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博弈理论论文

博弈理论论文

时间:2022-08-10 18:2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博弈理论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博弈理论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供应链联盟,知识整合,博弈

 

一、引言

各节点企业通过供应链联盟这样一种组织形式,根据所处产业的不同特点,选择合适的知识整合模式,实现联盟内的知识整合,获取知识整合的创新价值,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联盟内实施知识整合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整合成本。所以供应链联盟内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整合将是一个知识整合成本与整合创新价值的博弈过程。本文假设在核心企业与节点企业之间互相了解特征、战略空间效应函数的基础上,实行多阶段的动态博弈。在博弈中,寻求成本与知识收益的平衡点。

二、信息动态博弈模型的建立

(一)提出博弈的假设条件

在博弈过程中,为了简化分析,主要研究一个核心企业和一个其他节点企业间形成知识整合共享的过程,而多企业之间的这种知识整合共享关系可以依此加以推广。基于此,提出假设条件:博弈局中只有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博弈双方具有完全的行为理性;博弈双方具有完全的信息;博弈双方有对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

(二)动态博弈模型建立

假定核心企业为C,其他节点企业为E,博弈模型为(C,E)。在动态博弈中:第一阶段,其他节点企业面临两难选择:由于知识的独有性和时效性的矛盾,导致知识创新价值的机会收益和知识学习成本的矛盾选择。其他节点企业此时有两种策略:即不共享知识或共享知识。

第二阶段,其他节点企业如果选择不向核心企业共享知识,核心企业有两种策略:即自学或不自学。如果核心企业不自学,各自的效用函数值都为0;根据知识的学习成本,如果核心企业花费自我学习成本(U0),获得这项知识工商管理论文,并利用此知识创造价值Q,则核心企业的效用是Q-U0,这时知识被其他人获得,其他节点企业丧失了机会收益为P0。

如果其他节点企业选择向核心企业共享知识,同时提出要按λ比例获取知识整合创新价值的回报。此时核心企业有两种策略:即同意或不同意。如果选择同意共享,并按λ比例与其他节点企业分享收益,此时,其他节点企业消耗本身的共享成本为U2,核心企业从其他节点企业处学习知识的学习成本为U1,则核心企业的效用函数为(1-λ)Q-U1,其他节点企业的效用函数为λQ-U2。核心企业的另一种决策是不同意共享,此时,核心企业又有两种选择:自学或不自学。要么根本不学这项知识,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的效用函数值都为0;要么自己学习这项知识,并利用此知识创造价值Q,则核心企业的效用是Q-U0,这时知识被其他人获得,其他节点企业丧失了机会收益为P0。

三、博弈双方效用值分析及模型均衡求解

(一)效用价值分析

1、其他节点企业的效用函数值有三个:0,-P0,λQ-U2。

(1)若λQ-U2>0,即λ>U2/Q;则选择在按λ比例获得回报的条件下向核心企业共享知识。

(2)若-P0<λQ-U2<0,即(U2-P0)/Q<λ<U2/Q;则其他节点企业在核心企业不自学的情况下效用最大。

(3)若λQ-U2<-P0<0,即λ<(U2-P0)/Q;则其他节点企业在核心企业不自学的情况下效用最大。

2、核心企业的效用函数值有三个:0,Q-U0,(1-λ)Q-U1

(1)若0<Q-U0<(1-λ)Q-U1,即λ<(U0-U1)/Q,且U0<Q;则答应其他节点企业条件,接受知识共享并学习知识。

(2)若0<(1-λ)Q-U1<Q-U0,即(U0-U1)/Q<λ<(Q-U1)/Q;则选择自学的效用最大。

(3)若(1-λ)Q-U1<0<Q-U0,即λ>(Q-U1)/Q,且U0<Q;则选择自学的效用最大。

(4)若Q-U0<0<(1-λ)Q-U1,即λ<(Q-U1)/Q,且U0>Q;则答应其他节点企业条件,接受知识共享,并学习知识。

(5)若(1-λ)Q-U1<Q-U0<0,即λ>(U0-U1)/Q,且U0>Q;则选择不学的效用最大。

(6)若Q-U1<(1-λ)Q-U1<0,即(Q-U1)/Q<λ<(U0-U1)/Q;则选择不学的效用最大。

(二)模型均衡求解

由于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共享知识的成本U1和U2与知识整合创新价值Q与其他节点企业的机会收益P0的大小关系不确定,使寻求纳什均衡解的过程变得非常困难。我们通过变量大小关系的变化,推出纳什均衡,进而剔除包含不可置信威胁策略的纳什均衡,求得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根据以上效用价值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其他节点企业选择不共享知识,无论核心企业选择自学或不自学工商管理论文,都达不到均衡解;如果其他节点企业选择共享知识,同时提出要按λ比例获取知识创新价值的回报。核心企业如果接受这个要求,那么两者的收益函数为[((1-λ)Q-U1,λQ-U2)],需要λ的取值,从而得到两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

解1:当U0>Q>U1+U2,且分配比例λ在[U2/Q,(Q-U1)/Q]之间时,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同时选取知识共享策略。

解2:当Q>U0>U1+U2,且分配比例λ在[U2/Q,(U0-U1)/Q]之间时,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同时选取知识共享策略。

从上述讨论可以看出,核心企业对于某项知识的自学成本与知识整合共享过程中双方耗费成本的大小关系,成为实现知识整合的决定性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核心企业和其他节点企业双方通过交流,确定合适的λ值,促使其他节点企业知识共享过程的发生,实现知识的整合创新价值。供应链联盟各节点企业间,尤其是核心企业与其他节点企业之间的知识整合,目的在于促进各自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如果整合成本太高,显然不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因此,在其他节点企业和核心企业的知识整合博弈过程中,明确各种知识学习成本的关系,是判断能否达到博弈均衡,实现知识整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杜漪,王志刚.知识管理的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08,(04) .

[2]牟绍波.论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培育和提升[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3]陈红丽,郗英.基于过程分析的知识共享对策研究[J]. 情报杂志, 2007,(07) .

[4]吴冰,刘仲英.供应链协同的知识创新价值链模型[J]. 软科学, 2007,(04)

[5]李崇光,胡华平.论生鲜农产品垂直渠道关系整合[J]. 中国流通经济,2009,(06) .

第2篇

关键词:小产权房 公共利益 土地发展权 博弈论 制度 变迁

一、引文

自北京通州画家村宅基地纠纷案审理以来,由媒体提出的小产权房概念得到社会广泛认同。检索中国知网发现,学术界也在大量使用该概念。以“小产权房+篇名”为条件,在期刊、报纸、特色期刊、国内会议、国际会议、硕博论文等数据库中检索到文献2545篇;其他条件不变,扩大至主题检索,得文献3140篇;扩大至全文检索,得文献19545篇。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大量阅读小产权房文献,按照论文理论基础将其归为政府规制理论、土地发展权理论、博弈论、制度变迁理论等不同类型;然后分析这些代表性论文的学术观点及存在问题。

二、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的小产权房问题研究评析

1.政府规制理论

政府规制理论认为,外部效益和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作为公共利益代表的政府需不同程度地介入经济过程,通过实施监管或规制(Regulation)纠正市场缺陷,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基于该理论的文献普遍认为当前小产权房问题是由政府监管不力导致的,但多数文献未能深刻认识小产权房问题产生的土地制度根源。

比如,有学者指出,小产权房的大规模出现是由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政府管理能力有限、以及政府寻租导致的;非农开发权归属不明是造成政府规制失灵的重要原因。有学者立足小产权房市场规制的困境,从法律层面探索小产权房规制制度,主张重新修订宪法解决规制不力问题。还有学者认为现有小产权房规制政策法律依据不足、未体现农民利益;建议调整规制政策,依据规划和房屋质量分类制定处置方案。

2.土地发展权理论

土地发展权(Development right)特指变更用途或提高使用强度的权利。该概念出自英国,后在美国得到成功应用。土地发展权理论核心是发展权的转移与定价。利用土地发展权制度可以“对冲”规划导致的产权拥有者“暴损”和“暴益”(Windfall-wipeout dilemma)。基于理论的文献多认为小产权房归结于发展权归属问题。由于我国发展权理论研究滞后,实践层面更是缺乏与之配套的法律和制度环境,此类研究多止于理论设想。

比如,有学者认为,小产权房大量出现的根本缘由在于农地发展权的缺失,应严格界定征地范围、实行“两权归一”来弥补农民发展权的缺失。有学者认为,小产权房开发是农民与地方政府抗争的结果,政府在产权缔约和土地开发过程中应让利于民,创造一种市场化的制度环境。还有学者大胆设想按照某一比例在农民和政府之间分割发展权,从而彻底解决小产权房问题。

3.博弈论

博弈论是现代经济学标准分析工具之一,主要用于探讨公式化的激励结构,是研究具有竞争性问题的有效手段。博弈论特别关注游戏中的个体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重点探讨不同主体的最优策略。基于该理论的小产权房文献可以清晰展示各主体决策过程,但分析结果及可靠性受成本收益函数界定、博弈模型选择等因素影响较大。

比如,有学者分析了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博弈过程,认为严禁小产权房交易会使各方长期经济利益受损。有学者在分析政府、集体、开发商、购房者多方博弈关系后认为,提高征地补偿才是解决小产权房的根本出路。还有学者构建复杂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挖掘各方博弈动机,认为征地补偿水平低、执法成本高等因素导致了小产权房的泛滥,建议通过构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化解小产权房难题。

4.制度变迁理论

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就是决定人与人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合理的制度安排可减少不确定性,降低经济社会运行成本。随着外部条件变化,原制度均衡格局因获利机会的出现被打破,制度变迁需求因此产生。制度变迁理论可以精彩诠释小产权房的形成原因,但其脱离地价增值微观机制,往往使得政策建议趋于空泛。

比如,有学者认为,小产权房是基层政府和农民发起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产物,应打破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转化的障碍,承认小产权房的合理性。解决小产权房问题不能“就法论法”,而应重新修订现行法律法规,理性对待小产权房。还有学者认为,中央政府缺乏将小产权房纳入正式制度轨道的动力,应尊重农民利益诉求,有条件地将小产权房纳入正式制度变迁轨道。

第3篇

一、优秀经济学论文的特点

(a)选题

选题应该能够解释关系较多人利益的现实活动,如用激励理论研究中国农业问题。

解释范围太狭隘的选题写作意义也不大,但可以作为小品文(b)内容

利用简单而深刻的经济学模型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

内容的好坏主要取决于(1)用同行通用的规范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2)语言清晰准确表达要表达的意思;(3)模型对现实的解释能力。

(c)写作形式

形式规范,内容才能规范。如必须有理论综述部分,就要求确实要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进度。必须有模型的假设,就必须设计出有意义的假设。必须有规范的实证检验,就不能随便

二、经济学论文写作的思维方式

一切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构造主要主体的利润函数和约束条件,求最大化解。 三、典型的三段式经济学论文

(a)基础理论,包括理论综述、现实意义

手段:具体钻研某一特定领域。

(b)模型,包括假设、界定函数式、求解均衡解、模型的推广如何提高模型:经典模型,了解其思想精髓。

手段:《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

(c)实证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召回;企业信誉;成本;动态博弈

一、理论介绍

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我国建立了产品召回制度。因为召回有高额的成本,企业不愿意主动实行产品召回。而随着消费者要求企业及时召回有缺陷产品的意愿却日渐强烈。这就涉及到了企业和消费者的一个博弈过程。博弈论是研究一些个人、一些团队或组织面对特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制约下,依靠所拥有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行动,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支付的过程的理论。动态博弈是指博弈的规则是有多阶段、有先后顺序的。本文将利用动态博弈理论,分析在产品召回过程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博弈模型构建

当企业不选择主动召回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等手段申请强制召回。论文提出如下假设:(1)企业和消费者都理性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2)企业主动召回信誉会增加;(3)企业不主动召回要承担信誉损失;(4)诉讼所有的成本全部由失败的一方承担;(5)诉讼成功的概率φ;(6)诉讼成功消费者还有额外的赔偿。根据假设,我们设定博弈过程中企业和消费的损益情况,如表1:

表1 博弈过程中的参数设定

为了简化模型,本文根据成本、赔偿、收益的实际情况,作出如下合理的假设:(1)产品维修成本为S1,诉讼成本为S2,消费者申请的额外赔偿为S3;(2)T1=C2=Q2=C3=Q3=T4=0;(3)S1=C1=Q1=T2;(4)T3=-(S1+S2);(5)C4=-(S1+S2+S3);(6)Q4=S1+S3;(7)企业各种情况下的信誉关系如下:W4=4W3=4W2=2W1=4W。根据进一步的假设,可以得到修正后的参数设定,见表2:

三、博弈均衡分析

按照逆向归纳法,首先考虑最下面的子博弈。当企业不主动召回,且消费者选择申请诉讼时,消费者的期望收益:V3=φ(S1+S3) -(1-φ)(S1+S2)(1)。企业的期望收益: U3 =-φ(S1+S2+S3+4W)-(1-φ)W(2)。

如果消费者选择不申请,则消费者的期望收益为:V2=-S1(3);企业收益为: U2 =-W(4)。因此,如果消费者要选择V3,则应当满足: V3>V2 (5)。由(1),(3),(5)可得,临界条件:φ> (6)。所以当(6)式被满足时,消费者的期望收益为(1)式,此时企业的期望收益为(2)式;否则,消费者的期望收益为-S1,企业的期望收益为-2W。根据上面分析可得:p=P(φ>■),即p为满足(6)式的概率,所以综合起来,当企业不主动召回时,消费者的期望收益为V’=(pV3+(1-p)V2),企业的期望收益为U’=(pU3+(1-p)U2)。再回到第一个博弈,当企业主动召回时,企业收益为:U1=2W-S1 (7);消费者收益为: V1=S1(8);如果企业选择主动召回,则应满足: U1≥U′ (9);此时是一个均衡点。

四、结论

根据上面的分析,如果很看重自身的信誉,企业会倾向于主动召回的。为了保护消费者利益,政府应该通过企业征信体系等措施让企业更加注重企业信誉,降低消费者诉讼的成本,让消费者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 考 文 献

[1]刘昱洋,李.产品召回制度及企业应对措施研究[J].企业活力.2006(1):16~17

第5篇

下面我将从论文的目的、结构内容、不足之处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目的和意义上,本文研究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决策评价过程之中,目的在于完善轨道交通建设投资项目的评估方法和体系,通过完善评估手段,使轨道交通项目价值能够被更准确地计算和评估,进而帮助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方进行科学决策。

当前,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评价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成果可作为以投资者为主体,评价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理论的一个新的思路,同时为决策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对我国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其次,在结构内容上,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特征并回顾传统方法在处理项目投资决策问题上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轨道交通项目特性以及期权特征,并构建基于推迟期权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评价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对投资决策模型进行了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如下:

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部分,此章节中首先对城市轨道交通等相关研究背景做了简要介绍,并对于此次研究提出了其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通过文献综述,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对于实物期权等方法的研究过程和现状,并最后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和投资决策方法两方面分别做了系统阐述。其中轨道交通项目阐述包含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的简介、分类及特征,重点对轨道交通项目的经济特征和投资特征进行分析,为下一步研究做铺垫。在投资决策方法综述中,重点分析和对比了传统项目评价方法及实物期权方法。首先是对传统项目评价方法的阐述,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其后,对实物期权方法做了系统介绍,最后总结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本文第三章着手于分析轨道交通项目的期权特征,并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 推迟期权模型,指出了该模型的实际指导意义。

第四章中并运用具体案例进行实证分析和量化的计算,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第五章是本文的最后一章,通过前面两章的模型构建和验证,初步总结将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结论,并指出本次研究中未能考量的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出将来进行完善和开拓研究方向。

最后,在不足之处上,关于本文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总结如下:

1、 模型参数的确定较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价值增长率的数据难以获得,本文以客流量增长率近似代替。实际上,决定轨道交通项目价值的因素较为复杂,固定资产折旧、维修费用增加、沉没价值计算等都将影响项目价值。另外,价值增长率的方差难以直接获得,利用类似项目历史年数据近似代替的手段无法考量项目未来年的不确定性。因此,模型参数的确定仍需有更准确的测算方法。

2、 在构建推迟期权定价模型中,未能准确得到推迟期权的时间,并将其量化为公式进行计算,给项目确定决策操作时机带来较多不便,而这正是项目本身的不确定性特征所决定的。

3、 未能考虑存在其他竞争对手情况下的博弈模型。本文构建推迟期权定价模型以及案例验证均以仅有一个投资者的条件为基本假设,但实际当中往往有多个投资者进行竞争,因此需进一步对其博弈特性及模型进行构建和验证。

第6篇

>> 对委托理论的思考 浅谈委托下的会计控制 委托\薪酬制度与盈余管理 委托-理论的分析应用 军队采购的委托分析 论企业中的委托关系 内部治理审计的委托分析 基于博弈的委托关系分析 土地拍卖中的委托分析 政府预算的委托―分析 植入“公平博弈”的委托―模型 农地整理的委托关系研究 浅析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 高校托管的委托机制研究 委托视角下的国企管理问题 委托视角下企业业绩评价方法演进分析 浅析委托―关系 超越委托 博弈论视角中的企业委托―研究 从信任视角谈委托问题的治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5-12-35/2016-05-10。

[3]刘有贵,蒋年云.委托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6,(1):69-78.

[4]郑永彪,张磊,张生太等.委托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流通经济,2013,(5):63-69.

[5]Jense,M.and 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6,(4):1-7.

[6]李其飞. 积极推进军民标准深度融合的意义[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3,(5):8-9.

[7]汤许,赵坚.考虑组织结构的委托模型研究:以中国铁路运输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5,(4):110-121.

[8]乔玉婷, 曾立.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研究[J]. 预测, 2011, (5):1-5.

[9]王艳, 楚娜. 军民融合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R].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 2011:131-135.

[10]姬鹏宏, 汤文仙. 我国军民标准融合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3,(5):15-17.

[11]赵耀辉, 饶单午.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战略思想解析[J]. 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0,(1):19-21.

[12]杨宝利,杨宝剑.委托视角下政府间纵向竞争机制与行为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2):1-6.

[13]李正图.委托-关系:制度、信任与效率[J].学术月刊,2014,(5):84-92.

[14]谷志军. 委托矛盾、问责承诺与决策问责[J].江海学刊,2015,(1):118-124.

[15]潘琳,饶敏.协同创新中心激励机制构建研究――基于委托―理论[J].高教探索,2015,(9);22-26.

[16](法)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激励理论委托模型[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7]张维迎编.詹姆斯.莫里斯论文精选: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8](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第7篇

论文关键词:碳关税,六重,不确定性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目前虽然世界上没有征收碳关税的范例,但欧洲的瑞典、丹麦、意大利,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和魁北克已在本国范围内征收碳税。2009年6月22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界调节税”的法案,拟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对未达到美国碳排放标准的进口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碳关税的不确定性,是指碳关税在合理性、合法性、征收标准、操作方法和预期效果等方面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一方面这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决定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环境是复杂的,且具有不确定性;其二,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碳关税实行前所设计的目标、实施速度、预期效果与世界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存在出入。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利益集团博弈的影响。利益集团的博弈,更可能会因为一些偶然的因素,影响进而改变“碳关税”的合理性、合法性、实施进程与实际效果。

一、征收“碳关税”是否合理的不确定性

“碳关税”纷争的核心在于,发达国家认为这是利用市场化手段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必需措施国际贸易论文,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碳关税”是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同时也违背了WTO关于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虽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对“碳关税”在WTO框架下的合理性提出了明确设想:认为“‘碳关税’本质上是一种增值税,是政府对市场所产生的扭曲——不考虑环境外部性的一种矫正,真正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都应该看到这一合理性而对‘碳关税’予以接纳”。但是,在国际分工的固有框架下,国家间碳关税的财富调节机制是将一部分收入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发达国家,在没有相应的税收反馈、调节和补偿机制下,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碳减排方面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援助,反而会因为碳关税的征收直接影响到出口部门的就业、收入等问题,从而违背了人类公平发展的基本准则,使得碳关税的合理性具有相当程度上的争议。

二、征收“碳关税”是否合法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4条和《京都议定书》第10条都确立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肯定了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所有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是各国承担的责任并不完全相同小论文。发达国家的碳排放是一种“奢侈排放”,有别于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性排放”和“发展性排放”,理应负担主要的减排义务。而碳关税是不区分来源国,对未达到美国国内减排标准国家的进口产品一律征收,无视附录1缔约方和非附录1缔约方国家的区分,有违“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另外,在WTO框架下,从GATT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来看,征收“碳关税”也有违WTO的非歧视性原则和公平贸易原则。再看GATT第20条环境例外条款,其中(b)款要求该措施可以是“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需的措施”,而有些学者据此认为碳关税的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符合“保护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条件,但问题在于碳关税也符合“必需性”的措施吗?这一点现在无法证明,仍有其他合理可选择措施的存在。此外,碳关税是否适用第20条(g)款也存在争议。从以上分析可知,碳关税有不合法的理论依据,而实践中国际贸易论文,又有曾经著名的“小虾——海龟案”,当环境和贸易冲突时,在WTO法律框架下以保护环境为由而胜诉的先例,理论与实践的反差导致了碳关税的合法性具有不确定性。

三、“碳关税”征收标准及其是否一致的不确定性

虽然美国和欧盟都没出台具体的碳关税征收方案,但文献中提到的碳关税都是直接基于进口产品的所谓“碳含量”或者“内涵排放”的标准进行征收。“内涵排放”是指产品自此上溯到各个生产阶段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总和。如果碳关税的征税基础是贸易产品的内涵排放,则影响内涵排放的因素很多,比如能源结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等等,此相关信息需要根据各国采取的减排政策措施,定量计算出国家间政策的具体差距,这都需要获得出口国政策的大量信息,这种信息还要细分到各行业、各产品,计算其内涵排放来确定税基,同样需要出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大量信息,需要出口国政府的大量合作。而出口国政府是否愿意配合具有不确定性,就是即使愿意配合,征收碳关税如此之高的信息要求能否真正做到也是未知之数。因此,征收标准的确定是个技术难题。最后即使碳关税合理的征收标准确定下来,发达国家可能仍有权选择自己的征税标准,就像普惠制一样,可以任由发达国家自己制定不同的普惠制方案,对发展中国家采取不同的政策待遇。碳关税征收标准的实施是否也会如此,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四、“碳关税”操作方法的不确定性

如果碳关税的征收标准确定下来,随后面临的问题就是实际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去操作。不论怎样的标准,都需要对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制定排放标准并计算排放成本,且进口产品的排放标准或排放成本不能高于本国成本,这需要统计各国工业部门细分行业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所有数据,上文提到了这样高要求的数据几乎难以获得,而且如何计量和监测二氧化碳排放也需要标准和方法的统一。目前碳排放的计量方法日益多样化,国内外碳排放相关标准大致有ISO/EC207/SC7、IEC/TC111、GHG Protocol、黄金标准、PAS 2050等等,这些标准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其核算的准确性、精确性和时效性,但是究竟选择哪种计量标准和方法能更准确地加以统计,且不会引起各国的争议国际贸易论文,仍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探索。

五、征收“碳关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不确定性

作为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规定的减排计划的必要保障,在国际贸易中征收碳关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由此看出,碳关税的目标是以征税为名达到保护气候安全之实。然而,在履行《京都议定书》协议的实践中同时却会产生碳泄漏的问题,即指在只有部分成员参与的国际联盟下,承担减排义务的国家采取的减排行动导致不采取减排义务的国家增加排放的现象。碳泄漏的产生主要源于国际贸易和投资构成的经济传导作用,通过能源产品的国际贸易、碳密集型产品的国际贸易和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国际转移三种渠道产生,进而增加了非减排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碳关税的实施有可能偏离最初的减排设想,不同程度的破坏了全球减排合作机制,造成碳关税目标与预期效果的偏离。

六、利益博弈影响“碳关税”能否征收的不确定性

能否征收碳关税还取决于各种经济体之间的博弈,首先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博弈。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时代,虽然发展中国家产业的碳密集度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但这主要是源于国际产业转移及分工的结果。而且,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和开发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因此,发达国家欲征碳关税,发展中国家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相反会结成“反碳关税同盟”,争取国际舆论,利用有关国际贸易准则,共同反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碳关税的企图,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小论文。碳关税可以成为惩罚少数不履行温室气体强制减排义务国家的措施,但不能成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手段。2010年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前夕,12月3日,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四国明确表示拒绝接受东道主丹麦提出的要求2050年减少全球一半的温室气体排放的草案。由此可见,新一轮博弈刚刚开始。其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内部,碳关税能否征收还取决于国内利益集团的博弈。其内部分歧主要表现在:碳关税是否是牺牲其他行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保护部分行业的一种做法,征收碳关税是否显然是安抚有关利益集团的一剂良药。因此,欧盟内部少数发达国家一直在推动碳关税议题,而许多其他成员国却一直表示强烈反对。无独有偶,2009年6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对众议院法案获得通过的消息进行评论时国际贸易论文,也明确表示反对碳关税。他说:“在当前整个世界经济仍深陷衰退之中而我们已经看到全球贸易大幅衰减之时,我想我们对于发出任何保护主义的信号都应该非常谨慎地考虑。”“我想存在其他方式,最好有一个国际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碳关税能否最终实施仍具有不确定性。

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世界经济长期来看会转向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稀缺资源的角逐也会促使经济走向低碳化发展的轨道。因此,“碳关税只是贸易保护主义壁垒”的解释不应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沉迷的理由。碳关税将是大势所趋,尽管最终能否开征还具有不确定性,但中国外贸沿着低碳化道路发展的选择应是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外贸战略仍是当前的最佳选择。为此,我们应改变粗放式的贸易增长模式,调整贸易政策向竞争力导向转变;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并引导外资向第三产业倾斜;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开拓新兴市场,以绿色技术创新为核心,实施绿色贸易增长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努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参考文献:

①黄凌云,李星.美国拟征收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贸易问题,2010(11)

第8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a strategic network city based on the evolutionary game, by introducing a appropriate incentive mechanism, the 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of this game is obtained, which provides a new reference to analyz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in a strategic network city.

关键词:战略网络;演化博弈;进化稳定策略

Key words: strategic network;evolutionary game;evolutionarily stable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1-0040-02

0引言

战略网络是指由社会的不同组织或个人为了共同的远景,通过一定的协议或契约联结在一起的、以彼此间相互信任和长期合作为基础而构成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不断进化和优化的动态合作网络[1]。依据博弈理论,在战略网络内,虽然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但以合作取代竞争成为成员之间关系的主流[2],且目前的主要成果都集中在对企业战略网络的研究上,如文[3]根据声誉在战略网络合作伙伴选择中的重要作用,运用了委托理论、重复博弈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战略网络中心企业的合作选择机制进行了研究;文[4]从合作博弈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战略网络合作竞争机制;文[5] 从信任博弈双方的有限理性出发,建立企业战略网络节点间信任行为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博弈双方的进化稳定策略。但是,以城市作为网络节点,对战略网络城市之间竞合博弈的研究则成果较少。

所以,为了丰富这一领域的成果,本文结合战略网络的思想、以城市为研究单元,从微观视角研究城市区域经济竞争合作机制,建立了战略网络城市之间竞合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

1战略网络城市竞合博弈模型

1.1 模型假设假设1:城市1和城市2是战略网络中的两个节点,在此网络中城市1和城市2分别拥有资源K1和K2,只有对该两种资源进行整合后投入生产才能产生效益,即城市1和城市2建立合作关系,并设产值函数为Y。

假设2:城市1和城市2分别投入资源K1和K2,假设其产值函数为:

Y=UU

式中:U1是城市1投入资源K1的量,U2是城市2投入资源K2的量,α:资源K1产出的弹性系数;β:资源K2产出的弹性系数。

①α +β>1,称为递增报酬型,表明按现有技术用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产出是有利的。

②α +β

③α +β=1, 称为不变报酬型,表明生产效率并不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提高,只有提高技术水平,才会提高经济效益。

另外,假设城市1和城市2的合作成本分别为C1和C2,g为惩罚值(当一方选择不合作而对方仍选择合作时,他支付给对方的罚值),且g>C1,g>C2,r为城市竞争力水平,s(r)为收益分配系数,它是关于竞争力r的函数。

1.2 构建支付函数矩阵考虑战略网络中的两个节点城市,其策略集合为{合作,不合作},博弈的得益矩阵如表1所示。

矩阵中各行的第一个得益为城市1的收益(分别为s(r)UU-C、g-C1、-g、0),第二个得益为城市2的收益(分别为s(r)UU-C、-g、g-C2、0)。

2模型分析

设城市1群体以x的概率选择策略“合作”,以1-x的概率选择策略“不合作”; 城市2群体以y的概率选择策略“合作”,以1-y的概率选择策略“不合作”。 根据博弈双方的得益矩阵以及模型假设,城市1选择“合作”和“不合作”策略的期望收益e1C和e1N及群体平均收益e1分别为:

e1C=y•(M1-C1)+(1-y)•(g-C1)=y(M1-g)+(g-C1)

e1N=y•(-g)+(1-y)•0=-yg

e1=x•e1C+(1-x)•e1N=xyM1+x(g-C1)-yg

其中,M1=s1(r1)M,M=UU。

城市2选择“合作”和“不合作”策略的期望收益e2C和e2N及群体平均收益e2分别为:

e2C=x•(M2-C2)+(1-x)•(g-C2)=x(M2-g)+(g-C2)

e2N=y•(-g)+(1-y)•0=-yg

e2=x•e1C+(1-x)•e1N=xyM1+x(g-C1)-yg

其中,M2=s2(r2)M,M=UU,。

分别把复制动态方程用于两个位置的博弈方,得到城市l和城市2的合作概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分别表示为:

==x(e-)=x(1-x)(yM+g-C)==y(e-)=y(1-y)(xM+g-C)

当博弈达到均衡状态时,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不再随时间t变化,趋于稳定。即:=0=0

由此可知,系统在平面M={(x,y):0

对和分别关于x和y求偏导,得到雅可比矩阵J:

J=?坠?坠x?坠?坠y?坠?坠x?坠?坠y=(1-2x)(yM+g-C)x(1-x)My(1-y) M(1-2y)(xM+g-C)

矩阵J的行列式和迹分别为:

detJ=(1-2x)(1-2y)(yM+g-C)×(xM+g-C)-xy(1-x)(1-y)M1M2

trJ=(1-2x)(yM+g-C)+(1-2y)(xM+g-C)

根据雅可比矩阵稳定性分析,得(x,y)在各平衡点的局部稳定性如表2,其中ESS进化稳定点。

由模型假设可知,C1,C2>0,在实际问题中城市参与合作所分得的收益大于合作成本,即M1>C1,M2>C2,M1+g>C1,M2+g>C2所以有:

M1-C1+C2>0,M2-C2+C1>0,M1+g-C1>0,M2+g-C2>0。

xD=,即为城市2在合作中分得的收益与合作成本之比,在实际问题中,收益是大于合作成本的,所以有xD0。同理,有1-yD>0。所以-xDyD(1-xD)×(1-yD)M1M2

3结论

本文利用演化博弈中的二人非对称复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处在一定战略网络中的城市之间的竞合博弈,得到了如下结论:

只要单个城市在合作中分得收益大于其合作成本,并且双方协议一个大于彼此合作成本的惩罚值,合作将会成为城市演化的一个必然趋势,这与当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建设“都市圈”是相吻合的。

参考文献:

[1]李焕荣,林健.战略网络的结构、类型、构成要素和功能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6):70-74.

[2]刘松先.基于合作博弈的企业战略联盟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5,(7)(下):153-154.

[3]唐代中,马卫锋.基于演化博弈的城市拆迁补偿机制研究[J].财贸研究,2007,(6):25-29.

第9篇

论文摘要: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实证化和专门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证伪主义的普遍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发展的边缘化、古典的均衡分析和现实的非均衡分析相互补充、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等趋势强化,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以及政府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得到共同重视。

20世纪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研究方法的演变体现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举其要者,研究方法的变化可归纳为以下十大趋势。

一、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

经济学应用数学研究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使经济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宏观计量分析法是最大贡献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上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中国经济学深受其影响。经济学理论与计量方法、计量模型,以及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宏观经济理论从未像现在这样更贴近现实、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对比中国《经济研究》和《美国经济评论》,可以看到,自2002年开始,《美国经济评论》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比重下降,而自2003年开始,《经济研究》上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学的论文比重上升,开始超过《美国经济评论》。①

第二,计量经济学长足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是弗里德曼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②,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货币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弗氏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大大推动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但是,许多经济学家都激烈抨击滥用数学的现象。里昂惕夫在分析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二、越来越呈现出实证化和专门化趋势

实证化,是经济学研究和表述中,越来越注重对经济现象的因果联系进行客观的、不带有主观选择意味的研究。这是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迫切要求。这种趋势注重具体经济而非一般性经济问题的研究,注重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研究。表现为经济学研究目的的实用性,也表现为现实经济问题对经济理论研究的实证要求。与这种趋势相关,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也发生两次转换,即先是由重视对经济波动、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转换到重视对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逆差问题的研究之后,又转换到重视对经济周期、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专门化倾向,是实证化研究深入发展的结果,也是借助日益丰富的分析工具而产生的结果。专门化倾向,是指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表述方法方面,越来越多地使用一些特有的、非经济学家一般不使用的方法、分析工具和专业术语,以至于出现只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行经济学研究和分析、才能够看懂经济学论文。于是,由实证化倾向而来的专门化倾向,通过分析手段的发展和丰富,在加强实证研究技术化倾向的同时,又逐渐脱离实证化。这一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宏观计量模型到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的动态模型,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从长期来看,实证化和专门化的倾向仍然在加强,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却有加大的迹象。如非线性分析这类跨学科分析方法的引进,也许会引起经济学的较大变化。

三、均衡分析方法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并存的趋势

“新古典综合派”在召回凯恩斯以前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同时,也在宏观分析方面大胆地恢复均衡分析方法。因为“凯恩斯革命”打破的主要是自由放任经济政策下市场自动均衡的实现和保持机制,而不是均衡分析方法本身。因此,新自由主义各派的经济理论,始终坚持均衡分析的方法。在宏观非均衡分析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让-帕斯卡尔贝纳西、马林沃德,美国的霍瓦德和英国的波茨、温特等人,他们不仅提出一套和凯恩斯理论体系完全相容的宏观非均衡学说,而且运用这套理论对中央集权决策经济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分析。正是这些人的努力,使得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尽管宏观非均衡分析方法不如均衡分析方法的影响普遍,但它无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其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从广义上看,均衡分析方法和非均衡分析方法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其不同点仅在于各自所涉及的均衡条件和水平的差异。值得注意的是,非均衡分析的研究对象更为现实一些,也更强调动态性。客观上,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都是对经济现象某些方面的适当反映,二者虽有差别,但不是根本性的相互排斥,而是相互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

四、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为重建和发展他们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例如,经济人假定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20世纪中,经济人假定的条件被不断地修改、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凯恩斯经济学的诞生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对经济人个体研究方法的最大“克服”,因为凯恩斯主义的基础和归宿都是围绕总供给与总需求等一系列“总量”关系而展开的。贝克尔拓展经济人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公共选择学派提出的挑战是,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并不能得出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结论,“阿罗定理”即可说明个人福利的简单加总不一定与社会福利一致。新制度主义认为经济人假定过于“简单化”,因为除物质经济利益以外,人还有追求安全、自尊、情感、地位等社会性的需要。

五、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趋势

经济学研究领域与范围开始逐渐超出传统经济学的范畴,分析的对象扩张到小至生育、婚姻、家庭、犯罪等,大至国家政治、投票选举、制度分析等。研究领域的这种“侵略”与扩张,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这取决于时代主题和研究角度的变化、个人兴趣和专业特长的不同。

六、强调理性、预期和不确定性问题的趋势

理性预期学派从通货膨胀问题入手,强调理性和预期的问题,并由此否定政府干预的有效性,这对凯恩斯主义形成较大冲击,也引起凯恩斯主义各派对理性和预期问题的重视。尽管在理性问题上各派未能取得共识,但关于预期的思想和方法的确渗入宏观经济学各流派之中。

七、学科交叉的边缘化趋势

经济学的大家族中又派生出许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派,例如,混沌经济学、不确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法律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百家争鸣,相得益彰。这取决于经济学家认识领域的拓宽和方法论的多元化,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相互渗透得以大大加深,大量非经济学概念的引入使得当今的经济学与百年前相比已面目全非。八、证伪主义的普遍化趋势

证伪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一种逻辑延续。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经济学界出版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系,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布劳格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演变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新制度经济学方法论既是证实的又是证伪的,在某种程度上还兼有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特点。

九、案例使用的经典化趋势

经济学中的“举例”,不仅已经发展到“经典化”的地步,而且在有些定理中不举例已不足以说明问题,甚至所举的案例已具有不可替代性。这种案例的惟一性,既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又几十年上百年一贯制,代代相传。用案例阐明一个定理、寓意一个规律已经司空见惯,如“看不见的手”。

十、博弈论的应用范围扩大趋势

博弈论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20世纪经济学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化,还表现在:

1、第一次把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部门来对待。不仅将政府的经济活动纳入到宏观经济活动中,而且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和经济政策作为能动的经济力量加以运用,使之成为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与状况的重要机制之一。政府支出不断膨胀、效率低下是的恶果,其原因是存在“政府失灵”,因此,市场是解决问题的惟一选择。③

2、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得到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共同重视。

注释:

①成九雁、秦建华.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轨迹[J].经济研究,2005(04):113-124.

②MaryS.Morgan,TheHistoryofEconometricIdea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0.

③参见〔法〕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18-150.

参考文献:

[1]〔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第10篇

论文摘要:当今劳动价值论受到诸多的质疑,本文运用现代博弃论的基本忍想与分析方法,分析劳动价值的成因,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阐释劳动价值问题,并对它依赖的前提条件作了初步的讨论

一、引言

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在古希腊思想家的经济思想中就有了萌芽,后经古典经济学家的发挥到马克思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历经艰难。尤其是马克思之后100多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每当科技革命导致生产力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引起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候,总有人宣称“劳动价值论过时了”。现在的情况更为如此,长期以来许多人由于对劳动价值论的庸俗理解以及误解,以致认为劳动价值论与当今的经济现实冲突。当然劳动价值论作为一科学理论必须随着现实条件的变化而加以发展。故我们提出“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非常必要的,近几年来关于“深化研究”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有不少真知灼见,但也有不少仍停留在概念之争上,或者只是引经注典,未抓住问题的本质。笔者认为“深化研究”首先应准确把握“劳动价值论”的“源头”,也即是“劳动价值论”是解决或回答什么问题的?它的理论抽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现在还成立吗?如不成立,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众所周知,经济学中的“价值”反映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故从逻辑上讲它更主要的是一个关系概念。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商品交换时两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商品的量的比例关系即交换价值,背后即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劳动价值论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回答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到底交换的是什么?交换的法则是什么?表现在商品上就是量的比例关系是怎么确定的?劳动价值论的回答就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是劳动,量的比例关系的确定是基于等量劳动与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法则。为什么如此呢?笔者认为劳动价值论构建的理论前提与假设就是:人是劳动的、社会的人;人是把劳动付出看作第一位的;在劳动中资源无限制,使用其生产要素的代价可忽略;劳动可自由转移。这些条件是对现实作的理论抽象,这种抽象与自然科学中“质点”“理想气体”的抽象是一样的,与实际的具体情况当然有“出人”。故劳动价值论在分析具体现象时,也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抽象应用肯定会导致“冲突”。本文试图在这些前提条件下,运用现代博弈论的基本思想与分析方法,分析劳动价值的成因.从而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一种博弈论的诊释。

二、商品交换与博弈

博弈论也可称为游戏理论(Game Theory ) , 1944年诺依曼(1Veumann)和摩根斯坦(Mor-gensten)合著的《博弈论和经济行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的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博弈论研究发展最重要的阶段,一些最重要的博弈论的概念就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如“纳什均衡”。现在博弈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科的接受与运用,贯穿了几乎整个微观经济学,并且已扩展到宏观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在环境、劳动、福利经济学等方面研究已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所谓博弈即是指一些个人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进行竞争或合作,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从中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博弈论就是系统研究各种各样的博弈间题,寻求各博弈方合理选择策略的情况下博弈的解,并对这些解进行讨论分析的理论。在博弈解中,有一个基本概念,即是“纳什均衡”。现代博弈论分析在各种不同情况下,运用相应的数学工具构建模型,寻求并分析各种博弈方都不感或不会单独改变自己策略的策略组合,只要这种策略组合存在且是唯一的,博弈就有绝对确定的解。这种各博弈方都不愿单独改变策略的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它的现实意义就是博弈方在“纳什均衡’,下都感到相对“满意”。此状态是稳定的,否则博弈方就会调整各自的策略,是不稳定的。

商品生产者之间进行商品交换,是一个利益相互依赖且相互对立与竞争的活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有利益的得失,都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且有可供选择的策略,双方的策略选择有相互依存性。这些都完全符合博弈的一般特征几故此,我们可对商品交换构建一简单的博弈模型,并运用基本的博弈分析方法。寻求其“纳什均衡”。从而进一步解读劳动价值论。

三、用博弈论分析劳动价值的成因

为使分析问题简化,我们假定在一简单的社会中,有甲、乙两个商品生产者,且都可选择生产A, B两种商品;各方对自己与对方生产商品的劳动付出是清楚的,自己付出的劳动为负的收益,获得别人的劳动为正的收益;从抽象劳动的角度,劳动付出的多少有劳动时间来衡量;劳动复杂程度相等。’

如此我们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第一种情况,假定A, B两种商品不按等量劳动相交换(比如生产A1单位时间劳动可以交换生产B2单位时间劳动);第二种情况,假定按等量劳动交换(即生产A1单位时间劳动交换生产B1单位时间劳动)。

1.情况一:博弈的纳什均衡

根据以上假设条件,我们构造甲、乙两人在一次基本交换商品(即1单位A二2单位B)博弈的得益矩阵如图1:

此矩阵的含义是:甲、乙双方都有选择生产A或生产B的两种策略,左上方框表示的是甲选择生产A,乙也选择生产A。如此,不存在商品交换的可能,两人自给自足,付出的劳动与得到的劳动相等,故双方的劳动收益为0。右上方框表示的是:甲选择生产A,乙选择生产B,按照1单位A=2单位B交换,则甲付出1单位劳动,获得乙的2单位劳动,收益为+1,而乙付出2单位劳动,获得1单位甲的劳动,劳动收益为一1。左下方框表示的是:甲选择生产B,乙选择生产A,仍按上方的原则交换,则甲劳动收益为一1,乙劳动收益为十1,乙劳动收益为+1。右下方框表示的是;甲选择生产B,乙选择生产B,则也为自给自足,双方的劳动为。

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求解“划线法”(图2)容易得出此博弈的解—纳什均衡为甲、乙都选择生产A。它的含义是:如甲选择生产A,则乙选择生产B的得益为一1,选择生产A的得益为0,对乙来说生产A比生产B得益多,故乙会选择生产A。如甲选择生产B,则乙选择生产B的得益为0,选择生产A的得益为+1,生产A的得益比生产B的得益多,故乙也会选择生产A。当然甲也会采取相同的方法选择他的策略,结论也是选择生产Ao

在这样的社会中,两人都生产相同的产品,当然就不存在分工,交换也不存在,价值也就无意义了。此种情况与社会的实际情况不符,用归谬法逆推,所假定的1单位A二2单位B的不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法则是行不通的。

2.悄况二:博弈的纳什均衡

在此情况下,按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法则,甲乙二人不论选择生产A或生产B,交换或不交换,劳动付出与劳动收益相等,故劳动得益都为0,故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就要考虑其他方面的得益情况。比如甲生产A相对生产B有优势或有更多的心理满足感;而乙生产B相对生产A有优势或更多的心理满足感,应该说这种情况在社会经济生产中总是客观存在的。如此,甲选择生产A尽管劳动得益为0,但其它方法相对生产B有更多的得益,不妨记为+a,相应的生产B就会有更少的得益,记为一a;而乙选择生产B相对生产A有更多的其它方面的得益,记为+b,生产B相对生产更少的得益记为一b。这样双方博弈的得益矩阵如图3:

此矩阵的含义是:左上方框为:甲选择生产A,乙也选择生产A,则甲的得益为+a,乙的得益为一b右上方框为:甲选择生产A,乙也选择生产,则甲的得益为+a,乙的得益为+b;左下方框为:甲选择生产B,乙也选择生产A,则甲的得益为一a,乙的得益为一玩右上方框为:甲选择生产B,乙也选择生产B,则甲的得益为一a,乙的得益为+b0

同样用“划线法”可得出(图4),此时的纳什均衡为甲选择生产A,乙选择生产B。它的含义与前一种情况相似,即甲的考虑为:如乙选择生产A,则自己选择生产A,尽管劳动得益为0。但其它方面得益为+a,选择生产B的得益为一a,两相比较,选择生产A。如乙选择生产B,则也为如此,故不论对方如何,自己选择生产A。依此,乙也会作同样的考虑,肯定会选择生产Bo

如此,在这样的社会中,甲生产A,乙生产B,就出现了社会分工,而产、品交换是按等量劳动相交换的法则进行的,否则就出现了第一种情况。

四、几点讨论

以上两种情况的博弈分析,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在原初社会分工体系中劳动价值生成的必然性。有同志可能会说此种分析只适用于原始的实物交换和诸多前提条件的限制,到货币资本产生以后及其它条件的改变,这种分析也许就不成立了,对此,我们作一点简要的讨论。

(1)关于“人是劳动的、社会的人,社会财富只有通过劳动的付出才能获得”。此点必须从唯物史观去理解,如不懂得唯物史观也就很难懂得劳动价值论。当然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劳动不是产生财富的充分条件,但是必要条件。此点直到今天也是成立的。

(2)关于“资源无限制、无代价”。此点是为了分析问题简化而作的理论抽象。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尤其是现代,资源稀缺,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都是有代价的,如果考虑到这种情况,只要把资源及生产要素的代价折算成劳动,(所谓代价无非就是要通过付出劳动才能使用,尽管有些资源与生产要素也许是天然的,但由于稀缺性和现代社会的占有关系,占有者凭借对他的占有也要索取使用者的劳动),并不影响对问题的实质分析。

(3)关于“劳动可自由转移”。由于当今各种垄断情况的出现与行业门槛增高,从短期看此点并不成立。但从长期看,由于信息的扩散与竞争对手的模仿学习,除个别之例,此点也是成立的,否则市场竞争也就无从谈起。

第11篇

【摘要】最近几年,西方学界流行这样的观点,即博弈论能被用来研究社会和政治哲学。虽然有众多的政治哲学教授们利用博弈论来研究这些问题,但是专业的博弈论专家们一直都保持着沉默,直到宾默尔将他的研究兴趣转移到公正理论领域来。之后,该方法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

伴随着着数理经济学的蓬勃发展以及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诞生,以博弈论为主要标志的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中广泛运用,形成了经济伦理学里的“数理学派”。并不断扩大影响力,我国学界也开始了相应的研究。

一、经济伦理学里的“数理学派”诞生

西方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们对世界顶尖级的博弈论专家——宾默尔的《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寄予了厚望。当宾默尔论著的第一卷《公平博弈》和第二卷《正义博弈》分别于1994年和1998年问世时,在学界引起在轰动。在这部两卷本的著作中,宾默尔对一个庞大的问题做了全景疏理,并且在其中大量的采用了数理方法尤其是博弈论的方法,因为他很清楚他的读者,一部分就是专门研究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的经济学家。宾默尔试图“告诉人们博弈论是研究政治哲学必不可少的工具”。宾默尔写作这本书的理由在于,他“相信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伦理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使人得到很多领悟。”

另一位著名博弈论学者萨金对宾默尔在这部著作里表达的思想提出了异议,由此导致了“两个博弈论学家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将道德伦理学争论引向了一个新的。同时,伴随着着数理经济学的蓬勃发展以及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诞生,以博弈论为主要标志的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中广泛运用,形成了经济伦理学里的“数理学派”。在这一领域,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前面介绍过的宾默尔、萨金、高德、萨利、阿克斯罗德、ChristinaBicchier、帕菲特、黄有光、赫伯特·金迪斯和萨缪·鲍尔斯等人,也出现了大量用数理方法进行经济伦理思想解释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协定道德》、《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CardinalWelfare,IndividualisticEthics,andInterpersonalComparisonsofUtility》以及,《强互惠的演化:人类非亲缘族群中的合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二、二十一世纪经济伦理思想数理解释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伦理思想数理解释的趋势有增无减,国外出现了大量用数理方法尤其是博弈论方法来研究经济伦理问题的文献,其中宾默尔2005年出版的新著《NaturalJustice》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本书中,宾默尔用博弈论的方法系统阐述了其自然主义的正义观。而且,涌现了一大批著名经济学和道德哲学家利用主流经济学的数理方法来研究经济伦理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伦理学和经济学出现了恢复结合的趋势,经济学研究“伦理不涉”的特征有所改善。同时,经济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甚至脑科学等跨学科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出现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融全的趋势,其中神经元经济学的诞生就是经济学与脑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产物,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成立的桑塔菲研究中心的主要宗旨就是从事跨学科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三、国内对于经济伦理数理解释的研究

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中的广泛运用,对中国也逐渐产生了影响。目前,我国许多伦理学著作和论文中也较多应用博弈理论,但是国内对经济伦理数理解释的研究,包括本文中引用和参考的国内学者的大量著作和文献,主要还停留在介绍、评价和借鉴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学者能够利用数理工具系统阐述其经济伦理思想。

用数理方法来研究经济伦理思想,从理论研究层面上讲,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1、经济伦理学研究的视角,要坚持多学科的紧密结合。通过上述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中的数理方法进行归纳整理,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经济伦理学界在研究经济伦理议题时,以下几个学科是紧密相联的:第一是伦理学与经济学的结合,这是经济伦理学产生的基础;第二是经济伦理学与政治学的交叉,这一路径继承的其实是最古老的经济学传统,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其中最好的体现;第三是经济伦理学与社会学及人类学的结合,贝克尔、默菲等人对社会问题的研究极大影响了现行的社会学理论,而田野调查与人类学结合的代表人物是金迪斯和鲍尔斯等桑塔菲学派的学者,不过桑塔菲目前主要处理的是博弈实验的验证;第四是经济伦理学与心理学结合,以弗农·史密斯和卡尼曼等人的工作为基础。建立在普通心理学实验的基础上,行为经济学是这一分支的统称。这一路径的研究就包括ChristinaBicchier基于心理学中多元的无知的理论为基础的非社会主流规范的论证,而实验的代表人物则是阿克斯罗德;第五则是经济伦理学与生物学及生理学的结合,以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为代表,紧跟一系列研究演化的经济学者。有不少做计算机模拟的学者,桑塔菲学派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以鲁慈齐(Rustichini)和葛礼谦(Glimcher)等为代表的神经经济学则更进一步,研究脑部神经元在决策时的表现,主要目的在于找寻理性的生理基础,或者说,理性决策的脑神经元表现,主要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技术手段来进行,这与自然科学的结合已经相当紧密。

然而在我国,在交叉学科和跨领域方面,伦理学与经济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还不够。一方面,这些年来转向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者主要来自哲学伦理学领域,他们的经济理论和实践知识有限,而有兴趣于经济伦理问题的经济学者又发现自己并不善于运用伦理学理论。另一方面,一些经济学界或企业界人士或者以为经济伦理问题是低层次问题,不在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内,或者认为企业在能够思考和关心经济伦理问题之前,必须先解决它们的生存问题。由于存在这些知识结构和认识上的问题,经济伦理学研究难以为学术界真正重视,也影响经济伦理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实践作用的发挥。

2、西方学者们在进行经济伦理思想的现代数理解释中,所采用的多元的数理方法也是极其值得我们借鉴的。西方学者对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数理解释的过程中,大量采用了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手段,包括大量的数理逻辑推导、数学建模、数据的实证检验以及计算机的模拟仿真,如果说简单的数理逻辑推导在我国的经济伦理学研究中尚有部分学者采用的话,数学建模、数据的实证检验以及计算机的模拟仿真的方法的采用,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当然和我国目前大量从事经济伦理学研究的学者的学科背景有关,其根源在于中国教育中的过早的文理分科制度。因此,在我国的经济伦理学或者伦理学教育中,改变课程结构,适当加入一些理工科的课程,不仅有利于将来从事研究的学者开拓视眼,更有利于方法论上的创新。

当然,我们的理论研究中借鉴西方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数理方法,仍然需要避免机械套用,形成数理方法的泛滥。数理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是应用最为广泛、最具有说服力的方法,因为数学准则的应用将经济学带入了一个比文字叙述方法更为严谨的标准之下,而其逻辑推导的作用则更明确,一般化抽象化演绎分析能够使得经济学的命题能够具有普遍适用的性质,虽然数理方法一开始就受到了诸如德国历史学派等的批判,但仍不影响其成为经济分析的主流。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数理方法在经济伦理学中的广泛应用。但是数理方法作为一种分析的“语言”,有其优势也有其缺陷。诚如方钦和韦森所描述的那样,当数学推演过程变得复杂时,几乎所有人都必然地无法再驾驭这匹理性的野马。因此,我们在借鉴其包括计算机模拟方法等方法在内的数理方法时,切不可机械模仿其数学建模,而要认真思考其背后的伦理含义。

3、我国的伦理学的研究,应更多地加强理性思维。从字面上理解,“伦理”中的“伦”是指人际关系、秩序、规则,“理”是指理论、理性的解释、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伦理学是对于人际关系的规则(即道德)给出充分理由的学问。从这种解释出发,赵南元认为我们可以看出东西方伦理学的区别:中国的伦理学是有“伦”无“理”,西方的伦理学是有“理”无“伦”。中国的传统道德对人际关系作了很多规定,但是对于这些规定背后的理由却很少述及,所以是有“伦”无“理”。西方的伦理学有不少理论,但是理论的出发点往往是形而上学的,未必以人际关系为基础,更重视人与上帝(或某种抽象理念)的关系,例如康德的“绝对命令”,所以是有“理”无“伦”。作为实践指导的科学之一——伦理学应该具有解释能力,能够解释历史上或现存于社会的各种道德的存在理由。即使是错误的、过时的、应该取消的道德准则,也有其曾经存在的理由。不能假定从前的人是愚蠢的。一种伦理学理论如果得出结论,认为常识性道德准则全部或大部分都是错的,那么这种理论必然是可疑的。因为只要社会得以存在和运行,就证明社会中的常识性道德具有起码的合理性。所依据的理论应该是合乎逻辑的,而且是可验证的。虽然完全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西方经济伦理学的研究中显示出了种种缺陷,但这往往是我国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缺乏的思维。因此,在后的经济伦理学研究中,理性思维应有所加强。因此,伦理学应该是理性的,不仅给出答案而且给出令人心服口服的理由。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参考文献】

[1]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公平博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梁捷:两个博弈论学家之间的战争[N].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2007-05-21.

第12篇

关键词:演化经济学;博弈论;模型化;奥地利学派

与主流经济学相比,演化经济学更加注重于动态因素的研究。由于超越了主流经济学完全理性和个体偏好不变得到假设,使得演化经济学方法对于不管是微观还是宏观经济行为的分析更接近于现实。近年来,使用演化经济学范式研究经济问题的文献也逐渐增多,在理论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对西方演化经济学思想进行梳理,对在今后的的研究中能够更加精准的使用演化经济学这一工具分析问题有促进作用。

一、演化经济学思想的起源:达尔文时代的社会进化思想

生物和演化论隐喻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其中以德国和英国的发展程度最高。在德语世界中,有机生物类比采取了许多种形式,跟许多种命题联结在一起,包括对有机主义本体论的描述、对个人所受社会影响的认同、对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系统相互依赖的认识以及明确参照有机生物体成长过程的历史“阶段”理论。在对社会经济系统进行分析时,可以认为它有自己的意志和想法,而这种意志凌驾于个人意愿之上。在英国,1870―1920年间,生物学的化约主义十分常见。大家普遍相信,社会进步最终取决于人类的基因遗传。斯宾塞将社会比作一个活着的有机生物体,他认为社会知识追求各自目标的、自我约束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加上连接这些个人的社会安排,他强调有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过程。

社会进化思想与当今演化经济学思想相比,显然具有更大的应用范围,同时也更加抽象和概括,但思想的内核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制度是否可以设计?如果承认制度是可以设计的便承认了人类理性的超能作用,这便和主流经济学构成了同样的理性假设。显然,达尔文时代的社会进化思想同时蕴涵了主流经济学的思想内核,比如黑格尔提出的世界历史是一个确定和序列。

二、早期演化经济学思想的流派:制度经济学和奥地利学派

这里的制度经济学是区别于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它的代表人物为凡勃仑。演化经济学这一术语最早源于凡勃仑的著名论文《经济学为什么不是一门进化的科学》,而美国演化经济学会也是在美国制度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得以建立的。凡勃仑综合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德国历史学派和马克思的观点和方法。他从本能出发分析社会冲突和社会结构变化,将本能划分为建设性本能和破坏性本能,前者包括劳作本能、闲散的好奇心和父母之爱;后者包络竞赛、好斗和掠夺。凡勃仑的工具―礼仪、金钱―工业的划分都是在这种本能演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将社会知识分为工具性和礼仪性知识,工具性知识是实用的知识。他通过这两种知识背后的拥有者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抗衡论述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这种结构的变化也是制度变迁的方式。凡勃仑在这种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主义,其出发点是制度作为社会结构的一种特定类型,不仅是一种约束,还能够潜在的改变行为者的目标或偏好。制度对个人的行为具有重建力量。同时,制度是个体在群体交往中的产物,制度不能离开个人的存在。由此可见,此时凡勃仑的制度观中已经有了朴素的博弈均衡思想的存在。另外,凡勃仑给出了制度变迁的一个范式,即本能―习俗―习惯―制度的制度变迁演变阶段,其中,习惯和本能是核心范畴,这其中既蕴含了道格拉斯诺斯的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思想雏形,也具备了纳尔逊和温特提到的惯例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的思想框架。

奥地利学派在演化经济学流派中独树一帜,原因在于它的观点与新古典经济学颇为类似,但方法论确实演化性质的。奥地利学派预设经济行为人是在真实的历史领域中活动的。这意味着未来的确具有不确定性,他们需要在个人的主观领域中进行经济分析。与制度主义相比,奥地利学派更倾向于强调历史对个人决策行为的影响,因而可以因之构建经济运用所需的恰当的主观抽象概念。相应产生的交互作用的复杂性被认为将会阻碍对历史过程进行宏观经济学上的正式描述。自发秩序被看做是突发的,并内生于惯例、规范、规章、法律和其他制度中的。因此在制度分析中,奥地利学派重视对新奇、能动性、异质性、过程性这类问题。

三、演化经济学的模型化:纳尔逊和温特的演化理论

纳尔逊和温特模型化了竞争市场中产生调整过程的机制,从模型化中所得出的结果,不管是与新观点理论的中间主张和终极主张都是相容的,而非冲突,但他们对于古典理论的异议却让人信服。以产业行为分析为例,他们是以单个企业遵循的决策规则即惯例的用语进行的,产业行为被作为产业中单个企业行为的总和来分析。惯例是指企业有固定的行事方式,生产、惯例、销售、投资与研发都有一定的惯例,整个企业的运转离不开这些惯例。企业的惯例与人类的技巧有相似之处。组织是由个人构成的,组织的行为可以归结为组织成员的个人行为。理解技巧在个人发挥功能中的作用,就可以理解惯例在组织发挥功能中的作用。熟练的个人往往不假思索的采取某种行为,而且许多知识是无法言传的。企业的惯例通常是持久不变,但有时需要适应业已改变的市场情况而作修改,这需要搜寻新的知识和惯例,这就是熊彼特所说的创新过程。企业的惯例犹如生物学中的基因,在经济变迁过程中起作用。

纳尔逊和温特先后使用模型分析了以利润最大化和长期均衡为条件静态选择均衡、企业和行为对已改变的市场情况的反映、演化经济增长和竞争过程中行业结构的变化。同时,经济变迁的演化还为政策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即经济变迁的演化不仅通过市场机制,还通过有意识的社会政策来进行。该政策观并不等同与主流经济学中的分析思路。主流经济学认为政策是对市场失灵的补救,政策的目的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演化经济学的政策观认为政策的实现受到信息、公平要求和官僚政治的限制,政策的选择很多时候并非最优政策,即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政策,而是“较好”的政策,即各种限制条件下的政策。显然,这种政策观更符合实际情况。

四、演化经济学新进展:演化博弈论制度分析

演化博弈论这一分析工具的引入为制度演化分析提供了新的分析思路,也为演化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将这一分析工具用语制度分析,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肖特在演化理论观点考察了制度源自理性设计还是演化生成,他通过博弈论模型再现了制度的演化过程,并验证了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他认为福利经济学必须研究形成社会行动博弈的规则以及有助于决定其结果的那些规则、法律和制度的比较最优性。培顿・杨认为博弈者不是完全理性且信息不完全。人们根据有限地数据进行决策,使用简单的可预测的模型,有时候还做一些无法解释甚至愚蠢的事情。经过一段时间,这种简单的适应性学习过程就能趋同于颇为复杂的均衡行为模式,并把这种思路用于社会经济制度的研究。他认为制度是由许多个体的积累性经验经过长期发展而出现,一旦他们互相作用结合成一种固定的期望与行为模式时,一种制度便产生了。同时,这一理论对该过程会遵循的演化路径以及由此产生的制度形式的多样性做出定量的预测。

青木昌彦认为博弈规则是由参与人的策略互动内生,存在于参与人的意识中,并且是可自我实施的。显然,这里的制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外在约束条件,制度主体的经济行为也不仅仅是特定制度约束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而是“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其实质是对博弈均衡的信息浓缩”。这种关于制度的定义拓展了传统制度的分析范围和精确度。该制度观引入了博弈论(古典博弈论、演化博弈论和主观博弈论)做为基础分析工具,博弈的主体为一固定集合的参与人,每个参与人面临一个技术上可行的行动集合。行动集合决定了每个参与人的报酬分配,而决定报酬分配结果的规则称为博弈的外生性规则。

除肖特之外,多数博弈论制度分析者都声称自己是哈耶克主义者,并把自己的博弈论关于习俗、惯例、制度的经济分析的理论任务,界定为对哈耶克思想的程序化。

五、结论

综上所述,演化经济学思想的演化特点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来源于达尔文生物学和进化社会学,其思想的涵盖范围非常广泛。二是演化经济学的研究经历了从抽象的思想研究到具体的经济现象研究的转变。三是时至今日,跨学科研究依然是演化经济学研究的鲜明特点。

参考文献

[1] 杰弗里・M・霍奇逊著,任荣华等译: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学的演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理查德・R・纳尔逊,悉尼・G・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7.

[3] 杨虎涛:演化经济学讲义―方法论与思想史[M].科学出版社,2011.

[4] 库尔特・多鲁弗著,锁凌燕译:经济学的演化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 H ・培顿・扬: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