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课程总结

语文课程总结

时间:2023-01-20 22:3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课程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课程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 语文课程 教学档案 信息化管理 档案管理

高校教学档案是指高校在从事各类教学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活动中形成的对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信息资源[1]。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作为高校课程教学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的语文教学水平、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的状况,是高校进行语文教学评估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一步融入,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管理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

一、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资源的主要类型

(一)文本类资源

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涉及到许多文档资源,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种指令性和指导性文件,如语文课程教学改革规划、教育教学计划、语文教学课程设置、新生招生、毕业生分配、毕业生就业、肄业生记录等方面的有关指示、计划、规定、细则、办法、记录等文件资料以及综合性教学文件材料,如高校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语文教学管理办法、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与条例,教学工作的各种统计数据报表。

(二)语文教师师资类资源

高校语文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对语文教学的有序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语文教师教学技能以及教学经验的不断提升和积累能够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因而师资类资源是语文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部分。首先是师资培训类档案,如语文教师未来发展的规划与计划、教师培训实施进度、教师培训考核和总结、委托师资培训、出国进修培训等资料;其次是师资学术类档案,如语文教师在国内外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教学科研成果。在各级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各类教材、专著、译著。最后是教研室档案,如高校语文课程教研室的教学总结,教师教学经验总结、教师教学质量及各类竞赛结果、奖励材料、教学情况调查表。语文教师工作量的规定、核定、执行情况、各学期的教师工作量等统计数据资料。

(三)学生类资源

学籍管理资料,如新生入学登记表,学生学籍管理卡、学生成绩记录卡,在校学生花名册。学生学籍变更记录,如有关学生升级、留级、转专业、转学校、休学、转学、复学、退学等的记录资料。学生所获得的各种奖励、处分记录资料,学生勤工俭学、勤工助学档案资料。完善的学生资料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全面了解,针对学生各自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

(四)招生、毕业、就业类资源

招生类档案,如招生计划、招生简章、学校介绍、专业介绍、新生名单,委托代培计划与合同、招生工作总结等。毕业生分配资料[2],如毕业生分配计划、方案、报告、总结、分配名单、毕业证书发放记录、毕业证书存根、供需见面的计划、合同。毕业生质量调查资料,如高校对毕业生质量调查的规划、计划、总结、调查表,用人单位的审核反馈意见。毕业生就业资料,如校园招聘会、用人企业名单、招聘计划与指标、招聘条件细则、就业合同签订记录、就业信息反馈资料等。

(五)课堂教学类资源

课堂教学类档案,如语文课程任务书、课程安排表,课程进度表,语文教师任课安排表,典型讲义和教案,各种课程的考试题库。实习、实验、实训、校企合作类档案,如语文专业类学生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教学实验、实际训练、校企合作方面的资料。包括上述教学活动中的规划、计划、大纲、总结、指导书、讲义、协议、合同、结果鉴定、报告等。教学管理类档案,如语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工作总结、教学数据上报等资料。

(六)教材、专著、论文类资源

教材、专著类档案,如高校语文教师及职工自编、主编、参编、撰写出版的各类教材、专著的正本[3],语文教材的使用目录,教材的购买、入库、发放及使用记录。论文类档案,如高校具有保存价值的优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及其评审意见资料;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位获得者名单、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及其有关审批文件和资料。

二、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和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量在不断增加。如何利用现代信息和技术提高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方便快捷的检索和查询能力,提高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改革创新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的模式,是高校语文课程档案管理工作者应当面对的问题,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如教师通过建立语文学习网页或社区能够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下达学习任务和上传学习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因此,建设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对提高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乃至高校整体档案的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有利于实现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拥有的强大的数据计算、信息资源检索和查询、数字信息资源存储、远程网络传送、不同语言文字自动翻译等功能,以及功能完善的各类教学管理数据库系统,为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处理和加密,会变得更为规范、准确、高效与安全。反过来,数字化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又为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基础。

(三)有利于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档案本身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完善的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与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完美整合,能够进一步满足教师、学生、教研机构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不同需求。与此同时,便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加速了信息的存储、检索、查询、调用、分析等过程。教学档案的建立,能够促进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有利于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4]

(四)增强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对时展的适应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水平的迅速进步,以及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只有实现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快信息化管理条件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才能为高校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来自于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方面应有的信息资源保障,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及时适应21世纪10年代以及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分类

(一)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是以纸质载体为主,档案管理人员的数据录入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且查阅非常困难,且需占用大量的存储库房、橱柜和档案架和空间。而数字化档案克服了这些缺点,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可方便地无限量地复制。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是指由纸质档案转变为以数字化方式存在的电子档案,也可以直接称其为数字化档案。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二)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的网络化管理

经过数字化建设所形成的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需要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联网,才可以实现在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网络范围内的用户对其资源的共享。因此,高校语文教学档案的网络化管理是最终实现其资源利用的重要技术手段。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功能有多种,如网络教学、网络实习、网络作业、网络题库、网络归档、网络组卷、网络借阅、网络检索、网络传送、网络复制、网络上传、网络下载、网络获取、网络存储等。

(三)高校语文教学档案的安全化管理

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保障问题是其网络化带来的最为突出的问题[5],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升级管理系统、加强保密措施等方法逐步加以解决。因此语文课程教学档案管理首先是得解决安全保护问题。要防止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设备及网络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黑客攻击等因素造成的损毁和遗失。其次是安全保密问题。对于涉及保密的高校教学档案信息资源,需要采取相应的保密管理措施。所以,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开程度也应分为完全公开、部分公开和完全保密进行管理。

(四)高校语文教学档案的服务化管理

对高校语文教学档案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供服务,为用户提供与高校语文教学档案内容与载体相关的信息资源的利用服务。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机构可以通过校内的校园局域网、本地的城域网,以及更大范围内的广域网,乃至互联网进行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网络,并可以同时开展对校内外学生、学校、社会各类用户的教学档案网络服务。高校语文教学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方式有多种,如查询、检索、复制、下载、传送、存储、链接等。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高校语文课程教学档案逐步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安全化等特点。语文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加快了信息存储、查询、提取的速度,并且能够满足不同群体不同时间内的不同需求,同时对高校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建香.浅议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3):225-227.

[2]谭鸿雁.认证服务视角下的高校教学档案资源建设[J].兰台世界,2011(5):42-43.

[3]谢芳清.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研究[J].兰台世界,2009(3):15.

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改教学;问题;对策

当前,我国语文课程教学标准的改革与创新已经进入了一定阶段,相较于以往注入式教学模式,经历了课改之后的语文课程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教学功效。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践行素质教学新模式中因思想认识不足,导致语文课程教学仍存在着诸多教育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只有将语文教学问题加以分析,并进行教学模式改进和改良,才能更好地为初中生提供优质学习空间。

一、初中语文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重点问题分析

新课改中就“教”与“学”两大语文课程组成部分在课堂中的地位进行了重新的调整[1]。即将主教,转变成以学为主的课堂结构,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总结而实现相关语文知识的内化。然而,部分教师在语文课程执教工作中并未真正领悟这一教学标准的实际内涵。通常,语文教师根据语文教材内容设定完问题之后,便将接下来的课堂完全交由学生安排与处理。在学生自主探究期间,教师基本上是放任不管,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也未能提高关注。这样,就导致部分过于调皮的学生钻空子,不仅不会积极参与到语文问题的探究讨论,甚至还会做出扰乱语文课堂秩序的不良行为。其实,之所以会存在这一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新教学标准存在误解,虽然推崇主学理念,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的引导与辅助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此外,当前,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表现的学习状态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教师未能掌握好教与学课堂作用的调整,导致大部分阅读时间都被浪费,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还未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初中语文课改教学相关问题的策略思考

1.合理分配语文课堂时间并适当监督,维护语文课堂秩序

课堂秩序的有效性,是决定语文课程教学进度顺利进行的重要指标[2]。而对于教师来讲,如何在更加自由、开放的课堂环境下维护好课堂秩序,是一项比较难的教学问题。作为语文课堂的组织者与执行者,教师的任务既要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又要确保规定好的课堂任务能够在短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内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语文课程合作教学环节实施之前,应就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安排。在课堂上,教师利用5-10分钟的时间完成课程导入并提出问题。在接下来的15-2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教师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就所提问题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虽然不再担当知识灌输角色,但仍要以引导者的状态,参与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氛围当中。最后,利用课堂剩余时间进行组间探究结果分享以及教师总结。教师将课堂的45分钟时间优化分配到各个教学环节,并以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自主探究中。

2.践行动与静双向阅读教学,实现思维与实践能力共同进步

针对语文课程,传统形式下过于静态的阅读教学模式,以及部分课堂中呈现的极端动态化探究模式,都不利于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快速提高。只有动静结合,才能够实现学生在掌握阅读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读与说技能的转化。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堂阶段,设计不同的阅读执教手段。阅读初期,学生通过大声朗读排除语文素材中的生词生意,提高文章阅读的流利程度。进入中期阶段,教师鼓励学生就阅读素材内容进行分角色朗读。同时,朗读完成之后,应先鼓励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此时需要保持课堂气氛足够安静。以便学生能够就素材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在文章情景以及情感的感悟上有一个正确认识。最后阶段,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热烈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将自身看法与他人见解相结合,从而加强阅读文章解读的深度。

3.正确认识学生乱发问现象,引导学生走出知识盲区

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的一个重要标志,便是能够就语文课堂知识提出自己的问题。因此,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当然,每个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上所表现的素质基础也各不相同,在所提出语文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上也有所差异。教师所要做的便是要尊重学生所提出的语文困惑,或者关于语文学习的见解,以一颗包容、理解的心态正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思维引导和行为鼓励,以充分调动初中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首先要做的便是对发问学生进行言语鼓励,如“你表现很好,善于提问是好的,只有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才能证明学生是真正的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来。”然后,便要就学生所提出问题进行分类分析以及归纳总结。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所提问题,判断学生的语文学科思考方向是否有误,并给予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如若是比较有建设性作用的问题,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就该学生提出的具体语文问题进行互动探讨。在训练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实现语文知识的高效传递与共享[3]。以学生为主的问题的提出与探讨,是营造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途径。通过问题的摄入,加强师生之间语文知识感知上的交流。从而实现语文学科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综上,语文学科在初中生的文学涵养,以及理解与交际能力提升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意义。为了解决当前语文课改探索过程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教师务必要加强语文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并就初中生语文课程学习的实际需求,就语文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加以优化。以促进初中生获得更好的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实现语文课改的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武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J/OL].中国培训,1. 

[2]王建.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6):149. 

第3篇

关键词: 中国 新加坡 小学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 目标差异

华人在新加坡约占其总人口的76.9%,但华文在新加坡并不普及。2004年,新加坡教育部成立“华文课程与教学法检讨委员会”,对全国华文课程进行全面总结和反思,提出了改革方向:华文课程应配合新加坡双语政策,注重母语教学,保留传统文化,同时还须加强课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2006年8月教育部完成新课程标准的编制,并于2007年开始实施《小学华文课程标准(2007)》。

本文拟从分析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比较两国的语文课程设计的异同,以期为中国《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实施及进一步完善有所启示。

一、中国与新加坡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之共性

新加坡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某种程度上与中国文化有许多默契,体现在课程目标的目标上有很多相似的成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几乎是两国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理念的共识。在中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被定位为“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之后的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把“兼顾语言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注重华文的实用功能”纳为课程理念的首要项目。

(二)注重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加坡华文教学经多年课堂实践,提出的综合教学法就是一种讲求综合化、交际化,以及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它的特点是根据教学情境,综合各项语文技能、思维技能,根据教学内容综合各项语言材料与语言结构,根据不同教材和各类学生的需要综合各种教学手段。这与中国的综合实践课的设计不谋而合,显示出两国对语文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重视。

(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学习方式上,中新两国都明确提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加坡在《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中提到:“教师应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精神。”

二、中国与新加坡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目标之差异

(一)目标定位的差异。

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将华文课程定位为“以‘理想教育成果’为宗旨,以‘核心技能与价值观’为基础,兼顾国民教育、思维能力、资讯科技、社交能力与情绪管理的学习等方面”的课程。这种关于小学华文课程基本性质的定位的表述,和中国的定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相比,新加坡对语文的学科本位似乎强调不够,对母语的语言掌握缺乏更有力度的要求。

(二)目标构建维度的差异。

中新两国都将课程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部分。通过材料研究,新加坡华文课程目标维度划分清楚,总目标纵览全局,分目标指向性明确,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相比之下,中国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将三个维度糅合在一起加以表述,虽然使课程目标所蕴涵的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通过“过程与方法”整合成一个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但是表达冗长,要求众多,似乎并不利于教师在课程实施时对课程目标的把握。

(三)阶段目标要求的差异。

1.“听”、“说”的培养。与中国相比,在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新加坡,华文学习环境不如中国,新加坡华文的学习更重视实际的运用,体现在目标上主要表现出对“听”、“说”的重视,《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听说的能力,专门从“态度与习惯”、“聆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此外,在“语言技能的综合运用”的范畴中也提出了明确的聆听、口头表达的要求。

2.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纵览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几乎每一项维度都明确提出了态度的培养要求。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意愿(识字与写字)”,“养成聆听的习惯(听说)”,“对写作感兴趣(写作)”。对于价值观和情感,更在“人文素养”中,有明确的划分和详细的要求,如“价值观:能分辨是非,具有责任感、正义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对未来充满信心”,“审美情趣:热爱生活、感受美、欣赏美”,“关爱意识:关爱家人,尊敬长辈”,等等。而在中国,尽管在小语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出要围绕三大维度,但是落实在各阶段分项的要求中,只有关于“情感”和“态度”方面的阐述,如“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却找不出价值观的培养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设置似乎悬置。

3.信息技术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新加坡《小学华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三大块之一就是通用能力的培养。单独将通用能力列为一大目标,体现了新加坡对信息技术及综合能力的重视。同时,在阶段目标的表述中,对于信息技术及综合能力,新加坡也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如“能利用常用的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简报等)来组织资料,呈现报告”,“能利用资讯科技与他人沟通”,等等。面对当今信息化时代,新加坡的这种对于网络信息能力的培养和重视,无疑是为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作出了有益的探索。相比之下,在中国的课程目标的设定中,只在第三学段中提到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索性阅读”,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略显单薄。

三、结语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环节的一项重要因素。它不仅为整个课程指明了方向,而且在实践过程中始终起着主导性、规范性的作用,并决定了课程的内容、方法及评估等选择。培养学生多种能力是中新两国课程目标共有的内容,但两国在能力培养的范围及对核心能力的认识上有不同的侧重点。通过上文的比较,对于中国课程标准的制定和修正而言,笔者认为在中国继续发扬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在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目标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方面,新加坡的华文课改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Curriculum planning & development division,ministry of education,Singapore,小学华文课程标准[EB/OL].[2008-03].moe.gov.sg/education/syllabuses/languages-and-literature/files/chinese-primary-2007.pdf

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创造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6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6-0136-0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创造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同时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学科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阵地,没有创造性的学科教学,创造教育研究就失去了依托,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也就失去了源泉。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具有独特而不可代替的重要作。

一、语文课程的特点

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课程的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具有深广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充满人文性的关怀。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不同的人甚至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材料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是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并着重强调的。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体现了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是指语文能力的学习要通过实践的途径来完成, 同时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能力本身也是一种实践行为。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是开放而富有多样化的,根据进行实践活动的场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语文课堂内的实践活动,它包括语文课程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及语文课堂内的其他实践活动;二是语文课外的实践活动。

3、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语文课程的生活化,是指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课程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土壤,是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同外语、数学等学科不同,语文是母语教育,在学生走进学校之前就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被母语包围着,生活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 走近我们生活的世界,欣赏生活中的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

二、初中语文创造性教学对策的构建

1、改变思想,树立大语文观念语文教学,在很多人甚至是一些教师的眼中,只是简单的教教写字,认认生字,甚至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汉语本来就是自己的母语,每个人都会讲,没有什么可以学的。错误的观念会导致错误的教学方式和错误的学习行为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不断更新,语文教学不在仅仅局限于课本,只关注古人的千年遗训,语文教学开始和生活、社会、科技相联系,开始从单纯的书本教学向以书本为主,辅以丰富的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员都是语文重要的人本资源,同样,祖国的大好河山、自然风光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名胜古迹、文化遗产更是呈现了历代中华文化的精髓,国内外重要事件、日常生活话题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内涵的丰富,加强了语文同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承,更是对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扬2,2重视语文的熏陶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造力仅仅为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只有当它与创造性的人格特征相结合时,才能使创造性的发展成为现实。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不能忽视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语文课程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也被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将学生同社会生活连接起来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生活化特点,使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教材中的篇篇文章无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和人文精神。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属性,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指得是热爱祖国语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有较强的语感和思维能力,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Vl语交际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激活语文课堂教学,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维能力训练似乎更多地和理科教学相关,语文学习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乍一看,似乎和思维能力训练关联不大。

思维能力训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语文学习不是照葫芦画瓢,而是通过语文教学活动的延伸,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 例如,怎么样把学到的语文知识或情感、思想等归类后,再用简洁的方式表达出来。这种对学生分析一综合、归纳一演绎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和综合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5篇

关键词:语文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必将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呢?

一、语文课程资源的内容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实施条件。《普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一文中有这样的表述:

1、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都是语文教学的课程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二、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策略

一)、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处理好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的关系。

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要搞好课内课外结合,使语文课内课程资源得以增值,使课外学习资源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要使二者互补共效,相得益彰。新课标和新教材关注并重视课外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并非由此而轻视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教材的教育价值。校内外课程资源对于课程实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在性质上不是有所区别的。事实上,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并非对立的,而是统一的。课内教学资源特别是教科书的开发利用可以成为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和依据,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可以成为课内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化和补充,甚至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课外到课内的相互转化、对接与融合。既要发挥课内课外资源的各自优势,更要尽可能地使二者有机结合,实现教育功能的整合与提升。

2、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在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中,学生将会更多地直接接触实际生活,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和直接经验,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感性知识、直接经验加以总结、归纳和提升;在关注学生参与实践、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注重间接经验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价值。掌握了经过反复检验的间接经验,就可以避免直接经验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大简化“尝试错误”的过程。就学生学习而言,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不能因重视课外学习或在实践中学习而轻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课堂教学。

3、处理好知识、智力、能力培养与兴趣、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关系。

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学语文,特别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就具有综合性,其学习内容亦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性,我们从上述“综合性学习”单元中不难发现,几乎每个综合性学习课题,都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关涉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两个方面。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的学习资源或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时,应该时时关注两者统一,努力做到求知、启智、练能的过程,也即学习习惯、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反之亦然。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语文教师要具备三种能力

1、遴选、鉴别的能力。

现代语文教师的教育职能已不能圆于课堂教学和教授课本,他应是语文课程的开发者,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发现者,同时还是现有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的遴选、鉴别者。语文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善于发现、果断取舍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在满眼是“资源”的时候,就要学会取舍,体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优越性、优先性与适切性;在资源相对贫困的时候,就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充分利用现有学习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在课程资源相对单调的时候,要努力进行课程资源的多向多维联系,形成课程教育交互网,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与全面发展的需要。

2、组合、变通的能力。

如何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语文教师课程开发的基本功。一般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对零散的课程资源(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媒体中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第二,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性转换和激活,使之具有现代教育价值和教育活力;第三,对现有的已利用过的课程资源进行变通、嫁接,使课程资源具有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即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等等。

第6篇

【关键词】蕴藏;人文;载体;资源;母语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以往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一、关于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扩大教材容量,提高教材要求,大搞形式主义的花样。

其实,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可能接受文化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

二、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布告栏、报郎、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来的资源。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学习相比较,学习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中国的儿童从小就处于汉语、汉文、汉字的包围之中,满耳皆汉语,满目皆汉字,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因而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儿童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倡导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2.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3.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4.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以往大家往往认为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专家特别是课程编写者的工作。其实专家们开发课程的优势往往体现在内在的学术价值上,但要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对于语文课程如何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和教师应该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变革教学行为方式:不能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也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不能眼睛只看着课堂,看着书本,还要面对课堂以外,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教师要创造性地去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把课程资源当作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要根据地方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各不相同,各具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地方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努力发挥各地优势。教师要根据需要,利用当地、当时的课程资源,建构地方或学校的语文课程,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地方或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地方特色,用好、用足当地的课程资源,如:北京可利用天安门、故宫、长城等人文资源,延安可围绕这一革命圣地的文件、景观,创设地方课程,海南岛则可利用海岛、大海、热带景色风光等自然资源开发课程。即使在同一地区,地处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学校,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各不相同,城市学校可以更多地开发校外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街道等社会资源,而农村学校则可以现成地利用当地的山川、江河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展现每个学校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学校各自的角色,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级各类合格的人才。

第7篇

摘要:高职语文教育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基础。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教会了学生如何理解语境的深刻含义,从而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涵养,更教会了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技巧进而使其体验到交际带来的魅力。可见,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在新经济时代下,逐渐出现了一些新媒体平台,包括数字电视、计算机网络、智能手机以及数字报刊等,这些新媒体平台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库,丰富其中的内容,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教学体验,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其教学需求,打破了电视、广播以及报刊等传统媒体形式在教育行业应用的固有、守旧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媒体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教学;创新研究

一、引言

所谓新媒体就是指在电视、广播以及报刊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出现的一些新媒体形式,这些新媒体形式利用无线宽带也就是日常所说的WIFI、无线通信以及卫星等现代技术及时更新自身内容,拓宽了人们的视野。这些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媒体、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数字报刊等,不仅给人们日常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娱乐消遣等提供了便利,还适用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上。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形式对教育行业带来的冲击,对本校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时俱进,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同时,对学生语文课程学习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高职院校通过新媒体平台对语文课程的教学及时进行创新是跟随新经济时展潮流的体现。

二、高职院校利用新媒体创新自身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助力院校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

在新经济时代中,传统的媒体形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教育行业。固有、守旧的传统媒体形式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逐渐出现一些问题或者弊端:在课堂中利用传统媒体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创新思维;没有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没有办法及时更新自身的内容从而拓展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视野等。这些传统的媒体带来的问题或者弊端不仅不便于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语文课程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针对传统媒体带来的问题或者弊端,高职院校需要利用新经济时代出现的一些新媒体及时对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创新,对学生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在新媒体背景下对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进行创新研究

1.在语文课堂中借助于新媒体及时更新内容拓展学生的新视野。在新经济时代中,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字电视、网络媒体以及数字报刊等新媒体的出现,利用媒体自身拥有大量的学习资源以及不断刷新的功能,为高职院校进行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新媒体利用网络资源技术更新自身的内容,并且包含了各种学习资源,在丰富了学生课程学习内容的同时,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例如:学生在进行语文课程模块应用文写作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讲授某类文种之前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智能手机中的百度搜索进行优秀写作例文或者写作素材的搜索,搜索出来的结果集结了各类优秀范文以及素材,为学生进行写作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拓展了他们的视野。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找出这些优秀范文的共同点,教师再分析讲解这类文种的写作规范和写作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习作练习。较之前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相关知识点为主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各类文种知识的掌握更为扎实,习作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并在其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利用新媒体技术性较强的新优势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结合新时代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特点,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技术性较强,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时能较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语文课程学习任务之一就是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如何达到此效果呢?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渗透,新媒体技术出现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相关平台引导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笔者讲授主题为“爱的咏叹”的单元之后,学生已经赏析了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最得风人深致的朦胧诗《蒹葭》、林徽因的天籁之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爱尔兰诗人叶芝真挚的爱情诗篇《当你老了》,学生体会到了人世间友情、爱情、亲情的珍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发现美、欣赏美,教师按学习小组布置学生进行课程活动。任务包括:每个小组选择一首古今中外表达爱的主题的诗歌,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合适的配乐,利用相关软件制作PPT或者视频,采用朗诵或讲解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学生呈现学习成果时,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远远超出了教师的想象。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在激情澎湃的讲解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还通过自己的学习方式更好地诠释美、展现美、创造美,培养了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新时期,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对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来说尤为重要。3.通过新媒体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锻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新媒体是新经济时代的产物,其运用的科技技术与信息技术较强,对学生学会接受这些新媒体是一种巨大的挑战。由此,新媒体还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学生想要接受并且熟练使用这些新媒体,就必须亲自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究摸索,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例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程的学习不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如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对优秀作品的鉴赏能力,需要学生在预习时查阅相关的作者信息、背景材料、作者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等。数字报刊相较于传统的报刊虽然更为智能化,但是也需要学生亲自动手翻阅与查找。在学生不断翻阅与查找的过程中,总结出最为快捷、简便地查找方法,为下次准确、快速查找相应的文章杂志奠定基础,避免查找的过程占据大量语文课程学习的时间,并且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这就是通过新媒体给予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从而锻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体现方式之一。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活跃了学生思维逻辑,培养了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行后续的语文课程学习积累了很多的学习经验,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通过这样的锻炼,课堂上学生易与教师产生思想的碰撞,阐述自己对作品的认识,高职语文课堂更显民主性和开放性。

四、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逐渐发展,智能手机、数字电视、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报刊等新媒体的出现给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教育教学带来了福音:利用新媒体拥有丰富内容以及及时更新的特点,拓展学生学习的新视野;结合新媒体技术性的新优势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运用新媒体的实践性锻炼学生动手实践以及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解决了传统媒体为高职院校语文课程教育教学带来的问题或者弊端,进而消除了这些问题或者弊端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对语文课程教育教学带来的冲击,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进行语文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时俱进,促进学生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和文化内涵,更要锻炼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对语文课程教育教学进行创新能够提升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真正提高语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第8篇

    1.目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语文逻辑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善于运用语文的能力。

    2.内容理念: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加强实践性,遵循汉字、汉语自身规律。

    3.学习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4.教师理念:正确把握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者、语文课程的开发者、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人生发展的引导者。

    5.评价理念:

    (1) 语文课程的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 语文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三个维度: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和态度;五个领域:识学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 语文课程新的评价观念:注重综合素质的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注个体处境和需要、激发积极主动的情感,突出学生发展的过程,贯穿日常的整个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教材理念: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和“不用教材教”。

    从“新课标”来看,它继承了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精华,比如,注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语文教学及课程发展的经验积淀。这次改革是在总结多年来语文教学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对以往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具体表现在:

    第一,续承。即对多年来总结出的语文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精华予以延续和继承。

    比如,我国从古到今,在学习语文中都注重引导学生诵读文本,在古代,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说,诗圣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叶圣陶先生多次强调“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在他的《精读指导举隅》一文中,力推“吟诵”。现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新课标“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读背无疑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这就是对前人语文学习和教育经验的有效借鉴。当然,在续承时,我们可以从现代的视觉来重新审视它,更加深入地认识它。从对话理论的视觉来看“诵读”,我们可以对此有新的认识:诵读的实质就是文本对象化与读者对象化的交互作用,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

    再如中国古人学习强调一个“悟”字。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种“自主学习方式”就是鼓励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感悟,对文本实行解读。

    再比如集中识字的识字教学,熟读、精思、博览的阅读教学,多写多改、讲放收求脱变的写作教学等等都渗透着这行之有效的传统语文教育思想。

    第二,革弊。历史和现实中的语文教材、教学与评估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存在诸多问题,甚至“问题不小”,需要我们革除弊端。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才有价值,才有意义。比如,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技术化”、“伪圣化”和“线性化”现象,就必须消除,代之以“人文化”、“人情化”和“非线性”。再比如,过去几十年的语文学习中,不管是老牌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基本未变,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而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实际上是对旧有的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

    第三,丰富。在我国语文事业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语文学习和课程经验。这些经验,有的是在当今可以直接用的,有的是需要“与时俱进”,赋予新的内涵。这次课程改革注重在继承中去丰富这些经验。比如,根据汉语言本身的特点进行语文学习,是中国传统语文最大的特点。这次课程改革强调和丰富了这一点,在教材的编写上,增加了具有中国汉语特色的内容——歇后语、对联、词串、字谜、广告、歇后语、谚语等等,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容,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

    第四,再造。中国语文的历史长河悠久,所形成的语文学习与语文课程的精华数不胜数。就拿两个古代语文的重要范畴来说吧,“味”,常见的用语有“意味”、“情味”、“风味”、“韵味”、“神味”等等;“悟”,有“悟入”、“妙悟”、“顿悟”、“了悟”、“颖悟”、“心悟”、“意悟”、“领悟”等说法,不同的用语表达不同的阅读情味。在改革传统语文课程时,我们要从传统中去吸取营养,把诸多精华有机地组构在一起,再造出新语文课程改革的策略和路径来。比如,在当前的改革中,注重“语文味”,讲究“语感”、“文感”,强化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等等,都是在传统语文实践基础上的一种很好的“再造”。

    第五,发展。如今,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在走向现代化与后现代的进程中,社会各个方面都需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建设现代化的新语文刻不容缓。但这个现代化的过程并不是从现在开始的,在我国它兴起于19世纪末,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应该说,我们这次课程改革,也是这次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因此,我们需要稳步推进,不断发展。比如,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和“研究性学习”,就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发展”。

第9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是中学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维度,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与其它课程教育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能够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同时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有着其独特的一面,其是在语文活动中实现的,让彰显出语文的表现形式。学生对于价值的辨析和价值的体验,都是通过言语媒介来实的。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听说教学活动中进行价值对话,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价值辨析的能力,在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丰富价值体验,在写作教学活动中实现价值构建。

1.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辩证

1.1传统教育与当代文化情境

对中学价值观教育应立足于青少年文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应该针对青少年文化进行选择和设计。历经了字斟句酌的名家名篇对提高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不过如果过于强调名家作品,就会忽略广大青少年优秀的文本作品。中学语文课程对名家名篇的权威性解读使基本价值取向得以深化,但是对于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价值取向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认为人性非大善即大恶,而在极少数的大善与大恶之间存在着多数复杂、普通的人性,这些人才是社会的主体。因此,价值观教育应该侧重于普通人的生存、发展及价值取向。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应该立足于青少年文化与生活情境。

1.2适当引导与自由选择

教师对学生的价值观的正确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具有个性的价值观,以中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在树立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美国“无导向”教育的实施使学生自私的个人主义泛滥,这也是价值观教育的前车之鉴。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反对灌输,强调学生的自我能力,但是必须要给予正确、适当的价值观引导。青少年生活经验是价值观教育的有利因素,生活中公正、诚信等价值取向都已出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将这些基本价值给予引导,即可以避免以灌输方式引导学生的逆反心理,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辨析能力。

2.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的培养途径

2.1价值观的养成

传统的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教学过程本身对教学的作用。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交际的过程,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的养成途径可以从良好的习惯开始,培养中学生民主、公正、合作、分享、诚信、文明等价值取向。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不仅是学生求知的领路人,也是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整个过程中都要体现出公正、合作和民主等价值取向,对学生成日耳濡目染的影响。师生交往互相关爱、互相帮助,这种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中语文教师应构建一种人文关怀情境,以实际行动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2.2价值辨析能力的培养

价值辨析不提倡说服与灌输,强调价值的过程与技能。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中学生价值辨析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通过语言敏感辨别文本中的价值倾向,二是在学生阅读和写作活动中,侧重于教师对基本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阅读活动中的价值辨析关键是文本具有价值观发展意义,才能够引起不同的价值认知,学生在文本中理解到不同层次的价值取向,提高价值判断与选择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助推学生价值观的发展。写作活动中价值辨析关键在于话题的选取具有生活性及开放性,从而让学生对话题的内容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提升价值辨别能力。价值辨析体现了语文教学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价值辨析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3激励学生价值体验

价值体验能够有效地实现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教育,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可以丰富价值情感,激励学生价值体验可以从朗读、炼字、角色体验等课内、课外活动多方面着手。语文教材的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价值,声色并茂的朗读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朗读时将自己置于文本中的情境,能够细腻地体会到文本作者的情感,并对某种价值情感产生共鸣,将文本中所宣扬的友善、诚信等基本价值观予以表达。炼字是中国传统语文特教特色,文本作品中的字、词都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锻炼学生探索一字一词的价值。不同的角色扮演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追求,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角色包罗万象,教师可以引起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不同人物的情感,如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沉江明志的屈原等等,学生可以更好的对生命价值做出独立的思考。

3总结

对中学语文课程价值观的评价不同于其它显性知识课程的评价方式,价值观的核心在于精神层次,因此,对中学生价值观的评价应以质性为主,如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对学生创作的语文作品进行分析等。中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丰富,知识广博,体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生价值,无论是普遍性的价值取向,还是个性化的价值取向,都散发着其独特的魅力。对于处于人生重要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而言,语文教师对其价值观的引导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爱莲.中学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设置研究[J].杭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02:12-19.

[2]关丽兰.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价值观教育的导向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1,02:155+157.

[3]李孔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语文课程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4,12:45-50.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建设 实践研究 职业能力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63-02

2009年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新大纲中明确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为功能定位。传统的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沿袭着学科型课程体系,教材内容面向全国中等职业学校,缺少适应专业和未来职业岗位发展需要的学生应该掌握的语文基本能力,在教学方式上沿袭着传统的语文课程教学方法,造成了学生不同程度上的厌学倾向,对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综合文化素质极为不利。通过深入专业进行调研,在如何打破语文课程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保持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方面进行实践研究。

一、语文课程建设基础

课程结构以学生素质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横向综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课程形式以探究和实践为主体,以适应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心理特点及接受能力。打破传统学科体系,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式,开发与职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建设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是省内办学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办职业学校,是“首批国家示范校”、“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汽车实用人才培养基地”、“长吉图职教集团主办单位”。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课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发展建设大环境、大背景下,语文课程建设的基本内涵可概述为:以突出基础课程的服务功能为前提,以语文能力项目训练为基础,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岗位对语文学科知识需求为核心,构建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课程体系。

二、重构语文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专业特点,岗位需要,将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为六个学习项目:汉字书写规范、实用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与欣赏、经典诵读。前四个项目为必修内容,阅读与欣赏、经典诵读等内容可作为选修内容。例如,汉字书写规范中,重点讲授常用汉字运笔规律和组字规律以及专业词汇的书写训练;应用文写作中重点讲授就业市场调查报告、工作日志、劳动合同、实习报告、实结;实用口语交际中重点对自我介绍、应聘等口语交际进行训练。后面两个学习项目作为选修内容,通过感知不同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与主旨。整个学习过程从基本知识入手,学习任务由易到难。

经过三年的课程建设,将构建网络学习平台,形成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在线赏析经典篇章、下载电子课件、在线答题,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赏析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语文课程建设,由于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阻力,同时,以岗位需求为核心构建新的课程开发及教学框架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念需要更新,知识需要综合,角色需要转变,教师相互协作,实现语文教学的转变。而面对的现实是:生源质量不高,教学处境尴尬。学生的价值观念淡薄,学习动力不足。

四、课程建设举措

在课程建设思路上,以职业岗位需要的语文综合能力任务驱动教学的课程设计思想,重构基于工作核心能力导向的课程教学内容及训练项目,寓知识探究于能力训练之中、寓职业素养于课程学习之中、寓团队协作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

为弥补国家课程单一性的缺陷,反映出不同专业对于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将学生的兴趣和企业的需求融入到教学之中,突出本学校语文课程体系教学特色。

根据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采用四步教学法,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团队合作,提升质量;自由质疑,拓展空间;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语文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在教师具体指导下完成。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形成能力,提高素养。通过书法作品展、演讲比赛、诵读比赛、辩论赛、实践活动报告会等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训练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学生深入社会实践,认知、了解、感受社会生活,体验、感悟的过程更是学习、理解的过程,通过总结,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会经过内化形成他们人生宝贵的经验,从而形成一种职业能力。

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要求,在“阅读与欣赏”、“经典诵读”选材上以经典名篇为主,引导学生与作者“交流与对话”,使学生感悟文学作品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鉴赏、分析能力,凸显语文学科因素,以丰富学生认知、发展思想、形成能力为立意,通过情境教学课程设计,解决目前基础课程被动教学的问题。

五、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考核体系

第11篇

一、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让学生获取学习方法,感受学习过程,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与重组。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任务是导学、导读、导看、导思、导行,给予学生更多自学、自读、自说、自练和自做的机会。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角色,以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教师要正确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对语文学科性质认识的历史总结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界定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个性质界定,是对语文课程性质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新的语文性质定义,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确认语文的人文性,就意味着语文学了要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外,还应广泛吸收人类的文化,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因此,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这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法

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

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学习的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的特征是: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探究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尘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语文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第12篇

1 走出迷圈,不再徘徊

对于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我们的语文课曾一度走入“迷圈”,要么偏于工具性,忽略了教学中的人文内涵,琐碎的文章分析、乏味的题型训练,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基本的兴趣;要么轻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片面追求人文性,课堂自由散漫,表面上气氛热闹,但语文课却没有了“语文的味道”。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使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明确认识到,语文教学既不偏重人文,也不偏重于工具,它是学生学习语文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有这样的理性的认识,我们的教学将不会再徘徊于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

2 正确认识教学任务

怎样才是真正的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直也是困扰教师教学的一个魔咒。没有理念的支撑,教师对课程教学的任务认识不够清晰。学习新版课程标准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理念为教学任务观奠定了依据。教学生言语,教学生认知,教学生思维,就是语文教学的三大任务。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理清对教学任务的认识和理解:①只完成课本教学,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②只完成“教”的教学,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③只完成知识教学,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④只完成理解与分析,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⑤只有少数学生的参与,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⑥只完成课堂教学,不能算完成教学任务。我们教学的每一环节,每一步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摒弃以练代读、讨论泛滥

不能否认,我们现行的中考制度与高考制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弊端。中考与高考的导向作用在我们的教学中不能忽视。目前,对阅读能力的考查,中考采取的是“选文+检测题”的形式,这是笔试的通常做法。导致在语文教学中,某些教师以研究中考和提高质量为由,效法中考的这一做法,将课文练习题化,借此强化考试训练,学生答题,教师订正答案,课文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当前,也有部分学校和教师打着课改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旗号扭曲语文教学,强化应试训练的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应当引起高度警惕。这种教学不考虑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不考虑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不进行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不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为目的,这种极端功利的错误做法将贻害无穷,必须予以纠正。

4 序列作文明确方向

中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主题性阅读为主线,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分散且隐藏于不同阶段的语文教学之中,单元训练以语文综合性活动为学生基本训练内容,作文教学无“序”可循,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材料与作文训练体系,致使作文训练长期处于无序低效的训练状态。致使中学作文教学的情况是:作文训练无序,教学无计划,作文题目信手拈来,评语泛泛,无视学生的感受及需求;作文指导空对空,不讲求方式,无重点;教师不“下水”,甚至有的教师不会作文。细品主要原因:①教师由于自己缺乏写作经验,不能给学生以针对性的指导和示范;②在课标“淡化文体”、教材无写作序列编排的情况下,教师不善于总结、归纳。

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写作能力四个学段要逐步提高,小学阶段的教学偏重于兴趣的培养,在7~9年级,我们应该构建一套完整、有序、科学的作文训练体系。每次作文要由明确的目标,这些目标环环相扣,由浅入深,使学生有“序”成长。

5 重视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