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铁路安全反思材料

铁路安全反思材料

时间:2022-03-20 08:49: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铁路安全反思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铁路安全反思材料

第1篇

一个事物存在是有其道理的,一个岗位的存在也是因为它是社会所需要的,段长主任的岗位很重要,变配电值班员的岗位也是很重要的,虽然我们的工作平时看起来很清闲,但是一旦发生异常情况,我们就要在第一时间处理故障,减少事故停电的时间,尽快恢复供电,不然就可能影响行车,打乱路局的运输秩序。比如所三月份高压保险熔断的事,因为监盘认真所以处理还是比较及时的,防止了断路器跳闸。如果我们的值班人员工作不认真,就很可能无法发现事故预兆,当发现的时候很可能就是跳闸的时候了,那么肯定会影响接触网供电的,也很可能影响行车,大乱局运输秩序。所以,我们的岗位也是很重要的,不能轻视,我们都应该珍惜自己的岗位。

作为变电所的所长,是兵头将尾,更应该发挥好自己的带头作用,但是当所长已经一年了,我身上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在宣传局及段宣传形势时常常不到位,安全压力传达不到职工,有些职工在工作时仍然非常懒散,责任心不强,记录填写错漏经常发生,班组工作职责执行也不认真,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2、好人主义严重。 当所内发生违章违纪或工作不认真的情况,都是以批评教育为主,很少考核,因为想着大家工作还是比较辛苦的,钱也不多,能少扣一点就少扣一点,但是执行下来效果并不好,职工仍然懒散,踢一下动一下,还动的很不甘心。

3、安全规章不熟。平常自己学习安全规章比较少,对现场作业中的安全不能真正理解,使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有时候会出现无法发现不安全因素的情况,不能发现有怎么能排除这些隐患呢。

4、自己及班组成员与标准化作业的要求还有差距。看看任何一个事故分析材料,无不是由于违章蛮干造成或引起的,比如去年七月四日太原局的这起重大事故,就是由于司机违章睡觉,交由学习司机操纵列车,但学习司机也在操纵时睡觉,才造成三死一伤的货物列车冲突重大事故。这个一方面看出他们的安全意识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他们在日常学习规章制度时肯定不认真。由此想到我们自己在平常工作中对规章制度的学习也很不够,因为班组成员在日常值班中好事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行为,而我对班组的业务学习抓的也不够紧。平常学习安全规章的力度不够,对现场作业中的安全不能真正理解,使自己的安全防范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特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稳定事关车站改革发展的大局,事关每名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安全意识树立不牢,必然给我段的安全生产造成隐患。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安全规章、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确保本部门的安全稳定,保证我段改革与发展的长治久安。

2、 落实安全责任,做好本部门安全工作。今后的工作,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加强自己在本部门工作中的兵头将尾工作,克服好人主义,要认识到对他们不严格就是对安全不负责任的表现。

第2篇

刚才,树新书记对我局开展"感动**铁·杰出新闻人物"评选表彰活动进行了全面回顾。评选活动带给我们的经验和启示,尤其是创建精品工作的几点启示,对全面深化"争创全路一流铁路局"工作,确保安全生产稳定有序,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安全生产功臣"学习宣传活动,是继"感动**铁"评选活动成功举办之后,我局开展的又一个全局性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这项活动,是路局、局党委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有益实践,也是动员全局干部职工以"安全生产功臣"为榜样,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的重要举措。下面,我就推进"安全生产功臣"宣传学习活动,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认清"安全生产功臣"宣传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

确保安全生产,是我们建设全路一流铁路局最核心、最关键、最根本的要求。搞好安全生产,归根到底要靠广大职工的责任心,要靠广大职工主动认真负责的行动。近年来,路局、局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努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确保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可是,改革深入推进、利益关系调整、社会环境变化、以及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对职工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干部职工中存在的疑点、热点问题比较多,对运输安全产生不利影响。事故教训告诉我们,任何思想上的懈怠,都能导致工作细节上的疏漏,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全路运输安全座谈会上,部长提醒我们,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也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我们必须坚持"依靠"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权益,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打牢安全工作的群众基础,调动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唱响运输安全主旋律,是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

局党委和路局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开展"安全生产功臣"宣传学习活动,就是要借助这些"安全生产功臣"的典型事迹和负责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以"安全生产功臣"为榜样,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消除安全隐患,预防事故发生,把"安全生产功臣"的个体行为,转化为群防群守的共同行动,激发全局上下"学习安全功臣、岗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在全局形成崇尚"安全生产功臣"、争当"安全生产功臣"的良好局面,筑牢安全生产堤坝,为建设全路一流铁路局提供最强有力的保证。

第二,扎实推进"安全生产功臣"宣传学习活动

"安全生产功臣"的宣传学习活动将贯穿全年、覆盖全局、涉及各个系统。活动大致分成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是确定宣传对象。由局党委宣传部和局安监室负责,从去年以来因防止事故受到路局通报表彰的人员当中,根据防止事故的性质,选出工作负责、认真主动、事迹突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安全生产功臣",作为宣传学习对象。各站段要对本单位去年以来受到路局表彰的"安全生产功臣"进行认真筛选,选取在安全生产上一贯表现优秀的人员,及时向局党委宣传部提报名单及相关简要事迹材料。要确保选出的人员真正具有代表性、先进性,让一线职工学习有榜样、赶超有标准。每月25日前,局党委宣传部会同局安监室制定次月"安全生产功臣"宣传学习计划,及时向《中原铁道报》、局有线电视台及相关站段进行通报,各有关单位及早准备所需材料,确保及时准确宣传到位。

二是深入挖掘事迹。按照路局每月的"安全生产功臣"宣传学习计划,《中原铁道报》、局有线电视台等局内媒体,要组织骨干人员,深入到"安全生产功臣"的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面对面的采访交流,深入挖掘"安全生产功臣"在消除隐患、防止事故、确保安全等方面的典型事迹,总结和提炼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闪光点,归纳提炼出具有深刻内涵、短小精悍、富有哲理的安全格言,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同时,"安全生产功臣"所在单位要及时做好功臣事迹材料、工作照片、岗位格言及音像资料等内容的收集整理,积极主动地配合报、台做好采访报道工作。

三是集中宣传报道。一方面《中原铁道报》、局有线电视台要固定版面、固定播出时段,开设"安全生产功臣录"专栏。《中原铁道报》要在重要位置,陆续刊登"安全生产功臣"的先进事迹、工作照片、岗位格言,以及"安全生产功臣"的同事或领导的相关评价,增强"安全生产功臣"的影响力;局有线电视台要在"铁路新闻"节目中开设专栏,连续播发"安全生产功臣"防止事故的典型事迹,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另一方面《**铁政工》、"网络政工"、《班组园地》等局内媒体,要同步开设专栏,以"封面人物"、"特别关注"等形式,对"安全生产功臣"的先进事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报道。此外,各基层单位要充分运用板报、橱窗、展板等宣传阵地,通过单位内部局域网、自办刊物等方法手段,组织做好"安全生产功臣"的宣传报道,形成舆论强势,强化职工群众"防止事故当功臣,违章蛮干成罪人"、"安全是遵章者的光荣花,事故是违章者的耻辱碑"的安全责任意识,营造宣传学习"安全生产功臣"的浓厚氛围。

四是及时巩固成果。在整个宣传学习活动过程中,由局党委宣传部负责收集"安全生产功臣"相关材料,适时编撰出版《****铁路局安全生产功臣录》一书,作为职工安全教育的重要资料,下发到各单位组织学习。要把宣传学习"安全生产功臣"作为宣传工作季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抓好检查指导,解决宣传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单位宣传学习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深化宣传学习活动,真正让"安全生产功臣"的精神在全局发扬光大,推动全局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

第三,确保"安全生产功臣"宣传学习活动实效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组织。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功臣"的宣传学习,充分认识到宣传学习"安全生产功臣"对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以及打造精品站段、建设一流铁路局的巨大作用和重要意义。要加强组织,把"安全生产功臣"的宣传学习作为对干部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按照路局的计划安排,结合"安全生产功臣"的不同特点,制定出详细的安全生产教育工作方案,抓好贯彻落实,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精品报道,增强"安全生产功臣"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是紧扣中心,抓好结合。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宣传学习"安全生产功臣"与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全路运输安全座谈会和经营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全局领导干部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化安全生产"大反思、大检查"活动结合起来,与争创一流铁路局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引导职工群众对照"安全生产功臣",认真反思和查摆自身问题,把学习"安全生产功臣"的热情,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技术纪律,落实作业标准,大力排查和整治安全隐患,真正形成"人人学习功臣、人人争当功臣、人人保证安全"的生动局面。

第3篇

“诚信铁路”对外就是诚实、守信地为旅客货主提供铁路运输优质服务,其内涵包括:服务理念体现人文精神;服务承诺“言必行,行必果”;服务设施以人为本;服务质量满足旅客货主需要。对内就是工种、工序之间负责守信;上下级之间服务守信;干部群众之间承诺守信。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全体职工牢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牢固树立“诚信为荣、诚信兴企”的行业理念,塑造“诚信到岗位,满意在铁路”的良好形象,为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道德支持。

对于我们电务系统来说,“诚信铁路”建设的内容应该是:树立安全意识,为运输生产提供规范的生产过程;树立质量意识,为运输畅通提供优质的设备质量;树立服务意识,为上帝(即设备使用部门)提供优质的服务。对于每个电务职工的具体工作岗位而言,涵盖安全、质量、服务、管理、经营和联劳协作等多方面的相关工作职责和业绩。例如安全零违章、作业零违纪、质量零缺陷、设备零故障、服务零投诉、管理零失误、经营零差错等。“诚信铁路”建设的落脚点是加强诚信岗位实践,并且贯穿于“诚信铁路”建设的始终。因此,我们电务部门要按照铁路跨越式发展要求,以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为基点,紧密结合本职工作和岗位实际,发动职工把道德的“大规范”细化为岗位上的“小理念”,全面开展以“诚信岗位零缺陷”为主题的诚信实践活动,使职工在安全、质量、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忠诚于本岗,信守岗位承诺,做到尽职尽责,无任何疏漏、差错或不良反映。

为打造一支诚信职工队伍,我段重视对职工诚信品质的培养,采取有力措施,在干部职工中大力开展“诚信铁路”建设系列活动,积极为铁路电务系统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道德支持。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及时转变职工思想认识。我们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将“诚信铁路”建设作为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党政工团重要议事日程,齐抓共管。在全段干部职工中深入开展“诚信兴企”的集中教育,在发放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辅导材料的基础上,编发了《襄樊电务段职工职业道德规范》和“诚信铁路”建设宣传提纲以及学习问答,发至各车间(科室)、班组和驻站点,对“诚信铁路”建设的目的、意义、任务、要求进行了广泛宣传,并组织职工开展如何做一名诚信职工的大讨论。使大家明确诚信道德内涵,增强诚信道德意识。利用“”、职工政治学习日,组织职工座谈、辩论、巡回演讲和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每个工种、岗位。同时,段《襄电信息》开辟了“诚实守信”教育固定专栏和“点将台”,每月陆续刊登“诚信岗位”的典型事例,开展“点将”畅谈诚信岗位的心得体会及问题、建议,并利用板报、橱窗、段局域网等宣传阵地,大力营造有利于“诚信铁路”建设的舆论氛围。通过广泛的宣教活动,使职工认识到“诚信”对于铁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诚信铁路”建设涉及的不只是窗口单位,与我们电务职工也是息息相关的。

二、大力开展有形化创建活动,不断把“诚信铁路”建设引向深入。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书记、段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二是坚持将“诚信铁路”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明确了以“教育与管理并重,宣传与示范齐抓”的工作思路和党政工团同上载体、逐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并制定了群众性的“诚信铁路”建设创建活动的实施细则和奖惩办法。三是制定了段《职工岗位诚信规范》,大力开展了以“诚信岗位零缺陷”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结合近期全分局开展的“安全回头望,大讨论、大反思”活动,由段领导分别到所包保的车间、班组,针对安全生产和设备质量上存在的管理要求不严等薄弱环节,组织干部职工联系实际,对“岗位缺陷”进行“会诊”,查摆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其危害展开讨论,逐人制定实现“零缺陷”的整改措施。同时,结合党员“创岗建区”和双文明竞赛活动,在全段开展了评比“诚信岗位”先进职工和典型事例,选树“诚信襄电形象大使”和“诚信示范岗”活动,共选树“诚信襄电形象大使”11名,推荐分局命名3名;“诚信示范岗”57个。同时大力弘扬“诚信铁路”建设中的好人好事,提高职工诚实的道德修养水平,升华职工守信的道德境界,努力打造诚信品牌,把“诚信岗位零缺陷”实践活动引向深入。今年10月份,我段顺利实现了全月无任何信号故障的好成绩。

三、完善考核机制,规范“诚信”管理。打造诚信品牌过程中,我们坚持实行“四纳入”、“四同步”制度。即纳入段职工教育年度规划;纳入领导干部任期责任制和各级干部的岗位职责规范;纳入“五好”党支部创建和自控型班组建设内容,纳入干部落实机制和双文明竞赛;每月(季)与安全生产、政治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评比、同奖惩。同时把“岗位诚信”考核结果在段局域网和《襄电信息》上通报。

四、结合‘到、入、进”活动,不断拓展创建内容。我们把“诚信铁路”建设延伸到职工家属领域,进一步深化了活动内容。年初,段工会与每位职工家属签订“诚信铁路”建设包保合同,定期检查、评比、表彰“诚实守信”的好家属、好婆媳、好家庭,引导职工家属自觉地把“诚实守信”落实到岗位,融化到家庭生活之中。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四有”职工队伍建设,促进了内部治安和安全生产稳定。

五、培养职工掌握本岗位所需要的业务技能,以诚信回报企业。打造一支诚信职工队伍,是21世纪铁路参与市场竞争的必备手段。段党委在培育职工诚信品质的同时,高度重视对职工的业务素质的培养,积极鼓励职工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演练、技术比武活动,在全段营造了良好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氛围。例如段职工技术比武、党员技术比武、青工技术比武和团干技术比武。2000年至2004年,我段共有55名青年职工在铁路局和分局的职工技术比武活动中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我们通过技术比武活动提高职工的反应能力、分析能力、控制能力和协调能力,为职工的成才搭建平台。通过练兵比武活动进一步促进了职工业务素质的提高,为职工以诚信回报企业打好了基础。

六、注重运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职工群众。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这是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式。我段通过“宋伟”、“老黄牛”、“小站老阳”等典型事迹的弘扬,提高了对弘扬“诚实守信”精神风尚的宣传效果,让群众感到先进典型真实丰满有血有肉,可亲可敬可信可学。通过不断发现和总结各方面的先进典型,使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全段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在典型的选择上,我们注意把“精英”典型和“平民”典型结合起来,让职工从身边的凡人小事上感受到不平凡的精神,自觉地向他们学习。宋伟同志是在我段和分局都广为人知的先进典型。他十几年如一日,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恪守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始终以“勤奋、踏实、严谨、敬业”的工作理念对待每样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对设备精检细修,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施工和生产任务,2003年被授予分局“十大职业道德标兵”荣誉称号。而在《人民铁道》、《中原铁道》、《鄂西铁道》等报刊上发表的《老黄牛》、《小站老阳》等就是反映“平民”典型的通讯报道。“老黄牛”指的是我段随州车间安陆信号工区的一名老信号工何子玉,他干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一丝不苟,每天早上班,晚下班。在遇有工作条件艰苦或技术难度较大的时候,他总是自己钻研、反复试验,不断与车间和段技术部门沟通,圆满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施工和维修任务。“小站老阳”指的是我段谷城车间劈柴沟站的一位老党员阳帆,他是70年代毕业的老中专生,和他在一起工作的人走了一批又一批,而老阳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默默无闻地扎根山区20多年。他没有丰功伟绩,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岗位诚信和确保安全稳定的诺言。正是这些先进典型人物的模范事迹,一次又一次地感染着我们的干部职工,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诚信铁路”建设的活动中,为铁路运输安全畅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4篇

一、脐济客运专线引发的安全隐患

2007年、2008年在胶济线上发生了一系列影响列车行车的安全事故。2007年9月16日,在胶济线昌乐至潍坊西间下行线成路基坍塌,导致运行至此的27309次货物列车机车及机后部分车辆脱轨颠覆;2008年1月23日,从北京开往四方的D59次动车组列车,在胶济线安丘至昌邑间时,撞死18人,撞伤9人;4月28日凌晨,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胶济铁路王村至周村时,第10-17号车厢脱轨、颠覆,并侵入了上行的另一条铁轨,后与迎面开来的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列车避让不及,导致了72人死亡,416人受伤。这几起事故的发生都和胶济铁路客运专线(以下简称胶济客专)的施工有关联。

胶济客专2008年5月18日开通运营,在其一年多的施工建设中,除上述所列的三次大事故外,还断断续续出现过一些影响列车行车的、范围小的安全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不仅反映出胶济客专的安全管理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营业线施工安全隐患多,安全风险高,安全压力大,特别是目前铁路线上运行着时速200km的动车组。因此如何抓好营业线的施工安全是其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二、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胶济客专施工的一名建设者、一名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建筑施工企业应从如下几方面做好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

1、抓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从人入手,灌输安全思想,增强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氛围;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系数,减少愚昧无知;严格各项管理,强化惩处措施,实施有效监督;建立安全机制,强化安全责任,落实目标管理。

铁路系统是半军事化的管理系统,邻近营业线施工有它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遵循行业特有的程序、规则和要求。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全员安全培训,绝不能走形式、走过场。特别是对那些直接在营业线上作业的施工人员,要坚持考核上岗。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管理工作,必须有一套完善的机制,要严格过程管理,实行安全责任目标制、安全生产终端责任制、安全包保责任制、重点工点监控卡控销记制等,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经办,谁负责”的原则,逐项、逐级、逐人明确目标,把领导责任、主要责任、直接责任量化到岗、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各级管理部门要加大营业线施工安全的检查和监控力度,重点部位要专人盯控,杜绝营业线作业上的监控薄弱点。所有这些权利和责任都要与施工人员的利益挂钩,直接与考核工资挂钩。

2、抓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坚持方案先行

施工前,编制周密细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制定专项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开展安全预想,制定应急预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施工方案报批程序逐级上报、逐级审批、逐级交底,尤其对底层的具体施工作业人员,安全交底一定要到位。

施工方案是施工的指南和基础。营业线施工,主要看方案是否正确、合理,是否对营业线扰动最少,是否按照程序通过了各设备管理单位、各配合部门的审核。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现场情况的变化施工方案可能要调整,应及时办理相应的变更手续,确保现场施工按照调整后的方案执行。技术交底是方案执行的重要手段,交底可确保每个施工作业人员和现场安全防护人员均深刻理解和体会交底内容,减少施工的盲目性,增加安全系数。

3、抓施工安全管理,必须遵循管理程序

遵循管理程序就是要严格遵照铁道部及工程所在路局的有关安全管理办法及建设程序,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在未得到相关部门确认与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未到之前,绝对不能盲目施工。

营业线施工是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设备使用和行车安全的施工,它有别于其他施工,具有“八多三难”的特点。即施工管理级别多,牵涉部门多,协调单位多,审批手续多,生产限制条件多,施工要点多,不安全因素多,安全防护员多;施工组织难,安全卡控难,计划变更难。据此就要求我们施工时必须执行有关的管理程序,尤其是《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根据施工单位多年的施工经验,营业线施工必须坚持“八不准”即: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施工单位不准在营业线上施工;未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的施工项目不准施工;不登记要点不准施工;领导不到位不准施工;监理人员不到位不准施工;设备管理单位配合人员不到位不准施工;未制定安全措施和防范预案不准施工;擅自变更地点、扩大影响范围和增加项目不准施工。

4、抓施工安全管理,必须配足安全要素

配足安全要素就是对安全防护的方案、安全设施、施工作业及安全防护人员、施工机料具及应急储备等各方面按照施工方案配备充足,在资金上要有足够的保障。

项目是企业独立的核算单元,企业对项目管理最终是通过责任成本核算实现对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项目经理是企业在项目上的法人代表,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的赢利与亏损,项目经理在对项目生产要素配置和动态管理过程中应时刻考虑成本和利润。按照目前的铁路概算定额,工程项目的赢利空间本来就不大,项目经理为了取得较好的利润,除了在管理上下功夫,以外还降低成本,尽量地减少投入,这样就不排除个别项目经理在安全投入上降低标准,造成安全防护员配置不足,安全设施简陋,防护措施单薄,应急设备不足等等。

5、抓施工安全管理,必须明确劳务用工管理模式

明确劳务用工管理模式就是要明确基层施工作业队的管理模式。根据企业多年的施工经验,结合铁路施工的特点,采用“工序分离、工费承包,统一供料”的管理模式。

施工基层作业队主要以架子队为主,换句话说就是以施工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作为施工作业的管理与监控层,以劳务企业的劳务人员以及与施工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其他社会劳动者为主要作业人员的工程队。架子队设置专职队长、技术负责人,配置技术、质量、安全、试验、材料、领工员、工班长等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架子队主要组成人员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他们具有相应的作业技能,并经过岗位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领工员、工班长同时必须具备相应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施工实践经验,其人员数量必须满足施工现场生产管理、各施工环节和过程不间断监督的需要。

三、对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1、安全、质量、进度与效益四者的关系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效益,而质量和进度是获得效益的直接保证;业主最关心质量,但对于工程进度也有量化的要求;安全则与现场施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若质量、进度和效益没有控制好,可以通过返工整改、加班加点、索赔与补偿等方式加以弥补。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其后果常常伴随着施工人员的伤亡,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进程,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一般来说,只要项目经理能够把企业利益和广大职工利益统一起来,全面思考工程中的问题,那么在保证质量、进度、效益的同时,安全是不难做到的。但往往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打破了安全、质量、进度与效益的一个平衡的态势,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2、按章办事与灵活机动的界限

营业线施工,最重要的就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办法组织施工,不能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什么时候干就什么时候干,但按程序办事,就需要办相应的手续,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使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项目管理又要求高效快捷,灵活机动,管理者们往往为了直达目的简化程序和手续,结果就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胶济线的“1.23”事故以及多次挖断电缆事故就是这样。

3、开展安全活动流于形式

胶济客专自开工以来就开展了“三项治理活动”和“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的安全大检查,要求各参建单位重视安全生产,结果还是发生了“9.16”事故。为吸取事故教训,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重大基础设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但不久又发生了“1.23”事故;事故发生后,在胶济客专参建各单位及济南局全局上下开展了“劳动安全专项检查”活动,之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4.28”事故。这不仅仅是在铁路系统,全国的安全形势也是如此。本次事故后,全国都掀起了抓安全生产的,轰轰烈烈地开展 “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及“安全生产百日督察专项整治行动”等,这些活动涉及到国家的各行各业,结果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又发生了 “6.13”特别重大炸药爆炸事故,这只能说明企业对安全活动、安全检查仅流于形式,走过场,安全预想不到位。

4、“两个关系”的处理

要抓好安全生产还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以人为本”和“从严管理”的关系。在管事的同时先管人,管人的同时先管思想。在目前的项目管理中,一般都采取规范化管理和准军事化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淡化和忽视,有的项目甚至没有书记,项目管理者只一味地抓产值、抓效益,忽视了职工的思想状态,不能及时地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及生活上遇到的各种难题,项目生活单调缺乏活力,以致职工的工作热情不高,心情不舒畅,必然埋下安全隐患。二是处理好“思想教育”和“机制建设”的关系。项目管理要做到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同时到位,奖罚同时到位。

第5篇

Abstract: With the growth of cit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rain speed, some new ideas for the design of the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came up. The city traffic, energy-saving,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scale are considered comprehensively in the current design of the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How to design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considering these factors with the personal understanding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高速铁路 客站站房 设计 发展趋势 交通枢纽

Key words: High-speed railway, railway passenger station, design,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traffic hub

中图分类号: U238文献标识码: A

1 前言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方案(2008年调整)》,至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其中客运专线也将达到1.6万公里。截止到2012年底,已经建成京沪高速、京津城际、石太、武广、京石、石武、哈大等15条时速250km/h及以上的高速铁路,同时仍有津秦、长昆等客运专线正在建设,并将在未来的几年内陆续建成,期间将会有一批高标准的铁路客站即将竣工。

在当下,铁路运行速度不断提高,城市公交和轨道交通日趋成熟,旅客服务水平和手段不断提升,在这种前提下铁路客站的功能和定位也发生了改变。本文结合对现有铁路客站的设计实践和调研总结对现有条件下中小型铁路客站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出可参考的思路。

2 铁路客站设计现状

2.1 国外铁路客站现状

目前国外铁路站房的建设已经进入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始于上世纪70年代,这四十年内世界经济不仅发展快速,同时也进入互相融合的阶段,各个国家所遇到的问题也在向不仅仅局限于本国或周边国家,而是体现在“全球性”上,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降低运输成本,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这一问题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恰在这一阶段,铁路运输以其高速度、高效率、高环保、高安全等特点抓住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内,新型铁路技术的研发获得了巨大进步,各种新型高速列车技术相继出现,其特点是速度快、能耗低、安全准时。其中较为成熟的代表有:日本的新干线、法国的TGV和德国的IGE等。这种新技术出现的同时也孕育了新型的铁路客运站房。与之前的客站相比,这个时期的客运站房在选址时更注重的是与城市公共交通、公路、水运、航空等交通设施的搭配与协调,形成了更加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而铁路客站也已经成为这个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时期建设的铁路站房,除保证其固有的功能之外还引入了许多新的建筑设计理念,如:在车站内部引入阳光、绿化等元素,并把这些元素组织到车站的各个功能空间中去;采用实用的大跨度结构,即新颖、实用,也反映出了高科技水平;对车站的各个部位功能设计更为人性化,尽可能为旅客提供方便,缩短旅客在站内的走行距离等。这一时期的铁路客站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进入了全盛的历史时期。

2.2 国内铁路站房现状

传统铁路客站受铁路设计规范和管理体制所限,仅作为铁路作业的场所,绝大多数是以候车大厅为核心组织建筑内部交通,利用室外广场组织交通转换。随着“客货分线运输”管理理念的提出,形成了新的设计理念:建设一批专供旅客列车行驶的路网铁路(即“客运专线”),其特点就是运量大、效能高,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在客运专线上列车最小行车间隔可达三分钟,列车密度可达每小时20列,列车定员可达1800人/列,理论上每小时最大输运能力最高可达7.2万人,能够实现高速度和高密度运输。这样大的运量给铁路客站的设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系统工开工建设铁路客站548座,其中有241座客站属于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这些车站在设计中在总结以往车站设计的同时借鉴了国外的成熟经验,在现阶段客运专线建设模式的条件下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国铁路发展的客站设计模型。

新型铁路客站在设计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综合体现“适用、经济、美观”的理念,贯彻可持续发展,“四节一保”(节能、节水、节地、节材、保护环境)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不再局限于铁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而是成为综合交通枢纽站,多层次、立体化地组织铁路与城市交通之间系统的衔接。

3 我国客专中小型客站发展趋势

3.1 明确现阶段客专铁路中小型客站的功能定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铁路客运运营管理理念的变化,新型铁路客站与原有铁路客站相比,其功能定位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原有“单一客运作业”和“城市大门”转变为“多元化的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说明了新型铁路客站在设计上更加重视其在城市综合交通中的作用,也体现了客站其本身的功能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例如,新型铁路客站站房在空间组织方面实现了多层面的一体化和立体化布局,而功能组成在城市属性增强的带动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等等。

铁路客站是铁路运输与城市之间的载体,协助旅客完成出行任务的必要场所。铁路客站由车站广场、客运站房、站场设施三部分组成。传统的铁路旅客乘车特点为“等候式”,即大量旅客在站内候车,候车功能区域需求极大;而随着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等一批高速度铁路的建成,铁路运营正在向“公交化”的趋势发展,其特点是开行密度大、正点率高,旅客乘车特点为“通过式”,即站房主要是为旅客的集散而服务的。客站的主要功能由“乘客等候区域”转变为“乘客通过路径”,因此客站的各种服务设施的设置也应由“管理型设施”转变为“服务型设施”。

未来的客站将会是一个以通过式的综合大厅为中枢,将各种交通工具三维交叉组织,融合各种旅客服务设施,共同形成的多种空间相互穿插渗透的立体复合布局方式的综合体。这种空间布局模式要求在流线组织上互不交叉,便捷合理,还要有通过性良好,功能空间的布局也要紧凑并且高效。

3.2要保持先进的设计理念

理念是设计的灵魂,先进的设计理念要求既要面对现实、适应当前需要,还要面向未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要既能体现继承与发展的统一,还要追求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更要满足时代与国情的统一。

(1)牢固把握客站设计的核心内涵。客站设计的核心内涵就是“以人为本,以流为主”。 “以人为本”是基础,它要求客站的全部设计都是以方便旅客为前提的。从总体布局规划到细部功能空间设计,都是以“为旅客提供方便、舒适、快捷的乘车条件,为旅客出行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为目标的。“以流为主”是目标,这要求对客站流线的设计应明确清晰、短捷通畅且互不干扰。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重点内容:一是站内空间环境设计,要留给旅客最大的空间、最便捷的通道和最好的环境;二是站内服务设施的设计,应着重注重候车环境的舒适性、乘降服务的便捷性、信息服务的直观性、商业服务的周到性;三是客站流线设计,应以“简洁顺畅”为原则,尽量缩短旅客换乘距离,避免旅客交叉流动。

(2)严格遵循“系统集成、整体最优”的原则,要以客站为中枢,实现与城市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各种出行工具的顺畅衔接。其重点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客站设计要与城市规划相互配合、互相融合,使得铁路客运与城市交通之间做到有效衔接;二是客站的广场、站房、站场设施这三大组成部分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从平面、空间关系上复合;三是组成铁路客站的各专业系统应实现统筹管理,各子系统既要保证自身功能完备有效,还要注重各系统之间的集成,以达到整体功能最优。

(3)要保证在未来一段的时期内能满足运输服务的要求;还要充分使建筑的环保性和节能性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确保其能经得住各种考验。这就要求客站的设计标准要有前瞻性,符合中国的国情;要求有完善的公共安全保障系统;要求广泛应用新的建筑、节能、环保技术。

(4)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全寿命成本,注重近远期结合,合理把握客站布局和规模。其重点内容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要合理确定站房规模,区分不同类型(线路标准、旅客流量)的站房设计标准;二是要综合把控近远期工程的结合,既要立足当前,解决近期的矛盾,也要着眼长远,兼顾远期的发展;三是要合理兼顾建设期的建设成本与运营期的维护成本。

3.3要融入城市交通系统

新型铁路客站功能定位的转化,要求客站设计要与城市交通系统进行融合。城市交通系统是指承担城市所需运输任务的各种交通方式的系统,各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转换与协调配合,构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它是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

以往铁路客站的设计可以称之为“城市大门”,在功能上更偏重于进出站、候车的功能,只注重旅客出站前和进站后的方便,却忽略了旅客在车站与城市之间的转换,由于缺少大量疏解旅客的交通设施与铁路客站衔接,客站周围的道路交通往往是十分拥堵。另外,我国铁路旅客客流具有非常显著的“峰谷”特征,旅客的出行时间上受节假日影响非常明显,极易形成“客流高峰”,这其中以春节为最。

现代客站设计应当结合公交、出租、地铁、私家车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立体交叉的交通流线。首先应当保证站房内部空间良好的流通性,在公共区域设置标识系统,缩短旅客走行距离;设计中还要强化公交优先原则,优先使用公交对铁路客站客流进行有效的集散,比如在靠近站房主要出入口的设施设置优先考虑大容量公共汽车,以缩短公交的换乘距离,又或者在进出站区的道路中可提供公交优先的专用道路或专用标志,以减少公交车进出站时间延误。

融入城市交通系统的客站,就可以通过在高峰期间增加与城市交通的换乘达到人群疏散和聚集的目的。

3.4 要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节能、环保是铁路客站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设计应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改善客站周边的微环境;还要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特性、设备采用等因素,进而对建筑能耗进行有效的控制。

我国土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亩,其中部分人口稠密地区已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人均0.8亩警戒线以下,节约土地资源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铁路客站建设用地应当遵循“空间集约化”的原则。站房空间的合理设计以及站房使用的合理高效,对于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的提升、城市交通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小型客站,应当重点突出“实用与简约”的设计原则。将多种客流的集散与换乘由平面布局转变为立体布局,建筑空间进而向垂直方向发展,在保证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依据不同标准铁路客站的客流特点确定客站的建筑布局与规模。

在传统的设计当中,客站是独立的,客站的建筑规模通过最高聚集人数确定,我国的客流的“高峰低谷”的特点造成这种计算方法计算出来的规模往往偏大,势必造成某些空间在大部分时间闲置,但是如果减小客站规模又会造成在高峰时期站房空间不足。在新型客站的运营模式下,以流通人数为基础确定车站的建筑规模的方法则更合理,同时引入“弹性空间”的概念,这样既可以减少建筑规模,功能布局也更加紧凑和高效。

客站设计还要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其能力既要满足现阶段的需要,也要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要求,但并不是说客站设计规模越大越好。随着铁路技术的进步和服务设施的改进,客站的压力将会来自“人流通过”能力,而不再是“旅客候车”,因此,不能片面的追求客站规模,而是合理确定客站规模。

3.5 要符合地方的文化特性

建筑除了使用功能之外,还有它的艺术价值,无论是它的象征、形式还是它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都是它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铁路客站同其他建筑一样,是工程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有机结合,理应体现出时代感和民族特性。

因此,在客站的设计当中,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根据所处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点,凭借建筑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塑造出一个具有永久生命力的空间艺术。

4 结束语

建筑设计的科学化、系统化是建筑设计现代化的必然过程。现阶段我国客运铁路建设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设计者在经历了建设、大量的建筑项目投产使用后,应当对已经建成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和反思。

新型铁路客站作为城市交通核心,是一种涉及多种复合建筑空间、复杂功能流线、社会与人的行为、心理以及空间使用与运营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实践。未来客站的设计既要对现有建成案例进行深入了解、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也要加快相关配合服务设施的科技进步,适应新形势下铁路客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平.“以通为导”和“以导为通”:我国中小城市高速铁路客站设计的发展方向.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7

[2] 郑健.中国铁路发展规划与建设实践.城市交通.2010(1)

[3] 张峰.合理确定铁路客站站房规模机投资控制的探讨.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1(7)

[4] 陈岚 韩林飞.法国高速铁路客站研究(四)——车站与城市的交通衔接.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10)

[5] 王麟书.关于我国铁路客站站房建设的思考.中国铁路.2005(11)

[6] 盛晖.中国高速铁路车站设计之我见.2007中国铁路客站基数国际交流会论文集.2007

第6篇

关键词:林业经济政策;租借林场;国有林;森林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031-03

政策是政府在一定时期采取的行政管理办法和手段,其约束性和强制性不如法规、法律,但是,近代黑龙江的政权更迭频繁,多是短命政府或伪政权,法规与法律朝令夕改,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其实质就是法律。一般来讲,行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取决于两点:一是自然增长的顺畅,二是国家政策的推动。黑龙江地广人稀,自然增长缓慢,国家法律政策的推动更显得重要。晚清末期以及民国前期颁布的林业经济政策中,尤以租借林场和国有林场的发放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为最。

一、租借林场和国有林场出现的背景

1896年,清政府与沙皇俄国政府签订《中俄密约》(即《御敌互相援助条约》),允许沙皇俄国在东北修筑中国东三省铁路(中东铁路),修筑铁路所需枕木、电杆、建筑材料都就近取给。光绪三十年(1904年),黑龙江铁路交涉总局与中东铁路公司签订《砍伐木植合同》。据此合同,中东铁路公司设立三处租借林场,滥伐森林。而大批的租借林场是俄国政府通过其财政部直接控制的中东铁路为了得到永久性的自己经营的林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与清政府签订的《伐木合同》条文中规定设立的。从此沙皇俄国得到了被视为铁路生命线的中东铁路沿线(主要在现黑龙江行政区划内)的森林采伐权。

北洋政府对国有林十分重视,但山河破碎以及政局的动荡,使北洋政府又无力经营东北森林。农林部鉴于东北国有森林资源丰富茂盛,沙俄和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垂涎东北丰富的森林资源,利用不平等条约在黑吉两省占有大量永久性的租借林场,而租借林场是清朝政府时期的林业经济政策,不仅既成事实,而且涉及外交,交涉棘手。若长此任予放弃,则中国国防与经济俱生为害,故而认定筹办林政,应从中国最著名林区入手。农林部于1912年12月11日公布《东三省国有森林发放暂行规则》20 条,以期合理经营此地区之天然林,增进国家收益,亦保水土之安定,国防之安全。1914 年8月8 日,农商部公布修正的《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

二、租借林场和国有林场发放的内容

大批的租借林场是俄国政府通过其财政部直接控制的中东铁路为了得到永久性的自己经营的林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历代森林史略及民国林政史料》记载:北满中东路一带森林权之丧失,始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黑龙江铁路公司与东省铁路公司订立伐木合同,兹摘录如下:

“第一条:东省铁路公司,在以下所指地段树木内只有砍各项木植材料之权。

甲、路铁自成绩成吉思汗站雅克山站,铁路两旁各卅五华里各树林。

乙、水陆在呼兰河内之诺敏河东岸至呼兰河西岸中间一带树林。其界限自此二岔河各至水源为止。

丙、水陆在松花江之北岸权林河中间一带树木。其界限自北二岔河各至水源为止。

第二条:铁路公司按在以上所指地段内砍备木植材料,运至铁路,核算价值,以每百分之八,认缴黑龙江省将军衙门官库票费,除铁路公司外,凡附近农民亦得砍伐自用木材,唯如有人欲在第一条所指地段内另外砍售,须与铁路公司商与,方可砍伐。

第三条:以上所指第一条地段内树木,其如何砍伐,铁路公司亦可允给商民砍伐,唯须由铁路公司按运至铁路核算价值。

第四条:以上第一条所指地段内树木,其如何砍伐,铁路公司自行设法布置……”[1]。

1912年公布的《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的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东三省国有森林除林务局自行经营外得依本规则发放之;发放以林木为限;有民国国籍者都可承领。但关于国土保安和供公用的森林不发放。承领森林者须向林务局呈交承领书。经林务局许可后,须领取执照,并按拟伐木数量交纳保证金。木材出山到埠后,由林务局查验,按木植市价8%交纳执照费,保证金如数发还。执照的有效期为1 年。承领者侵越原定界限采伐时得给予处罚[2]。

1914年8月8日,农商部公布修正的《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同《暂行规则》相比,增加以下内容:除中国人民外,依民国法律成立的法人也可承领森林。林务局收到承领书后进行核查,如无重复,再派员勘测,造具报告,呈农商部核办。承领书除记载原定项目外,还要记载运输设备和制材设备,并附承领地的图说。承领森林每人不得超过200 平方里。承领者应缴纳勘测费。林务局勘测森林实况详报农商部,如认为该处森林不能发放,原缴纳勘测费还给一半。承领森林经农商部核准,由部注册,发给部照。此照有效期至多为20 年,期满将照缴销。承领人领取执照,按标准缴纳注册费。林木出山时,承领人应将所伐林木情况开单呈报各该处主管官厅查验。林木出售时,承领人除遵守税则缴纳木税外,应各按林木市价8%分别缴纳山本和木植票费。转让已领林区须经农商部核准。转让执照的有效期,以原领执照为准,承领森林如已超过照载期限尚未着手采伐,则撤销其承领原案,追回部照。承领人采伐林木时,每亩应保存天然下种母树2―3 株。采伐后的林地,除该管官厅认为不能开垦者外,承领人可按照国有荒地承垦条例承领开垦,这就规定了林地变为农地的合法性。

1920年6月9日,农商部再次修改《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修改补充内容:采伐森林,原订国际合同有特别规定者,在满期以前继续有效。农商部得于必要时收回已发放的森林,但不应损害承领人现有利益。承领森林人除禀请林务局勘测转呈农商部核准外,也可禀请县知事和其他林务机关勘测,报道尹、巡按使咨陈农商部核准。承领人提出承领书时缴纳勘测费。承领森林经农商部批准即发给部照。部照有效期为20 年,每年验照1次。领照时按标准须缴纳保证金。

三、租借林场和发放的国有林场的区别

租借林场是一种不平等条约的产物,带有明显的租借性质,不同于后来民国时期通过《东北国有林发放规则》发放的国有林场。主要表现在:

(1)这些租借林场的租借人都是外国资本家,早期主要是俄国人,日本人后来居上,这些租借林场明显带有殖民性;而《东北国有林发放规则》规定,国有林场发放只“限于中国人或中国法人”,发放的国有林场的承租人只能是中国人,这是两种林场的最大区别。

(2)面积特别大,超过规定数字的几倍,所有租借林场的面积究竟有多少,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很难得到一个确切的数字。1915年的调查情况显示仅中东铁路沿线的租借林场总面积达到了12 074平方公里,并不是全部的数字,只是分布在中东铁路沿线的林场。如俄国巨商葛瓦里斯基所属的林场,在1921年共有林场5处,面积为2 008.6平方公里,1930年增加到7 004.39平方公里。在利益的驱使下,外国资本家更是深入到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建立租借林场。而国有林场的发放承领森林每人不得超过200平方里。

(3)租借林场的时间长,在合同上约定是20―90年,在中国丧失的情况下,实际上是无限期的;而《东北国有林发放规则》规定,“期限20年以内”,1912年颁布,止于1929年废除,实际上实行了17年。

四、租借林场和发放的国有林场的危害及评价

清代晚期,在租借林场的“合法”掩护下,大批俄国资本家拥入中国黑龙江林区,依靠中东铁路的运输条件和其雄厚资本,大肆砍伐大小兴安岭森林。在这些租借林场内如何采伐?采取什么采伐方式?是无人过问的。所以已经采伐过的迹地,不是变成散生林地,就是变成荒原。其危害正如《北满与东省铁路》所载:“东部沿线25年前所谓林海者,今则极目远望,偶见三五杂木,杳不可寻,虽山巅之上,间有丛生幼树,也仅距铁路二、三十里之地见之”。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出,中东铁路修建的前后十几年的时间内,铁路两侧的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历代森林史略及民国林政史史料》记载:“按东省铁路沿线,昔日均为广大森林被覆,自与东省铁路公司订立伐木合同后,迄今不过卅年,沿铁路两侧五十里内森林,均已砍伐净尽,近更向远方采伐,有达百余里之远者,此种现象,无非受不平等条约之限制;加以国人在昔不知森林之可宝贵,一任帝国主义之俄罗斯之要求,将大好森林,为附属铁路之供应品。是以中东路自开办以来,举凡枕木、建筑材、皆无偿取自林中;其暴殄天物之尤甚者,则将良材,任意劈成板子,作为燃料。自通车以来,无论工厂、机车、站台、事物所、道班房、及员司工人住宅等,……是以中东路一带无限宝藏之森林,转瞬间已荡然无存,言至可痛惜也”[1]58。由于受到残酷掠夺,黑龙江的原始森林受到严重的破坏。

《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颁布以后,短短几年时间,仅黑龙江发放的国有林林场就达到了72处(尚不包括吉林省今属于黑龙江的林场),再加上不平等条约发放的租借林场,发放林场的数目更多。使黑龙江的森林资源在法规的保护下,遭到了全方位的合法破坏。从上文《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的内容看,根本看不到“经营与管理”的字样,只有“国有林发放”的字样。在几经修改的《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中只有第十七条提到“林地一亩,存留树木二株到三株,前项存留树木,以直径在一尺以上,树干正直为限。”说明发放的目的不是把东北国有林如何经营好,使森林资源得到延续和发展,林业更加振兴,而只是缴收一点这个税,那个费而已。而木商为了得到部里发放的部照,大大小小的官吏,敲诈受贿的事情常有发生,损公肥私是普遍现象。

由此可知,政府都无法经营的事业,指望民间商人代替政府来管理、经营则更不可能。商人的本性是唯利是图,其缴费获取经营权利,是为了赚钱,“经营管理”只不过是一个幌子,其实质就是获取采伐权;从几经修改的《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中关于“保证金”的规定也可以看出,所谓“保证金”是指承领者领取执照后,如在一年内尚未着手采伐,则执照作废,保证金不发还,即保证金是必须采伐的担保。同时《东三省国有林发放规则》规定“国有林发放只限于中国人或法人”,我们知道,森林的投资回报周期时间长,风险大,让资本实力有限的中国商人去经营管理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况在军阀混战的动荡年代了。既然中国政府和中国民间资本无力经营国有林,能否指望外国资本家呢?众所周知,以沙俄和日本为首的外国资本家来中国的目的,不是来帮助中国发展林业经济,而是来掠夺森林资源和赚取财富,骨子里就没有这种意识,那种“剃光头”、“拔大毛”的采伐方式更令人吃惊,其破坏程度远超过中国木商。

1896年黑龙江的森林面积在4 000万公顷以上,而1949年前后森林面积只有1 670多万公顷,50多年的时间森林面积损失竟达60%以上,丰富的森林资源在短期内发生了剧变[3]。造成近代黑龙江森林面积和蓄积量锐减,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晚清以后的政府在其颁布的各项林业经济政策中也加剧了黑龙江森林资源的减少,作为国人也应该进行反思。

参考文献:

[1]陈嵘.历代森林史略及民国林政史料[M].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森林系林业推广部,1934:54-55.

第7篇

[关键词]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竣工资料编制

工程技术资料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本文主要以铁路、桥梁、路基等工程的资料编制为例,详细分析了具体实践中应该如何加强工程技术资料和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与管理。

1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和竣工资料编制的重要性

在工程管理中,技术资料的管理和竣工资料的编制是必要的内容。这些资料将施工过程中重要的数据一一记录在案,将工程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编排和归档,以便随时查阅。有了技术资料和竣工资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工程后期的养护、维修、扩建等工作才能有据可依,才能科学合理的进行。而缺乏技术资料和竣工资料等信息,则工程后期的管理工作就会存在漏洞,无法保障工程的正常运营。比如,在铁路工程的资料管理中,如果缺乏必要的数据作为质量检查的依据,则铁路运行安全就会存在风险。因此,工程管理必须收集和保管好各种相关资料,采取规范化的操作确保资料的准确性,以免因信息失真造成资源浪费等其他问题[1]。

2工程技术资料和竣工资料管理中的问题

(1)资料内容不完整。技术资料和竣工资料都直接反映着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但是很多资料信息存在内容缺失、失真等问题。一些重要的技术数据前后不一致或者被遗忘,有些竣工图纸签字手续不齐全,对于变更过的图纸和信息没有及时进行修改和备注,或者是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不规范而使得资料不符合要求,没有体现出一定的顺序性,造成查阅时的困难。(2)资料整理不规范。工程技术资料和竣工资料的管理中有很多不规范之处,造成了后期管理的麻烦,也降低了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比如资料使用的纸张尺寸不标准,不仅影响美观,也会给资料的保管和归档造成困难;一些手写资料文件表面不整洁,信息内容被随意涂改且书写字迹潦草,难以看清重要信息。(3)管理人员素质差。工程技术和竣工资料的整理与编制,都需要工作人员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仅要懂得铁路等工程建设的专业知识,也要掌握整理资料的有效方法。而当前很多施工单位都是随意安排人员记录技术资料,而没有聘请专业的人员来完成这一工作。这就容易在资料管理工作中出现错误,耽误工程的进度[2]。

3如何加强工程技术资料和竣工资料的管理

3.1管理工程技术资料

(1)在编制资料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提前熟悉工程的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工合同、验收规范等信息,了解施工过程需要涉及到的专业。铁路、桥梁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必须提前进行实地调查了解相关信息才能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要做好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优化配置好人力、原材料、机械、技术等不同资源,将各岗位工作责任划分明确,落实到具体操作中去。收集工程技术资料也需要细化施工目标,将每个施工阶段涉及到的技术操作进行逻辑上的整理,做好时间安排。(2)在编制技术资料的过程中,必须做好相应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保持技术资料与施工进度同步更新。对于工程的数据信息,需要再三确认和核对,避免出现虚假信息和错误信息。各单位、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应该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签字盖章确认,将文件存档。技术资料的编制也可以充分借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优势,将纸质资料和电子资料相结合,既可以缩短工作时间,也可以提高资料保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编制工程技术资料主要包含工程材料、质量验收等内容。有的施工单位只注重工程验收的资料管理,却忽视了材料因素。对于路基、桥梁等基础设施来说,材料质量过关是必要前提。将材料信息记录下来,与工程的施工要求进行仔细核对,确保材料的质量、规格、数量等都符合实际施工需要。对于送检不合格的材料也要详细记录,必要时拍照存档,以备后期查询,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工程技术资料的编制还需注意书写规范、用语恰当等事项。不能因为书写潦草、错别字、随意涂改等问题影响文件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于资料中比较复杂的地方,应该使用注释、说明等方式进行一定的解释。编制好的资料也要及时归档、送审,确保资料的时效性。归档后的资料不可随意丢弃,而应该进行妥善保管。如果有一些新补充的信息需要添加,也要及时找到相关文件进行修改,以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编制竣工资料

(1)要尽量留存原始资料。因为原始资料记录的信息往往比较详实,也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对原始资料进行妥善保存,将其编制成册,列出目录清单,加上相关负责人的签字,才能在需要时发挥出资料管理的积极作用。(2)重视技术总结。工程竣工之后,所有的施工环节都已结束,对施工技术进行总结能够梳理清楚整个施工过程,更好地检查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施工技术总结一般包含了工程概况、施工经过、完成情况、施工质量、反思总结等几个部分。所有相关的资料文件都应该集合成册,用标准的A4纸打印出来,加上目录清单等必要的内容,将其存档保管。为了更好的说明竣工资料,往往还需要绘制竣工图,结合图形和文字进行记录。竣工图须由施工单位加盖印章,并签字相关手续之后才具有效力。同时,竣工图和原施工图纸都应该保管好。如果竣工时工程没有大的变动,则原来的施工图就可以作为竣工图使用。但是一旦涉及到结构、工艺、平面布置、项目等比较重要的变更时,必须在竣工图上进行修改和补充,保证竣工图符合工程现在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可以根据竣工测量的结果重新绘制竣工图[4]。(3)添加适量的照片。文字形式的竣工资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于某些工程的重点环节和难点环节不能给予很好的说明。而现代科技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提供了多样化方法,照片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资料形式。照片可以如实地记录工程施工情况,即使有一些人为疏忽而没有检查到的细节部位、隐蔽部位等,都可以在照片上得到真实体现。通过对照片内容进行文字说明,比如注明拍摄日期、拍摄部位等,能够更好地呈现出工程原貌。在竣工资料中,照片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资料管理人员可以将其进行专门的整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序,将照片独立成册,以便质检人员对工程进行验收。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技术资料是一项长期任务,对于按照施工计划顺利完成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工程竣工资料能够反映出工程的整体情况,检查和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两者都是工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发现当前资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工程技术资料和竣工资料的编制与管理,保障资料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和时效性,从而促进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作者:刘敬闯 单位: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伟.浅谈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与编制[J].门窗,2014,(12):526.

[2]张东风,寇蕾.浅谈工程竣工资料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31):214.

第8篇

按照安全“大反思、大检查”活动的部署要求,自己紧密结合思想工作实际,严格按照“翻箱倒柜、务求实效”的活动原则和“查清问题、整改到位”的具体要求,在深刻吸取“4.28”重大交通事故的同时,深刻反思和查摆自己在思想认识、基础管理、落实规定、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深入反思查摆,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在宣传教育上,深度广度不够。 一是安全教育的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是无数血的教训换来的,让干部职工掌握这些知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但是,在安全宣传教育中,自己总是以各种理由和借口,弱化安全宣传教育,认为宣传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忽视安全宣传教育,致使具体工作没有落到实处,导致安全宣传教育逐级衰减。 二是安全教育的力度有差距。自己虽然能够带领本部门的其他同志,紧密结合各时期的安全重点,下发宣传教育的重点和宣传提纲,但是在具体落实中,往往是停留在表层,只满足于说了、讲了、布置了,没有做到一抓到底、全员覆盖,导致抓安全学习教育的深度、力度不够。三是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在日常的学习教育中只满足于纸上谈兵、坐而论道、高谈阔论,对安全隐患问题不深入分析、不深刻讲解,宣传缺乏长久性,发生问题了就集中宣传,安全生产相对平稳了就按部就班,做不到安全宣传教育经常化。

2、在日常学习上,重视程度不够。一是缺乏主动性。自己虽然能够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但还缺少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总是以工作忙、任务重为由,满足于读报纸、念文件,缺乏如饥似渴的求学精神,对一些难点问题,缺少弃而不舍的钻劲。二是学习缺乏系统性。对安全教育缺少整体的规划和系统的思考,满足于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尤其是在新技术、新时速条件下,对专业技术方面的学习,仍停留在浅尝辄止的表层上。三是缺乏实效性。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在于指导改革和工作实践,在于把实践的东西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然而理论联系实际不够,遇到问题时,只凭经验去判断,不能用科学的理论和准确的规章制度去指导安全工作。

3、在安全保障上,超前预测不够。一是思想偏差,安全意识不强。对安全面临的新形势认识不足,真正解决危及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问题的时候少,单纯满足上级要求、应付检查的时候多,缺乏超前意识、超前控制、超前管理。二是分析简单,措施制定不实。不能深入研究确保客车安全的规律和特点,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加强对现场的控制。尤其是对重点部位、关键部位的监控力度不大,在深入现场过程中,存在着巡视巡视车厢,发现问题虽能当面指出,严肃批评,但是对问题的分析、考核没有同步。甚至有还存在着走马观花,精力旁顾的问题。三是手段弱化。安排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不能及时进行检查落实,存在着“严不起来,落不下去”的症结。

4、

1、在学习认识上。我对安全工作仍然还停留在表层,对安全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存有“谁出事故谁反思、谁出问题谁检查”,没有做到从思想深处深刻反思问题、真正接受教训。认为:我的工作岗位虽然在生产一线,但不直接参与组织生产,抓安全是车队主要领导的事,自己只要干好本职工作就行。认识的不到位、思想上的误区让我对待安全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有走形式、敷衍了事的倾向,致使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理念淡化,没能做到安全警钟长鸣。

2、业务学习不刻苦。在工作中我只注重对自己分管业务的学习,忽视了对安全知识、电气化铁路知识的学习,认为自己干了这么多年车长对安全知识掌握了不少,况且现在又不在列车长岗位上,就放松了安全业务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忽视了对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同时,自己在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安全管理规定等方面有不认真的倾向,对安全工作的重大意义缺乏深刻理解,没有把安全工作的指示和要求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只是敷衍地看看文件,缺乏深入理解、深刻领会的主动性,缺乏攻克难关的意识,存在着得过且过思想。

3、落实标准不严格。工作中,我有麻痹和松懈思想,对现状产生了满足感,致使出现了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干,落实标准不严不细不实的问题,上级有要求思想上就紧一阵,行动上就严一阵,存在着推着干、跟着干的现象,缺乏严格落实标准的主动性。尤其在安全相对平稳阶段,松懈麻痹思想油然而生,对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简化作业标准的问题,由于碍于情面不愿讲、不愿说,致使安全工作标准不高。

第9篇

一、指标完成实绩

⒈注重过程控制,设备管理指标全面达标

精细化管理是我们推进设备状态管理的重要手段。年初车间在“自我否定、反复讨论、重点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设备阶段性管理目标。并根据前几年的管理实绩,设定区域设备管理指标,分解到每位责任点检,各层管理人员一开始就“明确目标、知晓指标、确保达标”。在具体工作上,以“计划、监控、分析和改进”为闭环链,坚持做到“制订预审,目标预定,绩效预评、重点预议、缺陷预知”的设备管理工作方法,激励全体员工参与车间各项工作的过程管理,受到了良好效果。前个月,车间设备管理指标全部达标,其中类指标占总数的%;混铁车连续个月达到零故障;机车~月份故障率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⒉月达到零故障;框架车故障率比去年同期下降%。有效保证了设备运行状态持续稳定。

⒉深化操检合一,拓展点检管理纵深发展

为了提高操作人员的操作和保养技能,今年我们将培训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操作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一般设备故障的能力上来,促进全员设备管理。根据现场设备区域管理的特点和重点推进的项目,我们对铁路站和汽车大队共制定了项“操检合一”培训计划,落实了培训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注重对操作人员的操作和保养技能上的培训,把培训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操作人员正确判断和处理一般设备故障的能力上来;深化对操作人员的岗中辅导,尤其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在设备上的运用,在消耗技术上作文章,培养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个多月以来,我们分别对运行方进行了项次培训,共培训人次,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机构、性能、原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设备日常点检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随着设备精细化管理和“操检合一”的不断深入,车间实施了“取消汽车大队常日班专业点检员”的设备操检创新管理项目。上半年,车间先后主持召开了三次“常日班罐车设备专业点检工作移交”推进协调会议,制订了推进工作计划,明确了与汽车大队的各自职责、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组织了四次移交工作专门培训。目前,设备专业点检计划、实施与登录,日常点检质量检查与常见故障处理等,已移交汽车大队实施;设备定修计划制订、实施、过程控制与竣工验收等现正在移交之中;罐车外协检修安全和费用结算等管理正在组织培训。下一步,将进行备件、材料和点检综合管理等流程培训与移交,计划月底之前全部结束。

点检工作“移交”试点,为真正提升专业点检员的设备管理层次,实现点检工作重点升华打下了扎实基础。

为了落实公司全员生产维修管理制度,确保设备状态持续稳定,保证运输生产顺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分清设备管理方与操作方的管理责任。在双方充分协商的前提下,车间于月份同汽车大队、铁路站签定了《全员设备管理分工协议》,分工协议细化了设备日常点检的项目,规范了操作方自检自修的内容,突出了设备防火检查的重点,促进全员设备管理上台阶。

⒊全面落实找差,确保区域设备精良运行

为进一步深化车间基础管理和实现年度管理目标,不断寻找工作、管理上的差错和问题,杜绝管理缺陷、提高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确保设备精良运行目标。车间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员工“找差管理办法”,并扎实开展了“找差纠违曝光月”活动。

我们主要从查找自身在认识上的差距和在制度执行、点检、标准化作业等工作上的差错和管理、设备上的缺陷与问题;查找运行方在设备操作、日常点检、自检自修、维护等方面的问题或差错,纠正设备操作人员不标准操作、不标准点检维护的行为和习惯;查找检修方在检修计划执行、检修过程控制、检修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或差错,纠正设备检修人员不规范检修而造成的质量等问题入手。以查找自身缺陷为主,采用自查、互查相结合,集体和单人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对查实的问题专门汇总归类:属于内部差错,立即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与时间节点,并填写“找差记录表”后上报;属于相关方的问题,以联络单的形式通报相关部门,并实施跟踪、检查与评估。来进一步消除管理和工作上的漏洞,做到检查、落实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设备管理综合能力。搭建“找差管理”平台三个多月以来,全体员工共查找自身和内部各类缺陷共项,相关方问题共项,有力促进员工素质的提升,揭示了习以为常的缺陷,减少了工作与管理差错与失误。

⒋营造文化氛围,提升员工岗位创新水平

为切实贯彻落实好部“深入开展向孔利明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车间制订了“学习身边劳模”行动计划,主要以“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充满激情、持续改进、培养骨干”为主线;以“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自我否决法、对策列表法、精益推进法”为行动方式;以“走访用户、畅谈创新、强强交流、阶段汇总、阶梯探索、信息共享”为手段,以创建“互动学习氛围”为平台,扎实开展了“岗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活动,强化车间两个技术登高小组的技术辐射效应,车间员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为了充分挖掘职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车间推出“个人登高行动计划”。全体员工在查找自己工作与管理上最主要薄弱环节的基础上,确定个人登高目标,车间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对个人登高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与评价。

科技推进是车间管理创新的又一重点。年初,车间就制订了科技推进计划,层层分解指标,落实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实施了“周周有推进内容,月月有推进小结,季季有绩效评价”的推进对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综合点检徐进发明了“一种注销式联轴器拆卸专用工具”专利,

杜绝了注销式联轴器拆装过程中易将零部件损坏的不良后果,同时提高工效倍以上。综合点检总结的“机车液力变速机离合器内齿套根部结构改进”技术秘密,延长使用寿命年以上,故障下降了。综合点检钱展总结的“全自动气制动系统失压制动保护装置”技术秘密,保证了车辆行驶安全。综合点检施卫谷总结的“日野车离合器分离杠杆间隙简易调整法”技术秘密,避免了因离合器间隙调整不当而引起的重复拆卸变速箱情况的发生,提高工效倍。

到目前为止,车间个科研项目正在评审中,另有一个正在结题中;已完成技术秘密项,另项正在申报中;获得专利项,另外项正在申报之中;合理化建议、科研项目等创效益万,已完成年度计划的%。

⒌推行单车核算,确保设备维修成本精度

确保设备成本精度,是车间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年是全面推进单车成本核算的重要一年,车间在推行单车成本试点的基础上,运用运管机信息系统,着手进行数据分析和效果检查,特别在常规外协检修方面,运用“预算在前,修中监控,修后确认,竣工评价”等手段,确保费用结算无差错,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月成本长效评价指数评价为,费用精度评价%,实现了车间维修费用控制的阶段性目标。

“十五”规划项目,有条不紊落实推进

根据部项目管理安排,车间专门指定一名技术较高、现场较熟悉、协同能力较强的同志负责“十五”规划项目的联络工作,又明确了各分项的责任人,制订相关的管理职责,推行项目责任制,为现场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车间每周对相关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跟踪与确认,涉及配合项目的也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到目前为止,先后完成了“易地大修铁路工程设施”中⒌叉渡线接入及铁路桥施工等项目,铁线施工也完成了%;完成了“座高炉运行期间铁水运输生产准备大纲”中的铁路总置图、设备投入平衡与验收、应急保驾措施等的编制;以及“铁路控制系统改造”初步设计总的设备参数、车上转换装置的评标与设计审查等工作。有力地支撑了部“十五”规划项目的节点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⒈年初发生了两起设备火灾管理责任事故

火灾事故的发生,反映出我们在工作思路上、认识上存在着偏差和设备管理上的缺陷与不足。我们根据部“车辆防火专项整治”的要求,专门成立设备防火整治小组,对所有设备的电气、线路、电源、保险装置、液压系统、发动机隔热装置等进行了全面整治。在制度上不断完善,管理上强化责任,标准上给予规范,技术上达到精细。主要做法:①修订和细化运行与设备双方分工协议及管理责任流程,分别制订大类运行与检修方车辆防火标准,以达到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的目的。②完善“对生产方工作失误考核细则”,将防火内容纳入考核细则范畴,以强化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提高设备点检失误考核深度与力度。③修订设备维修管理办法,把检修质量过程控制与竣工检验、检修制度的齐全与规范作为对检修方的检修质量评价的主要依据。④规定了点检员是设备防火管理的主要责任者,并落实检查的内容和要求,同时,把防火工作的绩效纳入员工的业绩考核范畴。

通过二个月的反思和整改,员工在思想、能力、制度和标准上经过了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洗礼”。点检员对现场设备的管理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运行方和检修方对设备的防火专项管理意识有了进一步加深,确保了设备安全顺行。

⒉一季度“σ”项目推进进展不快

黑带“减少~吨倾翻车故障次数”和绿带“提高线路几何形态的稳定性”项目确立后,车间立即成立项目领导和工作小组,进行了现场项目的全面起动和现场调查工作,召开了次精益运行推进会。目前“减少~吨倾翻车故障次数”和“提高线路几何形态的稳定性”都已处于(测量)阶段。但是与去年同期及兄弟单位相比,我们存在一定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①由于项目前期对现场的取证、调查有脱节现象,造成数据积累不准确,要重新来回进行数据采集,降低了效率,影响了项目进度。②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于组员对σ数据采集的思路理解不透,造成数据收集不充分、不细致。③“提高线路几何状态”绿带项目,在对阶段数据分析时发现,阶段目标不合理,小组再一次进行讨论,重新确定了阶段的目标。下一步重新调整采集计划,对项目涉及的内容再次分类与统计,确保数据链有效.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识别有漏洞

在这次质量贯标审核过程中,发现拆车站环境因素识别有漏项。主要原因是拆车站环境因素控制还是沿用原来制订的措施,车间未对该区域环境因素进行单独识别,造成拆车站部分环境因素没有规范性受控。

针对问题,车间举一反三,对其他质量贯标文件和要求也进行了完善,尤其是对拆车过程中危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控制,切实提高了识别符合性。车间及时修订了“拆除站环境控制作业指导书”、“拆解切割报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拆车站人员岗位安全规程”等三个文件,并对拆车站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进行了重新识别,共识别出新的危险源项,环境因素项,同时制订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对拆车站贯标体系自查的同时,车间以作业区为单位组织辨识作业生产活动中所具有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共新增危险源个,全面实施对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以确保点检作业安全与环境无污染。

三、下半年确保年度管理目标完成措施

⒈进一步加强点检作业的安全管理,尤其是牢牢抓住外协检修作业中的安全交底、过程监控与竣工验收评价等环节。在组织点检技术管理人员再一次学习贯标文件的同时,组织外协检修相关方(常年检修合同方)学习股份公司、运输部及车间安环管理文件,并落实责任人,做好记录。

⒉进一步吸取“”和“”两起设备火灾管理责任事故的教训,巩固前阶段设备防火整治的成果,不断查找设备上的安环隐患、强化对操作方的日常点检质量的检查、加强对检修方检修质量的过程控制和竣工质量验收,确保设备在安全的状态下运行。车间把每月日确定为车间“质量分析日”,着重寻找点检、检修等管理中的质量簿弱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落实防范措施,提高质量、精细化管理意识与绩效;把每月日定为“安全反思日”,其主要内容为:①查找前一个月设备管理过程中的安环缺陷;②查实贯标文件执行过程的规范性、及时性、持续性和有效性;③检查操作、检修方标准化操作与检修执行情况;④考查员工对岗位涉及管理制度的知晓度。⑤工程技术、管理人员下现场进行综合检查,确保管辖设备运行安全。

⒊强化六个西格玛精益运行项目推进小组的工作力度,激发团队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潜力。组织项目小组人员对流程的再学习、再培训、再指导和再提高,熟悉相关工具和技术的运用;阶段性地提高团队的现场调查、数据采集、潜在因素的识别、衡量分析、改进控制、测量和质量工具运用、统计与评估等环节的能力,持续性地提高虚拟团队的创造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拓展精益管理意识和理念的内涵,延伸和辐射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每月一次对两个项目进行阶段小结,密切跟踪兄弟单位的推进进度,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把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到我们的项目中去,来确保我们“σ”项目的有效推进,并有新的突破。

⒋不断深化操检合一,设备管理指标再上台阶。注重对操作人员在设备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解决一些常见的、简单的、易处理的设备小故障的能力。把一些日常点检内容与点检倾向管理的项目区分开来,实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目标超越”的设备管理制度。开展对标活动,在关注设备管理技术指标的同时,更要关注设备投入的效率以及它所发挥的技术“能量”,把点检管理效果评价同设备生产实绩结合起来,把点检业绩同设备的有效投入的绩效结合起来,真正形成一种全方位、全系统、全过程的设备全员管理局面。

⒌关注设备生产指标,切实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制度的完善、能力的提高、信念的提升。提高管理效率是车间下阶段的一个重点内容之一。

一要转变观念,从运输部乃至公司的整体利益出发,在关注设备技术状态指标的同时,还要关注设备运输生产性指标,把管辖设备的运输效率与效能同岗位管理绩效联系起来,把管辖设备的生产实绩同个人的业绩考评结合起来;

二要转变做法,从过去单纯分析设备技术状态管理实绩,向同时分析管辖设备生产效率、效益上面转变。通过强化效率教育和过程监督,实施阶段性的效率与绩效评估,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找到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三要提升理念,为操作方提供良好的运输设备,来完成生产任务,是我们的“服务”。切实把握好设备技术状态,让设备操作人员放心操作设备;

第10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过程教学 说数学 内容和途径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a)-0113-02

1 探索新知,说说思维过程

思维活动过程的描述,必须以学生的亲身经历以及参与探索活动为前提。所以教师在新知识的教学阶段,必须精心设计、安排具体的说说学习数学的活动,把新知识还原到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去,在探索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足够需要的材料,并创设好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这理想化的问题情境中展开摸拟探索活动,将隐含于问题中的知识点重新发现、挖掘、整理出来,让学生能真切的体验数学学习中复杂的思维过程,尝试挫折和成功的滋味,那么学生一定有话可说。

例1:某公园的一个梯形湖面,现可以测得四边长度分别是为m、n、f、h,为了游客的交通更加方便,园区准备在图2-1梯形的两腰中点间架一座桥梁,设计要求是要先算出它的长度,那么如果由你来帮助公园进行计算,你能算出来吗?

于是教师在以上的问题情景设置中开展了“梯形中位线性质定理”的教学,并且启发引导学生开展“说数学”活动:

问题1: 它的已知与结论是什么?

问题2:看到这个问题,你首先联想到哪些相关的数学知识点,是由什么要素引发这个联想的?

问题3:请说说本题如果转化为哪种类型的数学问题?

问题4:联想到的知识在这个问题中能直接应用上吗?创造条件后能用上吗?请说说你构造了什么样的条件?

问题5:现在你找到了解题方法吗?得出了什么样的答案,请说明具体的解题过程;

问题6:由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得到的结论,你能不能推广到一般,猜猜看有什么规律,对于这个猜想,你能进行验证吗?说说具体做法。

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启发、引导和讨论,学生们很自然的跨入到探索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全身心的尝试探索、分析,对每个问题都有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理清了思路,并通过对问题的逐一回答和语言的组织,学生一般都能比较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化了理解,丰富了认识,也体验到了探索发现的乐趣。

2 解决问题,说说思路方法

数学学习离不开解题,每一个数学习题,虽然都给出了条件和结论,或者有的结论是当作问题提出来的,但是并未给出条件与结论间的逻辑联系。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对创新思维的形成无疑是大有助益的。在解题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题、审题,要求学生明确、清楚的说出习题的全部条件和结论,把用文字语言表达的内容或不适宜直接计算的算式“翻译”成可直接应用的表达式;其次,要根据习题特征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分析、说明自己能预见到的解题主要步骤和主要方法,并能谈谈用这些方法解题,那么习题中现有的条件是否够,若不够,还缺什么条件,习题中是否蕴含了这样的条件,你是如何找到它的;第三,要引导学生开展求异探索,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去审视题目,寻找更为简捷、更为新颖的解题方法;最后要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解题思路,总结解题的一般规律,通过进一步的讨论,以题目的已知条件为基础,是否能得到新的结论,如果改变习题的部分已知条件,是不是还能得到现在的结论;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作适当的修改或变换,那么你是否能改编出一些新题,并且新题和原题之间有什么联系,解法有无异同,这些解法是如何想到的,这种寻找思路的方法能不能用到其他习题上。很显然,经常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习题进行思考、研究、讨论,学生一定会在在掌握习题本身的解题方法、技巧的基础上,也获得了探索创新的训练经验。

例2:甲乙两城间的铁路路程为1600千米,经技术改造,列车实施提速,提速后比提速前速度每小时增加20千米,列车从甲城到乙城的行驶时间减少4小时,这条铁路在现有的条件下安全行驶不得超过每小时140千米,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说明在这条铁路现有条件下,列车能否再次提速?

教师:请仔细阅读例题,然后从类型、分析表格、求解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阅读、讨论中……

学生1:这是一道行程问题的习题,所以它主要和路程、速度、时间有关。

学生2:我认为这个题目说明了两行程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改造前的行程问题,一个是改造后的行程问题,所以设列车原来的速度为x千米/时,那么分析表格可以这样列:(表1)

由题中“提速后列车从甲城到乙城的行驶时间减少4小时”可知,所以可列出方程

教师:问题关健抓得很准确,分析透彻,可以换个角度再分析试试。

学生3:我认为也可以设列车提速后的速度为x千米/时,那么我可以列出分析表格为(表2)

由,同样可以列出方程

学生4:我觉得在这三个量中,只有路程是确定的,没有变化,速度和时间是有变化的,所以也可以从时间这个角度去分析。比如设列车原来的所用时间为x 小时,那么表格可列为(表3)

由题意可得,列方程为;如果设列车提速后所用时间为x小时,那么就可列方程为

教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那么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5:一是这些方程都是分式方程,所以一定要检验;二是用间接设法的同学不要忘记求出速度再比较;三是解题过程要完整。

第11篇

【关键词】绿色物流;管理;实践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恶化程度日益加深,现代物流活动作为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也同样面临环境问题,为保证社会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进行绿色物流管理成为今后物流关注的新焦点,明确了绿色物流的内涵和推行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了实施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有效措施及途径。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是指为了实现顾客满意,连接绿色供给主体和绿色需求客体.克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有效、快速的绿色商品和服务流动的绿色经济管理活动过程。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从环境的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了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往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迫使人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不得不忍受人类对于生态环境得道德责任这就促使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生态伦理学是扶道德角度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交叉学科,它根据生态学提示的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以道德为手段,从整体上协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生态伦理迫使人们对物流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为了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为了人类趸健康和安全地生存与发展,人类应当维护生态平衡。这是我们不可推却的责任,是人类之于自然所应尽的义务和权利。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正是从生态伦理学取得了道义上的理论支持。

从概念可知,现代绿色物流管理是对现代物流活动作为系统整体加以绿色管理和运行。根据上述物流管理中影响环境的非绿色因素分析,结合系统观点,本文提出进行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一些策略。企业作为绿色物流管理的主要实施者,应该积极发挥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自律型的绿色物流管理体系。企业的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策略分述如下。

(1)输送过程中的绿色管理。①简化供应和配送体系,通过车辆的有效利用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和积载率。具体来说,企业可采取的措施有:制定输配送计划;合理配置配送中心,以降低资源消耗和货损量;实施都市内共同配送;提高主干线输送的效率;从自用型向营业型货车转换;物流的标准化;选择合理的运行方式,以缩短配送时间;物流中心集约化建设,以减少物流浪费。②通过输送方式的转换消减总行车量。包括转向铁路和海上运输。⑧使用绿色通道,减少车辆的排污量。包括向符合规制的车辆转换,并导入低公害车及推动合理的车辆驾驶。

(2)提高保养技术,加强管理,降低环境污染。

(3)尽量减少或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包装材料。

(4)装卸过程中加强管理,减少损坏和污染环境。

(5)物流中间商的合理选择。中间商绿色能力、声誉对企业绿色物流成功实施很重要,所以企业应严格选择绿色物流环节,以提升企业的绿色形象。

(6)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建立绿色零售专柜或公司,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对零售柜台进行绿色包装,以吸引消费者。

消费者有绿色需要。绿色需要是指由于人类生理机制中内在的一种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的依赖性和不可分割性而产牛的需要。在现实市场中,有支付能力的绿色需要转化成为绿色需求。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是其督导绿色物流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推动,消费者在绿色物流管理中负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的过程中推行绿色物流的实施,重点的对象就是消费者。所以一切的实践过程都要靠消费者支撑,实施过程主要有:

1 树立绿色理念,强化绿色管理

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淡薄,就会成为绿色物流发展的外在阻碍因素。因此,必须加强环境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绿色物流是可持续发展的物流形态,需要广大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所以,要大力开展消费者绿色教育,使消费者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有关绿色法规、政策,了解实施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倡导绿色消费,通过绿色消费方式倡导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管理,通过绿色消费舆论推动政府实施绿色物流管理。

目前,我国的物流管理机制有许多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必须切实加强体制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进行绿色改革,加强绿色管理。通过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克服物流管理体制上的障碍,发挥政府的管理功能。针对我国现代物流的运作跨越不同的行业和地区,管理属于不同的部门而缺乏统一领导的情况,建议应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用制度来统一管理物流活动,并且可以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管理部门,管理统一,政策归口,全面规划物流的发展。

2 科学规划网点布局,优化整合物流流程

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代化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是整个物流企业的灵魂所在,针对我国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建设迟缓的情况,我们应充分利用城市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的特点,建立现代物流中心,发展绿色运输,以此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物流网络体系。这样,可在整体上保证运输过程的最优化和高效化,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据国内有经验物流供应商提供的信息显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工业的采购、库存、储运、销售流程,我国可降低现有物流成本的50%~60%。另据匡算,现阶段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1%,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倘若我国能逐步逼近工业化国家物流的平均成本(物流成本占GDP的12%),则可节约当年物流成本8000亿元。因此,优化和整合我国工业的物流流程,有希望成为当前很具操作性且收获丰厚的改革发展思路,并促使我国国民经济实现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

3 完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加强绿色环保

从绿色环保的角度来看,大量生产和消费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废弃物的产生。尽管我国相关部门和众多企业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加速废弃物的处理,但从总体上看,大量废弃物的出现仍然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对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21世纪的物流活动必须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研究,完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废弃物物流是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的一个分支,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形成的物品实体的流动过程。因此,应当建立并完善一整套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这个目标,从政府的管理角度看,应该加强对废弃物回收利用的管理和监督;从企业的运作角度看,企业不能只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而要从整个产供销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真正做到物流的“绿色”。

4 加强绿色物流理论研究,大力培养物流人才

人才是绿色物流发展的关键。首先,应发挥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和学术优势,加强关于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绿色物流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支撑。其次,大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绿色物流专门人才。目前,我国物流专业的人才相当匮乏,高级人才更是难求,许多企业的相关人员都是半路改行,难以在绿色物流的研究中有深入的发展。所以,必须大力加强物流专门人才的培养,全面进行企业物流人才的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迅速成为既懂得物流知识和管理知识,又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如此,我国的绿色物流才有可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政府的支持在实施绿色物流中的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的绿色物流管理措施:①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现代绿色物流的全新运作观念。观念模糊对发展产生的障碍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政策决策部门不了解,则难以制定出绿色物流整体发展策略;第二,经营者对绿色物流的认识不够,他们只注重产品本身,要是绿色产品,要有绿色标识,实行绿色营销等,而忽略了绿色物流。

②积极立法,制订政策法规,建立绿色物流的法律保证体系,使绿色物流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尽管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制定、颁布了不少,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订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对于政府来说,首先要严格实施《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环境噪音污染防治条例等,并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

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虽然2003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7.3万公里,公路里程达179.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2万公里,还建成了一批铁路、公路站场和货运枢纽、海运和内河港口,但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不能忽视的。我国现在的仓储中心多为平房,铁路、公路负载比较重,这都表明我国还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当然,政府投入相应的资金.资金的来源可以多方筹集,可以选择外资或民间资金等。建立都市中心部环状道路,制定有关道路停车管理规定;采取措施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开展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以减少交通堵塞.提高配送的效率,达到环保的目的”。

其次企业的合作也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在现在的物流行业中,物流的利润来源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灰色收入,企业的建立目的就是获得利润,所以,想要绿色物流发展与实施还要从企业入手企业绿色物流管理措施:①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以城市一定区域内的配送需求为对象,人为地进行有目的、集约化地配送。它是由同一行业或同一区域的中小企业协同进行配送。共同配送统一集货、统一送货可以明显地减少货流;有效地消除交错运输,缓解交通拥挤状况,可以提高市内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空载率;有利于提高配送服务水平,使企业库存水平大大降低,甚至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共同配送可以分为以货主为主体的共同配送和以物流企业为主体的共同配送两种类型。

②采取复合一贯制运输方式。联合一贯制运输是指以件杂货为对象,以单元装载系统为媒介有效地巧妙组合各种运输工具,从发货方到收货方始终保持单元货物状态而进行的系统化运输方式。联合一贯制运输是物流现代化的支柱之一,它把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联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由于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和货差。

绿色物流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物流管理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概括来说,21世纪的绿色物流管理将至少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绿色物流管理将更加有利于高效利用资源,维护地球环境和保护生态平衡;绿色物流管理将是从生产到废弃物处理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物流管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将成为绿色物流管理的有力支持工具;绿色物流管理将是融现代管理和现代科技为一体的物流管理。绿色物流作为一种新的物流管理方式,符合时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因而必然成为新世纪物流管理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刚. 绿色物流的评价标准与实践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2]刘楠. 辽宁省绿色物流体系构建研究[D]. 沈阳工业大学 2011

[3]王小旭. 绿色物流的生态哲学基础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10

[4]胡江虹. 绿色物流发展研究[D]. 长安大学 2011

[5]伍莉. 江西省绿色物流发展对策研究[D]. 南昌大学 2011

第12篇

——关于分局青工安全生产状况的调查报告

2005年5月

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为增强团组织抓好青年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局团委组成工作组,深入管内运输主要站段,就青工安全生产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一、工作过程

自3月24日至4月9日,团委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地区车站、机务段、南辆、北辆、电务段、工务段、客运分公司七个单位进行了调研。调研中,我们本着与青工“面对面、心贴心、交实底、摸实情”的原则,采取了听情况介绍、下发调查问卷、查阅有关资料、与青年职工座谈、征求领导意见、检查青工现场作业等方式方法,对青年所想、青年所看、青年所为、青年所需等影响青工安全生产诸要素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为做好青工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依据。

调研中,听取了各单位团组织抓青工安全工作的情况汇报,召开青工座谈会7个,与一线青工谈话32人次,征求了有关站段领导就青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意见建议,检查了齐机215青年机车包乘组和齐电三间房驼峰自动化工区青年班组,并查阅了年初以来有关青工两违信息分析等相关资料。与此同时,面向全分局各运输主要站段青年职工下发了1200份调查问卷,全面了解青年职工安全思想动态,为调研工作提供了真实依据。

二、青工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调研中,我们针对影响青工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主要是:

(一)、青年职工队伍状况分析

据统计分析,分局35岁以下青年职工队伍具有“比重大、分布广、一线多、责任重”的特点。所说比重大,齐分局32个运输一线主要站段(车、机、工、电、辆、水电系统)共有干部职工25021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10409名,占职工总数的41.6%,成为分局建设发展的主力军;分布广,10409名青工均衡分布在车、机、工、电、辆、水电系统32个单位之中,可以说,每个生产班组、每个作业工种都有青年职工、都有团员青年;一线多,在10409名青年职工当中,有78.4%的青年职工工作在运输生产一线。以齐机为例,597名青年职工中有534名青工分布在运用、检修、设备、信号等主要车间和一线岗位,特别是在运用、检修的关键岗位上,青年职工达480人,占青工总数的80.4%。车务、客运系统的青年职工工作在一线岗位上的比重则更大;责任重,从青工分布的情况上可以看出,在我分局,青年职工是企业振兴发展的骨干力量,广大青工工作在运输生产第一线,直接守卫着分局的安全大门,担负着重要的责任。青工思想、工作、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分局的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乃至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青年职工安全思想分析

思想支配行动,了解和掌握青年所想、青年所看、青年所需是解决青工安全问题的关键,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对此,我们从3个方面提出了10个问题与青工进行面对面坦诚交流,全面掌握了青工的安全思想动态。

1、青年眼中看安全。第一问:我们天天讲安全,你认为安全确实重要吗?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近乎是一致的。广大青工普遍认为,作为铁路运输企业,旅客、货物的位移是动态的,我们每天都处在事故的边缘,处在安全与不安全之间,保证安全应该是每个职工的第一责任。第二问:你认为现实安全生产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52%的青工认为是不按标准化作业,习惯性两违;26%的青工认为是技术业务不能满足安全工作需要;16%的青工认为是责任意识不强;6%的青工认为铁路现有技术装备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第三问:从本岗位出发,你认为怎样才能保证现实安全?对于我们列举出的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要素,青工认定的排序结果是:增强责任意识为先、提高业务素质在次、第三是加强干部监控、改善技术装备。青工普遍认为,激发职工保安全热情,增强职工安全责任意识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内因基础,“要我安全”的控制必须以“我要安全”的思想为前提。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提供相适应的素质保证,在此基础上,加强干部的监管监控,确保现场作业的万无一失。

2、青年心中评干部。第四问:你认为各级安全管理干部的形象、作用如何?对于各级干部的形象和作用,广大青工众说不一。总体看,近年来,各级干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和严细深实的作风赢得了职工的信任,特别是各级干部在工作中的尽职尽责和在安全生产中付出的巨大努力,广大职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认可,许多青工讲:“现在,干部的作风比从前有了明显转变,我们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各级干部深入现场,放弃星期天、节假日,与职工共保安全”。而对于部分干部,广大青工则持有不同意见。有的青工认为,部分干部工作中脱离实际,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严重,好大喜功,喜欢做表面文章,让职工产生反感;有的干部能力不够,官气十足,深入基层,总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让职工难以接受;有的干部不注重自身业务素质提高,靠一知半解盲目指导基层工作,给基层带来不必要的负担,让职工难以信服。第五问:你怎样看待当前的干群关系?认为干群关系融洽的占38.2%,认为平淡的占31.6%,认为紧张的占30.2%。从比例中可以看出,青工对于当前干群关系的态度并不乐观,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现实的安全管理把作业层的职工看作是管理的终端、控制的对象,广大职工每天工作在各级干部的监控之下,久而久之,必然产生职工心理上的隔阂。二是部分干部工作中不注重方式方法,就控制抓控制,就两违抓两违,不善于做化解矛盾的思想工作,有的职工讲:“现在的干部只会抓‘两违’,干群关系就象“猫鼠”关系一样,你抓我躲,你躲我抓”。职工因此产生距离感。三是部分干部能力素质不高,自身形象差,职工不信服,群众不拥护,影响了干群关系。第六问:你认为干部应做到哪些才能令职工接受和信服?在青工心中,对干部的要求主要有三点。一是要做到业务精通。二是要时刻代表职工利益。三是要做到公正合理,“一碗水端平”。

3、青年口中谈管理。第七问:你所感受的安全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青工的共同回答是:“严”。用他们自己的话讲:“现在的管理也太严了,过去‘西瓜大的事’都不算事,现在‘芝麻大的事’也要提级处理,我们每天工作都要时刻提防着,生怕出事。出了事,不仅自己受损,有时还连累周围的同志,实在不值得”。第八问:你怎样看待干部的“五定”管理?干部“五定”作为现阶段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促进各级干部尽职尽责、强化现场作业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在职工眼里对“五定”管理却有不同的理解。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是“五定”太“死”。近年来,职工的“两违”呈明显下降趋势,而干部的“五定”定量却长期不变,很多干部为完成定量不得不“鸡蛋里挑骨头”,让职工感到,和过去相比,自己干好也是被抓,干坏也是被扣,没什么两样。二是用“五定”考核代替说服教育,职工感到办法太“生硬”。许多青工反映,对于职工出现的“两违”,干部很少用说服教育的方式解决问题,惟一的办法就是考核扣钱,这样的结果就使得职工不能从“两违”自身的危害性上加深认识,而认为自己被抓是“点背”、“运气不好”。这样,无助于解决安全思想上的根本问题。三是“五定”考核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强。部分职工反映,同样是一种违章,被段级以上检查组发现,就要提级处理;有的干部在执行“五定”标准上好人主义严重,对职工违章类别的判定随意性强,职工不能信服。第九问:你如何看待安全大检查工作?调查中,有近50%的团青对反复开展的安全大检查活动持抵触、厌倦情绪,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青工认为,每次大检查反思出的问题多数是过去的老问题,职工现场作业就那么点事儿,没有太多可反思的。二是每次青工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很少得到整改,职工为此失去了信心,不愿意再主动的查摆问题、反馈意见。第十问:你对分局实行的安全管理办法和“三大”业绩滚动考核了解吗?调查中感到,有80%的青工能够说出八字安全管理办法和三大业绩工程考核的基本内容,但有近50%的青工对办法的内涵不了解,对实行新的管理方法自己应承担哪些责任说不清楚。部分青工认为,作为一名职工,只要掌握本岗位上的作业标准,干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管理上的事应由干部去研究,职工无需、也无力去参与管理。

综上所述,广大青工对十个方面问题的回答反映出:在分局管理从严、志创一流的工作环境下,广大青工安全意识明显增强,自我要求普遍提高,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的思想。工作中,他们心系企业发展,关注分局安全,敢于敞开心扉,勇于揭示问题,体现了青年人“敢想、能为、求进、争先”的思想和品格。对于青工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和片面看法,以及提出的有关干部、管理等方面的不同意见,也应该引发我们对加强青工教育、强化干部作用、优化安全管理的重新思考。

(三)、青年职工素质状况分析

职工素质高低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分析我分局青工素质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用工制度改革,使青工文化结构不断优化。自铁路企业实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取消退休顶替接班制度以来,我分局青年职工在数量上虽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青工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技以上文化程度青工占较大比重。调查显示,在运输系统10409名青年职工中,技校以上文化程度青工占55.8%,其中,中专以上的占21.4%,大专以上的占8.9%。与5年前相比增长了32.6%。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分局严把用工素质关,除接收部分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外,对于每年新接的转业新兵,也必须经过三年的技校学习方可上岗,由此大大提高了青年职工的整体素质,使青工队伍的文化结构不断优化。二是党、团员青工占较大比重。近年来,分局各级党团组织本着积极地、有计划地在一线岗位青工中发展党团员的原则,严格组织考察,加大教育培养力度,使一大批先进青工光荣地加入了党团组织,并在其中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分局35岁以下青工当中,党员1216名,团员2365名,分别占青工总数的11.7%和22.7%。

2、培训力度加大,使青工业务素质普遍提高。近年来,分局党政工团各级组织把提高职工技术业务素质当作一项基础工程、治本工程,通过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方式等多种手段,提高职工保安全本领,特别通过开展群众性技术演练活动,使青工业务素质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剖析齐机、齐站、齐电三个单位,有这样几组数字:在2003年开展的“档级对等、岗职相符”考试中,青年职工及格率达到98.2%,优秀率达24.6%,有87名青工岗位工资晋升一级;在三个单位不同阶段组织的业务考试中,青年职工合格率均达到了98%以上;在连续五年的业务系统技术比赛中,青年职工占参赛选手的86.5%,并先后有一大批青工荣获局级以上技术能手称号。我们认为,青年职工业务素质总体上能够适应安全工作需要,并在对技术理论掌握、部分工种操作实践上优于其它职工,体现了青年职工的素质特点。

3、技术设备更新,使青工自身优势得以展现。青年职工具有记忆力好、精力充沛、接受新事物快等特点,在铁路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发展的形势下,广大青工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学习掌握,与其他职工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机务系统列车运行装置--93的投入使用、动力机车换型,车辆系统工艺流水线改造、新设备投入运用,电务系统提速道岔、十八点信息移频自动闭塞和自动化驼峰等高新技术设备的学习和使用上,青年职工充分发挥智力优势、精力优势和求实创新精神,带头学、用心学,率先掌握了新技术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成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带头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1、对待学习兴趣不浓。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团青对待日常业务学习态度不积极,认识有偏差。有的青工认为,运输岗位多数是熟练工种,不用死学规章,靠时间积累,素质自然会提高;有的认为本岗位工作技术含量低,反反复复就那么点事,没什么可学的;有的认为规章规定的标准很高,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做到,学会了也用不上,不愿学习等等。

2、现场作业缺乏经验。“理论考试有余、实做经验不足”是青工技术素质的一大特点。调查中青工普遍反映,在现场实做上缺乏经验,特别是遇有非正常情况下处理故障、执行作业时,更显经验不足。从年初以来青工发生的各类事件分析中,也不难看出,因缺乏经验造成的行车事件占总数的38%。

3、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单位职工教育工作导向偏差,重理论、轻实做,重尖子、轻全员现象较为突出,导致广大青工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近日,从分局车辆系统技术表演赛中可以看出,由于在参赛方式上,由过去选尖子参赛为抽考指名参加,使得技术比赛呈现另一番结局。56名参赛选手,理论考试平均分数72.6分,实做比赛有14人达不到规定标准。比赛不仅赛出了差距,也为我们加强全员性职工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四)、青年职工作用情况分析

总体上看,青年职工以其自身优势和特点,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青年人发挥了自身优势。青年职工具有他人不可比拟的体力优势,对此,分局团委在全分局组建了346支青年突击队,以严密的组织制度和多样的活动方式,在抢装抢卸、刨冰除雪、抢修机车、施工作业、设备维修、职场改造等任务面前,主动出击,冲锋陷阵,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党政领导也把青工队伍当作解决生产关键的骨干力量,遇有急难险重任务,首先想到的是广大青年。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青年职工能够主动的承担起相对繁重的生产任务,受到了其他职工的赞扬。

2、在运输一线关键岗位,青年人发挥了骨干作用。从青工分布上可以看出,广大青工78.4%工作在运输一线,在机车乘务员、车站调车组、工务的养路到电务的中修、现场以及车辆的检车员等关键岗位和主要工种,都有青年职工工作的身影。此外,全分局现有青年班组50个,其中,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班组3个,省部级青年文明号班组9个,局级青年文明号班组8个,各级文明号班组分布在全分局各个领域,在安全管理、班组自控等方面创造了先进经验,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3、在安全生产非常时期,青年人担负了重要责任。青年职工具有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特点,在分局发生“4.20”事故以及安全生产出现波动等非常时期,青年职工往往触角最敏感,他们首先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调查中发现,在今年第二季度安全整顿、反思活动期间,青工“两违”比例较第一季度有明显下降。此外,在分局改革措施出台,生产布局调整的非常时期,广大青工用实际行动支持改革,响应号召,在分局政策引导下,许多青工举家迁移到新的地区,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岗位,为深化改革做出了贡献。

问题有四点:

1、工资收入与付出劳动的反差,使青工思想不够稳定。这次调研,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问卷上开辟了“牢骚网站”专栏,就是要给青工一次宣泄委屈、牢骚和怨气的机会。其调查结果令我们感叹,竟有88%的青工倾诉同一个问题:工资收入太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很多青工直言道:“现在管理越来越严,我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青年职工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可是与其他职工相比,我们每月五、六百元钱的那点微薄收入怎么能与劳动的付出成正比?长期下去,我们的思想怎能稳定?工作积极性何以调动?保安全岂不是一句空话?”调查走访中,青工一致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要靠企业增收创效,二要加快工资制度改革,建立起公平合理、运作有效的分配机制,真正体现按劳取酬、以岗计酬、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调动起广大青工的工作积极性,为安全生产做出新的贡献。

2、青工“两违”虽有减少但仍大量存在。近年来,青年职工发生“两违”比例有所减少,并且按照青工数量比率计算的话,相对少于其他职工。以齐机为例,齐机青工总数占职工总数的43.5%,今年一、二季度考核中,青工发生“两违”和脱标比例占全段总数的11.5%,运用车间青工占车间总人数的29.8%,从每月“两违”的比例上看,青工仅占9.3%。但从保安全的角度出发,每一次违章都可能酿成一次大的事故。特别是调查中,广大青工不加掩饰地说,未被发现的“两违”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对此,各级组织更不可掉以轻心。通过对齐机、齐辆、齐电、齐工四个单位上半年青工发生的403件“两违”情况分析,其中A类“两违”54件,占“两违”总数的13.4%,B类145件,占总数的36%,C类两违204件,占总数的50.6件;从发生“两违”的原因上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侥幸心理,对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干惯了,不当回事;三是图省事,简化作业程序。

3、部分青工思想落后、技术薄弱,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他们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对安全生产没有足够的重视。思想上麻痹大意,工作中惯性违章,始终处在事故的边缘;部分青工技术业务素质低,不能适应现实岗位需要。特别是刚入路的青工,工作热情很高,但缺乏实践经验,遇有非正常情况作业时,不能独立应对;有的青工思想不够稳定,容易受客观环境变化影响,遇事思想波动较大,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4、部分党、团员模范作用不突出,缺乏影响力。有的青年党员和共青团员不注重加强自身修养,自我要求不严,工作中起不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分析1--6月份青工“两违”情况,其中,党、团员“两违”发生率分别占12%和16%,虽然比例不大,但在群众中造成了很不好的负面影响。

三、调研后的几点启示

1、青年是保安全的重要力量,只有重视青年、赢得青年,才能把握工作上的主动权。江总书记曾指出:“赢得青年,就赢得了希望和未来”。在企业中,青年以其“敢想、能为、求进、争先”的品格特点,成为推动企业发展进步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当前,在铁路安全责任日渐加重的形势下,拥有和掌握一支敢打硬拚、精干有为的青年保安全大军,是企业的财富之本、力量之源。各级党政组织都应把加强青年职工队伍建设当作一项战略工程、希望工程、治本工程,了解青年所想,关注青年所需,指导青年所为,在重视与支持中促进青年健康成长,在教育和带领下,确保青年作用有效发挥,最大限度地挖掘青年内在潜力,调动广大青工生产工作积极性,为分局安全生产做出更大贡献。

2、只有从职工思想和工作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制定安全措施,才能增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一线职工是分局安全大门的直接守卫者,一线岗位是落实安全管理措施的终端,任何安全措施的制定和落实都应围绕一线岗位和职工实际来展开。我们感到,对于部分职工提出的涉及安全管理、干部作用等方面的不同意见,应该引起各级管理者的重视和思考。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上看,一项制度、一个办法执行久了,必然会产生某些方面的负效应,这就需要各级干部要深入基层,充分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呼声,从现场工作实际出发,对原有的措施办法进行修改完善,使各项制度办法更加合理,落实更加有效。

3、坚持从严管理,必须与过细的思想工作有机结合,努力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保安全工作氛围。我们认为,有效管理的结果应该是干部职工精神集中、思想稳定、主动尽责、工作到位,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不仅违背了我们的管理初衷,也不利于安全生产。调研中,青工普遍感到工作紧张,压力过大,这需要我们做认真的思考:是真的管理过严,还是严管过程中思想工作不到位,造成职工的不理解?我们感到,答案应该是后者。缓解职工的紧张情绪,要求我们不仅要调整管理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更重要的是用过细的思想工作化解职工心中的疑惑,缓解职工思想上的压力,让广大职工正确认识严是爱、松是害的深刻道理,正确理解从严管理是解决现实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安全有序可控,基本稳定的必然过程,努力在干部职工中营造出一种“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4、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把加强职工培训当作治本工程,靠“提素”保安全。在影响安全生产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根本、最活跃的要素之一,路局安全管理办法把人员素质当作基本要素,足以说明它对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调研中的大量事实表明,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对于增强广大职工保安全责任意识,激发他们保安全的工作热情具有重要作用;加强职工技能培训,对于提高职工非正常情况下处理问题能力,有效防止各类事故产生重要作用,而对于各级管理干部,必须把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当作重点,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当作重点,把灵活运用工作方法当作重点,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现实安全工作需要。

四、对策及建议

针对青工思想特点和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加强教育,牢固青工保安全思想防线。共青团组织作为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在青工思想教育上不仅肩负着重要责任,也有其自身的组织优势。要针对这次调查结果,认真梳理青工安全思想上存在的各类问题,以增强青工保安全责任意识为重点,广泛开展“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活动。一是要针对实际,开展系统教育。通过举办安全演讲赛、事故图片展、当事人现身说法、出事故算账对比等活动,向青工灌输“安全第一”、“安全生产我有责”、“在岗一分钟,负责60秒”等思想,不断增强保安全责任意识。二是掌握方法,开展专题教育。针对因客观因素、个性事件引起的青工思想波动等,团组织要通过走访谈心、个别谈话等方式,开展专题教育,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稳定青工思想。三是突出重点,开展后进保帮。要集中一段时间,开展全方位调查摸底工作,对“三种人”,即:安全上的危险人、纪律上的松散人、技术上的薄弱人进行个别教育,层层建立安全包保责任制,强化重点控制,确保万无一失。

2、挖掘潜力,调动青工保安全工作热情。一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在安全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青工,各级党政组织要在推优入党、择优上岗、就学深造、晋职晋级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为青年成才创造条件。各级团组织要积极选树、大力宣传青年安全工作典型,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激发青工保安全工作热情。二是要关心青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团的组织要密切与青年的联系,了解青年工作所想、生活所需,积极为青工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问题。对于团组织无力解决的,各级党政组织要给予热情的帮助和支持,以此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消除青工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安全生产之中。三是要改革工资分配制度,提高青工的收入水平。这是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要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认真借鉴三间房车辆段工资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快各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步伐,真正建立起公正合理、奖罚分明、按劳取酬、运作有效的工资分配机制,让广大青工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激发保安全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