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压强教案

压强教案

时间:2022-05-23 18:1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压强教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压强教案

第1篇

1、知道压强的意义、定义、公式和单位

2、能用压强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4、能用压强解释日常现象

过程与方法1、学习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2、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3、学习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研究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乐于用压强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压强的概念

难点压力作用效果的探究

器材海绵、细沙、小板凳、橡皮泥、削尖的铅笔、气球、缝衣针、钩码、大铁钉、弹簧秤、木条、细线绳。

压强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初学极易与压力的概念混淆不清,为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压强与压力的区别,做好探究压力作用效果有关因素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为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各种各样的实验,通过不同的实验最后达到同样的目的(老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实验器材)。另外本节可的内容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应让学生充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与压强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释,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环节主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入在雪地里行走的人会深深的陷入雪中,而在滑雪板上的人则可以轻灵的在雪面上自由自在的滑动,你知道这其中道理吗?学了这一节的内容之后你就会明白了讲述,创设情境

思考,进入情境

课一、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

1、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前面我们学过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压力对物体形状的改变会有大有小,我们称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呢?首先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观点,然后用桌面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有关因素,检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是否合理

讲述压力的概念

引导启发学生设计探究实验

巡回指导了解压力的概念

讨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有关的因素

设计探究实验进行探究活动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与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启发学生总结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得出结论

区分压力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

二、压强

根据上述结论,要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不能只用压力的大小,在物理上我们用压强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也就是说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那么我们怎样将压力的大小和压力的作用面积对压强的影响同时考虑进去呢?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速度的定义,讨论交流一下我们应怎样定义压强。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P=F/S

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符号意义单位

P压强帕(Pa)

F压力牛(N)

S受力面积平方米(m2)

例题桌面上静止的一盒粉笔的重力为6牛,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分米2

计算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

解:1分米2=0.01米2

P=F/S=6N/0.01m2=300Pa

答:粉笔盒对桌面的压强为300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得出出压强的定义

讲解压强的符号、单位

引导学生用公式计算压强

讨论交流

记忆压强的公式、单位、字母的意义。

熟悉使用压强的公式进行计算

三、增大和减少压强的方法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我们要怎大或减少压强,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

减少受力面积

第2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教学预设就是预先的设定和计划,是课堂的确定性因素,一般包括:对教学内容的熟知和把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总体教学设计的预见和学情的了解等等。教师是预设的主体,充分详细的预设既能保证课堂顺利进行,也能为更有价值的生成提供基础,预设越充分,引发学生的思考也越深刻。

一、教学预设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就科学课堂的教学预设来说,执教者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1.这节课我要教什么?2.通过这节课,我要求学生达到怎样的目标?3.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提供了怎样的教学情景和实验?4.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什么方法?5.在每个环节里,师生如何互动?因此,这就要求教学预设符合这几个要求:一要统筹全局,紧抓设计主线;二要立足学生学情,以知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三要设计具有弹性,有一定的自由度,为生成留足空间。当然,跟“不预设”一样,“过度预设”也是不合理的。过度预设就像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堂看似都在执教者的掌控之中,但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列车都在教师事先铺设好的轨道上行驶,教师一直强握着方向盘,没有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欣赏沿途的风景,行驶的路线也早已规划好,决不允许把列车开到突然出现的小径上。这样,教师的任务就是一成不变地执行预设的教案,详尽而缜密地呈现教学目标,环环相扣地发问,小心翼翼地求证,一厢情愿地为学生铺设着一条尽快接受知识的“绿色通道”,而对教学过程中随时发生的意外无论有无道理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没有生气,“死”的教案限制了“活”的学生,遏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和生命活力,结果必定是沉闷,封闭和僵化的。

二、关于课堂“生成”

所谓“生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学习状况,根据学情、课堂环境等对教学程序进行调整,进而灵活地据情施教,达到最好的教学效益。生成,在满足了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体现了师生的互动性。教学生成往往是在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经过思考后的答案出乎教师的预设,但又在合理拓展范围,这时教师就该抓住机会,细细剖析和引导。

例如,在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四节二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探究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我的预设是学生经过四人小组讨论至少能得出的实验方案是让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瓶子中加水,然后观察有什么现象,甚至有的小组还能更加详细的讨论出加入水之后要马上密封瓶子,而且瓶子要选软的塑料瓶,不能选玻璃瓶。结果请同学来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时,一个小组给我的答案是:先在烧杯中加一定量的水,记下水面刻度,然后把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如果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则水面刻度不变,如果不能溶于水,则因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会停留在空气和水面之间。以上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在他一说出烧杯二字时我心中就知道他的回答肯定不是我预设的,那么我不能放掉这个能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找出方案漏洞的机会,同时,我也不能马上就说这位同学是错误的,这样既没有给其他同学思考是时间,又打击了这位回答问题的学生的信心。其实,在这位同学表述完之后,已经有很多同学在底下小声的提出了质疑,于是,我极力表扬了这位第一个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好让其他同学知道,课堂上回答有错误也没关系,只要你肯回答,同时也顺势很自然的询问其他同学这方案可行吗?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时,很多同学都举起了手,大家分析出这个方案里不管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你看到的水面的刻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而且二氧化碳没有颜色,你也不会看到它介于空气和水面之间,自然而然这个方案就被否定了。在此基础上,我继续引导,既然即便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溶于水后这水溶液的体积也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那我们就得找溶于水后其他明显的变化,马上,有同学回答说压强会变小,前提条件得是在密闭容器中溶于水,很快同学们就能想到不能用烧杯,应换成有瓶盖的瓶子。这时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压强在变小,肉眼能看出来吗?不能,那就得再次转化为其他更明显也能肉眼观察到的现象,同学们马上想到瓶子要用塑料瓶,瓶内压强变小后,瓶子就会变扁。

从以上这个课堂案例中,我更加体会到了生成保留了课堂教学的真实性。任何教学设计与策略,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景中都可能会调整、重组,甚至完全改变,预设的方案仅仅是种选择而己。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得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当然这也需要教师根据实际课堂情况灵活选择,甚至摈弃之前的教学预设。教学预设能保证课堂顺利进行,教学生成又可以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如果不能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这就造成了预设和生成的矛盾。

三、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第3篇

我曾听了一堂初三物理专题复习课,课题为“寻找规律体验探究的快乐”,副标题为“中考物理探究性试题例析”.通过题目,围绕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结构紧凑,学生参与热情高涨,通过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很好地完成了课前的预设,目标的达成度高.

时间没过多久,我原原本本地用现成的教案照搬.下面是部分教学片段:

师:(投影)[问一问]中的题目: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鼓起来,放在烈日下的打足气的自行车会爆胎,请对上述现象中的条件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一个科学的探究问题.

生1:乒乓球为什么会鼓起来?

生2:自行车为什么会爆胎?

师:都坐下,提示:要根据现象中的条件和结果来提出问题.

分析:热水温度;鼓起来形变压强.

生3:压强与温度有关吗?

师:(投影)该题不同提出问题的得分情况.

…………

师:(投影)[做一做]中的题目:……,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有何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

生4:设计思想:通过电流的变化,比较电阻大小.

师:思路是对的,但还有待完善.实验中必须要用到一定的科学方法.比如说:控制变量、等效替代等.

生5:保持铅笔芯两端的电压不变.

师:很好,请坐下.(投影)大家再来看[想一想]中的题目(略).

这道题是根据表格中的三个变量,要求学生作出有关图像和写出表达式.学生花了很长时间,马上就要下课了.

师:(投影)[改一改]中的题目:……,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和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有什么关系?把这道题课后完成.本节课结束.

[诊断分析]

因为当初自己听课的感觉好,因此,用这个教案很想体验一下自己的教学效果.上课前,我告诉学生这节物理课要到多媒体教室去上,学生到了那里,心里挺高兴.毕竟复习时,在教室里呆的时间比较长,平时的复习方法单调,能到新的教室,而且有视频,热情自然高涨.因此,开始的课堂提问,大家发言踊跃,但课上到中间时,学生发觉还是以题为主,讲题、做题.虽然5道题,但题目长且灵活,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又开始感觉乏味、保持沉默.

课是把它上完了,对比当初听课的感受,自己的心情久久不得平静下来.总感觉到今后要加以改进几点:

一、培养兴趣

首先,备课要充分,别人的东西再好,也不能完全复制,他们的学生在课堂上气氛活跃,未毕适合自己的学生;多媒体不能代替所有的教具,更不能说有了课件,学生对学习就一定有兴趣.

题目有代表性,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能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自己教学方法单一,很难调动中等及以下的学生积极性,需要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多一些直观性,有必要让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加强师生、生生的互动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学,而不是光看老师讲.”如:[做一做]中的题目,探究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关系.教师可问,如何保持它们两端的电压不变呢?让学生讨论,回顾一下,这跟我们学过的什么实验类似呢?当有学生说出欧姆定律实验,这时再请一位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板演电路图,同时下面的学生设计实验过程.做完后教师展示学生的不同写法并引导学生归纳其优缺点.以上教学充分凸显了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和作用,突出了师生交流、生生互动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氛围.趁热打铁,对知识再拓展:如果没有电流表而有电压表还可以探究这个问题吗?可能大家都会去想;要是在桌上放一些合适的器材,可能大家会信心百倍.再比如:[问一问]中的题目,有学生回答不对,我们应该保护好他们回答问题的热忱.可演示这个现象,让他们通过观察,平静思考,渲染课堂气氛.

二、分层教学

这个教案,是面向全市公开课用的,他们的学生口语表达流畅,解题思路明晰,书写规范.为了提升他们的能力,更为了今后升学作好准备,需要的知识面不仅宽广,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再加上准备充分.效果显著是在情理之中.平时备课,我们应认真研究学生,在吃透教材和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各类学生情况,分层次确定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就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各展其能,各扬其长,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分层教学一般实用于复习阶段,分层的方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如:[想一想]这道题,要求学生作出有关图像和写出表达式,其实教师可以先画好坐标系,叫数学作图又好又快的学生来板演;下面的学生可先讨论分析,老师在巡视过程中找出学生的疑点,然后,把精选好的题(表格中只有两个量的题目),要求学生作出相关图像和写出表达式.这样通过降低知识的难度,形成一个梯度,过渡到这题.然后,老师再点拨该题,当优等生有灵感时,就会形成自己的成就感,优等生就有解这道题冲动的行为,可以考虑让这部分学生写;中等生及以下的学生先放弃,思考[改一改]中的题目,这题既可以让他们体验探究的过程,并要求他们实际操作,又可以培养他们对物理的兴趣.

三、有效反馈

本节课的内容,学生不能说都弄懂,只能说他们听懂了,从听懂到弄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必须有一个巩固提高的过程,这就需要一个中间环节――反馈过程.要做到有效反馈,反馈时就要注意教学的不同目的、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因素,做到适时性、启发性、激励性、具体性和针对性.如:[做一做]和[改一改]这两道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整理出来,检查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解题是否规范、习惯是否养成.老师巡视,把发现的共性问题,最后及时点出,指导做好笔记;教师应在练习完毕后说明,不应中间打断学生思路,加重其心理负担,使其产生紧张情绪.针对共性问题,再精选课外习题.

第多斯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就[想一想]这道题,老师要临时指定优等生课后帮扶学困生,进行一对一的结对,目的是补习数学知识,解决学困生的“怕”,使学困生感到一丝的温暖.千万别放弃指导学困生的学习,否则,他们体会不到别人的关心,势必对物理课堂纪律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别忘记教学首先得育人.以后,对学困生,还可以提出如果有不会做的题目,要是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或可以动手操作,请他们多观察、勤动手.并要求优等生或中等生一起参与,从而让他们慢慢克服惰性和自卑.平时物理课堂上,老师忌粉笔黑板画实验,宜操作展示实验经常化,这是由实验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学物理提供符合认知规律的环境.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

第4篇

一、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挖掘创造潜力

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成了人的主体不可缺少的特征,从而发挥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培养其良好的个性,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这正是教育发展的目标和希望所在。提倡学生上讲台,学生争辩讨论,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点燃学生心中创新的火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到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从中体味到探索的乐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主动想参与、要参与;培养学生自信心,使之敢参与、能参与,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讨论思考,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学的“想想议议”有70多处,数量极多,构成了教材的重要特色,也体现了“讨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二、为学生自学“备课”服务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自学和“备课”服务,为他们提供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和有关的物理实验器材,指导他们对物理实验器材进行观察了解和简单的物理实验,辅导他们写出“简单的物理教学教案”。教师的精讲点拔,既可以是对具体问题的解答,又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但都必须注意方法的诱导和总结,以及思维的培养,并尽可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点拨的时机,既可以在思考问题前,又可以在遇到疑难时,例如在《压强》一课中,教师提问:通过上面的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回答: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教师进一步讲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压强来表示。固体压强可以简单地认为是把压力平均分在受力面积上。因此,压强的定义可概括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如果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物体的受力面积,那么压强的计算公式应该是什么?经过讨论,同学们总结出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F/S。

三、通过改进教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新活动。开展创新活动,实质就是组织学生创新产品、发现新事物、提出新办法、树立新观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式教学层层深入诱导,不但能克服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观判断物理现象的错误思想,而且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去思考,使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鼓励学生质疑,勇于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创造情境,使学生生疑,并在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善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寻找与众不同的途径和方法强化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思维训练的问题,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应用物理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如不少同学认为烧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你见过水蒸气吗?空气中是否存在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会怎样?通过讨论,同学们弄清了“白气”的实质是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水珠,在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白色,它的形成属液化现象。而水蒸气时时存在,无处不有,但有时我们是看不到的。这样,学生对解答有关“白气”的问题就不再出错了。

四、通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则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可增强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在讲解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时,可提问:“打篮球时,球进框后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会怎样?”学生会回答:“这有什么,两手接就是了。”再问:“要是篮板脱落了从你头顶落下来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用手抱头:“那还不快跑。”从而说明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质量有关。而在讲势能和距某个平面高度有关时,可用跳高和从十多米的楼顶上跳下来进行比较,一定可以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这样就能通过激发学生的听知感受,体验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为让学生深入理解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打下基础。

五、通过让学生着手于做和着眼于看培养创新能力

第5篇

关键词: Web 3D 三维虚拟现实 远程3D虚拟教育 3D课件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系统工程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三维虚拟互动技术引起我国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与关注,三维虚拟互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包括虚拟场景、虚拟人物、虚拟环境等,正朝着深度和广度发展。我将分析三维虚拟互动技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分析将这项技术在美术教育中各个方面的优势,以及对未来的美术教育的设想。随着中国的人口问题日益严重,教育问题将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而师质力量就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环境、教学设备、课堂气氛等,就是次要方面。如何利用三维虚拟技术提高教育的硬件和软件,特别针对美术教育这个范畴,我将会结合现代科技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大胆的预测。

二、当代三维虚拟互动技术的概况

1.三维互动技术的基本分类

三维虚拟互动,包括虚拟现实与制造,以及虚拟互动,近20年来,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迅速发展,已经和正在促使人类生活、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全球正经历着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转变。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已成为现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信息技术也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技术基础。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是众多相关科学与计算机图形学,智能控制技术和心理学等领域的最新成果。

虚拟制造(Virtual Manufacturing)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对计算机建模与仿真,虚拟现实,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群组协同工作,模拟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对一系列的工序,如产品设计、加工、性能分析、销售等作出综合评价,以增强制造过程的正确决策和控制能力。

虚拟互动(virtual interactive)包括网络互动,以及计算机人工智能仿生互动艺术(AI),现在的网络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如网络通讯、网络交易、网络娱乐等。在网络户动功能上基本上是人,计算机是被动的互动形式,当虚拟互动加入人工智能仿生,那么计算机里的生物就会像现实世界的生物一样生长,而且能与生物发生互动。

2.三维虚拟互动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三维虚拟互动技术,主要是虚拟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就是用相关的学科,来源于电影技术。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利用人类两眼之间的视觉位置差技术的立体电影,利用接近为人眼水平视角的宽荧幕电影,水平视角与垂直都达到360度的原理,制造出球幕电影①。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配合了多种虚拟接口传感器,如数据手套(DATA GLOVE)等。再配合现影器,利用VGX控制,交替显示左右眼观察图形,用户则佩戴一种左右镜片交替“开”(透光)、“闭”(遮光)的液晶光闸眼镜,虚拟出虚拟的环境和真实的触摸感。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目的是研究使用者的视觉与触觉,利用高科技虚拟出真实或者虚幻的人或物,令用户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三维虚拟与互动技术的现状

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在航天领域中应用发展得最快。其中,777运输机的全无纸化设计,哈勃太空望远镜修复前的宇航员的训练和飞行仿真里面,运用此技术最广也最成功,利用三维空间建模降低成本,虚拟制造提供虚拟真实测试环境,计算机分析数据,减少浪费。在外国的许多拍卖会,博物馆为了保存真品,会利用三维仿真立体使虚拟再现古董或珍宝。而互动技术也越来越成熟,从网络互动到现在的真实虚拟互动,通过三维感光投影仪、感光摄像头在广州的动漫星城,利用感光的光学仪器,对投射出的3维或2维场景,进行人机互动,如人经过感光摄像头,将在液晶屏幕上看到换了2维发型的自己,还有3维感光投影仪,投影仪从天花板投影在地上的小型足球场,加上足球,利用感光设备,两个人就可以在虚拟的足球场上踢虚拟的足球。变场景后,人经过投射的范围,人经过的地方就会开出虚拟的花朵或烟花。但是投影技术还需要传播介质,如白色的墙,或幕布,还有水幕,相信将来10年内会有通过空气介质可以传播的投影仪。

三、三维虚拟互动技术与高校美术教育

1.当前高校美术教育师资力量所面临的压力

目前学校教师队伍老化严重,应把更多励志从事教育工作的师范院校学生,纳入教师队伍。青海西宁第十四中学庞晓丽委员说,教育部推出师范免费院校试点太少,大多数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不到这项优惠政策。由于对教师考核过于单一,教师行业压力大,待遇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不愿报师范,尤其是西部边远地区,加上扩招的缘故,教师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30个人一个班,到现在的60个人一个班,间接使教育质量下降。如果能逐步扩大试点免费师范教育试点,使家境贫寒、学习优秀的师范院校学生补充到西部教育队伍,将会形成良性循环。在南部地区,人口密度集中,学校扩招情况严重,有些高中学校一个年级有16个班,更有些中专、技校,只要交学费都收,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在大学,美术教育问题也很突出,高校扩招,教师不足,编制老师有指标不能想招就招,也导致很多教师要同时教一到两科或者几科不是自己领域的课程,间接导致质量下降。

2.高校美术教育与教学模式的现状

目前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师资的解决,一部分是通过将自己院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留校任教或引进其他艺术设计院校的毕业生直接作为教师启用,这部分教师虽然学历较高(高等院校教师目前普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但职称偏低,普遍缺少教学经验和社会实践,教学水平大打折扣;另一部分则是从美术专业转行艺术设计的,这部分教师多采用短期进修、培训或自学的方式转入艺术设计,没有接受过专业艺术设计教育,也不具备艺术设计实践经验,大多数人很难胜任艺术设计的教学工作。现在高校教学模式基本有三种模式:A类:教课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B类:教师个人知识;C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的知识。在大部分传统模式中,课程与教学分离。教学计划和大纲由国家规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由专家编写,教师教学参考书资料去教学,强调学生对教科内容的记忆与内化,A型知识占绝对优势,很少有B型,几乎没有C型的知识。②

3.三维虚拟互动技术在美术教育领域广泛运用的可行性

针对这种情况,三维虚拟互动技术就能基本解决美术教育的问题了。美术教育分成理论欣赏课和实操实践课:

(1)理论欣赏课的传统与前瞻的对比

①传统模式

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位子上听,加入了三维虚拟户动技术后,学生都戴上三维光闸眼镜,在老师的控制下看到三维立体的中国或外国的艺术家,而且模拟仿真,让这些艺术家做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作品和制作过程,并播放艺术家们的成长过程。这是理论课用的模式,课程包括艺术概论、雕塑理论课、速写、色彩和素描的理论教学等。

②创新模式

老师拿着3D遥控器,在一个没有凳子没有桌子,只有一台电脑、四台立体投影仪,还有2―3套的数据手套的房间里教学。这是欣赏课的模式,如MTV、导演基础、音乐欣赏课、版画欣赏,等等。通过三维立体感光投影仪器,加上戴的光闸眼镜和用的数据手套,学生们会感受到虚拟真实的场面,包括战争场面、敦煌石窟里面的场面、西方宫廷内部场面、世界各个古迹的场面,等等。使用数据手套,学生们还能感受方针古董、远古武器、古人的衣物的重量、质感,等等。且无线蓝牙数据手套有传感器会根据电脑的同步数据,自行调节手套的对学生手的压强和重量,使触摸虚拟物品更加真实,再加上感光的投影仪,学生走动,电脑都会知道,并对学生附近的物品进行解说。通过蓝牙耳机,老师与学生一齐感受虚拟真实环境外,老师还负责切换场景,如果不小心摔坏了虚拟物品,电脑还能仿真落地的碎片和声音,仿真同学走在地上的声音。

(2)电脑实践课程

①传统模式

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动画、环艺、园林、平面设计、服装CAD图等运用电脑作为主要工作途径的专业,传统的教学基本都是学生一人一部电脑,老师在台上控制另一台电脑,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看到老师的操作,从中学习软件的操作。

②创新模式

加入了三维立体感光投影仪,电脑就会摆放或一个圈,中间一个位子,顶上放4个立体投影,分别播放老师的模型四个面,呈立体形状,加上投影台,学生就不用带闸光眼镜了,直接可看到立体,而老师在台上也可以直接切换学生电脑工作的界面,投射在中间的立体画面,供老师随时批改与调整。如果有什么创作项目的话,老师与学生就共同控制一个模型,对模型的部分删减或者增加。老师还可以播放立体教程,师生一齐围在投影台前看,一齐研究步骤。特别在服装这个专业,利用感光投影和摄像机,使学生设计完立体虚拟衣服后,站在镜头面前还能换调身上的衣服,实体还没做出来就可以有该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的效果图。或者穿在各种虚拟模特的身上,等同学完成课程的作业时,还可以虚拟大型的时装会。

(3)专业实践练习课程

①传统模式

老师带领学生上课,以需要模特或者静物的课程来举例,模特或者静物放置中间,老师与学生都围着模特或者静物写生,模特每半小时休息10分钟,学生则是45分钟一节课,这样会导致几个问题。艺术练习也是创作的一部分,只要进入状态,就很不希望被打断,因为时间问题,在很多情况下积极性就会降低。又如色彩课上,包括国画、水粉、水彩、油画、书法等,经常会因为打翻水,或者不小心搞脏衣服、板或者物品,造成清理的麻烦。在老师方面,有时候,老师会在忙于对模特的写生而忽略学生,有时候会因对某个学生的辅导而忽略其他学生的提问,更有时候会因为某些原因不能及时来上课导致学生要自己做画。在学生方面,有水平差距,如何妥善处理这些差距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

②创新模式

依然是围着模特写生,模特是通过三维立体投影、电脑虚拟投射出来的,可以随意调节模特的身材、相貌、性别、衣着等,而且能放大缩小模特的局部,如肌肉或者衣服,这样就可以把模特写生统一在一个课程上教,如人体速写、半身素描、人物速写,而学生就不再用传统的画板了,取而代之的是数位板,一张4开的数位版,数位笔会模拟各种笔的效果。利用已经存在的科技,在数位板上,老师可以随意切换板上的画面,切换至学生正在写生的画面,立刻做出修改,还可以使画面变成一半写生,一半模特,与之比较。(其实数位板就是个液晶显示器)在教室头顶上的三维投影仪,能虚拟出艺术馆走廊的环境,或者森林的环境等优美的环境,配合仿真声音,使师生们更加进入做画状态。在色彩课上,不同的型号数位笔,代替不同型号的水粉或者油画笔。电脑的画笔工具能模拟出真实的笔触效果。在陶艺或者雕塑、版画课上,开始练习阶段,完全可以用电脑虚拟出来,从而节省原料的浪费。还可以利用数据手套、光闸眼镜、数位笔仿真雕刻刀、仿真真实的压强虚拟出真实的感觉和效果。

(4)老师教案及备课的安排

①传统模式

老师会在上课前的前一两天的时间,把要教的课程安排好,每一节课需要教授的知识,用PPT制作成教案,或者想好静物、模特的安排,第二天按照昨天所想的去安排课程。如果老师当天有事,就可以打电话给班长安排当天的练习,或者将课程延后。

②创新模式

老师会把课程分类,把第二天的课程的场景安排进去,以及师生互动因素安排在里面,已经不是POWERPOINT简单的视频教学。利用3维立体投影仪,如何利用场景结合当天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兴趣,如课程需要还可以进行不同专业的体验(上部分有解说),或者与另一个教室上课的学生进行互动,互相切磋,都可利用3维立体投影进行同步。因为教师的短缺,有时高校老师会同时上不同的课程,所以该技术为老师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当一些理论课,或者简单的素描、色彩课可以不要实体老师做陪,而是利用预先做好的虚拟老师的教育课程(可循环利用),也就是老师的教案并不局限课程,还会把自己算在内,当导入AI(人工智能),虚拟老师就可以回答一些学生常问的问题,如作品的人物背景,为什么要创作此作品。修改学生常犯的错误,如明暗问题、结构问题等。这些都要实体老师总结出来,放入电脑中,设置好教案后,老师就可以将远程传入教室的电脑里,第二天同时上其他课程的课了,或者进行远程监控或远程教育。这样老师临时有事时,课程也不必延后了。

四、结语

虽然许多内容都是通过幻想出来的,但是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通过这种传统模式与创新模式的对比,更能得出创新模式的优势。学生十分了解国内教育水平的不足,更看到老师们的吃力教学。当代的教育模式,经常会使学生和老师陷入一种僵持的状态,学生没兴趣听,老师没激情教。创新模式必然要出现,除了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持外,还要将先进技术用到美术教育上,如何用、怎么用、什么效果这三个问题就是我所要探讨的,也是未来创新模式的发展路线和前瞻。

注释:

①周祖德.虚拟现实与虚拟制造.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

②王大根.美术教案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1.

参考文献:

[1]白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1).

[2]周祖德.虚拟现实与虚拟制造.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

第6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实验4-9]:(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1)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B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温度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20℃137.2克37.2克100克

1000克x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第7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精彩生成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169

目前,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生成活动,因为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和教师宽松、民主氛围的创设,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点,将会生成越来越多的有价值的活动。正因为这样,在新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成问题,关注学生的生成活动。但是如何关注学生生成的问题呢?这是我们广大教师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就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谈谈在教学过程有价值的一些生成策略。

1 “欲擒故纵”策略

当教师刚开始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讨论的话题上来的时候,学生可能会生成一些简单而又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因为,学生间的经验和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同时不同的学生敏感的程度也不一样。所以,为了增加学生对这些临时提出的问题产生兴趣,教师可以预留几个问题,扮演学生的角色,提出几个有意义的问题,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找出问题答案。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欲擒故纵”策略。

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在正式呈现新知识之前,预先创设一个蕴涵该物理现象的教学情境,以达到欲擒故纵、欲扬先抑的效果。例如:在进行大气压强的教学时,可先以牛奶瓶装满水的演示实验作为教学情境,让学生猜想牛奶瓶装满水上面盖上小纸片倒过来松手,纸片会掉下来吗?学生们观察、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后会很自然地总结出:这是由于大气压强引起的,由此引出大气压强的概念,导入新课。

2 “将错就错”策略

有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活跃,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对老师的预设会错意。假如教师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很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作为教师,不必强求学生把思路扭转过来,可以采取“将错就错”的策略,只是教师心中要藏着目标,并通过不同途径实现目标。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学生在概念理解中经常犯的同一错误进行设问,经过正确、错误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分辨是非,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其效果远大于普通思维方法。这种创设的评错情境,最终得出的结论往往与学生的思维相反,一旦发生很容易引起学生强烈的找错动机,待被揭穿以后也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电热与电功两者间的关系这一课时,用一道题作为开场白,题目如下:一台标有“220V50W”的电风扇,其线圈电阻为0.4Ω,如果把它接入220V的电路中,电风扇每秒钟发热多少?学生做好后,把学生中出现的几种典型错误做法在实物投影展示台展示出来,有50J的,有12100J的,有0.21J的, 通过分析发现每种答案都有一定道理。几种答案相差如此之大,更加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此时,学生们都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而此时做出正确的讲解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可以牢记心中。接下来继续阐述电热与电功两者间的区别,并通过板书演示正确答案,等学生听完,豁然开朗,最后留下今天作业,题目就是有关电热与电功的问题,第二天检查作业时发现学生们都答对了。

3 “适可而止”策略

在物理教学中,不要任何情况都是教师来“包场”。很多教师总是担心自己没有把问题讲清楚,为了使学生更明朗,就会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点从头到尾一一道来,把能考虑到的和自己所知道的全部“无私”奉献出来,这样才放心,觉得学生才能明白自己也没有白辛苦。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假如什么都“一包到底”,什么都让学生“一览无余”,让学生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物理“生活”,对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是极为不利的。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认真做好“导演”,要明确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充分掌握好度的体现,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发挥想象的空间,是有效教学的发展趋势。

例如,在学习了串联电路的有关规律后,就可放手让学生讨论、分析并联电路的有关规律。在物理习题的教学中,也不需要从头一直讲到底,分析到一定的时候就可“刹车”,让学生接替你的“工作”,要知道“百闻不如一见”,而“百见不如一做”。

4 “制造悬念”策略

“悬念”是一种欲知不得、欲罢不能的心理。 课堂中预留悬念,增加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对问题答案的探知欲望。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需要,巧妙设计一些“悬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惑,并想找出问题答案,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想了解学习的对象,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创新能力,去找到问题的答案。悬念教学方式也应该更多地走入物理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改掉物理课的沉闷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教师讲授新课时,可以设计几个新颖的实验来增加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物体导热性”这一章节时,笔者在进行教学前,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块手帕用手捏紧,然后用打火机去烧手帕,出乎意料的是短时间内手帕没有烧破。看到这一现象,学生们都好奇原因。这时将手中的手帕打开,从中取出一枚硬币,然后问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们纷纷讨论原因,有的学生猜测是硬币将火“吃掉”了,有的认为是硬币将温度传走了……学生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了强烈的探究兴趣。这时,再讲授物体导热性,跟学生一起寻找答案,这样学生能深刻掌握新课内容。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件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并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对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基层教学单位,兴起了多媒体教学的热潮,但是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是相当严重,如不及时纠正,势必影响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本文就多媒体教学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谈一些体会和看法,以期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

一、正确理解多媒体教学的含义

CAI是教师们常说的词语,很多教师只知道它就是指课件教学,而其真正的名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英文“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缩写,是作为教学工具而编制的教学程序。比较常见的辅助教学软件有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Premiere、Flash等。很多教师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利用课件讲课,这样的理解过于片面。所谓辅助教学,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宏观上的辅助,即教师通过对课程的研究,再设计合理的教学程序,代替教师去完成一些适合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主要表现为“辅助学”。其二是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扶手”,对教学实践实施具体的帮助,主要表现为“辅助教”。这种形式的特征是在教学过程中有教师积极参与交互,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我们常说的即是这种形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辅助教和辅助学往往是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不论哪种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尊重教师和学生,并以实现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协调一致为目标,都应以辅助教为思想主轴。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新颖

传统的教学工具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显得有些枯燥,多媒体引入课堂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师——计算机——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话。教师上课时更灵活了,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了。学生们也认为有了CAI教师的讲课内容更加新颖而充实,面对的是一个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图文并茂的世界!“大气压强”是中学物理的难点和重点,运用多媒体在一节课内就轻松地完成了原来需要两节课的内容。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和运用,都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来说,教师在讲授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没有感受,印象不深。采用多媒体教学,可在课堂上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分拉两个半球的马匹从2匹增加到4匹、8匹直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有节奏的马赛进行曲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现场实验情境,所有学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体对马德堡半球实验进行剖析讲解,强化了学生对大气从四面八方给半球施压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提高课堂效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利用多媒体制作的课件,能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能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利用多媒体编写的练习,效果非常好,其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抽象为具体,并带有娱乐性。能使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减负”之目的。例如,在练习中编制各种客观性试题(选择题、判断题等),由软件来判断学生的解答正确与否,并可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表扬、鼓励或重复练习等。

(三)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把教材讲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事先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那自然要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我观摩了一节语文课《项链》,这位老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整堂课只提出了三个问题,学生说得多,讨论得多,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还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表扬和肯定,教学气氛和谐而又热烈,更让人惊讶的是,在多媒体的影响、帮助下,《项链》的主题被学生进一步的升华,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达到这种效果,多媒体是功不可没。

三、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暴露出的弊端

(一)不能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所倡导的人文精神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合理实现,其特征是“辅助教”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不坚持这一原则,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践就会与现代教育思想的人文精神相背离,就有可能会失败。以计算机人为地割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机联系,是多媒体教学的大忌。现在有许多课件,教师在使用时只是按部就班地操作,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去讲,缺少与学生的联系,一旦学生有疑问,面对多媒体的“死模式”又难于表达出来,这样,便导致学生学而不实,老师教而不深,达不到学习要求。这节课就成了课件演示课,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计算机──学生三者有机联系的形成,并不是指老师编制课件,然后由课件来教学生,而是强调,教师要参与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去,调动学生广泛参与到学习中去,达到教师──计算机──学生三者的良性互动。

转贴于 教学教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包含了教师对教育思想的理解、教师的经验、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使用以及实施过程中复杂微妙的师生双边活动等在内的过程。即使一个设计精良的课件,其教学效果也难以与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相匹敌。无论这个课件有多么精良,也根本不可能具有一个教师能做到的通过他的感官从学生的体态、表情、语言等数个方面获得大量的信息,并及时微妙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师生在这个层面上的交互,恰好是现代教育思想所强调的人文精神。而这些对于计算机来说,显得苍白和无奈,而人却表现出叹为观止的生动、丰富和智慧。

(二)课件制作劳心费时,却只为外观漂亮,实用性差

当前,在很多教学评比中,多媒体课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众多教师为评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等做了许多精良的课件,运用大量的图片、动画、MTV、WAV等,令人目不暇接。很多获奖课件的制作都是几个人花了几十天完成的,是集体制作的成果,然后由一人去参评,且事先在班级反复演练,几经修改,使其不断完美,有的甚至在各级教学评比中,重复使用同一课件,也不考虑其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师的讲课几乎到了自动化的程度。这类课件往往非常漂亮,要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这是许多人用多媒体上公开课的心态。这样搞出来的课大部分是很好看的,这种课,我们最常听到的评价是“课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课堂气氛好,信息量很大,效果比传统教学方式好”等等。“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能说明是好处吗?“课堂气氛好”,学生不是天天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一学期上不了几次,感觉新鲜,又加上是公开课,有那么多老师来听课,注意力能不集中吗?课堂气氛能不好吗?“信息量大,效果好”,大多数多媒体课例,信息量是大的,这是事实,这个课是花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艰辛劳动弄出来的,效果当然会显得好一些。何况一个人能有多大的精力,整个一学期都在为一节课绞尽脑汁,其他的课肯定打折扣,这对学生对学校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三)课件制作简单地以计算机代替一切

计算机是功能强大的工具,传统教学手段几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人觉得有了计算机,黑板粉笔也可以不要了,认为多媒体课就是用计算机上的课,结果是多媒体变成了独媒体。能把计算机跟其他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教材、教案、图片“搬”到电脑上,那和放幻灯片有什么区别?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使多媒体课看上去像一块美丽、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这种做法必须制止,否则,我们的教学很可能会陷入模式化的僵局。

(四)不顾客观实际,盲目追风

目前,我们的教育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的,除极少数学校享有多媒体教学的优厚条件外,大多数普通学校只拥有一两间专用的多媒体教室,有的甚至还没有多媒体教室。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因素的制约,学科教师很少有人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而帮助其制作的专业人员又大多数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熟的不会,会的不熟”,就很难达到内容与效果的最佳结合。教师在讲课中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要么先画面后讲解,要么只顾讲忘了换,造成讲解内容与画面的不同步,人机“两张皮”,很大程度上使上课变成了“看电影”,教师成为“解说员”。

还有,迅速兴起的多媒体教学,直接影响着“评级”、“评优”等各项考核,那种“非多媒体课件者一票否决”的不平等原则,也导致了诸多矛盾和隐患,令众多教师心有不悦,却也无可奈何。其结果是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放”。

总之,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单纯地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待。不是所有的课都必须由多媒体来上,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要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代之以多媒体,搞教学手段的“一刀切”,从而保证教育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9篇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课堂,所以如何提高课堂的高效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就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为了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使学生“乐学”、“想学”、“会学”,才能实现物理教学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适当的引入小组学习、个别指导创设情景,还课堂给学生,为克服课堂教学过程的单一化。同时,需要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的保持在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听课习惯方面格外重要,课堂教学是日久天长的,保持兴趣不是一节课的事,我们的目标是要学生天天想上物理课,盼着上物理课才可以,嫌物理课时少,总感觉物理课堂时间比别的学科短。如实验提趣。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好奇心;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讲解大气压强时,利用针筒下面挂板凳的实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他们好奇心理,然后逐步启发分析:空气有重量,这样空气就会像液体一样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先用趣味实验激发,然后阐述,这样,学生在趣味中很自然地理解了大气压强,而且印象深刻。还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识的"新"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纳米技术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他们树立献身科学的理想。

二、转变教育思想,摆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育理念是:好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的内容都“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下疑难。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主要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的头脑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事实上,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交流、互动、教师要摆正的角色正确引导学生,不要把学生当成容器强行灌输,进行填鸭式教学,一个教师即使你知识如何渊博,也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但不能改填鸭式教学为全方位放权,把课堂的全部交给学生,自己去当观众,沦为放羊式教学。初中学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若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最终会导致课堂混乱,学生收获少,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所以教师一定要摆正角色,是由教学过程的操作者、主宰者转变成引导者和促进者,成功地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近科学,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学会观察、实验的学习方法。真正使课堂活而不乱,能灵活地处理课堂中突发的疑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教案,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有效地创设课堂教学的新境界。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需要教师上课时刻充满激情。一名有活力有激情的教师,一定会在课堂上尽显风采,一定会感染学生情绪高涨,生机勃勃,高效学习,无论是语言还是动作,尽量防止学生课上走神的情况;适度走动,语调变换以此督促学生课上认真听讲。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讲解题目时要做到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既要学生了解知识结构又要学生掌握方法。同时要让学生重视老师扩展的知识,做好笔记,让学生意识到“动笔才是思维真正的开始。”课堂上我们要关心每一个学生,及时发现走思的学生进行提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思考、操作、讨论中高效的完成每一节课。巧妙设置问题,真正做到问题为主轴的教学形式。

三、创设情景,激励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解决物理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情景创设展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物理来解决。比如,把高科技问题转化为普通的物理问题,既做到了与时俱进,又及时反映科学的前沿和最新科技成果;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贪大求全,因为系统地研究某一问题,往往会超出中学物理的知识范围,导致学生无法用当前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不过也要在开阔视野、启迪思维的前提下,把情景创设的知识纵深可适当调整。这些情景创设,转化成课堂问题不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会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情景创设,还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记忆是思维的起点,根据思维理论,人的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知识的巩固主要是通过长时间记忆来实现的。这三种记忆既与记忆内容有关,又与记忆材料有关。教师的讲课,语言稍纵即逝,学生听课往往形成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如果在听课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些生动的物理情景,通过情景形成的鲜明形象就可以实现长时记忆。教学中把记忆内容与物理情景相结合,以情景作为记忆载体,就是在发挥形象记忆的作用。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用到多年前学过的物理知识的时候,他不但能准确回忆出知识本身,而且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教师讲课时神采飞扬的形象和事例,这就是情景创设的作用。

第10篇

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别出心裁地导入新课、改进实验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主体学习以及及时反馈都可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在课堂上要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后续学习积累新的经验。学生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高低。学生主动参与的程度越高,兴趣越大,教学的有效性就越高。因此,作为教师,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首要的就是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方面谈几点粗浅的尝试和体会。

一、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案时都要从促进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考虑,不能照搬书本和教参书。设定《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目标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课堂教学时间等因素,“惯性”的知识内容没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而是把重点放在探究实验上,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究。课堂上时间相对充裕,而且通过师生合作解决了学生能力水平差异的问题,所以能完整地按照“创设情景一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论证―交流评估”的过程进行实验探究,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体验了自己探究获得成功的愉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往往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过分强调所谓的全面,常常会得不偿失。

二、创设激发兴趣的教学情境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时,可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新奇直观的实验、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导入新课。这样就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用小激光灯沿着黑板或者白墙照射引入光的直线传播,看自己在镜中的像引入平面镜。在导入“汽化”的内容,教师用手指沾水在黑板上写字,让学生观察字迹的变化;教师让学生听口令先走起来然后突然停止,让学生体验“惯性”。在引入“大气压强”的内容时,取两支粗细相差不大的试管,向大试管里注满水,将小试管底朝下放入大试管中,(小试管有一半插入大试管即可),这时有一部分水被排挤出去。当把两试管一起倒过来松开拿小试管的手时,小试管不下落,而是上升。这样导入新课,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形象直观的实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下一步的教学创造了情感条件。虽然教无定法,但如果能做到因人因地,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不断地探索和改进物理实验

重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很多知识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展现物理现象,找出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从而得到培养能力的目的。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大量练习相结合,基本上由教师手把手讲授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真正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实验观点、实验结论的很少。虽然在实验中学生也可以获得知识,但学生无法体会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学习,主动学习很难实现。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探究实验越来越被重视,这种探究实验的一般程序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并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数据分析归纳获得结论评价与交流。与验证性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以前,要多下一番功夫想方设法将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意识的创设一种探究氛围,扩大探究空间和思维空间,并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找新的突破口。例如: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然后放手让学生去结合书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1)音叉的振幅不易观察,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其振幅的大小?(2)这一实验中我们应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实验现象?(3)你还能设计哪些不同实验进一步探究这个问题?最后同学们很好完成了本探究实验,并设计出了几种新的探究方案,而且还学到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转换法(变微观为宏观)――观察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来推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幅。因此,用物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的层面上,要有创造性地去探索和发现。

第11篇

关键词:预设;意外;生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4-0049-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共振”,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预设”与“生成”就如一对孪生兄妹,必须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缺一不可。

一、精心预设“意料生成”,埋设课堂生成之火种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化学课堂,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课堂需要精心的预设,精心的预设是为了促进积极有效的生成,预设也是一种生成,一种“意料生成”。教学预设要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这样的设计应是“弹性预设”,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考虑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有可能产生的问题等等。只有充分预设,教师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使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撞击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

案例1: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片段)

教师:在一个集满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并回答:软塑料瓶变瘪了。

教师:该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说明瓶内压强变小了。

追问:压强为什么会变小,进一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教师:很好。请根据刚才的实验原理,再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的事实。

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他们设计出了不同的实验方案: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玻璃片充分振荡,用手试试玻璃片是否容易拿开;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盖上玻璃片充分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看玻璃片是否掉下来;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用一张纸片盖住瓶口振荡,将集气瓶倒置,看纸片是否掉下来;将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倒扣于水中,观察集气瓶内液面的变化,等等。

反思:沪教版教材中并未安排相关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只是说明在通常情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我在演示了“软塑料瓶变瘪”的实验后,并没有停止教学的进程,而是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实验的原理,利用桌上提供的用品,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不仅掌握了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并且思维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敏锐捕捉“意外生成”,捕捉课堂生成之火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虽然教师在上课前的实验准备非常充分,尽可能避免意外,但有时往往会因为实验条件或某些人为的因素,出现一些意外或与实验预期效果不同的现象。敏锐捕捉课堂“意外生成”, 等于是为化学课堂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作为教师要善于“放大”教学中的意外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转化为全班同学的共同思考,带领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的智慧尽情展现,让课堂充满鲜活与灵动,透射出生命的活力。

案例2:探究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片段)

教师:取一支试管加入1~2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教师:巡视,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一些不规范操作进行纠正。实验结束,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1:产生蓝色沉淀。

学生2 :产生绿色沉淀。

对于后一种现象,我也感到很意外。我的第一反应是:是不是药品有问题?我用学生的药品重新进行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现象一致。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大的差异呢?于是我让该小组学生汇报他们的操作过程:“在1~2 mL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很快我心中有了底,原来问题出在所加药品的顺序和用量上,这种滴加顺序的变化及药品用量对实验结果是有影响的。我把问题抛给学生:“为什么用同样的药品实验,老师跟同学们得到的现象不一样呢?”学生们提出了好几个猜想:可能与药品的滴加顺序有关;可能与滴加的溶液量有关……我趁势引导学生现场验证猜想:原正确操作的组按错误操作一次,原错误操作的组按正确操作一次。发现真的是滴加顺序惹的“祸”, 滴加的溶液量也影响了实验结果。

反思: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工作至今,从未出过意外。课堂上出现的这个小插曲虽然“浪费”了几分钟教学时间,但是,它让学生懂得了实验中“加入”与“滴入”、“先滴”与“后滴”的重要;也让学生明白了实验中若出现与预期不一致的现象一定要认真分析问题所在,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三、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收获课堂生成之精彩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两者相辅相成。作为教师课前应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收获课堂生成之精彩。

案例3: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片段)

教师: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教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化学反应。氢氧化钠也是一种常见的碱,若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教师演示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

学生:没有明显现象。

教师:没有明显现象是否就说明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学生:不一定。

教师:对于这种无明显现象的反应能不能设计出一些实验,使反应产生一些现象,从而直观地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呢?

学生展开分组讨论,讨论后学生交流设计成果,设计出两个方案:

方案1:可以用酚酞试液来检验。

方案2:往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中加氢氧化钠溶液,看矿泉水瓶是否变瘪。

方案1很快被排除,因为NaOH为碱,其溶液显碱性;Na2CO3为盐类物质,其溶液也显碱性,不管有没有反应,溶液都会变红。

方案2可行,但有学生提出疑问,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水,二氧化碳也能和水反应使矿泉水瓶变瘪。所以该学生提出可以做一个对比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比较瓶子变瘪的程度。

(教师按照学生的方案准备好仪器进行实验)

反思:关于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同学们比较熟悉,但是关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于实验现象不明显,使学生在学习这一反应时没有感性认识,掌握较难。为突破难点,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合作设计方案并按照学生的方案准备好仪器进行实验,通过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使学生清楚的明白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整堂课的课堂气氛是非常热烈的,学生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通过安排随堂实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教师应把预设与生成有机地融合起来,用精心的预设为精彩的生成留白,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及时捕捉生成的契机,让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让学生创新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活跃,飞扬个性,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提高分析设计能力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分析和设计能力。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在空气的教学中,要利用大气压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而进入九年级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有关压强的知识。如何让学生理解,化难为易呢?我通过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最后决定以同学们熟悉的钢笔,胶头滴管吸水入手,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气体减少,水占有减少的气体的空间(即气体减少多少,水进入多少)。这样,通过对教学难点的反思,增强了感性认识,解决学生的疑难,把本节课的难点变的浅显易懂。

 所以,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强化教学中的反思,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在前面的教学实践中,当学生对利用大气压测量氧气的体积分数已非常理解时,我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水没有颜色,学生不易观察到现象,我及时调整方案,滴入几滴红墨水,效果非常好,课前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而用一张实验失败的照片分析该实验测得的值偏小的原因时,学生讲出了可能红磷偏少或氧气消耗得少。再也讲不出其他原因时,这是课前没有想到的,提示学生除了从药品和仪器方面考虑外,还可从什么方面考虑?学生还是讲不出。这时再提示:“我刚才为什么拿着瓶子转了那么久才打开夹子,为何不燃烧后马上打开,还要振荡?”这时学生受启发,想到了放热,要冷却。我想如果开始实验时,把教材上操作的关键词:立即塞紧瓶塞、振荡、冷却至室温等用红色的字重点突出,且先分析前面实验成功的原因: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瓶内气压变小,内外气压差把水压进瓶内。

 可见,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及突发事件,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语言,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提高课堂效率。

 三、落实教学后的反思,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