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2-06-12 00:56:46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 备考路径和方法 把握好几个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78-01

新课程高考历史试题新颖、灵活、涉及面广、难度加大,这就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怎样在高考备考中找到恰当的路径和方法,打造出高考备考高效性和实效性,是指导新课程高考历史教师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以下是我在历史高考备考中选用的路径和方法。

1 分析新课程考卷特点,把握授课方向

在新高三上课伊始,就安排原高三历史科组教师,对考过的新课标高考历史科试卷进行归类分析,由专人负责汇总,形成经验在各年级历史科组教师之间交流,再反馈到新高三历史科组,最后结合老高三教师传授的经验和新高三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从而把握高三在新学年的历史科整体授课方向。

2 把握《考试说明》和高中历史教材的关系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繁多,形成一纲多本,备考中,教材是基本的教学资源外,高中“历史课标、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也是必备的教学资源。《考试说明》规定了高考的目标、能力要求、知识范围和考查形式,既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的依据。在备考复习中,融入《考试说明》规定的能力要求,系统、规范、完整把握教材及与教材相关的历史知识,并研究《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才能把握命题特点及解题思路。虽然高考命题高于教材,但教材仍是备考复习的依托,掌握好教材的基本理论、知识、概念等,才能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如在复习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课时,要求学生对三民主义的内容全面理解,先是掌握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的内容,然后掌握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再掌握二者的不同作用及影响。对于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深刻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给学生分析到位,以此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3 把握必修和选修教材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历史教材必修部分内容提纲挈领,在新课标高考中所占比重却高达85%,需要补充的内容比较多,是教师认真讲,学生重点把握的部分。而选修教材内容详实,是对必修教材的很好补充,但是因为量大,复习时间紧,一般复习有顾不上选修教材的现象,我的做法是在复习必修教材内容时,让学生事先预习与必修教材相关的选修内容,复习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老师总结,让学生同时把握必修和选修的内容,效果比较明显。

4 把握单元复习和专题复习的关系

新课标,历史学科对知识点的考查难度增强,注重考查对历史学科基础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这种相互关系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纵向的联系,例如因果关系、历史发展线索、基本历史进程等;一种是横向联系,如历史阶段特征、中外联系等。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可以总结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一轮复习是单元复习,以纵向复习为主,主要是夯实基础,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处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便于理解、记忆,否则疲于应付大量琐碎的知识点的记忆,就谈不上主动性的学习和思考。如在中国古代史复习时,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力争做到“点透、线通、面全”,形成立体动态知识网络结构。然后让学生在掌握思路和方法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知识结构,提炼要点重点、构建立体知识网络和概括阶段特征。二轮复习是横向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不应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该本着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的思路,去寻找所需要的、有用的方法和技能;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将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一是细化成小专题;二是加强对专题中知识的因果关系的分析,而不只是简单的把知识归纳在一起;三是加强横向拓宽,突出空间的延伸。在专题复习时,首先应从讨论问题的思维主线入手,引导学生从全新的、应用的角度进行思考,如从有利于政治、地理学科的结合及有利于综合的思路和途径,形成不同于一轮基础复习的思维方式,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在一轮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才能拓宽、延伸知识空间,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5 把握教材和教辅资料之间的关系

高三年级教辅资料铺天盖地,我只给学生选三本:一本是比较全面的复习资料;一本是单选优练;一本是历史单科模拟试卷。教辅资料选好对学生能力提高确实有辅助作用,好的教辅资料在归纳知识点、重点知识讲解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在知识点选配习题上也很典型,学生通过解一道题,触类旁通,把这部分知识更加准确的把握。但教辅资料只是对教材知识把握起辅助作用,绝不能使教辅资料代替教材,本末倒置。

6 把握教师讲和学生练之间的关系

备考复习中,教师主要是讲存在的问题、疑惑的知识及有针对性的习题;进一步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备考能力和水平。怎样把握好讲和练之间的关系,对备考复习尤为重要。首先,要积极探讨课堂教学新模式,强化课堂教学复习的实效性。在一轮纵向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二轮复习重新构建知识体系,横向归类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与知识整合能力。就要改变以教师讲为主的单一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改变多讲多练、多讲少练、乱讲乱练,甚至不讲只练的片面的做法,提倡精讲精练。精讲,就是必须要讲得要精讲,讲透彻;精练,就是不会的题反复练,在方法上有所得,能力上有所提高,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在遇到新题、难题时,才能应对自如。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复习,给学生消化理解的时间。复习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研究与探讨,让学生抓住核心知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去练有价值的习题,使老师讲和学生练有机结合,使备考复习收到实效性。

7 把握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把握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活动、文化运动等,使学生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把握深层次的内涵、实质和外延,建立重点知识结构体系,单元知识结构体系,专题知识结构体系等,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知识的能力,有目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逻辑思维具有活跃性、严谨性、整体性。增强学生备考复习高效性。

第2篇

一、精选

新课改后,高中阶段要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即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另外还有《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四本选修史。而事实上有些内容是在考试中较少涉及到的,因为历史高考突出检测主干知识,试题选取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突出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在教学时如能参照教学大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考试说明》涉及到的知识点、历史概念及概念体系,然后把这些内容选出来,可以使教材越读越薄,越读越精,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要点,达到有的放矢的目的。

二、精讲

精讲并不是说要少讲,而是把精选的内容进行精心讲解,教师站在“主导”地位,不断给予学生导疑、导读、导思、导议。教师在讲解中,着重突出重点、难点,突出学法指导。通过这一过程,让学生掌握知识,明白知识间的隐性联系,整理知识网络结构,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例如讲必修二《“蒸汽”的力量》时,首先讲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然后从资本、劳动力、科技等方面分析工业革命的可能性,从市场需要方面说明工业革命的必要性,就可得出工业革命必然要在18世纪中期的英国发生的结论来。其次,通过图示、表解形式把工业革命的进程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对工业革命中各部门、各行业环环相扣,一个环节的变革推动另一环节的变革的连锁反应一目了然。最后分析工业革命的后果,归纳教材所列的三大后果,即它使生产力迅猛发展,东方从属于西方和两大对立阶级产生。此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继续分析,得出一些隐性知识联系: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增强,他们要改变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于是引发了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革命的潮流,如必修一学到的《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中的“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选修史学到的《1861年俄国奴制改革》;由于英法等国家进掠夺殖民地,引起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从而引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如必修一学到的《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由于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而他们从产生那天起就不断斗争,从而出现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潮流,如必修一学到的《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通过以上的讲解、分析,学生不仅能很好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进程、后果,而且还能把工业革命与其相关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懂得这时期历史发展的阶级特征。这样达到指导学生把分散的、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知识树”,变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

三、精练

精练的内容主要是知识重点、难点及易混淆点或易疏忽的知识点。这是巩固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训练还能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暴露存在的问题。精练应遵循三点:

(1)由浅入深、狠抓基础,注意能力。基础知识是掌握知识的基础,近几年高考从试题的赋分情况看,60%以上的试题考查的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实际上高考题中也常常出现由基础组合而成的试题。因而我们可以在训练小基础题的基础上,把几个相关的基础题进行合理组合。对于基础题,学生比较熟悉,在此基础上答较难一些的大题相对就会顺手一些,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又逐渐培养了能力。

(2)练习形式多样化。练习的题型不能单一,练习也不要拘泥于某种模式。既可训练选择题,也可训练材料解析题、综合评价等题型,既可以作业练习,课堂问答,又可以阶段测试,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专题训练或平时训练时,把一些重点专题归类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整理。这样,既完成了繁杂的专题复习任务,又节省了时间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3)针对性。不能搞题海战术,要全面分析有关内容,精选题目,有的放矢。除了要把当年《考试说明》中列举的高考真题全部做一遍外,还要把近五年的高考真题认真地做一遍。做题时要明确试卷结构,把握试题特点,熟悉命题手法。同时要做到三限:限间、限量、限值。

四、精评

第3篇

1.是高中课程设置的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由历史学习领域、学习科目和学习模块三个层次构成。高中学习模块中的必修课程由三个学习模块组成,共设置了25个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高中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选修课程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正是由于选修课程是建立在必修课程基础之上的,因而如何处理与把握同必修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既要注重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关注学生在学完历史必修课程内容之后所达到的认知水平与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做到必修与选修内容的平稳过渡和顺畅连接;又要注重选修课程在内容、方法等方面的适度深化,力求避免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或内容过于艰深和复杂。

总之,一方面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的重要依托。但是另一方面,就高中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而言,必修课程的内容是存在严重缺陷的,不能完全地整体构筑历史学科的知识框架,这使选修课程成为必修课程的重要补充,是必修课程的深化和拓展。因而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是必要的。

2.是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要求

新课程重视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以往单一的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而共同成长、老师与学生间积极互动而教学相长的过程,建立起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注重能力与方法培养的现代教学模式。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研究学生的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推动学生在自觉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重视自身利益的发展。历史学科还必须注重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总之,新课程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高中历史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内容更为丰富,层次性更加明显,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关注。选修课程的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衔接与深化必修课程的内容,不仅是学生自身学科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的途径,也是学生为自己提供选修课程学习的知识支撑的重要手段。

3.是高中历史学习层次划分的阶段性要求

高中历史的学习层次划分:

①必修阶段的教学。进入高中阶段后,新生首先是从必修课程的学习而开始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的。这些体现人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基本文明成果的内容,是高中生必学的。无论知识的构成、能力的培养,还是情感价值观的塑造,要求都是最为基本的。

②选修阶段的教学。这个时段的学生主体发生了变化(文理分科),教学的各种要求明显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学习要求开始转向深层次的历史规律的探索,对历史学习技能的要求开始注重探索研究和发现的素质的提高,对历史意识的培养开始注重学生独立的历史价值观的塑造。

③以通史模式为线索的知识整合。由于以应对高考为主要学习方向,这一阶段的学习以知识的回顾为主,技能的培养主要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知识进行整合,同时,价值观的培养注重一些基本价值观的温习和认同。

④以提高综合素质应对高考为目的的针对性训练。通过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其有规律的梳理,有目的、有针对地开展系列训练,通过训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应试能力。

以上四个层次的划分表明,高中历史的学习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彼此间也具有不可分割的关联性,选修课程的实施阶段必须与必修课程进行合理有序、有效的衔接及深化。

4.是选修模块高考备考复习策略的要求

高中课程改革也包括了高考评价方式、手段和内容的改革。国家新课程高考考试大纲和我省《考试说明》对选修选考并占一定比例分数的规定,无疑具有将选修内容完全纳入高考评价范围的明确导向。由于选修模块的内容是由相关联的某个领域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所组成的,某种程度上相对独立或许是相对地孤立,将选修模块的各专题内容置于必修内容的历史知识背景中综合考察,能得出对历史事件、现象或人物的更加全面而正确的认识。这在高考试题中已经得到了印证。

二.选修与必修课程衔接及深化的策略

选修课程实施阶段,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总体上得到加强,基本上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技能,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意识。选修的教学中与必修的衔接上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其一,以选修课程内容为切入点,深化和拓展必修课程内容。选修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必修知识进行回顾,在比较学习中把握选修部分扩展的知识内容,认识选修部分所表达的深邃的历史道理,感悟选修内容中所蕴含的至深的历史情感。例如,改革模块中的“梭伦改革”,必修一和选修一的主干内容是一样的,可是,选修教材展开介绍了改革前雅典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梭伦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在教学衔接中,我们就可以通过回顾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入手,与学生一起探讨改革的复杂背景,探讨改革前后梭伦的个人情感的变化,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和进步意义,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家的个人素质对改革进程和效果的巨大影响。

其二,以必修课程内容体系的掌握为基础,理解和应用选修知识。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合理的框架将选修和必修的知识串连起来,从而形成宏观的知识概念。例如,改革模块的《商鞅变法》一课,要更好地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必然性,得从变法的背景和所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上去体味。联系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相关内容,通过分析,“礼崩乐坏”是背景,“六王毕、四海一”是深远影响。经过教学衔接以后,我们的学生就能从历史发展的大空间上确立起如下概念:

其三,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整合必修、选修模块知识的能力。由于选修模块的专题性特征十分突出,每一个专题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可供学生探究的课题,但也因此在各专题知识的背景上显得相对孤立。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历史情境、 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有利于选修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

以上所述,虽然是关于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但是高中历史模块间的知识联系是具有共性的,其联系的思路及其方式大体如此。

三.选修与必修课程的衔接及深化举例

? 选修一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模块

1.梭伦改革

? 衔接:

? 希腊的自然环境和城邦政治及其公民素质(必修一)。

? 深化:

? 改革的措施、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 商鞅变法

? 衔接:重农抑商(必修二)、法家思想(必修三)

? 深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及其特点、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 北魏孝文帝改革

4.王安石变法

? 衔接: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必修一)

? 深化: “冗官、冗兵、冗费” 或“兵虚财匮、内忧外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5.欧洲宗教改革

? 衔接: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必修三)

? 深化:宗教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6..阿里改革

? 衔接: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后、尤其是工业革命前后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及其客观上的文明传播”(必修二)

? 深化:阿里改革的发生及其失败的历史命运,说明了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给当地带来奴役压迫的同时,也客观地冲击了落后农业文明地区的旧制度和社会结构,使当地出现了趋向工业文明的改革,但是阿里改革缺乏坚实的社会基础,再加主观上的穷兵黩武耗费国力,失败是必然的。

7.俄国农奴制改革

? 衔接:改革的背景与工业革命的扩展有关(必修二)、改革的不彻底性成为此后大规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爆发的社会原因(必修一)、也与列宁主义诞生和实践的社会背景有关(必修三)

? 深化: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发生不仅是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化的结果,也是工业革命后激烈国际竞争中失败而引发强烈变革呼声的结果。

8.日本明治维新

? 衔接: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新航路开辟后、尤其是工业革命前后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及其客观上的文明传播”(必修二)

? 深化:以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例,深化和拓展乃至印证必修内容中“工业文明对落后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推动作用”、“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等历史现象、历史客观规律。

9.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1-0032-04

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历史必修、选修教材中,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晚清时期的不断弱化都未直接表述。这就形成了一个知识上的盲点。2011年全国卷第31题,“考查的是对当时历史趋势的认识,而不是东南互保问题……这道题看似超越范围,但答案的要求仅设定在‘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的层面上”,恰恰切中了我们一线教师通常会忽略的“晚清中央集权问题”。所以,我认为教学中应适当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一、晚清中央集权是怎样弱化的

晚清中央集权是怎样弱化的?教师自己理解好并能够指导学生去认识这一问题,是教学中适当涉及晚清中央集权弱化的基本前提。虞和平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历程》中对相关内容的阐释,使我对这一问题有了系统认识。

该书指出:太平天国运动“对清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以及双方力量的消长,都起了重要作用”。人教版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在曾国藩图像的下方也配文:“清朝八旗兵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咸丰帝命令地方组织团练。湖南汉族官僚曾国藩创建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我据此有针对性地补充有关史料,引导学生挖掘《课程标准》和必修、选修教材的相关内容,拓宽视野和拓展思维,理清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由于八旗兵和绿营兵一败涂地,清政府需要依赖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以维系统治,不得不赋予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地方督抚尤其是汉族官僚越来越大的权力,从而导致了地方军事化的出现、督抚专权局面的形成和汉族官僚势力的增长,清王朝的中央集权因此被逐渐削弱。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进行了如下归纳。

在太平天国等农民战争的打击下,清政府无力维持地方治安。地方士绅为了自卫纷纷组建团练等地方武装。但是,“地方军事化的出现改变了清朝地方的政治统治秩序,扩大了地方士绅的权力。……使清政府对乡村的影响力日益下降”。

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督抚专权、内轻外重的局面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有洪杨内乱为之因,遂生曾、胡、左、李迭握朝权之果”。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再破江南大营,加之英法联军北上进攻天津,咸丰帝不得不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兼钦差大臣,统辖苏浙皖赣四省军务,节制所有巡抚和提督。曾国藩又举荐李鸿章、左宗棠、李续宜和沈葆桢分别担任了苏、浙、皖、赣四省的巡抚,这也是近代督抚专权的开始。而且,地方督抚通过自筹军饷逐渐控制了地方财政,同时又掌握了地方用人大权并影响清廷的决策,政治分量越来越重。继曾国藩之后,李鸿章更是晚清的中枢人物,“因为当时要人之中以他最能对付外人,又因为他比较勇于任事,而且他的淮军是全国近代化最得力的军队,所以从同治九年到光绪二十年的中日战争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中心人物。国防的建设全在他手里”。李鸿章、刘坤一和张之洞等大批汉族官员担任地方督抚十数年之久,集军权、行政权、财权和用人权于一身,并左右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强大的地方实力派。

二、为什么应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中学历史教学中,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通常“一边倒”在中国古代史。为什么要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从而调整这一倾向呢?我的认识和理由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提出:“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并就政治制度的学习列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即“通过学习,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在《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中,作为奠定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自秦朝至清代中期的]变,知识脉络清晰明了。但是,这一重要政治制度在步入近代社会后、在晚清时期是如何]变的却不甚明了,教材给人的感觉是戛然而止了。教学中如果不涉及晚清的中央集权,对于这一重要政治制度的“了解”,“探讨其……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无疑是不起作用的。

而且,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空间和更多的探究机会。在对晚清中央集权制度有了一个基本的探究之后,对于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必要性与其革命性变革的影响,以及民主共和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学生就能够迎刃而解。这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课程标准》“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课程设计思路,进一步达成“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的课程目标。

其次,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必要的历史通感。高中历史课程分模块和专题式学习的特点,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注意整合学习以构建知识体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概念。《课程标准》和高中历史教材强调的是古代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变。仅仅通过必修一专题一的学习,学生是不能够从历史的角度来完整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历史影响的。历史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课程标准》所列的必修一专题二、三和必修二专题二以及选修一专题九、选修二专题六的相关内容,结合补充的史料,提炼出有关晚清中央集权弱化的信息,并将其置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变的整体历程中去认识。这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就整个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历程而言,占中国近代史2/3时长的晚清中央集权制度,应该引导学生对之有所了解。这有助于学生从纵向上贯通和宏观上把握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而能够比较完整地整理出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脉络,更好地认识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和特色,形成必要的历史通感和正确的历史意识。

最后,有利于帮助学生挖掘相关历史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可以说,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贯穿当时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如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辛亥革命爆发和辛亥革命成功帝制的重要历史背景,选修一专题九中提及:中各省地方官员除湖南巡抚陈宝箴以外,都对新政或明或暗的抵制。教师通过补充说明光绪帝从1889年3月亲政至时已经整整10年的史实,帮助学生认识:除却守旧势力的抵制和反对,这其中当然也反映出清王朝的王权危机。又如,结合选修二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概括出:《课程标准》所列的必修一的专题一至专题四实际上呈现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大致进程,即从封建专制到半殖民地半封建专制再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近代社会各阶层对变革政治制度的努力与对民主进步的追求也穿插在其中。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历程当中的一个环节。教学中如果不涉及,学生是难以发现并挖掘出这一内在联系的。

三、如何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处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呢?根据《课程标准》,以人教版为例,我尝试着从三个角度去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第一,在总结中央集权制度时涉及。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也是必修一第一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最后写道:“这样,军机处的设置……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此后,教材对这一制度鲜有提及。晚清中央集权的不断弱化,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衰落与终结的缩影。在学习必修一第13课《辛亥革命》时,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根据课文“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表述,结合中国历史的相关知识,试归纳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整体的走向。经过探究,学生清晰完整地总结出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变的基本脉络和发展的大致趋势:萌芽(战国时期)——形成(秦朝)——发展(汉朝至元朝)——加强(明清)——弱化(晚清)——终结(辛亥革命)。

在总结中央集权制度时,还可在上述探究的基础上,结合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第21题对华盛顿主张加强中央权力的考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的减弱,是清王朝统治被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终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分权不断削弱的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是明显不同的。从中进一步指导学生归纳出:正确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是古今中外很多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主题内容。

第二,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是难以绕开的。如,必修一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中写道:“太平军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我就此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拓展延伸:这场农民战争对清朝中央集权予以直接的沉重的打击,是清王朝中央集权逐渐衰落的一道分水岭。再如,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权力的下放特别是兵权的下放,成为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政治的根源之一。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的时代背景特别是北伐战争,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反对封建军阀统治”,都必须提及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选修二第六单元第4课《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更是直接写道“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因此,我在教学中就适当说明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是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政治的重要背景。并通过补充两段材料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概括起来,清政府地方势力,在洪杨战役中的变化,不外两点:一、督抚取得军事上的实权,其势渐重;二、军队由单元体化为多元体,中央失去把握之权。这两点是清廷颠覆的诱因,也是民国时代军阀割据的诱因。

所以湘军是私有军队的开始。湘军的精神以后传给李鸿章所部的淮军,而淮军以后又传给袁世凯的北洋军。我们知道民国以来的北洋军阀利用私有的军队,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我们不能不归咎于湘军。

还有,中央权力的下移和地方势力的扩张,是洋务派兴起与洋务运动得以开展和维系的重要历史条件。我指导学生通过有针对性地对比分析必修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的相关内容,使他们认识到:林则徐、魏源等是最早具有“洋务”思想的清朝爱国官员,但是他们人数少且权力不大。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之所以能够掀起洋务运动,除了他们在与英法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过程中形成的强烈思想意识外,他们自身已经实权在握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而且,由于大部分企业是地方财政筹资的,洋务运动的主要成果实际上也就掌握在地方势力手中。这又导致地方实力派与中央对话的资本进一步增强,清王朝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弱化。

第三,在高考二轮复习中涉及。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一大特点, 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的小专题式是近年历史高考主观题的一个明显特点。因此,历史第二轮复习通常是专题式复习。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课程标准》和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而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则是一个隐性知识。在历史第二轮复习时,我通过挖掘现行教材的相关知识,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帮助学生以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专题,梳理出其发展的大致历程:古代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晚清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衰落与终结——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这样,通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古今贯通,引导学生树立起全局性的中国政治制度变迁观念。

在二轮复习过程中,我还指导学生适当扩大视野,将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与近代西方政治民主化进行关联和比较。在对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选修一第八单元《明治维新》和选修二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进行关联式的学习后,帮助学生归纳出:1875年法国历经近百年的较量确立了共和制,1871年德国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同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889年日本颁布了君主立宪国家宪法。同一时期在晚清统治下的中国,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冲击,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民主共和。清王朝虽然做了一些改革,但在本质上还是抱守着日益衰落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直至其统治终结。通过这一中外关联的对比过程,学生切实理解到了政治制度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第5篇

一、新课程高考的趋势

(一)一卷多选模式

一卷多选模式,即三个必修模块的试题相同,六个选修模块的试题内容不同,能力目标、难度相同,考生可选其中的两个或三个模块的试题。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试卷体现了这一点。必做部分是三个必修模块内容,选做部分31题是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哞》之宗教改革内容,32题是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之新土耳其缔造者凯末尔之内容。新课程改革出现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六个模块,选修六模块任选两模块,出现了选修教材的随意性。另外还有教材的多元化特点,即“一标多本”。由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同,各版本对知识点的表述不同,有些内容有较大的差异。如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人教版说是中共“三大”,而岳麓版说是“二大”。因此对各种版本都有的省区来说不可能出几套试卷。一卷多选模式则体现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则。

(二)文明史通史学科体系

2007年广东高考题在结构上延续了旧教材高考的出题结构,题目的编排仍然按照时间顺序,先中国史再世界史。从题目的编排上并没有体现新教材专题史的特点。这是依据了2007年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考试大纲》(以下相同),该大纲规定了新课程必考内容,但对考试内容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没有沿袭课标的专题知识结构体系,不是对模块内容进行整合,而是采用了文明史通史学科体系。按生产力发展变化,人类文明发展和演进分为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工业文明的发展三个阶段。考纲中出现的“古代”、“近代”、“现代”体系是与其相一致的。考试大纲按照文明史观对课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构建起了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轴”的文明史通史知识体系。

(三)设置新材料、新情景来带动历史知识的考查

2007年广东历史高考题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材料型选择题、问答题比例增加。25道选择题有15题以图、表、演讲词、报纸、诗歌、论著等材料形式出现。设置新情景也有体现,如24题: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这是创设一个全新的情景来考查学生对电视艺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的题目。新材料、新情景题目的出现是新课程的特点决定的。

二、对策

(一)紧扣课程标准

《历史课程标准》是教育部制定的指令性文件。从高考改革的影响力和现实情况而言,高考必须以提高以课程标准为准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必须最大限度地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来命题和实施。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的核心内容和每节课的要点。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认识专题的主线(或核心)是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第二步: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这一课的重点着力于经济结构的变动中的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了这一点就能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的变化的原因。

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反映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曲折发展进程,本课的重点在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即在夹缝中发展的民族工业。难点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二)内容的整合

新课标下的高考,面对的是课标的专题知识体系和考纲的文明通史体,这种二元知识体系对我们的新课及复习安排提出了挑战。我们有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所谓整合,是指被整合的对象在不丧失自身特性,并且使其在保持过去已形成某些理念的同时,对知识进行的重新调整和建构,并不意味着对以往知识体系的全部。所涉及的知识范畴仍然局限于课标之内,只是按照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对课标内容重新进行了调整和搭配,突出了历史的时序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课标时序的紊乱和知识间的内在关联问题。我们根据考纲要求,把必修内容按时序分中国史和世界史两大部分,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同时根据考纲把每一断代史内容再分成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专题。这样就将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整合起来。因为学生通史知识缺乏,所以,可通过适度补充阶段特征等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阶段的变化,把握人类文明演进进程。

(三)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新课程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哪些细讲、哪些略讲?“课程标准”提出:

“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课程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需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的内容。至于广度和深度还是以课标为依据。

(四)注重材料题的训练

高考的新材料、新情景的题型是一种新题型,我们在平时让学生多接触这类题型。首先是挖掘教材上的材料。如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一课中有一幅图,图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我们可以由这幅图作为材料设置问题:这幅图从哪方面体现了与欧洲的区别?(交通)为什么与欧洲有差距?(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根源是什么?(俄国农奴制的存在)。教材上的图片、资料回放、学思之窗等等多可以利用。就地取材既便捷,又实用,还能培养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其次,增加材料题这方面的练习,拓展学生的思维。

总之新课程高考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探索、创新,2008年的新高考一定会取得一个好成绩的。

参考文献:

[1]2007年新课程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娥眉网.

第6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复习特点;复习方法

一、高中历史总复习的特点

高中历史学习应遵循这样的公式:整体―局部―整体。首先从整体上理清每一个专题的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的走向,总结每一专题历史知识给后人的启示。再去探究部分,一定要在全面熟悉和识记基础知识点包括课题、节题和框题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形成“点一线一面”的结合,以此为前提,突破重点。不留下任何知识死角。最终达到结构化历史科学知识体系,形成一个有层次的整体。

1.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

要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的体系必须注意三点:①把人类历史看作是以时间为序列的纵线索和以地域为区位的横断面相互交织而成的柱形历史舞台;②把每一人国家的每一个历史横断面看作是一幅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相互交织的历史画卷;③打破教材的编排程序,沟通古今中外的历史,把具体的历史知识从一定的序列中分解开来,又可以用新的线索串联起来,从而组成新的序列的不同链条。

2.各个历史专题的总结

历史专题的总结在高中复习阶段至关重要,通过阶段划分,由学生归纳出各阶段的总体特征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掌握重要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构建各个专题的知识结构。例如中国古代史先秦的阶段特征总结:

先秦:【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原始民主制―分封制和井田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3)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

①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②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③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④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阶段复习方法

根据学科复习特点,以及本人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高中历史阶段复习比较有效的方法。

1.目录记忆法

从目录来复习,纲目明确,可以总体把握,做到宏观心中有数,居高临下全面看问题。

必修一 政治文明历程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2课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第3课 从汉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

专题二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6课 雅典民主

第7课 罗马法

2.提纲复习法

根据目录的线索,整理出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提纲,把整个的知识点整理、归纳、系统化。如阶段复习特点里提到的总结方法。

3.结合习题综合复习法

复习一单元后,可以重新翻阅本单元习题,再一次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知识点。

4.反复复习法

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经常反复及时复习,就遗忘得很少,否则就忘得很多。

当然,迎考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联系学生实际摸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学生素质。高中历史新课程需要每位历史教师付出努力,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第7篇

    2010年是天津高中课程改革以来的第二届高考,通过天津卷2009年与2010年对比,发现无论是试题容量设置、命题的立意、所考查内容的结构布局,还是试题总体难度的把握、命题的方向和角度等,都反映了较强的一致性,保持了命题的连贯性,体现了课程改革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特点。深入对2010年天津历史卷的量化分析、有助于教师把握课程改革的脉搏,落实课改精神,增强高三历史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一、关注细节

    无论是2009年试题还是2010年试题,选择题部分都持续传达着关注细节的信号,这在2010年试题中表现更为明显。一般而言,对于某一主干知识,其考察的角度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角度大而全、概而括,虽可能略显空洞却有极强的整合迁移性;而微观角度细而微、小而精,虽覆盖面不足却有“洞若观火”之效,在区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上立竿见影。天津卷选择题命题较青睐后者,有表为证:

    表一:2010年天津高考历史选择题中考察细节题目统计表

    考察对象

    可供选择的角度

    试题采用的角度

    宏观

    微观

    中国古代农业

    (第1题)

    古代农业的发展演变及特点、地位、作用等、小农经济

    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灌溉工程及工具等

    铁犁(属生产工具)(微观)

    罗斯福新政

    (第6题)

    罗斯福新政背景、措施、作用及其影响等

    每项措施的具体做法及其职能、作用等

    整顿财政金融的作用(微观)

    大跃进运动

    (第9题)

    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及其影响

    大跃进的特点(以鲜明的漫画、经济统计数据等作为表达方式)

    “单位GDP能耗”图表(微观)

    毛泽东思想

    (第10题)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地位及其作用等

    毛泽东思想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在此过程中出现的代表作品等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所发表的着作(微观)

    爱因斯坦贡献

    (第11题)

    相对论、为人类和平而进行的努力等

    《论物体的电动力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光量子假说、《原子科学家公报》等

    光量子假说(微观)

    通过上表不难发现细节知识在选择题中所占比重之大,那么高三历史教学应在落实细节知识方面下功夫便不言而喻了。必修与选修内容加一块,使得复习时间短却容量大,但并不能因此而漠视细节知识,对教材内容(如相应图片、图表、文字表述等)更不能粗枝大叶,因为教师退一步则学生有可能退十步。所以在针对选择题的备考教学必须抓落实、讲效率。只有落实到位,方能保证所复习内容掌握的精准;只有讲效率,才能确保众多细节知识无遗漏。

    二、突出重点

    所谓讲效率,还指有限复习时间利用效能最大化。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高考真题等资料详细研究教材。不仅要对重点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对相应内容的考查角度、迁移范围及能力要求等了如指掌,这是时间利用效能最大化的前提和基础。高考试题是命题组成员依据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编制而成,所以探究高考试题结构是把握教学重点的有效途径之一。以下将从选修与必修、古代与近现代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表二:2010年高考试卷中必修与选修内容统计

    内容

    题目

    必修

    选修

    综合

    必修一

    必修二

    必修三

    第Ⅰ卷

    题号

    第3、11题

    第1、5、6、7、9题

    第2、4、10题

    第11题

    ·······

    分值

    4×2=8分

    4×5=20分

    4×3=12分

    4×1=4分

    ·······

    第Ⅱ卷

    题号

    12题第(1)、(3)、(4)、(6)小题

    12题第(2)、(5)小题

    ··········

    第13题

    12题第(7)小题

    分值

    4+6+6+8

    =24分

    8+6

    =14分

    ··········

    6+4+6

    =16分

    2分

    分值统计

    8+24

    =32分

    20+14=34分

    12分

    4+16

    =20分

    2分

    百分比

    32%

    34%

    12%

    20%

    2%

    该表统计显示:必修内容占80%,选修内容占20%,符合考试说明要求。但从必修角度看,必修一(政治史)与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所占比重分别为32%和34%,平分秋色且比重较大,而必修三(思想文化与科技)占总分值12%,所占比重较小[1]。这意味就必修内容而言,复习中应当加强对必修一和必修二相应内容的落实和强化。有意思的是,无论是2009年试题还是2010年试题,对必修三的考查都采用了选择题形式(2009年为2个选择题,2010年为3个选择题),所以在复习必修三时,教师应当考虑结合选择题的特点及其应试策略等进行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从选修角度看,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占总分值4%(一个选择题),选修三(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占总分值的16%[2]。之所以选修三所占比重大,可能与天津卷在非选择题“主题式”命题有关系[3],而中外历史人物各有千秋,即便确定了一个主题也未必形神兼备。因此对于选修部分的复习区别对待或许更好,中外历史人物要与必修内容进行整合,即在复习必修内容时若涉及到了选修中的人物,则整合进行复习,使学生理清历史人物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尤其要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经验教训、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以及中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立场和作用等进行复习。

    表三:试卷中古代史与近现代史内容分布统计

    内容

    题目

    古代史

    近现代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近现代史

    第Ⅰ卷

第8篇

关键词: 复习策略 着力点 高三历史教学

第一轮复习中,大部分学校是根据教材专题序列复习的。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经常会出现以下情况。

第一,基础知识紊乱。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如历史概念、时间混乱,常常出现“打开书本就会,合上书本就忘”的现象。原因有:一是缺乏科学的记忆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未能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不会运用知识。虽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但遇到新情景、新问题时,学生往往无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原因有:一是缺乏获取、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二是复习中不能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

第三,不适应文科综合的考试。平时单科成绩不错,一遇大型、文科综合考试,成绩就不太理想。原因有:一是缺少对主干知识的深加工;二是未能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及未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新课程、新高考下,如何进行第二轮复习?这个问题一直困扰我们。下面我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二轮复习应注意的着力点,让历史真正“动”起来,使学生的历史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主干知识的连点串线

命题者强调,高考考查的知识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所谓主干知识,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综观近几年的文综高考,科技、思想、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屡屡成为命题重点,这些知识在教材中零散分布,但前后纵贯,是有知识体系的,而且现实感很强。

因此,在一轮复习后,学生对知识有初步印象但还比较紊乱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找准某一主题,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连点串线,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讲到“俄国(前苏联)历史”时,可以把必修和选修中有关该国的知识链接起来。必修Ⅰ的“俄国十月革命、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苏联解体”,必修Ⅱ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必修Ⅲ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选修Ⅰ的“俄国农奴制改革”,选修Ⅳ的“列宁”,这些主干知识都是俄国(前苏联)的历史。然后按几个时期把握俄国的历史,可按:十月革命时期、十月革命后至二战前、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50年代中期至1991年12月。这样通过对主干知识的重新整合,学生对知识有了系统的掌握,形成网络体系,积累知识的同时,也带动学科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二、横向知识框架的构建——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

新教材必修部分有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按照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现代的顺序编写,有利于学生分门别类地掌握历史知识。缺点是历史知识条块分割,横向联系不够,历史事件之间因果关系模糊,时间容易错乱。

一轮复习一般是按教材的模块顺序进行。因此,二轮复习要打破教材原有体系,从横向的角度认识和把握历史,按时间顺序重新整合教材,把历史知识立体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把握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2009年福建高考文综“李贽”题就考到“李贽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没能开拓出一条新路的原因”。这就要求从明朝的阶段特征(政治、经济、文化)角度回答。因此,二轮复习中要注重横向知识框架的构建,使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这是符合高考命题方向的。下面以岳麓版中国古代史为例说明。

首先,把中国古代史分为六大时期,并点出阶段特征,这构成知识体系的第一个层面:先秦(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秦汉(封建大一统建立)魏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隋唐(封建国家强盛)宋元(封建国家继续发展)明清(封建国家由盛而衰)。其次,在第一个层面基础上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知识归结到每个朝代里复习。如,明朝:(1)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废丞相、八股取士)。(2)经济:A.农业:自然经济占主导。B.手工业:纺织业、陶瓷业。C.商业繁荣(大商帮、工商业市镇)、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海禁”政策。(3)文化:A.思想:正统思想占主导(王守仁的理学),李贽、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出现。B.文学:小说、戏剧。C.科技:《农政全书》、《本草纲目》、《天工开物》。D.艺术:绘画。

三、重难点知识分析阐释角度的转换

二轮复习时,对一些出现频率较高和较有命题价值的考点即重点、难点知识,应该再度强调。如何强调?部分教师热衷于炒冷饭,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厌学,教学效果差。正确而有效的是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对重难点知识分析阐释的角度要适时转换,避免跟一轮复习雷同。这样就让学生有学习的新鲜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历史的内在动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

例如,讲到“太平天国运动”时,一轮复习一般从背景、经过、结果、影响、失败原因等方面,并跟义和团运动比较,得出异同点。在二轮复习中,要转换思维的角度,可以从现代化史观来重新认识它,把它与“辛亥革命”联系起来。太平天国运动打击封建势力、侵略势力,一定程度地有利于现代化;但它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反现代化的,是古代小农经济的回归,所以对现代化的作用是有限的。辛亥革命封建帝制,建立民国,打击帝国主义,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现代化的进步;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社会性质,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

因此,二轮复习时,对重难点知识可从不同角度分析阐释,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理念分析问题,使学生耳目一新,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提升。

四、热点知识的运用与突破。

新高考试题表现为关注现实、时代感强、屡考热点等特点。热点问题是加强历史与现实联系的“桥梁”,充分体现了历史学“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功能。2013年福建高考文综38题,以“工业化”为切入点,考查前苏联、英国、新中国实施工业化的原因、方式、道路。因此,在二轮复习中,用现实的“热点”带动历史知识,将热点问题与历史学科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准热点与学科知识的切入点,这样才会相得益彰。

比如,讲到“三农”问题时,以“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把古今中外有关国计民生的史实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相关知识有:1.古代中国的民本思想—孔子的“德政爱民”;孟子的“民贵君轻”;黄宗羲的民本思想等。2.西方的民本思想—苏格拉底;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等。3.近代以来中国民生问题的实践—洪秀全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中共不同时期的等。4.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的民生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社会福利政策。5.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的民生政策—新经济政策等。

一轮复习侧重于专题内的知识整合,二轮复习必须打破专题体系,将教材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纵向贯通,横向联系,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思辨能力。总之,高考模式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复习方法、策略的探讨,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指导教学,在高三历史复习中游刃有余,实现复习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9篇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1 开放、民主、平等的观念

历史教学必须具有开放的思想,“要改变思想的参照系,扩大思维的空间,从过去那种狭隘的、封闭型中解放出来,变为宽广型”的教学观念(黄济《教育哲学》P119)。以开放的视角看待高中历史教学,把历史学科的学习置于世界的大环境之中,从更为广阔的领域认识历史、学习历史,以更为现实的观点来讲解历史是历史教师必须树立的观念。充分体现时代性,用文明史观的视野,立足历史,认识和总结世界文明的成果,既强调人类文明的发展的趋势与规律,又尊重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尤其是发散思维。同时,适度向教材以外拓宽,强化学科渗透,把历史学科体系融入到学生的整个知识体系之中,实现学科思维互补和学科知识的互用。在教学方式上打破传统封闭式教学,让教学过程随教学对象、内容、环境等方面的不同而变化,注重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真正实现教学与生活、教学与社会的有机结合。

2 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理念。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过程。虽然教师主要“司职”教的成分,但在“教”中促“学”、教中同“学”的功效十分明显。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把树立“主体意识”和“学会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主要考虑点。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和知识的达成度,教师的角色切实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甚至是学习者。在共同的参与和学习中,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对教师课前准备即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重难点的确立、对考纲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环节、不同问题解决方法的设计和对学生知识基础、思维特点的预计等等,必须有一个充分的考虑和预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不打无把握之仗。

3 活动性理念

让学生“动”起来,是当今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更新的突出表现。学生活动是学习的实践、体验过程,亲自的体验和感受是情感实现、思维能力培养和知识达成的最有效途径。要使学生真正活动起来并取得高效,教师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活动的方式必须多样有序,避免烦乱无章,避免只重形式不求效果,把握好活动的“度”。二是注意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突出个性、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参与度的高低是整体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三是活动的基点要把握准确。活动主要安排在哪些问题和环节上、如何进行活动、活动后将要达到怎样的效果等等问题,教师必须充分预测,并在活动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四是活动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和思维空间。无论采用什么方式活动,都必须让学生积极思考后得到充分的展示,实现活动的成果展现。既考虑到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的养成,又保护学生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创新、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1 不同版本教材资源共享、互相借用。

我省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主要有人民版、人教版和岳麓版三种版本。虽然不同的版本侧重点不同,各有特点,但对考纲精神的体现是一致的。虽然引用的材料和对问题阐释的角度有所变化,但内容上的共性占绝大部分。长期以来使用人教版的教材,使广大历史教师对人教版教材的编排体系非常熟悉,形成了一定的依赖性,总感觉其他版本不太适应,总觉得使用起来不太顺手。其实,说到底这还是教师对课改的认识存在偏差,习惯于接受原有的教学模式,出现思维定势所至。例如,对于“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一目,人民版、人教版、岳麓版教材聚合点很高,都强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宣告结束,人民政协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而在“世界市场”一目中,虽然人民版和人教版的相关性也很高,都强调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和世界市场形成的条件、标志、影响等,但引用的材料却有很大的不同,标题也分别为“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如果将两个版本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相互借用,帮助学生理解、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因素和过程,将大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和知识的掌握。

2 专题模块知识的整合

高中历史教材分为必修三册、选修四册,按内容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历史人物、重大改革、探索历史奥妙、世界重大遗产等,从编排结构上看,出现模块结构和中外混编。从内容构成上看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知识选编和阐释的侧重点有所差异,相关、相近甚至同一知识因类别划分出现在不同的模块中。认真分析之后,把这些分布在不同模块中的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实现二度整合,对于学生构筑知识框架,全面理解知识,认识历史,升华情感,提高能力都是极大地帮助。例如,必修一的“辛亥革命”、必修二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选修内容“亚洲觉醒的先驱”就是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和个人贡献等方面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个人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进行不同侧重点地叙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之间的整合,以其中一个知识点为主线可以构筑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形成从点到面的体系。这种整合的主要功效在于更好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线索,掌握知识发展脉络,完善思维过程,形成横向的“单元”式的知识结构,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前因后果,更加完整地认识历史、学习历史、评价历史。

3 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整合

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是由具体的历史事件所组成的,每一个历史事件之间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理清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透过线索认识每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是“纵”向掌握历史知识、认识历史现象的基本方法。以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为例,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分工的加快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意大利沿海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加上欧洲人对货币的狂热追求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必有要求他们在文化领域发起了反封建的文艺复兴运动,在宗教领域发

起了反封建的宗教改革;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在政治领域向封建势力夺权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交通的发展、海外殖民与扩张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基本确立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不同章节和不同模块知识的整合,呈现出的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完整过程。通过知识的完整性整合,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完整。教学过程的完整,能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提高思维能力,对历史的脉络、结构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所以,历史教材的编排虽然特别注重每一章节内容的独立性,但历史知识的联系性很强,历史知识的叙述,有的要跨越教材的几节,甚至几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受教材编排体系的约束,要敢于打破现有章节的限制。在讲一章或一节内容时,要注重分析前后几个章节的内容。站在大历史的角度,把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容联系起来学习,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全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优化课堂教学,必须构建创造性的教与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它有人们一般所具有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又有情感、意志、能力等各种特殊的因素。从创造性教学角度来分析,这个认识过程存在着更为复杂、层次更多的矛盾。包括教师有目的的指导与学生主动地探究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需求水平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实践需要的矛盾;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矛盾;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与教材编写者本意之间的矛盾;还有学校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之间的矛盾等等。可见,创造性教学过程就是存在复杂矛盾的一个特殊认识、一个动态的认识发展过程,其本质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创造性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设计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获取知识、发展创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新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创造性思维得以训练,创造性能力得以培养。实践证明,实施创造性教学过程的教学模式很多,无论哪种模式,都必须注重学习兴趣化、知识结构化、参与探究化和目标明确化。

高中历史教材版本多,内容多,编写体例凸显模块结构、中外混编等特点。构筑知识结构,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充分利用学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自主构筑知识结构,及时予以点评、修正,挖潜学生的潜力,张扬个性,既利于对历史知识整体感知,又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加大教学容量,引用历史材料,展示知识结构,加强直观感受和对史料的阅读理解,是提升学生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有力措施。

第10篇

例如,古代中国历史则压缩到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4个专题,分散在三本教材中,跨度大,内容多,容量大,覆盖面广,很多内容是点到为止,学生对古代中国文明发展史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所以打破教材顺序,在以新课标为“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二次处理和教学内容的“自主”编排,整合现有各种教学资源,按照通史的顺序,重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对教材的超越。

一、版本内整合

1.“纵”向整合

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按时序进行编排,重新构建起相对完整的体系。改变教材的标题内容,按系统思路重新组织教材,突出事件发展的主题。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总结概括核心内容和阶段特征,并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宏观的历史场景,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

案例:必修三专题三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和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进行跨章节教材整合,将专题四第一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前置到专题三,与专题三的“顺乎世界之潮流”整合为向西方学习:按时间顺序为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把专题三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后置到专题四与思想和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整合为向东方学习――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样就将教材以时间进行调整,统称: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演变。

2.“横”向整合

一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的,而现有教材将其编排在三本必修及多本选修教材中,因此在复习时需要将他们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案例: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为例,这一课是在必修3思想文化史中,但在必修1中已经学过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和选修1中为希腊民主奠基的梭伦改革、选修4中历史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紧密联系。如果割裂开来,不对教材进行整合,学生无法真正理解。

这样设计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劳动,又能使学生对模糊混淆的知识透彻理解。

二、跨版本整合

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应善加利用,以博取众家之长。岳麓版教材体例新、观点新、容量多、学术性强、史料丰富,可以弥补人民版教材的局限。在备课时,我们先研究课标的要求,然后再阅读、比较各个版本教材,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标,把握核心内容。

第11篇

一、基于教材寻找课外阅读资料

历史的学习需要借助课外资料来加强对历史的全面认识,教师不仅要专注于教材内容的知识教授,更要引导学生去寻找课外历史资料来强化对历史的了解。但是寻找课外阅读资料也需要基于教材的内容,课外知识的普及是一个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和扩展过程,所以学生一定要基于教材内容来进行阅读,因为教材的编排有着严格的时间顺序,并且把经济、政治、文化分得非常明细,这就是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计划和要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第二单元“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这个单元涉及到了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其中关于“城邦只是成年男子的城邦”这个说法就是可以作为一个课外资料查看的素材。这句话究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并且为什么要这样说,都是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查询到的。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一些历史评述网站查阅相关的信息,这是一种课外阅读的途径,在网上会有各种学者会对一些历史事件作出自己的评价,学生在查看时也可以去学习别人的观点,并且从他人的表述中可以发现自己并不清楚的历史知识,这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创造了条件。所以,基于教材地去查找课外阅读资料能够把学生的学习规定在一定的范围之类,使得学生能够有学习道路可依,不至于无目的和计划地去盲目查阅学习资料。

二、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历史的学了教材知识进行掌握外,课外阅读也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学生也要在不断的阅读中养成自己的良好习惯,也只有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历史的学习才会不断进步。当然,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是一个需要时间的过程,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去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例如教师可以把每周的教学任务进行安排,让学生利用课外空余时间去记录有关的历史信息。比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开辟新航路”时,这一课的内容如果需要两个课时来教学,那么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去搜集关于这一课的历史信息,包括新航路开辟的首要国家、人物、经过、结果。在第一课时教学课堂上,教师就可以把学生搜集的资料集中起来进行讲解和点评,并且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总结,说出自己还存在哪些问题,对于哪一块的内容还应该加强积累……根据这样一个总结来进行自我反思。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再次要求学生把自己做的课外阅读记录拿出来展示,并且说出自己改进的地方,例如“新航路开辟”这一课包括的殖民扩张活动的细节过程就是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或者资料查找来挖掘出来的。在第一课时学习时,学生可能对“新航路的开辟”内容还并不是特别了解,于是加强自己的阅读量和搜索途径,扩充自己对这一部分历史事件的知识,当第二课时的教学课堂进行时,学生便可以把自己所强化的内容再次展现给师生,共同再次学习和认识。所以,这一整个过程就是教师认真规划的结果,结合课时量,把学生的阅读记录内容渗入到课堂中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下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习惯,并且把自己的阅读内容拿到课堂上展示。

三、从课外阅读中构建自己的历史观

历史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历史认识过程,而学生仅仅依靠历史教材是不能够促进自己正确历史观的形成的。所以课外阅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课外读物中对各种历史事件、人物的描述都有着不同的方式和立场,所以学生如果大量去了解就会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历史观念,并且从不同的观点中进行思考后能够形成自己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历史观的形成过程。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课时,对于汉朝统治者实行的这一政策的利弊评述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了解。结合春秋大一统时期的经济、政治发展情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政策的实施有着其必要性,增强了人们的凝聚力,也维护了社会稳定。而同时,这一禁锢思想也阻碍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扼杀了人们的正常需要,对于人权发展来说起着不利作用。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也能够总结出这样的认识,但是最重要的认识在于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事件,考虑到不利影响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积极的一面。所以,历史观便是在这样一个不断阅读、感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四、总结

课外读物是文科学习必不可少的内容,学生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必须要加大对课外知识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大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同样也要结合课外知识,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可靠的学习资料。

作者:黄艳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使用

近年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课程改革为教学实践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需要解决如何正确使用教材的问题。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一方面,历史教材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与要求,正确使用历史教材意味着要综合把握与教材相关的多重关系;另一方面,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高中历史教学具有特殊性,正确使用教材还意味着要把历史教材摆在教学活动的正确的位置上。

一、正确认识几个关系

(一)历史教材与新课程标准的关系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将新课程教材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就应准确把握《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二者间的关系,使教材使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的基本依据,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历史教材编写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是课标原则和思想的具体化。所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历史教材编写的纲领性文件指引了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反之,历史教学活动应当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精神与要求。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深入解读和探讨新课程标准,尤其是准确理解其规定的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历史教材和教学活动所体现的课程理念应和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符,在教学活动中和对历史教材的使用中应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另一方面,要主动加强对历史新课程教材的解读和研究,综合多种主客观因素灵活处理教材使用,包括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教师个人专业能力,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心理特点等因素,对教学内容与相关教学资源进行优化与整合,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便引导其逐步构建历史知识结构体系,提高历史教学效果。

(二)选修与必修的关系

在新课程标准中,必修课和选修课是高中历史课程的两种基本类型。作为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必修课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求其系统化地了解古今人类社会在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主要方面以及科技、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等其他领域。与之相比,历史选修课的专业性更强,其授课对象是历史基础知识较好、对历史这门学科有浓厚兴趣的部分学生(多数省份理科生只修读必修3册,文科生需再修读选修中的2-3册),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热情,开拓学生的历史眼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想深入学习历史的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源。毫无疑问,多样化的选择能够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能够有很大帮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恰当地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尤其要合理地安排教学时序,要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这一册,与必修一在内容方面有一部分是重叠的,尤其是主题、理念以及知识线索等方面与必修课内容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将必修一中的相关知识引入到该专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温习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必修课与选修课有本质上的不同,教师应有所侧重地以新的角度讲授该专题,即不同于必修一对于政治文明历程发展脉络的侧重,该册书更加强调各国在不同时代面对不同问题的解决对策以及对各国改革范例对后人影响的讲解。

(三)必修模块间的关系

在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有三个互相渗透、彼此联系的必修模块,它们以各自的不同视角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与线索,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历史教师在教材使用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必修模块之间的关系,关注历史事件的联系性,充分利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灵活整合三个模块,对于每节课的既定教学目标,要加以一定的灵活性策略调整,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角度解读历史,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从而完整地掌握专题知识体系,建构起该阶段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增强其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教师在进行某一模块的教学时应适当建立与其他模块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对岳麓版必修一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的相关内容。又如在讲解岳麓版必修一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时可适当引入必修二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的相关知识。总之,要在实际教学中处理好模块间的关系,使学生意识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同一专题间的关系

在编写体例上,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选择了以专题的方式呈现历史,各个专题以所在模块的某个宏观问题为中心展开探讨,与此同时,在专题内部,又按照不同的小问题分成多课,这些小课构成彼此联系的统一整体。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恰当把握好同一专题内部的关系,综合新课标的规定与学生具体学习状况两个因素,合理增删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可分为“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两个主要问题,对于后者新课程标准规定“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历史教材中,这些内容被编为两课,即“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对之进行阶段性划分,将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分为产生、初步发展、民国初年“短暂的春天”、统治前期进一步发展以及统治后期的困境这五个基本阶段,借助于对各个阶段出现的原因及意义的分析,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该专题的基本内容。

二、摆正教材的位置

(一)钻研教材,细化新课标

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材不是用来“教”的,而是用来“用”的,换言之,教材不是教学对象而是教学所借助的材料、资源和工具。在我国,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作为物质载体承载着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师参照教材组织课堂教学,学生则以教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对教学目标加以明确,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另一方面要树立科学的教材观,深入钻研教材,科学使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有效的“动态性资源”,将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促进历史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历史教师往往注重具体的教学目标而对整个模块的课程标准有所忽略,所以为了在教学中摆正教材的位置,教师应加强对模块课程标准进行宏观性的整体解读。以整体解读岳麓版选修六第17课“全村同在画中居——皖南古村落”一课为例,可以从其他章节中提炼相关内容为该课教学选取所需材料,如第一单元“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文化遗产’”包含了与该课相关的内容,可将其视为该课的序言和纲领,对该课的教学很有价值。根据第一单元“知道世界文化遗产登录的标准”的教学要求,可在讲授该课时引导学生思考西递村和宏村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原因、自然环境保护与文化环境保护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等问题。在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后,教师还应认真钻研教材,搜寻各个版本的历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带着一定的问题有目的地阅读,通过对比分析寻找对教学有价值的信息。第一,要通过钻研教材提炼核心知识点,其依据有二:一是新课标,二是各版本教材的共有或相似内容。第二,对于同一版本内部的相似知识点要注重对比分析,并进行适当的融合,在此基础上筛掉偏离课程标准较大的内容,从而使教学内容的质量更高,提高教材使用的质量。第三,要认真核对细化后的新课标要求与教材钻研成果,查漏补缺,避免教学过程中出现对新课标要求的遗漏,将其他版本教材中的内容或其他相关材料补充到教学计划中,从而使教学内容更为全面。

(二)广泛涉猎,精选教学素材

高质量的教学素材是高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仅凭历史教材中的教学素材是不够的,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广泛涉猎,认真阅读重要材料,在此基础上以教学要求为依据有所取舍和调整,最终筛选出最佳教学素材。因此,教师应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获得文字、图片、音频、影像等各种类型的必要教学素材。广泛涉猎是精选教学素材的基础,前者仅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在完成素材搜集后,如何使用这些素材使其对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更为重要。在素材选择过程中,通常要遵循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选用素材,每个素材都应起到一定的作用、达到特殊的效果,即促进新课标要求的实现,帮助学生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第二,要坚持直观化优先的原则,假如教学素材比教材中的文字内容更直观、更易被理解,那么就优先选择素材而放弃教材中的相关素材;第三,忠实于教材原则,素材要尽可能地符合教材,史实和理念不应与教材内容有大的出入,这不但更符合课标要求,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第四,要恰当地处理“质”与“量”之间的关系,选择素材时不要过于求多、求全,而应在适量的基础上求精。

(三)整合教材,构建新思路

正确使用历史教材,要求教师充分整合教材,寻求教材使用和教学的新思路。高中历史课堂上涉及的知识丰富多彩,从另一角度上讲,则可以说庞杂纷繁,假如没有一条清晰的教学思路将多样而细碎的历史知识串联起来,那么教学内容会显得混乱无序,对学生听讲来说也十分不利,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甚至会对教学内容感到一头雾水。因此,在细化课标、钻研教材、广泛涉猎、精选素材后,还应整合教材,努力寻求教学新思路。在教材整合过程中,要注重教材内容和教材外有关知识的整合,将它们进行有目的的增删和取舍。需要注意的是,重新整合并不等于拼凑,还应对选定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使其结构和顺序不断优化。在教材整合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高中历史课程的课型,防止将历史课设计成理论过于艰深的高校历史专业课,也不能使其成为徒有其表的“导游课”。虽然整合教材与建构新思路存在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但在实践中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整合材料需要以新的思路为指导,而新思路的建构则需要来自于材料整合过程的灵感。整合教材与建构新思路之间并非是对等关系,创新思维是长期积累和思考的结果,教学新思路同样需要历史教师在学习、教学甚至生活中勤于思考、博闻强识。

三、结语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材料和工具,是连接课程标准与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是教师的授课依据,是学生的学习参考,如何使用教材关系着课程标准能否达成,更关系着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高中历史教材的使用而言,要正确处理好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多重关系,准确把握历史教材在历史教学中的定位,同时要细化新课标、钻研教材,广泛涉猎、精选素材,并积极整合教材、构建新思路,从而使教材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等教学综合系统中发挥更大功能,达成新课标要求,促进学生的历史学习。

作者:杨建雄 韦震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邱浪平.高中历史教材在新课改中的有效使用实践研究[J].成才之路,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