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3 14:17: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企业风险投资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集团融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集团单独发展并不是特别完善,因此多个企业开始在某一方面各自投资一部分资金进行合作。既然不是一个企业,那么就会需要单独指定一些规则来管理这些融资,同时能让企业及时清晰地了解企业筹措和集中生产经营所需资金,我们管这些叫做融资管理,融资管理是一种财务管理活动,其主要内容是明确具体的财务目标等活动,本着公开性、公正性的原则重点将融资权限集中化管理。企业向企业外部有关单位或个人以及从企业内部筹措和集中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财务管理活动。第一,明确具体的财务目标。集团融资的最大目标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企业在具体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确定具体的财务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对有效实施财务的融资管理职能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第二,科学预测企业的资金需求量。财务部门需要按照集团和企业现阶段的投资规模和经营方针,使用合理的、高效的、科学的预测方法,正确地判断本企业在未来发展中所需要的资金,避免出现因为企业资金不足或资金不能正常运转而导致企业的财务亏损。第三,选择合理的融资渠道和方式进行融资。渠道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除收益外的其他资金来源;融资方式是企业在融资中取得资金的具体方法。可以这样说,在一般的融资方案中,可以用不同方法集中同一个渠道的资金,也可以用不同的融资渠道都采用同一种融资方式。这样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相结合可以产生多种可供选择的融资组合。因此,高科技企业在市场发展中,有必要对二者的特点加以分析研究和比较并且做出合理的判断,做出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融资组合。第四,确保资金结构的合理性。所谓的资金结构就是指我们的一个企业主要的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我们又可以把他们称为资本结构。既然不同的融资方式不同,那么由其产生的资金成本就不会相同,那么由于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带来不同的资金成本,而且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带出不同的财务风险,因此,我们的高科技企业在选择融资组合的同时务必要考虑当代市场实际的市场竞争和市场风险,以确保企业的正常高收益发展。
2杂合融资
这里所说的杂合融资指的是企业融资通过市场投资和集团融资相结合的一种投资方式。根据市场调查表明,多数正值创业期或者起步期的企业都是采用的这种杂合投资的方式来对企业寻找资金缓解,而且横向比较中可以发现,通常情况下杂合融资可以把市场风险降低到最小化,把市场收益提高到最大化。举个例子,一个企业在寻求市场投资方案的过程中,有以下三中方案:(1)全部市场投资;(2)全部集团融资;(3)40%的市场投资和5%的集团融资。相对于前两种方案,相信任何一个企业决策者都会不意外的选择第三种方案。总体上来说,高科技企业在投资中主要是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来进行投资融资,结合当时代的企业发展规模和方式来看,无论是那种方式都是保守性的附带有一些市场风险,但是在企业的发展中,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风险的存在而去逃避投资融资,而是要在投资融资方式上分清轻重,运筹帷幄,抓住时机,以此来让风险降低到最小化的同时收取最大化的利益。
3科技企业在投资融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中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突飞猛进,这也使得其逐渐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又一个增长点。然而,中小企业虽然在当下迅速发展,但因为一些不足,像资金短缺、创新力不足、管理不规范等严重制约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其中,最大的瓶颈当属融资困难。关于在投资融资方面预测和判断也成为众多企业头疼的难题,这时就需要我们的企业多学习应对这些困难的决策和方法,力求让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社会的发展,立足于市场经济之上。
3.1企业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第一,权益融资不完善。在当前的社会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权益融资不完善是一个老问题,也是必然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资金欠缺、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融资不活跃、风险投资体系欠发达。天使资金在企业的整个权益资本中所占比例较小,这倒并不代表着天使资金对整个企业融资的影响不大,相反的,由于天使资金一个主要的功能是能够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开拓市场。所以天使资金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天使资金一般只在国外企业中使用,在我国,天使资金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而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融资已经逐渐成为我国高科技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在我国,中小企业在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上融资的使用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对于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的投资还多为个人经济能力比较强的个体单位或者企业,而我国这些中小企业相对的资金旋转空间不是很强大。但它却成为我国高科技企业更加青睐的对象,高科技企业具有高收益、资金周转期比较短的特点,在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融资中比较容易发展。第二,欠发达。这里所说的欠发达主要指的是目前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处于无规则、低效率的运行状态,它只存在于业内市场的潜意识中,没有稳定的规则性和固定性,这对于高新技术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需求是极为不利的。因为这些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风险投资体系在我国一直难以改善和完整,以至于因对国内风险投资的安全感缺乏,普遍的企业不敢承担投资融资的风险。综合这里的几个问题来看,权益资金在我国经济市场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立一套有效的风险投资市场退出机制是当前改善权益资金体系的重中之重。
3.2债务性融资渠道不畅通
我国在债务融资渠道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很难取得银行的贷款资金。一般来说,国内中小型企业很难得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的支持和帮助,那么高科技好产业企业理应受到更多的支持,但为什么高科技企业也会局限于债务融资渠道的不完善而难以发展呢?这就要介绍到我国目前的金融格局基本就是通过银行作为经济市场的剂,来协调各企业间的资金调度问题,但现在面临的一个无法改变的现实是,我国的企业需要远比银行多的处理能力,因而国家经济暂时还不能对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操作规程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
3.3地方金融机构的主导作用尚未发展
中小企业应该是地方金融机构的主要对象,但是目前地方金融机构的主导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和发展,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巨大障碍。
4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
4.1创造天使投资环境
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跟一些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多欠缺。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起天使资金,通过政府和专业机构以及媒体大力宣传,普及风险投资知识,在各种企业中普及培养风险意识,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同时也应该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该体系做到无黑洞,无漏洞。
4.2发展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
我们前面已经提出我国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的存在的问题在于其不完善,所以我国政府要积极改变建设态度,成为主张完善非公开权益资本市场的管理者、监督者、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做好了第一点,接下来就要做的是鼓励企业进入非公开权益资金体系,以此来建立更完善的制度,降低市场投资风险,更好地保护企业的权益。
4.3要有可行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当前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欠发达,需要扩大风险投资市场的容量,同时扩宽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以此来满足市场投资的安全性和需要。
5结语
【关键词】政府风投;中小企业;行为模式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小企业已成为发展经济、繁荣市场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到2005年,全国登记的中小企业有3980多万,对我国GDP 贡献达50%以上,城镇人口就业方面占75%,全国税收占40%,全国专利占66%,技术创新占74%,占全国新产品研制82%。2008年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中小企业是防范国际经济动荡的重要防火墙,同时也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因素。目前,鉴于我国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长期严重不足,政府货币银行政策对此问题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中小企业本身更是无能为力因应其融资问题上表现出的明显的“市场失灵”。因此建议政府直接进行风险投资化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一、政府直接风投于中小企业的必要性
经合组织的《政府对技术型小企业的风险投资》(OECD,1997)专题研究报告认为,由公众部门进行直接股权投资是向一个经济体系中注入风险资本的最高级方式。政府参与风险投资有两个原因:(1)政府风险投资计划可以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推动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2)政府风险投资计划有助于填补投资空白区域。由于受到其自身规模和财务状况的限制,中小企业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对小企业来说可能性更小,那些处于起步期,技术风险较高的小企业就成了“投资空白”,政府计划的意义就在于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参与和引导,填补这些空白,为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保障。
二、政府风投中小企业的目的
对中小企业创业性风险投资主要来自两部分:私人部门的风投资金和公共部门创业投资。在成熟的风险投资环境中,私人部门的风投资金应该占绝对主导地位。然而我国风险投资严格地说是刚起步,私人风投资金难以启动,此时的中小企业的资金供给不足表现为“市场失灵”,风险投资面临同样的困境。政府作为资金的供给者或作为风险投资者的目的表现为:(1)引导私人创业风险资本。在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的融资过程中,公共创业风险资本所投资的都是具有政策导向的项目,所以倾向于在创业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较大的初期阶段进行投资。投资一段时期后,如果项目运转顺利,在项目的后续阶段,公共创业风险资本将吸引私人创业风险资本的进入。(2)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3)资产增值和保值。(4)后经济危机时代,政府的主要任务是让经济平稳度过危机并扩大国内需求。
三、政府风投于中小企业的行动模式
政府直接参与风险投资与其他资金供给者的本质差别是:政府以推动中小企业和相关产业发展为最终目的,而其他风投者以资金收益最大化为目的。换言之,国家风险资本存在的理由主要有两条:(1)高科技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投资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往往远超过企业本身所获得的效益,即“溢出效益”和“正的外部性”;(2)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投入会对私有资本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这是产业投资政策的目的,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鉴于此,政府选择投资对象时必须考虑行业特征、企业技术、产品特性、发展前景、产业导向作用和行业指示作用等,尤其要考虑投资对象的发展对产业、行业及全国宏观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政府作为风投资金的供给者在筛选投资对象的标准与其他投资者的差异。我国政府参与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采用的行动模式是:政府“船员”行为模式和政府“船家”行为模式的复合模式。政府“船员”行为模式表明政府是经济活动主体,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享受经济利益,承担经济风险,具体表现为我国中小企业风投资金的供给者,与其他类型风投资金供给者没有差别,二者均按市场规则行动。如果存在差别的话那就是:前者风投合作的交易成本少,后者由于反复的谈判而导致交易成本较高。政府风险投资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投资行为的“船员”行为模式必须在特定时点上的终结。因为一直充当“船员”的政府最终要回到“掌舵”的“船家”的位置上。当船乘风破浪到达彼岸时,也就是企业已发展壮大时,政府早期投入中小企业的创业风险资金的历史使命业已完成,且对于整个国家而言,继续把资金留在这些企业所产生的社会边际效益快速下降,政府必须通过私有化,撤回资金,转而投入新的企业,使国家风险投资资金进入新一轮“载企过河”的使命征途。
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一直面临着融资难的共同问题,这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投资活动和中小企业的产品的多样性及市场适应性直接影响我国国内需求水平,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从而影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也可以说涉及到国际经济安全的问题。当中小企业资金供给处于“市场失灵”的状况时,政府有必要直接参与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投资效益可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投资的直接收益;二是创造就业;三是引导企业投资。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网络企业风险投资商业模式
一、网络企业的界定及特点
本文所讨论的网络企业是指在互联网上注册域名,建立网站,利用互联网进行各种商务活动的企业。这些网络企业所从事的商务活动主要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品采购和销售,通过互联网对实体企业进行宣传和对其他产品进行网上营销,通过互联网向特定顾客提供信息服务,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的人们提供虚拟的社区服务等。
网络企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成本递减性;边际报酬递增;赢者通吃、强者更强;注意力经济下的“免费”原则。
二、初创期网络企业如何吸引风险投资
根据我国学者关于风险投资评估的研究和著名风险投资机构IDGVC、软银中国创投等的成功案例,可以知道风险投资企业选择投资项目时一般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行业环境、创业管理团队、技术因素、市场因素、商业模式、变现能力等。本文从创业管理团队、商业模式两个方面阐述初创期网络企业如何吸引风险投资。
1.创业管理团队。美国风险投资之父GeneralDoriot曾说:“可以考虑对有二流想法的一流企业家投资,但不能考虑对有一流想法的二流企业家投资”。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风险投资机构更看重管理团队的以下特征:
(1)激情。创业者必须具备激情,这种激情会感染周边所有的人。在一种激情的环境中,每个人的心态都会变得积极主动。这种激情同时也是一种带动作用、感化作用,会激励整个团队,甚至团队的新成员行动起来。
(2)互联网行业背景。从互联网行业的投资案例来看,那些有着良好互联网行业背景的人很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如季琦在创办如家酒店连锁公司时,由于他在携程的成功经历以及和IDG多年的良好合作,使得IDG为季琦投资了l50万美元,不久又追加投资至200万美元。
(3)良好的教育背景及丰富的管理经验。处于高新技术企业顶端的网络企业,要求它的管理团队必须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要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如雅虎的杨致远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硕士;搜狐的张朝阳曾在1986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并于1993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4)创新精神。创新或创意是互联网世界的生存前提,无论是雅虎的网络门户模式,亚马逊的网上超市模式,还是eBay的网上拍卖模式,创新使网络企业具有无穷无尽的增长动力。
(5)团队结构。一个管理团队是由管理、财务、技术、生产、营销等各方面人才组成的,是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投资者更希望网络企业的技术人员有强大的创新能力,更希望管理层利用掌握的信息按照顾客的需要调整发展计划,更希望企业的管理者有全球性扩张经营的长远目光。
2.商业模式。风险投资家在被问到“评估被投风险企业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问题时,大部分风险投资家会首先回答是商业模式。由于互联网的本质就是分享、沟通和娱乐,因此,构建互联网商业模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和效率,来替代传统行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批批吉服饰(上海)有限公司为例,在2007年9月举行的商界论坛最佳商业模式中国峰会上,PPG获得年度最佳商业模式第三名。PPG的商业模式是将男装交给七家合作企业贴牌生产,PPG负责产品质量的管理,然后通过无店铺的在线直销和呼叫中心方式,将产品直接交到消费者手里。这种直销模式,去除了中间商所赚的利润,同时将存货率大大的减低,极大地降低了成本,取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PPG的概念吸引了风险投资的关注。其首席运营官黎勇劲就来自于PPG的第一家投资商,当时他的身份是集富亚洲董事。他选中PPG的原因有三:商业模式好、市场够大、管理团队能力很强。
(2)开发“长尾市场”。在网络时代,由于关注的成本大大降低,人们有可能以很低的成本关注正态分布曲线的“尾部”,关注“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甚至会超过“头部”。通过对市场的细分,企业集中力量于某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或严格针对一个细分市场,或重点经营一种产品和服务,创造出产品和服务优势。GoogleAdwords、Amazon都是长尾理论的优秀案例。(3)寻找新的收入模式。GoogleAdSense是针对网站主的一个互联网广告服务,它面向的客户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型网站和个人,对于普通的媒体和广告商而言,这个群体的价值微小得简直不值一提,边际收益很少,且需求各异又使得边际成本大,但是Google利用自己开发的“搜索”技术,大大地降低了边际成本,从而能为其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广告服务,将这些数量众多的群体汇集起来,形成了非常可观的经济利润。
(4)吸引“注意力”。网络企业吸引用户注意力的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点击数”,成为用户心目中能够经常想到的领域经营者,那么企业面临的商机是无限的。网络企业赢得注意力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关联性。网站必须有浏览者需要的东西,而且应该重点考虑用户访问网站是为了得到什么。②权威性。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在Google、百度随便键入一个关键词得到的都是成百上千的网站地址。要想获得高度黏着力,网站必须具备权威性。③参与性。参与性通常体现在互动、竞争、娱乐等方面。④共有性和个性化。如当当网有“我的当当”,使购物者比较轻松方便的管理自己的定单。
参考文献:
一、资本有效供给不足,风险投资规模偏小、融资难度大,而且所能筹到的资金总量也很小、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建立有效和便捷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加快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改善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等。具体材料详见:
多,越来越活,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竞争,我国经贸委对中小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融资难,资金短缺经济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方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改变这一瓶颈,是我国当前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本论文从风险投资角度进行研究,结合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为研究依据,分析了中小企发展风险投资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投资对策建议
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是资本的缺乏,因此,外部融资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对高新技术进行投资的一种金融行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从运作方式看,是指由专业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机制从本质上讲,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产业在投入资本并进行有效使用过程中的一个支持系统,它加速了高新技术成果的化壮大了高新技术产业,催化了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这是它最主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风险投资还可以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完善企业融资体系和优化资本配置、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增加国民财富。风险投资的重要作用,已经被人们所普遍认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投资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主体和市场力量的推动,但是,仅仅如此是不够的。由于风险投资本身的特性以及,市场失灵,等现象的存在,需要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给风险投资提供一定的待遇和发展环境。中国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经验,但需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道路。
一、风险投资的内涵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也常被称为风险资本、创业投资,关于风险投资基本定义的界定,目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研究风险投资之前对其内涵须有一个正确认识,这样才有利于引导风险投资业在我国的发展。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NVCA,NationalVentureCapitalAssociation)2000年指出,风险投资企业是由专业投资者提供资金投资并参与管理的一种投资形式,该投资的投资对象为高速发展并蕴藏着有望成为某行业重要公司的潜力新兴公司。经合组织(OECD)1996年定义风险投资为对常被大公司和传统金融机构忽略,具有高风险和规模较小的高科技公司的投资,并提出风险投资亦可指那些对未上市的初创公司投资并参与管理的资本。我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则指出,风险投资是指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进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以上几个概念区别在于:投资领域是否仅限于高科技领域及是否采用参与管理的投资方式。我们认为风险投资是将资金投入高风险、高潜力的行业或中小企业的并参与其管理的对企业而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融资行为的股权投资。这样的定义突出了风险投资的股权投资性质及参与管理,并且将其投资领域扩大至高科技领域之外。
二、风险投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1.风险投资的介入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风险投资可以股权投资形式,比如发行可转换优先股或可转换债券的方式投资中小企业。投资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短期的财务利润,而为了企业进入成熟期股本增值之后的股权转让获取一次性的中长期高额回报。
2.风险投资有利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般来说,风险投资家在投资一个企业时,首先考虑投入高增长的行业,同时企业的业务发展必须有一定的可持续性。企业要在本行业里发展,必须要能够不断挖掘新的机会,这就需要在管理人员方面也要有很好的配置。可能企业刚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是当这个企业发展壮大的时候就要考虑找好的管理者。风险投资家注资中小企业之后,出于把握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参与管理。因为专业投资公司、多数风险投资机构在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管理方面必然有着独到见解,对经理人员的聘任、内部激励机制的建议、财务体制的架构等将提供各种有效措施及策略。风险资本在提供资金和增值服务的同时,将自己的技术、管理、营销等理念注入到企业当中,为企业提供一种完善治理的机制,还有后续服务的机制。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介入可以有效推动企业发展。
三、中小企业发展风险投资所面临的问题
1.资金来源渠道窄,投资主体单一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等,主角主要是政府,没有充分利用个人、企业、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等具有投资潜力的力量来共同建立一个有机的风险投资网络。
2.资本有效供给不足,风险投资规模偏小
风险投资是创业投资,是一种市场行为。在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中,由于风险资本的有效供给不足,出现了诸多弊端。一是由于规模较小,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规模经济,取得规模效应;二是力量有限,无法形成投资组合,从而达不到分散风险的目的;三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于涉及高金额、高风险的项目,因而也就无法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3.融资难度大,而且所能筹到的资金总量也很小
在我国,银行和非银行等金融机构经常会对一些大企业争贷,而对中小企业却不愿借贷,并且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期限也很短,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这样,由于经营规模较小,资金不足,风险投资业一开始就会面临融资难度大、壁垒多、融资量小等问题。
四、加快中小企业利用风险投资的对策
1.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
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关键在于建立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和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市场机制,美国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是个人资本,养老基金,保险基金,大公司资金,国外资金等,形成了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社会化的风险投资网络,我国发展风险投资业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批有实力高水准的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其资金来源除了加大政府投资力度以外,还应该设法鼓励投资银行,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参与风险投资,允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等机构投资参与组建风险投资管理公司,鼓励外资成立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并积极鼓励居民从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努力培育私人风险投资家,在退出机制方面,可建立高技术产权交易所,以提高交易水平,切实起到支持风险投资股权转让的作用
2.建立有效和便捷的中小企业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建立一套适合市场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特点的风险资本市场体系,提供风险资本融通渠道的,入口与出口,无疑是近期我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为此,应尽快采取如下措施:
尽快推出创业板市场,确保创业板在风险资本市场体系中的龙头地位。已有专家指出,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的主要障碍不在技术面、不在基本面,而在认识层面。当前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决策层之所以不及时推出创业板市场,是因为担心我国创业板受NASDAQ、香港创业板市场低迷的影响,担心出师不利。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首先,我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前景将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坚实基础;其次,国内外投资者对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强烈需求将为其发展提供有力的市场支撑;第三,一个由众多中小企业构成的科技板块市场是不乏炒作基础的。鉴于此,决策层不必过多考虑推出创业板的时机,一旦制度建设与技术准备到位,应在年内最迟在明年初推出创业板市场,充分发挥其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助推器作用。
3.加快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
风险投资的融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投资家的个人魅力。风险投资天生就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要求投资主体具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意识,所以风险投资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是懂技术、管理、金融、财务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还得具备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风险投资发展中,要注重对风险投资人才的培养。
4.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改善投资环境,降低投资风险
政府通过财政资金投资: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要明确投资方式、管理办法并做好投资评估。其中,在投资方式上可采取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提供R&D资金。在这方面国家财政还应保持并加强。这种资金主要投放在基础性、关键性的科学研究方面。它可以以政策为导向。事实上我国1986年开始实施的,863计划,和1988年开始实施的火炬计划,也可以看作是两个由政府投资于种子期的风险投资计划。第二种方法是提供投资担保。如美国、英国、日本、台湾均设有各种,投资担保计划。根据国外的经验教训,政府在操作中应控制投资方向。第三种方法是直接投资。如英国、日本、新加坡、以色列均有过政府直接投资风险投资资本的方式。这种投资与第一种方法不同,它应按市场型为导向。从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的直接投资一方面应限定投资领域、投资阶段。政府不要直接操作风险投资基金而应委托投资管理公司操作。另一方面,政府对其直接投资部分应加强监管、评估。对管理政府投资的操作人员必须建立合理的、可操作的、类似于美国审慎人的评判规范。
5.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结合中国国情,中国在解决风险投资资金短缺难题时,必须广开投资渠道,做到:争取政府投资。即政府有计划地将用于技术创新的资助金转变为风险投资主体的股本,然后由风险投资主体利用这笔资金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实际投资;争取商业银行的风险性贷款;发行股票、债券以筹集社会游资;在技术创新活动开始前,向保险公司担保,借助保险机制,分散投资风险等。其中我国政策性投资主体的大部分资金应由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发行特种债券以及向国外金融机构借款等方式来解决,其余部分可以运用股票市场向社会公众筹集。商业性投资主体的资本金则毋需国有资本占主体,大可由社会公众广泛持股,国有资本进入其中不过是为了寻觅一处更为有利的投资场所;维持银行贷款。原有的银行科技贷款仍要继续发放,使之成为风险资本一个相对稳定的来源;吸引民间资金。要创造条件,吸引总量超过8万亿元的民间资本流向风险投资业,使民间资本成为中国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引进国外资本。注意引进外资和国内信贷之间的时间、风险和权益的权衡。我国目前风险投资所引进的外资,大多数都是属于扩张期的投资,即属于后期投资。这个时候风险投资所经历的高风险差不多都已经过去,只是等待秋收果实了,若这时国内的一些银行能够准确地瞄准时机,那么这颗硕果就不会与外国分享了。如深圳,金蝶,到了成熟期,外国人来投资了,也就是采摘熟果实了,如果当时国内的银行能给,金蝶,提供贷款,分享果实的就是国内银行了。所以,一方面,国内金融机构应提高自身的专业判断能力,使之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对风险投资企业进行投资,以便也能分享风险投资的成果;另一方面,应努力改善我国的风险投资环境,积极争取外资在创业期的投资,使之收益与风险相均衡。
参考文献:
[1]田超:利用风险投资发展中小企业[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1999,(10)
[2]姚长辉沙重九:对我国风险投资现在问题与相关策略分析[J].经济科学,1998,(4)
[3]张军谢冰:企业改革中小企业·风险投资·资本市场[J].企业改革,1999,(4)
[4]吴凤明:中外风险投资对比分析[J].辽宁青年管理学院学报,2002,(1)
[5]戴志敏:当前美国风险投资的特点及启示[J].金融参考,1998,(2)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策略 资金需求 供给
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具有科技含量高、资金需求多、投资风险大等特点。由于技术和市场的高度不确定性,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为世界难题。为了解决这一世界难题,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寻求对策。本文将从资金需求、供给的匹配行为视角来探讨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策略。
一、资金需求、供给的匹配行为分析
有融资方的资金需求,必然有出资方的资金供给。对于理性资金供给者来说,其对收益的要求必然要与其对风险的承受程度相配比。为此,资金供给分为三种类型:稳定收益类资金、变动收益类资金、介于稳定和变动之间的混合收益类资金。
(一)稳定收益类资金。是指要求偿还本金并支付固定的一笔使用费用的资金。提供稳定类收益资金的一般有商业银行、债券市场、融资租赁和民间借贷等。对于这类资金提供者,首先看重的往往是资金的安全性,其次才是资金的收益性。因为,对他们来说,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使用,要背负较高的风险。
(二)变动收益类资金。与稳定收益类资金正好相反,既不需要到期归还本金也不需要支付固定的使用费用,但要求享有企业分红权的一类资金。这类资金的收益随着投资对象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这类资金的供给者更关注的是资金的获利能力,其次才是资金的安全性。他们追求的往往是一定风险下的最大收益,所以,他们更在意的是投资对象的成长性和长期获利能力。提供变动收益类资金的一般有自有资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技术创新基金、股票市场等。
(三)介于稳定和变动之间的混合收益类资金。是指同时兼有前两类资金的特点,在获取较低固定收益的基础上,享有选择获取变动收益的权利,同时关注安全性和收益性。如可转换公司债券等。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其具有高风险性和收益不确定性,那么,其所需要的资金应该由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资金供给,可以在变动收益类资金和介于稳定和变动的混合收益类资金里寻找资金来源。当然,这并不是说科技型中小企业就不能采用稳定收益类资金供给,如果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未来发展趋势清晰乐观,那么还是能够吸引到稳定收益类资金供给的。
二、 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状况及对资金需求的分析
企业及其产品一般都要经历一个生命周期或者发展阶段: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而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除具备一般企业生命周期的特征之外,还应当有一个技术突破、产品研发过程,我们称之为种子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其风险状况及对资金需求状况如下。
(一)种子期。处于种子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尚无正式的产品,仅仅只停留在“初步设想”的状态,创业者需要对科研项目进行反复的论证、探索和试验。在这一阶段,企业规模较小,所需资金主要用于产品的研发、样品的试制、验证创意的可行性。这一阶段将形成产业化的生产方案,并对市场进行可行性研究。该阶段的资金主要保证研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维持企业的日常运转,数额不大。但由于该阶段是技术起步阶段,技术尚不成熟,且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淘汰率极高,产品寿命较短,很难预测市场前景,风险很大。
(二)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初创阶段,实现了从技术到样品,从样品到商品的商品化转化过程。这一阶段技术真正运用于生产中。由于是新生事物,消费者还不能普遍接受,市场还未打开,需求量不大,只能局限于小批量的生产,又因为前期研发成本较高,新产品的市场售价也较高,所以风险仍然很大。在这一阶段,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主要用于购买固定资产、生产设备,建立销售渠道,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完善等。由于没有盈利记录,新产品能否得到市场认可也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失败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可预见的成功率仅有20%左右。
(三)成长期。在该阶段,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产品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销售额和利润也开始稳步上升,企业预期成功的几率大为提高,市场前景日益明朗,投资风险逐步降低。此时,企业开始进行大规模生产,成本持续降低,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销售的飞速增长带来了高额的盈利。为了迅速抢占市场份额,企业有待开发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开发,对资金的需求远比前两个阶段要大很多,必须投入大量的R&D费用和营销费用,购买机器、设备和人力资本开销。当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扩张后,科技型中小企业将进入成熟期。
(四)成熟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这个阶段后,产品的技术开发已经相当成熟,生产、销售、服务已为大多数潜在的消费者所接受,企业在市场上已经站稳脚跟。由于市场的需求继续扩大,企业进入了大规模生产阶段,产品的销售利润达到顶峰。这一阶段,对资金的需求主要是流动资金的需求,由于此时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的盈利,风险降为最低。
(五)衰退期。在衰退期,由于替代产品的出现,老产品的销售每况愈下,最终将退出市场。此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又将开始新产品的研发,又开始新一轮的产品生命周期。
总体而言,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状况和对资金需求变化如图1所示。
三、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融资策略探讨――基于资金需求、供给视角
(一)种子期。这一阶段,由于企业没有正式投入运营,仅仅处于研究实验阶段,资金的需求量不大,但风险很高,不太可能取得稳定收益类资金的支持。所以处于这一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尽可能取得变动收益类资金的支持,比如,来自于发明者或者创业者的自有资金;也可以寻找来自于亲戚、朋友等一些“天使投资者”的私人资本投资;还可以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争取申请国家各项创新基金,如为鼓励缺乏研发基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设立的孵化器投资和专项财政基金等。无论是天使投资者投资还是政府的专项资金支持,资金实力都是非常有限的,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资金需求,却恰恰适应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种子期对资金的小额需要。由于该阶段投资风险太高,成功几率很低,所以很难吸引到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
(二)初创期。处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频率高,金额小,而且资金需求和供给之间缺口大。这一阶段企业创业失败率最高,经营风险很大,并且缺乏可抵押的资产,很难获得稳定收益类资金供给,主要的筹资方式有:(1)职工集资,持有企业股权。一方面可以筹集到企业创业阶段所急需的资金,同时,还可以在企业内形成利益共享,共同承担风险的激励约束机制。(2)吸引风险投资。虽然初创阶段投资风险很高,投资回收期也很长,但投资一旦成功,将可以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这恰恰符合了风险投资家“高风险,高收益”的胃口。相比稳定收益类的资金供给,如银行贷款等,往往最重视资金的安全性,那些发展成熟、收入趋于稳定的企业,由于低风险而成为它们追逐的对象,而对于那些高风险,但可能带来高额回报的项目,稳定收益类资金供给则是不会轻易入驻的。反倒是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典型的变动收益类资金供给,由于其关心的不是项目的短期盈利性,而在于项目的长期发展性,所以它能够弥补稳定收益类资金供给的不足。尤其是在初创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较高的风险,极其有限的资产也难以做到抵押融资,这种情况下,风险投资便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这个阶段融资的首选。风险投资的出现,能有效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这个阶段最为头疼的融资难题。风险投资机构一般都具有丰富的融资经验和较强的管理才能,它可以从资金、融资渠道、决策等方面介入投资的企业,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健全的财务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共同承担风险和损失。风险投资机构在企业壮大后,一般会择机退出,退出的过程就是风险投资的收益实现和股权资本的权益变现过程。
(三)成长期。企业进入快速成长阶段,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资金需求与供给缺口巨大。发展到这一阶段后,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产品销售趋向稳定,可预见的盈利性增大,投资风险相比前两个阶段进一步降低,而该阶段实物资产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可以提供一定数量的抵押、担保。这个阶段,企业不仅可以获得变动收益类资金支持,还可以获得稳定收益类资金供给,具体的融资渠道有:(1)继续引进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基金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取资金来源的重要保障。在企业的成长期,由于其可预见的盈利性增大,投资的风险也相对较小,虽然此阶段所需的资金规模巨大,通常为初创期的10倍左右,但企业高明朗、高效益的前景,以及快速增长的市场收益基本上符合风险投资机构对预期回报要求的条件,使得风险投资在这一阶段投入资金的态度最为积极,是处于快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关键的融资渠道。风险投资一般以股权等形式,扶持这些企业快速成长,逐步壮大,在扶持的企业上市后,通过股权转让来收取高额的回报。(2)内部积累资金。高新技术带来的高效益,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的自我积累创造了条件。企业通过留存收益进行合理的再投入,不断增强企业自我积累资金能力。(3)融资租赁。对于研发已经完成,步入成果转化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添置固定资产,扩大生产等需要大量的资金。在企业本身没有足够能力贷款或是吸引不到投资机构资金注入的话,可以说,融资租赁是一种不错的融资方式。通过集信贷、租赁、贸易为一体,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在支付少量租金的情况下,便可以取得设备的使用权。这样,企业可以花费较少的融资成本,筹集到可以长期使用的资金,缓解了企业这一阶段的融资难题。(4)银行贷款。随着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进入到这个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可供抵押资产也就随之增加,这就为向银行贷款创造了条件。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考虑,虽然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高科技属性,使得本身面临更为严峻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由于企业风险的降低,可以提供担保、抵押品的增加,加上企业盈利前景清晰可见,商业银行出于资金安全性和收益性考虑,也会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
此阶段,最为显著的融资特点是引入了稳定收益类资金供给(如银行贷款)。同时,风险投资仍然是这一阶段的主要融资方式。
(四)成熟期。在成熟期,企业的经营已步入正轨,融资渠道较为广泛,这个阶段,由于其风险最小,收入稳定,既可以获得变动收益类资金供给,也可以赢得稳定收益类资金供给以及介于稳定和变动之间的混合收益类资金供给。(1)资本市场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入成熟期后,应该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企业发展,把上市纳入企业发展战略,通过上市实现企业质的飞跃。然而,科技型中小企业由于具有规模小、周期短、投入高、风险大等特点,使其与主板市场的理念不相符,难以进入主板市场进行融资和交易。所以,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选择在二板市场上市融资。这个市场上最大的特点是降低了企业上市的门槛。在这个市场上上市的大多数公司都是从事高科技业务,虽然成立的时间短,规模小,业绩一般,但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所以,这个市场常被人认为是不看过去,只盯着未来。为了给成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方便的融资渠道,也为了给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在我国要大力发展二板市场。(2)发行债券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发行普通债券和可转换公司债券,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及介于稳定和变动之间的混合收益类资金。(3)金融机构贷款。此时的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盈利,风险降为整个生命周期中最低。再者,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资产结构的持续改良,企业信用的不断增强,市场地位的逐步提高,所有的这些都使得企业的融资环境大为改善,融资空间大幅度增大。此时的融资主要面向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贷款,既可以向金融机构申请信用贷款,降低资金成本,优化资金结构,也可以根据企业的资产质量、规模申请银行抵押贷款,贷款风险下降,这样,以安全第一,规避风险为原则的商业银行也愿意为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
此阶段,最为显著的融资特点是企业开始进入资本市场融资,为企业的做强做大,实现质的飞跃做好准备。
(五)衰退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步入衰退期后,产品销售额下降,市场缩小,利润降低甚至亏损。此时,企业要么继续创新,以求二次创业,要么退出市场。当二次创业时,资金需求主要用于技术创新及设备更新。该阶段,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融资:(1)变卖部分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将一些与主营业务联系不密切的资产,清算变卖以筹集资金。(2)无形资产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向相关企业出售无形资产获得资金,包括专利权、专有技术权、商标权等。(3)重组。如果科技型中小企业实在到了无法发展的地步,可以和其他企业进行重组,从而获得需要的管理资源和财务资源,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
四、结论
任何一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都是其存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应该根据企业在不同生命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和风险状况进行有效的融资组合匹配,从而降低风险、减少资金成本,逐步使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从而更好地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黄慧敏,付剑茹.利用风险投资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J].金融与经济,2008,(3):77-79.
2.迟颖,陈沁梅,龚红强.利用资本市场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思路[J].审计与理财,2012,(4):32-33.
3.吕宏生,何健敏.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生命周期中的特点及其融资策略[J].软科学,2005,(19):44-47.
4.从俊琬.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以天津高新区为例[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黄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融资支持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它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全世界正迈向知识经济的时代。高科技产业,顾名思义是以高科技为核心力量的产业,它属于知识高度密集、学科高度综合的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的组成部分——高科技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高科技企业主要是知识、智力的投入,在美国,有许多高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总资产的60%。
2、知识已代替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根本动力,是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并已经成为使投资获得高额回报和员工获得高额收入的基础。
3、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论文百事通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研究开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以获取技术上的优势,期望获得高额回报。
4、企业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高科技企业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1)技术风险,即在产品研制和开发过程中由于技术失败而引致的损失;(2)市场风险,即技术创新带来的新产品能否取得必要的市场占有量;(3)财务风险,即对技术创新的前期投资能否按期收回并获得令人满意的利润。高科技企业往往又能获取高回报,这是由于企业所从事的是以技术上的新发明、新创造为基础的开发工作,一旦产品上市,可以其新颖、没有竞争对手而迅速占领市场,甚至一段时间内可以享受垄断价格,获取高利。
5、企业成长快。高科技企业往往是开始规模很小,管理上很不成熟,但凭借其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发展成为组织和管理上日臻成熟的大公司。
(二)
正是基于以上的特点,高科技企业在创立、发展、成长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相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也有其新的发展和突破。
1、关于筹资。高科技企业的高风险使它在创立之初很难以发行债券、股票来筹集资金,但它们通常采取以下方式获得自身创立、发展的原始资金:
(1)知识融资。高科技企业在创立之初,资金短缺,然而它有较多的知识人才。他们可以以知识投入公司,取得股份,把个人的报酬与企业紧密联系起来,促使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尽最大的努力;又可以以本企业的科技实力与大公司联合开发,从而获得雄厚的资金来源。
(2)吸收风险投资。风险资本(Venturecapital)也称创业资本,是高科技企业创立之初的重要资金来源。风险资本的来源主要有;个人或家族投资者、各类风险投资基金会以及投资银行局下的风险投资部等。风险基金的出资人一般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这给高科技企业以较大的自由度,使大批高科技企业得以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发展壮大。风险资本对高科技企业的最大贡献是它提供了启动资金,使高科技企业从拥有一个想法到变成一个实体。
2、关于投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产品不断开发与创新的基础上的,因而企业的投资也有其新的特点:
(1)加大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研究开发费用的投入是高科技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基石,它可以保证企业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保证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和高收益的获得。因此加强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法宝。
(2)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在企业中,知识是最重要的资本,也是最重要的资源。越来越多的公司表示公司员工是他们最重要的资产,公司的大部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源上。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上投入的比重越来越大。
3、关于分配。投资者之所以愿意投资于高科技企业,就是因为高科技企业可为投资者带来较高的回报率。因此,企业在进行利润分配时要合理处理股东股利与留存收益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使企业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使投资者得到满足,使更多的投资者愿意投资,进而壮大企业。在分配方式上宜采用股票股利的形式。这样既可使企业的资金保留在企业内,又使股东有获得胜利的满足。
4、关于风险。一般而言,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高科技企业的高收益率必然伴随着高风险性。其原因如下:
(1)技术开发的不确定性。如前所述高科技企业的生存发展的基石是技术创新与开发,而技术创新与开发所需投入之巨、所用设施之昂贵、时间周期之长,都是空前的。而且这些项目开发成功与否,经济效益如何,均难以预测,一旦研究开发失败,对该企业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2)市场风险。研究开发出的商品,在市场上是否能被接受,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市场不接受这种新产品,那么企业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
(3)科学技术知识的时效性。高科技企业的高收益往往来源于企业商品所含科学技术知识的垄断性、排他性。然而垄断性又往往是有一定时限的,如专利机超过保护期将成为公共技术,不再具有垄断性。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这种时效性也越来越短,一旦企业对该技术失去垄断优势,那么企业的高收益将降低或失去,从而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新晨
5、关于风险规避。对于企业的这些高风险,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以规避,力争在同样的风险下获得更高的回报率,或在同样的回报率下尽量压低企业风险。方法是:
(1)收集资料,实施可行性研究,加强预测能力。企业应该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财会人员等认真研究市场需求状况及企业未来开发方向,认真研究开发项目的未来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这样可以使企业的巨大投入物有所值。
(2)提高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素质。企业所面临的高风险应使企业管理者提高风险意识,并不断强化个人素质。企业的管理者应具备以下素质:对企业经营及所处的行业、部门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在财务管理及业务管理方面有广泛的经历和体验;善于“跳出框框”思考,能摆脱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独特的见解。
【关键词】创业投资;风险分担;模式
一、引言
在高新技术商品化过程中,创业投资是解决其资金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创业投资对于高新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虽然近几年创业投资在我国发展较快,但是没有形成蓬勃期,特别是没有充分发挥创业投资孵化高新技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作用。由于高新技术成果在转化为商品过程中的风险较高,创业投资机构为了避免高风险,不愿意介入早期高新技术企业等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新技术的发展。由于创业投资存在着多重财务契约关系以及财务契约明确了缔结各方的责权利关系,从而更有利于实现缔结各方之间的风险共担,因此本文从财务契约角度来寻找创业投资的风险分担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创业投资的发展以及加速我国高新技术的发展。
二、创业投资风险分担模式
本文以创业投资机构和创业企业为主体,提出以下五种创业投资风险分担模式:
1.创业投资机构与保险机构风险共担模式
在现代服务业和金融业中,保险机构在分散和化解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创业投资过程中,创业投资机构可以借助保险机构的力量来降低自身所承担的风险。保险机构可以通过提供担保险种间接地参与创业投资过程中。在创业投资机构与保险机构风险分担模式下,保险机构主要通过为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提供保险来分担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失败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保险机构在提供保险之前对创业企业的调研以及保险之后的监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创业投资机构的投资风险。
2.创业投资行业风险共担模式
创业投资行业协会是创业投资机构的重要自律组织,设立创业投资行业协会有利于创业投资行业的健康发展。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分担创业投资机构的风险:一是代表会员向政府呼吁,要求政府建立有利于创业投资发展的管理条例、税收政策和法律条文等;二是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及理论探讨,并且编撰出版创业投资学术论文和年度报告,这对提高我国的创业投资理论水平,进一步指导创业投资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可以借助研讨会的契机帮助培训创业投资从业人员,向社会普及和宣传创业投资知识,促进我国创业投资业的发展;三是设立专门的创业投资机构互助基金,其来自于各会员缴纳的互助费,互助基金可以对会员的投资项目进行审核,并通过专业的角度对项目提出投资意见,有利于创业投资机构控制投资风险,同时专业的互助基金也可以在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失败时根据其损失按照一定的比例给与赔付,从而降低创业投资机构的失败风险[1]。
3.创业投资机构之间风险共担模式
创业投资是创业投资机构对于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一种股权式投资,在投资过程中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存在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创业投资机构在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要比传统投资方式要高的多。同时,从国外的创业投资发展历程来看,创业投资机构对于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投资有最高限额的规定。因此,对于那些需要投入较多资金的高速成长的创业企业而言,单一的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量根本无法满足其资金需求。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创业投资机构必须寻找多家创业投资机构与其联合进行投资。
所谓的联合投资,是指建立在财务契约基础上两家或多家创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一家高科技创业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2]。这种投资既可以在同一阶段,也可以在不同阶段投资。根据EVCA(2002)统计,2001年欧洲创业投资额约为22.331362亿欧元,而实行联合投资的金额达到6.979829亿欧元,约占全年投资额的30%。在美国,联合投资的比例更是达到90%以上[2]。由此可见,联合投资已经成为创业投资机构之间风险共担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投资策略之一。
4.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风险共担模式
创业投资在其运作过程中要经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包括创业资本的筹集、创业投资机构的建立、创业企业的选择和运营及创业资本的退出四个阶段。创业投资运作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新的投融资财务契约的安排。依据这种财务契约安排,资金从投资者流向创业投资机构,经过创业投资机构的筛选决策,再流向创业企业,通过创业企业的运作,资本得到增值,再流回至创业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再将收益返回给投资者,构成一个资金循环。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形成创业投资的周转。在资金循环过程中要涉及到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之间的委托—关系。由于创业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双方的效用衡量标准及信息占有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其各自的相关行为可能在总体上对创业投资的综合利益目标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创业投资资本市场存在着高度的信息不对称、高风险和高度不确定性,由此而产生道德风险等委托问题广泛存在。因此,为了减少投资过程中的成本,解决冲突问题,创业投资机构必须采取一种有效的投资策略来控制创业企业家风险,同时能够确保创业投资成功。创业投资机构采取的投资策略为分阶段投资方式。
分阶段投资是创业投资机构按照创业企业的发展阶段分期投入资金,并且在每次资金投入时,都会签署一份契约。在不同的投资阶段,契约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创业投资机构会在契约中注明下一次资金注入的条件。
分阶段投资可以使创业投资机构保留放弃前景黯淡项目的权利,对创业企业家构成压力,促使其努力工作,从而降低道德风险。此外,创业投资机构分阶段投入资金也意味着其需更经常地搜集信息和严密地监督创业企业家,能够对创业企业实现强有力的控制,帮助创业投资机构消除创业者误导后续投资的动机,降低其投资风险。
5.产学研风险共担模式
产学研合作是创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等有关各方从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意图出发,为了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抓住新的市场机遇,加快技术创新,实现共同远景、争取最佳利益和提高综合优势,结合彼此的优势资源而建立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正式但非合并的合作关系
这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主要是建立在财务契约基础之上的,所以又可称之为契约型产学研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目前产学研合作中最主要的一种合作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合作各方以财务契约和经济利益为纽带建立起联系,共同投资(包括技术作价入股),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通常合作内容可以从技术、生产方面扩大到资金、设备、人才、管理销售等多个方面,合作过程也可以由技术协作、技术生产协作延伸到技术—生产—经济合作的全过程[3]。
三、结论
在以上五种风险分担模式中,创业投资机构与创业企业风险共担模式是创业投资过程中固有的一种模式,不可任由创业投资机构及创业企业选择。前三种模式主要是针对创业投资机构而提出的,创业投资机构可以根据其内外部环境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而产学研合作风险共担模式是针对创业企业提出的,由于在创业投资过程中创业企业承担的风险大小都会直接影响到创业投资机构所要承担的风险大小,因此,产学研合作风险共担模式在降低创业企业风险的同时也间接地降低了创业投资机构的风险。此模式只能由创业企业来选择,创业投资机构没有选择的权利。
参考文献:
[1]王一军,林嵩.风险投资的风险结构及分担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2009.
[2]张新立,杨德礼.风险资本联合投资的激励契约设计[J].中国管理科学,2007.
【论文关键词】 期货市场;交易所;期货公司;套期保值;发现价格
【论文摘要】 期货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的产品工具,是表明市场经济发育阶段的重要标志。期货市场对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期货市场的概念入手,对其发展历程、目前发展状况、前景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1 引言
期货市场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国际期货市场自1848年在美国出现以来,经历了由商品期货到金融期货、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逐渐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主要期货交易所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和东京工业品交易所等。
我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对完善国内资本市场结构和促进资本市场的开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为企业风险管理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1990年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期货市场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在基本法律法规框架监管下、在中国证监会统一监管下、由四家期货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和180多家期货公司组成的、由市场各主体参与的、能顺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期货市场体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扩大,我国期货市场将进入一个质变式发展阶段。本文就目前期货市场的情况和发展前景以及金融危机下的启示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2 期货市场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期货的英文为Futures,是由“未来”一词演化而来,其含义是:交易双方不必在买卖发生的初期就交收实货,而是共同约定在未来的某一时候交收实货,因此中国人就称其为“期货”。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是1570年伦敦开设的皇家交易所。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1985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推出了一种被称为“期货合约”的标准化协议,取代原先沿用的远期合同。使用这种标准化合约,允许合约转手买卖,并逐步完善了保证金制度,于是一种专门买卖标准化合约的期货市场形成了,期货成为投资者的一种投资理财工具。期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勒说过:“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缺少期货市场的经济体系”.没有期货市场的市场经济,不是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的场所和工具。因此,一个健全的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离不开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是买卖期货合约的市场。这种买卖是由转移价格波动风险的生产经营者和承受价格风险而获利的风险投资者参加的,在交易所内依法公平竞争而进行的,并且有保证金制度为保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期货市场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3 金融危机中期货市场角色分析
期货市场的不完善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完善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金融衍生品是风险对冲或转移的有效工具,但同时也具有高风险的特质。这次金融危机原因之一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他通过“蝴蝶效应”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共振,其影响还在扩散和深化中。这场危机使人们意识到,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现代金融创新在促进风险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场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了金融风险,引起了全球性的危机。次贷危机给金融机构造成巨大损失被发现得很晚,这是因为新的金融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关机构风险评估的极限。一些评估机构对于新的、复杂的金融产品没有经验,它们不知道该怎么办。由于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不亚于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人们开始从各个方面对这场危机进行反思,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现代金融创新的“双刃剑效应”。金融创新在促进风险分散渠道多元化、提高市场效率方面卓有成效,但创新背后所隐藏的错综复杂的各种风险因素不容忽视。因此,在金融创新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如何有效地监管金融市场已经成为严峻的课题。
4 在全球金融风暴中反思我国期货市场发展
4.1 加强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的核心是有效的风险管理,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一是市场制度的稳定性。二是市场交易的公正性。三是市场运作的规范性。四是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障性。上述四个条件的形成和确立,首先取决于对风险处理的能力。如果市场本身缺乏风险管理体系,显然谈不上市场的稳定性,市场不稳定,就难以正常有序的运作,市场公正性也必然会受到影响,更保障不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市场就会风险不断,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4.2 期货市场应实行法制化管理,用发展的思维统领监管工作
2003年以来,仅仅北京地区先后出台《期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指导意见》、《公司经营管理风险防范指导意见》等,充分兼顾了规范和发展两方面,深受北京地区期货业欢迎。
4.3 走稳健发展之路
我们看到,近年来,证监会积极推进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和稳步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监管部门的角色定位,更新监管理念和改进监管方式,加强了期货交易所的一线监管,强化了期货业协会的自律机制,为期货市场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次金融风暴下,我国期货市场之所以运行正常,是有许多期货市场发展和监管的经验值得全球借鉴,比如我国期货公司防火墙的设计更为坚固、我国对衍生品的推出更为谨慎、我国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问题上采取的逐步渐进策略。相信在中国证监会的热心服务和正确监管下,期货市场的明天会更美好。
参考文献:
[2]周俊全.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商业》.2008年第5期
[3]代阳琼.新时期我国金融期货市场初期发展设想.《金卡工程》.2008年第5期
[论文摘要]伴随券商直投业务的批准,券商的经营模式经营模式将发生变化,通过分析券商直投的历史、现状了解该项业务推出后所产生的影响。
随着中信、中金两家公司取得券商直接投资业务试点资格,那么就解除了自2001年4月以来对证券公司从事私人资本类投资的禁令,这意味着与凯雷投资集团等西方竞争对手采用相同模式的国内投资公司诞生了,从而券商的经营模式由此可能会带来一些变化,同时对创投也会带来一定的冲击。
一、国内券商直投的发展历史
从2001年证监会严禁证券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到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允许证券公司在符合法律和有关监管规定的前提下开展创业风险投资业务。这6年前后的“一收一放”,折射出资本市场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和演进。6年前,床头也普遍因为网络股泡沫破裂进入谷底,国内证券市场开始走熊,券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的直接投资大都变成了巨额不良资产。6年后,国内券商经过了一场生死轮回,股权分置改革完成,促使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股市更是一路上冲,股权投资行业也进入新时期。单就国内私募股权投资(PE)市场而言,2007年上半年就有83家中国大陆企业得到PE投资,投资总额达到48.03亿美元,PE推出活动保持活跃,共36笔推出,其中25笔通过上市实现推出。
二、国外券商直投的发展状况
券商直投业务不仅长期以来是国际券商的重要收入来源,而且利润极为丰厚。统计资料显示,国际券商直投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60%以上,在资本市场最发达的美国,则超过70%。美国大型私人股权基金的收益能达到40%-50%,而券商直投的回报则动辄几倍甚至数十倍。像高盛投资工商银行、收购西部矿业,摩根士丹利投资蒙牛乳业,这些精典案例都为投资方获得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超值回报。
三、国内券商直投的现状及机会
而由于中国以往的证券市场体制结构存在“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问题,券商对市场行情的依赖很严重,即都在“靠天吃饭”,始终走不出“牛市赚钱,熊市赔钱”的宿命。根据数据显示,本土券商的收入构成中,经纪业务仍是其主要来源。据对26家券商的统计,2007年26家券商64%的营业收入来源于经纪业务,券商自营业务占比26.7%,承销业务和委托理财占比不足5%。中小券商经纪业务收入更是占了主营业务的绝大部分。国内券商主要依靠经纪业务维生,这在收入结构上是明显失衡的。如今券商直投业务的开展,不仅将加快本土投行与国际市场接轨,即“投行+投资”盈利模式转型,从而改变“生存基础单一、盈利模式单一”、“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而且这一转变将迫使投行加快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能力,从单纯的“为人作嫁”的“一站服务”向“陪上嫁妆”后“扶他上马,送他一程”的“跟随服务”转变,从而无疑将对其运营服务产生深远影响。由于直投业务不仅收益远高于传统的证券承销,而且十分有利于深层次地挖掘客户价值,进而带动后续融资业务和并购业务的发展。同时,由于投资和融资周期往往交替出现,直投业务和承销业务有周期性互补的作用,从而可以增强投行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在证券公司内部的自营、投资、固定收益、收购兼并、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等业务部门都和直接投资有着相关性等等。券商参与直接投资业务已被广泛作为自身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四、推动PE市场竞争
券商股权投资与PE类似,都是投资于非公开发行公司的股权,投资收益通过日后出售股权或企业上市兑现。因此,券商直投业务启动后,将进一步推动PE市场的蓬勃发展,同时加剧参与各方,尤其PE、VC和券商直投部门的竞争。与国际PE和国内创投机构相比,在直接投资业务上,券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因投行承销业务而带来的项目资源优势,以及深层次地挖掘和延伸客户投资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再融资和并购价值等。其劣势在于拟议的试点方案中,证券公司还只能以自有资金投资。PE的优势在于专业投资经验的丰富积累和人才储备,对于外资PE机构来说,还有雄厚的外来资金的背景优势。PE机构普遍在以往的投资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运作经验,从企业调研评估方法,到业务发展推进,以及走向资本市场上市或并购,都有专业的方法支撑和相对固定的业务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VC的优势是可以不受三年的期限约束,在企业初始阶段、成长阶段或成熟阶段自主介入,从而可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获得更高回报。总之,在直投业务上,PE、VC和券商有竞争,但也可以有合作。因为三者的优缺点具有互补性,完全可以通过合作,共同打造一条共同的价值链。因而从整体上看,券商做直接股权投资是非常有助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健康发展的。
五、催发本土投行转型
目前国内投行已经渐次进入近乎充分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在美国,所谓投资银行业务,早已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上市辅导和股票承销领域。通常情况下,投行所提供的服务都已大大超过专业之外,如前面所述的直投业务和战略咨询等。值得注意是,这领域的服务,已不是单纯可以以专业能力论英雄,而将是一场综合能力的较量。在直投业务开闸后,仅仅使企业达到上市已不是投行的唯一目标。上市后的跟随服务,包括专业辅导、完善公司治理、帮助企业持续再融资等,使得企业通过自身发展与收购提升业绩,最终使企业做强已成为投行的主要任务,包括帮助企业制定发展规划,健全治理结构,充当企业的战略顾问,协助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监督控制和会计核算体制等等。有一句话说得好,“一切高级竞争,都在专业之外”。在当今人才流动趋于市场化和自由化的生态环境下,所谓专业技能,在同业人士中已难分高下。在投行领域,竞争一样越来越取决于技术产品创新和专业之外的能力。从短期看,技术,包括产品设计和服务等专业领域的创新起到关键作用,但从长期看,专业之外的能力,包括文化、思维、战略、投资等需要通过自身培育而不是模仿而来的系统处理能力,才是真正可以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券商直投业务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这个影响从中信证券、中金国际等中外大中小券商的转型及动向可以清楚得到印证。
参考文献
[1]匡志勇,券商直投,馅饼还是陷阱,第一财经日报,2007,03
[论文摘要]知识经济时代是技术创新的时代。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竞争力的加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从现实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对社会的贡献愈加突出。据统计,我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型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中的比重分别为60%和40%左右;中小流通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可见,中小企业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技术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企业长久不衰发展的动力。知识经济时代,谁掌握了先进技术、核心技术,谁就能占领市场、获得优势地位。唯有积极创新、不断进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战胜各路对手。
但在我国,由于条件限制、自身缺陷,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重重困境:
一、创新人才短缺,员工素质不高。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保守思想,使得大部分高素质人才选择了相对
稳定、相对清闲的高校和科研所,而不愿投身于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迎接激烈的挑战。只有38%的研发人员选择了企业,而且大都集中在大型企业。这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得到急需的高素质人才、研究人员匮乏,缺少创新的推动力量。同时,中小企业的从业人员多来自村镇,文化程度不高,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不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所需的文化氛围。
二、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技术创新是一种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活动,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没有足够经费用于支持创新活动;同时中小企业市场融资非常困难。1.间接融资难。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信度低、缺乏足够抵押资产、财务制度不规范、破产率高,因此银行会觉得风险太高而产生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现象。而且,中小企业所需贷款数额小、频率高,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管理成本,出于盈利角度考虑,银行就更加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故意提高门槛,给中小企业额外设置障碍,避免或减少向中小企业贷款。2.直接融资难。苛刻的上市条件,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切断了中小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从股市融资的渠道。
三、技术中介机构不健全、不完善。技术创新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单个企业一般不具备技术创新所需的所有环节、资源,需要和别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创新。而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须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搜集信息、谈判筛选,付出昂贵的交易成本。这就需要发挥中介机构综合、互动和集成的优势,为中小企业牵线搭桥、促进合作,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但是我国的中介机构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很多问题:数量少、专业化水平低,彼此独立、协同程度低且行为不规范、服务功能单一,没有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不能有效促进中小企业间的技术、信息交流。
四、法律保障不力。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重视不够,尚未形成完善的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体系。而且,一些已制定的针对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仍存在很多问题:1.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如按所有制性质分别立法,导致了各种不同经济成分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2.没有专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法规,没有把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到应有的高度。
现在,中国已经站在了WTO的门槛内,正是中小企业走出国门、面向国际市场的大好时机,同时,也是国外竞争对手鱼贯而入之日。加紧技术创新、壮大自身实力,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已成为关系中小企业命运的攸关大事。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一、努力吸纳高素质人才,鼓励产学研联合。利用媒体、舆论,宣传创新、开拓精神,促使人们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鼓励高素质人才投身中小企业创新事业。同时,中小企业应采用高福利、高薪的方式,吸引技术人才的加入,壮大智力资本。产学研的联合协作是一种很有效的资源互补方式。一方面,企业可以从高校、科研所获得智力支持,提高消化、吸收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科研所可以通过帮助企业技术创新,了解市场、明确市场需求使科研活动、科研项目更符合实际,更能有效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改变长期以来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状况,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可以培养出一批既懂技术又懂市场,既了解业内技术水平又了解企业现状及需求,既有经营思想又懂政策法规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发展完善技术中介体系,加快建设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和生产促进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国外中小企业的发展,是被实践证明的很有效的孵化、培育中小企业的中介机构。美国的康柏、因特尔、苹果等公司都是从孵化器里发展起来的,硅谷所在市——圣荷西市,正是凭借技术孵化器、生产促进中心,从15年前只有10万人口的农业市,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102万人口的高科技城市。我们应当借鉴这种两种模式,努力发展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转贴于
孵化器是一种孕育、培养中小企业的组织机构。它把有创意、有技术、有市场前景的“卵”,孵化成有实力独立面向市场的企业。它为被孵企业提供“养料”“养分”,促其健康出生、茁壮成长。1.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由于初创者多为擅长特定领域的科技人才,缺乏该领域以外的知识,尤其缺乏经济能力和管理经验。因此,孵化机构往往反聘一些高校退休教授或邀请商界老将,为初创者讲授创业经验、营销技巧,弥补知识的欠缺。同时,开展培训班提高新创企业员工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做好人力资源建设。而且,在同一孵化器内,被孵企业间因有一层亲情关系更容易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良好文化氛围。2.提供资金。大多企业孵化器提供融资、协助融资服务,以及价格较低的办公空间、办公设备等3.提供网络资源。孵化器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网络资源,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大量的信息和机会。网络可以迅速、有效地传播信息,密切企业间联系,加强技术交流并防止个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经济行为的风险。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技术中介机构中的另一个亮点。如果说孵化器使企业从无到有,那么生产力促进中心则使企业从小到大,从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是中小企业的助推器。中小企业风险大,失败率高,如美国的中小企业成立两年内有23.7%的失败,四年内有51.7%的失败,六年内有62.7%的失败。因此,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对于降低中小企业经营风险、提高其存活率、保证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拓展融资渠道。融资问题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广东、辽宁、湖北和云南4省组织实施的“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面临的问题问卷调查”,有66.9%的中小企业认为“资金不足”是制约企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的第一位的问题。而在国外,由于政府的鼎力相助,资金短缺的情况就比较少。许多国家通过实施相关的政府计划,直接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和带动风险资本及社会各类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如美国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 S BIR)是美国政府直接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专项计划,1982年设立,由政府有关部门按一定比例拨出资金,为在政府命题的研究开发项目中中标的中小企业提供资助;加拿大的产业研究支持计划( IRAP)是一项专门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联邦政府研究与开发支持计划,已有50多年的历史,1999-2000年度资金总预算达到1.68亿加元。另外还有英国的 L GS计划、德国的 BTU计划、以色列的 Yozma基金、欧洲 EIF基金等。
而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资金赞助还远远不够,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金融支持:1.加大财政支持。如:每年从财政支出中,抽取一部分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无息或低息贷款;成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担保或保险的机构;2.税收优惠。如:对重大开发、攻关项目免税或减税;对积极推进科研成果市场化的企业减免税金;对把盈利再投资的企业可暂不纳税;3.拓宽市场融资渠道。鼓励银行制定灵活、可行的方案,开展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业务。开拓证券、股市融资渠道。成立专门的评估中小企业经营业绩的机构,对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适当降低上市标准,支持其通过证券、股市筹措资金。4.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如:设立中小企业的创业基金、中小企业的科技开发基金;积极开展风险投资业务,向发展有潜力但未上市的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投资,解决其资金瓶颈问题,促进科技成果商业化,并利用风险投资机构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经营指导。
四、完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国外发展中小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借助强有力的立法手段,扶植中小企业发展。如美国80年代以来,先后制定颁布了《史蒂文森-怀特勒创新法》、《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法》、《加强小企业研究发展法》、《联邦技术转移法》、《贝赫-多尔法》等一系列法律;日本政府制定了《中小企业高度振兴资金助成法》、《中小企业现代化法》、《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等一系列法律,全方位地支持、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因此,我国应加快立法步伐、加大立法力度,给中小企业有力的法律保障。确定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维护中小企业的正当权益,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创新者的利益并把允许知识、技术入股的形式确立下来写入法律。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市场化,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发展与创新[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赵海峰.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M],2000
[3]陆立军、盛事豪.科技型中小企业:环境与对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论文摘要:清洁技术产业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已经成为引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清洁技术产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资源瓶颈和环境压力的缓解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指出,借鉴美国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经验,北京应积极支持清洁技术研发和清洁技术企业发展,推动清洁技术产品、能源消费,培育北京经济新增长点。
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广阔前景
清洁技术泛指能够降低现有能源和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高效使用自然资源的某类产品、工艺和服务,主要包括新能源、高效节能、环境保护与清洁生产四个方面。清洁技术产业是环保产业的高级阶段,相对于传统的环保产业而言,清洁技术产业不仅限于末端治理,更侧重于污染的源头削减及过程控制。随着节能环保问题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清洁技术产业逐渐成为全球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产业之一。
(一)清洁技术产业成为引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进入21世纪,全球大规模能源消耗导致传统能源供给日趋紧张,世界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更重要的是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的进步及相互融合促进了清洁技术的逐步成熟,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清洁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据统计,北美清洁技术产业投资从1995年的70亿美元迅速增长到2006年的630亿美元,其中风险投资由2005年的1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29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81%。2005年,世界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年产值超过了6000亿美元。目前,清洁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份量,占其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高达8%-10%,已成为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二)新能源产业投资活跃且太阳能等产业呈高速增长态势
在清洁技术产业众多发展领域中,新能源产业投资异常活跃。尤其是自2002年以来,清洁技术产业中可再生能源的风险投资一直占到总的清洁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60%左右,是清洁技术产业接受风险投资最多的领域。摩根士丹利2007年发表的研究报告预计,风能、太阳能、地热和生物燃料等清洁能源的全球销售额在2020年可能达到5050亿美元,约相当于2005年收入的近9倍;2005年太阳能发电在整个发电市场所占份额几乎微不足道,而到2030年时可能猛增至11.2%,而同期风能的份额也将从0.9% 涨到9.6%。
(三)清洁技术产业发展进入技术成熟期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相关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清洁技术产业已经进入技术成熟期,产业发展重点已由最初的末端治理转为源头削减。目前,我国的清洁技术产业相对更多侧重于“清洁”,即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的污染治理,属于传统的末端治理阶段;而发达国家则较多的侧重于“技术”,传统的环保产业和技术已经成熟,清洁技术产业发展重点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及其技术的突破,属于源头削减阶段。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2007年清洁技术的市场总份额达到773亿美元,到2017年,其市场份额可增至2550亿美元。据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估计,到2012年全球环保市场价值将达到7000亿美元,低碳市场价值5000亿美元;英国金融时报估计到2010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将达682亿美元。
(四)产业融合成为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的趋势
发达国家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已经渗透到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住宅建筑、商用和民用产品等领域。同时,在许多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的研发中均涉及新能源的利用,节能与新能源的相互促进是清洁技术产业发展趋势之一。而且可再生能源本身即为清洁能源,节能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有助于能源问题的缓解,也是在源头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市场也更多的综合了环保、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特点,比如混合动力汽车的研究开发,不仅有助于能源节约,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更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和环境保护。高效节能、可再生能源与环保产业的融合正成为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充分显示出清洁技术产业未来庞大的市场规模容量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美国推动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
(一)完善的环境保护、节能与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的法律规定。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和美国能源消费的独立,美国联邦政府和21个州政府都制定了强制性的全社会清洁能源利用比例,即RPS计划。比如纽约州政府2004年规定,到2013年之前,纽约州可再生能源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的比例要达到25%,并且规定现有建筑能源利用效率2010年前相对于1990年能源消费水平实现节能35%。
制订行业节能法案。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基本上都制定了明确的行业节能标准,包括设备能效标准、建筑节能法案、公共建筑节能法案等。如在建筑节能领域,美国能源部通过实施建筑能源法令项目和建筑法令辅助计划规定新建项目能效标准,来促进全美建筑节能计划的实施。联邦和各州的建筑节能法案还对联邦政府以及州政府所有的公共建筑的能效标准作了特别的规定。
加强对产业标准化问题、行业规定与认证、信息公开问题等的法律规定。2005年5月,美国联邦能源管理委员会制订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小规模发电装置的互连标准。同时,联邦政府和大部分的州政府还实施了信息公开制度,规定能源生产企业等必须提供每一单位能源供给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和造成的空气、水以及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情况,以方便消费者和全社会节能以及环境保护。
(二)全方位实施支持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的经济刺激政策
通过绿色收费筹集清洁技术产业发展资金。199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等十四个州共同参与制订了SBC(System-Benefits Charge)计划,即对能源消费者征收额外费用来支持本州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到2007年底,该计划共征集了20亿美元的资金,预计到2012年之前,将征集到15亿美元的资金。基金的利用主要包括对清洁技术企业的贷款、企业技术研发支持、企业清洁项目建设和清洁技术产品的市场推广等。
大力支持清洁技术研究。美国各级政府都投入大量的财力支持公共部门和企业的清洁技术研究工作。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通过PIER即“公共利益能源研究项目”,每年都拿出6200万美元资助企业和社会研究机构进行清洁技术领域的研究。纽约州政府通过“高级机动车辆研发计划”、“清洁能源研发税收激励计划”等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方案来促进清洁技术的研发。其中,“高级机动车辆研发计划”通过成立一个500万美元的基金会,向在纽约州从事下一代机动车电池、动力系统和轻质车身研发的公司提供资助。
以各种方式和措施促进清洁技术企业的发展。政府通过税收抵扣、税收减免、财政资助、直接贷款等多种经济刺激方式支持清洁技术产业各个领域的发展。2007年,纽约州政府仅仅支持清洁技术企业的项目就包括高级清洁煤能源工程、生物质能生产税减免、纤维乙醇试点工程等多个经济刺激计划。其中,高级清洁煤能源工程通过成立一个5000万美元的清洁煤技术发展基金推动煤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碳吸收的研究和应用,同时还有10亿美元的税收减免额度来促进清洁煤能源工程的开展。
支持清洁技术产品消费。除了支持清洁技术研究和直接促进清洁技术产业发展之外,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还非常重视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清洁技术产品消费的支持。如积极采用税收减免、税收抵扣、财政补贴等各种方式,促进政府、家庭、企业和行业进行清洁能源消费。以加利福尼亚州柴油机减排计划为例,该计划由加州大气资源委员会于2000年制定,希望通过一系列刺激措施帮助加州所有的柴油机于2010年以前降低75%的固体废弃物排放和有害气体排放,2020年前降低85%。
(三)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力量推动清洁技术产业发展
美国政府促进清洁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注重政策措施的市场引导,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来促进产业发展。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通过“绿色行动倡议”鼓励社会基金投资于清洁技术产业,截止到2007年以前,加利福尼亚公共雇员退休基金(CalPERS)和加利福尼亚教师退休基金(CalSTRS)已经投资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金到清洁技术产业中去。此外,政府资金还与风险投资公司合伙成立风险投资基金或者注资于风司,通过实现投资的企业化运作来推动清洁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政府资金的利用效率。美国政府还通过允许温室气体减低额交易的方式,来实现减排的经济效率。2005年美国东北部以纽约州为首的七个州签订协议,实施地区温室气体削减计划(RGGI),规定了能源生产企业的温室气体减排额度,但是允许减排额度在市场上的自由交易,同时允许企业通过垃圾处理、沼气处理与燃烧等方式来冲抵这一额度。
(四)通过政府采购和政府节能示范推动清洁产品消费
美国政府促进清洁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可再生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加强政府部门的示范作用。联邦及各州政府基本上都明确规定了政府公共部门的节能目标、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和公共建筑节能目标,并实施公共建筑节能与环保、政府用车节能、政府节约用水、政府部门垃圾回收利用等一系列节能环保计划。如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和2007年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规定了美国联邦政府部门详细的节能目标。同时,联邦和州以及地方政府还加强对清洁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如2002年纽约市交通部采购11600个节能路灯及交通指示灯,节能90%;2004年纽约房委会在公共房产中更换了180000个节能冰箱,节能20%。2007年,美国通过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日常采购要优先考虑通过“能源之星”标准认证或联邦能源管理项目指定的节能产品和清洁技术产品。
作为科技含量高、知识密集的高科技产业,清洁技术产业发展对资源的消耗低,造成的环境污染小。清洁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加快北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首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与环境压力,实现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清洁技术产业发展,北京应采取以下策略:
(一)完善清洁技术产业政策体系
完善清洁技术产业税收政策,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清洁技术企业予以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的相应减免、税收返还和价格补贴等政策。同时适当加强对企业、家庭以及各行业清洁技术产品和清洁能源消费的财政、税收等的政策支持,促进清洁产品和清洁能源消费。
(二)创新清洁技术企业融资渠道
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建立清洁技术产业专项基金制度,基金应主要源于财政专项拨款、电费附加、火电厂排污收费等,基金主要用于清洁技术产业项目开发、产品推广、清洁能源及清洁产品消费激励。针对我国清洁技术产业投资主要由政府投入或企业自筹的现状,加强与国内外清洁技术领域风险投资机构、私募基金的联系与合作,推动清洁技术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或境外上市,实现清洁技术产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三)提升清洁技术产业创新研发能力
加大对公共部门清洁技术研究的支持,以大学、科研院所研发资源为基础,推动清洁技术产业领域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究,如高效燃烧和锅炉节能技术、建筑节能新材料、绿色照明、热泵技术等等。同时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专业性较强的清洁技术研发共性技术平台、通用设备科研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等,主要为清洁技术产业发展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公共技术服务。
另外,加强清洁技术产业相关标准化研究。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储存及应用方面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研究;制订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制订高耗能企业、行业可再生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的信息公开制度。
参考文献
关键词:融资结构优化 高新技术企业 融资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68-02
一、研究背景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据统计,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年均研发技术成果约为2.5万项,其中能成功商品化并形成规模效益的仅占技术成果总数的10%~15%。技术成果转化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企业自筹资金(56.8%)、国家科技计划拨款(26.8%),一般意义上市场化的产业投资仅占2.3%。基于国内企业自有资金普遍不足的现实,企业“自筹资金”大量来自亲友借款、民间借贷、非正式信贷机构贷款、向存款者支付高额贴水而获得的“转贷款”等非正式渠道。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当前的融资结构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优化融资结构对于处于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显得尤为重要。
二、相关理论回顾与评析
按研究方式划分,企业融资理论大体可分为三个体系:以杜兰特为主的早期企业融资理论学派、以MM理论为中心的现代企业融资理论学派和以信息不对称理论为中心的新资本结构理论。现代企业融资理论承接杜兰特等人的观点,形成两个主要分支:税差学派(主要研究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本利得税之间的税差与企业融资结构的关系)和破产成本学派(主要研究企业破产成本对企业融资结构的影响问题),这两个分支又归结为以梅耶斯等人为代表的平衡理论(主要研究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取决于各种税收收益与破产成本之间的平衡问题)。新资本结构理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非对称信息理论研究的发展,诸多学者开始从不对称信息角度对企业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包括新优序理论、成本理论、控制权理论、信号理论等。①
上述融资结构理论尽管分析视角有较大差别,但存在以下共同之处:
1.理论分析都暗含着共同的假设前提:研究对象是成熟企业。企业未来现金流可以预期且相对确定,有可预期的治理结构、激励机制、信息传导机制,可以据此进行融资决策。
2.理论分析的基本出发点是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
3.理论分析的路径是寻求财务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的最优均衡点。一般分析路径为: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拟订若干方案,分别计算出各方案的投资收益率或平均成本率及风险水平。选择收益率大于加权平均成本率的方案,收益率越大方案越好;处于相同风险水平下加权平均成本率最低的方案或相同加权平均成本率下风险水平最低的方案为最优。再根据财务杠杆原理计算各融资方案的财务杠杆利益与财务风险的最优均衡点,以此确定企业最优融资结构。
三、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融资结构优化的理论分析
融资结构优化是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核心内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阶段性特征,不同发展阶段的赢利能力及对外部资金的需求存在显著差异,企业融资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中。本文尝试研究处于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结构优化问题。
(一)融资假设条件
1.严重的信息非均衡与信息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通常较外部投资者掌握更多关于产品开发可行性及发展前景的内部信息,而投资者很难清楚了解。对于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高新技术企业会倾向于内部融资;而对于风险较高的投资项目则倾向于外部融资。作为搏弈对象的投资者推测外部融资项目一般风险较高,因此倾向于不向该项目投资。信息不完善主要表现为高新技术产品未来赢利的不确定性。高新技术企业对产品能否开发成功及未来收益并没有相对于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优势。未来赢利能力的高度不确定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普遍高于传统企业。
2.风险等级不一致。高新技术企业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的风险主要源于信息不完善,未来赢利能力的高度不确定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和外部投资者均不能掌控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第二个层面的风险主要源于严重的信息非均衡,风险收益关系不对称更加重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外部投资者难以评估企业的风险情况,处于更高的风险等级,因此,外部投资者对高新技术企业投资时间高度敏感,融资行为表现出融资周期短、变化快、对现金流高度重视。
(二)融资特征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融资具有以下特征:
1.重视现金和现金流。高新技术企业较传统企业更注重技术创新,对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依赖程度更高。高新技术企业从产品研发到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通常以大量持续的资金投入为先导。由于技术更新快,产品频繁升级换代,高新技术企业需要不断地投入资金用于产品研发、购置技术含量更高的设备、及时更新技术以保证持续创新能力。外部投资者更加关注项目建成后的净现金流和项目本身的资产能否形成充分的还款能力,注重项目和公司的未来发展而不是企业目前的资信情况。
2.融资时机和时间敏感度高。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一般不具备市场垄断地位,具有对市场变化敏感度较高、投资项目的融资需求时效性强、最佳融资时机变化快、关键资金需求时间短、资金需求量震荡性变动等特征。
3.注重长期战略价值。创业者的目标是创造长期最大价值,而不是短期收入最大化。高新技术企业通常将长期财务目标设定为创造长期战略价值,并以牺牲短期收入为代价。
(三)融资结构优化分析的逻辑起点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旨在研究给定投资机会时,企业如何根据自身的目标函数和收益成本约束来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以确定最佳融资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的市场价值最大化战略目标。它以股权资本和债权资本的组合比例作为融资结构优化的核心问题,认为该比例直接决定企业的财务结构,进而影响企业的控制权结构,并成为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控制手段。
然而,独特的融资特征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结构分析范式不同于传统企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融资结构分析起点是产品市场化成功的概率。高新技术(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产品一旦开发成功,其投资利润率将远远高于传统产业的产品,并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垄断市场,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战略目标。高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能力与速度、新产品的技术独特性及未来市场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因此,对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财务管理关注的焦点不应是各种融资工具的成本与收益,而是技术创新成功市场化的速度,是企业能够将其技术诀窍、技术创新快速整合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这一特征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融资结构分析的出发点,同时也是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即新技术与新产品市场化成功的概率。
2.严重的信息非均衡导致成本收益分析法失灵。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新产品尚未市场化,市场价格发现机制尚未启动,投资收益率、平均成本率、风险水平难以测算,企业市场价值无法有效评估。传统的融资结构成本收益分析法因缺乏有效的计量工具不能提供令人信服的结论。
3.对企业控制权有强烈的偏好。技术创新具有连贯性,依赖于有效的内部控制保障实施,尤其是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初创阶段。研发管理团队的创新、协调、决策和控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在高新技术企业与外部投资人对未来风险、收益的预期不一致的情况下,分散企业控制权将迫使内部协调成本大幅度提高,严重影响企业的管理决策效率,增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四)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融资结构优化分析
如果用企业能力理论定义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融资结构优化可表述为:企业通过成功融入非同质资本,进行初始产权重组,完成产品成功市场化所必需的资源优化整合,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进而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目标。②企业融资结构优化是对上述过程的管理调控,其核心要素为:资本的非同质性、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研究路径可表述为:资本市场融入非同质资本企业初始产权优化重组形成新的企业内部控制权结构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战略目标。
1.融入互补性、相容性和先进性的非同质资本是融资结构优化的基本前提。资本所有权代表着非同质的企业资源要素。高新技术企业原有股权代表的资源要素为无形资产(技术与创新能力)。资本市场的风险资本股权代表的资源要素为资金和风险管理经验。两者具有突出的非同质性。为促进资源有效整合、优化控制权结构,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高新技术企业需考察非同质资源的“互补性”、“相容性”和“先进性”。 “互补性”是指风险资本的附加价值(如管理技能、知识经验、市场咨询等)是否与企业技术优势及原有治理结构形成互补。“相容性”是指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资本代表的经营战略、价值观和文化的相容或有效沟通,如拥有共同的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宽容背叛、专家至上及敢于冒险的价值取向。融入资本的相容性是形成新的企业内部控制权结构的基础。“先进性”是指高新技术企业与风险资本代表的资源在各自的功能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是融资结构优化的核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整合非同质资源,为顾客提供其他企业很难模仿和替代的特殊价值、附加价值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是企业高效整合其特有的非同质资源,通过动态控制、综合运用形成战胜竞争对手的能力及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企业融资结构优化的核心目的不仅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更在于创造企业的持续竞争力,而持续竞争力必须依赖一个有效的过程管理体系创造出来。高新技术企业引入互补、相容、先进的非同质资本和科学管理方法与市场竞争机制,经有效整合形成新的企业内部控制权结构和高效的过程管理体系,按照过程管理的流程工序实施企业动态控制,创造持续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这里衡量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未采用传统财务管理中比较分析融资方案的平均成本率和收益率等基本分析工具,而是考察技术股东与资金股东能否发挥各自资源功能优势、有效整合并保持密切合作与有效共同控制,创造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3.产权清晰和未来利益分享主体确定是融资结构优化的基本保障。风险资本有效融入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保障是产权清晰。如果高新技术企业或风险资本的产权不清晰,内部协调成本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当高新技术企业引入风险资本后,过高的内部协调控制成本将直接制约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企业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高风险也要求企业未来利益分享主体相对确定。只有严格界定企业未来利益分享主体,才能形成企业股权的合力和风险抵御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融资结构优化分析以新产品市场化成功的概率为研究起点,以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竞争力为核心,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融资结构优化是对高新技术企业融入风险资本的动态控制,是企业资源优化整合的过程管理体系,是创造企业持续竞争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保障。
注释:
①梁莱钦,黄振丰,吴振荣.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中美高科技上市公司融资结构比较研究[M].企业天地,2005(1)
②尼古莱・J・福斯,克里斯第安・克鲁森.企业万能――面向企业能力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张玉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与资本结构优化[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7)
2.幸谅,涂中才.高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体系研究[M].企业经济,2007(10)
3.杨华.论推进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机制的建设.北京国际金融论坛,2006
4.熊波.高技术企业技术成果转化的融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3(1)
5.梁玉红.基于生命周期的创业风险投资管理[J].投资研究,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