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5 14:00: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怎样培养教育孩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优秀家长经验介绍
天下最好做的职业就是家长,一个不需经过考核就可以上岗而不会下岗的职业。把孩子养大,这是和其他动物一样与生俱来的本能。天下最难做的职业同样是家长,要在没有现成的经验、模式和方法的情况下,把孩子培养成为社会杰出的人才。香港著名企业家李嘉诚说过:“任何事业再伟大的成功也代替不了教子失败的缺憾”。最令他骄傲的不是他辉煌的事业,而是他两个学有所成的儿子。我们教育孩子的经验一般于三个层面:一是自己父母的言传身教;二是自己成长过程中所学所感悟的知识;三是于身边亲戚朋友的教育经验。当真实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你感觉这些经验都很灵验吗?能帮你解决实际问题吗?我认为不能,凭着这些经验教育孩子是根本不够的。
我的孩子周满笠和大多孩子一样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圆圆的脸,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特别可爱。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有过各种各样的缺点:胆小、娇气、贪玩、爱吃零食,特别不爱学习,而且对数字反应很迟钝。在她上幼儿园时,我就开始担心她今后的学习。我们想过很多方法,想改变满笠,同样暴躁过,有时也束手无措过。后来我开始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我认为不外呼三个目的:一是孩子掌握应有的知识和生存技能;二是培养与人和平相处、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方式方法;三是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我完成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对这个问题有所感悟后,我改变了教育方向,现在已初现成效。
首先,我用激励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当发现满笠的亮点时,及时给予赞美。有次满笠正在写字,我马上指着中间的几个字说:“这几个字写的真好,表扬。”于是满笠接下来写的字都很认真。还有一次黄兴步行街广场做产品促销活动,答题奖品是“汪涵公仔”,满笠非常喜欢而想得到。当看着我想尽各种办法后告诉她:只有上台答题才有机会得到奖品时,满笠两眼泪汪汪。我把她领到上台的楼梯旁,并不断鼓励她。真没想到,主持人的问题还没念完,满笠已经冲到台中央,在主持小姐的配合下(满笠根本不知道答题),终于如愿以偿,拿到奖品。我告诉满笠:其实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满笠一定行。后来满笠将这次经历写进日记,我也时常用这个实例来激励她勇敢面对自己,挑战自己。
以身做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我的工作很忙也很辛苦,下班回家已经很疲劳。我经常对满笠说:这样辛苦的工作是爸爸的责任,能让满笠得到很好的教育是爸爸妈妈的责任,爷爷奶奶的责任是照顾好满笠的生活,而满笠的责任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大家都很难很辛苦,我们一起努力好吗?经常重复地讲解,让满笠懂事了不少。还记得有一次满笠不听奶奶的劝告,在感冒未愈的情况下吃冰棒,结果半夜呕吐。当知道一家人都没睡好时,很惭愧。过后我经常提起:满笠吃一支冰棒,我们一家人都没睡好,白天还要工作。让她慢慢知道一件小事都可能带来的后果。到现在除非天气很热,满笠绝不随意吃冰棒,也开始注意别人的感受。
用耐心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培养满笠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和家人商量,使生活变得有规律。每天中饭后是午睡和读书看报时间,不得开电视。晚饭到7:30读书看报学习时间,不得开电视。慢慢的满笠养成了午饭后读书看报、下午放学做完作业后再看电视、晚饭后自主学习到7:30、然后再出去玩耍、每天9:00准时睡觉的学习生活习惯。有一次准备晚饭学习后带满笠出去玩。但满笠因拖沓未按时做完作业,我不顾她怎样地央求和哭闹,坚决取消。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要有耐心,还要坚持。
其次,就是要正确的理解和对待孩子的缺点和错误。每个人都会有缺点和错误,只要正确对待,承认和改正错误,同样还是好样的。但要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了。我在家也时常有失信于满笠的时候,但我每次都真诚的向满笠道歉,并解释原因,请求她的谅解。孩子渐渐的习惯和接受了这种方式,那么很多问题就好办了。有一次满笠因一件小事,在吃饭时对爷爷奶奶大喊大叫,还冲气不吃饭。我当时没有理她,过后再找她单独认真讨论这件事。在满笠充分认识到错误的时候,我要她承认错误并向爷爷奶奶赔礼道歉,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满笠终于勇敢的迈出了一大步。像这种方法处理的错误一般很少再犯。处理孩子问题时要掌握时间、环境和氛围,平时唠叨太多没有效果,最好一次解决问题。因此,我认为处理孩子问题方式方法是十分重要,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
我们在处理孩子缺点问题时,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有时问题的原因就在家长自己身上。那么很多问题就会有答案。
第三,重视与学校老师的配合教育。
我感觉现在学校的老师真是了不起,培养教育孩子不单有爱心、很细心,而且很专业。就满笠所在的东茅街小学来说,除了正常的教学以外,开设了各种兴趣爱好班、小记者站,还有多种形式的活动、评比,给孩子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比如二甲班的周翠娥老师,在她很多培养教育孩子方法当中,有一个评选“每周之星”的活动,使每个进步的孩子都能得到及时表彰,每次的评选既树立了新的榜样,又使每个孩子都能分享进步的快乐,让孩子多方位得到培养教育。学校的每个活动都是老师精心组织的,所以只要是学校的活动我都鼓励、支持满笠积极参加,就是搞卫生,我也积极鼓励。这样我和满笠谈话的话题更多了,对满笠在学校的了解也更多了,孩子与家长的心也更近了。重视与学校老师的配合,对孩子的培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著名教育家董进宇博士说过:“家长是最需要训练而又最缺乏训练的职业”。要想我们的孩子能成为今后社会杰出的人才,我们需要不断学习,伴随着子女一起成长和进步。我们没有学习,所以我们想教育好子女,但却没有能力教育好子女。这不是理想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
这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智利诗人加里埃尔拉米斯特拉尔的一首诗。愿与各位家长共勉。
许多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等待
但是儿童不能等
他们的骨骼正在生成
血液正在生成
心智正在发育
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形式。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班主任和家长的相互沟通与配合。开好家长会,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学生,搞好班级管理。
一、成功家长会的积极作用
1.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方面产生互动,发挥整体效果。一次成功的家长会,可使家长对学校、教师充满信心。通过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前景和现状,使家长对教师加深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师和家长之间的障壁,为和谐交流打下基础。所以成功的家长会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在各方面产生互动,在协作中进步,在调整中发展,从而产生一股整体力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2.利于家长在短时间内掌握子女的大量信息。班主任应充分考虑了如何更好激活各个参与要素,在新颖手法的组织下,合理安排了大量可观、可感的素材和信息,向全班的家长、学生介绍了学校的过去、现状和发展趋向,分析了学生当前存在的各种心态,介绍了学校的特色激励教育和取得的振奋人心的成绩,大大地激起了家长和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有利于架设心与心沟通的金桥,以激励学生。家长会,从其整个过程所营造的氛围来看,它所产生的无形感染力其实就是架设了一种与心沟通的桥梁,充分体现家长与学校、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子女、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影响力。
4.有利于发挥家庭、学校诸要素互动的教育效应。我们通过这种家长会新模式,很好地激活了学校、家庭的诸要素,实现了一种期望与被期望的互动,学生则是这种互动中连给学校与家庭的中心、纽带。在这样一种家长会氛围下,家长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固然是一种互动,但与此同时产生的学校与家庭的互动因学生是中间纽带,也会产生一种超越家长与学校的互动而变成三者之间的互动,它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二、家长会成功召开应摆正的关系
1.成才与做人的关系。毫无疑问,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好”,但什么是“好”?心中的实际目标是不尽相同的。在这个问题上,常常容易在成才与做人的关系上失去平衡。仔细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好”就是“有本领”、“站得住”、“吃得开”,有的则是“出人头地”、“做人上人”。其实从小就应该重视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让他们自幼有坚实的理想信念“垫低”。应该让他们知道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激起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应该让他们知道陶侃“运瓷习劳”的故事,树立为人勤勉,为社会、为祖国效力的意识;应该从小知道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决心摆正自己与民众、与社会的关系,勇于改过自新,从善如流……当然更应该知道祖国的历史,知道百多年来的革命史,知道很多英雄模范和人仁志士的事迹,知道世界上有真善美,也有假丑恶。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呈多元化状态的情况下,胸中自有“正气歌”,有主心骨,才能保持“平常心”,不因富贵而骄奢逸,不因贫贱而自弃。
2.期望值与平时工作的关系。作为家长,更重要的是把握住眼前的培养教育工作,力求按教育规律办事,引导孩子迈好求学过程中的每一步路;至于将来孩子可以达到什么高度,取得什么成就,那是以后的事情,而且除了本人的努力之外,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错位”现象:平时并不注意孩子的情况,到了升初中、升高中的时候家长着急了。要么给孩子施加很大的压力,对其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么东奔西走求情、托人,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重点学校,以为这样就“尽到了家长的责任”,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学习是循序渐进的事,抛弃了经年累月的平时努力,进了重点学校也无济于事。现实生活中,几乎100%的家长对孩子存在高期望值。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增高,此种现象更加明显,但真正平时注意按正确方法关心和教育子女的并不多见。这里指的“按正确方法关心和教育子女”至少包括下述内容:关心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与学校保持必要的联系;在孩子遇到波折,遇到困难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引导;孩子出现了问题与学校配合及时解决问题。
3.投资与“投力”的关系。家庭教育中投力比投资更重要。投力有三重意思:一是说家长要用“心”去教育孩子,即把教育孩子不仅当成家庭的事情而且当成社会的责任去对待,全身心投入,无论你怎样忙,都不要忘记教育子女的责任。二是说家长要用“身”去教育孩子,以身作则。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爱学习、成绩好,但有多少家长用自己的好学精神去影响孩子?第三是要求有契而不舍的精神,不怕麻烦,不希图走捷径,肯于经年累月地下工夫。
一、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与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怎样做父母”这个问题非常大,也非常重要。我认为,“做父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一般人却忽视了这件事,把这件事看得容易了。他们往往把自己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看作是一种权威,决定了孩子的言行、思维模式。还认为只要他们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他们就是孩子心目中合格的父母。教育孩子,只有爱是不够的,他还需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
值得指出的是,家庭教养方式上的不同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精神成长有不同的影响。人们一般认为,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民主型教育
民主型的父母能平等对待、尊重儿童,能与儿童相互沟通。父母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主体,父母可以是孩子的导师,也可以是一个亲密好友。这种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独立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培养起亲切、与人合作的性格。
(二)溺爱型教育
溺爱使孩子不求上进,荒废学业;使孩子依赖父母,不能独立;使孩子蛮横无理,缺乏教养;使孩子为所欲为,失足犯罪,这些都是父母对待儿童缺乏理智和分寸的爱。
(三)放任型教育
这类教育是对子女放任自流、很少管教,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全凭孩子自由发展。他们放松对子女各方面的教育,学习很少过问,生活较少关心,孩子品德上出现的不良萌芽也常常被忽视,子女犹如一棵自生自长的小树,长直了还是长歪了他们都不必操心,一旦孩子在成长中真的出了偏差,父母又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只能实施打骂、体罚等极端的教育手段。
(四)专制型教育
在这种家庭中父母强调辈分,以自己是其监护人的身份自居,凡事都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完成某件事情,对于其犯错就采取惩罚,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古训。事实上,由于父母的这一行为就导致了儿童胆小、自卑、缺乏自信的心理。
可见,良好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地发展。
二、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相关家庭教育对策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影响儿童发展的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如何为儿童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家庭氛围
1.父母要为儿童营造一种安定、和谐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是治家、教子的基本条件。即使家庭成员可能在性格上有较大的差异,对问题、对人人、对事的处理方式也会有各自的特点,但在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每个家庭成员都应从维护家庭团结、共创美好生活的根本利益出发,互相理解、谅解。
2.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
家长应该明白,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孩子在家中也必然有这种心情,家长只有尊重子女,所说的话孩子才会听,教育才可能奏效。家长在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时,应当在心平气和、相互理解的气氛中,以交谈的方式进行。
3.要做孩子的亲密伙伴
父母应该把自己当作是孩子的朋友,学会理解和尊重子女,站在子女的角度才能发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千万不能按家长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拔苗助长。
4.父母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作为父母,绝对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而是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随时想到孩子就在身边,自己的言行会影响孩子。孩子的模仿性特别强,父母怎么做,他就怎么学,所以做父母的是怎样一种人,小孩子大概也是这种人,父母的影响比任何影响都大。
(二)教养态度和方式
1.理智施爱,爱而不娇
父母爱子女,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爱子女也是有学问、有讲究的,不是怎样爱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说:“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皆见爱未必治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是其他任何人的爱都无法比拟的,虽然父母都特别爱自己的子女,但不见得都能教育好子女。所以,父母要从子女的长远利益出发去施爱,不能一味地迁就,放任孩子为所欲为。
2.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凡是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早日成才,成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佼佼者。这种愿望是好的,是可以理解的,要实现这一愿望,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时,要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不能随心所欲地将自己不切实际的主观意志和意愿强加给孩子,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3.态度一致,教育统一
在家庭教育中,家庭的所有成年人对于未成年的子女来说:都是教育者、都是担负着教育的任务。因此,要顺利地进行家庭教育,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所有担负并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都必须对子女有一个一致的态度,做到要求、教育统一。不能是一个家长是这种态度,一个家长是另外一种态度;一个家长这样教育,一个家长又那样教育,这样就会养成子女的两面习惯、市侩作风。
总之,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家庭因素在儿童的成长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父母应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而且还要学会用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6).
现状:农村家庭教育质量很无奈
镜头一:
一家农村小店里,烟雾弥漫,热闹非凡,十几个男人围拥成三、四桌,有的在搓麻将,有的在打双升,有的在打牌九,店前的水泥空地上五六个学龄儿童也正不亦乐乎地玩着纸牌,这中间有店主的小孩,也有里面赌博者的小孩,而店主(三十七八岁样子)则坐在椅子上笑眯眯地看着……
分析:
农村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确实少,一些家长在农闲时喜欢搓麻将、打扑克。家庭中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平时基本上不看书读报。
我曾对自己所在的农村小学110名六年级学生家长的学历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
因此,难怪农村有不少家长会这样说:“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
镜头二:
家门前,一张小方桌,一个小凳子,刚上一年级的铭铭正在做作业,母亲俯身在指导。突然间,母亲的声音尖了起来:“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也不会?”顺手一巴掌打在孩子身上……铭铭委屈地号啕大哭。母亲突地起身,拎起孩子拖到垃圾堆旁,自己“咚咚咚咚”地上楼了。旁边的奶奶想去安慰小孙子,可又觉得不妥,只好尴尬地搓着手。一会儿工夫,铭铭的哭声没了。原来,铭铭已经被小蚂蚁吸引了……
分析:
农村家长大多缺乏与孩子沟通,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教育方法。更有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给孩子提供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有一大半的家长不检查孩子的作业,更不要说辅导孩子功课,问孩子学校里的事了。也有许多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但又缺乏科学的方法,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经常打骂孩子。我对110名六年级学生家长的教子态度、方法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
镜头三:
李先生夫妇都在上海打工,儿子冬冬由外公、外婆代管。二老对小外孙特别宠爱。孩子都5岁了,二老还经常给他喂饭吃。老人的宠爱让冬冬变得任性淘气。在幼儿园,冬冬根本受不了幼儿园的规矩,小朋友都午睡,他不但不睡还哭闹,幼儿园的玩具小朋友们大都轮换着玩,可他喜欢的就不让别人碰。
分析:
现在农村家庭中父母都在外打工的情况较多,这样,教育子女的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身上。这种隔代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过去家庭条件差,当时的父母极少宠爱孩子;现在祖辈把那一份宠爱加倍地给予了第三代,造成了溺爱。有些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带“小祖宗”时担心出差错,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他们所具有的是一种非常原始的“养育”观。同时,祖辈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农村很少接触新事物,影响对孩子的教育。隔代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有许多负面影响:过分的溺爱和迁就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遏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影响孩子个性发展和优秀品质的形成。
关键:农村家长素质有待提升
在现实农村生活中,有的家长认为自己当了父母,所说的话就都是对的,子女理应服从。有的认为自己从小接受父母的教育,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自然也知道了如何教育自己的子女,掌握了培养教育子女的能力。不少家长还认为自己当上了父母,就自然会将子女教育好。那实际如何呢?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知道一味地要求,给孩子施加压力,甚至恨铁不成钢,将孩子打死、打伤;有的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智育发展,而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致使孩子长大后缺少独立生活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的家长溺爱、宠爱孩子,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致使孩子逐步走上邪路……这一切说明不是当了父母就自然能成为合格的家长。
正如有个家长曾经幽默地总结家庭教育成功的经验为:家长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的,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是家长的自我教育。农村家庭教育不理想的现状归根结底是农村的家长素质有待提高。
对策:多方合力提升家长素质
一、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
对孩子的教育,许多农村家长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由学校(包括幼儿园)承担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组织工作是最为合适的。因为在农村,老师是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又懂得怎样教育孩子的人,家长信赖老师。而且学校有学习场所、教育设备、图书资料等有利条件。另外,老师熟悉学生情况,也了解家长及家庭教育现状。
所以,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素质当成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提高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学习,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素养。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论坛等形式,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
二、丰富村级文化,优化家庭教育外部环境
村级文化活动是实现村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满足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村级文化活动涵盖三个层面,一是满足人的基本娱乐需求;二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三是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自我价值实现。如“全国文明村”――斗门镇上窑村就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消除封建文化残余,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和优秀家庭角色(好家长、好孩子、好媳妇、好母亲等)及优秀社会角色(好干部、好村民)等评选活动,树立新形象,还根据当地情况(人们的爱好),开展绘画、体育、歌咏、书法、讲故事等各类竞赛,为孩子与家长的共同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外部环境。
三、全社会关注,提高每一个母亲的素质
1986年5月,赵秀君生下了儿子卞迁。儿子刚满五个月的时候,她就给他读一些情节简单的童话,引导他看一些幼儿画报之类的读物。平时只要有时间,她就逗着他玩,与他说话。虽然孩子听不懂,但她却很认真地一遍遍说给听他,因为赵秀君坚信,良好的语言刺激对他的智力发育很重要。
正如赵秀君所料,这些良好的语言刺激和童话熏陶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小卞迁在八个月的时候,便会说一些简单的单词,十个月时,便能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了。这段时间的启蒙教育,为他打开了语言表达的大门。有了语言基础,他便对文字有了兴趣,常要求妈妈在给他读幼儿画报的时候,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给他读。就这样读的时间长了,不知不觉中,小卞迁便认识了画报上的字。
为了培养他的阅读能力,开阔他的视野,卞迁一岁多的时候,赵秀君常常利用周末的时间,有意识地带他去书店或图书馆。在浩瀚的书海中,小小的他对知识有了极大的渴求,识字不多的他在妈妈忙着看书的时候,也常常抱着本书连猜带蒙看半天,也不管看不看得懂。
在妈妈的引导下,小卞迁长到三岁的时候,便能认识近千个汉字了。之後,妈妈便给他买来许多童话、寓言和神话故事书,让他按照自己的兴趣阅读。不认识的字,妈妈指点一次他便记了下来。妈妈要上班,没有精力专门照看他,便将他送进了幼儿园,但上了半年小班半年大班後,他说啥也不去了。原因是幼儿园里教的东西太简单了,对他毫无吸引力,他吵着要读小学。
拗不过儿子的纠缠,赵秀君便让他做了一年级的旁听生。虽然是个旁听生,但他学得十分认真。期末考试,老师并没打算让他参加,後来,老师还是发给他两张考卷,只是想看看他学得怎样,但让老师意外的是,虽然那次考试题型偏难,但卞迁这个旁听生,还是在期终考试中语文和数学双双得了100分,夺得了全年级第一。为此,学校破例将他转为正式生。
“一个人立大志,成大器,不磨练出一种坚韧的意志,不付出上百倍的艰辛,再聪明也是白搭。”赵秀君是这样说的,也是要求儿子这样做的。
卞迁虽然是独子,但父母却从不溺爱他。赵秀君说:“常听一些家长谈起自己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五年级甚至已经上初中了,还要家长帮忙洗脸、洗脚、叠被子等。这除了说明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外,还说明家长的教育方法是欠妥当的。一般情况下,学习习惯不良的孩子,其日常生活也往往杂乱无章。如果只注重学习,而忽略生活习惯的培养,犹如一条腿走路,是走不远的。双管齐下,才能见效。一旦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容易养成了。”基于这样的想法,为了培养卞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四岁开始,她便让卞迁洗自己的衣服、收拾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书包,饭前饭後洗手、去食堂打水、饭後进厨房洗碗刷锅、按时睡觉、按时起床,从具体的小事情培养他有条不紊、有始有终的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了,学习习惯也会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在妈妈的培养教育下,卞迁学会了在学习和生活中合理安排时间的技巧。尤其在学习上,一年中他有总体目标,一学期有分段目标,一天中有具体安排。
在赵秀君的耐心引导下,小卞迁从五岁起就养成了刻苦读书的习惯。在卞迁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阶段中,靠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卞迁在学习上一路突飞猛进,2000年,年仅14岁读高二的他,圆了读科技大学少年班的梦。
进入科技大学的卞迁凭着自己良好的素养和学习能力,不仅在学习上遥遥领先,还担任了班级团支部书记,校学生会主席。2004年,正在读大四的他,由于成绩优异,被学校破例选为公派留学生,远赴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攻读生物学硕士学位。
【关键词】学校教育;班主任工作;心灵金桥;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的成长,不能只靠班主任一个人,要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及学生自己等都是直接参与转化学生工作的相关人员。要形成一种“包围”的教育环境,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谈到成长,人们自然想到学生的成长,作为互动一方的教师,恪守培养教育的神圣职责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家庭和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两个重要阵地。因此,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逐步实现家校之间行动一致,信念一致,志同道合,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起一个精彩的舞台。然而,面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喜悦与烦恼,尽管素质教育的心灵鸡汤应有尽有,应试教育的战略战术也五花八门,可执教者们感到棘手陷入困惑的情况也是常有的。这就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审视探索关于寓教于乐的思维和途径。
自己身为人母且从教多年,可以说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没少读。仅就学生的教育来讲,生活上关怀无微不至,学习上也是鼓励加严厉的“呵护”,心中确实充满了期望。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汲取一些教育方面的知识营养,针对的自然都是关于学生的成长,这样“有的放矢”的读书,难免就会有些急功近利。面对学生心理及学习上的起伏波动,感觉不但在学习上的敦促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就连沟通交流上有时也“话不投机”,将谈话带入僵局。
在困惑与无奈中,我读到了孙云晓老师《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书,深深地被“一起成长”四个字触动。是的,我们只想到学生在成长,难道我们这些当老师的就没有成长的课题吗?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们的思维理念在向多元化发展,家长、教师的传统说教地位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呢?孙老师在书中语重心长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二十一世纪两代人应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架起通向学生的心灵金桥,从而才能走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误区,变‘代沟’为‘代桥’”。孙老师的一席话,一语中的打破了旧的填平代沟的教育模式。事实上,“代沟”永远是客观存在的,靠填平的办法无异于是杯水车薪捉襟见肘,只有架起一座桥梁跨越这条“代沟”,才能使天堑变通途。无疑,孙老师的“代桥”理论为现代教育配置了一把金钥匙。
要架起这座“代桥”,我认为先决条件是需要“两岸”必须有一个位置平行高低一致的基础。也就是说,在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今天,一代人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已经在彼岸展示了新思维新观念的凸起高度,而我们这些作家长当老师的,明显的处于传统思维理念的凹势之中。所以要想架桥,这个凹势必须要填平补齐,不然倾斜的“代桥”是架不起来的。实际上,当我们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管”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学生们的许多思维理念确实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当我们面对信息化高科技一片茫然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成了我们的老师。我们应当勇敢承认这个凹势的存在,不能继续做信息时代面前蹩脚的“矮子盲人”。
怎样补平这个凹势呢?我认为,必须要把充实新知识更新传统理念的课题,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也就是说我们当老师也需要在学习中成长。实事求是讲,充实新知识更新传统理念,不象教书那样得心应手顺理成章,也不是读上几本书就能奏效。同学生的成长过程一样,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也照样是充满着喜悦与艰辛。几年来,我尝试着再做一回苦行僧,许多知识从零学起。自己身为一个步入中年的教师,除了阅读大量的中外教育方面的文献外,还从一加一学起走进了网络,在这里不但填补了许多知识的空白,而且还利用网络交流弥补了由于环境条件因素造成的与学生交流的欠缺;一向对传媒文体不太感兴趣的我,竟然也能和学生们侃英超、意甲、NBA,聊流行音乐了。这些,我并不认为是赶时髦充前卫,事实上,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沟通,就在两代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金桥。有了这座桥,不但在建立健全人性人格上能引起共鸣,就连平时许多敏感的话题也无须再“苦口婆心”了。每当看到学生们从过去那种只听不说的厌倦眼神,变成一种渴望沟通交流的眼神时,我心中就犹然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
我感觉,在许多事情上我们和学生沟通困难,其根本原因不是年龄问题,而是我们的凹势造成和学生沟通缺少了平台。一旦补平凹势建起平台,沟通往往就变得自然而简单了。记得,有一次我批评了一个犯错的学生,她虽接受批评但精神上却总是低沉学习成绩也在下降,我从网上看到这个学生发的帖子,明白了她心中的不满和委屈,于是和她耐心沟通,使她不但消除了误解而且学习上也进了一步。再有,过去和学生面对面沟通时,谈话往往会陷入尴尬,我试着用电子邮件进行交流,结果许多面对面难以表达的肺腑之言竟然跃然屏上,许多误解隔阂也迎刃而解了。我感觉,网络信息时代给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许多受环境条件限制约束的沟通交流在这里得到了补偿,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时代的大潮势不可挡,面对这一时代的天之骄子,任何回避现实的公式说教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必须要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懂到懂,引导学生在网络知识海洋中遨游,建立必要的防范规范意识岂不更实际?
几年来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因势利导相互学习确实是寓教于乐的一条康庄大道。但前提条件必须是我们当老师的要完成自己成长的课题,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相信,只要我们在补平凹势上苦练内功,我们就能在信息时代中架起一座心灵金桥,与学生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完美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职责感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能够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此刻“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务必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能够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此刻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必须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务必要有敬业精神,务必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就应是无私的。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职责、有义务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透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完美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完美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职责感热爱教育事业。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能够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此刻“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
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务必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能够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盼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必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此刻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必须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务必要有敬业精神,务必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
操。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就应是无私的。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职责、有义务从此刻做起,从自身做起,透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完美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透过前几天学校组织师德师风教育的学习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作为教师在新时期的素质要求,学习师风师德心得体会。下面简单谈谈几点体会:
一、敬岗爱业,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既然我们选取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取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用心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自己就应系统地学习《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
崇高的师爱表此刻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个性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个性的爱给个性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用心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用心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作为一名新教师,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担任二年级的体育教学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因为以前实习的时候从未接触过这么小的学生,所以对教学的方法等许多工作方面都感觉无从下手。其中好多学生都比较活跃,所以在管理上比较困难,特别是因为我是一名新教师,对于怎样去和他们沟通还找不到一个合适的途径。
经过一年的磨合,通过不断的观察和找同学聊天,主动去了解他们的情况,慢慢的我和学生之间开始互相了解了。经过细心的观察和实践,我发现了这样一种教学方式,那就是作为一名新教师,对等学生不应总是摆出教师的架子,把自己摆在高高的位置上,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不服,从而不愿听教师的课。而我们应该让学生感到学生和教师是平等的,除此之外,我们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这样他们才能接受你,从而去听你的教育的指导。
教师育人,身正为范。在这一年的工作中让我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不但是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而且是做一个怎样的教师。教师的职责是神圣的,既教书又育人。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孩子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当然更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职业活动中,我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热爱学生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意图使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人的感觉是相互的,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
虽然这两个多月的时间并不长,可我的心得体会 却颇深。
1、认真备课对教学十分重要。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一开始每备一节课的时候,最苦恼的就是通过什么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游戏 及体育运动的兴趣。后来,我经常请教师傅和有经验的教师,经他们一点拨,我茅塞顿开。此外,在备课过程中,除了准备课堂上需要的内容外,还尽量准备一些有趣的内容作为补充和衔接,这样对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2、重视课堂40分钟的教学实践。辛苦的备课归根到底还是为上课作准备的。我非常重视课堂的40分钟,在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内容丰富充实,教态自然大方,语言生动活泼,并且每天都以愉悦、饱满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舒适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留心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注意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和兴趣。
3、多听不同老师的课,多向师傅及有经验的教师请教。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们从实践中总结 出来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值得我认真用心学习和领会。听有经验的教师的课,我次次都有不同的领悟,都能收获到很多东西,经常有“听君一节课,胜思一整天”之感。
4、处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说,和学生太熟了,亲近是亲近了,有时候到课堂就没办法管他们了,课堂气氛活跃点,纪律就抓不住了,对他们严肃点,课堂气氛就显的沉闷,心里虽然一直记着那句话,要做学生有原则的大朋友,但是还是很难找到课堂气氛与课堂纪律之间的平衡点。
5、对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具体情况,都考虑了相应的对策。我对他们经常进行鼓励,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有时在课堂上让他们做一些容易的游戏 和体育动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7、体育教学主要从三点来进行总结 。首先,我特别重视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运用这个规律可以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并健康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其次,我在教学过程别重视人的认知规律的培养。这样,可以使学生尽快的学好技术,形成技能,使体育教师真正实现精讲多练,为体育教学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方法奠定基础。最后,我在教学别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利用体育教材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在开学初我重点抓了广播操,因为学生经过一个暑假,对广播操有些陌生,如不及时抓紧复习,一旦学生养成坏习惯,在纠正就困难了。因此,我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对广播操进行教学的。
第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做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重视做操、自觉做操、坚持做操、认真做操的良好习惯。
第二,体育教师要正确运用示范。示范是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示范能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因此,要求教师示范要清楚、准确、规范、优美。
第三,讲解要少而精。我在广播操教学时的讲解,主要是结合我的示范动作,让学生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第四,口令要清楚、洪亮、准确。第五,纠正错误动作要及时。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力争做到:
一、 热爱学生。给我们的学生多一些爱心,关心,责任心,宽容心,细心等,要用一颗善良的心来培养教育我们的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潜移默化,让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通过与老师的接触,用心体会,从中感悟。我们教授学生的同时,多与他们交流,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们,关爱他们,同学们也会尊重这样的老师,愿意上他的课。
二、献身教育事业。教师被誉为“蜡烛”,点燃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教师献身精神的真实写照。我,一位平凡的教师,要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位优秀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社会满意的教师。争取在最短的工作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以上是本人在20xx年的工作述职。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时刻准备着,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用愉快的心情应对每一天的工作。
一、正确认识,分析他们不开花的原因
陶行知曾经说过:“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也就是说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因为,孩子特点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比如。每个孩子的先天遗传基因不同,后天的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环境、生活给养、生存空间、社会关系等各方面千差万别,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反映到孩子的身上,打上深深的烙印。当你发现班级里有这朵“不开花”的孩子时,不能轻易地贴上标签,作为教师,首先得正确认识这样的孩子,分析他们“与众不同”的原因。
这就需要教师对这学生进行“望、闻、问、切”了,通过平日的观察。多认识孩子的真性情;和任课教师和家长多联系,对孩子的成长全方面的了解;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孩子聊聊天,天文地理,生活趣事,和孩子建立感情……我们的小胡同学在开学的两周后,一些老师都认为:这个孩子有点像性格孤僻。他对于老师的提问没有反应,上课总做自己的事情,老师点了他的名,他就私自出教室。为此老师下课和他聊天,他根本不正视你,有时他下课被高年级的孩子欺负了,老师和同学关心地询问他,他很恼火……难道他真有“问题”?通过下课观察,我发现他和同学玩耍时也不失天真活泼,趁他高兴的时候和他聊天,你会发现他很健谈。在一次家访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原来他父母早就离异,母亲经常出差。孩子从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老人的溺爱,孩子的脾气很倔强,受不得半点批评。从他家那么多的幼儿科普读物。我知道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至少他很爱读书。问题就在于怎样打开这个孩子幼小的心灵?
二、给予信心,相信自己是一朵美丽的花
自信心,是人们自己相信自己,追求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的心理倾向,它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即使遭到困难挫折的阻挠,也初衷不改,勇往直前,直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相反,缺少自信心的人,懦弱胆怯,自暴自弃。平日里对工作,对事业,对学习毫无积极性,主动性和挑战困难,战胜困难险阻的决心与意志。
往往这“不开花”的学生,就是对自己缺乏一种自信。在成长过程中,他们面对更多的是:别人的优点总被表扬,而自己经常被指责。久而久之,他就认为自己的坏毛病是一种“天经地义”――我本来就有这样的毛病。作为班主任,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要用自己手中的“放大镜”去寻找这样的孩子身上的优点。记得一名学者在谈到心理暗示的问题时,例举过一张“八卦图”,用了“让白覆盖黑”的心理战术。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和缺点开始时就像一张八卦图,如果,你看了优点“白”的一面,并不段扩大它,慢慢地,你会发现“白色”会越来越大。相反,如果,你只看到缺点“黑”的一边,你经常指正它,渐渐地,黑就要侵占白色这一面,然后孩子身上的越来越多。这也就提醒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肯定性言语和鼓励性言语促进孩子树立自信,让他们知道,原来自己也是一朵美丽的花朵。小胡同学识字量大,爱读书的优点被我发现后,只要有机会,我就在班级里夸他:“小胡同学可真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瞧,小胡同学真聪明。懂得真多,有的老师都不知道呢!”……班级里的孩子开始佩服他了,于是,我又让他当起了老师的小助手,“来,帮老师发个本子吧!”“你来给大家读个题目吧!”孩子做起小助手可认真了,上课也能正常发言了。不仅如此,排路队时也不捣蛋,还能“仗义执言”呢!
三、爱心浇灌,耐心等待花儿开放的时间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而这些“迟开花”的学生都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进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反复,他们更需要细致入微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恒心,往往才能取得成效。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教师只有用源源不断的“爱心”温暖学生的心田,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才能与学生形成心灵默契。什么是爱?真正的爱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以滋养他人和个人心灵成长而傲的努力,如何表达爱?爱在倾听,爱在沟通,任何真诚的诉说都是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
说到这,我还是想到了小胡同学:第二节课,班上进行声母复韵母的教学,对于大部分已有拼音知识储备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课,他们是没有什么新鲜感,但教师必须认真地重新给他们疏理拼音知识点,毕竟,小学拼音教学里的细节和要求是有异于学前教育的。正当我眉飞色舞地给他们编着故事以区分“ie”和“ei”,我发现小胡总是背对着我,四处张望着,显得漫不经心的样子,于是,我移动了自己的位置,靠他近点。希望能无声地提醒到他,他看了我一眼,把身体转了过来,我继续和孩子们玩着编“顺口溜”的游戏,识记声母的音和形。就在别人发言的工夫,他又转过去,做着自己的事情……下课了,我找他谈话:
“你上课的时候为什么要背对着老师和同学呢?”?
“不知道。”
“是你认为会了,不想听吗?”
“不是的,是我太热了。”我很奇怪,这怎么和热扯上关系了。于是又问:“那别的小朋友怎么不热呢?”
“我和他们不一样。”“可你的座位靠后面,门口有风吹来啊,应该凉快啊?”“老师,你应该知道,空气对流吧!”
“啊?这和你背对着老师有什么关系呢?”(同时心中感叹:这个孩子懂得名词还真多。
“我侧着身子,这样对流会让我舒服”我有些生气了,这孩子竟会这样为自己找借口:“那,老师也觉得热,我也要感觉所谓‘空气对流’,都背对着你上课,好吗?”他摇摇头,我接着说:“是啊,你不喜欢,那你背对着我和同学,我们心里会想什么呢?…‘可,老师,我和你不一样啊!”这小子竟强词夺理了。我的声音提高了:“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热,我就不热了吗?别的学生就不热了吗?”(其实天气很凉快,这才上午十点多钟)??
正在这个时候,上课铃响了。打断了我和他的“辩论会”。我拉着他的手进了班,并让他站在自己的座位旁,“你觉得热,也许站着,会凉快些……”班上的孩子起立了,这时他正站在人群里,注视着我。“如果真让他站着,后果会怎样?”我在心中思量,这么―个有个性的孩子,好不容易和他建立了感情,让他对我有了信任,现在碰着问题了,更需要的是正确地引导,如果一味的斥责他,让他产生逆反心理,那后果……唉,我为一时的师道尊严而脱口说出这样的话感到后悔。怎么扭转这个局面呢?这时的我走过电风扇的转钮旁,心中一动,轻轻打开他头顶上的那扇电风扇,“现在我开了电风扇,你若觉得凉快些,就坐正,和同学一起认真听课好吗?”他点点头,和孩子一起坐下!这一节课,上的是拼读音节。他显得很积极,虽然偶尔有些小动作,但这是刚入学孩子的特点,可以理解。我多给了他几次机会,还夸大其辞地表扬了他。下午,孩子们都出去玩了,我找到了他,进行了第二次谈话:
“课上,你发言好极了,大家表扬你,你高兴吗?”
“恩……”他点点头。
“对啊,我也觉得你特别尊重老师和同学,在别人发言时候再没有背对着我们了,老师可高兴了……”他笑了,我接着说:“那,上节课,你是……”我话没说完,他就急着说:“老师,我知道了”?眼神有些闪烁,那是羞涩。
我笑了,摸摸他的头,“你知道什么了,我都没有说完?”“我已经知道不该那样的……”他扭动了身子,不让我摸他的头,(他一直认为这很幼稚,有天中午和他聊天时,他说出‘幼稚’的词语时,让我惊讶。)
论文摘要:在我国飞速发展的时代,在物质文明昌而盛之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关重大的问题—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的问题。本文由一些缺失公德的焦点事件开始,论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最后对社会公德的培养和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以及社会整体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公民的道德修养也有了很大进步,但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相悖的现象还存在着,冷漠歧视、破坏公物、破坏环境、破坏公共秩序等有损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对社会公德建设以及社会整体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的公德意识和公德水平。
一、公德缺失的状况
寂静深夜,手机短信惊醒梦中人,打开一看,原来是“二手车优惠广告”;新手初上路,贴上“实习”标签,望求车友包涵照顾,哪料屡遭别车;超市里,有人站在“请勿品尝”标牌旁细品慢尝相信以上状况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当我们困扰于生活中这些问题时,应该都会想到两个字“公德”。
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不讲文明礼貌,不诚实守信,比如梁丽“捡”黄金案。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不爱护公物、损害公共利益,维护公共秩序意识淡漠。比如,“醉驾”和“富二代飘车”成为了民众议论的热点。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中央二台2009年8月11日播出的节目—削峰行动:抚平宝宝的痛,让人触目惊心。“先天唇鳄裂,先天11生脑积液膨出,先天性脊柱裂,山西大量新生儿惊现先天残疾。环境恶化,水源污染,矿产非法开采威胁新生儿生命”。
二、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社会公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最普通的行为准则,它处于道德规范体系中的最低层次,它是敬业、奉献等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任何昌盛发达之邦,所有文明繁荣之国,无不将社会公德培养教育放在治世重要位置。
良好的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我国文明史,昔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美好景观;横觑欧亚诸国,今有西方文明,日韩中兴,经济腾飞,文明发达的美好现实。然则无不以修德养德,恰守公德,遵行公德作为治世基础、为生产发展的促进和保障。公德的建设、培养、教化也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英、德等国不吝惜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巨资,使本国公德建设达到相当高水平。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崇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注意培养国民公德意识。
公民的社会公德意识增强,则整个社会人与人关系就和谐美好,人人心情舒畅,有利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生产。而且文明的行为方式、良好的公德意识对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人与环境关系,促进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对于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公德的培养和教育
第一,整个社会要大张旗鼓营造一种氛围,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构筑起遵守社会公德的堤岸。政府要花力气在社会公德教育上投资,广开渠道兴办公德教育事业。大力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淳化民风,净化社会风气,使广大市民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形成遵章守纪为荣、违章违纪为耻的观念,把遵章守纪这个外在要求变成自己的自觉行为习惯。
第二,家长的公德教育势在必行。马克思曾经指出:“法官的行业是法律,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家长作为一种行业的从业者,自然应当像其它行业的从业者一样接受必要的职业训练。
鲁迅先生就严厉批判过“当父母不须受教”的旧观念,提出应专门为家长开办师范性质的学堂:‘.殊不知中国现在,正需父范学堂。”可是这些教育理念在国人心中的普及程度太低了。太多的父母自身道德修养有限,更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少数父母忽略言传身教的作用,我行我素,根本不顾及不良行为对孩子的影响。这样一个个儿童在家庭教育里边就没有养成遵守公德的习惯,长大以后坏习惯难以纠正。
第三,把教育者的教育提到议事日程。教育者的公德教育刻不容缓,全社会要有紧迫感和使命感,拉响公德教育的警钟,教育者绝不能坐等自己被别人教育,而要主动学习,主动修养。我们不能等待先有一批达到理想人格的教育者,再由他们去培养被教育者的人格。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育者的身教的重要性要引起高度重视,一言一行可资效法,具有较高公德评论价值。教育者要与学校中的学生一道补上公德教育课,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为净化社会风气的“活性碳”,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没有污染的社会。
第四,教育要以育人为目标,强调道德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司马光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以“才”来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从小学阶段至大学阶段,德育的地位一直很尴尬。因为现在中小学都是以高考为指挥棒,相对应的学科甚至在幼儿园都已经受到重视。德育不是必考,且无法考出真实成绩。于是学校阶段的德育教育成为鸡肋,地位重要,实际学生都无所谓。课程不受重视,行为自然也就不加约束。造成绝大多数学生思想政治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但行为散漫,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很低。
1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是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
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可谓是突飞猛进,无论是职业院校数量的规模递增还是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都是显而易见的,职业教育发展经历了春夏秋冬式的历史变迁,在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例如:部分院校为求经济效益,只图数量,不求质量,盲目扩大招生,取消入校门槛;专业设置不符合实际情况;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管理不规范,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学质量不高,缺乏对学生职业岗位基本能力和素质训练要求,在社会就业岗位供需中出现“高不就低不成”的矛盾局面。一方面是一些岗位招不够人,而另一方面是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好多大中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在逐步减弱,许多企业反馈出的信息不仅仅是一些毕业生专业素质及动手能力低,而更多的是职业院校部分毕业生缺乏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没有吃苦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可塑性太低,无法胜任岗位基本能力要求。面对社会岗位竞争的压力,部分职业院校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基本的职业道德观念,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一味地以追求学校经济效益为主,不纠正以上存在的严重问题,无疑是在饮鸩止渴。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受欢迎,那职业教育的出路在哪里?职业院校又如何寻求长足发展?分析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出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上,我们不能一方面大讲特讲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新型人才,而另一个方面又缺乏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急需人才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从根本上认清楚社会需要什么人的问题。培养什么样人?怎样培育?这才是职业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最基本的措施就是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问题入手,从点滴抓起,从小事做起。古人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先不着急教会他们什么技艺,而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做人;不是只顾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而忘记培养他们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基本能力。注重学生基本职业道德品质的培养,让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及时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诚实守信,踏实做人。努力培养吃苦耐劳的优良素质,不断掌握现代化职业技术,一定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所以,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是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
2加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将是今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
历史的车轮推动着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重任,特别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人们在重视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在人们的精神文明方面得到同步发展,相反,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中,许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扭曲,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良风气,已经或多或少地在影响着下一代的成长。与此同时,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多方面的环境因素,都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快速发展的桎梏。而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和任务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必要的转移或偏移。完全有必要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作为学生某一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重点,这样做不仅不会偏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反而正是职业教育培育目标的真正体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努力从培养学生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做起,教育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关心别人;学会基本生活能力、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承担责任;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坦诚处世、快乐生活;培养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品质、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高尚道德品质以及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和创新的优良思维品质,才是我们职业教育工作者真正的工作重心。事实上,纵观历史长河,无论是什么时代,都会有不同时代的育人观,但其基本内核却大同小异。从古人教育孩子懂得谦让,孔融让梨的佳话、六尺巷的故事到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达人而达人”的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等,无不闪烁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道德光芒,即使今天这些仍然是我们做事做人应该努力恪守的道德信条。只不过是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制度之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职业道德要求不同而已,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做人的基本条件、是非判断标准是基本一致的:明理、诚信、谦让、孝顺、勤俭、质朴、劳作等美德是不变的,只是在不同阶段赋予不同的时代价值追求色彩而已。所以,育人者育己,职业教育工作者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严于律己、勤于劳作、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职业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合格人才,从重视自身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入手,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完成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
3充分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统一性的认识
在强调重视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同时,也要强调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两者不可偏颇。重德轻才或重才轻德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德才兼备才是我们育人的标准,对德与才辩证统一关系的充分认识是处理好育人与用人之间关系的节点,对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回答了,德才兼备的用人目标就是我们的育人目标,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必须建立在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之上,反过来,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又必须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只有将两者之间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育人目标。一个有德无才的人最终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反过来,一个有才无德的人也是要被社会所唾弃的。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认识到两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就显得十分重要,它关乎职业教育成败之大事,是每个从事职业教育事业的工作者都必须清醒认识到的重要问题。许多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往往在这个问题上易走偏,要么只强调学生学好专业技术,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教育;要么就是只强调加强职业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不提倡重视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教育。时刻铭记职业教育的神圣职责,不忘职业教育失败的例子,吸取经验教训,正确处理好职业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明确育人目标和工作任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培养职业道德基本素质的过程中练就出色的职业技术本领,在职业技术技能学习和实践中规范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无论是对学生哪个方面的培养都离不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而掌控这一活动的引领者正是我们从事一线教育的工作者。所以,有人说,教师是学生的镜子,而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背后一定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在重视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有机统一性的认识过程中,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就显得十分迫切了,目前职业技术院校教师队伍良莠不齐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是制约职业教育良性发展的障碍之一。重视和加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同职业技术教育统一性的认识,不仅是职业院校教师的重任之一,也是职业院校上层管理者必须重视的理论问题之一。
4职业院校更有利于将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落实到行动中去
职业院校以培养实用型、操作型人才为主,在重视对学生技能进行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更好地完成职业院校培育人才的历史重任。在职业道德养成教育中,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的总和,是一般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对从业者从事实践活动过程中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落实到职业活动中去,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通常所说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内容,不同职业有不同的职业道德具体要求,以上基本规范是各行各业都必须遵循的,是各种职业道德中具有共性的东西。因此,各院校在大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鉴定职业能力的同时必须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教育。努力做到知行统一,在职业技术技能实践活动中磨炼学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坚强意志品质,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离开社会实践活动,职业道德的践行就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了,失去了职业实践活动,就无法真正深刻领会职业道德的内涵,也无法将职业道德落实在学生行动中。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检验学生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和价值理念,促进学生从职业道德认知向职业道德行为的转化。通过工学交替、社会实习、为民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可以增强学生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立足本职、踏踏实实、勤奋努力的意识;通过了解、学习先进典型,可以增强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可增强诚实守信、服务群众的职业道德情操。同时,在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中,促进学生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严格按照实习单位管理制度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通过严格管理,有效规范学生的行为,使他们把这种规范通过习惯养成而化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并渗透到思想意识中去,进而落实到为岗位工作的实际行动中。
作者:李玉清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骨干老师培训心得1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骨干教师培训,由衷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在这五天的培训中,我们有幸聆听了专家的精彩讲座,还学会如何利用电脑制作幻灯片,进行现代化教学。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心中要有梦想,虽然在我们追梦的路上会经历各种困难,但这些经历对我们来说恰恰是一种最好的锻炼,正如xx老师说的“合理的是训练,不合理的是磨练,但他们都是最好的锻炼。”只有经历了各种锻炼,我们才会有甜蜜的收获。在讲座中xx老师还提到我们还要做一个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人。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几位专家也特别强调了应加强反思,注重积累。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
xx老师通过理论讲述,通过对具体案例设计指导,通过师生互动,向我们介绍了绘本教学中的语言教育因素与传统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教育因素的不同之处,以及绘本教学与看图讲述、早期阅读语言教育之间的关系,从而让我对绘本教学有了新的认识。xx主任紧紧围绕“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三个问题展开,具体向我们阐述了幼儿园音乐教学如何正确组织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如今,电脑及网络的运用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已经相当普遍,作为现代教师应更好的掌握多媒体教学技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在xx老师的讲座中,我们具体学习了幻灯片的制作,通过实际操作,我对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插入动画及超级链接,添加音乐及视频及电子白板的使用等相关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经后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多使用、恰当的使用这些技术,相信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更吸引孩子,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还不够熟悉的环节,还应多多练习巩固,逐渐积累网络及多媒体运用知识与技能。
幼儿教师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回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牛顿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骨干老师培训心得2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我,有幸成为骨干教师培养人选,开始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为期三年的培训。在这里就从培训学习中浅谈几点自己的感悟。
一、教师如何进行知识更新
“知识也有保质期。”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信任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应变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的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为此,教师要多给学生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这样,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也就会高起来,他们的才智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和发展。
三、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这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对工作有的是厌倦之意,不平之心,黯淡之境。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四、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是不准确的,我们教师要具备一桶清澈新鲜源源不断的水,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具备的。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学员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五、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几天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阶段培训内容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这阶段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骨干老师培训心得3
暑期通过“师德师风”培训学习,使我感受很深,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而幼小的心灵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树立事业心、增强责任感
教书是手段,育好人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因此,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尊师爱生,是一种理性化的高尚情感,对待学生,管而不死,严而不厉,爱在其中。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即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教书这个职业的具体表现。
二、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三、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移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
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