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3 17:06:4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科普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章摘要: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在全区中小学中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培养……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为在全区中小学中普及科学知识,营造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为积极响应我区创建省科普示范城区的要求,结合我区中小学科技活动特色,经研究决定举办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活动.一、主办单位:鸠江区教育局二、承办单位:芜湖市第三十二中学三、活动时间:暂定2007年11月22日前后(具体时间根据天气情况确定)四、参加对象:区中小学生、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五、活动方案(一)组织领导1、成立活动组委会组委会负责科技节活动总体方案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实施,协助新闻媒体对活动的宣传报道等工作.2、组委会名单主任:赵敬东副主任:杨祥衡李广庆许斌陶承军成员:姚晓虎曹小谋汪文付杨正安邢修林吴云杨国强胡宗品(二)活动要求1、各校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的开展,加强宣传力度,在全校营造良好的重科教氛围,在人、财、物方面给予有力支持.2、报名截止日期为2007年11月15日,请各校将科技节报名表(见附件)通过电子政务报区电教馆.(三)活动项目竞赛项目1、发明创造类:作品内容不限,要求是学生个人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制作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意义的实物作品.2、创意设计类:指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实物的创新设计,但必须是根据科学原理可以完成的(金点子).3、科学小论文:指中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4、科技展板评比及展示.5、现场电脑科幻画.6、热气球升空.7、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直线距离)展示项目1、机器人展演.2、叶脉画制作演示.3、凤鸣科普站“校园科技接力”活动展示.(四)评审标准1、发明创造、创意设计、科学论文类评审标准“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的.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自己制作和撰写: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作.论文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科学性:包括选题与成果的科学技术意义、技术方案的合理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科学理论的可靠性.先进性:包括新颖程度、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新颖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在申报日以前没有同样的成果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该项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有创意;先进程度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同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有显著的进步;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研究结论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实用性:指该项发明或创新技术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效果;指课题研究及论文的影响范围、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小学生的项目在依据“三自”和“三性”原则的同时,根据目前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特点和水平,融入“做中学”科学教育理念,重点考查项目的探究过程,考查在探究过程中小学生初步探究能力和基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掌握.发明创造、创意设计类作品须填写附2“发明创造和创意设计作品说明”表.2、科技展板评比及展示要求:各校按统一规格制作2块科技教育宣传展板,按高170厘米,宽90厘米制作.一块展板介绍本校开展科技活动的情况以及学生的科技小论文等;另一块展板围绕本届科技节主题(节能绿色健康)专门介绍科普常识或最新科技动态,最好以专题形式出现.展板总体要求美观、图文并茂,有科技特色,不得到广告公司统一喷绘.3、现场电脑科幻画比赛形式:现场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金山画王除外)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单纯的数字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评分标准:(百分制)①主题正确、鲜明、突出.(30分)②构思健康、新颖、有创意.(20分)③绘画方面:用笔细腻、色彩调配等(50分)参赛人数:各代表队参赛人数限定2人以内.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备注:各校在报名时需标注清楚使用何画图软件,以便赛方提供相应软件.4、热气球升空注意事项:这项比赛有一定的危险性,要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升空要求:参赛者将事先制作好的热气球带入比赛现场,并且贴上编号(在赛前的科技辅导员会议上进行抽签决定),热气球在升空时,下方必须有不少于1m的铁丝相连,在铁丝的下方与绳子相连,热气球升空高度要求达到20米.评分规则:本次比赛以热气球升空的负载多少决定名次(负载为50克的钩码,由大赛组委会发放),若负载相同,以升空时间决定成绩,用时少的获胜.所有选手必须按抽签顺序依次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比赛只进行一轮,要求在15分钟内完成准备、点火升空(达到20米高度)、安全回收和灭火四个程序.遇到下列情况时比赛成绩无效:热气球升空不足20m.热气球没有成功回收的;热气球被烧毁的.总用时超过20分钟.参赛人数:各代表队限定3组,每组3名学生.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评奖办法(特设)所有拥有有效成绩的小组均有奖,一、二、三等奖分别按20%、30%、50%设置.注:“区e之梦科技营”将组织参赛学校科技辅导员对“热气球升空”进行培训,培训时间另行通知.5、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制作要求:由组织单位提供1张70克的a4纸、在10分钟内现场完成一架飞机折叠.(不得将成品飞机带入场地,机身长度不得低于20厘米,翼面宽度不得少于2厘米)评分规则:在宽8米的道上手掷飞行.以起点至首次落地点的距离为成绩,如落点出8米道宽,成绩为0.按飞行距离长短排列成绩.(制作不评分)参赛人数:各代表队参赛人数限定6人以内.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两个组别.附1:鸠江区第四届中小学科技节报名表学校: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序号姓名性别参赛项目辅导教师备注附2:发明创造和创意设计作品说明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设计该项目的目的和基本思路该项目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该项目中申报者的主要贡献(发明点或创新部分)所在学校意见附3:科技节开幕式当天活动具体安排表时间内容地点负责人备注9:00开幕式领导讲话操场主持人32中舞蹈表演操场李嘉9:30热气球升空操场杨国强9:30手掷纸质模型滑翔机.篮球场胡宗品8:30电脑现场科幻画网络教室吴云9:30科技创新优秀作品展示科技室邢承喜9:30科技展板展示操场看台邢修林10:00—11:00机器人展演多媒体室曹小谋10:00—11:00叶脉画制作演示阶梯教师汪文付10:00—11:00凤鸣科普站“校园科技接力”活动展示科技室罗小飞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2004年,大地震引发的印尼海啸夺去十几个国家至少22万人的生命。就在人们对那场灾难还心有余悸的时候,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历史上规模罕见的地震和海啸,随后引发的核电站事故使日本面临空前的灾难。就目前而言,科学上对于地震与海啸发生的关系仍有许多未知数,海啸预警依然面临极大挑战。什么样的地震才会引发海啸?海啸到底能不能预测?遇到地震和海啸我们应该如何避险?本刊搜集和推荐了一些与地震、海啸有关的网络资源,希望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加了解它们。
太平洋海啸博物馆
太平洋海啸博物馆网站专门面向中小学生开设专区,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常见问题。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海啸发生的原理和预警系统的工作方式,学习有关的词汇,阅读论文,查询权威数据,进行在线测试等。此外网站还介绍了博物馆开展的有关项目,海啸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图片、视频等。
语言:英语
适用年级:小学至高中
适用人群:教师、学生及公众
资源使用:在线使用或付费下载
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
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的地震灾害在线学习部分针对教师和学生的需求提供有关的课程、数据、图片、视频等资源。网站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设计了不同的教育资源。为儿童提供地震的历史知识、基本科学原理、在线游戏、动画演示、图片资料、避险方法和在线提问等内容。为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和教师提供各种与地震有关的新闻资料、教学计划、图片、影片、动画等内容。网站的每个教育资源均标注了所属类型和适用人群等信息,非常方便使用。
语言:英语
适用年级:幼儿园至高中
适用人群:教师、学生及公众
资源使用:在线使用或免费下载
中国数字科技馆
这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基于互联网传播的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致力于汇集挂图、图书、论文各类科普资源素材,为社会各界进行科普创作提供帮助和服务。其中包含有关地震与海啸的内容,如地震与海啸发生的科学原理、图示解析、动画演示等,以及有关的历史资料。此外,网站还设计了小游戏,通过互动性的体验让参与者了解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教师也可以使用网站内容丰富课堂教学。
语言:中文
试用年级:小学至高中
适用人群:教师、学生及公众
资源使用:在线使用或免费注册后下载
中国科普博览地震虚拟展馆
中国科普博览网站以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库为基本信息资源,内容包括天、地、生、数、理、化等各个学科。地震虚拟展馆的资料主要来自于中国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中国地震局宣传中心和北京市地震局。网站包括颤动的大地、探索地震的奥妙、地震来了怎么办、唐山地震自救二十例、地震历史文物、现代地震研究等6个主要板块,除了介绍地震的基本原理、主要现象、自救方式等常规科普信息之外,还将最新的地震研究成果编辑成通俗易懂的文字、图片和动画,使之成为青少年课外学习的好去处,也同时为成年人继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语言:中文
试用年级:小学至高中
适用人群:教师、学生及公众
资源使用:在线使用
中国地震科普网
该网站由中国地震局主办、中国地震防御中心承办,以“探索地震科学奥秘,学习防震减灾知识”为宗旨。主页设有“防震知识”、“影像中心”、“地震事业”、“科普文苑”、“减灾纵谈”、“地震百科”、“疑难解答”、“在线帮助”、“信息动态”、“最新震情”等10大板块。除了基本的地震知识和震情播报之外,还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地震科普,教师和学生可以在“影像中心”浏览科教片、资料片等,也可以在“疑难问答”板块进行提问并且留下邮箱收取答复。
语言:中文
试用年级:幼儿园至高中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普法》,增强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经研究,决定举办安阳实验小学第15届科技节。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着力推动我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激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节相关活动,增强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二、活动主题:中国梦·校园梦·科学梦
三、活动口号:体验成长快乐,放飞科学梦想
四、活动对象:2—6年级学生
五、活动时间:2013年9—10月
六、组织机构
组 长:黄文罴
副组长:黄章勋、彭永帆、林聪玲
组 员:尹文琳、史建龙、程晓敏、金娥兰、王小梅、张碎莲、叶少勇、谢员妹、陈 前、金余荣、张元武、叶世蛮、金联众、彭青青、蔡庆龙、岑天矛、夏彬彬、朱启跑、郑益莉、周美美、项冰洁、董静静、陈文毕、陈千亮、许一森、蔡小丰、包珠谦、潘冬梅、唐小燕、陈花叶
七、活动项目
本次科技节活动项目由科学家讲座、成果竞赛活动、现场比赛活动、优秀科普示范班评选活动四部分。成果竞赛活动包括小发明、小论文、综合实践活动、科幻画、“七巧板多幅组合”创新作品等5项;现场比赛活动包括小制作、智力七巧板、智力美化板、现场电脑手抄报制作比赛等4项。
八、活动时间
(一)宣传发动阶段:(第4周)
1、第4周朱启跑老师作动员讲话
2、下发科技节活动方案
(二)活动实施阶段: (第5周——第9周)
1、第五周(9月29日)下午3:00五、六年段集中体艺馆聆听科学家科技讲座
2、第5—6周:班级层面开展活动及选拔参赛选手
负责人:各班主任
第6周:小发明、小论文、综合实践活动上交
负责人:科学组
科幻画上交
负责人:美术组
3、第8周:小制作现场比赛活动
负责人:科学组及段长
智力七巧板、智力美画板现场比赛活动 负责人:美术组
现场电脑手抄报制作比赛
负责人:周美美、金联众
七巧板多幅组合创新作品上交
负责人:项冰洁
4、第9周:参加瑞安市科技创新大赛名单上报市局 负责人:政教处
(三)活动总结阶段:第10周
1、活动表彰 负责人:金娥兰
2、评选“校优秀科普示范班”
负责人:政教处、科学组
九、注意事项
各班要结合学校实际,以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做好班级的科技节宣传和选拔。
1、活动要有氛围,并结合班队课、墙报(黑板报)等少先队阵地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氛围;
2、活动要有内容,以宣传动员、学生比赛、视频观看、网上收集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科技教育活动;
3、活动要有记录,以文字总结、图片记录等形式及时记载活动过程。相关资料根据学校要求按时上交。
4、全校教师要积极行动,全员参与科技节,全程指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科学素养。
5、各项比赛具体要求与细则请看各项比赛规程(附件1,附件2)。
6、为确保活动正常开展,作品申报表填好后统一交大队部卢爱秀老师处,报名表电子表格请到“数字化办公——常用资料——03政教处文件夹内——1、2013校第十五届科技节报名表”下载。
7、本届科技节参赛对象为校2—6年级学生,每个班级作为一个参赛单位,各班根据不同竞赛项目,学生以个人参赛。按低、中、高年段设各单项奖。“优秀科普示范班级”评比:以班级为单位,每项活动个人单项奖得分累计(个人奖一等奖记3分;二等奖记2分;三等奖记1分),参赛人数、上报情况及班级科技氛围等作为附加分,分值最高的班级获““优秀科普示范班”,每个年段取前三名。
八、其它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2013年9月23日
附件1:成果竞赛类
(一)发明创造类作品
1、发明创造: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技术创新、新品种、信息技术应用成果等。要坚持“三自”(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三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原则,突出创新意识和科技含量。
2、每班选出5件优秀作品参评,作品贴上标签,注明作品名称、班级姓名,并另附加说明。第6周周五之前上交第三幢一楼“世界之窗”(2、3、4年段)、“农业之窗”(5、6年段)展厅。
(二)科学小论文、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类作品
1、科学小论文:指科学研究小论文、研究小报告、实验小报告以及研究性学习中优秀的小课题研究报告等。
2、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学生(也可以以小组或班级)参与科技实践活动,形成科技实践活动成果,就活动完整的实施过程进行申报,要求把活动在实施时的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总结评价等方面完整的原始材料反映出来,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照片或录像、新闻报道等材料,以及实施结果和实际收获与体会,活动体现的社会效益与对今后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3、每班各选出5件优秀作品参评,提供纸质文档1份。第6周周五之前上交大队部。
(三)少儿科学幻想画类作品
1、参赛作品需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已发表过的作品。参赛作品绘画技法不限(不包括非绘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规格一律为 4K(54X38CM)纸质或其它特殊材料。作品要求整洁,署名一律在作品背面右下角(包括作品题目、作者、班级、指导师及作品说明等)。
2、每班选出5幅优秀作品参评,篇幅4K大小,形式不限。第6周周五之前上交大队部。
(四)七巧科技类
1、“智力七巧板多幅组合”创新作品评比(设计作品拍成照片上交)。主题:中国梦校园梦,七巧板幅数在50副以内。
2、班级名额不限,照片于第8周周五之前上交项冰洁老师处。
附件2:现场比赛类
(一)小制作类
1、每班选派5名学生参加现场比赛,第6周班级初赛,第8周学校组织决赛。二年级主题:看谁飞得远。三年级主题:叠纸杯。四年级主题:叠扑克牌。五、六年级主题:纸环滚起来。
2、二年级:材料:每人1张A4纸;要求:个人参赛;制作时间:5分钟。定好起点,最远为胜者。
三年级:材料:纸杯50个;要求:个人参赛;制作时间:2分钟。叠的高度最高又最稳者为胜者。
四年级:材料:扑克牌1副;要求:个人参赛;制作时间:30分钟。叠的高度最高又最稳者为胜者。
五、六年级:材料:A4纸2张、圆铅笔和固体胶、剪刀、直尺;要求:个人参赛;制作时间:30分钟。用2张A4纸做成一个纸环,纸环的边宽要小于4厘米,直径要在10~15厘米之间。圆环做好后,要从长40厘米,高20厘米的斜坡上滚下来,不能用手推纸环。测量方法:从斜坡底线到圆环停留位置的垂直距离为成绩,滚动两次,取最远的为最终胜者。
(二)智力七巧板、智力美画板类
“智力七巧板组合与分解”竞赛、“智力美画板”简笔创作画竞赛都是参加现场比赛,每班推荐3—5名学生参赛,工具由学生到小卖部自行购买。第8周学校组织决赛。
(三)现场电脑手抄报制作比赛类
1、四、五年级学生,各班推荐1-3名学生参加。六年级不做统一要求,如个别有意愿,也可报名参加。
2、时间:10月23日(第八周)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后,比赛时间1个半小时。地点:三楼电子阅览室。
3、参赛要求:
(1)学生不带任何文具用品、资料;现场提供网络环境、应用软件、部分相关素材。由教师确定主题,学生独立进行设计、组稿、排版编辑,形成一个A3幅面的手抄报文稿,以word格式保存在要求的目录下。
(2)应用软件:比赛电脑装有WindowsXP、IE、word软件。
“语文”作为一门课程的名称,其基本内容包括听、说、读、写的训练。叶圣陶说:“‘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语文”既作为课程名称,又作为教材名称。
关键词:“语文”含义;书面语;教材
中图分类号:C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2.09.010
文章编号:1672-0407(2012)09-023-02
收稿日期:2012-08-22
1950年6月,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全国统一的以“语文”命名的教材。这套教材的《编辑大意》指出:“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语文教学应该包括听话、说话、阅读、写作四项。因此,这套课本不再用‘国文’或‘国语’的旧名称,改称‘语文课本’。”
无论是以“语文”作为课程名称,还是以“语文”作为教材名称,其基本思想似乎都可以明确表述为:“语文”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语)和“书面语言”(文)。叶圣陶解释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嘴里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学科的命名及其解说,曾得到语文教育界的普遍认同。吕叔湘先生在1978年4月22日以《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为题的讲话中说:“语文这门课,是老办法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好呢,还是想法统一起来?当时有一位同志提议说,我们就叫它语文行不行?语也在里头,文也在里头。后来就决定用语文这个名称了。”张志公先生在1979年5月写的《说“语文”》一文中也说:“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当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国语’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在“语文”作为课程教材名称使用的过程中,对“语文”含义,除了“语文就是语言”之外,还有“语言文章”“语言文字”“语言文学”等几种不同的解说。
针对这些解说,叶圣陶先生多次指出:“‘语文’一名,始用于一九四九年之中小学语文课本。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字’,似指一个个的字,不甚惬当。‘文’谓‘文学’,又不能包容文学以外之文章。”“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含义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语文”一词有两个解释,一是“语言和文字”,一是“语言和文学”。该词典在解释“语言”一词时称:“‘语言’一般包括它的书面形式,但在与‘文字’并举时只指口语。”这就是说:“语言文字”专指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吕叔湘认为:“语文这两个字连在一起来讲,可以有两个讲法,一种可理解为语言和文字,也就是说口头的语言和书面的语言;另一种也可理解为语言和文学,那就不一样了。中小学这个课程的名字叫语文,原来的意思可能是语言文字,但是很多人把他理解为语言文学。”吕叔湘先生这里虽然也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但仍然是指“口头的语言和书面的语言”。
可见,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实际上已经包容了“语言文章”(“文章”为书面语言)、“语言文字”(“文字”为书面语言的符号)、“语言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书面语言为载体)的含义。
既然语文教育中的“语文”应理解为“语言”,那么为什么这门课程不叫“语言”而称“语文”呢?这主要是因为“语言”有时仅指口头语言,叫做“语文”,是为了强调这门课程不但包含口头“语”,而且包含书面“文”。1980年7月14日,叶圣陶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解释说:“一九四九年改用‘语文’这个名称,因为这门功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既然是运用语言的本领的,为什么不叫‘语言’呢?口头说的是‘语’,笔下写的是‘文’,二者手段不同,其实是一回事。功课不叫‘语言’而叫‘语文’,表明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都要在这门功课里学习的意思。‘语文’这个名称并不是把过去的‘国语’和‘国文’合并起来,也不是‘语’指语言,‘文’指文学(虽然教材里有不少文学作品)。”
我们理解:“语文”,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门课程,指的是祖国语言的教育,即作为中华民族通用语的汉语言的教育。它既包含口头语言的学习,又包含书面语言的学习;既包含语言形式的掌握,又包含语言内容的理解;既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系统和规则(即狭义的语言)的学习,又包含着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所进行的言语行为(读、写、听、说)的训练以及按照这一语言系统和规则形成的言语作品的学习。正如钟启泉先生所指出的:“语文学科就是从形式与内容两个侧面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兼具‘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王宁先生则从语文教师的角度指出:“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语文教学养成学生从语料中发现语言现象、概括语言规律的锐敏性、兴趣和习惯;教给他们贮存语言材料的正确、有效方法,促使他们通过自学的积累,逐渐丰富自己的语言;让他们在获得新知识的实践过程中,训练他们把已加工成熟的思想用最得体、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最后,还要以语言为桥梁,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意识、创造思维意识和文化修养意识。”
近几年来,在关于“语文”含义的讨论中,又有三种新的解说:“言语”说、“文学”说、“文化”说。
有学者认为:“‘语文’指的是汉言语,语文教育是我们母语汉语的言语教育。”笔者以为,这一观点缩小了语文的外延。语文学习,既包括言语的学习,也包括狭义的语言的学习。虽然作为母语课程内容的语言系统及规则,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自发的经验和认知多少获得一些,但这些毕竟是零碎的,与在学校教育的情境中通过较高级的思维活动系统地学习是不能相比的。学校开设语文课程之所以有必要,即在于可以使母语的学习和掌握,由自发的、偏重感性经验的、少慢差费的暗中摸索,走向自觉的、偏重科学理性的、多快好省的明中探讨,这其中便包括语言系统及规则的学习。
也有学者认为,语文就是文学,语文教育就是文学教育。笔者以为:这一观点同样把语文的所指缩小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方面,作为一门艺术,文学作品与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相比在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语文教育无疑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另一方面,作为学习语言的语料,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与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的性质又是相同的。语文学习既然包含语言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学习,就已经包含了作为语言的成品的文学作品与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的形式与内容方面的学习,文学教育就已经是语文教育的应有之义了。而以文学来解说语文,将政治论文、科普读物、以及其他实用文章的读写排除在语文之外,则显然是不妥的。
一、大力开展武术体育活动,丰富“强身健体”文化内涵
学校以民族传统文化大课间为抓手,每周进行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在传承发扬中突破创新,丰富武术特色体育内涵,将特长培养、精英培养转变为全员教育、普及教育,走出一条彰显特色、动静结合、全员参与的阳光体育活动之路。
1.立足大课间,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发武术体育校本课程
(1)健全管理机制,实行层级管理
为确保大课间体育活动扎实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中层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为核心成员的大课间体育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行政、体育教师―年级组长―正、副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齐抓共管的层级管理工作机制。
活动力求做到“六个一”,一是进退场“快静齐”,二是队列整齐,三是精神饱满,四是动作划一,五是跟踪到位,六是及时总结。健全的层级管理机制,为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丰富武术内容,创新练武方式
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创新设计了“五大板块”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①武术基本功;②拳类;③器械类;④自由活动;⑤太极。
近几年,我们练习了集体长拳、集体南拳、少林拳、集体功夫扇、集体太极。功夫扇属于武术器械类,练习过程既安全又有武术风格特色,是学生健身、防身、娱乐的很好锻炼项目,全体学生均可以操练。
自由活动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采用竞赛或游戏等方式展开。游戏内容是结合武术动作以及舞龙舞狮等技术动作来进行的,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掌握了一定的动作技术,同时也展示了自我。学校还创编了龙狮舞蹈――龙狮汇演,将体育锻炼融入艺术之中,学生边唱边跳,在欢乐的气氛中,使身心得到锻炼。通过龙与狮组成一个太极图,全校师生一起朗诵传统经典《老子》,练习太极动作,在柔和舒缓的音乐声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在活动编排上,突出三大特点。
一是在内容安排的顺序上科学合理,符合人体运动的规律。首先跑步进场,起到了热身的效果;其次是武术操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然后从武术基本功过渡到长拳,再过渡到功夫扇;运动量逐渐加大,功夫扇则达到了运动量的顶峰;最后的太极拳部分,让学生在优雅的音乐中达到放松的效果。二是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动作的难易程度。如:一年级学生大课间活动内容较简单易学,只安排了武术操、武术基本功、太极,把学生的武术基本功抓好;二、三年级的学生在长拳这个环节中安排较简单的五步拳;四、五、六年级在长拳这个环节中安排了较难的一路长拳和二路长拳。三是大课间的设计,符合武术的运动特点,按照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体、从分解到完整的规律来设计活动内容,快慢相间,动静相宜,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学生在不同的音乐和口令节奏下,达到了既锻炼身体又掌握运动技能的效果。
(3)优化过程管理,提高活动效率
在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我们从“七个环节”多维度开展丰富的活动,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效率。
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各年级利用班会课播放《黄飞鸿》《少林寺》等题材的电影片段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国学经典中选择《弟子规》《道德经》等篇章,加强武术文化渗透,推进对学生传统道德和武德的教育。
多维教育,规范动作。在活动中充分利用录像、DVD、照相机等多媒体进行拍录和播放师生的活动片段,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及时纠正和规范动作。
以点带面,推动发展。发挥“武术兴趣班”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发学武兴趣,带动全校武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
武术元素,革新课堂。将中华武术和传统文化经典相结合并注入课堂,开发武术体育校本课程,坚持在每周三节的体育课中开一节武术课,并与经典诵读相结合。坚持每生每学期参加武术段位考评活动,定期开展不同内容的“校内”段位制考级,每个年级预设1~9个段位。
武术作业,课外延伸。给学生布置武术体育活动课外作业,让学生在家里、小区中完成课外作业,延伸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科研引路,家校携手。学校定期召开专题会,研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相关工作。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后,体育组全体教师根据具体的情况召开碰头会,研究和改进方法。通过“开门办学”的方式,让家长进校观摩活动全过程,广泛征求和吸纳家长的意见。
督导评价,坚持长效。通过“督导检查、措施激励、互动评价”等方式,建立了长效管理机制。学校每天由领导和全体体育教师对各班出勤、队列、动作、节拍、活动质量等情况进行考评,现场广播考评结果,开展“我是总冠军――香洲区第十五小学大课间龙虎榜”竞赛,以比赛促发展,激发了学生的活动兴致,保证了活动的质量。将大课间活动的检查评比列入班级专项考核中,作为文明班级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促进大课间活动的持续开展。
2.组建专业队,各司其职,各展所长,专业训练
普及教育与特长培养相结合。随着民族文化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开展起来了,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在学校学生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学校组建了武术队、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选拔体育苗子,由体育教师各负其责,进行专业训练,在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武术技能基础上,挖掘一些特长生,培养武术人才。
在以武术为特色的基础上,我校以“文化种子,慧根国人”的醒狮国学为强身健体宗旨,练习醒狮传统民俗文化和技艺,组建了校醒狮队,现我校醒狮队已能参与社团庆典演出活动。武术体育的特色课程培养了学生的武术情操和武术兴趣,弘扬了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
借助民族文化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我校拟建设400平方米的武术馆,编写小学武术的校本教材,培养文武双修、立德树人、协调发展的能力型健康学生。
民族文化大课间活动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将传统文化与艺术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为孩子的未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
我校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课堂为依托,把科技教育融入课改,广泛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学校坚持一个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依靠两大策略[发挥传统项目优势(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小论文)、开拓创新项目品牌(头脑奥林匹克活动和科普剧进课堂)],疏通三种渠道(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特长学生、面向“精英”学生),做好八个结合(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相结合、校内与校外资源优势互补相结合、普及提高与和谐发展相结合、科学教育与读书活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科学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专家引领与自主探索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校外拓展相结合),创设了科技教育的良好环境。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优化科技教育环境
目前学校设有科学教育生态馆、科技生态园、全国科技教育活动室示范点、科学探究室、科学实验室、科技创新工作室、综合实践劳技室、仪器室、生物标本室;科幻绘画的美术室;生物园;科普教育宣传橱窗;科普长廊和校园网。班级设有科技角。为学生查找科技资料和信息、动手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还加大了科技生态馆和科技生态园的投入,并购买了100多部“四驱车”及比赛专用跑道、50多个各种类型的飞机模型、50多台机器人模型以及各类科普知识挂图等;同时建设了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活动室,校园气象站、天文站,并相应地配备了天文望远镜等设备,为科技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证。充分满足了学生对科学求知的渴望和好奇,一步一步将更多的学生引领到科学探索的领域中,使他们的创新和思维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深化教学方式改革
(1)头脑奥林匹克活动进课堂
学校为满足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头脑奥林匹克活动进课堂为主线,编写了低、中、高年级的头脑奥林匹克校本教材。头脑奥林匹克就是让学生即兴对科学知识提问,针对问题想出创意小点子,合作进行科技小制作,完成小实验。还有就是即兴进行科学小品表演。 学校配备四名专职教师,各个年级都开展头脑奥林匹克活动课。一年级以语言题为主,采取直观教学,启发创新兴趣;二年级同样以语言题为主,围绕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教学,培养合作精神;三年级以语言和动手相结合的题目为主,用多形式的语言题、思维题、动手制作题进行训练,激励一题多解;四年级以语言和动手相结合的题目为主,教学生应用简单的工具,了解物体动、静的科学原理,提倡创新思维,激励学生用与众不同的方法来思考、解决问题;五年级以语言和动手题为主,开展各种类型的竞赛,鼓励学生从失败中找差距,从成功中找不足;六年级系统地介绍头脑奥林匹克的长期题、即兴题与风格题,全面提高小学生科技创造能力和综合素质。
(2)科普剧进课堂
为了释放孩子的天性,学校对课堂常规教学模式作了进一步的改革:将科普剧引进课堂,进行了大胆尝试,深化学校科技教育的特色。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编自创科普剧进行指导,然后在科技节上进行展示。科普剧整合音乐、美术、综合实践、语文习作、英语等多学科教学资源,激发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编写剧本、制作道具、布置舞台、演绎角色,孩子们在活动中获得独立思考的空间, 享受了创作的乐趣,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促进多元智能的和谐发展。
此外学校还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活动,定期邀请专家到学校来作科普报告,为师生拓宽科学视野,感悟科学人生,培育创新精神。
3.丰富科技教育活动
(1)成立兴趣小组,开展各项活动
学校成立了课外科技兴趣小组18个,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技实验、科技论文“四小”活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是全校的第二课堂活动,36位班主任作为科技辅导员定点辅导,全校学生各找其需、各显所能,学校中90%以上的学生都能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
(2)每学期定期召开学校科技节
通常,学校会在5月举办科技节活动、10月举办科技文体周活动,主要是为了对平时的科技活动进行一个小结。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内容丰富多彩,有头脑奥林匹克活动竞赛、科普知识竞赛;有小发明、小制作、科普手抄报、标本制作、科技小论文、科幻绘画作品评比;有小论文现场答辩活动以及优秀科普剧展示等。这些科技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积极性,并无形中增强了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
为了更好地总结提升,现将半年来的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一是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积极参加教育局党支部组织的集体学习,提高思想觉悟。二是继续读书,如易中天文集、论语译注等,开阔了眼界。
二、继续做好服务,保障教研室规范运转
一是继续发挥好上勾下连的桥梁作用。接听各方电话。二是做好兼职教研员出差的财务报销、科室预算等工作,严格按照财务制度办事。三是针对学业水平负担等进行的投诉进行调查和回复,对于市长热线投诉,按时办结。
三、做好图书管理工作,确保不出问题
一是保证2018年秋季教材供应。确保教材按时发到学生手中。
二是严肃工作纪律。召开了专门会议,对于课外阅读杂志的订阅,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严格按照省教育厅推荐目录征订,强调自愿原则。
三是规范2019年春季教材征订工作。要求学籍数与征订数必须一致,并随时做好教材征订档案整理工作,以确保免费教材征订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四是对全区中小学图书馆藏工作进行了摸底排查。督促不达标的学校按标准进行配备。
四、做好“零起点教学工作”要求和教师层级发展工作
一是零起点教学扎实开展承诺践诺活动。要求各校小学一年级学科教师所签承诺书学校存档,以备省、市、区检查。要求校长签订了承诺书,公布了学校监督和举报电话。
二是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对全区中小学教师层级发展的档案材料进行了多次检查指导,提高了材料的规范性。
五、组织了系列活动
一是组织了全区小学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各校进行了校级比赛,对课堂进行了打磨,引起了各校对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工作的重视;二是进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微电影征集活动,全区18个微电影上报。其中,大观学校的《铁杵磨成针》被市教育局评为故事类优秀微电影。三是组织学校老师到青州、曲阜观摩学习传统文化课堂。四是做好5所传统文化项目校与项目组的沟通工作,陪同项目专家钱锋到各校进行了指导调研。五是组织了手绘风筝节比赛。六是牵头组织了高新区中小学科普论文竞赛和科普知识演讲比赛。
六、做好教师培训工作
一是新上岗教师培训活动。对全体新教师进行校园、学生安全培训及师德培训,为开展教学工作,上“好课”打下基础。二是督促全体老师按时完成山东省2018年“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课程,确保全体老师按时完成相关课程。三是组织36名中小学英语教研员、初中英语骨干教师、中小学英语学科领军人才赴青岛参加英语名著整本书阅读方法及教学方法培训。四是为中小学教研员、业务校长、学科教育领军人才部分骨干教师参加在山东师范大学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做好服务工作。五是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进行梯次培训做好相关服务。
此外,还做好了领导交办的多项临时性、紧急性的工作。在此不再赘述。
一、实验过程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心理特点,科技小论文作文教学应从实验人手。我着重从科技小论文的“小”字着手,它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实验场地。乡农科站依山傍水,这里有葱郁的果树、诱人的果实、品种繁多的蔬菜、先进的设备、知识丰富的技术人员,是一个天然大课堂。经过我的积极联系,班级与该站签订了协议,在该站正式开辟了学生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二是时间安排。每个学期我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这里观察、实验、学习。三是购置科技读物。
(一)准备阶段
1 制定完善的计划(包括时间、研究方法、人员安排、安全措施)。
2 教师先到实验基地观察了解,拿到第一手资料,制成图片、课件备用。
3 上一堂大课,先通过图片、课件展示农科站的概况,再设计一些悬念。如:无籽西瓜的种子哪里来?哈蜜瓜种植需要土吗?仙人掌能吃吗?等等。这样可激发学生到农科站探索的兴趣。
4 可搞一次“民意调查——关于农科站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现场观察
观察可分为定向观察和机遇观察两种,我组织学生到农科站实验基地观察,主要采取定向观察。农科站把基地划分为六大块:瓜棚基地、水果基地、蔬菜基地、养殖基地、办公管理基地、实验基地。他们安排专门的技术讲解员,负责指导解答。我先让学生自由观察,然后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重点观察、重点思考、重点研究,提出不懂的问题,做好观察记录。如何解决学生不懂的问题呢?我鼓励学生,一是向科技人员请教,二是查阅资料(上书店,跑科技馆查阅等),三是上网查询,四是访问,还可以选择其他方式。
二、撰写科技小论文
人文的核心是寓于“文”中的人,既然在科学研究中,每个人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思维特点、表达风格迥然有异,我们的科技小论文的结构和语言,应该在不影响其学术性的前提下,迈出个性化的步子。
学生观察实验回来,手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怎样运用这些资料撰写小论文呢?农科站这个大课堂处处都有问题,我告诉学生抓住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去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把它写下来就是你的研究成果。写小论文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告诉学生写科技小论文的法宝,即怎样好写就怎样写。例:一个同学在“怎样思维”的小论文中这样写道:“为什么会有无籽西瓜呢?我又是怎样发现这个奥秘的呢?活动中,叔叔切西瓜为我们解渴,我接过西瓜,忽然发现鲜红的瓜瓤中没有瓜籽,于是一个问题在头脑中闪现:没有瓜籽?这西瓜苗又是哪来的呢?奇怪的现象引起了我的好奇。问农科站的叔叔才知道,原来无籽西瓜的种子是一种配制出来的新品种。”
为了让学生写好科技小论文,我常组织学生搞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小考察,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把内容有条理地写出来,使读者知道其中的奥秘或科学道理,以夯实学生写科技小论文的基本功。
为了使自己的科技小论文教学实验顺利进行,我还组织了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活动,举办了“科技小论文展”、“科普小抄报展”、“农科站一行摄影作品展”等活动。为了把这些作品展示活动搞得活泼生动,我还发放小选票,让学生家长、教师都来参与评选,由他们评出获奖作品。
三、初见成效
1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班现有学生60人,在调查中,对课本作文感兴趣的只有15人,占25%,对科普作文感兴趣的45人,占75%,科技小作文的优秀率达60%以上,远远高出课本作文成绩。
2 拓宽了写作题材。
科技小论文的出现,无疑是一种新生事物,打破了以往司空见惯的“好人好事”的陈旧话题,使作文充满了活力和灵气。论文题材也十分丰富,有调查报告、科学幻想故事、科普诗、三字歌、论文等,不但学生爱看,老师爱看,家长也爱看。
3 点燃了创新的火花。
“学贵有疑”,科技小论文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据统计,在这段时间中,学生到实验基地观察,共提出215个问题,学生为探求这些为什么,问技术员、跑书店、上图书馆查资料、上网查询找答案,忙个不停,乐在其中。学生在探求的过程中,逐步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造的创新思维品质。
4 培育了科学精神。
科技小论文的教学实验和探究,让学生在农科站这块实验基地上看到了课本上看不到的东西,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亲自经历感受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应用上带来的神奇,为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摘要本研究广查资料,总结他人的研究成果,设计出客观的调查问卷,采用SPSS软件分析,得到了一个量化的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活动的现状。
杭州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开展的时间较长,青少年参与科普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已经形成了一个培养的框架机构。那么培养的结果产生的成效如何呢?
本研究依据《儿童权利公约》和《联合国青年权利公约》相关年龄文本,青少年的年龄段13~19岁,即13岁~16岁为初中组,17岁~19岁为高中组。根据分层抽样原则,在杭州市区的 8所高中和 3所初中随机抽取共33个 班级,1650 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640份,自行设计问卷,做了调查。
1 青少年科普活动硬件状况
1.1 校内硬件
校内科普硬件主要由橱窗、报廊、挂像、校内科普作品展、科普角、科普组、气象台、生物角等项目组成,被调查的11所学校的科普硬件建设都有上述项目的建设,但没有设置全部项目。
调查结果非常出乎意料,不论高中还是初中,在同一所学校面对“你所在的学校有以下科普项目吗?”的调查,不同学生回答差异很大,有的学生在橱窗、报廊、挂像、校内科普作品展、科普角、科普组、气象台、生物角等选项中只选择了一项,有的学生选了8项,选择相同选项的学生10%不到,学校是否建有这些科普设施,在同样的科普环境中,不同学生的感受和认知是不同的,学生表达的更是自己的兴趣点。
从走访中可以看出杭州各个学校不论高中、初中,不论重点还是职业,都非常重视科普硬件的建设,校内科普作品展和气象观察近一年内有学校没有举办或者还没有到举办的时间,其他的每个学校都有设置。
由此可见,一个学校的科普硬件的实际建设情况为多项的100%,而学生可以认为学校没有这个项目的建设,一则是学生兴趣的问题,二则学生是否有空暇时间来顾及,三则这些硬件要让它们产生生命力是由学生的科普情结决定的。
1.2 校外硬件
2006年3月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后浙江省省委和省政府更加重视科普设施的建设,杭州市的科普综合实力又是连续七年稳居浙江省第一,①省、市二级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科普硬件的建设,地处杭州的校外科普设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由少年宫、博物馆、科普中心、科普展览、植物园、海洋世界等组成。
这些对全民开放的科普场地,硬件使用情况取决于使用者的使用主动性。被试者参观杭州市公共科普场馆的次数从0次/年四次/年呈递减状态分布,其中5次以上/年出现了多人现象,但在访谈记录中,几乎是去自修学习的,而不是为了满足自身对科普的需求。初中组和高中组的统计数据还表现出同步性。
2 青少年科普活动及其分层次状况
为了更好地反映青少年科普活动现状,调查问卷设计了多道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可以更好地反映一个现状,但也给数据的百分比统计带来困难。以下各个有关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分层内容的状况是统计数据的绝对数量表示。
2.1 科学知识教育培养状况
由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能提高青少年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青少年智力发展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所以科学知识教育成为了青少年科普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随着科学的发展,应将激光、超导、生物工程、环境保护、人工智能等新的科学技术知识作为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内容。
问卷通过“假设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被怀疑疗效不好,你认为科学家会采用如下所列5种方法中的哪一种进行研究?”来调查,选择正确答案“对患者和医生进行调查,并对两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的人数为单项选择中最多的,但是选择其他错误答案的人数总和远远超过选择2的人数。
选择“对患者的意见进行调查,然后作统计分析”有92人,选择“用最新的医学理论来判断药的实际疗效”有58人,选择“将病人分成两组,一组服该药,一组服另一种药,然后进行比较”有125人。可见很多同学没有形成“科学是实践,可以重复检验,实践会有主观色彩”这些科学概念。初中和高中在答题错误的分布数量上存在一致性。
2.2 科学意识的培养状况
科学意识就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科普活动观念,它是人内在的、积极思考和创新的思想品质。并非所有人在具备一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都能进行科研活动。培养青少年如何抓住机遇和灵感,针对社会生活和生产中的实践活动,随时产生一系列假设和构思,这是青少年科普活动的重要因素。
调查通过“你对算命之类”的问题来分析。在410份问卷中选择“完全不相信”的有120人,“非常相信”的10人,“有点相信”93人,“说不清楚”57人,“不太相信 ”130人。可见青少年的科学意识的培养已具有一定基础,但是还存在少部分同学科学意识比较淡薄。
2.3 科学精神的培养状况
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中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科学的道德与情操。它包括谦虚谨慎、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认真扎实、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捕捉灵感、敢于突破的个性品质。实践证明,科学精神是个人和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对促进青少年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与社会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调查通过“谦虚谨慎、严谨求实、吃苦耐劳、认真扎实的精神,善于总结经验、勤于捕捉灵感、敢于突破的个性品质,你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哪些方式来培养?”来了解,可以看出被试者认为上述品质是由“课堂知识的学习”、“ 社会实践活动”(初中组)、“ 科普活动”、 “体育锻炼 ”、“ 向有经验的长辈学习”各个选项的人数基本一致,只是在高中组的“ 社会实践活动”选择人数远远超出其他选项,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在品质培养方面在高中生心目中占很重要地位,而对上述品质培养起重要作用的“科普活动”在被试者心目的地位与其他选项是一样的。科普活动的作用和功能在被试者心中没有得到客观反映。
2.4 科学道德的教育培养状况
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应重视道德教育。通过科普历史、著名科学家和科普成果的介绍,来培养青少年的科学道德和高尚的人格品质。
问卷通过“当你了解到一项新的科普知识,你会怎么做?”投射科学道德的主动意境来了解该项情况,“主动告诉家人或朋友,让他们增长见识 ”、“ 和家人或朋友一起探讨此项科普知识”、“只有别人问我,我才会告诉他们这项科普知识”、“ 会认真地研究一下”、“跟课内的学习没有关系,不会花太多精力研究”、“不知道,说不清楚”,六个选项的设计程度是递减的,初中和高中组出现了明显的分层,初中组没有依次递减,在“ 会认真地研究一下”项超过了“只有别人问我,我才会告诉他们这项科普知识”,高中组的选项依次递减。可见,投射结果高中组的科学道德的培养状况好于初中组。
2.5 科学技能的培养状况
科学技能包括动作和心智两个方面。技能的形成过程,就是人通过练习掌握技能的过程。在青少年科普活动中,需要多动脑、多动手,加强练习,使其形成一定的科学技能。同时也要运用观察、实验、演绎、归纳、假设、抽象等方面的知识,动脑、动手形成设计、操作、反馈等一系列科学研究的技能。
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和解释可以弥补观察步骤的缺失,这个说法是什么”来了解被试者的科学技能情况,选项“正确 ”、“不正确 ”、“ 不全面 ”、“ 不知道,无法判断” 。这道调查题的难度不高,是一题基础题,被试的是科学技能的基础“观察”。选项正确的人数初中组只有20人,高中组58人,只占19.02%。
2.6 科学思维的训练状况
科学思维的训练是进行科普教育的核心。在科普活动中应着重培养青少年思维的多元性、辩证性、逆向性、创造性、主体性等。重点加强思维模式的训练,有利于青少年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和科研中节约时间、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对“科学思维”的现状做了分层,首先通过“以下都是具有创造力的人拥有的性格特点,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来了解科学思维的特质。
“独立性强、自信心强、敢于冒风险、具有好奇心、有理想抱负、易于被复杂奇怪的事物所吸引、具有艺术上的审美观、富有幽默感 、兴趣爱好既广泛又专一”,高中组的前三项选择“独立性强、自信心强、具有好奇心”,初中组的前三项选择是“自信心强、具有好奇心、敢于冒风险”,有相交区也有不同选点。初中组的科学思维更表现出冒险特质。
“您平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有没有习惯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解决。”被试者对“几乎都会用、经常会用、偶尔会用、几乎没有用过”四个选项选择最多的是“偶尔会用”,其次是“经常会用”,初中高中的选择分布出现一致,但各个选项的比例出现不同。
“当你脑中突然冒出一个新奇的想法时,你一般会”,被试者对待“认为自己胡思乱想,很快忘掉这个想法;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觉得不切实际;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个想法,然后过段时间又忘了;静下来好好想,并且将想法付诸实施来了解。”四个选项,初中和高中的情况出现了很大不同,初中组后3个选项基本呈均匀分布状态,但高中组有250人选择的是“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意思,但是觉得不切实际;静下来好好想想这个想法,然后过段时间又忘了;”说明初中组对自我的思维状态评价要远比高中组的自我评价要高,尤其是第四个选项,高中组选择占9.26%,初中组选择占10.98%。
3 青少年科普活动参与度
3.1 校内科普活动参与度
校内科普活动的参与度是通过“请问你所在的学校举办科普讲座或其他科普活动的情况?”来了解的,“经常举办、 偶尔举办 、不经常举办、很少举办、从不举办 、不知道。”
上述选项中,初中组各个选项几乎呈均衡分布,但是选择“不知道”的,在初中组有36人,是所有选项中绝对数量最大的。高中组选项主要集中在“偶尔举办”和“不经常举办”2项,似乎学校的科普活动的频率无法满足高中生的要求,回答“不知道”的有53人,这个数量位于所有选项的第三。初中生顾及学习以外的活动的程度低于高中生。
3.2 校外科普活动参与度
校外科普活动的参与度是通过“请问如果有科普讲座或科普活动你会去参与吗?”来调查,在5个“ 肯定去 、视内容而定 、学校组织集体去才会去 、不去、不知道,说不清楚、”选项中,初高中最主要的选项是“视内容而定”,尤其是高中组有近200位学生选择该项,科普活动如何吸引学生是开展科普活动者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初中组其他各个选项情况差异不大,“不去”是选择人数最少的一项。高中组“肯定去”选项的人数只有18人。
总之,青少年的科普活动开展状况有令人欣喜的一面,尤其在校内外科普硬件的建设上已经达到一定水准。青少年科普活动的开展已经展示一定效度,青少年对科普活动有渴求有期待有自我评价,随着年龄的增大,高中组明显强于初中组。
但是,也发现杭州市青少年科普活动也存在几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科普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相对薄弱 ,科普教育的实施需要复合型的教育人才,而目前我们的教师多是接受单一学科教育成长起来的。如何培养复合型教师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且,学校与学校之间对科普教师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就造成不同学校求学的青少年接受科普活动开展时存在着不公平性。
科普活动教师的培训和评价制度尚需健全 ,目前科普教师的成长主要依靠他们自学钻研或者校内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一所普通中小学是很难系统地独自完成科普活动教师的培养。同时,没有制度化的进修和定期的集体研讨,科普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参与科普探索的积极性等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地方科普管理部门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科普教育的重心应转向课程研发,中国的青少年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中小学校的科普教育研究应从科普活动向科普教育课程的研发层面提升。在青少年科学素养培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许多学校没有一本可以参考的、综合程度较高的科普教材,即便有,有些教材的“拼盘”痕迹太重,缺乏系统化和综合性。
科普教育资源有待整合,杭州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可谓是丰富的,学校、家庭、社区不同范围的科普活动各自开展着,大多以局部为出发点设计开展着活动,有重复现象,也有内容和活动方式上的缺失想象,符合青少年兴趣特点、“价廉物美”的科普教育资源缺乏地区教育资源系统整合,而且这个工作是一所学校和教师难以独立完成的,需要地方行政部门的牵头研究整合。
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重点项目部分结题报告,计划编号:20091334M38,2009年4月~2010年12月
注释
①杭州高科技投入高回报大 2010年销售额将达2600亿,chinachs.
org.cn/cityxilan/content_443.htm,2010-7-16.
参考文献
[1]杭州科普信息网 btl-auto.com/cn/images/others/_vti_cnf/633295.html.
[2]浙江省科普网zjinfo.gov.cn/.
[3]郭正谊.青少年科普活动概论[J].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关键词:科技特色;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7-001
学校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精神,结合新区的发展实际,围绕“以科学模型为龙头,努力打造学校科学特色”这一目标,积极开展科学活动,脚踏实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继2004年成功创建为无锡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后,再接再厉,成功创建为江苏省十二五期间首批科学教育特色学校。
一、加大投入,优化条件,营造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浓厚氛围
校园氛围是学校精神的外显,在形成办学风格、推动学校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创建学校特色工作中,良好的氛围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量,我校十分注重创设“科学教育”环境。一是建立校园科学教育阵地,设立校园科学走廊,悬挂中外科学家画像,宣传科普知识,展示国家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利用红领巾电视台进行科普讲座,传播科学知识;二是社校共建,建立校外科学教育基地,学校现有:无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江溪街道睦邻中心、尚德太阳能公司、索尼(无锡)分公司、无锡市博物馆等校外科学活动基地。师生定期到校外基地参观实践,感受科学,实践科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三是加大学校科学活动室建设力度,除开设规定的专用教室外,学校还开辟了机器人工作室,消防安全教育室、心理健康辅导室。组织学生观看科普电影,科学小制作,组织学生阅读科普书籍。学生置身于浓厚的科学氛围中,受到了良好的科学教育,有力地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搭建平台,培养兴趣,提高科教工作持续发展的品味
学校在科学教育中,依托学校传统特色,发挥学校教育优势,多学科、全方位渗透科普教育,创造性地开展科普活动,做到“四个结合”。
1.科学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培养科普意识
我们要求各科教师挖掘学科中的科学素材,从学生的一句话、一个观点、一个问题入手,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分析内隐的科学含量。通过让学生亲自去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做一做,去探究、领悟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培养了学生尊重知识,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思想和观念。
2.科学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实践能力
科学教育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我们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内的延伸,使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学校每周都有科学活动课,以班级为单位,要求学生全员参与。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开展不同的科学活动。为了使科学教育有本可循,有本可依,学校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编写了《插上理想的翅膀》《机器人》等科学教育校本教材。我们通过校本教材,将科普知识系统化、校本化。
为了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及认知水平,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低年级掌握简单科学知识,了解中国科学家的成就,参与“四个一”(小发明、小制作、科幻画、小设想)中的科幻画活动;中年级主要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外国科学家的成就,参与科模制作活动;高年级主要掌握某一方面的科学知识,并能讲给同学听,参与小论文、小发明和机器人制作操控活动,同时帮助、辅导低年级学生开展活动。由于学校系统性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3.科学教育与艺术劳技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艺术劳技教育中蕴含着科学教育,而科普教育又促进艺术劳技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因而,学校提出了科学、艺术劳技相结合,开展科学绘画和科学制作比赛,开发学生创新的大脑,培养学生灵巧的双手。在科学绘画比赛中,同时举办科学幻想画创作讲座,绘画展览,展出构思独特、画面丰富的作品。这样,通过一个活动的开展,使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相互渗透、互相促进,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4.科学活动和社团建设有机结合,培养科学活动骨干
科学教育作为学校的特色项目,必须培养出有一定科学水平的骨干。为此,学校在课程设置、兴趣活动、社会实践上进行了系列安排。
(1)每周开展校级兴趣小组活动。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学校选择一批对科学活动兴趣浓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科学苗子,开设科学模型制作、手工制作、VCT项目活动、机器人活动、摄影、计算机等科学兴趣小组。
(2)学校每年举办一届科技节,在历年的科技节期间我校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每人做一件科技小制作,画一张科幻画,讲一个科幻故事,读一本科普书刊,同时举行形式多样的比赛。
三、成果显著,特色鲜明,拓展科学教育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科学教育 实践性课程 科技馆 展示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2-157-02
1引言
科学教育专业是为了适应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而新建的专业。目前,专业课程的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实践性课程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联系的重要纽带,其课程实施也遇到新的瓶颈有待研究与解决。
2 科学教育实践性课程的主要瓶颈
2.1课程形式传统,实践时间短
从总体来看,学科课程中专业性课程所占比例最高,一般超过了总课时的50%,通识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较低,一般都在10%左右,而实践性课程的所占比例则更小。以传统分科的教育实习作为实践性课程的重点的仍占多数。一般在第七学期安排8周的一次性教学实习,实习时间短,内容相对单一,往往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实践方式,不利于获取较真实的科学教育体验,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
2.2指导教师缺乏,配套的实践基地少
高校专业学生的扩招,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指导教师却非常有限,日常工作内容繁杂。同时,教师兼职情况严重,工作量大,指导频率较低,造成对学生的辅导与帮助难以保证。目前,与高校合作的实践基地大多数为大学的附属小学或中学,部分基地以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为由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践。此外,一些高校还存在实习经费不足的情况,也直接影响到实践基地的建设。
2.3实践准备不充分,综合能力提升不明显
实践前期准备不充分,学生不熟悉科学教育所涉及的相关内容,不适应实践环境,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磨合。再加上实践时间短、评价标准不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表达方式、教育形式等方面表现出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实践效果不明显。
3 科技馆展示教育资源的优势
3.1展示教育的内涵
科技馆整合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内容涉及自然科学、创新技术及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是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近年来,科技馆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加强与学校的联系。科技馆已不再是一座传统的科技博物馆,而是一个课堂,一个实验室,一个适合于时代和未来教育要求的特殊学校。从本质上看是与科学教育的教育目的是一致的,这种基于开放和自主的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在面对将来的生活、学习及工作时能够以一种自觉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去面对和解决问题,形成更具广泛意义的科学教育优势。
3.2展示教育的新理论——“变构模型”
长期以来,在教学领域主要有三大传统模型,直接传递模型、行为主义模型、构建主义模型,这三种模型都具有局限性,存在者某些缺陷。经过研究,教育专家又提出了关于学习的另一种模型——变构模型。新模型最具启发性的观点是认为构成学习者思维独特性的并非是其所录入的观点序列,而是学习者能力启动和调用的关联,教师及其他媒介要通过运用旨在与学习者的概念体系相互干预的教学环境来促进学习。当心智活动和为促进学习而设计的环境之间建立起丰富互动的时候,知识就开始在学习者的头脑里增长。教育环境同时还必须刺激学习的愿望,并为所提议的活动赋予含义,只有当教学环境与学习个体的思维体系相互干预,才能发挥达到学习的目的。
3.3展品资源的丰富性
科技馆展示内容丰富,展品形式及体验方式多样。展示教育活动主要是以展品为载体开展的,最常见的是直接利用常设展中的展品。这些展品具有创新性、综合型、互动性特点。从机械互动展品、多媒体互动装置、模型、复杂机电一体化装置到综合剧场及特种影院等。这种开放性的社会化学习环境,为实施科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其他教育机构所不能比拟的。在科技馆里,通过参与、互动与体验等学习方式可以引发内在的学习变构,让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变成主动的科学知识的探索者,引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4教育活动的多样性
科技馆在展示教育活动中积极引入中外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其教育形式呈多样化态势,主要有科普剧、科普表演、科普讲坛、科技竞赛、小实验、小讲台、主题夏令营、DIY动手做等教育形式。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设计学习单,出版科普读物及开发学习资源包等。在教育活动中,强调科学方法与技能的掌握,在过程中强化互动学习,关注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激发学习潜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5教育研究的前沿性
科技馆聚集了大量的科技、教育复合型人才,与地方教委、科协、科委有着密切合作关系,承担有较前沿的科学教育项目及课题。如科技馆进校园、流动科技馆、二期课改、中小学生科学课件开发、科学实验、科普表演形式研究等。馆内举办的学术沙龙、专题讲座等也能够提供专业动态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科技馆多渠道开展国际化的科普研究,专业研究人员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较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4 新路径的思考与对策
当今,科学教育从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角度解读科学技术,突出科技和社会发展、科技与人的发展等问题在科学教育中的地位,对学生进行科学伦理意识、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这是当代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客观需要。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高校应提高对合作方式、实施模式、培养重点等方面的认识,积极探索新途径。
4.1创新合作方式,扩展实践基地
首先是要创新合作方式,高校和科技馆共同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依托科技馆展示教育的优势资源,把实践内容与教育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学习一调查一了解一研究—改革—提高—实践”的体验式教学形式。这种紧密联系学生今后工作对象的开放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充分做好实践前的预先布置任务,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经常性地组织学生到科技馆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让实践性课程成为常规教学活动,从而保证课程实施的质量和连续性。
4.2增加实践时间,采用阶段实施模式
实践性课程应包括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建议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实施,将科学教育的实践性课程延展到整个学习阶段,实践时间应不少于30周。第一学期侧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增设观摩课,了解科技馆展示教育的多种形式。第二学期,要求熟悉中小学所涉及的科学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加大综合性训练。第三学期,开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训练,拓展学习最新的前沿科技。在第四学期,进一步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毕业论文。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教育的目标、过程和原则等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教育的课程设计、活动方式、创设环境以及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
4.3注重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互渗,提高综合能力
科学素养是旨在对科学和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科学价值的基本理解,涉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人文素养则强调对精神、意义和价值的关注,是以人为对象,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它不仅能使每个人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还可以为他们提供各种机会使他们以明智的态度思考技术问题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实践性课程应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通过科学和人文的相互渗透,开阔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出具有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熟练掌握科学教育的基础原理、具备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创新型人才。
4.4建设馆校间的网络平台,拓展互动学习空间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学习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教育也更显示出开放性特征。传统的学习平台大多以提供学习类资料为主,往往忽略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高校与科技馆之间应建设互动网络平台,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这种新型学习环境中获取与课程相关的实践经验与最新信息,进行自学、交流、答疑等,让互动网络平台成为实践性课程的有力延伸与补充,并及时反馈信息。
4.5加强指导教师的作用,完善实践评价标准
指导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者关键性的作用,高校与科技馆应新成立专门的对接部门,在科技馆内选拔一些经验丰富,具责任心强,善于沟通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指导应该更加关注过程,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呈现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引导者,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组织形式独立或集体完成各种课业活动。逐步完善实践性课程的评价标准,增加一些新的隐性内容的考核,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的进行考查。通过定期而高质量地评价,能够及时检测并修改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持续的完善动力。
5 结语
通过馆校结合,整合优势资源,能更好地培养以适应社会为导向的复合型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实践性课程在未来的创新发展中,仍存有较大的探究空间,值得社会各方关注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吕晶,崔鸿,郭旭.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09(6):6.
[2] 王后雄,王星乔.美国科学教师培养的NSTA标准及其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5):33.
[3] 李象益.谈谈科学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科技潮,2010(8):32.
[4] (瑞士-法国)焦尔当,裴新宁.变构模型——学习研究的新路径[M].杭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2-44.
[5] 王能东.新的科学教育范式及其对科学进步的意义[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4(7):10.
[6] 刘振亚,余波,夏克坚,等.科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3):22.
20xx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范文1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根据湖北省科协《关于开展20xx年全国科普日湖北省活动的通知》的精神,现就我市开展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提出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为主题,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普及法》,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活动主题: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三、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20xx年9月18日25日,各项活动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活动的主要内容及承担单位
1、活动名称:黄冈市科技馆新馆开馆仪式。
活动内容:黄冈市科技馆二期(展厅)举行开馆仪式。
活动地点:黄冈市科技馆。
承担单位:市科协、市科技馆。
2、活动名称:黄冈市科技馆大型科普展。
活动内容:黄冈市科技馆举行大型科普展。
活动地点:黄冈市科技馆。
承担单位:市科协、市科技馆。
3、活动名称:黄冈市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表彰活动。
活动内容:对全市科技工作者提出申报的优秀学术论文进行评选表彰。
活动地点:黄冈师院学术报告厅。
承担单位:市科协。
4、活动名称:黄冈市农技协主要负责人培训。
主要内容:对全市基层农技协主要负责人进行农技协历史作用和新形势下的重任、农技协基础知识、现代农业与农技协发展方向等培训
活动地点:黄冈市科技馆。
承担单位:市科协、市科技馆。
5、活动名称:科普进社区。
活动内容:科普进社区、大型科普图片展。
活动地点:黄冈市黄州区赤壁、东门等社区。
承担单位:市科协。
6、活动名称:黄冈市领导干部科普报告会。
活动内容:邀请专家向市直单位领导干部作科普报告。
活动地点:黄冈市职工活动中心。
承担单位:市科协。
7、活动名称:废旧电池回收集中行动。
活动内容:废旧电池对环境危害的科普宣传、废旧电池的回收。
活动地点:市区中小学校。
承担单位:市科协、市教育局。
8、活动名称:农村实用技术讲座。
20xx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范文2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科普法》,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根据泰兴市科协《关于开展泰兴市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将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安排
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时间为9月15-21日。根据市、区科协要求和我镇实际情况,经镇政府同意,镇科协将有关活动相对集中安排在9月16日前后。
二、活动的主题
围绕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的主题,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大力倡导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普及健康知识,进一步促进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意识和预防疾病意识的提高;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倡导树立建设和谐社会的意识。
三、活动的内容
科普日期间将动员和组织宣传、教育、科技、农林、团委、妇联、文化、计生、卫生、司法、以及相关产业化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直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运用专题讲座、食品安全专题检查和专项整治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开展专题讲座。9月15日科普日当天,在镇四楼会议室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健身讲座和设施农业安全用药知识讲座,届时将邀请张桥卫生院和农技服务中心的专业人员进行专业讲解;
2、组织食品安全大检查。9月17 -19日将组织人员对全镇所有超市、食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食品成产加工和销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食品安全大检查;
3、组织对各企事业单位的食堂的食用油和肉制品进行专项整治。9月20-21日将组织人员对全镇各个食堂的食用油和肉制品等进行专项整治,对于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要严格依法上报、要求整改。
四、活动要求
(一) 加强领导,精心策划,注重实效。
为了卓有成效地开展好宣传活动,镇政府成立科普日活动领导组:
组 长:吴 慧(副镇长、分管负责人),
副组长:杨建中(科技助理),
成 员:翁 宁(纪委副书记兼团委书记)
朱 军(宣传委员)
孙玉芳(妇联主席)
杨玉富(工业三产助理)
王洪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主任)
朱金海(司法科长)
辛纪元(农技服务中心主任)
焦振宇(文化站站长)
孙佳新(科教文卫体科副科长)
朱国际(张桥初中校长)
王爱国(焦荡实验学校校长)
匡 斌(张桥小学校长)
周玉文(张桥卫生院院长)
印永富(焦荡卫生院院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科教文卫体办公室,杨建中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科普日活动的重要意义,落实专人负责,精心组织。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突出特色,注重实效。
(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各有关单位可在主要公共场所,宣传张贴和悬挂活动宣传招贴画和其他宣传品,努力在9月16日前后在全镇范围内形成宣传。
(三)精心策划,认真总结。活动结束后,要对活动的组织实施、活动成效、典型事例等进行认真分析和梳理,形成总结材料上报泰兴市科协科普领导小组办公室。
20xx全国科普日活动方案范文3为进一步宣传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努力提高我镇广大干部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根据区科协统一部署,镇科协决定围绕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名称
井口镇20xx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二、活动宗旨
围绕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结合我镇实际,利用我镇教育、卫生、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创造性地开展活动,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公众素质,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
三、活动主题
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
四、时间安排
20xx年9月18日24日(各村、社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微调,适当超前或滞后安排)
五、活动方式
组织动员全区科技、教育等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深入村、社区、学校、幼儿园等,面向广大群众,运用讲座、报告、展示、咨询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利用井口通讯、广播、电视等媒体开展有关宣传活动。
六、活动地点
镇涌泉广场、主要公共场所、辖区学校等。
七、具体活动安排
1、活动内容:全国科普活动开幕日
活动时间:9月18日 8:30-11:30
活动地点:涌泉广场
主办:井口镇科协
2、活动内容:井口镇第一届蕊泽杯运动会
活动时间:7月30日11月1日
活动地点:涌泉广场
主办单位:井口镇人民政府
3、活动内容:世博知识抢答
活动时间:8月13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科协、镇文化服务中心、镇团委
4、活动内容:安全知识讲座
活动时间:9月20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文化服务中心、镇安稳办
5、活动内容:应急疏散演练
活动时间:9月21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科协、镇文化服务中心、镇民政办
6、活动内容:科普志愿者义务科普服务活动
活动时间:9月23日
活动地点:涌泉广场
主办单位:镇科协
7、活动内容:健康知识讲座
活动时间:9月24日
活动地点:镇六楼会议室
主办单位:镇科协、镇机关党支部
8、活动内容:科普画册巡展,发放科普宣传材料
活动时间:活动日期间
活动地点:各村、社区
主办单位:井口镇科协、各村、社区
八、注意事项
1、参与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整合资源,精心策划组织实施,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
当今教育强调以“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为目标,坚持“定位选项、创办特色、树立品牌”的总体思路,因此小学也应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提高师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不断加强科技教育的实施与管理,大力实施“科教工程”,用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学校特色建设准确定位,进而精心打造学校自身品牌。在小学开展科技活动,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健全组织领导体系,为活动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学校成立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做到各项活动有安排、有要求、有检查。
2.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
学校领导要重视青少年科技活动,对活动内容和形式及时提出指导意见,保障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学校还应该重视科技辅导员的配备及培训。通过外出培训集中培训学校科技辅导员,科技工作经验交流,撰写科技工作论文、原创科普剧本等形式的学习,使科技辅导员具备承担科技辅导的基本素质。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大对科技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科技活动小组提供专门的活动场所,购置活动器材,为进行科技教育提供物质条件。
3.大力宣传,争取领导、社会、家长的关注与支持
家长的理解,社会的认可,领导的支持是学校科技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活动倡议书让学生、家长、社会了解科技活动的意义、活动的方法与要求;展示活动成果,是孩子们创新思想的具体表现,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邀请各界人士特别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也能促进孩子与家长的沟通。上报活动简报能让上级领导了解科技活动的开展情况,给予学校最大的支持。
二、科技活动内容要丰富,形式要多样,覆盖面要广
“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多彩、多样的科技活动课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1)“七巧科技”系列活动是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全国少工委纳入全国青少年重点科普活动的项目。“智力七巧板”既是玩具又是学具,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玩”中开动脑筋,“玩”中动手操作,能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从而达到开发智力、提高智能的目的。因此可以在课程中设置一节课,全体同学参与活动。
(2)对有爱好和特长的同学设置科技活动兴趣课,由专任科技辅导员培训指导,进行科技创新作品的完成,参加各级创新大赛。
(3)结合学生实际,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观看科技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学习一些科学家的事迹,从小树立科技兴国的思想。
(5)通过电脑网络,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重大科技新闻。
2.征订科技报刊,为师生提供更多的科技信息资源
《中国科技教育》、《小学科技》、《少年发明与创造》《科学大众――小小诺贝尔》等科技刊物,使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的神奇,激发创新意识。黑板报、楼道墙报、主题班队会、科普知识演讲、创作手抄报等形式丰富孩子们的科普知识。“英特尔求知计划是中国科协和英特尔公司共同在中国推出的重要教育项目之一。这是一个富有创新性的教育项目。该项目向广大青少年普及数字技能,从而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并为青少年消除和跨越数字鸿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应认真搞好英特尔求知计划项目培训。
3.学校主办科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