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编辑转正总结

编辑转正总结

时间:2022-06-20 09:02:55

编辑转正总结

第1篇

时间过得很真快,转眼就一个多月了,,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的时候从心底里感到日子的匆匆。原先教师生活让我感到渐渐远去,现在的编辑工作已经渐渐变得顺其自然了,这或许应该是一种庆幸,是让我值得留恋的一段经历。

一个多月的试用期下来,自己努力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从这一阶段来看,发现自己渴求的知识正源源不断的向自己走来,到这个大溶炉里慢慢消化,这就是经验。一多月以来,我分别在几个不同的岗位上练习,刚开始是做家长频道的粘贴工作,后来做资讯频道中的评论,现在做教师频道,其中也有一些不同的岗位让我去锻炼,在此十分感谢公司的领导和前辈们对我的关照。

首先说说在编辑部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一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教师工作,这期间我一直都是在远离父母亲人的视线之外享受着逍遥自主的生活。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师长的关爱与教诲,但总有一种距离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温馨。自到xxx参加工作以来,各位领导都对我这位来自异地的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各位领导,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跟我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朋友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编辑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xxx人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这个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编辑部新老同事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前辈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采写完成具体的教育新闻作品。主编每次安排的任务都基本可以顺利完成。

2、基本学会photoshop的应用和网页制作;

3、熟练掌握教育新闻与社会新闻采写的区别,熟练掌握教育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4、基本了解并初步学会教师频道的研发;

在这期间,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3、缺乏基本的办公室工作知识,在开展具体工作中,常常表现生涩,甚至有时还觉得不知所措;

4、工作细心度不够,经常在小问题上出现错漏;

5、办事效率不够快,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不够到位等。

第2篇

首先说说在电编部的工作心得。在电编部一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这期间我一直都是在远离父母亲人的视线之外享受着逍遥自主的生活。虽然在学校里也有师长的关爱与教诲,但总有一种仰承的距离感,缺少家庭特有的温馨。本以为毕业参加工作后,这种人际关系的距离感、层次感只可能加强,但在电编部工作让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原先的判断错了。电编部容主任、韦副主任、廖副主任三位领导都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特别是容主任,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打球,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慈父的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让我真切感受到了久违的父爱温情。而其他大部分的老同事,也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记得刚到一周的时间,电编部新老同事以及三位领导就已经打成一片,给我的感觉是上下同心。正因为如此,在电编部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XX年个人工作总结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学会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会议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拍摄和采写的区别;

3、基本了解并初步学会编辑新闻摄像带;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

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5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5篇。主任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基本可以顺利完成。

在这期间,工作上最大的不足主要有:

1、新闻拍摄技术相对落后,画面的稳定性不够;

2、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3、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第3篇

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年7月至*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年10月进*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一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二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三是把握大局的综合协调能力。

应该说,这是一位副总编辑必须具备的三种基本能力。走上副总编辑岗位之后,我将从提高自己的执行能力和动手能力入手,带头转变观念,扎实推进工作,努力将集团的发展意志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能力。

第二,把选题开发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

“十五”期间,*书社经历了一个相对高速的发展时期。但是*书社经济效益的增长主要来自于有限的几个定向发行的教育类图书品种的开发,而不是经营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因此基础并不坚实,存在着后劲不足的问题。

根据集团制定的发展目标,*书社正在以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向前“强行军”。依靠有限几个品种的“单打独斗”来支撑这样持续高速发展,就好比挑着一副沉重的担子过一座独木桥,每走一步都会令人感到心里发慌。我认为,如果*书社不能在今后几年内,在增长方式上实现由“单兵突进”型向“方阵推进”型的转变,要完成集团下达的跨越式发展目标,是十分困难的。

选题开发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工作,也是副总编辑的工作重心,要实现*书社增长方式的转变,做好选题开发工作尤为重要。我的工作思路是:

一,从制定选题规划入手,优化选题结构

优化选题结构是选题开发的战略目标,而做好选题规划工作则是优化选题结构的前提。要认真总结制定“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的成功经验,制定好“十一五”选题规划;要下大力气解决图书选题规划中存在着的散、短、软的现象(策划力量散,规划周期短,论证把关软),把打造拳头产品和开发系列产品结合起来,花三年左右的时间形成八到十个特色鲜明、市场冲击力强的产品集群,达到优化选题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的目标。

二、从提高单品种效益入手,推进图书品牌建设

随着图书市场发育的不断成熟,品牌竞争时代已经扑面而来。目前最为紧迫的是切实转变经营理念,真正把品牌作为出版社的生命线来抓,从单品种做起,扎扎实实地推进品牌建设。

首先是优化组合已有品牌。*书社有不少图书具有比较好的品牌素质。如《中华传统文化启蒙读本》1套4种,总销量已达到十几万册,正在申报省编地方通用教材。要全力以赴地培育好这个品牌,使之成为我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策划开发新的品牌。既要有效地开发好现有资源,更要积极地策划新的优质品种。内炼品质,外抓机遇,找准目标,精心培养。

三是要研究品牌运作规律。要下功夫钻研品牌运作的规律和手段,大胆尝试,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推出市场品质好、社会效益好、品牌形象好的图书产品,把*书社的图书品牌建设推向新的阶段。

三,从提高选题策划能力入手,推进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选题开发,策划先行,策划工作既是编辑的首要工作,也是编辑劳动中最具创意、最有价值的部分。副总编辑的重要职责就是协助社长和总编辑抓出版社的选题规划,抓编辑选题策划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团队精神、懂经营、善策划的优秀编辑人才队伍。

如果给我机会,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一是完善选题策划论证制度,把选题策划真正当作编辑工作的灵魂来抓;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采用业务培训、业务研讨、传帮带等方法,提高编辑队伍的整体策划水平;

三是建立策划激励机制,设立专项奖励,每年开展一至两次的策划比武,通过评选当年度最具创意的策划项目、最有价值的策划成果、最富魅力的策划之星等活动,激励编辑人员学策划、做策划、比策划。

四是提倡联合策划、纵深策划,鼓励编辑延长策划的深度,丰富策划的内涵,加强策划后的跟进评估。要逐步整合策划力量,提高选题策划的综合实力。

五是要着手建立选题策划库,丰富选题储备。

第三,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

副总编辑的工作是综合性的,目前我能意识到的经常性工作,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主要还有六个方面:

1、编务管理;

2、选题计划的组织落实;

3、版权管理;

4、图书宣传;

5、开展对外业务交流;

6、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7、社委会委派的各项工作。

我长期做图书编辑,能够体悟编辑工作的内涵;多年担任总编办主任,配合社长、总编辑工作,对副总编辑的岗位职责和管理工作能够体认;如果给我机会,我自信能很快适应工作。

第四,参加竞聘的自身优势

对于我竞聘副总编辑的优势,前面也已讲到一些,这里归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

1、品德端正,大局意识强,能忍辱负重,始终把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严肃认真地对待自己从事的每项工作,从工作的成功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3、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字功底和知识储备,专业对口,业务熟练,编辑策划经验丰富。

4、担任总编办和办公室主任,具备业务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有较强的执行能力。

5、了解社情,善于团结合作,乐于为群众服务,能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6、热爱学习,乐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有创新的激情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第4篇

我于XX年5月4日成为广东李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全球编辑设计中心中学教研室的一名试用员工,到现在三个月试用期已满,根据公司的规章制度,现申请转为公司正式员工,工作总结及转正申请。

虽然是第一次接触编辑这个职业,但是公司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团结向上的企业精神,让我很快喜欢上了这份工作。同时,公司提供的一系列完整的培训课程以及公司许多老同事和资深编辑的无私帮助和耐心指导,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也熟悉了编辑出版的流程,为以后能快速地上手工作打下了基矗

总结三个月的工作:忙碌伴随着充实,学习伴随着收获。在主任悉心的培养下,我从最基本的一些校对工作做起,踏踏实实的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到现在已经能够比较独立承担一些项目。其中主要完成的项目有:《高中单词速成》(第一级)初稿编辑、《高中单词速成》(第三级)初稿编辑、《高中单词速成》(第二级)初稿一校、《XX年江苏夏令营牛津英语专用教材》基础班初稿二校、《中考听力突破》(第二版)成书校对及监听、《中考听力突破》(第三版)再版编辑、《初中英语听力突破》(七年级全册)第三版成书校对及监听、《初中英语听力突破》(八年级全册)第三版成书校对及监听,转正申请书《工作总结及转正申请》。可以说,这三个月的工作对于我来说是意义重大的。

虽然三个月时间不算长,但我已经深深被报社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所吸引。报社的领导注重人性化管理,工作环境宽松,在这样的氛围中,可以极大地激发我的自身潜力,使我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我深知作为一名编辑,不仅需要有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为自己所编辑的书籍负起全部责任,并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素质,力争使书籍的质量登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公司的发展打开一个更加广阔的渠道。我深信我一定能做到这些。这三个月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公司的迅速发展和美好前景,我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迫切的希望以一名正式员工的身份在这里工作,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在此我提出转正申请,恳请领导给我继续锻炼自己、实现理想的机会。我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公司创造价值,同公司一起展望美好的未来!

特此申请

请予批准!

第5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理性思考 编辑 研究回顾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7) 02-0041-06

The Rational Refle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What’s the Editor?

Wu Ping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430070)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trospect of the studies on editing in 2016, the reflection and elaboration have been made on edit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edit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integration, the editors are those who have clear editing ideas, who have the spirit of creation and craftsman, who are the essential human resources in digital publication, who are the practitioners of publishing theories, who promote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rough strengthening teaching practices and accumulating vivid cases, and who have created the history of publication.

[Key words] Media integration Rational reflection Editing Retrospect of the study

“互联网+”如火如荼地发展让传统出版业和出版业中的编辑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有线网、移动网络三网融合,出版业态多样化,电子出版方兴未艾,自出版直接登场。“有数据显示,在Kindle上排行前100名的畅销书中,有28种是作家以自出版模式出版的;排行前50名的图书中,也有11种采用自出版模式”[1],技术对传统出版行业进行了彻底革命。既然如此,还需要编辑吗?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到底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如果需要、存在合理,又该如何发挥好编辑的作用?过去的2016年让诸多出版人心存疑惑。

阅读不灭编辑就不会消失。《互联网环境下编辑的价值思考》[2]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一观点,自出版无法取代传统出版和编辑的作用,且将更加凸显“好编辑”的价值。它否定了技术派所持的“传统出版没有未来,编辑终究要被技术和机器替代”的观点。其中提到的“好编辑”一词意蕴深远。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什么?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编辑思想是编辑工作的明确指引,清晰而鲜明的意识、理念在出版物的生产过程、热菪问缴系募中体现即编辑思想。并非所有编辑都有编辑思想,有人在编辑岗位上工作一辈子,平庸无为,得过且过,理念浅薄,难得建树。但优秀、杰出的编辑一定是有编辑思想的人,为达到目标付出的智慧、心血与顽强精神凝聚于出版物中。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编辑思想研究被大家所重视,并成为2016年的热点之一。

的编辑实践活动多集中在他的青年时代,编辑思想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过去有零散文章对此予以关照,但明显缺乏系统性、专业性。2016年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李文邦的《青年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1918―1927)》[3]。作为编辑思想专题研究著作,它较之以往的论文更具系统性、深刻性与专业性。该书是对青年编辑思想的全面总结,具有史料积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除此之外,《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4]系思想研究专项之“青年编辑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它从同志创办《湘江评论》《政治周刊》等编辑活动入手,概括其思想内涵,建构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对现代编辑出版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具备鲜明编辑思想的人有许多共同特征,他们以及他们编辑的书籍都会让人久久记住。编辑中有一批这样的人。

创新是编辑出版业深入发展的源泉,如何策划出既有特色又具新意的作品,一直是编辑出版学界和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论叶圣陶编辑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英语教辅书的创新性策划为例》[5]一文将叶圣陶先生的中小学教科书编辑理论与当前英语教辅书籍出版有机结合,弘扬了以叶圣陶为代表的老一辈编辑家崇尚质量的编辑理念,以编辑理论指导编辑实务,以案例诠释创新,以历史启示现实,起到了宣传优秀教辅图书、鼓励创新的作用。杨牧之曾在中华书局从事编辑工作长达二十年,对编辑艺术体会深刻,见解独到。“马克思主义是杨牧之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唯物辩证法贯穿于杨牧之编辑艺术的各个方面”[6]。杨牧之编辑艺术中的唯物辩证法为新形势下的编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吴颖是高校学报界的知名编辑,是“典型的学者型编辑”,创办学报有声有色,提倡编辑向“学者化”“杂家化”方向发展,为留住优质稿源,求真务实。虽然他在编辑研究方面少有长篇大论,但因其思想有见地、实务有创新,《韩山师范学院学报》以《吴颖的编辑理论与实践述论》[7]为题进行了传播,希望供媒介融合时代的年青编辑们“认真研究”“发扬光大”。《游苏宁30年编辑思想述评》[8]同样展示了其作为优秀编辑的思想魅力。林穗芳是大家公认的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带头人,他的研究成果为编辑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2016年第3期《中国编辑》刊登了刘杲四年前为《林穗芳自选集》所作的序文,无疑是想借林穗芳思想理论的进一步传播之机,为媒介融合时代深化编辑学、出版学研究,优化编辑出版工作质量提供新动力。

编辑思想研究不限于现当代编辑家,还有名留史册的编辑家,他们是带给我们厚重历史的人,在媒介融合时代也能给我们一些新的启迪。

《魏晋南北朝编辑思想研究》[9]是编辑思想断代史总结。作者分析该时期编辑思想的社会基础,总结概括存在于总集别集、经书史书、佛教典籍及书目等各种类型出版物中的经世致用、垂训鉴戒、精剪别裁、以事分类、通融古今等多方面的编辑思想。史料丰富,条理清晰,有点有面,在收获编辑思想断代史研究重要成果的同时,展示了作者的文史功力。

戴震为乾嘉学派朴学大师,充任纂修官时曾亲手校订《仪礼集释》《大戴礼记》《水经注》等近二十部书籍,《清史稿》曰:“震为学精诚解辨,每立一义,初若创获,乃参考之,果不可易。”[10]戴震编校之功与其编辑思想密不可分。《戴震的编辑思想与实践述论》[11]一文将戴震“及物求理”“因物求则”的哲学思想与编辑实践相结合,赞扬他灵活调整、删削处理旧志体例的方法,推崇他重视校对、综合运用各种校勘方法保证书籍质量的举措。戴震为训诂者提供了推求本字的思路,为今人总结乾嘉学派书籍出版的编辑思想拓展了新径。

民国时期的出版业十分活跃,除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实力派出版机构的先锋引领作用外,各中小型书局对出版市场的充实作用也值得探讨。《在追随大势中找准势态:会文堂新记书局的出版特色和图书广告营销》[12]总结会文堂凝聚出版方向、明确设计理念、拓宽促销思路等方面的出版特色,为媒介融合变化中的编辑提供了学习启示的蓝本。

媒介融合是发展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解编辑之困惑从出版历史发展中可得其思想、析其优劣。上述研究证明,无论何时、无论何种社会状况,编辑都需要把握方向,认真思考,积极行动,以鲜明的编辑思想指导具体工作。

2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具有创新意识与工匠精神的人

在传播技术和媒介技术的推动下,媒介形态日益改变,原来的单一形态转换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整合形态,这个变化使传统编辑难以适应,但变化的时代更加需要编辑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的人。创新意识是开放进取理念,工匠精神是专业技能素质。2016年的编辑学研究中不乏类似的讨论。

《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活动主体论》[13]一文认为,媒介融合带来编辑主体构成、地位、职责三方面的变化。主体,“从一体多元到立体多样”;地位,“从要素中介到组织中心”;职责,“从选择完善到聚合交易”。不同传统媒介线上线下的交互发展引领商业模式的改变,社会各行业正在“建构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新的商业模式”,引发“大批以数据库运营为中心的新的编辑主体迅速崛起”,同时不断分化,媒介生成的枢纽性强化了“整合者”的地位,因而,应注重发挥编辑的“整合功能”和“交易功能”,强化创新意识,从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动力,正确面对和处理复杂多样的媒介关系,服务于出版。《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哲学思考》[14]认为数字出版时代是推动编辑工作发展的动力,编辑工作是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这个时代的编辑工作是凸显先进性的精神产品物化工作,凸显专业性的信息知识优化工作,凸显文化性的两个效益转化工作。同样,《哲学视阈下的青年编辑职业道德:从尊重与责任谈起》[15]从辨析编辑道德概念入手,引入哲学层面的尊重、责任理论,探讨了青年编辑的职业道德精神。

媒介融合现状不仅使图书编辑感同身受,期刊编辑亦然。《从大数据时代看现代期刊编辑意识形态的转变》[16]论述现代期刊传播途径与印刷形式的革新,分析时代对现代期刊编辑的挑战,编辑必须改变工作方式,提升综合素质。文章认为“编辑本体意识一般在审稿中体现,编辑统筹意识是体现本体意识的关键”,现代期刊编辑应注意导向性统筹组稿,发展创新思维,推进期刊数据化迈向正确的轨道。《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17]根据自身办刊实践,总结在线投审稿系统、数字化校对工具、数字化出版的具体情况,对学会应用网站、微信等新媒体,发挥复合型网络编辑高级人才在科技期刊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目的是“实现科技期刊信息化管理和全自动办公”。这些是增强编辑创新意识、提高专业能力的一批研究成果的代表。

编辑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精神源于职业认同。《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研究现状》[18]一文,认为职业认同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在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不仅影响编辑的职业行为、编辑自身的成长,也事关编辑活动的开展和出版物的质量。文章查阅了2003―2015年间关于职业认同的29篇文章,认为现有研究大多是从专业、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对编辑职业认同关注得很少,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现状调研、职业认同与编辑行为相关性的研究更是鲜有论及,缺少具体量化指标,期望能够构建一个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体系。《我国青年编辑职业认同研究》[19]认为职业认同是“编辑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一种积极和肯定的评价,是对编辑职业基本性质、职业价值、职业规范、职业群体等要素的认可程度”。《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20]提出了青年编辑人才培养的原则、成长的途径与方法,确保期刊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当编书匠其实不简单》[21],当编辑不容易,创新意识要在专业素养中体现,有工匠精神的编辑追求精益求精的完美,他们至少要有“敬畏文字的精神”、“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和“甘于平凡的奉献精神”。

3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数字出版重要的人力资源

自从有了数字出版,出版物更加生动和丰富,但从业者却呈现出“有职务无职称”的“无政府”状态。被称之为数字出版主任、数字出版分社社长的出版人在职称序列中找不到相应的位置,或者只有出版编辑、副高级编辑的头衔。这种职务与职称不匹配或者不完全匹配的情况终于在数字编辑职称确立后被终止。数字编辑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推动媒介融合的重要人力资源。

2016年初,《北京市新闻系列(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出台,正式启动了数字新闻、数字出版、数字视听等编辑专业领域职称评价工作。半年内,北京市分别完成了首次数字编辑初级(助理级)、中级、副高、正高职称的评审工作,组织了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它“极大地提高了数字出版从业者的积极性,增强了从业者的信心,有利于整个数字出版行业健康、快速、科学地发展,也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政策保障”[22]。《我国数字辑职业化历程回顾与价值分析》一文介绍了数字编辑职称制度从无到有、从一个整体到九个细分方向的相关内容。数字编辑职称首创“三横三纵”体系:“三横”指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和数字视听,三领域构成数字传播产业的主体和核心;“三纵”指内容、技术、运维,贯穿数字传播产业链的全部环节。“三横三纵”职称体系首次梳理和概括了我国数字传播产业的主体和产业链,从业者的具体构成和业务环节由此也得到官方的认可。

数字编辑职称序列为:初级编辑、中级编辑、副高(主任编辑)、正高(高级编辑)。与传统编辑职称序列比较,数字编辑职称没有沿用编审、副编审的称谓。副高系列以“主任编辑”命名,命名初衷虽然无法知晓,但一定含有“对数字出版负责人多年来辛勤工作官方认可”的意义。数字编辑的职业化是“数字出版从业者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3],它既明确了数字出版部门主任、内容编辑、技术编辑、运维编辑等的职务属性和内容,也以法定化、公开性的政策文件确认了数字出版从业者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数字出版编辑发展先后经历了兼职、部门主任或分社社长、公司高管、高管后四个阶段,此四个阶段也是数字出版发展模式的反映。北京市数字编辑职称辅导教材第一次较为全面地概括和阐述了近年来数字新闻、数字出版和数字视听领域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考评结合”的专业技术资格评价方式,既重视助理编辑、中级编辑的数字传播能力与知识结构,又强调副高、正高级数字编辑应有的理论研究能力和前瞻性业务把控能力。相信该篇文章会引起诸多数字编辑和数字编辑研究者的兴趣。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版社从单一出版领域向综合领域发展,逐渐建立了面向不同学科、领域的选题策划部门。新部门的产生与发展,带来编辑、部门之间的一些不良、无序竞争。《论公平理论视角下的出版社编辑部门内部竞争》[24]认为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是出版社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它倡导依据公平理论,明确策划边界,避免领域重叠,建立健康、有序的竞争制度。

2016年的编辑学研究有许多关于出版理论与编辑实践关系的探讨。这是媒介融合背景下二者发展的必然要求与不二选择。

一直以来,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始终有一种若即若离的关联,当人们认为理论“不起作用”时,实际上是“它对编辑实践互联互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关注不够”。《论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调适》[25]明确了“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应是以共生共荣为特征的互汲与互渗关系”。作者认为“编辑理论与实践间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它们的互汲与互渗关系”,明确提出“编辑理论依靠编辑实践生存”,“编辑理论只有汲入并融进编辑实践才有可能实现自身”,并指出“编辑理论与实践互汲的路径是自然配置和相互适应”,“互渗的有效方法”是“边缘渗入”。文章的实质是“在理性的编辑年代,要让编辑理论与编辑实践间的互渗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就须对二者保持适度的观照,对二者的任何偏见都是不妥的”。

近年来关于新闻编辑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取得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但仍然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错位探讨:以报纸民生新闻的报道为例》[26]认为,报纸民生新闻编辑理论与新闻编辑实践之间出现“低俗化、琐碎化、媒介角色错位”现象,主要是快速发展的民生新闻实践与滞后的民生新闻理论引发的矛盾所致,民生新闻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自然容易偏离发展的轨道。文章提到“报纸民生新闻的文化价值”,并说明首先是政治价值,即舆论的监督与引导;其次是文化价值,即提升民众的精神理念。文章条理明晰,观点有新意。与此类似的还有《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兼论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27]一文。文章认为新闻编辑理论研究的是新闻编辑工作的原理和规律,新闻编辑实践负重于工作方法,它们之间理想的关系应当是理论引导实践,实践检验和推进理论。产生分歧的原因主要是,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注重微观技术,忽视“专业”思想。

《选择・浓缩・聚合:文摘期刊编辑工作的三大环节及其编辑学意蕴》[28]认为文摘是“期刊中的期刊”,高度体现了编辑工作的本质。“文摘期刊编辑活动主要包括发现稿件(选择)、加工稿件(浓缩)、组配稿件(聚合)三大环节”,作者选取国内《读者》《青年文摘》和国外《农业万用手册》《读者文摘》《连线》等著名杂志主编及编辑家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指出文摘编辑“通过发现选择、浓缩加工和聚合组织等编辑手法”,不仅使文摘期刊获得生命、意义和价值,也补充、完善和丰富了经典编辑学理论。

出版业跨界大融合大发展时期,“跨行业、跨媒体、跨国融合的发展态势初具规模”[29]。长江传媒旗下的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与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合并成立山东长江水浒文化传媒公司,凤凰传媒投资影视业,时代出版社与安徽大学携手成立影视中心……在互联网、有线网、移动网络三者的初步融合中,读者由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变为信息传播者,传播内涵与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代的编辑应该有什么变化呢?《出版业变革时代传统出版社图书编辑的应对策略》一文,明确提出三网融合状态下的编辑应更加重视目标读者和内容资源。作者认为,“尽管传播媒介在更新,传播向度在变化,传播环节在缩减,但‘内容+传播’的规律没变”,因而,可对编辑实行项目管理制,发挥各自专长,让策划编辑提升策划效率,让文字编辑静心案头工作,提升编辑力。《基于科学化理念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30]也针对科技期刊编辑长期超负荷工作的现状,提出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科学化理念,以利于期刊的良性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出版进入产品数字化、业态多元化的时代,《学术编辑在“互联网+”转型中的变与不变》[31]提出,“在转型中,学术编辑需要面对读者需求的改变、编辑角色的改变、媒体元素的改变和编辑知识结构的改变”,不变的是学术编辑的价值追求、责任、读者群和作者群。传统出版业的教材编辑也需要创新实践,加强学习,重新定位编辑角色。《教材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与实践》[32]主张教材编辑应成为“先进教学理念的引д摺薄澳谌葑试吹恼合与策划者”“优质教学内容的集成者”和“新兴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专业学术图书审读及编辑加工的三个能力:以社会学类图书为例》[33]一文作者为一线编辑,从工作经验出发,提出社会学类图书编辑审读和加工应注意提升“语言文字规范能力”“专业学术问题处理能力”“专业学术图书尺度的把握能力”,既有规律总结也有很强的实践性。

5 媒介融合背景下,编辑是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积累鲜活案例并带动自身发展的人

培养后备编辑队伍的编辑出版专业、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数字出版专业等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深感压力与动力。作为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全媒体时代报刊编辑实践教学的“六个转变”》[34]提倡高校报刊编辑实践教学因时而动、因势而变,实现教学目标、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考核方式六个方面的转变。《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35]一文作者工作于高校,给本科生上课,十分熟悉教学工作,制定了明确的“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目标,认为出版物“选题要兼具商业与文化双重属性”,成品要“兼具技术与艺术双重特征”。为了提高学生课程学习效果,作者所在专业引入了过程性评估与监督机制,修订了课程教学大纲,编制了《书刊编辑实训手册》、《书刊制作实务手册》及《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暨“四年一本书”教学项目学习与实训手册》,内容细致周全,操作性强,授课模式、考核方法有许多改革之举,相比一些大而空的研究来说此文应点若干个赞。

各高校也围绕编辑人才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新疆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为例》[36]讨论了实践教学的不稳定性,强调通过制度保障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编辑实践能力。学院配套建设了数字出版实验室,以实现培养目标。《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如何转型创新: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37]提出转变理念、创新方法。《浅析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38]归纳了“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善、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与新闻媒体实践脱节、教学实践不足、滞后于实务发展、教学方法蔚鳌⒋葱滦圆蛔恪钡任侍猓探讨有助于课程改革,有助于为新闻媒体提供优质的新闻编辑人的路径。《思维创新理念在电视编辑中的探索与实践》[39]认为创新思维因素应是每一个电视人着重把握的重点问题。

网络编辑专业办学历史不过四五年,有的学校是在编辑出版专业中设置数字出版或网络编辑方向,无论是否独立,都有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40]的作者专门设计了一个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框架图,含实习、文献阅读、技能训练、创新设计、综合实践五部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网络信息编辑教学方法实践探讨》[41]实地调查了陕西多家电子商务企业,了解到企业对网络信息编辑岗位的技能要求,提出“教学做教学法”,即“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以此方可提高网络信息编辑课的教学效果。《数字化时代〈报纸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42]提出注重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增加实验设备,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课程考试方法等思路。现代汉语是许多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之对接》[43]认为当下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对学生语言文字功底的培养及编辑实践能力的提升,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对接的主要途径是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编辑是出版历史的创造者,通过编辑的书来“发声”,通过电子产品记录与传播人类知识,通过数字出版、网络传播显示自身的存在。从2016年综述类的专著、述评集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

《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著作,该书对我国1949―2009年的编辑学学科史、学术史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展示了中国编辑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60年的发展历程。《编辑学研究的集成与创新:评〈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44]从“系统梳理了编辑学学科发展的脉络”“深入研究了编辑学学科史”“以创新理念为编辑学修史立传”三方面展开评价,认为该书“既凸显了中国编辑学研究的系统性与发展历程,又具有扎实的材料基础和鲜明的理论取向”。该文既有书籍内容的介绍,也有为读者导读的指引,无论编辑学研究者还是初学者均可从中受益。

类似总结性的论文还有《近五年我国编辑学理论与实务研究述评》[45]、《长三角区域作者发表编辑学论文的统计与分析》[46]等。前者聚焦2011―2015年中的编辑学基本概念、原理、学科性质、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肯定“大编辑”鲜明的时代性,显示编辑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实务研究集中在全媒体数字时代编辑工作的变革与创新、报刊体制改革等方面,研究者较多地将当前媒介融合、体制改革与编辑工作创新结合起来,且将编辑过程、编辑环节与数字出版技术紧密联系,呈现出务实的研究特点。后者反映长三角区域编辑学情况,发表文章多的期刊发展态势良好,说明“编辑人才的高素质和刊物的高影响力互为促进作用”。

2016,还有许多编辑学研究文章未能在此叙述,主要论点难免挂一漏万。但值得肯定的是,无论外在空间发生多大变化,编辑都将从自身与外界的交流中获得发展动力,增强信心,让媒介融合为出版服务,为研究定重点,为自身拓展定位,为编辑角色注入时代气息。这就是编辑。

注 释

[1][2]赵明霞.互联网环境下编辑的价值思考[J].出版广角,2016(3)上

[3]李文邦.青年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10)

[4]杨宇勃,汪全莉.青年编辑思想模式及其现代价值研究[J].出版科学,2016(5)

[5]李立云.论叶圣陶编辑理论的现实指导意义:以英语教辅书的创新性策划为例[J].出版广角,2016(1)下

[6]税少兵.杨牧之编辑艺术中的唯物辩证法[J].出版广角,2016(5)上

[7]温优华.吴颖的编辑理念与实践述论[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6(8)

[8]唐慧.游苏宁30年编辑思想述评[J].编辑学报,2016(6)

[9]段乐川.魏晋南北朝编辑思想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6

[10]赵尔巽等.清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508

[11]徐玲英.戴震的编辑思想与实践述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

[12]吴平,李昕烨.在追随大势中找准势态:会文堂新记书局的出版特色和图书广告营销[J].中国编辑,2016(5)

[13]段乐川,路畅.媒介融合视域下编辑活动主体论[J].出版科学,2016(3)

[14]吴平.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工作的哲学思考[J].出版科学,2016(2)

[15]吴硕.哲学视阈下的青年编辑职业道德:从尊重与责任谈起[J].出版广角,2016(3)上

[16]孔九莉.大数据时代看现代期刊编辑意识形态的转变[J].出版广角,2016(7)上

[17]舒安琴等.互联网+在科技期刊办刊模式中的应用及问题分析[J].编辑学报,2016(1)

[18]曾敏莉.科技期刊编辑职业认同的理论研究现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6(1)

[19]周畅.我国青年编辑职业认同研究[J].出版科W,2016(4)

[20]代艳玲,朱拴成.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综合能力的培养与实践[J].编辑学报,2016(2)

[21]陈鹏鸣.当编书匠其实不简单[J].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6-06

[22][23]张新新.我国数字编辑职业化历程回顾与价值分析[J].出版广角,2016(3)上

[24]邢剑飞.论公平理论视角下的出版社编辑部门内部竞争[J].出版参考,2016(6)

[25]郑确辉.论编辑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调适[J].编辑之友,2016(2)

[26]段锦娅.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错位探讨[J].新闻研究导刊,2016(5)

[27]梁燕.我国新闻编辑理论与当前新闻编辑实践的分歧:兼论我国新闻编辑理论的经验主义倾向[J].西部学刊,2016(8)下

[28]李钊平.选择・浓缩・聚合:文摘期刊编辑工作的三大环节及其编辑学意蕴[J].中国编辑,2016(2)

[29]张立武.出版业变革时代传统出版社图书编辑应对策略[J].出版科学,2016(1)

[30]黄雅意,等.基于科学化理念的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实践[J].编辑学报,2016(8)

[31]贾晓巍.学术编辑在“互联网+”转型中的变与不变[J].出版广角,2016(6)上

[32]侯良健.教材编辑的数字出版转型与实践[J].现代出版,2016(4)

[33]谢蕊芬.专业学术图书审读及编辑加工的三个能力:以社会学类图书为例[J].出版广角,2016(1)上

[34]薛冰华.论全媒体时代报刊实践教学的“六个转变”[J].中国报业,2016(12)

[35]李新祥.出版策划与编辑制作课程教改探索与实践[J].现代出版,2016(2)

[36]彭静,等.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新疆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为例[J].新丝路,2016(2)下

[37]张大磊.全媒体时代新闻美术编辑如何转型创新:以湖北新闻美术实践为例[J].传媒,2016(11)

[38]李云雅.浅析全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J].采写编,2016(2)

[39]赵海霞.思维创新理念在电视编辑中的探索与实践[J].西部广播电视,2016(10)

[40]陈敬宇,张阿源.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网络编辑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新闻传播,2016(1)

[41]苏秋芬.网络信息编辑教学方法实践探讨[J].亚太教育,2016(16)

[42]刘阳,李斯媛,等.数字化时代《报纸编辑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9)

[43]刘英玲.编辑出版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与编辑实践之对接[J].武陵学刊,2016(5)

[44]王建平.编辑学研究的集成与创新:评《中国编辑学研究60年(1949―2009)》[J].中国编辑,2016(5)

第6篇

大家好!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 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 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1、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2、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第7篇

大家好!非常感谢集团党委给我参加这次竞职演说的机会。当前,我们集团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阶段,需要每位员工统一意志,加强团结,坚定信心,奋力进取。今天我来到这里,一方面是向集团汇报我的工作情况和工作认识,同时也是希望能有机会为集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竞聘的职位是xx书社副总编辑。首先请允许我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我于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87年7月至88年9月在省古籍办工作,88年10月进xx书社,先后担任图书编辑、编辑室副主任、总编办副主任、总编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中共党员,编审职称。

下面我就结合对所竞聘职位的认识,谈谈我本人的任职目标、工作思路以及自身优势。

第一,深刻体认岗位的职责,坚持做到“三个提升”

副总编辑是社长、总编的助手,承担着许多具体的事务性工作,需要有很强的执行能力;同时作为社委会成员,参与全社重要事务的管理和决策,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因此,如果我成为一名副总编辑,首先就是要端正态度,以新兵的姿态,从三个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一是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走上副总编辑工作岗位之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加强学习,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学理论、学政策、学知识、学技能,从中汲取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是提升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 我从事编辑工作已有20 个年头,策划和编辑了一批有文化价值,有市场亮点的图书,在实际工作中锻炼了自己的编辑策划能力。副总编辑岗位对选题策划与组织落实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岗位就是责任,信任就是,力量。走上新的业务岗位之后,我要更加勤奋地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组织能力,以实际业绩回报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与厚爱。

三是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

1、是贯彻落实集团和社里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能力;

2、是做好分管工作的管理能力;

第8篇

在各家出版机构争先依靠提高出版规模来谋求发展的前提下,编辑的任务量亦空前提高,早已由从前一年三五本书增至一二十甚至二三十本。且现在一本书从选题策划、组稿、审校、设计、排版、印制到上市后的宣传,编辑都得一竿子插到底――全程负责,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是常态,一提开会头疼不已,遑论关注行业动态,探讨出版理论,撰写行业论文。加之企业化管理后,许多机构对编辑的考核指标中并无职称要求,如此一来,编辑无暇也无心顾及充电,出版机构注重经济考核指标,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对编辑的培养。尽管上级主管部门每年仍会举办不同的培训班,若不是非参加不可的,出版机构是不会轻易让编辑参加的。客观地看,对编辑培养的忽视,与组织和个人认识上的偏差不无关联。

此外,由于出版行业的微利,加之图书并非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场容量有限,绝非埋头苦干加大产量,就能实现大规模的增长。尽管编辑一年到头忙碌不休,付出多多,所得却不尽如人意。因此,这些年来,业内有舆论将出版行业留不住男编辑、从业人员女多男少的趋势归结于此。

上述所提,皆老生常谈,但又是切实关涉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问题,如果只将其作为“存在即合理”视之,长此以往,出版行业内在的发展动力势必受到影响。当然,时代在发展,出版行业也在不断调整中寻找更好的出路。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与时俱进,用新思维去理性地认识,以四两拨千斤的心态将看似不利的形态转变为新的发展动力。

本刊此次邀请5位嘉宾对此进行探讨,希望能透过对这些“比较老”的问题的分析,挖掘一些更契合当下,更具正能量的“比较新”的观点和建议,开阔出版业同仁的视角,以求提升自我,获得更多的职业自信力。

本刊记者:以本刊既往的经验,出版社编辑的来稿数量在减少,质量更是堪忧:不是工作总结,便是情况汇报。计划经济时代,一个编辑一年编一两本书,所以能对稿件质量反复琢磨,仔细打造,一年还能有一两个月的业务学习时间。而现在,大多数编辑上岗前未经岗前培训,一年的任务量增加到了要编一二十本书,无形中便成了车间化生产的一个环节。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除了眼前的庶务,难以有多余精力关注其他,遑论出版理论了。那么,在您看来,对当下的编辑而言,应如何平衡工作与充电的关系?

汪晓军:计划经济时代,一个编辑一年编一两本书,这话从何说起?我参加工作时,第一年是见习期,工资也是见习期工资,比转正后工资大约低10元左右,没有奖金。虽没有工作定额,但也做了不少事情,业务上受了很多训练。上岗前的职业教育当然是有的,和现在各单位人力资源部的培训相似。当然,见习期没有多少绩效奖金可得,这也是正常的。

业务培训是个复杂的事情。不是单纯的单位提供机会,就是单位提供机会了,是不是用心于这个机会,也很难说。也就是说,业务提高也在个人努力,应聘考进门,修行在个人。你要是想把这份工作做好,你就得加强学习,各行各业,莫不如此。有没有充电意识,会不会充电,也是个人的修行。

编辑不做专业论文,大约十几年前就开始有苗头了,没有职称评定这项考核,出版单位完全按经济效益确定员工分配,必然是这个结果。其实从一个专业刊物角度看,来稿少或者就没有人投稿的地区和出版单位,一定是不重视出版文化建设的,那里的出版大多是短命的。

闫晓宇:计划经济时代,职工的业务学习与住房、子女上学、医疗卫生和婚姻介绍一样,与生产活动一并,都是“计划”的一部分,都是企业、单位要通盘考虑的。如今,已是市场经济时代,住房市场化、教育产业化、医疗社保化、婚恋自由化,企业脱离政府计划成了业务经营的主体,那么职业人的学习充电也不可能再完全由所在企业来统一安排。每个职业人――特别是智慧劳动者、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生产者――也就必须脱离对单位的依赖,成为经营自己职业生涯的主体。在相对一代人的职业生涯来说略显漫长的价值观转型期里,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士尝试着平衡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各种不适应和手忙脚乱都在所难免,但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担心的问题。

出版业虽有诸多特殊性,但也不独立于时代之外,所以出版从业者们、出版社核心的编辑们,也须学着去适应变化,权衡长期发展和眼前业务的轻重,须拿出更多业余时间去为自己充电、增值。不能只把业务学习看成是为单位服务的,更要看成是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职业生涯服务的。不能总把加班加点多干眼前业务当做第一要务,更要从经营自身职业价值的高度来重视学习充电。成功转变了心态,再去平衡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就会顺畅许多。我身边不少同事都在业余时间进修学位、参加行业学习和交流活动。“要想跳得高,必先蹲得深。”这无论是对于经营企业,还是经营个人职业生涯,都是值得玩味的哲理。

沈伟东:编辑工作与充电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编辑的阅读、写作与编辑工作相辅相成。

我初入出版社做编辑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科编辑室主任是龙子仲。其工作状态比较特别,阅读写作时间比工作时间长。夜深人静时,电炉子上煮着剩饭剩菜,热气腾腾中,在略微暗淡的灯光下,坐在单人床的席子上捧读自己爱读的书。他精读西方古典哲学和中国传统典籍,如列宁的《读书笔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黑格尔的《小逻辑》《美学》、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爱因斯坦有关相对论的著作等。当编辑期间,他还多次阅读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批判力批判》、鲍桑葵的《美学史》等,涉猎广泛。阅读使他对东西方文明史有诸多精当的理解。他还通读周氏兄弟,因而他的文笔颇得周氏兄弟神韵。龙子仲年轻时就在《桂林晚报》开设文化专栏“夜读偶得”,其博学深思,令读者惊叹,而这些具有“思想者”精神特质的阅读和写作,自然影响到他编辑书刊选题策划时的眼光。他撰写出版了具有很高思想价值和很有学术分量的著作和论文,也策划编辑了大量可藏之名山、传诸后世的图书,成为具有思想创新意义的当代编辑。从龙子仲的阅读和写作可以看出,编辑工作本身需要从业者热爱阅读,能够追踪当代人的精神轨迹;长于写作,能够思考并表达特立独行的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好编辑。

续小强:要说工作与充电的关系,其实是非常矛盾的。尤其是现在,大家都很清楚我们的编辑状况并不乐观,大多处于断电状态。少电、断电而要工作,这才是最大的矛盾。那么,工作与充电的矛盾是不是就不可以平衡呢?未必。以我的经验,如果两方面的问题解决得好,这一矛盾则可以平衡。主要是编辑个体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是编辑的被选择――许多人其实是不适合做编辑工作的,不适合、没兴趣、少潜质,电大约是很难充进去的;二是编辑的自我选择――这个事关个人习惯。如果工作是不得已的职业,那么充电其实就是自我满足、自我需要的一种习惯。我们的教育不容乐观,读书之习惯早该养成,但就是只有很少的人有这个习惯。所以,编辑个体去平衡这个问题,实在不易。编辑个体之外,需要环境。这事关整个出版的大气候,亦事关出版社的小气候。于此,我是非常悲观的。

沈伟东:“大多数编辑上岗前未经过岗前培训,一年的任务量也增加到要编一二十本书,无形中便成车间化生产的一个环节”。这一现象的存在,也是现代工业社会集约化出版经营的无奈选择。但我想,如果一位初入编辑行当的人依赖于上岗培训,一年编一二十本书的状态常年如此,无法自我充电,无法在出版社脱颖而出,无法把自己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无法对选题对市场有更多的发言权和主导权,那么,可以判断,这位编辑不是积极主动、在职业生涯中勇于自我挑战的编辑。这样的编辑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从事编辑工作。

“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除眼前庶务,很少关注其他,遑论出版理论了”。编辑务实和务虚需要结合,务虚是为了更好地务实。我的切身体会,翻阅诸多行业报刊,只要一个月精读其中一两篇有价值的编辑论文,结合自己的编辑实践,就会有很大的收获。

朱璐:值此信息爆炸的时代,图书出版工作不可能再像从前那样十年磨一剑,知识面再广的人也不可能做到样样精通,因此对编辑的任职要求应有与时俱进的体现。编辑的知识结构应向专、精领域发展,现在的图书出版专业化倾向越来越显著,那么,与其求“博”不如求“专”,应致力于成长为某一出版领域内的编辑专才。与此相应,能力的拓展或曰“充电”也应循着这一思路进行。如此一来,繁忙庶务与充电间便不应是互为矛盾的关系,工作的积累自然成了专业化发展的穿石之水。当然,达到这一目的须有一前提,即每日的工作应紧紧围绕自己所确立的专业方向而来,如果今天一个方向明日一个方向,真把自己当“杂家”来培养,那就很难提高了。这既是编辑个人应警惕的问题,也是出版管理者应竭力避免的。

本刊记者:近年来,出版单位招收了不少高学历的编辑,几年下来,通常的情况是,女孩子多留下了,男孩子则离开得多。原因是女孩子还可二次投胎,嫁个好婆家,男孩子则需要养家糊口,娶妻生子,经济压力大,而出版行业的收入相对不高。这也是造成行业内男女比重失衡的一个原因。留住人才,理想固不可少,经济基础也很重要。对于年轻编辑,薪酬太高,单位未必能负担得起,况且与老编辑还需有个比差;与期待值落差太大,终是其离开这个行当的一个原因。在经济支持方面,您有何好的建议?

沈伟东: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传统出版行业的平均薪资确实在下降,导致人才流失的局面,这需国家层面关注,提高出版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国家对出版业的政策扶持。值得高兴的是,国家对出版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在逐步落实,其他相关扶持政策也在出台。毕竟出版不是以利润为唯一衡量指标的企业,还是传承文明的公器,需国家层面对整个行业的从业情况作调研、调整,从宏观上稳定出版队伍,为出版业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另一方面,需从出版单位和编辑自身来考虑这个问题。从编辑自身而言,如果能成为有创造力的编辑,不论男女,出版行业还是有施展才华的空间的,也有提高从业者薪酬的空间。但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行业不太可能像工业制造业和其他新兴科技行业那样,一入门就按照你的工作岗位有明确的高标准。编辑行业需要积累。以我所在的广西师大社为例,初入职的编辑收入不高,在桂林、北京、上海分部的收入也仅仅租得起房,过简朴生活而已。但我认为,一个编辑,两三年这样的入职生活是需要的,如果耐不住简朴而忙碌的生活,那还是离开出版行业比较好。编辑职业的特性,就是耐得住寂寞和简朴,注重精神生活品质,起码心灵上要有这样的文化特质。两三年的入职淘洗是必要的。而出版单位,则更多的要从编辑的生活实际出发,为编辑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一位编辑进入出版行业,经过三四年的磨砺,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编辑后,收入将得到逐步提升。何林夏社长认为,出版社要让编辑过上体面的生活,让编辑有职业自豪感。编辑衣食无忧,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才能不为物质困扰,献身钟爱的编辑工作,出版单位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编辑团队,只有这样,出版社才能稳健发展。

留住人才,我的建议是出版单位更多考虑员工的利益,尽可能平衡好企业发展和员工福利的关系,整体提高员工收入;此外,薪酬应向有文化传播创新能力的编辑倾斜,适当拉大编辑收入的差距,把真正优秀的人才留在业内。

闫晓宇:窃以为,现在编辑的收入差距、编辑队伍的人才流失问题,其实质是出版企业团队结构失衡、经营短视化的集中表现和突出恶果。这根源于出版单位刚刚经历过初级阶段的市场化和企业改革以及目前组织结构上“各自为政”和考核上“一切向钱看”的现状。

“各自为政”指不组织也不鼓励团队合作、团队分工和团队发展,每个编辑独立考核。新编辑来到新岗位,没人愿意传授技能和经验,没人愿意输送、嫁接启动资源,以至于新编辑成长缓慢或遇到成长瓶颈却无人问津,长此以往必然发生马太效应式的收入两极化。

“一切向钱看”指针对个人的、纯粹经济指标的量化考核。管理学者喜欢用一句话来描述考核制度对企业经营的决定性作用――“你考核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而针对个人的、纯粹经济指标的量化考核,只能得到短视而机械的重复劳动,对团队的结构优化和企业经营的创新、长期发展与战略性规划毫无帮助。

因此,解决编辑队伍结构失衡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基于团队经营绩效与发展管理的、科学的组织与考核制度。让有潜力的年轻编辑可在团队的环境下继承经验、资源,并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工作和经营模式。让不同年龄段、性别和性格特征的人才都能够发挥所长并获得相应的收入、分享团队的发展成果,才是文化企业的人才管理之道。

续小强:男女比例失调,在我看来,没有什么不好,也不必大惊小怪。在文化产业方面,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这是个潮流,谁也挡不住。不是我们开个很高的价码,就可留住男孩子。你开再高的价码,人家不进你这个门儿,遑论用高的经济支持来挽留的问题。要说经济支持:一则鼓励老总们敢于纳优秀女子于麾下;一则在待遇方面,不仅要男女同工同酬,甚至要向女同胞倾斜――这就好比中国体育,真正争光的都是女同胞。

汪晓军:实际情况是,当一个出版单位招聘员工时,往往是女生多于男生。大学文科招研究生面试时,当出现一个男生时,考官们往往会感叹一番:终于有个男生了!事情是综合的,没那么简单,与收入没关系。

出版行业的职业岗位,男生应聘者相对少,这是事实。不管出版行业的哪个岗位,做得好的,有男生,也有女生。做到高管,究竟男生更强还是女生更强,可以数数看。

现在不是计划经济了,经济支持来自工作能力。还能指望大锅饭?还想着均贫富?或许,刚刚转企、没有改制或者办出版以为主管单位创收的这一路出版机构,这类问题比较多。

朱璐:当下的出版单位,虽已实现了企业化的转型,但大多还残留着以往事业单位的痕迹,这一点突出体现在绩效管理和薪酬考核方面。一方面,出版单位内部新人老人并存,对新人固然可用新办法要求,对老人却只能以老办法对待,身份的差异在很多单位形成了严重的内耗;另一方面,即便出版单位自身有着良好的机制,但不同于真正企业的地方是,出版单位上面还有主办单位,出版单位只是其主办单位所管理的若干部门之一,出版单位不可能也不可以在管理机制、薪酬福利方面较其平行单位超出过多。因此管理体制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因,也是出版单位在活力、创造力等方面逊于出版公司的原因之一。

在大背景不可扭转的情况下,出版单位只能在内部管理上找出路。一方面实现科学考核,保证多劳多得、业绩优而待遇优;另一方面,为年轻编辑多创造发展平台和工作环境,职位上不好解决,培训机会可多些否?工资级别不好调整,岗位补贴可有一些?这些都不好实现的话,可否多给机会参加一些重大出版项目?物质不好满足,精神抚慰有一些也是好的。对年轻人而言,比待遇更诱人的是一线事业前景的光亮。

本刊记者:另一个留不住人的原因,是他们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危机,看到了传统出版业的秋天。目前,阅读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出版业应变乏术,年轻人看不到前途。转型时期,您对扭转年轻编辑流失的局面,有何建议?

续小强:我在报刊社待得时间较长,与年轻编辑接触很多,我谈两点:一是流失之因不能怪编辑自身,不管是出版社还是报刊社,是否选择用一个编辑,这个问题要好好琢磨,它可能不单单是笔试、面试那么简单,我看要多一点经验主义,少一些形式化、标准化什么的;选择的过程,要多一点缓冲期,有相对合适的时间段来做双向性的选择,如此双方都不会太别扭、太遗憾。二是氛围和环境的问题。出版是否为夕阳产业且不论,单看体制内出版机构的年龄结构,确实是夕阳产业了――老人太多。不是说老人多了就一定不好,但老人多了,整体环境与氛围一定很闷。一个很闷的、已不会再做梦的、缺乏一点理想主义气息的空间,或者说是黑屋子,年轻人大概是不会待得太久的。薪酬高,也许能待下来,但这些年轻人大概会迅速老化。

闫晓宇:当传统业态受到基于互联网的数字业态冲击时,更容易接受和适应新鲜事物的年轻从业者总是最先分离向新业态的力量,这本身无可厚非。以传统业态为主的企业不应片面从如何阻止人才流失的角度对此痛心疾首,而应行动起来整体应对大环境的改变,不能抱着“我不想变也不让你变”的消极态度来应对年轻人的这种“见异思迁”。

窃以为,最好的方法是将对新业态跃跃欲试的年轻人才组织起来,在现有企业内部组成试验项目组,负责与新业态相关的业务探索和对外合作。目前阶段传统出版企业还掌握着不少内容资源,而外面的新业态先行企业又急需短时内积累海量内容,可借此机会交换价值、借鸡生蛋地培养人才。这样,既可满足年轻人才的创新欲望,避免其因对旧业态疲态的失望情绪而离开,又可为企业培养未来向新业态转型的后备人才。

沈伟东:我对出版业“秋天论”不认同。我认为从传统出版到新媒体出版的转型期,是出版业的春天。

新媒体浪潮中,传统的出版与数字化出版同时存在,虽是此消彼长,出版方式和阅读方式发生了改变,但编辑职业都是需要的。转型期,随着数字化出版的发展,编辑需求量不会减少,相反还会上升。是否在这个转型期有作为、有前途,主要看编辑自身有没有实力。

随着数字出版的高速发展,传统出版将走向精品化,出版总量会逐年下降,粗制滥造的没有新意的传统出版物会减少,但对高品质纸质出版的需求将随着社会文化消费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就需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编辑策划能力的编辑。这样高品质的传统出版物价格也会上升,编辑的薪酬也会提高。从事传统出版的编辑面临这个局面,可看做危机,也可看做机会,看你如何把握。如果没有文化创新能力,编辑能力一般,那么自然流失也未必不是好事情。

数字化出版是个开放的新天地,在转型时期,需更多既有传统编辑出版工作能力,又有数字化出版编辑能力的编辑,主要看你是否有能力应对编辑模式的变化。

朱璐:悲观地说纸本书江河日下为时尚早,但谁也不会否认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阅读方式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出版单位在应对转型,编辑个体也应有转型意识。但这个转型过程并不是一条格外艰辛之路,因为出版物无论以何种介质呈现,“内容为王”均是不易的真理。作者真的可越过编辑直接与读者把酒言欢吗?除非读者对阅读的要求大幅降低。作者原稿固然是原汁原味,但没经过编辑大厨的烹饪料理,读者一定会觉得食不甘味。因此,出版业不是没有前途,至少内容编辑不会没有前途。所需调整的,只是将编辑工作的重心由纸张呈现效果向多介质呈现方式上转变一点点即可。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内容加工处理,均需考虑哪些内容更适合在哪种媒介上呈现。实现了同一内容的多媒介出版,也就临近了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这一点,需出版单位的管理者在对年轻编辑进行业务培养时格外关注。

汪晓军:纸介质出版形态,正在高档化,昂贵起来,留下来的人很少,有点没落贵族的味道。

但出版行业不会消失。1995年,一位年轻的机关干部很想到我管理的团队做一名编辑,我说,或许10年20年以后,我们不是惯常的作业方式了,我的办公室也不会是堆满了书和书稿……现在那个年轻人已是一个地方管理印刷事务的官员了,工作形态早就发生了变化,还是在做出版工作。

地铁里,好多人借助手机阅读,每一条阅读内容后面,都有一个编辑在工作。

本刊记者:培养一个成熟的编辑,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有的说5年,有的说10年。无论几年,这些编辑一旦离开,出版单位前期所投入的培养费用,都将付之东流。这还不包括因编辑质量不高而造成的平庸,因编辑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闫晓宇:首先,人才流失是一个综合问题,如果好的人才总是流失而平庸的才会留下,这就值得企业深切反思一下自身,在经营、组织和企业文化方面存在什么重大问题。

其次,“为了吃鸡蛋我必须自己养鸡,而辛辛苦苦养的鸡要是跑了我很亏”这样小农式的经营思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已过时。企业可将以前人才培养方面的投入、人才流失造成的损失核算一下,与业务外包的成本――收益效果做综合考量。打个比方,比如我们培养一名合格的文字编辑平均花费两万元,以后每年雇佣的基础费用支出是4万元,而以5元/千字的单价要求每名文字编辑每年完成600万字的加工量,每名文字编辑平均可服务5年,那么每名文字编辑每年的支出大概是7.4万元。在此情况下,完全可以出价12元/千字去雇佣社外最成熟、最好的文字编辑来为我们工作,每年同样加工600万字也就需要7.2万元的费用,同时因提高了单位工作量的价格,可制订更细致的质量分级考核措施。

因此,针对从企业角度看人力资源的问题,个人建议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设法更多地向外界市场转移(货币化采购)通用性的劳动量,以减轻自身的人力资源负担,优化人力结构;另一方面从经营发展的高度考虑如何培养并留住从事个性化劳动的、创新型的人才。这样才能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更优化、抗风险能力更强。

续小强:编辑是活生生的人,所以,5年啊10年的,都是一面之词,争论这个毫无意义,真好比是盲人摸象。培养编辑应去除工业化的思维。不能总是一副养鸡专业户的心态。养了一群鸡,唯一的目的不是肉就是蛋,这恐怕要坏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一点功利,多一分呵护,不断坚持,永葆此念,于此,就不会再焦虑了吧。

汪晓军:进入一个好的团队或机构,自己也用心的话,练成一个成熟的编辑,大约也就3年工夫吧。

3年就能买房买车,怕是不可能。好编辑流失,一定是这个团队或机构出了问题。不断跳槽的编辑,一定不会是好编辑。这样的编辑,流失了也不足惜。

沈伟东: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不能仅仅看你的单位对人才培养投入的费用。

如果是行业内部的流动未必不是好事情,这些人才对出版业整体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一个出版单位来说,你培养的人流动到其他出版单位,也有其他出版单位培养的人流动到你这里来,这对激活出版单位的创造力有好处。广西师大社流动到其他出版单位的人才,目前在出版行业中担任社长层级职务的近10人,分社社长一级的数十人。这些人才把该社做专业出版人的职业价值理念和文化运营模式也传播到这些出版单位。这也是一种回馈社会的“布施”。同时,该社大量引进人才,这些人多成为出版社的领导和骨干,推动了出版社开放多元发展,形成开放的文化企业人才培养体制。

朱璐:无论对于整个社会,还是对于一个组织单位,劣币驱逐良币都是人们不希望看到的结果。然而,囿于传统的管理体制,很多出版单位在内部管理上缺乏明确的奖惩机制,客观上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对于庸者的宽容,便是对贤者的惩罚;对于贤者的漠视,也在变相驱逐贤者,或将贤者培养成庸者。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要找到能让出版单位管理者不舍得流失人才、不容忍空养庸才的动力。

第9篇

第七届全国电子网络编辑年会暨数字出版与新媒体发展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4日―16日在河北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编辑学会、河北大学、河北省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中国网络传播协会协办并获得了新浪网、新华网、爱网编网、腾讯网的大力支持。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宋建新,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田胜立,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袁良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肖东发、新浪网总编辑陈彤等出席了会议。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提出“不要对浅阅读、碎片阅读、快餐阅读简单否定,他们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中国的出版业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要有文化追求、文化担当,要出站得住的书、传承广的书、有生命力的书”。

在“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思想的统领下,桂晓风会长对数字出版未来发展提出了以下几方面建议:一、“大文化”理念要求数字出版要始终以文化为魂,以内容为王,要有文化追求、文化担当和社会责任心。二、既要重视国家文化骨干工程项目,又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培养与传承,既要立足本国市场,又要“走出去”,打造为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精品。三、要注重创新,避免重复、跟风,单纯地将已有文字转化为数字出版物并不是真的创新,要鼓励原创。四、编辑要转变理念,要时刻站在时代潮流的前端,充分利用现在所能利用的一切媒体和新技术,有敏感,有热情,有远见,积极主动地应对出版界的新变化。五、制定严格的编辑制度规范,结合传统的编辑形式,确立有数字出版特色的编辑工作体系。六、完善信息内容的安全保障工作,注重数字出版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避免侵权和盗版。七、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和网络编辑人才的培养。八、加强传统出版单位与新技术平台的结合,实现规模化运作,构建产业链。

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副司长宋建新说,一般意义上的数字出版应以数字图书、报纸、期刊为主,而当前这三者的年总收入只占数字出版整体收入的3.6%,真正“拿大头”的是网络游戏和互联网广告。这一数据对比,暴露出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存在的诸多问题。

来自全国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单位及网站的五十余名学界和业界代表围绕“网络编辑实务与人才培养”、“数字出版与网络文化”、“社会化媒体发展与管理”三个核心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共识。(河北大学金强、贾晓婷供稿)

第10篇

在笔者看来,甘尼特集团目前对编辑部的改制实际是应对渠道和载体变化而改进内容生产的一场实验。这场实验带给我们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在媒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下,新闻编辑怎么当?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的新闻编辑是为单一载体编制新闻内容的专业人员。而当传统媒体实现数字化转型,变为多媒体集团中的一分子,并且这一集团又是以媒介互动与融合为运行规则的时候,新闻编辑显然不再只是过去人们熟悉的“把关人”角色了。新的工作平台一方面在调整甚至削减他们固有的权力,另一方面又在赋予他们新的职责和能量。这场变革是对编辑人员的严峻挑战,更是决定新闻传媒能否生成产品链和价值链的关键一战。

打好这场决定性战役的关键因素是人,尤其是决定内容生产的编辑人员。总体上说,融合媒介时代的编辑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策划内容生产与管理内容分配的高层编辑人员,另一类是具体制作内容并管理传播的普通编辑人员。

策划内容生产与管理内容分配的高层编辑人员在西方一些传媒集团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多媒体分配总编辑”(multiple assignment editor)就是在媒介融合之后担负着特殊任务的高层编辑人员。在美国中型和大型市场(排名在前100名的市场)的新闻编辑部中,“多媒体分配总编辑”往往由多人担任,他们根据责任或工作时间分段来分工,如在大型新闻编辑部中有分设“策划总编辑”(Planning editor)和“分配助理”(Assignment desk assistant)的,也有分设“白班分配总编辑”“夜班分配总编辑”和“周末分配总编辑”的。而在小型编辑部中,通常只设一个“分配总编辑”,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在负责内容生产。高层编辑人员策划和组织传播的工作对象已经由单媒体变成多媒体,策划与管理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具体制作内容并管理传播的普通编辑人员分散在集团层面的内容生产部门及各媒体中,他们有的担负着为整个传媒集团生产和管理数据库的任务,有的担负着为某一具体媒体加工内容并管理传播的任务,也就是根据该媒体受众的具体需求,在多媒体数据库中选择适当的素材,完成内容的后期加工和,并对后续传播过程进行组织与管理。

概括而言,媒介融合带来的资源配置与内容重整,客观上要求编辑人员尽快完成两方面的转型。

从单纯的“新闻编制者”转向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提供者”

媒介融合发展的最大意义在于:以数字与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传播渠道整合与信息载体剧增,冲破了长期以来媒体间的介质壁垒和机构割据,所有传媒组织都能够以资本为纽带实现程度不同的资源共享和协同运作,共同打造产品链以实现内容增值,并延伸媒介产品的生命周期,获得效益最大化。2006年世界杯赛期间,《北京青年报》YNET网与MSN携手推出MSN 2006世界杯频道,《体坛周报》与TOM在线合作联合创办“TOM体坛网站”,都说明了这个道理。

对于新闻编辑来说,内容产品链的生成就意味着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在载体过剩的时代,受众市场“碎片化”还意味着这种资源开发必须是针对小众甚至个体的特殊需求的。以往在传统媒体中千报一面式的新闻编制已经不再适应今天的社会需要,对于新闻信息只要抢时效、求准确、打“短平快”的编辑思路也已经行之无效。编辑除了新闻价值的专业判断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在多种载体上针对这些载体的不同受众分配新闻信息,包括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采用不同传播方式、运用不同的传播技术,更重要的还有:培育不同的增值产品,这种产品也许是对新闻本身的延续,也许是与新闻相关的论坛,也许是因新闻引发的服务……

实际上,在纽约时报网站、华尔街日报网站等一些著名的新闻网站上,就能看到纸媒与网络融合之后,编辑由传统的功能单一的“新闻编制者”向任务复杂的“信息与服务提供者”这一新角色转换。如纽约时报网站开设了一个特色专栏“时报学习”(Learning Networks) ,免费为3到12年级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和老师提供信息。学生可以在线阅读当日的主要新闻,并参加一项测验,题目涉及当日世界上发生的重要事件;也可以玩有趣的字谜游戏,并且可以向时报的编辑记者发送信件,向他们提出问题。一些学校的老师便利用时报网站的这些资源进行教学,一些家长也敦促孩子通过这个栏目了解世界和国家的最新变动,加入到在线讨论中。而纽约时报网站一方面借此为社会做了好事,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网站的访问量,还为自己培养了未来的受众群体,这一举措本身就是时报集团“报纸参与教育”(NIE)计划的一部分。在这样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编辑事实上不仅在编辑新闻,还担负了与学生交流、为学校提供教育资源服务的职责。

今年1月2日,《华尔街日报》美国本土版改版。除印刷版开本缩小和版式调整之外,对印刷版和网络版重新进行新闻分工是引人注意的一个变化。该报对编辑方针进行调整的核心内容是压缩资讯而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原来占印刷版50%的事件性新闻报道转移到了网络版,免费对读者开放;大量金融数据也被放到网站新推出的“市场数据中心”,同样免费对读者开放。改版之后网络新闻的分量大大加重。同时,华尔街日报网站也在技术和内容上进行了升级,包括新增加了站内搜索功能;博客覆盖领域扩大;新增加了视频和播客片断;开设了读者论坛;开办了网站,使报纸的订户可以在这个网站申请主页,定制新闻,享受个性化新闻服务,等等。《华尔街日报》这次改版给我们的启示是,传统媒体转型对于新闻编辑而言,最大的挑战是要强化加工新闻和信息的职能,也就是要通过对新闻与信息的整合,提升内容产品的品质和价值,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编辑的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已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策划型与专家型新闻人才的价值将更受珍视。

从单纯的“新闻把关人”转向

“新闻解析者”与“公共论坛主持人”

在传统媒介垄断新闻传播的时代,为媒介提供信息的主要是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组织,承担采集与新闻信息的主要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及作为“准新闻工作者”的通讯员。虽然不少媒介开设了热线电话,或通过来信来访渠道获取来自民间的信息,但这类信源在数量上远不能与前者相比,采用率也较低。在以往的新闻传播中,新闻编辑作为“新闻把关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编辑完全能够控制与主导新闻传播。然而,新媒介的出现,使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他们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新闻表达观点。现代传播技术正在改写新闻传播的流程,新闻编辑必须在这样一个新的媒介环境下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如果专业媒体希望继续影响新闻传播,继续引导社会舆论,编辑应该怎样做?

第11篇

随着课改的步步深入,课堂的模式已然由传统的讲授课堂转变为学生主体的探究式新课堂,我也在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而如何突出学生自主性,并真正的通过学生的白主切实建构高效的课堂,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纵观初中生物教材,我们能发现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是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如果学生能把自己设想为教材的编写者,那么知识结构系统对于学生而言就更加清晰,自主性的发挥就更加有意义,高效课堂定能水到渠成。因此,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是新课堂的重中之熏。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呢?为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做了很多实践。生命化的新课堂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小组合作。但课堂的模式是多样化的,通过课堂所获得的也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对教材的熟悉和理解,更多的是课堂的生成,是课堂之后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性的提高。这就给课堂教学设计更大的难度,因此,教师适当正确的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以初二上册生物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为例,本单元着重学习人体的系统,而人体系统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学习都由一个生物学观点贯穿始终――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在本单元学习伊始,以多种多样的例子来提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样的一个生物学观点,在第一个系统――“生殖系统”的学习中,可以多加引导,逐步通过问题设置来让学生探究,在探究当中贯穿生物学观点并达成三维目标。接下来的人体系统的相关学习,仿照之前学习的思维逻辑顺序,顺应着这一生物学观点,学生白己就可以总结并绘制出知识结构图,这样课堂的氛围被带动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本节内容的掌握更加牢同。此时,教师的引导着重于联系之前学过的内容形成整体认知和知识框架,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的小问题,学生讨论利用重要概念的理解去解决问题,真正达到应用的目的。在讨论、联系实际过程中,会有许多临叫的课堂生成,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再以第七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为例,我喜欢先回顾之前一到六单元所学习的内容,在进入第七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单元的编排逻辑,把看似复杂琐碎的内容整合成一条思维线,简单易于理解。单元导入后,本章分两个部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注重学习它的形态结构和主要特征,脊椎动物在形态结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还注重了动物的生理作用功能。每一个动物类群的学习,学生自主性体现很明显,由于思维逻辑角度的不同,学习的方法,知识框架的构建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展示交流来拓展学生思维,最终汇总出一条最为清晰和简单的概念体系。孤立的动物类群之间的联系则需要教师前后联系的引导,可以提出,为什么课本要从腔肠动物开始编写,可以打乱动物类群的学习顺序吗?学生能够看出编写是依照从简单到复杂的生物进化顺序,也可以总结出生物的进化也是从水生到陆生的,最后以生物进化为思路将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活习性串在一起,可以由表格等形式由学生白主总结,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通过实践证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是学生能够真正自主性的关键。每一本教材、每一个单元、每一个章节,都是按照一定的思维逻辑顺序编写的,在平日教学中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当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逻辑顺序安排探究和学习的步骤,那么学生的白主性就不再是简单的问题引领学习了,真正的能够做到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自主提出疑惑、自主解答困难、白主联系实际、自主分析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归纳总结的课堂氛围,讨论合作和交流贯穿始终。那么这样的课堂还愁不高效吗?

第12篇

关键词 角色换位 科技期刊 编辑质量

付晓娟,北京航天总医院,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编辑部。

科技期刊质量包括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科技期刊编辑质量直接影响刊物的整体质量。[1]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控制主要是在三校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过程需编辑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扎实的编辑基本功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同时也需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寻找技巧,变换思路,一种行之有效的编辑工作方法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降低差错率。笔者在近几年的编辑实践中,将角色换位运用于不同校次的稿件编辑加工中,对于提高编辑质量有很大帮助。

“三校一读”是期刊在出版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制度。由于编辑和校对工作的针对性不同,以往所说的三校一般指的是校对。而现代科技在出版业的应用,使得“编校合一”成为可能。[2]相对于传统的“编校分离”,在“编校合一”形势下,已淡化了编辑和校对的区别,编校人员无论在稿件的编辑加工,还是在稿件的“三校一读”过程中,都需用审稿的眼光审视手中的稿件。[3]实际工作中的三校,已不是单纯的校对,而是编辑既负责修改稿件又负责校对,相对而言,三校过程更主要的是编辑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

二、角色转换在三校中的应用

进入一校阶段的稿件虽已经过初审、外审和终审,学术质量和出版价值等方面已经过严格把关,但稿件本身很多细节之处,仍需编辑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揣摩和修改。一校过程对于稿件的编辑加工是确保期刊编辑质量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环节。编辑要以作者的角色对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假设自己就是作者本人,因此,首先要对论文想要表达的观点,得出的结论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和依据非常熟悉,且将这些内容以科技论文的形式表述。要逐字逐句地研读论文,从内容上看,要使论文达到目的简洁明确,方法运用得当,结果客观真实,讨论紧扣主题,且各部分互相呼应,逐渐展开,整体内容流畅,逻辑清晰。

编辑在接触一校稿件之前的初审和综合外审及终审意见时,对稿件内容只是大体的了解,只有以作者的角色去精读全文,将论文视为己作,才能真正地融入作者的思路,更准确地把握论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编辑的作用,对稿件的结构进行调整,对内容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删减,且在与作者沟通过程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与作者讨论稿件时,当作者发现编辑和自己一样对论文内容了如指掌,会有相遇知音的感觉,从而交流更加充分,修改更加积极,自然也就提高了编辑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可避免因编辑自身对稿件内容理解不到位,向作者提出原本并不需要修改的建议,使作者对编辑的水平产生怀疑,影响再次投稿的积极性。

经过一校对稿件内容的准确把握和编辑加工,二校时则转换为编者的角色,从编辑出版要求的角度,对稿件进行精雕细琢,力求论文形式的统一和规范。重点放在改正错别字、病句,更新专业术语,规范量和单位、数字、字母、符号的使用,以及图表的编排格式,核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和列出等。这一过程考验的是编者对编辑出版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需要日积月累,勤学苦练。注意总结常见的错误类型:有些是出现频率较高的错别字,如“搏动”写为“膊动”,“纵隔”写为“纵膈”;有些是文字录入和排版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人员”录入成“入员”,“心脏负荷”录入成“心脏符合”;有些是常用医学缩略语中字母大小写和上下标容易混淆,如血压“BP”写成“Bp”,酸碱度“pH”写成“PH”,糖化血红蛋白“HbA1C”写成“HBA1C”;有些则是编排格式方面需要改为统一形式。在处理完整篇稿件之后,再单独检查一下文题、段落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收稿修回日期、参考文献标引顺序及与列表的对应等,以免疏忽这些相对零散的部分,因小失大,影响整体编辑质量。

论文的创新性和科学价值,固然是科技期刊整体质量的主体,但论文毕竟要通过出版进行交流和传播,为了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就要求从编辑出版角度对论文进行深度加工,使语言文字符合科技期刊的风格,并保持使用的正确和统一。内容再好的论文,如果刊登出来时错字连篇,语句不通,格式混乱,其可读性会大打折扣,引起读者的反感,失去阅读兴趣,也就无法实现其交流和传播的目的。因此,论文的细节和呈现形式与主要内容同等重要。这一方面是对编辑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编辑的价值体现,另一方面也是作为媒体的科技期刊在传播科技成果,促进科学发展中必须坚持的原则,是编辑在规范语言文字使用,更新专业知识中的职责所在。

在一校、二校对论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编辑加工之后,可再以读者的角色对稿件进行第三遍修改。把校样看做已经刊登的论文,而自己就是正在阅读论文的读者,亲身体验一下读者的阅读感受,这样可从整个出版过程的终端来考察稿件的编辑质量。阅读的同时,能够看到论文是否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论据充分,逻辑清晰,有没有出现理解困难或容易引起歧义的语句,语言文字和专业术语是否已经规范等。也可用读者对于成品论文的阅读标准挑剔稿件编辑加工方面的不足,以免局限于编者的思维,一味地就改错而改错,忽视从整体角度去发现问题。

科技论文的价值是通过读者阅读并准确理解而实现的,作者写作和编辑修改的最终目的,是要为读者呈献具有科学性、可读性、实用性的科技资料,可用于了解学术前沿信息和技术发展动态,指导开展相关工作和研究。在第三校时从读者的角度考量论文的成品效果,不仅是为编辑加工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也是对读者负责、尊重读者的体现。在实际读者阅读论文之前,自己首先就是读者,如果即将付印出版的论文自己读起来都感到晦涩难懂,还时而出现错别字和已经摒弃不用的专业术语,怎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论文的价值又如何去实现呢?

结 语

三校制度是大多数科技期刊编辑部为保证稿件编辑质量而实行的工作流程,也是决定期刊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如果三校只是单纯地重复三遍编辑加工工作,将稿件看三遍、改三遍,容易出现思路单一、惯性思维和视觉疲劳,导致顾此失彼,产生疏漏。以作者、编者和读者的角色分别进行三校工作,使每一校次各有侧重,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既注重细节又兼顾全局,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政,郝希春. 关于科技期刊编辑质量考核的思考[J]. 编辑学报,2011,23(4):2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