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1 01:05: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内部统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体育科学》知识来源 引文 变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15-02
引言
体育学术思想研究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不仅表现在学科内部,如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表现在学科的外部,如大量相关学科知识的介入,同时,这也体现出我国体育学科的学科制度性更加规范和独立。
本文通过对《体育科学》杂志从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所刊论文的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十年来我国体育研究知识来源的演变情况,从特定的角度探讨十年间体育学科的研究变化。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引文统计
《体育科学》在2001-2010年十年间,刊载论文达到1892篇(见表1)。十年间附引文的论文所占比重呈明显地递增变化,附引文论文为1819篇,占同期刊载论文总数的94.61%,附引文的论文均达到95%以上,有些年份甚至达到100%,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知识来源重视程度的加大。
1.2被引文献类型
对被引文献类型,笔者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电子资料、会议报告、论文集、学位论文、未注明的文件(内部资料、工作资料、文史资料、资料汇编、交流资料和资料库等)。随后,笔者对1892篇附引文论文的被引文献类型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随着引文总量的上升,各主要类型的载体被引文献数量基本都呈上升趋势(见表2)。
1.3被引文献体育学二级学科分布统计
由表3可以看到,运动生理学有较高的比重,其他比重较大的学科有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这表明在过去的十年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体育学科的研究兴趣发生了明显的转移和研究主题的变化。
2结语
在对《体育科学》2001-2010年所刊载论文的引文分析中可以看到,十年来最为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引文量的增长表现为附引文论文的比例上升,从平均引文量上来看,正在向国际期刊的发展方向迈进。
一、文题
文题是概括文章性质和内容的重要标志,是最先提供给读者的直接信息。
文题与内容要相符,应能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读者常是以文题为主要依据来判断论文的阅读价值,故文题要概括、简练、准确、新颖:
1.概括:即用简短的文字囊括全文内容,体现全文精髓,使人一看就能对全文的含义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引人入胜,便于记忆。
2.简练:就是要简短、精练,一般以不超过20个字宜,切忌冗长繁杂,用词要字斟句酌,可用可不用的字应尽量免用。如"妥拉苏林局部皮下浸润注射消除输液引起的局部肿胀的观察",共26个字,改为"妥拉苏林局部注射消除输液外渗肿胀的观察",19个字已可表达文章主题。
题目的文字一般不用简称或外文缩写,必须用时也只能选用公认和常用名称。文题尽量不用标点符号,如有必要设副标题,可用破折号与正题分开,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附150例病例分析"。
3.准确:就是要用词准确,正确反映论文的主题与内容,避免出现文题不符的情况。如"临床输注过程中的空气污染及其对策",作为文题不准确。因为1)"空气污染"并非输注过程中的";2)"对策"应该是防止或减少污染的对策,其中"及其"欠妥。如改为"静脉输注环境的空气 污染 即及其预"则能正确反映论文的主题。
4.新颖:题目要有特色和新意,不落俗套,避免与已有文献的题目雷同。
二、作者署名和单位
题目下面要写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以便于编辑、读者于作者联系或咨询,也是对文章内容负责的表现。
1.署名作者的条件:一般包括下列人员:
1)课题的提出者及设计者;
2)课题研究的主要执行者;
3)进行资料收集及统计处理的人员;
4)论文的主要撰写和修改者;
5)对论文主要内容能承担全部责任,并能给予全面解释和答辩的人员。
2.署名注意事项:
1)署名顺序按参加研究工作的多少和实际贡献大小排列,而不能以职务高低、资历长短排列。第一作者应是研究工作的构思、设计、执行和论文主要撰写者。
2)每位作者姓名之间要空一格,但不需加任何标点符号。
3)署名必须用真名,不得用化名、笔名和假名。
4)前,若参加研究者已调往其他单位,可在署名末尾右上角加注符号,在页脚注中说明。
三、摘要
即文章的内容提要,是用最扼要的文字概括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步骤与方法、主要发现及结论,着重说明研究工作的创新和发现,使读者概略了解全文内容,以决定是否有阅读全文的必要。。摘要不列图或表,不引用文献,一般在正文之前,大约200-300字为宜。摘要一般在署名之下,正文之前,书写时"摘要"二子顶格写,空两格后接摘要内容。
四、关键词
是最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单词、词组或短语,目的是便于读者了解论文的主题,利于人们在检索中迅速查到文献。每篇文章可选3-5个关键词,可从文题、摘要、正文别是文中小标题中选择,也可参照美国"Index Medicus"及1984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翻译的"医学主题词注解字顺表"和中国科技情报所及北京图书馆主编的"汉语主题词表"。关键词一般不用缩写词,在提要之下,顶格写"关键词",空两格后依次列出,之间可用分号隔开,最末一词不加标点。
五、正文
正文是文章的主题部分,一般分为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4个部分。
(一)前言
又称导言、引言或序言,主要介绍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及依据、研究目的及意义等。前言不宜过长,避免作自我评价和过多引用文献,点明主题即可。
(二)材料与方法
临床研究的论文可用"临床资料"、"对象与方法"、"病例资料"等。应详细说明研究对象和采用的方法,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条件、来源及数量、抽样方法、研究步骤、观察指标、选用的仪器或研究工具、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处理方法等,都要交代清楚。目的是使读者了解研究的具体内容,便于对研究进行评价和验证。
(三)结果
结果是论文的关键部分,是作者论述本研究的价值和讨论观点的依据。包括观察到的现象和收集的数据,经过科学的整理归纳和精确的统计学处理后,按照逻辑顺序,用文字、统计图或表格的形式报告出来,图和表不宜过多,能用文字表达清楚的就不必用图表,图或表能更清楚表达者,则应压缩文字。必须注意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遵循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详细叙述新的发现和正面的、阳性的结果,也要如实叙述反面的、阴的结果,作出客观的分析与报道。
(四)讨论
讨论是论文的精华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论文的学术水平和价值。讨论是结果的逻辑延伸,对结果进行阐释、分析、论证和评价,从感性认识上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讨论部分的写法不一,一般内容可包括:本研究的原理和概念;所的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结果的含义和事物的内在联系;从结果因出的推理和结论;指出结果和结论的理论意义,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今后要解决的问题与展望及该项研究的不足之处或出现的误差等问题。讨论部分注意与本文的结果紧密联系,同时分析过程最好多结合理论。还可把研究结果与有关文献报道的异同处进行比较,从不同角度分析,提出新的观点和概念,以充实作者的论点。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科研论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论文最后列出本次研究工作所参考过的主要文献目录,目的在于表明论文的科学依据与历史背景;反映出作者对他人成果的尊重;为读者进一步查阅和探索有关问题,了解文献的详细内容提供线索。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222-02
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是以保障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为目标,依靠必要的组织机构,把各个组成要素的质量评价活动严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1]。与容易使用定量的评价方式对其成果进行评估的自然科学硕士论文相比,人文社会硕士论文科学成果因广泛、复杂则较难评价。这不但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也会影响到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的整体发展。所以,构建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评价指标体系已经成为我们亟须完成的任务。
一、对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查分析
(一)调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层次结构分析法、文献计量法、个别访谈法和专家评审等方法。理论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文献数据库,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相关资料,深入理解和综合分析文献内容,一方面详尽地了解目前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的特点,另一方面明确国内外人文科学成果评价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实证研究部分,主要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个别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确立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形成相应的论文类成果和应用对策类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获取实证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以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确该评价指标体系的改进方向。另外,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加强与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创新,将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弥补认识上的不足。
(二)样本收集
确定研究对象:具备研究生培养的石油类院校、理工类院校、国内顶级院校、地域差异的院校、省内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数据方法:通过电话访谈,相关大学网站收集相关资料以及通过相关的期刊或研究报告等资料获取相关数据。除此之外,我们重点选取了二十余位学术评价领域的理论学者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实践专家,以面访、邮件、电话方式进行了访谈和书面反馈。
(三)21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统计分析
通过选取,最终有21所高校被列为研究的对象。一方面研究这些高校研究生学位评价体系的细化分类,另一方面探析各类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内部的权重分配,各个指标之间相互关系,从而发现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分配的规律。
以中国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三所石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为蓝本,结合其他18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的分类方法,将21所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论文评价体系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统计结果:一级评价指标的论文选题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的学校统计数量21个;要求选题前沿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3个;要求选题新颖性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一级指标论文水平主要包括七个二级指标:要求研究方法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理论基础与专业知识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文献综述的客观性与全面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5个,要求写作的逻辑性的学校统计数量12个,要求论文研究难度与工作量的学校统计数量8个,要求材料的充分性与可靠性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观点鲜明、立论正确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新观点与新见解的学校统计数量19个;要求潜在的社会效益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获奖或的学校统计数量4个。一级指标写作能力主要包括五个二级指标:要求文字表达能力的学校统计数量16个;要求书写的规范化的学校统计数量10个;要求设计图形、图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学风严谨性的学校统计数量5个;要求摘要表述简洁规范反应核心内容的学校统计数量2个。一级指标答辩情况主要包括三个二级指标:要求回答问题水平的学校统计数量9个,要求报告重点及阐述情的学校统计数量7个,要求着装及态度情况的学校统计数量3个。
(四)制定人文社会科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的原则
从评价需求、评价过程、评价结果和评价持续等维度看,应关注以下六项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即分类方案在评价过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类不能过于复杂,分类颗粒度切分要恰当,以保证分类框架清晰简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够与评价主体的常识判断保持基本一致,使评价主体较容易把握,从而提高评价操作的效率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比性原则,即分类方案的评价结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类比较才可以实现同一指标下的度量,评价结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这就要求分类标准明确和界线清晰。可扩展性原则,即分类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扩展张力。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进,专业学科也随之细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评价分类体系具有较广的范围适应性和较强的功能扩展性,有利于评价结果的持续性比较和评价工作的一致性开展。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的设计不仅要考虑评估对象的特征,同时也要考虑指标的实际可操作性,指标的内容应明确,数量需适当,同时,同一参评项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项指标间应具有一定的内在一致性,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客观性原则。保证评价指标的客观性,使评价指标及其评价结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实际质量和水平,所设计的评价指标才具有现实意义。独立性原则。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一指标被修改或调整时,其他指标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不会因某一指标的修改和调整而使评价指标或评价结果之间相互矛盾。
二、确立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
着重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重新选取了人文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开展问卷调查,共形成有效问卷200份。为保证问卷调查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学科领域的实际情况,发放问卷时还对受访对象进行了学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会科学(法学类)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答辩用)
三、评价体系的应用及结果分析
该评价体系针对科研管理者、专家和2013年毕业的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研究生进行了实际应用,该硕士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一经使用即得到了学生、相关科研管理人员及指导教师的一致好评,一致认为该评价体系的主要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客观科学:在全面探析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之间的内在关系基础上,能够客观科学地反映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实际水平。严密可靠:该评价体系所采用的评价项目和权重比例之间的关系是严密的,选择的应用对象具有代表性,评价结论具有可比性,因而能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水平进行可靠评价。操作简单:与其他评价体系相比,该操作步骤简单明确。答辩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该体系判断是否符合答辩标准,指导教师可以通过该评价体系衡量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完成情况并督促学生。答辩时各答辩评委可以准确科学的评定学生学位论文的综合水平。
论文导读::近年来国内金融市场上投资基金发展迅猛,但也存在了不少阻碍投资基金进一步前进的因素。面对中国金融结构下的开放式基金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缺陷,加强投资人的控制权、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和改革激励机制将是提高国内投资基金内部治理绩效的关键。
论文关键词:金融结构,投资基金,内部治理
一、引言
在19世纪中后期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投资信托基金首次在英国出现。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投资基金在国际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上蓬勃发展,目前美国共同基金总规模已增长近1000倍。基金业的迅猛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最显著的现象。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也开始进行投资基金的尝试,逐渐形成了投资基金市场的雏形。截止至2008年12月31日,中国共有60家基金公司掌管了纳入统计的464只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共计18864.60亿元,份额规模共计24638.56亿份(不含QDII,以下数据均不含QDII)[①]。其中31只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共计685.52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3.63%投资基金,份额规模共计768.10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3.12%。其中433只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共计18179.08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96.37%,份额规模共计23870.46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96.88%。[②]
根据美国2008年度行业统计报告,全美约有600家基金发起人管理8889支共同基金,总资产净值为9.601万亿美元,约占世界共同基金总资产净值19万亿美元的51%。综合1995~2008年的数据统计,共同基金占美国基金总资产净值的比重约在92%~96%之间。[③]
中图分类号: G237.5;R-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2409(2007)06-1406-02
医学论文是医学科学研究工作的书面总结,目的是传播科研成果、交流医疗经验、考核业务水平,许多作者在撰写论文时不太重视论文写作格式的细节问题,以致影响其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降低了投稿的命中率,现结合医学论文写作规范,将本刊来稿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如下。
1 医学论文撰写格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学论文的撰写格式分为3个主要部分,即前置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前置部分包括文题、作者及其单位、摘要、关键词;主体部分包括引言、临床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部分包括图表、照片和作者附言等。常见问题如下:
1.1 来稿中常见题名过长、修饰词多、有副标题。例:“关于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浅析及对策”、“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附50例资料分析)”。题名是对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其构成一般含研究对象、论文所解决的问题及其贡献所在,应简短精炼、准确得体。以20个字内为宜,尽可能少用副标题,多余的字词尽量删除。上例应改为:“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急性胰腺炎50例临床分析”。
1.2 来稿中很多作者漏写关键词与前言,关键词是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单词或术语),是论文的信息点和检索点,一般从题目中选,若题内关键词不能充分表达论文的中心内容,就要在摘要及文内选择,每篇论文中应专门列出3~8个。还有一些作者直接写临床资料而没有写前言,没有介绍疾病概况和收集资料的具体时间、地点及治疗例数。前言是论文的引子或开场白,是对正文主要内容的简要说明,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一般占全文的1/8~1/10。例:
尖锐湿疣(CA)是人类瘤病毒感染所致的增生性性传播疾病,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容易复发。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笔者在皮肤性病门诊收治110例CA患者,在应用激光去除疣体的基础上,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局部外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3 有些作者在写摘要时不按规范格式或盲目按格式堆砌资料数据,以致主题不明、层次不清。摘要是从论文中提炼出来的要点,扼要地向读者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全文的高度浓缩,限200字内。医学期刊多要求以结构式摘要撰写,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个部分。例:
目的:探讨局部外用药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效果。方法:激光除疣后治疗组55例外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对照组55例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结果:治疗组复发率(14.2%)低于对照组(30.8%),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1.4 在临床资料部分中,很多作者不交代病例选择标准、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不交代分组设计方法,结果部分常见数据罗列、整理方法不当,讨论(结论)部分没有结合其他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没有陈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作出相应结论。写作时应避免以上情况。
1.5 参考文献的问题:①未按正规格式书写,缺年代、页码、或著者不全。②参考文献陈旧:常见十几年前的文献还被引用,应引用近5年的文献。③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序号未在正文中标出。在标注时要注意在论文题目、摘要、各层次标题尤其是一级标题上不能标注,因其是对整篇文章的概述;在结果、结论部分中也不能标注,因这是作者本人研究的成果和定论,不可能源于他人的研究;应在相应的分析讨论中引用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标出序号。④内部资料、论文汇编、预印本等未正式出版的、通常不易索取的资料要避免列出。
2 医学论文写作表述规范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学论文是运用语言文字、图表、数字、科学符号等来表达其内容,要求做到主题突出,论据充分,文字简洁,条理清晰。要写好医学论文,必须了解其特点,正确运用表达方式。
2.1 数字及计量单位的使用
在医学论文中数字的使用频率很高,作者要了解数字使用的规则和要求,准确表达论文的内容,需注意以下几点:
2.1.1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例:20世纪80年代。
2.1.2 年份要用全称,不能简写,如1998年不能写成98年。
2.1.3 并列的阿拉伯数字、百分号、外文字母之间不应用顿号隔开,要用逗号。例:剂量分别为5,10,15mg/kg。百分比之间不能省略百分号,例:33%~56%。描述病变面积或体积时不能省略单位,例:2cm×3cm,6cm×6cm×8cm。
2.1.4 数字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不用阿拉伯数字而用汉字,例:二倍体、三叶虫、十二指肠、三大作用。
2.1.5 时间与时刻应用混乱,如将“第3天”写成“第3d”, “术后3d”写成“术后3天”。实际上,d,h,min,s为时间的计量单位符号,不能用来表示时刻,术后3d表示术后第4天。
2.2 常用名词术语表达错误
医学论文要求语言平实、不修饰,常用名词术语较多,应注意行文简洁、用字规范。来稿中常见的错别字、词如下:烦躁误写成烦燥,繁琐误写成繁锁,妨碍误写成防碍,肺原性误写成肺源性,交代误写成交待,松弛误写成松驰,纵隔误写成纵膈,预后误写成予后,辐射误写成幅射,糜烂误写成靡烂,抗生素误写成抗菌素,剖宫产术误写成剖腹产术,心肌梗死误写成心肌梗塞,应激反应误写成应急反应,辨证论治误写成辩证论治。特别注意的是一些作者常将症、证、征混淆,将适应证误写成适应症,综合征误成综合症。症是指症状,一般指患者的主观不舒适、不正常的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如头痛、恶心、腹胀等;征指体征,指医生通过对患者的检查而得到的客观表现,如肺部罗音、肝脾肿大等;症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以及病势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对致病因素与机体反应性两方面情况的综合,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1],不应混淆。另外,文章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给予解释。
2.3 不能正确使用表格
表格用以阐述疾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在来稿中,统计表常见的问题是标题过于简略或繁琐,表内层次不清,线条过多,填写阿拉伯数字没有对位,保留小数的位数不一致。正确的统计表应该简单、明了,能够说明各统计量之间关系和差异。需注意:文章中的数据能用文字表达的尽量不用表格,若用表格请采用三线式统计表,并且将表格中的共同单位提出来标示于表格顶线右上方,不能把几种不同性质的统计量罗列到同一表格内。
2.4 统计学处理问题
2.4.1 统计方法的选用:一些作者经常混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计数资料是先将观察单位按性质或类别进行分组,然后清点各观察单位的个数所得的资料,如根据治疗结果计算出的治愈率、有效率、病死率、阳性率等。计量资料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方法测定某项指标数值大小所得的资料,如身高、体重、脉搏、血压、浓度、白细胞总数等。计数资料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为χ2检验或U检验,计量资料最常用的统计方法为t检验或F检验。
2.4.2 对照组的设立:很多作者设对照组时只说明例数相当,而不说明其他条件,对照组与试验组必须遵循均衡化的原则,也就是说对照组除了缺少实验处理因素外,其他条件应与实验组基本一致,从而排除非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否则实验的可比性减少,统计学意义下降。因此在文章中一定要指出两组间在年龄、病程、疾病分期等方面有否差异,是否有可比性。
2.4.3 在来稿中,经常遇到统计指标的误用,死亡率与病死率是两个最容易混淆的指标。某病死亡率是观察人群中某病的死亡频率,一般以10万分率表示;某病病死率是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一般以百分率表示。前者反映人群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后者反映疾病的预后。部分作者常将某病住院病死率误为死亡率。例:“我科收治感染性休克20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50%。”很明显将住院病死率误作死亡率来讨论。
总之,医学论文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价值和水平。医学论文撰写是医学工作者的基本功之一,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有固定的格式可依。只要按规范格式多写多练,就能写出文字细节和技术细节表达规范性好、学术价值高的论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体育英语教学 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主题
1.问题提出
目前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研究正在成为相关专家、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越来越多的体育科研论文对体育英语教学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研究内容、研究难点、问题对策、研究方法等做了许多前瞻性的、独创性的探索。有学者认为,体育科学,尤其是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无二致,在实证研究与反实证研究之间,不应简单地进行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而应在实证的基础之上,运用逻辑主义方法,对基本理论进行判断和推理[1]。也有学者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对整个体育科学研究现状做出分析,选取我国1999-2004年度体育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论文作为分析样本数据,对我国体育科学的体系内部结构、研究的“社会化”倾向、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及论证方式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在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得出体育科学研究论文运用定量方法较少的结论[2]。另有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专门分析了我国艺术体操科研现状[3]。
综上所述,研究方法的探讨正成为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尽管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对于体育英语教学研究来说,还有许多欠缺的地方,没有形成规范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统计分析
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Grid20/Navigator.aspx?ID=1)为检索对象,第一次检索以“体育”为篇名,匹配选择“精确”,检索时间跨度为1979―2014,再在以“体育”为篇名的搜索结果中进行第二次检索,以“英语”为篇名,最后得出相关论文112篇。第二次检索,首先以“英语”为篇名,再在搜索结果中以“体育”为篇名进行检索,其他搜索各项与第一次检索相同,最后搜索结果是同样的112篇论文。尽管112篇论文的篇名中都包含“体育”和“英语”字样,但经笔者甄别,剔除一些关于《中学体育课堂英语名词活用》、《英语自考》之类的非学术论文,最后确定87篇为分析样本总量。
2.1时间分布
在所有统计的样本中,最早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学术于1987年。如果以2003年教育部启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评估工作为分界点,那么在2003―2014年间的学术论文数量为57篇,占总样本数的66%;2003年以前的学术论文数量为30篇,占总样本数的34%。
数据显示,以2003年为分界点,在教育部启动为提高英语专业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工作之后,很多体育院校纷纷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研究论文数量越来越多。与经验判断相一致,这表明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而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研究这一体育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2.2论文作者单位类型、专业
本文将总样本87篇有关体育英语教学的论文的作者单位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体育院校;第二类是非专业体育院校(包括各类综合性高等学校中的体育院系、社会科研单位及其他)。其中,对专业体育院校的论文作者又可分为三类:一是英语专业研究;二是体育专业研究;三是不清楚(文章没有标识)。经统计,有58篇论文作者来自专业体育院校,占论文总数的66.7%,其中作者从事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为40篇,占论文总数的46%,将近占据了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半壁江山。有29篇论文作者来自非专业体育院校,占论文总数的33.3%。这说明,目前我国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是在专业体育院校中从事外语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因为在专业体育院校中,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必须面对学习体育各专业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给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文化课成绩较差,活泼好动,英语成绩难以提高。所以研究他们的学习环境、学习特点,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成了在专业体育院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教研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是来自非专业体育院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教研人员,他们结合自身较强的英语专业背景,对体育专业学生学习英语进行研究。
2.3研究主题分类
从87篇总样本中的研究主题分析,可以发现体育与英语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关于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一般主要研究体育院校或综合大学体育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问题、难点及对策分析。典型代表如《综合性大学艺术体育类学生英语教学现状与启示》、《体育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等。这类研究主题的论文数量共有80篇,占论文总数的92%。第二,有关于体育院校专业课程的英语教学,研究此类问题的作者主要认为大学英语仅仅是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而体育专业英语教学是使学生从英语基础阶段过渡到专业阶段的必经环节,使其顺利阅读体育专业英文资料。该类研究主题的论文数为4篇,占论文总数的4.6%。第三,第三类文章是有关于体育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设置等问题的探讨。典型代表如上海体育学院的吴贻刚对体育学院英语专业办学定位与课程设置等问题的分析。该类研究主题只有3篇,占论文总数的3.4%。
由此可知,体育英语教学论文研究主题分布不均匀。现在很多专业体育院校和非专业体育院校因我国体育对外交往的大好形势,纷纷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或英语专业体育外事方向)。到目前为止,我国至少有30多所高校开设了体育英语专业。作为一个新开设的专业,应该理论先行,理应有很多的学术论文百家争鸣。但从论文统计数据得出,目前对体育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定位、培养方法等进行探讨的论文只有4篇,即使加上3篇研究体育专业课程英语教学的论文,也只有7篇,不到论文总数的8%。
2.4研究类型分析
按社会学家詹姆斯・S・科尔曼的说法,所谓“理论研究”,是指建立旨在一种理论体系(或概念体系)但又不以经验资料加以验证的研究[4]。这里,我们按科尔曼教授的理论,把对体育英语教学研究分为理论研究(规范分析)与经验研究。理论研究主要探讨体育英语教学的基本概念、原则、理论、范畴等研究;体育英语教学的经验研究主要是指那些经过实地调查、个案分析、问卷调查、实际观察等方法而得出的可以直接指导、规范体育英语教学活动和关系的经验研究,这类研究不作纯理论上的逻辑分析。
从检索结果看,有58篇论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占论文总数的66.7%;有29篇论文采用经验研究方法,占论文总数的33.3%。采用规范分析、逻辑分析方法研究的论文篇数比采用经验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的论文篇数多出29篇,说明体育英语教学的规范研究远远多于经验的应用研究。
2.5研究的规范性
一般地,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包含四个基本阶段程序,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体育英语教学论文的规范性进行研究:一是是否有理论预设(或称理论假设);二是是否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即有没有提出需要加以论证或验证的问题;三是是否有对相关现存的文献加以评论;四是文献引用情况。
从研究的规范性所设定的四个指标来看,没有理论预设,没有文献评论,但有明确问题的论文占据了大部分,它们分别占有论文总数的91%、92%、94%。这些数据说明,在体育英语教学研究中,从问题或假设提出到论证检验、形成、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关键环节严重缺损。论文研究的规范性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至于是否有文献引用,有25%的论文没有文献引用,在某种程度上,没有文献引用,容易导致重复研究,没有文献评论,难以提出独创性问题见解。
2.6经验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
从统计87篇总样本看,主要的经验研究方法有:参与观察、普遍调查、局部调查、个案调查、问卷调查、非随机调查、随机调查、文献收集。采用以上8种具体的经验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共有29篇,其中采用普遍调查与非随机调查方法研究的学术论文共有6篇,而采用局部调查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有17篇,占总数的59%。这说明采用普遍调查的研究方法受到很大的局限。因为要进行普遍、广范围的调查,需要较多的经费支持,而这又是很多研究者、研究机构面临的难题。采用局部调查的论文中,大部分把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一个班级、一个年级、一个学校,跨学校、跨省之间的调查很少开展。如果普遍调查没有人力、财力的支持难以开展,那也可以理解。但没有论文采用既省钱又省力的个案调查方法,这确实是体育英语教学研究的一个误区。
3.结论建议
从上文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正在逐步走向世界。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使得体育领域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环境的变化要求体育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学生、社会用人单位的重视。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英语人才,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目前体育院校和高校体育专业教研人员关注的热点。
但在体育英语教学研究中,还有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如研究者偏重于规范研究,而较少采用经验研究,论文研究不规范,不能遵循科学的研究程序。如缺少研究的理论预设,相关研究问题理论综述、评价较少,这就容易导致研究者相互重复同一个问题。经验研究手段单一,不能充分运用多种经验研究方法全面、广泛的开展研究。
笔者认为,体育英语教学,要从规范研究到经验研究、从宏观研究到微观研究、从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力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育英语教学方法论体系,首先必须进行方法论上的补课。如开展普及性训练和方法论讨论。其次,像《体育科学》等专业核心刊物要发挥专业示范导向作用,倡导刊发论文的规范性。最后,组织编写、翻译相关体育科学方法论方面的著作和教材。
参考文献:
[1]张洪潭.体育基本理路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52-257.
[2]李建军.关于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现状的分析[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摘要: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轻轨内部空间评价研究是实现低碳轨道交通的基础。以城市轻轨内部空间低碳化为目标,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层次结构提出低碳型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评价法,建立了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进行评价,为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依据,是对城市低碳轨道交通研究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低碳 内部空间 评价
在能源危机及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了各国政府的中心议题,构建高效低能耗的低碳交通体系能缓解交通拥堵以及降低能耗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1]。城市轻轨所具备的低碳属性促使其进入发展期,尤其近年来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猛,随之带来巨大的城市轻轨建设量。而轻轨内部空间是整个轻轨枢纽主要的能源消耗载体,也是有害气体排放的来源,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内部空间进行评价,从而为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达到城市轻轨站点低碳化的目标。
在对轻轨站点评价研究上,张向科、刘浪[2]提出了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设立了评价指标,构建了评判方法和评判模型,并将模型应用到一个轻轨站点上。对其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智能性进行综合评估。刘琪和晏克非(2005)[3]在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和广义效用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站场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是在已有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对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进行低碳评价,进而为其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轻轨站点内部空间低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低碳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评价是通过一定的规则、方法利用归纳出来的指标对评价对象的某一方面或全面综合状况做出优劣的评定。评价轻轨站点内部空间状况时,要想得到真实、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必须先选取合适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一定的指标选取原则[4]。如表1-1所示:
1.2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轻轨既要满足旅客的中转,又要满足旅客的集散,它在整个城市交通运输网络中起到了一个连接的作用,并直接影响整个交通系统。轻轨内旅客聚集密度最大、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轻轨站点内部空间;同时,内部空间是主要的能源消耗载体,也是有害气体排放的来源,通过全面评价轻轨站点的内部空间,构建轻轨站点内部空间低碳评价指标体系。按照“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层次结构提出评价指标体系[5]。由此得出低碳型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2所示。
2.评价方法的选取与评价模型的建立
2.1评价方法的选取
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数量众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需要采用适合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用于轨道交通内部空间评价的方法种类繁多,并且各种评价方法又各有优缺点。选取合适的评价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至关重要,选取评价方法的关键是要选择适用于评价对象的评价方法。表2-1就各个评价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本文所建立的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均可以调査所得或计算可得,不存在缺少统计资料的情况,也没有大量模糊指标,更不是非确定性评价问题,而且评价指标体系中已有很多主观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不宜选取受主观因素影响太大的评价方法,所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不适合作为本文的评价方法。灰色系统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不够好,处理权重不太容易,所以不适合作为本文的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能消除指标间的共线性,但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本文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没有共线性,而且因为时间、环境的局限性得不到大量的统计数据,所以也不适合作为本文的评价方法。信息熵评价法是根据已知指标不同轻轨站点的差异度确定指标权重进行评价,故选取信息熵评价法作为本文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2.2评价模型的建立
基于信息熵理论构建本文的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评价模型,设有m个轻轨站点需要进行
评价,m个轻轨站点用n个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则指标矩阵X可表示为:
各评价指标的概率Pij为:
当j一定且x1j=x2j=...=xmj时,即某一个指标所有轻轨站点的得分完全一样,此时Pij= l/m ,令Pi= 1/m;因Pij≥0,Pi≥0(i=1,2,...,m;j=1,2,...,n)且 则指标Xj相对强度熵Hj的计算公式为:
当某个指标对所有要评价的轻轨站点来说值相同时,信息熵值达到最大,此时Hj=1即对所有要评价的轻轨站点来说该指标完全一致,该指标的存在不影响最终评价结果。因此,某个指标的重要性取决于该指标的信息熵值Hj与1的差值,设其为指标的差异度Dj其计算公式为:
Dj=1-Hj (4)
根据归一法,所有指标的熵权和应为1。则指标的熵权Wj为: (5)
综合评价结果为指标的熵权与指标值的简单加权和,其计算公式为: (6)
式中, (7)
为m个轻轨站点综合评价结果的水平矩阵,其中Ri(i=1,2,...,m)表示第i个轻轨站点的综合评价结果[6]。
对综合指标评价水平矩阵R中的元素进行排序,确定最终的评价结果。矩阵元素越小,则对应的轻轨枢纽内部空间低碳性越好;矩阵元素越大,其对应的轻轨枢纽内部空间低碳性越差。
3.结束语
低碳型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是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低碳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低碳交通的迅速发展是在全球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实施效果可以被看作是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实现的一个方面,促进了城市交通发展观的变革。本研究建立了基于低碳目标的城市轻轨内部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综合评价法,对城市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进行低碳评价,以指导轻轨站点今后进行空间结构调整与优化,为轻轨站点内部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是城市低碳轨道交通发展研究的新的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罗湘蓉.基于绿色交通构建低碳枢纽——高铁枢纽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2.
[2]张向科、刘浪.模糊层次分析法在轻轨站点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特种结构》增刊第十一次全国城市道路交通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225-227.
[3]刘琪,晏克非.公路站场规划布局方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1):159一162.
[4]李静.客运枢纽内部环境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2.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始终以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支撑服务为己任,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科研人员,忽视了学校行政管理部门,高校管理则很少被纳入图书馆信息服务范畴。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图书馆面对时代的变化,积极探索服务转型,在信息服务方面产生了新的生长点。
浙江大学图书馆先后为 87 个学科提供了 TOP 期刊评定方案和事实数据,完成《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事实数据报告》等;为多个学部的人才信息收集和学术评价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为学校提供《世界一流大学年度对比分析报告》。[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有一个课题组专门为学校战略决策部门提供信息支持服务,用简报的形式编辑 《一流大学信息汇编》内部刊物,每一期围绕决策层关注的一个主题,进行文献调研、收集、加工和整理,形成对于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发展战略研究部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系列专刊。[2]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通过对山东师范大学科研成果的来源出版物分布、高产作者分布、高被引作者分析、科研合作国家和地区分布、科研合作机构分布、优势学科和主题分布等方面的内容的分析,全面揭示山东师范大学的科研产出和科研影响力等内容,《形成了山东师范大学科研论文全景分析》报告,向管理层呈送[3]。宋洁调研发现九校联盟(c9)中的图书馆都已开展了决策支持服务,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的主页中展示了部分成功案例。[4]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自2009年主动开展全校文科专任教师学术论文产出被引数据的采集和统计分析工作,经过多年分阶段逐步推进,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2013 年11 月,图书馆开展了全校专任教师绩效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并于 2015年3 月完成首期建设任务。该数据库由学校决定将其挂在学校公共数据库平台,每位专任教师均可查询本人各类绩效数据,各级管理人员则可根据各自管辖的范围查询相关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5]。
1 案例介绍
为了进一步有效地管理搜集到的各类数据,也为了方便全校教师及各级管理人员查询相关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华东师范大学成立了由图书馆牵头,与人事处、科研处、社科处、教务处、研究生院、信息办等职能部门合作的项目组开发了教师绩效数据库。
1.1 数据采集
目前收录的人员类型为:院系(所)专任教师。目前收录如下类型数据:
1.1.1 论著产出被引
收录图书馆检索获取的教师论著产出和被引数据。
文科系列:(1)历年任意作者WOS(含SSCI/AHCI/SCIE)国际权威刊物收录引用情况,并区分第一或通讯作者WOS论文;(2)1998年以来第一作者中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简称Cssci)核心期刊论文收录引用情况(未包含Cssci集刊和扩展版),并区分一级学科权威期刊论文。(3)2008年以来第一作者文科著作(含专著、教材、译著)产出及历年文科专著Cssci被引情况。专著指专题研究的学术著作,不包含文集、文学或通俗读物、编著、译著、教材等其他类型图书。理工科系列:任意作者WOS(含SCIE/SSCI)国际权威刊物收录引用情况,并区分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按数据库标注)、署名华东师大论文、署名华东师大第一完成单位论文(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单位)、论文分区(按中科院大小类分区就高原则确定)。
1.1.2 课程教学
收录来自教务处、研究生院提供的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数据。
1.1.3 项目经费
收录信息办、科技处、社科处提供的各类科研项目到账经费数据。
1.1.4 教学、科研获奖
收录教务处提供的本科教学获奖数据、科技处和社科处提供的科研获奖数据。
1.1.5 研究生培养
收录图书馆建立的华东师范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的学位论文数据,并根据学位论文年份进行统计。
1.1.6 绩效总况
汇总显示教师教学、科研的主要数据,并给出教师所在单位相同职称群体各指标的平均数。
1.2 系?y功能
用户角色:本系统的用户角色分为管理员、院系管理员、教师个人,分别有不同的查询权限。系统设置了用户权限表,登录认证时自动判定角色,进入到相应的界面。
教师个人:直接进入个人查询版面,可查看个人的论著产出与被引情况、本科及研究生课程(包括精品课程)、学生培养(含研究生名录及指导论文的概要)、科研项目、教学科研获奖情况。清单与统计均直观呈现。页面中提供了选择条件,如在论著清单页面,可选择起止年份,文献类型(CSSCI论文、专著、教材、译著、WOS论文、第一或通讯等),对检索结果支持用户点击表头进行排序,并可勾选后下载列表。
院系管理员:院系管理员如果同时是专任教师,则默认的页面为自身的个人查询页面。此外,作为院系管理员的角色,还可使用单位查询版块的功能。单位查询版块可查看所在院系的全部人员信息,该院系全部的论著产出与被引情况、课程情况、科研项目、教学科研获奖情况以及该院系的对应数据类型的统计表。页面中提供了筛选条件,如起止年份、人员年龄段、职称类型,对检索结果支持用户点击表头进行排序,并可勾选后下载列表。作为院系管理员,在人员列表页面可查看全院教师信息,如果对某位教师的数据感兴趣,点击教师的信息后,即可链接到对应的教师个人查询页面,查看该教师的各项数据。
管理员:管理员为校级领导,有权限查看全校教师及各院系的情况。在个人查询版块,可查看任何人的数据,在单位查询版块,可自由选择院系,查看全校各院系的数据。在统计分析报告功能版块,可查看全校统计分析报告。
用户指导与反馈:系统提供了用户指导与反馈版块,主要包括系统简介、帮助文档(使用指南)的在线?读,“文章补遗”栏目提供对数据库收录范围内的论著数据错漏的反馈;“联系我们”栏目则提供关于系统其它各方面内容的意见或建议的反馈。
系统截图如下:
2 结语
关键词:同译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材编写
一、引言
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教材中的生词译释则是促进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生词译释是否准确、到位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词汇的掌握,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同译词”。“同译词”是指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和教材的生词译释中,用相同的外文词语来译释不同的汉语词语的一种现象,如汉语中的“参观”和“访问”在英译时都是“visit”,很可能导致学生造出“*我参观了我的朋友”这样的偏误句。
阎德早(1987)在针对西班牙语背景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发现“汉语里几个意义相近或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词,译成学生母语时却变成了同一个词”,他将这种“多词一译”的现象命名为“同译词”或“同译语”。阎德早认为,“同译词”是外国人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需要引起汉语教师的特别注意。十多年后,孟祥英(1999)、苏英霞(2000)等学者也先后关注到汉语教材中的生词在英译汉中的“多词一译”问题。由于英语的通用性,一般的通用型教材都采用英文进行译释,因而这一类教材更多地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此后针对“同译词”的研究也集中以英语“同译词”为研究对象。
2007年以来,“同译词”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汉语教学研究界的重视,并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我们以“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作为模糊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中的文献进行检索筛选,发现自1987年以来的30年中,共有18篇相关文献,其中2011年和2014年为小高峰,分别有4篇“同译词”专题。从研究者的背景来看,其中有15篇是硕士论文,显然硕士研究生是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
纵观这30年间的“同译词”现象研究,大体经历了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这样的一个过程。不过,就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而言,似乎已进入到了发展瓶颈,不少研究基本上都是在模仿前人的研究,而问题的解决也难有更大的突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30年的研究作一个梳理,以寻求新的突破口。
二、理论研究
“同译词”现象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问题。在理论上,它首先面临着如何定义“同译词”这一问题。自阎德早(1987)首次提出这个概念之后,不少研究者纷纷以广泛的调查分析为依据做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冯晓鸿(2007)认为,“同译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同译词”是指两种语言在词语对译时,甲语言中可译成乙语言中同义、近义或不同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一组词语以及乙语言中词语的某个义项与词本身或词语的某个义项与另外一个或几个词被译为甲语言的同一个词语。广义的“同译词”除狭义的范畴之外,还包括误译所造成的“同译词”现象。这比20年前阎德早(1987)的简单定义更为周密。周琳(2007)则进一步提出了“同译词”的四条具体统计标准。
此后的“同译词”研究,一方面继续明确统计标准,另一方面则试图揭示“同译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以及“同译词”与其对译词之间的对应情况,使对“同译词”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清晰。
针对“同译词”现象的另一个理论问题是分类。苏英霞(2000)首次对“同译词”进行分类,使该领域的研究开始关注“同译词”内部的特点。此后,冯晓鸿(2007)、郭文(2011)、汤寅颖(2011)等学者将“同译词”按对应关系、语义关系、词性关系、语素关系、音节数量五个方面进行了分类。其中的语素关系是由冯晓鸿(2007)首先提出的。冯晓鸿指出,有些“同译词”拥有共同的语素,可称为“共素同译词”,如“忙/忙碌”“保存/保留”等,否则为“非共素同译词”,如“重新/再”“温暖/热乎乎”等。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是,2007年以恚在“同译词”概念渐趋统一的情况下,有不少研究着力于对教材中出现的“同译词”进行统计,但是因为对“同译词”的具体统计标准尚未统一,所以无法就各家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这极大影响到后人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例如,周琳(2007)设立的“同译词”统计标准中有一条:“若几个汉语词语对应的是英语同音同形词则不计为同译词。如:‘灯、亮’均被译为‘light’。”实际上,“灯”和“亮”对应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思。结果,这一类情况在周琳(2007)的统计中不被计为“同译词”,但在其他文献中却被计为“同译词”。又如,“懂”和“了解”分别被译为“to understand”和“to understand,to realize”这一类情况,根据郭文(2011)的标准,“各个汉语词的译词中可能有一个相同的译词,但同时也有不相同的译词,或者有扩注,那么这组汉语词不计为同一组同译词”,但在陈少杰(2015)的统计中,由于二者有共同的译词,还是被看作“同译词”。
三、实证调查及分析
如果说,阎德早(1987)、孟祥英(1997)和苏英霞(2000)等学者的早期研究尚停留在经验总结层面,基于“对比分析”理论,重在通过汉外对比,对“同译词”中的汉语词语进行词义和用法辨析,并对相应的外文译释进行辨正,那么,自2007年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开始纳入实证调查和“偏误分析”,辅以翻译学、词典释义、教材编写等领域理论,“同译词”研究进一步深入。
首先是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十年间,73.33%的研究针对教材中的“同译词”进行了穷尽性统计,运用测试调查和访谈调查来分析学生偏误情况的研究达到46.67%,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为了弥补传统的内省法带来的主观性,郭文(2011)在研究过程中还强调了语料库的运用,认为语料库在词汇研究方面不仅具有内省和人工检索无法比拟的优势,还可以通过文本索引重现语境。在相关研究中,北京语言大学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动态作文语料库”、厦门大学的“英汉双语语料库”、暨南大学的“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山大学的“汉语中介语语料库”等都得到了广泛利用。
在对相关教材的考察方面,2007~2013年间,一般是针对国内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根据吴琳(2004)对28部初、中级与14部高级汉语教材生词译释情况的调查发现:初、中级教材中有生词译释的教材一共26部,占总数的93%;高级教材中有生词译释的教材仅6部,占高级教材总数的43%,因此,“同译词”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初级和中级教材,所以“同译词”现象研究所涉及的基本都是初、中级教材。按照现有文献中被考察的频率来排列,分别为《新实用汉语课本》《汉语教程》《博雅汉语》《实用汉语课本》《新编汉语教程》《汉语会话301句》《说汉语》《当代中文》《实用速成汉语》《基础汉语》《中国人的故事》《我的汉语》等。
2014年以来,“同译词”研究开始关注国内外汉语教材的对比。如李琪(2014)选取1994年至2011年间的共6册国内外汉语教材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双向对比发现:1.教材生词中“同译词”的数量与教材出版年限的增进呈负增长态势,出版最早的教材与出版最晚的教材中的“同译词”率相差17.6%,这说明国内对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的重视与研究,确实促进了汉语教材中生词释义准确度的提高。2.国外教材中的“同译词”总量大大低于国内教材,以交际功能为特色的国外教材非常重视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比如搭配关系、使用情境、情感色彩的不同等。陈少杰(2015)选用2009年美国Cheng&Tsui Company出版的《中文听说读写》(第3版)和2010年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实用汉语课本》(第2版)进行对比,发现两套教材中完全相同的“同译词”数量不同,《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同译词”的数量远低于《中文听说读写》,主要是因为前者使用了汉语搭配这一手段进行补充释义。
在对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的原因分析方面,早期的研究重在提出问题,并从教学经验角度提出消除“同译词”影响的解决方法,但对“同译词”现象形成的原因,并未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加以深入探讨。2007年以来,冯晓鸿(2007)、胡秀英(2012)、侯嘉(2012)、糜英(2013)等学者提出,词汇系统本身的差异是“同译词”产生的客观原因,其中词义的民族性是造成词语对译偏差的根本原因;译者在释义过程中采取的策略是主观原因。章琳娜(2014)提到,文化差异也是造成“同译词”现象的原因。李琪(2014)则将客观原因又细分为词汇语义与词汇语用两个方面,使“同译词”形成的客观原因的分析层次更加明确。
2007年以来,除了针对教材中的“同译词”进行调查分析以外,不少研究还将关注焦点转向汉语学习者本身,通过测试调查,分析教材中的“同译词”对学习者是否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以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冯晓鸿(2007)将“同译词”导致的偏误称为“诱导性偏误”,并将其分为词性误用、词义混淆、搭配不当、用法不同等四类。周琳(2007)发现,语义关系越接近,同译词语发生误用的机率越高。杨春花(2011)以例句的形式列举了学习者在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等不同词性的“非共素同译词”的使用中所产生的偏误。汤寅颖(2011)、胡秀英(2012)、侯嘉(2012)、糜英(2013)、李林A(2013)、章琳娜(2014)、李琪(2014)、陈少杰(2015)等学者从相关语料库中收集留学生使用“同译词”时产生的偏误,并进行分类总结。洪玉珠(2014)则分析了词义混淆、词性误用和搭配不当等偏误类型的具体表现。
另一方面,自冯晓鸿(2007)开始,学者们还通过对照实验,以确认留学生在“同译词”的英文释义修正后,其学习效果是否确有改善。冯晓鸿(2007)、杨春花(2011)、汤寅颖(2011)、侯嘉(2012)、洪玉珠(2014)、李琪(2014)、陈少杰(2015)等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测试,其中有效测试人数从30到57人不等。测试采用选词填空的客观题型,分为被测词相同的A、B两种测试卷,对照组使用A卷(保留“同译词”状况),实验组使用B卷(英文义已经过修正)。其中有5项研究提供了实验组的正确率数据,并得出结论:所有被测词,在译释进行修改以后,正确率都提高了。如李琪(2014)的实验数据显示,A卷中“抬”“移”释义均为“to carry”时,正确率为38.8%,B卷补充说明“移”的义项,标注为“to carry(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时,正确率为59.0%,A、B卷正确率之差为20.2%。
不过,目前的实验似乎仍然停留在“所有被测词在释译修改后正确率都提高了”这样笼统的结论层面上,还有一些细节可能需要作出进一步的解释。如洪玉珠(2014)的实验数据显示,“女性、女人”这组“同译词”的B卷正确率为93.33%,而“推迟、耽误”的B卷正确率却只有50.00%。侯嘉(2012)的实验数据显示,“接到、收到”这组“同译词”的A、B卷正确率之差达到43%,但“给、送”这组“同译词”的A、B卷正确率之差仅为5%。释义修改后,为何有的被测词正确率几乎接近100%,而有的正确率仍然很低?同样是英文释义经过修改,为何正确率提高幅度差异如此之大,什么原因仍在影响留学生对相关词语的习得?是修改释义的方式不到位,还是“同译词”内部存在更深的规律仍未被发现?
四、结语
近30年来,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和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除了理论上的定义和分类研究之外,在研究方法方面,通过内省法,结合定量分析、对照实验,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使研究日趋完善。另一方面,“同译词”领域的研究也似乎进入了瓶颈期。从近几年的研究来看,大都是沿用2007年以来形成的研究模式,展开重复调查,所得结论大同小异,而对于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则鲜少有人加以深入探讨,以至于创新性不足,也难有新的突破。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理论研究。在相关概念渐趋一致的前提下,加强对“同译词”统计标准的研究,改变不同研究者各说各话的状况,尽快统一标准,以便于不同研究成果的对照和整合,促进对“同译词”现象和规律的深入了解。
2.开展“同译词”修正规律的研究。上文提到,不少研究者通过修正同译词的释义方式来进行实验,认为被测词语经过修正以后,或多或少地改善了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同时也留下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消除同译词不良影响的问题。因此,今后应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为教材编写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3.扩大调查范围。如上文所述,“同译词”概念最早是基于西班牙语的译释而提出的,却在英语译释的研究中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今后应多采用其他语种进行译释的国别化教材进行研究,而不再局限于仅采用英文译释的通用型教材。
4.重视主观原因分析。就现有研究中对“同译词”产生原因的分析来看,一般重在客观原因,而对主观原因的分析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李柏令(1996)曾针对汉语教材中屡屡出现的误译、误释现象,提出“汉语教材外文释义者的汉语修养”这一命题,指出外文释义者只有具备对听、说、读、写和汉语现状及历时的深入全面的理解和研究水平,再加上较高的外文水平,才可以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外文释义者。在汉语教材的编写实践中,人们往往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般先由汉语教师编写汉语部分,再另由专人负责外文部分。若后者汉语修养不足,或者对相关词语出现的语境不了解,从而“避难就易”“细活粗做”,再加上“分工”有余而“合作”不足,就难免出现包括“同译词”在内的误译、误释等现象。因此,今后应加强针对主观原因的调查和分析,以利于“同译词”问题的根本解决。
参考文献:
[1]陈少杰.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问题研究――以《新实用汉语课本》和《中文听说读写》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2]冯晓鸿.初中级对外汉语教材中同译词现象考察与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郭文.对外汉语初级教材同译词动词考察[D].上海: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洪玉珠.欧洲中级水平留学或缩能同译词使用偏误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侯嘉.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语的考察与研究――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胡秀英.初中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中同译词语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李柏令.略论对外汉语教材的外文释义者的汉语修养――以《中级汉语教程》为例[J].阪南论集,1996,(3).
[8]李琪.中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中“同译词”现象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9]李林A.中级对外汉语教材的词语英语翻译问题――以《中国人的故事》为例[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孟祥英.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11]孟祥英.教材中的同译词现象及其对策[A].天津市对外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12]糜英.对外汉语教材同译词考察及留学生汉语学习影响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3]任敏.《实用速成汉语》中“一对一”对释词语分析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4]苏英霞.同义词辨析的几种方法[J].汉语学习,2000,(2).
[15]汤寅颖.基于对外汉语教材的同译词现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6]阎德早.同“译”词教学初探[J].世界汉语教学,1987,(2).
[17]杨春花.初级对外汉语教材中“非共素同译词”现象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影响因子(ImPactFactor)是1972年由E·加菲尔德提出的,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量。
影响因子(Impactfactor,缩写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EugeneGarfield)在1960年代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是代表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它实际上是某刊在某年被全部源刊物引证该刊前两年的次数,与该刊前两年所发表的全部源论文数之比。
二、影响因子查询方式:
JCR
查询外文期刊影响因子,可使用外文数据库WebofScience中的JCR(JournalofReports),其中JCRScienceEdition用于查询自然科学类期刊,JCRSocialSciencesEdition用于查询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它隶属于汤森路透集团。该网站需要授权才可访问,需要用大学账号。
SCI
查询中文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使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万锦堃主编,科学出版社)。SCI的影响因子一般于每年的6月份公布,由汤森路透统计,此为最准确的官方版本,其他网站均以此为版本,只作为参考意义,并非100%准确。
MedSCI
MedSCI也可查询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来自网友上传,不准确。
三、计算方法: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其中,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影响
许多著名学术期刊会在其网站上注明期刊的影响因子,以表明在对应学科的影响力。如,美国化学会志、Oncogene等。
中国大陆各大高校(如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都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评判研究生毕业的主要标准。
以1992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
X=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于1990和1991年在1992年全部被引用之论文总次数
Y=以1992年为基点、某期刊1990和1991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IF1992年 =(X(1990年,1991年) / Y(1990年,1991年))
〔摘要〕 文章从国际视角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2000-2010年间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创新投入与产出能力状况。研究中发现
>> 教育管理制度变革的人学解读 完善和谐的公共管理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 创新驱动的关键是科技创新 传媒内部管理变革的关键是转变 管理制度是高铁运行安全的关键因素 刘勘:金融创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企业科技档案超前管理制度的建设 雄安新区的关键是制度创新 试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浅析高校管理制度的创新 创新我国国债的管理制度 略论政府管理制度的创新 教学管理制度的创新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高校管理制度创新的价值追求 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创新的思考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研究 构建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思考 论现代管理制度的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 Jacobs, A. Rampant fraud threat to China’s brisk ascent[N/].The New York Times, 2010-10-06.?_r=3&src=me&ref=homepage.
[7] 朱军文,刘念才.我国高校基础研究产出变迁轨迹:1978-2009[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11).
[8]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R/OL]. http:///portals/0/documents/kxpj.
[9] 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0)[Z].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科 技 统 计 报 告: 2010年我国高等学校R&D活动分析[R/OL].http://.cn/tjbg/gdxx/documents/2011/20120214.htm
[11] 明炬.高校基础研究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9).
[12]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网站.2011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R/OL]. http:///ScienceEvaluateArticalShow.aspx?ArticleID=91495.
[13] 科学技术部发展计划司.R&D投入国际对比(2010)[R/OL],中国科技统计网站http://.cn/kjnew/maintitle/Mainframe.asp
一、创新思想进一步推进内部审计工作转型
要以思想解放推进审计理念和思路的创新,以理念思路创新推进内部审计管理创新。将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作为内审工作开展的重点,完善内部控制,由以往单一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固定投资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等多元化审计拓展,重点向绩效评价为导向的绩效审计和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转型和发展,积极探索“管理和效益”审计方法和方式。各内审机构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围绕本部门本单位经济工作重心、围绕领导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科学安排审计项目,制定工作计划。通过项目计划的完成,进一步加强完善内部制约机制,减少损失浪费,促进增收节支。特别是各街镇办事处内审机构,要围绕村级两委换届工作中心,进一步发挥内审工作职能作用,积极协助指导做好村级财务公开相关工作,要善于总结,积累经验,不断提升内审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审计程序,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各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要将新颁布的《国家审计准则》的学习,做为规范自身工作,促进审计质量提升的一项重要举措,进一步严格审计程序、实务操作、文书格式,从根本上达到防范风险、提高质量的目标。今年要继续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开展以审计技术与指南类准则为侧重点的示范活动和优秀内审项目评比活动,抓好内审准则示范跟踪。同时继续开展内部审计“双先”评选工作,年终按照考核办法从工作任务、审计质量、档案管理、信息论文等方面全面考核,检查评价各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内部审计准则落实执行情况,搞好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提高“双先”评选的社会认可度,宣传在“双先”评比中涌现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中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推动全区内部审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继续抓好后续教育培训,强化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要在总结近几年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为核心,以促进内部审计工作水平提高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后续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根据省、市内审协会2012年培训计划,结合实际,科学安排,抓好内审人员后续教育的落实。组织内审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内审人员再教育培训班,学习新的审计理论、法规、审计新方法等,进一步提高内审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
四、加强内部审计基础管理工作,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要高度重视内审基础管理工作,注重基础数据的统计与利用。2012年全区内审机构及会员单位应进一步规范基础性工作,做好项目开展情况以及相关资料的归集与整理,及时准确上报总结及相关报表,编写工作信息及业务论文,反映内审工作动态,宣传内审工作成绩,开发审计成果的运用,扩大内审工作的影响。内审协会对各内审单位报送信息论文情况继续采取年终考核制度,对于完不成任务的单位在评选先进单位时实行一票否决制。
五、积极探索内审协会发展的路子,不断提高协会的工作和服务水平
2012年区内审协会要在提升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上狠下功夫,继续遵循“管理、宣传、服务、交流”的宗旨,树立“服务为本,会员为重”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要结合“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围绕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存在的困难、开展特色和成果利用等内容对基层内审机构开展调研,掌握工作动态,听取工作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的为内审机构服务;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协会这一行业协会特点和优势,组织内审机构负责人定期开展经验交流,提供平台供内审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沟通感情。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2012年将不定期派员深入到基层单位服务,指导内审部门开展审计工作,帮助查找管理上的漏洞,完善规章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强与会员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充分发挥广大会员单位参与协会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协会凝聚力,把内审协会真正办成“内审人员之家”,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扎实有为的工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