导和解答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答辩,实训完毕,学生要书写实训报告,作为考核评价的资料。
三、实习实训成绩评定
实习实训成绩评定要采用过程性评价,考核成绩主要从实习、实训的态度和表现、实习成果、实习或实训报告、答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全面真实地进行总体评价。评价的资料要坚持多渠道地收集,如评价一个学生的实习、实训态度和表现,除了指导老师的评价外,还有实习、实训小组同学的评价。而评价一个学生的能力水平,除了对其实习成果(一般是电子设备或电子装置制作)或实训结果评价外,还要结合其在整个实习、实训过程中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在答辩过程中解答问题的能力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实习报告和实训报告。这些都是学生评价中带有评语的原始资料,能够勾画出一个学生在某一方面发展变化的轨迹,对于改进教学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综合各方面,最后给予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的等级评定。
在电类专业实习实训的教学评价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而且要重视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即重视对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的培养,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综合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与他人进行合作,共同确立学习目标和实现学习目标。同时,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关心集体、保护环境、富有同情心、责任感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诚实可信、办事公正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郭俊朝.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教研究,2008(2).
[2]单春晓.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
[3]查吉德,王晓敏.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评价初探[J].职教论坛,2004(17).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黄华,赵淑同.高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6]刘素梅.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职教论坛,2005(3).
[7]朱雄才,陈丽能.高职学生毕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方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
[8]王秀梅,孙萍茹,安连锁.构建“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彰显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关键词: 建构主义 项目教学法 Premiere综合实训
一、项目教学法的引入
Premiere综合实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通过相对简单的基础能力训练,循序渐进地训练,促使学生完成综合技能实训。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自控能力、自学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不太好,不爱主动学习,对自身自信心不足,但是他们也有自身优势,比如他们普遍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在本课程实训过程中,若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体系,按照宣科讲述枯燥的理论,即使老师讲得再好,学生也会听不进去,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教起来也没有激情,教与学将因此而产生恶性循,传统学科体系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本课程的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将传统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使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将本课程总体能力目标分解为:影视编辑入门能力、影片素材编辑能力、视频转场制作能力、视频特效制作能力、运动效果制作能力、影片字幕制作能力、配音及音频特效制作能力、作品文件输出能力能力,并将之分解为26个单项能力目标,最后确定为要达到能力目标所必需的26项知识目标。
能力对应八个基础模块小项目,为实现总体目标,在基础模块小项目后面增加三个综合模块大项目。每个项目中用案例练习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小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大项目要求学生合作完成。
三、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每个模块都要求学生上交作业进行检查。通过训练,学生最终能够独立完成电子相册的制作,分组合作完成MTV制作、宣传短片制作。完成训练后,学生了解视音频制作的基本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独立制作小型作品、合作完成中型作品的制作。
Premiere中的握手包括潘多拉的世界和影视编辑基本概念两类,前者要求学生因兴趣投入本课程学习和学生能分清高清、全高清、超高清格式的分辨率;后者要求能说出视音频编辑过程中的4大环节或能计算常用视频制式帧数,二者分别考察了分辨率的概念及多种视频压缩格式的概念和了解视音频编辑的过程及帧、帧速率的概念。在训练时,采取作品展示、老师讲解、学生练习等方式,从而最终完成视音频编辑入门引导。
Premiere中的素材加工包含日出日落和立体相框两部分内容,前者要求能新建并保存项目文件、能利用选择剪辑、移动剪辑删除剪辑等剪辑方法对视音频素材进行修剪和剪辑、会用交叉溶解转场特效完成镜头转场切换;后者要求能改变素材大小、会用剪裁特效对素材进行剪裁、会用斜边特效制作凹凸效果、会用噪声和噪点、棋盘格特效、四色渐变特效制作图片背景。前者要熟悉利用项目文件组织和管理素材的方法、掌握视频剪辑基本技法和交叉溶解转场特效的添加方法;后者要掌握运动参数:比例、旋转的设置方法或掌握剪裁等特效的添加方法。在训练时,采取效果展示、课件演示、老师操作、学生模拟、独立练习等方式,从而完成两个素材加工小任务作业。
Premiere中的视频转场特效包括四季过渡、花的世界、都市生活、鲜花、美味佳肴五部分,分别要求会添加默认转场效果和会设置视音频默认切换时间;会用斜线滑行等命令制作视频斜线自由线条等转场特效和会用自动对比度等特效编辑图像亮度对比度;会用色阶特效调整图像亮度、会用伸展入、跟踪缩放特效制作效果、会用时钟擦除特效制作擦除效果;会用自定义图像制作转场;会用多层视频制作转场和会添加简单字幕。分别要掌握默认转场效果设置及添加方法;掌握斜线滑行等转场特效添加方法和自动对比度等视频特效的添加方法;掌握色阶等特效的添加方法和伸展等转场特效的添加方法;掌握渐变擦除特效;熟悉运动参数:比例、位置的设置方法和掌握掌滑行类转场特效的添加方法。在训练时,同样采取效果展示、课件演示、老师操作、学生模拟、独立练习等方式,完成五个视频转场特效小任务作业。
Premiere中的视频特效包括飘落的枫叶、文字雨、镜像效果、水墨画和抠像效果五部分,分别要求会用位置和比例选项编辑图像的位置与大小、会用色键特效编辑图像的颜色与透明、会用色彩平衡特效调整图像颜色、会用边角特效编辑图像侧边大小、会用关键帧技术控制特效效果;会用Alpha辉光特效制作文字边缘辉光效果、会用方向模糊特效制作文字方向性模糊效果、会用字幕编辑器输入并编辑文字、会用速度/持续时间命令实现倒放效果、会用不透明度选项编辑文字不透明度;会用比例选项改变素材大小、会用反射特效制作图像镜像、会用剪裁特效剪切部分图像、会用不透明度选项改变图像不透明度、会用不透明度选项编辑文字不透明度、会用灯光效果特效改变图像灯光亮度;会用黑白特效制作灰度图像、会用查找边缘特效制作图像边缘、会用色阶特效调整图像亮度和对比度、会用不透明度选项改变图像不透明度、会用高斯模糊特效制作图像模糊效果、会用字幕编辑器输入与编辑文字、会用运动选项调整文字位置;会用色阶特效调整图像亮度、会用蓝屏键抠出人物图像、会用亮度对比度特效调整人物的亮度和对比度。分别要掌握运动参数:位置、比例的设置方法、掌握色键等转场特效的添加方法、进一步巩固关键帧技术;掌握不透明度参数的设置方法、掌握Alpha辉光等特效的添加方法、掌握字幕编辑器的基本用方法、掌握倒放素材的及改变素材播放时间的方法;进一步巩固运动参数的设置方法和掌握反射等特效的添加方法;进一步巩固运动参数的设置方法、掌握黑和白等特效的添加方法、进一步巩固字幕编辑器的基本使用方法;了解抠像原理和掌握蓝屏键等特效的添加方法。在训练时,同样采取效果展示、课件演示、老师操作、学生模拟、独立练习等方式,从而完成五个视频特效小任务作业。
Premiere中的运动效果包括旋转飞出和飞翔照片,分别会用运动选项对图像进行位置、大小及旋转设置、会用关键帧技术结合运动选项让图像运转起来、会用边缘羽化特效掩盖不足;会用字幕制作白色相框、会用关键帧技术结合运动选项让图像设计图像运动轨迹。要求熟练掌握运动参数设置的方法、综合运用关键帧技术与运动参数设置、掌握边缘羽化特效的添加方法;熟练掌握运动参数设置的方法、综合运用关键帧技术与运动参数设置和静帧序列导入方式。在训练时,采取效果展示、课件演示、老师操作、学生模拟、独立练习等方式,从而完成两个运动效果小任务作业。
Premiere中的字幕制作包括金属文字、滚动字幕和遮罩字幕三部分,分别会用倾斜特效制作文字倾斜效果、Alpha斜角和RGB曲线特效添加文字金属效果、会用辉光特效制作文字发光效果;会用字幕编辑器输入并编辑文字并会用Roll/Crawl选项制作水平及垂直滚动字幕;会用字幕编辑器输入并编辑文字、会用比例缩放的方法,使静态图片产生动态效果、会用遮罩特效制作遮罩字幕效果、会用时钟擦除转场特效制作倒计时效果、会插入使用通用倒计时效果。要求熟悉掌握关键帧技术、掌握Alpha斜角和RGB曲线等特效的添加方法、进一步巩固字幕编辑器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字幕编辑器的使用方法;熟悉掌握关键帧技术、掌握遮罩特效的添加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字幕编辑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倒计时的制作方法。在训练时,采取效果展示、课件演示、老师操作、学生模拟、独立练习等方式,从而完成三个字幕制作小任务作业。
Premiere中的音效制作包括录制声音、声音的变调与变速、为音频加特效三部分,分别要会用运动选项编辑视频文件的位置与大小、会使用关键帧技术、会用控制面板编辑音频、会用调音台录制声音;会用链接及解除链接命令链接及分离视音频、会用平衡命令调整音频的左、右声道、会用音调转换命令调整音频的速度与音调;会用混响命令增加一个模仿音频声音和会用低音命令调整音频的低音部分。要熟悉掌握关键帧技术、了解调音台面板的主要功能、掌握控制面板对音频的调节、掌握录制配音的方法;熟悉调音台面板的主要功能、掌握视、音频链接及分离的方法、掌握平衡等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转变声音速度与单调的方法;熟悉调音台面板的主要功能并掌握混响等命令的使用方法。在训练时,采取效果展示、课件演示、老师操作、学生模拟、独立练习等方式,从而完成三个音效制作小任务作业。
Premiere中的作品输出包括输出图片、输出音频和输出影片三部分,分别要会输出单帧图片、静态图片序列、会导入静态图片序列;会输出单独的音频文件;会输出视音频影片文件。要熟悉输出对话框、理解静态图片序列的概念、掌握输出图片的方法;熟悉输出对话框、了解音频格式、掌握输出音频的方法;熟悉输出对话框、了解视音频格式、掌握输出影片的方法。在训练时,采取效果展示、课件演示、老师操作、学生模拟、独立练习等方式,从而完成三个作品输出小任务作业。
Premiere中的制作电子相册包括制作电子相册蓝本和制作电子相册成品两部分,分别要利用Photoshop统一加工素材、能利用选择剪辑等多种技法对编辑素材进行剪辑、能利用速度调整工具针对静帧图片改变播放时长;针对动态视频制作快、慢镜头、能利用同一轨道编辑模式添加视频转场效果;能利用视频特效滤镜创建视频特效、利用关键帧技术改变视频特效、制作一个运动的片头字幕、能添加剪辑音频素材并制作音频淡入淡出。要理解设置图片素材默认播放时长的意义、掌握速度调整等工具的运用方法、熟悉视频转场特效,合理选择转场特效;理解视频切换(视频转场特效)与视频特效二者的区别、了解视频特效,合理选择视频特效、熟悉字幕编辑器、熟练掌握淡入淡出音频特效。在训练时,采取效果展示、课件演示、老师操作、学生模拟、独立练习等方式,从而完成电子相册综合实训项目制作。
Premiere中的制作MTV包括制作MTV-1和制作MTV-2,分别要能分工协作,做好项目计划、能应用运动属性参数处理素材、能使用字幕编辑器制作歌词字幕;能利用嵌套时间线合成作品、能输出AVI最终效果作品、能使用字幕编辑器制作遮幅效果、能对自己和小组成员做出评价。要熟悉项目报告书和掌握运动属性参数、熟练应用字幕编辑器;掌握嵌套时间线、进一步熟悉输出作品的方法、熟练应用字幕编辑器、进一步熟悉项目报告书。在训练时,前者采取项目引入、分组计划、独立操作、协作学习的方式,后者采取项目引入、分组计划、独立操作、协作学习、综合评价的方式,从而完成MTV综合实训项目制作。
Premiere中的制作宣传短片包括制作宣传短片1、制作宣传短片2和制作宣传短片3三部分,分别要分工协作,做好项目计划、利用各种工具收集并处理多种媒体素材、利用选择剪辑等多种技法对编辑素材进行剪辑、应用运动属性参数处理素材;利用多轨道编辑模式添加视频转场效果、利用视频特效滤镜创建视频特效、制作运动的片头字幕;会录制配音及添加音频素材、利用嵌套时间线合成作品、输出MPG最终效果作品、对自己和小组成员做出评价。要熟悉项目报告书、熟悉掌握运动属性参数、熟练掌握多种媒体素材处理的方法;熟练掌握添加多种视频转场特效的方法、熟练掌握添加多种视频特效滤镜的方法、熟练应用字幕编辑器;掌握嵌套时间线、进一步熟悉输出作品的方法、进一步熟悉项目报告书。在训练时,制作宣传短片-1要采取项目引入、分组计划、独立操作、协作学习的方式;制作宣传短片-2要采取项目引入、分组计划、独立操作、协作学习;制作宣传短片-3要采取项目引入、分组计划、独立操作、协作学习、综合评价的方式,从而完成宣传短片综合实训项目制作。
四、实施效果及结论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Premiere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发现,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巩固、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团队精神的培养与磨合无疑是有益的,同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巩固和运用所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A].1998,(3).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设计;就业导向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设计内涵
教学设计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的各种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教学理论向教学实践转化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它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估等项目组成的教学系统.系统中各项目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形成一定的结构,又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目前,在高职课程教学中,对课程的教学设计不够重视,随意性较大,不少仍采用本科的教学方案,或是本科压缩型教学模式,脱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成为制约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一个主要瓶颈,出现高职学生就业率偏低的现象,这显然是高职教育的一个症结所在.要体现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教学设计的源头上抓起,改进教学方案,在就业导向的指引下进行教学设计,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的,以突出技能训练为特色,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这与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备课”不同,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是用系统的观点,将与教学有关的各种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些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还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活动等),围绕着教学目标,制订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及教学实施过程的方案.
2高职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加强环境管理、防治污染、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有效手段,当今在世界各国得以迅猛发展.2004年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联合推出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制度,环境影响评价从以学术研究为主过渡到目前为一项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工作.社会对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愈来愈高.
目前,我院不同的专业如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监测与治理等专业均将环境影响评价课设置为主干专业课,但学习之后,学生仍不知如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学的好的、上手快的学生也要半年时间才能课题组做些辅的工作.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不高,有的只流于形式,作为点缀而已,距离上岗就业的要求相差甚远,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障碍.
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学以致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重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2.1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不但要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应重视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确定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如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对非环境影响评价专业的学生,除了解环评法率法规及我国的环评制度外,重点还必须熟悉环评导则及相关标准、环评的技术方法;对于环评专业的学生,结合大气、水体、生物监测的实验要求,做环评的污染源调查及现状调查评价,分小组进入环评课题组或用模拟项目进行环评文件的编制训练,将职业过程“嵌入”教学之中,为职业需要教与学,让学生掌握环评文件的编制流程,到环评课题组亲身感受工作氛围,缩短毕业生进入环评单位上岗后的适应期,增强毕业生就业的竞争能力.
同时,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过程的设计,使学生逐步体会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该课程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尽可能将现代专业设计理念贯穿在教学当中,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学习作为培养职业能力的载体,把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与职业技术能力训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应只局限在该课程的学习上,使学生具有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应变、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2在教学对象的分析上,应从学生的起始状态出发.即从学生起始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诸方面去分析,充分不同专业学生前期知识的差异,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起点.
例如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应用文写作能力不强,尤其是与专业技术有关的公文不会写的状况,在教学中增加环境影响评价采用标准的请示报告、公众参与问卷调查表的制作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训练,让学生熟悉其流程及写作要点,为今后撰写环境质量报告书、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相关科研技术报告打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报告写作能力.
2.3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根据不同专业需要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岗位的针对性、行业的适应性.
当前国内许多的《环境影响评价》教材及院校《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往往是让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学习在假设条件下成立的模式,进行大量繁锁的数学计算,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数理知识较差,对环境影响评价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事实上,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出台,许多计算模式已被制成了商品化的软件,评价参数输入后很快就能获得计算结果.因此,对高职学生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中对环境影响预测模式以《导则》必须的要求为尺度,重点应突出在评价参数的选择及学生具有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
2.4在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应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主体性学习基本原则.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环境保护专业技术工作,其许多操作技术必须严格遵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学生从未经历过实践,学习起来不免觉得枯燥、吃力.因而在教学中应坚持课堂内外结合,在课堂内选择学生熟悉的实例,能使书本内容更贴近实际,课堂外引导学生从教室和书本走向广阔的外部世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如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教学的同时,开展以学院校园内及周边地区为调查区域开展环境污染源调查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利用图书阅览室资料、上网及实地走访等方式开展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老师给予集体或个别辅导.学生的选题结合学习生活实际,如学院实训楼实验废水、教学楼粉笔粉尘、食堂一次性饭盒、寝室生活固体废物、寝室生活废水、男生公寓吸烟,美食街烧烤摊污染问题等调查.这种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弥补实践教学时间的不足;另一方面让学生切身体会如何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环境影响评价实训教学中,以模拟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过程的形式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开展实训教学,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分小组以学院新建学生宿舍楼或教学大楼为例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要完成评价报告表的内容,学生必须通过互联网查寻最新环境标准,到后勤基建处查找相关工程资料,到图书馆查阅有关污染源的计算手册,利用第二课堂污染源调查与评价报告的成果,结合水环境监测和大气环境监测的实验数据以及利用其他课程所学习知识进行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分析等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整个实践过程学生以准“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身分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文档的制作,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文档的编制流程,体会到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组的工作氛围.这种模拟的实际工作过程能帮助学生明白进入环境影响评价课题组后,自己能从哪些辅的事情开始工作,从而缩短学生进入环境影响评价实际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增强了就业的竞争能力.
3优化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设计的途径与具体措施
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对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优化教学设计,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就业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 专业综合实训 农产品质量检测
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法目前在我国的职业院校里广泛采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开设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按照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相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在真实或模拟的操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以强化学生专业综合技能为目的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整合了专业单项实验实训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合了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是应知、应会、应用的融会贯通。通过该课程的开发,弥补主干核心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不足,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并通过若干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使学生基本完成由自由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1 课程介绍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高职食品检测类专业实训实习领域中的核心教学任务,以化学分析、应用有机化学、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样品处理技术、农产品产地评价、肥料检测、农药检测、粮油检测、微生物检测、饲料检测、果蔬产品检测、畜禽产品检测、水产品检测等课程为前导,对接食品检测类国家职业资格,是该职业工种掌握的核心专业技能之一。
1.2 教学目标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及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即以检测项目为载体,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使学生在真实的检验项目中掌握综合专业技能,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通过课程的实施,达到食品检验工(高级)、化学分析工(中级)、乳品检验工(中级)以及饲料检验工(中级)的技术技能要求。
1.3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课程内容均来自企业真实检验任务,筛选21项检测模块,形成14个学习情境,按照项目实际占用时间安排学时。本课程共设176学时,分4学期完成。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基本上覆盖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常用方法、常用仪器、常见检验项目及检测标准,在任务排序上尽量按照由简到繁进行,按照食品检验工、化学分析工职业发展的自然规律进行。同时考虑学生认知和职业发展规律,力求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能够保证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应用所学检测技能完成企事业相应检测类岗位下达的任务。
2 行动导向教学课程设计
丰富的课程资源从应用中产生,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先进行企业调查。通过对企业和市场调研了解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各级检验机构典型的企业工艺流程和真实的检验任务,并按照学生职业发展规律和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结合师资和实训基本条件,对典型工作任务中包含的关键技能点进行分析,做到突出重点、覆盖全面、合理序化,将企业、检验机构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食品检测类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形成学校与企业统一,检验数据为产品工艺提供参考,检验结论为品质管理服务的互动教学设计总体框架。
2.1 建立仿真与模拟的质量检测中心
建立若干个仿真与模拟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个检测中心由4~5名学生组成,每一项检测任务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个小组在接受任务后,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组内成员要积极配合、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以出色完成该任务为最终目标,逐步培养自己化解分歧、、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团队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2.2 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学、做、评”一体化
围绕选定的工作任务,设计提升学生能力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选择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涉及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以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学、做、评”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的培养集成于任务实施过程中。
2.3 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角色的转变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起、维持、促进”的作用。学生作为“质量检验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任务咨询、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等作用。
2.4 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据每个检测中心提交的《检验报告书》,评价每个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学生)的工作能力,评出最佳质检员,并对优秀检测中心支付检测费用。检测费用以量化的形式支付,到学期末累计量化后,对获得前3名的小组成员给予免考的奖励,免考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20%。
3 行动导向教学课程的实施
3.1 通过跨组交流总结经验
为了有效整合、利用现有实验实训室资源,每两个实训任务捆绑,由两次实训课完成,如还原糖含量测定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捆绑,第一次实训课由模拟检测中心1、2和3完成第一项任务,模拟检测中心4、5和6完成第二项任务。第二次实训课由模拟检测中心4、5和6完成第一项任务,模拟检测中心1、2和3完成第二项任务。为了防止小组之间互相抄袭检验数据,两次实训课各项任务所用待测样品不同。在第二次进行该两项任务前,由上述六个检测中心选派代表,随机到另外一组,交流实施上一次任务中各组所获心得、经验等,以便其他小组作为参考,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心得总结经验教训,本模块检测任务完成情况将更为完善。
3.2 课程实施
3.2.1 任务咨询、制订计划
以每个检测中心(小组)为单位,开展检验任务。工作任务开展前,选出检测中心主任(小组组长)。具体实施前,由教师参照职业岗位需求,策划下达工作任务,小组成员根据工作任务,查阅资料,进行思考分析,完成从明确任务、搜集资料、制订计划、工作实施、整理总结到验收评价全部工作过程。图1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施设计示意图。
3.2.2 实施计划
经过小组讨论、跨组交流、教师总体评价等进行验收评价后,开展检测任务。试液以及指示剂的配制、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等工作按照各成员的任务分配协作完成。实训后核查返回的仪器设备数量,以降低设备的破损率;实验原料和消耗品的使用也制订领用计划,以减少浪费。
3.2.3 检查控制、评定反馈
检测任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详细的实训报告书,经教师审核通过后准许结束检验工作。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让所有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工作”全过程,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4 实施效果与反思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做到“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评”。通过行动引导教学法,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思维,形成了综合职业能力。
(2)在行动导向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从教授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用行动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在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流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并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职业技能体系,完成教学与工作零对接,使学生毕业无后熟期,可直接服务于社会、企业和行业。
(4)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学生自主组织成立临时性的检测中心(检验小组),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工作,自主学习,自己动手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5)通过角色轮换,学生对不同岗位有感性和理性体验。每个检验人员在检测中心工作岗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工作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轮换,使每一个学生对实验室中的主要岗位均有所体验,全部工作任务完成后,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多次体验。
5 结束语
在探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过程中,把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应用到部分班级的教改试点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综合实训作为综合性的课程,要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要完成任务离不开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试剂配制、分析仪器的操作等。如果缺少这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就无法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工作。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思考以及完善的部分。
参考文献
[1] 张玉廷,申薇,姚阳,郑虎哲.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9,14:48-49.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做合一;快乐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258-02
一直以来,素质教育都是国家大力提倡和推广的教育形式,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对于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说,要培养其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技能,就必须寓娱乐于教学,寓理论于实践,寓知识于应用。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应当始终贯彻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实施“教学做合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教学改革背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设置课堂教学、传授理论知识,才是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所以,探索如何寓娱乐于教学的“快乐教学法”势在必行。
二、教学过程设计
以内蒙古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物理化学》教学为例。由于近年来学院实施文理兼招的招生模式,其结果是,组成的应用化工技术班学生同一班级内既有文科高中生,也有理科高中生,还有来自于中职院校的“3+2”转段生。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情况错综驮印S捎谘生所掌握的理论基础差别太大,因此仅仅针对高中生或中职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学生的现状,必须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把不同层次的学生紧密联系起来,而唯一能够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的因素,正是学生的兴趣。
基于以上分析,课程组教师对本学院的物理化学课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1.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其结果造成了教师的照本宣科以及学生的被动接受,从而教与学不能紧密结合甚至完全脱节,教学目的难以达到,学生的学习惰性越来越大,学习效果不佳。改革后的教学模式采取了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从旁指导,而非强迫学习;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通过亲自动手,引发自身兴趣,真正意义上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是积极的、主动的、认真的,从而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这样的教学,对师生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师由原来的全程主导改为从旁引导,而学生则由原来的主体地位上升到主导地位。
2.教学构成的重新设计。改革后的物理化学课程全部教学内容设计成五个项目模块,每个项目模块又包括理论项目、实训项目、项目设计、项目扩展、趣味实验、小结和习题。通过理论项目和实训项目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完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时,项目设计和项目扩展部分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趣味实验提升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最后学生通过小结和习题,将项目内容重新进行思维构建,最终完全掌握所学知识。整个的教学过程,学生是在完全没有心理负担的、轻松的、愉快的环境中,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与相互磋商共同完成的。因此我们称之为“快乐教学法”。
3.考核方式的现场评价。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教学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期末成绩三部分组成,三者的关系见表1。其中,实训成绩是通过现场实训操作和完成实训报告等情况来评价的。由于实训成绩部分是在学生每次的实训操作过程中现场给出的,为了保证学生成绩的真实性、合理性,课程组教师遵循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学生的实训出勤、实训操作、数据分析和实训报告书写等方面因素,每次实训都会给出详尽的成绩评价(见表2),在学生心服口服的同时,激发学生斗志,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分工合作能力。
三、阶段性成果
为了切实可行地培养好化工专业高职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2010年以来课程组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培训进修,努力提高授课教师自身的专业行业技能。同时经过三年的教学探索与研究,课程组教师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现实水平,精心编撰了《物理化学》项目化教学改革教程[2]。本教程从最初的校本教材到正式出版发行,从一个班级的试用到三个专业学生的正式推广,已经在乌海职业技术学院使用5年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以13级应用化工(1)班学生于2014年3月实施的项目二――化学动力学教学为例,教学中的实训项目之一就是测定蔗糖水解常数,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将配制好的蔗糖溶液置于25℃的玻璃水浴中恒温。如图1所示,恒温水浴采用圆形玻璃缸作容器,通过电子继电器对加热器自动调节以实现恒温。但是由于受水浴缸形状所限,配制好的溶液如何稳定的放置于水浴中成了本次操作的难题。三个实操小组利用实训室现有资源分别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如图2所示。三个小组的方案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同样实现了溶液在水浴中恒温的目的。正如彭笑刚所认为的[3],“怀疑精神和独立思想是科学精神的核心部分。”只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完全能够创造出我们想象不到的奇迹。
四、教学改革展望
现阶段的物理化学教学正处于“快乐教学法”的探索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理论项目和实训项目还没有彻底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现阶段的物理化学教学只能算是准项目化教学。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重点研究项目与项目之间的相互联系,并注重与其他专业课程相衔接,进一步开发新的实训项目,充分利用课外课堂,使物理化学更加贴近生活,期望做到真正“教学做合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项目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论教育[M].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2-147.
[2]闫碧莹,郭俊锁,魏凤琴.《物理化学》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教育,2014,(24):120-120.
[3]彭笑刚.大学教什么学什么[J].中国大学教学,2014,(8):8-10.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Project 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AN Bi-ying
(Wu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uhai,Inner Mongolia 016000,China)
(一)教学计划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育相互配合
高校教学应在讲授理论知识前提下,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作为主要方向,实践教学不是理论知识教学的附属品,而是独立的教学体系。有些高校因为实践教学无需考试,所以根本不重视。例如:《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课只在实训室上过一两次实际操作,多数学生根本不会铺床,甚至连中西铺床方法都分不清。酒店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计划制订和修订时,要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只有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才能真正做到实训操作课程与专业理论教育相辅相成。
(二)能力培育坚持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相互配合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应仅是知识传授,更应是操作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能力培养。酒店行业国外客人比较多,所以要求一线岗位员工具备一定外语水平。在酒店实践教学中高校不仅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吃苦耐劳品质、上下级沟通协调能力、同客人交往能力、同事之间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基础上,形成较强自主学习新知识能力和全面适应社会的职业能力。
(三)课程设置和选用教材要相互配合
高校酒店实践教学普遍存在注重考“双证”却忽视职业整体素质培养现象,而一些高校学生虽然考取了如《前厅服务员资格证书》《客房服务员资格证书》《餐饮服务员资格证书》等,但这些证书含金量并不高。因此,课程设置应“以应用为目的”,加大实践教学环节,为保障实践教学质量,课程设置要符合酒店人才需要实用型人才标准。在选用和编写教材上,要经过广泛调查研究,选用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教材,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选用案例要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实践理论。
二、三个“对应”努力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
(一)校内模拟室实训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应
目前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已基本具备了一定规模和数量的示范操作实训室,但和真实酒店环境仍有较大差别,主要表现在环境和氛围还不完全真实等。教师在实训室教学可更多采取具有实训特点的“模拟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实训和真正演练的区别。《客房服务与管理》实训课,要让学生实际操作,熟练掌握铺床要领,了解中西铺床法和特点,多练习。前厅接待服务实训课上,学生可分别模拟客人、行李员和前厅接待,模拟一个完整服务过程,包括站立问候,介绍酒店特色,办理入住手续,填写各种单据,各种银行卡的使用,送客引路等。
(二)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与校内实训室教学对应
条件许可的学校应尽可能建立自己的校内实训实验室,实践课在实训实验室进行,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学生也会感觉比在传统教室上课更有兴趣。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室,根据教学需要,可分别建设酒店前台、酒店餐饮、酒店客房等模拟部门实训室。还可与一些知名品牌酒店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建设一批固定实习基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不但为学生实习提供方便,还可为学生和酒店提供一个共赢的发展平台。
(三)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相对应
实习是实训的重要环节,只有课堂理论教学与校外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操作实践能力。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应把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一部分,纳入教育教学大纲中来。必修课应规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把社会实践活动与酒店专业实践实习真正结合起来,把课堂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
三、三个“加强”促进教学实践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不仅是一线岗位实际操作优秀人才,更是素质全面的综合性人才。现代酒店从业人员只有规范的操作技能和热情的服务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加强学习社会所需的综合知识和能力,才能更好地为顾客服务。因此,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加强学生职业认同教育比加强实际操作技能教育更重要,要使职业认同教育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相互促进,要让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的同时,也能满足旅游酒店行业需求和社会需要。
(二)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从实践中产生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知识,这是的认识论。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是为了改变从课堂理论知识到课堂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其转变成从课堂理论知识到实践再提高到理论知识的模式。高校实践教学主要方式是结合学生在课堂所学,按教学计划统一安排,让学生提前步入社会,进入酒店等相关企业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知识,实现学校与社会对接。
(三)实习结束后总结
组织学生认真写好毕业实习报告书,在实习结束后,及时总结个人在酒店操作技能应用和综合素质方面优缺点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对实习全面总结,可实现从校园学生心态向企业员工心态的转变,使每个毕业生对自己的管理水平、专业操作技能水平、综合素质有一个总体自我评价,及时总结和升华体验,为今后就业做好心理、知识和能力准备,并初步设计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结语
关键词:高职教育;项目教学;工作过程
在当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热潮中,以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和建设,已经取得了重要的理论研究成果。但是,在课程教学实施层面,还存在缺少范例,任课教师经验不足等导致课程教学执行情况不够理想的问题。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以多样化的解决任务的策略展示学习成果,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以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重点专业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项目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2008年12月底,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百所名高职、百家名企业”合作发展论坛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两周年专业改革成果展示会(简称“双百”论坛)。会议主题是举校企合作旗,百家知名企业同绘强国景;走工学结合路,百所示范高职共谱育人曲。为满足会议宣传的需要,保证会议信息及时,向社会公众展示示范院校建设两周年来的丰硕成果,需要设计与制作“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并在会议期间进行信息的实时与网页维护工作。
我院作为国家首批28所示范校建设单位之一,承担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由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承担该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同时将该项目作为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项目。
1.2项目管理
1) 硬件环境。能够连接互联网;一台服务器,可直接使用PC机(教师机);若干台客户机,选用主流PC机即可。
2) 软件环境。开发环境采用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测试环境采用IIS服务器、IE浏览器;项目管理工具采用Microsoft Project。
3) 项目文档。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规范项目管理,项目组需完成并维护如下文档。
(1) 工具类文档:Dreamweaver使用手册、Photo- shop使用手册、Flash使用手册。
(2) 项目管理类文档:项目计划书、功能说明书、维护手册、团队管理规范。
(3) 教学类文档:教师参考手册、学生参考手册、实训环境实施参考手册。
4) 角色职责。为顺利完成项目任务,采用分组实施,成立项目组,其中产品经理1名,项目经理1名,成员4名。
(1) 产品经理:收集、分析客户和业务需求,并区分其优先级;定义并维护项目的业务正确性;推动项目和解决问题的远景目标;负责客户期望值和沟通。
(2) 项目经理:兼任指导教师;负责监督、控制项目进度和工作质量;协调在项目进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认、验收项目各阶段的工作成果;指导实训学生完成各项任务。
(3) 项目成员:由实训学生组成,在指导教师带领下,完成分配的各项具体任务。
2项目目标
2.1产品目标
1) 设计与制作“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
2) 满足“双百”论坛会议宣传需要,维护及时,保证会议全程信息。
2.2教学目标
通过“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的设计与维护,培养学生独立进行首页布局、栏目设置、色彩搭配的设计等能力,培养新闻类网页的与维护能力,使学生在实际项目实施中养成团队协作、认真负责的良好职业习惯。
3项目内容
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共分为五个阶段(见表1)。主要内容包括:网站结构(栏目设置)、会议标志设计、首页设计、二级页面设计、图文混排效果设计、多媒体应用(音乐、动画)。
4项目教学实施
4.1教学组织与过程
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项目的五个阶段划分为五部分。其中教学重点是第一、二、三阶段,教学难点是第二阶段(策划设计阶段)。根据课程项目教学的需要,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3~5人,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1) 制定文档,明确任务。指导教师(项目经理)承接任务,起草Dreamweaver使用手册、Photoshop使用手册、Flash使用手册等工具类文档;起草项目计划书、团队管理规范;编制教师参考手册、学生参考手册、实训环境实施参考手册等教学类文件。
2) 阅读任务文档。在项目启动前,学生准备项目相关内容,搜索、查询项目相关知识;阅读项目计划书、学生参考手册、团队管理规范及相关工具类文档;熟悉项目内容及应用环境。
3) 安排任务。指导教师(项目经理)根据需要对项目任务进行划分,形成任务书(如图2所示),下发给相关学生,并同时提供功能说明书。
同时,指导老师还要维护学生任务列表(表2),明确任务进度控制。
4) 明确任务要求,形成解决方案。学生按照划分的任务列表,明确本人工作任务详细要求;针对任务清单中的每项要求,形成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初步填写任务报告书(如图3所示)。
5) 创建参考样例,列出实施步骤。为了保证项目按时完成及完成质量,指导教师(项目经理)要为每一个任务创建一个参考样例,列出详细的实施步骤并预留合适的修改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在样例的基础上有创意、有突破、有改进。
6) 完成任务,测试提交。学生根据确认的工作任务,按照详细的实施步骤独立完成任务书所列各项任务;并对每项任务进行测试,填写测试报告;修改完善后提交工作成果。
7) 确认、验收阶段工作成果。指导教师按照学生提交的工作成果,参照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确认、验收学生的阶段工作成果,并给出评价。
4.2教学方法与手段
项目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区分任务和问题。传统的任务教学法,一般是按照提出任务、尝试完成任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顺序来组织教学。由于本项目的真实性,每一个任务之间具有严密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任务完成与问题解决统一起来,强调按时完成任务。对于涉及的技术问题,则在项目结束后,教师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项目总结和专题讲解。
二是要注意任务的时效性。通过严格的进度控制及预案保证每个任务按时完成。在教学中,对于部分小组或学生可能无法按照进度完成任务的情况,任课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给出解决办法。
另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提供完整的任务清单、操作手册、技术文档等供学生下载使用;通过QQ、博客以及论坛等网络等技术手段实时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5项目教学效果
5.1实训学生评价
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训学生要每天撰写工作日志,最后撰写项目实训总结报告,总结项目实训过程中的收获、经验与教训,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项目总结报告主要包括实训目标、实训时间、实训内容、实训记录、实训总结、自我评价、不足与改进等。
5.2合作企业评价
通过合作企业的全程参与,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知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的态度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对采取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和工程师在课程结束后,认为在教学过程中直接引入实际项目的做法值得推广,尤其是在分组教学、基于任务清单组织教学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质量控制意识、进度控制意识。
6结语
“双百”论坛会议专题网页设计与维护项目的教学设计方案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是作为正式的网页,具有真实产品的目的性、商业性和时效性;
二是作为实训教学项目,具有教学的完整性、训练性和可操作性。通过项目教学实施,教学成果也被“双百”论坛会议举办方采用,并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协作委员会授予“最佳服务(实训)效果奖”。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成斌,杨士强,赵有健. 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4):100-102.
[2] 徐涵. 行为导向教学中的教师角色转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10-12.
[3] 杨立峰,吴延昌. 高职院校课程标准制订的思路与内容[J]. 计算机教育,2008(19):123-126.
[4] 徐国庆. 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9-11.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oject Teaching on Web Design and Making Course
WU Yan-chang, ZHANG Mai-ling
(Pingdingshan Industri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Pingdingshan 467001, China)
关键词:实验课;项目化;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5C-0023-04
《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都要开设的核心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两门课程的实验性很强,很多结论都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得出的。抓好实验课的教学,在课程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和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课的质量,是学好这两门课程的重要保证。
一、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实验课一般都是按照验证型的思路编排,并组织实施教学,包括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及原理、实验步骤及记录分析、实验结论等内容,是为教而设计,学生只是根据编排被动地走一个过程验证一遍。这种按照“已知现象――验证――应用”的“照方抓药”模式,以演示型、验证型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被动地去学习、去做实验,缺少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因而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影响了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和方法,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主动实验、合作实验、探究实验,打造高效的实验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训教学活动,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验与专业实训课有相似之处,因此,合理地借鉴项目化教学,将实验内容设计成实验项目,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能十分有效地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二、实验课项目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项目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完整的、具体的项目,由学生按照工作的完整程序,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环节要求,进行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具有学习形式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内容的发展性和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点,遵循“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做学教合一”的教学理念,为学而设计。在本文中,结合实验课的功能要求,是指将实验课内容设计成一个基于具体职业情境的微型项目,将实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有机融合于项目之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流程,自主、合作地实施并完成项目,由被动的“验证性”学习向“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转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从而达到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三、实验课项目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将实验课按项目化教学要求组织实施教学,首先要将传统的实验课按项目化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使之项目化。在进行项目化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选取的内容要具有典型性,项目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完整性
传统的实验课重在让学生按设定的步骤对获得有关原理和结论的还原、验证和解释,缺少创新性、探究性;而经过项目化设计后的实验课突出学习方法的探究性,学习形式的自主性和协作性,充分体现出项目教学的优势。因此,所选的项目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典型性,才能有效地进行项目化设计。进行项目化设计后的实验课要体现项目的一般要求,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应包括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实施条件及选择、实施过程、学习结果及评价等基本内容。由于实验课课时数相对较少,一般一个实验项目按2~4学时的微型项目进行项目化设计。
(二)以实践为主线,营造一定的职业情境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进行实验课项目化设计时,选取的项目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企业生产实际或经营活动结合起来,营造一定的职业情境,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帮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实践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产生情感。
(三)要体现完成任务的方法选择性,突出实践过程的探究性
实验课进行项目化设计时,要围绕项目学习目标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将可能用到的仪器、仪表以及可供选择的项目实施步骤和内容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项目学习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一定的范围内自行安排、组织学习,确定项目任务和实施步骤,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彰显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突出项目实施过程的探究性。
(四)要体现实践结果的确定性,反映学习评价的多维性
设计的实验项目实施完成后,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成果展示,这样才能有效地对项目实施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体现项目实施的成效。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价,要体现项目实施结果的评价,也要体现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做到结果考核评价和过程考核评价相统一;要体现专业岗位核心操作能力的评价,也要体现基本素养的评价,做到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与个人基本素养考核评价相统一;要体现项目完成质量的评价,也要体现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做到项目质量考核评价与知识理解掌握考核评价相统一;要体现教师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的客观的指导性评价,也要体现学生自身和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做到师生共同评价相统一。
(五)提供具有一定开放性、关联性的立体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
为能帮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研讨决定项目任务及实施的办法,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在实验课项目化设计时,要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开放性的、相关联的学习资源给学生参考,特别是在当下不断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平台和数字学习资源,根据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有效先学,提高实验课项目化教学的质效。
四、实验课项目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根据项目化教学实施要求和实验课项目化设计原则,将传统的实验课按照项目名称、项目实施职业情境、项目学习目标、项目知识原理链接、项目实施器材、项目实施步骤和内容、项目实《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都要开设的核心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两门课程的实验性很强,很多结论都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得出的。抓好实验课的教学,在课程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典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能力和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提高实验课的质量,是学好这两门课程的重要保证。
一、传统的实验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实验课一般都是按照验证型的思路编排,并组织实施教学,包括实验课题、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电路及原理、实验步骤及记录分析、实验结论等内容,是为教而设计,学生只是根据编排被动地走一个过程验证一遍。这种按照“已知现象――验证――应用”的“照方抓药”模式,以演示型、验证型为主要教学形式,学生被动地去学习、去做实验,缺少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因而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影响了实验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和方法,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主动实验、合作实验、探究实验,打造高效的实验课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实训教学活动,已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验与专业实训课有相似之处,因此,合理地借鉴项目化教学,将实验内容设计成实验项目,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能十分有效地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二、实验课项目化教学的基本内涵
项目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内容项目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个完整的、具体的项目,由学生按照工作的完整程序,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等环节要求,进行学习活动的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具有学习形式的实践性和探究性、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学习内容的发展性和综合性、学习评价的开放性和多元性等特点,遵循“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做学教合一”的教学理念,为学而设计。在本文中,结合实验课的功能要求,是指将实验课内容设计成一个基于具体职业情境的微型项目,将实验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完成的任务有机融合于项目之中,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流程,自主、合作地实施并完成项目,由被动的“验证性”学习向“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转变,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从而达到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
三、实验课项目化设计的基本原则
将实验课按项目化教学要求组织实施教学,首先要将传统的实验课按项目化的要求进行重新设计改造,使之项目化。在进行项目化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选取的内容要具有典型性,项目设计要体现一定的完整性
传统的实验课重在让学生按设定的步骤对获得有关原理和结论的还原、验证和解释,缺少创新性、探究性;而经过项目化设计后的实验课突出学习方法的探究性,学习形式的自主性和协作性,充分体现出项目教学的优势。因此,所选的项目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典型性,才能有效地进行项目化设计。进行项目化设计后的实验课要体现项目的一般要求,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应包括学习目标、工作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知识、实施条件及选择、实施过程、学习结果及评价等基本内容。由于实验课课时数相对较少,一般一个实验项目按2~4学时的微型项目进行项目化设计。
(二)以实践为主线,营造一定的职业情境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进行实验课项目化设计时,选取的项目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企业生产实际或经营活动结合起来,营造一定的职业情境,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帮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实践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产生情感。
(三)要体现完成任务的方法选择性,突出实践过程的探究性
实验课进行项目化设计时,要围绕项目学习目标将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有机结合起来,将可能用到的仪器、仪表以及可供选择的项目实施步骤和内容提供给学生,学生根据项目学习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一定的范围内自行安排、组织学习,确定项目任务和实施步骤,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从而彰显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突出项目实施过程的探究性。
(四)要体现实践结果的确定性,反映学习评价的多维性
设计的实验项目实施完成后,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成果展示,这样才能有效地对项目实施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体现项目实施的成效。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考核评价,要体现项目实施结果的评价,也要体现项目实施过程的评价,做到结果考核评价和过程考核评价相统一;要体现专业岗位核心操作能力的评价,也要体现基本素养的评价,做到实践能力考核评价与个人基本素养考核评价相统一;要体现项目完成质量的评价,也要体现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做到项目质量考核评价与知识理解掌握考核评价相统一;要体现教师对学生完成项目情况的客观的指导性评价,也要体现学生自身和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做到师生共同评价相统一。
(五)提供具有一定开放性、关联性的立体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平台
为能帮助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地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研讨决定项目任务及实施的办法,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在实验课项目化设计时,要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开放性的、相关联的学习资源给学生参考,特别是在当下不断完善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下,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平台和数字学习资源,根据翻转课堂等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有效先学,提高实验课项目化教学的质效。
四、实验课项目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根据项目化教学实施要求和实验课项目化设计原则,将传统的实验课按照项目名称、项目实施职业情境、项目学习目标、项目知识原理链接、项目实施器材、项目实施步骤和内容、项目实施结果展示、项目实施评价等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改编。
项目名称。一般按“动宾”结构的要求确定项目名称。
项目实施职业情境。根据实验项目,创设一定的职业情境氛围,让学生获得职业现场感体验,激发学生产生自主、自觉学习的强烈愿望。
项目学习目标。根据课标要求、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确定项目实施应达到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项目知识原理链接。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应将支撑项目实施的相关知识和原理提供给学生复习或学习。
项目实施器材。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仪表等器材列出清单,供学生选用。这是项目顺利实施的物质基础。
项目实施步骤和内容。根据项目学习目标要求,将项目分解成可供选择的若干个项目任务和相关的操作步骤,由学生通过研讨、协作学习,最终确定正确的项目实施步骤和内容,并提示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和分析的相关数据、图象等信息。
项目实施结果。项目实施完成后,应将项目实施取得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整理,总结出项目实施结果。
项目实施评价。项目完成后,围绕项目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促进学生学习。
五、实验项目报告书设计
完成项目实施整个过程后,要认真填写实验项目报告书。实验项目报告书的内容可对应实验项目化设计的内容进行编写。通过完成项目实验报告书,帮助学生最终实现知识、技能、情感的自主构建。实验项目报告书应包含项目实施成绩考核,反映考核评价的多维性。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