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七年级册英语语法

七年级册英语语法

时间:2023-02-23 15:0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七年级册英语语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七年级册英语语法

第1篇

一、复习课教学思路:

课标对中考提出的原则: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

具体地讲就是应该考查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听、说、读、写等四种语言技能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能力。

因此,在总复习阶段,通过一本书的单元整合复习的方式进行分册复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始终坚持大量训练学生的听和说,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教材的效率的目的。

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听说练习,始终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归纳总结这几个复习单元的重点知识、内容——通过学生小组活动来阅读这几个单元,抓出这几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补全在活动中呈现的单元知识内容;

课堂练习——发现学生的易错点,形成反馈的内容

二、总复习阶段遇到的困难。

1.复习时间有限。由于本学期开学时间晚,又有3个单元的新课教学,因此,进入总复习第一轮教材复习的时间就在4月上旬。

2.由于时间紧,就难以有更多时间训练学生的听、说技能,长期这样,学生语感缺乏。

3.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备课量特大,基础很差的那部分学生令老师耗费大量时间却无多大的成效。

三、教材的基本概况。

人教版英语共有五本书,七年级上册:starter unit1-3, unit1-12.

七年级下册:unit 1-12

八年级上册,unit 1-12

八年级下册: unit 1-10

九年级全册:unit 1-15

其中,七年级上下册和八年级上册比较简单,主要是词汇量的积累,简单的口语表达,八年级下册,九年级着重是语法,阅读。

指导丛书中要求,在语言知识方面,学生学会使用四会单词和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在听力技能方面,能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的熟悉的话题;在阅读技能方面,能阅读各种体裁和题材的简短的书面材料;在写作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学语言基础知识,以语篇为单位,清楚,连贯地进行控制性和开放性写作;在口语技能方面,能使用所学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基础知识,以口头的形式清楚,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因此,根据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的难易度比例,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复习方法很有必要的。

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初三英语的现阶段教材复习教学呢?

一、紧扣教材进行知识点梳理,温故而知新。

依纲扣本,整合课本内容,梳理知识结构,巩固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要求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因为万变不离其中,如果没有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从何谈能力。所以课堂上主要以教材为主,以《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复习指导》为辅,引导学生按教材顺序复习各单元的知识点,这一轮不是炒“冷饭”,而是“温故而知新”。

(一)勤梳理。不能像上新课一样,逐条慢慢复习。对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材料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的部分,应视为重点。在英语语法方面,不是用语法分析英语语言,语法知识的语用目的和语境应视为重点。

(二)重引导。

1.引导学生学会课外整理、归纳知识 点。教师总结为辅,学生复习为主。

2.引导学生学会课上归纳、对比、穿 插、联想的方法运用。

3.引导学生创设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寻找专项练习。项目有专练,人人有所得。

但是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要重点讲。

(三)活方法。让复习课“亮起来”。

方法一:小组活动,露一小手。四人小组,各有分工,强调人人必须动脑、动手、动口,复习课上得紧张活泼而不松垮。

方法二:写常规作业,每天做一点,不急功近利。鼓励学生做纠错本,重点本,常看常思。备考提倡“不温不火”。持之以恒是英语学习、中考英语复习的关键。

二、提升集体备课有效性

通过集体备课可以想办法在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智慧、教师语言等进行拓宽,在教学的反思、教学的环节的更改、教材的新解读等方面有所扩大。

三、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和重点词汇

早自习要求学生在教室里大声朗读,早读的材料可以是课本,单词表和课后的听力材料,也可以是练习册中的作文或平时阅读时发现的写得好的一些文章,同时注重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每天早自习下课前的十分钟,对学生所复习的内容进行检测,课后通过配套练习,巩固所复习的内容。

四、在复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上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点,并与其它知识做横向、纵向比较,帮助学生巩固运用。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及时查漏补缺,巩固好基础知识。加强综合复习课、复习讲评课的有效性的探讨,在复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避免课堂枯燥。

五、抓好A卷,着重做好七、八年级的分册复习

1.在复习过程中归纳整理单词、短语、功能句型等,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减轻学生负担。

2.注重长篇阅读的高频词汇、短语以及重要句子结构的把握。

3.对相应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归纳清晰、总结精当,并适当进行低难度的单项练习和综合性较强的练习。

六、面对中考新题型,复习的方法

1.让阅读成为复习的一种习惯;

2.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成为每堂课的习惯;(听说读写贯穿每堂课)

3.训练学生解题技巧成为一种习惯。

七、抓好踩线生辅导

1.踩线生的定位:

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学校通常合格率上下浮动5%——10%,划定为踩线生的范围。

2.踩线生的辅导方式与内容:

面对面、一对一、小组互帮的辅导,每次辅导内容都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总结

第2篇

[关键词]少教多学 初中英语 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42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为适应发展的要求,我们尝试着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少教多学”的模式来进行教学。

“少教多学”(Teach Less, Learn More)并非是让教师投入得更少,而是要求教师教得更好,即教师在课堂上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注重帮助解决疑难点,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进行严格训练,形成能力。该模式的原则是先学后教,即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之上施教。

一、揭示课堂学习目标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可利用导学案将本堂课语法集中的学习目标出示给学生。

如,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9一般过去时(规则动词)语法学习的导学案(简案):

一般过去时态(行为动词)

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

I walked to school yesterday.

I lived in a small house in 2002.

1.观察上面的例句,我们可以总结出一般动词(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是在动词后加 ,如:walk-walked; live-lived; carry-carried; stop-stopped.

2.请你参照课本后导学部分总结规则动词过去式的四种变化,写在小卡上。

3.观察下面例句,总结一般过去时态的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的变化规律。

She liked the food in the bowl.

She didn’t like the food in the bowl.(否定句)

Did she like the food in the bowl?(一般疑问句)

例题:将下面句子变为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 (并写出相应的结构)

I walked to school yesterday.

提示: (S+Ved )/(S+didn’t+V)/(Did +S +V )

4.拓展(将下列句子改为过去时)

①I am at school.

②What do you do?

③She enjoys dancing.

二、进行自学前的指导

在学生自学之前,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同时对所集中语法的学习内容、要求程度、学习时间、学习效果评价等做出明确的要求,还要对自学中的学习方法做好必要的指导。自学要求可随着语法项目的自身特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地分步出示,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自学好每一步的信心。同时,自学要求的设计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好已学知识的正迁移效应。

三、学生自学,教师督查并个别辅导

这一步是“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重头戏。此过程是学生在学习目标及明确的学习要求的引导之下,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之下所进行的自主学习、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研究信息、增长知识、形成才能的重要过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这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紧张、高效,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学习积极性。学生自学并不意味着教师无事可做,这时教师要全面巡视学生的自学情况,做到适时指导、及时鼓励,并特别注意观察自学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地为其提供指导与帮助。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之中必须对学生在语法学习中所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归纳汇总,并挖掘存在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做好“第二次备课”。

四、小组协作,讨论研究

学生在自学之后必然会遇到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便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共同讨论研究所遇到的困难。在此过程之中,要充分调动小组之中后进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性以及优秀学生乐于助人的积极性,做到小组之中只要有一人会,便没有一人不会,即“兵教兵”。如此一来,小组成员的组成便显得至关重要了。

五、答疑解难,精讲点拨

经过了学生的自学过程以及小组内部的讨论协作过程,学生对所要求自学的语法项目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同时教师也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了明确的了解,做好了充分的“第二次备课”。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答疑解难、精讲点拨可谓水到渠成。答疑解难、精讲点拨可分以下两步走。

学生答疑解难。即让各小组组长提出在本组内部所未能解决的问题,看其他小组成员是否可帮助解决。这时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并特别要注意让后进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

教师精讲点拨。教师的精讲点拨可谓把关的一环。在“第二次备课”的基础之上,教师将学生自学及讨论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从而使抽象繁杂的英语语法具体化、系统化、规律化,以便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运用所学语法内容。教师的讲解切忌重复,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使师生活动紧密融合在一起。

六、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学生学习之后必须及时当堂训练以反馈其所学情况,当堂训练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5分钟,要确保学生能够把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培养能力方面,而不搞死记硬背。

如,外研版七年级下册Module 9一般过去时(规则动词)语法学习的训练简案:

I.将下列动词变成过去式。

1. am/ is 2. do/does 3. carry 4. call 5. enjoy

II.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In the story, the girl (live) in the forest.

2. Where did you (decide) to go at last?

III.句型魔法变换。

1.将下列句子变为否定句。

①The man entered into the room quickly.

②Harry finished his homework before this Sunday.

2.将下列句子变为肯定句。

③There wasn’t any flowers in the garden.

④The old man didn’t clean his house.

3.按要求变换句子。

⑤Roy’s father returned home at 10:00. (对画线部分提问)

⑥Jim lived in Nanning in 2009. (对画线部分提问)

总的来说,“少教多学”在初中语法教学课型中的实践有效避免了语法教学中比较容易出现的教师“满堂灌”现象,既通过学生先自学,使得英语语法教起来省时、省力、高产、高效,学起来轻松自如、系统明朗,又通过学生学中用与用中学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主动性,切实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教师的主导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老师英语语法教得苦、学生学得累的状况。

第3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策略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相应的中学英语教学也在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其中一项较有争议的议题就是在中学课堂上是否还应继续进行语法教学,以及语法教学的深入程度。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语法视为特殊的存在,认为语法不仅具有知识性,同时还具备技能性。因此,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维更倾向于让学生学会使用语法这一技能,从而忽视了英语语法的根本特质。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新固有教学方式,将英语语法视为英语语言本身的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将其更自然地与英语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教学要求“无缝接合”,让学生从理解和运用两方面深入掌握语法知识。

一、着意淡化语法的概念色彩,将其融入语言练习模式中

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流。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尤其是学生刚刚建立起对英语的印象,初步接触英语语法时,不要过多地渲染语法的概念。此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现象和英语句型的认识,建立起学生的初步语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淡化语法的概念色彩,将其与英语对话练习等结合。例如:Book1 B Junior English中所列语法项目,要求学生使用情态动词“can”进行练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先不提出“can”的词性以及大致用法,而是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例句练习和对话练习,反复帮助学生在无形中深化这一概念。再如:可数名词与不可数名词的教学,教师仍然可以暂时性“无视”其本身的概念,只告诉学生目前为止要懂得几个特殊名词,如meat,bread,rice,water等后不加“s”即可表示复数,其他的名词,大多数还是要加“s”才能表示复数。待学生对这些词汇产生一种非常“自然”的感觉时,再进行理论上的阐述。

二、变抽象为具体,注重实际运用

在观察新课程教材Unit 5 I am watching TV(七年级下册)的课程要求时,可以看到教材的要求是“运用”现在进行时,可见,新课程将语法的运用视为教学重点。因此,教师在教授语法时,要将抽象的概念转为具体的例子,尽量不提或少提语法自身的概念,注重在实际运用中让学生领会语法的用法和意义。

三、在教学中应抓住语法的核心,适当忽略细节

语法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因为语法本身就是抽象的、富于变化的,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会产生一种现象,学生明明学得很好,各方面知识都掌握得不错,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总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仍以现在进行时为例,学生在掌握用法后,总是在分析构成出错,认为现在进行时就是V.+ing。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暂时忽略学生的此种错误,不必死抠正确的分词构成规则,因为现在进行时的核心内容是谓语完整性和主谓一致性。分词的构成规则等到学生完全理解了现在进行时的真正内涵和表达形式后再进行纠正和完善即可。

四、善用归纳法,将语法学习“大隐于形”

日本的学习、考试达人庄司雅彦曾在其著作中提到,人类大脑最精彩绝伦的功能之一就是可以运用“归纳”的方法,将事物的共性提炼出来,扩展到其他的未知领域和知识学习中。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应善于采用归纳法,先向学生展示种种不同的具体语言现象,然后通过对语言现象的分析找出共同点、形成规律,从而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倒装句的学习,教师可以举出一组意思相同但顺序不同的句子,类似There is a beautiful girl.与A beautiful girl is there.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为什么要用倒装句?表达同样的意思但具体的区别是什么?倒装句怎样构成?”等等,让学生通过对句子的分析和理解得出结论,进而在自行练习时就能得心应手,加深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五、借助情境设置,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置学习情境是近年来发展较快、应用较广的新型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教师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贴近生活环境的情境设置,将知识纳入情境表达中的教学方式,优点是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中学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可采用情境设置方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

新课程下的英语语法教学,教师应充分注意到英语语法自身的特质,摒弃传统的古板、呆滞的教学方法,站在“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度看待语法教学,从单纯的技能掌握转变为要求学生真正理解和运用,顺利实现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良良.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学语法: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英语语法教学[J].成功:教育,2012(5):87-88.

第4篇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被动语态;应用

从近些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被动语态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属于一个教学上的难点。很多学生在这被动语态部分知识进行学习时,很容易出现掌握,不够精准或是不全面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发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效率变得很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往往因为对被动语态部分知识掌握不足,影响英语后续知识上的学习。微课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让被动语态上的语法知识变得简单起来。相信通过策略上的研究与方法革新,可以让微课在被动语态教学过程中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1 注意微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教师讲解知识的时效性,是检验课堂效率的重要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微课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否成功。同样讲求时效性。许多教师在使用微课模式对知识进行设置时,往往流于表面,过于形式化,将大量的精力花费在课件的美观制作上,对知识的时效性进行忽略。教师在开展被动语态部分知识的教学内容时,应该让知识的重点功效进行最大效率的发挥,只有这样,才是保证了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People and places部分知识内容时,可以对被动语态的一般现在时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之间的区别,可以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先自己找出这些语句,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最后,再由教师行驶自己在课堂中的领导作用,利用课本上的句子进行深入性的讲解。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使用微课上的优势,对这些句子进行动态化的处理,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让课堂的实效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探讨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区别。其次,在学生进行自主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就被动语态的重要用法为学生进行精辟地讲解。就初中阶段而言,其重要的用法包括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一般过去式的被动语态以及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而对于其他时态的被动语态的用法,教师可以在之后的微课程中再进行涉略。再次,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在微课程中设计一个学生提问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还可以将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及时向教师提问,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初中英语被动语态教学的有效性。

2 注意微课堂活动的“多样性”

微课教学模式下的被动语态知识讲解,授课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注重课堂的实效性之外,也要积极把握活动过程中的多样性。只有让微课教学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才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的学习过程中来。在微课教学模式中加入多样性研究,可以有效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度,这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开展课堂活动内容,因为英语语法知识讲解本身就是一项较为枯燥的学习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因为这部分知识的索然无味,而无法保障坚持学下去的欲望。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客教学模式上的平台,研发出更多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How to learn English 部分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上列出包含更多时态的句子,让学生进行练习,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课本上的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时态的正常语句,让学生来进行修改,将主动语态改成被动语态,这些练习都可以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语句练习中得到相应的锻炼,不仅加深了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让课堂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保障了课堂气氛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在微课模式下的被动语态练习过程中掌握被动语态的重点知识。

3 落微课堂中的练习环节或者测试环节

目前,很多教师运用微课程进行语法教学时往往只注重讲解的环节,却因为微课时间较短而忽略了课堂练习环节或者是课堂小测环节,其实,这样的做法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也起不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微课中落实好练习环节或者小测环节,以检测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没有掌握,便应该在之后的课堂中进行及时地弥补。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的被动语态这一语法点而言,教师可以设置多种类型的练习题目或者小测题目,除了一般的单选题之外,教师还可以设置句子改错题,看图写话题,选词填空题,以及运用适当的形式来填空等等。比如,对于句子改错题,教师可以就学生经常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置题目,如The classroom is cleaned by Mr.Li yesterday,通过该题目,便可以考察学生是否掌握了一般过去式被动语态的构成,是否能在句子中辨清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和一般过去式的被动语态。

此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得到相应的锻炼与发挥,小组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也可以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锻炼。学习是为了进步,没有进步的学习是无效劳动。小组内“小老师”的教,“小学生”的学,对彼此都是一个促进,正所谓“教学相长”!为了进步的最大化,小组成员应该优势互补。而实际上学生各有自己的优点,也各有个人的不足。合作学习过程中,优差生应该合理搭配,而不能相对集中,这样便于学习活动更全面、深入地展开。

教师基于学生的情况,诸如兴趣爱好、学习基础、个性特点,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然后,教师应指导各组成员设定小组的组长和制订组规,以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小组为中心,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以实现教学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知道,教师开展被动语态的教学部分的知识时,应该努力剔除传统教学模式上的弊端,使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工具开展微客上的教学活动,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更加活跃,也能让难点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把握课堂活动上的时效性以及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更多的练习以及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完成学习上的任务,不仅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也让英语被动语态的教学难点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曾建雄.微课慕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合[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6,4.

第5篇

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在新课程实施已有相当时间的今天,有些教师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片面地认为学生学会了语法就等于学好了英语,许多课堂仍然热衷于语法条目的罗列讲解,割裂语言点,采用刻板、孤立、教条的句型操练及单句翻译方法,迫使学生机械地模仿、记忆。而有些教师走到了教学的另一个极端,在课堂上完全抛开语法教学,或者一带而过,以学生不断的错误作为代价,尽管部分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但由于语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用准确、丰富的语言进行交流和运用。长此以往,不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和促进学习上的进一步发展。

语法是语言的产物,是对语言现象的总结和描述。我们发现,即使学生能熟练地背诵语法规则,他们也不一定能正确运用这些语法规则。学习语法是为了运用,而不是为了解释语法现象。语法的教学不能游离于语言的运用之外,必须遵循语言学习的认知规律。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学生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上,然后他们才会注意语言形式和语言规则。

在任务活动过程中学习语法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使学生自然、主动、探究地接触、了解和习得语法,运用所学的语法表达有意义的思想。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进行交际活动的同时,学生需要适度地关注含有相关语法规则的语言表达,并在任务的结果评价中彰显语法的规则和功能。“语法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更要使学生清楚形式的运用,赋予语法以交际意义。”[1]

二、 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基本步骤

1. 任务前

围绕任务的主题展示语法项目,学生初步感知。这一过程主要包含三个内容:

(1) 介绍新的语言。这是任务前阶段的一个主要内容。

(2) 激活语言。任务前的活动不仅可以给学习者输入新的语言和语法知识,使之能重构语言系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多的是激活和调动已有的语言资源。这样有助于减轻学生认知上的困难。

(3) 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任务。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话题,理解任务的要求,增加其对于任务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使用语言的复杂度。

2. 任务中

确定内容合理、难度合适的任务,学生运用与所学语法相关的语言完成任务,巩固运用。

3. 任务后

根据学生任务完成过程中和结果展示中存在的语法问题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活动,学生内化提高。任务后的活动并不是让学生简单、重复地表演,而是让学生独立、完整地完成任务,提高语言的准确度和流利度。通过再次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误之处,也会更加清晰地建立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之间的关系。

概括说来,左岸语法,右岸学生,任务便是从中传递的桥梁。而任务型语法教学的基本步骤中,任务中阶段又是任务这一桥梁的重中之重。语法教学贵在习得过程,学生能否在自然的学习状态下习得语法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语法教学的效果。在任务中阶段,学生有明确的任务目标,有清晰的任务过程,有合作的任务平台,并有预期的任务结果。学生借助语言的形式、语法的建构,完成任务活动,促使语法教学更真实、更深刻,从而达到形式和内容兼具,知识和能力俱得。

三、 任务型语法教学任务中阶段的实践

1. 搭建支架,建构语法

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模仿与演练是常见的两种方式,包括学生在观察了任务之后,一开始也是有意无意地模仿完成一个简单的任务,然后在同伴面前演练。但模仿绝不是语法学习的归宿或是机械的重复,无论语法教学的内容是什么,我们的关注点不仅仅是任务的形式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实现任务的目标。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语言资源,如可能用到的句型结构、词汇、固定的表达方法等,在以语法教学为目的的任务实施过程中,不但要有语言形式的支撑,还要提供任务建构的支架,这样才能保证语法教学的顺利开展。所谓搭建支架,简单说来就是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通过这种分步建构的方式,教师一步步撤去给学生的学习支撑(所搭建的理解支架),把任务逐步交给学生,完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运用语法。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11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中“Could I ...?”“Could you please ...?”时是这样设计的。

(1) 用以下问题与学生打招呼:Could I have your name? Could I make friends with you? Could I learn English with you? Could I borrow your English book? Could I share a chant with you?

(2) 与学生分享以下chant。

Could I have your names?

Could I make friends with you?

Yes, you can. Yes, you can.

Could I borrow your English book?

Could I use your computer?

Sorry, you can’t. Sorry, you can’t.

(3) 展示该教师儿子Nemo的照片,并告诉学生“He is a polite boy. He can ask for agreement politely. He can do lots of chores around home”。

(4) 让学生猜测Nemo能做哪些家务。猜测的同时展示Nemo做家务的照片,同时提供以下有关做家务的英语让学生与照片一一对应:sweep the floor, take out the trash, fold the clothes, make the bed, do the dishes, do the laundry, water the plants.

(5) 按以下要求完成书面表达。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各组学生分别拿到客厅、卧室、书房和厨房四张照片中的一张,然后在组内用“Could you please ...?”提问组内同学能做哪些家务。小组合作后再把自己与组内成员的对话写下来。

在这样的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所作的语用呈现就是为学生的语法输出而搭建的脚手架,其关键是帮助学生在学习新语言之后掌握完成任务所需语言的语用内涵,并根据任务的需要组织语用要素,保证语法输出的正确性与得体性。[1]

2. 创设情境,激活语法

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显性语法教学)和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隐性语法教学)。[2]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境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很多学生对语法课不感兴趣,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采用了过多机械的练习方法,也就是过多地运用了显性语法教学。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需求,教师应尽可能通过丰富的情境创设来活化语法,让语法练习生动有趣起来,从而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新学的语法项目转化为准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6 It’s raining的Section B时,设计了“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后回答问题”的环节。要回答的问题是:

(1) How is the weather in ...?

(2)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学生在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要用到本节课的重点语法——现在进行时。教师紧紧围绕本节课的语言目标,引用了一个来自于学校当地的某个场景片段。在这样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学生自然、亲切地融入情景的交流和反馈,活化了语法的操练。然后,教师设计了一个就校园内正在发生的事情接受电视记者采访的小组合作任务。学生之间围绕现在进行时组织语言进行小组活动。

被采访的学生能够非常自然流畅地表达,因为这个创设的情境无须想象,它就在身边。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时候,语法不再是标签,他们更加注意的是活动的内容和趣味,但他们训练和运用的恰恰又是语法知识。也就是说学生不知不觉地把所学的语法知识直接运用到英语的思维当中。就像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主张的,学生学习必须处于与学习主题基本内容相关、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丰富情景当中,既保证了学生对所学语言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又给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运用语言的空间。

3. 渗透情感,内化语法

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主张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和个人需要,强调具有真实个人意义的学习,主张包括认知和情感在内的全人教育。近年来,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语法不是死的教条,而是可赋予生命和情感的分享过程。学习者只有融入真实、得体的情感,让语言学习成为动机的合理输出,语法学习才会落到实处,成为内在的需要和必要的储备。如一位教师在执教《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6 It’s raining的Section B时,设计了一个看图说话的任务。教师首先出示几张在遭受地震和海啸之后的日本受灾群众的照片,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语法——现在进行时,描述图片中的情景,教师给出了如下的开头和结尾:This is a report from Japan. After the earthquake ... I hope 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 can try our best to help them.中间部分请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补充。以下是部分学生的描述:

S1: The people are suffering a lot.

S2: The little girl is crying. She is looking for her mother.

S3: The people are waiting for food. They are so hungry.

S4: People have no home now. They are looking forward to living in a warm place.

这一张张图片激起了学生心底最深处的善良和同情友爱之心。学生通过语言表述强烈地抒发自己的情感,显然语法已不再是独立的规则和教条,而是成为学生抒感的媒介和自然状态下生活语言的输出。其实,该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出示表现困难面前日本民众良好素质的图片,并继续用现在进行时的句子进行描述:Everything is in good order and well arranged. So many people in the disaster are waiting in lines for a public telephone and consciously saving electricity power supply protection. Hundreds of people are camping in the square and no one is smoking in the entire process. It ends without a piece of trash on the ground. They are all helping each other. 教师通过这样的引导既让学生产生对日本民众良好素质的赞叹,又回归本课的语法功能,在情感渗透的过程中内化语法。

虽然,这并不是一堂纯粹的语法课,但教学中语法无痕、情感入微的任务设计无疑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它最终达成了任务与语法、学生与教师的多赢。

四、 结束语

任务型语法教学传递的是一种理念,它在强调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亦关注语言知识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应重视任务中阶段的作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习得并巩固语法知识,化解语法教学的困惑,让学生从“对语法望而却步”转变成“语法的亲近者”。

参考文献:

第6篇

1. 对症下药:探究英语语言素养的主要问题

在以前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都是注重英语语法以及英语读写的训练,比较忽视英语口语素养的培养。造成学生们会读写英语,但是英语口头表达不流畅、词不达意。特别是像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镇区的初中生,在说着地方方言,操作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压根儿就没有英语实际运用的大环境下学习英语,英语口语环境的缺乏造成学生口语表达上的欠缺。由于英语教学基本上只限于课堂上40分钟所学,缺少课外英语拓展的学习机会,加之以前的英语教学通常只重视语法与读写训练,即使有些学生掌握了语法和词汇,但口语交际能力欠缺,依然会出现哑巴英语的现象。

初中生英语口语问题还体现在心理畏惧、羞于开口的问题上。初中生在学习英语口语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害怕自己说错导致其他学生的嘲笑或者批评。飞速发展的社会对英语口语的要求日渐趋高,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是英语教学的关键问题,它将是广大一线英语教师关注的焦点。

2. 理论溯源:重视培养语言素养的理论依据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是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组成。从理论上来说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它包括听、说、读、写。语言学家Hymes 认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掌握了词汇和语法不一定等于掌握了英语语言,只有获得交际能力的学习者,才能具备语言的基础知识和使用能力。《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最重要的目标,目的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并使其能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和语言素养。因此,语言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进行大量的口语交流,口语技能的提高需要通过口语交流和实践来实现。

3. 多管齐下:培养英语语言素养的教学实践

3.1以游戏促教学,夯实语音基础

规范、标准的发音和句子的语调、节奏,是初中生能有良好的口头表达的重要保证。为了帮助学生自然规范语音、语调,教师必须从学生开始接触英语时重视语音教学。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景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求,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初中学生对新事物比较好奇,为了避免学生感觉英语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对语音教学的策略进行合理的设计,只有根据初中生喜欢游戏的心理特征,创设有趣味性的游戏教学,促进英语语音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譬如授教者充分利用英语教材和录音材料,在练习语音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来进行。如笔者在元音和辅音组合读音的拓展教学中,利用学生喜爱游戏的特点,以“找朋友”的游戏方式,把元音和辅音分别制作成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微章,把微章随机发放给全班学生。随后,让学生围成一圈随着音乐转动,音乐停止,各自找到佩戴不同颜色微章的朋友,把辅音和元音组合在一起,让学生读出来。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学生们的热情高涨,积极快乐地找朋友,充满着笑声和欢乐。这样不仅达到了训练辅音和元音组合读音的目的,而且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充分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2在朗读中增强语感的准确性,在拓展中促进学习的多样性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Jom Key说过:在没有外语言语环境下学习外语,是读在先说在后。我们的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下W习英语,要达到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的目的,学生必须先会朗读规范的英语句型,记忆和积累基本的英语句子、习惯用语等,这是流利使用英语口头交流的前提。例如在教授新短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通读全文,笔者通常用近一节课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朗读与背诵英语课文是考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也是锻炼学生英语口语的一个重要途径。事实证明朗读与背诵英语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让学生完成教学的进度,还使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培养,促进英语口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让学生英语口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课本的学习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那么发达,教师应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好信息技术。如APP网络等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不仅方便学生随时地进行学习,而且能拓展学生的知识,增加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为此,我向学生推荐APP、喜马拉雅FM和NCE新概念英语等软件,这些软件里有很多优美的英语美文,有音频朗读,声音甜美,读音纯正,很适合初中生学习。笔者让学生去找自己喜欢的美文来朗读,学生之间互相欣赏!我每周在班里开设一节英语美文欣赏课,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朗读英语美文,让全班学生在欣赏中感悟,在分享中学习。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阅读量,学习生活中的英语,积累了大量的口语素材,而且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和对语言的感悟,从而达成拓展中学习的多样性。

3.3创设实际的语言情境,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看学生是否真正参与课堂,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语言交际离不开真实的语言环境。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设计口语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贴近真实生活的语言环境,最大限度让学生融入到语言环境中进行语言交际,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英语使用的环境,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在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学习词、词组、句、篇营造一个生动、自然、兼具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语境。还应鼓励学生完成口语交际任务,使其充分调配脑中储备的英语素材。笔者常通过与人交流示范,随时给予学生一个交流的情境,使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中锤炼口语交际能力,以求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

在口语教学中笔者经常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表达中学习在学习中表达,从而进行真实的语言交际。例如,在教授人教版Go for it七年级下册Unit 6时,笔者利用了课前拍摄本班学生课间活动的照片以及录制学生们活动的视频作为教学材料来播放给学生看。学生们这些真实生活的照片和视频顿时激发了他们说英语的兴趣,每个学生都很踊跃地参与课堂活动,流利自然大方地用英语来描述照片里的学生正在做什么。视频启发了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们用丰富的英语词汇声情并茂地描述视频里的每个学生正在做的事情,全班学生都沉醉于英语语言交际中。学生在愉快和充实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交流,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和知识,真实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素养的形成。

3.4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文化内涵,在与时俱进中丰富人文素养

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讲英语国家的一些传统习俗、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等。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国家的文化不仅有益于扩大视野,有益于对世界文化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更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潜移默化的陶冶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促进学生跨文化跨地界的国际视野的形成,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

英语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并加以运用,让学生感悟和体验文化差异。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6 Section B 2b时,笔者除了有意识让学生了解中西方国家节日文化的差异,还有意培养学生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文化不仅仅在课本上可以学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中外文化的活教材。纪实电影、世界新闻等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学到文化背景知识,笔者不定期利用英语课或拓展课时间在班里播放一些符合学生成长心理特点又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电影。

4. 总结

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核心素养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英语口语能力日上三竿,英语成绩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年来,学生分别在学校参加了2015年11月全校的期中听说考试和2016年7月中山市2015-2016学年年度期末听说联考,其中口语分数满分为12分,两次考的平均分:期中为6.45,期末为9.45,期末和期中的值差为+3,说明期末考试平均分出现了显著的进步。事实证明,运用符合初中生心身发展的口语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初中学生说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口语成绩。及时总结教学,比对成绩,分析得失,能促进英语成绩的整体提高。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爱好,通过多样化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机智,把教学落到实处。尽可能注重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使学生乐于学习英语,并在实际生活中乐于运用这门国际化语言。达成我们教学目标中最大化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语言素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 张辉. 抓好英语朗读教学 提高学生语言素养[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3(12).

[2] 王蔷. 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 英语教师, 2015(16).

第7篇

关健词: 初中英语教学 真实情景教学 多媒体设计情景 模拟情景教学

语境不同,则同一言语表达会产生不同的含义。例如:当有人敲门时,也许会说“Who is it?”但在电话用语中就变成了“Who is that speaking?”。语境是人们使用语言时的思维背景。语言表达脱离了语言情境就失去意义。因此,提高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要设计语言情景,创造有意义的言语行为,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语言,在应用中掌握语言。同时,应尽量设置具有实际目的、真实自然的语境,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进而发展成为交际能力。那么如何运用英语情境教学呢?本文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经进行情景教学。

一、运用真实情境进行教学

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班级、学校、家庭、学习或者是天气。同时也可以从直观的道具和演示开始。例如,用教室里的人和物――老师、学生的服装、鞋、帽、文具、书、地板和清洁用具等;此外,根据学生的高矮、胖瘦、动作、实物的颜色、性质、形状等,都可以用来拉近英语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到那份亲切感,自然融入教学中来。个别学生迟到时,要说:“May I come in?”在老师说“Come in,please.”后,后方可进入教室,必要时老师可以用英语问其原因;学生若因故离开教室,要说“Excuse me...”待老师说“OK”后方可离开。老师出错时要说“sorry”;课堂双边活动结束后,老师要给予适时恰当的评价,如“good,excellent,thank you...”;放假之前,莫忘说“Happy holiday!Good luck!”;开学后要询问“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during your holiday?”等。以上均属于真实语境教学的范围。同时语境的创设,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不用母语组织教学,还要热爱学生,并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

二、运用多媒体设计教学情景

1.运用多媒体设计轻松教学的导入

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导入是最基本的是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恰当的导入,为整堂课起着铺垫作用,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例如:《英语》《新标准》九年级下册Module 7“Do as the Romans do”讲述了不同国家的用餐礼仪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了了解更多国家的礼仪,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收集有关日本人、朝鲜人等不同地区人们见面的画面。如:日本人和韩国人见面要鞠躬,欧美一些国家见面要握手,还播放了一段法国人、意大利人的餐桌礼仪录像。对这些国家的风俗文化,大多数学生不很熟悉,我运用课前几分钟进行快速导入。学生对这样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不仅听到了纯正的外语,还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并促进了对语言及教材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通过轻松有趣的教学导入,学生们学得开心,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语言文化知识。

2.运用多媒体提高新知识的呈现效果

多媒体辅助语言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而逼真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授《英语》《新标准》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Module 9 “Animals in danger”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自然风景与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水的照片进行对比,并展示给学生看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如熊猫、老虎、大象,鲸等,渴望得到拯救的眼神,这时屏幕出现了画外音“Help!Help!”,然后我向学生提出问题:“应该怎么做?”学生争着回答:“We should try to save the animals.We need to protect animals!”通过这一场景的呈现,学生不仅了解了熊猫和其它动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濒临灭绝的原因,还通过直观的现实情景增强了关爱意识和环保意识。这样,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传授了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运用多媒体设计单词教学情景

英语教材中只有少数单词能用实物来呈现;有些单词虽然很形象,但是老师不可能把实物带进课堂;有些单词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记忆,学生往往会对之产生厌烦情绪。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例如:我在进行《英语》《新标准》英语教材“预备级(starter)”Module 3 “Where’s...?”的教学时,设计一个苹果在盒子里、盒子上、盒子下等一系列动作画面,让学生一面听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一面根据屏幕上呈现的画面自问自答“Where’s...?It’s in/on/under...”然后老师再让学生根据活动画面进行小组操练。通过这样的多媒体情景,使比较抽象、枯燥的介词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情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很容易就掌握了。

4.运用多媒体设计语法情景教学

英语语法教学通常是枯燥无味的,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效果不佳。在讲《英语》《新标准》初中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模块教学过去完成时时,我举例“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the bus had already left”时,涉及语法过去完成时,改变以往的教法,运用电脑制作一幅Linda早晨上学迟到的故事场景:Linda起床时候就已经迟到了,等她到达车站时,公交汽车已经走了,故事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将枯燥的语法说教转化为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体会到了“过去某时间之前”,从而轻松地理解了抽象的过去完成时,让学生在情境中掌握英语被动语态的用法。

5.运用多媒体设计口语和听力情景教学

为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可通过一些西方文化生活片段,让学生提高听力和口语能力。比如,我在教学《英语》《新标准》初中教材八年级上册Module 9“Animals in danger”之后,安排一个听说课,让学生听到地道的英语。为激发他们的兴趣,我播放一段关于动物的动画片,并根据内容设计一些口语问答题,有意识地提高学生捕捉要点信息的能力和练习口语表达。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听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培养了学生逐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形式多样的情景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了表达和表现的机会,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英语语言环境下长期训练,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为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发挥出巨大的优势,使老师得心应手、学生耳目一新,实现了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双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模拟情景进行教学

运用模拟真实情景进行课文教学。在新编初中英语教材中,绝大部分课文不失为进行模拟情景教学的典范,为在教室里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扮演角色提供了方便。必要时,教师尽量配以道具(如实物、图片、简笔画、儿童玩具、电话等)可以使模拟更加逼真,让学生置身于模拟真实的情景中,在语言交际中学会语言。例如:在教学打电话时,让学生学会一些打电话时的常用语。我把它处理成模拟情景教学的典型课。先准备好几部电话机,再找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扮演角色,然后分成两人一组,同桌进行对话表演练习。这样学生边表演、边学习,边记忆、边运用,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学生感受深刻,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又如:在座位上插上一些牌子,标明地点,让学生根据模拟的情境,用英语表演问路和指路;也可以几人一组,根据教材的题目,准备一些简易的道具、服装到前面表演;看病、购物和借东西类都可以采用模拟情景教学。因此,运用情景教学方法来学习课文,使抽象的文字融入具体的情景语境之中,可以使语言本身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四、运用主体情景进行教学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抓住主体向学生介绍和施教,使学生掌握和领会课文的主体思想、段落大意和故事情节。课文中的内容绝大部分都可构思成一幅幅简笔画,以此达到情景教学的目的。例如,教学《英语》《新标准》七年级上册中的Module 2 Unit 1,老师可先用简笔画画出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网球、弹钢琴、骑自行车、骑马、唱歌、跳舞等,再画几个孩子,把运动的情景一一体现出来。然后对图中的内容进行听说、陈述、问答。可先由老师说、学生听,再由老师问、学生答,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进行听说问答表演,必要时老师要提示字、词、句,使学生加深对本课语言点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情景中掌握教学内容,一堂课就这样得心应手地结束了。所以说通过简笔画的方式来设计主体情景,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印象深刻,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语言教学的任务,就是把语言形式、语言意义和语言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完整地掌握语言。随着初中学生英语水平和听说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单一的情景活动,如团队活动、晚会、游戏、体育运动、英语角等,让学生做到身临其境的描述。课内课外融为一体,形成学英语、用英语的氛围。同时创设语境,可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脑、幻灯、投影仪等教学设备进入课堂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直接理解所学内容,有助于强化知识记忆,学后印象深刻。

五、结语

英语学习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通过丰富多样的语言环境来达到学生使用语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情境教学法体现了教学过程交际化和交际过程的情境化,符合新课标倡导实践、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情境教学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适合初中英语课教学,值得推荐。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获得体验材料,并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情境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英语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推广这一方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适合当代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活动 有效途径 课堂设计 创新 策略

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因而教师应精心设计并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内外英语教学活动。同时我们还应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了解并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策略,因而初中英语课堂活动要具有实用性、真实性、创新性和针对性。结合多年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经验,本人浅谈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共享。

一、创设多元化的心理环境,形成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利于以点到面,从面到点,调动全班每一个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和积极性,充分参与活动。

案例:这是一节句型操练课,教学内容为《英语(新课标)》(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3 SectionA的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词组,并学会介绍家人。本人用了十分钟的时间导入新课,突出了新课的重点,全班每位同学对新知识有了明确的认识。紧接着设计了十分钟的巩固训练。先由教师将本课重点句型、习语作为操练内容传递给第一排第一个学生,该学生即向本行的下一个学生传递,消息很快传向四面八方,从前排依次向后,从左行依次向右,再由中间向四周发散,最后一排或一行的学生反馈他所收到的信息。声浪此起彼伏,紧凑有序;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情绪激昂,俨然是一场小型音乐会。教师就好像是乐队指挥,学生全身心投入,沉浸在优美的乐曲和互动交流之中。

分析:英语学习离不开词汇、习语和主要句型的记忆。常用的背诵方法显得单调、呆板、没有活力,容易使学生厌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采用以“接力”操练,学生兴趣倍增,人人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效率,提高了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尤其对于内初班民族班的学生,由于他们长期不出校园,生活相对单调,随机举办此类“小型音乐会”,他们会收到以外的惊喜。激动之余,还掌握了知识,放松了身心。

二、对学科基础薄弱的班级,同时又面临中考,短时间内能迎头赶上吗? 本人承担六十六中学区内初中班民族班英语教学任务,现所带的两个班是中途接任的班级。初一、初二的基础不是很牢固,摆在我面前的是一个艰巨而有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何应对?通过几年的尝试,我产生了一些体会与想法,现浅谈如下:

1.配合班主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提高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从而奠定英语学科的地位和知名度,重视英语学科,更重要的是渗透学习英语需要持久性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帮助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如:刚接任2009届初三(1)班的时候,该班是一个乱班,班级纪律松散,自信心严重缺乏,英语兴趣几乎为零。在班主任魏继承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任课老师齐抓共管,相互配合,从不同的角度关爱学生,帮助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本人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谈理想,讲道理,帮助学生重拾信心。通过三个月的共同努力,班级的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对文理科,强弱科能够科学正确对待,树立了强科稳中有升,弱科加大力度,知难而进,决不气馁。确有“明知山中有虎,偏要虎山行”的豪情壮志。学生一改往日应付英语学科的为难情绪和漠然态度,毅然决然地接受挑战,努力拼搏,迎接中考。最后以升学率83%的优异成绩升入内地高中班,其中本班萨力同学获得了我校民考民第一名的好成绩。

2. 针对基础空缺或不扎实的现状,重新整合三年的教材内容。在初三新授阶段补充初一、初二的遗漏知识,并要尽力做到见缝插针,不留遗憾,补丁打得即美观又结实。例如: 学习新课标九年级〈Unit14〉Have you packed yet? 循环呈现重点英语语法现在完成时,恰好本知识点第一次出现在初二下册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中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本人便将现在完成时态完整地由浅入深地教授给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研中心卢萍老师指导听课,给予高度的评价。

3.在基础薄弱的班级另辟新径,填补空缺,提高词汇教学的容量和质量。如:每接一个新班时,发现学生的单词记忆和词汇运用存在一定的问题,本人便产生了很多顾虑和担忧: 依据学生现有知是按部就班地教下去,还是大胆地进行改革尝试,加大容量,放快速度追赶其他教学班?因为时间紧,任务重,本人当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于是就听取同行老师们对课堂教学的建议,放下顾虑,大胆尝试;在教学中边讲边改,边改边学,尽快拉近老师与同学的距离,缩短了磨合期和适应期,顺利地走上科学正确的轨道。

三、英语课堂上有效地驾驭学生,调节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习热情,能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授被动语态时,由于本语法知识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和难点,语法教学单调而枯燥。于是在课堂上,本人设置了一连串的头脑风暴式提问。如:各种时态的被动语态是如何构成的等各种小问题,连续提出来,并出其不意地指名任何一个学生回答,每个学生就会立即紧张起来,竖起耳朵,惟恐听不清老师的提问。又如:本人在课堂上常用一个个充满异国风味,饱含激情的词如“Excellent!” “Wonderful”、“Terrific”、“Fantastic” 等词语,伴随着亲切的目光和体态语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引发学生的心灵震动,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让艺术的评价成功推进学生的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理想的调节效果.当学生的回答不尽如人意,甚至是错误时,老师应给予鼓励的目光,并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不能随意批评学生,这样会增大师生之间的心理差距,从而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比如: “It doesn't matter. I’m sure you would do better next time.”纠正该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用“You’re diligent”赞美学生付出的辛勤劳动,用“Good job in cooperation with others.” 表扬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方式,用“ You’re creative” 赞赏学生具有创造性或独创性的见解,还有“Your handwriting is very beautiful! You have a good head for English .You work hard enough..You’re very gifted” 等等。这样的评价能引导学生在受挫时归因于自己未尽全力,从而尝试以加倍的努力去战胜困难,争取下次做得更好,还有利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接受挑战的心人格的塑造。

四、英语教学魅力――“半句话”效应。在英语课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到话到嘴边留半句,不要什么都由你来说,教师要启发学生,让学生的脑细胞真正的动起来,为了回答你的问题去思考,这样他们才能感到有兴趣,如果他们说对了,会有一种强烈成功感和自豪感,就不会再感到上英语课难熬了。那么,如何做到“留半句”呢?

1.课文翻译,留半句。讲解课文和对话的时候,可以直接找同学翻译。如果文章较难,教师可以说前半句,后半句学生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便会跟着你走,跟着文章段落走,从而做到真正独立思考。

2.写句子,留半句。举例子说明知识点用法是,教师可把次要的词语写出来,留下几个空,让同学们来填全,他们会全神贯注,双眼紧盯黑板,大脑紧锣密鼓,嘴里试着说出想起来的词汇或短语。这时候你会感到智慧的火花在碰撞。而且学生们更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与智慧。

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 are not feeling well.I think you should ……

3.知识点,留半句。归纳总结知识点时,教师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大脑这部机器飞速运转。

如:老师:plan__________学生:to do__________老师:would like__________学生:to do 老师:It is important__________学生:to do something

4.填单词,留半句。做练习时会遇上很多需要填写一个词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要一切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想,实在想不起来了,教师再给出提示启发他们。

如:Let’s make an invi__________(tation) for Teacher’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