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对标工作计划

对标工作计划

时间:2022-05-31 10:04:09

对标工作计划

第1篇

“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十四五”工作计划

按照水利部、黄委党组“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工作总体部署和水文局党组“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时间表、路线图具体要求,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明晰黄河水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思路和实现路径,构建定位准确、功能互补、统一衔接、务实管用的黄河水文发展规划体系。办公室充分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办督查、服务保障的工作职能。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好中心“十四五”期间的工作:

一、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组织保障。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水文局党组关于党建工作部署,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推进,努力提高中心党建质量,为建设发展水文机关后勤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二、履行水文局节能办职责,狠抓节能减排、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十四五“”期间中心将按照上级节能创建要求在全局上下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活动,确保各基层局按照要求完成节水单位创建工作。加大节能创建宣传力度,提高全局节能意识,减少浪费;

三、认真履行责任,不断提高机关后勤服务水平。改建扩建局机关职工食堂大厅就餐面积,职工食堂管理向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转变,需新增人脸识别系统、AI菜品识别系统及后厨职能管理系统,提升职工就餐体验;

四、履行水文局爱卫办职责,创建水文局机关无烟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五、立足机关后勤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强化服务职能,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科学管理,提高决策水平,用制度管人,规范行为,推动工作质量、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六、加大中心经营创收力度,稳定队伍,解决中心目前存在的经费严重短缺问题;

七、筹措资金,合理规划,开展办公区、家属区小基建施工改造项目。

“十四五”期间,机关服务中心将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管理、争创一流”作为工作的总方针,练好内功、强化职工素质,树立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加强管理,解决中心经费问题,保障职工民生,争创一流机关后勤服务团队。

第2篇

关键词: 进度控制进度计划网络计划

一、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目标的论证

建设工程项目的总进度目标是指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它是在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定义时确定的,在进行建设工程项目项目总进度目标控制前,首先应分析和论证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若项目的总进度目标不可能实现,则应论证调整。

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工作步骤如下:

——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

——项目结构分析;

——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

——项目的工作编码;

——编制各层进度计划;

——协调各层进度计划的关系,编制总进度计划;

——若所编制的总进度计划不符合项目的进度目标,则设发调整;

——若经过多次调整,进度目标无法实现,则报告项目决策者。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核心工作是通过编制总进度纲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总进度纲要的主要内容包括:

——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

——总进度规划;

——各子系统进度规划;

——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

——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等。

二、编制进度计划

1、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在项目实施之前,必须事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进度计划。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使进度计划尽量符合变化后的实施条件。在了解和熟悉图纸基础上,根据合同要求编好工程进度计划。为了搞好土建与安装的配合,在编制进度计划时要请安装人员一起参加。根据进度计划配置人数、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使投入的人力、设备、周转材料能确保工程进度目标实现。

2、对于大型项目,为了确保总工期目标,必须实行分段控制,例如核电施工进度计划分为六级。一级进度计划为工程总进度计划,二级进度计划为工程接口与协调进度计划,三级进度计划为合同进度计划,四级进度计划为6个月滚动进度计划,五级进度计划为月进度计划,六级进度计划为周工作执行计划,专项计划为针对某一重要工作或紧急任务而编制的计划。

3、建设工程工程项目进度计划常采用横道图和工程网络计划的编制方法,在我国《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推荐常用的工程网络计划类型包括:

——双代号网络计划;

——单代号网络计划;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4、大型建设项目常用的计划软件:

大型建设工程例如核电站建设工程常用的进度计划软件主要有P3(Primavera Project Planner)、PROJECT和ARTEMIS。在近年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了P3软件对进度计划进行编制,P3软件具有活动量大,使用操作方便,作业活动可以同作业、资源挂接逻辑关系,同时具有多种进度计划的分析功能等优点,比较适合核点站进度计划活动内容浩繁复杂、参加工程建设国内外承包商多的特点。

三、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跟踪检查

在施工项目的实施进程中,为了进行进度控制,进度控制人员应经常地、定期地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主要是收集施工项目进度材料,进行统计整理和对比分析,确定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关系。其主要工作包括:

1、跟踪检查实际进度

跟踪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是项目进度控制的关键措施。其目的是收集实际进度的有关数据。跟踪检查的时间和收集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整理统计检查数据

收集到的实际进度数据,要进行必要的整理、按计划控制的工作项目进行统计,形成与计划进度具有可比性的数据,相同的量纲和形象进度。一般可以按实物工程量、工作量和劳动消耗量以及累计百分比整理和统计实际检查的数据,以便与相应的计划完成量相对比。

3、对比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

1)、当采用时标网络计划,可采用实际进度前锋线记录计划实际执行状况,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2)、当采用无时标网络计划时,可以在图上直接用文字、数字、适当符号或列表记录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

3)、网络计划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关键工作进度;

——非关键工作的进度及时差利用情况;

——实际进度对各项工作之间逻辑关系的影响;

——资源状况;

——成本状况;

——存在的其他问题。

4)、通过对网络计划执行情况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可为计划的调整提供依据,一般的分析判断包括:

——分析计划的执行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对未来的进度做出预测、判断;

——找出偏离计划目标的原因及可供挖掘的潜力所在。

四、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

(一)分析进度偏差的影响

通过前述的进度比较方法,当判断出现进度偏差时,应当分析该偏差对后续工作和对总工期的影响。

1、分析进度偏差的工作是否为关键工作

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为关键工作,则无论偏差大小,都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产生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出现偏差的工作不为关键工作,需要根据偏差值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大小关系,确定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程度。

2、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总时差

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必将影响后续工作和总工期,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总时差,说明此偏差对总工期无影响,但它对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需要根据比较偏差与自由时差的情况来确定。

3、分析进度偏差是否大于自由时差

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大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应该如何调整,应根据后续工作允许影响的程度而定;若工作的进度偏差小于或等于该工作的自由时差,则说明此偏差对后续工作无影响,因此,原进度计划可以不作调整。

经过如此分析,进度控制人员可以确认应该调整产生进度偏差的工作和调整偏差值的大小,以便确定采取调整措施,获得新的符合实际进度情况和计划目标的新进度计划。

(二)施工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方法

在对实施的进度计划分析的基础上,应确定调整原计划的方法,一般主要有以下两种:

1、改变某些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若检查的实际施工进度产生的偏差影响了总工期,在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允许改变的条件下,改变关键线路和超过计划工期的非关键线路上的有关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用这种方法调整的效果是很显著的,例如可以把依次进行的有关工作改变为平行的或互相搭接的以及分成几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

2、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

这种方法是不改变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而使施工迸度加快,并保证实现计划工期的方法。这些被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是位于由于实际施工进度的拖延而引起总工期增长的关键线路和某些非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同时,这些工作又是可压缩持续时间的工作。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网络计划优化中的工期优化方法和工期与成本优化的方法。

第3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 精细化施工管理 计划统计

施工企业计划管理主要是编制施工计划、管理下属施工单位的年度计划和施工班组的作业计划、协调施工进度,此外,还要抓好施工统计工作,按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因此,计划管理包括了计划的编制、执行、检查结果反馈(统计)这一完整的过程。

施工计划和统计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节点。施工单位应该做好计划、统计的基础工作,根据施工规范和各方面要求编制一套合理的计划和统计表格,确定统计指标。编制施工质量计划表、形象进度统计表,同时需要绘制工程管理曲线图,形象进度柱状图等。

①编制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

基于客观的统计数据不断优化调整进度计划,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协调人员和资金,尽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照统计管理的要求节本降耗,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建设任务。

②运用网络技术畅通统计信息交互渠道

运用网络操作提高统计工作的实时性。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施工单位应该谨慎行事,统计部门将计划和统计报表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并且由管理单位审核后还要交由业主审核。

进度、质量、成本是项目管理的三大控制要素,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作为进度管理的核心以及计划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进度计划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科学的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是确定项目工期、编制阶段施工的重要依据。

通俗的讲,就是在建设阶段和当前完成什么工作以及如何完成工作和完成到什么程度,即目标的制定以及目标的措施。

当进入到施工阶段,每一个施工步骤,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统计。最开始就要进行工程量的复核,这就要针对施工图进行详细的统计计算,核算出图纸实际工程量跟图纸设计工程量的差值,根据图纸的实际工程量统计出总的材料数量,并依据工程进度计划计算出月度、季度、年度材料供应计划。

在工程进行中,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的监控也是通过统计工作来完成。首先是取样,把取样的结果用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等方法表示出来。

数据决定一切,数据反映一切,项目管理中各个阶段所发生的问题都可能在计划统计中得到显现,甚至负有决定作用。

计划统计工作对工期保证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在项目实施前期和中期所提供的人、材、机、资源供应量与项目本身投入消耗量的关系直接决定了工程能否顺利进展,此方面在误工或停工待料方面表现突出。其次在于对外、对下计价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程度也是直接决定项目工期的主要因素。

计划统计工作所汇集的数据能体现质量、安全等管理要素的经济性。

保证项目质量、安全的首要条件是合理投入,须依据规范做到当用不省,当省不用。其次做到规范使用资源,投入与产出总之相适应,当问题的出现也总能在各种数据分析中找到答案。

计划统计工作的结果也是项目管理的最终成果。经济效益是项目管理成效最终落脚点。

统计工作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作用:

质量控制是基于已确定的质量目标,通过行动方案优化资源配置,对施工管理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检查是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节点,质量检查结果通常是一组涵盖产品质量的信息、具有特定规律的数据集合。只有认真分析归整这些数据信息,才能从中获知准确、详实的产品质量信息。

而分析总结的过程需要用到统计知识。要获得客观的产品质量信息,就应该采用一套科学合理的统计方法。

统计工作在投标中的作用:

统计工作贯穿于投标活动的始终。投标主要是投资决策和投标报价两项任务。在投资决策环节,应该对目标项目的中标概率及期望利润值进行综合分析。一般企业在前期阶段获取的投标资讯极为有限,在此基础上需要借助统计学知识对项目进行清晰而客观的评定。运用统计学理论分析企业以往承揽过的同类项目,确定对中标概率和利润其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由此得出目标工程的中标概率及期望利润,继而通过定量决策甄选出收益高且最有可能中标的工程。统计工作同样是投标报价的基础。现阶段,国内仍沿用结合单价法和工料单价法来编制投标报价。其中,工料单价法是结合已审定的工作量,参考定额或市场单价,对每个项目的合价进行运算并按照招标单位的要求列出工程量清单,继而得出总费用。

最后基于企业自定的各项费用和税率,逐项计算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

参考文献:

[1]沈琳.浅议施工企业计划统计管理工作[J].山西科技,2011(03).

第4篇

关键词:工作计划;有效性;明确目标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90-01

古代孙武曾说:“用兵之道,以计为首”,其实,无论学校还是老师,无论管理还是教学,每学期、每年度,都必须提前对所从事的工作有总体的或局部的打算和安排,有了周密的计划和具体的安排,就可以协调大家的行动,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同时,计划本身又是对工作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

计划对工作既有指导作用,又有推动作用。作为教育工作管理者,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与重要,必须对未来所开展的工作从任务到目标,运筹帷幄,安排合理,部署恰当,方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由于认识的不足和自身能力的限制,以往我学区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不管是各职能部门还是教育教学,在工作计划的制定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一是形式不规范,二是内容与实际脱节。如此计划,既达不到安排指导工作的目的,更不能产生其应该具有的效果,而且许多计划是写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大多辞藻华丽,内容空虚,繁杂无操作性。是办公桌上的产品,并非集大家之智慧、群策群力之精华,更无严格的审批。鉴于此,我学区在近几年工作计划的制定中,制度健全,要求严格,各类计划规范具体,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办学质量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我们的要求和做法是:

一、集思广益,明确目标,拟定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是学校工作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的保证,能够使学校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因此,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是要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周密安排,统筹兼顾;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更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的体现,参与计划制定的人员中必须有校长和学校主要领导共同参与,在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学校工作计划。显然,学校工作计划的制定,不是个人行为,因为个别管理者的思维是有限的。学校工作计划要有具体恰当的工作目标、任务和要求,这是计划的灵魂,即计划做什么。目标是计划产生的导向,也是计划奋斗的方向。工作方针,工作任务,要听取大家的意见,博采众长,众人参与,在教师或校委会议讨论通过的基础上形成。同时,我们要求,计划的任务和要求应该具体明确,反对模棱两可。这样集思广益,既保证了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又使计划充分发挥统一行动的作用。

二、规范格式,规范内容,审批计划

学区为了使各类计划形式规范,切合实际,便于操作且按期完成,制定了严格的审批制度。审批计划注重计划的写作格式的规范及内容的完整。1.标题规范。计划单位的名称,计划时限,内容摘要,计划名称等四种成分必须齐全。2.正文规范。要有真实具体的情况分析,要有具体的目标要求,要有切实可行完成计划的行动等等。学校工作计划由学区校长审批,校内其它计划由学校校长审批。经审批者斟酌研究且签署“同意实施”后方可实施。对不合要求的计划坚决退回并重新制定。

三、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实施计划

学校制定出计划后,把工作目标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再由各职能部门召开教师会议明确工作目标,使目标落实到每位教师,并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这样不仅使每位教师明确了目标,有了责任感,而且也为计划顺利落实奠定了思想基础。即计划怎样做。在明确了工作任务以后,要根据实际确定工作的方法和步骤,采取必要的措施与策略,以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为了各项计划的落实到位,要求在计划中将具体工作予以分工,这样责任到人,在责任追究制下督促责任人认真实施,而且先后顺序、主次轻重、时段界限等清楚明了,既便于实施,效果又好。

第5篇

【关键词】审计; 计划; 管理; 模式

审计计划是指审计人员为了完成各项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审计署在《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提出:整合审计资源,实现审计业务的科学管理,重点之一就是要改进审计计划管理,明确年度审计工作总体目标和各项目审计目标,突出审计重点,增强计划的科学性。可见,加强和改进审计计划管理,不仅是审计有效履行监督职责、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的首要环节,也成为影响审计工作质量整体提升的重要因素。

一、审计计划管理的重要意义

审计计划管理工作涉及计划编制与调整、计划执行与反馈、计划考评等一系列环节。科学有效地执行上述各环节,对规范审计机关业务活动,确保审计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依据和基础

审计是一项复杂且目的性很强的工作。要顺利达到审计所要求的目的,必须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并灵活执行。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规定了业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指明了审计的任务和要求,是审计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的基础。计划一旦下达,审计人员就必须按照计划所提出的要求,在对被审计对象和审计目的有了详细了解后,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完成审计任务。

(二)是控制审计成本,提高工作效益的需要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高的工作效益,是审计工作追求的境界,是在审计的人才、物力、财力等资源都不甚充足的情况下,保持合理的审计成本,“精打细算”,是审计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制定合理的计划并有效地实施,对于不断提高审计成本效益,进而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是切实整合审计资源的需要

目前,繁重的审计任务与现有审计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现代管理的基础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审计计划管理,无疑是实现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一环。通过制定计划,可以实现任务和人力等资源的统筹安排;通过计划的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协调,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的功效。

(四)是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全面提升审计质量,是强化审计管理的目标选择。审计计划是审计机关年度审计工作的总体目标,也是项目审计实施的依据。计划安排得科学与否,重点突出不突出等,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与质量的好坏,并为审计质量控制和考核提供依据。所以,提高计划管理水平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同时,在审计的过程中,如果在对审计计划等环节的把握上出现偏差就会产生审计风险,影响审计项目质量。审计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可以通过周密地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达到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

二、审计计划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科学性

这是对计划管理工作的首要要求。即整个的审计计划工作,从立项、编制、执行、反馈、考评等均须采用严谨的态度及科学方法来完成。如:立项须充分地论证;编制计划须遵循严谨的程序;计划执行与反馈须严格;考评体系须公正有效等。

(二)全面性

计划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对于其中的诸多因素及其关系必须以全面、联系的观点来对待。比如要正确处理审计成本、效率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要正确处理中长期目标与年度审计计划的关系等。

(三)目的性

计划工作应有鲜明的目的,即在计划编制、执行中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切实可行的目标。在执行完计划后,还要对是否达成最初的目标进行测评和考核,使得任务和目标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审慎性

即在计划执行时要对审计重要性进行评估,并运用正确的审计方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同时,对审计风险水平也要有正确的评估,以免出现不必要的审计失误而出现新的审计风险。

(五)可操作性

计划是审计工作开展的依据。因此,计划中制定的任务、提出的要求、达到的目标及执行情况的评估等都必须切合工作实际,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使审计工作高效有序。

三、审计计划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审计计划编制不够科学,目标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随意性, 审计计划的安排缺乏长远性、科学性

一些审计机关制定年度计划前,在经济工作的宏观角度考虑不够,也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计划的重点不突出,落实计划的措施和目标、要求不明确。表现在临时“拍脑袋”现象比较严重,计划编制时间晚,立项前的调查研究不充分,计划的编制缺乏科学性等;而且审计计划编制中也存在“重年度计划轻中长期计划”的问题。

(二)审计计划管理的统筹、协调、综合能力低

审计计划管理主要是改善内部管理,扩大信息交流和信息资料的分析利用,建立综合的被审计对象的信息资料,并进行搜集、分析、整理和利用。目前,审计机关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积累能力不高,效率低下。同时,由于执法水平、政策水平、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性质相同事项的定性、处理,不同的审计人员会有不同的意见,这些都是直接导致审计风险的因素。

(三)以项目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导致信息不匹配,管理难度大

审计机关每年下发的审计计划都是围绕项目来进行的,而审计项目如何分类一直是困扰审计机关多年的一个难题,由于分类标准不明,有的一个被审计单位称一项,有的同一性质的称一项,有的一个检查事项为一项,有的一个大行业为一项,而且各年间、各业务部门间分类标准也不统一,造成与事实不符的假象,导致反映审计成果的统计信息与审计计划严重脱节,难以匹配,使得以项目完成为基础的统计数据无法反映当年真实的审计情况。

(四)在审计计划执行中,项目的调增调减比较频繁,变动的程序比较简单,特别是计划执行缺乏有效的控制,对项目进展、资源和力量调整、质量和风险控制以及目标的实现疏于管理

(五)审计计划完成后,质量评估、绩效评价、经验总结和奖惩等未能及时跟上,对于审计成果和数据的利用和考核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四、积极构建新型的审计计划管理模式

(一)改进计划编制工作

1.注重审计计划的前期调查。审计计划的前期调查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计划至关重要。科学地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是保证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效果的前提。在审计计划制定之前,审计机关应该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关心的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审计立项前,可以通过搜集、研究宏观经济信息和决策动态,走访有关机构和部门,召开专家学者咨询会,征求下级审计机关意见等方式,开展广泛的调查研究。

2.建立中长期审计计划体系。建议建立起时间上连续的审计计划体系,即建立起科学合理的长期审计计划、中期审计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三者结合的计划体系。具体设想如下:制定7年期长期审计计划、3年期的中期审计计划和年度审计计划。以长期审计计划为导向,中期审计计划为基础,年度审计计划为核心。中长期计划有利于克服计划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临时性,有利于审计机关对国家审计的供给与需求进行综合规划,全面履行审计法定职责。

3.建议审计计划采用滚动编制的方法。所谓滚动计划法,就是把计划的时间向前延伸,使短、中、长期计划在时间上紧密地连贯起来。编制滚动审计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对所有审计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排队,分别确定各审计对象的审计频率,在此基础上,由审计机构最高决策部门制定出滚动式的期间计划,并依据滚动计划来编制短期计划。一般做法是:先确定计划周期,然后制定周期计划,在该周期计划执行完一年或两年后,再对执行情况作一次分析和估计,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周期的计划,从而使两个周期的计划紧密衔接,出现问题及时矫正。采用滚动式的编制方法,把计划的时间向前延伸,不仅可以为年度审计计划提供有效的编制依据,而且使短中长期计划在时间上紧密地连贯起来,因而能够有效地解决审计资源与审计任务量不配比的问题。

(二)有效执行审计计划,并及时进行信息的反馈

1.编好审计工作和实施方案。编制审计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要充分利用审前调查的成果,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对审计目标、实现审计目标的主要方法、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分工、审计各阶段资源投入等提出具体要求,使得方案更具针对性和指导性。

2.加强交流和反馈,充分整合审计资源。审计计划执行过程中,项目执行单位要切实进行全方位的沟通交流,真正做到“上传下达”、“下情上达”,使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在整合资源方面,要打室和专业界限组成审计项目小组,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的整体优势,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成果共用。

3.加强计划执行情况上报制度的建立健全。要建立审计计划执行情况月报制度,编发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简报,通报项目进度情况、各单位投入工作量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建立和完善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和评估制度

1.对审计计划进行定期报告和检查。计划管理部门应及时了解工作进度和情况,这不是指随时注意计划执行中的所有细节,而是寻找关键目标控制因素,并将其具体化,通过控制关键点来控制全局。一般而言,一个项目的关键控制点应当是数量、质量、时间与成本,主要看是否按预定审计目标开展工作,资财分配是否有效,工作进度是否合理,审计质量是否合乎要求。加强对项目整体的把握、协调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标准报告模式、录像、总结等定期反馈有关情况或到现场进行检查。

2.制定项目评估标准及奖惩措施,即确定客观的、相关的、适当的、可控的、可测的绩效标准,并对违反计划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理。具体包括:项目目标准确性、项目执行调整情况、项目质量测评、项目审计成果评价等。

3.将计划信息与统计信息进行有效衔接。通过把计划中制定的指标与所取得结果的信息数据结合在一起,来了解审计情况和分析改进方向。报送反馈信息时,变以项目为中心为以结果为导向的统计方式,建立条块相结合的两套报表报送体系。在条上以考核为目标,要求各内部单位和下级单位按时报送涵盖所有工作情况的报表;在块上以项目执行结果为目标,以计划执行部门为单位,向计划管理部门报送计划完成情况表。统计报表要注意统计分析项目的设置,要从审计业务实际及管理需要出发,以能及时反映审计工作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果为目标,体现完整、及时、透明、易解、可比、重要、平衡的原则,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过时的统计指标,做到兼顾需要与可能。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实施进度资源的综合控制,实现项目为利润源头,是加强管理,开拓市场的需要项目管理整体目标的实现,必须在严肃科学的计划控制与合理有效的资源投入下,通过各项施工管理的有机、综合的适时过程控制才能达到。

    在项目实施工期、成本、质量、安全四大控制过程中,就成本角度来讲,做为成本中心的各项目部,以实施卓有成效的成本控制为基础,才有可能形成源源不断的利润源头,才有可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继续发展。

    项目发生的总成本过程,主要集中于组织、管理正式工程的施工阶段,而这一阶段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达到业主认可的各阶段进度目标,并取得过程业务收入以弥补过程投入,最终实现总工期目标和总项目收益值。施工进度目标是通过分阶段、分层次进度计划的执行和控制,各类人、财、物等资源围绕进度计划实施同步投入、配合与支持,并在综合控制下实现的。

    由此,计划系统应进一步予以充实、完善和提高,尤其是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工作更需加强,以适应内抓管理,外拓市场的要求,使施工进度计划管理手段同其它资源计划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综合控制的最佳效果。与企业外部开拓市场紧密结合,更多地承揽施工任务、更好地干好现有工程。在面对有限的建筑市场和众多的竞争对手的严峻形势下,企业在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抓住市场机遇的同时,唯有各项工作在组织得当、协作配合、科学有序、扎实有效的基础上,才能信息灵敏、决策正确、执行得力、不误战机,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占尽先机而有所发展。

    二、全局性的项目总体计划管理,是施工管理的主线和重点就一个工程项目来讲,要有一个全盘总体控制计划,以指导、协调和安排人、财、物等各类资源。

    要达到项目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效益目标及其综合体现出的企业信誉和社会效益,在项目管理上需要确定一条从准备谋划、执行反馈、调整修改、再执行及执行结果评价的主线,一切工作应围绕这条主线展开。基本建设程序表明了一个工程项目产生、演变、发展、形成的规律过程,在施工阶段亦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施工阶段之前各阶段所产生的工作成果,以及明确的最终交工时间要求,是项目施工总体计划、资源安排的基础。

    在合同工期的目标下,编制合理的总体计划,以安排各阶段、各专业主要工作,进行人、财、物等资源调配,并指导进一步的进度计划细化工作和各类详细资源安排的初步确定提供依据,形成各时间层、各专业层次、各组织层次的进度计划体系,是计划资源总体控制期望目标实现的关键。

    项目部直接管理下的具体工程项目,计管理是贯穿项目施工始终的各阶段、各层次、各业务职能管理的第一步和首要的工作。一切工作由计划开始,一切工作按既定目标印计划步骤展开,有条不紊、适时调整,才会避免工程施工组织中的大起大落、非均衡性施工,从而有效利用和节约资源,实现最佳产出。

    三、充分运用计划管理手段达到控制目标,就必须将各类资源有机地融入计划管理的全过程中项目施工进度计划是编制者依据基建程序中施工阶段之前的各阶段工作成果,考虑工程、工艺特点和施工特点,以合同工期为工期目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定的总进度目标和效益目标,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分专业的,包括各资源投入量平衡计划在内的一整套计划组合,并由项目管理的决策层批准实施的纲领性文件。

    就单独施工进度计划来讲,它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项目千头万绪业务管理计划工作的龙头,是财务资金计划、劳动力组织安排计划、机具调遣计划、技术准备及现场组织等各专业计划的主线。这些资源计划依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而又相对独立执行各自的职能计划管理。从工程最初,施工进度就与各类资源紧密结合在一起,各类资源的投入,也要道施工进度进行数量、结构、时间、范围等进度管理,并以计划的形式与施工进度计划配合,支持和保证施工进度目标的完成。

    四、具体计划管理中,要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定性和定量地,主要是定量地进行单页和综合分析,使进度目标与资源投入协调一致,使计划的执行建立在正确谋划的基础上。

    项目总体计划编制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

    1.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施工周期或合同开竣工日期。

    2.《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等资料。

    3.施工设计图纸计划交付日期及相关说明。

    4.主要工艺设备、材料计划供货日期。

    5.水文、地质及气象因素。

    6.本企业现有可能调配于本项目上的人员机具。

    7.充分考虑各专业管理和成本核算的要求,科学适当地划分工程结构编码(WBS)和组织结构编码(OBS)。

    8.外部协作关系等其它因素。

    在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后,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使编制出的计划符合以下要求和确定以下几方面内容。

    1.符合合同规定完成工作内容的最终交工日期,明确反映出为实现工期目标的各阶段、各主要施工工序及各专业主要控制点的合理安排与交叉。

    2.总体计划中作业项目加载初步确定的劳动力资源计划投入总量及其结构性安排。

    3.将已确定或初步估算的工程实物量在计划中体现,以确定施工劳动强度,便于定期监控时的资源分析。

    4.按概算资料进行总价经营分析,初步测算分解出总成本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费用,并加载于计划作业中。

    5.进行施工机具详细计划投入量的预安排及使用的时间长度,并与计划进度相协调。

    基于上述总体计划的要求和包涵的内容,主要期望达到以下目的:

    1.实施项目施工的宏观控制,随施工进展,在其动态适时调整过程中,实现工期目标。

    2.基于一个工程项目内外协作关系的复杂性,诸多影响因素多变而不确定性,必须在总体控制下实行分阶段、分专业、分区域的分级进度控制,使总体进度控制计划成为分级控制的基准和指导规范。

    3.项目的整个施工阶段,与业主或总承包商或分承包商或设计和供应商,建立一致的进度目标,并起到履行、监督和警示某一阶段各方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以期望共同目标的实现。

    4.取得预定的成本控制目标。

    5.协调处理好进度、质量、成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项目总体控制目标在三者的互动、综合作用下,达到各自的控制目标。

    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施分阶段、分层次的计划进度及资源管理,逐一实现分级目标项目的全过程、全面计划进度管理,首先应使每一位参与者在既定方针、目标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各自职责,制定和贯彻程序化的规范性文件,认识到过程控制与最终目标的实现不是某一部门、某人的事,它直接关系到项目部各单位及每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以作业层参与、管理层操作、决策层领导的“三层合力”的综合进度管理。

    项目总体计划执行之后,只是项目进度管理的起步,以此为基准的逐级分解进度计划及各业务控制管理将随之展开。要将项目总体规划和总体进度目标变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步骤,必需进行行之有效的逐级管理和切实可行的分级控制,客观上就要求对总体进度管理进行分层次、分结构的纵向与横向的具体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工作。

    根据实际需要和可操作性要求,按详略和粗细程度分为项目总体控制计划即一级总体统筹控制计划,二级进度控制计划,三级详细执行计划,四级具体作业计划。

    二级计划是对一级总体统筹计划的进一步展开和确认,同时又是对三级详细计划的指导。三级计划是准备执行的近期计划安排,是执行、检查进度完成情况的重点。各作业项目已准备就绪,并即将开始,相应的资源支持和保障计划随时处于待投入状态,是各阶段目标实现的短期性安排,是管理层重点管理阶段。四级计划将三级计划具体为作业层可操作的进度安排,是与劳动作业任务单下达内容相一致的立即执行计划,确保三级计划的实现。按时间段划分,对应与前述四级计划分为合同期总体控制计划、年度实施计划明度执行计划、周作业计划。

    工期进度目标的完成是参与施工作业的各类资源综合作用,相互支持、配合的组织成果。科学合理的工序交叉与工期时段的确定,也是在合理加载资源,分析、调整、平衡后得出的,离开资源的有力支持,工期目标只是空谈而无法实现。通过进度完成数据的采集、汇总,对照既定计划工期和控制点,对比分析工期差异程度和原因,分析计算对后续作业与相关工作的影响,以确定出新的应对进度计划,结合资源支持计划进行权衡,以更新此级计划,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按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各层次计划进行组织实施,不论哪一级计划,一经贯彻执行,各单位、部门及每位管理者、执行者,均应维护其严肃性,及时收集实际进度数据,认真分析、研究与计划对比的差距,实事求是地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与补救措施,重新调整资源分配与投人强度,合理进行作业交叉与局部调整,再执行后对效果再评价,以扭转局部不利因素对总体时度的影响,使其按既定总进度安排继续实施。同时,应注意一成不变的计划不是适当、正确的计划,随着进度的延续,总体进度计划总是处于动态的、需要及时更新、调整的状态下,每一级计划都是为保证上一级计划的实现而制定和实施的。当某级计划执行完后,其实际执行情况的数据就更新上一级计划,将不可避免出现的进度差异(包括工程量完成程度,人力、材料等资源及费用投入与计划间或超前或滞后的差异)时,以致影响了分级计划目标的完成,就需提前调整进度和平衡资源,完成预定计划目标。

    六、各类资源计划为确保进度计划的实现给予有力支持的同时,也为本身在随进度的进展中进行过程核算控制确定了目标基准各类资源计划包括:

    财务计划、劳动工资计划、物资供应计划、机具计划、质量计划、技术准备计划等。

第7篇

论文关键词: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思考

国家电网公司为加强经营管理工作,强化整体运营功效,“十一五”期间在公司系统内全面开展了综合计划管理工作,综合计划是以公司发展战略和规划为指导,对主要计划指标进行综合平衡、优化后形成的公司年度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案,是深入推动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公司整体管控能力,实现公司整体效益优先、促进公司整体运作和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综合计划管理现状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电力企业面临的宏观形势和内部环境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全面建立电力生产市场化、实施厂网分开战略的背景下,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逐步变为现实,电力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的作用形式使计划管理从事后调节转向了事前调节。计划工作不再是固守计划体制,沿袭计划模式,而是利用计划的全局性、前瞻性,促进企业效益的最佳实现。目前,为适应国网公司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多数供电企业将综合计划指标作为考核企业负责人年度业绩目标的依据。综合计划是公司近期工作的策划,是指标、项目、费用、进度计划的具体体现,依托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专业规划和全面预算结果,在各专业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平衡、优化后形成的公司年(季)度计划。综合计划管理要建立一套规划、计划、预算、指标控制、项目管理、审计、统计、分析、检查、考核的闭环管理机制,以此提高计划的执行力。

二、综合计划管理实施效果

1.突出了计划管理的刚性作用

综合计划管理将供电企业电网建设、资产质量、供电服务和经营业绩等指标进行有机结合起来,将供电企业年度管理目标、考核指标、生产经营任务等纳入综合计划中,使其成为实施供电企业年度目标计划的重要载体和途径。综合计划管理内容涉及供电企业年度管理目标、资产经营考核指标、省控技改项目、自控大修项目等,成为供电企业各专业层面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提升了供电企业绩效指标,规范了项目立项过程,减少了预算偏差,降低了成本费用,实现了计划的刚性管理。

2.提高了计划管理的过程管控作用

综合计划管理将供电企业电网建设、安全生产、供电服务和营销服务进行统一运作,协调发展,形成一体化的运作纽带。综合计划管理应以计划制定、计划执行与控制、计划调整、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为主线,对计划的编制、审批、执行、分析、调整、考核(考评)等全过程进行管控,并加强供电企业各部门、环节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力度,形成强有力的综合计划过程管控协调机制,确保完成省电力公司下达的目标、任务、计划,努力实现供电企业的战略目标。

3.确保了年度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综合计划是供电企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实施方案,与供电企业发展、电网发展和市场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是实施供电企业年度目标计划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是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建、经营和科技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有力手段,通过实施和加强综合计划管理,把公司年度工作目标,特别是业绩指标、重点工作、投资项目、转资计划、成本入账计划等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作为部门工作主线,全力推进,有效地促进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综合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综合计划与专项计划的衔接程度有待细化

供电企业实施综合计划管理,各职能部门管理职能没有充分融合,管理工作还存在壁垒现象,各职能部门只是将管理理念围绕部门专项计划进行“自转”,没有系统地将部门专项计划指标与公司综合计划指标进行统一运筹,“自转”没有围绕“公转”,在日常工作中存在专业计划管理和综合计划管理没有统一运作,存在两分离的现状。且供电企业各职能部门在综合计划安排上自我加压意识比较薄弱,计划安排比较笼统,造成供电企业安排年度综合计划缺乏精细化的专业措施和方案。

2.综合计划与全面预算统领经营工作的机制没有全面建立

供电企业实施综合计划管理,没有建立与全面预算统领经营工作的机制,计划管理只对经营结果进行管控,没有延伸到经营过程和资本运作的全过程,不利于计划管控的范围与深度的拓展,对全面管控公司年度的整体经营成果没有起到提纲契领的作用。

3.综合计划的预控管理和监督工作有待加强

供电企业实施综合计划以来,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主要指标进行了分解下达,但在具体的过程监督和过程管理与控制方面还存在管控不够、措施不力等问题,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管控机制,以监督各专业层面完成预期指标,整体管控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4.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与SG186信息化系统数据信息共享应加快

SG186信息系统(ERP、PMS、SG营销、协同办公等)实施,是供电企业深入推动公司“四化”工作的重要手段,但综合计划管理系统没有与SG186信息系统实现各部门、各层级之间数据信息资源共享,未能形成有机统一的工作机制,数据信息不对称现象时有发生。

四、深化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的相关建议

1.加强综合计划管理与专项计划管理的精细化协作

供电企业综合计划不是简单地将各种专业计划汇总,而是要从企业全局考虑,对未来一年企业各类专业计划指标进行综合平衡、优化后形成的公司年度计划目标和实施方案。综合计划编制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公司发展战略,与各类专业计划有着直接关系。供电企业计划管理部门在组织专业管理部门编制各类专业计划时,应坚持局部服从全局、专项服从综合、各种要素优化配置的原则,结合公司年度发展目标,将各专业层面的计划与综合计划目标指标进行统一运筹,细化专项计划编制,明确到具体项目、具体内容和资金需求,要与综合计划相辅相成、融会贯通。

2.建立预算管理和综合计划统领经营工作的机制

目前,供电企业综合计划管理只是对经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没有延伸到经营过程和资本运作过程管理,建立预算管理和综合计划统领经营工作的机制,可以有效改变以往投资项目打包下达,实现项目计划与资金预算直接关联,将资金预算明确到单项工程项目,确保计划安排、项目实施、资金账务和投资完成统计紧密衔接,避免因实际施工计划及工作量严重脱节、变动过大等问题。结合企业往年完成实际,可从预算角度出发,对资产经营中的可控费用、修理费用、成本费用等量化指标,确定每季度应完成的资金入账比例,实现成本费用均衡发生,减少年底“冒大数”的现象发生。预算管理与综合计划相结合的模式,对加强资产经营、工程进度、费用控制和指标值的控制力度,完善公司内部控制,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绩效,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加强对综合计划管理的监督,建立内部管控机制

供电企业应根据年度发展战略目标,建立企业综合计划内部管控机制,以监督各专业层面完成综合计划下达的预期指标。首先,要对年度综合计划指标和目标任务进行测算,分解落实到各职能部室和专业部门,编制下达年度目标计划,重大项目、重要工作、重大工程建设要纳入供电企业重点工作计划中,明确完成目标和考核标识,并细化到月,按月进行月跟踪和评价,进行全面监督、评价和考核。其次,供电企业应将实施的年度业绩目标考核、部门责任制考核、综合计划管理、重点工作完成等纳入部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供电企业“四位一体化”的绩效考核平台,形成部门季度和年度绩效考核目标,通过对月度重点工作、综合计划管理考核和管控,确保季度和年度绩效考核目标的全面完成。最后,以综合计划管理为手段,全面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资金项目费用使用管理工作,以综合计划管理来跟踪资金流向、资金运作和资金周转率,从而提高综合计划管理水平。

4.加快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提升数据信息质量

实现综合计划管理系统与SG186系统信息平台资源共享后,可改变相同数据在不同系统多次录入数据口径不一致的现象,提高了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性和项目数据的采集汇总工作的力度。同时信息系统共享后,一方面可以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形成企业管理的中央数据库,并可根据管理职能需要设置相关指标读取权限,分权限进行共享;另一方面,可以在系统中提取各年度主要经营指标的完成数值,对数据进行全面统计和科学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辅助支持。

第8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2006年经营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开展“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的意见》(××××计[2006]100号)要求,发挥计划管理工作的全局性、中心性作用,全面提升计划管理工作水平,健全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和评价体系,规范厂用电及非生产用能管理,确保计划指标的科学性、准确性、先进性,使计划管理工作“先进科学,合理有据,指导全局,切实可行”,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现就在公司内全面开展“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制定实施版权所有方案。

一、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开展“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2006年工作会议和公司三届一次职代会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扬“严细、高效、超越”的企业精神,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健全完善计划指标对标体系为手段,以进一步规范厂用电管理为重点,使计划工作真正实现闭环全过程管理,全面贯彻落实公司的战略计划,确保计划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先进性,以计划指标的先进性推动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

活动的目标:以提升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的评价体系,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确立计划指标的科学性、先进性目标,建立营运改善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活动实施的具体要求

2005年4月份起,××××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了营运改善工作,要求各单位建立指标对标体系,优化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我公司做了大量工作,已经基本摸清了情况,制订了相关措施。本次活动要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制定明确的措施、规定,细化完善各项计划指标体系、规范厂用电管理的各项程序和目标,具体要求如下:

1.认真组织学习××××2006年经营工作会议精神和《关于开展“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的意见》(××××计[2006]100号),提高对开展此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清在当前煤炭价格居高不下,发电利用小数大幅降低的情况下,开展此次活动,是促进企业管理水平和营运能力的提高,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是企业实现自我提高、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

2.对公司的指标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摸清家底,建立涵盖公司各方面的关键指标体系,分解落实,真正找出差距、查摆存在问题。

3.认真研究国家电力法和有关法律、法规,避免政策、法律风险,确保各类用能合法有据,符合规定和要求。

4.把指标对标工作作为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主线,并与“管理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从小事做起,严格“精细化”管理,通过对计划指标的分析和查评工作,不断改善提高日常管理工作,优化各项指标,全面提升企业效益。

三、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自查互比、建立体系阶段

各部门对历年来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设备改造情况及厂用电情况进行详细排查,通过自查建立指标体系,制定完善规范运营措施,特别是从管理方面制订操作性强、针对性强的实施措施,力求此项活动取得实效;各部门要将自查情况、指标统计有关数据、设备改造材料及相关试验等支持材料报计划经营部。

完成时间:4月20日前完成

第二阶段:根据体系,对标管理,完善提高阶段

各部门要进一步检查,严格计量,严格统计,严格计划管理,要和其他计划指标一样进行全过程管理,要建立日报、月报和年报制度,建立定期工作制度。版权所有

时间安排:5月20日前完成

第三阶段:全面落实、持续提升阶段

各部门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总结活动中的经验和不足,按照动态、可持续的原则,力求从思想观念上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并规范实用,紧紧围绕企业低成本运营、资源节约、管理现代化等目标,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努力培育和形成创新管理体系,逐步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时间安排:全年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建立计划指标对标体系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活动目的,经公司研究,决定成立本次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全面领导和组织活动的开展以及具体指导、协调、检查、总结等工作。

1、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工作小组

组长:

成员:

“计划指标对标及规范厂用电计划管理”活动办公室设在计划经营部,负责活动方案的制定、指导、信息资料收集、整理和检查等日常工作。

附件:1.计划指标对标体系表

第9篇

关键词:计划外工作;党政职能部门;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一、目标管理及其在党政职能部门的应用

目标管理是通过建立目标体系,利用目标制定、目标实施及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等一系列步骤引导和控制员工的行为。[1]

目标管理在职能部门的应用,可以同时帮助组织实现组织发展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但是由于“职能部门之间工作差异较大,考核的指标、权重设置很难把握,同时这些部门由于事务性工作多,工作量不易测量,临时性工作多,计划性较弱,工作的成果不容易衡量等特点,所以总是很难给职能部门制定出一个可以量化,令人信服的考核方案。”[2]

目前的主要做法是: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以及各部门的工作现状和发展需求,制定党政职能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将全年的工作分为日常工作、重点工作等,考虑时间节点,纳入每月计划中;并在全年目标分值固定的前提下,给每项工作赋以相应的目标分值。

二、从计划外工作看党政职能部门的目标计划设定

党政职能部门因为数据目标较少,事务性计划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对医院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安医大二附院从2009年开始引入效能建设,2010年逐步施行全面目标管理,将效能建设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党政职能部门工作的目标管理。通过几年的实际运转,在对各部门计划外工作进行分析以及从目标管理的实际运转中,我们发现致使目标计划制定得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信息传递不够通畅

在信息社会,信息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便捷的同时,也因为对信

息掌握的不对称,给人们生活带来实质上的不公平。在医院管理中同样存在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1.院务公开工作有待加强;2.医院保密与院务公开工作相冲突;3.部分工作人员有意利用信息传递的时间差来趋利避害;4.不能积极主动地掌握和部门有关的纵向、横向信息。

(二)部门的主要职责和发展方向不明确

1.将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融入各党政职能部门的实际工作中,这方面可供借鉴的成功范例并不多,对于安医大二附院的管理者来说也是在发展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

2.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职能部门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模式:目标任务不明确,没有计划约束和引导,大部分工作都成了临时性工作,部门的所谓“发展”依靠“临时性工作”推动。

3.对行政管理工作不重视,尤其是在医院这个行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体现得尤其明显,这种思想意识的直接后果是:

(1)管理缺乏科学性和专业性;

(2)目标任务制定者的资质具有随意性;

4.存在部分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得不扎实的现象。

(三)部门间的分工与合作范畴不明确

医院部分工作职责因分工与合作范畴界定不明确或者难以界定,也会导致计划工作不能全覆盖实际工作或者工作职责有重复。

(四)计划制定得少,有意回避考核

医院实施目标管理后,各职能部门所制定的年度计划全部纳入考核体系,也因此,可能会存在部分部门为了回避考核,在制定年度计划时有意将计划制定得少的现象。

将党政职能部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相当有效地保障了医院总体既定目标的实现,但是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们,还希望医院目标计划的制定与实现可以保障医院健康、有序地长足发展。

那么如何及时有效地修正目标计划,发现影响医院发展的隐性因素呢?

我们通过对上述医院党政职能部门的2011年计划外工作进行分析发现,计划外工作主要集中于:1.培训、学习与考核;2.制度修订;3.网络化管理;4.医院间的合作;5.职责与归属不明确的工作;6.文化的营造。这说明党政职能部门的工作在标准化、自动化、专业化以及合作共赢与长远发展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文化的内化作用尚认识不足。

三、计划外工作测评法的实际运用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决策层2012年的日常管理工作基本围绕着上述几个方面进行,但党政职能部门在制定2012年年度计划时,没有特别强调要将2011年计划外工作类型考虑进计划内。

2012年底,我们又对2012年计划外工作进行分析,这次吸取了2011年的教训,采取分部门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更加细致深入,通过分析发现:2011年发现的普遍性问题部分仍然存在,有的还出现了新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随机挑选某些部门的计划外工作为例:

部门一:计划外工作涉及部分院内重点工作以及节假日、卫生系统节日相关工作;

部门二:计划外工作主要集中在重点专科建设、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医疗关键环节的管理;

部门三:计划外工作涉及常识、与主管部门的联系、管理人员的培养、考察工作,管理人员的动态管理、调研工作、医院文化建设等;

部门四:涉及职工基本福利;

部门五:计划外工作主要是迎接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以及标准化管理相关材料的编制。

2012年年底,我们对职能部门2011(未考虑计划外工作)、2012(考虑了计划外工作)年两年的目标管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十六个党政管理部门,只有四个部门目标管理得分略有下降,其它都呈上升趋势;事实说明,从计划外工作看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确实在相当大程度上有效保障了医院的发展方向。

出现计划外工作的原因我们已经在前面分析过,这些已经完成了的计划外工作让我们的工作多少显得有些盲目和忙乱,因此,2012年年底至2013年年初,组织各部门制订2013年目标任务考核表时,医院决策层要求将医院2013年工作要点分解至部门并加入考核表内,医院的相关管理部门审核时也特别注意了各部门2012年计划外工作类型是否被囊括。

从2013年开始,医院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目标管理。

参考文献:

[1]张旭明,王亚玲.绩效管理的常见认识误区[J].中国集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2012(10).

第10篇

【关键词】施工;进度控制;计划;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从工程开始施工到工程项目竣工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施工进度控制。加强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控制,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是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真正将其作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过程,使施工项目各项目标都能够顺利达成,达到工期最优,成本最合理,效益最大化。因此,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的探索和研究,无论对建设单位还是对施工单位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进度控制概述

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的工期内,编制出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计划的施工过程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将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对工期的影响程度,找出必要的调整措施,修改原计划,不断地如此循环,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是一个动态的控制管理过程。我们进行进度控制研究的目的就是确保能够准时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如期高质量的完成项目的目标。

2、进度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施工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是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因素中的主要控制因素,贯穿于整个施工工程项目的投标、设计、施工、投产等所有阶段,尤其是在项目施工阶段,监理方、承包商以及相关部门对该项目进度的把控力度居于首位,不容忽视;施工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项兼具实施复杂性和监管重要性的复合任务,是工程建设的三大目标的重要部分。对工程项目进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尽快发挥投资者投入产出比,有利于经济秩序的良好维持,同时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

3、如何进行进度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实体的形成阶段,对其进度实施控制是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重点。做好施工进度计划与项目建设总进度的衔接,并跟踪检查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在必要时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对于建设工程进度控制总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确定进度控制目标体系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按施工合同规定的施工工期的要求完成。为了控制施工工期总目标,必须采用目标分解的原理,将施工阶段总工期目标分解为不同形式的各类分目标,从而构成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目标体系。

3.2确定进度控制内容

3.2.1确定工程进度控制流程

项目部要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确定施工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竣工日期。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具体安排实现计划目标的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计划及其他保证性计划。

3.2.2 确定工程进度控制内容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分解图;施工进度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深度;进度控制人员的职责分工;与进度控制有关各项工作的时间安排及工作流程;进度控制的方法(包括进度检查周期、数据采集方式、进度报表格式、统计分析方法等);进度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及合同措施等);施工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尚待解决的问题。

3.3确定进度控制计划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步骤是:

①计算工程量。计算工程量的主要依据有:投资工程量、劳动量及材料消耗扩大指标;概算指标和定额;已建成建筑物、构筑物的资料。计算出的工程量应当列入工程量计算表中。

②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各个单位工程施工期限应当根据施工合同工期、结构特征、施工方法、施工管理水平、施工机械化程度及施工现场条件,参照类似单位工程施工工期和定额工期来确定单位工程施工期限。

③确定各单位工程开、竣工时间和相互搭接关系,应尽量做到均衡施工,避免资源过度消耗;应尽量提前施工可供施工期间使用的永久工程,以减少临时设施费用;关键工程应当先施工,以保证目标工期实现;施工顺序安排应与项目投产的先后次序吻合,以保证工程配套提前投入使用;注意施工季节对施工顺序的影响,避免工期延误;适当考虑安排一些辅项目,以协调施工进度;合理安排主要工程和施工机械,尽量保证做到连续施工。

④编制初步施工进度计划,应当充分考虑施工流水作业。施工进度计划可以用横道图和网络图表示。

⑤编制正式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初步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并做出适当的调整,获得正式的施工进度计划,以此作为编制劳动力、物资、资金等建设资源的供应计划和使用计划的依据。

3.4确定进度控制计划实施

3.4.1建立项目控制的模式与组织架构

建立项目控制的模式与组织架构。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有一个成功的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一流的目标和企业文化。在项目开始时就选择建立一支高效的项目团队――包括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和主要成员。在进度控制上以项目经理为进度目标责任中心,对进度目标合理分解,使责任分配到人。制定严格的组织架构。

3.4.2编制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

在工程建设施工阶段,项目部需结合项目实际来指导项目的实施,通过进度计划分析对各个工序从时间、空间、资源、强度上进行协调和平衡,优化进度计划,进而建立目标计划。进度计划必须具有可行性、适宜性,这就需要进度计划通过以下几方面全面考虑:①工程计划总目标、分目标是否满足要求。②分项项目是否存在遗漏现象。③安排是否符合施工顺序。④工料机等供应计划是否满足各阶段的需要。⑤各专业之间的协调衔接。

3.4.3 施工进度计划的落实

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应定期、经常地对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特别是对网络计划关键线路更要严格地控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以保证施工进度计划的圆满落实。通过检查和分析,应注意作业各工序在时间、空间上的安排是否合理,人机料资源计划、工程量施工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进度计划是否可行。如果发现原有的进度计划不能适应实际情况时,就必须对原有计划进度进行调整,同时应将工料机配置加以配合调整。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缩短工期。二是通过组织搭接作业或平行作业来缩短工期,根据工程情况,以上两种方法也可以在同一施工段进行调整。

3.4.4 注重技术方案

施工技术方案的正确采用是保证进度控制目标实现的又一重要手段。要使施工进度计划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和先进性,首先要把好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关;其次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方案,对诸如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土方开挖调配平衡,基础处理施工顺序等相互制约关系,要认真细化和优化,尽量减少重复无效施工和窝工现象;再次要大力采用成熟、可行的新工艺和新技术。

4、存在问题

4.1进度控制目标确定不科学

工程项目从决策阶段开始往往不能按项目管理的客观规律要求进行系统运作,施工前期准备阶段往往耗用时间过长,而进入实施施工阶段时所剩时间不多,由此确定的施工工期不能完全兼顾项目规模、复杂程度、施工工艺、气候、地质等条件及必要的工序时间影响,由此确定的总工期由于先天缺陷而缺乏科学性,必然引发一系列施工问题。

4.2施工进度计划编排不周全

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时没能顾及所有工作,零星漏项过多,其结果往往造成只注重关键线路,忽略次要线路及零星漏项。只抓住关键工作而忽略了次要工作,使得项目“尾巴”拖得过长,经常出现主体部分全部如期完成,但辅助设施拖得太久;同时因实施过程中零星增加的工作过多,对计划中的本已安排的工作也产生冲击,影响原工作计划的实行。最终不仅影响了项目的完整性,而且影响了功能的发挥。

4.3资源配备跟不上施工进度计划

资源的合理及时配置决定了施工进度计划实施及按时完成。资源的配置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半成品供应、外部环境条件及新工艺的应用。资源配备及时充足,才能使施工进度计划有基本保证,否则施工计划只是一纸空文。在目前的施工项目管理中受旧体制的影响,人们的意识没有转变过来,认为先计划进度再说,资源配备则凭经验,不够到时再说,这种被动的施工进度计划注定是要被拖延的。

4.4施工进度计划不能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施工进度计划在编制过程不可避免会因为掌握信息的有限性、编制人的经验、以及实施过程中环境、现场情况变化使施工时实际实施情况与原计划不符。往往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计划一次成型并张贴上墙,施工负责人员脑海中的计划形成烙印,不再变动,或者被动的稍微加以调整,并逐步缩短差距,而不能够充分的预估到进度计划的滞后,以及在发现问题后根据实际情况立即调整,难以保证施工总进度的实现。

5、解决办法

5.1树立科学的先进管理理念

现阶段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在管理观念方面需要克服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进度计划系统的观念,只重视前期,轻视施工阶段。应树立科学的先进管理理念,合理分配项目总时间,缩短前期准备工作所占时间的总比例,加大施工阶段所占时间比例。分别编制各种独立而互不联系的计划,形成不了计划系统。合理科学的编制进度计划,不但重视计划的编制,更重视动态控制观念,合理的控制安排,利于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有利于合理的缩短建设周期。

5.2采用健全的先进管理方法与手段

编制施工项目进度计划除了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定以外,采用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编制进度计划。工程网络计划的方法编制进度计划有利于实现进度控制的科学化。通过严谨的分析和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工程网络的计算确定关键工作和关键路线,同时确定非关键工作可使用的时差,进度计划实行多方案比较和选优,确保非关键工作不漏项、不拖尾巴、不影响关键工作。

5.3做好计划内资源配备的检查

在实施进度计划的过程中应进行下列工作:跟踪检查,收集实际数据;将实际数据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执行情况,检查资源配备的落实情况;对产生的进度变化,采取资源配套措施进行调整。在对进度目标实施监督与控制过程中,进度管理人员必须掌握动态控制方法,以便即使执行状况与计划目标出现偏差,也能够经过分析,找出产生偏差原因,及时制定资源调整措施,从而保证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5.4做好现场调度

项目施工过程中为保证进度计划实施顺利,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而调度工作是使施工进度计划实施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现场调度主要任务是利用现场有限的资源,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预测计划执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进度计划并采取措施,扫除实施过程中的一切障碍,保证施工计划完成和进度目标实现。它要为项目计划顺利执行创造各种必要的条件,以适应项目实施情况的变化。调度人员必须每天下午召开一次小范围的施工调度会,根据按实际情况调整的进度计划对第二天的主要事务进行安排,指出当前施工进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6、建议

施工进度的管理和控制必须保证关键工作、关键路线能够按期完成。与此同时,必须及时调配资源,调整非关键线路,确保扫尾工作的及时完成,不拖后腿。这就要求进度控制的目标不能笼统,必须具有可操作性。对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工作时间的执行情况、资源使用及与进度的匹配情况等内容动态控制。在实施过程中要对各个分目标进行检查,要是出现偏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并且及时地纠偏。同时还需要建立完整的控制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改进进度控制的方法,使工程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7、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项目建设工期总目标。为达此目的,必须对进度实施行之有效的控制,对影响进度的风险因素预先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保证进度计划实施的对策和措施,实现对进度的主动控制。进度控制的目标不能笼统且应具备可操作性,应将目标细化分级分解,制订考核检查办法,实施过程中对照落实,如有偏差则根据实际调整计划及时纠偏。施工进度控制必须区分重点和一般,保障关键线路、关键工作按期完成。还必须建立完整的进度组织管理体系,不断总结改进进度控制的方法,提高进度控制工作效率,方能圆满实现目标。

参考文献

[1] 褚春超,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方法与应用研究.天津:天津大学,2006

[2] 张建新,进度控制管理实务.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第11篇

摘要:在施工组织的执行过程中,网络计划的控制非常重要,是工程的工期能否按时完工的关键。  

 

关键词:施工组织 网络 控制  

    网络计划的控制是根据工程项目的控制目标,编制经济合理的初始网络计划,并检查项目的执行情况,若发现实际执行情况与计划不一致,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初始网络计划进行调整或修正的过程。  

网络计划的控制主要包括网络计划的检查和网络计划的调整两个方面。  

1网络计划的检查  

1.1一般规定  

对网络计划进行检查与调整应依据进度计划的实施记录。进度计划的实施记录包括实际进度图、表,情况说明,统计数据。网络计划的检查应按统计周期的规定进行定期检查,还应根据需要进行不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周期的长短应视计划工期的长短和管理的需要确定,一般可按天、周、旬、月、季、年等为周期。不定期检查指根据需要由检查人(或组织)确定的专项检查。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若突然出现意外情况时,也可进行“应急检查”,以便采取应急调整措施。上级认为有必要时,还可进行“特别检查”。  

1.2网络计划的检查方法  

网络计划的检查通常采用比较法,即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常用的比较方法包括横道图、S曲线、香蕉曲线、前锋线和列表比较法,这里主要介绍前锋线比较法。  

所谓前锋线,是指在原时标网路计划上,从检查时刻的时标点出发,用点划线依次连接各项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最后到计划检查时的坐标点为止而成的折线。前锋线比较法是通过绘制某检查时刻工程项目实际进度前锋线,用前锋线与工作箭线交点位置来判定工程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进而判定该偏差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适用于时标网络计划及横道图进度计划。前锋线可用彩色笔标画,相邻的前锋线可采用不同的颜色。  

采用前锋线比较法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其步骤如下:  

1)绘制时标网络计划图。工程项目实际进度前锋线是在时标网络计划图上标示,为清楚起见,可在时标网络计划图的上方和下方各设一时间坐标。2)绘制实际进度前锋线。从时标网络计划图上方时间坐标的检查日期开始绘制,依次连接相邻工作的实际进展位置点,最后与时标网络计划图下方坐标的检查日期相连接。

一般假设工程项目中各项工作均为匀速进展,根据实际进度检查时刻该工作已完任务量占其计划完成总任务量的比例,在工作箭线上从左至右按相同的比例标定其实际进展位置点。3)进行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对某项工作来说,其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以下三种情况:①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落在检查日期的左侧,表明该工作实际进度拖后,拖后的时间为二者之差;②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与检查日期重合,表明该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一致;③工作实际进展位置点落在检查日期的右侧,表明该工作实际进度超前,超前的时间为二者之差。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比较是针对匀速进展的工作。对于非匀速进展的工作,比较方法较复杂,不再赘述。  

2网络计划的调整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往往会出现偏差。有了偏差,就必须认真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续工作和总工期的影响,必要时要采取合理、有效的进度计划调整措施,以确保进度总目标的实现。  

2.1分析进度偏差产生的原因  

通过比较,发现进度偏差时,必须深入现场进行调查,分析产生进度偏差的原因。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主要包括:  

工程决策阶段可研报告不可靠;工程建设相关单位之间缺少协调和信息沟通;物资、设备供应出现问题;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设计变更;施工阶段现场条件、周围环境的变化;对各种风险因素估计不足;施工单位自身管理水平低等。  

2.2分析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  

通过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确定进度偏差后,还可根据工作的自由时差和总时差预测该进度偏差对后续工作及项目总工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和预测工程项目整体进度状况。

文章屋在线:www.l

[1] [2] 

第12篇

关键词:施工监理;项目进度控制;控制程序;管理措施

1 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的因素

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建筑中,与各分包单位,众多施工单位之间要做好协调和管理工作。在抓质量、成本控制的同时,进度控制也不能放松。总体来说影响施工进度可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1.1 影响工程进度的外部因素

1.1.1影响工程施工进度的多方原因

作为工程项目的投资方,业主的决策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进度。前期项目方案不完善,后期对方案随意更改,导致工程停工、返工;项目开工前,规划、土地、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审批手续不齐全或违反相关法规,致使工程开工后被迫停工;为节约造价,业主提供建筑主材受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或资金不到位的原因,导致材料设备断断续续,跟不上工程进度,工程处于半停工状态;业主资金筹措不力,不能按期支付工程款,致使工程停工;设计变更不及时,许多问题往往图纸上不易发现,实际施工中才反映出来,或设计院通知需要变更,但变更图纸未能及时到位,影响到工程进度;大型工程项目人防、消防设计不能满足或违反规范要求,图纸未经相关部门审查,开工后被迫停工。

1.1.2分包单位对工程进度的影响。

由于消防、暖通、智能化、幕墙等分包单位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存在多级分包现象,管理效果不明显。任何一个单位工作不到位,都将影响到工程进度。

1.2 影响工程进度的内部因素

人员调配及技术方面对进度的影响,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调查发现,很多施工企业普遍缺乏经验丰富的高级技术人员,因此,对于复杂工程项目中的特殊技术问题无法处理,施工方案编写困难,缺乏指导性,从而延误工期;对施工作业人员审查不严,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良莠不齐,导致工作拖拉、延误;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不到位,导致工程验收时对局部工程的整改和返工。

2 施工进度目标控制及管理

建设项目是广义“项目”的范畴之一,也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特征,而施工总进度目标是建设项目时间条件的约束性目标。因此,建设项目必须具有明确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其目标,通过目标管理,采取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措施,才能实现工程进度目标,最终促进成果性目标(投产)功能的实现。

目标管理的精髓是“以目标指导行动”,而目标管理是通过“目标确定、目标分解、检查分析、引导纠偏” 等一系列控制活动,最终以实现目标为宗旨。

监理在进度控制方面应建立“形象进度”的概念,以利于施工进度的目标制定、目标分解、统计分析、目标预测等监理业务的开展。施工项目的“形象进度”是指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各项施工内容,归结为外形施工进展状况的象征性表述,以简化繁琐的作业项目及其工程量。

例如,房屋工程的桩基±0以下、地面以上各层主体结构、封顶、墙体砌筑层次、外装饰比例、主要内装饰项目比例、门窗比例、水电安装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等;这些分部项目“形象进度”内容的划分,应针对具体工程构成及内容,在制定进度目标时拟定。

另外,依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程投资目标值,可拟定出“形象进度”与“投资额”的对应关系。当施工进度达到某一“形象进度”时,就可得出实际完成“投资

额”(已完工程的综合价值)的货币量指标。

施工进度目标是指依据已核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所确定的实现“形象进度”关键“节点”的具体日期。施工进度目标有建设项目总目标与各单体工程投产目标、各单体工程竣工目标及其组成的各分部“形象进度”目标的综合和分解目标;还有各项计划进度目标与实际完成的进度目标(检查对比)。

监理在进度控制中,应有两套总进度计划目标体系,即:依据监理的“施工总进度控制计划”和承包人申报核准的承包项目“施工总进度计划”分别确定的施工进度总目标及其组成的分目标。

因此,施工进度目标的编制依据是确认的《施工总进度计划》。监理在实施施工进度目标控制时,可采取以下程序进行目标认定、目标分解和目标管理:

2.1 施工总进度控制目标的制定(监理计划)

针对建设项目的构成和内容,拟定各单体(项)工程的标志性“形象进度”的“节点”系列;查出“施工节点控制计划”上对应“节点”的实现日期;列出包括形象“节点”名目与对应计划实现日期的表式,作为“施工进度计划目标”的控制依据。

2.2 单项(体)工程施工进度目标制定(承包人计划)

依据批准的承包人“施工总进度计划”,核定对应各单体(项)工程相应形象“节点”计划的实现日期,作为承包人“施工进度计划目标”的考核依据。

2.3 监理控制目标与承包人计划目标的统一

承包人的“节点”目标,必须符合或超前于监理的“计划控制目标”,才能保证建设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监理在审批“进度计划”时,应进行对照和核查,尽量做到统一,出现的“正时差”可作为机动时间;不允许出现“负时差”,否则需调整原定“进度目标”。

2.4 施工进度总目标及“节点”子目标的协调

监理在核定各单体(项)工程施工进度总目标及分目标时,应对实现目标的可能性进行必要的论证,特别要重视对实现目标的工作面、最多人数、作业班数、材料与设备供应、技术间隙、施工方案、作业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分析。

同时,要消除同一单体不同分目标之间的顺序矛盾,不同单体相同分目标之间的“流水”矛盾,土建与安装项目不同专业的作业矛盾,不同单体总目标与实现建设项目总目标的竣工矛盾等。

2.5 施工进度计划目标贯彻

既定的施工进度计划目标,不仅是监理进行进度控制的依据,还必须向各承包人贯彻交底,以作为承包人编制总进度、月(周)进度计划的强制性依据。

各承包人应在进度目标和合同工期的双重条件制约下,进行资源优化和合理安排,并进一步将分目标再分解为子目标,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实现既定的进度计划目标。

2.6 项目施工进度目标管理

监理在施工进度目标控制的管理过程中,主要运用监督、检查、分析、引导、纠偏等基本方法,对施工过程实施主动监控。

通过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定期(月、周统计)进行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目标的检查、对比,发现偏差、分析原因,及时向业主沟通,并利用会议、文件等形式,向承包人表明施工进度状况,引导承包人分析原因和落实纠偏措施。

对于因业主外部协调原因影响施工安排的因素,监理应及时通报,并按程序受理“工期索赔”的申请。

除不可抗力外,既定的施工进度目标一般不宜改变;监理应正确把握“工期延期”和“工期延误”的责任界限,局部“延期”不应改变建设项目总目标,应坚持“以赶工求进度目标”的原则。

3 施工进度监理控制程序及管理

施工监理实施进度控制的主要依据是:委托监理合同及业主授权;工程设计资料及项目投资安排;认定的总进度控制计划及其目标;施工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经审批的承包人施工总进度计划和月(周)施工进度计划;核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现场施工条件及其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等。凭依据决断、凭数据说话、按程序办理、用示范表式等,是施工监理业务工作的规则。

为保证监理工作有序开展,做到“有据可查”,各监理单位遵照《监理规范》的规定,都有自己的一套工作制度和监理程序。在进度控制方面的监理程序有四种,即:施工进度计划的审批与实施程序,施工进度的检查与报告程序,施工进度目标的调整与变更程序,施工工期索赔程序(有时与费用索赔合并)。

在规定监理程序的基础上,还结合工程特点和内容,规定了一系列的计划表式和统计表式,且在计划、统计的“时效”上有明确规定。

3.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及申报

承包人依据施工合同及监理下达的进度目标(控制计划),在正式开工前应按规定编制和向监理申报“施工总进度计划”。监理应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重点控制“进度目标符合性”和“计划实现可能性”两个方面内容,应针对“保证措施”的可行性进行落实。

下月进度计划应于月末申报,监理审核应掌握分解目标的符合性、资源和条件的现实性。周计划可利用“监理例会”议定,每周例会上应总结上周完成情况和议定下周计划安排。监理应重点控制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项目的施工安排。监理应要求承包人所申报的进度计划,必须附有资源配置及具体措施的文字说明,以便逐项落实。

3.2 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及检查

在承包人贯彻实施核准的进度计划、监理进行跟踪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应要求承包人定期(月末、周末)填报“施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统计表”,自觉找出偏差,分析原因,并拟定纠偏措施。

同时,监理应依据自己掌握的资料,与业主沟通后,帮助承包人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整改,以消除出现的“进度偏差”。

监理可通过“计量、签证、支付”等手段,加大进度控制力度;也可通过“会议、指令、通知、联系单”等监理文件,及时协调,以促进施工进度目标的实现。

3.3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及变更

除不可抗力外,无论承包人或业主均不能随意改变既定的施工进度总目标。否则,应承担赔偿或惩罚的相应责任。特殊条件下,承包人要求调整或变更施工进度计划,应按规定的“申报、批准”程序进行。

监理在审批进度计划的调整与变更时,应坚持“不影响进度总目标”、“不损害其他承包人利益”、“不妨碍后续项目施工”的原则,并应分清责任(“延期”或“延误”)。同时,监理应协助承包人使“计划”调整做到合理、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