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阅读情况

大学生阅读情况

时间:2022-03-01 02:11: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阅读情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阅读情况

第1篇

关键词:阅读现状;阅读倾向;90后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169-02

随着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日新月异,电视、电脑、手机以及专用电子阅读器(如Kindle、汉王电纸书)等阅读载体的不断涌现,传统纸质化阅读方式面临挑战。正确看待新媒体时代①大学生的阅读情况,从90后大学生阅读方式、阅读范围以及阅读习惯等角度进行考察,对于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甄别鉴赏能力以及引领大学生思想浪潮等方面有着重大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阅读活动的发展趋势

围绕大学生阅读现状这一论题,目前大多数学者结合网络环境、图书馆阅读服务等方面从阅读载体、阅读目的、阅读方式、阅读心理以及阅读内容等角度进行了研究。截至2013年12月1日,在中国知网(CNKI)搜索栏输入“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关键词,选择“主题”搜索类别,共有241条相关对应搜索结果。根据对现有文献的比对分析,当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图书情报领域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针对90后群体特征展开大学生阅读情况研究的文章屈指可数。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阅读方式、阅读渠道的变化形势,基于90后的新视角,旨在进行有别于图书情报领域的尝试研究。

“90后”群体,常冠以火星文、非主流等代名词,一度被社会贴上叛逆、反传统的标签。作为一类特征明显的大学生群体,90后具有明显的依赖症(依赖网络及手机等)、自主意识强、自控性较弱、心理早熟且欠缺人际交往能力等群体特征。这些特征反映在阅读活动中就表现出快餐式、跳跃性和碎片化的发展趋势[1]。因此,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市场和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新媒体时代“浅阅读”成为阅读现象研究、特别是90后大学生群体阅读现象研究的高频词。

二、惠州学院90后大学生阅读活动的调研结果及现存问题

针对90后大学生阅读活动,我们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惠州学院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从阅读方式、阅读类型、阅读时间以及阅读量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本次调查发放纸质问卷5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477份,回收率95%,此外还发放网络问卷70份,有效问卷69份,回收率达99%。其中男生比例为44%,女生比例为56%。

(一)惠州学院90后大学生仍以传统纸质化阅读为主要阅读方式

阅读方式的考察,是进行阅读领域研究的关键观测点。结合现有调查结果显示,新媒体时代,尽管电脑、手机、IPAD以及Kindle等专用电子书阅读器早已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时尚单品,但仍有95.7%的受访学生倾向于选择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仅有4.3%的学生选择了电子书阅读方式(如表1所示),两者比例差距较大。此外,有59%男生选择电子书,63.2%女生选择纸质书。性别差异在阅读方式选择上存有一定影响。

(二)惠州学院90后大学生以经典阅读为主,网络青春文学其次

根据惠州学院90后大学生对阅读内容即“世界文学著作、网络青春文学、期刊还是其他”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来看,目前有41.6%的学生选择经典阅读,25.4%的选择网络青春文学。其中,选择世界文学著作和网络青春文学的人大都集中在大一和大二这些低年级的大学生身上。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大学生(44.6%)则倾向于选择专业考试书籍等阅读内容(详见表2)。此外,文科生大多数都会选择经典名著阅读,理科生则较少。

(三)90后大学生阅读意愿不强,阅读计划欠缺

接受问卷调查的90后大学生中,少有直截了当表达自己不喜欢看书的同学,但仍有35.7%的大学生表示自身阅读意愿不强。当然还有21.4%与39.29%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很喜欢看书。结合阅读时间分配和阅读计划来看(如图所示),51.8%的受访大学生普遍表示自身的阅读计划会视情况而定。仅26.79%的大学生愿意每天花费1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受访的大学生中,坚持每天阅读的大学生仅有17人。这些反映出当前惠州学院大学生的阅读意愿不强,欠缺阅读计划。

(四)90后大学生浅阅读现象普遍,深度阅读日渐趋微

根据受访大学生对“近期你读完过多少本书”这一问题的回答情况来看,选择没有真正读完过一本书的大有人在。与此同时,结合阅读时间以及阅读场所的调研结果来看,不难发现:即便是坚持每天阅读的大学生,能坚持看完一本书的少之又少。快餐式、跳跃性和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已成为当前90后大学生的首选。据观察,95.7%的受访大学生在接受调查之前,都表示曾通过手机、电脑、IPAD或者Kindle等专业电子书阅读器进行过阅读,“浅阅读”现象几乎覆盖了受访群体,足见其普遍性之广。

三、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阅读情况分析

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存在阅读意愿不强、阅读计划欠缺及浅阅读普遍等现象。目前大多数学生仍以传统纸质阅读方式为主,且受访学生普遍认为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不是电子化阅读方式所能替代的。究其缘由,一方面在于纸质阅读方式具备了收藏价值;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纸质阅读方式更符合人们对于“阅读”一词的内涵理解。这一共识对于培养90后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

从阅读意愿不强以及阅读计划欠缺现象而言,与“浅阅读”相对应的深度阅读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日趋渐微。尽管调查结果显示经典阅读占据着90后大学生阅读活动的主角地位,但阅读意愿不强趋势显而易见。据调查,69.6%的受访学生认为经典阅读书籍晦涩难懂,阅读兴趣小。一方面与其缺乏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经典文学作品与现实世界距离越来越远,应予重视。此外,阅读活动欠缺计划是加剧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在新媒体时代,“浏览式娱乐阅读”、“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成为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的主要形式”[2],浅阅读独具的便捷、时尚的,使得大批90后大学生深陷其中。这一普遍现象无疑难以培养出90后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妄论在深度阅读中升华其思想境界。基此,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阅读媒介的便利,回归深度阅读是探讨大学生阅读情况的关键。

四、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阅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阅读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阅读意愿不强、阅读计划欠缺、浅阅读普遍的现象,引人深思。对此,笔者拟从如下三大方面提出90后阅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对经典的理解和感知水平。另一方面,正确分配阅读时间,将阅读感受固化成文字,学会在阅读中体会精神愉悦,是培养并保持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第二,找准阅读定位。新媒体时代,阅读媒介的多样化带来了便利的阅读渠道,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网络作品和快餐文化,大学生阅读市场堪忧。因此,规范管理网络文学的基地网站,清理和整顿大量消极网络文学作品,找准阅读定位,提升大学生甄别阅读作品的能力,是有效防止90后大学生群体沉溺其中、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

第三,回归深度阅读。深度阅读是从文本升华到精神的必经途径。尽管传统纸质阅读中的“书墨气息”更能带人走入深度阅读。但应强调指出的是:深度阅读并不局限于纸质阅读,其在电子阅读中一样能顺利进行。充分利用电子阅读的便利和快捷,在不同的时空中迸发思想碰撞火花,更是新媒体时代回归深度阅读的精髓所在。众所周知,在文学作品领域尤其是经典文学作品板块,回归深度阅读是体验不同时代轨迹的有效途径①。回归深度阅读,一方面应扩大阅读视野,利用读书交流活动提倡多读书。另一方面还可引入专题式导读,通过学行合一的阅读训练,培养个性化阅读,是挖掘阅读深度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数字阅读导读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数字化阅读的普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数字阅读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读者的思维空间。

1.大学生数字阅读的现状及其原因。

笔者以吉林工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07-2009三年共1000

名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访谈的方式调查。

调查表明,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最重要阅读方式。数字阅读以内容多样、服务低成本、阅读设备的便携性高等等优势使得数字阅读成为大学生读者的阅读趋势。在校园、教室、图书馆以及寝室里随处可见掏出手机阅读的大学生。调查中,100%的大学生有数字阅读行为,91%的学生有数字阅读习惯。

在数字阅读频率上,88%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喜欢随时使用手机、IPAD和笔记本阅读数字化内容, 75%的大学生达到每天都有数字化阅读。相对而言,同期我院图书馆纸质文献年人均借阅才仅仅不到7册,年到馆借阅人数只占大学生总数的33%。调查中未经常有数字化阅读和不通过这些数字设备阅读图书与期刊的大学生中约有90%是喜欢体育运动和喜欢打网络游戏的,也就是说,他们不喜欢阅读。

大学生的阅读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及学习是一致的。在数字化阅读中,数字阅读内容极为丰富,从大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出发,参考了相关网站的阅读分类,笔者把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大体分为专业知识、生活资讯、娱乐时尚、小说文学等几类。以便了解在日常的数字化阅读中,大学生主要的阅读内容。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为小说文学类占47%,生活资讯类内容占27%,阅读娱乐时尚内容的占25%,阅读专业知识的仅仅占1%。这一点与他们的信息需求是基本相关的,也与其阅读的目的相同。数字化专业知识的阅读比率极低这一点与我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有关。我院招收本、专科学生,办学方向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数字化的专业知识一般是为研究型人才准备的。在阅读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中,有79%阅读的是有关金融方面的信息,经过访谈,笔者了解到这与大学生对毕业后生活方面的考虑以及我国前几年全民炒股热有相当大的关系。

在数字化阅读的目的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大学生读者是“娱乐性质地阅读,没有任何思考,只为了打发无聊时间”,所以小说等等的文学作品在数字化阅读中所占有的比重最高。

在阅读设备和阅读地点的多样化和随时性方面,当前数字阅读设备越来越多,如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电纸书等等;阅读设备的便携性很强,所以阅读地点限制较少。

当然数字化阅读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是损伤视力。除了汉王等使用电子墨水的电子书阅读器依靠反射光来阅读以外,手机、笔记本、PC机和影音播放器等等的屏幕是PSP屏,是依靠背光来显示信息的,长时间阅读会让读者眼睛不适,出现眼干、眼涩,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影响视力甚至会导致失明的情况发生。这也是当前电纸书日益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在大学生中负面评价高达95%,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读者还是明知故犯。其次是阅读体验差,虽然数字阅读提供了类似于传统的翻页效果等,但是从页面设置、字体字号、整体风格等方面,与传统的纸质图书期刊的实际翻页和阅读体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的图书阅读能给人带来一种满足感,新媒体带来的满足感则相对较弱。第三是阅读设备问题,即手机等等数字设备的屏幕都小于纸质文献,近几年所涌现出来的平板电脑或阅读器如IPAD、电纸书等虽然与实体书的幅面越来越接近,但是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并不高,他们更多使用手机阅读的。屏幕小使得内容显示比较局促,画面显示的面积小而模糊,在阅读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也更费眼。此外,在线的数字阅读内容边上经常出现广告,广告不断变化和闪动对阅读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大大影响了大学生们的阅读体验。

2.高校图书馆的引导

大学生读者当前的这种片面追求娱乐性而摒弃深刻思想内容的阅读现状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很难让大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因此,笔者建议图书馆应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2.1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设施和资源,构建舒适的阅读环境。

2.2加快文献资源的更新速度。图书馆采编部门可广泛征求大学生读者意见,结合馆藏结构,适当增加读者需求文献的采购数量,满足大学生文献资源需求。

2.3适当延长文献的借阅时间,增加预约服务、到期提醒服务及网上互动服务。图书馆的流通部可以适当延长学生的借阅期,让读者能放心地阅读,避免学生担心超期罚款而对纸质文献资源的抵触。由于高校图书馆经费有限,纸质文献复本较少,可以增加预约服务,使文献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同时也可以避免大学生读者空跑图书馆。

2.4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热门影视作品的播出等等及时推荐书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很强,也乐于参与社会活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引导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大学生能够在深度阅读的前提下,系统、深刻地认识社会问题,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5 增加文献资源的载体形式。图书馆可以将馆藏文献的数字版本放到图书馆主页,方便大学生下载到新媒体上阅读。另外,图书馆可以和有关出版传媒单位合作,将流通率高的文献数字化后分成小段推送到主页菜单,为学生提供免费下载和阅读服务。

2.6 开设名家讲座。高校图书馆可以邀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者权威人士到馆,为大学生针对相关领域的问题作报告、讲座,对大学生进行深入、正确的引导。通过讲座,诱导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继承,激发和培养大学生思考能力,使大学生对相关问题有一定深入了解和认识,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进而培养他们构建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结束语。目前,我国数字媒体高速发展,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和观众的口味,时下许多媒体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高校图书馆应及时了解大学生数字阅读方向,培养大学生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实现图书馆服务育人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黄锫坚 数字阅读:一场超长距离的马拉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2-05

第3篇

【关键词】图书馆;大学生;阅读

独立学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中国高校规模扩张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一种很具特色的办学模式。随着大学教育的扩招,独立学院日益壮大的同时,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成为了独立院校事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必经之路。

1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1.1调查方法与内容

笔者对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本校为工科类院校)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了调查问卷法和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分析法。其中,问卷法发放了问卷500份,回收问卷5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问卷的内容包括:课余时间的安排;阅读的时间和数量;大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阅读的来源;阅读的喜好;图书馆利用情况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分析法包括:①图书借阅情况统计;②图书馆利用情况统计。

1.2调查结果分析

1.2.1调查问卷法。①从课余时间的安排来看:40%的学生上网,18%的学生做兼职或参与学校社团活动,10%学生参与体育活动,18%的学生看书或参加辅导班,14%的学生其他。②从阅读的时间和数量来看:调查显示50%以上的学生每天阅读课外读物的时间少于1小时,40%的学生每天阅读1-4小时,每天阅读达4小时以上的不足10%。③从阅读的途径来看:45%的同学选择到图书馆借阅,40%的同学选择在网上阅读,自己购买的为10%,5%为其他。④从大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来看:打发时间占35%,增长知识的占30%,提高成绩占25%,为写论文或写演讲稿等其他原因占10%。

1.2.2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分析法。笔者同时对重庆大学科技学院图书馆管理系统一年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①图书馆实际借阅率统计:I类(文学)借阅率占38%,与学校专业紧密相关的T类(工业技术)借阅率占15%,H(语言)类11%,哲学、经济、艺术、历史类各占6%左右。政治、教育等其他占12%。②图书馆到馆率统计:本校师生15000余人,图书馆每天接待人数为2000人次,占师生总人数的12%。借阅人数为300人次,占师生总人数的2%。

1.3调查结果分析

结合各种调查结果,我发现大学生阅读情况有以下特点:

1.3.1阅读时间偏少。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很有限,课余时间又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所以大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和阅读的数量普遍偏少。

1.3.2阅读途径时代化。从阅读的途径来看,图书馆是大学生获取读物的最主要途径,纸质阅读在大学生中仍占据主导地位。这说明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地位不可动摇。同时,也有相当多的同学阅读的渠道不再是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刊物,网络成了他们获取资料的常用途径。网络与传统的阅读相比,它具有信息量大、形式多样、便于复制等优势。网络阅读可以声频、视频、动态图像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尽管当前网络阅读成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式,但它仍无法取代传统阅读方式的重要地位。

1.3.3被调查者中,大多数同学走进图书馆阅读目的不明确,阅读类型以文学娱乐为主。不少大学生缺乏明确的阅读目的,很少有人会制定长远周密的计划,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很多学生在阅读时是为了打发时间,看到什么读什么,想到什么读什么,阅读上不是求精求深,而是求新求异。结果是以大众文化产品为主要阅读对象的情况,忽视传统书籍的经典作品。

2 图书馆应对措施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的学生阅读现状存在一些问题。图书馆的工作需要针对目前大学生阅读存在的情况,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

2.1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

首先,学院需要在全院范围内,倡导全体师生阅读,强调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进图书馆,营造一个有利的氛围,使高校形成一种崇尚阅读的风气。其次,图书馆应该开展丰富的读者服务活动,加强读者之间的交流。通过建立读者俱乐部、招聘学生志愿者、开展专题讲座、征文活动等长久性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让学生自主的参与进来。图书馆应将这些读书活动长久的坚持下去,打造成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同时,图书馆应营造安静、积极向上、浓厚的学习和阅读环境。

2.2培养大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习惯

图书馆应该对每届新生进行新生入馆培训,使他们能很快熟悉馆藏资源、了解规章制度,如何借还书,如何使用检索用机,从而有效清除利用图书馆的障碍。除了最基本的入馆培训外,图书馆还应该提高学生图书馆利用技能,开展文献检索课。

2.3优化馆藏资源,加强图书馆硬件建设

图书馆要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从根本上来说,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的馆藏,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阅读需要,才能让学生们重新回到图书馆。近几年,由于本科教学评估对图书馆藏书量有硬指标要求,独立学院的购书经费大幅度得到了增加,图书数量猛增。但独立学院普遍存在一个特点就是一味强调建设图书规模,重数量而不重质量,往往利用有限的经费购置最大数量的图书,造成了图书中质量低劣、老化、充数的图书居多,文学小说、娱乐类图书偏多;学科结构比例严重失调。

2.4 提供图书馆馆员自身素养,提高图书馆软件建设

高校图书馆只有提高自己的服务本领,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精通业务,才能为大学生读者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到位了,大学生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自然而然就会多起来,慢慢地就会喜欢上图书馆。所以,图书馆应对馆员加强管理并加大培训。此外,图书馆还应开展多种类型的读者服务。如:定题服务、参考咨询等。

3 结语

希望以本次调查为起点,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使独立学院大学生学会充分利用图书馆,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为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柳敏.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反思.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7)

[2]龚花萍等 大学生阅读现状调研与分析.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1(5)

第4篇

关键词:阅读状况;中大学生;四校区数据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4

本文以中山大学四大校区学生读书行为来作为切入点,探究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从五个阅读行为: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花在阅读上的费用、阅读的频率、周围人阅读的频率和继续阅读的可能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五个阅读行为在我们的问卷中也做为我们建构模型的因变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假设和操作化定义。我们对中大四校区的在校学生分发问卷,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影响中大学生读书状况的各种因素和他们自身的阅读状况。

第一章绪论

选题意义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电子书籍的普及使得许多人对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纸质书籍会不会被电子书籍取代而忧心忡忡。网络阅读在方便快捷、知识覆盖面广泛、免费获取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下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很大的冲击。但纸质阅读作为一种传统和古老的阅读方式在一些方面还是具有很强的优势。因此,了解大学生对纸质书籍的阅读状况和影响要素是很必要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基本情况,可以更好地探索引导大学生进行阅读,及时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大学校园良好发展从而结合提高学生的素养、拓展知识面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最终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受到熏陶,提高综合素质。

研究方法

我组调研的对象是中大四校区在校学生对纸质书籍的阅读状况,及影响因素。我组采用了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展开以下调研:

1、调查问卷:派发对象面向中大四个校区的在校大学生,大概在400份左右。

2、校园采访:在南校区和东校区进行随机采访。

3、教师访谈:邀请心理系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心理学角度的分析。

4、采用SPSS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并进行信度检验。

第二章实证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性质

实证研究的方法是通过一定的观察、分析、试验,对于己经事先确定的假设进行检验,以求得验证的一种方法,其过程主要是以下几步:建立研究课题――提出假设或命题――将假设或命题具体化以便于操作――设计研究方案――进行调查设计或试验设计――搜集数据――分析数据以检验命题或假设――分析研究成果。

二、研究变量及操作定义

(一)概述

本次调研的问卷派发地点覆盖了中山大学四个校区,有效问卷样本有405份,我们使用的是SPSS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我们通过中大学生的阅读行为来衡量中山大学学生的阅读情况。这些阅读行为可分为:每周会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阅读的频率;阅读上的花费;继续阅读的可能性;周围的人在阅读的频率。这五个阅读行为在我们的问卷中也做为我们建构模型的因变量。

(二)操作化定义

本调研所有变量测试问题都采用李克特5点尺度量表,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来加以衡量:“非常同意”为1分,“比较同意”为2分,“不确定”为3分,“比较不同意”为4分,“非常不同意”为5分。以下将分别对各个变量进行操作化定义。

1、阅读自身特征:

(1)我觉得在阅读中不能得到乐趣

(2)阅读对自己没什么帮助

(3)使用古文和外语的阅读书目会令自己的阅读热情减退

(4)阅读需耗费很长的时间

(5)阅读所需耗费很大的金钱成本

(6)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目很难借到或买到

2、中大学生自身性格素质

(1)我宁愿去看些书而不愿去多见人

(2)我在社交场合总不愿露头角

(3)交新朋友时一般我不会采取主动

(4)我不太常爱外出

(5)我不喜欢忙忙碌碌和热热闹闹地过日子

3、周围环境因素

(1)我经常看到我周围的人在阅读

(2)在周围的人影响下我会倾向于去阅读

(3)阅读书目之后我会倾向于与周围的人分享

4、传播渠道

(1)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介绍让我接触并对阅读书目产生兴趣

(2)网络对书目的介绍使我接触并对阅读书目产生兴趣

(3)通过在图书馆浏览,我了解并对阅读书目产生兴趣

5、学校和国家宣传因素

(2)学校里同学之间阅读书目的热情很高

(3)学校常常会组织开展阅读活动

(4)学校常常提供推荐的阅读书目供同学们参考

(5)我觉得国家提倡高校学生阅读的力度很大

三、实证研究的假设命题

(一)性别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二)年龄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三)专业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四)校区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五)年级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六)阅读自身的特征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七)中大学生自身性格素质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八)周围环境因素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九)传播渠道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十)学校和国家宣传因素对中大学生阅读行为有显著影响

五、样本的统计学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受访者基本信息

我们问卷的派发针对中山大学的大学生群体,达405份,年龄多为20岁以下和20到25岁,其中大部分为大一、大二的学生,也有部分大三、大四的学生和少量研究生和博士生。南校有37份,北校和珠海校区各67、78份,东校223份。性别上女生占五分之三,男生占五分之二。调研对象的专业以人文社会科学和理工科为主。

(二)阅读现状

在问卷开始就发现中大学生每周只花0-2小时在阅读上,占了55.3%。说明中大学生的阅读时间比较少,读书情况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阅读频率也不高,比率达53.3%,这与阅读时间较少的结果相符合。

从图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在阅读上的花费较少,但71.1%的中大学生认为自己会继续阅读。而觉得周围的人在阅读的频率较高的选择十分参差不齐,可能与不同专业的阅读要求有关。

(三)影响阅读状况的自变量分析

自变量1:阅读自身特征

大部分同学认为能够在阅读中获得乐趣,而且阅读对自己有较大帮助,不需要花费太多成本。但普遍认为阅读耗时长,自己想要的书目很难借到或买到,阅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并且大部分同学认为古文和外语的书籍也会让自己的阅读热情减退,可见阅读过程中的畏难心理还是很普遍的。以上数据说明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开卷有益,但是往往因为阅读活动耗时长,阅读需求无法满足,或者阅读内容难度较大而较少的读书,心有余而力不足。

自变量2:中大学生自身性格素质

由图表可以看出,在我们的调查的同学中,有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也有外向主动的学生。大部分同学性格比较开朗,并没有极度内向和极度外向的。可见不同性格对读书状况影响较小。

由此可见,80%以上的中大学生都从传统媒体、网络和图书馆浏览产生阅读兴趣。这大出我们所料,在网络时代,中大学生还是喜欢往图书馆里扎堆,不会抛弃传统媒体。

超过50%的人认为中山大学对学生的阅读很重视,且常提供阅读书目,但同学之间阅读书目的热情不高(这在我们访谈中也发现,专业书籍大家一般不怎么喜欢看。)学校开展的阅读书目也不多,国家提倡高效阅读的力度也不大。

回归分析得出:

F(7,396)=35.640

每周花在阅读上的时间=-0.173x年龄+-0.088X年级+0.372x宣传+0.230X周围环境+-0.731x阅读本身特征+0.669x性别+0.237x专业.

即年龄越小,年级越低,宣传越多,周围读书的人越多,中大学生花在阅读的时间就越多。阅读自身难度较大,学生花在阅读的时间就越多。

其次,阅读时间也与专业和性别有关,我们看看男生读书久还是女生读书久?那个专业读书最久呢?

女生绝大部分只有0-2小时,但男生大部分都读3小时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生也大部分读0-2小时,但理工科较多人读3-5小时。

同时,我们对样本用户的阅读频率和用户的性别、专业、校区、阅读自身特征、周围环境因素、学校与国家的宣传、传播渠道、年级分别进行“crosstabs”分析,得出下表:

观察上表我们可以发现,女性会觉得身边读书的人多,男性会觉得身边读书的人少。

南校区普遍认为身边读书的人少,北校区会认为周围的人读书多,其实读书氛围浓郁的是在北校。东校区和珠海校区则呈一般态度。

第三章调研报告总结

(一)身边的人很重要。根据调查发现,中大学生在阅读行为上受身边的人影响较大,无论在阅读的次数跟书目方面都造成深刻的影响。所以“选择朋友”很重要。

(二)“南校情缘”被打破。根据我们去实地调查得出结论,南校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时间不长,频率也不高。相反,北校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的时间长,频率高。

(三)“性别误区”我们也要澄清,总觉得女生更喜欢读书,确实女生比男生稍喜欢读书,问卷调查发现男生读书频率不高,但时间比女生持久。

(四)中大学生特别有”吃苦耐劳”精神。多个模型表示,阅读难度越大会大大提高中大学生阅读的时间和频率。从上述的表格图示可以看出,中大学生对于简单易懂的书籍投入的精力跟时间并不多,反而有难度的阅读更加吸引学子的眼球和心思。

(五)学校和国家的宣传不可忽视,在我们多个模型中也表示,学校和国家的宣传对学生阅读的时间、频率、是否继续阅读、阅读的花费都具有影响。尤其在阅读是否继续,阅读的花费上面影响更大。因此学校的工作和国家的导向,对中大学生阅读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虽然学生总是吐槽学校,数据才告诉我们,原来我们对学校爱得那么深沉。我们的读书习惯常受学校的影响。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 现状调查 问题分析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与毕业人数增加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双重压力。努力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改善困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阅读是扩充阅历、丰富知识的重要手段。众多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促进大学生阅读的举措,14所知名大学校长的推荐书目也在网络上广为流传。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不断深化,大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渠道也应变得多样。本次调查研究主要是了解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关注大学生的阅读活动与阅读兴趣,对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为大学生正确对待阅读夯实基础,也为高校有效地开展读书活动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次调查主要在南京工业大学展开。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文、管、法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大学,是国家首批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14所高校之一,以该校作为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问卷发放以现场发放为主、网上为辅。共发出问卷500份,有效回收问卷353份。其中男生237份,女生116份。

一、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

1.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量普遍很少

问卷统计发现,大学生每周阅读时间在4小时以下的人数占67%,每周阅读课外书籍2本以下的占77%。这样大学生平均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不到1个小时。很多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非常少,远远低于国家对大学生阅读量的推荐数,反映了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严重不足。进一步对不同性别大学生阅读情况分析,阅读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男女比例为81:32,由此可见男同学比女同学花在阅读的时间更多。或许近年来随着韩剧、动漫、游戏等娱乐快速进入,微信、微博、QQ等快餐式信息采集手段的发达,大学生对于阅读活动的兴趣逐渐减少。加上从高考的压力中“彻底”解放出来,多数大学生投入到读书和思考活动中的意愿降低。

2.阅读方式的改变

大学时期是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阶段,现代社会里知识传播形式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当代大学生阅读的方式和手段。此次调查收回的353份问卷中,有50%的人依旧坚持选择了传统的纸质阅读。但是,使用手机等手持设备阅读的人已高达37%,使用PC网络在线阅读的人占到7%。相对于纸质书籍的厚重、不便携带,使用手机、电子书进行阅读,则更加方便,随时随地。并且电子阅读在价格上也更加便宜。这就使得手持设备阅读占有很大的优势,日益赶超传统纸质阅读。而在读书地点的选择上,超半数大学生选择在宿舍进行阅读,图书馆以36%位居第二。

3.阅读内容偏向于休闲娱乐

目前市场上书籍种类繁多,各种职业作家的小说、杂志铺天盖地。数据统计发现,33%的大学生偏爱于小说。选择专业技能等实用性书籍和娱乐休闲书籍的人数都占到总人数的16%。而选择阅读经典文学名著的只有13%。男女比例显示,女生比男生更爱看小说、杂志,男生则偏向于军事、政治书籍。大学生的课余时间以娱乐为主,似乎印证了现阶段“全民娱乐”现状。

4.阅读目的被动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阅读是为了储备知识,为将来专攻某一项内容打下基础。根据调查,35%的同学在选择阅读书籍时,会选择公认的经典书籍,27%的同学会选择老师推荐的、销量高的书籍,老师推荐或“市场公认”成了选择阅读书目的标准,自己主动地发现好书并产生兴趣的比重不高。当前大学生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扩大知识面,或是为了消遣,或是为了应试需要。阅读需要不清楚,目的不明确,在选择阅读内容上则对自己的帮助减弱,做不到学以致用。

二、当前大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分析

1.热衷的阅读与知识累积之间的冲突

有些同学选择阅读作为课余的休闲方式,希望通过阅读加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根据统计,选择小说、动漫等休闲内容作为阅读首选的大学生人数占到总数的49%。而使用手持设备、电子书等一次性阅读的人数占到了45%。阅读内容的休闲性加上看过即删、即忘的习惯,这样的阅读并没有带来真正的知识积累。很多大学生在推荐书目中写下了《云中歌》、《花千骨》、《大漠谣》等一系列小说的名字。还有一些同学是为读书而读书。选择辅助教材、考试书籍的大学生人数有16%,只为了应急,完成学业考试,而考试过后则弃之不用。真正选择阅读经典名著的大学生占比13%,而阅读军事政治的只有10%。只有近三成的同学选择阅读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充实自己,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如此一来,看似积极的阅读却成了白费时间精力。

2.广泛阅读与有效阅读之间的冲突

大部分大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阅读计划也没有老师和家长来指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阅读方法随意,不分精读、略读、泛读。有49%的大学生在选择阅读书籍时,会选择公认的、销售量高的书籍。有13%的大学生会根据老师的推荐来阅读。学校乐于开展各类社团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加强体育锻炼。而现在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学校主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量,鼓励学生参与实习,自主创业。然而,作为学生,读书这一重要任务却被忽略了。在收回的问卷中,16%的大学生选择阅读专业技能书籍,12%的大学生选择阅读职场励志书籍,积极为创业工作做准备。学校过于的注重就业能力,而放弃了大学生内在素养的提升。使得很多同学过早的接触社会,变得急功近利,而没有心思去读书。

3.实际阅读环境与预期环境之间的冲突

首先从基本的阅读环境开始看,图书馆是公认的适合阅读的地方。目前,只有36%的大学生依旧选择去图书馆进行读书,而选择在宿舍阅读的人数已超过半数。阅读环境十分吵闹随意。从社会的大环境下看,现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百无一用是书生”。人们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多数人认为读书上学没有用,学习知识文化已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在校大学生在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宁愿选择兼职来丰富社会经验,选择社交活动来扩充人脉,放弃阅读,以便更好地寻求就业机会,融入社会。据统计,有80%的大学生坦言身边同学没有爱读书的好习惯。随着职业作家、的出现,市场上的书籍大都朝着“忆青春,疼痛系”发展,同质化严重,加上大量的成功学、创业论等,这些都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偏离正确的阅读轨道。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快餐文化” 等等, 虽然在大学生阅读比例较高, 但这种作品阅读得快, 遗忘得也快, 很少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整个社会浮躁、急功近利,使得大学生没有一个能安心阅读的良好环境。

三、 大学生阅读问题改善建议

1.大学生本人明确阅读目标

作为学生,读书依旧是首要任务。在调查中,27%的大学生阅读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获取信息,为了满足兴趣爱好而阅读的占比26%。然而,有4%的大学生阅读的目的确实盲目随机的。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曾说过:“没有阅读就没有精神的发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读什么样的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多阅读文学、经典名著等书籍,可以提升自己的内在涵养,文化素质,加大知识储备。根据自己日后的学习、工作发展需要,明确目标,独立自主选择有用的书籍。而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将自己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做一个一周的详细规划,尽可能的完成目标,并且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将阅读作为一种目标直至变成习惯。

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各项阅读导读活动

学校是学生的管理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学校应发挥大学生社团等正式群体的作用,培育、建立课余文化中心,积极培养课余文化骨干力量,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把校园文化活动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根据调查显示,13%的大学生根据老师推荐书目来选择阅读内容。由此看来,学校老师时可以给大学生一定的指引。在不影响学业知识的学习下,学校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开展专项的读书活动,学校可以提供场地和经费,让学生在组织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同时了解阅读的重点和意义。其次,将阅读作为一门课程建设。由专门的老师进行讲解引导,让学生充分了解阅读的趣味性和重要性,设置阅读任务,督促学生进行阅读。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名作家来校开展讲座,读书会等,利用名人效应,让学生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3.社会进行积极的宣传,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大学生阅读现状的改变一方面是本身思想观念的转化,根本则是社会这一大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中,由于竞争的压力,大学生的阅读除了为完成学业外,更多是满足于日常娱乐消遣以放松身心,对繁杂的经典阅读不感兴趣。出版社可以利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等各种契机,将读书活动,读书交流会带到校园,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组织相关的读书讲座、读书交流会、作家签售活动等。重视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做好营销推广活动。目前,通过纸质阅读的大学生人数占到68%,所以说书店的宣传尤为重要。将经济利益的驱使转变为文化知识的沁入,加大对文学名著、经典内涵书籍的推广,能在很大程度上勾起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有一个良好的阅读地点与环境提供给大学生。对于图书的购买阅读,有36%的大学生在乎图书的价格以及封面内容和印刷效果。出版商可以适当降低书籍的售价,更用心的进行书籍编排和形象设计,提升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购买欲望。在促进大学生积极阅读的基础上,也有效的提高出版社的销售量。社会更需要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加大对知识文化素养的重视程度和阅读设施环境的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参与阅读,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从根本上说, 大学生课外阅读是一个综合问题, 既要让大学生有书读, 又要做好导读工作, 同时, 还要深化教学改革,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以利于他们有时间读书, 乐意读书,读好书。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通过大学生本人和学校的多方努力,提升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促使阅读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内涵,贯彻“读书、读好书”的理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这次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 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要解决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家庭、高校和社会各界予以重视和关注,进行积极引导。阅读,作为一种精神的需求,真正能满足这种需求的,还是要有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图书。在新形势下,出版业除了要有社会使命感,多出好书,多出精品,为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承担自己应尽的责任外,还要有时代紧迫感,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着眼于未来,做有品味、有风格的图书以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的心灵家园。

参考文献:

[1]孟恒芳.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J].青年作家,2015(3):142

[2]王亚琴.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出版业对策浅析[J].中国出版,2010(9):58-60

[3]余双好,梁涛.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思考[J].青年探索,1996(3):7-10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 文学经典 阅读

文学经典是指那些经过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并被大众认同的具有原创性、典范性的优秀著作,是迅速了解人类智慧结晶的最佳途径。中外文学经典蕴含的生活经验、社会内容、客观真理以及道德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等更是历经时空的考验,使我们认识社会人生,给我们以启迪和美的享受。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采用《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状况调查》自编问卷。2013年3-6月,我们以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为对象,就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69份,其中有效问卷865份。涉及的专业有文科、理科、工科,其中文科359人,理科348人,工科158人;大一93人,大二287人,大三253人,大四232人。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阅读的态度、时间、数量、方法等。问卷以选择题为主,开放性题目2题,共有37题,其中涉及程度的题目全部采用正向记分。所有问卷的数据结果采用软件SPSS 19.0分析处理。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

1.阅读态度较好。所读文学经典的来源,自己购买的占26.3%,向图书馆借阅占56.8%,向他人借阅占9.9%,不借也不买的占5.9%,与他人合看的占1.1%。阅读文学经典的必要性情况,认为根本没有必要的占2.8%,没必要的占2.3%,可有可无的占6.8%,有必要的占54.7%,十分必要的占33.4%。阅读文学经典的目的,满足兴趣爱好占17.5%,提高自身修养的有35.6%,专业学习需要的占23.4%,为了考试需要的占23.5%。在没有要求下,购买并阅读文学经典还是比较多,文学经典还是得到了重视。

2.文学经典阅读时间、数量偏少。在课内,除了文科生的专业要求,仅有11.6%的人在课堂上阅读,也仅是因为选修课的需要。在课外,78.5%的学生会去阅读文学经典,其中65.3%的人每周平均阅读时间为低于4.6个小时。关于“阅读效果最好的地方”,选择教室的占22.6%,图书馆的占46.3%,自习室占19.4%,宿舍占9.3%,其他地方占2.4%。阅读地点丰富,但选择图书馆的每周进图书馆的时间不定、次数较少。一学期阅读10本以下文学经典著作的占67.3%,可见,大学生阅读时间、数量总体偏少,且文学经典阅读的时间没有保障。

3.阅读内容丰富,网络阅读较多。大学生会进行与专业、社会、生活、个人相关的阅读,经典著作类、武侠言情类、励志成长类、生活百科类等五花八门,平时翻阅多选择杂志且重在娱乐、科普、时事新闻。网络阅读中女生偏向言情穿越类、男生偏向武侠修真类,有网络阅读的占95.6%,阅读文学经典的仅占5.9%。

(二)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学生对文学经典阅读不够重视,教材利用度较低。具体表现为:第一,从花费在文学经典阅读的时间上看,关于“课余时间是否阅读文学经典”:基本不阅读占13.0%,偶尔阅读占56.7%,经常阅读占24.7%,每天都看占5.6%。其中68.5%是没有目标的阅读。即使文科生拥有与文学经典相关的教材,60%以上的人没有有效地利用教材。大学生花在文学经典阅读上的精力很少,而且阅读没有目标,缺乏计划性,积极主动性不高。

二是从文学经典阅读的范围看,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文学类,即使理科生,攻读工科类经典外也涉及文学类。86.1%的人愿意先选择文学类来阅读。可见,大多数同学仍然愿意阅读文学经典。他们认为文学经典是历史的锤炼、文化的积淀,能够完善人格、提高审美境界,促使他们热爱生活。

第三,从大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利用程度来看,大多数对文学经典著作内容的熟悉程度不高,经常翻阅的人很少,阅读缺乏深度。他们更愿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绝大多数文科生是为了考试而阅读,读书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心理更强些。 第四,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有待改进。关于“阅读文学经典时是否做笔记”:选择从不的占28.6%,很少的占35.6%,有时的占23.9%,经常的占11.9%。可见,大学生在文学经典阅读方法上缺乏专业指导,经常做笔记的约占十分之一,大多数人阅读只是走马观花,对文学经典中的重点内容难以进行深刻消化,体悟较浅。 网络阅读中,11.5%的认真阅读,73.2%的大致浏览,65.4%选择的读,8.1%仅读标题。调查表明大多选择大体浏览,缺乏筛选,人们普遍认为网络阅读影响视力和身体健康,有的人沉溺网络小说,作息时间不规律,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三、改善大学生文学经典阅读的对策

(一)选好教材

教材是学生阅读的起点,是学习的依据,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阅读的方向,尤其是文科生,阅读的同时也是专业学习。学校应精心选择教材,注重教材的系统性、前瞻性、贴近性、创新性。

(二)教师加强阅读指导

首先,教师要对大学生的文学经典阅读进行思想辅导。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读书报告会等向学生强调阅读文学经典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提高其阅读文学著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校各学院各专业组成读书小组,交流阅读经验,促进文学经典的阅读。

其次,教师要给予文学经典阅读的方法论指导。尤其在网络阅读大为流行的趋势下,更要提供优秀的文学著作和读书网站,教学生使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进行各种期刊和电子资料的阅览。教师可对相关问题解疑答惑,促进有效阅读和文学创作。

(三)大学生要转变阅读观念,改善阅读方法

好的阅读方法会大大提高阅读的质量,大学生必须转变阅读观念,树立正确的阅读动机,提高阅读的深度。首先,大学生应重新认识文学经典阅读,将专业书籍、文学经典等纳入自己的阅读范围。其次,大学生以周、月、学期等为时间单位制定阅读目标并达成目标。第三,掌握精读、略读、浏览、朗读、默读、速读等阅读方法,整体把握,并适当做些笔记。第四,大学生应互相监督,作自我评价,主动总结,写下个人体会、感想等。

(四)回归传统文本阅读,打造网络平台

大学生对网络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更习惯用网络解决问题,疏忽甚至遗忘了传统的文本阅读。网络阅读方便、快捷、内容丰富,但其内容良莠不齐,还有待开发,不利于大学生知识的拓展。而传统阅读让人细细品味作品的内涵。因此,要提倡传统阅读,也要打造文学经典的网络平台。

在阅读低俗化、庸俗化、快餐化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应重试文学经典的阅读,主动投入到文学经典阅读中去,以研读经典作品为突破口,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在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锻炼思维,启迪智慧,最终形成能力。

项目来源:西华大学“西华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项目

参考文献:

第7篇

大学生利用手机进行线上线下的阅读是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的结果。目前,手机各类阅读平台也较为丰富,能够给大学生提供各种阅读内容,如手机报、电子图书、电子杂志、漫画、文献等,很多内容也都是免费的。尤其是高校,还有丰富的电子书资源。大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在线阅读,也可下载之后离线阅读。从当前的阅读情况来看,大学生对新闻类的手机报,娱乐类的小说杂志需求较多,比例分别占38%和49%,其他占13%。

二、大学生手机阅读SWTO分析

(一)优势和机会分析

大学生手机阅读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广泛搜索信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的时间都很宝贵,都希望能够最大化的利用好时间。对大学生而言也是一样。现在的大学生不仅仅满足于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他们也积极的参加各种社会实践,通过志愿活动、社会兼职、挂职锻炼、学生社团等平台锻炼自己。对今天的90后大学生而言,完全坐在课桌前读书的现象已经很少见了。他们渴望知识,也渴望能力。他们的成才愿望很强,希望及早地接触社会。因为感受到了就业形势的严峻,为了找准自身定位,找准将来的发展方向,他们积极去进行各种尝试。他们感觉到社会发展快,竞争激烈,时间也异常宝贵。因而,在公交车上、在等车的时间、在饭后的空闲、在课间、在睡前,这些时间节点都能成为大学生手机阅读的时间。这是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一大优势。手机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必需品,很多人对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了习惯。随着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网络平台也不断发展,微博微信网游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年轻人尤其大学生是新生事物的主力军。他们依赖手机,很乐于去尝试和体验手机上的新鲜玩意。根据调查显示,手机不在身边心里觉得不舒服不适应的比例高达到71%,觉得手机阅读能够获知各种新潮事物的比例也是高达79%。手机阅读的高度便捷性,加上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手机阅读完全有可能成为主流阅读方式,改变传统纸媒阅读的主体地位,并且扩宽阅读方式的场域,使得阅读能拥有更多形式选择。调查显示,愿意使用手机阅读而非传统纸媒阅读的比例占到52%。

(二)劣势和威胁分析

手机阅读的劣势在于阅读的内容上依然受到限制,受制于手机阅读服务的供应商。这样不管在线阅读还是下载后的离线阅读,接受信息相对而言较为被动。以杂志为例,能够在手机上阅读的内容受制于该杂志是否上传到手机客户端,而且实效性也不强,往往比纸媒慢上几期。手机阅读时间的碎片化不利于深层次的思考。根据调查,大学生手机阅读选择娱乐内容的占54%,选择获取知识的占27%,选择其他内容的总共占19%。可见现在大学生手机阅读更多是浅阅读,消费的是快餐文化。手机阅读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式,其异化作用不能不提。波兹曼早在电视诞生之际就提出了“娱乐至死”的理论,手机阅读也完全适用这一理论。调查显示,很多人对手机形成了依赖,而且以娱乐为主的依赖,加上各种从手机阅读中获取的信息缺乏把关人的审核,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不利的。在对各种手机阅读内容的吸收过程中,大学生会越来越不愿意思考,越来越习惯于被动的接受信息,对日益严肃的话题也以娱乐的形式呈现,并延伸到现实生活当中。如今网络段子的大行其道,网络语言充斥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屌丝文化逐渐蔓延,原因就是如此。大学生的自制力不够,受挫能力差,容易选择逃避的方式处理问题,各种娱乐化的手机阅读内容,服务商从商业的角度出发几乎是不会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是手机阅读当前面临的问题。

三、媒介素养培养对大学生手机阅读的要求

(一)理想状态

学者鲁宾认为媒介素养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根据郭庆光的观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经历三个层次,现在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加侧重的是主动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面对全体公民的教育,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媒介和信息的接收处理能力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要求的是大学生应当具有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具体到大学生手机阅读情况而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能够自主的选择手机阅读的内容,能够利用手机快速的找到想获取的讯息,并且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并甄别出有效信息,然后能够进行再一次有效的传播,传播正能量。

(二)现实状态

以“冰桶挑战”传播为例。“冰桶挑战”是由国外开始风靡的旨在关注“渐冻人”这一疾病的公益活动,要么接受冰桶淋身的挑战,要么为公益捐款。现在这一活动在国内也非常火爆,不论新老媒体都纷纷跟进报道。笔者在调查的过程中同时增加这一活动问题,试图调查大学生在手机阅读中的能否主动利用媒介。对问题“你是如何了解到冰桶挑战的内容?”选择在手机上网看新闻了解的占72%,主动在手机上搜索的占18%,其他途径的10%。对问题“你如何看待‘冰桶挑战’这一活动”选择公益活动有意义的占42%,选择“挺好玩的”占37%,选择“作秀,不关心”的占9%,选择“其他”的占12%。对问题“你会转发活动视频或者新闻内容吗?”选择是的占82%,选择否的占18%。对问题“你会转发渐冻人的相关消息吗?”选择是的占37%,选择否的占63%。从对问题的回答来看,大学生更多的还是被动的了解冰桶挑战的内容,主动去搜索更多相关信息的行为少;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判断还不够到位。例如随着冰桶挑战的风靡,越来越多的名人明星加入,被指作秀的声讨不绝于耳,过度娱乐的批评也频频出现,而大学生对此事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的信息层面,没有看到应该思考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公益活动的宗旨、社会救助体系的完善等等,而仅仅是围观看热闹,更愿意转发认为好玩的比赛,而不是传播关注“渐冻人”的信息。可见,当前大学生手机阅读的情况,不管是从使用现状,理解信息,还是利用媒介方面,都离媒介素养的要求较远。

四、大学生手机阅读的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需要高校各个部门的通力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开展。

(一)鼓励大学生主动接触新媒体,形成手机阅读的良好氛围

当前手机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这是手机技术发展的结果。智能手机作为今天的新媒体得到大学生的青睐,校方应该顺应趋势,鼓励大学生主动接触,接受各类新信息。学生工作部门对此事态度也应该是因势利导。宣传部门还应该主动占领舆论高地,给学生传递这样的信号。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教育者的老师们首先也要主动接触媒体新技术,进而对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这并不难,可能很多时候中老年教师对这些并不太感兴趣,因而在对学生进行的教育过程中就容易限于口头说教的窘境。

(二)高校图书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校的图书馆在大学生手机阅读的氛围营造中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高校的图书馆大都推出了电子书免费下载服务,但是效果还不够理想。一是宣传力度,就广西财经学院情况看,知道使用图书馆电子书下载服务的学生较少,主要是高年级经常去图书馆的学生比较熟悉。因而图书馆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让广大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了解这一服务。二是提供电子书的内容和数量,当前高校的图书馆提供的电子书更多的是专业类书籍,而学生当下的手机阅读更偏向于娱乐化的内容,因而高校图书馆在内容选择上可以充当把关人的角色,选择质量较高的寓教于乐的书籍,先培养学生利用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兴趣,吸引学生逐步适应,进而对图书馆专业书籍进行手机阅读。

(三)按照SWTO分析,引导学生注意扬长避短

第8篇

(一)语文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巩固就业能力大学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效果就是能够不断完善和巩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不仅是大学生应掌握的基本语文素养,也是应不断提高的语文能力。“听”就是能够理解相应的话语,并能够通过听进行相应的想象和联想;“说”的能力就是要表达清晰、得体;“读”的能力就是能理解相应的文字内容,并能够指导其中的重点;“写”的能力是指能够用合理的文字内容表达出自己的需求和真实情感。通过听说读写,人们既能够了解他人,也能够表达自己。听说读写能力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就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也能够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关怀。其次,听说读写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其他课程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大学生的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有良好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其能够在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还有利于其通过相应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和呈现出自己对相应内容的学习情况。最后,大学生只有具备相应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充分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和想法,也才能够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实力。而工作中的很多职位也都需要大学生对相关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或写作。只有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才能适应相关就业岗位的需要。

(二)大学生言语技巧的提高是就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大学语文能够在帮助大学生掌握相应的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还能够促使大学生言语技巧的提高。言语技巧主要是在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帮助其在言语表达上符合规范,并能够对言语表达进行修饰和提炼。这既能使大学生在表达上清晰合理,又有利于对方接受和倾听,使沟通达到良好效果。良好的言语表达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促进作用,这主要体现在沟通方面。首先,在大学生就业初期需要进行面试,良好的言语表达技巧有利于大学生在紧张的面试过程中清晰得体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能够让面试官看到其自身的才华和优点,从而获得就业机会。其次,良好的言语表达技巧能够使大学生在工作中与客户、同事和领导之间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这不仅有利于工作交流,也有利于其汇报工作情况,还能促进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合作。

(三)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提升其就业能力人文素养是指对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研究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内在修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对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意识有影响,也对言行举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大学语文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到熏陶和影响,并逐渐形成较为优秀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对就业有着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人文素养能使大学生在就业时表现出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行为习惯,也能使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得体,且具有恰当的言行举止。同时,具有优秀人文素养的大学生在工作中也会表现出认真工作,合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谦虚地听取别人的建议。此外,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通过相应的行为直观地展现出来,这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缩影。

二、发挥大学语文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方面的作用

为了能够促进大学生在就业中获得优势,大学语文必须发挥出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实力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大学语文在大学生就业实力和能力培养中的作用的办法主要有:

(一)重视大学语文教育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中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提高其他课程方面的学习能力,对学习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在就业中获得相应的优势。高等院校的管理层应重视大学语文的教学地位和教学作用,并不断推进其在教学中的发展。与此同时,大学教师和大学生应正视大学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对大学生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首先,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不断巩固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其次,大学语文教学应提高大学生的表达技巧。大学生也要利用相应的课堂学习和其他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此外,大学生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写作能力。大学生应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掌握写作技巧,并通过模仿和训练逐渐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三)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其综合素质的有效体现。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通过阅读教学来完成。大学语文教学应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素材,并使其形成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长期的阅读活动中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掌握阅读信息,还能使其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其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此同时,大学生应运用阅读技巧不断扩大自己的阅读领域和阅读量,以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四)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实践运用能力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能够学习到相应的技巧和知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但大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对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提高和锻炼。首先,高等院校或学生社团可以通过组织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其中锻炼自己的语文运用能力。大学生可以参加相应的校园演讲比赛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相应的社会实践和调查,通过查阅和写作相应的报告和总结,来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还能够提高大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阅读文化;高校阅读文化;高校图书馆

苏联作家米哈尔科夫在他的《一切从童年开始》中有一句话:“有时,一本适时的好书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或者成为他的指路明星,确定他的终生理想。”古代亦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名言,都是强调了多读书,读好书的益处。阅读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阅读文化的普及程度,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该国家的国民素质。大学是传播知识的圣地,大学图书馆是师生阅读的殿堂,浓厚的校园阅读文化气息能展示一所大学的品位和气质。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承担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民族腾飞的重任,他们的阅读能力高低势必会影响知识的储备。对此,高校图书馆对提升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当代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笔者通过对我院09级、10级、11级3012名大学生综合素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结合我馆图书借阅情况分析,从中发现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并不容乐观。

1.新式阅读方式的兴起造成纸质阅读的下降

当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方便快捷,计算机、手机、电子书等现代潮派工具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传统的纸质阅读逐渐被兴起的网络阅读抢占了风头。在这个盛行文化快餐的时代,大学生中流行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信息,相比较那些需要静下心来,冥思苦读才能完成的传统纸质阅读过程,在大学生看来则就显得有些“落伍”、“不合时宜”了。

但是新兴的电子阅读永远是纸质阅读的补充,它不可能替代纸质阅读,也无法和散发着翰墨书香的纸质阅读相提并论。纸质阅读能给人以沉稳的性格,给人以高雅的气质,给人以思考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在网络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之间建立一种正确的关系,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们才不会在浩瀚的网络海洋里迷失掉自我。

2.“浅阅读”在大学生中盛行

近日,有关研究大学生阅读状况的专家调查,在一些高校图书馆网络小说盛行于经典小说,比如网络流行的穿越小说《步步惊心》仅仅在几个月就跃居学院图书借阅排行榜前列,在中国重点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图书馆最热读的竟是《裸婚》,笔者调查我院图书馆《倾世皇妃》在三周内就被借阅了69次,名列借阅榜首。在这些排行榜上没有“四大名著”,没有朱自清、老舍、高尔基,只有流行小说,这就是现在有大学校园里流行的“浅阅读”。现代大学生追求表面化肤浅的、消遣刺激的、搞笑性的小说,缺乏经典阅读,这不利于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高校图书馆在构建校园阅读文化中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做好引导服务

要吸引学生走进图书馆,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图书馆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一要做到藏书布局合理,导牌清晰准确,便于读者借阅。二要做到设施齐全,窗明几净,馆内布置温馨而不失优雅,在无声的世界中创造优雅的学习环境,这势必会激发学生强大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优化馆藏结构,丰富馆藏资源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机构,在馆藏建设上,既要考虑与大学专业相结合,又要兼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阅读兴趣。

3.倡导良好的阅读观念,做好导读服务

大学生经过高考的历练,虽然读的书并不少,但他们的观念中还不能完全摆脱存在于大脑中的应试教育的束缚,面对茫茫书海有些盲从,也许是走马观花。阅读是人生自我修练的过程,大学生阅读既要从专业角度去阅读,也要从完善自身修养方面去阅读。图书馆员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借阅情况,了解掌握大学生的阅读取向,可以按不同的专业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会”,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优秀经典作品,让他们切实从阅读中受益,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提高思考能力。我馆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成立了“读者乐部”,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组织开展“读书月”活动,评选“读书之星”,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读书卡片设计大赛”等,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图书馆还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技巧的训练,有目的、有重点地快速阅读文献。对新生进行入馆培训,宣传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性,介绍图书馆的系统功能、借阅流程。做好电子资源的导读工作,利用图书馆网站定期向读者刊登优秀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教育意义,可以帮助读者决定是否读这本书,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效率。

4.加强馆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服务理念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馆员服务于读者的先决条件。新时期的馆员不只局限于完成自己最基本的本职工作,还要拓展自己的服务,创新服务,把服务于读者这项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有深度。要秉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处处要“以人为本”,耐心地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并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利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为读者提供更深度的服务,处处体现以诚待人,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使读者走进图书馆就像来到了一个充满温馨、充满关爱的大家庭,让“阅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悦读”。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发挥建设校园阅读文化中的杠杆作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大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大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中陶冶情操,获得真知。

[参考文献]

[1]林英.中国阅读文化研究之路[J].图书与情报,2008(2)

第10篇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问题;对策

相比一般的文理科大学生来说,很多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不高。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点内容,而英语阅读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阅读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必备的英语能力,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和学习过程。有很多艺术类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为此,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注意改进自己的英语教学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艺术类大学英语阅读能力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及心理特点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大都具有更加活跃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缺乏创新,会使得学生的精力容易分散。此外,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平时的积累,只关注艺术专业课的学习,忽视了英语成绩的提高。

其次,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师生互动时间少,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课堂教学内容,对课堂的参与性差,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质量。加之,大多数艺术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仅仅局限在课堂学习,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限,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些因素都导致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高。

二、提高艺术类大学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1.增强英语默读能力

现阶段依然有很多艺术类大学生习惯单个字、单个词地阅读英语文章,这种朗读式的阅读方法,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英语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因此,在英语阅读中,艺术类大学生应该把朗读与默读相结合。在艺术类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词组意群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不要只把视线放在某一个单一的词组或单词上,而是将相关的词组意群联系在一起加以理解。对于简单的句子,停顿一两次就可以理解文章的原话,在长句子的理解过程中,首先将句子结构进行拆分,把握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然后进行深入理解。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学生会逐渐养成在短时间内感知和理解三四个短语或者词组的意思,进而不断提高英语阅读的质量。

2.提高英语阅读技巧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进一步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阅读技巧。所谓阅读技巧,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其一,略读。艺术类大学英语阅读大都围绕文章后所设置的题目,而题目的设置大都围绕阅读文章的中心内涵,为此,英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之前浏览一遍文章后的问题,带着问题以最快的速度理解文章的中心含义。其二,查读。所谓查读,是指为了获取一个与全文相关的信息,将阅读重点放在文章中包含所需信息的部分,而不是通篇阅读。其三,精读。精读的目的在于深入理解文章每段的含义,以期对整篇文章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实际的英语阅读中,往往需要三种阅读方式相结合,学生略读以了解文章中心意思,而对于一些重点性的文章,应该采用精读的方式,理解掌握其中的每个单词、语法以及句子结构。通常情况下,文章的重点在文章的首段和末段以及每段的首句和尾句,对于这些内容,学生在阅读中尽量精读。

3.培养英语自主阅读的习惯

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让学生理解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只有在经历了长期练习和大量阅读之后,才能实现阅读能力的大幅提高。因此,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下,英语教师都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训练,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注意对自己不认识的单词或词语利用工具书及时查阅,并进行相应的记录,定期复习回顾,通过不断的积累,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对于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来说,英语教师应该立足于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晓阳.先天与后天的博弈――艺体类大学生英语教学现状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9,(27) .

第11篇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现状;阅读对策

摘要:阅读是大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但大学生在阅读中存在阅读方式不合理、阅读氛围不浓、受网络影响等现象,为此文章提出丰富阅读内容、阅读趣味化、阅读偶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对策,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4-0110-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的阅读形式更加多样,阅读观念也随之改变。阅读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阅读目标和阅读行为会受到社会环境及自身心理等因素的影响。笔者通过研究整理对大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分析,获得当代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其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提高其阅读质量。

1大学生的阅读现状

1.1阅读态度良好,但阅读方式不合理

大学生都知道读书能提高个人能力、促进个人成长,他们的阅读态度都比较好,能够肯定阅读的必要性。尽管大学生阅读的内容千差万别,有专业方面的书籍,也有小说休闲类的书籍等,无论是什么样的书籍,都能使人从中得到一些生活或学习的真理。书籍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教师,对于书籍的选择,学校应该加以相应的指导[1]。

随着数字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网络、电子书籍等方面的浏览及阅读,对传统纸质书籍的深度阅读有所下降。互联网已经改变了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及生活方式,然而网络阅读由于其内容良莠不齐,许多不健康的内容都会对大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

1.2阅读目的明确,但阅读氛围不浓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在逐渐加快,快速的生活节奏也影响着在校的大学生,他们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更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笔者对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及阅读目的进行了梳理,发现大学生的阅读氛围不浓,而且还带有功利性;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阅读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其周围的读书氛围浓厚。阅读时间及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而大多数学生阅读的书籍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图书馆获得的。因此,图书馆应加强大学生阅读氛围的营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大学生进入图书馆,引导其爱上阅读。

1.3阅读方式发生改变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及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多媒体教学、科技情报等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甚至人们每天的沟通交流、休闲娱乐也离不开网络,网络几乎覆盖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对大学生而言,网络更是其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网络化阅读的优点有:携带方便、获取知识速度快、内容量大、范围广、阅读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等。目前,网络阅读的趋势在逐年扩大,但网络阅读书籍的内容都较为肤浅,缺少思想深度,这不仅会降低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会降低其思想深度,不利于其思想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甚至可能会对自控力差的大学生成为一种负面思维的诱因。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设立网络阅读方面的学业导师,为大学生的网络阅读提供正确的指导。

2改善大学生阅读的对策与建议

2.1馆藏资源丰富化

高校图书馆要构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载体形式多样的馆藏资源。首先,高校图书馆要对本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发展动态以及学生的学习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制订馆藏资源建设方案。其次,高校图书馆要把好图书采访质量关,在对本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与师生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征求其对馆藏资源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尽量避免阅读工作的盲目性。再次,高校图书馆构建馆藏资源应兼顾多学科、多层次的阅读需求,既要考虑本校现有专业教育和新增专业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对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知识的需求。最后,馆藏资源建设应符合阅读方式网络化的需要。在新阅读时代,网络阅读率在不断增加。因此,高校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其馆藏以纸质文献为主向多载体文献并行发展,对各种载体形态的文献要兼收并蓄,尤其要关注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的采集和收藏,逐步实现阅读内容的丰富化[2]。在此基础上,图书馆可以通过一系列措施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如:开设阅读指导选修课,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面的问题和健康有益的书籍;教师也可以要求大学生在课外阅读相关书籍并要求其写读书笔记、文摘等,以此逐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量和质量,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构建自己的阅读体系和知识库。

2.2大学生阅读趣味化

笔者认为,大学生阅读现状不佳与学校的读书氛围不浓和学校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关。因此,高校图书馆要将大学生的阅读爱好转向趣味化,以此来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大W校园里社团活动蓬勃开展,许多大学生都愿意加入社团,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课外时间都是在社团里度过的。因此,笔者认为,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可以从大学生的角度和兴趣出发,从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可以在学校成立“阅读俱乐部”社团[3]。社团活动可以从大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读书园地”“读者心得”等活动,激发其读书热情,培养其阅读习惯,使其多读书、读好书。

2.3大学生阅读偶像化

大多数大学生都有崇拜的偶像,但过度的偶像化会带来负面效应。大学时期是大学生心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时期,其在自我意识发展阶段需要时间去整合所有的混乱与矛盾,在此期间出现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尊重与宽容[4]。随着大学生生理及心理的逐渐成熟,其对涉及自我意识的问题更加关心,因此学校更需要帮助其培养理性的思维。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仅要有教师的指导,还应该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认识这个世界,也可以通过偶像教育的方式来改善和推荐[5]。一般来说,来自于身边的偶像更具有影响力、说服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可以设立“学生百家讲坛”,用大学生身边优秀学生的事迹对其进行鼓舞。“学生百家讲坛”活动可以定期举行,邀请大学生主持主办,既能提高大学生的演讲能力又能使其通过演讲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收获。通过这种方式使大学生相互交流,进而在大学校园里掀起读书热潮,从而营造校园浓厚的阅读氛围。

裴仁华: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 2.4大学生阅读网络化

互联网的出现与快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成了“百度迷”,这一方面体现出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目前,我国还没有较全面系统的法律或规章制度来约束互联网上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信息。因此,高校图书馆有责任、也有能力做好对大学生规范、有效使用互联网的引导。高校图书馆应因势利导,将大学生的阅读和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方法如下:①高校图书馆开展利用网络学习的技能大赛,激发大学生利用网络促进自身发展,塑造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从心理层面奠定合理有效利用网络的基础。②教师布置利用网络完成的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经验心得,培养大学生主动利用网络学习的习惯。③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知识教育,使其认识如何有效合理地利用网络,摒弃网络使用中的错误思想,从而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

3结语

大学校园作为培养大学生思想素质和技术技能的主要阵地,不仅要培养高技能型人才,还要注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阅读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塑造及形成至关重要。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大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和高校学习生活的主旋律,更使阅读成为学校的一种时尚。要想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修养水平,就要提高大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大学生的阅读时间。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及阅读氛围,使图书馆的阅读环境成为一种软环境,增加大学生到图书馆的次数和时间[6]。大学生在图书馆良好的阅读环境中逐步爱上读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中得到快乐,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7]。

参考文献:

[1]张英,张敏,张小霞.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与对策的探讨[J].医学信息,2009(20):657-659.

[2]李珊英.高校图书馆如何面对大学生的阅读现状[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93-94.

[3]刘向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导读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3):128.

[4]刘少蕾.自我实现c时尚流行:当代城市青年时尚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1996(5):26-29.

[5]杨荣.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生阅读现状及对策[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6(6):111-115.

[6]侯雪林,屈卫群,乔硕,等.南京农业大学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58-60.

[7]邹克利.浅谈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4):170-171.

第12篇

2016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5000字(1)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阅读资料向人们扑面而来。上世纪末至今,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阅读对象也不仅仅是文字,更涵盖了影像、画面等等一切传统阅读并未包含的东西,似乎我们已经进入了浅阅读的时代。

而作为今后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中国当代大学生,他们的阅读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阅读情况,我们就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决方法。现将具体调研情况做如下报告。

本次调研对象为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80名大学生,共发出80份问卷,收回76份有效问卷。调研主要针对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阅读目的和动机、阅读态度、阅读媒介、阅读爱好等。

现在,随着海量资讯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为市场的主流,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成为阅读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简本、口袋本的盛行,财经、励志类图书以股市语言行文代替学术说理,以及各地书店中通俗读物高居畅销排行版前列的现象,多媒体、博客、电子小说代替纸质图书潜进大学生的生活,种种现象表明,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什么是浅阅读?为什么会产生浅阅读?要如何看待浅阅读?

一、什么是浅阅读?

浅阅读它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遣、娱乐或感官的刺激为上,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方式上则以动漫、图像、影像等为主,文字为辅。相对于品茗式的传统阅读而言,这种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横向的广度,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

以知道代替知识,这样的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的浅阅读正成为大学生时下的阅读新趋势。为此,我们针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了一次书面的问卷调研,以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阅读需求,从而分析大学生素质的现状,并为进一步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参考依据。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1、阅读认知度普遍较高。从调研结果看,47.6%的学生认为阅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学生认比较喜欢阅读。而不太喜欢和很不喜欢阅读的学生仅占17.65%和1.96%。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

2、阅读时间较少。每天阅读3小时以上的学生仅为5.88%,1-3小时的为54.90%,1小时以上的为29.41%,有9.80%的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的状态。

3、每月的平均阅读量较少。每月平均阅读5本书以上的学生仅占1.96%,3-5本的学生占5.88%,大部分学生每月平均阅读量为1-3本,这说明大学生的阅读量是少之又少的。

4、从阅读取向和阅读兴趣来看,我院学生的阅读兴趣表现出了个性化和多样化,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种类也繁多,他们往往按照个人兴趣来选择课外书籍进行阅读。时尚杂志、人物传记和通俗小说是我院大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中最主要的读物,这与这些种类书籍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有关。

在紧张而又枯燥的专业学习之余,大学生们希望阅读一些高质量的休闲、娱乐类读物,而以上种类书籍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修养。在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对于阅读名著、经典书籍的热情不太高(仅为28.4%)。此外,经济管理、英语、计算机课程等专业性较强的书籍成为我院学生重要的选择。

5、我院大学生的阅读媒介呈现多元化趋势,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纸媒体,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式已经走入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平时阅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约有30%的同学主要通过网络阅读。而大多数同学在利用网络时能够比较恰当的控制时间和内容,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为自己服务,超过70%的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内。

6、我院55.8%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在书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13%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学生的阅读方式已经进入到浅阅读时代。

三、出现浅阅读的原因

1、进行浅阅读是缓解无聊的方式。很多人认为,读深的读物乏味、吃力,读浅的轻松、有趣,还能作为闲聊的笑料。 职业技术学院女生小罗说道:现在女大学生们都喜欢看《瑞丽》《昕薇》这样的时尚杂志,平时上网多是浏览娱乐新闻和网站论坛,的确不严肃,但读来十分有趣,大家都爱看。

2、没有时间进行深阅读,只好浅阅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就业问题也是压在大学生头上的一块大石头。很多大学生从进入大学的那天起就给自己制定了计划,要考几个证书,英语过几级,要做多少兼职,似乎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静下心来好好地读几本好书。越来越少有时间和心情读名著了,这是大学生普遍的心理感受。被就业、升学、出国等各种纷扰着,没有心思埋头读用不着的名著,只愿读有用的英语、计算机及专业书。他们更觉得,大学已经失掉读名著的氛围了。

3、学术著作和经典名著让人费解,不得已放弃。目前大学生扎堆看小说的势头很强。我们在走访大学图书馆时发现,许多流行小说已被翻阅得十分陈旧,而不少学术性著作却有八成新。为何少人读?大学生感叹,上课所用的课本就已经够枯燥了,怎么还敢碰更晦涩难懂的学术著作和经典名著?

4、学校没有读名著的氛围。如今信息蜂涌,流行快餐文化,大家都需要迅速有针对性地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无法静下心喝着午后茶翻看传统的名著。 当前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知识型的,再加上国际经济全球化,不得不在外语上花大力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都忙于准备各种证件考试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在一系列现实因素作用下,哪还有工夫安心读经典呢?

四、浅阅读带来的危害

浅阅读是对经典作品的轻视与亵渎,浅阅读的读书方式会导致读者思维的钝化;浅阅读对青少年的个性培养不利 ;浅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的弱化。

五、如何走出浅阅读的困境?

1、从社会方面来说。

⑴出版人应该把握正确的文化方向,做一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出版人,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经济效益不是出版人的唯一追求,对此,出版人要有正确的认识。

⑵出版社的编辑在搞选题策划时,要时刻牢记肩上担负的社会责任,杜绝盲目跟风、粗制滥造的出版行为。要有明确的出书思路,不要为一时的经济利益所左右,搞些没有文化内涵的东西。要努力在创造性上下功夫,通过了解市场,了解读者,出版有文化品位、能提高文化素质的精品。

⑶大力宣扬先进文化,拒绝浅出版。当读者的某些需求还处于隐性状态时,出版社应坚守自己的出版理念,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断。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读者而把自己的图书降格为一般商品,那就是媚俗。

2、从学校方面来说。

(1)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激发大学生阅读好书的兴趣,可以通过读书评书活动,联合教务处、学生处、学生会 等部门共同主办,来提高学生阅读健康书籍的兴趣。

(2)鼓励大学生有计划的阅读鼓励学生参与办好图书馆阅读宣传栏,简明扼要、丰富多彩,及时地通告到 馆新书、名家书评等 。⑶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开设系统的阅读课,阅读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老师酌情推荐阅读书目,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书籍来阅读。改善阅读环境,方便大众阅读。

(3)进一步解决图书馆各种类书籍资源,让图书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大学生的天堂。

3、就大学生本人来说。

⑴认识到深度阅读的重要性,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使我们增添人文素养,增长知识和内涵,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写作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⑵培养深度阅读的习惯,尝试着阅读一些名著,用一种认真专注的态度去阅读它,体验书中的深刻内涵,品味别样的阅读乐趣。⑶多做一些读书笔记,比如抄下一些美丽的词句,为写作增添素材,积少成多,你自然会体会到深阅读的好处。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制定一定的阅读计划。在现阶段考证、做兼职固然重要,可是阅读是不能被忽视的。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种长期投资,目前可能没有明显的收益,可是其长远利益是非比寻常的。多关注一些好书推荐栏目,选择有内涵的书籍,培养自己的阅读品味,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好书是人类进步社会 文 明的体现。大学生是沿着书籍筑起的阶梯,攀登知识高峰的社会新人。除专业学习外,课 外阅读是大学生业余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同时,他们的观念、性格 、情感等又正在发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稳定性特点,这就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有益的读物来适 应他们的这种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一个既有物质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 ,理应用课外阅读随时引导学生们健康成长。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世界正在由厚变得更厚,阅读是深还是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浅阅读时代 ,你是要随波逐流还是重拾经典,勇攀书峰,这全在于你的智慧!只是别在暮年孙儿膝绕在你身旁充满期待的看着你的时候,你却没有什么可以讲。这时,请不要感叹:书到用时方恨少!

2016大学生调研报告范文5000字(2)

摘要:高校不断扩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届大学生现在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是回到学校继续深造,还是在社会中继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一行13人组建了温州大学与我同行共访校友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考察队,走进温州乐清,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研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从点线面角度寻求相关信息。

关键词:历届大学生 就业状况 温州大学 温州乐清民营企业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

短暂而又艰苦的15天暑期社会实践随着晚会幕布的缓缓落下而告了一个段落。在这段日子里,我们13人有过沮丧、有过流泪;但是我们相信,正如歌词中唱的一样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渡过那段黑暗的日子后,阳光会以最灿烂的姿态来迎接我们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就业形势是十分严峻的,而应届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牵动着党和国家的心。2007年,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前不久举行的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国家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面对2007年的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时给出了这样的判断: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已经成为了现状。据相关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但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49.81%。

为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也为了帮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能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与今后的在校规划,我们实践队决定走进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源地温州乐清,走进当地的大小民营企业,采访企业中的历届大学毕业生与企业老总,向他们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资料。

在15天的实践时间里我们走访了大量的企业,以温州民营企业为立足点,调研了以温州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的历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职业发展状况;并且我们走访的企业基本包括了各个行业(制造、销售和服务等)以及各种规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业,也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小型企业),共收回了大约3000份有效问卷。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得到的调研结果是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的。

我们的问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现在工作情况设问

2.针对工作满意度的设问

3.是针对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的设问

4.针对自我期许和对企业的期许设问

5.针对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设问

6.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7.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8.在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具有多少程度的影响

经过我们的统计初步得到了以下结果:

一.工作情况

目前大学生选择工作日渐趋于理性,能够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对工作方向的选择、对工作岗位的选择等。现在已经逐渐渐形成了为自己选工作的良好态势,而不是以前的为专业选工作。至目前我们统计所得出的结果显示,约有34%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没有什么联系,只有38%的毕业生现在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比较密切。而且从现在的社会发展观察,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会的经济来源,再找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据我们从3000份调研统计得出:没换过工作的毕业生大约只占38%,而大约有42%的在职大学毕业生换过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满意程度

半数以上的毕业生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满意,只有约5%表示对自己现在的工作不满意。

其中,在对现在工作最满意的方面选择中被调研者大都选择了与同事的和睦相处这一项,而对现在工作最不满意的方面中我们预先设计选项较高的薪水一项则出乎我们的意料。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对薪金的要求大学毕业生也趋于理智,能够对自己做出较为理智的判断,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没有过度的追求高工资。在我们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有一位学姐曾经这样说:最开始的时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满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来。经过这几年在社会的摸索,对工资已经没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胜任状况和自我期许以及对企业的期许

约97%的毕业生表示能够胜任现在的工作,但是实践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成为了毕业生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相应的超过半数的毕业生表示在企业中最希望能得到专业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晋升和出国深造总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调研的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质于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只是为了暂时的利益。

从中我们深深体会道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多参加社会实践和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兼职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要做到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争取日后能早日适应社会。

但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在大学里我们应该积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是为自己创造好的就业条件的重要条件。

四.就业信息和就业途径

通过调研毕业生在毕业时最关心的信息分别是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分别达到了36%和20%,这说明大学毕业生希望与招聘单位能有一个沟通的机会。另外求职技巧也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这说明在学校里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就业指导讲座的确是很有必要性。他们表示,通过专门的就业讲座、就业指导网站和校园招聘大会的形式能比较容易获得当时的就业信息。但他们同时表示校园招聘大会实际效用不大(与招聘单位反映的情况一样),渐渐兴起的网络求职和传统的人才招聘市场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而效仿国际的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就业亦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可能我们在温州做调研的局限性:在温州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可能导致了通过熟人介绍的方式比重过高)。

五. 大学期间的活动锻炼对就业的影响

从问卷结果显示,约67%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曾担任学生干部,而表达能力(凸显于人际交往与业务洽谈),实践能力(凸显于实际业务操作),交际能力(凸显于与领导同事交往及业务洽谈)的锻炼成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则,可以让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锻炼,累积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经验。

六.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学校教育的优劣势

58%的毕业生认为企业在招聘人员最看重的是个人的综合素质,另外还有20%的人认为是专业知识。而实践能力的创新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被认为是学校现在最缺乏的方面(与上面可以互相印证),学校名气已不在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唯文凭论已向用文凭论转变,而唯人才论则逐渐兴起。相应的实践能力的创新、专业知识被认为是与他人竞争同一岗位的优势所在,同时吃苦耐劳精神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成为了一个优势因素。如今在职场上,个人的素质已成为影响求职的主导因素,只有在学校打好基础,努力提升自己的内涵与修养,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命运其实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的影响

通过问卷结果的统计,我们看到半数左右的毕业生表示在大二、三开始考虑就业问题,大概10%的人大一就开始考虑,剩下的人则在大四或毕业时才开始考虑。

在高校职业规划选项中,只有约11%的人知道职业规划并知道怎样规划,而59%的人则不了解职业规划。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几届大学毕业生中,绝大部分的人在大学里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而且,绝大部分人表示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课程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有9%的毕业生对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相关的讲座表示满意,但同时有25%的人表示当时学校根本无此项服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各高校还未普及,而且课程质量普遍不高,不能达到学生的需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相关讲座,以及提高提供就业指导质量应该成为各高校的重要任务。

经过了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考察我从中体会到现在的大学生最缺乏的是实践,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实践机会却是少之又少,而这恰恰说明了我国内地高校与国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现实高校教育体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现状下,我们在校大学生应该多多利用大学生活的空闲时间走进社会多多实践,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我们应该扎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与其他相关知识,为在踏入社会与自己的职业生涯前多做准暑期社会实践2008年的暑期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回顾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实践生活,大学生总会有很多感触。通过不同方式的暑期锻炼,大学生不仅认识了社会、锻炼了能力,而且体会到了不一样的实践经历。

近年来,企业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重视,是否参加过社会实践成为企业选聘人才的一把尺子。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也主动走出象牙塔,参与到暑期实践中去。除了传统的实践途径外,今年的大学生暑期实践的途径还有很多,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以往总觉得暑期实习只是参加学校或者院里组织的一些服务团,今年突然发现身边的同学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多了,有的通过联系企业兼职去了,有的还到四川当志愿者了。王雪是重庆工商大学大三的学生,她所在的学院组织了18支暑期实践分队,带领着几百名学生分赴全国各地进行暑期调研并提供必要的服务。有的到贫困山区支教去了,有的深入农村了解民情,等等。

传播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罗辑这个暑假也忙得不亦乐乎。真没想到我也能在这么重要的会议上行使自己的否决权。挂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广电局局长助理的罗辑刚一上任,就连续参加了几次局里的高端会议,会上她还有否决的权利。今年暑假,重庆工商大学向邻水派遣16名研究生挂职邻水教育局、国土资源局等13个局局长助理以及邻水鼎屏镇等3个镇镇长助理。以挂职的形式进行社会实践,这在重庆高校中还是第一次。

据了解,在各大主要的招聘网站上,一些跨国公司以及国内的知名企业都会实习兼职的信息,通过对应聘的大学生层层筛选,企业选择专业对口、有一定能力的大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第一线。这也为大学生参加暑期实践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以往,大学生参与暑期实践存在不在乎具体的实践过程的现象,参加服务团只为了宣传、评奖,到企业也只是走个过场。今年,笔者发现,大学生开始转变观念,开始注重实习的质量,重视实际过程,切身参与其中,认知社会、感受民生,以求提高自己实践能力。

今年,四川汶川地震震痛了国人,也激发了大学生服务四川,为灾区尽一份力的决心。许多大学生放弃休假外出旅游、与家人团聚的机会,积极加入到支援灾区的志愿者的行列中去。黄武强是一名支援四川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没到暑假,他就开始准备组建一个志愿者服务团。平时他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灾区的具体情况,并与有同样想法的同学一起讨论,详细制定服务团的目标、服务对象以及实施步骤。在他的周密准备下,他的服务团最后得到审批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