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进教师培训体会

新进教师培训体会

时间:2022-11-07 05:20: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进教师培训体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进教师培训体会

第1篇

转眼间,三天的新进教师培训就结束了。潜龙学校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且更快地融入到教师岗位中去,特地为我们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全面而细致,生动而详细,这次培训对我们来说是醍醐灌顶,如沐春风。下面我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几点来谈谈我的看法:

蔡曼校长为我们陈述了她个人的一些事迹并从这些事迹中教导我们一些深刻的道理。蔡校还尤其强调了教师的伦理道德素质,这又分为教师个人的道德素质以及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诚然,道德素质是一个人根基,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就显得尤其地重要。在学校里,教师要在不同角色中做转换,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有较强的自控能力。面对学生时,教师作为一名传递者,要以身作则,一言一行都随时可能对学生形成影响,也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品德发展。处理问题时,老师也要考虑到对象群体是学生,因此需要用合适的态度和行为来对待。而在日常学校工作中,教师作为一名执行者,要具备该有的责任感,认真完成工作,不随便应付。

殷校提到的一些管理学定律让我印象深刻。他提到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专业知识,除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外,还应该有管理学。进一步想想,现在新一代合格的教师所肩负的责任确实不只是传递知识那么简单了,而应该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考虑,所以管理学的知识对于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班主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墨菲定律的其中一点理解就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这就是说教师在工作生活中(kt250.com)要具备极强的责任感,尤其是是涉及人身安全的事情应尤其谨慎和细心,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只要有心就能避免很多小事而酿成的大错,平日也要有居安思危的心境。另外一个德西定律还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主要是讲表扬和奖励在教学中的正确运用。有位老师的回答让我受益良多,比如说表扬要分层化,面对小学生时应主要考虑物质上的奖励并配以精神上的鼓励,而面对初中生时精神上的鼓励却更加适用。表扬的同时还应具体化,这让表扬显得更真实,同时学生也能更加充分地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优势。

除了两位校长之外,还有一些优秀的教师代表也为我们分享了经验。最令我印象深刻地是黎腾飞老师的熏陶教育。在面对一些顽皮对学习有反抗心理的学生,熏陶教育可以说是一突破性的教学方法:教师也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减少学生的心理落差,与学生同等姿态学习,以此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告诉我们如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高姿态,应积极调整心态,与学生成为朋友共同学习,注重熏陶的作用。

前面几天的培训除了自我介绍外,对其他老师的了解也不多,最后一天上午的团队建设是一个很宝贵的经验,这让我对其他各位老师有更深入地了解,加强了我们之前的默契。可以说,群体的共同发展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最见效的方法,合作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以上是我几天培训所感。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时时处处以师德规范自己,认真踏实工作,不断反思不断积累,愿早日成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教师。

第2篇

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从校外校内两个方面进行,校外由政府、权威性的质量评估机构、民间质量评估、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等部门机构进行保障,全方位多元化师资培训、教师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全员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搭建了一个全方位、全员参与的教师教育保障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

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合作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良好的教师教育质量又需要健全的教师教育[1]质量保障体系加以保证。因此,如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特别是如何建立健全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已成为教育界共同关注和探究的问题。本文从制度保障、师资培训、全过程监控、教学评价方面进行研究。制度保障从教师教育认证与评估制度、教师素质与人文标准、教师教育质量标准等方面进行,教师培训保障从机制机构保障、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校本培训等方面进行,将教师教育监控贯穿到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工作的教育全过程和教育各阶段中;建立全员参与、教师自我研究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教师教育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组织构成

高校教师教育质量与教学评价的正常、顺利运行,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管理体制,研究教师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应该由政府、教师教育评估机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民间监控评价、高校五方共同参与、协作下完成。

1.1政府

政府应对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评估机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实施统一管理。建立一个权威性的、高质量的教师教育评估机构,统筹管理各级教师教育评估机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并整合各个地方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培训机构中的教师资源、教学资源、设备资源等,真正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政府应建立一个管理培训机构的部门,统一管理培训机构,并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和认定,评估的内容应从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育活动质量等方面全面进行评估,只有保证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师资、管理等各方面的水平,才能真正保证师资培养质量。政府除了对各教学相关单位进行质量监控、质量评估外,也应为各评估机构、单位提供政策、法律和资金的帮助和支持。

1.2权威性的教师教育评估机构

成立一个对高等院校、培训机构的教师培养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评估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需对该评估机构进行资质认证和评价;并对教师教育资格进行审查,对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层次做出严格的划分,有效期失效后,需重新提出申请进行考试。教师教育评估机构除了对高校进行质量监控、质量评估外,也应为政府绩效考查提供所需要的各项数据,及制订教师教育的质量评估、监控评价标准。

1.3建立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

建立专门针对高校教师的培训机构,高校教师通过不定期在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接受专业或者职业培训,达到教师继续教育、不断学习的效果。对于新进教师,要求必须在固定的高水平的指定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培训后,才能上岗。专门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应在行政、管理、教学方面完善,并具有政府认定的资质和能力,同时应得到政府的各方面的支持或直接由政府指定建设。教师教育机构的教师应具有高水平、高素质、专业化、多技能,能为高校教师提供帮助、并给予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职业能力、专业培训等各方面的指导,自然应具有高工资待遇。

1.4民间监控评价

目前,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个人、团体对高校、高校教师、教育机构直接或者间接的监督和评议,[2]包括航空评议、大学排行榜、招生就业报道或者其他等方面的报道,可以为政府提供数据,为高等院校形成舆论影响。

1.5校内教师教育评价部门

一般校内的教师教育评价部门主要设在教务处,专门对教师教育情况进行监督,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同行评价进行数据采;各二级教学单位主要有教学管理人员对教师教育、课程质量、教学过程进行监督、信息收集、反馈,同时兼顾其他教师、学生的监督。教师作为教师教育主体,对自己进行自我监督,创造性地开展教师教育活动。

2健全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构建多样化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教师教育质量的保障首先是对教师的培训,教师及师资队伍水平高,才能真正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保证学生的升学就业质量。因此,需构建多样化、全方位的教师培训机制。

2.1建立专业的职前培养机制,形成专业化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通过建立健全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给教师职前教育提供场所,这应区别于师范院校师范生的培养。[3]高等院校在引进新教师签订合同后,应给新进教师提供足够的时间、场所进行培训,而专门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是职前教师培养的最佳场所。由政府或者高等院校建立专业的职前培养机制,给教师提供足够的职前培养机会,使新进教师得到全面的发展,为高校教师成为真正的专业化双师型的教师提供基础保证。

2.2实行职前、入职、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培养

构建完善的教师入职教育制度。应建立专门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这些机构或学校建立专门的教师发展项目,为入职前的教师提供观察、实践、研究及反思的机会,有效地改善了大学教师入职前的质量。教师教育培训机构需建立新进教师实习制度、完善专业化实习内容、规范评价制度,及入职在岗实习(配备指导教师)等制度。目的在于新进教师适应教师角色转换和高校教学环境,树立职前教师的信心。职后教师教育进修和教育培训。学校内部建立教师培训计划、教师专业发展计划为教师提供连续的指导和学习,保障新进教师及老教师的继续教育计划。教师职前培养,按照连续性教师培养即师范生培养,及整合性职前培训;教师在职期间培训模式可采用面对面的交流培训、基于媒介的远程教育及侧重实践的课堂见习或课程实践培训等。

2.3建立科学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

目前,社会上存在各种各样、参差不齐的培训机构,但是却没有一个专门用于高校教师的教育培训机构。国家应在财政上给与教师教育培训机构足够的支持,保障培训机构的校舍、教学设备、教师资源等方面的质量,并对培训机构进行监督、指引,监控其培训效果。而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应是能力素质高过高校教师的,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质量的高校教师及专业技术人才,并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来确立教师之师的地位。教师的引进可从高等师范院校、名牌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企业引进,这些教师应具备其特有的长处。

2.4构建合理的教师教育校本培训方案

校本培训指高等院校内部主要负责,由教师教育培训机构、高校内部安排的对教师进行的培训,师资可以从机构或者高校聘请,针对某个具体的教师培训计划进行。校本培训主要有高校校长牵头,组建校本培训工作组,该工作组应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方案,建立教师教育培训计划,不定期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建立有效的在职培训项目,选定合适的培训模式。同时,为二级院校培训计划和培养形式提供指导。二级院校应也有院长负责,安排固定形式、随机培训等多种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可为新知识讲座、专业课程培训、教师教育方法、教师行为修正、科研教研能力等。同时,也可安排对学生、领导、家长的培训。

2.5教师自我研究

自我研究是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一种新方法,运用行动研究、教学日志、网络博客等方式让教师进行自我分析、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教学反思,并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同时,也可参与教师教育者协会和教育研究协会共同讨论教师教育自身的问题,通过自身的实践研究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包括教学认知、教学知识、实践知识和实际教学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教师教育课题、课程教学与教学实践开展教师教学研究,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为自身及其他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持。

3建立基于教育服务观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价的教师评价体系

教师应建立基于教育服务的思想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服务学生、服务社会。教师评价由学生、同行教师、院系领导和教学督导员、教师自评组成,或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服务能力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等,以使评价全面、公平、公正、合理。全方位的评价主体对教师进行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工作表现等方面做出评定,相关部门收集教师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使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改正。

3.1学生评教

学生评教是教师参与各种教学大奖赛、年度考核、教师发展、教师工资的重要参考,评教时应注意学生信息的保密性、学生评教结果的使用权限也应进行严格的规定,使教师本人能看到评价信息,即使根据搜集的信息改进教学。评价的内容上应从教学准备、教学阶段、应用阶段和练习阶段进行评价,评教也应分为随时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等阶段,有利于从过程和结果评价教师的教学。

3.2同行评教

同行教师指学科专业大致相同的教师,他们对课程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能很好测评教师教育的质量,同行教师根据该教师的课堂表现、课堂录像、课程材料、教师学术工作、教学档案袋等资料,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对于同头课教师,他们对评价的教师的教学水平更能深刻体会,可以相互间找差距、相互交流学习。评价流程上应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确定评估时间、评估前了解、正式评估等过程对被评教师进行正式评估,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评价教师。

3.3院系专家、督导人员评价

院系专家主要是有主管教学的副院长,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退休专家组成,在全院范围内随机听课、集体听课、单独听课的方式。同时,教务部门或者学院教务办公室科员通过教学信息员、问卷调查、教师学生代表交流会等形式进行教师教育检查,或者直接进入到课堂中,询问学生教师教育情况,并及时给教师反馈教学情况,提出建议。[4]

3.4教师自我评价

教师在自我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从科研、教学、社会服务、创新性活动、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学校应根据教师评价的标准做出决策,使教师选择自评工具(教学录像、自我评价表、教师教学日志等)进行评价,应尽量真实客观反应自身的水平,并做出反思性总结。

3.5对课程进行评价

师生对课程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评价。学生是教师教授课程的直接体验者,学生对教师进行评教,自然应包括学生自身的课程学习效果进行评价。(2)对课程体系的评价。教师和学生可以对自己专业的课程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专业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专业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师资建设、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从而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及效果。(3)对课程自身的适用性评价。课程适用性评价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编排、教学方法等对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4结束语

通过研究质量保证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组织构成,从教师教育的校内校外机制进行研究,研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权威性的教师教育评估机构为指引、以教师教育培训机构为平台、校内教师教育评价部门为主体的组织构成。具体实施运行机制主要从教师教育的培养、教师教育监控与评价两方面进行。建立健全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构建多样化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从而真正提高教师的自身教学能力。教师教育评价体系应基于教育服务观的系统,要求教师以服务理念出发,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作者:陈艳格 单位:许昌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1)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JSJYLX-044,2016年2月立项

2)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GZS186,立项时间2016年2月

参考文献

[1]陈国仕.加拿大教师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4).

[2]周立群,肖建春.当前我国教师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构建的理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1-25.

[3]刘加铭,周国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7(6):75-77.

[4]陈艳格.论述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2.8.23:185-186.

第3篇

   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022

  作为学校一名新任青年教师,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多场青年教师培训,聆听优秀教师们的故事:学习老教师的教学之道,使我感悟颇多,深知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们没有高深的理论去说教,而是用朴实的语言深深的打动每位听众的心。

  一、有独到的教育理念,班务工作收放自如。

  她们都有个人的真知灼见,融汇很多教育名家的教育理念。敢于打破以往旧的教育管理模式,把独到的教育管理理念融会贯通,真正实现理想的教育管理模式。

  我们如何端正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活动,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为证实她真的做到了这些,特出示一组他与学生在一起活动时的动人画面。又告诉我们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她还教我们如何去表扬学生,赏识教育不是一味的表扬,因为一味的表扬会使他浮躁而飘飘然、骄傲自满而停滞不前。应该采用表扬中带有批评,这样会给他带来警醒。批评中带有表扬,这样会给他带来希望。

  她们还教我们如何做好老师:当谁都不觉得你是老师时,你就是老师了!

  二、班级管理,收放自如。

  我们不敢一味的尝试这种赏识教育,怕乱了秩序,又惯坏了孩子。而**老师却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他表扬中带有批评,而批评中有暗含表扬的教育管理,深得师生和家长的好评。这需要良好的心 态,因为心态决定一切。他把学生的直呼其名叫做平等,把学生抱着他的腰的行为叫做和谐,其乐融融,实在难能可贵。

  三、有效的日常管理,动人的职业幸福感。

  **老师实行的班规、班会大都由学生自己来制定、监督执行,然后一周总结一次。连作文都有学生来批阅,敢于打破常规,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因为学生对班级付出的越多,越爱这个班级。他还风趣地说他可 以下岗了。

  他用成绩证明了他的一系列管理模式是正确的、可行的,他不仅收获了学生的成绩,还收获了一抹抹感动,他在读学生留言时,哽咽了,我们知道那是幸福的感动。

  老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使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学到了很多的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我也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也会慢慢成长为一个阅历丰富的老教师,我们会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不断前进,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022

  20xx年5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新教师的培训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全方位的新课程改革、日益复杂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多时候让我们也颇感有些雾里看花,无所适从,我们很需要学习。而此次教师培训学习,恰好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提高自我的平台,使我们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开朗。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深刻的理解和深入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及高效开展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细则。下面就具体谈谈培训的一些心得体会。

  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需要付出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对学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工作,要求班主任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要适应新时期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变化,及时改进班主任工作,在学校育人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这三天的培训学习,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地认识了新课程改革,认识到这场课改所具有的深远意义。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劳动力的素质就必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多元智能理论的写照。而我们学校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优势智能,发展他的优势智能,为他们的“成才”提供方向,让每一个人都能为社会发展尽己所能。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全民素质,才可以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使我们在知识经济到来之际赢得入场券。而在这其中,我们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综观两位知名教育专家,他们在这方面的培养上尤为突出。我想,面对新课程改革,以下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知道并理解了新课程理念,创新与策略

  1、注重学生基础学习能力的提高基础学习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前提,是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基础。

  2、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

  3、注重学生创新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应该培养胸襟开阔、能够站在全球化视野考察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公民。

  4、强调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在享受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充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锤炼,如对真理、正义、诚信、责任感的追求。

  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教育向学生生活的世界回归,了解学生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实现因材施教。

  二、知道并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与教学

  1、完善自身人格

  (1)端正人生价值观,献身教育事业“崇高的师德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促进教师奋发向上,献身教育事业,不断进取的动力之源。”当前,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为教育改革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是,随之而产生的人生价值观、生活观念的变化也冲击着学校教师,影响到教师的价值趋向和道德观念,使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一些与教师角色身分不相称的思想意识。

  (2)塑造良好性格,做到为人师表心理健康是我们学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研究表明,教师的学历、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教师性格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

  (3)富有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以及教师体制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对学生的培养不能再循规蹈矩,必须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工作去寻找适合自己教育对象的方式方法。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应该在模仿、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思考自己的经验,结合自己的特点及优势,加以创造性运用,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要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和兴趣爱好,以便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中得到启发。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在教育教学中,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三、保持平和心态

  (1)安贫乐道,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个正确的认知,不能认为教师是社会地位虚高、经济地位实低,工作辛苦费力的角色,而应该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教师应努力了解自己工作中的任务和压力,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不要把目标理想化。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

  (2)坚持不懈,正确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合格的人才?教师要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教育的成功和失败,并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应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培养出即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又能培养出少数个性特长得到发展,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我很赞同书中的观点:“树立社会需要和个性发展需要相结合的观念,社会对人才有多种需要,学生也有不同的特长。教师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内在的能力,在动机、兴趣、方法、习惯方面给予重视。”

  四、体验教师的职业乐趣。

  一个健康成长的人应有乐趣相伴,这样他的工作,职业生涯才能获得鲜活的生命,教师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特殊性更要求教师应有自己的工作乐趣。因此,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人:对待工作不积极,没有热情,得过且过,没有责任心和进取心,没有明确的目标,与学生关系淡薄,排斥学生,不和学生接触,为必须和学生交往而烦恼。究其原因,就是缺乏教师职业自豪感,没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要改变这一现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教师的环境特别是教育对象是不断变换的。那么,教师就应迅速适应教育对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从而促使教学的高效循环。只有适应教育对象、环境、我们工作起来才能顺心顺手,才能安心,并从中体味到工作的乐趣。其次,教师的个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一个关注学生感受的教师,一个充满民主的爱心与学识的教师,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师,到哪儿都是受欢迎的。一个学识和魅力并存的教师,即使你对学生严厉一些,学生仍然爱你、崇拜你。偶尔当你有一些小缺点时,反而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甚至“有意思”。最后,教师的工作平凡而不简单。我们可把一个差生的转化,一次成功的论文交流,一件优秀的课件展示,一次扣人心弦的典型发言,一次推心置腹的家访劝学,一届学生的优异成绩看作成功的驿站,并从中获得成就感,以此收获乐趣。

  总之,通过这次新进教师的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到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必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正所谓“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即将站上讲台的人民教师,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以培养出新时期“发现型、发明型、创造型、创新型”的适合时展需要的学生为目标。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借着新课改的春风,迎合时展需要,不断创新,开拓进取,做一个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知识的前瞻性。开创崭新的教育事业,谱写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青年教师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022

  转眼间已工作七个年头,也由一个新青年转变为一位老青年,因此这两天的青年教师培训,在听取过程中,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先后听了一线教师张掖,鞠楠楠,郭校长的报告,让我知道一位一线教师做工作的计划性。尹主任和丛主任的文件解读,也让我这个文件盲大开眼界,现来谈一谈此次活动我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学有所得

  1、思想方面

  通过此次青年教师培训,我对青年教师群出台的相关文件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教育教研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懂得做一个善于总结,善于反思,善于提炼的教师,重视新出台的文件,认真解读,规划自己的教师生涯,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而想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仅要具备一些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求真务实,坚持真理。

  希望自己今后的教学之路,文件的出台是鞭策青年教师能够有更充足的动力,面对自己的岗位更是要有规划行,在思想上有新的认识,新的计划。

  2、工作方面

  (1)爱岗敬业

  记得刚入职教师的时候,看了一本魏书生的书,当时书中写到“做教师就要爱这个职业,如果你不爱她,就趁早离开她,如果你不离开她,就趁早爱她。”虽然已入职七年,但是很万幸,我的内心仍是认为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无怨无悔,尽心尽职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关于学生,七年下来也有了些许经验,对于学生要把他看成朋友,我们是平等的,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懂得如何用自己的经验带动学生的学习,达成一种真正意识上的师生关系。

  (2)增强专业知识

  俗话说:学到老活到老,任何老师不单单只是在一线进行教学工作,清闲时多学习,忙碌时多思考,学习是永无止境的,但其中的精髓却是在学中思考,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不劳而获,只是一味的教学也不能促你快速进步,我们若想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除了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以外,最重要的是懂得从教学中总结反思,提炼教学经验的关键词,多专研,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3、教学方面

  要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最好的教育是能够促成学生的自我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意识的张嘴动手,无形中侵害了学生的思维。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所以要摒弃“填鸭式”教学,要注意学生的自主能力的培养,郑重书记说“把复杂问题讲简单了,视角是永恒的追求”,而怎样把复杂问题讲简单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会讲课,而会讲课最基本的前提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进行反思研究,只有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优化组合,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二、自我不足

  近些年,由于家庭原因,学校人员分配问题上,我个人感觉自己有时候在教学工作中有时会感觉累,但是万幸的是我只是身体的疲惫,也希望通过彼此的自我反思,能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同时也找一找自己的不足。

  1、对教师职业道德和素质结构认识还不够深刻,虽然通过此次培训有所提高,但程度不够,有待今后不断学习,加深认识。

  2、学习积极性还不够,应做好终身学习的准备。

第4篇

一、背景及现状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从2003年广东省举办了首届护理技能竞赛开始,技能竞赛为中职学校的师生们提供了展示本领、切磋技艺的平台,充分展现广东省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扩大了中职教育的社会影响。同时,也清晰地传达出中职教育加强校企合作、深化工学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培养模式的改革理念。在全省职教系统形成学技能、练技能,学技术、创技术的良好氛围,对促进中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广东省护理技能竞赛(教师组)在我校举行,我校选派三名教师选手参赛,获得了团体第一名,其中林琳和蔡洁銮两名老师均获得省职教学会颁发的特等奖,笔者获得一等奖。回顾整个备赛的历程,可谓“收获与汗水并存”,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三个人在参加比赛,实际上是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整个备赛团队的劳动成果。笔者从参赛选手的角度将本次备赛的几点经验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展带来的机会。中职学校的“新进教师”更为清晰地审视自我职业发展的轨迹,自控好专业发展的节奏,不断更新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结构,丰富个体发展的专业知识。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新进教师”正处于职业成长的初始阶段,对自身职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的程序都不了解。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机制有效地指导教师未来的职业发展,仅靠教师单个人的努力,这样的职业发展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发展的积极性,更是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不利。现有的教师互动机制都较为单一,业如“以老带新”、“一对一培养”,没有将教师的初始阶段发展到中期成长再到专家型教师的养成三者的相互机制有效建立。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分层交替进行,层层递进,层与层之间相互促进。同时,教师专业发展的互动机制不应局限于学校内部,而应是教师――学校――行业――教育部门相互促进的共同体发展圈。这种共同体的形式弥补分层交替方式单一的缺点,从多元、共同性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教师层层发展阶段中所需涉及的环境与影响因子。这种教师共同体互动机制的发展适合于我国中等职业“新进教师”的成长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3.完善教师培训体系

中等职业教师的专业标准是对教师职业独立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行业规则及科学的规定,这要求只要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这一行业必须达到的基本指标。教师要达到这一目标,需经过一系列的培养过程。就现有的学校层面而言,要衔接教师的入职前和入职后培养,就需建立起教师教育培养“一体化”体系。注重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发展的培养,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设计教师所需要的校本培养项目,满足教师自身专业个性发展。“一体化”培训体系需要做到:岗前培养(学校文化的理解,教师基本教学能力的达到,专业发展实践的规划)――校本培训(根据建立起来的教师专业发展互动机制,进行阶段性培养)――导师制(以老带新的培养体制)――专家辅导(校外聘请机制的建立)――专业发展(以专业发展为根本方向的培养)――学术培养(对教师学问、知识和修养的培养)――教师专业品性的完善(创新核心课程体系,运用教学理论开展研究,探索教育规律)。

4.改革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

国家从过去的“九五”开局之年就提出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现如今,经过了十五年的发展之期,学校专业现代化的格局日趋完善。但是,专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是一个渐进的长期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现代化专业的建设水平如何?中职教师来源对象的师范专业现代化改革如何?学校现有的管理水平专业现代化建设如何?这三个问题的建设工作不及时,就会影响教师队伍素质。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备要求,因而,发展教师专业化,需审视学校专业现代化建设方向是否正确,是否有效推进。只有学校现有的专业达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标准,才能运用现代教育的思想和先进教学理念进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改革与实践探索。

二、备赛过程及体会

1.认真研读比赛评分标准

在接受到参赛任务以后,笔者及另外参赛选手以临床护理新进展、新理念为指导,认真研读评分标准,设计参赛的内容。这次备赛有别于基础的医学教育,目标是在短时间内取得最大限度的提高。评分标准中出现的内容,笔者及其他参赛选手力争面面俱到。而为了节省时间,评分标准中没有出现的动作都尽量删除。在模拟训练中,也是利用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这样按照“游戏规则”来办事,是这次竞赛成绩的一个最基本的保障。

2.贴近临床,强化训练

如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临床岗位需求是检验实训项目的唯一标准。在确定比赛项目后,笔者及参赛选手首先去到相应的临床科室,认真观看护理专家的示范,然后提出问题进行学习。在模拟赛中,笔者及参赛选手又请到了另外一个医院的护理专家进行指导,专家找出了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让笔者及参赛选手受益匪浅。当然,竞赛并非生搬硬套,除了在动作上紧扣临床标准,笔者及参赛选手在设计理念上也是紧扣临床岗位的要求,力争做到:(1)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2)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做好健康教育;(3)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观念。如操作前对病人的核对,病情的评估,操作中利用有效的解释用语指导病人配合,操作后的健康宣教。

3.模拟赛场,提高选手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护生操作技能的发挥,在竞赛和实训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次比赛对笔者及参赛选手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赛场设在本校区,在赛前,笔者及参赛选手将每一次训练视为真正的比赛,按比赛的要求计时,评分。为了提高应变能力,笔者及参赛选手将病床摆放在不同的方向进行训练,又假设评委坐在不同的方向进行练习。在教学设计答辩环节的训练中,指导老师充当着评委,临时提出了各种常见类型的问题对笔者及参赛选手进行提问,令我们的应变能力大为提高,对这次比赛在答辩方面的得分很有帮助。笔者及参赛选手也假设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设计好应对的措施。就是这些高仿真及力求面面俱到的准备,大大减轻了比赛时的紧张程度。

4.强调人文关怀,注重细节

我国卫生部在护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强护士队伍建设,将人文关怀融入护理工作中,服务于细微之处,营造关心病人,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的氛围”。护理教育也要紧跟行业形势,贴近临床学科的发展,把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教育和技能训练中。在对白的设计中,笔者及参赛选手一再关注病人是否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能够遵嘱进行配合。在这次比赛中,由于笔者抽到的是关于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的患者的案例,在比赛过程中,笔者除了询问患者关于桡骨的主观感受,还询问到有没有其他部位的不舒服。最后,<以诘闫乐刑岬剑只有一个选手有做出这样的提问,这体现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防止病人由于紧张疏忽而对病史陈述不到位的情况,提高了护理质量。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为了防止在细节上丢分,指导老师的指导也是细致入微:在哪个位置讲开场白,病人坐在哪个位置更方便于摆好,如何整理好被子,枕头如何摆放,如何与病人进行眼神交流……这些貌似不起眼的小细节恰恰是一个个与别的选手拉开距离的得分点。

三、几点思考

1.应加强对教学方法的认真研究

作为一个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的教师,虽然整天面对着教学,笔者却讲不出教学理论,用着教学方法,却不知道用着什么教学方法。在赛前,为了应付教学设计,笔者翻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但由于急功近利,没稳扎稳打地把各种常见的教学方法研究透,以至于在进行教学设计的答辩环节时,不能准确地回答出自己所用的教学方法。“万丈高楼从地起”,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别奢望在比赛中会有优异的成绩。

2.教学设计应该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验证

正如前面提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由于备赛的时间短、任务重,在备赛前期对教学设计的内容又摇摆不定,以至于笔者和参赛选手的教学设计没来得及在真正的课堂中实践,所以出现纸上谈兵,不切实际的现象,这也有待于在以后的比赛中好好改进。

3.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这几乎是很多参赛教师的通病。总结起来有以下原因:

(1)毕竟平时多在教学第一线,参赛的经验不足,遇到评委出现了紧张的情绪。有时甚至答非所问,或者不够切题。

(2)对教学设计还不够熟悉,或者设计中所运用到的教学理论掌握不够,以至于答辩的时候心中没底。

第5篇

【关键词】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公安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7-0015-2

公安院校是培养公安后备军、提升在职警官素质的特殊教育机构。“二十公”会议提出“公安教育的工作重心从职前教育向职后教育转移,职后教育的工作重心从学历教育向专业培训转移,专业培训的工作重心从注重理论学习向注重技能训练转移”。随着公安类院校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开,公安类院校的招录培养体制进行全面调整,逐步转变为在职民警定期培训与新警岗前职业资格学习、培训相结合的专业化教育培养模式,即定位于培养实用型警力人才。惟有如此,才能提高公安干警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战斗力,为公安系统提供强有力的警力资源支撑,实现公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公安教育要想更好地适应公安工作,就必须使教学更贴近于公安的实际工作,构建一个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主导的理论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相融合的平台。加强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既是促进公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与保证,又是提高民警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一、公安院校教师的岗位特征

示范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之间的中介人,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公安院校教师展现的警察意识和职业精神对学生起着的示范作用,他们除了应具备一定的政治素质、过硬的知识储备和准确地传授学员所需能力的任务之外,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职业态度、思维方式、研究方法等,对学员的工作态度、价值取向等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实践性。实战服务已成为公安院校的教育培训宗旨。教师的教学训练必须贴近公安工作的实际,及时更新公安信息动态,深入调研,积极参与公安实战业务,积累丰富的公安实践经验和扎实的公安业务技能,保证所传授知识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将分析、整理出的典型实战案例和前沿信息,作为经验和提炼出的理论,传授给学生。

二、我国公安院校师资队伍的普遍现状

行政文化气氛浓重,教师素质有待提高。我国的公安院校是由公安部或各地方省、市公安厅、公安局直属管理,与地方性高职高专相比,带有浓重的行政韵味。公安系统的主要职能是打击犯罪,维持社会治安秩序,那么公安机关就没有将过多的精力、财力、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公安教育和民警培训之中;再者,公安机关对公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时间较短,公安院校大多是中专警校转型而来,很多教师是原警校留校生,随着警校不断改革和升格,他们通过短期培训或学习后补学历,因此知识基础、教学能力等存在不足。但是院校的主管机关没有对上述问题引起重视,而以警察的标准要求教师、以机关的标准要求院校,忽视了教育的本质。

教师需要大量机会和时间适应公安教育改革的需求。随着公安技术和信息的不断更新,提升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开阔视野、培养新技能已迫在眉睫。为适应社会环境和形势的发展,近些年,公安院校引进了具有大学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历的教师。在提高了公安院校师资队伍的学历素质、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一方面,引进的新进教师大都是没有或是少有公安工作经验,对公安业务实际的了解和体会不透彻,理论和经验的获得大多是从书本上再加之个人的理解,既没有调研也没有切身经历,所教知识的应用性较差;另一方面,这些教师大多来自于综合类高等院校,由于普通高校教育模式和思维方式与公安文化和公安专业性知识存在很大不同,其思想观念要想适应公安工作,是需要长时间适应的。

公安理论性知识与实际性工作脱钩。理论难以与实践挂钩。公安院校培养的预备警官应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和工作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并善于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传授给学员。然而,目前公安院校的师资队伍中大部分新进的高学历教师长期封闭在“象牙塔”中,所学专业与公安类相差甚远,即便在一线参加过实践锻炼,但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等原因,对公安业务的体会不足,对警察理念和工作方法还缺乏深入感受,难以将教学内容与公安实战相联系,再加上由于和更新速度滞后等原因,现有的公安类教材很少有完善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在缺少理论依据和现实操作的基础上构架起的知识必然与实际相脱节。

经验难以升华为理论。随着公安教育改革的深化,一些公安院校从系统内部的对口业务单位调用了一批有实践经验的干警到公安院校来任教,指导实训。但在尝试这种新的师资配置后却发现,这些干警虽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没有参加过专业教师培训以及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不熟悉公安基础理论和教育教学技巧,无法将经验升华为理论规律,也难以全方位分析和把握问题。

公安院校教职工编制游离于公务员队伍之外,教师缺乏积极工作的内驱力。随着国家公务员编制的规范和统一,公安民警已纳入公务员序列。《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公安院校的教师和行政岗人员属于警察,随着公安院校体制改革政策的推进,那么理应划归公务员编制进行相应管理,但目前我国公安院校仍未统一实行公务员体制,各地区对这项政策的执行进度和结果参差不齐:有的属于公务员,有的按照“参公”标准管理,有的则是事业编制。全国改革不一致造成教师身份混乱,“学生是公务员,教师竟被游离之外”导致教职工心理失衡,也引发了社会对公安院校“无人重视”、“低一等”的看法,不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也阻碍了教师与一线民警进行实践交流,使得公安教育与公安实战相游离。

公安理论陈旧,科研能力和后劲不足,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公安业务技术。公安院校的学科专业性决定了公安理论知识必须能够快速、适时地应用于实践工作,因此,公安学校的教师就要具备较强的前沿信息搜集和知识更新的能力。但就目前师资现状来看,一方面,教师更新知识的机会条件较差、能力较弱。首先,现有的公安类教材已不适用当今社会新案件侦破和维稳的需要,新时代下产生的新型公安业务技巧并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结构收纳其中。其次,公安院校中老教师的知识和观念老化,而教师走进公安实践工作又受到重重主客观困难的阻碍,造成前沿信息和先进业务手段被屏蔽于公安院校之外;另一方面,公安院校承载着高校的责任,因此教师的科研开发能力必不可少。公安学科理论源于业务实践,并指导实践工作,但由于财力、人力投入不足以及公安教育观念陈旧、重视不足等原因,公安院校的学术研究氛围不浓、科研能力不足,难以形成完整的科研机制,可供研究的课题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实践应用效果。

上述可见,我国公安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社会形势对公安工作的要求,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有关部门应当提高重视,本着公安教育为公安工作服务的原则,完善师资管理。

三、完善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加大对公安院校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加快师资力量建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公安院校体制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必须有主管部门的支持,保证教师获取公安实践的资讯材料,加大精力和经费的投入,加快公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实现公安网路资源共享,甚至实现国际警务理论研究和实践信息的交流沟通。提供最新的公安工作动态、工作资料、业务信息和政策性文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提高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的针对性;加大图书馆图书和档案资料的建设,包括执法档案、典型案卷信息;建设专业实验室,配备先进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提供场所和条件。

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提供教师进修培训、交流机会,夯实理论基础。第一,对于一些新进的、没有接触过公安业务知识的教师,根据其将来所从事的教学任务,分期分批将其送到专业性较强的相关院校进修,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系统地学习公安科学和前沿知识,并将最新的信息和更多的课题带回到原单位,供更多的教师分享、探讨。第二,鼓励、支持公安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提升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并建设高水平学科带头人队伍和教学科研团队,借鉴各高校和兄弟院校的经验,引进骨干人才和先进的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以团队为小组、以任务为核心,实行目标管理。第三,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如邀请学科专家来校讲学,指导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定期举办学术交流会等,为各地区公安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派一部分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校做访问学者,互换、交流学习。既提升教师的学术成就感、调动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适应迅速发展的公安业务工作。第四,公安部提出公安院校要与公安机关业务骨干双向交流,旨在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备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队伍,因此公安院校要重视与对口业务单位的沟通合作,邀请公安业务部门的骨干到公安院校介绍业务工作,传授经验。相关领导部门要制定政策,提供让教师参与处理公安事件的机会,如协助破案,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发挥公安院校的技术支撑作用。

深入一线实践,收集工作信息,提高教师业务技能。建立教师、民警实习联系制度。公安部多次强调“要坚持教师定期到公安机关挂职锻炼制度,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公安工作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和实践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因此,公安院校应定期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一线参与公安工作锻炼。实践的形式和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其所从事的专业课程的不同而设定。如担任侦查课程教学的教师,可派其到刑警队、刑科所等相关部门工作,参与案件侦破和取证。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获取新的公安信息和资料;另一方面,还可以与民警切磋业务知识,丰富经验,增强理论指导实践和从实践中提取理论规律的能力,增强公安课教学的操作指导性,丰富调研内容,取得切实可行的科研成果。

引入教官进讲堂制度,借鉴国际警察院校成功经验,丰富教学资源。首先,针对公安教育实用性较弱和培训与实战相脱节等问题,很多公安院校都尝试引入教官进讲堂的方法,从学历、工作经验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从对口业务单位严格选拔教官,并给予进讲堂的教官一定奖励或晋升,以鼓励他们积极到公安院校进行交流。公安教师是培养警察的职业,应担负起树立为人师和国家形象的双重责任,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主管部门的重视,应积极营造警官都争当教官的良好氛围。其次,借鉴先进国家警察学校的办学机制,我国公安院校可以尝试与综合性高校合作办学,如基础课可以由聘请的地方大学教师或其他单位的专家学者讲授,业务课可由公安院校教师或来自公安业务部门的教官授课。

规范公安教师人事编制,灵活运用激励机制。首先,主管机关要考虑将公安院校教师纳入公务员序列,公平对待,统一管理,以便解决由于公安教师不具有公务员身份,导致在参加公安执法实践中受到的限制,难以获取实践经验积累,以及公安教师地位不高、待遇偏低,导致难以吸引教学科研人才和公安业务骨干到公安院校任教的问题。借鉴上海公安专科学校的经验,将公安教师纳入公务员序列后,实现教师与警官轮流执教、双向交流的机制。

在此基础上,主管机关和公安院校要制定并充分利用相关政策,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服务于公安事业,如打破职称评定、科研立项中的论资排辈现象。同时,公安院校可以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运行体系,依据考核结果兑现相应的奖惩,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倪玉霞.公安院校职业化教育改革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0.

第6篇

关键词:听课;资深教师;短板;成长

离开大学校门步入中职学校当上老师,转身间完成了做学生和教学生的角色转换,但是完成两个角色质的转换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一般情况,新教师对教材、对学生的了解都不够充分,难免会存在语调平淡、照本宣科、板书无章法、难以掌控课堂等不足。除了勤奋地自我摸索来提高个人教学能力外,听课不能不说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捷径。以自身的亲身经历,介绍一下听课的体会和听来的收获。

一、怎么听

1、听资深教师的课。一个学校里,教师队伍总是以梯队形式存在的,老教师退休、新教师补充,才使得这个梯队时刻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教学教育工作,老教师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且各有各的特色,他们将为新教师展现全方位的教师魅力,值得新教师博采众长,选择吸收为己用。

2、听同行资深教师的课。每一学科都有各自的学科特点,迅速掌握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特点,对新教师快速成长实在是不可或缺的。以数学课为例,没有音乐课的律乐之美,也没有语文课的平仄之韵,只有严谨的逻辑和枯燥的定义、公式和运算,如何提高学生上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呢?自己的摸索比不上听课的效果好。

3、听同期入校新教师的课。听过资深教师的课,满纸满眼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财富,可以补齐新教师教学中的短板。如何认清自己的短板呢?听其他同期入校的新教师的课,经过比较、总结,自己教学上的短板就一目了然了。

听课的时候,还要带着问题去听,带着比较去听,带着思考去听。而且一定的数量和一定的质量能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成长。

二、听什么

1、听面。“亲其师,信其道”,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是较好完成课堂教学的首要因素。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新教师面临的最大困惑。我曾听过资深教师隋毅老师的语文课,才知道原来上课也可以如此的活色生香,原来师生之间也可以不必死板和无趣!她的课堂上始终是轻松的,同学们的热情因她的笑容而高涨,同学们的积极性因她的笑容倍受鼓舞,一看就知道隋老师有多么地受欢迎。应学生要求她还在课前唱了一首歌,美妙的歌声抓住了学生的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顺利地完成了课前准备,将意犹未尽的学生顺利地引入了美妙的语文境界。

那堂课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明白了,亲切的笑脸,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喜欢,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是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的必备条件。一张扑克脸,上课铃听才来,下课铃响就走,与学生没有交流与沟通,是永远成为不了学生喜欢的老师的。

2、听线。迅速把握所教课程的教学特点,学会教材处理,这是新教师快速成长的必要因素。听杨志红老师的课,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美,她用简明的数学语言,简捷的表达式,简单的代表性极强的例子,将数学教学任务完成得如行云流水般顺畅。在高等数学教学中介绍两个重要极限时,她将limx0sinxx=1归纳写作lim0sin=1(将x的位置用小方框来代替),并做解释说明,当方框中的量相同时,有这样关系这个极限值就为1。进而举例练习验证:limx0sin2x2x=1;limx0sin5x5x=1;limx0sin5x5x・5=1×5=5。在师生一问一答中巩固记忆,自然过渡应用此个重要极限,进行求极限运算中。

整个教学过程中,杨老师没有花哨的语言,她以精心的备课准备、优秀的教学素养将完整的知识体系呈现,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值得学习。同时,她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及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值得新的数学老师学习和借鉴。

从那以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我也尝试准备好代表性极强的小而简的问题,用于课堂上将知识讲授与巩固练习轻松过渡的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听点。由点及线、及面,就能逐渐成就优秀的自己。听其他新老师的课,可以由点入手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听课时可以化身为一名普通的学生,观察新教师的教态,看他的板书,听他的教学环节,体会这堂课自己哪些地方听懂了,还有哪些地方没听懂,哪个环节设计得好,哪个环节应该怎样怎样。这样就以另一个方式提醒自己,平时上课中我是否也有相同的缺陷,我需要做哪些改善。

三、收获

听课过程中,我不单听本学科教师的课,也听其他学科教师的课,收获了大量的闪光点,不断充实着自己。学会了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学会了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学会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学会了对课堂的掌控,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学会了真心地悦纳这样的学生,学会了微笑着面对学生,学会了愉快地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学会了陪伴他们一起成长,不断提升德育教育水平;学会了不断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

四、结语

非常感谢接受听课的教师,他们以无私的思想境界,给予了同行无私的支持和鼓励,也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做出了贡献。

第7篇

 

正是如此,老领导走后我们新的班子继承了他实干、务实、坚守理想信念,克服万难,无私奉献的精神。力争三年间有一定的变化与进步,哪怕“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教务处完善常规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洛乌沟中学会议学习制度》、《洛乌沟中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洛乌沟中学考勤管理制度》等。变化在:①、狠抓教学督查,教务处和行政值周值日人员随时查课、随堂听课、检查教师上课、坐班等情况、严格审查教职工请假手续,按周公示、学年汇总。②、狠抓毕业班管理,首先慎重选择毕业班的班主任、任课教师,争取最优搭配。其次开足毕业班统考科目课时,无偿为毕业班补课,保证让学生有充足练习时间。然后开好毕业班教师座谈会、毕业班师生座谈会、毕业班学生动员会及毕业班晚会等。③教师质量奖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二是实行月考。原则为“以考促教,以考激学”,从2015年3月以来我校实行月考制度,每学期考3次,时间定为每月底或下个月初,每次统一时间、统一阅卷,然后班主任上报成绩,教务处汇总成绩,对班级前三名进行奖励。

 

三是开好家长会、学生运动会、教师运动会、开学和散学典礼。首先学校规定每学期开学第二周左右召开全校和班级家长会,及时同家长们商讨解决存在的重大问题,并与家长签订学生在校安全责任书和购买教辅资料委托书等。其次每年教师节前后开展教师运动会,包括篮球、乒乓球、象棋、跳棋和趣味活动等丰富教师生活,提高教师凝聚力。然后每年彝族年前后开展学生运动会,包括球类、田径、跳高、跳远等竟赛项目活动,让学生既要学好文化知识,也要加强身体锻炼,奋力拼搏,同时有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最后开好每期的开学和散学典礼,做到有始有终。

 

四是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搞好每年的艺术节活动。2014年9月以来,我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女生楼浮雕,进门的绿化带、文化墙以及前后操场校园内绿化,大大改进了我校学校环境,学校构思打造“精品校园”,逐步即将开展各用室文化建设,让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更上一个台阶。与此同时我们加强落实了艺术节工作,校园环境文化和艺术节结合,做到学校校园生活有声有色,学校从州歌舞团聘请编导,厚创舞蹈《黄伞妞妞》获县艺术节一等奖、获州艺术节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五是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活动,每学期以教研组长牵头,以不同主题为研讨,以有效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为目的。先小组赛课,然后选出优秀教师开展每期学校教研活动,做到了周周有听课、月月有观摩、期期有研讨活动,上学期我校州级科研课题《农村中学生‘小团体’利弊及正确引导策略研究》已成功开题,现正在调查研讨中。

 

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首先除了严格坐班制度外,信息员每期固定为全校教师培训两次及以上,还要求每位每期看一本名著、一本专著、做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然后每位教师与学校签订安全责任书和师德师风承诺书。最后是抓好骨干教师培养及党员教师队伍建设。

 

七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良好局面,重视学生养成教育,构建书香、文明校园。首先切实抓好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安全课堂、法制教育、班训等有效把握教育时机,充分利用开学典礼、学生大会、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开展及时有效的文明宣传教育,在刚过不久的教师节我校就开展了尊师重教的活动,每班举办一期关于教师节的板报,让学生写出赞扬教师的文章的活动就是有力的宣传教育,同时班主任的专题培训、学生的养成行为习惯(就寝、就餐、着装),点点滴滴,从小事做起,从简单要求起,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最后学校将开展好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师释义、讲相关故事、学生通读等,加强学生爱知、爱国教育活动。

 

虽然做了以上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有一些好的想法,我们这两年取得成绩不够理想,让一些家长失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与困惑:

 

一是教育研讨与教育教学脱节。表现在全体教师参与过程中部分教师准备不充分,走形式甚至不愿上公开课。

 

二是近几年教师变动大,我校新进年青教师居多,对这些教师的培训、指导不足,没有发挥好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

 

三是绩效制度不完善,体现不出多劳多得,造成教师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以及年终目标责任金的评定制度。让一部分教师失去工作积极、主动性、造成软、懒、散的消极工作态度,从而缺乏敬业精神。

 

四是毕业班奖励制度不完善,毕业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但是学校面临困难多,无法满足教师要求,使很多教师怕任初三课程,更不要说承担班主任工作。

 

另外这些年学校频繁修建,学生在简易食堂就餐,饱受风吹雨淋,教师不稳定,每年进出十几人次,优质生源的流失,很多留守儿童的出现、学生参军及外出务工等客观原因也给我们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总之,我们要打造“精品校园”,学校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确立“明理、诚信、笃学、笃志”为校训,“培养品德修养,保护自尊、自信,激发梦想激情”为办学理念、“言而有信、勤而好学、行而思变、锲而不舍”的校风。“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的学风,“敬业、求实、严谨”的教风,“团结、奉献、高效”的领导作风。全面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教、坚持“思变活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思想,努力将学校办成教育思想先进、师资力量强实,管理机制科学、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教育质量好、教育教学设施齐全的中学,还是刚才那句话,我们会沿着老领导“坚守”的信念、克服万难,每年一点变化与进步,一起共同努力,加油!让洛中走进一个新的辉煌时代。

第8篇

教育是执政之要、发展之基、民生之本。我区自实施教育强区战略以来,教育保障更为坚强有力,教育水平得到较大提升,教育事业获得长足进步。年,我区在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逆势增长的同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破解教育难题,推动了教育科学发展。现将本人年教育实绩述职如下:

一、科学决策,重点解决教育核心问题

只有发展教育,才能发展经济社会。科学决策是确保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航灯。年,我坚持一月一次教育调研,一季一次听取教育汇报,一年一次召开区委常委会议研究教育工作,我亲自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市二中、湘南中学、职业中专、市一完小石榴湾校区等区直学校和大奎上、岗脚、荷叶坪等边远农村学校,调查研究。先后听取了教育等部门关于职教中心组建,城区扩容规划,合格学校建设,教育经费筹措等情况汇报。在全面掌握教育工作现状和困难问题的基础上,于10月13日组织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教育工作,重点明确了如何解决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城区学校扩容、合格学校建设、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

各级各部门围绕决策,政令畅通,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大力开展“学前三年教育先进县”建设,新建乡镇中心幼儿园6所,乡镇举办中心幼儿园率达87.5%。成立由区长任组长,教育、财政、劳动、发改、科技、移民、扶贫、职中等部门和学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职教中心,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职教中心规模达3466人,各类培训2300人,职中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办学经验在中南六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会上推广。着力解决城区学校太挤、农村学校太弱问题,大力开展城区学校扩容和农村合格学校建设,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完成了高职东院整体接收,实现了市一完小石榴湾校区按时开学;全面启动了湘南小学、龙门小学、爱莲湖学校选址、规划、报建工作;改造危房5万余平方米,创建农村合格学校7所。大力开展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创建工作,构建了全区信息技术教育网络平台。大力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强化职业道德提升和业务能力提高,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教师25人,组织教师培训1200人次,公开招聘教师35人,评定市级骨干教师14人,区级名师2人,名校长1人,被评为省优秀教师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实行城区教师赴农村支教制、边远山区教师岗位津贴制和向农村教师倾斜绩效工资制,有效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二、科学投入,重点解决教育经费问题

教育是最重要的民生,发展教育事业,经费投入是关键。年,我区在推动经济逆势增长的同时,坚持保重点、保发展、保民生,重点解决了教育经费投入。一方面,坚持教育投入财政主渠道。年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比年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增长13.25%,与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增长14.26%,提高1.01个百分点。年生均预算内支出比年生均预算内支出高370元,预算公用经费高57元。坚持教师工资按国家及省定项目和标准金额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政策性津补贴、年终奖、绩效工资、特岗山区津贴等福利待遇由财政全额预算,由工资中心统发,教师社会保险由有关部门与财政直接联系,全部得到落实。困难家庭学生扶助金、生活补助、中职学生助学金由财政全额预算,及时拨付,按时发放。年,我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事业720万元,占总额的67%,城市教育费附加900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314万元,专项基建经费280万元和上级下拨3700万元全部用于了教育。财政预算安排的教师培训150万元、职教专项35万元、民办教育10万元、教育督导12万元和教育行政部门业务费73万元,按期全部到位。在确保教育经费财政主渠道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开辟教育经费筹措渠道,加大教育投入。积极争取湖南金旺实业有限公司捐资100万元,建好了廖王坪寄宿制学校,郴州车承科技有限公司投入30万元,改善邓家塘学校,积极争取妇联、共青团、教育基金会、香港烛光基金会等群团组织捐资助学120余万元。另一方面,积极化解教育债务,科学管好用好教育经费。成立教育化债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化债计划,剥离“普九”债务2847万元,偿还债务1431.79万元,核销1416.09万元,全面完成化债任务,顺利通过省市验收。

三、科学管理,重点解决教育热点问题

教育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教育热点是最显著的社会热点。我区切实创新管理手段,科学管理教育工作,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大力优化教育环境,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认真实施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落实保障经费2007.2万元,义务教育进入“免费时代”,3.1万名学生受益。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工作,发放资助金34.8万元,资助特困学生318人,确保了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创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和留守儿童寄宿办法,妥善安置2200余务工人员子弟和留守儿童就学。积极实施“送温暖工程”,慰问特困教师246人,发放慰问金4.4万元。不断优化公平公正的教育招生考试环境,组织普通高考4041人,成人高考2982人,自学考试989人,安全工作得到了确保,高考差错率为全省最低。贯彻落实国家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推荐就业2000余人。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认真办理有关教育问题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发挥教育工会、教代会作用,大力推行政务校务公开,实行“三重一大”集体研究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认真开展教育审计工作,完成审计项目21个,审计总金额3833.4万元,促进增收节支91.7万元,有效提高了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切实规范办学行为,认真查处乱收费、乱补课、乱办班,查处家教家养教师2人。积极呼应“两城”建设,开展“三创”工作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营造“三无一最”育人环境,培养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市民。同时,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大力创设安全文明育人环境。组织财政、建设、防震、教育等部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排查学校120所,鉴定校舍480栋。组织公安、交警、文化、工商、城管、教育等部门,大力开展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活动,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3次。大力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创建市级安全文明学校2所。

我深深体会到,党政重视教育的程度,决定教育科学发展的速度。年,教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学前一年和三年教育率分别达100%和94%;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均达100%;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为0.2%,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比例为90%;升入普高和职高的比例为1:0.7;普高和职高学生年巩固率分别达97.9%和96.5%。初中、高中毕业合格率分别达88.41%和100%,职高毕业生就业率达99.1%。教育教学特色日益显现,一批课题研究在省内推广,教育教学论文获省级奖198个,教师教学比武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分别有3个、11个和25个,学生的艺、体、美、科学等获国家级奖23个,省级25个。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兴则百业兴,教育衰则百业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带领班子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大力改善教书育人环境,大力推进教育科学发展,为全市推进“两城”建设,争当湘粤赣省际区域发展“领导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9篇

往年四月,接受教育局的委派,只身来到了原来很不熟悉的湟里高中,开始了新的工作历程。在到湟里高中报到的第一次见面会上,学校教务处一位老同道说“我们原来一直把*中学作为高考的竞争对手,但一直没有如愿,现在邹校长来了,我们有希看了”,这也很好地反映了教师中求质量进步,求学校发展的愿看是非常迫切的,这给了我开展好学校工作的信心,给了我动力。但我清醒地熟悉到,我在*中学工作了十八年,担任校领导近十二年,学校从非常困难的情况,到质量稳步进步,事业比较兴旺的巨大变化,决不是靠我个人,而是靠良好的团队精神,靠全体教职工潜能的充分发挥;靠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新的岗位上,人文环境、社会环境变了,工作策略、工作方法可以变,也必须随着,但团结尊重他人、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不能变的。因此,在工作中,我一方面认真对以前自己十多年学校治理工作进行细细的反思总结,另一方面广泛深进教职工中,了解*,把握情况,深进社会,了解意见和要求,以此来规划设计学校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学校内部工作氛围、师生精神风采有了较大转变,教职工人心齐了,工作热情高涨了,上下关系、工作协调更顺了,教育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进步,今年高考取得了较好成绩,本科上线人数、上线率均有很大进步,教师的校本培训、教育科研工作成效明显,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学科竞赛成绩等也都有长足的进步。学校的社会形象有了新的提升,在多次家长会上,家长的满足度、美誉度一次次进步,在全镇教育行风评议中与会的领导、代表给与了学校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高度的评价。今年高一招生爆满也充分反映了学校发生的可喜变化。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同行们汇报一年来工作中的想法和做法。

一、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工作思路是进步校长凝聚力和号召力的条件。

学校的领导,关键是思想的领导,学校的治理,首先是思想的治理,校长是一校之魂,而要正真成为学校的灵魂,重要的一条是校长必须要用正确的办学思想来同一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以明确的工作目标来激励教职工,以清楚的工作思路来指引教职工,以具体细化的工作要求来规范教职工。

湟里高中,有着六十年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良的师资队伍,但我也明显地感觉到,学校通过连续二次重点中学的争创以后,学校治理工作也因验收通过而有所松懈,进一步发展的意识不够强,思路不够清,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多年徘徊不前。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们校领导班子多次商量,一致以为迫切需要有新的目标和措施来进步凝聚力,鼓励士气,激发斗志,终极我们确定了“塑形象、创品牌、求发展”的学校总体工作目标,(塑形象就是全面塑造学校“队伍形象、治理形象、服务形象、质量形象”,创品牌,就是不断丰富内涵,形成办学特色,全面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求发展,就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来谋求学校事业的发展)。以“实干出实绩、治理出效益”为工作思路,全面起动了以进步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创办特色、提升品位为重点的学校再次创业工作。目标和思路得到了教师广泛的认同和接受,校长固然没有大张旗鼓的举措,更没有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就靠明确的、求实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学校的凝聚力和校长的号召力明显增强,一年多来,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围绕共同的目标,依照同一的工作思路,积极实践,通力合作,收到了较好的实效。

二、强班子建设,形成团队协力,实施团队治理。

班子建设,历来是影响学校事业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我校共有一正三副四位校长,年龄相仿,资历相近,知识、智力、素质、能力,尤其是工作态度和思想觉悟上都很突出。我以为,作为校长,应该是全校的标杆,是班子的镜子,是师生的典范,是凝聚力的启动者、协力的创造者、团结的维护者。校长和副校长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但更应是“合作伙伴”关系。在我校班子建设中,我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以学校利益为重,把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回宿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好带头、带动作用,发挥策划、协调和服务、治理作用,另一方面对每位同道给予充分尊重和信任,真心诚意地关心、支持、帮助和依靠他们,十分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工作上我们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工作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重大工作共同决策,同一行动,加强配合和协调。我校陆永放校长分管后勤,不辞辛劳,服务师生、服务教学工作周密、到位,保障有力;臧自安校长分管教学,教学工作的组织、指导、监控有方,尤其在六十周年校庆筹备中勇重担,内外联络,上下协调,周密部署,确保了庆典的圆满成功;狄继东校长分管教师培训和教科研工作,一方面一直兼任两班高三数学教学,同时分管高三年级,另一方面不断钻研教学理论,教师校本培训和教育科研工作也稳步推进。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校长班子整体上较好体现了年轻富有朝气,实干富有士气,团结富有锐气。学校行政治理职员除我以外没变一个,成效确十分明显,确实是我校领导班子间的统力合作和共同努力的重要的最好体现。

三、真心诚意地对待和依靠全体教职工,教师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教师治理是学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有着强烈自尊心和进取心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需要尊重,渴看同等。对教师的治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布满人性化的治理,尤其要能充分体现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要为教师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只有充分信任和尊重他们,创设*、*、宽松的学校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聪明的空间,才能终极实现理想的办学目标。

在学校治理中,校长应该尽量多地深进一线、深进课堂、深进到教师中往,了解思想动态,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感受教师的辛劳,吸取创新的思想,增强相互的了解,进步校长的亲和力、凝聚力,做教师的知心人、贴心人。我到湟里高中后的第一个月中,就和每一位校行政职员及学校资深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上进行了谈心交流,一个学期中基本上听了全体教师的课,找他们谈过心,天天工作时间中最多的是用和教师学生在一起,往得最多的是教师办公室和教室。

学校教师最关心的并不是福利待遇,而是得到尊重和信任,得到专业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校长应该和全体教师确立同一的一个熟悉:这就是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学校的发展。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教师成功的舞台。要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的成就动机;要积极鼓励、倡导教师加强学习、研究,不断进步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让教师一展身手,脱颖而出。因此校长应高度重视在学校上下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提供教师发挥舞台和展现机会,一年中,我们开展的有一定实效的工作有:将学校高级教师、学带骨干教师的彩照、简历、业绩、荣誉集中在一起,制作展板,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公示,投进很少,但效果很好,上展板的教师受到鼓励,对其他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也有极大的鼓动作用;对新进教师,加强培训,加强锻炼,学校有系统地在他们中开展“五个一工程”,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一批青年教师很快从中脱颖而出,成为骨干;对年纪很轻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也专门通过教代会制订了工作考核和奖励方案,对专业发展水平进步较大者进行重奖,以利加速营造学校名教师队伍,构建学校人才高地,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的进步。这些举措,很好地满足了教师的心理需求,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为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质量的进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四、全面将“实干出实绩、治理出效益”的工作思路贯串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学校工作中,校风建设、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治理等,都是非常实在的工作,校长假如仅是喜欢务虚,仅仅是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高深的教学治理理论或是空洞的口号和要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点点地,实实在在地将它们贯串于实际的工作中,才会有良好的办学实效。

在工作中,我们一贯坚持实事求是,想实招,讲实话

,办实事,求实效。校长首先要力戒浮燥,而要沉得下身,力戒表面、形式,而要求真务实。学校各方面治理工作首先要“实”,由于只有管得“实”才有干得“实”。在学校行政会议上,多次对全体同道明确提出了少一点思想家(切忌高谈阔论),多一点实干(管)者;少一点评论员(评点、议论教师),多一点服务员(服务师生、服务教学),少一点监视员,多一点引导员;少一点单干,多一点合作的要求。在后来的行政治理工作中,行政一班人也很好地体现了带头、服务、实干、协作的好现象,治理工作中表面的、形式的现象大为减少,为学校行政的高效运作提供了保证。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 课例研修 教学行为

[作者简介]赵富学(1982- ),男,甘肃庆阳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甘肃 合作747000)张学忠(1956- ),男,甘肃临夏人,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甘肃 兰州 730070)杨爱民(1970- ),男,甘肃天水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理论。(甘肃 合作 747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院长基金项目“民族院校体育课程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2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86-02

为了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于2009年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是“国培计划”体育学科的新兴研修项目,对于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同时也要求体育教师教学行为逐步适应这种新兴的课程研修方式,并在适应的过程中去寻求和整理方法与经验。

一、教学行为适应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过程中的重要性

课例研修以聚焦教学行为的改进为其主要特征。强调教学行为的改进,也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需要。体育教师在日常业务学习中,可能听过不少讲座或报告,也接受过不少培训,但往往听时心潮澎湃,事后过眼烟云;可能读过一些书籍或论文,但往往读时击掌共鸣,事后了无痕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从理论到实践,从他人经验到自我经验,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在这其中,一些默会的体育教学知识极其重要,但难以言传,在备课或听讲时往往体会不到。如果没有相关教学行为的改进,就无法掌握这些默会知识。

基于以上认识,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就要特别强调教学行为的改进,因为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不仅是文献研究,还是体育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进行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在行动中进行研究。经过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方面要充分适应“课例研修”对常规体育课堂的种种变革,扎扎实实服务于体育课堂教学。这是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根本宗旨,也是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要适应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方式的重要性之所在。

二、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的教学行为改进

1.基于自然体育教学情境中的教学行为改进。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主张在真实自然的体育教学情境中观察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无须研究者通过人为控制教学环境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原行为阶段,体育教师不受他人意志的干扰,自主备课,从而在授课中自然呈现出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技术技能水平。按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这是体育教师教育与成长的最佳时机;按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这就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近区域。

2.基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师关注课堂,因为在课堂中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关注体育课堂,因为只有在课堂才能有效改进教学行为。与一般的科学研究不同,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主要是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从体育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行为改进去研究和寻找体育课堂教学关键事件,追求体育课堂教学中行为的改进。

3.基于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有效反思的教学行为改进。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提供了体育教师有效进行反思的模式。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体育教师在同伴与专家的帮助下,以课堂观察为工具,设计、反思,再设计、再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关注自身与他人的差距、理念与现实的差距。与一般的反思相比,这就将他人的经验也扩充进体育教师的经验范围,并且注重理论与现实的契合,避免了狭隘的经验主义。例如我们在“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提出的“三课两反思”模式,如果单纯从该理论的书面理解出发,我们得到的只能是一些文本化的经验而已,这对于以教授技术技能为重点的体育教学来说,其效果是滞后的。比如“三课两反思”模式常用的方式是一位教师就同一课题上三轮课,实现教学行为在同一主线上不断改进。但由于研究者目的不同,条件各异,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过程中,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进行适当的变更。

三、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教学行为适应的阶段

1.原行为阶段。顾名思义,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授课教师根据自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独立地进行体育教学设计。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原行为来充分表现出教师教学思想的原生态,以便在下一阶段(即第一轮反思)发现教师的真实问题,为教学行为的改进找准起点。

为了避免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走弯路,保证研修的质量,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授课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自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比如高中体育教研组将研究主题定为《什么是有效的体育情境教学——以高三年级女生的篮球运球为例》,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授课体育教师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创设有效的和篮球运球有关的教学情境。第二,研究共同体应就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达成共识。比如说,大家共同商定,在进行高二年级男生的跨栏跑教学设计时,设计者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节课学生的成长点是什么,这节课所体现的技术点是什么,这节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设计者在事先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第三,授课体育教师要完整、规范地进行教学设计。比如说,要有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研修主题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学业评价方式设计。第二轮课、第三轮课也要这样做,三轮课结束后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教师在课例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从而提炼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及适合体育教师成长的规律。

2.第一轮反思阶段。在第一轮课结束后,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小组的所有成员应该根据课堂观察记录(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录像),进行第一轮反思。在集体反思的过程中,成员间应该有分工,如主持者、记录者。主持者应该让每位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针对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直观性的特点,记录的方式应以录像为主,记录要求完整、原始。

3.新设计阶段。授课教师参与集体反思后,还要撰写日志,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小组的成员要进行充分的集体讨论,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如果在新设计中体现出来的理念较之以前有比较大的变化,那么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就进入到了“新设计”阶段。授课教师结合自身情况,对研究成员提出的问题与建议进行认真的反思,从而建构出新的认识。例如将小学四年级的快速跑教学作为研修内容,如果授课老师借助原行为阶段的反思结果来修改教学设计,逐一考虑快速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分别制订解决方案,然后提交课例研修团队成员讨论审议通过,这份教学设计就是“新设计”。

另外,我们要从“学”的角度来设计研修活动,使研修活动能明确指向学员的学习。我们通过设计情景、故事以及直接展现培训目标等多种活动导入,在理解与记忆阶段更要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让参训学员更好地对研修知识进行理解、巩固。所有的这些过程都离不开新设计阶段对参训学员的有效训练,训练阶段是对学员研修能力培养的关键。我们还可以设计情感体验、参观访问、互动交流、资料调查、观看影视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目标的培养。围绕培训目标组织培训活动是新设计阶段的根本。教师在培训中精心组织培训活动对于我们完成新设计阶段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新设计”是一个相对概念,既相对于原行为,又因人而异。比如说,同样一个经过修改关于快速跑教学的设计,如果是年轻教师我们可能加以肯定,如果是骨干教师则难以令人满意。如果我们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教师,将会导致迟迟难以进入新设计阶段,最终令教师丧失研究的兴趣。

4.第二轮反思。第二轮反思的程序和内容与第一轮反思基本相似。有所差别的是,第二轮反思侧重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和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新设计阶段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反思。在反思成果推广使用之前,先在小范围内试用,以测定它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及其他情况,如有缺陷,则予以修正,然后再试用、再修正,直至满意为止。第二轮反思为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反馈信息,是提高教学设计质量、获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保障。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该课例研修的设计者和相关专家对体育教学方案本身进行评价。根据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流程,对各个体育教学要素的分析和设计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以达到完善体育教学行为的目的。二是把完善后的体育教学方案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评价要求,确定收集资料的类型、制定评价标准、选择被试,然后运用评价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最后归纳和分析回收的资料,并出具评价结果报告,为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修改提供反馈信息,以便继续调整体育教师教学行为。

5.新行为阶段。授课教师根据第二次上课的情况和反思的建议,重新进行设计。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新行为阶段的体育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促使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目标的有效实现,能否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激发和保持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能否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目标、教学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现有的、反思修改过的体育教学方法,按照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要求进行精心的设计,以发挥教师教学行为适应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在寻求教学行为适应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过程中,通过三次教学设计的改善和教学实施,授课教师与研究者要共同梳理出一条逐渐清晰的教学行为的实施技术路线,并且需要加深和提升对教学行为适应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教师课例研修共同体的学科理论素养,加深对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实践思考与理性认识。这是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有效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作为从事体育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工作者,我们从走近 “课例研修”到走进“课例研修”,我们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学做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集体备课选择主题,实践探索课堂观察,评课分析不断深化,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适应新兴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能力。我们期待有一天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也会产生“蝴蝶效应”,能将这种教研方式推广、深入,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常态,促使学校体育课例研修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那将会极大地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极大地丰富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高耀明,李萍.教师行动研究策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第11篇

一、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工作思路是提高校长凝聚力和号召力的前提。

学校的领导,关键是思想的领导,学校的管理,首先是思想的管理,校长是一校之魂,而要正真成为学校的灵魂,重要的一条是校长必须要用正确的办学思想来统一全体教职工的思想,以明确的工作目标来激励教职工,以清晰的工作思路来指引教职工,以具体细化的工作要求来规范教职工。

湟里高中,有着六十年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良的师资队伍,但我也明显地感觉到,学校通过连续二次重点中学的争创以后,学校管理工作也因验收通过而有所松懈,进一步发展的意识不够强,思路不够清,教育教学质量也是多年徘徊不前。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我们校领导班子多次商量,一致认为迫切需要有新的目标和措施来提高凝聚力,鼓励士气,激发斗志,最终我们确定了“塑形象、创品牌、求发展”的学校总体工作目标,(塑形象就是全面塑造学校“队伍形象、管理形象、服务形象、质量形象”,创品牌,就是不断丰富内涵,形成办学特色,全面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求发展,就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来谋求学校事业的发展)。以“实干出实绩、管理出效益”为工作思路,全面起动了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创办特色、提升品位为重点的学校再次创业工作。目标和思路得到了教师广泛的认同和接受,校长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举措,更没有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就靠明确的、求实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思路,学校的凝聚力和校长的号召力明显增强,一年多来,全体教职工在学校各方面工作中围绕共同的目标,依照统一的工作思路,积极实践,通力合作,收到了较好的实效。

二、强班子建设,形成团队合力,实施团队管理。

班子建设,历来是影响学校事业发展快慢的关键因素。我校共有一正三副四位校长,年龄相仿,资历相近,知识、智力、素质、能力,尤其是工作态度和思想觉悟上都很突出。我认为,作为校长,应该是全校的标杆,是班子的镜子,是师生的典范,是凝聚力的启动者、合力的创造者、团结的维护者。校长和副校长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但更应是“合作伙伴”关系。在我校班子建设中,我首先做到时时处处以学校利益为重,把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好带头、带动作用,发挥策划、协调和服务、管理作用,另一方面对每位同志给予充分尊重和信任,真心诚意地关心、支持、帮助和依靠他们,十分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工作上我们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工作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重大工作共同决策,统一行动,加强配合和协调。我校陆永放校长分管后勤,不辞辛劳,服务师生、服务教学工作周密、到位,保障有力;臧自安校长分管教学,教学工作的组织、指导、监控有方,尤其在六十周年校庆筹备中勇重担,内外联络,上下协调,周密部署,确保了庆典的圆满成功;狄继东校长分管教师培训和教科研工作,一方面一直兼任两班高三数学教学,同时分管高三年级,另一方面不断钻研教学理论,教师校本培训和教育科研工作也稳步推进。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校长班子整体上较好体现了年青富有朝气,实干富有士气,团结富有锐气。学校行政管理人员除我以外没变一个,成效确十分显著,确实是我校领导班子间的统力合作和共同努力的重要的最好体现。

三、真心诚意地对待和依靠全体教职工,教师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

教师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有着强烈自尊心和进取心的一个特殊的群体,特别需要尊重,渴望平等。对教师的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充满人性化的管理,尤其要能充分体现对教师的理解和尊重,要为教师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满足教师的成就感。只有充分信任和尊重他们,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校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才能最终实现理想的办学目标。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该尽量多地深入一线、深入课堂、深入到教师中去,了解思想动态,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感受教师的辛劳,吸取创新的思想,增强相互的了解,提高校长的亲和力、凝聚力,做教师的知心人、贴心人。我到湟里高中后的第一个月中,就和每一位校行政人员及学校资深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进行了谈心交流,一个学期中基本上听了全体教师的课,找他们谈过心,每天工作时间中最多的是用和教师学生在一起,去得最多的是教师办公室和教室。

学校教师最关心的并不是福利待遇,而是得到尊重和信任,得到专业的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校长应该和全体教师确立统一的一个认识:这就是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学校的发展。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教师成功的舞台。要充分调动教师内在的成就动机;要积极鼓励、倡导教师加强学习、研究,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要创造条件,尽可能多让教师一展身手,脱颖而出。因此校长应高度重视在学校上下营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氛围,提供教师施展舞台和展现机会,一年中,我们开展的有一定实效的工作有:将学校高级教师、学带骨干教师的彩照、简历、业绩、荣誉集中在一起,制作展板,向学校师生和社会公示,投入很少,但效果很好,上展板的教师受到鼓励,对其他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也有极大的鼓动作用;对新进教师,加强培训,加强锻炼,学校有系统地在他们中开展“五个一工程”,为他们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使一批青年教师很快从中脱颖而出,成为骨干;对年纪很轻的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也专门通过教代会制订了工作考核和奖励方案,对专业发展水平提高较大者进行重奖,以利加速营造学校名教师队伍,构建学校人才高地,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这些举措,很好地满足了教师的心理需求,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同时也为学校工作的有效开展,质量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四、全面将“实干出实绩、管理出效益”的工作思路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

学校工作中,校风建设、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都是非常实在的工作,校长如果仅是喜欢务虚,仅仅是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高深的教学管理理论或是空洞的口号和要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点点地,实实在在地将它们贯穿于实际的工作中,才会有良好的办学实效。

在工作中,我们一贯坚持实事求是,想实招,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校长首先要力戒浮燥,而要沉得下身,力戒表面、形式,而要求真务实。学校各方面管理工作首先要“实”,因为只有管得“实”才有干得“实”。在学校行政会议上,多次对全体同志明确提出了少一点思想家(切忌高谈阔论),多一点实干(管)者;少一点评论员(评点、议论教师),多一点服务员(服务师生、服务教学),少一点监督员,多一点引导员;少一点单干,多一点合作的要求。在后来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行政一班人也很好地体现了带头、服务、实干、协作的好现象,管理工作中表面的、形式的现象大为减少,为学校行政的高效运作提供了保证。

第12篇

一、甘孜藏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师资现状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除了改善体育教学环境条件外,关键是建设一支数量足、质量高、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1]可见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甘孜藏区义务教育体育师资的基本结构

1.工作性质及数量构成

甘孜藏区全面实施寄宿制以后,政府提高牧区学生生活补助,集中办学取得良好效果,近三年各地学生快速增长。目前甘孜藏区中小学每周基本实行2节体育课,而按照新课改要求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每周要达到三节,专职体育教师编制数远远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需求。中学体育教师城乡配置严重失衡,90%以上的小学无专职体育老师,通常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没有经过体育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素养,多采取“放羊式”教学的方式。一名小学校长曾说:“兼职老师上体育课就是集合整队,其他一概不懂,甚至有个兽医还当了老师”。甘孜藏区一些偏远牧区还存在1校1师的现象,有些学校不足20名学生,采取复式班教学,过去有“马背学校”之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参照样本比例和师班比,甘孜州要配齐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师资,中学至少要补充40名,小学缺口近300名。紧缺的主要原因:一是甘孜藏区地方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地方财政还远不能承受相应的财政支出;二是甘孜州原三所师范学校停办体师班,2002年后体育教师补充太少,相比上世纪九十年代体育老师短缺现状更令人担忧;三是体育老师转行较多,体育院系毕业生前几年很少到基层和贫困地方任教;四是由于甘孜藏区小学点多面广,班额多,人数少,还要开展“双语”甚至“三语”教学。

2.职称结构

调查涉及的专职体育教师中没有高级职称,大部分以初级职称为主,职称达标率与国家规定有很大差距,也没达到教师岗位设施比例,这种不合理的职称结构对教师队伍的稳定及教学骨干的培养及为不利。体育教师队伍中出现中、高级职称比例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青年教师较多,年限不够、写作能力差、缺乏应有的理论知识、不善于动脑写文章等影响了职称晋升;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存在严重的论资排辈倾向,不利于鼓励和培养中青年教师;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方面存在被歧视的现象,这会大大挫伤其工作的积极性,导致人才的流失。

3.年龄、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标志着个体在从事专业工作中的阅历,体育教师年龄的结构构成比例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即能力的具体体现。[2]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年龄层次结构不尽合理,不利于传帮带。中老年体育教师教学经验充足,更能带动青年体育教师,促进青年体育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教龄短,工作经验不足,容易受世俗偏见影响,容易受社会环境、工作条件等制约,导致人员流失等情况。究其原因:体育专业本身的特点使体育教师年轻化,年龄稍大点的体育教师如果有机会就转为他行,体育得不到重视的历史原因,也是导致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甘孜藏区男女体育教师比例约为4:1,中小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年龄,男教师常常会忽视初中女学生渴望被理解和关怀的心理需要,女教师所特有的细心和本身的体会,对女生具有引导和帮助的作用。究其原因:受世俗偏见,导致报考体育院校的女学生较少和女体育教师转行的比例较大;学校认为女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带队训练等方面不如男体育教师;一些女体育教师为避免风吹日晒,而改教其他学科,造成女体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失衡。

4.学历专业结构

学历是一个教师具有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标志,高学历化成为世界各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衡量一个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从表2数据可以看出甘孜藏区体育师资初始学历低,以中师为主,但通过电大、函授、自考学习,教师学历基本达标。专业知识结构指一个知识层次的构成情况,它不是单层的平面结构,而是多因素、多层次的立体结构。[3]甘孜藏区体育教师队伍中缺少终身从教型、专家型人才;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单一,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培训、进修缺少经费与机会,短期培训没能起到实际作用。中专学历的体育教师分三个层次:一是从原中师体师班毕业,接受过体育专业技能和理论教育,二是从甘孜州体校运动员转行为体育教师,专业技术较好,有较强的专项训练能力,但理论水平较低;三是非体育专业毕业转教体育课,没接受过正规体育教育,业务素质低。

(二)甘孜藏区义务教育体育教师的教学状况

1.教学工作量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量每周为:中学12-14学时,小学14-16学时。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还要带早操、课间操等课外体育活动,尤其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还要带班主任等工作,工作明显超量。然而体育教师待遇与工作量不成比例,课时津贴不能同工同酬,没有两操、服装补助,应该享受的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学校对体育教师工作量的评价尺度不科学,单从课时数很难客观地评价体育教师是否完成本职工作,应从他所承担校内体育训练、课外辅导等工作来进行综合评价,认为体育教师在室外上课花费精力少,待遇也应少。小学教师编制少,每门课都配专任教师不太现实,一个教师要上一个班级所有的科目。

2.教案情况

体育教师的教案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完整的教案是教师的本分工作,是上好每节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4]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规范性较差,体育教师执行新课程大纲和教案的情况都不乐观,更有甚者认为体育教师在室外上课,不必备课。究其原因:甘孜藏区大部分中小学没有系统的体育教学大纲;兼职体育教师工作量大,没精力写教案,也不清楚体育课教案的写法;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没有必要写教案,只要带着学生在操场上跑两圈就可以了,“放羊”式教学是他们的法宝;还有的把体育课干脆改为自习课或由其他科目代替,也就不写教案了。

3.应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情况

甘孜藏区中小学没有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出身的体育教师,少数体育教师能掌握和应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是赛马、锅庄、摔跤等,多数体育教师不能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不会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许多体育教师对民间传统体育的历史、意义和功能不了解,连自己都说服不了,何谈去指导学生。究其原因:一是体育老师在学习、工作期间对民族体育接触甚少;二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甘孜藏区中小学中不受领导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受到弱化。

4.体育教师藏汉双语教学情况

甘孜藏区中小学藏族体育教师约占三分之二,由于藏区各地方言差异明显,部分藏族老师不会说、更不会写。由于巴塘、甘孜和康定师范学校的撤并,导致近十年新近教师中,双语教师少得可怜,造成双语人才的严重脱节,很多学校缺双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发展,特别是村小的教学受到极大影响。近五年新进教师大多数为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汉族教师,他们不愿到村小工作,去了也难以胜任教育工作。究其原因:藏文教学受政策影响波动大,希望能够制定一套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稳定的民族教育教学、就业配套政策;双语教学师资缺乏,受公务员招考政策影响,教师不能安心于教育工作,双语人才流失严重;双语教学乃至三语教学师资量少且质量不高,教学时间不足且冲突较大。

5.计算机操作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它方便、快捷的优越性早己得到认同,21世纪网络已成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已渗入到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力远远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但调查反映仅有一半的体育教师能应用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这与高速发展的教育信息时代不相符合。

(三)体育教师的职业倾向性

甘孜藏区中小学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他们在学校中的地位低,对工作前景信心不足或失去信心,这是导致甘孜藏区体育教师不稳定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是受世俗影响,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导致不少体育老师想转行,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二是体育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认同、学校领导重视的程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别;三是教师队伍不稳定是目前相当突出的问题,待遇远低于公务员,据调查乡城县2009年教师有38人转行公务员;四是由于藏区经济落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加大了体育教师短缺的矛盾。

(四)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情况

民族地区全面实施寄宿制以后,集中办学取得良好成效,家长送子女入学积极性高涨,近三年学生增长迅速,学生活动场地狭小,寄宿制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设备紧缺。据调查的七县中:没有一个标准田径运动场,最好的就是200米跑道;很多学校的所谓的体育场地就是一个破烂的篮球场,仅乡城县有一个塑胶篮球场;中学有一些体操、乒乓器材设施;不少学校学生宿舍和学生用床紧张,两人一张床成了普遍现象,卫生工作上存在安全隐患,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体育教师的科研情况

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思想束缚还存在,研究教学、课堂、学生的氛围不够浓厚。新课程要求中小学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进行科研活动是持续进步的基础,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实施新课程的保证。在甘孜藏区调查的35位体育教师中,仅有3名教师发表过体育方面的论文,有90%的体育教师没有发表过论文。原因在于:青年体育教师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丰富,同时科研能力较差;图书科研资料稀缺,加上教学工作量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领导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不能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最终导致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不重视。

(六)甘孜藏区中小学对体育教师的评估情况

《教师法》第22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在调查的21所甘孜藏区中小学中,仅有4所学校对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其余17所中小学均不进行工作评估,反应出相关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不重视。如果中小学长期不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估,体育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教与不教一个样,“放羊式”教学方式继续存在,不受监督和督促,将造成体育教师上课自由散漫,责任心差,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将无法保证体育教学质量,严重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建议

(一)强化敬业精神,构建激励机制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由于甘孜藏区环境恶劣,工作教学条件艰苦,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藏区是难以立足的;没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也不可能做好藏区学校体育工作。高校在进行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把师德表现作为考核体育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2.提高体育教师职业地位

提高体育老师的地位,呼吁社会重视体育,人们关心健康的氛围,培养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让体育老师的社会地位受到尊重、承认,体育工作受到表扬、表彰,在学校里和其他老师在待遇、职称、学校建设、继续教育等方面实现平等,加大对场地器材的投入、配备体育方面的图书资料。

3.提高体育教师待遇

政府和学校只有关心支持体育教师的工作,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提高社会地位,保障待遇,才能留住人才,打造一支过硬的体育教师队伍,促进学校体育健康发展。[5]贯彻落实《体育工作条例》、《体育法》等政策文件,加大体育场地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严格执行体育教师工作津贴、服装发放等政策,在福利待遇上体现体育教师的职业特殊性。政府与教育部门经常深入基层学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为甘孜藏区学校、为体育教师办实事、办好事。

(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高校平台

四川民族学院作为甘孜藏区唯一一所高校,可为该地区体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提供人才动力和智力支持。

1.加强双语民族体育师资培养

依托四川民族学院加大民族地区体育师资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强化的藏汉双语体育师资培训功能,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在专业、课程设置要尽可能体现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加大藏语学习力度,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术和教法的练习,培养适应藏区教学技能的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2.注重中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培养

针对专职体育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培养合格的兼职体育教师是解决甘孜藏区师资短缺的一种有效途径。在高校开设第二专业,由体育院系面向毕业后有意从事兼职体育教师的非体育专业学生成立体育特长班,有选择地教授学校体育理论知识、现代体育项目和藏民族体育项目,对学习成绩合格的学生发给结业证书或能证明兼任体育教师的证书,这样的综合型人才毕业后方能凸显就业优势。

(三)加强在职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1.构建局域培训网点

构建职前与职后教育相互联系,完善、发挥甘孜藏区教研室教师进修校培训机构,形成以县城重点中小学为基点,九年制学校和村级小学为散点的师资培训网络,建立有效的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有计划、有针对的地开展继续教育,以提高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体育教师培训应体现实效性。培训机构在培训之前,先进行调研,再确定开设的课程和培训的形式等一系列问题,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和人性化,使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对兼职体育老师的培养从简去繁,围绕着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宗旨开展“快乐体育”,培训的内容应该以如何组织一节体育课入手。三是加强对青年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实行传帮带,充分挖掘年轻教师的潜力,使其能真正担负起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重任。

3.开展多种师资培训形式

建议实行订单式教育模式,高校对接基础教育的人才需求,有计划地对口培养体育师资:采用县校联办培训,也可采取流动教学方式送交上门;定向在高校体育、藏文专业应届毕业生中对口培养紧缺专业人才;师资力量以市场为导向跟踪指导,联系包点,增加单科、综合进修形式;针对藏区藏汉双语紧缺的情况,加大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动态跟踪调查。

4.强化教育科研能力培训

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远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新一轮体育课改要求:体育教师要坚持以教学为主的同时从事教研,把“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钻研教育科学理论,不断提高治学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制定有效措施促进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这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途径。[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甘孜藏区中小学要以科研兴教,强化现有教师的业务管理与培训,提高教学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民族地区体育师资队伍的水平。

5.完善甘孜藏区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使甘孜藏区体育教育经费法制化,成立体育“专项经费”,在城镇学校体育发展较好的情况下可以把投资重点转移到甘孜藏区乡村学校,出台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师优惠政策鼓励范类师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只有占大多数的基层学校体育发展起来,整个教育才是比较完善的。

(四)争取政策,推行对口帮扶

1.深化县校合作,缓解师资短缺

一是与民族高校加强合作,扩大就业实习基地,安排师范类毕业生顶岗实习3个月,给予生活、交通补贴,缓解农牧区学校教师紧缺或科目结构不合理的燃眉之急。“顶岗”是指实习教师帮助在职教师完成份内教育教学任务,让在职教师腾出时间到高师院校进修深造;“实习”是指实习教师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积累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方法技能,完成教师角色转换。另一方面也可缓解大量基层中小学师资短缺的燃眉之急。二是实行对口帮扶,下派高校青年教师到各县定岗挂职锻炼,调研基层实际情况,回来后再教学管理中,因材施教培养民族地区“用得上、留得住、下的去、干得好”的高校毕业生。

2.区域内实施对口支援

是在甘孜州内基础较好的康定、泸定、康南、康北中学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开展以支教挂职培训等形式进行对口支援,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综合素质,拓展教师的知识面和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充分发挥州内优质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的幅射范围。

3.实行城乡轮换机制

甘孜藏区教育、体育部门制定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城区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优势对口扶助,建立县内城乡之间、不同基础的校际之间的教师进行轮换机制,保证每所学校都有机会轮到较好的体育教师,传授经验,提高兼职体育老师的业务能力,促进基层中小学体育工作的开展。甘孜藏区中小学也相应派出等量人数的年轻教师到各地为对口学校的补员,通过有经验教师的传帮带,提高其业务工作能力。

(五)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1.加强学习,适应时展

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注重本身素质的提高,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渠道从中汲取体育教育方面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时地了解体育教育改革的新动态、新趋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外语己成为体育教师不可无的体育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工具,不管是经验丰富的老体育教师,还是刚刚走上岗位的青年教师,都应当认真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