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钱学森的故事

钱学森的故事

时间:2022-10-16 07:46: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钱学森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钱学森的故事

第1篇

一个个故事,敲响一次次警钟。

当我读完《知荣辱,树新风》里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的心中不由自主地升腾起一种无限的感动。

在书中,我认识了许多伟大的人物,有钱学森、张思德、丛飞、孔子┉┉

其中钱学森的故事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象。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学生时代,他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决心要发愤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富强做一番事。终于,他以优异的成绩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了。他满以为可以为祖国效力了,没想到当时的动荡社会根本没有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一腔爱国热情被浇灭了,他只好挥泪告别祖国,远走美国深造。

钱学森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在美国,他帮助美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了胜利。美国军方兴高采烈,称赞钱学森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做出了“巨大的无法估价的贡献”,评价他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的一颗明亮的星”。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钱学森真正追求的目标。一颗爱国之心始终在他的胸膛里跳动,一腔报效祖国的热情依然在他的心中燃烧——他时时等待着回国实现梦想的机会。

1955年10月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钱学森终于远涉重洋,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他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空技术和系统理论工程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此,“钱学森”这个由三个普通汉字组成的名字,便深深地印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印在了人民的心坎里,印在我的心中!他激励着我前进。

从钱学森身上我们看到了他那一颗炽热的爱国心,把心灵中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我将以他为榜样,为了振兴中华,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我将不怕困难,更加勇敢,更加顽强,更加坚韧不拔地前进。

第2篇

不过,钱学森讣闻报道同熊宁事迹报道的有异有同。同在,都是出类拔萃人物题材;异在,一个是具体操作中的组织推广形式,一个是媒体独立自主选择、报道的形式。

卜元、刘婷在《新闻民俗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8月版)一书中指出:“‘类的样本’报道,指媒体在采写实务中,寻觅社会群体(类型)共同的民俗文化倾向,选择能够代表所属群体的民族风俗特性的人物,并对其所作所为的新闻事实予以公开而不加雕饰地传播,借以起到模塑或警戒的潜移默化的社会作用。”

巴尔扎克说:“‘典型’这个概念应该具有这样的意义:‘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的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类的样本……”巴尔扎克说的是文学典型,即文学作品中具有某些共同或类似特征的人物形象。新闻传播中的典型人物的选择,也是一种活生生的、真实存在的“类的样本”。

巴尔扎克所指典型,是作家虚构的、用生活细节反映真实的艺术典型;新闻民俗学所指典型,是真实存在而非虚构(连细节也不能虚构)的人物典型、事实典型。我们所谓“类”,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媒体有关熊宁、钱学森的报道都是关于出类拔萃人物的报道。

卜元、刘婷在《新闻民俗学》一书中认为,“人的个体生命并不能离开社会孤立生存。‘出类拔萃’者是‘同类’中的佼佼者,精英、精华、楷模、典范,但归根结蒂,又是‘类’的一分子,没有‘同类’,便没有‘出类拔萃’者,没有英雄、模范、先进人物。人最关心人自身的生存状态,特别是‘类的样本’中的顶尖人物,例如诺贝尔奖得主,会成为西方媒体乃至中国媒体追逐报道的正面典型人物。他们的科研成果,对人类贡献巨大;其所x究的项目,带有前沿性、神秘性;‘一夜成名天下知’,含有新闻价值的显著性、显要性要素,即名人出新闻的规律。对这一类型的人物(亦即典型),传与受双方均感兴趣,是理所当然的”。

西方媒体也有典型报道,类的样本报道,只不过欧美日澳的新闻学界回避了这个学术命题而已。

从新闻民俗学来说,就是地球人类各民族无不具有猎奇心理,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都喜欢追根问底。透过个体解析、回应人对不同“类的样本”的好奇心,应是新闻民俗学典型报道的重要原则。

现以《三秦都市报》为例,对钱学森逝世的图文新闻,做简要分析。

《三秦都市报》有关钱学森讣闻题材的报道,集中发了两次。

第一次是在2009年11月1日。头版图片在“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半身像下,是自采的摄影新闻《昨晚,西安交大6000余名师生在钱学森铜像前悼念学长钱学森》。A2版分别选编了新华社、《北京晨报》的稿件 ,同时,配了两篇自采的文字消息《烛光点点白花寄情(肩)西安交大师生追思学长(主)》《我和钱老近距离接触的一周》(访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四分院秘书廉默林)。A3版综合新华社、中新社的稿件《不朽精神学人楷模》《钱学森一生激动过三次》《钱学森树立的五大榜样》《向钱学森学什么》,介绍了钱学森的主要贡献,特别是其人生的闪光点。A4版介绍了对钱学森的评价和他从美国回国的曲折历程。

中国报纸的讣闻,一般重在组织结论与组织行为,不同于西方的重在个体特色与媒体行为。因此,钱学森逝世的报道,在本质上属于组织推广典型的类别。这种盖棺定论,不仅重在钱学森罕见的科研成果,更在于爱国情操与人格魅力。报社自采新闻,则拉近了逝者与当地读者之间的情感距离,体现了民俗新闻价值的接近性要素。

第二次,是在2009年11月7日。钱学森10月31日去世,11月7日头版刊发的图片、A2版整版刊发的《万人泪别钱学森》,亦属于典型报道。媒体从官民结合视角分析,钱学森的精神已具有民族魂的性质。媒体编发一般的公事公办的讣闻,已无法表达社会公众的缅怀、追念心情。《三秦都市报》的这个编辑选择,得人心,合乎民族习俗。将其与同一时间逝世者谷牧(曾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11月6日去世)的新闻报道相比较,后者由新华社发了讣闻(简讯),央视报道追悼会的规格则很高,更具有官方政治色彩。

在熊宁报道学术研讨会上,笔者突出讲了媒体独立自主选择、报道的形式,但认为中国不可能没有或取消组织推广典型样式,在这次钱学森逝世报道的学术探索上,笔者认为中国会越来越重视、也更频繁地出现媒体独立自主选择、报道典型的样式。

仍以《三秦都市报》2009年11月份版面为例。该报借湖北省长江大学10余名大学生组成“人链”救助两名落水少年,三位大学生献身,引发全国为契机,介绍了安康市汉滨区高中三年级学生18岁的祝顺琦为救落入江中的表姐,跳入江水,救出了表姐,自己却牺牲了的事迹。该报11月2日以头版图片与评论《见义勇为精神,必须得到足够尊重》、A4版整版,报道了安康救人故事的本末,谱写了该市众多警民救人义举的颂歌。面对媒体开始阶段的舆论缺位与冷漠,《三秦都市报》刊登的评论指出:“他们不会游泳,却还是没有放弃义举。无论救谁,只要在那个时刻出手救人,就是见义勇为的行为。”“无论对于生者还是死者,面对见义勇为,争论都是残酷的。”3日A7版《他骨子里透着正义之气》《安康救人少年事迹引来网友热议》,多侧面反映了民众的看法,堪称引导有力。

笔者以为,长江与汉江出现的见义勇为题材类型,都不是组织推广先进典型,其事件的突发性与错综情节,使得所在地党政组织尚未回过神、来不及介入,媒体已敏锐地捷足先登了。媒体运用独立自主选择、报道典型的样式可能会出现某些纰漏,但不同类别的诸多媒体同时期上手报道,互为补充、纠错、鉴别,大体上会是一个圆满的传播过程。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应坦然面对媒体运用独立自主选择、报道典型的样式,而不是借口传播环节中的某些片面、矛盾、纰漏用行政或法律手段严查、惩处。中国媒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日渐成熟起来,形成良性的报道类的样本行业习俗。

第3篇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果说一节课是一座大厦,那么导语则是大厦的地基,地基的牢固与否,直接影响到大厦的安全,导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让导语直接渗透学生的身心,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导语的引诱下迅速集中注意力,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来。

一、温故知新导入

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巩固旧课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绿》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大自然美不胜收,五彩斑斓、景色秀丽,每天都带给我们诸多视觉盛宴。上一节课我们领略了《黄果树瀑布》的万马奔腾、一泻千里,其声如千人击鼓,使人惊心动魄。现在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朱自清笔下《绿》的勃勃生机、绿意盎然吧!

二、故事导入

在教学新课时,故事往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使学生在故事的引导下逐步导入新课,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若能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今天我们先听一个故事,名称是“胆大的钱学森”六十年代,在一次导弹试验中,因操作有误,弹体瘪进去一块。在场的人看了都十分紧张,认为这是一个大故障,导弹不能发射。钱学森听完汇报后,亲自爬到发射架上,查看故障后,认为不影响发射,所以他主张发射照常进行。钱学森的科学分析虽然很有道理,但他的决策仍有很大风险,许多人表示担心,拒绝在报告上签字,后来钱学森一人将报告送到北京得到批准。结果如钱学森所料,这次发射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个故事突出了钱学森的胆识和学识。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被引入到新的情境之中。

三、多媒体导入

使用集形、声、光为一体的多媒体手段,是学生乐于接受的。直观性强、感性鲜明、场面突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在教学《项链》时,我用电视机给学生播放项链的表演短片,让学生在欣赏电视节目的同时,理解了课文内容,并对文章的主人公有了感性认识,将主要情节第一时间渗透学生的身心,也使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明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得心应手,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四、巧设问题导入

语文课堂的教学要在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展开,即以教学“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和启发。促使学生自主解决原有问题,并不断产生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导入新课。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样在教学新课时,学生就会主动去解决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在教《留学巴黎》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留学意味着什么?②留学都需要那些条件?③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④冼星海何许人也?学生思考后,对每个问题做了认真的回答。前三个答案都是从当今社会的角度回答的。留学意味着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技术;留学需要大笔的金钱、学校的推荐:留学的真正目的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得到更多的报酬凡此种种。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留学巴黎》看看冼星海是如何留学的。教学气氛一度,也把这节课的教学推到了一个新的情境中。

五、利用时事导入

语文课的教学是多元化的,它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时俱进。特别是新课改的形势下,更需要时代信息,使语文课堂与社会接轨与生活接轨,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了解社会懂得生活,既丰富了人生也开拓了视野。特别是要事大事更需要给学生介绍,哪怕与本课联系不甚紧密的内容,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每天课前第一时间向学生通报奥运战况,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奥运的激情、运动健将的拼搏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团结拼搏精神。

六、创设情景导入

初中生的心里还不够成熟,易受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能够激发内心情感的情景,更易于感染学生。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的感染下逐步进入新课的学习,而这个情景的创设,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第4篇

一、以学生学习现状为起点

在《剪枝的学问》同课异构活动中,一位教师对学生预习单上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统计。其中提到“剪枝的学问中到底蕴含着哪些学问?”和“‘这种粗壮的枝条不剪掉,到了春天就会疯长起来,把许多养分夺走’怎么理解?”的学生最多。教师鼓励学生们首先解决这两个问题。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自读探究、合作讨论、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

只有弄清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和想要知道什么,以及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等这些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才有教学高效的可能性,也是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忽视或者替代学生的经验、问题。但上例中的教师立足学情,以学定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以有效学习活动为关键

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是创设自由发展式语文课堂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如教学新课时,可出示一组新词,组织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既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自学情况,又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为学习下文奠定基础。

三、以适度性拓展为补充

生态型小学语文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我们要合理连接课外资源,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钱学森》一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工作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钱学森是伟人,但伟人也有其平常的一面。在教学时,我作了这样的拓展:出示一首由钱学森母亲写的小诗:窗外细雨飞, 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引导学生加强体验。这一拓展设计,让学生走进了钱学森的生活中,强化了人物的内心体验,让文本的空白之处丰富起来,让语言和思维、表达和感悟有机地结合,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将一个孝顺的、爱国的钱学森的形象深深地铭刻在学生的心中。

在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中的“名垂青史”一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了解在造纸术没有发明前,竹简是主要的记事载体,因此又被称为“青史”。在此基础上,拓展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背后的故事以及其他仁人志士的事例。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样的拓展设计,立足于文本,但又高于文本,从而让汉字学习变得丰润起来,让学生的理解由单薄变得厚实,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蕴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四、以“阳光”评价为保障

在教学四级上册《秋天》一文时,我请一位学生读课文。他读得很有感情,但美中不足的是把“红袄”一词读错了,其他学生纷纷举手,想帮助这位同学纠正错误。

师:谁来评价一下他的朗读的优点?

(部分学生马上放下手,再次思考)

生1:他读书很响亮,有感情。

生2:我发现他比原来进步了。

……

师:还有什么小建议要给他的?

生:“红袄”这个词他读错了,我想提醒他。

……

教师要引导学生,评价时不能仅仅抓住别人的失误之处,而应首先看到别人的优势,应从多个角度出发。这样立足教学内容的评价才是全面的,才是深受大家喜爱的,才能帮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评价。

除了立足教学内容的评价外,评价还可以指向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如,教学“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时,一位学生能熟练地回答出“是岳飞墓前的对联”,并说出其含义,全班同学向他投来满是惊叹的眼光。教师及时肯定道:“你不但在课外阅读中得到了乐趣,而且获得了那么丰富的知识。你能边读书边思考,真是会学习的孩子,值得大家学习。”

第5篇

修订版新课标指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强调。何谓“自然”,意思就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也就是说“自然朗读”要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让人听了顺心顺耳。但是朗读又不同于说话,教师在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节奏的把握、停顿)的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文本,采用不同的方法,让朗读回归“自然”本位。

一、与情境对话,激感

(一)移情入境

有的课文,要想学生朗读得自然,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在情感的氛围中体会作者的感情,读出文章的文意、文情、文境。而情感的建立,需要酝酿,需要学生置身情境,极力模拟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情状。在教学《元日》一诗时,在学生把握诗的节奏和停顿的基础上我这样设计:

1.同学们,你们从诗歌中知道了那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欢度春节的吗?

2.反馈交流1:放爆竹。(板书)

(1)你从哪儿发现的?你能读读这句诗吗?你读懂了什么?(师强调:岁,年。例:一岁一枯荣。除:去、更换)

(2)同学们,看,(出示图)孩子们燃起了爆竹,请你看图想象一下,这种场面怎样?他们满脸笑容,多开心啊!听,(鞭炮声起)再听仔细些,听到了什么?(欢笑声)好一派热闹欢乐的场景!让我们把这份欢乐带到朗读中去。

(3)指名读,齐读。

3.反馈交流2:在欢天喜地的爆竹声中,王安石一家送走了旧的一岁,迎来了新的一年,这种热闹这份欢乐仍在继续。看,王安石的妻子端来了酒菜,他们准备――饮屠苏。(板书)

(1)指名读,理解诗意。

(2)看,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喝着新年的第一杯酒,他们会说些什么呢?(体会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看,春风不仅把温暖的气息送入屠苏酒中,更将这暖暖的春意送进了人们的心田!谁来诵读“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

(3)让我们把这种热闹、这份欢乐、这股浓浓的春意融入到朗读中吧!

在这个案例中,老师引领学生“读出诗的意思―进入人物的角色―进入想象的情境―把体会到的情感送入诗中”。学生经过朗读,促进情感的形成和生发,这时的朗读是“自然”的。

(二)音乐渲染

一些写景的抒情性课文可根据其风格和特点,选用适合儿童情趣、感情基调与课文相适应的乐曲来渲染情境。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证明:美妙的乐曲能直接刺激大脑的兴奋,使其迅速进入情境,能更好地调节感情,促使学生读好课文。例如《草原》一文,可以播放一些学生耳熟能详的草原歌曲,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对草原美景的喜爱、向往之情。学生再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传递出来,用“音化”的“景”“情”去打动、感染听众,这样的朗读是自然的,是符合文本特性的。

二、与人物对话,把握情感基调

有的文本故事性很强,塑造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例如《钱学森》一文塑造了一位至死不忘回到祖国,为国效力的伟人。这样的文本,在读人物对话时,就要把握人物的情感,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伊始,我引导学生与钱学森爷爷进行第一次心灵交流:尊敬的钱爷爷,美国留学期间,你刻苦学习,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请问:你这样努力的目的是什么?学生从“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体会到他归心似箭和强烈的报国心;接着,学生和钱学森进行第二次心灵对话:钱学森,祖国刚解放,回到祖国,你不会有优厚的待遇,更重要的是,贫穷、落后的中国无法提供优越的工作条件给您,这样搞科研会遇到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啊!你还是别回去了,通过其他方式为祖国作贡献吧!

学生找到“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太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进行朗读,体会钱学森沉甸甸的爱国情;当学到漫漫归国路时,学生又和钱学森爷爷进行了第三次心灵交流。此时的他,面对敌人的迫害,他对自己说:“ 。”体会钱学森爷爷至死不渝的爱国情。三次心灵对话后,此时,站立在学生面前的不再是一个干巴巴的人物形象,而是一个血肉丰满、有情有义的伟人。而学生的感情朗读是有感而发,由心而发,是“自然”的。

三、与文本对话,架起情感桥梁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和文本进行有效的对话呢?朗读就在这几者之间起到了桥梁沟通的作用。

师:同学们,炸药在我们看来是一种――危险品,研究炸药更是一项――危险的工作。(板书:险)

1.快速浏览课文,我们从文中哪里读到了“险”?

2.交流。

(1)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

(2)轰!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大地,滚滚浓烟从实验室里涌出来。人们慌忙赶来,齐声惊呼:“诺贝尔完了!诺贝尔完了!”(多媒体配上巨大的爆炸声,浓烟滚滚)

生:从“轰”“震撼”我读出了声音的巨大,从人们的话语中我知道了诺贝尔此时此刻一定满身鲜血,情况危急。(请你读出当时的“险”)

生:从两个感叹号中,我也知道了这是一项非常危险的工作。(标点也能“说话”,请你读好这两个感叹号。)

(3)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什么近了?两个“近了”,三个感叹号,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害怕、紧张、激动,我感觉危险近了!

生:从这个感叹号中,我还感受到成功越来越近了!

师: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读法,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一句。

师:的确,这样的工作非常危险,弟弟炸死,父亲残废。而诺贝尔毫不气馁,毅然决然再次走进实验室。同学们也感同身受,让我们抓住这几个关键词语,抓住标点,再次体会这一份“险”。

生齐读感受。

质疑:这么危险的工作,为什么诺贝尔不放弃呢?

生:诺贝尔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是他小时候的理想,为了减轻工人负担,造福人类。

第6篇

十五岁。我们大多数同学都还在懵懵懂懂地上初中,但王轶群却已经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等着大家。他是天才儿童,他也是靠着后天的努力以及对学习的无比执著,提前完成了学业梦。十五岁,我们可以!

去年夏天,年仅十五岁、来自北京的王轶群和一群大自己四五岁的学生一起走进了高考考场,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录取。对他而言,这不是—场意外的收获,而是自己多年努力必然的结果。

[没有故事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没有故事的童年”,小轶群这样说。他三岁时虽然还不会写字,但已识字过千,所有故事不是他拉着爸爸妈妈“讲”的,而是从书上“读”的。到了四岁,就能通读《人民日报》,甚至连繁体字也难不倒他。

识字都从身边开始。有一次,他拿着未拆包装的蛋糕跑来问蛋糕的名字,又指着外包装上的字问。小轶群明白了“好利来”原来是这么写、这么念。小轶群上幼儿园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读书看报饶有兴趣。直到识字上万,家里的书越来越多。

“妈妈,这《十万个为什么》哪有十万个啊?再买一套吧。”他常会求着妈妈买书,家里至少有3种不同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而小轶群最爱看的也是科普类图书,同时天文、地理、物理、化学都是他的最爱,也许这也为今后攻读理工科奠定了基础。

[学习威痴]

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小轶群和爸爸玩磁铁,玩着玩着他就问起:“为什么磁铁只能吸铁的东西?怎样才能使物体有磁性呢?”这下可问住了爸爸。

怎么能用通俗易懂的方法给孩子解释?怎么解释能准确、不误导孩子?为此,爸爸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近500页的大学物理教材,拿着上面丰富的图解给孩子解释,一讲就是两个多小时。

“该睡觉了,明天再继续给你讲啊。”爸爸打了个哈欠,表已显示晚上十点了。小轶群回到自己的屋假装睡觉,等听外面没动静了,就悄悄到客厅找手电和那本物理书,回到被窝里细细研读。后来,妈妈发现了他的秘密,索性将书藏到了床底下,但还是被小轶群找到了。他对知识的痴迷,甚至让家里人有些“害怕”……

[找不到对手的围棋选手]

当然,别以为王轶群只是对学习成痴,他的爱好依然很广泛。出于好奇,小轶群上小学时报了一个围-棋班,后来成了“棋痴”。每天除了上学,课余时间都用来下棋,经常边吃饭边拿着棋谱。到了四年级,身边已经找不到“对手”了。

围棋班的老师告诉小轶群的妈妈,孩子有潜力成为围棋职业选手。然而为了让孩子完成学业,妈妈狠心停止了小轶群在围棋班的学习,并且把棋谱、围棋等都藏了起来。小轶群变得“六神无主”,小心翼翼地找妈妈谈心,并保证只当围棋是兴趣,不会影响学习。妈妈看着孩子这几天的表现,也很心疼,这个“协议”便达成了。

5年前,小轶群在和小伙伴下围棋时听到了北京八中少儿班的事,于是告诉妈妈,决定去试试。小轶群没做任何准备,完全“裸考”,在报名的1200多个小孩中,凭借突出的数学能力和另29名同学组成了一个新班级。那一年,他十一岁。拿到录取通知书,需要小轶群、爸爸、妈妈三个人的签字同意才能进入少儿班就读。父母均表示让小轶群自己选择是否就读,他毫不犹疑地说,“上吧,早上大学我可以多玩几年游戏!”他的目的非常简单,因为早上大学可以像大学生那样玩电脑游戏……

[年年都是“三好”生]

少儿班学生天性好玩,小轶群也不例外,学习他不拼时间,主要拼效率。小轶群从来没上过课外辅导班,但却用4年完成了8年的课程,不觉得累和压力大,反而觉得很轻松。他每天都保证7点起床,晚上10点前睡觉,即使是高考前,也都10点半前睡觉,从来不熬夜。

在少儿班的4年中,每年他都是“三好学生”,并特批获得“优等生”称号。同时,还获得了八中少儿班“希望之星”称号,以及五六个围棋大赛奖杯。十二岁时他获得了“叔苹奖学金”,每年可获800元,直到大学毕业。

小轶群是个“不讲究吃穿”的孩子,常把衣服穿到破,全家戏说是“披星戴月”。少儿班每周都会有自然体育课,远足、爬山,活动量大,穿鞋费,妈妈就给他买了一双800多元耐磨的旅游鞋,但却告诉孩子这双鞋打一折多,才100多块。

“我要是说真话,他肯定不穿这鞋了。”妈妈“说谎”说了4年,直到今年小轶群毕业放暑假,妈妈带他到商场,他看到了店里一模一样的鞋才知道原来这么贵。对此,小轶群有些感动,能理解妈妈的用心。

[未来的梦想]

去年9月份,小轶群进入清华大学钱学森班,成为新一代少年大学生。机会是“诱人”的,只要上了这个班,每个学生在大一时就配有导师,导师大多是教授、院士,并且本科期间每人都有一次“國外交换”的机会。

第7篇

“钱学森之问”为教育提出了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这一难题同样需要语文教学做出回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要为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应有的作用。”“增强民族的创造力”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追求答案的标准、统一,不注意引领学生质疑、思考、探究,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殊不知,语文教学应当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对话,思维对话应当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教师最重要的作用应当是启发、引导、帮助、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这就需要从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入手,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形成思维习惯,进而发展成为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一种高水平的创新能力,由此也就找到了培养创新能力的钥匙。语文教学中的思维方法多种多样,试举几例:

一.求异思维

语文教学应当倡导敢于挑战权威,善于发现、勇于质疑的精神,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掌握逆向思维、反转思维等方法。

1.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论

例如,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苏洵在《六国论》中的回答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而苏辙在《六国论》中的回答是:“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回答?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和文本展开对话,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目的找到答案,进而引领学生讨论、探讨发表自己对于“六国灭亡”原因的看法,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

2.对同一事物,可以有相反的观点

例如,对于项羽自刎乌江一事,杜牧在他的《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王安石的《乌江亭》则有不同的看法:“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变换了思维角度,从问题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从而得出了新的认识、新的看法。依照这种思维方法,在学习《失街亭》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马谡固然有错误,诸葛亮难道没有错误?

3.对同一事物,可从更多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结论

如成语“滥竽充数”,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第一,从成语本义来看,讽刺了南郭先生缺少真才实学,不会装会,终被识破,落得个逃之夭夭的下场。第二,从成语的对立面看,可以提出其截然相反的观点。南郭先生知道自己无法再混下去后,“逃之夭夭”,说明他识时务,有自知之明,这样的看法因为从反面思考,与众不同,就富有创新性。第三,从南郭先生能够在齐宣王时顺利混下去,到了齐王就混不下去的原因考虑,可以得出不恰当的体制是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根本原因的结论,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二.比较思维

比较作为一种古老、传统的思维方法,也是语文学习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象间的类比和对比等,揭示出对象间的高低、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规律。

1.类比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的方法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法”,这就是类比思维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可用类比方法。如学生学习了《岳阳楼记》,了解了课文中“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句中的“谪”,是“官吏降职或流放”的意思。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遇到“谪居卧病浔阳城。”句中的“谪”,稍一类比,就明白是同一个意思了。再如,学习文言句式,当学生学习了《论语・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句子,了解了“不亦……乎”的格式,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可译作“不是……吗”“不也……吗”之后,再遇到类似的句子,就明白怎么翻译了。

2.对比

对比是将两组对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可分为正对与反对。有时候,两组比较对象在客观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大体相似,但细细比较起来,却发现存在微观上的差异,而这微小的差异却决定了比较对象性质上的不同,这就是正比。如补叙与插叙这两种叙述方式,看似基本一样,但仔细分析却发现,补叙大都没有具体情节,前后也不需要过渡,而插叙却一般都有具体情节,前后需要过渡。插叙插入的是基本事件之外的有关情况,去掉它并不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补叙补入的则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此外,补叙可以在篇中,也可以在篇末,而插叙只能在篇中,不能在篇末。对比出这些差异,就顺利界定出什么是补叙,什么是插叙了。例如在现代散文《怀念红狐》(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第二段就是插叙的部分,第一段把自己与红狐的矛盾对立直观地摆在读者面前,第二段则生动地叙述了事情的原委,是因为红狐把自家的花母鸡叼走了。通过这段插叙使上下文连接了起来,而且使情节波澜起伏,吸引了读者的兴趣。当然如果去掉也不影响文章的整体表达。而莫泊桑小说《项链》却有一个最典型的补叙的例子。小说结尾,写佛来思节夫人知道玛蒂尔德・路瓦栽夫人当时还了她一挂三万六千法郎的钻石项链时,感动极了,抓住她的双手,说:“唉!我可怜的玛蒂尔德!可是我那一挂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佛来思节夫人的这一句话就是点睛之笔的补叙。没有这一段补叙,叙述事件就不完整,就不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反比是将截然相反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求比较对象的特点、特征更加鲜明的一种比较方法。如倒叙与顺叙的比较,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的比较等等。

比较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横向比较,比如写作背景、描写方法、思想内容、人物特点的比较等;纵向比较,如故事情节发展的比较、不同时期的相关作品比较等。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与《前赤壁赋》的比较。首先是描写的时令景色不同。苏轼于元丰五年七月游览黄州赤壁,写下《前赤壁赋》,三月后重游写下《后赤壁赋》。从时令上看,前文字字秋色,后文句句冬景。其次是内容侧重点不同。前文开头便描绘出一幅安谧、宁静的自然画面,接着以主客问答的手法,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怀。后文写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再次是心境追求上不同。前文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纵情山水、及时行乐的思想情绪和生活态度。而后文表现的却是保持乐观情绪,应对人生坎坷,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自我调适而不怨天尤人的心境和情怀。正如林西仲所说:“若无前篇,不见后篇之妙;若无后篇,不见前篇之佳。”

三.其他思维方法

1.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是一种本能的思维方式,依靠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重要思考方式,也是语文教学与学习的主要思维方式。可以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意象来熟悉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组合想象、取代想象、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对比联想等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老师可以采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加强学生的识记。其中作用之一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个作用怎么去判断?这时你可以举出代表性的事例:小说《智取生辰纲》中“天气热”的描写和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关于“风雪”的描写,都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有了这个形象的事例,学生就好理解了。

2.图解思维

图解思维是一种运用图表、图画、关键词等把信息传达分类的一种思维方法。如魏书生指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运用的就是图解思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绘制小说、戏剧中的人物关系图;如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可利用人物关系图进行教学,将《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学生在把握小说中的人物时就省事多了,而且不易混淆。可以指导学生图解篇幅较长的文章,从而搞清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在教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苏教版)的篇目时,由于里面文章较长,为了全面地把握文章,教师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填写,以便让学生能够总结出人物的特点和人物成败的原因。

3.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进行思考,以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方法。心理学家克劳福德建议我们用属性列举法训练这种思维的流畅性,简单的训练方法如下:

(1)用你所能想到的所有定语形容某一个名词。

(2)想出一个故事的多个结局。

(3)给一个故事拟定多个标题。

(4)用给定的字组成尽可能多的词,或用给定的词语组成尽可能多的句子。

第8篇

翻看学生作文,王芳写的《妈妈,你能永远跟着我吗?》引起了我的注意。作文内容是这样的:

明天语文课要学习《钱学森》了,所以,老师要求我们今天回家预习。我想上网查找一些关于钱学森的资料,可是家里的电脑坏了,于是,我向妈妈请示去网吧。妈妈想了一会儿说:“我还是跟着你去吧。”爸爸对妈妈说:“芳芳不小了,已经六年级了,只是去网吧查一点资料嘛,干嘛那么紧张呢?你还是让芳芳自己去吧。”妈妈冲爸爸嚷道:“现在网上‘垃圾’那么多,如果我闺女不小心接触了不良网页,思想上受到了毒害,将来走了弯路,你负责吗?”爸爸见妈妈发火了,就没有再说。我只好在妈妈的“监押”下去了网吧……唉,我亲爱的妈妈,我现在已经13岁了,我的个子已经超过你了,我知道你跟着我是为我好,可我的路终究要我自己走,你能永远跟着我吗?

读到这里,我不禁联想到一个农夫与上帝的故事。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他看到小麦果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位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这50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过祈祷——年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有冰雹,不要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不能样样如愿。”上帝回答:“我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也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了不能如你所愿的世界。”农夫突然跪下来,吻着上帝的脚说:“全能的主啊!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大风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虫害?”上帝说:“好吧,明年不管别人如何,你一定能如愿。”

第二年,这位农夫的田里果然结出许多的麦穗,因为没有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还多,农夫兴奋不已。可是在收获的时候,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竟是瘪瘪的,没有什么籽粒。农夫含着眼泪跪下来,向上帝问道:“仁慈的主,这是怎么回事,您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上帝说:“我没有弄错什么,因为你的麦子避开了所有的考验,变得十分无能。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一些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更是必要的,甚至蝗虫也是必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

上帝说得多好!对于一粒麦子,努力奋斗是不可避免的。一些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更是必要的,甚至蝗虫也是必要的。正是由于它们的考验,麦子才能结出饱满的果实。麦子的成长如此,人的成长又何尝不是一样呢?

可惜的是,我们的一些家长对此认识不足,像故事中的那位农夫一样,在好心做错事。由于担心孩子走弯路,他们便过度地为孩子提供人为的“成长顺境”。面对网络中不良思想对孩子的侵害,作为家长,我们要不要做孩子的“守门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孩子年龄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处于逐步形成的时期。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但家长不可能永远为孩子 “守门”,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终究要学会独立面对生活。而他们的“免疫能力”也正是在他们独立面对生活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试水”的机会。尽管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挫折甚至失败。

张爱玲在其寓言体散文小品《非走不可的弯路》中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长大呢?”是啊,既然弯路每个人都必须要走,我们家长又何必过于为孩子担心呢?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李典学校)

第9篇

一、 追问于无以对答时:敏锐“语”的直觉

课堂中难免会出现学生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若在此时,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或是因学生无从解答而就此打住,会失去进一步思考的机会。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追问,提起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探究细节,从而帮助他们“入情入境”。这样,学生不仅能看到语言表面的意思,更能发现作者通过语言传达出的内在意蕴,从而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学习《草原》一文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学生边读边体会,感受着草原无边的绿意,如果仅仅获得这样的美感体验,学习还是肤浅的。这时,我抓住“欲流”与“流入”提问:“这个句子中‘欲流’和‘流入’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流入’的意思是翠色已经流入云际。”我又进一步追问:“那照此理解‘欲流’与‘流入’岂不是矛盾?”学生被我这一问,没有人接上话茬。这时,我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一次阅读第1自然段,体悟作者描写的顺序。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前一句是特写镜头,写的是碧草绿得浓;后一句是全景镜头,写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际。在我紧追不舍的追问后,学生从“欲流”与“流入”两个看似矛盾的词语中展开各种想象,感受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的草原美。

当学生的阅读止步不前、难以深入时,我们千万不能轻言放弃。追问,让课堂不再是“一潭绝望的死水”,它让学生摆脱漫无目的的阅读,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阅读迷雾中突围,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锤炼,在自行阅读时,有了思考的习惯,有了品读文字的“语言直觉”,而这不正是我们亟需培养的语文素养吗?

二、 追问于思考欠深时:诱发“悟”的灵性

如果在阅读中遇到学生思考欠深之处,教师通过追问给学生铺设一块感悟文字的跳板,让他们进一步走向文字的纵深之处,情感获得激发,文字内在的意蕴获得发现,他们倾诉的愿望也将变得强烈。

在学习《孔子游春》这一课的论水时,学生读来读去对“水是真君子”这一论点的理解还是浮于表面。我想,要让学生进行深入了解,光从课文中抠得一字半句是不够的,必须调动他们的已有经验。于是,我这样追问:由水的“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四方面的特点,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诗句、谚语、故事等等?提出这个问题后,我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尽情读课文、交流。之后,学生的答案可谓精彩纷呈。理解“有德行”时,一位学生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读了这一句,我想起了刚学过的《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如果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世间万物、没有一切的一切!”另一位学生深入理解了水的志向:“‘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从这一句,我想到了‘水滴石穿’‘滴水穿石’,它有坚持不懈的品质。”还有同学说:“我想到了一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用来形容水也合适。”在理解“有情义”方面,学生也颇有见解:“‘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小河的水是长的,池塘的水是方的。有诗为证: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水是温柔的。这就是和顺温柔,有情有义,柔情似水,此乃‘真君子’啊!”一学生说:“‘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让我想到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适时追问,为学生搭设思维跳板,留给超越文本、超越自我的空间,学生更准确地把握了文本的内涵,真正理解“水乃真君子”一说,对水 “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体会变得立体化!学生联想丰富,体验深刻,说得动情,读得投入,语文课堂呈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语言状态。

三、 追问于解读雷同时:催生“品”智慧

笔者在教学古诗《小儿垂钓》时,很多学生都是拘泥于课外阅读资料上的解释:过路人问路,却摇手不答,害怕吓走鱼儿而不回答。这样的解释抹杀了古诗句解读的灵动性、多样性、情感性。面对学生如此雷同的解读,我提出追问:“路人借问遥招手,到底这个孩子是怎么‘招手’的呢?是赶路人快些走,还是招他近些?当时是怎样的情景?”这个问题一经抛出,就在学生中激起了千层浪,他们继续品读古诗句,把自己置身于“侧坐莓苔” 的意境之中,获得了多元的解读。有的学生说:“我想小孩是让路人走远点,你看他一大早蓬着头就来学钓鱼,钓鱼的心是多么迫切,怎么会容许别人打扰啊!”有的学生说:“那是一个淳朴的乡村孩子,应该也是个热情的乡村儿童,别人问路,不会这么无理地让他离开的。”又有学生说:“注意这里是‘招手’,是怕惊动鱼儿,让路人凑近些,好悄悄说话……”“我觉得是让他在原地别动的意思,等他的鱼儿上钩再与路人说话!更见他的天真善良。”马上有人站起来:“你看他‘侧坐莓苔草映身’,分明是不想让别人看见他,正巧被眼尖的路人看见,他肯定不情愿,所以一听到别人的喊声马上招手让他离开。”……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迸发,我也感慨万千,在他们的想象和叙说中,古诗描述的意境被立体化了,达到情景交融、与诗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四、 追问于感悟偏颇时:唤醒“情”的本真

第10篇

我们中华民族是优秀的民族,有着许多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团结互助、和睦相处……

2008年8月12日,那个地动山摇的时刻,四川,顷刻间化作一片瓦砾。生命,在这一刻消失,欢笑在这一刻凝结……

在这次地震中,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们不顾自己的安全去救别人,不畏艰险甚至献出生命!医生们,不顾自己的劳累,给伤员们治病,哪怕是三天三夜,也不停息,这难道不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吗?

我有一本二年级发的书,直到现在还保留着,里面讲了很多具有爱国爱人民精神的故事。下面听我讲一讲吧:

钱学森是我国着名的科学家,他在美国经历了重重阻挠,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造飞机,造火箭……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这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啊!

张思德1933年加入,在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他的战友对他说:“班长,和你一起入伍的通知,已经当上营长、团长了,可你……”张思德说:“只要是革命需要,让什么都行!”1944年夏天,张思德带领战士到安塞县烧炭,窑洞突然塌方,为救战友,他不幸牺牲了,这也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雷锋同志为人们做了很多好事,这是一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讲文明做好事。帮助了别人,能使自己更快乐。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量,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为祖国争光,让我们一起弘扬民族精神吧。

乳山市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 李嘉欣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11篇

关键词:物理学家;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39-03

一、研究背景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它要求“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可是,在中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囿于课本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过分强调书本知识传承,疏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忽视了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了有效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改变我校(广安代市中学)物理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囿于课本教学等问题,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常规课堂教学为契机,结合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引入探究性学习的观念、方法,在常规课程教学中,真正使学生建立用科学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发现和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从2010年9月以来,我们开始了“用物理学家故事激励中学生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一)概念的界定

1.物理学家故事。物理学家故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图书查阅、网络媒体等获得的教材中涉及的“以探索物质的组成和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家——物理学家”的生平简介和科学成就等。

2.科学探究性学习。科学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二)校本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1.搜集编写《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由老师指导学生收集初高中物理教材中涉及的科学家生平、科学发现的过程、主要科学成就。期间组织学生交流资料信息及收集资料的过程、方法,谈心得体会,然后再指导学生深化研究,继续完善了资料,进一步探索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途径与方法,并由学生撰写小论文交流。学生把搜集的资料和心得体会交给老师,由老师统一整理编辑成为校本教材《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

2.指导学生使用《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向科学家学习,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献身精神,以及敢于批判质疑的求真务实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

例如:(1)讲万有引力时可以指导学生查看校本教材中关于牛顿发现引力定律的过程:在17世纪后半叶意大利物理学家阿尔方斯·博雷利(Alphonse Borelli)、英国物理学家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天文学家爱德蒙·哈雷(Edmund Halley)和数学家克里斯托费·雷恩(Christopher Wren)及牛顿本人差不多是同时在从事引力理论的研究。1666年,博雷利在察行星运动和木星的卫星运动时得出结论说:“毫无疑问,天体间必存在着一种使之相互接近的自然倾向力。而旋转运动在物体中又引起了一种使物体脱离旋转中心的倾向力。如果这两个倾向力,一个企图离开太阳,另一个则力图接近太阳,而它们又彼此相等,则该行星只能在离太阳一定距离的地方运动。假设在某一瞬时,行星离太阳的距离以及它的运动速度,是在离心力小于向太阳的倾向力时,则该行星便从大半径的圆转到小半径的圆上,并开始接近太阳,直到两力彼此平衡的位置。”

1666年,胡克曾在皇家学会做了一个实验报告企图找出物体重力与物体距地球表面高度间的关系。胡克认为重力与磁力、电力相同,必随离地球中心的距离增大而减少,后来,他又指出行星运动的轨道曲线必是某种恒力所引起的,行星对太阳的倾向力可从旋转中心具有某种吸引性质来解释。经过长期研究,胡克在1679年认为:“一切天体都具有倾向其中心的吸引力,它不仅吸引其本身各部分,并且还吸引其作用范围内的其他天体。”他还认为:“受到吸引力作用的物体越靠近吸引中心,其吸引力也越大。”1680年1月6日,胡克在给牛顿的一封信中写道:“假设吸引力是与两中心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实际上,自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Christian Huygens)1673年发表了离心定律后,胡克、哈雷和雷恩等人都于1679年推出了平方反比定律。他们指出:如果行星绕太阳运行于圆形轨道上,而其运转周期的平方与其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则可证明,作用于各行星的引力必与此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但他们都未能证明,行星的椭圆轨道是平方反比定律的结果。

在开普勒“三大定律”、胡克等“引力问题探索”、惠更斯“离心定律”、皮卡儿“地球半径”、牛顿“微积分”后,牛顿于1684年8月完成了“平方反比定律”的证明。万有引力定律建立后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解决了当时地球形状的争论;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法国数学家克雷罗计算出了木星和卫星对哈雷彗星的摄动作用、并预言了哈雷彗星经过近日点的时刻(1759年);1846年法国天文学家莱维利叶和英国天文学家亚当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用计算的方法发现了海王星;1930年3月14日用同样的方法发现了冥王星;20世纪以来对几百万光年宇宙结构的研究都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非简单地从苹果落地而得,这是他善于继承前人的成果、奋发好学、勤于思考的结果,他完成这一巨大综合工程是基于中世纪以来世世代代从事科学研究的前人的累累成果。

例如:(2)讲电磁感应时指导学生学习“电磁学之父”法拉第的有关知识:我国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了雷电现象的记载,春秋时期《管子》“地数篇”中出现“慈石”说明,古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40~546年)

发现琥珀摩擦起电和磁石吸铁的现象。然而,直到19世纪人们仍然认为磁和电是完全不同的物质,对它们的观察还停留在现象阶段。1802年安培说“我愿意去证明磁和电相互独立的两种不同流体”。库仑甚至断言:“磁和电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它们不可能相互转化。”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物理学的新篇章,后来安培、菲涅耳、科拉顿等科学家都在试图寻找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但他们都失败了。法拉第也开始了这一探索工作,经过整整十年的不懈探索,经历了失败、试验、再失败、再试验,最终于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被誉为“电磁学之父”。同时为学生介绍物理学家法拉第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一生等。

三、产生的实际效果

《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的有效使用,促进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的增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物理学科兴趣,提高了学生参与物理探究活动的热情,提升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兴趣。2008~2009年,由黄天平指导的高2009级、高2008级学生参加四川省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被学校选送作品4件参加区市展评,有1件作品获广安区二等奖,1件作品获广安市三等奖。

2.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明显增强。通过让学生参与校本教材的编写引领学生通过多途径了解物理学家对自然规律的发现、分析、总结、应用的过程,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包括观察、实验、推理方面的技能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的技能。让学生体会和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完成、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文化成绩的提高。如高一学生陈雪峰写到:“钱学森——中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当我看到钱学森的丰功伟绩,我的全身都热血沸腾。钱学森在外留学时,学习非常刻苦,可以说是三月不知肉味,可是,我呢,非常贪玩。当我看了钱学森的生平之后,我了解到一个人的成功,不在于他这一时一刻的奋斗,而是一点点的积累,由量转换为质的这样一个过程。不论是哪一位成功的人,他的发展过程是缓慢的,而他们的专心、耐心、求知心引导他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所以我决定向所有的科学家们学习,择其善者从之。以此来慢慢完善自己的思想观念,整体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做他们的追随者!”

3.学生的物理学科成绩不断提升。从下表可以看出,随校本教材的有效使用,教学实验班成绩逐渐提高,特别是课改年级(现在的2011级)实验班成绩比学校和全区成绩有更大优势,学校高中物理成绩也提高很快,探究性学习正在我校学生中全面开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表1“代市中学原2008级2班、2011级2班、现2011级1班与区市统考成绩比较表”

四、总结

在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作为目标,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服务的教学活动。《物理学家之科学探究》校本教材在广安代市中学的有效使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能够给在教学中有同样问题的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使更多的人受益。

参考文献:

[1]郭奕玲.物理学史[M].重庆:西南大学出版社,2005.

[2]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常龙生.高中物理课题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

第12篇

世界有了你,青年人多了一份向往……

世界有了你,强者懂得了一丝胆怯……

世界有了你,弱者拥有了一分力量……

山高人为峰

众人聊说:你告别了谷歌,而去创办“创新工程”时……“粉丝们”内心是疑惑的,“粉丝们”不解:“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这些令世人穷尽一生去追求的事业高度,你却幸福、坦然地向他挥手说再见,勇于走进那片陌生未知的天地……带着疑惑,苦思冥想,“粉丝们”从你的演讲中找到了答案:

“这是因为我跟随自己的内心,我愿意选择放弃种种。”

正是那随心而行的性情,让一次次大胆的放弃得以在一次次辗转间蜕变,从昔日的普通学生成为今日IT行业的风云人物……

你的人生是一次随心的旅程!

你的追求是心胸中一座座无边的高峰!

那屈原,追求的是爱国的情愫……

那梁启超,寻求的是富国的梦想……

那些今天“时代骄子”的青年学生们,你们的心峰在哪里啊?在哪里啊?……

心峰无疆路漫漫

想到这些我的思绪又不由得飞到了贝加尔湖畔。湖中不见船影,山顶覆满积雪,这里充斥着无边的荒凉。苏武,我想今日的世人已无法现象你当年的困苦。有人曾劝降你说:“人生如朝露,何以自苦如此?”而充盈你内心的却已不再是个人的疾苦,而是一腔爱国的热血,他伴随你度过了人生中最艰苦的十九载,虽只换得尽白的鬓发,苏武却无怨无悔,那段历史因你的存在而多了些许温暖,变得愈加美丽……

你追随心的故事,在千年后仍就传唱着。

让我们一次次心灵震颤,认清了心的方向……

追随心灵的故事在今日的中国仍旧上演:钱学森——每当我听到你的故事,总会心生感到自豪。美国,不管是在你那个年代还是现在,都是“无数国人”向往的“圣地”。无数中国人为了金钱、地位、与个人的成长留在了那片“圣地”。而那一声祖国的召唤一直充斥你的心房。这里没有优厚的待遇,没有先进的理念、设备,而你却毅然回来。或许在世界科技发展时中你不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中获得了永生、永生!

你个人的发展,虽因此而放缓了脚步,但中国却因你而腾飞、腾飞!

从平庸的人中,脱颖而出,你们生命所绽放的色彩,点亮了这个世界……

你们成功的秘诀便在于“不负我心”;不负我心,随心而动,让你们找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你们让“粉丝们”找到了方向,随心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