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机械化养护论文

机械化养护论文

时间:2022-10-17 04:09:40

机械化养护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公路;机械化养护;养护作业;规划;配置

近年来,公路养护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当前新形势下,给公路养护单位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公路养护单位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在发展上不断的壮大,则需要加快机械化养护工作的开展,通过对养护机械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有效的提高养护机械水平,提升养护单位资质,从而使公路养护能够在施工捏、速度和效益上实现统一,有利于养护单位的健康发展。

1.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必要性

在公路养护作业上,我国很多地区的养护水平还处于十分落后的状态,作业方式也与现代公路的高速发展存在较大差距。这就更加快了公路养护实行机械化的步伐,而且机械化已成为其必然的选择。而且实施全面的机械化养护,由于养护机械具有行驶速度较快、作业率高的特点,对于较长路段的养护作业具有更适合性。而且通过进行多功能养护机械的配置,仅仅利用单机作业就可以完成现代公路多层次化的养护要求,这样不仅有效的保证了养护质量,而且又实现了人力和物力的节约。而且机械化养护设备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具有明显的标志,这样操作人员则不需要直接与路面进行接触,有效的确保了工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受到车速和车流量增加所带来的人身威胁。而且利用机械化养护有利于加快公路管养向集约化和企业化的方向发展,可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利于提升公路管养部门的市场竞争能力,更利于其健康、有序的发展。

2.公路机械化养护存在的问题

2.1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低

长期以来公路养护单位都沿用六七十年代的养护技术来对公路进行养护,养护作业要求不高,所以很大一部分一线养护工人都技术单一,而且文化知识不高,年龄结构偏大。这就在实行机械化养护后面临着许多问题,养护人员对于新技术和新理论接受较慢,而且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对养护机械进行操作,同时还存在着在对养护机械驾驶、操作及安全等方向的问题,养护机械化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所以一线养护人员较低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实现对现代化机械的操作和保养,为养护机械化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目前的养护市场模式与机械化养护具有不匹配性

目前我国公路养护事业还具有社会服务行业的特点,而且公路养护市场并没有实行市场化运作,即使改制后其养护操作模式还是具有地域化特征,这样则决定了各区域内的公路则由区域养护单位进行管理,不能跨区进行养护作业,所以即使配置了大型的现代化机械养护设备,但由于其作业范围有限,而且养护机械成本较高,这不利于养护机械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对养护机械化的发展也带了较大的制约作用。

2.3养护公司配置能力有限

目前公路养护合同单价没有做大的高速,而且养护作业量少、面广,在这种情况下养护单位无论是从自身资金来讲,还是从配置后经济效益来讲都对配置机械化养护没有多大的热情,因为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养护单位无力购买昂贵的大型养护机械,而且缺少养护单价的刺激,没有经济效益,所以在养护机械化推广方面更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3.实现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对策

3.1加强对养护一线人员的技能培训

实行机械化养护是大势所趋,也是社会化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养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推行,对相关的养护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养护新机械、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需要对相关技术人员组织专门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最短时间适应情况,从而达到良好的机械化养护效果。

3.2宏观调控统筹安排,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养护机械化

针对投入大型养护机械使用率低,闲置情况较为普遍,成本回收低等方面的因素,养护企业进行大型养护机械化的配置选择方面,上级管理单位在对大型成本高的养护机械方面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指导及激励,特别是养护企业不能一轰而上,茫目购置,而应考虑全市实际,统筹安排。

3.3转变观念、推动养护机械化的发展

应把公路养护的重点放在规范化施工、机械化养护上来,发展机械化养护自然会遇到养护成本高、机械闲置时间长、利用率低的问题,应该从转变观念和合理配置中寻求解决办法。充分利用机械设备,承担管辖路段的大中修工程和其它对外工程,监理设备租赁机制,实现养护有偿服务,发挥机械的使用功效,以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自主开发实用性小型机械

在日常养护工作过程中,注重提高工人的积极性,一线的养护工人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和长期实践经验的累积,也自主研制了能够用于清洁路面及割草等方面的小型专业机械,这些小型机械的开发使用,具有成本低,可操作,实用性强的特点,应加强这些小型机械的推广交流使用,即可以节约企业资源,也提高了养护效益,还将产生较为广泛的社会效益。

3.5合理规划,有组织有步骤发展养护机械化

从公路发展和财力情况来看,养护机械化应循序渐进,一是要以战略目光,确定本单位养护机械化的中、长期目标;二是要有实施工作目标的具体措施,含机械选型和配置、人员、组织结构、资金渠道、工作制度、考核、奖惩办法等,要有阶段性要求,要保证在主干线和交通繁忙地段优先实现机械化养护,如筛砂备料、沥青搅拌、摊铺等劳动繁重工序应重点配置机械作业。

3.6合理配置,按养护作业的需要推进机械化进程

公路养护机械化不仅要重点养好路面,还要养护好路基、路肩、桥涵、交通标志防护设施,搞好公路绿化,做好道路巡查和灾毁防治。就机械化养护而言,机械要按全面养护和GBM工程的标准要求进行选型、配套,要适应养护路段地理环境和路面结构的特点,使机械的功能和生产能力配套,才能实现养护机械化。

5.结束语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增加了大量的投入,有效的推动了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公路运输的作用得以有效的发挥出来。公路的发展离不开公路养护事业的配套支持,所以作为公路主管部门,则需要在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发展上采取政策上的激励,利用行政干扰和市场发展相结合的手段,加快养护机械化的推广进程,确保养护机械化能够稳步、健康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科]

【参考文献】

[1]刘伦祥.公路机械化养护的现状分析及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02-15.

第2篇

关键词 公路 养护机械 管理

随着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区公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高等级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公路养护机械在公路养护生产中的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高等级公路的养护迫切需要新型的养护机械,高素质的养护人员,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以适应公路事业飞速发展的要求。现针对基层养护单位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出现的问题,来分析如何管理好,使用好公路养护机械设备,使其最大效能地发挥它们在公路养护生产中的作用。

1、公路养护机械管理存在的实际问题

1.1 机械配置不科学,不实际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影响 ,上级主管部门配置给基层养护单位的机械大部分均是“一刀切”,没有能根据实际养护内容配置。这样致使许多机械闲置没有发挥作用,造成浪费。养护管理部门由于主观上存在着重建设,轻养护,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没有能做到“管用结合”,致使养护机械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如工程施工机械。在养护工作中,当老工艺、老工具、老机械均不能完成工作时,才想要购置和使用新机械、新工具,且购置存在盲目性,不经市场调查,不切合实际,甚至重复购置。部分设备机型陈旧落后,难以发挥低成本,高效益的功能。有些设备从购进配置到目前为止仅使用过一次,就成了闲置的“死机”,例如1992年某省(区)公路局为了推广“稀浆封层”这一新工艺,给每个地(市)局统一配置了一台稀浆摊铺机,但事实上这一新工艺仅在个别地方能使用,致使大部分单位仅在推广时使用过一、两次而已,就一直停置不用,造成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机械闲置浪费。还有像路面切割机、割草机和扫地机等设备,给一线养护站配了这些设备但又不能配足使用经费,致使机械使用率低。

1.2 养护机械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管养的高等级公路线路越来越多,人工养护公路从工效、质量、时间都不能适应当今公路养护的需要。公路等级化要求公路养护实行机械化、专业化,这样必需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养护机械中才能满足现实公路养护的需要。从购置机械、保养机械、维修机械到机械操作人员培训均需要相应的配套资金投入。由于养护资金投资较少,使机械管理资金严重不足,往往是用有限的资金购置了机械就没有了保养和维修等相应配套的资金了。这种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容易造成机械恶性循环。

1.3 养护机械的维修和保养得不到保障

执行好保养规程的关键,是有效反映机械真实情况的运转记录和提供一定的保养时间。但由于公路养护工作环境恶劣,长期露天作业,流动频繁,调迁不定,机械分散,维修条件薄弱,维修器具也不全,而操作机手又缺乏主人翁精神,保养机械爱护机械意识差,造成机械早期损坏及其它损坏。

1.4 机械台帐管理不完善,不注重机务基层工作

机务基础工作是指机械设备从出厂直至报废为止的使用、维修、保养、调动、改装、消耗及技术普查等全部技术历史资料的整理归档。而部分单位机械管理仍存在“大锅板”意识,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车辆单车核算,机械效益单机考核制度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完全实行,仅仅管理了车辆机械的油料和安全。

2、解决机械管理问题的途径及策略

为了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的需要,增强在公路养护市场中国的竞争力,尽快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提高养护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效益,解决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势在必行。

2.1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首先要一改过去不管养护单位急需什么机械,上级单位都统购统配的作法,上级主管部门应把设备购置费下拨到基层养护单位,由基层按养护工作的需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后,提出科学的或短期或长期的配置规划,通过少量购置试用后投标采购,按养护里程、养护等级配置不同类型的机械给养护生产第一线(养护站或养护公司的)。其次,在机械选型时要有长远性、力求克服盲目性,注重机械设备的实用性,避免只求“高、新、全”的作法,要具有针对性。某局以往购置的部分设备功能方面,功率过大,技术含量高,这样的机械在大型工程建设能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养护生产中却不实用,使用起来成本太高。如1998年,省(区)公路局配置给某局一台沥青拌和机,该机性能先进,每小时能拌和100T混合料,但在养护生产中却不实用,养护生产不需要这样大机械,因为光拆装机建拌和站都要30多万元,而且也不需要这么大的产量,如果使用就会导致生产成本骤增。

2.2 多方筹措资金,保重为主

首先必须打破机械设备投资单一化的传统格局,多渠道筹措资金,尽快解决目前养护中急需的机械设备,突出及时性养护设备重点,优先保障国道、省道干线路段设备的配置。其次要积累资金 ,科学合理的加大现有机械设备的折旧提计,加快机械设备的更新周期,使之与公路养护方式的发展相适应 。特别是要加快机械固定资产变现,出租闲置机械更新已过时报废的机械设备,多渠道解决机械设备资金在周转困难的局面。

2.3切实做到“管用结合,重用互养”,时刻保证机械有效运作和灵活

调配

应结合公路养护工作线长、点(站)多,施工作业面广,作业量不集中,分散流动作业的实际情况,对机械设备坚持以预防为主,强制保养,视情况修理的原则,因地、因路、因时制宜地制订机械保养计划。按照机械使用的技术应正常保养,把小问题、小毛病处理在萌芽状态。每一个配套机械组应有1名机械维修工,以便随时进行检修,发现故障及时判断、维修,确保工作不受影响,使机械始终处于完好状态。另外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根据施工工程量和工艺技术的要求,合理配置机械和科学调度,避免大车小拉及单一作业造成机械闲置的浪费现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及时维修,杜绝带病作业。同时,作好停置机械的停封保养,按期良好地进行保养,从而降低维修次数和成本。

2.4 转变观念,强化管理

改革和调整现有机械管理体制,建立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机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机械的经营效益。有一句经典名言“管理出效益”,越是资金紧张越要加强设备管理。通过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一改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中“大锅饭”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建立科学管理体制,正确使用,灵活经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建立操作易行、行之有效、健全完善的机械管理使用维修制度。在保证公路正常养护工作任务完成的基础上,管活用活现有的机械设备,充分发挥职工主人翁精神,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行政和经济、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奖罚得当,建立健全的奖罚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在职工头脑中树立主人翁意识,当发现管养的养护机械出现问题时,变“要,要我管,要我维修”为“我要干,我要管,我要维修”,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使用和维修好养护机械,经常保持养护机械技术状况的完好,保证随时投入使用。其次要强化机械基础工作,切实做好机械设备的各种帐卡,技术档案和随机履历书,包括原始技术文件、交接验收、运转维修、经济核算及事故分析处理等原始资料的统计、分析、整理和保管工作,无论哪一个环节都有据可查,做到帐物相符,帐卡相符,帐帐相符,并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再次是加强单机考核与效益核算,如油料使用、维修换件、机械完好率,日工作量,台班成本与利润核算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现有机械更好的发挥效益,以达到降低养护工劳动强度,降低机械使用成本,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提高公路养护质量的目的。

3、结 论

在公路交通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公路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高等级公路里程不断增加,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路养护队伍向机械化、专业化发展局势日益加快。养护生产中机械化程度的高低体现着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及科技含量,养护机械对公路养护作业来说已是非常重要。必须大力加强养护机械的管理,做到机械配置有规划,购置有计划,使用合理化,保养制度化,操作规范化,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之更好地为公路养护行业服务。

[1] 应红霞.公路养护机械管理的对策[J].青海交通科技,2011,05(04):13-15.

[2] 王辉,范文东.高速公路养护机械的配置与管理[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03(02):22-24.

第3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设备 管理问题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ever-accelerating pace of China's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highway mileage increases every year, road traffic is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How to achieve a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the maintenance machinery to improve the conservation level of mechanization, and enhance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qualification,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the quality, speed and efficiency of highway maintenance and construction, the key factors related to road maintenance units whether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market, to grow and develop. In this paper, talk about the problems of road maintenanc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proposed some solutions.

Key words: road maintenanc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issue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更新缓慢

随着公路等级的越来越高,人工养护从功效、质量、时间等都不能适应公路养护的需要,公路的等级化要求公路养护实行机械化、专业化。从2000年开始,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近几年各段在计提设备折旧费时不能按规定要求及时足额提取,配套资金不能落实,废旧机械不能按时报废,使维修使用成本增大,且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近几年更新的机械设备仅占设备的5%。

2、机械配置规划滞后,不够科学,不切合实际

近年来养护管理部门由于主观上存在着重建设,轻养护,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致使养护机械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如工程施工机械。高等公路建成后,出现病害后用老工艺,老工具不能及时处理时,方才购置和使用新机械、新工艺,且购置存在盲目性,不切合实际,有些是重复购置部分机型陈旧落后,使机械难以发挥低成本,高效益的功能,有时反而照成设备完好率低,利用率不高,更有甚者有些设备从购进到调入到目前仅使用过一两次,就成了闲置的“死机”。

3、机械设备人员素质不高

1)不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因管理理念陈旧,不少分局对机械设各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很多机管人员,都是由非专业人员兼职,虽然近几年随着机械设备的增加,有不少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了机械管理员。但不是专职的也不少。

2)未能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科学管理与指导作用

因受养护机械化程度低、养护方式陈旧落后和养护经费不足的影响,养护单位为了降低养护成本,宁可采用人力养护,也不采用机械养护,这淡化了机械管理人员主动参与管理意识,未能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科学管理与指导作用。不少养护单位的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低,有的连说明书都看不懂,而不少养护单位的领导较注重眼前效益,忽视了长远利益,缺乏对特种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在机管中,放任自流,有的一人多机,既操作压路机,又操作装载机,还操作摊铺机.结果一样也不专,特别是养管站的小农用车,养护工谁都上去开,更没有培养熟练的维修工人。

4、管理方式落后,办法不健全

各地养护机械一般由基层养护工区使用管理。由于基层养护点多、线长、面广、量大,作业流动分散,机务管理部门难以及时掌握养护机械的运行状况及分布动态,对机械维修、保养、使用、核算、管理等各个环节难于形成一体化管理,只得听任于基层养护部门自行维护,使操作与管理脱节,不利于从整体上提高机械的系统性和相互协调性。

二、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对策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路养护队伍向机械化、专业化发展局势日益加快。针对上述问题,强化养护机械管理,推进公路养护机械化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机械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机械操作人员培训

机械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直接影响着公路养护行业的劳动生产力水平。继续加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教育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培养一支能操作、会修理、善保养的养护职工队伍是推进养护机械化进程的根本。当前,应首先建立一支专职的养护机械操作队伍,在对操作手培训过程中增加养护机械应知、应会课程,加强对机械操作能力的考核,使一批养护机械操作骨干做到一专多能,满足驾驶、操作、维修、保养等多个岗位工作需要。对于专职养护机械操作人员应落实经济责任制,把工作质量、数量与个人经济收入挂钩。

2、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首先,要一改过去不管养护单位急需什么机械,上级单位都统购统配的做法,建立“谁投资、谁管理、谁使用、谁受益”的管理新模式。把设备购置费在下达养护经费时单列下达到市一级公路处。公路处按养护工作的需要,通过深人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后,提出科学的或短期或中长期的配置规划,通过少量购置试用后招标采购,按养护里程、养护等级配置到各公路段或养护公司。其次,在机械选型时要有前瞻性,力求克服盲目性,同时也要注重机械设备的实用性,避免只求“高、新、全”的作法。过去购置的部分设备技术含量太高,功能全面,功率过大,荷载过高,使用起来成本太高,却不实用。像有些山区和特殊的地区更适合一些小型的养护设备,如:小型振动压路机,小型拖式保温沥青撒布车,小型农用自卸运输车,沥青路面铣刨机和沥青路面养护车等。

3、转变观念,强化管理

俗话说的好,“管理出效益”,越是资金紧张越要加强设备管理。通过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改掉过去“大锅饭”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完善、操作易行、行之有效的机械管理办法。不管是单位自有资金购置的,上级下达机具购置费购置的,还是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的机械设备都要纳入统一的机械管理之中。公路处、公路段、公路站三级管理的机械设备都要列人统一的机械管理之中。公路处、公路段、养路站三级管理的机械设备物、账、卡要三相符。不仅要建立固定资产账,还应建立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原始机械技术文件,交接登记表,运转记录,维修记录,技术改造资料。其次是加强机械设备的单机考核与效益核算。如油料使用,维修换件,月完好率,日工作量,台班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现有机械更好的发挥经济效益,以达到降低养护工劳动强度,降低机械使用成本,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提高公路养护质量的目的。

4、加快设备更新速度,但要避免盲目配置机械设备情况的发生。近年来,山东省开展了事企分离的试点工作,公路养护企业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其设备管理的组织结构与模式也必须适应整体改草的需要,不但要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实现质量第一的原则出发,还应充分引入市场化的竞争机制。例如,成立养护公司并单独设立养护机械租赁经营处,把所有的养护机械设备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租赁使用和经费承包。在配备r精通机械知识、善于管理和组织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基础上,对上述设备实行有计划的调配、使用、维修和管理。对暂时闲置的机械设备,在不影响当前工作和应急储备的前提下,借鉴租赁企业和机械使用单位互相协作的模式,依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对其进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网状化管理,建立专业的机械化养护队伍。为了便于进行资金的集中管理和避免盲目配置机械设备,各基层养护部门可根据施工和养护工作的实际需要,在上报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使用计划和交纳一定费用后,即可办理相关的设备租赁或调拨手续。

结语

总之,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公路里程迅速增加,对公路“建、养、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的养护,迫切需要新型的养护机械、高素质的养护机械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养护机械队伍,以适应公路事业飞速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业余.筑养路机械对公路养护机械配置、运营管理的探讨[J]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机械分会会刊,2006(3).

[2]贾杰.筑养路机械机务管理工作的探讨.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9(4).

[3]秦红剑,提高大型养路机械管理水平和作业效能的措施[J] (山西建筑).2008年34卷15期

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 现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09-01

一、问题的提出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是我院适应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现代农机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在全国高职院校为首家。它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适应农机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掌握农业机械图样、机械材料、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营销等专业知识,具备现智能化农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液、信一体化专业素质,掌握智能化农机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安装调试、机械故障检测、诊断等职业能力,面向农业生产企业智能化农机运用、维修、售后服务等岗位从事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检测维修、营销、安装调试以及农机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人才是在推行“精确农业”战略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支持“精确农业”的若干重要农业机械,如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收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可以适应不同的农业机械装备、种植特点,不同作物和更为精确的上述各环节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学会使用与维护。但目前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校内现场教学条件有限,大部分仅限于农机机械基础、底盘拆装与维护、柴油机拆装与维护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校内现场教学。同时考虑季节、气候、土壤、种植种类等因素影响,专业核心课程更适宜于校外现场教学。

二、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

1.现场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现场教学模式是指课堂设在工作现场或模拟工作现场,将课程中抽象化、概括化的理论知识以现场实景、实事、事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直观地进行讲解和具体演练,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和活动中学习抽象的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农场农机智能化控制室或田间,将抽象农业机械智能化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直观可触的真实场景,在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室或农业生产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直观现代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基本特点、类型和操作与维护过程,并身临其境进行教学演练,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

2.校企合作开发并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课程开发应充分考虑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专业课程实践、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训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

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

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室与生产现场、实训设备与现场机械、教具与工具三者结合;

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实际实施过程中以企业评价为主。评价内容上,在充分考查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融入对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等考核,并以此综合评价。

通过校企合作,现已经开发了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六门课程,并对六门课程共同实施的关于智能化技术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八个教学模块:

2.1基于GPS、GIS在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作业面积计量、引导定位作业和空间数据定位采样的应用技术;

2.2基于与作物收获机械配套的产量传感技术与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系统软件的应用技术;

2.3基于实施定位处方农作物生产和控制的施肥、施药、浇水、精播和栽植的移动作业机械技术;

2.4基于自走式农田土壤、病虫草害和作物苗情定位信息采集机械装备技术应用;

2.5基于大中型拖拉机和自走型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状态实时诊断、监控与显示装置技术的应用;

2.6基于农机作业信息高效处理、存储、传输、通信技术及其总线与接口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2.7基于GPS、GIS有关技术用于支持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管理系统的应用;

2.8基于GPS接收机的智能化节水灌溉机械、植保机械和播种机械技术的应用。

三、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1.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模块化教学在生产现场进行,改变了以往从知识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摒弃了实验室或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了学生从徒弟向师傅的转换。现场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便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2.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将学生完全至于真实的生产与工作环境中,使课堂上抽象的智能化技术得以具体体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享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相互帮助与学习

第5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化理论;决策方法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一、养护机械化定义

简单而言,公路养护机械化指的是公路养护作业过程中,全部都是由技术支撑,在规范化的组织管理体系中,机械系统能够在指定的作业条件下执行工作。机械化系统能够更多地保障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机械化养护其实是一个大工程,受到生产工艺、机械配置以及投资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然而,机械养护是个复杂之过程,养护工序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机械化养护更应该是一个具备有机联系,高效综合机械之过程。基于系统学观点进行理解,局部最优并不是全局最优,这是需要肯定的。只有全局最优的系统才能保障机械化作业系统工作质量,保障养路效益。因此,为了保障养护机械相互协调,这个时候就需要保障机械设备在生产环节中的协调度,从而更好的保障整个系统能够发挥出巨大优势和作用。协调最重要的是技术性能协调,机械系统协调性,还会表现为作业条件水平上。那么,在使用该系统之前,就应该建立起养护机械系统,从交通流量、养护里程、地域气候以及道路结构方面考虑,根据科学的决策做好机械化工作。现代生产方式发挥出实际效用,是需要有现代管理作为保障的,科学的组织管理体系,严密的作业形式,这是保障养护系统发挥实际性效益之基础保障。从以往实践上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一般都会包含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技术规范体系,在合理的计划方案下,进行有效的规划管理,使得系统能够发挥出实际效益。

然而,养护作业所需的条件一般都比较复杂,不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工艺需求,都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因此,执行机械化养护作业时,需要将作业条件放置首位,当满足作业需求时,才开始实施工作。简单而言,机械养护应该在合理的条件下,这样选择最佳的作业工艺才能更好的保障施工效果。因此,可以这样定义,最佳技术是基于经济指标基础下,这是开展养护作业工作,保障作业质量之前提。机械作业系统生产率最大,寿命时间最长,养护费用最低,这才是实现公路养护最初目标设置。养护机械化概念,一般也不会排除某些工序执行中,因为人为的因素的导致失误出现,这种可能性还是需要确定出来的。例如:当选择机械作业时,会遇见经济不合算。这对减轻劳动强度没有任何的意义,而且在整个作业链条中,对整个作业系统效益影响不是太大,而且也没有太多的养护效益。

二、养护机械的配置原则

(一)系统原则

开展公路养护工作,应该基于全局视野出发,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机械养护方案。在该方案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是整体目标是方案执行的准则。因此,机械投资总体方案,应该满足我国各项方针需求,符合政策要求。市场中机械化品种规格一般都比较多,但是这些规格都是在满足作业量要求以及作业内容要求的情况下。机械性能一般都是有规定的,要满足当下的经济性要求,满足质量要求以及实际的施工条件。当机械设备和设备技能都具有相应的配套诸侯,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发挥出机械主导作用。从中可以得出,养护机械系统应该有科学的装备结构,应该基于机械设备技术保障前提下。这样对道路开展机械化养护时,才会变得有意义。

(二)可行性原则

机械设备投资方案,应该根据程序规定执行,使得需求和实际条件相满足。这两个条件应该综合起来,探究可行性。需要考虑到市场运行状况,根据需求合理性以及自身经济情况,建立起养护机械设备使用程序,逐渐提升机械化水平。这个计划过程,还有效地避免过度投资,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节约了资本提升了工作效益。因此,在拟定的机械化方案时,就应该保障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合理性。如果超出了预算,超越的技术保障,那方案将很难得到落实。

(三)信息充分原则

信息对于决策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信息量越大,对分析结果越有帮助,决策越准确,因此可以得出信息是决策的物质基础。因此,需要充分的做好信息收集工作,这是进行科学决策前提条件。制定机械防护方案时,需要从作业量、机械装备计划、养护工艺进行,基于市场调研和产品规格信息收集中,科学的进行分析,融入实施方案中。其中会涉及到对比优选原则,方案的制定不单单是一种,应该制定出可供选择的两种或者三种方案,最后在最优的选择中,确定出可执行的方案。

三、养护机械的配置决策程序

(一)分析问题

第一,分析问题,问题来源主要是经过调查、统计和分析,掌握了当前机械养护现状。那么对于工作开展便有了目标和方向。例如:主要养护作业内容是哪些,养护作业工作开展中,平均工作量有多少?养护道路当地自然条件和交通变化量有哪些变化和特点?当下拥有的养护方式面临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养护机械设备市场情况如何,选择这些机械设备限制条件有哪些?

(二)确定目标

确定出工作目标,计划目标,养护目标这是科学决策最为关键的步骤。目标制定要符合实际道路情况和符合当下具备的养护条件。目标制定高低对于决策正确性影响比较大。因此,确定养护机械设备投资目标时,就应该在分析实际情况,像效率情况、生产能力情况、机械设备情况等等,在综合研究和分析之后就可以制定出符合发展需求的计划目标。这些计划指标有着技术装备率、机械化程度、劳动生产率以及单位产量等等指标要求。在该阶段,应该明确的是,养护作业指标标准一般指的哪些?劳动作业能力大小?实际劳动生产率达到怎样的水平和要求?

(三)拟定分析方案

当以上的问题都确定之后,就可以进行方案拟定环节。该过程中,拟定的方案选择空间应该多一些,再度这些方案进行综合分析,编制出可行性的报告。一般而言,可行性的研究报告,都是基于市场研究数据基础上得出的。因此,可行投资方案的制定需要掌握各种养护机械产品的市场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这就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及采用各种智囊技术。方案的评估需要采用各种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决策技术,以便科学地表达各种方案的利弊。利弊,选择其中之一作为最终方案。还可对所选方案进行修改补充,或对几个方案进行综合后形成最终方案。最终的方案选择,是进行决策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决策者应该使用科学理论,使用战略性目光,开始审查方案。而且在方案选定过程中,一定要有专家参与,为决策提供保障,但是专家不能发挥出领导作用。最后是方案实施。在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把握配套性、适用性以及可靠性信息汇总和分析,这样才可以便于做好整体规划和发展,进行动态式控制。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公路养护工作越来越重要。在开展养护工作时,根据实际养护条件和情况确定养护方案和目标,根据方案开展工作,这样才更好的保障工作实施质量。当下公路养护机械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基于理论基础上,设置出工作开展可行性方案,确定养护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于庆革,田新宇,舒跃.浅谈超薄磨耗层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 《公路》 ISTIC PKU -2010年10期

[2]冯志慧,张慧.基于智能手机的干线公路养护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 -2011年4期

[3]张丰焰,周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在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中的定位研究[J]. 《公路》 ISTIC PKU -2011年4期

[4]张佳.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在公路养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价值工程》 ISTIC -2014年8期

第6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管理;探析



1 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

我处地处浙东南沿海,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公路大多依山傍水,公路建设与养护难度较大。全处共有职工1059 人,其中机械管理及操作人员300多人,共养护着国、省、县、乡、村道公路10200公里,油路、水泥路9714公里,占总里程95%。拥有公路机械设备715台(套),资产原值1.11亿元。其中,施工机械373台(套),运输设备162辆,生产及动力设备66台(套),其它生产用设备114台(套)。

机械设备的管理模式是省公路管理局统一规划、选型、购置、建档,处级安装(有些设备厂方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报省公路公路局报废更新。这些机械设备一部分是省公路局过去无偿调拨的,存在着机型老化、自动化程度低、性能不稳定等缺陷,且50%都已到了报废期限。 另一部分是近几年公路大建设时期,各公路段为了适应公路建设与养护的需求,多渠道筹资购置。基层单位购置设备的数量逐年增加,机械设备投资主体呈现了多元化局势,促使设备管理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已远远不适应目前设备管理的需求。

2 目前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2.1 资金投入不足,设备更新缓慢

随着公路等级的越来越高,人工养护从工效 、质量、时间等都不能适应公路养护的需要,公路的等级化要求公路养护实行机械化、专业化。而全处2007年养护经费总投入23300万元,当年投入养护机械购置费1000万元,仅占养护经费总投入的4.29%。由于养护机械购置费投入不足,近几年各段在计提设备折旧费时不能按规定要求及时足额提取,配套资金不能落实,废旧机械不能按时报废,使维修使用成本增大,且不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近几年更新的机械设备仅占机械设备总数的5%。

2.2 机械配置规划滞后,不够科学,不切实际

近年来养护管理部门由于主观上存在着重建设、轻养护、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致使养护机械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如工程施工机械。高等级公路建成后,出现病害后用老工艺、老工具不能处理时,方才购置和使用新机械、新工艺,且购置存在盲目性,不切合实际,有些是重复购置,部分设备机型陈旧落后,使机械难以发挥低成本、高效益的功能,有时反而造成设备完好率低,利用率不高,更有甚者有些设备从购进调入到目前仅使用过一两次,就成了闲置的 “死机”。路面切割机、割草机等设备,配了设备不配经费,公路站尽管认为效益高,质量好,但用不起,养护经费中未下达使用费。在管理中还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缺乏合理规划、 科学配置、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管理理念。

2.3 管理不完善,办法不健全

一是设备台账、卡片、账目不符。由于部分设备都是过去计划经济时期省公路局统购统配调拨来的,机械固定资产账在财务上, 机械管理业务却在计划上,真正使用设备的是基层养管站,养管站把一台小四轮农用车报废后,零件都折装在其他农用车上,原机都不存在了,可计划科上报省公路局的报废文件还没批下来,财务上还挂着账,造成有账、有卡、无车。二是各段自己购置的机械, 特别是职工集资购置的机械不建台账,未纳入全段的设备管理之列,形成了有车、无卡,无账的现象。三是账物不实,账上记着 某机械残值10万元,实际原物已不值1万元。 四是人员“大锅饭”,机械“大锅饭”的意识仍然存在,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车辆机械单车核算,机械效益单机考核的制度还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完全实行,仅仅管理了车辆机械的油料和安全。转贴于

2.4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不专业,操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不精, 责任心不强

一方面由于过去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大多是非专业人员兼职管理。近几年随着机械设备的增加,虽然有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机械管理员,但仍不专职,且仅占机械操作人员的2%。另外受养护作业整体机械化程度低,养护方式陈旧落后和养护经费影响,养护单位宁可用人力,也不用机械,淡化了机械管理人员的参与意识, 没有充分发挥管理与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养护单位注重眼前效益,忽视长远利益,缺乏对特种机械操作人员的培训,有的操作人员文化水平低,说明书都看不懂,有的一人多机,既操作压路机,又操作装载机,还操作摊铺机,结果一样也不专,特别是公路管理站的小机械农用车,养护工谁都上去开。还有的机械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不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作业,也不按要求及时维护机械,造成机械严重损坏,维修费用太高,养护成本巨增,挫伤了领导使用机械的积极性。 

3 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对策

随着公路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高等级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路养护队伍向机械化、专业化发展局势日益加快。为了适应高等级公路养护的需要,增强公路养护市场的竞争力,尽快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解决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势在必行。

3.1 筹措资金,保证重点

首先,必须打破机械设备投资单一化的传统格局,多渠道筹措资金,尽快解决目前养护中急需的机械设备。突出及时性养护设备这个重点,优先保障国道、省道干线路段设备的配置。其次要科学合理的加大现有机械设备的折旧提成,积极积累资金,加快机械设备的更新周期,使之与公路养护方式的改变相适应。特别是要加快机械固定资产变现,更新那些过时且不能用的机械设备,解决机械设备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

3.2 科学规划,合理配置

首先,要一改过去不管养护单位急需什么机械,上级单位都统购统配的做法,建立“谁投资、谁管理、谁使用、谁受益”的管理新模式。把设备购置费在下达养护经费时单列下达到市一级公路处。公路处按养护工作的需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分析论证后, 提出科学的或短期或中长期的配置规划,通过少量购置试用后招标采购,按养护里程、养护等级配置到各公路段或养护公司。其次,在机械选型时要有前瞻性,力求克服盲目性,同时也要注重机械设备的实用性,避免只求“高、新、全”的作法。过去购置的部分设备技术含量太高,功能全面,功率过大,荷载过高, 使用起来成本太高,却不实用。象有些山区和特殊的地区更适合一些小型的养护设备,如:小型振动压路机,小型拖式保温沥青撒布车,小型农用自卸运输车,沥青路面铣刨机和沥青路面养护车等。

3.3 转变观念,强化管理

俗话说的好,“管理出效益”,越是资金紧张越要加强设备管理。通过转变观念,强化管理,树立新的管理理念,一改过去“大锅饭”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强机械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健全科学完善、操作易行、行之有效的机械管理办法。不管是单位自有资金购置的,上级下达机具购置费购置的,还是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的机械设备都要纳入统一的机械管理之中。公路处、公路段、公路站三级管理的机械设备都要列入统一的机械管理之中。公路处、公路段、养路站三级管理的机械设备 物、账、卡要三相符。不仅要建立固定资产账,还应建立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原始机械技术文件,交接登记表,运转记录,维修记录,技术改造资料。其次是加强机械设备的单机考核与效益核算。如油料使用,维修换件,月完好率,日工作量,台班成本与 利润的核算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使现有机械更好的发挥经济效益,以达到降低养护工劳动强度,降低机械使用成本,提高机械使用效率,提高公路养护质量的目的。转贴于

3.4 提高机械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机械操作人员培训

机械管理人员的素质与机械操作人员的技能直接影响着公路养护行业的劳动生产力水平。随着养护机械的不断发展,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日趋繁多, 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只有加强继续教育、业务培训,才能适应新设备的要求,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首先,做为领导者, 既要算眼前经济账,更要算长远账,目前一台新设备都是几十万,一旦管理不善,操作不当,损失就是几十万,而技术培训费仅仅是小钱而已。故此,必须建立 一支具有专业技术知识、会操作、善保养、能修理、能改造的技术队伍。过去我们的一些养护机械手,就曾自行研制小型机械,也曾改造过割草机的刀片,结果使用成本降低,利用率提高, 操作简单实用,很受一线职工的喜爱。其次,要定编定机、专人专机,确保机械管理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也要培养操作人员能开会修、一专多能,特别是要求每位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并实行必要的定期考核和竞争上岗制度,最终使公路养护机械发挥较高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笔者针对公路养护机械的管理提出了一些看法。对于如何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是我们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第7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设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管理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对于公路养护与安全管理,国内现阶段还没有展开针对性的探究,也未能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养护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各地交通机构只能参考公路安全管理标准。然而拥挤的交通状况也提高了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的要求。

1、全寿命周期费用

全寿命周期费用(Life Cycle Cost,简称LCC)是在装备的预期寿命周期内,为装备的论证、方案设计、工程研制、定型、生产、贮存、使用与保障及退役等所付出的一切费用之和。对装备而言,全寿命费用主要取决于设计阶段及前期所作的决策。图一表明了装备全寿命周期内各阶段的活动对装备费用影响的典型特征曲线。图一中可见,在装备的寿命周期的前阶段,即在预先论证和概念设计阶段结束时,完成了需求与可行性分析,确定了使用要求和战术技术指标,以及初步的总体技术方案,包括设计方案、使用和保障方案,这时已经决定了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70%;到方案阶段结束时,进行了功能分析与设计指标的分配、总体技术方案的权衡优化与系统综合定义之后,就决定了寿命周期费用的85%;到详细设计与研制阶段结束时,研制了正式样机并进行了定型试验,确保了保障计划后,就决定了寿命周期费用的95%。

2、养护机械化及制约因素

2.1公路养护是利用合理的技术对公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保养、改善与维修,使其恢复交通运行能力;其基本任务为:维持公路功能,延长其使用年限;对原有标准过低,不能满足运输要求及沿线设施改善与增建,提高公路质量与服务水平;排除安全隐患,提高抗灾能力等。养护机械化就是实现用机械代替人力完成养护任务,是在养护质量、效率与安全等方面合理配备与使用机械,并且高效完成任务,达到质量要求。

2.2养护机械化制约因素。当前制约公路养护机械化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思想陈旧。由于原有养护职工普遍文化素质低,还没有意识到新形势下公路养护发展的要求,思想还停留在原有养护水平的基础上,须加强学习,从思想上改变这一现象。②技术水平低。传统工艺的转变,公路养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械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改善,都对机械设备操作有了新要求。③机械设备配置资金不足。公路建设快速发展,要实现公路养护机械化,机械设备配置投入较大,设备购置资金严重不足。

3、实现养护机械化措施

3.1根据市场化要求,建立养护公司,扩大养护范围和业务,提高运营效益。

3.2引进先进技术,循环利用公路上的旧废料,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3.3加强学习,提高职工技术水平。用好、养好机械设备,实现养护机械化,提高职工技术水平、文化素质是前提,实行择优上岗、持证上岗,是手段,也是当前公路养护机械化的必然要求。

3.4搞好机械配套。以实现工程质量为目标,以购置国产设备为主、进口设备为辅、一机多能为购置原则,在有限的经费下,根据这一原则,制定采购计划,长远考虑,尽可能统一购置标准化设备,做好机械设备配套选购。

3.5多元化筹集资金。为适应市场化要求,提高竞争力,单位应该尽可能多元化筹集资金,如单位出资与职工集资相结合、单位自筹资金或分期付款购置设备等。

3.6机械设备专业化,人员配备精英化。尽可能组建专业施工队伍与设备维护人员,管理好与保养好设备,做好工程施工,创立品牌,走向市场。

4、公路养护机械设备管理

4.1采购管理制度。根据单位实际,使设备采购做到规范、监督到位、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提高使用效益。一是设立设备采购审批制度,多部门全方位把关;二是成立设备采购管理小组,负责单位设备采购,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不同的招标方式公平、公正、公开做好设备采购;三是制定设备验收及建档制度,确保帐物相符。

4.2实行租赁化管理。根据现代公路养护特点,每年在气温高的月份养护,如一些省公路在每年5到9月养护,一般沥青路面养护时间比公路养护时间较长。非养护期间对机械设备对外租赁管理方式,由维护单位负责操作管理。这种方式能锻炼机械管理员与操作员,可降低设备闲置时间,增加单位收入,能为操作员提供学习、交流环境。租赁式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方法。

4.3管理制度。建立机械资产台账管理系统,分类管理好设备档案,交接登记、技术改造与运转记录等技术文件;强化设备效益核算与单机考核,做好维修换件与油料使用、日工作量等工作。

4.4安全管理。制定规范的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设置相应部门实施管理检查。机械事故是管理核心,安全事故不但引起人员伤亡与设备损坏,还影响养护顺利进行,损失严重。机械管理与使用单位要使操作员与管理员积极贯彻学习生产管理制度,对设备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督查,及时发现养护隐患。

5、养护机械设备采购对策

在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机械设备采购方式已经从直接采购转变为招投标采购方式,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到体制运行方式和人员思维方式的影响,目前设备采购对策及制度还在摸索与完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立足实际,制定计划并逐步完善设备采购制度。将机械设备采购并入设计与施工程序。公路项目建设,有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与运营及管理养护等阶段,各环节间都有内在联系。建议改变养护观念,建设初期考虑管理养护,形成项目决策与管理系统,在不同阶段合理调配资源。

第8篇

关键词:公路养护机械;现状探讨;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8-01-01

随着公路建设越来越广泛,对于公路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建设标准,而对于公路的机械来讲养护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因为提高了公路机械养护,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也可以提高公路建设工程的质量,延长公路的寿命周期,所以本研究从公路机械养护方面着手调查,分析影响机械养护的因素,并对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提高公路机械的养护提供积极的改进措施以及参考价值。

1.分析公路养护机械的意义

由于交通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加大公路的建设十分重要,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就要做好公路养护机械工作。首先做好机械养护工作,可以有效提高公路建设的安全系数、加速施工效率以及提高工程建设质量。由于一些养护工作是由机械完成,这样可以缩减工作人员的劳动力,同时避免了人为施工时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其次,公路养护机械可以缩短工程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随公路后期的维修和护理费用的投资,最终为公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以及使用价值。同时公路养护机械做到位,不仅在交通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2.分析我国机械化养护面临的现状

2.1机械配备不足

就目前我国各地公路局的养护机械来说,机械设备都相对落后,配备零件常常出现缺斤少两的状况。同时机械种类过少,又加上对机械养护的水平较低,导致在养护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养护问题,很难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严重地限制了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使新的养护方法无法应用到新型的机械设备上,导致机械设备与养护技术出现脱轨现象,降低了养护的工作效率以及给公路建设增加了经济负担。

2.2 机械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

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是公路养护机械的重要操作者,但是由于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养护单位以获得经济为最终目标,目光短浅,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发展,对养护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在选择机械设备人员时不够认真严格,出现许多工作人员不能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对机械养护常识了解不够充分,同时技术知识的短缺等多方面因素,严重地制约了机械的养护。除此之外,相关的技术人员的缺少以及养护方式不合理都使养护单位达不到实现机械的养护真正目的。

2.3 公路机械养护的管理不足

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机械养护的管理体制的改革,许多公路系统也都加大对养护的投资力度,但是传统的机械养护管理较为落后,其中养护人员的养护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对养护的认知度不够高,严重地降低了公路养护机械的水平。与此同时,养护管理部门不能够及时了解养护机械的运行动态,使机械维修、保养以及管理等一系列环节难于形成一体化管理。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个主要弊端,就是养护人员工作分散,导致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同时在机械养护管理中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相关机制,阻碍了机械养护的正常运行。

3.提高公路机械养护的相关对策

随着公路建设的日益增加,机械的养护工作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由于在公路养护机械受到许多许多因素的干扰,导致出现许多问题,所以本研究结合实际公路养护机械的现状,总结出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几个改进措施,希望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

3.1重视公路养护机械工作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许多公路出现主要问题的原因就是相关部门对公路养护机械工作不够重视,过去对公路养护的工艺以及管理水平都比较落后,严重影响了公路交通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所以想要提高养护工作,就要着重加强对公路养护的工作。正确认识公路养护机械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合理地转变工作思路,积极选择科学合理的配置养护机械的方法。例如,在公路养护工作过程中,重点注意管辖路段内的大修、中修工程,或是将机械在外承包之前建立健全的设备租赁体制,促进机械养护的顺利实施,为提高建设单位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做好坚实的基础。

3.2 合理分配使用资源

现今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当前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公路等级也在逐渐增加,所以对公路机械养护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每一天经过公路特别是较高等级的公路车量数目就达到了几十万车次以上,这严重地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传统的人工养护无法进行最快最优地处理,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只有依靠机械来取代人力。想要保证公路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不仅要满足车辆的通行需求,同时还要遵循环保理念等多方面要求,因此公路养护工作不但要加强对路面工程的养护,还要增大对路基以及交通标志等养护力度,除此之外,也要做好公路周边的绿化工作。对机械养护来讲,要严格考虑影响机械养护的各个要素,将对应的机械选型、配套的合理进行分配,与养护的公路路段的结构相结合,使机械的功能发挥到最大,更好地才能实现公路养护的机械化。

3.3提高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任何一个工作来说,专业技术人员都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对公路养护机械来讲也遵循着同样的道理。从养护单位角度来讲,要严格加强对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各种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聘用专业的技术人才。从养护人员的自身角度分析,要时刻巩固自己的技术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认真地了解现今公路养护机械的动态,所以加强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很重要。

3.4 加强养护管理

近年来,为了方便公路的养护工作,越来越多的公路工程建立了相关的养护管理站,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集中管理,适当地将资源统一调度和合理分配,为提高公路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坚定了基础。养护管理工作是公路养护的基本保证,随着养护机械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养护功能的多元化发展,只有加强管理工作才可以大幅度提升公路养护,才可以将多功能、高性能的养护机械更广泛的进行推广,使我国公路工程逐渐实现有序的规模化养护。

4.结语

公路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公路的养护机械得到更多的关注,通过近年来对公路养护机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养护机械的科学规范管理,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以及提升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都可以为实现公路养护施工的质量、速度和效益的增加做出贡献,本研究从公路养护机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公路养护改进措施,从而保证公路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裴中华,董湖恩.关于对未来公路机械化养护的必要性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1): 69.

第9篇

关键词:木材生产;采运机械;管理;保养

要想对采运机械进行综合性的管理,首先就要明确采运机械的作用,这一机械设备主要应用在森林的采伐工作中,在进行木材运输中以及贮木厂生产作业的过程中都需要用到采运设备。所以这是一项具有综合,集切削、运输、起重等于一体的机械设备。将其应用在林业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劳动强度,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帮助。在今后的生产活动中,做好保养以及维修等方面的养护工作是顺利使用采运机械的首要前提。本文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了阐述。

1 购置管理

对于相同型号的采运机械而言,不同的设备水平、使用环境、制造质量以及维修单位的技术等内容都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磨损,有些磨损的情况较轻,说明其具有较高的抗磨损性,因此采运机械在使用寿命方面具有不同的差异,这是对采运机械进行综合性管理的首要前提。为了满足对机械购置的要求,就需要对其进行最为基础性的管理。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采运机械在类型方面也呈现出不断更新的趋势,所以选择就具有了多样化的变化。在选择时,应该从是否与木材生产相互匹配以及作业实际情况的需要等方向入手,另外,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出现实际上为采运的机械开拓了全新的市场,因此要敢于运用全新的类型的设备,将其应用在木材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达到节能的效果。在我国发展的过程中,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具有一段很长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依然需要我们完善采运机械的发展,与林区的经济情况相契合。

2 使用管理

在使用机械设备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都是人为进行控制的,所以要想满足对采运机械的应用,并且保证其使用寿命,就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的将其效果发挥出来,并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管理,建设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生产队伍,从文化水平方面重视起对操作人员的管理,无论是在专业操作技能方面还是在文化等职业素养方面,都要予以一定的重视,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任务。一般来说,操作采运机械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以及事业心,要明确采运机械的内部构造,掌握其运作原理,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在第一时间找出故障所在,也能对故障进行有效的预防,保证采运机械始终处在正常的状态之中。对于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而言,也具有更高的要求,即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规范,定期进行培训,始终保持人员具有高度的思想意识。另外,采运机械在使用的工程中应该建立起责任制度,使用设备的人员就必须要承担起维护的责任,这样对于加强采运机械的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木材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应该对其予以正确的使用,不能随意改变操作规程,以预防因操作不当造成机械损坏的现象。在上述几点要求下,相信采运机械一定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

3 保养管理

采运机械的综合性保养,除了在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外,还应该进一步落实相应的预防工作。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为了消除故障隐患,就要事先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得到长期的使用,积极的组织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定期对采运机械进行保养,可以促进其长期的作业,提升使用性能,但是相反,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保养工作,不仅会延误生产进度,也极有可能引发及其严重的安全危机事件。在养护工作中,还可以进行具体的细分。按保养作业的性质可分为:打扫、清洗和外表养护作业,检查与紧固作业,检验与调整作业,电气作业、加注作业等;按维护方式,可分为预防保养及事后保养;按维护作业组合广度和深度可分为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二级保养、三级保养等,另外,还有其他如季节性保养、综合保养、磨合期保养、停驶保养等。在对采运机械进行保养中,要统一组织,按时、按级、按项、按质地进行,防止以修代保。

4 维修管理

俗话说,“三分修七分养”。采运机械在其寿命的使用过程中,许多零部件及其连接件在发动机工作状态下会受到高温、高压、冲击、震动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松动、磨损、断裂等现象,各部件配合间隙会因磨损而增大,有些故障做做保养就可以,但有些故障则需要进行及时维修。通过及时、科学、合理、正确的维修方法对采运机械进行维修,能够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能耗、提高功效,同时亦对环保和安全使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机械维修上,可采用零件换位法及刷镀与胶粘修复法等,何种方法的选择须根据机械故障的引发原因、受损程度、维修条件等因素。同时,维修中还需注意,必须严格按照设备状况及计划要求进行及时的维修,不能因为时间紧、人员忙或者故障小等延期或放弃对机械设备的修理。另外,维修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先进的修复工艺,不可一成不变、固执守旧。

5 存放管理

首先,存放前,需对采运机械的元器件和零部件进行彻底清理、保养,并修复已损坏的机件,同时,还应视机械外表面防锈漆漆皮脱落面积的大小来确定是用补漆的办法还是用整机重新喷漆的方法进行防锈处理。其次,存放中,要注重对采运机械发动机和蓄电池的保管,发动机要更换机油,放掉冷却水,将燃油箱加满柴油,并在停机期间每月启动一次发动机,以防止生锈;蓄电池应在切断负、正极线后拆下并放置于干燥和防冻处。再次,采运机械的排列和布置应保证任何一台机械的进出均不受其他机械的影响,其停放应尽量放置于干燥的室内,若一定放于室外,则需选择平坦的地面并铺上木板,停放后用罩布盖好,并将机械的燃油控制杆置于怠速位置,各操纵杆置于空挡位置。

结束语

总之,对于采运机械的综合性管理应坚持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水平、有利于提高机械完好率、有利于充分发挥机械性能,进而最大程度地提高采运机械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以推进木材生产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崔昌华.木材采运机械的使用与管理[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6.

第10篇

关键词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U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88-006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列车行驶的里程以及列车的数量都明显增加,虽然这给人们带来了更大的便利,但是在列车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往往会发生一些损坏、变形的状况。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将严重影响到列车的安全形势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安全意识和管理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逐渐认识到对列车的线路进行养护和管理的重要性。起初,由于科学技术不是很发达,我国进行铁路养护主要采取人工的方式,不但需要工作量大,效率还非常低下,施工的质量也难以保证。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型机械开始出现,一直到现在的大型机械,我国的养花的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也促进我国铁路养护事业的发展。

1养路机械设备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的进行,使得我国的经济技术等各方面的条件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国的铁路也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以往的小型机械养护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铁路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各方人士开始在养护机械化方面投入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只有机械化的养路设备,才能实现我国铁路事业现代化的发展。但是一些问题也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要进行大型机械化养路设备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机械设备的建造还需要大量的现今技术以及管理,而这些在我国都还不完善。正是怀揣着这样的铁路梦想,人们开始了养路机械化的工作,突破了重重困难,铁道部进行了铁路修制改革。在经过了大量的考察和论证之后,铁道部决定要实现从小型机械化向大型机械化的跨越。在80年代初期,当时的铁道部引进了国际上比较现今的养路机械产品以及部分制造技术,当时这项生产工作由众多的生产商组成,生产采用的策略就是引进、学习、创新的策略,在引进设备的同时开展相关的科研,逐渐把科学的相关方面吃透,并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这在当时取得了很好地效果。1984年以后,我国的大型养路机械已经逐渐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很好地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铁路的养护效率,使作业方式和作业体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正是利用了现今的技术,使得铁路的使用和维修得到了很好地平衡,列车的事故锐减,安全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大型养路机械设备的使用使得我国的铁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过了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其中专业的人员的数量也得到了充实,装备的效率和装备的数量都得到了极大地充实。

2大型养路机械设备介绍

我国的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种类以及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大型养路机械主要用于铁路线路的养护、整修以及维修工作,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对线路上石渣的清筛、线路的道床的稳定等。大型养路机械设备既能够像普通的机车一样发挥自行以及连挂的功能,又具有其独特的施工功能,其中汇聚了机械、液压、激光、自动控制等方面的技术,是一门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产品。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现在其使用已经能够得到很好地保障。下面就我国目前的主要大型养路机械设备进行阐述。

2.1配砟整形车

不论是铁路线路的新建,还是在其维修的过程中,对于道床的整形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配砟整形车的主要作用就是改变道床的形状,使其保持稳固的形态,如果在轨枕以及扣件上存在道砟的话,需要将其进行清扫,这样才能保证铁路运行的稳定性。在其进行实际的作业的时候可以在作业组的首部,也可以在作业组中,有时也会在捣固车的后面,具体的使用情况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施工效果。

2.2道砟清筛机

由于长时间的行车作用,铁路线路往往会出现变形、破损等情况,如果不对这些现象进行及时处理的话,就很难保证行车的安全,因袭对于进行养护和必要的维修十分重要。道床往往是用碎石来堆砌成的,当其不洁度在百分之三以上的时候,就需要对其进行清筛,否则将影响行车的效果,甚至危及行车安全。而道砟清筛机是进行清理的机器,其是大型养路机械中的重要设备。当期将被污染的道砟进行挖出的时候,就会自动对其进行清筛,之后会将其重新放回到道床之内,污土则被清理到线路的外面,从而保证了线路的洁净,对行车的安全有很大保证。

2.3动力稳定车

动力稳订车的主要作用就是稳定道床,在进行了清筛以及捣固的工作之后,虽然道床的污土被清洁,存在的安全威胁也会处理掉,但是由于原本稳定的道床经过了一番变动,使得其横向阻力以及稳定性都大为降低。为了能够使列车在行驶的时候的速度不至于受到影响,动力稳定车模拟了列车行驶的时候对轨道的压力、振动等方面的因素,进而达到稳定道床的目的。

2.4钢轨打磨机

铁路线路在行车作用以及自然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磨损、损坏等情况,只有及时将这些伤痕消除才能更好地解决钢轨打磨车的问题,这样可以使钢轨的运行状态更加良好,并很好地解决了可能面临的风险,保证了钢轨的安全性能。此外,通过打磨的钢轨,在运行的时候其平稳性也比较好,这样有利于提高旅客的舒适度。

2.5捣固车

在新建铁路线路、旧线路维护、运营线线路维修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捣固车,其主要是进行拨道、道砟捣固、起道抄平等方面的轨道。在经过了列车的行驶作用以及自然因素的影响直呼,轨道的方向、高低、前后等方面都会和气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就影响到了轨道的正常使用,为了更好的提高其有用性,就需要提高道床石砟的密实度以及其稳定性。经过了捣固之后的轨道的安全性能更强,目前该设备已经在我国的广大地区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3发展前景

虽然我国的养路机械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养路机械设备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养护水平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我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还对技术进行了吸收、创新,现在我国的相关制造行业已经得到了很好地发展,我国的国产产品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铁路的养护事业当中。根据目前我国的养路机械的现场分析,我国的养路机械市场主要体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3.1通用机型饱和,专门急性需求量大

随着制造业基础不断提高,以及大量的设备的积累,目前我国对于一些常规的铁路养路机械的需求量并不是很大,但是针对一些专业的机械却有着很大需求,诸如桥梁、隧道等工程,这样的工程往往起着比较好的效果。

3.2高速铁路机型需求大

我国的高铁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针对于高铁的养路机械设备的需求量相对较大,随着我国的高铁建设的逐渐兴起,其机械设备的需求将保持一个高水平。

4结论

铁路事业的发展,不单需要建设大量的铁路线路,还需要对其进行养护,这样才能使得其保证稳定的运行环境,增加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本文对我国的铁路养路机械设备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引出了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对于铁路线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进而介绍了几种比较常见的大型养路机械设备,并对其功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在具体分析我国的养路机械设备发展现状以及主要机械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铁路养路机械设备发展的前景,旨在加深人们对于铁路养路机械设备的了解,为铁路养路机械设备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启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铁路交通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只有加强对于铁路养护机械设备的管理和养护,才能真正提高我国铁路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华.铁路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的思考和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1(4):79-80.

[2]胡增荣.我国铁路捣固车发展概况[J].科技经济市场,2010(7):78.

[3]班长青.使用大型养路机械开“天窗”进行线路维修[J].中国铁路,1988(3):167-168.

第11篇

关键词:国际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管理;维护保养

随着国际公路工程数量的不断增多,各种施工机械在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为施工单位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缩短施工工期、节省人力资源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加强公路施工工程机械设备规范管理与维护保养,预防较大机械事故的发生,就显现的越来越重要。

1机械设备选型

在工程项目确定后,机械设备选型的正确与否关系到整体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影响到项目的盈亏。项目实施初期,机械设备管理人员需对工程所在国的环境气候、人文地理条件、相关法律规定、施工机械市场、具体施工地点的交通、地质条件等施工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和研究,再根据工程整体技术方案及工程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所需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数量,确定选型并分批采购。

2公路工程施工机械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正确地掌握设备的实际使用状况,妥善地保管机械运行记录,并对记录进行整理和统计,作出理论分析,才能总结出机械管理的科学方法,在机械管理工作中,操作人员的培训、机械的维修管理、配件的供应管理、仓库管理,每一项工作都十分重要,都应做好规划,进行统筹安排。

2.1人员培训

国际工程受人工成本及工程所在国的法律规定的用工制度的制约,不可能从国内大批输出技工,所以,大量使用当地员工是不可避免的,由于当地员工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较低,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

2.1.1理论培训:结合工程所在国的相关法律对当地员工进行安全、环保与职业健康知识的学习教育,并对当地雇工进行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教育。

2.1.2实际操作培训:根据当地员工所要操作的机型,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规程、实际操作、日常维护保养技能培训,培训结束进行考试,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培训邀请当地劳动局的官员参与和监督整个培训过程,指导中方企业与培训考试合格者签订劳务合同,避免今后不必要的劳务纠纷。通过培训提高当地员工的机械操作和维护保养的技能,及对中方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了解,以适应中方企业的管理。

2.2机械的基础管理

对基础资料应按不同工作性质、类别、级别等分别归类、建帐和归档,对相关资料如固定资产台账、机械设备的技术档案,包括原始机械技术文件、交接登记表、运转记录、维修记录、技术改造资料,机械的基础资料、技术档案都应跟随机械妥善保管,直至工程结束。按照机械全过程管理的阶段性,机械的技术档案管理分为三部分内容:使用前、使用中及停用封存。且应采取一机一档的原则,做到账、物、卡三者相符。并将相关资料翻译为中、英、法三种文字,避免当地员工因不认识中文而无法正常工作。

2.3加强机械设备的单机绩效考核。如油料使用、维修换件、月完好率、日工作量、台班成本与利润的核算等。通过考核的积极作用,降低成本,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4机械使用必须执行“定人、定机、定岗、定责”的四定原则,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岗前培训制度,主要机械实行专机专人制,多人操作的机械实行机长负责制。大型专用机械由中方技工操作,不得使用当地雇工操作。机械设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维修规范、安全规程和技术要求合理使用,不得超负荷和带病作业。多班作业时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填写交接记录。

2.5提高机械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机械操作人员持续培训,随着施工机械的不断发展,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日新月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学习、业务培训,才能适应新设备的要求,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定编定机、专人专机,确保机械管理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也要大力培养操作人员能操作会修理、一专多能,教育操作人员要珍惜工作岗位,使其增强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2.6机械设备的更新,现代化的机械施工与管理,是在保证工期、工程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设备的更新是为了消除机械有形磨损,性能明显下降的机械设备,使用效能更高、性能更完善的设备来替换旧设备。

3公路工程机械施工特点及维修保养的必要性

公路工程机械大都在泥沙、砾石、雨水和风沙等恶劣环境中作业,为赶工期突击性施工现象较普遍,机件工作的条件差,其机械性能比其他工作状况下的机械性能下降幅度增大,零件间的配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磨损、锈蚀及结垢等现象,各连接件配合性质、零件间相互位置关系和机构工作协调性等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性能指标下降,甚至引起机械事故,因此要对公路工程机械进行日常保养、定期保养。

4公路工程机械保养的内容与要求

机械维护保养工作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相结合,正确处理使用、保养和修理的关系,克服“以修代养”的思想,把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化,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工程机械保养以“、调整、紧固、防腐”为主要内容,按不同需求分等级进行保养。

4.1日常保养。日常保养的目的主要是维持机械的机容和机况,使机械经常处于完整和完好的状况,以保证正常运行。日常保养以清洁、补给(水、油等)和安全检视为中心。由机械操作人员在每日出机前,行驶中和收机后进行,具体保养内容按照机械的操作、使用和保养规程进行。

4.2一级保养。一级保养除日常保养作业外,以清洁、、紧固为中心内容,并消除机械在运行一定时间后出现的某些薄弱环节,尤其要检查有关制动、转向、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件,主要内容包括各总成和连接件的紧固,主要总成件和部件的以及在外部检查发现的一些必要的调整作业。这些作业由专业维修工负责进行,机械操作人员参与。

4.3二级保养。二级保养作业除进行一级养护作业外,以检查调整为中心,对机械进行较深入的技术状况检查和调整,根据机械操作人员反映的情况和经过技术状况诊断,确定维修项目,及时排除潜在故障。

4.4三级保养。结合二级保养作业,以消除隐患为中心,对总成件检修,改善机械技术状况,以延长中修及大修周期。

5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在国际工程施工机械管理工作中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经验,并针对国际公路工程项目施工所在国的地理、人文环境的特性,制定和完善出更多、更新、更科学的管理模式,及适合施工现场机械作业的管理办法,对提高机械设备工作效率,延长机械使用寿命,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庆宇.影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5(06) .

第12篇

关键词 设备管理;配置;保养;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5.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033X(2012)07—0086—03

0 引言

机械设备是公路部门开展施工和养护的重要生产资料。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对机械设备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机械设备的保有量和装备水平也明显提高。随着公路施工和养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设备在施工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前公路部门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重拥有、轻管理,重使用、轻保养”等现象,从而导致公路部门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损毁较快。

1 公路部门机械设备管理的现状

随着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推进,管养分离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在改革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机械设备资产的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只有贵州、安徽、江西、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少数省级公路管理部门还保留着设备管理内设机构,而其他省份都撤消了这一机构,或者弱化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随着养护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或许这种情况会更加明显。然而,管养分离之前,市、县级公路部门应该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因为管养分离后,很多公路职工的归宿是养护或施工企业,机械设备仍将是这些单位生存的工具和本钱。在改革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机械设备资产的管理,逐渐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

2 公路部门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多年来一直在安徽省公路部门从事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在此总结一些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1)观念落后,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不够重视。观念落后是机械设备管理的最大弊病。一是“设备配置费用挤占了养护资金”的观点,在决策层和管理者心中占有相当比例,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养护设备的投入:二是机械设备使用过程的分散性和“服务性”导致工程施工和养护对机械的无偿使用,在结算时仅给核销燃料费和日常维修费,折旧费和大修费则被故意忽略;三是单机核算流于形式,年终设备维修保养全靠领导意识,一旦出现资金缺口。首先砍掉的就是机械维修费用。这种缺乏制度约束、权责不清、损耗设备的短期行为十分严重。

(2)资产分布不平衡,施工机械多,养护机械少。市局拨给公路工程处(路桥公司)购买施工设备的资金多,而拨给养护工区(道班)购买养护设备的资金少。虽然各级三令五申要割除重建轻养的陈陋思想,但现实中往往忽视了养护的重要性,以及预防性养护的经济分析。

(3)机械设备配置结构不尽合理。在机械设备的配备上,由于只顾当前需要或受“重占有、轻利用”思想的影响,造成机械的雷同;由于养护任务的不稳定性,造成了机械设备利用率低下,形成设备资源的浪费。在购置新设备时,没有专业人员充分论证设备的先进性、经济性,以及购买后的利用率。

(4)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不扎实,机械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机械管理人员,难以胜任专业性很强的机务管理工作。有些单位的设备管理人员几经调动,致使机械设备的原始资料丢失,连设备的原值是多少、是否到了报废年限均无从查考。

(5)设备折旧费不按规定提取。很多机械设备没有完全按规定提取折旧费和大修费,甚至不进行折旧,折旧管理混乱。每个机械设备管理人员都应该知道,对机械设备折旧费和大修费进行足额提取,既能保证对机械设备的恢复性修理,又可增强机械设备的更新发展能力,实现机械的保值增值。

3 改进机械设备管理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公路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

(1)建立健全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机械设备是公路部门开展养护和施工的重要生产资料,机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关乎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到工程和养护的施工质量。在目前部分机械设备仍由养路费投资购置的情况下,必须有一个专门的部门管理、监督这部分国有资产,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防止其在改制中以其他方式流失。国家和交通部正在大力推广养护机械化,先进的机械设备需要高素质的机械管理人员。

(2)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是做好整个机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各种基础数据是机务管理工作中分析决策的主要依据。对所有构成固定资产的机械设备,都要建立台帐、卡片、技术档案并贯穿于使用、维修、核算、考核管理各环节。要及时掌握机械设备的动态变化,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

结合生产实际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健全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依靠制度对机械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进行规范,从职责范围到日常管理。从维修保养到合理利用,从安全管理到职工培训,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检查,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使管理者和使用者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有目标和方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