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02:56: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职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提出的预期理论揭示了人们在进行风险决策时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它将影响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决策,应该在职业指导中采取相关措施来减少这种认知偏差。
每年的冬春季节,潮水般的大学毕业年级学生就开始涌向各类人才市场,大学生们在这股潮浪中咀嚼着求职的酸甜苦辣,诉说着求职的困难,有人抱怨招聘单位过于挑剔,有人埋怨今年的毕业生怎么这样多啊!那么,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除了有各种客观原因以外,是否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呢?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是否也存在认知偏差呢?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提出的预期理论能够帮助我们回答这个问题。
一、卡尼曼教授的预期理论
大学生所进行的职业决策,是要在各方面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在多种可能的方案中寻找自己最满意的方案,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心理学家对于复杂问题的解决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先后有西蒙和卡尼曼两位教授由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西蒙教授的研究表明,在对一个复杂问题进行决策时,人们不可能搜索到最优方案,而只能寻找到满意的方案。
卡尼曼教授对人在不确定情况下进行判断和决策的问题进行了深人研究,他和特沃斯基根据心理实验的结果提出了著名的预期理论(或称前景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由于感知觉和思维加工能力的缺陷,不可能对问题作出符合实际的概率推断,他们通常只是按照经验或直觉来进行判断,其结果有可能偏离理性的假设,从而出现下列的认知偏差,它反映出人们在决策中的非理性成分。
1.代表性启发式错误。这是指人们在对事物作出判断时,只考虑到它的典型特征,而忽视了它在总体中出现的概率。例如,卡尼曼从由工程师和律师组成的百人团体中随机抽取若干成员,将他们的性格特征简单地介绍给被试,每介绍一个人时,就要求被试判断其属于工程师的概率。在该实验中,卡尼曼将被试分成两组,告诉一组被试在百人团体中有70人是律师,30人是工程师;告诉另一组被试在百人团体中有30人是工程师,70人是律师。实验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在对所介绍成员判断的结果是基本相同的,并没有受到百人团体中工程师和律师基本比例的影响,也就是说,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只考虑了对象是否符合工程师的典型特征,而没有考虑他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显然判断的结果就可能和实际情况有所偏差。
2.锚定现象。这是指人们根据某些初始信息所作出的初步估计(被称作锚定)对于最终的决策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最初的锚定不切合实际,那将给进一步的决策造成麻烦,但人们又很难意识到这个问题。例如,让两组学生凭直觉分别推断下面两个算式的结果:1×2×3×4×5×6×7×8和8×7×6×5×4×3×2×1,学生对于第1个算式的估计值明显要低于对第2个算式的估计值,这是因为两个算式的起始值(1和8)在估计中产生了锚定的作用。
3.框架效应。这是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表述,那么,决策者作出的选择也会不一样,即问题的构造方式不同会影响决策者的选择,例如,在手术前征求病人意见时,告诉他该手术成功的概率为80%,或者该手术的失败概率为20%,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对于病人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不一样的。
4.小数定律。这是指人们在对期望值作出判断时,往往会忽视样本的大小,认为小样本中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总体中事件发生的概率相接近。例如,在抛投硬币的游戏中,人们都知道如果抛投次数足够多的话,那么,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是非常接近的,显然这是在大样本时的结果。但是,如果在某次游戏过程中,连续出现了5次正面,许多人会认为下一次将出现反面,其实由于硬币是质地均匀的,每一次抛投硬币时,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概率都是0.5。那么,为什么会产生上述判断错误呢?就是因为人们把小样本看作和大样本具有相同的期望值。
5.损失敏感。这是指在不确定决策中人们对于损失的感受性要大于对收益的感受性,例如,被小偷盗走200元造成的痛苦比单位发放200元奖金带来的兴奋要强烈得多。
6.可获得性偏差。这是指人们在作出判断时往往对显著的、易于记忆的信息给予较大的权重。例如,你的某个朋友在某城市被抢劫了,这件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你就可能认为该城市的社会治安是很差的,而不管该城市有关治安情况的统计数字究竟如何。
二、职业决策中的认知偏差
卡尼曼的预期理论揭示了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时的一些认知偏差,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也是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那么,出现认知偏差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职业决策中的代表性启发式错误。对于某些待遇高、条件好的工作岗位,许多毕业生都认为是非常典型地和自己的兴趣、个性及能力相匹配,认为自己最适合这些岗位的工作,于是都涌向这些单位。而实际上这些岗位所需人员很少,在人才市场上所占比例也很小,因此,大学生求职的命中率就很低,这正是由于代表性启发式错误使得大学生在投递求职信时忽视了该岗位在总体中的基本概率。
2.职业决策中的锚定现象。大学毕业生在开始寻找工作时所设定的目标,对于整个求职过程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某些心理专业的毕业生,开始就把目标设定在到条件较好的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于是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的几个高校,但是高校的心理咨询岗位毕竟有限,因此,就在所难免地屡屡碰壁,这就是锚定现象造成的认知偏差。如果他们能够跳出高校这个圈子,尝试到其他领域去寻找心理咨询的岗位,就可能会遇到更大的求职空间。
3、职业决策中的框架效应。大学生进行决策时,对于每个职业和岗位都有自己的不同表征,这对于职业选择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对于到基层和艰苦地方去工作,有人认为是国家的需要,对自己也是很好的锻炼,有人却认为那里条件太艰苦,又很难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不是自己的理想岗位。对于同样的职业,不同的大学生持有截然相反的观点,这正是由于框架效应产生了认知偏差。
4.职业决策中的小数定律。毕业生在寻找工作岗位时,往往会搜集有关企业的业绩状况,如果近年来该企业的业绩较好,就认为这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其实仅仅根据该企业“近年来”的信息所得到的只是小样本的数据,是不能像对待大样本数据那样进行推断的。毕业生之所以从该企业近年来的较好业绩就断定这是一个有前途的企业,正是小数定律发挥了作用。
5.职业决策中的损失敏感。许多大学毕业生对于待遇低、条件艰苦的地方不愿意去,主要是认为在这些地区工作会给自己带来损失,并且过分地看重了这些损失,这正是损失敏感造成的认知偏差。
6.职业决策中的可获得性偏差。大学生在进行职业决策时,总是要参考各方面的信息,其中最容易得到的信息是来自于亲戚朋友或媒体宣传。例如,熟悉的朋友经常说起某个岗位的工作条件比较好,人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岗位。再如,演艺界的明星们经常被各种媒体大肆宣传,使人们很容易获得关于大牌明星的各种信息,于是人们就误认为演艺界到处都是明星,在那里获得成功的概率很高,于是报考艺术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其实他们成为明星的概率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高,只是人们很容易就能得到有关的信息,并且会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印象。
三、卡尼曼预期理论对职业指导的启示
根据卡尼曼的预期理论,大学生和所有的人一样都可能发生认知偏差,在职业决策时也不例外。那么,学校的职业指导者怎样帮助大学生减少这些偏差呢?
1.尽量多地掌握有关的信息。在进行职业决策时,首先要尽可能地搜集有关单位和岗位的各种信息,不仅要了解该岗位的典型特征,而且要知道在人才市场上该岗位对人才需求的数量。在了解信息时,不要以偏概全,不能仅仅根据最容易获得的信息就作出判断,也不要从小样本的信息来推断出总体的情况,在初始判断时特别要谨慎。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代表性启发式错误、可获得性偏差、小数定律和锚定现象所造成的认知偏差。
2、对问题形成正确的表征。预期理论认为人们在确定效用值的时候并不是以绝对值为参照标准的,而是以某个相对值为参照标准的,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对问题的表征,于是我们对于该相对值的选择就非常重要。是以那些大腕明星为参照标准,还是以航天英雄杨利伟为参照标准?这将给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对问题形成了正确的参照框架,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一、大学与中学的本质区别
1.思维方式不同
中学生主要以感性认知为主,中学是老师千方百计的让学生认真学,形成“老师下达”、“学生执行”的固定管理模式,主要目标是围绕高考来进行的,而大学的学习就是靠自觉,老师只起到辅助作用,大学学什么是围着就业转,同时大学对学生评价标准不同,考核标准不单一只是学习成绩,更注重个人的综合能力,情商和智商的综合表达,注重个人情感表达和个性化发展。由此大学的培养目标由中学的基础性学科的教育、应试教育转变为让学生逐步综合性的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以更加适应社会、更快融入社会。
2.学习方式的不同
中学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成绩论英雄,每个阶段都由老师规划好,以“要你学,必须学、这样学”为模式,高中学习是封闭的、禁锢的;而大学的学习专业性更强,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开设更为专业性、职业化、系统化的课程、讲座、实验等,同时大学的各类社团组织也为同学们的相关兴趣和爱好提供广阔的平台。虽然以就业为目标,但是选择性较大,更多体现个人思想和意愿,注重个人能力的体现,以“你要学,择善学,自主学”为模式。
3.人际关系的不同
中学人际关系相对单一,主要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集体参与的人际关系模式,较为固定;而进入大学,交际圈增多,人际关系相对复杂化。首先,老师与学生已不再是单一的上下级关系,更多是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的模式;其次,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在集体宿舍生活,大家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的迥异,需要学会体察对方心理,做到自信和包容;再次,大学不再限制谈恋爱,虽然益于身心发展,可能促进努力学好课程,但如果处理不当会给大學生活带来苦恼;最后,大学各种社团较多,为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加剧了人际关系的处理复杂程度。
二、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对于迈进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结束了高考冲刺的紧张奋斗,又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同时也是人生中一个重大的转折,怎样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已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适应大学生活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生活中,更重要的是做好自我心理调试,从心理的角度缓解压力、解除焦虑,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
为使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以及对未来学习方向、就业方向的系统规划,应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对自己兴趣、爱好、特长、性格等各个方面的分析和总结,形成自身独有的人生曲线,根据不同的人生曲线每个人结合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才能等资源制定出不同的人生目标,最终为努力实现自我人生目标而更加科学的、有效的进行自我人生的规划。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多个渠道,进入大学有相关的职业生涯课程,更加具体的系统的培养同学们如何自我规划,还可以通过相关的讲座、社团活、素质拓展、职场体验等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活动得以实施,在日益壮大的互联网信息时代,更有纷繁的新媒体平台供同学们学习和体验,使学生能够自我调节、自我规划。生涯规划不是一个时期的事情,更不是一次性的规划,它是可以终身受用,根据自身的变化而随之调整的引导自身进行评估和反馈的可以达到目标的工具,并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和人生观。
三、开展学生心理互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对大一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大学生能否适应大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刚步入大学的新生,面对学校和老师管理的同时,更倾向于倾听学长学姐的意见,关注学长学姐成长成才的过程,借鉴高年级学生的成功事例,同学之间也可通过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实行心理互助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乐于助人品质,也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一新生能否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关系到学生大学四年生活的成长成才,更关系到是否能够成为为社会输送优秀的职业人和生力军,也是高等教育中一直研究和探讨的课题。通过从心理疏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采用新媒体及心理互助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尽快调整,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为今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蕾;如何帮助大一新生适应大学生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王丰昌;张崔英;;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论文摘要:采用测量法对373名大学生的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他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2)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分上的得分都显著的高于高竞争者和低合争者,而在目标选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合争者。
1问题提出
当今的社会要求个体既要有积极的竞争精神,又要有良好的合作态度。作为个体差异的合作与竞争素质对于青少年的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从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对过度性竞争进行研究以来,合作与竞争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研究。Kelley和Stahelski(1970)认为合作与竞争是同一维度中的两极,它们是相互对立的。现实中存在着合作者和竞争者两种稳定的个体差异,他们具有不一样的世界观,而且对于别人的合作竞争倾向也有不同的态度。后来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扩展,认为个体存在从利他主义到竞争取向的动机连续体,由此区分出四种类型的个体:竞争、个人主义、合作、利他主义。以往的研究表明,合作与竞争可以看作是个体稳定的人格倾向。受经济学领域关于合作与竞争可以并存而且能够实现双赢的启发,谢晓非等从人格的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合作与竞争是独立的二维结构,它们相互交叉之后可以区分出四种不同的人格倾向,即高合争者、高合作者、高竞争者、低合争者。他们编制量表进行测量并验证了理论假设,对四种类型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
合作竞争倾向与其它心理特征的相关关系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在理论上,合作与竞争倾向和个体的社会适应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适应的概念、结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及评价工具等方面都进行了深人的研究。在影响青少年社会适应因素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外在的环境因素和内在的个体因素。其中的个体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二是人格因素;三是前两者整合起来的自我应对策略。皮亚杰的认知论认为,个体的适应过程是同化与顺应的动态平衡过程,两者的相互配合就形成个体对环境的适应。当今社会上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同时,要完成复杂的任务,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需要有良好的合作团队。为了达到与环境的同化与顺应,个体需要具有既合作又竞争的特质倾向。至于这些特质倾向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具有怎样的关系,正是本研究的目的之一。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Taylor和Betz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定义为个体对自己能够完成与职业决策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信心程度。认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方面: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能力、目标筛选能力、职业规划能力以及职业决策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有研究发现,具有合作与竞争倾向双重品质的员工中,管理者比一般员工多,私营企业比国有企业多。虽然个体差异对自我效能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关于合作与竞争差异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还没有发现。鉴于以往的研究大多把合作与竞争分开进行各自的相关分析,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使用谢晓非等人编制的量表,对合作与竞争倾向的四种人格特征在社会适应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探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广东省选取三所大学共400名本科大学生作为被试,得到有效问卷373份,各年级学生数相当,其中女生237人,男生136人。
2.2研究工具
2.2.1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
采用谢晓非、余媛媛等编制的《个体合作与竞争人格倾向量表》。该量表包括合作、竞争2个分量表,其中合作分量表共有13个项目,包括包容性、互惠性、合群意愿三个维度;竞争分量表共有10个项目,包括过度竞争、自我成长、超越他人三个维度。该量表共有23个项目,均按照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采用5点评分。该量表把合作与竞争看成是两个垂直的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交分出四个象限,代表四种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以被试得分的上下27%为界限,将高低27%合作倾向与竞争倾向的被试分为高合争者(高度合作倾向且高度竞争倾向)、高合作者、高竞争者与低合争者(低合作倾向与低竞争倾向)这四类人群。合作与竞争分量表信度分别为0.85,0.71,同时该量表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
2.2.2社会适应性量表
采用卢谢峰等编订的“社会适应性量表”阎,量表的分半信度系数值为0.88;内部一致性良好,均在0.58-0.78之间,而量表的a系数为0.89;分量表与总量表同质性较好,量表的预测效度值为0.74。总量表由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七个维度组成。量表除了七个维度60个题目外,还加有6个社会期望性题目。
2.2.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
本量表由赵冯香对Betz和Taylor编制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一简式”(CDMSE-SF}进行修订而成,将量表命名为“职业决策量表”,包括五个维度:自我评价、职业信息、目标选择、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正式量表有25个项目,每个维度5小题。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0。
3结果分析
3.1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
3.1.1合作竞争倾向与社会适应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合作竞争倾向各维度与社会适应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表明,过度竞争维度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超越他人与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同时,包容性和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而互惠性只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
3.1.2不同合作与竞争倾向类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比较
以社会适应的总分及其七个维度为因变量,以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之外,其它的维度及总分上不同合作竞争类型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发现,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其它维度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3.2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
3.2.1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相关分析
对合作竞争倾向各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的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包容性、合作意愿和自我成长维度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各维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互惠性只与自我评价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而过度竞争与自我评价、目标选定及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3.2.2不同合作与竞争倾向类型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比较
以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总分及其五个维度为因变量,以四种不同的合作竞争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不同合作竞争类型在职业决策效能各维度及总分上的主效应都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各维度经过事后多重比较(Scheffe)发现,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分上的得分都显著地高于高竞争者和低合争者,而在目标选定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合争者,其它类型上的事后分析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
4讨论
4.1关于合作竞争倾向与个体社会适应的关系
一般认为,良好的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不断地学习或修正各种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掌握社会生活的技能,遵守社会规范,能与社会环境保持一种平衡的和谐关系。它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活动而实现的。本研究的数据分析表明,包容性和自我成长这两个因素与社会适应的各个维度都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包容性是指个体在与他人的共同活动中,能够考虑到他人的想法和意见,顾及到他人的利益和需要。而竞争中的自我成长主要指个体重在发挥自己的潜力,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努力让自己做到最好。现实社会正是需要这种具有包容心又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人。特质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基本特质对社会适应的作用,当个体的某些特质与现实社会的期待和要求相一致时,这种平衡状态就会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相应地,本研究中竞争维度中的过度竞争与社会适应各维度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也说明这个问题。新精神分析学家霍妮就认为社会适应中的过度性竞争是一种病态人格—神经症。过度的竞争或病态的竞争是指个体为了提升自我价值而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这种人具有控制、攻击、冒险和贬损他人的倾向,同时取得胜利已经成为这种人无可选择的需要。过度的竞争心理与正常的竞争具有三个方面的不同:过度的竞争者不断将他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和衡量,即使是在无须如此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二是过度竞争者需要的不只是要取得比别人更大的成就,或者比他人更大的成功,而是要独领或者鹤立鸡群。三是过度竞争者对其他人有一种强烈的敌视态度,因为一个竟争者的胜利就是另一个竞争者的失败日。显然,过度的竞争者是我们不提倡的,这种不择手段和代价去争取胜利可能在短期内会达到他想得到的目的,但在长期的社会适应中对自己和社会都不会带来好处。
社会不仅需要积极的竞争者,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合作者,竞争与合作是人类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从本研究的结果看,高合作者在社会适应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都是最高的。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合作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高竞争者,同时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合争者。无论是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还是角色适应及环境认同,我们的社会还是比较认同善于合作的人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毕竟与更广泛的现实社会有所差别。他人所参与的竞争活动没有社会上的激烈和残酷,相反,他们面对更多的是如何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如何适应大学生的一些角色转换,如何安排学习之外的时间等。具有高合作倾向的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4.2关于合作竞争倾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
本研究表明,合作倾向中的包容性和合作意愿及竞争倾向中的自我成长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各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我们知道,自我效能并不是指一个人的真实能力,而是对自己行为能力的自我评价或信心。它主要受到自我成败经验、他人替代性经验、社会劝导、情绪状态等方面的影响。合作意愿是指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个体能够享受共同活动所带来的愉悦感。当个体意识到别人的付出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时,他会为了达成目标而与他人共同努力。无论是互惠性、合作意愿还是自我成长,这些特性都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个体与环境的和谐,也会增强对未来职业的信心。Ryckman等人经过研究认为个体的竞争性存在两个相互独立的维度,即过度性竞争和个人发展性竟争。具有个人发展性竟争这种良好竞争倾向的个体在完成目标任务时,并不过分夫汪结果的输赢,!角是更关注任务本身的乐趣。他们更关注的是自我发现、自我提高以及任务本身的完成而不是与别人进行比较,他们向往的是个体成长而不是通过贬损别人来提升自己:对于这样的个体,其他人并不成为他们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相反的是能够给自己提供学习和友现自我的机会。虽然个人发展性竞争的个体也渴望成功和胜利,但他们并不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显而易见,个人发展性竞争正是本研究所认为的白我成长兑争维度它是我们社会所提倡的,一个人不但要敢干竞争,还要善于竞争。这样的人格倾向就会提升其自我效能感。与此相对应的是过度竞争,它与自我评价、目标设定和问题解决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前面已经论述,过度竞争是我们社会所不提倡的,它会降低个体的自我评价,给个体带来更大的压力。
从合作竞争倾向的类型上看,除了未来规划维度之外,高合争者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总分及其它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一于低合争者。从现实需要出发,具有合作与竞争倾向双重特质的个体应该是社会所期望的。这样的人既能顾及他少、与团体的利益,并从中体验到合作而带来的愉悦感,又能发挥自身的潜力,力图超越他人而表现得更加优秀。同时我们也发现,高合争者在自我评价、职业信息、问题解决及总体上的得分也显著高于高竞争者,而且高合作者在总分上也显著高于低合争者、由此是否说明在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上,合作因索比竞争因素具有更大的相关性呢。这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实际上,与职业决策效能相关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主要包括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其中个体因素中已进行研究的因素有情绪特征、一般能力、社会地位、种族认同以及相关的人口学变量。人格特征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中,本研究只从合作与竞争的维度进行探讨,期待更多的研究者对这方面的关系进行更深人的探讨。
5结论
(l)过度竞争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都存在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超越他人与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包容性和自我成长与社会适应的各维度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互惠性只与人际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
(2)除了职业选择适应性和生活自理适应性之外,高竞争者在其它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低于高合作者,而高合作者在学习适应性和环境总体认同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合争者。
(一)职业生涯指导队伍建设落后,教学效果有待提高。目前,多数高校并没有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高校从事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教师,大部分是学生工作者和辅导员等,他们在经过了短期的就业资格考核后,就着手学生的职业规划辅导工作。而且他们大多身兼数职,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另外,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领域,要对学生进行专业性较强的职业发展、人才测评、心理咨询辅助指导,而目前从事职业生涯辅导工作的教师是缺乏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发展提升。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上课方式仍有待改进。谈到现在的职业生涯规划,都会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无非就是听听一些职场成功人士的报告和讲座。这是由于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采用选修课和讲座的形式进行,这种课程设置形式单一、内容空泛、课程渗透力度不够、缺乏实践性,只有毕业班的学生会把此类讲座当成是求职前的救命稻草而“临时抱佛脚”地去听一下。其实职业规划,不应仅仅传授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自我规划的方法和能力,高校应该把职业生涯课程设为必修课,分层次、分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由于职业生涯规划引入我国时间较短,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还非常的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根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一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有62%的大学生对自己没有规划,有33%的大学生的绘画不够明确,而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深入访谈后发现,许多高校大学生误以为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自己就业以后才要进行的一种规划,还有大一部分学生,抱着“边走边看,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消极思想,从主观上弱化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二)大学生自我认知不全。客观认识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然而很多大学生不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评价自己,有的自我评价过高,只看到自身的长处,从小都一直体验着优越感,从而在择业过程中期望值过高,追求的目标远远超过自身的能力范围;还有的自我评价过低,只看到自身的不足,也会在职业过程中丧失很多适合自己的工作机会。
(三)期望职业生涯规划一劳永逸。有些大学生在做自身的生涯规划时,全面透彻地分析了自我,也做了大量的职业前景调查,由此做出精细的规划,在此后的奋斗过程中,即使处处碰壁也不放弃。看似百折不挠,实则是要看职业规划目标是否合理和适时。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要在不断的实践中修正,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三、改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
鉴于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既应该提高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又要改善高校提高学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充分利用职业测评的工具,在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的基础上,提高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效果。
(一)增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不全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大职业规划重要性的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灌输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理念,并在学生大一入学时就安排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从而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地规划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队伍水平。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教育,它需要指导教师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应建设一支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队伍,这些教师应该具有较广博的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这是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水平的关键所在。对此,高校要注重对职业规划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从多方面充实自己,考取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等资格证书,同时要安排他们参加培训学习班进行系统的学习交流开阔视野,提高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校内职业规划指导教师专业的局性限,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各行业有经验人士、职业生涯规划的专家、社会成功人士、杰出校友来校讲学,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力量,专兼结合、素质较高且实践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本质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个体进行正确自我认知、分析职业环境、制定现阶段的发展规划,并努力实现,所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应是毕业生的专利,而是所有的学生都应享有的学习教育。例如,对大一新生,就可通过入学教育,让他们培养职业意识和规划意识。在之后的大学生涯中,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高能力寻找以后的发展方向。而对毕业班的同学,就可进行就业政策、面试技巧、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指导,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全程化。
(四)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目前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多是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缺乏实践的引导,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少不了实践的训练,职业实践也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职业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根据社会需求发展自己的能力。对此,学校可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让学生通过在专业对口单位的实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提高自己知识的运用能力。另外,还可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假期实践,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五)充分利用测评工具,辅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你自己”,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认识自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不仅要依靠个人的自我判断,以及他人的评价,更要依靠科学的测量工具进行职业测评。专业的职业测评体系是以心理测试为基础的,它能对个体的职业兴趣、性格特征、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等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估,并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目前的职业测评方面很多,如职业规划测评、职业定位测评、综合素质测评、性格气质测评、职业发展测评、职业潜能测评、就业心理测评等,这些测评题目多有较高的信效度,可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比较准确的定量参考。
就业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1]刘建平.增强责任意识.全方位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2]金晓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4).
[3]袁贵仁.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开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局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3(23).
[4]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http://zepc.edu.cn/bys/renzheng/rz_Show.asp?id=216,2007-11-13.
[5]孙英浩.欧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4(11).
[6]周济.统一思想,狠抓落实,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4(6).
就业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1]林友照,吴昌标.高职生就业取向与就业心理研究[J].职业,2007,(21).
[2]管军.浙江省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8).
[3]覃干超.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
[4]邱勇强.我院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1).
[5]王耀华,叶青.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归因及对策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07,(20).
[6]王君君.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调查[J].教书育人,2007,(3).转
就业指导论文参考文献:
[1]周妍.浅谈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9):142-143.
[2]刘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46-50.
[3]朱永平.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1.
[4]朱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解读与思考[J].就业与创业,2009(7):33-35.
[5]王正斌,李春雷.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与发展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50-54.
[6]刘海斌.新时期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方法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0,20:175-176.
[7]孙立民,刘丽彤.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01:71-73.
[8]丁力轩.“多管齐下”做好高职院校的就業指导[J].中华建设,2013,09:130-131.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大学生就业指导,创新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逐年涌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随形势,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就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有关研究预计,包括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
除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这一因素之外小论文,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用人单位人才需要倾向、社会就业和失业比重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主观因素而言,大学生个体能否就业与其就业观念、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等个人因素关系密切。而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承担社会大环境和个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它们能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就业指导。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科学、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就业指导一方面能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使就业大环境能够深刻、准确地为大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就业观念。虽然就业指导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主体,化解或缓和了就业主体和就业客观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相对地削弱了就业形势的严酷性,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因此,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处困境而思有为,大力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赢得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动局面。
二、观念树立: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因此仅把发展当做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追问发展的目的。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那就意味着,就业指导服务的首要对象,不是高校自身,而是在大学生的发展。
就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此外,就业率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科学的就业评价标准,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而这个就业的“质”,意味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工作岗位是否为毕业生所满意、能否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平台等等。换句话说,学校只重视了就业率的统计数字,忽视了就业率数字背后毕业生的前途和幸福。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忽略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目标,转而追逐高校的高就业率小论文,甚至工作的开展完全围绕着就业率来进行。就业指导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而是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参加工作了事,将之尽快推向工作岗位,不论其就业层次是否合理。国家大力提倡的“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口号,往往成了高校催促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借口。就业指导目标出现了偏差,指向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拉拢说合,这样的就业指导,或许称之为“就业说媒”更加合适。背离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就业指导,往往会造成毕业生违约多、跳槽勤,既有损学校形象,又不利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更让毕业生本人的未来大走弯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长期发展。
就业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安置,它不单纯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就业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价值观,自主进行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方法,实现自主择业,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
三、内容更新: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求职技巧,更需要侧重于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和职位的协调匹配,并且能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受就业指导目标功利性的影响,以往的就业指导内容只注重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观念教育是为了让毕业生承担一定的就业压力,带着紧迫感尽快找到工作,求职技巧指导是为了让毕业生短时间内学到能让用人单位相中的“一招鲜”。这些内容并不能让毕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更承载了过多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即可被毕业生抛至九霄云外,就业指导遂“功成身退”小论文,再无意义可言。理所当然,对大学生而言,找到工作相当重要,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但是对于就业指导来说,职业生涯开始阶段怎能作为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就业指导,应该包括长达四十年的整个职业生涯。
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除了求职技巧之外,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人格倾向和兴趣志向,寻求到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职位,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个体特征和职业的协调匹配,促进大学生和职业的协调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竞争力,使之在职业中完成自我实现,促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创业教育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实现谋生与追求人生理想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要实现适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其他因素——诸如如职场处事技巧、就业心理教育等内容,也需要给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四、形式创新:建立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
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顺序进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过程,不仅遵循课程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还得综合考虑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变化。
以前的就业指导一般都安排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或临近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以帮助毕业生能“现学现卖”地运用“一招鲜”,顺利地找到工作。某些高校甚至安排毕业生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专门用来上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虽然就业指导的本意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际效果只能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就业指导往往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门课,也是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在求职时可上可不上的课。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升学、或找工作,其精力和心思都在课堂之外小论文,很难认真学习课程。况且学生就业技能的获得、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都应该有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过程,怎能在一朝一夕之间速成?突击的速成式就业指导根本无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根据大学生在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不同心理特点和关注面,因时制宜地制定过程性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离校阶段。在适应阶段,大学生较多地关注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的规划,就业指导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在职业生涯的框架内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涯;在发展阶段,大学生更多地希望在各项能力方面获得提高,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在离校阶段,大学生开始展望毕业后的生活,则可以开设就业技巧等课程。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必须考虑到人主观的接受意愿和客观的接受能力,而通过全程性就业指导的就业模式,真正做到就业指导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开展。
总之,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紧随时代,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就业指导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秀,罗国荣.高校就业指导的偏差及其改革方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周逸梅.明年大学毕业生将增30万人660万学“抢饭碗”[N].京华时报.2010-11-27.
[3]郑虹.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 2007,(3).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ZHANG Xihan, LU Huazha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Pick to professional valu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value system with a review of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paper sums up the study for professional values define the meanings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values, and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study concludes the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influencing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value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values; influencing factors
1 职业价值观的界定
Super于1970年最早提出了职业价值观(Work Values)的概念,他归类了各种工作特质,然后用职业价值观统指这些概念。虽然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从Super开始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学界至今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的界定。Super(1970)将职业价值观定义为与工作相关的目标表达,表达个人内在需求及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 Schwartz(1999) 从信念、偏好等心理特征的角度对职业价值观进行了定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通过工作来寻求的一种报酬和目标。Elizur(1999)则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结果的总体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个体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
在综合借鉴了国内外多位学者的职业价值观量表之后,王振华(2005)在其学位论文中确定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应该从组织安全、人际关系、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安定休闲和社会价值六个维度进行测量。而俞宗火、滕洪昌、 戴海崎等(2004)的研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结构分析,表明硕士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可以分为四个因素:保健因素、职业人际因素、声望地位因素和自我实现因素。
2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
根据俞宗火、滕洪昌、戴海崎等(2004)的研究,最被大学生所看重的职业价值观因素是自我实现因素,大学生普遍希望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而余华、黄希庭200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与已就业员工相比其职业价值观具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更重视利他主义,而不太重视上下级关系。大学生在读书期间接受集体主义教育,而员工在工作历程中无私奉献的取向逐渐减弱,个人取向逐渐加强。而企业领导的权力之大,作用之重要,单纯的大学生还不能切实体会到这些,而企业员工对此却有较深的体验,从而更重视监督关系,这可能是差异的原因。张玉柱2005年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细分为25个与择业有关的因素,开展了针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的研究,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
3 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职业价值观是后天人们踏入社会后逐渐形成的,必然会受到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由于人们的性格、价值观、能力、气质等的不同,因此个体差异在所难免。所以,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3.1 外部因素
3.1.1 家庭因素
俗话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由此可见家庭和父母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个体小的时候是最具有可塑性的时候,也是学习和吸收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父母和家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魏银霞(2010)所做的一项调查报告中,24.7%的大学生表示在选择职业时父母的意见是最重要的参考依据。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李宜嵘的博士论文《家庭因素与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研究》一文中,得出结论:家长干预程度与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相关系数高达0.388显著线形正相关。
3.1.2 长期居住地
研究者闫明在其2007年的研究中将职业价值观分为20个具体的职业价值观条目,经方差分析得,入学前长期居住地对职业价值观的一些具体方面(如“工作地点”)有显著的影响,入学前长期居住在大城市的毕业生与居住在其他地方(村镇、县城、中等城市)相比在“工作单位要在大城市”这一小条目重要性的差异上具有显著性,高于来自村镇、县城、中等城市的毕业生。说明:长期居住地原本在大城市的毕业生相比其他地方的毕业生,就业的选择更希望留在大城市。在“希望通过工作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一条目的重要性上, 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均值高于来自其他地方(村镇、县城)的均值。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来自大城市的高校毕业生更希望到大城市找工作,来自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的高校毕业生对社会地位的渴望程度更高。由此可见,长期居住地对于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也有显著地影响。
3.2 内部因素
3.2.1 性别
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否存在性别上的差异,这种差异达到了何种程度、差异的突出点在哪里。龚惠香、汪益民(2000)通过对浙江大学362名不同性别的在校大学生通过问卷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对职业的评价更注重经济利益和社会效果,女大学生则更看重工作环境和个人特长的发挥。而在职业选择方面,男大学生更偏爱有较高经济利益、更需要行为能力和冒险精神的单位。而女大学生则更喜欢有较高文化素质、较高社会地位和较为稳定的工作单位。总结起来,男大学生更注重职业的经济收入,女大学生更注重个人兴趣和特长。男大学生更注重职业的外在效果,女大学生更注重内在的个人感受。男大学生表现出更强烈的进取意向,女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追求安稳、舒适。一般认为,这种职业价值观性别上的差异主要是由男女两性被赋予的社会责任不同所造成的。不过,也有一些学者(郑伦仁、窦继平,1999;阴国恩、戴斌荣等 ,2000)研究认为男女的职业价值观总体上看差异并不大。
3.2.2 年级
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年级差异,周萍等(1994)郑伦仁等(1999)李锐(1999)的研究表明,临近毕业大学生的择业意愿更加的现实,更重视经济报酬。所以,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待遇好、地位高的职业,如进企业、公司经理等。于海波(2001)的研究也得出相思结论,发现职业价值观物质条件这一因素上存在显著的年级主效应:大一的学生和其他年级的学生在物质条件这一维度上差异显著,大一年级不太看重就业的物质待遇。喻永红和李志(2003)的研究表明,物质福利待遇时高年级生所重视的,社会贡献程度是低年级生所重视的。睦国荣等(2005)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在调查择业标准的过程中除了证明上述现象,还发现四年级比一年级更加看重工作的环境是否舒适以及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否良好。
4 结论
职业价值观将会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心理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既有现实的一面,也有理想主义的一面。时代要求与传统观念共同塑造了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注重个人的成长和对于社会的贡献是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最基本的、最突出的特点,这对于大学生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上存在的一些缺点:比如“目光短浅”“不愿意下基层”等。这需要高校和教师展开进一步的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以促进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更全面的发展。
总体上,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的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在性别、年级、长期居住地等因素影响下,职业价值观的某些方面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表现出共性与个性并存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龚惠香,汪益民.男女研究生职业价值观比较.高教探索,2000.5:55-58.
[2] 何华敏.我国内地四类企业职工职业价值观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101-106.
[3] 李锐.西南边班少数民族地区师专学生孺要结构特点的研究.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l999.5:62-65.
[4] 凌文辁,方俐洛,白利刚.我国青年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心理学报,1999.31(3):342-348.
[5] 马剑虹,倪陈明.企业职工的职业价值观特征分析.应用心理学,1998.4(1):10-14.
[6] 睦国荣,张晓文,王洪洲.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5.24(3):81-84.
[7] 宁维卫.职业价值观研究综述.社会心理研究,1991(2):34-40.
[8] 王立新,廖冰.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5:100-105.
[9] 王振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其与职业兴趣的关系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0] 魏银霞.当代高职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析.无锡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10.9(3):26-28.
[11] 阴国恩,戴斌荣等.多级估量法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中的应用.心理科 学,2000.23(5):513-518.
[12] 于海波.高师生职业价值观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大学生论文,2001.
[13] 于海波,张进辅.职业价值观中分析当代大学生需要的特点.广西民族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2):68-76.
[14] 闫明.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73.
[15] 余华,黄希庭.大学生与内地企业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心理科学, 2000.6:739-740.
[16] 余嘉元.职业指导的重要参照系——工作价值观.教育与职,2001.6:28-29.
[17] 喻永红,李志.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与教育对策研究,教育探索, 2003.12:42-44.
[18] 俞宗火,滕洪昌,戴海崎,胡竹菁.当代硕士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应用心 理学,2004.10(3):37-40.
[19] 张玉柱.师范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报,2005.18(1):57-60.
[20] 郑伦仁,窦继平.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定量比较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 报,1999.25(2):70-76.
[21] 周萍.师专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相关因素调查研究.昆明师专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1994.16(2):51-59.
[22] Abraham, Dov Elizur. (1999).Facets of Personal Values: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Life and Work Values.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8 (1): 73-87.
论文摘要: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的构建和不同类型、不同年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比较分析三个方面介绍了90年代初以来国内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并据此提出了评价和建议。
职业价值观又名工作价值观。国外一般称为workvalues或occupationalvalues.是当今心理学与职业技术教育交叉领域中最有研究价值的论题。西方国家开始有关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已经有70多年,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陆续有学者对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从90年代开始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日益成为热门,研究者们用问卷法,一般常采用修订了的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和自编职业价值观量表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也主要集中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上。根据CNKI收录的中文期刊.从I995—2005年以职业价值观为题目的论文有85篇。其中有63篇是以各种类型的大学生(高师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生子女大学生、军校生、研究生、医学院学生等)为研究对象。另外,以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为题目的有28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维度的构建;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不同年代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及区别。
1 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
研究者们对职业价值观作了不同的界定。楼静波认为,职业价值观是关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活的意义、职业等级等问题的价值的评判,主要表现为:职业价值取向、职业选择原则、职业活动报酬的期望等问题上.其定义强调了职业价值观对职业选择的倾向性和指导性。
宁维卫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指人们衡量社会上的各种职业优点、意义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属于个性倾向性的范畴.他强调了职业价值观的社会性。
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了人的内部需要以及职业价值观来源.属于一般价值观。
凌文辁、方俐洛等认为,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价值观”.也可称之为择业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
余华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的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它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余华看到了职业价值的社会性和职业要素的理想化目标状态。
于海波、张进辅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依据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对待职业、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稳定的具有概括性和动力作用的一套信念系统,是个体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关于职业经验和职业感受的结晶.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概念。
金盛华、李雪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其定义简单明了。
2 职业价值观结构
国内研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时普遍运用的是修订的Holland的职业兴趣量表和Super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研究者们使用自编的量表来进行研究。国外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因而使用广泛;国内自编的量表成熟度不够.使用范围也受到了限制。
方俐洛、白利刚等在90年代中期对Holland职业兴趣量表根据国情进行了修订。Holland认为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划分为六种。分别是:现实型(Realistic)、研究型(Investigative)、艺术型(Artistic)、社会型(Socia1)、企业型(Enterprising)和常规型(Conventiona1)。方俐洛、白利刚等在测试项目上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增删。
Super将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分为15个维度:利他主义、美的追求、创造力、智性的刺激、成就感、独立性、威望、管理权力、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与上司关系、与同事关系、生活方式、变异性。Super的量表在国内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和测试中也应用得较为普遍。
凌文辁、方俐洛等人将职业价值观结构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其中声望地位因素有易成名成家、单位知名度高、较高社会地位、单位级别高、较高经济地位、晋升机会多、有出国机会、单位规模大、单位在大城市九个题项;保健因素有劳保医疗退休金、职业稳定、福利好、有住房能解决两地分居、职业环境优雅和收人高六个项目:发展因素符合兴趣爱好、学以致用、能发挥自己才能、机会均等和公平竞争、交通便利快捷、自主性大不受约束和能提供受教育机会。
论文关键词:《喜福会》 母女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论文摘要:本文以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为分析文本,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小说中提到中国的宿命论、风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由十六个小故事组成,表现了四位移民美国的中国母亲和她们出生成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冲突和融解。作者在小说中以个人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自己幼年的生活,以及中国文化、女性劣势等问题。谭恩美的父母于20世纪40年代各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他们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为后来谭恩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谭恩美于1952年出生在美国加州,是移民第二代的典型表,基于自己独特的华裔经验,将中国母亲与美国女JL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描写得淋漓尽致,不仅在母女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颠覆父权制的女性世界,而且把母女关系提升到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层面上来。这也为现今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谭恩美在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描写也十分引人人胜,如儒家思想、五行说、宿命论、JxV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一、母女关系体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母女冲突实质是以母亲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女儿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也是《喜福会》所展示的东西文化冲突的重点所在。谭恩美在母女关系的主题中表现了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文化的冲突,积极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女儿们已经接受美国式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母女两代人在沟通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后来,在女儿们遭遇到情感婚姻方面的挫折时,母亲们以“讲故事”的方式重述自己在中国的经历,以此找到了与女儿们沟通的方法,也完成了文化融解。
母亲仍旧是中国式的母亲,而女儿已是美国化了的女儿。母亲说着整脚的英语,用儒家思想教育女儿;女儿们受美国教育熏陶,崇尚自由平等,倡导个人主义,能够说流利的美式英语。
女儿们不理解中国文化,产生排斥情绪,源于母亲的沟通不利。吴素云准备煮一锅黑芝麻羹和琳达的赤豆汤相比较,尽管她想比琳达略胜一筹,但她说:“这两种汤差不多是一样的。”由此昊精美认为:“这是中国式的咬文嚼字,一种措辞的技巧—这其实是在混淆某种基本概念,在中国,十分注意措辞和用词,尽量使之婉转,这一套我是永远也学不会的。”丽娜因圣克莱尔对中国成语不了解,对“唇亡齿寒”作出另外的解释:“假如嘴唇不复存在.牙齿当然就会觉得冷了。我想,那意思就是:一件事物的发生,常常会导致另一件事的到来,世上万物,彼此依附,互相牵连。”母亲“万事要不露声色”的策略对薇弗莱毫无用,她更倾向于美国的直爽。母亲们身在异国,即使取得了美国国籍,也还是有陌生人在异乡之感,于是借助于打麻将这种形式,倾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点点滴滴。女儿却不理解麻将背后的深层含义,把喜福会比作三K党的集会,以及电视片中印第安人出征前的典礼。因此,从文化的角度看,这对母女之间的冲突实质上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正如帕特里卡,林在谈到母女差别时所说:“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女性深深地感到传统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反差。尽管她们熟悉中国生活中文化的细微差别,但还是常在自己的‘中国性’与‘美国性’之间摇摆。与之相比,她们的中国母亲却不怎么被自己的中国性、美国性、女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复杂性所困扰。”
于海波、张进辅编制了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量表,其维度结构为自我发展、人际关系、贡献、物质生活、威望和家族,较为适合中国高师生,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运用。
王垒、马洪波研究了北京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结构,将其分为工作报酬与环境、个人成长与发展、组织文化与管理方式、社会地位与企业发展四个维度。
金盛华、李雪借鉴台湾的吴铁雄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维度分成目的性和工具性职业价值观。目的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的动机性标准:手段性职业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的条件性标准。前者包括家庭维护、追求地位、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后者分为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六个方面。由于其使用的数据较新,比较适合中国当代大学生。
3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
高晶等在90年代中期调查发现,当时选择职业时注重经济收入、工作条件以及是否有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党政干部和律师是大学生择业时的首选,而不愿意选择教师为职业,这和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有关。
郑伦仁用宁维卫修订的Super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大学生最重要的因素是进取心、自主性、经济价值、声望和工作安全性,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评价观由强至弱的次序是:成就、生活方式、独立性、同事关系、创造性、利他主义、美感、声望、智力激发、经济报酬、管理、监督关系、工作环境、变动性和安:垒性。
80年代。选择职业的标准是满足自我实现的发展需要。凌文铨、方俐洛等用自编的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90年代的大学生更注重实利,在看重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将“保健”因素列为择业的最重要的因素。另一突出变化,就是80年代人们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往往看重:作单位级别、地位、知名度、规模大小以及是否容易成名成家等,而到90年代末期这些都被列人“晟不重要”的位置。
余华用修订的Super职业价值观量表对国内大学生和企业员:[职业价值观进行了比较,发现:大学生与企业员工在各价值程度上的重要程度相同.他们在管理、变动性和声誉的重视程度上无显著差异。大学生比中学文化的员工更重视智力激发、独立性、成就、创造性、利他主义、美感等6个内在价值尺度.中学文化的员工比大学生更重视监督关系、工作环境、经济报酬和安全性等外在价值和外在报酬尺度,而大学生比大学文化的员工更重视利他主义、美感、同事关系和生活方式.而在智力激发和监督关系上大学文化的员工比大学生更重视。
张库存分析了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总结出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呈现四个特点:职业价值观念自我化,趋向现实和具体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复杂化和矛盾性;职业目标的短期化和功利化以及实现价值的途径、手段的多样化。张库存的分析较客观地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变革年代中的职业价值观特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适用。
4 评价与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统计,发现对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关于职业价值观的概念和结构争论比较多,而统一的理论建构较少。大学生有许多相似之处。相对说来统一难度不大。但是国内的研究者大都是根据自己的操作性定义来进行自己领域中的研究,以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比较混杂,研究者们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因此建议对职业价值观在概念和结构维度上进行统一.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来修订。
调查问卷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就业准备调查、就业期望调查两大类,包括是否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收集招聘信息渠道、对就业地区的选择、薪酬的预期、求职时间等18个问题。
本次问卷调查以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二、调研结果统计及分析
(一)毕业生就业准备调查。
你是否有明确的就业计划? 13.1%的毕业生对于职业定位只有模糊的想法,甚至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数据显示,近54.9%的学生“说不清”自己“是否了解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32%的学生“不了解”或者“很不了解”自己适合什么工作。
由于没有明确的规划,导致的结果显示,仅37%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表示乐观,59%的学生对未来表示迷惘和担忧。大学生就业难一直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依靠政府、高校的力量外,更需要每个大学生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建立和发展,变被动就业为终生主动就业。笔者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大多数大学生没有主动探索个体职业发展的意识,仍以“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为目标,“走一步看一步”,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从2015级学生开始,我院已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入大一学生必修课,院系层面经常组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各类活动,希望能帮助学生尽早建立起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毕业生就业期望调查
1、对就业地区的首选选择?对就业地区首选是合肥市,占36.1%,紧随其后的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达29.5%。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党政领导班子为了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每个学期都带队,“走出去,请进来”,开拓实习与就业基地。从本次调查来看,建议今后多走走合肥和东部沿海城市,打开就业市场,满足学生的就业地区需求。另外,考虑到我院绝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于安徽省,那么选择“户籍所在城市”、“安徽其他地区”、“蚌埠”以及“合肥”的安徽地区合计就达到了58.1%。中国有一句古语:父母在,不远游。这一代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完全可以理解他们选择离家近的工作。而且,这样的选择正合我院的办学定位。只是,家乡的发展能否与大学生对未来的期许相匹配呢?这只能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这一层面才能根本解决得了。政府应当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因为“中小企业才是大学生的就业主渠道”。
2、你最希望到什么性质的单位工作? 17%的学生最希望进国企,7.5%的学生希望进“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46.5%的学生选择“民营企业”。而从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16届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民营企业吸纳的毕业生数量最多,达到51%。”
与此相对应的是, 60.5%的学生对于第一份工作薪酬的预期是“2000元-3000元”;14.6%的学生预期是“1000元-2000元”。 依然是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2016届毕业生数据,“91.92%的毕业生初入职场工作的薪酬约在2000元-3000元”。由此可以看出,我系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偏高。过高的就业期望值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求职定位的偏差,在人才市场上处处碰壁。因而,在就业指导教育过程中,应该讲明就业大趋势,以本系历年来的翔实数据,引导学生制订合适的就业计划,降低就业期望值,先就业后择业。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设计;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这个目标,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应是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广,综合能力强,素质修养高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1]。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综合评定大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主要考核环节,在本科阶段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等编著的《高等学校毕业设计指导手册》详细说明了毕业设计的相关要求。在毕业设计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处理实际问题和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缜密、全面考虑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并加以解决的思维方法。对于以工程实践为背景的工科专业大学生而言,毕业设计也是培养其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学术问题的一次较为全面的综合训练和总结测评。做好这一实践环节,可以使大学生缩短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以最短的时间适应实际工作。如何提高毕业设计整体质量,加强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2-4]。
本文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的教学理念为指导,结合我们多年来指导测控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探讨如何在毕业设计阶段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方法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工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演讲交流能力等四方面能力的培养[5]。通过在这四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综合素质以及社会竞争力。
2.1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阶段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包括独立学习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两个方面[6]。独立学习是指在毕业设计阶段大学生需要独立地学习某一专业的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前期课程教学中没有讲或讲得不够的)以及独立地学习开展毕业设计所采用的设计方法、设计工具等。教师在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中仅起到指出方向或者答疑的作用,学习过程需要学生自主控制。合作研究是指在毕业设计阶段教师不仅在开题、论文初稿、论文定稿等方面给予指导,还要在研究过程中有意识地言传身教,使学生接受关于课题研究的意会性知识,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设计同时指导教师也深入参与设计的过程。
通常我们将毕业设计过程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开题阶段,二是开展研究阶段,三是撰写论文阶段。在开题阶段,学生根据初步印象选择了某个题目,但很可能实质上还不了解题目的真正含义,更不清楚如何针对所选题目开展理论研究或设计工作。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核心文献和研究资源网站,概况性地点评拟研究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但总体上说,教师在学生独立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阅读的方向和范围,而不必深度介入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在合作研究方面,教师在学生理解相关文献和研究课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定具体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时间分配和毕业设计论文的框架。
在开展研究阶段,学生可能会发现在某些具体研究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检索和学习理论及方法类文献,或者对已选择的设计方法或研究工具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学生在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在合作研究方面,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具体问题需要与教师讨论,教师应结合这些问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师生定期讨论使学生在接受指导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严谨的研究作风并促进良好的研究规范的养成。
在撰写论文阶段,学生要学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学习如何总结科学研究和如何表达研究成果,最终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检查指导,查找问题并让学生仔细修改完善论文,而不是教师直接修改论文。在合作研究方面,需要教师认真审阅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建议;师生一起讨论确定论文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通过反复的讨论与修改,使学生明白好论文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道理,这也是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2.2 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
科研工作能力是一个本科毕业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专业技能。科研工作能力的培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人综合素质提升的综合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毕业设计是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时间周期长,工作内容较系统全面,工作内容多,工作量比较大,是学生走出校门前培养提高学生独立性和综合能力素质的一个最重要阶段。在毕业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了解、掌握从选题、调研、可行性分析、方案确定、研究内容总结、撰写论文,直到答辩这样一个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
我们在毕业设计安排时通常采用一人一题的方法,避免了个别学生偷懒、搭车的想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各个环节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经过这样一个系统的科研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如何完成一件系统性工作,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自身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毕业设计环节不仅是对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次全面训练和提高,也是对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智慧、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一次全面培养,这些都为他们毕业后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 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毕业以后,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需要完成撰写科技论文、技术报告、项目可行性报告、技术合同书或者产品说明书等写作任务。因此对大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总结毕业设计取得的研究成果,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和提高的一次总测试。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可以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掌握如何收集、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如何调查、如何操作仪器、如何分析、如何总结归纳等。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学习如何总结科学研究和如何表达研究成果的一个极好的机会,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7]。
大学生在进入毕业设计阶段之前,基本上没有论文写作的训练,也没有任何经验,因此,他们缺乏基本的学术论文写作技能,语言不够专业化,书写格式也不规范。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1)强调对学生的基本道德要求,禁止抄袭,不做主观结论和不严谨的结论;(2)毕业设计论文符合规范要求,如中英文摘要、引文的格式、文字的格式等;(3)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论证方法,使学生学会用掌握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在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前,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要求,并为学生讲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综述、研究内容、结果与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等各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教师要认真审阅,第一次必须全面审阅,按照科技论文撰写规范指出具体修改意见。学生按要求修改以后,再审阅,并与学生一起讨论。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写作的训练,锻炼了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2.4 演讲交流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素质、广博的知识、专业的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毕业答辩不仅可以测试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还可以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演讲能力。但是,有些学生在毕业答辩时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许多大学生在答辩时表现得比较紧张,汇报的速度非常快;有的学生则照本宣科,拿着演讲稿上去直接读,根本不是在做演讲;有的学生运用幻灯或多媒体等辅助设备不到位,介绍起来逻辑混乱;有些学生回答问题不得体。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近两年的毕业设计指导中加强了对学生演讲交流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答辩前一周,教给学生一些答辩技巧,比如:怎样设计和组织精致的答辩演讲稿,怎样清晰地表达要讲的内容,怎样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设备,怎样克服紧张情绪,怎样给听众留下好印象,如何灵活应对提问等等。要求学生首先撰写好答辩演讲稿,制作好多媒体课件。由于学生答辩讲解的时间只有短暂的10分钟,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围绕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讲解,做到重点突出。待学生制作好答辩稿和多媒体课件后,要求学生先自我预演讲解过程,达到熟练掌握答辩稿内容,控制好讲解时间的目的。然后面对指导教师进行1次模拟答辩,指导教师直接指出答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答辩稿,修改好后再找指导教师进行1次模拟答辩。学生经过自我预演和两次模拟答辩,答辩准备工作做的比较充分,到真正答辩的时候学生已经不再紧张,而是讲的从容,答的得体。通过多媒体制作和答辩过程的多次训练,学生们的逻辑思维、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演讲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3 结束语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综合评定大学生能力素质的一个主要考核环节,在本科阶段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在大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期间,教师应抓住关键环节,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本文结合我们多年来指导测控工程专业大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实践和体会,详细探讨了在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工作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和演讲交流能力等四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毕业后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许靖,潘小炎,李雪斌. 加强大学生“四种能力”培育的探索[J]. 高教论坛,2009,25(3):70-72
[2] 杨任尔,曾兴斌,黄青年. 毕业论文过程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1):118-120
[3]刘西健,田莉娟,姚秋霞. 在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4):89-91
[4] 范立南. 提高信息学科毕业设计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6):13-16
[5] 赵健. 加强毕业设计环节在提高本科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中的作用[J]. 职业教育,2012,(1):31-33
毕业论文是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需要完成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也是达到培养目标的必要步骤。根据国家教育部以 及高等院校成人高等教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实践 性教学环节如毕业论文不合格,可在弹性学习年限 内申请重修,直至合格方能毕业”“若在弹性学习 年限内毕业论文不合格,不予颁发毕业证”因此, 把握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搞好毕业论文写作教 学与引导,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分析
(一)学生的来源与知识层次分析
随着继续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成高报考条件的放 宽,学生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根据西南林业大学 成人高等教育贵州分院的统计分析,成高学生由过 去单一的中专以上学历、在职业务或管理骨干转变 为在职业务骨干(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以上)、管理 骨干(部门负责人)或普通职工;具有高中或相当 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社会青年;中专或技校 毕业生;村社管理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复杂体系,所 占比例分别为 28.5°%、47。%、10.5°%、4。% 和 10%。 成份的复杂导致学生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其中,技 术工人中具有高中学历层次仅占11.5%,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占88.5%。在职业务或管理 骨干、在职职工参加工作时间较长,具备一定的文 化基础和实践经验,吸收新知识的系统能力较强; 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技术工人,专业 实践经验丰富,但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知识欠缺, 综合学习能力较差;社会青年以及中专或技校毕业 生等知识面窄,缺乏专业实践经验,但学习能力高 于技术工人。
(二) 年龄结构分析
近年来,由于人事制度改革以及国家对生态环 境的重视,国营林场由差额或自负盈亏单位逐步转 化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加之大部分林业系统 单位就业门槛较高(大部分要求本科以上),西南林 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涉林专业在贵州呈现年龄结 构偏大的现象。
(三) 学习动机分析
成人大学生,学习心理比较复杂。在职的是因 职称、职务、工资等问题出现困难,甚至是为了避 免“下岗”而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学到足以维 持生计的知识和本领,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显 示自己的实力,赢得社会、企业、家庭的认可。高 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由于经济转型和人才市场 变化的影响,专业思想比较浓厚,学习内容要求务 实,迫切希望学到行业急需、人才市场短缺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找到工作, 获得社会的认同。此外,由于近年来国家实行大学 生村官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部 分在任的村社干部有了危机感,因而参加成人高等 教育学习。
二、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
(一) 主观认识不够
学生对论文写作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 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识。 这种心态制约了论文质量的提升。加之长期以来, 成人高等教育的毕业论文工作基本是照搬全日制高 等教育的传统标准和模式,针对性不强,导致部分 学生畏惧心理凸显,难以激发写作兴趣,甚至出现 毕业论文抄袭、下载或请人写作的现象。
(二) 知识结构系统性弱
成人学生经过实际工作,知识的运用和技术的 选择上有了明确倾向性,也就是工作中常用的知识 和技术熟悉、熟练,不用的生疏甚至遗忘,知识呈 点式或间隔状态分布。由于本身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知识结构不合理,运用能力不强,导致论文写作时 很难将系统性的问题表述清楚。根据多年的统计分 析,65%的学员论文存在结构混乱、逻辑不严谨、 条理不清楚等问题。
(三) 实践性和技能性突出,理论水平不够
成人学生在研究和撰写论文中,表现出个体实
践技能性突出的环节准确透彻、论证严密,而不熟 悉的环节显得脆弱,论文忽深忽浅,知识运用不在 同一层面上,削弱了学术论文的特性。据统计分析, 有55°%左右的论文存在口语过多、专业性表述不 清、参考文献引用欠缺等问题。
(四) 毕业论文教学与指导不力
由于学生本身文化基础薄弱、专业理论水平不 高,加之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均安排在最后一个学 期,课时较少,以及教师在讲解时往往只从自己的 专业角度进行分析和引导,难以与学生的工作实践 及其专长有效对接,导致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灵 感,无法有效达到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目的。
(五) 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不到位
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教学管理部门联 合指导教师来共同实施的,从选题到收集资料、做 实验、做调查,到论文的开题、撰写、修改、评阅 直至毕业答辩,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流 程规范,不能马虎从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 些环节和流程都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教学管理部门 更多地关注最后的结果,却忽视了对于决定论文成 败关键的中间环节的管理。管理部门的过程管理不 到位,毕业论文的程序和环节就不可避免地或多或 少流于形式,自然影响其质量水平。
三、根据成人学生特点,提高论文写作质量的 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论文是对其综 合素质和能力的整体评估,是获取毕业证的前提条 件之一,还是在工作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所形成 的能力进行实践的基础。其次,指导教师必须提高 对论文指导工作的认识,应结合成人大学生的特点 和基本情况积极有效地进行论文指导,这是全面提 高毕业论文的关键。最后,教学管理部门的认识提 高是论文整体质量能否提高的保证。因此,需加强 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领导,把毕业论文工作提高到与 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并重的地位,真正认识到毕业论 文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重要性。
(二) 创新论文评价模式
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工作经验和人生阅历较 丰富,职业性特点突出,专业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动手能力较强,但工作、家庭压力重。因此,必须 根据其学习特点,认真总结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 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成人大学生工作实际为基 础,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结合为主 要内容,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适应成人大 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 改革毕业论文写作的教学手段和方式
据统计,2008年以来,有85%左右来自于生 产一线的学生从未写过专业论文,不知道论文的格 式、基本要求和标准等。针对这种情况,首先应改 革教学计划安排,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由最后一个 学期提到第三学期进行,便于让学生尽早掌握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标准和要求。第二,应加大毕业 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课时数。传统的面授课时安 排仅为8学时,对于论文的基本格式都不掌握的学 生来说,明显偏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合理的 课时数应为20— 24学时。第三,科学合理把握教 学重点。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要求、论文结构、论 文选题、论文材料收集、论文撰写等应作为面授教 学重点。第四,改革教学手段,采用参与式教学方 法。授课教师要认真总结和分析成人大学生毕业论 文容易出现的问题,利用典型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学,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现教学目标。
(四)多管齐下,加强论文写作引导
毕业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是作为引导、规范 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基础,专业基础课程、专 业课程是启发学生写好论文的保障。仅仅依靠课程 面授教学难以解决学生论文写作的全部问题,无法 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毕 业论文写作课程面授教学模式,各门课程的教学应 以基本知识点为基础,以专题论文写作为主线,课 外作业安排相关课程的专题调研以及实践报告,并 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论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进行撰写,任课教师进行认真点评,共同分析存在 的不足和需要补充、完善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选 题、收集资料、论文撰写等水平。另外,面授教学 时,及时提供论文写作指导教师名单和基本信息, 指导教师以课程面授教师为主,搭建师生相互交流 的平台,增强学生论文写作的信心。经不完全统计, 2008年以来,西南林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贵州分院 采用以上模式,有40余人在相关学术刊物公开发表 文章,毕业论文一次通过率达到70%以上。
(五)强化毕业论文全过程管理 加强对毕业论文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把毕业论 文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位,是保证毕业论文质量的核 心。第一,要选配好指导教师,强化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有效指导是提高论文质量的 重要保证,指导活动贯穿于论文写作的每一个具体 步骤。要求指导教师从学生选题、查资料、调查、 实验,到论文开题、撰写、修改、定稿等全过程进 行引导。第二,应规范论文评审意见。根据成人大 学生的特点,对于论文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 点评,尽量详细地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第三,充 分利用电子网络,及时反馈论文评审意见。传统的 论文评审是由学生打印好毕业论文邮寄到学校-学 校分发到论文评审指导教师-评审指导教师将论文 评审意见反馈到教学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将论 文评审意见邮寄到学生。不仅耗时,而且沟通不畅。 因此,应充分利用电子网络,改革评审手段和方式。 另外,严格毕业论文答辩,不仅能为毕业生相互学 习提供宝贵机会和平台,也能有效杜绝论文抄袭或 请人写作现象的发生,有效保证论文的真实性和质 量。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因简单、封闭、单一,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职业胜任力以增强学生在公共部门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目标改革创新公共管理教学模式,对培养未来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指标,建立胜任力模型,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指南。通过对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整个培养体系,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践体系,发挥公共部门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开发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
[关键词]
公共管理类;职业胜任力模型;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是指对于准备进入职场的大学生所必备的胜任要素的总和。当前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其实质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与错位,大学培育标准与社会用人需要不一致。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把职业胜任力这一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要素引入高等学校教育培养计划之中,提前获取职业生涯所需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许可以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一条捷径。特别是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因简单、封闭、单一,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职业胜任力以增强学生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以此为目标改革创新公共管理教学模式,对培养未来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内涵
自麦克兰德(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除了应用于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外,其他学科也对此进行研究,深化了职业胜任力的内涵和外延。麦克兰德的胜任力是指在工作和有关情境中,帮助个体取得成功的决定性的、基本的个体特征[1]。一般认为,胜任力是指绩效优异者所具备的一种特质,包含能力、技能以及知识。进一步的研究深化了对胜任力的理解,是指在特定工作场景下员工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关键特征,比如价值观、动机、知识、技能甚至个性,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其职场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其职业胜任力包含了未来就业所需要的各种胜任要素的总和,既有专业素养,又具备工作能力;既有潜在能力,又能付诸实际。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表现为进入职场的一种素养,包括基本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某种职业的技能、对职业的基本态度、所表现出来的职场行为;二是从事某种工作的能力,既包含从事各种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又包括从事特定工作和岗位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三是既包含寻求工作的能力,又包含工作中能体现优良业绩的技能。
二、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利力
开发的前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中国后对企业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教育体制的特殊原因,高校引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相对较晚。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了个人目标、组织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考量,通过对个体主观因素的测定和分析,考虑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选择合适的职业目标,以此制定分阶段的执行方案。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个体正确认知自我和社会,提前做好职场准备。特别是对于面临就业难的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先决条件。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等到即将就业才开始,应该从进入高校的第一天就开始进行。不仅仅只是规划大学期间的,也要对未来职业生涯有个初步愿景,关键是把二者很好地进行接轨。整个大学职业生涯规划包括三个过程:一是打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主要是认真学习公共文化知识以及专业基础知识;二是树立职业发展目标,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空间,熟知公共部门对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三是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国家公务员制度课程,能够使每个专业学生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了解政府部门的岗位分析,了解公共部门的用人之道。
三、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日趋复杂化,公共管理的不可治理性大大增加,这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对从事公共管理的人员素质和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明确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必要明确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关键指标,通过对这些关键特征进行识别,才能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指南。如何识别胜任力,关键是建立胜任力模型。胜任力模型实际上是为了实现绩效目标而所需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如何建立模型,一般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EventInterview,BEI)。该方法通过对被访谈者在职业生涯中最成功和最失败的三件事的回顾,探察访谈内容中所表现出来的该访谈者的胜任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该工作角色中优异者和表现一般者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以此确定工作角色的胜任特征模型。为了建立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模型,我们对已就业的公共管理专业毕业生、部分党政机关以及专业教师进行了半结构化的访谈。通过半年多的持续性访谈,结合已有文献的检索总结,根据互斥性、相关性和完备性要求,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初步形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七个基本指标:业务知识、管理技能、社会交往、业务能力、精神风貌、身心特征、成长导向。内容分析最终得出一个七维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生职业胜任力的概念模型。每个胜任力指标又包含若干个胜任力二级指标。
四、公共管理类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开发方案
根据公共管理类专业的特点,结合公共部门的实际情况,从公共管理类专业胜任力模型的要素出发,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运用公共部门场景模拟和现场实践,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具备未来公共管理者的胜任力。具体而言,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整个培养体系。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涵盖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具备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要素。国外一些高校的实践表明,只有将所有的模型指标整合到培养体系之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将职业胜任力模型指标植入培养体系,首先是根据模型指标,结合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以及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实际状况,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拓展课、实习实践课等课程和实习体系,课程改革是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和课程方法的系统变革[2]。保证所有培养方案都与职业胜任力密切相关,最终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其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封闭在学校,而应该由学校和公共管理部门通力合作,从公共部门的现实需求出发,课程设计与人才培养方案有必要邀请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参与。同时,通过举办各种论坛聘请公共部门领导开展专题讲座,甚至直接聘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为学生授课,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也可以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第二,构建以提升职业胜任力为目标的实习实践体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培养必须定位于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地方治理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实习实践学时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可以把职业胜任力的模型指标分解到相对应的实习实践中去,设计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两大模块。校内实验模块主要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购置公共部门管理的实验教学软件,通过软件平台的仿真实验模拟公共部门系统的运作,比如电子政务系统、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系统、社会保障模拟系统等,利用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平台,把公共部门搬到高校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模拟熟悉公共部门的运作流程,运用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结合[3]。全面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业务知识能力和管理技能,从而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校外实验模块主要通过参与公共部门实际工作,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习实践,可以把学到的公共管理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发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南和写作方向。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结合既强化了对公共问题的深刻认识,又拓展了实际动手解决现实问题的技能。第三,发挥公共部门在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未来职场在公共管理部门,因此提前邀请公共部门介入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提升他们职业胜任力的重要一环。首先,培养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入学之后,组织他们参观和认识公共部门,特别是通过认知实习,选择参观诸如政务服务中心等有代表性的公共部门,初步了解公共部门的职能、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行为。选聘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加以介绍,边参观边了解边学习,可以通过座谈会、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为加强对整个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破除校内外之间的藩篱,将公共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士请入校园,为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座谈会、现场问答等。形式可以多样,人员可以因专题而异。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和公共管理的现实需求进行讲座或对话,使学生知晓当前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了解公共部门管理的前沿,掌握公共管理的方法技巧。这种形式既严肃又活泼,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现实对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校外课堂,学生也乐于接受。最后,学校与公共管理部门开展联合培养,合作开发公共管理类大学生的职业潜能。组建联合培养委员会,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课程的安排、实习实践的落实等进行讨论,公共部门可以安排大学生进行实习和就业,学校可以为公共部门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促进双方合作共赢。对于公共管理类大学生来说,在公共部门工作期间的宝贵经历可以使他们尽快适应公共管理新常态,获得一定工作经历和从事有价值的工作,从而提高对自身能力、特性、态度和就业潜能的洞察力。
[参考文献]
[2]王行靳.基于职业胜任力的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嵌入路径[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