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11:45: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通俗音乐鉴赏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 要: 面对新形势,广大音乐教师要开动脑筋,选取健康、优秀、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作品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对学生进行有益的引导,从而达到提升审美的教学目的。
流行音乐(Pop Music),即通俗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的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现多指爵士音乐、摇滚乐、通俗歌曲等。流行音乐具有娱乐性、生活性、通俗性等特点,贴近生活,易于接受。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具有很明显的变化:开始对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接受、模仿能力非常强。学生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是符合他们正常心理的,是可以理解的。如何利用这种对歌曲的喜爱心理进行积极的引导?流行歌曲能否走进课堂?如何引导学生把审美的目光从表面的五彩斑斓引入更奇妙更高雅的音乐殿堂?
事实上,音乐教师已不再可能是社会音乐资源的垄断者和唯一提供者,教师的职责与功能必须转换,转换成为利用音乐资源的指导者、学生音乐生活的指导者。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一就是要让音乐教育从冰冷的理性回归到温暖的人性。在德国,普通学校音乐课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从电台、电视、录像、唱片等媒体中挑选音乐的能力,以便音乐融入学生的个人生活世界。而我们忽视的恰恰就是为学生将来一辈子学会与音乐打交道的本领,忽视了提高国民审美意识和艺术修养,以兴趣为基点的原动力。教师有责任把学生引进音乐艺术的广阔领域,让学生在有限的40分钟内接触更多的音乐形式,有民族的、古典的、有流行的,甚至将它们糅合在一起,使学生享受到音乐艺术所给予的无限乐趣。
一、激起学生的音乐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发展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既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同时亦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教材上的歌曲虽动听,但总唱难免会有些厌烦;而流行歌曲则以其新鲜的感觉吸引着学生,使学生能积极且精神饱满地学习,如果在这个状态下讲授一些重点内容和知识,复习一些常用的理论则能事半功倍。因此,我在各种类型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尝试导入学生们熟知的流行歌曲,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新知识的信心,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来吸引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能否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唱一首好的流行歌曲,弹一首优美的通俗钢琴曲,或跳一段流行的街舞,就完全可以把学生吸引住。
其次是所选的教学内容要吸引学生。“流行音乐”不应该只是流行歌曲的代名词,还应包括通俗钢琴曲、经典影视音乐和影视歌曲、轻音乐等。教师在教学中甚至可以引入流行街舞等流行元素。对于“流行音乐”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感兴趣是肯定的,关键还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筛选,让学生接触到优秀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有动感十足的《双节棍》,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东风破》、《花田错》,这三首歌曲虽是流行歌曲,但是配器很有特色,在乐曲中能大胆地使用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等,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歌曲引入民族乐曲的欣赏课中,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以及对于民族乐器更广泛的认识。再比如在学唱或赏析京剧唱腔的曲调时,可以加入周杰伦的《霍元甲》,在欣赏云南风味的乐曲时可以播放郑均演唱的《灰姑娘》,这首歌曲的前奏非常富有云南特色。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云南歌曲旋律的感知。还有诸如恩雅、陈美的通俗器乐曲等。
流行歌曲的融入只是中学音乐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切不可将其当作提高学生兴趣的灵丹妙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聚焦点仍应投射于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按照新课标和教材的要求,努力把教学内容教好,教生动,教得学生乐意去学习。教师了解、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必须培养、发展、拓宽学生的兴趣爱好,逐渐将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到更广阔的领域。
二、以情促情,寻找共鸣
我用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歌曲或已感知其美感的流行歌曲来进行渗透,使其与课本歌曲和欣赏曲产生“美感共鸣”,从而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
比如上《绿色家园》这一课时,我给同学们放了一首腾格尔演唱的《天堂》,听后,同学们的感触颇多,有的说:“听着那歌曲的旋律,仿佛自己亲身真的来到了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有的说:“听着那歌曲的旋律,使我刹那间想起了自己久别多年的故乡。”……更有同学联想到:蓝天,青草在今天多么可贵,但要想把蓝天,青草永远地保持下去,必须加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总之,音乐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是不能强迫的,只有让学生在自由、自觉的享受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获得情感的满足和愉悦,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心灵的净化而乐意受教。
三、比中审美,提高认识
很多流行歌曲中有提倡环境保护的,有倡导人间献爱心的,有呼吁全社会关心父母的,有赞美伟大祖国的,还有表现爱国的,像这些内容健康向上、曲调优美动听的经典流行歌曲,我积极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我认为,多听这些好歌不但能提高他们鉴赏流行歌曲的能力,而且能培养对美的感受。如歌曲《青藏高原》就以高亢嘹亮的音调,旷远悠长的节奏,优美舒展的旋律,令人深思的词意,将人们带到了雪域高原和那梦中的香格里拉。该歌曲所具有的那种摄人心魄并令人为之赞叹的美,确实能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可以给教师提供十分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的教学空间。当我问同学们哪一首歌最能表达出“人间处处真情在”的主题时,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爱的奉献》。”我问:“为什么?”“每当唱起这首歌,使我们联想起了手拉手援助灾区人民时的一个个动人场景,曲调深切感人。”像这样的流行歌曲,内容好,曲调优美,又能在学生们中广泛流传,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使音乐课堂充满了活力。
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有独立的感受和见解。要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首先要相信学生。我曾用一节课的时间请学生来谈流行音乐,喜欢流行音乐的什么?那节课,学生纷纷讲述了自己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比如喜欢周杰伦的学生说:“我喜欢周杰伦是因为他的歌曲风格多变,有的是说唱风格,有的是爵士风格,有的是中国民族风格。他是一个集作曲、作词、制作、演唱为一身的多面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听到这样的评价既感到惊讶又感到兴奋。惊讶的是学生并不是我所想象的只是喜欢明星们酷酷的外表和与众不同的音乐,而是能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有了自己欣赏的体会和感受。
当然,对于那些内容不好,嘈杂或是软绵绵的,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流行歌曲,我则通过比较,以此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他们能在我的正确引导下,初步具备对于流行歌曲美丑、优劣、良莠、高下的识别能力,鉴别出哪类流行歌曲可听,哪类流行歌曲不可听,从而能在健康、活泼的气氛中感受流行歌曲。
四、挖掘新资源,拓宽新视野
运用新课程理念,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高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我在完成现有教材内容的同时,运用新课程理念,挖掘和开发课程资源,每学期增加了两课时有关流行音乐的内容。
这些内容,有的需要教师牺牲大量的业余时间去收集资料,准备素材;有的需要学生课前收集大量的资料,或通过网络查找相关内容。在这准备的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又使学生学会了怎样学习音乐,主动去探究、去辨别,从而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不是媚俗地迎合,不是简单地随大流,而是有选择、有目的地将那些健康向上、适合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的优秀作品引入课堂。通过引入流行音乐进课堂,我发现师生距离更近了;通过让学生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民族、民谣、校园民谣、外国流行音乐……),学生的音乐视野拓宽了,接触了多元的音乐文化信息,并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艺术需要百家齐放、百花争鸣,不拘一格地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教学,丰富教学资源,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和艺术审美能力,是初中音乐教学的必然趋势。新课标为教师在音乐教育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新课标为指导,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真正使学生做到学习音乐、喜爱音乐、选择音乐、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彭红梅.对大陆当代流行歌曲的立体透视.音乐探索,2000,(01).
[2]莫煜红.当前低级流行歌曲对学生危害及对策.中小学音乐报,2001.12.
[3]秦德祥.走出两难境地——“流行歌曲进课堂”面面观.中小学音乐教育,2002.5.
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因此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还可以唤起学生的美感共鸣,提高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情感体验;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教学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音乐欣赏课的学习,可以开发孩子智力、陶冶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他们良好气质修养等;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感情,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音乐是表现情感的艺术, 欣赏者必须用自己曾经历过的生活知识、体验所听到的音乐感知。可是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生尚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这是上好音乐欣赏课的又一大难题。
做好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不仅要丰富小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更要加强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感受。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随着时间流逝而流动,那么,在音乐欣赏课中,我们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抓住这瞬息即逝去的音乐,激发起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呢?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小学音乐欣赏兴趣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1 丰富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这对音乐美的感受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初始阶段的情感内容比较单薄。小学低年级学生只适宜演唱一些轻快活泼、悠扬优美的歌曲。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情感不断丰富.可以逐步演唱雄壮的、优美的、抒情的歌曲。以后扩展到欣赏情感有变化、较复杂的乐曲。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表达结合起来,使他们能逐渐从现实生活的情感体验中,储存各种情感.丰富音乐心理的“内在图式”。例如知道上行音调多表现兴奋昂扬的情绪,而下行的音调则常与悲哀、痛苦相联系等。这些音乐的表现形式的把握,必须依赖丰富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1 选择学生喜欢的音乐
一些教师认为教材上的曲目都是精选的经典作品。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但事实上“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唱歌,但很少喜欢唱教材中的歌”。面对这种现象,我们要困势利导,积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他们喜欢的音乐。如果教师尊重学生的选择。把一些学生喜爱的、优秀的通俗音乐引进课堂,并且进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逐步丰富他们的欣赏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欣赏习惯。
1.2 选择学生喜欢的教法
传统的音乐欣赏大致分为以下四步:(1)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及思想内容;(2)初听作品,有整体印象;(3)曲式结构分析.讲解作品;(4)复听作品。逐步欣赏音乐……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及进行德育渗透时.忽视了音乐的艺术性、审美性。雷默指出:“当艺术被看作是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我们与其向学生肢解示范歌曲,不如渲染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氛围中自己诠释作品。教师要以自身炽热、强烈的感情点燃学生情感的火焰。
1.3 尊重学生的理解
阅读一本科学著作、学习一个科学原理,人们绝对不能随意加以发挥,但欣赏音乐恰恰相反.“欣赏者必须调动自己整个心灵通过审美再创作达到对艺术作品的超越.使艺术欣赏活动成为个人欣赏活动”。这也就是说欣赏音乐时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部作品都有特定的历史性。比如在欣赏《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时。有的学生提出异议:歌词没有时代气息。面对这样的观点.我们是顾及自己的面子一棒子打死,还是鼓励他们继续和自己“作对”呢?这值得我们深思。
2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唱。学生跟着一句句学唱,现在需要我们小学音乐教师和学生达成一片,共同的学习新的知识,体现一种综合课型。在课堂上,学生以身体作为一种“乐器”,随着音乐自由的运动。每个学生都会对所听到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样充分的发挥了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动性。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快乐!在欣赏《采茶舞曲扩时,通过学生的初步感受,引导学生用歌舞、晃身,点头,拍手等各种形式参与进来。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老师可以问一些较难的问题;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问一些简单的问题。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老师要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的语言。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体验音乐的情绪,了解和熟悉音乐语言,领会和感悟音乐作品的内容,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是音乐欣赏的首要目标。
结语:
欣赏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陶冶情操、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欣赏就是为了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之情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得自我满足和自我发展的实践过程。”传统的欣赏教学一般为先介绍作品基本情况、创作背景、作曲家情况,然后进行欣赏,而这种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造成的结果是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不知所云.使学生不喜欢音乐欣赏课.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祖萍萍 小学音乐欣赏课的视听结合[期刊论文]-商情2009(29)
[2] 张瑞 论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期刊论文]-成功(教育版)下半月2011(2)
[3] 蔡淼 从"审美"着眼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期刊论文]-科技咨询导报2007(19)
[4] 李林.郑文珍自制教具对落实科学新课标的价值分析[期刊论文]-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4,14(6)
[5] 朱志红 浅谈小学音乐的欣赏教学[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19)
[6] 周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之我见[期刊论文]-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1(4)
[7] 戴建芳 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探索[期刊论文]-音乐天地2008(10)
8. 谭玉凤 我校自制教具的实践与探索[期刊论文]-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关键词:文学 艺术 文艺资源 文艺活动 文艺氛围
我国教育历来重视文学教育,而对其他类型的艺术教育比较忽略,这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一是妨碍学生对各种艺术类型的学习进步,二是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三是增加了文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负担。众所周知,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其他艺术类型与文学共同构成艺术,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平台,它们是相互影响关系密切的,在教育领域也一样。目前,我国普遍存在这种情况,音乐、绘画等等教育不受重视,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比较薄弱,那么,怎样充分利用文学的带头作用,增强语文学习的效果,进而推动宣传和学习其他的艺术类型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以下就此提几点建议:
一、开阔视野,利用社会文艺资源
社会是文艺的源泉,学生接触文艺的渠道非常多。有直接接触的,比如博物馆、文化宫等等,包括景德镇的陶瓷展销、春节的花卉展销都可以是学生感受文艺的场所;间接接触的就更多了,内容也更丰富,影视、网络、广播,比如固定的音乐频道,综艺节目等等,甚至连频繁的广告也成为了艺术品。
这么庞杂的文艺资源,我们要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知识介绍,再慢慢地培养文艺欣赏的技能和自觉性,养成习惯,当然,也是更好地为语文学习服务。
首先是挖掘学生的生活文艺资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鉴赏技能。平时学生在写作文、日记的时候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去挖掘身边的文艺资源,让他们去发现生活艺术。例如,近年来人们热衷于文物,教师可让学生搜集情况,了解到本地较多出土的文物,再让学生去搜集相关文物的鉴赏知识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并组织去博物馆参观,然后让他们把喜欢的文物和保护建议写下来。如果学生有兴趣,还可以多组织类似活动。例如,学生现居住的城镇,有许多房屋是解放前建造的,可以让学生在回家的路上好好地观察房屋的风格,再找来建筑知识帮助鉴赏,这也是写文章的好素材。又例如,学生对景德镇来本地展销的陶瓷很好奇,他们掌握了一些鉴赏知识后,可回家向父母宣传,再跟父母一块儿去看展销,然后在班上向同学介绍自己印象深的或者买到的工艺品。生活是非常丰富的,只要稍加引导,学生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视野会越来越开阔,进行语文训练的机会就会不断地增加。
其次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观看专题文艺节目,增强学生系统鉴赏的技能。这类节目,生动形象,网络影视都非常多,观看多了可以较系统地了解中西方的文化艺术。教师要作适当的指导,并与家长配合,让学生在家里自觉地观看,逐步养成习惯,提高自己的文艺修养。例如,在爱尔兰风格的《大河之舞》播放后,踢踏舞的节目很流行,学生也喜欢看,可介绍他们去看音乐频道的经典节目,系统地了解,然后要求他们经常看这个节目,了解世界的通俗文艺的一些流派,诸如古典辣妹、莎拉布莱曼等等。又例如,学生对流行的山歌感兴趣,可以借此让他们观看影片《刘三姐》,说说新旧山歌歌词的变化和原因。引导学生观看文艺节目,不能够完全放任,要计划好,组织他们在固定的时间观看,最好也让家长共同参与,如果时间与上学有冲突,可以让有条件的家长预先录制好,合适再看。当然,学生不是专业人士,观看时要求了解就行了,不要太讲究学术。例如,学生了解绘画,能够知道中西方历史的异同,名师名画,大概的流派风格就可以了。这些工作有时与语文联系密切,有时则不很密切,不过,语文学习是不急功近利的,等到要用的时候才去认识就太迟了,谁都知道,意大利的建筑音乐与我国的语文看起来是不沾边的,但谁也不能否认它对阅读朱自清《威尼斯》的帮助。
二、培养兴趣,开展课外文艺活动
课外的文艺活动是围绕语文来展开的,例如,学习《雷雨》选段,可让学生观看电影,深入了解人物性格,并说说戏剧与电影表演的区别。必要时,这类的活动可以请其他科目的教师参与。例如,学习诗词曲,可选择一两首诗画性强的,如《迢迢牵牛星》、《饮酒》之类,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请绘画教师根据学生找出的意象来想象作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情感思想和巧妙构思。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兴趣,又可以让他们掌握相应的方法,以后再碰到类似的情况,学生就可以运用相应的技能去学习了。
围绕语文来展开的课外文艺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辩论、参观考察、表演和鉴赏等等,不管方式如何,关健是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和实践,一般做法是从语文入手,再与艺术融会贯通。例如,让学生找找他们所学的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再看看他们听过什么样的跟月亮有关的民乐,如果听得不多,教师就介绍他们听听民乐《二泉映月》、《月牙五更》、《汉宫秋月》等等,看看月亮的含义在文学与音乐中各有什么异同,由此看出中华民族的什么心态?他们还听过什么样的民乐是反映出这样的心态的?这些民乐为什么没能普及,如果推广民乐要做些什么工作?又例如,学习《呐喊》后,可让学生想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再介绍他们看鲁迅编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介绍画家的创作意图和风格,再回过头去读读鲁迅的作品,加深理解课文的人物性格。解决了这些之后,让学生准备下一个鉴赏内容,去找找同名《呐喊》的爱德华・蒙克的作品来比较,看看人物的情感有什么异同,并了解爱德华的创作风格。参观考察则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例如,让学生看看广场、街头、公园这些生活场所合适安置些什么样的雕塑,公共的单位如政府部门、电影院、剧院应该做怎样的建筑设计,甚至林荫道、街道花卉都可以是考察的内容,搜集起来可作为社会调查小论文的材料。表演,一般是改编学习过的课文或者课外读物来进行的,例如《项琏》、《陌上桑》,在学生改编成的剧本或者片段中挑选出优秀的来演出。辩论,大多是就某个有争议的话题来进行,例如多数学生很喜欢《大河之舞》,不喜欢芭蕾,少数则喜欢,教师可让他们分组搜集资料陈述各自的理由,去说服对方接受,辩论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两种舞蹈的风格及其艺术价值,纠正错误的看法,辩论是训练语文听说技能的极好方式。
开展上述课外活动,教师要端正思想,不要老是认为文艺太难太深,学生不理解做不来,其实认识是有阶段性的,即使肤浅,学生也会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够因为难和深就不让他们去认识,而且现在做的是推广普及工作,不去认识,学生的文艺水平更不可能提高。
三、主动学习,感受课堂文艺氛围
首先,在课堂上,要从教材、学生和教学三个方面去考虑,启发学生主动学习,感受文艺。例如,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诵,配乐使用古筝《出水莲》。学生理解课文之后,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会用荷花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启发学生回忆周敦颐的《爱莲说》,想想荷花象征的是人的什么心性,在文章中又反映了朱自清什么心性。然后再让学生听古筝曲,深入体会荷花的含义,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说说这样配乐朗诵的好处。当然,课堂的教学方法是灵活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例如,学习朱自清的《威尼斯》,在讲到意大利歌女酽酽的歌喉时,让学生听听威尼斯的民歌,适当感受就可以了,不必也来个配乐朗诵。
其次,要让学生掌握适当的方法,培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时候,启发学生抓住关键字眼:碧绿、一丝丝漏下、蓝朵(触觉)、飞声(听觉),找出构图的视角,再通过简单的配色作画,然后与相应的语言文字对照,感受秋的清、静(重点写清)。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据此去学习写秋果的自然段,通过构图绘画感受秋的七八分成熟,进一步体验秋天的清。等到学习朱自清的《威尼斯》,教师稍稍点拨,学生就可以运用想象构图作画来体会威尼斯运河边上圣马克方场的艳雅景色了,当然为了强化效果,在想象之后,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让学生观看实况录像。
论文摘要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学中不光要有课堂教学,还要进行课外教学,课外教学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高雅音乐,还要有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流行音乐。而且,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要适当地调整教学内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在教学任务允许的前提下对音乐课程进行合理设置,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音乐专业的音乐教学,一种是非音乐专业的音乐教学。笔者所在的院校属于后一种情况,所以主要针对后一种情况进行论述。
1 丰富音乐教学形式
对于高职院校非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音乐课能安排课堂教学,那就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让每个学生充分地进入到音乐中,享受音乐;如果不能安排课堂教学,那么课外音乐生活要丰富多彩,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1.1 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课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欣赏教学是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通过想象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对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课程是高职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程,是培养大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一门重要课程。音乐欣赏课不仅要有高雅音乐,还要加入适合大学生心理的流行音乐。传统的教学内容不太受学生欢迎,而流行音乐则以其贴近生活、通俗易懂、引领时代潮流而占据学生音乐生活空间。
最近的几年里,大大小小的演唱会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音乐排行榜、演唱会、歌友会等与音乐有关的名词对于大多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陈慧琳、周杰伦等歌手以及音乐团体更是耳熟能详,而对于古典音乐喜爱的人就越来越少了。但是在大学的音乐欣赏课中对古典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欣赏却还是占有大部分。笔者曾经对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在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上,喜欢高雅还是流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选择流行歌曲,而选择交响乐、艺术歌曲和民族音乐等欣赏内容的学生则较少。翻开所使用的教材,几乎没有流行歌曲的位置,因为教师认为只有高雅音乐才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质,一提到流行歌曲,大多还是联想到情啊、爱啊,认为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其实不然,很多流行歌曲内容也很健康,对学生思想教育上的帮助不亚于高雅音乐。笔者曾经有意识地在课堂上进行比较欣赏,先欣赏《我爱你,塞北的雪》《我爱你中国》,结果学生反映比较平淡,根本看不出那种热爱的感情,而且因为唱法比较专业,他们只能听而不能跟着唱。但是在放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等时则表现得比较充满激情,而且能够跟着音乐唱上几句,谁又能说这几首歌所表达的意义不好呢?
其实,在流行歌手以及他们所唱的歌曲中,有很多意义都是非常好的。比如韩红的《天亮了》,从侧面表现了父母无私的爱,所以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表达了不能放弃梦想,要坚持到底;等等。对于这些歌曲,学生表现得非常热情,下课时仍然意犹未尽,甚至课间10分钟都要求继续欣赏,而且对乐理知识的讲解也非常有帮助。很多教师都头疼乐理的讲解,因为学生是非专业的,感觉很难对他们讲清楚音符、节奏等,但是因为学生喜欢流行音乐,可以借助旋律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他们唱得更好。可见,对于流行音乐不能一概而论,要有选择地进行欣赏,这比只欣赏高雅音乐,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反映平淡要好得多。
1.2 音乐社团
为了更好地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单单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的各种音乐社团活动。开展社团活动是一种很好的高职音乐教育形式,是对音乐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如潍坊科技学院、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有专门的大学生艺术团,在艺术团中又按不同的艺术形式分成不同的小社团,并且有专门的教师进行指导,教学效果比较好。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开设音乐课的学校把社团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而没有开设音乐课的学校则把社团活动作为主要的音乐教学形式。高职音乐教学的课内时间是有限的,而诸如合唱团、舞蹈队、器乐团等学生社团,活动形式多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即使对于爱好者较少的戏曲、曲艺等在课堂上出现较少的艺术形式,学生社团也可以发挥积极的补充作用。另外,学生社团通过组织排练、参加演出、举办校园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不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也为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协作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社团活动看成是学生课外的娱乐活动,而是要充分重视社团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正确引导,大力支持,使课外社团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
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应该围绕积极健康的主题开展,正确定位社团的活动导向,建立明确的社团管理制度,安排固定的分管、指导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还应该制定配套的监督、激励制度,对于出色的团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对于不良的团体和个人,进行批评教育和指导。高职院校社团活动应该体现尊重学生主体的原则,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个人的选择,针对不同学生的优点和弱点,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发展机会。
1.3 举办晚会
晚会是学生比较乐于接受和参与的音乐教学形式,特别是小范围内的晚会,比如一个班或者一个系部的晚会,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每个学生都可以在晚会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和锻炼。晚会的整个过程,从筹备、进行一直到结束都需要学生的参与,而学生不管是筹备晚会的,还是参与演出的,整个过程都被音乐感染着。就是作为现场的观众,也能在晚会进行时通过观看同学的演出强烈地感受音乐,感受艺术。相对于其他音乐教学形式,举办晚会更能激发每个学生的热情,增强班级和系部的凝聚力。
2 合理设置课程
2.1 根据学生兴趣安排选修
目前,在高职院校中,音乐课主要还是采用公选课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还是凭着对音乐的兴趣来选课。但是目前各高校在音乐方面开设的公选课基本上还是采用音乐鉴赏的形式,只有少数学校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开设其他类型的音乐公选课,比如葫芦丝、吉他、合唱等,这类公选课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不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
在进行公选课的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通过调查和上课情况来看,学生对技能性的东西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声乐方面,比如合唱可以作为音乐公选课考虑的对象;在合唱课中,学生不仅要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还要做到与其他声部协调好,并且能够学到指挥,这对当今社会中要求的团队精神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器乐方面,可以将选修的学生组成小的乐队,同样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精神。
2.2 根据教学实际安排选修
在设置音乐选修课时,要根据整个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一是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选修课。以笔者所在单位为例,如外语专业可以开设外语作品赏析、外语歌曲演唱等,计算机专业可以开设电脑音乐制作等。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开设选修课。比如对戏曲感兴趣的学生,开设戏曲选修课;对某类乐器感兴趣的学生,开设乐器选修课。三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开设选修课,可以分为有基础的和无基础的。四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选修课。这种选课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性,采用的是“学生聘老师”,只有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认可了,教师才可以上这个课,这样也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2.3 建立课程考核体系
在各个高校中,运用最多的课程考核方式是学分制。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办学类型,办学时间较短,办学经验较少,这种现状对学分制改革的实施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由于办学时间较短,一些旧有的制度框架和观念束缚相对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学分制改革的推行减少了障碍;另一方面,由于办学时间较短,管理基础较薄弱,教学改革的经验不足,因而在学分制的推行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高职院校的音乐课程考核,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音乐欣赏课,可以探求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的欣赏途径,因而建议教师多组织学生对授课的内容进行思考、发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可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考试时可采取开卷的形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乐理课采取笔试答卷的形式;实践课可采取面试的形式,由学生唱奏或表演几个本学期所学的作品,并接受教师的现场提问,由教师当场打分;参加社团的学生,考核合格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音乐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听听音乐、放松身心,而是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优秀的音乐作品,体会美妙生动的音乐语言,用形象的思维方式来达到作品内涵与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进而提高自身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同时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满足他们对音乐的爱好。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情感世界比较丰富,兴趣也很广泛。教育者要准确把握高职学生音乐学习心理,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讲课过程中把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效结合,不断探寻最佳方法,充实教学内容,大胆创新,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构建顺畅的沟通平台,才能使每一堂音乐课都充满生趣,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的殿堂,感受音乐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高雁南.高职的音乐教育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8)
[2]王靖怡.让葫芦丝走进理工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堂[j].现代经济信息,2009(4)
[3]张文.高职非艺术专业音乐欣赏课教学思考[j].职业时空,2009(9)
[4]马琦.对高职非音乐专业《音乐鉴赏》教学的思考[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09(20)
一、古今乐教内涵外延之异同
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乐教显然迥异于古代中国的传统乐教。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体现在内容上。在乐教形式上,最为显著的不同在于,古代乐教是依附于各类文教之中,作为六艺之一杂附其中,而现代乐教则经历上百年的近现代化历程和欧风西雨的冲刷,发展成一个业已独立、日趋完善的学科教育体系,尤以高师乐教的发展为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高师音乐系科积极创造条件扩大招生规模,并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办学,历经数十年改革与努力,为我国基础乐教输送了大批术业有专攻、且有较强教学能力的音乐师资,缓解了我国乐教师资长期以来的缺乏窘况。嗣后,随着高师乐教的普及与发展,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更将培养目标由长期以来单一的培养基教乐师的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培养方向,并对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提出了熟练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乐教基本技能、游刃有余地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变化的新要求。时至今日,高师乐教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学历、职称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师资教学水平也有了大幅提升。今天的乐教已被教育界视为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乐教改革业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重要的、极具创新意义的内容。由于乐教的实施效果和乐教改革的成效大小均系于乐教师资在思想观念、角色定位、素质水平、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素养高下,为此,专为培育乐教师资的高师乐教质量的高低就成为决定我国乐教改革成败和乐教推行效果的至关重要的一环,高师乐教课程体系改革问题也随之成为关键问题。
二、当代高师乐教课程体系之窘况
我国高师乐教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源自前苏联以繁琐哲学和过细分工为特色的专才教育模式。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在这一乐教模式和课程体系下培育出的乐教师资普遍存在着专业口径狭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对乐教工作兴趣单调、缺乏科学理解、音乐教学缺乏个性、难以适应社会变革新形势下的新需求等突出问题。导致这种窘况的原因固然是多元的,但高师乐教课程体系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显然是难辞其咎的罪魁。
详览当代高师乐教课程体系则不难发现,其弊主要集中于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五大方面。首弊当推高师乐教课程体系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化趋向,即照抄照搬专业音乐学院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科课的“三层楼”式总体框架和课程体系。这一框架和体系设置追求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极力强化专业纵深发展的窄、专、深,忽视师资教育的独特属性和专业学科的横向联系,极具专业排他性,导致课程越来越细越教越深、学生知识面奇窄和社会适应性奇弱的尴尬局面。二弊则是课程设置同构同质化与比例失调倾向。据统计,我国高师乐教课程涵括公共文化课、音乐学科专业课和教育专业课三块,其中,公共文化课课时仅占总课时的 21%,远低于美、日、德 33%―40%的占比,且音乐专业生源文化素质亦远低于普通高校生源,严重影响着未来各层次乐教师资人才质量;音乐学科专业课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配比严重失调,专业课课时远大于专业基础课,单一的培养模式、过细的专业分科导致专业基础薄弱、综合化程度低下,所育乐教师资专业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较低,难以适应当前乐教形势需求;最能体现师范性、解决如何教问题的教育专业课课时仅占 7%,远低于美、德、英的 20%、 33%、35%的占比,难以凸显乐教师资教育的师范职业性和教育学术性。三弊体现在课程观念、内容及教材的陈旧脱节。现有的高师乐教课程内容设置往往一仍其旧,不能及时反映乐教最新成果和学术热点,主干课程内容不突出,专业基础课内容缺乏综合性,专业选修课开设盲目、结构失调、缺乏针对性、缺乏实践性,脱离基础乐教实际、脱离高师乐教特点、脱离培养目标,尤其缺乏与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相关内容的跨学科内容。四弊体现在教学方式的模式单一、新创不足。现有的高师乐教中,乐理讲授过分突出系统而严谨的理论性,技能讲授过分强调纠偏改错的随意性而忽视普遍性教学实操问题的理论指导。五弊体现在课程评价五重五轻的错误导向上。评价内容重学科知识轻综合实践,评价标准重共性和一般趋势,轻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评价方法重笔试量化,轻质性思想含量,评价模式重被动消极被评的单一模式,轻多元参与交互作用的新型模式,评价重心重评价结果,轻形成性评价。
三、未来高师乐教课程鼎革之新途
针对前述我国高师乐教蓬勃发展过程中现存的亟待解决的五大突出问题,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和广大乐教工作者们展开了长期的积极探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例如,杨海云《高等音乐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孙华、王永芳《高师音乐教育中学生“从教”能力的培养》等探讨了高师音乐专业整体教学思路;熊小明《高等师范音乐专业钢琴教学论略》、邓婕《关于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定位的思考》则重点研讨了钢琴教学思想的转变;闫春雷《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之比较》、周曙《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等则重点探讨了声乐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变革。这一系列成果均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和路径探索,更为本课题研究的广泛展开和深度掘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总的来看,目前探讨高师乐教中乐理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研究仍属相对薄弱应我国高师乐教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前贤研究成果基础之上,从高师乐教的实际出发,深入探讨高师乐教中的乐理教学问题,探索建立具有师范性和实用性的高师乐教中的乐理教学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求,就成为当前我国高师乐教鼎革首当其冲的重要课题。
要根本解决当代高师乐教课程鼎革问题,至少须从两大方面入手:第一,突出高师乐教师资教育的师范性,构建新的师范音乐理论课程体系。要有效凸显师资教育的师范性,就必须变革当前割裂课程间横向联系的分科教学模式,打通壁垒、融通门类、互渗互补、强化实效;必须在总体框架上对现有高师乐理课程设置展开分门别类、合并优化、精简重组、扩容增量的变革,以期强化课程间横向联系,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具体方略有四。其一,对音乐基础理论课,宜将乐理课与视唱练耳课合并教学。其二,对作曲基础理论课与师范性理论课,应改变以往将和声课、曲式课、复调课、配器课等分期割裂教学的现状,宜将和声课作为连接点,开设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课,并将其分为四部和声写作教学、多声部音乐分析教学和多声部音乐写作教学三部分进行教学,使音乐基础理论课和师范性理论课有效衔接,实现和声与即兴伴奏、歌曲创作与合唱指挥“两个结合”。其三,对音乐学基础理论课,宜将其与音乐鉴赏课合并教学。其四,对专业选修课,宜针对不同需求适时适当开设,如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加大知识的难度、
的环节,相关成果还较为有限。为此,顺深度,开设和声、曲式、中西音乐史等选修
课,以适应考研要求;也可针对喜爱流行音乐的学生开设通俗音乐史与音乐鉴赏、摇滚乐鉴赏等选修课,指导学生正确欣赏流行音乐与流行文化等。
第二,突出高师乐教师资教育的职业性,改良教材、改革考试形式。教材编订和考试形式是一切学科教育的风向标和指挥棒。要有效突出高师乐教师资教育的职业性,首当其冲的就是,紧紧围绕乐教师资培育目的,改良现有高师乐教的乐理教材,剔除既往所沿用的传统音乐院校教材中难度过大、专业面过窄、专业程度过深的弊病,适当添加近现代音乐、民族音乐尤其是中小学音乐课本中经常接触的内容,形成“一纲多本”的多样形式,凸显时代性、应用性、实用性、适度性、师范性的特质。在考试形式方面,也应明确考试目的,尽量减少应试教育中死记硬背的题目,增加检验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大胆探索和创新能力测试的分量。如多声部音乐写作与分析课的考核宜加入键盘和声的考核;音乐学基础理论课的考核应以客观题与主观欣赏题相结合;而歌曲创作则宜以舞台考查取试,即以原创音乐会形式进行考核,既检验学生的创作能力、配器能力,也检验其相关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演唱演奏能力,甚至合唱指挥能力。总之,当代高师乐教课程鼎革既应在培养基础乐教师资“唱、奏、跳、讲、编、写、演”等专业素养的“一专多能”上下功夫,强调师范类乐教知识技能的广博性;也要在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中更加注重实效,更加强调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考核。
期待当代乐教早日回归音乐之本,期待乐教师资人才辈出的局面早日到来。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2013年度课题“关于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整合的研究”(项目编号:SQ132042)。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院校;音乐教育;课程建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2(c)-0115-03
目前,体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开始进入规范化教学管理和科学化课程建设的阶段。构建音乐课程的教学体系成为体育院校音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1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音乐教育的实质是审美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修炼人性、完善人格。从这一点来说,音乐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终极是交合的。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实践以及研究表明,体育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体育作品的创作水平和表现能力。在体育中有很多项目是与音乐密不可分的。体育作品中不乏音乐要素的存在,体育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对音乐要素的掌握和运用,体育作品的表现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音盲会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优秀的体育作品,一个不通五音的人会以肢体语言深刻地表达音乐内涵。因此,密切结合体育院校专业特点,科学调整课程内容,切实改革管理体制,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体育院校音乐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2体育院校音乐课程现状分析
在全国普通高校全面普及音乐教育的大潮下,高等体育院校的音乐教育也从无到有,并取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实践的不断积累,我们也逐渐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3个方面。
2.1课程目标不明确
高等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作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与其他普通高校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而体育院校以其专业性、特殊性,其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也应更具针对性。然而,这种针对专业性质的音乐课程目标设置在实践中却并没有体现出来。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目标与其他普通高校并无明显差异,忽略了音乐与体育的学科交叉,淡化了音乐对体育教育以及运动训练的重要作用,忽视了体育院校大学生运用音乐完善体育作品、提高训练成绩、科学进行运动恢复等现实能力的培养。
2.2课程体系不健全
健全、系统的音乐课程体系是音乐教育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保障。但是目前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体系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课程设置不合理
音乐课程主要由3大模块组成,即“理论课”“欣赏课”“实践课”,但据笔者通过学术会议以及院校交流的调查显示,目前的状况是:以音乐欣赏为主,缺少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这种课程设置忽视了体育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音乐理论几乎不会,音乐常识基本不懂。这种状况下的音乐欣赏无异于鸭子听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2.2教材不规范
体育院校的音乐教育缺乏针对体育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编写的教材,教师往往按照专业院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来上课,忽视教学对象的个性化。目前市场上只有一本跟体育有关联的音乐教材,是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的《音乐知识与体育音乐》,但是音乐与体育结合得仍显欠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因此,撰写一本与体育密切结合的、有针对性、有特点的体育院校音乐教材是当务之急。
2.2.3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质量。当前体育院校音乐教育普遍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就是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落后。其现状是: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很多院校是一位教师“一手遮天”的状况。授课任务繁重,疲于应付讲课,难以分出精力研究教学改革和进行自身的知识更新。缺乏学科交叉,学科建设难以发展。
2.2.4教育设施不完善
教育设施不完善是体育院校音乐教学面临的普遍问题,现状是:没有专门的多媒体音乐教室,设备短缺,经费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体育院校音乐教学大多采用大班授课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调动,实践教学难以实施,更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3组织管理不统一目前我国体育院校音乐教育的管理方式可归结为如下3种。
2.3.1专业院系管理方式
一些体育院校成立了体育艺术院系,这些院系在承担体育相关专业音乐课程的同时,还承担着全校音乐教学和活动的任务。这种专业院系管理方式有利于音乐教育工作稳步有序地进行和教学效果的改善,有利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师资培养。但是由于专业教师把主要精力投于专业音乐教育之中,影响了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投入和质量。
2.3.2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管理方式
一些体育院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学中心,挂靠在专业艺术院系或独立设置,作为公共艺术课堂教学和行政管理机构,意在区分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这种新体制既能活跃校园文化艺术生活,又能够内引外联,充分利用本校艺术院系和社会优秀师资力量,但是容易造成艺术教师队伍的人为分割,不利于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2.3.3公共艺术教研室(组)管理模式一些规模较小的体育院校把艺术教师组织成一个教研室(组),挂靠在人文社科类院系里,这种管理体制下的音乐教育只是某门课程的教学,教师尽力而为,不能成为体系。
3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建设的思考
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既有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又有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音乐课程。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应建立限制性、交叉性、趣味性、多元性、科学性、独立性、合作性的特殊体系。
3.1音乐课程目标建设——限制性
课程目标是学校课程价值的具体性体现。成功的教学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也就是音乐课程功能的明确。体育院校音乐课程目标建设的限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为体育教育以及运动训练服务
在体育中有很多项目是与音乐密不可分的。体育作品中不乏音乐要素的存在,体育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对音乐要素的掌握和运用,体育作品的表现离不开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运动训练中音乐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运动恢复、赛前热身等。这些都需要有科学的音乐教学的指导才能够实现。
3.1.2为体育大学生提升情商服务
传统观念对于体育大学生的评价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人文与科学相融合”教育理念的提出,现在的体育教育追求的是将项目教学变为项目教育,将传统体育教育中的“物化教育”转变为“人的教育”。技能教学是手段,人性修炼是目标。体育院校培养的不再是只有技术而情感匮乏、头脑简单的人。因此,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还应以提升体育大学生的情感、人性为目标。
3.2音乐课程内容建设——交叉性
围绕体育院校限制性音乐课程目标,其音乐课程内容应体现音乐与体育的交叉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2.1音乐欣赏课程的选材应以形象音乐为主
音乐欣赏课以其轻松娱乐性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但是体育院校大学生音乐基础比较薄弱,音乐素养普遍偏低,欣赏非标题音乐,特别是国外的音乐作品,对于他们而言根本听不懂,更谈不上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了。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选材就显得尤为重要。形象音乐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就是比较合适的内容。形象音乐就是指标题音乐中音乐形象比较鲜明的作品。比如法国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就是一部非常适合的音乐作品。该作品刻画了13种特点迥异的音乐形象,运用不同的节奏描写动物运动的特点,刻画了领羚羊、乌龟等动物形象;运用乐器的独特音色模仿动物的叫声,刻画了鸟笼、长耳朵的角色等主题。还有一部分音乐题材是学生们较为熟悉的旋律,比如《天鹅》、法国民歌《啊!妈妈你会对我说吗?》、巴赫的《康康舞》等。这样的选材会使学生克服对古典传统音乐的畏惧和排斥心理,启发他们以音乐的思维去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感悟音乐、享受音乐。在运动竞赛中,形象音乐的欣赏已成为调节运动员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3.2.2音乐实践课程的内容以节奏训练为主
音乐实践课是体育院校音乐课程中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它包括实践技巧、表演与创作等。特别是节奏训练课程,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节奏是体育与音乐的共同点。一部音乐作品没有好的节奏就不会有感人的律动,音乐形象的刻画将无从谈起。一个体育作品没有好的节奏支撑就不会有完美的表现。运动中充满了节奏。比如带有音乐伴奏的运动项目:艺术体操、健美操、瑜伽等。还有一些不带音乐伴奏的项目:篮球的三步篮动作、足球的障碍带球动作等也都是各种节奏型的组合。对体育大学生内心节奏感的培养是辅助体育大学生运动训练的有效手段。
3.2.3音乐常识课程的目的应以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为主
音乐常识主要应包括乐理常识、曲式常识、体裁常识、乐器常识、视唱基础知识及音乐欣赏常识。它应以体育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训练和娱乐中经常遇到的常识性音乐知识为主。以音乐史课程来说。音乐史主要是介绍中外音乐发展过程,通过对音乐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每个时期各民族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音乐家的音乐创作及其音乐作品风格,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院校的音乐教学一定要重视课程内容的交叉性,使体育大学生主动感知音乐内涵,享受音乐乐趣,辅助专业学习,达到音乐教育的最高审美效果。
3.3音乐课程教学方法——趣味性
很长时期以来,我们体育院校的音乐课程没有认真研究教学对象,因此也没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法,只是单一地使学生获得有关音乐的知识和技巧,完全照搬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而没有真正让学生获得美感趣味。对于非音乐专业的体育大学生而言,重要的不是掌握了多少专业音乐知识,而是他真正享受了多少音乐带给他的感动、感悟和实际价值。因此体育院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应结合音乐艺术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既传授理论与技能,又进行双向审美交流,激发想象,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悟、鉴赏和创造能力,最终使学生得到情感的升华。通过撰写小论文、搜集网上有关资料做分析讲解、小组讨论等,在教学中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拓展思维,增强自学能力。比如在节奏训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专项观察体会,给每一个专项动作写出对应的节奏型,并将各种节奏型组合,编成立体节奏训练和声势节奏训练。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此项教学内容。这种做法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让他们真正去亲身体会和感受音乐的律动,培养其团队精神、协作意识。
3.4音乐课程评价建设——多元性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生命的精神发展、人格完善、智慧提升,它基于评价对象的过去,关注评价对象的现在,更着眼于评价对象的未来。因此,课程评价应该突破原来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走向多元化的目标。体育院校音乐课程评价不应仅仅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音乐知识,而应更加关注学生的音乐知识与运动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音乐理解能力与情感提升的统一。破除“一卷定终生”的观念,立足过程评价,坚持全面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采用激励性评价,提倡多次评价。
3.5音乐课程教材建设——科学性
教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顺利进行,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选编科学性的、适合体育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体育院校音乐教材必须具有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循序渐进等特点,必须注意音乐与体育的结合、实用与趣味的结合,使学生们学以致用,进而帮助他们丰富音乐知识构架。
3.6音乐课程师资建设——专业性
体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必须拥有一批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良好的敬业精神、较好的音乐理论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根据教学课程需要,配备具有不同技能特长和素质结构的专业音乐教师,特别是加强与体育学科交叉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体育院校音乐教学。及时开展各种渠道的师资进修、培训和交流,以提高艺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活动中的自我创新能力。
3.7音乐教育设施建设——独立性
根据体育院校音乐教学的内容和模式,建立“五个一”的教学设施:一间固定教室,便于教师设计教学环境。一架立式钢琴,是音乐训练和音乐教学的必备。一套多媒体,便于教师使用课件和与学生的互动。一套音响,与多媒体配合,是学生进行音乐与体育作品创作的最佳组合。一台合成器,主要用于指导学生根据体育项目自主编配音乐。
3.8音乐课程组织管理——合作性
加强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建设,还应着力从组织管理体系方面加以改进。从现实情况看,体育院校成立体育艺术系是一种趋势。音乐课程挂靠在体育艺术院系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公共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既分工又合作,这样有利于公共音乐课程教师参与相关体育专业的教学和研究,促进相关学科的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体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4结语
体育院校音乐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需要在今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渐完善和提高,尤其需要从事体育院校音乐教育的广大一线教师共同参与。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建立科学的音乐课程体系,以符合体育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其音乐审美需求,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相结合、音乐知识与体育运动实践相结合,达到提升体育大学生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最终使其得到情感的升华,更好地指导体育院校的音乐教育实践,有效提高当代体育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使他们真正成为21世纪“复合型”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兰芳.普通高校艺术教育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人民音乐,1999(10):33-37.
[2]涂维民,刘燕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及评价体系初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121-125.
[3]张振华.规范艺术课程构架科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5(7):24-25.
[4]黄昌海,陈民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及课程建设改革构想[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4):65-69.
[5]侯春莹,王庆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材的编撰研究[J].艺术教育,2006(9):33-35.
[6]金玺铎,任英.谈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6(7):74-75.
[7]游佩琳.高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云梦学刊,2007(1):130-132.
[8]潘小敏.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研究[J].艺术教育,2012(8):55-56.
关键词:课堂教学;审美设计
Abstract:With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teaching”,“classroom teaching”,“design”and“aesthetic”, we can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intension of the aesthetic design on classroom teaching.Aesthetics is the intrinsic requiremen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The aesthetic design on classroom teaching can be developed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the aesthetic design on the end produc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discipline of arts, the discipline of non-arts and the whole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classroom teaching; aesthetic desi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设计
要理解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先理解“教学”“课堂教学”“设计”这三个概念。
“教学”通常定义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就是这样定义的,并进一步指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生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1]这指出了教学中一定要关注:知识、能力、健康、品德。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从理论上奠定了班级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教学有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等不同形式。但大多数班级教学都采用课堂教学这种形式。在当代,课堂教学的范围也大大扩展了。狭义的课堂教学是指一个教师面对数十位学生在教室里进行的教学活动。广义的课堂教学,包括了广播电视大学的“直播课堂”,这种超越时空的课堂,常常是一两位教师,通过信息传播技术,面对数以万计的学生。显然,我们应当广义地理解课堂教学。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写道:“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明确地指出教学是艺术。在“致意读者”中,他又再次强调“教学论(didactic)是指教学的艺术。”[2]
在当代,“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成为一个争论题目,成为《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单列的一个条目。[3]有人认为:教学是一门艺术,而不是科学,主要因为教学涉及人的情感和价值,大大超出了科学控制的范围。教学是人们献身于美的创造和唤起审美的乐趣为目的的艺术,同时,也是一种有用的、实用的艺术。然而,当认识到教学是有用的、实用的艺术时,就意味着教学也可以用科学方法去求得理解,教学应当有自己的科学基础,这就可以认为:教学也是科学。
从夸美纽斯完成《大教学论》(1632年),300多年以来,教学是艺术得到普遍认同;教学是科学遭到不少人质疑。笔者在《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4]和《系统科学与教育》[5]两本书的前言中写道:“教育是科学,又是哲学;教育是技术,又是艺术;不,教育是四者的综合。”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学是教育的一个“子集”,教学又都是教育。因此,笔者上面这句话也可以特殊地说:“教学是科学,又是哲学;教学是技术,又是艺术;不,教学是四者的综合。”
教学是科学。从教学的内容看,都是属于广义科学的范畴。广义的科学包括:思维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上述科学交叉而形成的综合科学。从教学的方法看,都是要应用科学方法:观察与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定量与定性,等等。笔者认为,系统科学为教学提供了现代科学的基础。笔者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论文《科学方法与教育理论》,就是试图较全面地论证教育是科学,也即是论证教学是科学。[6]教学是科学,尚需人们继续深入探究。
教学是哲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都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紧密联系。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渗透在教学之中。教学总有自己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要研究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学科。教学中不可避免要联系世界观,还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教学是哲学。这似乎有点深奥,但十分明显。
教学是技术。技术包含很多的意义。狭义的技术指人类发明的产品和人工制品,以及这种产品所需的知识体系。广义的技术,包括产品、知识、人员、组织、规章制度和社会结构。“互联网技术”“教育技术”都是在广义上理解的技术。教学当然有产品和人工制品:教材、教案、课件(主要指软件)、教具、学具等;教学还有特定的人员、组织、规章制度、社会结构等。教学要使用工具,从简单的粉笔加黑板,到复杂的多媒体。教学是技术,这要求教师的专业要具有一定的“技能”。
教学是艺术。从夸美纽斯发表《大教学论》以来,教学是艺术,已获公认。艺术的基础是情感,艺术哲理是美学。教学的艺术,其基础是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情感投入;教学要求“真善美”的统一,要求“精气神”的统一。教学过程既有逻辑思想,又有形象思维。教学的美,“它体现着教学与美的统一、教的美与学的美的统一、教学的目的美与手段美的统一、教学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教学科学美与艺术美的统一、教学美的创造与欣赏的统一”。[7]教学是艺术,这是教学自身内在具备的。
教学是科学,它有科学美;教学是哲学,它有理性美;教学是技术,它有技术美;教学是艺术,它有艺术美。教学是四者的综合,它有整合美、统一美。教学中的审美和立美是内在的。
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其关键词是“探究”;哲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其关键词是“思辨”;技术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其关键词是“设计”;艺术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其关键词是“鉴赏”。
教学既然是科学、哲学、技术、艺术这四者的综合,那么,教学的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就有四个关键词:科学“探究”、哲学“思辨”、技术“设计”、艺术“鉴赏”。
对于教学的“四分法”理解,起源于孔子。《论语》中写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现在可以这样理解:“文”指文化知识,学习时重在逻辑;“行”指行为实践,学习时重在操作;“忠”指忠心对人,学习时重在情感;“信”指信约交际,学习时重在交往。
现代教学论建立在现代心理学基础之上。现代心理学强调教学也是有四要素:“知、行、情、意”。这几乎与孔子的四教“文、行、忠、信”一一对应。
笔者应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思维模式,得出人的基本思维模式可分为四大类:逻辑型、操作型、艺术型(或称情感型)、交往型。[8]
从上述思维模式分类的视角出发,笔者对新课程改革提出一种新的解读。认为在教学中要强调“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方法。[9]对于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上述“四基”,决不是平均分配,而必须是:从实际出发,抓主要矛盾,重发展过程,有审美立美。
“设计”这个词,关联着“技术”。《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一书中写道:“设计被许多人认为是技术开发中的核心的解决问题过程,设计对于技术的重要性,就像探索之于科学,阅读之于语言艺术一样。为了掌握设计过程,除了对实施设计方案以制造一个产品或系统这一过程应当熟悉之外,还需要获得进行一个设计所需要的认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10]
课堂教学设计,是从“技术”的视角看课堂教学。教学是科学,教学中对“科学内容的设计”,其成品是“教材”的选择与组合;教学是哲学,应用认识论和方法论对教学中的“逻辑结构与教学程序”进行设计,其成品是“教案”和“课件”(软件)等;教学是技术,教师对教具、学具和情景的设计,有一系列成品;教学是艺术,在教材、教案、课件、教具、学具、情景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教材设计之美、教案设计之美、课件设计之美、教具设计之美、学具设计之美、情景设计之美。可见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其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贯穿始终,是教学设计的内在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加;对教学而言,审美设计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锦上添花”。
二、案例:和谐教学的设计
教学模式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教学模式的建构,可以视为课堂教学设计的“成品”之一。“设计”总是要针对“问题解决”。例如,什么叫“和谐教学”?一位教师应该掌握多少种教学模式?下面的设计就可以回答这两个问题。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在学校中,和谐教育的重点是和谐教学。适应、协调、促进发展,即和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活动,即教学。什么是“和谐教学”呢?教师以“和谐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和谐的发展”,即是“和谐教学”。
什么是“和谐的方式”呢?笔者用四句通俗易记的话来概括:“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传之以神。”
A.“晓之以理”,重在应用逻辑思维。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让学生掌握概念原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讲解概念与原理等这些“基本知识”时,教师着重于“晓之以理”。
B.“导之以行”,重在应用操作思维。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探究学习,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示范实验与操作这些“基本技能”时,教师着重于“导之以行”。
C.“动之以情”,重在应用情感思维(或称艺术思维)。让学生在审美立美中提升境界,学会想象。体验情感与态度这些“基本态度”时,教师着重于“动之以情”。
D.“传之以神”,重在应用交往思维。在教学交往中要“画龙点睛”,传播出精神实质,让学生得其要领。领悟过程与方法这些“基本方法”时,教师着重于“传之以神”。
教师在教学中“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动之以情、传之以神”;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中对应也有四种学习方式:“思考接受、活动探究、情感体验、合作交流。”
a.“思考接受”,重在应用逻辑思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教师和教材的启发下,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时,要学会“思考接受”。
b.“活动探究”,重在应用操作思维。动脑动手,尝试操作,在做中学,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时,要学会“活动探究”。
c.“情感体验”,重在应用情感思维(或称艺术思维)。要选择审美观点,在鉴赏中学会创新,发展个性。学生在掌握“基本态度”时,要学会“情感体验”。
d.“合作交流”,重在应用交往思维。在相互传播中,加深理解,能有效地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又能外化表达给他人。学生在掌握“基本方法”时,要学会“合作交流”。
教学的内容无论何种学科,主要有四大内容:逻辑型的“基本知识”、操作型的“基本技能”、情感型的“基本态度”、交往型的“基本方法”。与此对应,人的思维模式主要分为:逻辑型、操作型、情感型、交往型,以及两两协调的组合型,较均衡发展的综合型。
每个人的思维模式,显然四种都具有,只是比例不会相同,有长有短。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就要扬长避短或用长补短;学生要“因材择学”,也要扬长避短或用长补短。教师和学生都要通过教学,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和谐发展”,即是德、智、体、美这四方面都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得到持续发展。
现在,可以回答一个问题:“和谐教学”主要的教学模式有多少种?答:有16种。我们可以将上面的论述表述为一个“矩阵”(4×4):
将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A、B、C、D),与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a、b、c、d),两两交叉结合起来,就构成16种非常有应用价值的教学方法。例如,Aa模式,即教师“晓之以理”,学生“思考接受”,简称“晓理—接受”模式。Aa模式是以Aa为主,其余Ab、Ac、Ad为辅。一堂成功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过程最好都有a、b、c、d。同理Ab模式是以Ab为主,其余Aa、Ac、Ad为辅。在一节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有重点,也要兼顾A、B、C、D。以此类推,得到16种主次分明的和谐教学模式。这就是笔者对和谐教学的设计。
在上述和谐教学设计中,笔者并没有直接写出审美设计,但审美贯穿始终。笔者想以此案例说明:“审美”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固有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和谐教学设计”就应当是“和谐教学的审美设计”。
三、什么是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是重在以教学技术的视角来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则是重在以教学艺术的视角,来设计课堂教学。更进一步说,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是将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整合起来,对课堂教学进行“审美”考量。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审美”与“立美”。“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造美之实践。这是对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要求。
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对课堂教学的“成品”如教材、教案、课件、教具、学具、情景等,进行审美设计。(2)对人文科学类的学科,或简称为“艺术类学科”,例如,音乐、美术、文学、艺术等学科,进行课堂教学审美设计。这些学科对“艺术性”要求较高,审美本身就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3)对非人文科学类的学科,或简称“非艺术类学科”,例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类学科,在基础教学中,这些学科,主要是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进行课堂教学审美设计。这些学科一般要求审美设计是渗透型、融入型。虽然“审美”并非是这些学科教学设计的“主旋律”,但是,审美设计得好,能强化学科的教学效果。通常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进行审美设计,使之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审美”虽然直接占用时间不多,但使课堂增色不少。(4)从课堂教学的整体入手,进行审美设计。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是一项需要大家群策群力、百花齐放的研究课题。
(一)课堂教学“成品”的审美设计
工程设计是要制造产品或系统。同样,教学设计也是要制造“成品或系统”。这些“成品或系统”是:教材、教案、课件、教具、学具、情景等。这些“成品或系统”如果用来交换或出售,也就可以称为“产品或系统”。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审美设计。教师在备课时仅仅用一种教材是不够的,通常应有两三套同类教材,进行审美比较,适当加以取舍和组合,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当然,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紧扣学生正在使用的教材,70%左右要遵照现行教材,30%左右选择其他教材作灵活调整。这是接近“黄金分割”的审美比例。要主次分明,而且要优选。既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又不能完全抛开教材。
教师要对“教案”进行审美设计。笔者的经验是: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目,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悍,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这些都是在对教案进行审美设计。
教师要对“课件”进行审美设计。课件是教案的一部分,通常指多媒体课件。课件是要展示给学生“视听”的内容,当然需要进行审美设计,如色彩搭配、字体大小、音乐陪衬、展示节奏等等,要有一系列的审美设计。课件的特征是:它是有目标的;它是基于特定要求的;它是有系统进行的;它是可反复进行的;它是具有创造性的。
教师要对“教具”“学具”进行审美设计。教具既有以产品形式购买的教具,也有师生自制的教具。人手一份的教具,即成为了学具。对于教具、学具都有进行审美设计的必要。设计教具、学具既需要技术,又需要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教具、学具应当具有简洁美、逻辑美、实用美。它们的目标单一,有助于解决问题。
教师要对“情景”进行审美设计。不同学科的教师,在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时,需要设计不同的情景。教学情景的设计显然有审美的问题,如,设计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吗?能使教学生动活泼吗?能使教学成为美的享受吗?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吗?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对教学情景进行审美设计,从而使上述问题很好地解决。教师就是运用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去解决相应的各种问题。
(二)艺术类学科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
艺术教学之所以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是因为艺术教学是在“鉴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音乐课总有“名曲欣赏”,美术课总有“名画欣赏”,文学课总有“名著欣赏”,等等。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艺术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有:模仿、探索、体验、合作。由于艺术教学的基础是“鉴赏”,因此,根据整合的观点,就应有以下艺术教学的四个基本教学模式:“鉴赏—模仿”模式、“鉴赏—探索”模式、“鉴赏—体验”模式、“鉴赏—合作”模式。可以把艺术课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原则和策略概括如下。
“鉴赏—模仿”模式。模式特点:艺术鉴赏,形神模仿。教学原则:分科与整合统一。教学策略:展现立体的知识结构。
“鉴赏—探索”模式。模式特点:鉴赏精品,探索创新。教学原则:审美与立美统一。教学策略:运用互动的操作训练。
“鉴赏—体验”模式。模式特点:鉴赏体验,个性发展。教学原则:体验与认知统一。教学策略:鼓励多样的个性选择。
“鉴赏—合作”模式。模式特点:合作鉴赏,交流传播。教学原则:互动与分享统一。教学策略:实施真实的社会传播。
由于学校艺术教学包括丰富的内容,如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曲艺、文学等等,因此,应当根据不同内容的艺术、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的社会现状,分别建构更加多样、更加具体的艺术教学的审美模式。
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要求教师应当具有四大审美素质:其一,提高审美修养,乐于用全部智慧去发现美;其二,提高审美能力,乐于用灵巧双手去创造美;其三,提高审美态度,乐于用真情实意去体验美;其四,提高审美交往,乐于用诚实信誉去传播美。
(三)非艺术类学科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
顾颉主编的《中小学整合式教育》一书,提出了两种融入式学科美育的操作模式:“模块型”的教学审美模式和“随机型”的教学审美模式。[11]
“模块型”是指教学内容中具有典型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在某一时段或某一环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运用美育因素,集中地实施美育。它的主要环节包括:创设情景审美感知体验欣赏立美建构。
首先,教师通过一定的媒体和手段,创设富于审美性的教学情景,引起学生的审美欲望和兴趣;其次,在教师的点拨下,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和对审美对象的初步感知;再次,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比较、联想、想象等,深化对美的体验,形成对美的认知与欣赏;最后,将审美对象内化为自己的审美意识和观念,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美,创造美。这是一个对美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由外化到内化,认识不断升华的过程。
在该模式的教学中,学生的审美心理活动,对应着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揭示的四个环节:虚静感物会心畅神。
“随机型”是指教师在没有刻意设定审美目标和创设审美情境的情况下,随着教学进程的一步步深入,在某一时刻“顺其自然”地实施美育。也就是说,它可能是教师事前未曾预料到的,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对于一个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有自觉的美育意识的教师来说,他能够捉住这一稍纵即逝的时机,顺其自然、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学生得到美感体验,产生一种愉悦的情绪和创造美的冲动,以至情之所至,欲罢不能,富有灵感地去表现美和创造美。
对应于模块型的学科美育,随机型学科美育可以对称地表述为:顺其自然适时引导情之所至顿悟创造。同样,这对应着中国古典美学理论揭示的四个环节:无为向善动情灵感。
从艺术美三原理出发,笔者在《教育建模》一书中,研讨了五个审美教学模式:趣味模式、形象模式、圆融模式、奇异模式、幽默模式。[12]这五个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可归入“渗透式”的课堂教学的审美设计,也可称为“小模块型学科美育模式。”
趣味模式的特点是:激发热情,愉快地学。学生认可的优秀老师,其中“教得很好,能引起学习的兴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因此,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方法,引起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感到听讲是一种愉快,达到“如沐春风”的境地。
趣味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是:引趣激情愉悦如沐春风。
形象模式的特点是:情境生动,形象地学。不仅学习语言需要进行情境教学,学习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综合科学,也需要根据内容、对象,恰当地设置情境进行教学。
形象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是:直观配乐诗歌创设情境。
圆融模式的特点是:诱导协作,圆融地学。在教学中,很有逻辑,这是圆融;进而又富于直觉,这是奇异。从教学过程看,需要在大量培养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培养直觉思维。因此,圆融模式是教学艺术中一种重要的模式。
圆融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是:诱导共鸣圆融指点迷津。
奇异模式的特点是:富于魅力,奇异地学。在教学中,教师能巧妙地设置悬念,就像说评书的人讲到关键处,“啪”的一声:“请听下回分解!”大多埋下伏笔,设置悬念。解开这个悬念,常常令人惊叹。在变化中看出不变,又能在不变中看出变化。要有发展、有创新,独辟蹊径。
奇异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是:悬念惊叹变换独辟蹊径。
幽默模式的特点是:机智风趣,幽默地学。笔者很同意董远骞在《教学的艺术》中的看法:“以学校的实际状况看,幽默不是多了,不是几秒钟到一两分钟的幽默挤了教学的时间,而是幽默太少。值得同情的是,学生还在没有幽默、没有愉悦的教学下做长久的挣扎。因此,应该向教师呼吁:不妨多一点幽默。”[13]笔者认为,在一堂课的讲课中,应该让学生有一两次喝彩。师生都学会幽默,这是可以逐步达到的。
幽默模式的基本教学过程是:诙谐机敏笑声融洽气氛。
上述五个审美教学模式,对教师有一定的启发性,但是如何具体操作,尚需要以具体案例来说明。笔者之所以称上述模式为“小模块型学科美育模式”,是因为其中每一个模式并不是作为“一节课”的教学模式,而是渗透、插入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模块”,增加学科教学的艺术性;将审美真正自然地渗透、融入学科教学之中,而不是用审美取代学科教学。
(四)课堂教学的“整体”审美设计
笔者建构的“审美—立美”教学模式,正是尝试从课堂教学的“整体”上,进行审美设计。[14]
“审美—立美”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选择“审美观点”,确立“对立范畴”的转化及互补,实现“立美建构”。
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建美之实践。“审美—立美”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是:从“审美视点”出发,经过一组对立范畴的转化,将对立范畴互补起来,进而达到“立美建构”。其中的一组“对立范畴”的转化,可以是“艺术美”的范畴转化,例如,和谐奇异,多样统一;可以是“科学美”的范畴转化,例如,分析综合,复杂简单;可以是“艺术美”“科学美”两者融合的范畴转化,例如,发散收敛,浅显深奥。
“审美视点”如何确定呢?整体地说,是从思维(科学)美、自然(科学)美、人文(科学)美、社会(科学)美、综合(科学)美中去选择。就一节课而言,大多选择一个“审美视点”来展开。
“立美建构”如何实现呢?整体地说,是通过内容美、形式美、方法美、过程美、结构美来实现,就一节课而言,最后能有所创新,就是实现了“立美建构”。
课堂教学“整体”的审美设计,必须要充分认识学生审美的心理过程。李如密教授提出:“教学美的欣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由审美期待、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心象、审美共鸣、审美回味等心理环节组成。”[15]对学生审美心理过程的研究,有利于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整体”的审美设计。赵伶俐教授建构的美育综合课“审美视点结构教学模式”和各科通用的“审美化视点结构教授模式”等,[16]都是属于对课堂教学“整体”的审美设计。
参考文献
[1]国华大百科全书·教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50.
[2]〔捷〕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1—3.
[3]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九卷),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114—115.
[4]查有梁.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1.
[5]查有梁.系统科学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5.
[6]查有梁.科学方法与教育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0,(1):79—98.
[7]李如密.教学美的意蕴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6,(2):13—17.
[8]查有梁.论思维模式的分类及其应用[J].教育研究,2004,(1):49—54.
[9]查有梁.从思维模式看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5,(10)15—20.
[10]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S].黄军英,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88.
[11]顾颉.中小学整合式美育[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2—83.
[12]查有梁.教育建模[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106—107.
[13]董远骞.教学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02.
[14]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113—114.
[15]李如密.教学美欣赏的心理过程[J].教育科学论坛,2006,(10):8—10.
论文关键词:传统文学批评;网络文学;大众文学批评
2009年4月,全民参与的选秀运动——“快乐女声”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一路被评委看好的实力唱将郁可唯最终杀进4强。但在这之后4进3的比赛中,输给李霄云,位列第4。“快乐女声”评委之一巫启贤于8月25日在其博客中发表文章“快女四强,是强”中谈到郁可唯的失利时说,她“虽然把《玫瑰人生》唱得如痴如醉,却让一个把《斗牛》唱得普普通通的李霄云P了下去,虽然我们很痛心,好音乐又一次败在热闹激情的手下,但是因为这比赛不只是有专业评委,还有大众评委的投票左右大局,他们可能是因为选手的一句话,一滴泪,或一个故事就会把票投过去,而跟选手的演唱表现毫无关系,时常令我们有一种挫败感。”在“快乐女声”这样一个商业化色彩浓重的选秀节目中,我们不排除大众被商业利益操控的嫌疑,但巫启贤谈到的“专业评委”和“大众评委”的差别却是指出了精英与大众在面对艺术对象时的关键不同。大众常常因主观感情的偏好等因素而在对艺术对象进行审美判断时加人更多个人化的因素,而专业精英则更注重理论、技巧的运用,更具学理化色彩。艺术如此,文学亦如此,这最明显地体现在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关系上。
90年代以来,《第一次亲密接触》、《告别薇安》、《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涌现出来。2008年11月,中国作协指导、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与中文在线联合举办了“网络文学十年盘点”活动。这次活动集中了《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长篇小说选刊》等20余家文学名刊的资深编辑参与审读和评点,最终推出十部网络文学佳作。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网络文学,正如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网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所说:“这个一度连‘正名’都困难的‘野路子’文学,已经实实在在地走进了社会的文化视野,步人了时代文学的殿堂。”在福州参加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作协主席铁凝、副主席陈建功也认为,网络文学的兴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铁凝说,网络文学的兴起,颠覆了纸质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它是一个完全平民、自由的平台,给每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以相对平等的机会。可以说,这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学现象。相对于掌控在少数统治者或精英人士手里的传统文学,网络是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空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及文学批评像现在这样繁荣这样无拘无束。
但是,一些学者在众生喧哗中提出质疑。白烨在《文学批评的声音太弱了——有关文坛现状的问题与建言》中明确指出:我国当代的网络文学实际上处于“无监管、无批评、无引导”的“三无状态”。网络文学这样一个新生的事物,由于其充分的自由:参与主体身份的自由、“说什么”的自由、“怎么说”的自由,以及网络技术造成的文学环境的极端宽容,促成了这样一个喧嚣与热闹的文学景象。在网络上常见有高水平的作品出现,但一些文学水平低、思想道德水平低的作品也混杂其中,甚至由于商业化、社会化等原因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热捧。在网络文学的鉴赏和评判中,大众由于充分地参与发挥了前所未有的作用,而他们,如同巫启贤所说,“可能是因为选手的一句话,一滴泪,或一个故事就会把票投过去”,他们更关注选手或作品的“切身相关性”,而忽视一部文学作品应具有的文学价值。因此,本文认为,网络文学迫切需要文学批评,尤其是传统文学批评、专业文学批评的引导,使其及时准确地调适自己前行的路标,以便用业绩和品质历史地证明自己。
表面上看,网络文学是有自己的文学批评的,如谭德晶的《网络文学批评论纲》一书便是专门分析网络文学批评即大众文学批评方式所出现的特征的,但是这种批评方式并不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虽然其中有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理论色彩浓厚的批评,但它们大多是以直觉感性评价为主,多数只是一两句的点评,既不规范,也无章法。更重要的是缺乏明确的批评标准与专业的学术理念指导,更注重充当“自我表现”的角色,因而不能真正发挥文学批评应有的功能。而在此时迫切需要站出来发挥作用的传统文学批评却在面对驳杂庞大的网络文学面前出现了失语的状况。传统文学批评的权威身份崩溃了,消费主义、感官享受主义、趣味主义风盛行,没有人理会谁是经典、谁是大师,没有人耳提面命地说“***是工农阶级的代表”,也没有人愿意正襟危坐去听权威老者说经论道,网络成为一个消费欲望、寻求的平台。传统批评家所倡导的时代使命、文学使命与网络相隔甚远。在这样吵吵嚷嚷的环境下,即使有几个大师发出呐喊,也很快消失于茫茫网海,这是传统文学批评面临的困境。如何在网络文学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我认为,传统文学批评一方面要坚守传统文学批评的使命,引导文学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一方面须调整自身的不合理因素,适应时代的变化,必要从大众文学批评中提取可借鉴的因素。
一、树立人文主义精神、坚守文学使命
人文主义精神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种非宗教性的以人的精神、理性、文化价值为基点的对极权、物质、肉体、流行、当下的一种超越,它往往在“天下汤汤”之时提醒人们留意于这些基本价值,批判统治者或芸芸众生那种非理性的极端和狂热。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商业文化、消费文化的膨胀,网络文学中弥漫着大众文化流行的趣味主义、享乐主义、感官刺激,网络上的大众批评方式也是如此,虽然有一些怀着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批评的作品,但多数大众常常凭个人喜好,常常通过评论作品来抒写一己情怀,这是由于大众对主观内心世界的过度关注造成的,这些都在无情地消解着理想、崇高、英雄主义,消解着一切绝对、终极、本质的形而上价值,而作为传统批评家则应在网络文学面前承担更多的责任。
“解构主义中,批评家被告知,他们并不具有启蒙资格,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操作,一种标志职业身份的手段。”我认为,文学批评活动绝非白娱自乐地操作,当然批评家也不仅仅是对作家的创作和读者的阅读进行解说,而更应该重点通过文学作品的价值取向、作家的创作取向等等方面来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但是,目前部分传统文学批评家成了商家谋取商业利益的筹码,而批评者本人由于利益的驱使,也甘当筹码,把粗制滥造的作品说得天花乱坠,出现吹捧式批评和炒作式批评。这一方面是批评家个人道德素质水平高低的反映,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一方面混淆大众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使得精品的浮出和流传愈加困难,这一点是值得文学界引以为戒的。
二、批评策略的转换
不可否认,在网络文学面前,传统文学批评缺乏读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性太强,批评术语太多。甚至有些晦涩难懂。游荡在网络上的读者上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娱乐,试想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看一个轻松的笑话、一部声色并茂的电影、几页故事曲折离奇的小说,这种诱惑下,有几个人能静下来心去读懂传统批评家的理论术语?福柯曾断言“话语的真理性不仅在于它说什么,而且在于它怎么说,换言之。话语是否被接受为真理,不仅与它的内容有关,而且还与话语使用者的意向有关”。传统文学批评应在批评策略上,语言的言说方式上向大众文学批评学习。当然,大众文学批评的通俗易懂多是由于批评者缺乏理论修养,不能熟练地掌握文学批评术语而不得不采用这种方式的,但是它的确在客观上使得文学批评开始摆脱沉重的说教,开始变得富有个性了。对于传统文学批评,尽量使文学批评通俗易懂,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相信它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读者。
三、回归民间。向大众靠拢
1改革艺术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艺术修养
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艺术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设计艺术课程结构,围绕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整合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艺术文化基础知识与素养。可以设置公共艺术必修程、公共艺术选修课、专业艺术课、专业能力拓展艺术课程、专业任选艺术课程及艺术实践课程。
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发展的需要,我校设置的公共艺术必修课有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13门,分别是绘画与制作、生活装饰品设计与制作、书法基础知识、音乐欣赏、教学美术设计、唱歌的基本知识与演唱技巧、通俗歌曲演唱、跟我学戏曲、西洋管乐器、流行音乐发展概况、DIY手工制作、民歌与地域文化等。这些课程的设置,满足了全校各专业学生艺术素养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其中声乐课程2010年被评为省精品课程。
2积极开展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学会方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提升审美情趣。
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实施任务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学习情境,引导学习积极性。“唱歌的基本知识与演唱技巧”一课,教师采用了示范演唱法、讨论交流法、教学现场学生竞赛法,效果非常好。“民歌与地域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讲授法、模唱法、层次教学法、模块教学法。“生活装饰品设计与制作”课,教师把自己的作品在课上展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要做好“三结合”,即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艺术性与思想性结合,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艺术教育水平,使教学内容更加容易让学生了解掌握。教师们开设的课程中,基本上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教师们在课堂上使用PPT、Flash、视频等方法,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够深刻地了解课程内容。有10余门课程制作了课件,并且省级精品课程有专门网页,为广大学生开放。
3建立以核心教材为主导,多元教材并存的教材体系
教材使用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实际特点,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尊重教师使用意愿,凸显多重教育的功能。以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教材为核心,向多元化教材倾斜,以注重教材的德育、审美、交际等诸多功能的相互融合,增强艺术教育课程的多功能性,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和甑别能力。学校有多名教师参与了复旦大学出版的学前教育艺术课程系列教材编写。
4构建艺术教育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往往凭借一首歌、一幅画等单一的评价方式,过分注重学生单一成绩的评定,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现在的艺术课程评价都体现了多元化,注重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人员、评价手段的综合性,强调评价的日常化。教师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清晰、详实地记录下来,加强双方的了解和沟通,形成客观公正有激励作用的评价。
课程考试采用笔试、口试、技能测试、撰写课程论文与调查报告等方式,笔试包括闭卷、开卷等形式。例如跟我学戏曲、生活装饰品设计与制作、唱歌的基本知识与演唱技巧、通俗歌曲演唱这几门公共选修课的考试,教师采取了考核比例的转变,由原来的4:6比例转变为6:4比例,注重平时形成性测试与考核,加上最后综合技能测试得到最后成绩。书法基础知识、音乐欣赏、教学美术设计、美术欣赏等考试,采用出勤、笔试(20%)+口试(20%)+技能测试(60%)=最后成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
1组建大学生艺术团,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我校于2007年组建了大学生艺术团,现有专业指导教师5人,艺术团成员近百人,有民族舞蹈、街舞、声乐表演、器乐、综艺活动5个活动组,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逐步建立起有师专特色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使学校的艺术教育工作从课堂教学逐步延伸到课外,扩大了艺术教育的受众范围,形式灵活,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
大学生艺术团定期举办各类文艺演出活动,艺术形式涵盖声乐、合唱、舞蹈、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艺术团的团员来自于全校6个系,艺术团的训练和演出为各系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文艺骨干,对提高全校学生的艺术认知能力、欣赏能力和参与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大学生不出校园,便能够欣赏到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艺术团平均每年演出10场,提供给广大同学了解艺术、学习艺术的机会,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舞台。
艺术团组织严密、管理规范、训练得法,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镇和旗帜,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艺术团以“反映校园生活,体现时代精神”为己任,活跃在校内外的文艺舞台上,用艺术诠释着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精神和气韵。
2服务社会,开展校外实践活动
为扩大艺术团的社会影响,展现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近年来,我校学生多次参与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博览会、关东文化节、齐齐哈尔市青年文化节、纪念90周年演出等社会大型演出活动。
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省市级的各种比赛,如市健美大赛、绿博会形象大使选拔赛、全市大专辩论赛、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选拔赛、异彩中国黑龙江选拨赛等多项比赛活动。几年来学生在各项大赛中表现突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了我校的形象。近几年有52名学生在国家、省、市比赛中获奖。2010年,2008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李奇缘被选拔为上海世博会齐齐哈尔形象大使。
学校还组织大学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把精心编排的节目送到城市社区和乡村。在军校共建活动中,深入到部队官兵当中,为部队带去精彩的文艺演出,受到干部战士热列欢迎。艺术团还经常到兄弟院校演出,加强了我校与兄弟院校的合作交流。
3学生社团活跃,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关键词:体育舞蹈;美感;培养
1 前 言
体育舞蹈由民间舞、交谊舞发展为竞技性舞蹈文化,它在音乐的伴奏下,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规范的舞步,表现特定舞蹈技术特征的体育娱乐和竞技项目。[ ]体育舞蹈既是国际流行的融体育、艺术于一身的舞蹈运动,同时也是一项融舞蹈、音乐、服饰、形体美于一体,并在运动中呈现出各种与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完美统一的优美的肢体语言,这是其它运动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它综合了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韵艺术,并将这些艺术与高超技巧巧妙地组合起来,形成千姿百舞和行云流水般变幻万千的美妙画面,给人以优美、高雅、清新、新颖的视觉享受;并且遵循均衡、连贯、富于节奏多样统一等一般美学原则,运用柔韧、协调灵敏、健美等体育专用的法则来显示其独特的美。所以体育舞蹈具有观赏价值及参与可能,被称为是一种“ 真正的艺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美感;培养途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查阅关于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的等方面的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获取本论文相关资料
2.2.2 观察法
通过对学生的训练、表演和比赛等情况进行观察研究得到一些相关信息。
2.2.3 分析法
通过对所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总结。
3 分析与讨论
3.1 影响体育舞蹈运动员舞蹈美感的因素
3.1.1 舞蹈中身体姿态的影响
体育舞蹈对舞者的仪态相当注重,它要求舞者在运动或者比赛中必须眼 平视、直颈、展肩、立腰、收腹、松膝、收臂等,自始至终都保持良好的姿态美,做到 一迈步、一举腿、一抬头、一挺胸都能给人以美感,舒展挺拔、优雅大方的姿态不仅使舞者精神百倍,更使欣赏者赏心悦目。而很多体育舞蹈爱好者在学习舞蹈的时候往往在身体姿态上把握不好,而导致在进行练习的时候控制不好身体的姿态而导致动作变形。
3.1.2 柔韧性对舞蹈动作美观的影响
形体美是形成体育舞蹈美的先决条件,以其匀称的体态和柔和的线条打动人。其美感通过运动员的手、臂、肩、胸、颈、头发、五官、腿、足、臀等的躯体所展示的形象表现出来。在舞蹈中有很多动作的展现幅度比较大,这个时候对运动员的柔韧性也有了很高的要求。柔韧性好的选手动作的拉伸幅度都比较大展现出了一种发散的美感,而柔韧性不好的选手往往因为柔韧性的限制动作伸展不开,往往拉伸到一半就无法继续做拉伸的感觉,这个时候的动作就卡在哪无法进行更好的美感展现。
3.1.3 动作与音乐结合的影响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旋律优美、风格鲜明、节奏感强的音乐有助于运动员牢固记忆和掌握动作,可以激发运动员的激情; 宣染、烘托整套动作的表现气氛,同时也增强动作的表现力,给观众和裁判留下深刻的印象。体育舞蹈的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多彩的风格丰富了运动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运动员在动作的编排上、身体动作的表现上以及对音乐的理解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还可以激起情感方面的感受。只有将音乐与动作和谐的融为一体,才能达到增加美感的效果。体育舞蹈运动员的美感表现能力与音乐感受能力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动作与音乐的结合是决定运动员表现力的重要条件。
3.2 体育舞蹈的美学特征
体育舞蹈是集形体美、动作造型美、音乐美与服饰美于一体,体育舞蹈是国际流行的融体育与艺术于一身的舞蹈运动。它运用动作造型全面展示人体舞种的艺术风格,把自己看到的形体美、动作美、服饰美和听到的音乐美结合起来,通过自身表现力,给舞蹈者与观赏者以美的享受,令人身心欢愉、赏心悦目,进而提高人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3.2.1 体育舞蹈中的形体美
形体美是体育舞蹈美的本质。作为健与美有机结合的体育舞蹈,体育舞蹈的美是通过男女选手身体形态差异而展现出不同的美学特征。匀称、协调的体型,富有弹性的肌肉,细腻、光泽的皮肤,优美的姿态给人们带来朝气勃勃的青春之美感。体育舞蹈中男子健壮有力、修长稳健的体态和女子匀称有致、曲线优美的形体,突出了性别美的和谐与统一,给人以崭新强烈的审美体验。
3.2.2 体育舞蹈的动作造型美
动作造型美是体育舞蹈丰富的表现形式。纵观丰富多样的舞蹈动作造型,基本上可分为动态造型和静态造型两大类,动态造型包括男女选手的运步、跳跃、转秤、摆荡升降、倾斜等舞蹈动作,其美感特征是瞬间的造型美;静态造型则主要指时间保持在数秒或动作停顿通过音乐节奏两小节以上的各种起始与结束舞姿和平衡静止动作,这种定格的舞姿造型可以强化观众的视觉印象,通过它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美妙组合给人以美的感受,男女选手“动”、“静” 造型的交相辉映,运用动作造型全面展示各舞种的艺术风格,以人体为媒介,通过面头、颈、肩、胸、腰、胯、臀、膝、臂、手、腿、足及躯干和四肢的动作配合,按照多变的节奏和丰富的韵律造成点与线的移动以及“静”与“动”的各种造型,它具有爆发性、对比性、转折性、整体性,从而使“动”、“静”相间,刚柔并济,虚实变化,健美结合的动态造型与静态造型交互衬托,相得益彰,进而给人特有的瞬间美、过程美、变化美和立体美的享受,使之成为人们体育舞蹈最基本的审美点。
3.2.3 体育舞蹈的音乐美
音乐是体育舞蹈的灵魂。音乐与体育舞蹈有着天然的姻缘关系。体育舞蹈的音乐不同于其它体育项目配乐,它不仅要求合着音乐的旋律节奏,而且更重要的是用选手的动作去展现音乐之美。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段是旋律和节奏。音乐通过自身优美的旋律来增强了体育舞蹈情感的表达能力,并且和体育舞蹈鲜明的节奏融合在一起,增强了体育舞蹈的美感和艺术表现力。也就是说,选手的内在情感需要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而音乐则是影响其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在体育舞蹈运动中,只有音乐(舞曲)与舞蹈真正的珠联璧合,才能呈现出她应有的美感。
体育舞蹈的音乐也发挥着控制舞蹈动作的重要作用。节奏同步和谐、动作轻快流畅、旋转优美飘逸,这不仅需要选手具有娴熟高超的舞技,而且依赖于音乐节奏的引导和指挥,使舞伴之间及舞蹈动作与音乐韵律协调统一起来,从而给人美的享受。
3.3 体育舞蹈美感培养方法
体育舞蹈集形体美、动作型美、音乐美和服饰美等多方面的于一体,通过运动表现出自然、流畅、均衡、对比、和谐、优雅等美的特征,表现出蕴藏在机体中的力量、速度、灵活等素质美,同时也能给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美的感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提高艺术素质。
3.3.1 美感训练的主要途径
规范的教学是美感训练的主要途径。教师首先通过规范的语言向学生说明动作的名称、要领、练习方法、技术关键以及规范的口令。如讲述每一步的步位、步伐、转度、升降、反身、倾斜、节拍、节奏,拉丁舞还要讲述胯部技术动作。对复杂舞步可按动作结构或按身体部位分别讲解,正确、优美、轻松的示范动作可使学生正确掌握动作要领。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注意那些大的舞姿、造型、技能技巧的完成,而忽视了舞蹈动作的流畅和协调性。因为各类舞蹈很多动作组合是靠动作间流畅的过度产生美。在完成许多技能技巧动作时也需要过度动作的配合,以烘托出技能技巧的高难度,从而产生出美感。把舞蹈意识贯穿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样的舞蹈动作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体育舞蹈在教学过程中,体育舞蹈的练习,能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师在体育舞蹈的训练实施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是学生的榜样和模仿的对象。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舞蹈的训练时,教师具有坚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美学素养,并把美学的内容和原则运用到体育中来。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用准确形象的语言以及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来启发学生。
3.3.2 通过标准舞姿的训练培养体育舞蹈的美感
舞姿标准是跳好体育舞蹈的基本前提,而要想体现体育舞蹈的形体美与动作造型美,也离不开标准舞姿的训练。舞姿讲究 “手、眼、身、法”,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基本位置和常见动作的练习也是是十分重要的。在练习中要求学生随时注意自身身体的姿态,男生的身体姿态要表现出挺拔、伟岸的感觉;女生则要表现出婀娜挺拔。在标准舞姿的训练中,教师要通过良好的动作示范、通俗易懂得语言和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经过反复的练习,用心去感受,去领会舞蹈的感觉。只有加强学生标准舞姿的训练,才能跳出不同舞种的风格和韵味,才能把舞蹈的美表现出来,产生美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 诗歌 歌词 一、将歌词引入大学语文课堂的原因
随着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把歌词作为诗的一种——有意识地吸收优秀现代歌词——作为教学内容,已经在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大学语文新教材中得到尝试。本人也在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加以实践,从中获得一些经验。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歌词,已经受到普遍欢迎。根据我在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课堂问答,课后讨论,学生作业,学期论文等),我认为此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流行歌曲,是大学生中最普及的,最喜爱的文化娱乐形式之一
流行歌曲对大学生的心灵发展有重要影响。把歌词引入语文教学,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艺术鉴别力,能够自觉地抵制一些不良的歌词。
(二)随着现代媒介的发展,大学生近于歌而远于诗
这个现实,要求教师抓住大学生对歌词本身的亲和力这点,提高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主动阅读现代诗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除了课本上的诗教材外,学生主动阅读现代诗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且,诗歌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提高写作水平,也越来越远。现代诗过分复杂的语言追求,使诗歌越来越书面化,陌生化,诗歌语言也越来越无法融入语言写作能力的运用实践中。于是我们见到的事实是:在学生的写作实践(作文,日记,博客,作业,甚至考卷)中,引用歌词越来越多,而诗的引用越来越少,即使引用,也基本限于古典诗词,现代诗很少走进学生的笔下。
(四)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有着很好的诗教传统
而所谓的诗教,其实是一种“歌教”,孔子整理编辑的《诗经》,都是入乐的歌。到现代,30年代,朱自清曾在北京大学专门讲授过《中国歌谣》这门课。所以歌词教学应该发扬传统。
(五)中国现代歌曲中本身就有很多入了乐的现代诗
比如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戴望舒的《雨巷》,余光中的《乡愁》等等。它们是诗和歌结合的教学范例。
二、如何运用歌词进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
从以上分析的几点原因,可以看到将歌词引入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但是歌词与诗歌很不同,不能一律采用教诗歌的方法。学生很可能对歌很感兴趣,而几乎完全丧失读诗的习惯与兴趣。而我的目的,是以引入歌词,来加强诗歌教学,否则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脱落,并被取代了,这是不可取的。但是处理得当,这两者可以相辅相成,学生会对诗歌更感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试着从下面几个方面处理这个难题。
(一)直接选取现代歌词中好的作品,作为教学内容
比如,我选择了罗大佑的《现象七十二种变》重点讲解,这是《大学语文》新教材收入的作品诗歌篇。通过这首歌词的欣赏,学生体验到,歌词作品不总是风花雪月,也可以发人深省,它自有超越通俗文化的意义与价值。罗大佑这首歌主题深刻,他唱的是当代中国青年,不管身处何地,面临社会转型诸多问题时所特有的思考。通过这首歌,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歌词或诗的严肃性。
我还选择了崔健的《一无所有》,这首摇滚歌词作品被很多大学阅读教材甚至中学教材收入。比如,由深圳市育才中学的语文老师严凌君编写的名为《青春读书课》的中学生系列人文读本(20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引起很大反响,其中也收录了崔健的《一无所有》。陈思和的《当代文学史教程》用整整一节分析了这首歌词。《一无所有》,成歌于20世纪80年代,直到现在依然流传很广,歌词中的“爱我一无所有,你这就跟我走”,几乎成为校园男生追求爱情的流行语。但大多数学生,并不真正了解此歌的创作背景和作品的价值意义,对它大都是一种“误听”与“误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补上这一课是很有必要的。
转贴于
为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个步骤:
1、问题导入:你喜欢摇滚吗?学生的态度大致分为三种:喜欢,不喜欢,无所谓。
2、让这三类学生分组讨论,分别得出结论。或者以辩论的方式得出各自的结论和理由。
3、展示歌词《一无所有》幻灯。同时播放崔健1986年演唱此歌的音像。
4、讨论: 认真听了这段演唱后,和以前认为的“崔健”与“摇滚乐”,有什么不同?
5、详细分析歌词,讲解歌词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意义。让学生真正了解,歌词作为诗的一种,在摇滚乐中的发展和开拓。
(二)从“歌诗作品”入手,对比一组歌与诗,引导扩展阅读
比如,在一节课中,我选择了徐自摩的诗《再别康桥》,这是徐志摩实践闻一多新诗格律化“三美”主张的代表作。此诗写于1928年,但作为歌来流行,最早在1977年台湾新格唱片推出第一届金韵奖青年歌谣大赛上,由范广慧唱红,后来出现了黄大城、万芳、柯以敏等人的唱本,随着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热播,黄磊的《再别再别康桥》,再次为这首歌做出了新的阐释。
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1、播放一张制作精美,配有优美画面的歌词幻灯,让学生先朗诵歌词,体验歌词本身的韵律美感。
2、在讨论中阐发歌词节奏、押韵以及语词声音和色彩特点。
3、播放歌曲,在音乐中欣赏此歌词。让学生感受音乐是如何拓展、衬托歌词的意境空间的,比如旋律的急促、舒缓,高昂、委婉,歌词又如何配合音乐,比如,重复、回旋等等。
4、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着试唱,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用唱的方式记住了歌词。而且都感受体验到音乐和歌词的双重美感。
5、向学生提问:是不是所有的诗都能入歌?为什么一些不能入歌?它们是否还是好诗?你认为的好诗是怎样的?通过层层问题,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展开对诗的认识。
6、延续学习:要求学生课后视听徐志摩的另两首歌,《偶然》和《海韵》,以及黄磊的《再别再别康桥》,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歌有不同的美:《再别康桥》,让学生体验到歌的语言制造出来的美感,比如音乐美、绘画美、匀称美;《偶然》多了一些哲学人生意味;《海韵》加强了一份戏剧冲突;《再别再别康桥》,又如何在原歌词的意境上创新的,让学生进一步在不同的音乐中,体验作者不同的歌词情感和意境,从而拓展对歌词以及音乐的理解、想象和创造。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认识,现代诗并不是遥不可及,很多都是脍炙人口的,从而认识“诗”的广义品质。
(三)用歌词教学鼓励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当今大学生的语文学习,除了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外,最终是实践。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歌词后,应该根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鼓励学生进行歌词创作与批评实践。并且在学生的歌中社团活动中,比如,朗诵会,诗乐晚会、博客、论坛等途径,大胆实践。在这方面,我的实验得到学生热情响应,从学生交上的作业来看,有些歌词已经写得相当成熟,而对一些歌词的批评文字表现出很好的写作和独立能力思考。这样就较好地达到了大学语文教学所规定的部分教学目的。
鉴于《三国演义》与初中语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及初中生阅读时间偏少、教师指导不尽人意的现状,我们以《三国演义》整体性引入初中语文教学的策略为课题进行了研究,旨在重构名著,高效利用。
一、引入之准备:构建校本课程
所谓《三国演义》整体性引入初中语文教学,就是指在对《三国演义》原著的内容、结构、主题和风格等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从指导初中生阅读的需要出发,整体重构《三国演义》文本内容,形成便于教师教学、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构建可操作的校本课程,使之成为初中语文课程的一部分,并设计出一系列相应的教学措施。因此,构建有效的载体――《三国演义》校本课程,是《三国演义》整体性引入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
(一)教材框架设计
在编写《三国演义》校本教材(即《三国作品选编》)时,我们按以下框架设计:
1.确定单元数目,加注单元标题
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周瑜等六个人物形象是《三国演义》人物群像的核心,与他们相关的成语、故事、谚语、诗文与初中语文课文关系尤其密切。因此,我们就以这六个三国英雄人物为中心,分别组成六个单元,并加注了每个单元的标题。
2.编写单元提示语和主要人物评语
单元提示语主要介绍本单元主要人物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在政治、军事、文化或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人物评语主要对各单元的中心人物而言,我们统一引用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的评语进行简要评价。因为陈寿对于史料的取舍选择比较审慎谨严,文字也以简洁见长。
3.选编篇目,注析诗文
这一栏目主要选编与人物相关的诗歌、成语、故事、歇后语、谜语、文章等。同时,对深奥难解的诗文进行恰当的注析。
4.设计思考与实践题
这一栏目旨在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5.设立人物欣赏栏目
围绕单元主要人物,设立“请欣赏”栏目,选择一些鉴赏性、评价性的文章或观点有争议的文章,刷新原先的观点和思维方式,旨在换一个角度评价人物,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
(二)教材选文原则
在选择《三国演义》校本教材的作品时,我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经典性和通俗性相结合
围绕三国主要人物精心选择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同时,考虑到初中生的阅读水平和审美观,选文时力求通俗易懂。
2.小说和史实相结合
在选择作品时,我们还注意了小说与史实的结合与互补,让两者相得益彰,初步体会史家笔法和小说家笔法的差异。
3.兼顾体裁和题材的多样性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的时期,需要多方面的精神营养,所以,教材除选择诗歌、小说、散文外,还选了一些典故、成语、歇后语等,让学生广泛涉猎。
(三)教学安排
由于《三国演义》是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的,学生感兴趣、易接受,所以我们根据新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初中各年级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每周1节),把“《三国演义》校本课程”作为“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但考虑到初一学生文言文刚入门,初三学生复习迎考任务重,因此把课程安排在初二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教学时间为每周1课时,共20课时(不含学生课外自读时间)。具体教学内容、类型、课时如表1所示。
另外,我们还通过讲三国故事比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多种形式,并进行成果展览或表彰,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三国作品的兴趣,增强阅读自主性,提高阅读效果。
二、引入之过程:实施分类教学
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时间,按照重点突破、兼顾全体的原则,避免平均用力,把校本教材《三国作品选编》内容分成四种类型(“单元导读”“比较教学”“综合性学习活动”和“课外自读”),然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既有“面”上的单元导读又有“点”上的比较教学,既有课内教学又有课外自读,既有阅读课又有活动课,从而促使《三国演义》整体性引入初中语文教学得以具体而有效的落实。
(一)单元导读
从“面”上对校本教材各单元内容进行导读,使学生对各单元的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件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把握,进而激发他们深入阅读的兴趣,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
1.教学模式
我们以“导引―点评―延伸”的模式作为单元导读课的基本教学模式。所谓“导引”,就是从背景介绍、内容梳理、方法点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点评”,就是师生对该单元的主要人物诸多方面进行评价。“延伸”,就是进一步探究该单元主要人物及其相关作品的社会影响和价值,用现念观照该人物及其相关作品对人生的意义。
2.教学方法
(1)设疑诱导。在“单元导读”中,利用紧张的三国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迫切阅读校本教材的好奇心。(2)总结导读。没有总结性的阅读,学生往往会陷入“囫囵吞枣”的状态中。因此我们要求把各单元经典诗文的具体分析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3)趣味问答。在“单元导读”前,我们事先汇编三国趣味竞赛题,引导学生搜集相关三国知识并形成一个个知识链,并在单元导读课上进行必答、抢答活动,这样既加深记忆,又有一定的娱乐性。
(二)比较教学
从“点”上对校本教材各单元的具体篇目进行比较教学,引导学生精读校本教材,旨在“点”上突破对三国作品重点、难点的理解,进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比较教学”主要由以下四个教学环节组成:
1.相关内容烘托
为在教学中营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可以引用相关的三国诗歌、成语、故事、歇后语、谜语等,可以剪辑脍炙人口的影视歌曲,也可以配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画面,以此为烘托,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作品的相关内容。
2.比较阅读
运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方法,从现象入手,进行甄别、提炼,找出与本文有共同点的其他三国作品,或找出本文之中塑造人物的异同,并揭示一般规律与个性特征。一般可以按三个步骤进行:(1)归纳梳理文章的文言词语,《三国演义》全书语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其中的文言词语大都在初中文言教学的要求范围;(2)讨论文章的艺术特色;(3)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基础上,比较异同。
3.总结归纳
在比较阅读的基础上,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进行提炼、归纳,然后以这些知识引导下一次的教学实践,形成螺旋式提升。
4.迁移练习
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与文章深浅程度相当或内容有关的三国作品中去,进行有效的练习,达到巩固已有知识、运用已有知识的目的。
(三)综合性学习活动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是综合性学习活动。名著阅读也可以借鉴运用,设立此项活动。因此,在“单元导读”“比较教学”的基础上,我们搭建综合性学习活动平台,展示阅读收获,交流阅读心得,激发学生对三国作品、三国文化的热爱,也使学生更有兴趣学习校本教材。此活动根据校本教材内容,可以分为六个活动项目,活动主题分别为“走进曹操”“走进刘备”“走进孙权”“走进诸葛亮”“走进关羽”“走进周瑜”。我们如此做的目的是,既唤醒学生主动阅读的愿望,又拉近学生与三国英雄人物的距离。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个体审美意识的学习活动跳出了传统教学的窠臼,引导学生以辩证的、理性的眼光去审视人物。
(四)课外自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