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3 00:14: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茶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茶为国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明清时遍及中华。茶成为一种文化并记于史册传与后世,是与历代文人墨客分不开的。
茶书据《华阳国志》记载,周武王伐纣后,巴蜀诸小国以茶为贡品。但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是唐代陆羽的《茶经》,书中记述了茶的历史、栽培、采制以及煮茶、用水、品饮等内容。之后,茶的专著中较著名的有: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苏庭《十六汤品》,宋朝蔡君谟《茶录》、赵佶《大观茶论》、熊蕃《宣和北苑贡录》、赵汝砺《北苑茶录》、黄儒《品茶要录》,明朝钱椿年《制茶新谱》、田艺衡《煮泉小品》、许次纾《茶疏》、屠隆《茶笺》。清以后的茶书就不计其数了。
茶联 茶联常悬于茶室或茶店,着力宣扬茶功茶效,以广招徕。如:“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泉香好解相如渴,火侯闲评东坡诗。”“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佳肴无肉亦可,稚淡离我难成。”等等。
茶诗 自古诗家多茶客。唐诗人姚合曾不惜以诗乞茶:“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东坡居士则将新茶喻为美女,吟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千古绝响;到了元代诗人刘秉忠笔下,更是一语道破诗家爱茶的真谛:“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好一个“含英咀美入诗肠”,难怪代代诗人对茶情有独钟。
茶画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中,有一幅敬茶仕女帛画,反映了汉代皇室贵族已有茶饮,足见茶韵融入画意由来已远。我国历来都有茶画名作,如唐代的《调琴啜茗图卷》;宋代钱选的《卢仝烹茶图》,刘松年的《斗茶图》;明代唐伯虎的《事茗图》,沈周的《醉茗图》、《虎丘对茶坐图》;清代薛怀的《山窗清洪图》,都形象地记录了茶事史料,可以说笔笔渗茶墨之情,幅幅香溢诗画之中。
茶令 茶令和酒令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与茶友陆士修、张荐等,就曾将茶令组成了为人传诵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陆)。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张)。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李)。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流华净肌骨,疏渝涤心原(颜)。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僧)。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陆)。”这一茶令堪称茶文化的佳品。近年台湾还流传一种新的茶令“返返拳”,可知茶令至今不衰。
茶肴 茶肴,是指加进茶叶一同制作的肴馔。茶肴之多,岂止是“五香茶叶蛋”。试看今日广东的“茶香鸡”(用乌龙茶),浙江的“龙井鱼片”、“龙井虾仁”,南京的“香炸云雾”,安徽的“云雾肉”、“毛峰熏鲥鱼”,江西的“云雾石鸡”,四川的“樟茶鸭”,河北承德的“茶烧猪肉”,香港的“武夷茶皇鸽”等等。
茶谜 茶谜,是茶农、茶商和饮茶爱好者在寻常生活中生动形象的升华,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延伸。最早的茶谜很可能是古代谜家撷取唐代诗人张九龄《感遇》中的“草木有本心”诗句配制的“茶”字谜。在现代,借助灯谜来弘扬祖国茶文化,更为人们喜闻乐猜。如“山中无老虎”(猜茶名“猴魁”);“嫩香值千金”(猜茶名“莫干黄芽”);“人间草木知多少”(猜茶具“茶几”)等等,这不仅丰富了茶谜的内容,而且也为茶文化增添了声色。
茶礼“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好客的传统与礼俗。以茶代礼古已有之,至今不少地方颇有情趣。苏南一带过年,有用两颗金橘泡“元宝茶”敬客的习俗,象征吉祥如意;赣北修水一带,有用芝麻、黄豆、生姜、桂花、爆米等为佐料泡“果茶”敬客之俗,若茶中佐料品种越多,表示对客越尊敬。
祖父修建的新房子在芙蓉去益阳、新化去长沙的十字路口,背靠美女山,芙蓉山脉的清泉汇成的小河,缓缓地从村前流过,堪称黄金地段。
解放前夕,国难当头,民不聊生,讨米逃荒的人络绎不绝,讨吃讨喝的人一拨接一拨。祖父母将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显得宽敞明亮,难民们都喜欢到我家台阶上、堂屋里歇息。祖父母是爱做好事的人。祖父每天要到岩湾子口上一里多远的地方去接山泉水,祖母则用大灶锅熬煎浓茶,免费供应过路人的茶水。用现在的话说,是供应茶水的志愿者。茶叶供不应求了,就将火炕楼上的陈茶波罗(茶树结的种子)和陈茶梗拿下来,捧一大捧到锅里,等到茶水熬煎到红艳透明,纯净明亮了,喝起来浓郁清香,滋味甜爽了,才一桶桶地提到台阶上。自家人渴了,去舀一碗喝。过路人渴了,一连可喝两大碗。茶水一桶桶地烧,祖父母则累得汗流浃背,腰酸背疼,但看到难民们那感激的眼神,两位老人心里又感到非常踏实和愉悦。我父亲是代商人收购木炭和楠竹的,到小溪发大水,才一竹排一竹排地运往益阳。有些客人也常到我家来喝茶,神秘地和父亲谈“生意”,后来才知道,他们是借喝茶作掩护,来秘密传达党的指示精神的员。
也有的过路人是带着钱粮和家小出来躲避战争的,要到我家“打中伙”(F在叫吃快餐)。于是祖父母又顺便做起了快餐生意,并且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远道客人喜欢到我家来吃快餐,这都是冲着好喝的茶水而来的。客人们渴得口干舌燥来,喝得痛痛快快去,都是我家浓茶发挥了作用。饥肠辘辘而又身无分文的难民来了,祖母也会大方地盛上一大碗稀饭。祖父母尽做好人好事,无病无痛活到了八十几岁。
每年谷雨节,祖母总要带我去摘第一批茶叶,嫩嫩的,绿绿的。祖母告诉我,每条枝头只摘两片叶子。我手脚麻利,比祖母摘得还要多。祖母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谷雨茶。俗话说,“吃了谷雨茶,饿死郎中的爷(ya)。”
吃完谷雨茶,就要开始加工所有嫩茶叶了。先将嫩茶叶炒蔫、揉搓、晒干,再用黄草纸包好,放到一个精致的竹篓里,挂到火炕楼上熏起,等第二年吃陈茶。祖母说,这种熏出来的茶越陈越好,能治百病。细嫩的头道茶,是用来招待稀客贵客的。贵客来了,热情的祖母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子,抓一小撮细茶,加点芝麻、生姜,用滚开的水一泡,盖上杯盖。只见一芽芽的黑毛尖茶,像跳舞似的在杯子里上下浮动,然后慢慢地竖将起来。过几分钟,揭开杯盖,开水变成了浅黄色,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客人闻了又闻,趁热喝一口,直赞:好茶!舒服!真正的芙蓉仙茶!只见客人眯缝着眼睛,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尽情地享受这美味,连同杯底的茶叶和芝麻一仰头喝个精光。我们自家吃的是较粗的第二批茶叶。
夏末初秋,采摘的第三批茶叶,母亲全部加工成茶粉,这是我家一年四季打擂茶的主要原料。祖母有一套打擂茶的配方,即大米、茶叶、生姜、芝麻、山苍籽。
打擂茶时,先将大米炒香,浸泡后擂碎,倒入炉锅里,和成糊状;再将一大把茶粉倒入擂钵里,加适量的配方原料,擂碎,倒进煮熟了的米糊里,加小火,用勺子一顺儿和匀,放少许盐,整个锅里的大杂烩变得浓浓的,闻起来香香的,让人垂涎三尺,周边邻居都能闻到我家米擂茶的醇香。老人带着小孩都喜欢到家里来吃擂茶,祖母和母亲热情相待。祖母给每人准备一只大菜碗,放半碗红豆一类的杂粮,再添满一碗米擂茶。这时,在织布机上劳作的母亲也稍作休息,用一只很大的圆盘,将蒸薯片、炒玉米,坛子里腌制的酸甜可口的干萝卜、洋姜摆出来。全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吃得津津有味,既止了渴又饱了肚,午饭就告免了。真是省时省工又省粮。其他农户每年青黄不接时要吃国家救济粮,而我家常用擂茶当饭,一年四季炉火旺,个个吃得身强体力壮。
擂茶也给我家带来了生意。凡是来家中请母亲织布缝衣的人,祖母都会递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擂茶。不断地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朋友就是生产力。就这样,我家成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家庭。
祖母老了之后,母亲也喜欢用擂茶待客。有一年“三八”妇女节,母亲打了一大灶锅米擂茶,摆上自制的茶点,请了几大桌朋友到家中来欢度节日,有上街头下街头的妇女,有附近学校的女教师,有公社女干部、卫生院女医生、供销社女售货员。这下我家可热闹了!俗话说,“三个堂客们当面鼓,嗬的嗬,舞的舞!”她们一边喝擂茶,一边打哈哈:夸我母亲的茶色味香俱全,特别好吃;夸我母亲做的各式巧果、切糖简直是展出的工艺品,市场上买都买不到;夸我母亲腌制的辣椒萝卜、辣椒洋姜味美爽口,特别行货。大家吃了一碗又添一碗,擂茶添了一瓢又一瓢。九龙中学的汪老师,吃得高兴,便即兴表演,将我母亲比作阿庆嫂来唱:“有个女人不寻常,她就是能干聪明的兰姨娘(母亲名叫吴桂兰),织出布来如绸缎,做出衣来赶时尚,我佩服你心灵手巧贤惠又善良……”立即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再来一个好不好?好!
我三妹代替母亲接唱:“垒起七星灶,茶叶加生姜,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来的都是客,全凭手一双,打擂茶,盼兴旺,欢迎你们都来做衣裳!”
接着,我二妹吹笛子,大弟拉二胡,小弟吹口琴,小妹亮金则随着乐器的伴奏翩翩起舞。一场小型家庭演唱会开始了。公社妇女主任带头,领着所有妇女们唱起来,跳起来,唱出欢乐来,跳出友谊来……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呈现出包容性发展的趋势,西方茶文化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迅速传播到中国,中国的茶文化也随着世界文化的大融合、大发展趋势迅速走向世界,影响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在中西茶文化碰撞、交汇、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中西方茶文化各自的深刻内涵以及相互差异,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并直接对茶文化的翻译问题产生了显著影响。基于这一背景,在现阶段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进行科学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并将非常有助于中国茶文化影响力的继续扩大、提升。
关键词:
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翻译
中国是茶叶大国,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茶叶长途跋涉传播到西方国家后,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西方也逐渐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截然不同、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内涵与体系,并主要通过饮茶习惯、饮茶方式、饮茶礼仪等表现出来,让茶叶这一古老的中国饮品在西方土地上焕发出异域风情。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西方茶文化的客观现状,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茶文化的翻译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启示。
1中西方茶文化的内涵分析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生根发芽的地方,有着深厚的茶文化积淀,茶文化也显著地影响着由古至今的中国人的行为礼仪、性格品质,可以说,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人的一个鲜明标签和深刻烙印。西方虽然接触茶叶、茶文化的时间和中国相比少得多,但近代以来,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和中国乃至东方国家有显著区分的茶文化体系。早在十六世纪的时候,英国在强大的生产力、军事实力的支撑下,战胜了西班牙战队进而获得了海上霸权,走上了向外扩张的历史征程。从那时开始,英国和世界范围内其他国家的物质、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也是在这一时期,官方色彩鲜明的东印度公司首次将东方茶叶带入了英国,并作为商品销售。这种珍贵的东方树叶,当时由于在英国数量稀缺而价值不菲,主要作为药品和养生饮品而存在,流传于英国皇家贵族当中,并很快获得了越来越多英国人的喜爱。因此,英国的茶叶供应量逐渐增加,开始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英国的中下层人民,获得了广泛的民间人士的喜爱,成为英国人休闲、社交中使用到的重要饮品。随后,随着英国的不断扩张,英国的茶叶供应量越来越多,逐渐在英国人当中得以普及,英国人和茶叶产生了不可分割的情感,这种英国茶文化也开始逐渐渗透到西方世界的其他国家当中,产生越来越深刻的文化基础。由于西方国家和中国在文化差异、民族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西方国家逐渐形成了显著区别于中国的茶文化内涵,并逐渐形成完善的西方茶文化体系。茶文化在西方国家从萌芽逐渐走向成熟,散发出强大的魅力和吸引力。和中国的农耕文明不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领域中,茶文化更多扮演的是一种开放的、优雅的角色。西方人对于茶叶饮品的感受,不仅在于味觉,更在于品茶过程中的自我精神实现和与他人的精神交流,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内涵变得非常集中而深刻,这和西方国家商业文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也表现出西方人对茶叶的深刻喜爱和情有独钟。在此基础上,西方茶文化的内涵逐渐扩散而细化,英国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饮茶这一极具文化氛围的活动已经成为了英国人乃至西方人生活、工作、社交、休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说英国的茶文化专注于文化“点”魅力的绽放,那么中国茶文化则更加倾向于从千年历史中缓缓走来的极具民族文化积淀的茶文化普遍影响及成熟形式的展现。中国的茶文化经历了千年历史的塑造,已经和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完美融合,极具中华文化魅力与特色,成为中国的标志性文化载体与文化形式。在中国人眼中,茶文化的内涵是广泛而深刻的,涉及到茶叶的种植、采摘、制作、饮用、茶具选择、茶室布置、茶服搭配、茶事活动等与茶叶相关的方方面面,并完全上升到精神层面。茶文化的内涵之于中国人,兼具了形式美、内容美、精神美,在饮茶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上,中国人都乐在其中,并自觉实现了肢体活动和精神活动的交融。中国茶文化的内涵之庞大、含义之深刻、形式之优美、影响之深远,是只言片语难以描述的,它已经深入到中国的文化当中,深入到中国人的骨髓当中。
2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建议
中西方茶文化相连相通,又显著区别,基于这一基本现状,在中西方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茶文化方面认知的异同,依据基本的翻译工作原则,采取灵活性的、生动性的翻译策略,使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可以更好地通过译文感受到对方茶文化的魅力,产生对对方茶文化的科学认知。在此主要探讨中国茶文化的英译问题。
2.1茶名的翻译策略
在茶文化翻译中,茶叶名字的翻译,可以说是茶文化翻译的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内容。一直以来,茶名的翻译所面临的问题是准确性和联系性的问题,即在中国茶文化中相关关联的茶名,经过英文翻译后,完全看不出其联系性。在长期的茶名英译实践当中,发现采取音译、意译灵活结合的方式,所取得的翻译效果是最佳的。对于一些独立性较强、特征鲜明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即直接应用普通话的拼音进行翻译,当然某些茶叶采用方言音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如龙井茶直译的结果就是longjingtea,采用的是普通话直译的方式,而白毫茶、乌龙茶则采用方言直译的方式,翻译的结果分别是pekoe、oolong。对于一些茶名形象性强的茶叶品种,其名称可以采用意译的方式进行翻译,可以使外国友人产生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如红茶的意译结果为blacktea,中国珠茶的意译结果为gunpowertea,这样的翻译方式可以使外国友人在初次接触茶名时即产生形象性的记忆。此外,不少茶叶名称也采取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如祁门红茶的翻译结果为qimenblacktea,乌龙粗茶的翻译结果为oolongcrudetea,红枣龙眼茶的翻译结果为reddateslongantea,音译和意译结合并灵活使用的翻译策略,使得中国种类繁多的茶名的翻译方式更加立体化、丰富化,更加容易被西方人所接受。
2.2专业术语的翻译策略
在中国茶文化中,与茶相关的各个方面的专业术语不胜枚举,如何对茶文化专业术语进行科学、准确翻译,使外国友人通过对茶文化术语翻译结果的听、读,可以了解茶文化术语的内涵,是一大难题,也是茶文化专业术语翻译效果好坏的一个直观评价标准。对于茶文化专业术语的英译,必须坚持专业性、准确性、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既尊重中国茶文化中专业术语的完整内涵,又最大限度地降低西方人的理解压力。对于专业术语的翻译,采用的方式更加偏向于英语的表达方式,较少应用音译,如采茶的英译结果是plucking,杀青的英译结果是firing,茶毫的英译结果是tippy,这样的翻译方式显得更加正式、专业,更加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体现出对中国茶文化专业术语英译的严谨性与准确性。对于茶文化中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专业术语的翻译,尤其要注意展现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避免翻译的生涩、乏味,如对茶具“脱胎填白”的翻译,采用““sweet-white”eggshellchi-na”更加合理,更加能体现出瓷器茶具薄而脆的器质特征,并隐约传达出其中蕴含的中国瓷器文化之美。
2.3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翻译过程中茶文化美学和魅力的体现,一直是翻译工作者研究的一大课题,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表达方式中,完整或者尽可能传达中国茶文化之美,着实是一件困难而需要不断摸索的事情。在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体现中国茶文化之美学意蕴,必须采取科学的策略,将中国茶文化之美植入到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当中,最终中国茶文化之美“英语化”,更好地传达给对中国茶文化不了解的西方人。具体来说,茶文化英译过程中中国茶文化之美的体现,重点在于文字的通联与语境的塑造。何为文字的通联,即用英语单词、英语短语描绘中国茶文化术语,通过对翻译技巧的运用和对翻译结果的筛选,结合西方人的语感方式,实现中国茶文化术语的文字之美与英语单词之美的联通,将中国茶文化中唯美的描绘方式更加完善而不失原味地用英语表述出来。如“成窑五彩小盖钟”的英译为alittlecoveredteacupofChengHuaenamelldeporcelain,这一英译结果完美地将原词中的“五彩”、“小”等元素表现了出来,并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英译案例。何为语境的塑造,即在通篇的翻译过程中,采用自始至终的表现美学的翻译手法,将中国茶文化之美严丝合缝地植入进入,创造一种以英文为载体的中国茶文化美学氛围和美学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外国友人对中国茶文化以及特殊茶文化内涵的理解,将更加容易,更加水到渠成。
2.4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的体现
中国茶文化是极具规范性的,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茶文化的规范性都确定无疑,因而在茶文化的英译过程中,必须尊重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以规范而严谨的方式进行翻译,以免在茶文化英译的过程中使中国茶文化失真,甚至使西方人对中国茶文化产生误解、曲解。在英译过程中遵循中国茶文化的规范性,尤其要注意中国茶文化定名字、特定概念表述的一直性,这就需要翻译行业内部形成较为完善的茶文化翻译标准,翻译工作者都按照这一标准对相关的词语、概念、术语进行翻译,避免表述不一造成茶文化英译失准、失真。此外,在茶学科技论文中,更加需要重视中国茶文化之规范性,采用高度严谨、规范的翻译策略,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标题应当避免使用缩略词,容易造成跨专业读者的理解困难和概念表述的偏差,与论文标题的严谨性形成冲突;另一方面,茶学科技论文的正文在茶文化的表述中更加重视表述的准确性、正式性,而非茶文化美学意蕴的传达,这一点和普通的茶文化英译有显著差别。
3结语
中西方在文化背景、民族性格、历史进程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再加上中西方茶文化萌芽和发展的时期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茶文化的显著差异。基于此,对中西方茶文化内涵的科学理解、正确认识,是做好中西方茶文化互译尤其是中国茶文化英译的前提。在这一基本前提下,唯有尊重原意、尊重美学、尊重不同语种表达方式的翻译策略,才是最佳的,才是最能被人们所接受的,相关的翻译工作者在茶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也应当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作者:董理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静.中西“茶”文化的内涵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06(1):51-53+55.
[2]王静,卜小伟.茶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J].农业考古,2013(2):316-318.
[3]施由明.论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07(2):15-21.
[4]杜大干.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0.
【关键词】日本茶道 中国茶文化 比较
茶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饮料之一,正像咖啡是“西方饮料的上帝”一样,茶也被称为“东方饮料的皇帝”,在东方,尤其是在日本,饮茶、品茶讲究茶道,几乎遍及每一个家庭。其实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光大于日本,并在日本形成了特有的日本茶道。目前由于知识产权等原因,日本称茶道,中国称茶文化,两者有所区别。
一、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形成及其文化底蕴
(一)中国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发祥地。最初饮茶的时期可上溯到三国时期,东晋、南北朝时,饮茶的风俗已广为流传。中国茶文化的形成是在唐朝。这个时期,饮茶风气的普遍,陆羽的《茶经》的问世,大宗茶市的出现、茶税制度的建立以及饮茶习俗的外传都标志着茶文化的形成。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等习惯与中华的文化内涵、礼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征的一种文化现象。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其发展受到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深远影响。被后世尊称为“茶圣”的陆羽在《茶艺》的中,已将儒家的克己复礼、修身养性的道德理念融入茶艺之中,并对品茶人提出了一定的人品要求,即“精行俭德之人”。受道家“天人合一”观点的影响,中国古代的茶人们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合一。佛家与茶文化的发展、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寺院的僧侣为了坐禅修习的时候不昏睡、精神饱满而饮茶。在唐宋两朝,佛教置于遍地开花、全面发展的时期,佛教的发展带动了茶叶的种植、生产、以及名茶的创立和饮茶知识的传播。
(二)日本的茶道
日本最早的饮茶的风俗是在平安初期由入唐僧侣传过去的,日本天台宗的创始者最澄在804年来到中国,第二年将佛教的经典和茶种带到了日本。镰仓初期,荣西再次从中国带回了茶,并编写了茶学专著《吃茶养生记》(二卷)此后,茶作为一般性的大众饮料在日本得到了广泛的普及。战国时代晚期,日本茶道史上诞生了一位集大成的茶人―千利休。江户时代,是日本茶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日本吸收中国茶文化,结合本土特点,将饮茶、品茶发提高到一种艺术水平进而发展为独具日本特色的茶道艺术。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这种过程就称作茶道。1因为茶是由僧侣带回日本的,所以日本茶文化从一开始起便与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茶道强调“茶禅一体”它的内涵就在于在品茶的过程中区领悟禅宗的精神,使之成为一种文化艺术活动。
二、中日茶道之比较
(一)中国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静、怡、真
和、静、怡、真是中国茶文化的基本思想内涵。其中,儒家中的“和”即是中庸之道。在儒家学者们的心中,和是中,和是当,和是宜,和是度,和就是一切恰到好处,。“静”是中国茶文化里追寻自我,修身养性的必由之道。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们都是在“静”当中明心见性,在“静”当中与天地相玄会,在“静”当中证道、悟道,同时也是在“静”当中去找寻自己独立的自尊和人格。2“怡”是中国茶文化中茶人们在进行茶事活动过程中的身心享受。中国茶文化的这种 “怡悦感”使得它没有严格的仪式可循,一切都追求自然、随意,因此它拥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正是这种“怡悦感”,成为了中国茶文化有别于追求“清寂之美”的日本茶道的重要标志之一。“真”是中国茶文化的起点也是中国茶文化的最终追求目标中国茶文化活动中所讲究的“真”不仅是对于茶来说应是真味、真香的真茶;所使用的器具最好是真陶、真瓷、真竹、真木;茶室内所悬挂的字画也最好是名家、名人的名作真迹;室的环境也要求最好是真山真水。此外,还包含了茶事中待人的真心、说话的真诚、敬客的真情、心境的真闲。总之,在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
(二)日本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这四个字是日本茶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在日本茶道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人们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或是四规、四则。最初是由村田珠光提出“谨、敬、清、寂”,后由利休将“谨”改成了“和”,并以“和、敬、清、寂”作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
“和”是禅宗的淡泊、无为思想的反映,在茶事的进行过程中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器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3其次,“敬”的思想是从禅宗“万物皆有佛心”“我心即佛”的思想中吸收了“心佛平等”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加以凝炼和升华而形成。还有,人们要进入草庵茶室时,原来的大入口已被改成了小入口,因此不论身份所有的人都必须从小入口屈身进入到茶室中,即使是佩刀的武士,也必须先将刀置于茶室之外,才能进入宁静、祥和、平等的茶世界。这正好与禅宗所追求的“佛我如一”的境界想吻合。再次,“清”即是清洁、洁净。既表示茶庭、茶室、茶具的清洁干净,也表示茶人内心的清净。最后,“寂”即为静寂、枯淡之意,是茶道思想体系中的最高境界,也表现了茶道存在的意义。茶道中,“寂”与“单纯”“贫寂”“孤绝”的意思相靠近,指茶人或是修禅者在对一切的事物进行了否定之后,便进入了一个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无的世界,正如禅语所说,“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无”就是“有”的本源。4当人们否定了传统的思维观念,否定了一切思想上的束缚,一种新的思想、一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便会随之而诞生。因此,“寂”是茶人们所努力追寻的最终目标。
(三)在文化传承方面
日本早于中国提出了今天的“茶道”概念,茶道在日本得到很好的发展和传承完全是因为严格遵守了―“家元制度”的原因。在“家元”制度下,通常来说一个师傅可以有许多名弟子,但是对于本流派的独门绝技只会教授给流派中的某一个弟子。而这个弟子的选择多采取世袭制的方式,当然根据养子条例的规定,也可以选取本流派中的有实力的人,而不仅仅单纯地依靠血缘关系来挑选。现在日本茶道由数十来个流派组成,而且没个流派都有自己的家元。其中,由千利休的后代所创办的“表千家”、“里千家”、“武者小路千家”这三大茶道流派影响和发展最大茶道教室和协会遍布全国。
参考文献:
[1]周卓鹏.浅析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的区别[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2]陈文化.中国茶道学[J].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
而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则可以追溯汉代,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有正式文献记载的是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如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汉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而他们两个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而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两晋南北朝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到了唐朝终于形成了中国茶文化。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等有关。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非仅述茶,而是把诸家精华及诗人的气质和艺术思想渗透其中,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
唐代禅宗就十分兴盛,茶与佛门之间的关系也就更加密切了。禅宗重视“坐禅修行”,要求排除所有的杂念,专注于一境,以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所以要求参禅的僧人要“跏趺而坐”、“过午不食”。而茶则有提神养心之用,又可使饥饿感减轻,所以就选茶作为其饮料。如,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
“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效仿,遂成风俗。”
唐代僧人所饮的茶有“茶苏”之称。《晋书》卷九十五《艺术传》,僧人单道开在临漳昭德寺修行,“时复饮茶苏一二升。”
如果说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那么宋朝则进一步地向上向下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民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并将思想感情融汇进去。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数是著名文人,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过程。像徐铉、王禹称、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与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直接关连的部分。宋代市民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
佛门的饮茶随着世俗饮茶也渐渐讲究起来了,各寺院都设有“茶堂”,茶堂西北角有一鼓即“茶鼓”,东北角则为“法鼓”。专门有一管烧水煮茶的“茶头”和尚,有的寺院门口还设有“施茶僧”。佛教寺院的茶称为“寺院茶”,有很多品目:1、奠茶:供佛、菩萨、祖师;2、戒纳茶:僧人按受戒时间先后排序喝的茶;3、普茶:寺人共同煮饮喝的茶。不仅名目不同,茶的质量也不同,上敬佛,中待客,下自饮。
可以说当进入到宋代这个茶文化高度发展的辉煌时代,佛教与茶文化的相互影响与融合表现得更为密切。这种影响与融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佛教僧侣促进了茶艺的发展
宋代对茶的热爱有很大一部分是表现在对茶艺的追求上,将它作为日常娱乐的一部分(如斗茶、分茶的兴起),茶技发展到精益求精的地步,创造出了茶的艺术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鲜见的,没有哪个朝代的文人如此热衷于斗茶,注重茶的感官趣味。
首先,僧人对品茶方式的贡献。以分茶为例:分茶是一种技巧性很强的烹茶游戏,善于此道者,能在茶盏上用水纹和茶沫形成各种图案,也有“水丹青”之说。陶谷《清异录·茗苑门》有“茶百戏”条记:
“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七,别施妙决,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当时人也称这一技艺为“汤戏”。而这种独特的艺术美的创造,很大一部分都得归功于僧人的贡献。宋代斗茶、分茶方面的高手基本上都是出自佛门,谦师就是其中留有记载的一个:元四年(公元1089年),坡第二次来杭州上任,这年的12月27日,他正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听到这个消息,便赶到北山,为坡点茶。坡品尝谦师的茶后,感到非同一般,专门为之作诗一首,记述此事,诗的名称是《送南屏谦师》,诗中对谦师的的茶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谦师治茶,有独特之处,但他自己说:“烹茶之事,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者。”他的茶艺在宋代很有名气,不少诗人对此加以赞誉,如北宋史学家刘分攵有诗句曰:“泻汤夺得茶三昧,觅句还窥诗一斑。”是很妙的概括。后来,人们便把谦师称为“点茶三昧手”。
福全和尚则是另一个留有记载的分茶高手。陶谷《清异录·茗苑门》“生成盏”条:“福全和尚‘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而。”陶谷认为这种技艺“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通神之艺也。”
其次,佛门中人对茶的种植与品种发现也起了重要作用。千百年来各寺院都遵循一条祖训:“农禅并重”。“山中别无产,衣食取与茶”,可见制茶、售茶对僧人的影响,许多名茶都是由和尚制的,如“碧螺春”产于洞庭水月院山僧,原名“水月茶”。乌龙茶中名品武夷岩茶也由寺僧制作。蒙顶山茶制作,采集也由僧人经手……。
二、茶加强了佛门与世俗及对外的文化交流
“牢系鹿几防猎客,满添茶鼎候吟僧”。宋代的佛寺常兴办大型茶宴,请许多的文人名士前来赴会。茶宴上,要谈佛经与茶道,并赋诗,把佛教清规、饮茶谈经与佛学哲理、人生观念都融为一体,点茶——闻香——饮茶——评茶,气氛融洽,这样就使得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有了交流的机会,开辟了茶文化的新途径。
其中最有名的茶宴要算是“径山茶宴”。径山,位于天目山东北高峰,处于浙江著名的产茶区。径山寺始建于唐,到宋时十分有名,宋孝宗亲自御笔题额“径山兴盛万寿禅寺”,从宋到元,都享有“江南禅林之冠”,而茶宴也举办了将近一百年之久。
另外,除了正规的茶会、茶宴之外,宋代的许多文人私下也乐于与僧人结交,以茶会友,以茶问道,如苏轼、黄庭坚等文人,还留下了许多与茶有关的诗词。
茶,也促进了中原与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本)森本司郎《茶史漫话》认为茶传入日本,有两人非常关键:一是753年东渡日本的鉴真(带去茶叶);二是最澄法师在804年即贞观20年来到中国浙江天台山,专心学法,也对当地寺院采茶区进行了学习,带回茶树树苗到日本,并种植于近江地区台麓山,这在日本被看作植茶第一人。另空海也带回茶籽,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这时茶主要流行于日本的上流阶层与僧人之间。
茶东传日本的又一就是宋朝。1168、1187年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遍访各地,居住达年二十四年之久,在1192年回国时就携带茶树种籽,并亲自种植,到晚年根据在中国考察的情况及自己在日本种茶经验而写成《吃茶养生记》(1241年),全国开始推广饮茶。至此,日本开始饮茶习惯,并养成以“和、敬、清、寂”为根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可见,茶对促进宋王朝与日本文化交流起了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与此同时,中国茶也由佛门弟子带到了朝鲜。
三、佛教精神融合的产物——茶道
如果仅仅从上述两方面来看待佛教对宋代茶文化的影响的话,那么就只能停留在一种表面或者说是物质方面的肤浅的认识上,我们将难以触及到宋代茶文化深刻的内蕴,要想真正全面地了解这个茶文化异常繁荣辉煌的特殊时代的独特之处,在谈宋代茶文化与佛教的关系时,就不能不谈“茶道”。
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样使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中国茶文化总的思想趋向是热爱人生、追求愉悦,而佛教精神强调的是苦寂。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中国,当时被宫廷、贵族用来祈福、祈寿、求多子多孙或保国家安宁。佛教饮茶最早是在晋朝。南北朝时,佛教被统治者用来麻醉老百姓,作为统治工具,此后历代皇朝都乐于利用,佛教因此发展,并出现不同学派体系。佛教禅宗主张圆融,能与其它传统文化相协调,从而使唐朝茶文化得以迅猛发展,并使饮茶之风在全国流行至今。佛教在茶中溶进“清静”思想,希望通过饮茶把自己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在饮茶中体味美好的韵律,使精神开释。在茶中得到精神寄托也是一种“悟”,饮茶可得道,佛与茶便连结起来了。
下面试举一例说明:“吃茶去”,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在佛教界,却是一则禅林公案。
唐代赵州观音寺高僧从谂禅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喜爱饮茶,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因而也喜欢用茶作为机锋语。据《指月录》载:
“有僧到赵州,从谂禅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
“吃茶去”是一句极平常的话,禅宗讲究顿悟,认为何时何地何物都能悟道,极平常的事物中蕴藏真谛。茶对佛教徒来说,是平常的一种饮料,几乎每天必饮,因而,从谂禅师以“吃茶去”作为悟道的机锋语,对佛教徒来说,既平常又深奥,能否觉悟,则靠自己的灵性了。
到了宋代,受程朱理学从小事出发去挖掘真理的思维方式的影响,饮茶风尚中便少了一些富贵堂皇,多了一些书卷气,侧重于陶冶情操。对茶的风格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思考,认为茶具有一种理性的灵光,赋予茶凝重端庄的人格。《东坡志林》卷十记载了司马光与苏轼之间的一段与茶有关的理性思考:
司马温公(光)曰:“茶与墨正相反,茶欲白,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
苏轼:“二物之质诚然矣,然亦有同者。”
公曰:“何谓?”
轼曰:“奇茶妙墨皆香,是其德同也;皆坚,是其操同也。譬如贤人君子,妍丑黔皙之不同,其德操蕴藏,实无以异。”
公笑以为是。
中国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作为茶源国,中国茶文化的话语权却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上日益失势。这种局势出现的原因部分在于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混乱。从文化视角来看,这种混乱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茶叶分类范畴不通约;另一方面源于单品茶叶名外翻过程中的文化流失以及不一致性。通过对以上翻译问题的透视与解析,藉此对茶叶类别以及单品茶叶名翻译提出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
茶文化;茶名翻译;不通约性;分类范畴
中国作为茶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唐代茶圣陆羽撰写《茶经》始,饮茶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需求,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随着唐朝茶诗的盛起,茶慢慢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与传统“儒、释、道”精神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茶文化。然而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舞台上,后起之秀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与日本的“茶道”文化日益争鸣并占领了主流文化话语权,为各自国家的文化身份与形象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观之下,当代中国“茶文化”自后在国际舞台上日渐衰退,其主流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文化话语权逐渐失势。这种局面的形成涉及众多因素,其中茶叶译名乱象丛生是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文化视野下,对茶叶名现行翻译状况进行述微,剖析茶叶分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带来的翻译问题,并讨论了如何在具体茶叶名翻译过程中再现文化并塑造文化身份,以期为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交流过程中他者身份的塑造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茶叶名翻译现状述微
迄今为止,茶叶的发现与利用在中国已经有了五六千年的历史,它于16世纪才被欧洲人所知,作为外来语通过音译进入印欧语系。作为舶来品的茶叶名在印欧语系中的翻译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随着各国茶文化的平行发展,茶逐渐融入各自的文化血脉中,成为各自的文化符号,而非一种单一的所指。本节将茶叶名置于各自的文化语境中对比异同,进行阐释并分析茶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求从文化视角找到可行性的译法。
二茶叶名翻译分析
1.茶类不可通约性造成的翻译混乱。
由于当初茶叶进口地区方言的差异,茶的英译主要有两种发音,一种源自厦门方言语系(Te/Tay),而另一种则来自于广东话语系(Cha)。厦门方言“Te”经由航海技术发达的荷兰人传入欧洲,经历了“te,tee,tay,tea”并用的时期,到最后采用“tea”来统一称谓。(程启真,2010:P21)在国际文化舞台上,茶叶传到各国以后,形成了各自的茶文化,而且由于饮用方法不同,各个国家所青睐的茶叶品种也各不相同。全球百分之八十是红茶,主销欧美、大洋洲地区;其次是绿茶,最受中国及西非、北非等国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绿茶在欧洲市场也开始回温,再次是乌龙茶,除中国外,主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国坤,2004:P104)从茶类来看,欧美国家并未对其细分,只有红、绿之辨别。而中国的茶叶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变期,随着新的茶品的出现,不断地进行细化。在明朝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红茶,而清朝则创制了白茶、青茶。(陈椽,1979:P44)以上中国的茶类划分主要是参考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氧化程度的不同。对于这几大类茶名的翻译,由于东西方分类范式不一,造成茶类翻译出现了以偏概全,所指不一的情形。
(1)翻译中的红黑之辩。中国六大茶类中的红茶是由武夷岩茶简化了加工程序发展而来的一种全发酵茶。最早的红茶产自附近村镇的小种红茶。最早进入英国市场上的红茶则是武夷茶,这在国王威廉三世的牧师约翰•奥维格顿(JohnOvington)的《论茶的种类和品质》中有所记载:“第一种茶武夷茶(Bohea),中国人也称它为武夷(Voui)。此种茶叶颜色偏小,叶子较小,冲泡后茶汤一般呈褐色或红褐色。在中国,人们生病的时候或有健康保护意识的人往往在感觉体制虚弱时,就只喝这种茶。”(ovington,1732:P144)奥维格顿在撰写这篇文章时只有中国这一个茶源国,印度和斯里兰卡还没有生产茶叶。因此,在十八世纪前“Bohea”被用来指代中国红茶的总称。但是随着中国的闭关锁国以及印度和斯里兰卡等红茶产地的出现,中国红茶逐渐淡出了国际市场。中国的六大茶类划分成形之初,多是按照茶叶的汤色划分,如绿茶绿汤、红茶红汤、黄茶黄汤,以此类推红茶在命名之初,虽是黑叶红汤,但是取其汤色,将其命为红茶。但是随着印度和斯里兰卡红碎茶的引入,武夷红茶(即中国红茶)的淡出,西方人取其叶色将其命为“黑茶”(Blacktea)。而国内茶叶外翻过程中多采用归化译法将红茶译作“Blacktea”。这种翻译方法使得六大茶类中的黑茶,即后发酵茶陷入尴尬的境地。为了厘清红黑之别,多数译者将黑茶译作“Fermentedtea”(后发酵茶)或是“Darktea”(深色的茶)。采用后发酵茶来译介黑茶,是按照发酵程度来进行范畴划分的不得已做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的分类范畴主次不分,因为如若按照发酵程度划分,则分为不发酵、全发酵、半发酵,而后发酵的黑茶,与前发酵的白茶,中发酵的青茶和黄茶隶属于半发酵茶系类。如果将其译作“Fermentedtea”,并与“Greentea”“blacktea”等并置将造成茶类系统分类的混淆,而这种茶叶总类译介时候的混淆则造成单个品种的混淆,例如安化黑茶被译为“AnHuaBlackTea”。而如果将黑茶译作“Darktea”(深色茶),与“Blacktea”“Whitetea”等并置,以Dark替代“黑”,终将无法凸显黑茶的特色,使得黑茶的英文名与其他五类茶迥异。作为茶叶起源国以及茶类最丰富的国度,我国在输出茶文化的过程中,理应肩负起“正名”与“分类”的重任,在茶名翻译的过程中不能采用“西方为中心”的归化译法,这种译法使得茶叶在国际上分类混乱,范式不通,使得国内的其他茶叶一直在茶叶交流与传播的舞台中处于边缘地位。国内将红茶默认的译作“Blacktea”,并且将其视为一个跨文化的谈资教育英语学习者的时候,英国人李约瑟(Dr.Jo-sephNeedham)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红茶已经直接译作“Redtea”。(Needham,2000:P544)这种正名行为为茶叶统一范式奠定了基础,也对恢复我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大有裨益。因此,红茶的译法并非流于表象的“受众的接受问题”,而是紧系国际茶叶范畴分类与中国茶文化在国际舞台上地位的重要问题,红黑之辨的溯源性理应得到译者的重视,这对于泱泱茶文化的回归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青茶翻译之“乌龙”。六大茶类中的青茶介于红茶(全发酵茶)与绿茶(不发酵茶)之间。按照发酵形成的色泽分类为青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乌龙茶就是青茶的俗称。而在国际茶品译介的过程中,也鲜少将其译作“Darkgreentea”,而是按照惯例采用音译法将其译作“Oolongtea”,与其他几类同列。但是实际上乌龙茶即是乌龙茶类总称,又是单个茶品名,也是茶树的品种之称。正是因为其意思以及涵盖面存在的争歧,后续的茶叶领域学者采用了青茶作为这种半发酵茶的总称。而因为历史因素的发展,隶属于乌龙茶的大红袍与铁观音等茶叶,因其海内外的传播效度之广,使得作为总称的乌龙茶与它下面的分支含混不清,孰总孰分已经界限模糊,甚至有些学者指出,乌龙茶作为大红袍与铁观音的上义词,是划分中的好坏不分。(陈椽,1979:P44)而如果在国际交流的舞台上,使得“Darkgreentea”作为半发酵茶的总称,使得乌龙茶成为青茶中一个分支,这样不仅能够规范茶叶的分类系统,而且使得茶叶的分类依据不言自明。因此,从总体上来看,我国茶文化在输出中最为棘手之事当属茶类总称的界定以及统一。厘清茶类总称后才能够使得各个茶类下的茶品在翻译的时候有据可循、有法可依。而茶类统一英文名称,必须先给红茶“正名”,青茶“立目”。
2.单一茶品名翻译的混乱。
茶界素来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而单品茶叶的命名也是各具特点,有表达名茶品质特点的,例如茶类品种、造型、色泽、滋味、香气等命名。如佛手、三杯香。有显示地方特色的,表达强烈的地方、区域性。如西湖龙井、庐山云雾茶等。表达文化特色,暗示历史背景和文化史实,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等。以物喻名,如遂昌银猴、竹筒香茶等。(施海根,1995:P5)而对于各色茶名的翻译仍未统一。如武夷岩茶,有译作“BoheaRocktea”“Boheayantea”“WuYiYanTea”以及“WuYiRockTea”等译法。这些纷繁芜杂的译法终究需要统一才能够杜绝一茶多名的状况发生,在国际上塑造名茶的地位以及经济价值。而笔者认为,作为茶文化身份的内核,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文化以及审美的转换。茶从来不只是一种物质凝聚物,更是一种精神凝聚体。在译介每一个茶名时,要注重茶名的追根溯源以及文化蕴意的再现。本文试分析几例,以传达单种茶叶名的译法。绿茶中的“西湖龙井”命名时采用了“地名+地名”的方法,由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得名。而西湖这一地名在国际上已被译作“WestLake”,并以“淡妆浓抹总相宜”闻名。如果翻译过程中将其采用音译译作“XiHu”,一方面茶叶的产地无从得知。而茶名中“西湖”一词所产生的审美想象也随之消失,成为一种陌生的拼音所指。而“龙井”一词源于龙泓井,翻译该词的时候如果采取意译“Dragonwell”(龙的井)。在中西方文化中,“龙”所蕴含的文化意向大相径庭。在中国,“龙”是威严、权利的象征,蕴含积极的所指。而欧洲国家“龙”多意指残暴、凶猛等特征,与负面信息相挂钩。考虑到积极文化形象的塑造以及茶叶在国际上的推广等因素。“龙井”因此应采用音译法,来规避文化之间差异。自古名山出名茶,以地名或者山名来命名的茶叶品种很多,如韶山韶锋、南岳云雾、祁门红茶、金竹云峰茶等。这些地名与山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目前通用译法,而不能为求便利,纯粹的采用拼音,使得茶叶出产地方、区域文化在外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山名、水名、地方名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保留,采用通用译法体现出来。这样在推广过程中,通过茶名就能溯其源头,探索其背后的地方文化。而以历史背景与文化史实命名的茶叶,如文君绿茶、普陀佛茶、西施银芽、八仙云雾、东坡毛尖等。这些茶叶名均含有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其文化内涵寓意深厚,如文君绿茶,因其产自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即四川省邛崃县而得此温文尔雅的芳名。而在这些茶叶外译的过程中,也应该力求重新展示其中的历史文化蕴意。如文君绿茶在外销过程中应采取厚译法。即“WenJunGreenTea”(WenJunisatalentedfemaleinthehistoryofChina)。这种文化内涵的备注使得茶叶名称由来以及历史蕴意得到了再现,在茶叶外销的过程中,对于中国的文化外传也能够起着重要作用。而以物喻名的茶叶在翻译的时候也应以茶文化传播与茶叶外销为目的,力求将茶叶与文化紧密结合,以此来使中国的茶文化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中逐步的标新立异,获取一定的话语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身份。
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性分析,我们发现中国茶文化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在当今国际交流的平台上仍需强化其地位,构建起标新立异的文化身份。这种身份欠缺的部分原因在于茶叶种类范畴的不通约性所造成的翻译混乱,以及单个茶叶名翻译的不统一,翻译过程中不重视文化的再现等因素。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茶源国的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新的范畴分类译法,这种新的范畴分类译法不仅有利于其他茶种的推广,也能够杜绝单个茶叶名翻译的混乱。对于单品茶叶名的翻译应该注重茶叶名中文化因素的再现,这些文化因素有利于中国茶文化身份的重构以及推介。
作者:刘珍珍 单位: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程启真.多维视角下的英国茶文化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坤.茶文化概论[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1.江西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
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华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江西是产茶大省,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开始做茶,且一直延续到唐朝,在全国都非常畅销。白居易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其实有个背景,那就是当年全国三分之一的茶叶在浮梁县集散。”根据文献记载,从唐宋到明清,很多茶叶从江西流出,浮梁因而成为重要的茶叶之乡。陈文华介绍:“在唐代,浮梁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茶贸易集散中心,且上交的茶税最多时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三。虽然在南宋之后有所衰弱,但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因为引进红茶,浮梁茶叶生产贸易又重新崛起。”
2.江西茶道闻名中外
道可道,非常道;茗可茗,非常茗。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观念的源头。道无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茶的天然性质,决定了人们从发现它,到利用它、享受它,都必然要以道家观念灌注其全部历程。“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文化恬淡寡欲的本性。道教的“隐逸”,即是在老庄虚静恬淡、随顺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茶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隐逸推动了茶事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江西茶道融合了儒、释、道、文、史、哲、艺、医等多种传统文化精髓,“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皎然的诗中,皎然是最早将“茶事”和“道”连在一起的人。在唐代,我国就已大兴“茶道”,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近现代整个中国都少有人从事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茶道”和“茶艺”的研究。上个世纪80年代初,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江西茶人开始了复活和弘扬中国茶道的工作。任职于江西的陈文华被媒体誉为“中国茶道六君子”之首,江西人余悦被媒体誉为“中国茶道六君子”之一。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着深厚茶文化基础的江西很快就“尝”到了甜头,最值得一提的自然要算婺源茶道了。婺源茶道注重“敬”、“和”、“俭”、“静”的道德精神,其在国内外表演都受到了由衷的称赞。中日两国专家学者合著并出版的十卷本《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也把婺源茶道作为中国茶道的代表首先进行介绍。与此同时,修水县、浮梁县也组织了茶艺团,开始发掘、整理和再现民间茶道。
3.江西禅茶文化影响亚洲茶事
“茶禅一味”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之一,江西的茶文化,与佛教一样源远流长。当代人越来越注重身心的修为,品茶被看作是抵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尤其是近十多年来,禅茶的概念逐渐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且范围越来越广。江西产茶的起源,即与佛僧关系密切,首开茶树培植之先河的即是寺院的僧人。江西名茶庐山云雾最早就是江西庐山、云居山的寺院僧众培育出来的。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庐山僧侣劈岩削谷,取诸崖壁,间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另有史书记载,庐山植茶始于慧远。之后不久,庐山也一度成为全国佛教第二中心之所在,慧远大师被尊为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在此一住就是30年,直到圆寂。大文学家谢灵运,为大师作文纪念并立塔碑下。在慧远的影响下,庐山各寺院也纷纷栽植茶叶,太兴僧人饮茶之风,有力地推动了庐山的茶业生产,为庐山饮茶文化注入了佛教文化的基因。茶与禅两种不同的传统文化形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禅茶文化,并由最初二者物质功能的结合发展到统一的智慧境界,在这一过程中,江西禅宗功不可没。在历史悠久、海内外享有盛誉的法门寺举行的“首届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进行表演后,得到了中、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茶文化专家和茶道表演艺术家的高度赞扬。很快,中国茶叶博物馆将“禅茶”的表演人员聘请到馆,由江西这个摇篮诞生的“禅茶”成了中国茶叶博物馆重大活动的“保留节目”。
4.江西茶叶品质优越、品种繁多
江西地处全国绿茶金三角产区,不仅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而且山地资源丰富,为茶叶生产创造了独特的适宜环境,哺育出了品质上好的茶叶,“颜色碧而天然、口味香而浓郁、水叶清而润厚”则是对江西茶叶的形容。江西茶业联合会副会长赵沙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年国家质检部门组织对各区域茶叶进行抽检,检测重金属含量、农药残渣量是否超标,江西连续多年抽检合格率都是100%,甚至几次还抽检出‘零农残’,这充分说明江西茶叶绿色无污染。”江西茶叶品种众多,绿茶、红茶、白茶都有优质品牌。人们说起江西茶叶,无不以绿茶为荣。江西绿茶中,名品繁多,不但香高味长,品质优异,且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中有历史悠久,依庐山而现于历史得名、更依庐山名扬天下的庐山云雾茶。有产于江西省遂川县汤湖镇狗牯脑山并以狗牯脑山而命名的狗牯脑茶。此外,近年来江西红茶异军突起,红茶也成为江西茶产业的主力军,如河红、靖红、宁红、井冈红等,大有江西茶业一片红的势头。其中“宁红金毫”条紧细秀丽,金毫显露,多锋苗,色乌润,香味鲜嫩醇爽,汤色红艳,叶底红嫩多芽。同时,江西白茶品质也十分优越,其中有产自江西省资溪县,因满叶披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的资溪白茶。有产于江西省靖安县,外形圆紧秀直匀整,色泽白嫩,茶香浓郁,滋味甜和的靖安白茶。
作者:胡安君
从茶税引发反英浪潮可以看出,高额征税是英国对美国经济剥削的重要形式,税收危机引发统治危机,最终导致英国在北美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综观美国独立战争和建国历史,茶叶彰显了美国人追求独立自由的意志,是美国人民反对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斗争武器,在美国历史上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二、中美茶贸易和美国茶饮市场的发展
茶不仅在美国独立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在美国建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国库空虚,经济面临巨大困难。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民间商人和政府外贸部门都积极拓展海外贸易渠道,但民间贸易开创了中美早期贸易的先河且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茶成为中方出口美国的主要商品。1784年2月22日,费城大商人莫里斯倡议和组织纽约和费城的商人,装备了载重360吨的“中国皇后号”商船,从纽约启航首次前往广州,这次首航开拓了美国对华贸易的直接通道,揭开了中美贸易的序幕。1785年,“中国皇后号”满载中国的产品主要是茶叶返回纽约。从此,中美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为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茶叶贸易的兴盛,一方面反映了美国人对茶饮品的喜好,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美国航运业、造船业的发展。以载重量多、航行速度快而著称的快剪船就是中美茶贸易繁荣的见证。据威廉•乌克斯《茶叶全书》记载:在快剪船时代,茶叶贸易吸引了众多美国人的兴趣,在茶季里,海里净是无数白帆,具有冒险开拓精神的美国人驾驶快剪船往来中美之间,获利丰厚。据说,“一般人所受新兴茶叶贸易之激动不亚于采金之狂热,当时有一历史学家甚至谓美国之每一条小河之每一小村均有可乘五人之帆船预备出发装茶。”可见,茶叶贸易在美国之广泛,堪比淘金热潮。由于大量欧洲移民涌入美国,把欧洲的饮茶之风带入美国,以及美国从与中国的茶叶贸易中获取的丰厚收益,从18世纪初就开始流行的饮茶之风逐步风靡美国。1712年,波士顿、纽约各地的药房都出现印有出售乌龙茶和绿茶的广告。1760年,波士顿富商托马斯•汉考克在他的茶叶商店出售武夷茶,并在杂志和传单上刊登广告:“如果武夷茶不合女士们的口味,可以退款或退货。”可见中国绿茶十分合美国人的口味。有游记记载:“茶对于美国人就犹如酒对于法国人,成为须臾不可离的饮料。”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茶叶进口消费国之一。1977年,美国进口茶叶突破9万吨大关。2010年,美国茶叶进口量达到创历史的12.7万吨。如今,美国的中产阶级妇女也像英国人一样热衷于喝下午茶,享受那种悠闲、优雅的浪漫感觉。在繁华闹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不少装修精美的茶室,供应各种风味的红茶以及点心。与此同时,在一向都有供应下午茶的高级酒店,喝下午茶这种高雅传统正出现复兴趋势,不少购物人士和行政人员都喜欢在下午时分偷闲到酒店小憩,而所选的饮品却是茶而非咖啡。此外,美国茶饮商人的经商之道也值得一书。英美人都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如英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茶饮品牌———立顿,在美国,被誉为美国茶王的史蒂文•史密斯(StevenSmith)整个职业生涯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茶。从最初的贴牌式生产到创立自己的品牌———泰舒茶(Tazo),到1999年将泰舒茶以9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星巴克,再到建立了StevenSmithTea-maker公司,如今该公司产品已遍布美国数百家卖场。美国人又具有强烈的变革精神,正如把中国人习惯喝的热饮茶变成冷饮茶一样,他们在原先专卖咖啡的星巴克里卖起了茶。自1999年收购茶叶专卖零售店泰舒茶(Tazo)品牌以来,世界咖啡业巨头星巴克对茶的兴趣日渐浓厚。2012年底,星巴克又收购了已在美国开了300多家茶叶专卖店的茶叶零售品牌Teavana。2013年10月24日,星巴克第一家茶瓦纳茶吧在纽约曼哈顿开张,第二家店也将在西雅图开张,星巴克从卖咖啡转为卖茶,背后的原因是美国持续增长的茶饮消费市场。美国《广告时代》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3年十年间,美国人对咖啡消费量仅增长1.9%,而对茶叶的平均消费量则增长了22.5%。美国茶叶协会的数据也显示,在过去五年里,对茶叶抱有兴趣的美国人增长了16%。由于星巴克咖啡在多个地区的市场已饱和,所以星巴克争取在价值900亿美元的茶饮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星巴克的扩张路线绝不仅仅局限在美国。立顿能在全球成功,星巴克也极有可能将中国市场作为战略扩张的重点区域。这样一来,中国更多的年轻消费者将可能不再进入茶馆,转而投向像星巴克这样体验做得到位、时尚、便捷的地方,可以点茶,可以点咖啡,可以点一些零食,和朋友共度一个悠闲的下午。星巴克极具前瞻性和战略性视野,升级后的星巴克既可以卖咖啡,也可以卖茶,未来的星巴克只代表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代表咖啡。“抿一口茶就是横跨了数百公里和世纪。”这是刻在星巴克的首家茶吧TeavanaFineTeaBar桌子上的一句话。星巴克的营销策略就是主打文化牌,试图以茶叶厚重的历史感唤起人们对遥远神秘国度久远的过去的遐想。反观中国茶叶产业要想走出一条超越立顿的工业化、便捷化,超越星巴克的时尚化、年轻化的道路,走出国门,打造出世界级的茶品牌,应该主打养生牌和文化牌,凸显中国茶叶的原生态和原产地特性,以其纯正地道的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茶叶贸易的繁荣,茶叶市场的稳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现代人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茶作为健康自然的饮品日益风行。茶在中国最早出现就是基于其药用价值,经科学研究发现,茶比碳酸饮料如可乐、雪碧对人体更有益处,也比咖啡好,不会让人上瘾。茶中含有300多种具有营养和保健作用的化学成分,对人体大有裨益。茶具有提神、明目、减肥、预防高血压、利尿、助消化、防癌、杀菌消炎等功效。
(2)茶饮品的形式多种多样,方便快捷,适合美国的快餐文化消费方式。就像肯德基、麦当劳、星巴克、必胜客因其简捷方便在美国大行其道,遍布美国大街小巷一样,美国销售的茶饮品也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从散叶茶到袋泡茶(袋型有方有圆),到速溶茶(包括类似速溶的冰茶冲剂),再到现成茶饮料,使当代美国人要饮茶便唾手可得。
(3)中美茶文化交流活动大力推广了茶叶贸易和茶饮普及。如1998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中美茶文化研讨会”,2009年在美国罗得岛州布莱恩特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以“中国茶文化”为主题的晚会,2012年中国茶文化代表团参加美国亚洲节,这些活动向美国民众展示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三、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
文学作品是时代经济政治的产物,是社会审美趋势的反映。发源自中国的茶叶及茶文化在美国落地生根,在这个由世界各地的新移民组成的多元文化汇聚的国度里,以独具特色的面貌出现在美国文学作品中。在华裔美国作家小说和美国本土作家小说中都可寻觅到茶的身影。小说家通过茶这一载体使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活化、真实可信,也使得小说主题升华,增加了作品的人文气息。华裔美国作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雷庭招的《吃碗茶》,小说以纽约华人“单身汉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华人群体生活故事。以“吃碗茶”为书名寓意深刻,作家描写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茶的两面性,主人公的命运转折和小说的关键场合都与茶息息相关。作家是想通过茶来传达出海外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只有中西合璧,在文化冲突中寻找到异质文化融合沟通的途径,这才是海外华人在美国的生存之道。美国本土作家有关茶的代表作首推葛瑞格•摩顿森和大卫•奥利弗•里林合著的《三杯茶》,这是一部纪实性质的传记小说,讲的是美国人葛瑞格•摩顿森帮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穷人们修建学校的故事。摩顿森在攀登乔戈里峰时遇险,后被巴尔蒂人救起,从此和当地人结下深厚情缘。为兑现给巴基斯坦穷困的村庄建学校的承诺,他辛苦奔走,历时1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成60余所学校。书名“三杯茶”取义于巴基斯坦巴尔蒂人的传统习俗: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小说以茶为喻体,展现的是以真心换真心的故事,是一个一诺千金的感人故事,善良淳朴的巴尔蒂人贫穷到连糖都被视为珍稀之物,却慷慨地为受伤的摩顿森提供甜茶和棉被,以使他早日康复。深受感动的摩顿森承诺为当地人建所学校以改变当地的贫穷与落后。这个承诺改变了他,使世界多了份人性的光芒,多了份感动。这些故事不仅以茶命名,而且以茶为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茶在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中发挥的作用恰到好处,为作品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四、美国茶文化特色
中国是最早种植茶的国家,并且将茶传播至全世界,尤其是在英美等国,茶得到了改良和发展,形成西方的茶文化。中西方茶文化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主流文化等等原因展现了独特的魅力。对中西方茶文化的比较既是对茶的发展历史的记载和对茶文化的补充,也是中西方文化比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丰富了中西方文化比较的内容。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英美茶文化;比较
茶已不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文化,是代表国家特征的标志。茶在中国体现的意境和在欧美国家体现的意境是截然不同的。在中国,茶如君子之交,淡薄静雅,而在英国,茶就是一种优雅的姿态,展现了绅士的风度。本文通过对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发展和“茶”在英语中的表现探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不一样的茶文化,这对研究中外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1茶在西方国家的发展
唐朝时茶已经成为了一种风靡全球的风雅之物,当时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不少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教并记录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再传回欧洲大陆,引起强烈的反响。中国的茶西行经过广州、福建等沿海城市再到马来半岛、印度半岛最终到达欧洲大陆。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游记》中详细记载了中国的茶叶,三百多年后的葡萄牙传教士撰写了一部专门介绍中国茶叶的书并刊登出版。从此,中国的茶走上欧洲发展道路,让无数欧洲人了解茶并喜欢上茶。最初引入茶进人们视野的是葡萄牙人但真正推广的却是荷兰人。葡萄牙人通过马可﹒波罗的游记对东方茶叶好奇无比,借助当时海上霸权的地位和发达的海路运输技术,入侵中国,获得中国最早的贸易权,得到大量的茶叶并运回国,引起上流贵族的关注和好奇。但是因为葡萄牙人注重国内自身消费而没有国际贸易的意识,所以并没有将茶全面推广,真正实现茶叶推广的是后来居上并击败葡萄牙的海上马车夫—荷兰。荷兰通过大量的贸易将茶带进欧洲市场,带入欧洲人的生活中,并使其成为时尚的象征。除了进口各种茶叶之外,还将配套的茶具也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销售。虽然荷兰将茶有效地传播到欧洲各地,但是并没有形成全面饮茶的气候,只有少部分地区已经接受茶这个新的事物。到了18世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替代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地位,也将茶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使茶走进英国贵族的日常生活中,发展成为一种英国茶礼仪,最终走进了英国百姓家庭。英国人自此以后钟爱喝茶,尤其是红茶,更是将茶作为贵重物品招待客人,也会在聚会时品尝享用红茶的香甜。至此,茶的发展并没有止步,而是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传入了美国,在传统茶的基础上改造成风靡全球的美国冰茶。茶在不同国家得到不同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茶文化,中国的茶文化与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茶文化迥然不同,不仅仅因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同而不同,还因为受所处时期的主流文化的影响不同使得茶文化在各国有了新的发展。
2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茶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并逐步形成了灿烂的茶文化。茶文化不是只指如何泡茶、饮茶、品茶或是表演茶艺这些外在的表象,而是在泡茶品茶的过程所感悟的人生哲理。著名的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用简洁而形象的语言详尽地描述了茶的制作工艺和他所要表达的治国为人的思想。由于茶的历史悠长,受到不同时期的影响,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茶文化,其中所受影响较大的要数唐朝时期的儒释道思想文化了。
2.1儒家的“中庸”思想
“中庸”一直是儒家思想中的核心思想,中庸一直不偏不倚,折中的处事态度。朱熹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者,平常也。”,很多学者认为中庸思想就是软弱、妥协,这是进入了误区。中庸的思想讲究的是和平、真善美、宁静致远的意境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不争取。儒家思想还要求人修身平天下,茶经中茶性就充分体现了这个观点。茶的妙处在于修身养性,平静心态,追求淡雅的生活。古代君子通过饮茶彰显为人处事之道,无处不在地体现了儒家的“仁”思想。
2.2道家的“顺其自然”“、精“”俭”的理论
道家理念在《茶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陆羽深受道家理论的影响,追求“精“”俭”,认为茶学的灵魂之一就是崇尚自然、崇尚简朴、崇尚真善美的美学理念,意在天人合一的和谐。最为典型的就是在茶经中出现的茶用具代表青盖碗。盖碗是一种特别能体现道家思想的茶用具,其冲泡的每个程序如净手、出具、开盖、摇香等等都包含了道家的内涵,讲究尊道贵德、重人贵生、天人合一,极其看重茶道礼仪。
2.3佛家的“悟”学说
评价陆羽的宗教倾向时,不能单一的归纳为儒释道其中一家,他不属于任何一派,因为他的思想融合了三教的精华,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因此他所著作的《茶经》必然倾注了他的人生理念,其中之一就是依佛。佛家注重悟性,而茶也在于一个子“悟”,所以茶有助于僧侣在坐禅修行时提神醒脑,被视为一种修身的过程。
3东西方两种茶文化的比较
中国的茶文化和英美的茶文化属于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起源于中国,流传到欧美,再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带有独特风格的茶文化。这两种文化必然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们就从其经济、地理和文化等几方面具体分析两种文化的特点:
3.1中国是东方大国,坐落在世界的东方,欧美相比中国的地理位置而言就是西方。
中国的茶一路西行来到欧洲大陆再到美洲大陆,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糅合,形成了颇有地方特色的两种茶文化。中国地大物博,因为土壤和阳光的条件不一样,生产的茶叶品种也不同,有红茶、绿茶等,中国人根据地理位置和饮茶习惯的不同会品尝不同的茶叶感受不一样的滋味;英国地处地中海,本身不适宜生产茶叶,又因常年受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所以偏爱浓厚而甘甜的红茶,最著名的英国茶文化当属下午茶(afternoontea)了。东西两大国的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得两国的饮茶种类也就不同。
3.2中国古代的经济体制是封建小农经济,在满足温饱的条件下,人们就开始考虑精神上的提高。
在封建社会的影响下,茶成了一种风雅之事,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茶由一种商品逐步发展成茶学、茶道最后融合为茶文化。在这种稳定的小农经济里,饮茶是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需要人心如止水、心平气和,慢慢品尝,感受茶的宁静和芬香。而英国的茶相比中国的宁静,带有实用性和工业化的特点。英国人一天最重的一餐是晚餐,中午的饮食就会相对简单许多,而又因两餐间的时间相隔很久,由此就有了下午茶这种形式。下午茶不仅是喝茶还有糕点水果之类的甜品。英国的茶文化讲究的是茶具好看、贵气,茶味甘甜浓厚,在聚会中衬托出贵妇们优雅的气质和优越的社会地位,这种讲求实用性的饮茶方式恰恰体现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化的特点。尤其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实用性更是发挥的淋漓尽致。速溶茶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英美这样的发达的工业国家随着技术的革新,也将茶叶的外形和用法随时代变化而变化。除了形式上的不同,还有对茶的认识的不同。在中国,茶是食品,是吃食,而在英国,最初茶是作为药在宣传的,他们认为茶具有很多医药作用,如消热解毒等等。
3.3茶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与儒道佛三派的思想相融合,形成了天人合一、和谐供出的精神,也要求饮茶之人修身养性,提高修为。
这种种要求展现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讲究淡薄、豁达、内敛的品质。可以说,中国的茶道反映的是一种无处遁形、不可言传的品性、情怀和美感。它散发的气息实则为君子礼节,体现了“君子之交淡若水”的高尚节操。而英国的茶文化更多体现的是贵族的礼节和仪态,在其中展现了英国绅士的风采。
由此可见,中国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化特点,讲究“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崇尚自然、崇尚简朴、顺其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追求个人品行的培养;而英国茶文化则体现了贵族们的高贵优雅,是人的社会身份的标志,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其务实性和现代性。中国人看重茶文化是因为它的精神内涵,把它当做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而英美等国饮茶看重的是其功效和性能,仅把它作为商品和身份的标志。
作者:段瑞芳 单位: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淑萍,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2013:313-315
[2]吴琳,中英茶文化比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176
[3]黎小萍,简说中国茶文化[J],茶叶机械杂志,2001(4):34
[4]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04(2):327-333
[5]毕文静,浅析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2(4):128-129
[6]秦茂莉,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在语言运用方面的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S3):80-83
[7]张进军,中英茶文化比较及对中国茶文化传播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4(8):175-176
[8]张加明,中华茶文化与人学生人文修养[J],农业考古,2011(5):69-72,102
[9]寇丹,据于道,依于佛,尊于儒—关于《茶经》的文化内涵[J],1999(04):209-210
[10]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18-211
[11]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
[12]许嘉璐,中华文化传播之翼—关于茶、茶人、茶文化的儿次谈话[J],中国电视(纪录),2014(10):65-67.
茶具的造型、用料、色彩和铭文,都是历史发展的反映,并随着饮茶的发展、茶类品种的增多、饮茶方法的不断改进而不断发生变化。黑茶以及文化一同被深挖,对茶具也就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茶具上的设计为满足黑茶品味需求对文化层面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关键词:
黑茶文化;茶具设计;研究
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茶道精神,再加上受现代审美观,以及消费观的影响,使得茶具造型越来越丰富,其烧制手段也在不断改变,大幅提高了其质地。在茶具设计中融入艺术化和人文化,使其成为了既实用,又美观的一个艺术品。
一、黑茶包装的文化特征
1、历史久远性
市面上的黑茶,包装内外几乎找不到任何浮华的影子,有的只是耐人寻味的古朴。就从选材上也是简单、传统,从流传下来的黑茶包装中,材料也多为湖南本地特色的传统包装材料,稻草、竹篓、布袋、麻绳、牛皮纸等,这种在当地随处可见的原生态材料有种就地、因时取材的随意与简朴。而这种古朴也正饱含着黑茶自身与生俱来的淳厚风味,更是有种促使我们追踪黑茶的历史,并让人由衷感叹它无法触及的久远、嗅闻到那缭绕无法挥去的芳香。
2、形态原始性
黑茶包装的形态较其他茶种有自己独一无二的鲜明特点,那就是根据黑茶的各种立体形态包装而成的立体外形,而黑茶的立体形态主要来源于黑茶独特的制茶工艺,也就是原始简单紧压成型的紧凑形态,如砖状、饼状和柱状。这种非方即圆的形状无论是人为的植入了传统文化“天方地圆”观念,亦或是无意受了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都不需要进行深入调查,因为本身任何观念和思想都是从天地间永无止境的人类劳作中形成的。因此也仅仅是就黑茶用途、储存时间和方式,或最终而成的实物形态决定了茶叶包装或方或圆的原始外观形态。黑茶形态中最多见的就是方砖状、圆饼状、圆柱状,近来也有不少为其外行设计的改良版出现如浮雕状外观进供爱茶者观赏和各种小型几何状方便随意冲泡,因而也就出现了包装形态暂时一定时期的多样性。压制成型是黑茶的独特一环,压制成型最早是为了远道运输空间紧凑上的考虑。但也不排除是为了包装储存上、使用上的恰到好处亦或是制作工艺上本身就不可或缺,亦或就是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也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它的独特已经因为这种简洁的饼、砖或柱等原始立体形态而得以显现。
3、颜色朴素性
黑茶包装没有那么靓丽的颜色,有的只是浑厚浓郁的褚褐色、沉黄色,这种传统朴素的颜色也正是来源于黑茶本身独特色泽,就制作工艺而言,渥堆发酵这一传统工艺既简单又复杂,简单在于汽蒸增湿高温除去有害霉菌,而复杂就在于渥堆过程中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形成良好的有益微生物繁殖温床,除去青杂粗涩味道,也正是这种工艺练就了黑茶的凝重之色,为凸显这种工艺的传统朴实,而把这种凝重之色应用在黑茶的包装上也就再合适不过了。黑茶本身的传统文化基因直接导致了其包装内外无法掩饰的简洁、朴实和素美,也巧妙地映射出传统民族文化中的某种本源的生活智慧之美。
二、黑茶文化陶瓷茶具的分类
1、陶器茶具
在新石器时代的,我们的祖先发明了陶土器,并成为了我国最早茶具,陶器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开始土陶,其质地比较粗糙,然后发展到硬陶,其坚实性较强,最后是釉陶。在古代,陶器生产比较旺盛的地方是宜兴,像几何印纹的硬陶在商周时期就已创造出。在秦汉时期就开始了制做釉陶。在北宋初期,宜兴生产出了紫砂茶具,该茶具是造型精巧、典雅,工艺独特巧妙,不仅在明代非常流行,也是所有套器具中最杰出、最具代表性的。紫砂茶具造型丰富多样,有莲藕式、竹结式、仿商周古铜器的、松段的等,既简练又大方,而且色调淳朴、古雅,因此,受到茶道爱好者的广泛喜爱,在现代茶具中,紫砂壶仍是精品。
2、瓷器茶具
1)白瓷茶具。白瓷以景德镇的瓷器最为著名。白瓷器具有“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特点,最早产于唐时河北邢窑。其中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还曾被唐朝白居易作诗称赞。白瓷可以说是饮茶器皿中的珍品,由于其色泽洁白,可以将茶汤色泽完美的呈现出来,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传热、保温性。另外,白瓷茶的造型还非常精巧,装饰典雅,如四季花草、人物故事、山川河流、飞禽走兽,以及名人书法等,都可以描绘在其外壁上,提高了其艺术欣赏价值,因此,得到广泛使用。
2)青瓷茶具。在晋代时期,浙江一带生产出来了青瓷茶,其中“鸡头流子”的有嘴茶壶是当时比较受欢迎的。浙江龙泉哥窑是五大名窑之一,在宋朝时期其生产出了许多种青瓷器,如:茶盘、茶杯、茶壶、茶碗、茶盏等,销量非常好,并使青瓷在该时期达到了最鼎盛。该茶具不仅具有瓷器茶的优点,而且其色泽青翠。用青瓷茶具,来冲泡绿茶,可以达到益汤色之美的效果,但是,不宜冲泡黄茶、黑茶、红茶、白茶。
3)黑瓷茶具。最初发展于晚唐,在宋时达到鼎盛,一直发展到元朝,在明、清时逐渐走向衰落,其原因是在宋时饮茶方法发生了改变,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另外,宋代流行的斗茶,也为黑瓷茶具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宋代,福建非常流行斗茶,斗茶者根据经验认为最适合斗茶使用的茶具即是建安生产的黑瓷茶盏,从而名声传播。黑瓷兔毫茶盏瓷质厚重,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其风格独特,因此,受到品茶者的喜爱。
4)彩瓷茶具。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非常丰富,最受人们喜爱的青花瓷茶,其色彩淡雅,华而不艳,花纹蓝白相互映衬,使人心情舒畅;在彩料上涂釉,使其更加滋润、明亮,提高了青花茶具的艺术性。青花瓷茶具被大量生产是在元代中后期,其中我国主要的青花瓷茶具产地即是景德镇。
三、结语
简洁、朴实、素美,黑茶把这种东方美学观念完美的展示在其设计包装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之有关的人或物,并能在不断循环的良性环境影响下逐渐波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陶瓷茶具的烧制以及造型的发展,也一步一步地提升饮茶的乐趣,甚至发展到茶具与茶叶分离,茶具成为脱离茶叶的一种艺术品,得到人们的喜爱与收藏。从一杯黑茶或是展示的黑茶茶具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传统美学文化是对我们精神生活的积极引领。
作者:曾莉 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莫李丽.安化黑茶的文化特点及文化营销浅析[J].华人时刊,2014(5):66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冰糖葫芦,有古老的中国书法,有精美的剪纸,还有热闹的舞龙狮……我最喜欢的是中国古代的茶文化。
你知道茶的历史吗?茶最早是被人们当作食物应用的,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原始社会,茶更是一种充饥之物。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食茶也逐渐成为一种风俗,甚至在一些地区形成了食茶文化。茶叶被食用之后,其药用功效逐渐被人们发现和认识,茶叶随之转化为养生、治病的良方。人们在食茶和把茶作为药物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茶的药性很弱,但是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因此茶开始转化为饮料。直到汉代,饮茶才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渗透于社会的各个阶层。三国以前是茶文化的启蒙,晋代南北朝是茶文化的萌芽时期,唐代是茶文化的繁盛时期,宋代是茶文化的兴盛期,辽金元时期是茶文化的返璞期,明清是茶文化的普及期,现代是茶文化的发展期。
中国茶有红、绿、青、黄、黑、白六大类两千个花色品种。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来历,也有不同的文化,只要你细细体会,多多查阅就能得到更多的中国古老茶文化的知识。
三年级:高铭
研习茶艺,一路艰辛
童启庆现场要为我们表演一套“九曲红梅”茶艺,就在她从幕后整装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真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很难想象一位74岁的老太太浓妆淡抹,低眉浅笑。尤其是那抹鲜艳的口红,那般正红也许是年轻人都不敢尝试的颜色,但是我们觉得刚好很自然地映衬上茶席边的那株红梅。
在童启庆如水般流畅的茶艺表演背后,也经历过一段艰难的时期。她告诉我们,最初她爱上茶艺茶道,开始创作一些套路在舞台上表演,虽然收获了不少认同的掌声。更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作为一名教授,她应该时刻站在讲台上。而不是在舞台上做着花里胡哨的表演。讲到这里,童启庆并没有表现出忧郁的情绪,反而很自豪地说:“其实,他们不了解,国外的很多茶艺师年龄都比较大,因为姜还是老的辣嘛!”
也对,如果没有经历过岁月的积淀和生活的磨砺,也不能完整而优美地诠释着博大精深的中华茶文化。茶艺表演的创作没有得到太多的帮助和支持,童启庆用自己的科研经费购买表演道具,自己慢慢摸索着,然后又毫无保留地把这些表演免费传授给学生。她说了一句话让我们都深有感触:“做人啊。该使劲的时候就应该使劲。”这是深刻而有力的人生哲理,这位老太太用自己的一生在实践着。
用茶艺表演来诠释茶文化
童启庆编著过《习茶》、《生活茶艺》、《影像中国茶道》等著作,她对茶文化有自己的一番见解。“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很好理解,包括茶的自然科学方面,理论学科有制茶、种植栽培等;狭义的茶文化则偏重茶对精神社会的影响。”
看着我们一脸疑问,童启庆巧妙地用一个例子为我们解释了狭义的茶文化。“茶艺表演的过程把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用最浅显轻松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狭义的茶文化。”回味着刚才童老师的茶艺表演,每个动作每个细节都有精心的设计,特别是她把滤出的茶汤重新倒回紫砂壶里再分到茶杯中,这一番反复还有说法。因为古人泡茶没有用到茶海。茶汤直接倒在杯中,能让第一道的茶香留在杯底。在茶艺表演过程中,要把茶汤均匀地分到每盏茶杯中,在没有茶海测量茶汤多少的情况下,就需要进行两次分茶。
童启庆说,茶文化在广义与狭义上的结合,便要求一个人既是茶文化研究的专家,又能泡一手的好茶。童启庆老师从茶叶的种植栽培到爱上茶艺表演,她的这一生或许也是茶文化在广义和狭义上的结合。
在日本人面前表演茶艺
童启庆到过日本,听人说:日本有茶道,中国没有茶道。她不服气,中国一直是有茶道的,只是没有得到完整的传承。过去,日本的妇女都在家里学习茶艺,招待客人;在中国,到了现代社会,不论男女都不能像古人一样写诗作画喝酒,逍遥自在地生活,要保证有生活的来源就必须外出工作。,日本的茶道是代代相传,没有中断,并形成流派:在中国,子女并非要继承父辈的事业,也许茶道的传递过了三两代人就中断了。
童启庆原本到日本去是要和当地人进行茶叶自然科学的交流,对方对童老师的茶艺表演到日本交流早有耳闻,便提议让童老师在会议上表演茶艺,童老师也不推辞,大方接受对方的邀请。这一次的表演特别出色,受到在场嘉宾的一致好评,也为中华茶艺茶道狠狠挣了一回面子。童启庆老师很自豪地说:“这几年,日本反过来向我们学习茶艺表演。”
按照童启庆的理解,茶道不是单一的艺术,而是综合的艺术,通过插花、器皿、音乐、背景等元素的艺术搭配。把一套茶艺中所传递出的主题内容和思想感情表达出来。她说,茶馆是最好的传播茶文化的窗口,因为茶文化要在民间扎根才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