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才工作自评报告

人才工作自评报告

时间:2022-10-28 18:17:19

人才工作自评报告

第1篇

【摘 要】在高教大众化时代,提高和保障高教质量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热题,《本科教育质量报告》的发布应时应需。然而,报告本身的内容存在缺乏制度规范、科学全面性不足、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因此,规范报告的形式与内容,科学分析高校教育质量,结合学校特色突出特点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报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校;教学质量;质量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5-0004-03

作者简介:唐忠,男,工学博士,教授,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运行分析和控制。陈春莲,女,管理学博士,上海电力学院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高教教育政策与法规、高等教育管理。杨宁,男,工学博士,教授,上海电力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信息融合、目标定位。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行业特色高校教学质量报告可观测指标研究”(编号:20135902)和“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本科毕业设计体系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5904)的研究成果。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的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为贯彻落实纲要中关于“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高校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的要求,教育部分别于2011年7月和2012年8月发布《关于“985高校”公布2010年?骉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骍的通知和《关于继续试点部分高等学校编制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通过《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发布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教育质量报告发布的意义

1.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据统计,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已经达到31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5%。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61.76万人,比上年增长22.27万人,增长3.48%;在校生达到2231.79万人,比上年增长87.13万人,增长4.06%;毕业生共575.42万人,比上年增长44.32万人,增长8.34%。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教育质量已然成为社会的热点。从国家的层面来看,把教育问题上升到国家的意志,足可以证明国家对教育问题的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关注,从一所学校的质量意识上升到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质量意识,从教育意识上升到国家意志,并且从一个教育概念上升到一种国家战略行动,既是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竞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经过十几年的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形成了规模化、数量化,未来的发展必然要从量化向质化转变。高等教育的核心是人才的培养,从社会的层面看,高校培养的人才理应是社会发展各行业亟需的人才,因此必然会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高校成千上万学生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文化意识,使民众对高等教育的极度关注。此外,社会对高等学校的关注也从专业转向就业。《教育质量报告》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体现了全民意志。

2.高教发展的需要。教学质量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以教学质量为保障。《教育质量报告》的发布不仅创新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形式,丰富了教学质量保障的途径,而且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教学质量信息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能力和毕业生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教育质量问题已经上升到关系到国家、民族在世界之林的兴亡问题,高等教育质量的发展必须寻求一种客观、全面的评价方式。这也为教育质量报告的发布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管是何种性质的高校,教学工作始终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教育质量报告促使各类高校重视和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阶段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分析,不断掌握本科教育质量的本质。推进教学质量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质量报告的最终目的,实现教育质量和促进高校的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质量报告。教学质量报告的发布,建立了常态化的教学管理监控体系,有针对性地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使学校各级部门及时查找、发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分析和总结经验,制定解决教学质量问题的策略,不断完善教学监控体系的建立,使教学质量报告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自我发展完善的重要途径。

二、教育质量报告发布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高等教育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质量问题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在自我评估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年度质量报告,在适当的范围发布并报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年度质量报告作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参考”。作为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依据,通过对已发布的教育质量报告分析后发现普遍存在缺乏制度规范、科学全面性不足、特色不明显等问题。

1.缺乏制度规范。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保障教育质量报告发布的有效依据。从内部管理和外部使用方面来看,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质量报告发布的制度还有待完善。既要规范教育质量报告发布的标准和次数,又要规范教育质量报告的内涵和质量。同时还要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客观现实地评价高校教育质量,规范教育质量报告。首先,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促进和完善教育质量报告发布的政策,联合法律部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教育质量发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其次,可以充分借鉴国外教育评估经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符合国情、适应人民需要的高校质量保障体系。既要保障教育质量体系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又能体现不同高校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博格认为:“美国高等教育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校外机构越来越多的参与,包括协调机构、教育立法委员会、政府行政机构分支、一些授权机构等,都要求对质量和绩效问题进行更多的公共参与。”洋为中用,去其糟粕。通过借鉴国外成熟的评价机制和体制,如英国高等教育保证局(QAA)和英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共同建立(HEFCE)的英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标准信息系统;美国由全国认证委员会、区域认证委员会和专业/特别认证委员会组成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走”出去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这就要求我们不断与国际接轨,学习国外好的经验,不断完善自身制度建设,才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2.科学全面性不足。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应该涵盖包括高校情况介绍、教学质量分析、学生就业情况、科研成果等全面反映高校办学水平质量等内容。根据对2012年已发布的“985”工程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分析表明,报告涵盖从以下几个方面:学校基本情况介绍、本科教育投入、本科教育成果、教育管理创新计划、未来教学工作计划等。然而,当前各高校发布的教育质量报告,总体上能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发布教育质量报告,但是重成绩、轻问题的情况仍较严重。成绩应当肯定,问题亦不容回避。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报告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高校有关部门加以重视,并不断完善,其主要问题首先在于报告本身科学全面性不足,未能从学校基本情况介绍、本科教育投入、本科教育成果、教育管理创新计划、未来教学工作计划等方面客观、真实地撰写质量报告。“报告对本科教学质量的分析并不多,报告更像工作总结、成果展示。作为质量报告,应该是全面、客观的,包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而不能只选择性公开光鲜的数据”。其次,教育质量报告的针对性不强,特色不明显。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利益主体关注的侧重点必然不同,如政府部门关注高校教育质量和科研成果转化问题;用人单位关注毕业生水平是否满足单位用工需要;社会大众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教师关注学校顶层设计及未来发展前景和职业满意度,等等。但从已发布的教育质量报告来看,不同的读者并未等到心中满意的答案。

三、完善教育质量报告的对策分析

1.规范报告的形式与内容。规范教育质量报告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回答教育质量报告“向谁报告、怎么报告”的问题。首先,教育质量报告“向谁报告”必须以面向利益主体的范围为依据。如教育主管部门、在校师生、社会公众、人才需求单位等。不同的利益主体关注的报告内容、数据不同。因此,教育质量报告的内容必然应该全面涵盖这些利益主体。其次,教育质量报告要牢牢把握“怎么报告”,这即是教育质量报告本身最核心的内容,又规范了教育质量报告的形式。哈佛大学前校长的劳伦斯·H·萨默尔斯先生说,“对一所大学来说,再没有比培养人才更重要的使命。假如大学都不能承载这一使命,我看不出社会上还有哪家机构能堪当此任”。因此,教育质量报告的发布应该始终紧紧围绕高校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体系和顶层设计方案为依据,科学制定符合自身特点和实际的报告。“从这个意义上说,质量报告也是质量问题的改进是否达到既定目标的实证报告;是以本科教学质量为主题的院校研究报告;是与第三方评估报告相印证的自评报告;是以坦诚和谦虚的态度向所有利益相关者汇报质量问题、求教改进良方的请示报告”。

2.科学分析高校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高校办学的生命线。高校发布教育质量报告既是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真实反映,也是对社会、人民群众热切关注的回应。各高校均设置有不同内容标准、不同内涵范畴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质量报告的编制应该是在教学评价体系数据的采集、分析后汇总、总结的有关学校教学质量各方面数据、指标的书面报告,理应是学校教学质量的真实反映和客观指导。学校应有效获取有关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信息,厘清教学质量定义,注意通过学生考试成绩数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毕业率、学位获得率、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等数据,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并通过报告发布的机会,向社会、人民群众提交真实的教学质量情况报告,以获取国家、社会和个人更多的支持。

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信息和数据,来源于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客观信息,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收集、加工和整理。欧美发达国家的高校、第三方研究机构十分注重通过学生、教师、公众等对信息使用的调查,并建立了相当先进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信息统计,如美国使用质量认证体系,对同类型高校的教学、科研质量、软环境和硬件设施等进行综合测评后,进行打分并排名,分数和排名具有很高的公信力;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依据对高校教学科研质量进行排名和打分,同样具有很高的价值依据。欧美国家对高校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等数据的科学分析和发布,对我国高校科学分析教学质量,发布教学质量报告具有借鉴意义。

3.结合学校特色,突出特点。高校公布教学质量报告是对新一轮教育评估工作的积极回应,因此“既是信息公开的要求,也是建立自身评价体系的需要”。特色体现差异,不同的高校具有不同的办学目标和不同的学科背景,《本科教育质量报告》的发布亦应该体现特色差异。我国“985”工程高校自2010年起向社会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通过对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报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高校的报告能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对人才培养的不同范畴进行特色或亮点的展示:如上海交通大学在报告中披露了应届毕业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其中包含课程设置、教师水平、教学管理、学风考风、学习实践等六方面;同济大学在报告中也涵盖了对应届毕业生,甚至包括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应届毕业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就业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评价。用人单位则对同济大学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岗位满意度、就业竞争力等综合信息进行了评价;中国科技大学在报告中关注了第三方研究机构、其他单位对该校的评价,包括对毕业生的评价。这些学校的《本科教育质量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侧重对学校关注的信息进行重点的关注,并结合各自学校的专业、学科特色,突出了学校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l.2010-7-29.

[2]教育部.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11-7-6.

[3]邬大光.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透视(笔谈)[J].高等教育研究,2012,(2).

[4](美)格威狄·博格.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与问责[M].毛亚庆,译注.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8.

[5]大学质量报告不能总“自评满分”[N].新京报,2011-10-2.

第2篇

关键词:述职报告 人才成长 作用 研究

述职报告是专业技术人员对自己在一段时期内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回顾、总结,向上级领导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或本单位职工群众进行实事求是的陈述、汇报,接受审查、评议和监督所使用的应用文体。

一、述职报告的作用

述职报告伴随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而出现,它是考察专业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对述职者进行绩效考核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促进述职者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是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重要措施

专业技术人员定期述职,有利于组织人事部门对其理论水平、文化修养、职业道德、业务能力、敬业态度、工作实绩和思想境界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有利于更好地选拔、培养和使用专业技术人员。

2.是群众评议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依据

专业技术人员以述职报告的形式向职工群众汇报自己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有利于接受群众的审查、评议和监督,有助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益于群众对其进行公正、全面和恰如其分的评价。

3.是专业技术人员自省自励的重要方式

专业技术人员以述职的方式,对自己一段时期内的工作实践进行回顾和汇报,有利于总结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反思自身缺陷、寻找改进措施,做到不断自省、自励和自我提升,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做出优秀成绩。

二、述职报告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在述职报告的写作中,既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写作技巧的问题。

1.述职报告写作中常见的思想认识问题

一是思想重视不足。有不少专业技术人员认为,述职是领导干部的事,与普通专业技术人员关系不大;或者认为自己的工作年年如此,述职是老调重谈、了无新意。其实正因为这些专业技术人员年年工作无创新,他们的述职报告才会难有新意、难有亮点、难有特色,他们才会年年在同一个岗位上继续重复同样的工作,而难以凭借自己的工作实绩让领导、群众认可,得不到在新的岗位上锻炼成长发展的机会。

二是工作努力不够。有些专业技术人员平时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成绩不显著、业务水平不突出,一遇述职考核就惊慌失措,只能靠放大成绩、掩饰不足、淡化问题、剽窃造假等来欺骗组织、糊弄群众。但这种“述职”只能应付一时不能应付一世,专业技术人员如果以这种方式对待工作,无异于饮鸩止渴,让自己失去上级和群众的信任,使自己威信扫地。

三是个性特色缺乏。有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述职报告与职业及岗位联系不紧密,没有反映出本岗位的特点和工作要求,更谈不上展示自己在履行职责中所开展的创新性工作,自己所撰写的述职报告成为“用之四海皆准”的“通用”文本,做不到“以经历感动人”、“以成绩说服人”、“以特色吸引人”、“以付出打动人”,最终失去上级和群众的信任。

四是责任意识缺失。有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述职报告总结经验不全面,反思错误不深刻,挖掘根源不到位,对成绩大谈特谈,对失误一笔带过,不敢承担责任,不甘放弃利益,将述职报告当成了评功摆好、争权夺利的工具。而这恰恰暴露了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差距、工作作风的不扎实、精神境界的低下、胸怀气度的狭隘,说明他们没有直面失误的勇气和改进工作的决心。

2.述职报告写作中常见的写作技巧问题

许多专业技术人员分不清述职报告与公文中的报告、事务文书中的总结有什么差别,在写作规范的运用方面有偏差。

一是不明确此“报告”非彼“报告”。述职报告和党政公文中的“报告”虽同以“报告”为名,却不属于同类文体,在内容、功能、作者身份等方面有很大不同。

述职报告属于事务文书,写作者为专业技术人员,主要陈述自己任职期间的工作成绩和不足,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主要向负有考核任免权的上级机关、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和职工群众提供。而公文中的报告,其写作主体不能是个人,它代表了单位的集体意志,主要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不能向平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下级机关和个人主送。

二是不明确述职报告与个人工作总结的异同。个人述职报告和个人工作总结同属事务文书,都可以谈经验、讲教训,都要求事实与观点紧密结合,但二者所回答的问题、写作的重点和表述的方式有很大不同。

与个人工作总结相比,述职报告要围绕岗位职责展开,它侧重陈述个人履行职责的能力、过程以及是否述职人是否称职,而个人工作总结重在全面归纳工作情况,重在体现工作实绩。在表达方式上,个人工作总结主要运用叙述方式,而述职报告多夹叙夹议,在阐述履职情况基础上重点说明履行职责的思路和观念。

三、如何解决述职报告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1.要正确把握述职报告写作的着力点

一要确定述职报告展示自我的重点。述职是专业技术人员表现自己的重要机会,一定要在汇报履职情况的同时,充分展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把自己为单位所作的贡献、在工作中所进行的创新等实事求是地展现出来,让上级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及职工群众准确恰当地评价自己。要做到这一点,在述职报告的写作中,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围绕最能显示工作实绩的几项主要工作,重点陈述自己的“德、能、勤、绩、廉”情况。

二要讲究述职的艺术,做到扬长避短。要在述职报告中多展现自己的长处,充分肯定自己的价值,要表明自己为做好工作而做出的努力、所持的工作态度,从而得到上级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及职工群众的肯定。述职时要特别注意不能为了突出自己而贬低他人所作的贡献,不能为了强调个人而抹杀团队的共同努力。述职报告对个人的失误要实事求是地阐述和分析原因,要以坦诚的胸怀赢得组织和群众的谅解。

三要突出自己的特色,让自己脱颖而出。要准确定位,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展现自己独特的工作思路和分析看待问题的视角,要展示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工作能力和宽博的胸怀气质,要表现出自己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踏实严肃的工作作风,让上级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及职工群众看到你的与众不同和可造之处。述职中,绝不能越位把上级及集体的功劳当作自己的成绩,错位把同事的工作成绩剪贴来为自己“添彩”。

2.要正确把握述职报告写作的内容

走出述职的常见误区,明确述职报告的着力点,充分发挥述职报告在人才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最终要落脚到述职报告的实际写作上,要明确述职报告关键在于“述”、 如何“述”、 “述”什么。

一要正确处理好述职报告“述”与“议”的关系。要以“述”为主,充分展示成绩,“述”出自己所作的贡献,“述”出自己的特色;要在“述”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进行评议,使“议”发挥对“述”的“画龙点睛”、“点铁成金”效果,使大家明白述职者所做工作的道德追求、理论根源和独特考量,为上级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及职工群众正确评价述职者提供依据和支持。以“述”为主,要求述职报告在写作时要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述议结合”,要求述职报告在写作时不能轻视发挥议论表达方式的作用,做到“有述有议”、“夹述夹议”。

二要从思想、道德、工作、作风甚至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填充述职报告。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是工作行动的根源,指导思想正确才能不断干出好成绩;正确地履行岗位职责,必须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职业道德来保障,否则会使工作偏离正确的方向,使人陷入对金钱和利益的无节制追求之中;做好工作,离不开述职者坚持不懈的学习提高,离不开述职者对自身作风的不断锤炼和升华,离不开述职者对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目标的不懈追求,更离不开述职者与团队和他人的和谐人际关系。因此,在述职报告中,不能单纯“述”工作,要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工作、作风甚至人际交往对工作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第3篇

关键词:安全评价;报告;质量

随着安全评价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安全评价技术也在逐渐地提高。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安全评价,可以减少和控制企业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生产中的事故风险,减少生产事故,有效保护企业的财产及其相关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全面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

在进行安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人员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了评价质量。因此,提升安全评价人员的个人技能,可以说是安全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安全评价的行业特点,决定了评价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对不同行业的评价对象进行评价。而目前某些评价报告中,存在着评价人员对报告罗列的评价依据不熟,工艺介绍不清,选用的评价方法不能满足工程工艺要求甚至评价结论与实际不符等问题。下面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一下如何提高安全评价报告质量。

一、提高技能,保证评价质量

提高安全评价人员的能力是安全评价开展的前提保证和关键环节,要从源头上提高安全评价报告质量,安全评价人员的技能提升应放在第一位。

1、打好专业基础,保证安全评价顺利开展

安全评价人员的专业基础好比是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牢盖不起大厦,必须提高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确保安全评价的顺利进行。安全评价涉及的范围较广,要求全面掌握各种专业技术,熟悉各种工程工艺或装置系统的专业要求。但是,一个评价人员不可能对所有行业、所有工程工艺都精通,只有分工合作才能保证评价质量。

2、认真学习法律体系和标准,做到言必有据

熟悉被评价单位所属行业的相关法律体系和标准。法律体系和标准是安全评价的依据,安全评价只有依据它才能够可靠、有效的实施。所以评价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被评价对象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掌握其使用范围及具体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对被评价对象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论。

3、加强交流,不断总结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交流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缺点,提高专业技能,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专业技术的交流学习,可以方便自己进行专业总结,从总结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改进和提高安全评价技术。加强交流,不断总结是提高个人能力和促进安全评价技术迈上新台阶的一个支撑点。

二、科学评价,确保评价报告质量

安全评价报告是依据安全评价结果编制,要确保评价报告的质量,应保证评价过程科学、公正、客观,并具有合法性和针对性。评价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安全评价过程策划;界定评价范围;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的选择;安全评价结论。因此,确保安全评价质量应从这几个方面开展:

1、提高安全评价过程策划能力

安全评价过程策划是实施评价前的准备工作,评价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策划能力,才能步步为营的展开评价。做好安全评价过程策划,评价人员必须对被评价对象的工艺流程及特点熟悉,以确保现场勘测数据齐全,资料收集全面,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合理。安全评价过程策划是否合理的关键是专业的业务能力,这需要评价人员不断学习、总结和交流才能提高。

2、合理界定评价范围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评价范围应尽量覆盖企业危险作业的所有场所、所有危险设施(设备)和所有危险货物和高风险作业的人员。企业安全评价的内容一般包括:(1)安全管理对确保安全生产的适应性,说明现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否适应安全生产要求;(2)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实用性,明确其是否能够适应安全生产的要求;(3)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备、设施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4)识别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评价这些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性;(5)分析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完善的安全生产系统,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分重点辨识危险有害因素

辨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是开展有针对性安全评价的基础,它对确定评价重点、划分评价单元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于生产工艺流程之中,如化学危险源,电气危险源,机械危险源,辐射危险源,噪声、振动、强光、高压、高温、湿度、生物危害等。这些危险、有害因素对于安全管理工作来讲,都是事故隐患,都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应正确全面的辨识出来。但在进行划分危险、有害因素单元时,可以抓大放小,重点分析和预测能够造成生产安全重大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例如,易燃液体罐区防火措施不足和储存设备缺陷,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后果远远大于储存设备维修时人员不慎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

4、科学选择评价方法

选择适合企业特点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是安全评价成功的关键。只有训练有素且经验丰富的安全评价人员,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各种安全评价方法,辅以丰富的经验,合理可靠地进行评价,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为此安全评价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吸取他人优点和特长,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以确保能合理选择评价方法可靠地实施评价。

5、安全评价结论

通过界定安全评价范围,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及选择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安全评价人员应能综合归纳出被评价对象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对不符合项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最后做出安全评价结论。影响安全评价人员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两点:

5.1 引用安全评价依据是否正确可靠

各类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都是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依据,在编制安全评价报告中应予以引用。但是,在引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1)引用最新版本,保证最新的安全法规得到及时落实;(2)引用应具有针对性,并在报告中列细、列全,报告中没有用到的,不应罗列;(3)引用要书写完整,不应使用简略方式;(4)引用基本法规和文件时,要根据评价项目的需要优先选择最合适的法规;(5)严禁引用废止的法规和标准。

评价人员应加强对安全评价依据的收集和整理,确保其齐全、有效。通过在安全评价报告编制中的正确引用,克服编制报告时的照搬照抄现象,就能有效地提高安全评价报告的质量。

5.2 安全评价人员的计算数据和评价参数必须准确

由于评价人员或多或少都可能存在缺点,所以在评价参数的选择及数据的计算上,可能会存在着错误或差别。在此,计算机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起到了关键作用。因安全评价而产生的安全评价软件在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过程中,可以系统地为评价人员提供评价参数,可以避免由于评价人员的知识缺陷而导致评价内容不足,或评价过程出现漏洞等。然而安全评价软件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安全评价人员应不断提高计算机水平,争取研发出可靠、全面的自动化安全评价软件,以推动安全评价技术的发展。简而言之,只要明确了评价要求是怎样,而实际评价结果是怎样,两者一对照就可以科学合理的判定工程或系统的危险程度。

第4篇

一、毕业实践(报告)写作要求

利用学生顶岗实习的特点,要求学生结合工作岗位实际进行实践,结合所学人力资源专业课程,分阶段撰写规定内容,要求四个阶段的工作相互衔接。

1.第一阶段:撰写自我介绍(800字以上)

实践目的:了解实践单位的性质、主要机构和经营活动,明确实践内容,制定实践计划。

写作要求:撰写个人情况介绍。要求用第一人称写作,含学习经历或社会实践经历、目前工作所在单位的名称、主要经营项目、个人工作岗位及职责等。

2.第二阶段:撰写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1500字以上)

实践目的:深入了解实践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人才构成和发展战略等。

写作要求:详细分析实践单位的机构设置、部门职能、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之处。

3.第三阶段:结合实践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具体问题(2500字以上)

实践目的:围绕第二阶段的调查情况和提出的问题做深入调查。

写作要求:围绕实践中的调查,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提出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或改进措施,如对本单位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与规划,进行人才培训与开发设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单位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方法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分析。

4.学生自我评价:撰写毕业实践(报告)后的自我鉴定(800-1000字)

实践要求:对毕业实践(报告)的全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

写作要求:本部分内容应该是学生对本次毕业实践(报告)的全面总结和自我鉴定,对自己在毕业实践中的学习态度、工作情况以及收获等等做出客观的评价。

要求各阶段撰写的内容前后一致,最后注明参考资料的出处,凡资料不实,来源不清,撰写内容前后矛盾者按照不及格处理。

毕业实习报告格式见附表。

毕业设计方案

系部:文法系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题目:

年月日

专科学生毕业实践(报告一)

学生姓名:____指导教师:____学号:____专业:

正文:撰写自我介绍(800字以上)

实践目的:了解实践单位的性质、主要机构和经营活动,明确实践内容,制定实践计划。

写作要求:撰写个人情况介绍,要求含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目前工作所在单位主要经营项目、个人工作岗位职责等。

指导教师评语及下阶段要求:

专科学生毕业实践(报告二)

学生姓名:____指导教师:____学号:____专业:

正文:撰写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1500字以上)

实践目的:深入了解本单位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人才构成和发展战略等。

写作要求:详细分析所在实践单位的机构设置、部门职能、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状况,分析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并提出存在的问题或需要改进之处。

指导教师评语及下阶段要求:

专科学生毕业实践(报告三)

学生姓名:____指导教师:____学号:____专业:

正文:结合实践单位实际情况分析具体问题(2500字以上)

实践目的:围绕第二阶段的调查情况和提出的问题做深入调查。

写作要求:围绕实践中的调查,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提出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或改进措施,如对本单位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与规划,进行人才培训与开发设计、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单位绩效管理和薪酬管理方法分析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重点分析

指导教师评语及下阶段要求:

专科学生毕业实践(报告)自我鉴定

学生姓名:____指导教师:____学号:____专业:

正文:撰写毕业实践(报告)学生自我鉴定(800-1000字)

第5篇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加强和规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根据《科学技术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的申报、审核、评价等管理行为。

本办法所称工程中心,是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战略需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为目标,组织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综合实力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建设的研究开发实体。工程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条工程中心的宗旨是以国家和行业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建立工程化研究、验证的设施和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培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研究开发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

第四条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

(一)根据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需求,研究开发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

(二)以市场为导向,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具有重要市场价值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系统集成;

(三)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持续不断地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成熟的先进技术、工艺及其技术产品和装备;

(四)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五)提供工程技术验证和咨询服务;

(六)为行业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与管理的高层次人才。

第五条工程中心的责任与义务:

(一)根据国家和行业发展需要,以及相关批复文件的要求,实现设定的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目标;

(二)主动组织、参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并为行业提供技术开发及成果工程化的试验、验证环境;

(三)承担国家和行业下达的科研开发及工程化研究任务,并依据合同按时完成任务;

(四)将承担国家和行业任务所形成的技术成果通过市场机制向行业转移和扩散,起到科研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二章申报与审核

第六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制定并工程中心有关政策文件,指导、组织工程中心的审核、评估等工作。

第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计划单列中央企业(集团)(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地区或所属单位工程中心的申报和管理,督促、协调工程中心的建设和运行。

第八条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等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适时工程中心建设领域指南,明确工程中心建设重点方向和申报时限要求等事项。

第九条拟申请工程中心的单位(以下简称“申报单位”)须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文件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具体情况,提出工程中心申请报告(编制提纲见附件一),报相应主管部门审查。

第十条申报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程中心建设领域及相关要求;

(二)具有一批有待工程化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前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研究开发和技术集成能力及相应的人才队伍;

(三)具有以市场为导向,将重大科技成果向规模生产转化的工程化研究验证环境和能力;

(四)具有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技术转移和扩散,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良性循环的自我发展能力;

(五)具有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条件允许的还应具有工程设计、评估及建设的咨询与服务能力;

(六)原则上采用公司法人形式,确有必要,也可探索其他有效的组织形式;

(七)工程中心董事会(理事会)应包含两名独立董事(理事),独立董事(理事)由相关主管部门选派,一般应由熟悉工程中心所在行业情况的高级技术或管理专家出任;

(八)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知识产权管理等管理制度。

第十一条国家鼓励由相关领域的优势科研单位、高校、企业、社会投资机构联合申请建设工程中心。鼓励跨地区、跨行业的建设形式,促进区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鼓励引进海外一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第十二条主管部门应认真审查本部门(地区)所属单位提出的申请,将符合条件的工程中心申请报告(一式四份)及相关申报文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第十三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受理主管部门提出的申报文件后,组织专家根据本办法第十条对工程中心申请报告进行评审。评审重点包括工程中心建设的意义与必要性、申报单位的条件、发展目标等。评审过程中,可要求申报单位就有关问题进行说明。

第十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必要时可征求相关部门和地方的意见,对工程中心申请报告进行初核,经综合研究后择优批准。

第十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在工程中心建设领域指南规定的申报截止日期后90个工作日内完成工程中心申请报告的初核工作。专家评审和征求有关部门、地方意见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此期限内。

第十六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申请报告后,工程中心进入预备期,可暂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筹)”的名义开展工作,实施工程中心申请报告中确定的各项任务。

第十七条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相应管理制度,加强对工程中心预备期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稽察、检查和审计等工作。

第十八条工程中心的预备期一般不超过三年。达到预先设定的预备期发展目标后,申报单位应编制总结报告(编制提纲见附件二),经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由主管部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正式核定申请。

第十九条对逾期不能达到预定目标的工程中心,主管部门应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报告,说明原因、拟采取的措施和计划完成日期。

第二十条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海关、税务等部门对主管部门报来的总结报告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正式核定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并授牌。

第二十一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工程中心享受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三章评价

第二十二条工程中心实行优胜劣汰、动态调整的运行评价制度,国家发展改革委每两年对通过正式核定的工程中心进行一次评价。

第二十三条评价程序:

(一)数据采集。工程中心应于评价当年4月15日前将评价材料报主管部门。评价材料包括:工程中心年度工作报告(编制提纲见附件三)、工程中心数据填报表(附件四)及其相关附件和证明材料。

(二)数据初审。主管部门对工程中心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于当年5月20日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

(三)数据核查与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相关中介评估机构对工程中心上报的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按照工程中心评价指标(附件五)的规定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形成评价报告。

(四)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第二十四条工程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一)评价得分85分及以上为优秀。

(二)评价得分75分(含75分)至85分之间为良好。

(三)评价得分60分(含60分)至75分之间为合格。

(四)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评价为不合格:

1、评价得分低于60分;

2、连续两次评价得分65分至60分(含60分)之间;

3、无不可抗拒因素,逾期一个月不上报评价材料;

4、上报材料内容和数据严重虚假;

5、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及其它重大违规、违法行为。

第二十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并将其作为工程中心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六条工程中心要定期填报免税进口科技用品统计表(附件六),于每年3月1日前报送省级财政部门,由各省级财政部门汇总后报财政部。

第四章资金补助

第二十七条进入预备期的工程中心,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复文件,提出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申请国家资金补助。

对于已通过正式核定三年以上,且评价结果为优秀或良好的工程中心,围绕新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也可提出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申请国家资金补助。

第二十八条申请国家资金补助的工程中心,须委托具有甲级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或相当资质的工程设计机构)编制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提纲见附件七),报送相应主管部门。

第二十九条主管部门审查通过后,将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有关评估咨询机构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进行评估或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必要时,可征求有关部门或地方的意见,根据国家财政资金情况、综合平衡后,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第三十条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具体申报、审批程序及项目管理,按《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执行。对于中央预算内资金采取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工程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五章变更与处罚

第三十一条工程中心应严格执行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申请报告。如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需要调整的,应及时报告:(一)对于不影响实现工程中心功能和任务的调整,由主管部门负责审核,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二)对于发生重大变化,影响实现工程中心功能和任务的调整,由主管部门提出调整建议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

第三十二条对于无法完成预备期发展目标的工程中心,主管部门要及时找出原因、明确相关责任,提出处理建议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通报批评、追回国家投资上缴国库、撤销工程中心(筹)称号等处理。对情节恶劣或后果严重的,依法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对于评价得分65分至60(含60分)分之间的工程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给予警告,并由主管部门负责督促整改。对于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工程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撤销其工程中心称号。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四条工程中心命名统一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英文名称为:“NationalEngineeringResearchCenterof××”。

第三十五条各主管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省(部门)级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

第6篇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当前,政府投资在交通、水利、市政基础设施等行业仍占据主导地位,而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资金,涉及到社会公众利益,与一般投资项目特点不同,具有复杂性、风险性、政策性等特征,且比一般项目的管理程序更为严格。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则是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然而目前在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编制依据不充分、数据分析不详实,缺乏深度可行性研究等,制约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以逐步提高可行性报告编制的综合水平。

一、目前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存在问题

当前,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①编制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需要对各种与项目相关的可靠资料比如行业规范、国家宏观政策、建设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进行调查,如果对基础性数据的调查研究工作不足,将导致掌握的基础资料不准确、不全面,同时关键性数据来源、真实性、可靠性无法得到证实,仅仅凭借随意借助的方法得到的数据或仅凭主观推断,将导致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诸多问题。②很多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总论未能一目了然、直观地展现报告的全部内容和提纲,内容也不完整,缺少全面、深入的需求分析和预测,对将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测不准确,导致后期相关评价内容缺乏科学依据,空洞无物。另外,一部分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在内容上缺乏深度分析,有的重视建设产品本身,没有分析项目的能源消耗量及节能措施,只是很简单地编写环境保护内容,这些都会影响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比如某市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时,与给排水公司沟通不到位,导致该项目市政管线设计材质和规格与周边道路管网不匹配。

二、关于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建议

1.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控制体系

运用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控制体系,如图1。

图1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控制体系

首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方面,委托方要落实根据质量选择可行性研究服务的方法,并深刻认识到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规律;另一方面,工程咨询机构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诚信自律的行业形象和“质量第一”的服务理念,构建标准化、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其次,改善工程咨询机构内部环境,不仅要推行科学的知识管理,以掌握大量的有价值的知识,还要加强人才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并使从业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善于发现和解决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编制高深度、高质量的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人才支持,工程咨询机构还可建立健全专家库,从中获取专家们的专业知识,实现机构知识资源和人才队伍的无限延伸。

第三,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全过程质量管理控制体系。在编制报告前,制定工作流程,即组建编制团队,制定编制计划(计划阶段)――进行资料的调研和收集,编制报告(执行阶段)――内部验收,客户验收(验收阶段),之后将其落实,并保证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的落实和项目质量计划的实施。在报告编制工作中,应确保报告内容符合深度要求,根据项目特点和类型收集与之相关的基础资料,为报告的编制提供依据,调查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应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经核实后应真实可靠,以满足编制过程的需要,与此同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使其能将项目情况真实反映出来。分析并把握项目建设理由、必要性、目标、内容及规模、选址、用地面积、条件、进度安排、招标方案、风险管理方案,进行项目场址选择及建设方案比选,论证拟建项目的技术可行性,估算项目总投资,预测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一步完善报告内容,使其符合行业内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等相关文件的要求,以为政府投资决策者提供客观、全面的信息依据,尽量降低投资决策和实施风险。注重报告研究深度,保证报告内容齐全,数据和论据充分,结论明确,能反映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成果,报告所确定的工程技术数据应能满足项目初步设计要求和概算要求,所确定的融资方案能满足政府、银行等相关方的决策需要。报告编制工作完成后,建立健全并落实成果质量评审制度,根据单位自身特点,进行多级评审,严把报告质量关,同时还要将外部专家对报告的评估纳入工作规范,编制人员认真采纳专家建议,并及时发现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补充和完善,确保报告内容全面,深度和质量过硬。

2.实例分析

青海省西宁市政府投资项目――某市政道路工程,在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中,编制团队采取了以下措施:把握好市政工程的性质、分类和特性;多次进行现查踏勘,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了解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的各种建设条件,比如工程地质条件、城市总体规划、周边路网布局、管线走向、原材料供应情况、建设用地取得方式等,并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等,为确保报告质量做了充足准备;编制过程中注意与各种规划资料的衔接,并与委托方以及交通、环保、国土、规划、给排水、供电等部门做了大量沟通与协调工作,认真研究各方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将其贯彻到报告中,还加强了与设计专业的沟通,强调主工程和辅工程专业之间的交叉配合和协调工作;邀请业内专家参与报告的编制工作;报告质量经三级评审,采纳各方意见和建议对报告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最终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达到了优等的质量标准,为政府节省了投资,获得了委托方的肯定。

三、结语

总之,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应具有严肃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建议运用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的方法,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控制体系,从外部环境、人才建设、知识管理、工作流程、报告内容、质量评审等方面入手,加强控制,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地收集和研究资料,并在调查研究、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方案比较和评价,切实提高报告质量,充分发挥其协助决策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 曾凡全. 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 管理学家, 2014.

[2] 陈俊莺. 探析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房地产导刊, 2014.

[3] 陈秋. 浅谈代建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难点及对策[J]. 中国工程咨询, 2012:

第7篇

时 间:20xx年x月x日上午

地 点:县四家班子会议室

主持人:xxx

同志们:

按照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安排,我们今天召开县委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会。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在家的县委常委;县人大、县政协的主要领导,县直单位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代表,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代表,机关党员干部、离退休干部和基层群众代表,市、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非党人士代表。

市委对我们这次会议非常重视,委派市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组长xxx同志前来指导本次会议。下面,让我们用掌声对前来参加或指导会议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仅是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源动力”,也是提升工作水平的“助推器”。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就是要认真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县委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稿)》(以下简称《报告(评议稿)》)进行评议,主要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是否深刻、查找问题是否准确、原因分析是否透彻、发展思路是否清晰、工作措施是否可行等方面进行评议,深入剖析“痛点”和“难点”,切实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从而不断提升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

会议正式开始之前,先跟大家说明两件事:一是印发给大家的会议材料会后请大家留在桌面由工作人员统一回收;二是会议材料中的“xxx县委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表”请大家先不要急于填写,先认真开会,等下在相关的会议议程中说明清楚后再填写。

今天的会议议程主要有四项:

1.对《报告(评议稿)》的起草情况作简要说明。

2.请市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组长xxx同志就如何开好本次会议作指示。

3.审议《报告(评议稿)》。

4.填写县委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表。

下面逐项进行。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由我对《报告(评议稿)》的起草情况作简要说明。

一、《报告(评议稿)》的形成过程

分析检查报告既是深入调查研究、解放思想讨论和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整改落实的主要依据。所形成的分析检查报告必须要运用学习调研、开展讨论、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成果,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努力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为做好报告的起草工作,进入分析检查阶段以来,县委把撰写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作为中心环节来抓,我本人也认真履行“一把手”全程主导的职责,亲自定提纲,亲自出思路,亲自征求意见,亲自修改完善,层层审阅把关。根据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部署,要求县委办、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和县学习实践办的同志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思考提炼,集中力量撰写出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同时,抽调人员成立了专门的写作小组,着手《报告》的调查研究和起草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形成了《报告(评议稿)》。整个报告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收集资料。5月下旬,写作小组就着手收集整理近年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情况,同时集中组织学习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中央、自治区党委、市委和县委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髓,并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广泛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和县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梳理,为报告起草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第二阶段是组织起草。在占有大量材料和进行初步提炼的基础上,我和其他常委同志经过研究讨论,为写作小组策划拟定了报告提纲。写作小组通过多次研究和讨论,对报告提纲作了进一步细化,并在县委主要领导亲自指导下开始起草工作,经过几易其稿,于7月x日形成了报告初稿。

第三阶段是征求意见。报告初稿形成后,写作小组于7月x日将《报告(征求意见稿)》印发给县四家班子领导、各乡镇领导和部分县直单位领导,广泛征求对《报告(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写作小组对《报告(征求意见稿)》进行了集中修改。县委主要领导审阅了报告修改稿,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起草小组再次进行了修改,并于7月x日提交县委常委会讨论修改,形成了提交本次会议酝酿讨论的《报告(评议稿)》。

二、《报告(评议稿)》的主要内容

《报告(评议稿)》分四个部分,共xx页,x万多字。

第一部分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200x年县委换届以来的工作,认为新一届县委领导班子在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领导下,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二是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三是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四是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

第一部分主要是为了说明在国际经济环境迅速恶化、国内经济困难明显加大、我县自然灾害突发多发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值得充分肯定。同时也表明,无论困难多大、任务多重,只要县委领导班子在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上形成共识,在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上形成共识,在落实“四保”任务上形成共识,就一定能鼓舞斗志,凝聚人心,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信心和决心,就一定有能力应对复杂局势,克服任何困难,完成各项任务!

第二部分主要是查找“发展理念不新、发展水平不高、发展环境不优、发展惠民不够、创新能力不足、执行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不实”等方面的问题:一是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相符合。二是发展水平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民生保障的一些突出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四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有效破除。五是党的建设与保障发展的要求还不够适应。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照理论挖根源,重点分析了存在突出问题的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原因。一是理论学习缺乏“挤劲”和“钻劲”。二是思想解放还不够深入。三是“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还不够彻底。四是统筹兼顾的思想意识还不够强。五是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

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提出整改的思路和措施。一是坚持理论武装贯穿始终,树立科学发展新理念。二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步伐,推动经济发展上水平。三是开展民生改善攻坚活动,确保惠民工程落实到位。四是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五是继续推进干部作风和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在整改的思路上,做到既有整体上的安排部署,又有局部上的具体意见,既有立足长远的规划,又有着眼现实的举措,具备条件的及时整改,问题突出的重点整改,难度较大的分期整改。在措施的落实上,也具体明确了项目名称、整改目标、时限要求、责任领导和责任单位。

三、对《报告(评议稿)》的讨论评议提几点要求

对《报告(评议稿)》的讨论评议,必须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实现xxx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为方向,坚持继承、务实、创新、发展的原则,提出一些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在讨论评议过程中,要注意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继承性。在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方面的修改意见,必须是在继承实现“五翻番、五突破、五实现”奋斗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全区、全市的目标要求,站在更高起点上提出更符合我县实际的科学规划。

二是客观性。既要注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绩,又不回避矛盾,力求客观反映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评议存在的问题要坚持做到“两要两不要”,即“要不怕亮丑、不怕揭底,不要避实就虚、避深就浅;要切中要害、一针见血,不要言不由衷、行不见实”,确保所查找的问题是群众关注、发展所系的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三是创新性。虽然xxx的发展战略不变,但必须力求在思路上突破,在举措上创新,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报告(评议稿)》起草的时间比较仓促,难免存在一些缺限。请同志们认真酝酿讨论,指出不足之处,以便加以修改完善,使分析检查报告能够客观、集中地反映群众意愿,真正成为推动我县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现在进行第二项议程:请市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组长xxx同志就如何开好本次会议作指示。

(指示完毕)

现在进行第三项议程:审议《报告(评议稿)》。《报告(评议稿)》已印发给大家,因为时间关系,在这里不再宣读,请与会的同志认真审议。

(约15分钟后)

刚才同志们已对《报告(评议稿)》进行了充分的酝酿讨论,对这个《报告(评议稿)》还有什么意见的,等下在填写评议表时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现在进行第四项议程:填写县委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评议表。评议表会前已印发给大家。在填写评议表时,县委常委的同志请先在评议表右上角“”号右边的空格栏内画“√”,其他同志请先在评议表右上角“”号右边的空格栏内画“√”,然后再对评议内容的相应选项进行确认,并在所确认的相应选项下边的空格栏内画“√”。

请大家检查一下,评议表是否已领到,评议表有没有不清晰的?如有的请工作人员进行更换。

(稍停,环顾四周确认无误后)

现在请同志们认真填写,并根据刚才审议的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稍停,约10分钟后)

刚才,部分同志已对《报告(评议稿)》进行了评议并提出了较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请写作小组的同志根据评议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再修改,力求把党员群众在评议中提出的正确意见体现到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中来。评议结果和修改完善后的分析检查报告我们将以适当的形式在一定范围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第8篇

述职报告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述职者的基本情况和工作能力,是组织或上级领导进行对于干部各方面的考核依据;述职报告作为干部的个人材料,有利于群众对述职者进行监督和批评;述职报告是述职者对自身缺点和优点的总结和检查,可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随着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述职报告已经成为各类人才精英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一条重要渠道。如何写好述职报告,笔者认为应做到四要四忌。

一、要实事求是,切忌华而不实

述职报告一定要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无论称职与否,都要与事实相符,既不要自吹自擂,也不要过分谦虚。述职报告一般要当众宣读,一些同志为了顾面子,获取领导和群众的好感,对自己的工作成绩大肆渲染,夸大其辞,只讲自己的优点和所取得的成绩,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回避态度。其实,任何人无论做什么工作,即使非常尽职尽责,缺点、错误也不可避免。而且,每个人所取得的成绩并非一己之功,是全体同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干部,应排除私心杂念,以群众利益为重,上不欺领导,下不瞒群众,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分清功过是非,做任何事都不要抢头功,做到实事求是。在肯定自己成绩的同时,也要敢于承担责任,使述职报告真正全面地体现出自己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情况。

二、要突出重点、切忌报流水帐

平时的工作材料是琐碎的、分散的、零星的,述职者在动笔之前,要对材料进行筛选和整理,选择主要工作,抓住主要政绩来写,不要事无巨细,一概罗列。如果为了评功摆好,照顾各个方面的关系,把述职报告写成啰啰唆唆的流水帐,就会让人不知所云。述职报告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说明其工作是否称职,因此,要将履行职责的过程,取得的成绩或出现的失误,及对工作的认识表述出来,要对履行职责的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要解释棘手问题的处理方法,特别是要交代清楚对群众迫切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的。剖析工作失误的原因,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得与失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真正体现述职者的道德素质、政治理论素质、处事决断开拓进取精神。这些内容写得恰切适度,能全面反映述职者的工作能力和基本素质,让领导和群众清楚地了解述职者称职与否,从而对述职者作出恰当的评价。

三、要情理相宜,切忌考虑个人

述职报告在叙事说事过程中,要有适当的感情色彩。但是个人情感不要融入过多,以免造成不良影响。述职者要对自己以往所从事的工作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围绕履行职责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全面的反思,肯定成绩,找出差距。要与群众面对面地交流,以坦诚的胸怀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工作中群众反映较大、意见较为突出的问题。另外,述职报告要如实阐述群众的反映,面对事实,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这样群众会感到亲切,而且也加深了群众对自己的理解和信任。然而,有一些竞争上一级职务的述职报告,述职者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利益,过于看重取得的政绩,热衷于锦上添花,缺乏面对错误与失败的勇气,这不仅脱离了群众,也严重违背了述职报告的宗旨。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作为党的干部,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乐于奉献,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办一些实事。 更多述职报告请访问述职报告

四、要语言朴实,切忌虚饰浮夸

述职者要有驾驭语言的能力,崇尚朴实,给听众以豁然开朗的感觉。朴实之美历来备受人们推崇。在述职时,用朴实的语言叙事说理,不仅缩短了与群众的距离,也密切了和群众的关系。有些同志为了显示自己才学,述职报告的语言艰深难懂,洋里洋气,群众听起来如雾里看花,摸不着头绪,反而弄巧成拙。述职报告实用性,决定了它的语言必须具有真理般的自然质朴。述职者面对听众文化层次有差异,这就要求叙述时语言表达通俗易懂,多采用质朴无华的群众性语言,直陈其意,决不哗众取宠,也不能用一些生僻的字眼,故作高深。

述职报告模板范文

任期内,在、的领导下,依靠各部门、部门的及、尤其人员的共同努力,在自己分管的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坚持

1. 科研贴近市场,推进技术创新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作为面向市场的单位,近年来我公司在选择科研方向、开展科研工作中,始终坚持科研选题贴近市场、科研工作结合生产的原则,着眼本地区、本行业的特点,瞄准了一些有市场前景的热点技术问题,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系列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如、、等一批课题,均较好地体现了上述原则,其成果既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推进了技术进步,又为公司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任期内,我公司获国家 奖项,省部级 奖项,部级优秀软件奖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余篇,有篇论文获得全国同行业、市、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

2. 树立意识,开展创优

在我国的行业,就是精品的体现。近年来,我公司在全体员工中树立强烈的意识,从单位生存发展的高度来推进 ,将其列为年度工作计划,并重点选择项目,组织精干人员,制订计划,开展专题研讨,实施全程跟踪,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任期内,我公司获国家 奖项,省部市级 奖项,院级 奖项。获奖数量及等级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也超额完成了任期目标中争创国家 奖项,省部级奖项的指标。

(二)加强管理,确保

1. 开展,强化科学管理

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保证的前提。在推行的基础上,任期内,我公司又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年底完成的工作;二是年完成的 工作;三是年度通过的工作。这三项工作历时年,累计完成各类多项,并在实际中得到有效运行。这项工作进一步规范了我公司各的管理,使之向科学管理又迈进了一步。

2. 定期检查与讲评,坚持管理

的稳定要靠严格的日常 管理。为了保证得到落实,有效控制。一方面,定期组织人员对检查;另一方面,针对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开展 讲评和讨论活动,以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分析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求提高 的途径。通过这种定期的 检查与讲评,强化了员工的意识,提高了对的认识水平。

3. 细化责任制,进行管理

为了落实制,我公司制订了相关文件,将责任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为了加强 人员工作的过程管理,又组织制订了各的人员工作 考核办法,将其工作 进行量化,并与人员年度考核等挂钩,因制度对其工作 进行约束,从而保证。

通过上述各项工作,在任期内,完成的项中,,确保了 的持续稳定。

(三)引进培养人才,完善技术梯队

1. 采用按需定量、严格要求、招聘考核的方法引进人才。公司根据总体发展规划进行人才需求分析,并依据引进人才的三项原则,经过考核择优录用。近五年共引进高级工程师人,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有效补充了的人才队伍。

2. 采用、、的方法培养人才。对在岗的各类人员,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方式进行日常培训,以提高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五年多来,全员平均培训率为%,先后举办过、、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人技术等级培训等余个专题培训班和多场专题报告会和学术讲座。同时,对人员在生产实践中给予更多的锻炼机会,使之迅速成长,有些很快成为生产和技术骨干。

第9篇

房地产估价市场对策建议

一、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房地产评估行业

为了能够确保房地产评估行业在我国当今经济体制之下长久发展,理应对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原则和行业技术规范,这样既解决了行业之间存在的恶性竞争,还解决了行业内的技术需求,提高机构评估师的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我责任感,规范评估步骤与评估方法。在我国,房地产评估市场是否能够长久健康发展,不仅受地方政策所限,还应和整个市场的经济体制接轨。很多城市主要依靠国家推行的相关法规政策来约束评估市场、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政策难免会有无法涉及的地方,且很多法规已经不能和如今的经济体制相容。所以,应当申请相关部门制定或是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形成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法律体系,令整个评估机构能够规范、健康的运作。

二、培养高素质人才

可以说,房地产估价师是目前房地产估计市场中的主体形象,专业素质是一个优秀的估价师最应该具备的,扎实的房地产估价理论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养成估价师良好的职业道德。从其他方面来说,一个合格的估价师,不仅自身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养,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这样,在行业中,估价师的行为才符合理论规范。对于估价师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专业性的理论知识是他公正、科学开展评估业务的基本准则。而评估机构是否拥有优秀的评估师,通常都是以注册条件与专业资格考试为前提。就目前的房地产评估市场来说,估价师注册条件制度与执业资格考试的条件略宽,譬如说:从事评估工作时间不足和相关工作经历受限人员,就没有资格参加执业评估考试,需要在评估岗位上继续积累工作经验才有机会进行考试。考试内容有面试与笔试,面试方面,主要注重估价师的书写报告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笔试涉及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则较多。还引进了西方地区的先进理念,估价师在注册时,还要附上几份极具代表性的评估报告。另外,为了鼓动估价师积极主动的学习,还要对估价师设置级别。机构可以以评估师的工作年限和业绩来定义其级别,譬如说:机构可以考核有十年或者是十年以上工作年限的评估师,不同级别考试内容也不同,要严格把关评估师的考核纪律,不能发生抄袭和替考等不良现象。这样一来,估价师为了能够达到更高的级别,会督促自己积极主动的学习专业的评估知识和评估理论。

三、通过严格估价工作行为、提高估价成本来规范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

制约我国房地产估价市场的主要因素为:政府规范因素、房地产估价技术条件因素、房地产估价需求因素以及房地产估价供给成本等因素。在房地产估价行业当中,其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利益。但是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依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其中影响房地产估价成本就涵盖了好几种因素,如:恢复名誉产生的成本、诉讼损失产生的成本、预期损失费用、人工支出费用以及出具报告产生的费用等,其中估价工时与估价工作人员的级别影响最大。

为了能够在当前市场经济竞争中长久生存,评价机构使用低收费、高服务的手段来获取利益,这样虽然有利可谋,但是还是需要提高估价成本。在工作过程中,记录的所有报告都应该及时报告给上级,有些评估机构报告质量混乱,针对于这一情况,应对其作出一个专门的系统,把所有上报的报告细致的录入到系统当中,对报告编制序号,并且注有银行水印,这样一来,所有的报告都不会发生重复等情况。倘若系统录入的报告当中没有水印与序列号,那么就不归属于合格报告,需要经纪人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在平时,运营系统需要一定的费用,通常此项费用由各个评估来进行支付,如此,机构完成了从根本上提高了估计成本的目的。另外,估价系统还需定期对经纪人进行培训,积极开展有关信息处理、房地产估价方法及理论方面的培训内容,各个行业协会或估价机构理应多多开展估价师研讨会,在会议上,可以跟大家一起沟通平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刻优化评估机构人员的知识配置;除此之外,还要在评估机构构建项目负责人制度,保证在一项评估业务当中,至少有两个评估师进行参与,同时还要选定负责此次项目人员,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够承担起估价责任;还需加强估价机构中估价师对待估物业的了解及实地勘测。在客观评估理念中,若是要对一个项目进行评估工作,那么估价师必须要到实地进行勘测以后才能进行评估,杜绝出现缺乏实地考察从而导致的评估失误,所以说估价师到实地勘测是十分必要的。最后,所有参与此次项目的评估师,要对项目技术路线以及评估方法进行评议,然后整改成评估报告递交给上级。在评估房地产行业当中,落实并加强行业复核制度是一个长久战,机构应该严格遵循审核制度对项目评估结果进行复核,倘若出现违规等情况,那么不会重新给予机会进行修正或评估,还要处罚项目当事人与负责人。

对于我国房地产评估师来说,除了需要研究国外评估动态、行业学术、行业规范、政策法规、理论水平和实例分析等问题之外,还要定期参加行业内开展的函授活动,可见,作为一个优秀的评估师,并不能只在自己的业务领域内进行探索,还要学习相关法律,了解合法与违法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耿继进,李妍.房地产整体估价与实证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45(3):350-355.

[2]孙超,宋春兰.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对策研究.现代企业教育, 2010,(2):25-26.

[3]肖艳玲,李琳,张建华.基于ANP与市场比较法的房地产拆迁项目估价研究.项目管理技术, 2013,11(3):46-50.

第10篇

关键词:循环经济 竞争力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源问题与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要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即建立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不会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循环使用各种物资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式循环经济,以代替过去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式的直线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要在全球范围内、全国范围内、区域范围内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从最基本的单位―企业做起。

目前许多研究者对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进行了设置及研究,但现有的指标体系大多是基于直线式经济基础上设置的,存在着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重短期效益、轻长远发展,重企业内部效益、轻外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缺陷。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迫切要求对其进行改进与完善,引导企业用循环经济理念制定发展规划和企业战略,体现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及进一步发展的先机。本文拟从循环经济模式出发,立于社会、政府这一评价主体的角度构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综合评价方法作进一步的探讨。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一)导向性

导向性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一个设计合理、能代表一定时期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与愿望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公平、客观、准确的评价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导企业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否则,会对企业经营和整个经济的运行产生很大的误导作用。因此,新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将“宏观导向性”放在突出位置,引导工业企业以这些指标为参照系数,朝着健康、协调、持续方向发展,从根本上实现循环经济。

(二)可操作性

指标的选择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兼顾科学性与可行性,能够在我国目前的或根据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将要改进的企业统计报表制度和会计报表制度中直接或间接获得资料,避免由于资料难于取得而带来的数据失真现象,尽可能的不增加企业统计部门的负担。

(三)科学可比性

根据工业企业竞争力这一范畴的性质、特点及运动过程,设置具有内在联系的、科学的指标体系时,指标的选取要有科学依据,指标的名称、内涵、计算口径、计算方法要统一、规范,在一定的时期内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同时力求各项指标与国内、国际的有关指标相一致,以便于进行纵向、横向比较;设置的指标应采用定量化指标,避免定性化指标量化过程中的不准确因素;指标应尽量选择具有可比性的质量(内涵)指标,避免使用受规模大小影响的外延指标。

(四)不重不漏性

在选择评价指标时应尽量做到不重叠不遗漏。指标间信息重叠主要指在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指标同时反映一个研究对象时,所发生的对研究对象内容、质量、结构等影射信息的重复。一般来说,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信息的重叠是不可避免的,但信息重叠会影响综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信息重叠程度越高,指标对研究对象某一侧面夸大(若是逆指标,则为缩小)的程度越大。要全面、客观、准确反映工业企业竞争力,测评体系所包含的指标必须是必要且充分的,每一个指标都能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某一侧面。各个指标间相对独立,即指标间信息重叠程度低,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每个指标的作用,但实际上一个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都具相关性,我们在保证指标体系所反映内容相对全面性,即“不漏”基础上,应采取相关系数、主成份分析等方法尽量减少指标信息的重叠,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系统性。

(五)综合性

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企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又要考虑到评价的目标性及出发点,很难用一个指标来体现,也不能仅用眼前表征指标来衡量。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围绕循环经济下工业企业竞争力这一综合概念,用多维评价标准和长远的眼光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环节上设置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力求从反映工业企业竞争力的众多的指标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可行性的指标,进而系统的反映出循环经济模式下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内涵。

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内涵指企业为了自我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资源的合理有效充分使用及循环利用、污染物的减量排放等,向市场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绿色产品与服务,从而在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这一概念隐含着动态的、比较的、多层次的含义在内。它不仅体现企业的当前营利能力,也体现企业未来的竞争后劲;不仅反映企业自身的绝对能力,也反映企业的相对能力;不仅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工业企业经济情况,而且要有反映资源、原材料的使用、废弃物的排放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

评价一个企业有无竞争能力,第一要看企业的营利能力如何,它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反映企业目前生产经营能力的高低;第二是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它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是企业最直接的竞争目标;第三是人才、技术竞争力,它决定着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持久性;第四是资源能源利用情况指标,它反映企业生产增长的模式;第五是环境竞争能力指标,它与资源、能源利用指标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共同影响着企业成本支出及产品取向;第六是循环利用竞争力,它主要反映企业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程度,是该指标体系设置的出发点;第七是社会效益指标,它与环境竞争力共同影响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与地位,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子目标层的指标设计中,尽量选择能体现循环经济的指标。如在营利能力中选择人均实现利润额,而不使用人均工业总产值指标;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中,选择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而不使用万元总产值综合能耗;在目前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的政策制度下,环境竞争力中选择万元产值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而不使用达标率指标等,这样才能体现指标体系的导向性和现实意义。

(二)具体指标

遵循以上原则,本着有利于节约资源、增加效益、减少污染、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由以上六部分构成。据此,我们从众多的影响评价目标的指标中筛选出20项指标构成评价工业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

反映工业企业营利能力的指标包括:(1)人均实现利润额(元/人)=报告期实现利润额/报告期职工平均人数;(2)资金利润率(%)=报告期实现利润总额/报告期资金平均占用额(分母包括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净额两部分)。

反映工业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指标包括:(3)产品销售率(%)=报告期产品销售额/报告期工业总产值;(4)市场占有率(%)= 某种产品销售额/ 同类产品国内全行业销售额(其中,分子、分母资料同属于报告期)。

反映工业企业人才、技术竞争力方面的指标包括:(5)技术创新投入率(%)=报告期技术创新投入总额/报告期增加值;分子包括新产品开发费、设备更新改造费、采用新工艺费和从业人员业务培训费;(6)高中级技术人员比重(%)=高中级技术人员平均人数/职工平均人数,(其中,分子、分母资料同属于报告期);(7)新产品收入比重(%)=报告期新产品销售收入/报告期产品销售总收入(该指标反映企业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对新产品的综合营销能力)。

反映企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包括:(8)企业原材料利用率(%)=报告期工业生产物料利用量/报告期工业生产物料投入总量(报告期工业生产物料利用量是指报告期工业生产主要物料投入量减去物料流失量);(9)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吨标煤/万元)=(报告期能源消耗标准量/报告期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子能源消耗标准量指报告期消耗的各种能量,均需按等价热值折算成相当于一次能源的总热量。等价热值指得到一个单位其他形式的能量或一个单位的某种物质,在工业上实际消耗的一次能源的热量。

环境竞争力包括:(10)万元增加值废水排放量=报告期工业废水排放量/报告期工业增加值;(11)万元增加值废气排放量=报告期工业废气排放量/报告期工业增加值;(12)万元增加值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报告期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报告期工业增加值);(13)境污染综合弹性系数= ,式中,xi代表第i种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年发展速度,y代表报告期工业增加值年发展速度,n为工业污染物项数(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环境污染综合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工业污染物增长速度大于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环境质量状况趋于恶化。

循环利用竞争力包括:(14)余热回收率(%)=回收利用总热量/供入总热量(余热回收率反映企业由于采取余热回收和重复利用所带来的节能效果);(15)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它是反映废弃物资源化程度的指标;(16)包装可回收率(%)=报告期包装物可回收量/报告期产品包装物总量,包装物可回收量是指报告期产品包装物可以(能)被重新回收,以其初始的形态被重新用于产品包装或作为某个生产制造环节的资源经处理后被循环利用的数量。它是用来评价产品包装物循环利用程度的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包装物循环利用的程度越高;(17)工业用水循环使用率(%)=报告期工业用水重复使用量/报告期工业用水总量。

社会效益包括:(18)工伤频率(人次/人)= 报告期工伤总人次数/报告期职工平均人数,反映工伤事故情况指标用人次数,而不用因工伤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为了避免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绩效指标,而减少工伤人员的有关开支;(19)职工社会保障程度(%)=报告期参加社会保障的人数/报告期职工平均人数;(20)资金纳税率(%)=报告期上缴税收总额/报告期资金平均占用额。

指标体系运用注意事项

要实施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及时调整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同时在会计核算中增加反映环境、资源成本的相应帐户,以便获得基础数据,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的顺利实施。另外,要进行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必须把多个反映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统计指标信息综合汇集,从而得出基于循环经济的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整体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方法有多种,这里根据指标(量化指标)及指标体系(由三层次构成)的特点,应选择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数;用线性插值原理对实际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转化为评价值,以消除各评价指标不同含义、不同计量单位的影响;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及评价值采取综合平均法计算综合评价值,以便于企业间相互比较,取长补短,也便于企业自身进行动态比较。

参考文献:

第11篇

1、本科教学评估模式

目前,我国本科教学评估模式总共有三种:认证模式、分等模式、审核模式。

(1)认证模式。认证模式的主要形式是合格评估,它向下看,主要看差者是否达标,差多少。合格评估主要针对的是新办本科院校,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使新建本科院校在基本办学条件方面达标,从而规范教学管理以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分等模式。分等模式的主要形式是水平评估,它向上看,目的是为了看好不好,主要是选优。在我国高等教育大量扩招、办学资源紧缺的情况下,2003年至2008年开展的水平评估,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在实施过程中各高校过度追求“优秀”,使得大家深恶痛绝的弄虚作假、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有机可乘,给水平评估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审核模式。审核模式的主要形式是审核评估,它主要看自己是不是、像不像,该说的是不是说了、说过的是不是做了、做过的是不是有效、无效的是不是改了,目的是为了自律。教育部自2013年开始在同济大学等9所高校试点成功后,审核评估工作在各地高校中迅速开展起来,截止2016年7月,全国近70所普通高校完成审核评估工作。

2、我国本科教学评估发展历程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国家加强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指导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评估工作,从此拉开了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在1994-2014年20年期间,我国共实施了五次本科评估:

1994-2002年,190所新办高校参与了从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开始的合格评估;

1996-2000年,16所高校参与了从华中理工大学开始的优秀评估;

1999-2001年,26所高校参与了从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开始的随机评估;

2003-2008年,589所高校参与了从上海大学开始的水平评估;

2013-至今,70多所高校参与了从同济大学试点开始的审核评估。

在20年时间里,我国高校经历了五次不同的评估实践,每次评估都是根据当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设置的。方案总体框架合理科学、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现状和高校实际是被评高校和专家对我国评估的一致观点。评估工作对于我国高等学校来说,在促进办学条件改善、教学思想观念转变、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改革深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审核评估的概念和坚持原则

1、审核评估的概念

(1)评估就是评定价值或进行价值判断,它以价值为对象,是一种认识活动。

(2)审核评估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基于我国已有评估经验,并借鉴国外先进评估理念和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新型本科教学评估模式。

(3)审核评估涵盖了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其核心是对学校目标、定位与人才培养效果相符度的评价。因此,审核评估重点考察“四个度”,即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对学校人才培养的保障度,学校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满意度。

2、审核评估坚持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校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在审核评估过程中,高校就要发挥主体作用,持续改进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加强内部质量改进和提升。

(2)目标性原则。审核评估强调目标导向性,考察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及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如何改进、实施,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标性原则要求审核评估关注学校自身目标的完成情况。

(3)多样性原则。审核评估充分尊重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多样性的原则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分类指导、鼓励高校办出特色这一理念。

(4)发展性原则。审核评估仍然强调以评促建、以评促改,通过评估推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

(5)实证性原则。审核评估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做引导、以数据为支撑、以事实为判断依据,通过对学校的实证性考察做出评判结果。实证性原则不仅贯穿于审核评估专家组的进校考察过程中,而且还贯穿于学校的自评过程中。

三、高校完成审核评估的有效应对措施

1、做好自评是核心

学校自评指的是学校针对审核评估的要求和特点进行自我评估和建设的阶段。做好学校自评关键是写好自评报告和填报好数据库。

(1)做好自查工作。学校在进行审核评估之前或在审核评估前期应做好自查工作。各教学单位通过撰写自查报告、梳理各类教学基础材料,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学校通过开展学院评估、课程评估、专业评估等专项评估“摸清家底”,及时查摆和解决问题。

(2)写好自评报告。学校自评报告贵在精准,字数不超过8万;结论要自证,反映学校取得的成绩、经验要有充分佐证,存在问题要直接具体,要有原因分析,问题分析必须占三分之一以上篇幅;画像要像,应努力体现自身特点和特有问题。

(3)填报好数据库。基本状态数据库为自评报告和专家进行评估提供重要的支撑数据,学校在数据填报过程中领导要统筹调度,部门要通力协作,学校要对填报的数据要准确采集,认证审核,通过数据采集准确把握教学状态,推动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2、进校考察是关键

专家到学校实地考察是审核评估的重要环节,是专家真实感受和客观评价参评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交流学习,深化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良好机遇。

(1)配合好专家组进校考察。参评学校要积极配合专家组做好听课、访谈等工作;与专家交流时要实事求是,不夸大成绩、不回避问题;提供给专家组各种必备的数据和材料;配合工作要到位但不越位,不干扰专家组的工作和生活。

(2)树立两种心态。第一,平常心,正常态。参评学校尤其是学校领导要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专家进行考察;要保持学校工作的常态化,尤其是教学工作应按照教学计划保持常态,不能因为专家而进行调整。第二,“学习心,开放态。参评学校要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从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配合专家进校考察;要以学习的心态对待专家进行考察,真诚的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要以开放的心态参与专家进校考察,展示成就,不回避存在问题,与专家共同研究讨论解决对策;积极配合专家组开好评估意见反馈会。

第12篇

(黑龙江省锦河农场,黑龙江 黑河 164326)

摘 要:COSO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对1992年旧版框架的某些概念和指引进行更新和改进,以期适应近年来企业经营环境的演变、监管机构的要求和其他利益关系人的期望。本文在分析新版框架和旧版框架变化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出见解。

关键词 :企业;COSO;新框架;内部控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F23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16-02

收稿日期:2015-06-20

作者简介:黄红星(1968-),男,黑龙江省黑河市人,黑龙江省锦河农场副场长,高级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纳税筹划和经济法学。

一、前言

2013年美国COSO发布了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以下简称新版框架),对1992年发布的旧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以下简称旧版框架)的某些概念和指引进行更新和改进,在经营和报告目标上扩大了内部控制的应用范围,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标准的有所变化,有助于企业在业务、组织结构、商业模式和经营环境变化的背景下设计和实施内部控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我们企业深入研究总结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版框架,不断完善和加强本企业内部控制。

二、新老内部框架的主要差别

1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不同

旧版框架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上主要考虑的是:经营目标实现程度、公开财务报表可靠性、合法合规。而新版框架则考虑的是:内部控制体系应将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

2 报告对象和报告内容有不同

新版框架在报告对象和报告内容两个方面上对报告目标进行了扩展,分为内部财务报告、内部非财务报告、外部财务报告以及外部非财务报告四类。在报告对象上,既要面向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部门的外部财务报告;又要面向董事会和经理层,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的内部财务报告。在报告内容上,分为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非财务报告主要有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资产使用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人力资源分析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非财务报告。

3 增加了反舞弊与反腐败的内容

新版框架对舞弊风险做比旧版框架更为详实要求,并增加反欺诈反腐败的内容。

三、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

1 完善内部控制执行环境

自旧版内部控制框架颁布以来,财政部、中国证监会等五部委颁布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致力于本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构建了比较成型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受体制、经营机制和经营理念限制,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还没有形成大多数企业的自觉行为。内部控制的推动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决策层重视内部控制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在规范企业经营管理、风险防控、实现发展和经营目标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单位领导不重视单位或强权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发展缓慢,即使有规范内部控制体系,也是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的作用无法显现。造成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是决策层有规不依,无法可依,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没有适合内部控制制度推行的土壤。目前,国内的内部控制法制建设还处于部门规范性文件层面,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专门对内部控制的责任、义务加以规定,且相关法律中对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处罚措施也较轻。因此,要加快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将有关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内容纳入相关条款,明确企业以及企业法人代表内部控制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的责任,明确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建立的运行监管责任,并借鉴美国《萨班斯法案》,强化对隐瞒内部控制缺陷、虚假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信息的有关企业和个人的处罚力度,依法推进内部控制的实施和内部控制作用的显现。

2 强化全面内部控制理念

虽然内部控制在企业推行多年,也取得了一定实效,大多数人员对内部控制建立的全面性原则认识和理解比较正确,但是对内部控制度的执行存在误区,往往片面地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是保证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经营目标与保费收入、承保利润等财务指标有关,认为内部控制度的执行应是财务人员事情,与其他岗位关系不大。在内部控制研究和学术领域的主要群体是经济类院校专家教授,以及各企业中财会人员或与财会相关人员,要求执行内部控制又是财务人员呼声最高,这样就进一步加深了大多数人以至于部分决策层人员“内部控制是财务工作”错觉,这也是部分单位内部控制不能有效推行的原因之一。新版内部控制框架要求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继续坚持并强化“全面内部控制”的理念。首先,内部控制实施的好坏关键因素是人,对人的管理是重点,高层管理人员既是风险管控的重点,也是推动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关键力量。要明确董事会与管理层各自的权责,董事会独立于管理层并具有胜任能力并保持独立性,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监督;管理层建立健全企业架构、汇报路径、合理的授权于责任等机制,定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监督并报告给董事会。其次,要将内部控制制度融入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通过落实责任和开展内部控制制度宣传教育,将内部控制理念意识、制度规范等融入企业每一名参与者思想,让员工更自觉地接受内部控制制度,养成自觉参与内部控制习惯。并制定绩效衡量以及激励惩处机制,在企业内部形成遵守内部控制的压力,使员工各自担负起内部控制相关职责。

3根据新旧版框架差别不断完善现行内部控制

(1)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标准上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新旧内部控制框架在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上差别是旧版框架不是基于风险的,而新版框架是基于风险的。旧版框架的有效性通常是“事后”检查的结果,而新版框架的有效性是基于风险评估的,是“事前”判断的结果。新老内部控制框架的这个差别的影响将影响到关于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一系列问题,要求企业在内部控制评价和审计的程序设计、标准制定、报告和监督的执行等方面进行更新和改进,应以风险管控为逻辑起点,从基本制度管理办法、操作细则及流程图等三个层级着手,将风险应对策略和方法纳嵌入到企业各业务流程的具体业务活动中,融入内部控制体系的各项规章制度,构建以风险为导向、价值增值责任为主线的内部控制体系基础框架。

(2)进一步完善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内部控制五大要素之一,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都需要信息支撑。新版内部控制框架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观,扩展了报告目标,增加了对内、对外信息内容,要求企业结合实际丰富信息与沟通制度内容,拓展内部、外部数据获取渠道,强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建立与股东、客户、监管机构、财务分析师等外部相关方的沟通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为企业加强管理、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和防范风险提供信息支撑。企业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畅通信息与沟通渠道,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将企业目标和内部控制职责在内的必要信息传达给每位员工,确保内部控制的职责得到认真实施。同时要注重内部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与沟通,避免成为各自独立分散的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孤岛。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发挥各方面力量,全面健全和整合企业各个信息系统,构建覆盖整个企业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平台,将“信息孤岛”中的各大信息系统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大的信息系统,产生大的平台支撑效应。

(3)进一步强化反舞弊、反欺诈机制

随着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完善,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反舞弊机制,但新版内部框架包含了更多关于舞弊、欺诈等涉及职务犯罪的内容,并且把“评估风险的过程中考虑舞弊的可能性”作为内部控制的第8项原则,充分反映了反舞弊、反欺诈机制等在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和预防职务犯罪重要作用。企业应要进一步完善提升反舞弊、反欺诈机制,一是加强机构舞弊、欺诈风险管理。企业要将舞弊风险(或廉政风险)作为专项风险来识别,制定一整完善的风险评估流程,在评估风险的过程中考虑舞弊的各种可能性,评估舞弊的动机和压力,评估舞弊的机会大小,建立风险数据库,建立风险应对矩阵。要坚持“全面和重点相统一,制衡和协作相统一”的原则,强化决策层、各经营管理层级在反欺诈、反舞弊机制的建立与执行中的责任和义务,增强全体员工的反舞弊、反欺诈风险意识;建立健全适合本公司实际的舞弊、欺诈风险动态管理政策,将反舞弊、反欺诈内控制度和流程覆盖到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二是借鉴国内外反舞弊、反欺诈的经验,利用公司内部风险管理以及IT人才或采取业务外包的形式开发适合本公司实际的反舞弊、反欺诈信息系统,并将其纳入整个公司信息系统,作为子系统之一。三是与时俱进地完善反舞弊、反欺诈机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舞弊、欺诈手段和方式也不断升级,有的还采取高科技手段实施舞弊、欺诈,必将给我们现有的反舞弊、反欺诈机制形成严重挑战,因此必须坚持“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理念,不断研究、改善、改进反舞弊、反欺诈机制,做好“事前”控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四是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举报投诉网络平台,提高信息传输速度,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要切实保护举报人合法权利,加大泄密事件的处罚力度,营造良好信息反馈环境。

(4)加强以复合型人才建设为主的内部控制支撑体系建设

企业拥有内部控制复合型人才(如内部控制师)是完成内部控制工作,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真正实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新版内部控制框架进一步强化了董事会的监督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作用,强调内部控制责任分工,给参与内部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才能胜任于不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中“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管理风险工作,方能实现“事前”控制,防患于未然。新版内部控制框架扩展了报告目标的范畴,要求我们内部控制部门人员不仅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和监控流程等知识,还具备使用分析问题中所需要线性分析、概率分析、因素分析等高等数学知识,更要具备使用计算机和书写报告的能力。

构建符合内部控制复合型人才队伍,首先要走内部人员培训的路子,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具备知晓企业管理模式、结构、运行环节及特点的优势,采取送到高校或内部控制培训学校学习,或请内部控制专家来企业授课的形式,对内控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掌握内部控制所需要的各项知识,提升胜任内部控制工作的能力。其次,加强与相关高校合作,按照企业管理需要定向培养,充实一部分年富力强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参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队伍,提升内部控制复合性人才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

参考文献:

[1] 郝振平,COSO委员会新版《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中国内部审计》,2014.

[2] 杨瑞,基于COSO新框架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探讨,新会计,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