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5 23:00: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学科制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盲审效果;探索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76-03
学位论文盲审,就是在论文通篇中隐去学校名称、导师姓名及研究生姓名,并将论文送往相同专业高校的同行专家评阅,并就论文是否达到答辩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返回给学生的评阅意见中,将专家的相关信息隐去。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盲审”有助于排除人情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客观公正的评阅,评阅成绩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真实。
一、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实施
我院自2010年开始从各专业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抽取部分学位论文进行盲审。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学院根据校学位办论文盲审实施办法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实施办法》。
1.论文送审要求。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及扉页需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个人信息。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送2位校外具有相应硕士点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盲审效果,学院在统一收取参加盲审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后,报院学术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论文的格式和内容是否涉及作者个人信息等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合格,且通过“学术不端行为系统检测”,检测结果在30%以内的论文方可送审。
2.合理选择盲审学校和盲审专家。由于我校的工科背景较强,我院硕士毕业论文的领域既有化工理论基础研究,也有化工应用研究,所以在硕士毕业论文送审的学校和送审专家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校层次的一致性、学科专业的相近性和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3.合理利用评阅结果,形成激励机制。对于评阅结果,导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评价不合格的论文。一旦评审专家认为论文已达到要求,同意答辩,往往学院、导师和研究生本人不再重视评阅专家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只有没通过的论文,导师和学生才会认真修改。
为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对盲审评阅意见中的评分和评语做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处理,以促进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形成了补充意见《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结果处理办法的补充说明》。在《补充说明》中规定:“毕业论文经由两位盲审专家进行评阅,结果均为合格但论文评分都低于65分,该论文必须在3个月内修改完成,并经院学术委员会增聘同行专家复审,根据复审结果决定是否受理其答辩申请,未通过复审者应当延期一年答辩。”
二、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成效
1.学位论文质量有较大提高。通过实施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增强了研究生的“论文危机”意识。绝大部分研究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撰写学位论文,论文质量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我院首次进行学院盲审制度时,对25位参加盲审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形式审查,发现90%以上的论文存在撰写格式、图表规范等问题。2011年和2012年学位论文盲审时,同样的格式和规范等写作问题则要少得多。表1所示为我院2010-2012年研究生盲审结果为优良的比例。如图所示,2010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0份,其中30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0%;2011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46份,其中3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7%;2012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8份,其中5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87%。
2.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近年来,受社会环境中“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一些研究生缺乏科研进取精神,不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搞研究;部分研究生忙于考博、找工作,不愿承担导师的科研任务,忽视论文研究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真正目的就是使导师和学生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质量,从而加强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真正从源头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终达到学位论文盲审制度的真正成效。
表2所示为我院2010年-2012年参加盲审的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由表2可知,我院自实施盲审制度以来,参加盲审的学生不仅人均数量逐年增加,论文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现行盲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评阅专家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之间有误差。学院送审的学位论文都是通过相关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选择专家,而不是导师选择,因此在评审专家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涉及交叉学科的论文,在评阅专家的选择上更容易出现误差。
2.评阅专家工作量增加以及“手下留情”导致评审质量受考验,盲审成效打折扣。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制度,需要评审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而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答辩都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所以增加了送审部门及评审专家的工作量,评审质量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盲审聘请的多为国内有关院校的同行专家,有些专家在打分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就高不就低、“手下留情”,由此导致论文盲审制度的成效大打折扣。
3.学位论文传递过程资源浪费,经济成本增加。盲审的费用加上管理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纸本论文和评阅意见书的传递也是一种时间和经济资源的浪费,随着毕业生基数的递增,这一费用势必逐年加大。
四、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探索性建议
1.扩展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越来越提倡将学生的培养模式由单一学科转为在交叉学科的平台基地上加以培养。扩大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增加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听取他们的评阅意见,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和导师从不同的侧面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和创新思路,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情因素,提高评阅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2.聘请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论文评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对外学术交流,近年来学院聘请了一批在化学化工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学位论文送予这些专家评阅,将有利于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3.建立论文免审制度,给予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一定的推荐免审的权利。为提高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可以建立论文免审制度。如对于在权威期刊或者影响因子大于一定数值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数量达到一定要求之后,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同意后,可以向学校学位部门提出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免审的申请。
参考文献:
[1]马玲.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的实证分析及探索性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6):44-47.
[2]王健,张华.由盲审结果分析我校机械类各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差异[J].科技广场,2009,8:240-261.
[3]王蓓,王振芬,王维静,王沁丹.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81,759.
关键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问题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522-03
On Some Questions of Cultivating Sport Discipline Doctor Postgraduates
LI Jing, XUE Cuixia
(Graduate School,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cultivating sport discipline doctor postgraduates is still in primary stage in China and some questions are worth researching, such as how to select excellent students and make scientific procedure, be strict with the quality of mentor and increase the quantity,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doctor postgraduates through many ways, and monitor the process of making doctor dissertation for improving quality.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many strategies should be researched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octor postgraduates.
Key words: sport discipline; doctor postgraduates; cultivate; questions
1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简况
1986年,我国批准设立了首批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的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专业和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理论专业成为3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标志着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初步建立。到1996年底,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学科专业由原来的3个学科专业发展到运动生理学、体育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训练学、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运动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专业,累计招收了64名博士生,培养博士学位获得者17名。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置了体育学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从原来的11个学科专业压缩到4个学科专业,即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在4个二级学科下设置若干个研究方向。
目前,我国体育学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四所院校,此外,还有13所院校拥有体育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体育教育训练学9个、体育人文社会学6个、运动人体科学3个、民族传统体育学2个。同时还有三所体育院校联合招收博士生,也有一些体育院系本校其它一级学科下也招收体育学博士生(表1)。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学位授予点是近几年新增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由体育院校为主,综合性大学为辅的体育学博士生培养格局,改变了过去由体育院校为主的单一局面,形成了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开放性培养体系。
表1我国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点的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从招生规模就可以窥见一斑(图1)。特别是2000年以来,体育学博士点的增多,招生规模的扩大,使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
图1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收情况
(引自卢亮球等,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2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思考
关于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曾有学者进行过相关的调查(表2),基本反映了目前的实际情况,但与次相关的一些问题我们同样也不能忽视。
表2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注:引自卢亮球等,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2.1规范入学考试,招收优质生源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衡量考生知识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考试一般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是筛选的第一步,如何把握好初试的难易度?是依据考生的数量来确定,还是依据体育博士学位的要求来确定呢?如何在初试中使有实践经验、科研能力较强但知识记忆却一般的考生和那些只善于死记硬背的考生区别开来。这些问题都是在入学考试时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并不是普通意义的测验,而是一种多因素影响下的平衡、综合、复杂的对考生能力的检测,甚至有时是针对考生个体的一种判别。
在初试的笔试中有两个重要环节值得注意,一是出题,一是评卷。科学合理的试题是筛选优秀考生的第一步,除注意避免漏题外,更多的还是要对试题的难度、质量进行把关。其次是评卷过程中的客观性,避免人情因素的影响,要做到公正、可信。在初试的基础上做好复试更为重要,因为录取博士研究生的总原则是把那些科研能力较强、理论基础扎实,有一定创新能力,并能在经过博士期间的学习后成为本学科的高精端专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考生挑选出来。但是如何在初试的基础上能把真正的人才甄别出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识别?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初试分数高低不是唯一的依据,还要注意考察考生的培养潜能,要对考生以往的科研能力进行初步评估,对考生的德行要有所了解。另外,正确把握考试成绩与导师自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要考虑导师的意见。
面对博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的形势,面对一些体育学博士点都是新增的局面,面对如何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疾呼。规范博士生入学考试,探讨适应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招生规律的一套相对稳定、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命题、阅卷、复试、录取制度,是当前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2严格导师资格条件,扩大导师队伍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导师具有他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从1981年创立学位制度,制定并实行了由国家评审博士研究生导师的办法,制定了在教授中挑选学术造诣较深、科研成果显著、对国家社会有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担任博士生导师的原则,聘任了一批博士生导师,对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对建立博士生培养制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博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办学自的下放,博士生导师的资格确认基本上由所在高校自己聘用。
随着近年来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博士导师数量明显不足的问题。为了满足招生的需要,一些院校不得不让导师超限带博士生,从而出现了一个导师一届带3~4名,甚至更多名博士生的现象,这其实是非正常的,远远超越了导师的能力。另一方面,还有通过降低导师资格条件,使那些实际上并无导师资格的教授也混入导师队伍。特别是一些新增博士点的综合院校,由于这些院校在申报博士一级学科授予权或点时,其借助的是综合实力,而实际上体育学科能力可能并没有达到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条件,也就是说,其博士研究生导师的资格是值得质疑的,有些导师甚至自己本人都没有经过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经历。
在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招收规模较大,博士导师短缺的这种状况下,如何既能严把导师资格关口,又能充实扩展导师队伍是值得探索的问题。北京体育大学近年来主要采取了整合社会资源,聘请社会上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体育学者或政府官员担任博士导师,或从兄弟院校聘用有资格的教授担任博士导师,虽然通过这两种途径缓解了博士导师的暂时短缺,但是从根本上是不能解决此问题的。因此,在体育学博士导师队伍建设中,要从远景考虑,改革当前的导师遴选制,建立“导师组(室)制”。对某一学科或某一方向的导师进行整合,组建一个导师组或导师室,并配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科研项目、学术思想活跃、有培养前途的副教授参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这样培养1~2届研究生下来,那些副教授也升格为教授了,同时也具有了博导的经验,这样可尽快的扩充博士导师队伍,真正解决体育学博士导师紧缺,水平有限的问题了。
2.3创造条件,多种途径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反映则主要通过其博士论文的价值折射。但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也不仅是导师个人的影响,而是学校全面的培育。鉴于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时间短,学科较弱,而且大部分博士点都是新近增加的,所以在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更显“心有余,力不足”。现在大多数学校主要把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的重心放在“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等方面,这是当务之急的,的确在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有计划无实施、有课程无教材、有教学无评价,等等。但是,从体育学科实践性强的特点来看,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凭在教学中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应让博士生走到体育实践中去了解现实,获取需求,追踪热点,聚焦难点。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寻找创新,在实践中培养能力,因为大多数博士研究生在本科和硕士期间接触群众体育、运动训练、学校体育就比较少。怎么样让博士生走向体育实践,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这就需要学校、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共同开辟途径,创造条件,把博士生推向体育实践一线,在实践中培养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北京体育大学是招收博士研究生较早的学校,在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积累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北体研究生院在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走过了由主干到边缘,由重点到全面的过程。所谓由主干到边缘的做法是,由抓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前沿性、规范性;抓课程建设的先进性;抓教学质量的高规格;抓导师的责任和评估;走向了开辟新的途径,抓学生在学校的第二课堂,聘请专家定期讲学,建立“博士论坛”,加强博士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2.4监控学位论文研究过程,提升论文质量
1) 把好选题关。有了好的选题才能做出高水平的论文,体育学博士生论文的选题应主要属于体育学科前沿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或学科发展中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选题的质量是保证论文创新性的前提条件。博士论文的选题应尽可能与导师的科研任务挂钩,成为导师科研课题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或者是导师科研课题的延伸,博士生的论文选题如果能围绕国家级重大课题,则比较容易取得新的突破。
2) 确保导师全程指导,这是培养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严格把好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等全过程,才能保证论文的创新水平和质量。
3) 加强论文质量管理制度建设,这是提高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根本。应围绕学位论文的各个环节建立相应的制度,以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具体可从论文的开题、论文中期检查、论文评审三个大的环节制定规章制度(表3),比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开题,开题要走一定程序,而且应建立负责人制度,这样可与最终论文完成时的评审与答辩结合起来。
表3提高体育学博士论文质量建立制度参考
论文开题相关制度论文中期检查制度论文评审制度定期开题制度是否按计划进展盲审制度开题申请制度质量监控末位淘汰制度开题负责人制度导师指导情况奖励制度在论文研究期间要对其是否按照旧开题设想进行,论文质量是否有所“注水”,导师指导是否到位与充分。在论文完成后,要对论文进行盲审以确保质量,并可采取末位淘汰与奖励制度。这样基本上对论文的由选题到最终的评审整个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控,较为充分的发挥了研究生管理部门的职能,对博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策略
3.1明确形势,确定博士研究生全国发展战略
虽然现在有17所院校(包括联合培养)具有招收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资格,但是从整体数量上来说并不多;从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发展来看,也仅有近20年的历程,而且其2/3的学校却只有7 a左右的发展时间。所以,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无论从时间,还是从规模上来说都是个“新生物”。在这种状况下,应该由一些部门出面组织研究一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全国发展战略规划,逐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教育质量服务。
3.2整合社会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具有招收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学校在导师资源、课程资源、科学研究实验条件、优秀生源等方面,存在着分配上的不均。怎么样充分利用、整合配置这些学校的资源,对培养高质量的、有创新能力的博士研究生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如何发挥各地体育科研机构为培养博士研究生服务也是要思考的课题。为了提高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全面素质和培养质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人才和资源的综合优势,应该打破高等体育院校之间,高等体育院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相互封闭的局面,鼓励高等学校之间、与科研机构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建立开放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3.3完善规章制度,实施博士研究生授予点评估机制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总体来说发展较晚,整个培养体系还不健全,还需要不断完善。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好的办法是用科学合理的制度去管理,这样就需要完善和建立一系列的有关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规章制度。如招生制度、导师聘任制度、社会实践制度、论文科研制度等等。国家要针对体育学科比较薄弱的特性,制定宏观的政策引导其发展,对新增的博士授予点要跟踪评估,不能只管授予,不管建设,不能只管结果评估,不管过程建设。因此,要加强对各体育学博士授予点的评估,形成一定的良性机制,促进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4结论
1) 目前,我国体育学共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全国14所大学拥有2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外,还有三所体育院校联合招收博士生,有一些体育院系本校其它一级学科下也招收博士研究生。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学位授予点是近几年新增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2) 随着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如规范入学考试,招收优质生源,把招生纳入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全程中;严格导师资格,扩大导师队伍;创设条件,多种途径培养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监控学位论文研究过程,提升论文质量等问题。
3) 鉴于当前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要着重研究提高培养质量的策略。可以从确定博士研究生全国发展战略;整合社会资源,优势互补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完善规章制度,实施博士研究生授予点评估机制三个方面考虑。
参考文献:
[1] 卢亮球,高鸿辉,麻雪田,等.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5(5):118-123.
[2] 钟秉枢,蒋家珍.以规范为基础以创新求发展――体育博士生培养若干问题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2): 7-12.
[3]新华社.政协委员疾呼必须重视博士生教育质量[N].黑龙江日报,2005-03-03.
[4] 杨贵仁,黄汉升,方千华.新时期我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审视[J].体育科学,2005, 25(6):3-12.
[5] 牛智有,廖庆喜.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与措施[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10:166-168.
[6] 何方.博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1):98-104.第30卷
投稿日期:2007-03-16
1)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别名列前三位,占据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主导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为信息与系统科学、地学、数学、天文学和力学。除生物学、化学、物理学三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为正外,其他五个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多数学科的科技发展低于整体水平(见表1)。
表1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
生物学
1.7461
0.98206
1.79619
1
化学
0.87113
1.18576
0.83031
2
物理学
0.81642
1.32005
0.76775
3
信息与系统科学 -0.41952 -0.77932 -0.37558 4
地学
-0.54201 -0.6447
-0.52783 5
数学
-0.71232 -0.20092 -0.7645
6
天文学
-0.88765 -1.14172 -0.84543 7
力学
-0.87214 -0.7212
-0.8809
8
2)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差距明显。
在自然科学学科中,上海除地学外,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进入前三名,其中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六个学科在大陆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信息与系统科学国际科技论文数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见表2)。虽然上海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位居前列,但与北京相比,差距明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在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力学、物理学、化学、信息与系统科学、天文学和生物学有明显优势,数学与地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能进入前三名(见表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除数学外,上海其他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表2 2001年自然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数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
力学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上海 陕西
信息与系统科学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
物理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安徽
化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
天文学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
地学
北京 湖北 江苏
北京 江苏 湖北
生物学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广东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3)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是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
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效率,就其实质而言,是新的知识在一个系统中创造、流动和利用的效率。它取决于诸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之间相互作用的效率。而决定创新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则取决于经济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体系的设计,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和创新文化的氛围。建设知识创新体系,提升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能力的关键是通过制度、政策和环境的作用,提高创新各要素的创新动力、能力和达到创新目标的要素间的互动。从本质上看,创新体系是由存在于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于科技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与交流所构成的。在这个系统中,相互之间的互动作用直接影响着创新的成效和整个经济体系。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知识的循环流转。表3所示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2/3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识流转、战胜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系统失灵是上海自然科学领域知识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长期任务。
表3 上海自然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114
343
275
5122
与国内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7
2526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38
127
118
2360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
独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
其他
26
124
102
1384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2。
2 上海工程与技术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学科在国内的比较优势。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20个学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学、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土木建筑、交通运输9个学科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上海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两个学科国际论文排名第三(见表4)。
表4 2001年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陕西 江苏
测绘科学技术
北京 四川 陕西
北京 湖北 江苏
材料科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上海 陕西
矿山工程技术
北京 江苏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苏
冶金、金属学
北京 上海 辽宁
北京 辽宁 上海
机械、仪表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江苏 陕西
动力与电气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湖北 陕西
能源科学技术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东 黑龙江
核科学技术
北京 安徽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肃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北京 上海 陕西
北京 陕西 上海
计算技术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江苏 上海
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苏 上海
轻工、纺织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广东 上海
食品
北京 江苏 广东
广东 浙江 江苏
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江苏
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苏
湖北 北京 江苏
交通运输
北京 上海 江苏
北京 上海 湖南
航空航天
北京 陕西 黑龙江
北京 陕西 江苏
环境
北京 江苏 上海
北京 江苏 上海
安全科学技术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苏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20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有18个学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别由广东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9个学科进入前3名,其中材料科学、土木建筑、交通运输3个学科名列第二,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轻工与纺织、环境工程名列第三(见表3)。
2)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占主导地位的学科。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8个学科依次是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机械与仪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学、化工、计算技术、动力与电气、交通运输。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最为薄弱的5个学科是测绘科学与技术、水利、矿山工程技术、安全科学技术和食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学科科技发展的主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60%的学科科技发展低于平均水平(见表5)。
表5 上海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序
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
机械、仪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
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
材料科学
0.57576
1.29195
0.67626 4
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
计算技术
0.35117
1.86971
0.51358 6
动力与电气
0.49477
0.42028
0.50252 7
交通运输
0.45473
-0.19787 0.40005 8
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
工程与技术基础学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
冶金、金属学
-0.46472 0.25968
-0.40773 11
轻工、纺织
-0.46716 -0.475
-0.47954 12
环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
核科学技术
-0.72349 -0.79265 -0.75082 14
能源科学技术
-0.79072 -0.50098 -0.78198 15
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
安全科学技术
-0.81005 -0.84276 -0.83462 17
矿山工程技术
-0.8642
-0.85314 -0.88633 18
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
测绘科学技术
-0.89975 -0.85423 -0.91858 20
3)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论文产出与北京差距悬殊。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排在前3名的11个学科中,除材料科学与土木建筑两个学科外,冶金与金属学、机械与仪表、动力与电气、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交通运输、能源科学技术和环境工程9个学科的国际科技论文数均不足北京的1/2。
在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进入前3名的9个学科,除材料科学、轻工与纺织两个学科外,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冶金与金属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计算技术、化工、环境工程等7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均不足北京的1/2。
4)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所示上海工程技术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70%左右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系统失灵成为制约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瓶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上海工程技术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任务。
表6 上海市工程与技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
与国内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94
854
608
19073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
独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
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5。
3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农学和水产学占据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主导地位。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农学和水产学,林学、畜牧与兽医科学相对薄弱(见表7)。
表7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
农学
1.21943
1.45978
1.26327
1
水产学
0.28854
-0.26992
0.2164
2
畜牧、兽医科学 -0.3714
-0.38479
-0.37749 3
林学
-1.13657
-0.80507
-1.10218 4
2)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有相当差距。
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和林学、甘肃的畜牧兽医、湖北的水产学国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在农业科学领域4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农学、浙江的林学,江苏的畜牧兽医、山东的水产学国内科技论文排名第一,上海在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内科技论文无一进入前3名(见表8)。无论是国际科技论文、还是国内科技论文,上海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与国内先进地区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表8 2001年农业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科技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农学
北京
浙江
江苏
北京 江苏 浙江
林学
北京
黑龙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
广东、陕西
畜牧、兽医科学 甘肃
云南
北京
江苏 北京 甘肃
水产学
湖北
山东
广东
山东 广东 福建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4)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
表9所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64%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农业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9 上海农业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数 项目参加人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24
46
38
229
与国内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2
5
4
18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69
124
99
506
独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
其他
9
8
3
25
资料来源:上海市全社会R&D资源清查工作小组。上海市R&D清查数据汇编,2001,73。
4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的学科结构与绩效评价
1)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但与北京仍有相当差距。
在医药科学领域6个学科国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的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四个学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药物学和特种医学两个学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排名第二,中医学排名第三(见表10)。在医药科学领域国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除药物学和特种医学外其他4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10 2001年医药科学领域各学科国际国内前三名地区
国际论文
国内论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预防医学 北京 浙江、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
基础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
药物学
上海
北京
江苏
北京 广东 上海
临床医学 北京
上海
广东
北京 广东 上海
中医学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苏 北京 广东 江苏
特种医学 上海
北京
广东
北京 陕西 上海
资料来源:200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年度研究报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国内科技论文排名中,北京包揽了6个学科国内科技论文的第一,上海除中医学国内科技论文未进入前三名外,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物学、临床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均排名全国第三(见表11)。在医药科学领域国内科技论文方面,上海6个学科与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医学和特种医学国内科技论文不足北京的1/2。
表11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学科发展的综合评价
投入
产出
综合
排名
临床医学
1.495
1.583
1.56579 1
药学
0.89727
-0.15227 0.79183 2
基础医学
-0.33507 0.84777
-0.246
3
中医学与中药学
-0.21555 -0.8431
-0.27284 4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0.69136 -0.64275 -0.70052 5
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 -1.1503
-0.79264 -1.13826 6
2)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中占据科技发展主导地位的学科是临床医学和药学,中医学与中药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科技发展相对薄弱。
3)知识流动不足是影响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的制约因素。
表12所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85%的项目为独立完成,表明知识流动不足是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相对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战胜系统失灵是加强上海医药科学领域科技发展与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表12 上海医药科学领域R&D项目按项目合作单位分组情况
项目参加人
项目数 员全时当量 科学家和工程师 项目经费支出
与境外机构合作
37
124
114
7510
与国内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
与国内独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
与境内注册外商独资企业合作 6
10
7
119
与境内注册其他企业合作
97
195
166
2343
独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
其他
139
125
Abstract: Professional titles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work in personnel manage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th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decision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ut the procedure of professional titles evaluation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still has some insufficiencies, which influence the justification and fairness of the evaluation, as well as teacher’s enthusiasm. This paper gives the auther’s opinions on the improved approaches on professional titles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关键词: 高校;职称评审;改进途径
Key words: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professional titles evaluation;improved approaches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2-0164-02
0引言
高校职称评审是高校人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职称评审是否科学、公正、合理关系到能否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关系到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科梯队的调整,对推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我国高校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职称评审制度,但在实际的评审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如重科研,轻教学;重论文数量,轻论文质量;职称评审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等。如何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对以上问题加以改进,本文作者提出了以下途径。
1建立科学的职称评审制度
目前,地方人事厅和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职称评审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职称评审制度,每个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和要求,把教育主管部门的职称评审制度作为最低要求,根据本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梯队的具体情况,对职称评审制度做相应的修改,使之符合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
1.1 以岗位设置为导向岗位设置是高校人事改革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管理机制。制定职称评审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岗位设置情况和参评人员所在单位岗位设置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职称评审制度,对于不在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严格规定不能进行职称评审,对于不同专业技术评审系列,根据岗位性质,申报相应的系列。因此,在职称评审制度制定过程中,应以岗位设置为导向,充分考虑学校岗位设置的具体情况,各个职称系列之间的差异和因岗位转变后,职称系列转评中会出现的情况,对此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定。
1.2 以学科分布为重点现今,每个高校都有自身的学科分布特点,有优势学科和劣势学科,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和发展目标,在制定职称评审制度时,对于今后的重要发展学科给予一定的倾向,加快学校学科建设发展,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同时,对于文理科,由于学科之间的性质差异大,在制定职称评审制度时,应做不同的规定,促使学校的职称评审制度在学科分布方面,能促进重点学科的发展,保障文理科的平衡发展,以此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1.3 以量化积分为契机由于很多高校的职称评审制度都是一些文字性的条例,对于职称评审的相应要求模糊不清,没有具体的要求,可操作性不强,只对论文的数量进行了规定,忽略了论文的质量;对教学的课时有规定,忽略了教学质量等,造成了评审中的不公。制定科学的职称量化积分细则,可以对参评人员的科研和教学成果的不同等级积不同的分数,增加评审的公平性和导向性,同时,也能激励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和科研质量,促进学校整体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2完善职称评审评价体系
2.1 学生评教和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和专家评教是学校对所有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测的一项制度,一般由教务部门主管,以便对教学质量不高的教师及时进行纠正,保证教学质量。在职称评审中,应用参评教师在任职期间的评教等级进行积分,可以了解该名教师在任职期间的教学质量以及是否进步。因此,教务部门应完善学生评教和专家评教,制定科学的评教指标体系,完善评教环节,保证评教结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同时对评教结果进行跟踪记录,以便保持教学质量档案的完整性,提高工作效率。
2.2 核心期刊认定和论文质量在职称评审过程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一般以地方教育厅规定的核心期刊目录为准。但由于行业和文理科的差异,有些未列入核心期刊目录的行业期刊质量在同行业中领先,甚至高于有些列入核心期刊目录的期刊,因此不能只单一的看是否是核心期刊,还应了解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发表的文章是否和参评人的岗位和专业一致。各个高校应根据学科分布,建立不同学科的核心期刊目录,对教师发表文章进行指导,不能一味地追求论文数量,应在论文的质量上加以提高,在职称评审前,评委应仔细阅读每位参评者发表的文章,以便对文章质量做出正确的判断。
2.3 评委选择学校应建立评委库,选择专业技术水平高、业绩突出、原则性强的专家作为评委,实现评委库的动态管理。各级评委会,除主任委员一人外,其他评委必须从评委库中随机产生,每年随机抽取,保持评审的公正性,杜绝人为因素。对于评委在评审中的不良行为,要严格实行奖惩制度,建立评审专家的信誉档案。
3建立严密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机制是保障职称评审公平和公正的有效保障,科学严密的监督管理机制,能够保障职称评审申报、评审过程和评审结果,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3.1 二级院系审核机制每年职称评审申报前,由院系来审核申报人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评审规定的资格条件,一能减少职称评审主管部门的工作量,二能使院系详细地了解该申报人员的业绩成果,三能确保推荐的申报人的申报材料的真实性。
3.2 职能部门审核机制职称评审工作涉及面广,所在院系,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档案室和纪委等部门与此都相关。对于教学课时和质量的认定、教学获奖的认定、科研成果和获奖的认定、核心期刊认定和荣誉获奖的认定,确立科学的审核机制,规定严格的审核环节和审核细则,由相关部门审核材料的真实性并盖章确认,能有效地保障材料的真实性。
3.3 公示和反馈机制公示和反馈机制能够使全校教职工了解申报人材料情况,能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评审过程的公正性。对于申报人的材料,学校要在评审之前及时公示。在院系审核后,在全院系范围内对推荐的申报人材料进行公示;职能部门审核后,对申报人材料进行全校范围内的公示;评审结束后,对评审结果在全校范围内公示。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对于在公示期间,对申报人材料提出的异议,相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审核和确认,给予检举人符合事实的答复。
参考文献: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导师组;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刘金宁(1979-),男,河北衡水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讲师;邵天章(1967-),男,河北正定人,军械工程学院车辆与电气工程系,副教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06-02
目前军队研究生教育存在规模缩减、生源单一、导师研究方向分散、学位论文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军队研究生培养有关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一、问题现状
1.研究生生源单一
由于近年来军队院校增加了本科应届毕业生参与分配的比例,使得读研人员日益减少。为了补充生源,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注重了对国防生的宣传引导,使得研究生生源以国防生为主。这些学员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也存在基础参差不齐、专业知识不对口等问题;另外,适应军校环境、培养军事情结、熟悉科研背景、学习专用技术等方面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与研究生实际的学制2年3个月存在一定的冲突。
2.培养规模缩减
根据有关文件要求,目前军队研究生培养规模处于压缩趋势中,使得部分单位很多学科的年均培养数量不足,未形成规模效应,对于一些上水平、上规模的课题仍是单人孤军奋战,且仅从某一侧面或某一方向上进行研究,宏观考虑和把握问题的能力不够,反映到论文上显得任务方案单一,不上档次。
3.导师对学科方向的研究和把握不清晰,重视程度和指导力度不够
由于保密等问题所致,部队研究生导师与外界学术环境交流较少,跟踪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的步伐较慢。有些导师甚至不能清晰地掌握自身学科在武器系统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还处于自己做什么课题或承担什么任务而后转嫁到学生身上的惯性培养模式,未从学科角度深入地思考问题,梳理方向,凝练目标;由于部队有专门的研究生管理单位,安排的事务较多,导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不足,双方静下来研究问题的时间不多,未形成师生共同研究问题、集智攻关的良性互动局面。
4.研究生对课题研究的兴趣和精力投入不够
反映到选题环节,就是熟悉一下课题立项报告或任务书,了解是什么问题就行了,并没有从理论上深思,从应用上拓展来深入考虑问题;反映到学术论文上,仅发表了一些工程应用类文章,不上档次,很难进入SCI、EI检索,甚至是拼凑文章,应付指标;反映到学位论文环节就是课题立意不深刻,理论基础不扎实,试验数据可信度差。
5.由于未来研究生就业问题所致
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军事素质和科研水平并重。在有限的两年时间内,用在军事素质培养上的时间较多,导致学生做课题和写论文时间有限,精力分散严重,限制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在科研上的学习兴趣不高,苦于应对各种活动,随大流的思想根深蒂固,不能焕发学习和科研攻关的热情。
以上问题的出现,除了与军队研究生教育政策导向相关以外,还与培养单位的培养模式、培养制度、导师现状、学术氛围等密切关联。除了第一个问题是由于军队大的政策背景所致较难改变外,其他的问题都可以想办法解决。为此,急需在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研究生学术管理、凝聚导师队伍科研方向、加大奖惩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二、应对策略
为了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军队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面按照“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提高质量;积极稳妥、务求实效”的原则提出加强军队研究生教育的应对策略。
1.创新培养模式
军队院校研究生培养可采用导师负责、导师组把关的培养模式。导师组密切跟踪开拓学科热点技术问题,挖掘发现高水平科研课题;导师对学生研究工作进行全程跟踪、辅导,导师组会同学生根据时间节点安排研讨、交流;对于学生的选题思路、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论文、学术成果,导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要求,导师组要开会研讨,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对相关工作进行研究,形成指导意见。即形成“导师跟踪技术前沿、发现热点课题、联合指导学生,研究生乐于开展研究、合力技术攻关、奉献智力优势”的良性互动培养模式。在该模式下,逐步形成“凝聚科研方向、凝聚导师团队、凝聚学生力量”的“三凝”运行机制,实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和效益的最大化。
2.建立导师组培养制度
(1)导师组的组成和任务。以学科主流科研方向为牵引,选配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研究生导师成立导师组,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指导团队。导师组要拟订本学科的主要科研方向和培养课题;导师团队要做到学科资源统筹规划,并加强学习,跟踪学术前沿,多进行沟通协调;对学生的科研方向和课题进行严格把关,对全过程要严格监控;对课题关键技术问题要进行师生联合攻关;对学位论文和学术成果要进行集体鉴定评价。
(2)导师组重点工作。
1)导师组要加强学习,凝练、设计科研课题,把好选题关。导师组成员要在解放思想、拓展思路、加强学习的基础之上,以本学科与军队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技术体系作为主流研究方向,凝练、设计科研课题。若导师原先的科研方向没有很好的拓展空间,建议学生选择导师组拟订的科研课题。导师组要定期安排学术研讨,对学科内热点技术问题进行广泛研讨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凝练科研方向,达到交流成果、发现问题、总结提高的目的。
2)课题研究过程中导师组成员与学生之间要合力攻关,争取高水平研究成果。成立导师组旨在形成合力,集智攻关。课题实际研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导师组成员的智慧,做到:导师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不耻下问,把每个成员均作为自己的导师;导师和学生之间营造和谐向上、集智攻关等良好氛围,力争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3)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加强沟通协调和组织管理,统筹规划科研学术资源,保证时间和精力投入。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扎实推进、稳步实施,导师组要跟踪课题研究进展,监控研究全过程,遇到问题要组织协调导师团队以及教研室资源进行解决。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关心的基础之上,要制订有关制度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保证课题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4)重视学术论文的写作和发表环节,争取高水平研究成果。学术论文的投稿杂志档次、收录等级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要高度重视发表学位论文的环节,从论文的立意写作、内容把关、格式要求、投稿技巧等方面导师组成员要给予帮助,学科主管单位要给予必要的经费激励措施,争取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提升学位论文的认同度和起评点。
5)学位论文写作要凝练成果,严格把关,精益求精。学位论文是研究思想、实施过程、科研成果的总结,在写作前导师组成员要和学生全面充分总结,凝练研究成果;在写作内容和文字上要严格把关,杜绝抄袭和引用不恰当等问题出现;在定稿之前要按照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反复修改,做到格式和内容完美无瑕,精益求精。
(3)改革创新环节。在导师负责、导师组把关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力争研究生培养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发挥学科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的集体智慧,在学科重要科研方向上深挖科研亮点,凝练学术课题;拟定每年的固定时间召开导师组科研学术工作研讨会4~6次,对学科内的科研学术热点问题进行广泛交流研讨;研究生课题设计以主流科研方向为牵引,力争一届、多届学生在重点方向和课题上联合、持续攻关,形成合力,争取高水平学术成果;学生选题要以重要科研课题为依托,在保证学生自身学术研究进程和成果的前提下力争为学科主管单位科研学术工作发挥最大的效益;改善办公条件,对学生进行相对集中的管理,构建学术空间,为学生随时交流创造条件;学科主管单位要加大对学生的关注、管理力度,采用多种形式(比如改善办公条件、科研课题合作、开展体育活动、节假日聚餐等)构建相对宽松的工作生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学术气息和人文关怀。
3.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为了促进有关举措的顺利实施、提高运行效益,对有关研究成果和问题进行合理奖惩,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
研究生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要给予奖励,对SCI外文期刊收录、中文期刊收录、会议收录、EI外文杂志收录、中文杂志等收录的给予额度不等的奖励;导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要给予奖励,包括SCI外文期刊收录、中文期刊收录、会议收录、EI外文杂志收录、中文杂志收录等。学位论文总装评优和全军评优的要给予导师、导师组、研究生相应奖励。鼓励研究生和导师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并在经导师组一致认为对课题研究有帮助、同意参加的前提下给予经费资助。给导师组成员发放研究生指导酬金。
在培养过程中,若研究生论文盲审未通过,除学院的惩罚措施外,可在学科点上取消该导师下年度的招生资格,并扣发研究生指导酬金。
三、结束语
针对军队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良性互动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出了健康的运行机制,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并给学科主管单位带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研究生 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9-156-02
1 引言
研究生群体是高层次人才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同时,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同时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中多处提到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自主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要培养出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就要明显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积极响应党政府号召,把我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各高校纷纷提出其创新计划,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断开拓。
2 改革招生渠道
2.1 研究生招生需要加大跨学科力度
学科内的研究和交流能够增加对本学科领域理解的深度,但是在广度上还有待发展。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去解决,因此在研究生招生的环节可以加大扩学科招生的力度。跨专业招生,吸收了不同专业领域的学术氛围,可以达到扩展思维、集思广益的效果,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加大招生政策改革具体操作,可以着手于考试科目的综合性和基础性改革,减少纯专业性科目,从而有意识地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在考试中可以选择一些学科交叉的热点问题作为试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解答同一问题。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报考,推进按一级学科招生或跨学科联合招生。
2.2 改革考试内容取向和评价方法
研究生的选拔、录取,其本身就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因此在考核中逐步增添对其创新性的发掘和考察是一个改革的方向。鼓励以考核知识为主体的选拔机制转向以考核综合能力为主体的选拔机制,一方面在考核对考生学科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同时强调其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并将创新能力、学术潜力作为考核学生的一个重点。对某些特长突出、具有创新方面的人才,应扩大特招生的比例,尽可能地将真正有创新潜能的学生录取进来。
2.3 应对研究生培养中的近亲繁殖现象
为了防止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近亲繁殖现象出现,应调整研究生的招生范围,适当减少招收本校毕业生。各高校之间可建立互相推荐考生制度,保证优秀的学生在不同的教育环境中接受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高校之间也可建立保送生制度,确保生源的质量。
3 实行多方位综合培养模式
3.1 实行多学科交融的培养模式
现代科学的集成与交融的发展趋势,使得学科之间相互渗透,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已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取得突飞猛进新动力。因此,实行多学科综合培养制度,不仅在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还有利于学科的优胜劣汰和新兴学科的发展。通过学科创新培育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通过跨学科建立的创新平台,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支撑条件。
3.2 调整培养方案和改革教学方法
首先,要科学、合理的规划课程。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增加学术前沿信息和学科交融课程的传授,以达到扩展知识视野训练创新思维的效果。其次,要改进教学方法,变教师的主导式教学为讨论式教学。学生在探讨过程中提出自我的解决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增强问题探讨的丰富性和敏锐性。在国外,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构成他们学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做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3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交流
研究生培养与企业能长期联姻,对企业和学校是一种双赢策略。学生将最新科学技术带到企业,为企业的科研创新带了新的源泉,提高了企业整体高新技术水平;而企业吸纳学生,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去把握学术研究的方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模式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1)科研承包。指企业提供资金,校方对科研项目独立承包,进而大学获科技成果专利权,企业享有专利成果生产权。
(2)合作研究。由企业和大学共同建设与管理。该研发中心既是企业的研发中心又是学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双方按国家有关法规以协议形式确定知识产权关系和利益关系。
(3)科学园。以大学和科研机构为技术依托,联合工业生产企业合作兴办高新技术密集区。
实践证明,这些合作培养模式将为我国培养出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对国家创新科技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
4 优化培养模式的分化与整合
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不仅需要学术型的人才,同时需要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唯其如此,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当前和长远需要的多层次、多规格人才。
4.1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分化
研究生群体年龄与阅历的不同直接反映在研究生教育的层次上。研究生教育要考虑不同学位类型的差异,形成互补、协调的功能发挥机制,才可能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不同分类的学位对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也有别。学术型学位是在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领域里所授学位的统称。如法学学位、文学学位、理学学位、工学学位等,它是以研究性为主,最后以研究论文为主要成果。而专业学位是在专业领域所授学位的统称,如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等,所属专业的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实际应用,是以课程学习为主,同时也要求撰写论文。
“各级专业学位与对应的我国现行各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因此,对于同一层次,即使是最高学位,不同学位类型的培养目标和过程显然也是不同的。学位的多样化既是研究生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结果,也正是来来坚持和发展的方向。
4.2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整合
研究生都要经历系统化专业理论学习,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形式、学习方式和实践应用等方面均有内在性的共同点,使得创新能力培养的整合成为可能。在以能力训练和知识创新为主的科研实践活动上,参加实践活动是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组织能力、工作能力和达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的形式显然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科研活动、教学活动、岗位实习等,这
都是真正的将知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体现了教育的本质。
5 营造自由宽松的科研环境
5.1 创新的氛围是创新人才的摇篮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学校可以经常性举办学术论坛、前沿科技讲座,使得研究生及时掌握学科的最前沿的动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激发新的思想的产生,最终达到拓展知识、开拓视野的效果。同时,也应该重视研究生的校际交流,其中包括学术交流、共享公共课、讲座、图书资源、公派出国留学等,通过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可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同时也对提高知识水平、开阔视野有好的帮助,这些无疑都是“创新”必不可少的准备。
5.2 合理的育人机制
合理的制度不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激励。对于研究生教育也是如此,好的机制能够激发研究生的潜能,促进积极自主的学习和研究。相反,如果机制过于宽松无序,会滋长一些惰性;硬性规定过多,增加研究生的负担,抑制了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产生。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育人机制是强制性和自主性、效率和效益的博弈。改革的方向就是达到减小研究生束缚的同时,尽最大可能的激发研究生的潜质,促进个性的发展,使得研究生积极自主的去从事学术研究,这是建立一个合理的育人机制的内在的要求。
5.3 完善导师培养机制
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导师的指导和榜样作用有可能无形中抑制研究生知识视野的开拓,间接影响其学术素养、价值判断甚至创新人格的形成。在完善导师培养机制上,一方面,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促进学科交叉和导师队伍组合的多样性,并积极聘请校外优秀人才做研究生兼职导师,以便于组建导师团队,达到联合培养的目的: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导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导师也应尊重学生个性和兴趣,对一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能够去设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因材施教。对研究方向相近或相同的研究团队,提倡组建导师指导小组(校内外导师可按一定比例分配),通过导师小组全面指导研究生或研究生团队,增加跨学科选题。目前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有益探索还很少,需要不断探索中发展和完善。
5.4 完善学位论文评审机制
研究生在开题前认真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鼓励他们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同时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其选题进行严格审定,多角度考虑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及创新性。论文创作中期应建立严格的中期考核制度,对研究生的研究过程进行及时的督促考查。而在后期,也就是研究生毕业论文最终评审阶段,应进行“双盲”评阅,即由高校研究生院从专家群中随机拙取专家进行评阅,这样研究生及其导师在论文评阅前将无法知道评阅专家姓名,同样评阅专家也无法知道待评阅研究生的姓名,从而保证评阅结果的客观公正。
对于论文答辩,更要健全和规范,高校研究生院应主动安排答辩委员会成员,避免人情答辩。答辩不合格者,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同时审核指导教师的研究生指导水平,以保障研究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研究生导师的责任心。论文优秀者,应对其本人及导师进行奖励,并推荐参加学校和其它优秀论文评选。对于部分研究生,如他们的学位论文具有创新性,即使实验结果并不完好,只要他们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具有较高水平的论文,也可参加答辩,通过答辩后,一样可准予毕业,这样可以激励研究生选择具有创新性的课题,从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有了长足的发展,在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和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教学及管理部门所面临的共同任务。研究生毕业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的体现,是衡量其能否获得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其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经济法律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毕业论文的写作,最重要的是选题。论文选题就是文章将要阐述的主题,是经过挑选确定的研究方向、方法、内容和途径。要做好论文,提高论文质量,首先要有好的选题。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往往是学生学术生涯的起点。因此,重视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对学生的论文选题给予适当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一、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特征
1.学术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管理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对现实经济问题的及时反映,经济法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普遍关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学术性、先进性、独创性是学术论文的基本特点,学术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证毕业论文中学术性和现实性相结合,既可以是直接对一些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学理探讨,也可以是在宏观的现实背景下对一些纯学术问题的新发现、新探讨和新拓展。考虑到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与学科专业论文的区别,其对现实的关注和联系并不是直接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答案,而是通过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探讨推进理论创新和学科发展,或是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从学理上探寻对策和给出一个较为理性的思路。经济法专业硕士生在选择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时,一方面要敏感认知现实经济关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论文的理论水平高度。
2.专业基础与法学前沿问题相结合
作为经济法专业硕士的毕业论文相较本科生论文而言,对论文的学术性要求更高。硕士毕业论文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检测,但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总结和复述,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基础研究并且探讨学科发展中的学术问题,或是为一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撑。一句话,作为学术论文,它旨在考查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毕业论文实质上是学位论文,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与学生所学专业和所要申请的学位挂钩,要在本专业领域内选择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论题。因此,经济法硕士毕业论文选题不仅要立足于专业基础这一根本,而且要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研究动态来确定研究方向和课题,把对法学前沿问题的把握与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相结合。
二、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中的主要困惑
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真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在一定意义上,发现和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论文选题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凑热闹、赶时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认真地思考和论证,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无能力、基础如何。
1.不能正确理解创新标准
有些硕士研究生考虑到写作时间有限和自身的理论基础,在短时期内往往很难形成新的理论,为符合毕业论文创新的要求,于是在选题是一味求创新,选择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经济法前沿问题,结果在实际写作中无法把握选题,也很难找到相关资料作为帮助,最后只能放弃选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对论文创新标准的理解不准确。其实,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人们对某些问题的认识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体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有推翻现有学说,另创一个新的学说或体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有推动、有帮助,对人们的认识有启发、有拓展,能对学科发展增添“一砖一瓦”,都称得上创新。因此,创新不仅是推陈出新,提出新学说、新观点,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发现和补充新材料,开启新视角,做出新论证,引进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语言表述。即使能较为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一个未被注意的新问题,一时又未能解决,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在当前这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经济关系纷繁复杂,经济法所涉内容也十分广泛。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在选择论文选题时,有时很难判断所涉问题的重要性。例如:有学生因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计划写“企业工商登记法律问题研究”。这个选题表明上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是个可行的选题。但仔细推敲,在这个制度中如果是探讨工商登记的内容,则成为具体的经济技术规范的推敲,容易写成工作报告:如果从工商登记的程序探讨,则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法研究内容有所偏离:如果从企业行为角度分析,则偏向于律师实务研究。很难从理论高度进行发挥,提出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只有从企业的市场准入一般规则角度探讨企业工商登记的相关问题,才是比较好的选题。但这样的话,论文选题变成了“市场准入一般规则研究”。因此,经济法研究生在做毕业论文选题时,首先应该注意考虑选题的理论基础,能否有适当的理论可以用来分析该问题;其次再考虑选题的现实意义,是否值得花时间去深入研究来满足现实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选题的价值。
三、对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几点建议
1.选定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选题,就是选择什么样的专题作为自己学习、研究的具体方向。经济法所涉内容比较繁杂,学科之间差异性也较大。例如:市场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点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异,而每个人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确定自己的选题,首先要对几年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作简要的整理,总结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长,对哪些只是一般了解,从而将注意力凝聚到最能体现和发挥自己知识特长的某一点上,以此为基点通过了解和把握经济法学术动态,找到合适的研究课题。
2.结合学界研究主流方向来判断选题
不同时期学术研究的注意力、侧重点等总会不同,相应地在法律研究过程中会有一些相对研究集中的热点问题。毕业论文要合理选题,应尽可能全面了解和把 握学术动态,对经济法领域所讨论的各种问题及其代表性观点、学说均应有基本了解,同时又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基础和兴趣有所侧重,突出重点。这样能够保证自己的论文有足够的资料来分析论证。经济法学术研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存同求异”的过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统一平台。对经济法硕士研究生来说,先准确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说,才有可能正确运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而“求异”是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样才能体现自己论文研究的价值,才能推动学术发展。特别是对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必要一味跟风作为选题,因为如果是热点问题,许多学者都从多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的探讨,对硕士研究生而言,选择这样的题目风险比较大,很难发现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观点,容易造成最后写作的困难。
3.选择合适的角度建立选题
论文选题是对平时所学知识的一个梳理过程,也是对平时所思考的问题的梳理和总结过程以及二者的综合过程。经济法研究领域中许多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可以在对所学课程有了基本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上,从自身的角度综合运用各种思维方法来进行选题。例如:在财政制度领域,长于理论抽象思维的学生可以考虑研究财政法的本质、财政法的基本原则、财政法律制度在经济法中的法律地位等问题;偏爱实证研究的学生可以分析具体财政制度,如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预算法的完善、财政体制的改革等等问题:擅长比较研究的学生可以通过历史分析中国财政法律制度变迁、结合其他国家财政法律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无论在经济法的哪个领域选题,都存在一个怎么思考和总结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同向思维和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式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各种方法,以明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兴趣与所长,以及当前学术动态中的定论、争论、未论所在,并从中找到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查阅大量文献,提炼选题,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基本功的培养。
4.查阅相关文献来辅助选题
选题的判断必须建立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特别是在确定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论题是不是有相关资料来加以铺垫。“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大量文献资料的参考很难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论文。在经济法研究中确实有一些领域研究学者很少,这样导致相关的文献资料也很少。例如:对我国特殊形态的一些企业的现状以及法律调整,如集体所有制企业、建设兵团等方面研究资料就非常少。由于毕业设计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设在毕业前夕,很多同学将绝大部分时间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学都很难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原始资料现场调查和研究,只能进行二手文献的查阅。因此,在选题时应该考虑现有文献的基础,对文献进行初步的查阅,这样可避免最后写作过程中因资料来源的单一而削弱了毕业论文的说服力。
总之,论题选得好,可以使毕业论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论题选得不好,不仅会为收集整理资料、提炼论点、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动笔写作带来一系列的困难,而且有可能造成论文写作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完成写作,论文质量也堪忧。经济法硕士研究生选题时要广泛阅读相关经济法学文献,及时与论文指导老师进行沟通,通盘考虑自身的兴趣爱好、思维习惯、时间精力等因素,适当选择毕业论文的选题。
医师职称晋升考评制度是培养医师队伍,促进人才成长和医学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临床医学是经验学科,必须经过临床实践,临床经验的点滴积累、不断总结和持续提高,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师。全国政协委员、总医院副院长范利认为,现行医师职称晋升考评中存在重论文科研,轻临床实践现象应该值得重视。
近年来,现存医疗机构对医生的晋升职称考核体系是一种以医疗和科研并重的考核体系,但实际上这种体系逐渐演变成了“唯科研”“唯论文”论。很多部门及医院把论文,科研成果作为医师晋升的必备条件,而缺乏临床能力的量化指标。
“医师职称反映的是临床工作能力,主要看其处理疾病的娴熟程度,诊断救治的技术水平,对待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个胜任工作,深受病人欢迎,具有敬业精神的医师,其能力并不能单用外语、论文、科研成果来证实。”范利说,医生的职称评审脱离临床实际,许多学历高,科研论文数量可观的人不会看病但可晋升高职称;而那些诊疗经验丰富,深受患者喜爱的医生却因为论文数量不够而在晋升的路上屡屡受挫,严重挫伤了医生临床工作积极性。
范利认为,逼迫临床医生加大精力忙于从事科研写论文,只会导致医疗质量滑坡、科研急功近利、论文造假泛滥、医生队伍不稳等严重危害,将使我们的医改面临严峻挑战。
针对现行临床医师职称晋升考评制度,范利建议:
首先,标准分开,侧重考核临床医师实际工作能力。临床医师职称晋升考评总体思路应该大大增加临床能力考核的权重,以临床能力为主,科研学历为辅,侧重实际工作的能力,即处理疾病的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胜任相应的职称要求,完善对医生实际临床水平的考察标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可以根据医院的性质对医生进行分类,比如社区医院可以不做或少做科研,三甲医院应该对研究型和临床型医生晋升职称评审标准要有区别。
其次,区别对待,鼓励临床医生从事真正的临床科研。当然让晋升之路不要重论文,并非排斥临床医生搞研究。临床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医生的技术提高和业务进步,离不开科研;而没有扎实的临床知识和积累经验,谈科研只会成为一句空话。好的临床医生必须懂基础、善思考,在临床工作中搞科研,在科研中指导临床工作。在医生能力评估体系中不应过分强调SCI的重要性。
还有,重视试点,建议采取不同的医师晋升标准。医师职称晋升制度的改革应该朝“多样化、灵活运用”方面发展。国家可以制订临床医生职称晋升指导标准,由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具体标准,无需采用一把尺子来度量或“一刀切”。建议采取单位聘任和职称晋升相结合的方法,针对不同岗位的医务工作者,会套用不同的职称晋升制度,更实用,更易操作。职称作为医生临床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其标准首先要看得好病。
【关键词】地质矿产研究;基本管理制度;专业技术管理
1、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
1.1 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
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以“成矿研究”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机制、成矿机理、形成机理、形成机制、成矿大地构造背景、成矿环境、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成矿系列、成矿系统、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等问题。
地质矿产基础研究的核心是矿床成因研究,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机制、成矿机理、形成机理、形成机制、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及成矿环境等问题。地质矿产应用研究的核心是成矿预测研究,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成矿系列、成矿系统及成矿模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属于应用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找矿靶区、找矿方向、找矿前景及找矿远景。
1.2 地质矿产研究的职业定位
地质矿产勘查(矿产地质勘查)过程中,通过地质勘查工程(槽探、井探、硐探、坑探、钻探)的布置和实施来确定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产资源储量;需要研究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等,特别是要研究确定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等。
根据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勘查工作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各阶段任务如下:
(1)预查阶段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调查、极少量工程验证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预测的矿产资源量。
(2)普查阶段是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进行一定数量的各项野外工作以及概略研究,确定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并圈出详查区范围,估算推断的矿产资源量。
(3)详查阶段是进行系统的勘查工作,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制或破坏矿体的因素,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估算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
(4)勘查阶段是运行各项系统的加密工作,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制或破坏矿体的因素,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估算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并通过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投资和设计确定生产方案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是地质矿产研究工作的基础。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可与地质矿产勘查专业合起来统称为“地质矿产勘查与研究”专业(职业)、“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职业)或“地质矿产调查评价”岗位(职业)。这样有助于地质矿产勘查事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对地质矿产研究事业也是有利的。
2、地质矿产研究专业技术管理
2.1 地质矿产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
经过刻苦钻研,笔者建立了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及地质矿产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2010年7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获得第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2)笔者撰写的三篇论文2011年发表于国家级科技类期刊。《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发表于期刊《科技与生活》,《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发表于期刊《中国科技博览》,《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主要内容探讨》发表于期刊《科技与生活》。
(3)2012年元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发表于国家级期刊《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5月,这篇论文获得四川西部文献编译研究中心“科学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实践成果”一等奖。
笔者对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的论述,标志着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阐述了地质矿产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进行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方式。
2.2 地质矿产研究专业技术管理
和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一样,专业技术管理也是一个管理门类。项目管理是包含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及专业技术管理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地质矿产研究项目管理也是如此。
2008年元月,江西省物化探技术勘测院设立地质矿产研究领导小组,这是单位内设的专业技术管理机构,目的是为了建立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为了进行地质矿产研究专业技术管理。根据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特点,笔者认为地质矿产研究专业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专业技术发展创新、专业技术推广应用、专业技术保密等方面。这几个方面的专业技术管理在笔者2011年、2012年发表的论文中都有体现。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01-2002,钨、锡、汞、锑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北京:地质出版社,2003.
[2] 游小毛.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J].科技与生活,2011(2).
[3] 游小毛.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J].中国科技博览,2011(16).
[4] 游小毛.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主要内容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1(15).
[5] 游小毛.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2(2).
1.1科学论文学习的自主性不足
当前,多数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很被动,鲜见研究生能将科学论文学习转化为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从而主动、广泛、定期和深入学习科学论文。其表现在于: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必须是由导师督促才能部分完成,比如大部分研究生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导师推荐的全部科学论文。而针对学院而言,尚有许多跨专业、跨学科的研究生,在研究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对自己专业不够熟悉,缺乏有效规范的阅读指导。这种情况导致其在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选择上把握不够准确,科学论文学习存在盲目性。很少有研究生会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而广泛、自主地涉猎相关知识。同时科学论文的系统学习缺乏清晰的计划性和目的性。由于多数中药学研究生自身英语水平的限制,阅读外文科学论文的能力相对较差,导致很多研究生对于资料中所涉及的内容难以把握,无法抓住论文的核心和重点,致使看不懂,同时也造成厌学和消极的外文阅读心理。
1.2欠缺系统筛查从而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首先,缺乏系统而全面的论文检索水平。科学论文的检索和查阅是研究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直接决定了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掌握资料的丰富性和可靠性,从而影响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的效率和效果。在以往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通常缺乏对论文检索和查阅方面知识的系统培养。即便在检索手段和资源比较丰富的条件下,也很少有研究生对科学论文检索方法和知识作深入的了解。研究生最常见的通病就是直接通过网络,比如百度或谷歌等,随意而凌乱地查阅支离破碎的信息。其次,缺乏系统整理论文的能力。科学论文的梳理和综述是研究生培养学术能力的基石,能否从众多的科学论文中遴选和精炼出有效的信息,对研究过程来说至关重要。而实际上,相当多的研究生在浩渺的科学论文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无关的,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略读,他们并不了解;囫囵吞枣一通阅读后,他们分辨不清哪些是可以舍弃的,哪些则是需要细致整理加以分析的;分析后对科学论文也很难做到层次分明、精准有效的提炼。再次,对科学论文的理解缺乏准确性,尤其体现在非母语论文中。准确无误地理解论文,一方面是治学态度严谨的表现,另一方面也是研究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论文内涵理解的准确可以避免断章取义,使研究生的学术论文理据分明,言之凿凿。而事实上,在研究生的论文使用过程中断章取义的现象并不少见。
2科学论文学习与科研能力提升的途径
研究生阶段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手段是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聆听各类学术报告,以及大量地阅读科学论文。科学论文研讨课有助于提高研究生查阅科学论文、汲取学科领域前沿知识的能力;研究生通过真正的研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立论与逻辑思维能力,亦可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科学论文研讨课还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2.1培养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的自觉意识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产生兴趣是提高研究生科学论文学习自觉意识的重要途径。阅读兴趣,一方面来自于导师的引导,在研究生初涉学科领域时,由于涉猎不深,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对自己的学科显得兴趣不足,这时需要导师将研究生引入学术殿堂,带入科研实践,向研究生昭示学术的魅力。笔者在研究生科学论文研讨课的实践中,在科学论文的选取上给予研究生一定的指导:①选取中药学领域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学术影响的中英文科学论文,供研究生查阅,这些科学论文应能反映国内外本学科或领域的最重要学术观点和最新成果,使得研究生接触到最权威、最重要的学术思想;②有意识地帮助研究生选取与当前时事热点相关的科学研究内容,比如每年度的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科学家的相关论文,提升研究生对热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兴趣,帮助研究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③引导研究生学习导师的科学论文和与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论文,帮助一年级的研究生尽快熟悉导师的研究领域,尽早进入科研氛围。
2.2授课方式灵活、开放,与研究生积极互动
论文研讨课的科学论文学习是课程的内容,研讨则是课程的授课形式。就课程的授课方式而言,强调“研讨”,即以研究生讲解自己阅读的科学论文为主、教师引导点评为辅、研究生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组织和引导研究生对专业科学论文的阅读和讨论,充分调动研究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研究型学习的氛围,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论文研讨课不仅要求研究生要阅读大量的科学论文,学会查找科学论文,而且还要积极参与课堂讲解和讨论。研究生除了阅读教师指定的科学论文外,还需通过网络或学校图书馆的国内外专业数据库来查阅与课程主题报告相关的科学论文资料。每一位学生在阅读、分析科学论文的基础上,写出科学论文学习报告,并制作出一份PPT用于课堂讲解。每名研究生都需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是课程教学的最大特色。论文研讨课要求研究生自己去阅读、探究、讨论科研科学论文,并予以综合提炼,从中发现问题,甚至提出研究课题,这样就把学习、研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研究生,使研究生成为真正的“研究生”,教师则从中进行点评指导。
2.3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的建立
授课方式的灵活并不代表课堂松散无组织,有效的教学制度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前提。建立研究生“值周组长”制度,搭建共同学习的平台,积极引导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科学论文研讨课程包括“讲解环节”、“讨论环节”及“点评和总结环节”。“讲解环节”由研究生“值周组长”在上课开始前对阅读过的科学论文进行15~20分钟的讲解,内容包括科学论文的主要观点、所应用的方法、结论、对该领域的贡献以及科学论文当中存在的问题等。“讨论环节”是针对上述讲解的科学论文,同学和教师提出疑问,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时间为15~20分钟。最后的5~10分钟是教师讲解的过程,做出总结和评定,包括指出科学论文讲解不足之处,补充涉及到该领域的相关知识及相类似的应用方法等。总之,每一次授课前负责的教师都要做好细致的规划,课堂上也要随时掌控课堂节奏,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科学论文研讨课的作用。
3完善的监督及评价机制
论文研讨课的实施,需要结合中药学研究生的特点,专门建立以科学论文学习为基础的学期考评制度。考评工作首先应建立研究生导师组,由导师组负责,主要起到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导师组的主要任务在于:一方面要为研究生设置严格而适合自己学术发展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一方面还要对研究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及时而有效的解答,指导和引导研究生阅读向着纵深的方向发展,辅助研究生开拓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兴趣点。导师组还要阶段性地对研究生的阅读状况进行调查、考核并做出科学的评价,以便及时地调整研究生的科学论文学习方案。经考核后,对效果不佳、未能达到预期的研究生提出批评和改善意见;对研究方案不适合的研究生,导师组要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做到因材施教。最后,制定详细的考评标准,通过多环节多步骤的考核评价体系,避免可能出现的个人主观评价差异。成绩评价从选题、PPT制作、课堂报告、课堂讨论、出勤、课堂后问题总结回复等多方面多环节给出,并且增加研究生打分环节,加强研究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责任感。
4展望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特色;质量保障;措施
作者简介:张华杰(1973-),男,河北保定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部,讲师。(北京 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科研立项课题(课题编号:2012GJZD0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3-0008-02
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递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已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它作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知识结构与能力等方面都与工学硕士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培养质量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中心和生命线,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如何确保培养质量、突出工程应用性和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则是各高校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对此采取措施应对。
一、在培养方式上,应充分发挥“双导师制”的优势
“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大特色。在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双方导师在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指导上的特长,落实好专兼职导师的岗位责任,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校内专职导师除了要具备较高学术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工程硕士在校内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理论上的问题可以请教校内导师加以解决。校外兼职导师一般是常年工作在工程一线具有丰富工程实践和工程管理经验的工程科技人员、企业高管、技术精英,如果遇到工程实践上的问题可以向校外兼职导师请教研讨,帮助解决。通过这种双方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共同保障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如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近几年就根据合作培养协议聘任了145名工程硕士校外兼职导师,他们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工程实践指导、论文环节、课题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好技术质量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在培养方案上,应充分体现工程针对性的特点
培养方案是结合培养目标确定的,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依据,明确了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和主要环节。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要与工学硕士培养方案有明显区别,应突出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要求,按企业和工程部门的实际需求宽口径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充分体现工程性特点,突出鲜明的实践性,要能够体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培养方案在要求掌握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强调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方法,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应实行灵活的选修制度,提供足够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爱好进行选修。可探索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学习,拿到规定的学分就可以进入论文环节,进行答辩。
三、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复合性
构建工程硕士合理的知识结构首先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结构体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因生源中没有实践经验的应届本科生较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强调专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应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领域设置,由过去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工程为导向”,突出“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的特点,把培养目标牵引和适应企业需求作为工程硕士课程计划应坚持的基本原则。课程设置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以符合企业需求为第一标准。同时,课程应按一级学科甚至跨一级学科来设置,以体现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和综合的特点。设置宽口径课程不是简单地进行学科专业的“拼盘”,而是以某一专业为主,向邻近学科、专业拓宽,并按主体专业授予学位。拓宽培养口径的核心问题是依据学科、专业的内在联系,坚持以综合为主的原则,重新组织课程体系,着眼于为学生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知识结构。根据相应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和口径的要求,不仅要掌握本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要掌握跨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强调复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四、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学改革要着重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避免出现单纯知识传授的填鸭式教学,将课堂搬进实验室、工程现场,在保证学科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启发、活跃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方法上要将课堂讲解、案例研讨、团队学习、专题讨论、现场教学、实验模拟和专题讲座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以及创新能力和研究实践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要将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提炼,重点突出,使之能体现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因此,应选派具有较丰富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任课,他们能较好地将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又教会学员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可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授课或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成果。
五、在教材建设上,应编写系列工程硕士专用教材
编写适合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需要的教材是目前的迫切需求,也是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基础性工作。考虑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的区别,工程硕士的教材内容不宜等同于工学硕士,应多着重阐明理论基础,讲清基本概念;要联系实际,列举典型案例;要与时俱进,注意拓宽和加深工程技术知识;要削枝强干,删减繁琐推导,对数学模型进行不失真的简化。另外,工程硕士的教学应该强调案例教学的作用,特别是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应组织相关学科、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工矿企业的高级技术专家,借鉴国外先进的案例教材并结合我国的实情合作编写一系列适合工程硕士特点的教学用书。工程硕士教材建设问题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和搜集翔实的资料,并通过实践检验,这方面必须下苦功夫花大气力。
六、在师资选拔上,应强调具有实际的工程背景知识
教学师资、导师的工程背景和素养是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必须要针对性地加强“教师—工程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校内选拔、兼职选聘、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原则,突出工作背景、项目研究背景,高标准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选拔校内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教师进行授课;另一方面,应主动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从实践工作部门引进一些高水平专家、聘请兼职教授等方式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工程硕士教育师资队伍。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老师的准入制度,改变以往按照教学课时数、论文数、得到的科研经费数、获得奖项数等的教师考核模式,在指导教师应聘过程中注重对实践能力的考核,实施竞聘上岗、定期评估制,综合专家评估组、学生、院系、教学点的意见,给予综合评价,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指导老师的准入门槛。
七、在实践环节上,应搞好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建设
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点是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下功夫。实践环节应反映学科的发展,应与理论教学相适应,并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实践环节的地位和作用及应达到的目标。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常态化的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可弥补培养脱离工程实际、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问题,可有效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对于进一步促进学科融合、实现资源整合、打造实训平台、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的深层次融合也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结合专业学科背景、选择就业发挥更大作用。基地的建设应以企业为主导,让学生在企业中进行将所学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生产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学校根据反馈调整教学,从而将教学机制和创新实践机制有机连接起来,并形成良性互动。
八、在学位论文上,应加强对各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控制
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要通过对论文选题、论文指导、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的有效控制得到保证。
1.选题应有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
首先可结合实习单位或预就业单位,本着来源于生产实际和具有实用价值的原则进行选题。论文应能应用学科前沿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解决企业在工程技术中的急需难题;应结合企业单位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生产关键,或开发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特别注重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突出论文选题的应用性、现实性和经济性;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专题研究、案例编制、工程设计、调研报告等。选题时除了研究生必须撰写文献综述及选题报告外,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成工作评议小组对选题是否科学、有无研究前景、依据是否充分及研究方法、工艺流程是否合理进行审议,然后就开题是否通过给出结论性意见。[1]这些都对提高学位论文选题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双导师密切配合进行论文指导
在论文指导方面,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要充分发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实行密切配合的双导师制的指导优势,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合作。学校导师主要从专业理论的高度提升论文的水平,并且按照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规范来进行要求;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帮助和引导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与企业的生产、工程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把好应用关。[2]这种基于校企联合的相辅相成、互相取长补短的双导师制的确对工程硕士做出较高质量和较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大有裨益。
在选题后论文撰写约一年左右时学校组织专家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进度情况进行中期检查,对论文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工程硕士应汲取良好的建议及时调整技术路线,改进研究方法,[3]以使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持续下去。
3.严把论文评审和答辩质量关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实行“双盲”评审制度,盲评通过才能参加答辩。应在相关领域挑选一批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骨干作为评审专家,并调整评审指标体系中的构成和权重,就论文的工程实际背景、研究方式是否科学、论文内容是否合理、研究成果是否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工程应用性是否明显、是否表现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评审重点,并给出中肯公正的专家意见。[1]在答辩时学生先就所完成的论文进行汇报,然后答辩委员会专家组进行提问质询,只有通过答辩者才能申请学位,通不过者还要根据意见继续修改,准备二次答辩。通过这些措施有力地保证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4]
综上所述,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学位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工程硕士教育必须能够在培养方案、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实践环节、论文撰写、师资队伍等方面充分体现其特点,这样才能使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健康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峰.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33(3):336-337.
[2]王钰,康妮,刘慧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6.
就新闻学研究领域而言,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但迄今却一直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致使其成为愈演愈烈的棘手难题;在新闻从业圈内, “新闻腐败”等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出现也同样需要规范化的治理。
【摘要】就新闻学研究领域而言,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但迄今却一直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致使其成为愈演愈烈的棘手难题。
【原文出处】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基金资助“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08JJD860223
为社会所强烈关注的浙江大学“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最后以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其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任期届满,不再续聘而告一段落。[1]针对此事,教育部部长周济痛心疾首地说:“对学术不端行为要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像对待假冒伪劣产品一样‘零容忍’,实行‘一票否决’。”[2]为此,教育部还首次专门就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发出通知。
“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虽然发生在医药学研究领域,但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却显露出普遍存在于各个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规范问题的严重性。换句话说,对任何学科研究领域来说,学术规范问题都是一个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问题。
就新闻学研究领域而言,关于学术规范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但迄今却一直没有成熟的解决办法,致使其成为愈演愈烈的棘手难题。
目前,新闻界对涉及新闻学学术规范的一些基本的问题,如新闻学研究是否需要学术规范、新闻传播学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学术规范体系等尚存在争论,本文拟对这些问题阐述看法,希望能够对我国的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对于新闻学研究是否需要学术规范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其实,这一争论的焦点根源于对学术研究是否有规范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学术规范“是通过专业认可的‘入场券’”,即“一套‘做活’的规矩,而且必须与学术界当下的认可结合”。另一种观点认为,“‘规范’虽则对建立学术秩序、发展常规研究有意义;但毕竟是一种束缚(尽管是必要的束缚),故成熟的学者往往部分逾越‘规范’。”[3]
面临整个学界的质疑和争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对于规范是否有存在必要的争论。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对“规范”的最朴素的表达。尽管在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这不足以成为使学术研究抛弃规范的理由,新闻学学术规范的存在是有其理论和现实依据的。
首先,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理论依据是规范论。
关于规范与自由的关系,历史上有过很多论述。托克维尔在探讨法律与自由的关系时,曾说过“既要自由也要法律”。他认为得到前者的最好方法是借助于后者,“自由和顺从并不互相抵触;正相反,自由包括对自己所立法律的服从。”[4]这里托克维尔所指的“法律”更多地是具有与“自由”相对的“规范”的含义。涂尔干也说过,“正因为规范可以教会我们约束和控制我们自己,所以规范也是解放和自由的工具。”[5]这些论述都认为“规范”是“自由”的基础,二者不是绝然对立的。
正在此基础之上,规范论得以发展起来,学者们从各种角度对规范、规则以及制度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有人提出规范“是调控人们行为的、由某种精神力量或物质力量来支持的、具有不同程度之普适性的指示或指示系统。”[6]也有人提出:“规范是集体共有的行为准则。”[8]这些定义其实都设定了一个前提,即规范是社会正常运行所必需的。
对于新闻学研究来说,学术规范同样是必需的,不管采取何种形式出现,它都是通过合理的框架设定和制度体系来保证新闻学研究在“轨道”内进行的规范,看似是具有限制性的规范,但却是学术对话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新闻学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其次,新闻学学术规范存在的现实依据是学术失范现象的客观存在。
目前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同其他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一样,也还存在不少失范现象,如重复发表、抄袭剽窃、忽视学术积累、缺乏学术批评、引文及注释失范、学术评价标准不一,以及低水平重复和“泡沫化”倾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严重制约了新闻学研究的深化,同时也大大损害了新闻学的学术声誉,影响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
例如,“新闻无学论”的产生和影响的扩大与新闻学研究中的学术失范现象屡有发生就有很大关系。由于新闻学研究的规范性不强,导致新闻学论文的独创性较低、书籍内容重复较多,所以尽管近些年新闻传播学科已被列为一级学科,曾经甚嚣尘上的“新闻无学论”的影响也已大幅减弱,但是“新闻无学论”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不但许多新闻从业者不大认可新闻有学,就连一些新闻领域的研究者也对新闻学的学术性产生怀疑,更不用说其他研究领域的学者对新闻传播学科的科学性表示质疑了。
正因为如此,阐释新闻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学术规范,以及探求新闻学实现学术规范化和管理科学化的路径与策略,应当是当前的一个急需破题的工作。
二、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实事求是地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其中包括一些认识上的障碍。笔者认为,当前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以新闻学学术失范研究取代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统观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成果,有相当部分是对学术失范现象的评价,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要继续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但是,究竟何为学术规范?新闻学学术规范的内容是什么?学术规范的保障机制何在?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反而没有得到回答。或者说,新闻学学术失范首先要有“范”可“失”,然而,目前的研究却避开这个较难回答的问题,直接进入对学术失范的研究,这在研究逻辑上是有问题的。
第二,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缺乏宏观视野,陷入细节研究。新闻学学术规范并非只是那些简单的“规定”、“规则”、“条例”,而是一个结构严密的体系。但是对这一点,现有的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并未体现出来。其实,新闻学学术失范中的一些问题的确可以通过操作层面的规范进行约束,例如“抄袭剽窃”、“注释规范”、“一稿多投”等,然而,有更多的问题不仅仅是通过某个环节的细节研究就可以解决的,因为新闻学学术规范不仅有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有理念、道德、结构、保障等各层面的问题,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这些都需要进行系统研究,而不仅仅是对技术操作细节的研究。同时,也需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缺乏宏观视野,使得研究者的思维产生了某种惯性,即将学术规范研究局囿于表面的技术研究,甚至仅仅将学术规范看作是对学术论文的格式规定。
第三,缺乏将英美学术规范研究经验与我国现实状况的有机结合。英美的学术活动被加以规范的历史比较长,其所积累的经验可以给我国的学术规范研究提供借鉴,但是有的研究一味地以英美学术规范为标准,却不考虑我国政治、经济现实以及学术活动的现状,因此,基于此探讨我国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往往缺乏实用性,难以实际应用。所以,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需要以西方为参照,同时也要以我国学术界的现实为基础。
第四,缺少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特有问题的针对性。美国哲学科学家库恩说过,如果你得出的东西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门科学就不能发展了,因此就不能叫做科学了。[9]同理,新闻学研究有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色之处,这也决定了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不能仅仅取得与人文社会其他学科的共通点,而且需要着眼于新闻学研究的实际需要,这样得出的研究成果才能对改善学术规范现状有所作用。
上述四个问题是当前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中不得不正视的,需要我们调整研究思路,能够从固有的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
三、建立结构严密的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是促进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
开展学术规范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新闻学取得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这其中,建立结构严密的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是破题之道,也是促进新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方面,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要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为基础,建立新闻学学术规范结构严密的体系。新闻学科只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在学术规范上具有与其他学科相同的问题,许多学术失范的现象也并非新闻学所独有的,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借鉴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的研究成果可以对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提供捷径。
同时,目前,我国关于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和肤浅,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对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内部的运行机制和外部保障机制的研究非常欠缺,而这些恰是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需要体现学科特点。新闻学学科具有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相应地,在学术规范研究上也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因此在研究中的针对性应该更强一些。例如,“一稿多投”的问题在新闻学研究领域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虽然“一稿多投”毫无疑问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但是,由于新闻学是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研究领域,而不少论文都是用新闻理论来分析即时发生的新闻报道事件的,这些论文从某种角度看也是具有时效性的,而现在期刊普遍的审稿期都在两个月以上,所以,一些作者不得已采取一稿多投的方式来保证论文可以更快地刊出。这种做法虽然是有违学术道德的,但是就新闻学领域而言,这种现象的发生却是充满无奈的,因此,在“一稿多投”问题的讨论上,新闻学学术规范应当体现出自身学科的特点,寻找更能兼顾各方利益的解决方法。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新闻学学术规范体系的建立需要体现学科特点,建立适合新闻学研究现实的学术规范体系。
总之,我国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现状迫切要求在理论研究上能够有所突破,不断深入,能够透彻地研究学术规范体系的内容与机制,建立一套严格的学术规范体系,并且通过完善的学术规范管理和保障制度,提高新闻学研究的规范性,提升新闻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以促进新闻学学科的整体建设与发展。
为了对新闻学学术规范问题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专门将“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作为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的一个重大课题立项,本文就是该课题项目研究最初的成果之一。今后,课题组将就新闻学学术规范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系统和规范的研究,也期望新闻界的朋友们能够予以关注和积极投入,共同为新闻学学术规范研究出力献策。
注释:
[1]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3月16日。
[2]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3月16日。
[3]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提炼自学术界对学术规范的讨论。参见邓正来主编:《中国学术规范化讨论文选》,法律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269-279页。
[4][美]托克维尔著:《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82页。
[5][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页。
[6]王刚:《科学认知规范的理论及其基本问题》,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11月,第2页。
[8]高尚涛:《权力与规范》,外交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第48页。
[9]转引自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劳凯声,“中国教育研究的问题转向”,http://www.zjedusri.com.cn/show.php?IID=%20899。
(郑保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郭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7级博士研究生)
链接:
部分学术腐败事件回放
2008年10月,浙江大学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因严重学术不端行为被院方解聘。3月15日,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在教育部举行的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座谈会上通报了处理“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的最新情况: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被开除出教师队伍;贺海波所在的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吴理茂被解聘;现任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任期届满,不再续聘。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原院长杨杰将他人论文和课题列入申报材料。2006年3月21日,同济大学免去杨杰院长一职。6月21日,同济大学以“学术造假”解除其教授资格。
2006年1月17日,一举报人在网上指责中国首款自主知识产权高端DSP芯片――“汉芯一号”发明人,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原院长陈进弄虚作假,将从美国进口来的芯片加上了汉芯字样的标志,骗取国家上亿元无偿拨款。2006年5月12日上海交大宣布撤销陈进院长和教授职务,解除聘用。
2005年底,著名打假人方舟子发文表示,清华大学医学院原院长助理、清华大学教授刘辉将论文署名中的“LiuH”、实为“刘宏”所著的论文也列入自己论文的索引。经过调查,清华大学决定撤销刘辉清华大学教授职务,解除与刘辉的聘任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