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00:50: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英国饮食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1--01
一、引言
简?奥斯汀的文学作品《傲慢与偏见》讲述的是十八世纪末期至十九世纪初期,英国乡村生活的人情世故。这一文学作品的理论研究很多,主要包括从情感态度,婚姻观,语言艺术,女性主义,比较研究等方面,其中跨媒介研究成为了近年来《傲慢与偏见》研究的新视角,笔者能搜到的国内此类研究论文有50多篇,这为本研究提供了素材,但这些论文中着眼于英美文化研究的论文数量有限,本文着眼于文化视角,采用对比分析法,集同类研究成果之所长,对英美两个电影版本进行了多维度比较,目的在于探讨此类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文化价值。
二、英、美版《傲慢与偏见》文化差异
小说《傲慢与偏见》说中人物刻画鲜明,故事情节荡气回肠,给予了读者无限的联想空间。自问世以来,广泛受到了国际电影人的青睐,1938年至2005年至今,作品被多个国家翻拍成了不同的电影版本,其中以美国好莱坞和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版本最受关注。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过程本身属于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作品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同时我们看到了英美文化差异。
1.故事场景设置
美国好莱坞于1940年拍摄的《傲慢与偏见》取景于繁华的商业都市,以衣帽店作为开场背景,美国城市繁华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及在街道上匆匆行走的行人都是美国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商业文明的标志。英国广播公司于2005年拍摄的电影取景地多为英国庄园。庄园内部陈设的壁炉、地毯、古老的家具、油画将英伦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英国版电影将故事置放于乡镇田园景致中。突显了英式庄园文化,也体现了当代人对古老庄园文明,闲适田园生活的一种怀念和向往。英国环境曾经一度达到了重污染程度,经过多年治理,英国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环保成就最高的国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英国电影越来越注重利用平淡、恬静的乡间景色来体现动人心弦的故事。
美国版电影再现的是经历30年代经济萧条之后美国社会经济复苏之初的商业文明。受经济危机影响,人们渴望回到曾经的繁荣时代,这部电影正体现了当时人的心理诉求。由于美国公民强调个人英雄主义,因而,人物是美国电影拍摄过程中的重点部分,在美国版中,除了幅员辽阔的风景,更多的是充满人迹的画面。
2.娱乐活动呈现
舞会既是主要娱乐形式又是一种社交途径。从对舞会的表现方式来看看,英国版所呈现的是古典宫廷风而美国版则呈现了时尚之都的浪漫气息。
在英国版电影《傲慢与偏见》中,舞会中人们演绎的是英国古典宫廷风格的乡村舞蹈,而美国版电影中,舞蹈包含了十九世纪最为流行的华尔兹和波尔卡舞。不同的舞蹈形式传达着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内涵。英国乡村舞蹈的形式起源于法国宫廷舞蹈,这种形式的舞蹈主要在向人们展示英国十八世纪的优雅礼仪。这与英国传统崇尚高雅、推崇贵族的文化思潮不可分割。然而,美国则是一个快节奏生活的国家,又是多元化文化背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思潮,比如实用主义思潮,这种思想理念自然而然地体现到了美国电影作品中。美国在不断吸纳多种文化的同时,积极创造着新型文化形态,美国历史仅有200年左右,属于由殖民地独立而成的国家,不存在英国传统的王室情结,美国更推崇的是时尚和潮流。因此,在美国版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由新潮的华尔兹和波尔卡舞代替了英国传统的宫廷舞蹈形式。
3.餐桌文化演绎
在国际饮食文化方面,英国菜式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英国菜式讲究工艺、注重品位,因此,在英国版电影《傲慢与偏见》中,摆满了美味佳肴的餐桌出现多次,食物丰富、种类繁多。这与英国餐饮文化密不可分。英国人喜欢清淡口味,但调味品种类却很多,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调味品。在美国版电影《傲慢与偏见》中,人物用餐的情节仅出现了一次,食物种类也非常简单。整部电影中关于饮食菜肴仅有“请给我点饼干和果酱”这一句台词,因此,观众可以充分感受到美国人的饮食习惯,美国崇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压缩了人们用餐的时间和复杂程度,在美国版电影中,故事情节转变之快更是压缩了美国人餐桌的景象。
论文摘要:东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它特有的语言特色吸引众多表演艺术家将它作为表演语言。东北人的迁移和流动也促进方言交流与沟通。东北方言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得到了广泛传播与认可。
东北方言隶属于北方方言,是我国7种地域方言之一。东北方言简洁,开放,生动,响亮,幽默,豪放和富于想象力。在中国,这种方言广泛用于艺术表演,如:小品,相声,评书,二人转。这样的表演在给观众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传播东北方言。越来越多的非东北人开始熟悉并接受东北方言,使东北方言上升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产生了大范围的“东北方言热”。英国语言学家帕尔默说:“语言不只是忠实地反映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也反映它的各种娱乐,信仰和偏见…”本文主要研究东北方言的文化传播媒介以及文化接受。
1东北方言
东北方言是通行于的一种官话方言。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东北三省面积为7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 3%,人口1.06亿,占全国的8. 4%。历史上,的汉语主要来自与的移民,以及其他地区的移民;并且受到东北当地的,的影响;形成。东北方言内涵丰富,最具活力和亲和力,并直接反映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晴、历史沿革、社会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变化。
东北方言具有幽默风趣、活泼俏皮、直白辛辣、语义丰富等特点。“刮鼻子刮脸”的北风,风趣地表明北风很大,使我的鼻子和脸很疼。即使是悲伤的哭泣,也说成“抹眼掉泪”、“掉金豆子”、“挤猫尿”、“漏粉儿”,说得轻松俏皮,满不在乎。贬义词“的色”,用在直白训斥别人做错事情时,可以理解为“瞎逞能”。“的”发四声,“色”轻声。举例:不在家呆着,上这儿的色啥?在东北话中,“贼”可意为“特别”。例如:他功夫,贼厉害。
2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媒介
东北方言主要通过跨区域人口流动,小品,歌曲,电影,电视剧,二人转及互联网等媒介在全国广泛传播。
随着沿海地区工商业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的不足,东北农民大量短期或长期迁移到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群体讲着纯正的东北方言,在与其他区域的人进行交流中,也推动东北方言的传播。
东北本土艺术家在推动东北方言传播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潘长江,赵本山和他的徒弟们。赵本山被评为“小品王”。他的央视小品创造东北流行话,如“马甲”,“太有才了”,“忽悠”。“忽悠”比“欺骗”更形象和反讽。赵本山创立本山传媒集团,该集团主要以展现东北艺术文化精粹为宗旨。本山传媒产业主要分四大块:演出业、影视制作业、电视栏目业和艺术教育业。《刘老》是赵本山拍摄的电视剧系列,生动地展现出东北文化现象的各个层面,如东北农民鲜活、可爱的形象及东北人处世之道。
雪村的经典歌曲《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体现东北饮食文化、地域特产和乐于助人的道德品质。东北人喜欢以喝酒来展示好客和友好之情。“俺们那嘎”意思是“我们那个地方”。“高丽参”和“珍蘑”都是东北丰富物产中的代表。东北人冬天喜欢吃“酸菜”和“猪肉炖粉条”。
潘长江的电视剧体现东北农村的风土人情。他的电视剧同名歌曲《别把豆包不当干粮》也是一首东北方言之歌。“虽然我长得不咋样,但是我有副好心肠。”中“不咋样”和“好心肠”分别是“长得丑”和“心地善良”的意思。
在2004年,刘老根大舞台当选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2008年,赵本山当选为戏曲类东北二人转国家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在赵本山绿色二人转促进下,二人转不再被冠以低俗,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刘老根大舞台给二人转艺人创造了展现其才艺的舞台。
互联网拥有丰富的东北特色娱乐资源。人们在网上可以很容易地欣赏或下载到自己所喜欢的东北艺人的小品,电视剧,电影或二人转表演等。.
(2)文化接受
东北方言特有的语言特征吸引了许多喜剧演员把它作为表演语言。这样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笑声。观众在娱乐的同时,也开始更多地了解东北方言。
赵本山在推动东北方言走出东北上,不愧为最杰出的代表。除夕之夜,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是与赵本山的小品一起度过的,从1990年的《相亲》,到2010年的《捐助》。每一部展现东北风貌的小品都获得极大成功。《刘老根》,《马大帅》和《乡村爱情》都曾是中央电视台播映当年的收视冠军,并取得了良好的整体效益。一些东北特色的经典歌曲,我们耳熟能详。
二人转是东北人的骄傲。绿色二人转天真,活泼,大方,优雅,但有点野性,得到了越来越多具有高雅品味观众的喜爱。人们开始对这一东北艺术文化精粹抱有更加积极、欣赏的态度。其他地域文化的人开始走进二人转剧院来欣赏,来寻找快乐。
论文摘要:本文探讨了传统节日节令由来,论述了节令食品不同于日常食品的功能,并以月饼、青团、饺子、元宵、粽子为例,剖析了节令食品不同的流变轨迹。
1节日的由来
何谓“节”?从“节”字的文字演化来看,金文、小篆、楷书的变化并不大,都是上面是“竹”字,下面是“即”,表示趋就;即“郁”,本意是指竹子之间的间隔。节日就是时间的间隔。
1. 1天文现象
古人发现了时间的周期性,在周而复始的时间里,又有一些天文上的特殊节点成为最早的节日。上古时期,“二分二至”是一年中重要的季节日。金泽在《宗教禁忌》中就提到:“神圣的时间是时间序列中各种不同的关节点,它们虽然有不同的划分角度,如以月亮运行确定的朔、晦、望;以太阳运行确定的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还有以气候来划分的‘节气’等。但只要这些时间关节点按照其固有的顺序前后相继,就表明自然秩序的神圣性没有受到任何侵害。越是重要的时间关节点禁忌越多,其功能之一就是要强化自觉遵循神圣秩序的意识。”…从信仰的角度来说,节日是先民们为自己的生命节序所设定的“关节点”。“二分二至”即春秋二分和冬夏二至,就是这样的“关节点”。在二分(春分、秋分)时,昼夜平分等长;夏至则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后昼渐短而夜渐长;冬至则是白天最短的一天,之后则是昼渐长而夜渐短。由于“二分二至”的现象与季节变化及作物生长有密切关联,特别是夏至与冬至,影响日常生活更为明显,所以人类一开始就对这些节气很敏感,往往要举行仪式,以提醒大家季节的来临,这几乎是世界各地不同民族都有的习俗。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的名著《金枝》fzl和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学:餐桌礼仪的起源》图分别对古代欧洲和美洲印第安人在夏至与冬至的神话和仪式进行过详尽的分析。
1. 2天文历法
为方便记忆和管理时间,古人根据太阳、地球、月亮运动的周期制定了不同的天文历法。我国自公元前十四世纪的殷代起,到1911年的止,一直使用“十九年七闰(加七个闰)月”的历法,即农历。农历是“阴阳历”。阴历的纪月法以月相为标准,以月亮从朔到上弦、望、下弦再到朔的一个朔望月为一个月。推算农历要先推算二十四节气和定朔(推算日月黄经相等的时刻—朔),朔所在某日,即为初一,从朔到朔为一个月,相距29日的为小月,30日的为大月。月从中气得名,月内有某中气的即为某月份,如含有中气“雨水”即为农历正月。无中气为闰月,闰月无名,取用前月名,如四月后的闰月为“闰四月”,如此使农历年与回归年的差距随时得到调正。节日在中国历法中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中国传统节日,有“月日同数”“月内取中”“年内对称”等现象[}a}z9z。如正月正的春节、二月二日的春龙节、三月三的上巳节、五月五的端午节、六月六的晒霉节、七月七的女儿节(七夕节)、九月九的重阳节等,都是“月日同数”。两数相同,一前一后,对称之意一目了然。而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则是“月内取中”。一月之内取其半,其前后的对称也是十分明显的。春社和秋社、元宵节和中元节、花朝节和中秋节,“两两之间正好相隔半年,若以十二月为圆周,它们都分别位于三条直径与圆周相交的三组对称点上”[4 ]S l8。节日的对称之意,由端午、中元、中秋、重阳等节日名称得以体现。
1. 3宗教习俗
在世界通行的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中,一些宗教纪念日世俗化为公众节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的成道之日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2节令食品的功能
节日是时间的间隔,是忙碌人生的歇脚骚站。先民们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为基本的生存而挣扎,在基本生活资料有了些许剩余的年代,开始寻找从一个“普通的”时间段过渡到另一个“普通的”时间段的闲暇。这个过渡的闲暇就是时间的节点—节日。
从世界范围和古今历史来看,节庆生活作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关注于族群的繁衍和个体的存活,即与“饮食男女”这样的“人之大欲”是直接关联的。中华传统节庆之中,饮食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由于传统节庆具有周期性、地域性的特点,而且每个节日的节庆主题又各不相同,因而节庆的饮食就呈现出与日常简单的饮食活动有所不同的多样和变异特点。进而言之,传统节庆饮食是日常饮食与节庆活动相结合的产物,是智慧的中国古人在节庆主题的提示导引之下对日常饮食的创造和点化。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节庆饮食在种类和特点上,保留有日常饮食的痕迹和印记,但更多的则是超乎日常饮食的成分。别具一格的节庆饮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生理需求和从事节庆活动的物质需求,而且还起到了渲染和活跃节庆气氛、增添节庆魅力以及传承文化理念的作用。
2. 1沟通人神的中介
新石器晚期与青铜时代初期,人类文明曙光初显,节日节令已经出现,特殊的时间节点需要通过和神灵的沟通才能实现节点前后的转换。在和神灵沟通的过程中,人们按照生活经验想象神灵,神已完全被人格化,与人一样,其第一需要就是食物。和神灵沟通的最好方式是献祭,即将自己最珍爱的东西奉献给神灵。早期的活人献祭、三牲五腊献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成熟,逐渐发展为食物的献祭,这种献祭法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食物献祭使食物具有的文化要素加强,成为一种表述人类情感、思想的符号,一种联系神人之间的工具,虽然缺失了原先祭品的动物神性,但其具有的文化色彩更加浓郁。人们通过献食求得神的祝福进而实现自己的愿望,人类对食物的崇拜已升华到对神的崇拜,而使用食品祭祀本身则具有贿赂诸神的实际意义。这种贿赂是具有宗教性质的,是虔诚忠信的,其目的就是请求诸神为人类造福。
2. 2满足社交需要
节令的休闲性使得在普通时间段劳碌的人们在时间的节点上得以调整、喘息。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沟通合作才能生存下去。而优生的需要也使不同部落群体里的青年男女需要交往的机会。“共食”是几乎所有人类社会表达善意和友好的行为。尽管人类可以通过种种情感交流手段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但毫无疑问,在这种种手段之中,利用“共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不同于普通时段食物的节日食物总能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增进交流和感情的氛围。在节日这个特定时点的宴饮行为所涉及的场地、气氛、食物、特色,以及参与节日宴饮的人员,既能表达出“主人”的某种“意图”,也会让“客人”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地位”及受尊敬的程度,无一不透露出饮食所特有的“情感交流”作用。
2. 3文化传统的象征
在传统节日中,饮食文化是节日展示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统节令食品是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具象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在传统节日中,传统节令食品是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也是民族精神文化生活的阪依。在传统节日活动中,族群的个体通过传统节令食品的体验,可以直接感受并传承文化。在这个意义上说,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的纽带。
3节令食品的流变
传统节令食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节令食品,这类食物一般是在节日时食用,节日前后虽也有食用,但和节日的关系紧密,而非节日几乎没有;另一类是日常性节令食品,虽说在特定节日食用,但是已经没有明确食用的时间界限,在一年中的任何时段均可食用。
3. 1单纯性节令食品
单纯性节令食品现在已经不多了,其中全国范围通行的月饼和江南地区流行的青团可以代表这两种地域范围有差异的节令食品。
3.1.1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成为传统节日在时间上比较晚。隋唐时期,民间在中秋赏月逐渐成风,宋代太宗年间,官方把中秋定为节日。明代开始,中秋节吃月饼已经成为习俗。
《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是夕,人家有赏月之燕,或携磕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 [s]《明宫史·火集》:“八月:宫中赏秋海棠、玉替花。自初一日起,即有卖月饼者。加以西瓜、藕,互相魄送。西苑镶藕。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吱,多竟夜始散席者。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 [6]《神隐》:“(八月)其十五日夜,金精旺盛之时,月光最盛。合家大小于庭前序长幼而坐,设杯盘酒食之具。乃造太饼一枚,众共食之,谓之八月求团圆。”〔’〕从这几条资料可以看出,明代从南方到北方,从民间到宫廷,都有在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其意在于“求团圆”,表现了人们的善良愿望。中秋形成虽晚,但之所以很快成为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得益于时间节点正处于收获的季节,人们需要在一年的收获时节里放松身心,品尝劳动果实。传统月饼中糖和油的含量很高,而糖和油在明清乃至于改革开放前,对普通的中国人而言都属奢侈消费品。在节日里,略显奢侈的饮食消费是被主流观念接受的。相比其他节令食品而言,月饼的原料贵重难得(尤其是糖的价格昂贵),因此月饼成为了节日专用的奢侈食品。近三十年,中国人膳食结构发生革命性变化,糖由于规模化生产已变得低档化,糖和油脂在营养学中成为摈弃的对象。而节日的象征物并没有找到升级版产品,于是出现了市场节日刚性需求和终端消费疲软的矛盾。
3. 1. 2青团
清明是我国的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在农历三月、寒食节之后。清明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源于先秦。至宋代,清明节饮食方面的记述才多起来。如北宋沛京人出郊上坟、游玩,所带的面点有枣锢、炊饼等,“坊市卖稠场、麦糕、乳酪、乳饼之类”fel。南宋清明时临安城里的官员、居民们扫墓的食品与北宋相差不大。清代清明节已成为全国性节日。清明时,苏州“市上卖青团、悟熟藕,为居人清明祀先之物。; (9]宁波地区清明要吃“青松、黑饭”[‘。〕,台州地区清明要“采蔷草杂米面为饵。”此外,安徽径县地区清明时要“取青艾为饼”[川,江西兴安地区在清明时“妇女不上坟,粉米作棵,谓之筋棵”……由此可见,至迟到清代,江南一带已有清明节吃青团的习俗。青团又叫“清明团”,是在糯米团中加人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在其他季节里很少吃到。
3. 2日常性节令食品
由于单纯性节令食品从原料、制作上比一般的日常性食品复杂考究,在古代社会物质财富并不丰富的情况下,一般在年节才可以吃到。而日常性节令食品,主要也是在年节食用,只是由于餐饮业随中心城市的发展,使广受欢迎的节令食品不分节日和日常,而成为经常可食的食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节令食品的日常化倾向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
3. 2. 1饺子
饺子之名形成于明清,但历史却很悠久,是从另一种传统食品馄饨衍生而来。
饺子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很多不同的称谓,常因时代、地区、制作方法和馅料不同,叫法上也就各有区别。如“角子”“角儿”“粉角”“扁食”“馄饨”“饺饵”“水煮悖悖”“水饺儿”等等,其中“角”是饺子的象形,“角”“交”“饺”谐音,“饺子”一名便由此而来。“饺”字的“交”既是音符,又与“角”相谐;“全”为义符,可作“怡”解。从训话学看,“角子”作为“饺子”一词的语源,应无疑问。〔”)明人张自烈撰《正字通》:“今俗饺饵,屑米面和怡为之,干湿大小不一,水饺饵即段成式食品汤中牢丸,或谓之粉角。北人读角如矫,因呼饺饵讹为饺儿。”
饺子在明朝以前,还没有作为春节食品,明朝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我国北方春节的美食。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馅里,用以寄托人们对新岁的祈望。因此,饺子已不单是供人食用的美食,而且是寄托着人们的理想、情感和意念之物了。三是“饺子”音同“交子”,因为大年三十夜里子时称为“更岁交子”,而在此时吃与此同音的食物,又有辞旧迎新之意。
3.2.2元宵
元宵节古称上元节,源于汉代,形成于隋唐。《清异录》记五代“张手美家”所卖节食之一是“油画明珠”,原注为“上元油饭”[13],注中的“饭”应为“糙”之误。将“油饭”称为“明珠”不妥,而“油糙”唐代已有,大约是一种用麻油煎炸而成的圆形面点,类似后来的油炸元宵。宋代《岁时杂记》《东京梦华录》记载,在上元节,油糙和各种圆子、团子、水团、汤团成为节令应时食品。《明宫史》记载,明代宫中“自初九日后,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者。”清代,元宵已经成为大江南北上元节的应节食品,以至于节名亦称为元宵节。
3.2.3粽子
粽子是中国最早的传统食品,原称“角黍”,先秦时期出现在北方,最初是用植物叶片包裹泰米,扎成牛角状,以代替牛或牛角的祭祀品。这种食物随着文化的交流而传人南方。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批北方人口涌人长江中下游地区,把北方的饮食方式也带到了南方。但是,南方不产黍,而是盛产稻米。“角黍”到了南方,和当地的竹筒粽结合,外观取角黍之形,把角黍的原始意义继承下来。而原料则就地取材,进行本地化改造,粽中裹的不再是黍,而是糯米了,因而就有了“粽”这个新的名字。
粽子原在夏至日食用,其中与夏至相关的象征意义甚为明显。《齐民要术》引《风土记》注云:“豁黍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n[14〕意思是说,“角黍”的做法,象征着时令阴阳二气还相互包裹、没有分散。后来夏至节日因与端午时间上靠近,食粽子便渐渐成为端午的饮食习俗。
角黍起源于祭屈原之说是后起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祭屈原之说愈加风行,这和屈原的爱国爱民精神、高尚廉洁的品格、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有关,也折射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精神和人民祈望疆土一统、国泰民安的愿望。
4结语
摘要:茶叶芳香满英伦。英国茶文化是英国文化的标志性特征之一,具有高贵优雅的气质,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本文以“英国茶文化”为研究主题,简要介绍了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内涵,以及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展示了文人大师笔下的茶魅力。
关键词:英国 茶文化 文学 影响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1848年,东印度公司皇家植物园温室部主管罗伯特・福琼来到中国,他将茶树种子放入一个用特殊玻璃制成的便携式保温箱中,偷偷地带上了从中国开往印度的轮船,由此千万株以上的茶树苗在印度生根发芽,继而形成了大规模的茶园。茶叶传入欧洲后,并没有像咖啡和可可那样受到过多的欢迎,直到它进入远离欧洲大陆的英伦三岛,竟然奇迹地掀起了饮茶的风尚,并由此产生了世界茶文化的一枝奇葩――英国的茶文化[1]。
一、英国茶文化的主要内容
英语中有Teatime一词,指的就是占据英国人l/3生命的饮茶时间。英式红茶更是以名目繁多、内容丰富闻名于世,其主要的内容包括:
1.英式早茶
英国人在晨起时要饮“早茶”,又名“开眼茶”,即Earlymorning Tea,有时在早茶之前还会有“床头茶”,即清晨一睁眼靠在床头就能享受的茶。而早茶主要是以红茶为主要饮料,是英国当家招牌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集浓郁和清新于一体,色泽和口感都相当出色。正统的早茶要精选阿萨姆、锡兰、肯尼亚等地红茶调制而成,因此早餐茶的口感来自锡兰、浓度来自阿萨姆、色泽来自肯尼亚[2],可见英国人的早茶还是相当讲究的,最适合早上起床后饮用。
2.英式上午茶
这是最不为外人所知的英国饮茶习惯,又称为“公休茶”,大约持续20分钟。英国人在上午1l点(亚洲时间上午10点左右),无论是空暇在家享受生活的贵族还是忙碌奔波的上班一族,都要在这一时间休息一会儿,喝一杯茶,他们称之为elevens,即早上十一点时的便餐,所以上午茶可以看成是英国人工作间隙的一种很好的调剂方式[3]。总体说来,上午茶由于客观条件的约束,不可能很繁杂,所以成为英国茶中最简单的部分。
3.英式下午茶
英文名称Afternoon Tea,这其实才是真正意义英国茶文化载体,英国茶正是凭借其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红茶文化享誉世界,“英式下午茶”更是成为英国人典雅生活的象征。下午茶的专用茶源是大吉岭茶、伯爵茶、火药绿茶或者锡兰茶等传统味的纯味茶,若是选择奶茶,要求先倒入牛奶再放茶水[4]。
正统的英式下午茶的礼仪十分讲究。首先喝茶的时间应该是下午四点钟;其次在维多利亚时代,男士必须着燕尾服,女士则着长袍;第三,在茶会中通常是由女主人着正式服装亲自为客人服务,非不得以才让女佣协助,从而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最后就是下午茶的点心了,通常是用三层的点心瓷盘装盛,第一层放三明治、第二层放传统英式点心Scone(甜烙饼)、第三层则放蛋糕及水果塔,并且一定要是从下至上的往回吃[5]。
二、英国茶文化的内涵
1.从药用价值到饮品文化
茶传入英国时,茶的卖点在于它的药性。因此,当时在英国出售的中国茶是一种神奇的、包治百病的药物。1699年,一位名叫欧灵顿的牧师写下一整篇论文论及自然与茶叶的品质。文章中,他充分肯定了茶在治疗糖尿病,胆结石,尿路结石,肾结石,水肿,视力虚弱等方面的良好功效,并一再推荐每个人都要喝茶以取代酒,他认为饮茶可以使人保持清醒的同时心情愉悦,是一种享受型的饮料[6]。
当“红茶皇后”――葡萄牙的凯瑟琳公主于1662年嫁给英王查理二世后,茶与茶道开始在英国推广,中国茶逐渐由具有药性的植物转变为时尚生活的象征,英国的上流社会将其演变成为一种具有异国情调和奢侈性的生活方式。“茶”开始作为一种饮品活跃起来,即使高昂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却依然有着固定的市场和消费群。
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随着英国殖民贸易的扩大,海外茶源地不断增加,英国进口关税也逐年递减,茶叶终于从奢侈品的位置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伴随消费阶层下移,英国人对茶的消费方式也发生巨大转变。英国人非常有创意的在红茶汤中加入糖、牛奶和蜂蜜,有时候甚至是加威士忌、黄油和鸡蛋等更奇怪的东西。在茶水中加入其它物质,是茶消费的一次改革,茶因此变得更加实用。而英国人对中国茶的变革也完成了茶在引进后的本土化,饮茶因此更加普遍。1750年前后,茶已经成了英国中产阶级黄油烤面包的惯常早餐中不可或缺的饮品。
2.高贵典雅的休闲文化
一个多世纪间,茶几乎变成英国的民族饮料。从17世纪最初的药品开始,到了18世纪已然成为一种全民消费品。消费社会的繁荣反过来提高了饮茶的格调。18世纪,英国社会出现了专门消费茶饮料的茶园,出现了饮茶必需的服饰与器皿,甚至诞生了茶舞这样的艺术形式。
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茶文化诞生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的发明意味着饮茶摆脱了简单的饮食文化地位,逐步成为一种高雅生活的代名词。而成为休闲文化后,饮茶也反过来促进英国社会的消费模式和社会价值观发生新一轮的改变。
英国下午茶是最华丽、最精致,也是最奢侈的饮食方式。在英国的下午茶活动中,对环境的要求极为严格,必须能体现英国式的高雅文化与自然生趣之间的紧密结合。同时,下午茶一定选择的是高档茶叶,茶具和餐点也有明确的规范。这种系统化的要求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文化形式地产生――不是单纯解决温饱的手段,而是综合了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生活方式,也成为社会娱乐的重要手段之一[7]。
3.考究繁复的英式茶道
英国的茶艺是英国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英式茶道是茶艺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是可以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的。茶艺与茶道结合,才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能真正体现英式茶道精髓的也恰恰是英国人对于茶具的要求和基本礼仪的讲究。
同时,除了有严格的品茶规范,英国茶文化对于品茗的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英国人崇尚的是贵族式的优雅生活,下午茶会是品判个人文化修养的社交场合,同时也是研习社交礼节、展示绅士淑女风采的最佳途径。男人们穿着正式、大方得体,茶具都是轻拿轻放,以保证茶室内的安静;女士们谈吐优雅、举止从容,有人从身边经过都会很有礼貌的微微挪动身体并且报以微笑。在一个正式的下午茶会上你可以充分感受英国人的文学气质和个人修养所带来的冲击。
因此除了茶艺和茶礼的内容,英国的茶道还体现在英国的文化中,而这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具备“茶道”的理由。英国所特有的下午茶文化是英国民族精神的体现,英国人标志性的优雅、高贵完全浓缩在这个民族考究华丽的茶道中,即使历史的辉煌早已不在,但是凝聚在茶文化中的那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以及对传统的追忆,已经深入英国人的血液,无法抹去。
三、茶文化对英国文学的影响
相比中国和日本,英国虽然只有短短几百年的饮茶历史,但英国文学家却对茶叶有着深厚的感情。茶在英国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渐融入英国文化,之后与英国文学有机结合,成为许多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茶叶带给英国文学家一种全新且丰富的创作主体[8]。
1.茶与诗歌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诗歌中描写情人们等待喝茶的情景:一点一点地吃着烤面包,在叹息声中等待茶凉。拜伦称茶为“中国的泪水”,他“为中国之泪水――绿茶女神所感动”,自然也是饮茶族中的一员[9]。据《拜伦传》记载,即便是在前往希腊参加武装斗争的时候,他也保持着饮茶的习惯:“早上一起床,他就开始工作。然后喝一杯红茶,骑马出去办事。回来后,吃一些干酪和果品。晚上挑灯读书。”当然,红茶并不是他的唯一,在提到中国茶时,他往往提到红茶和绿茶两种类型:
我竟然
感伤起来,这都怪中国的绿茶,
那泪之仙女! 她比女巫卡珊德拉
还灵验得多,因为只要我喝它
三杯纯汁,我的心就易于兴叹,
于是就得求助于武夷的红茶;
真可惜饮酒既已有害于人身,
而喝茶、喝咖啡又使人太认真。
同时期的著名诗人雪莱在1820年所作的一首三百多行的长诗,“致玛丽亚・吉斯伯思”(Letter to Maria Gisbome)中写道:
那药师医士抱怨的饮品,而我
会不顾劝诫大口痛饮,当死神来临
我们将抛币决定为饮茶而死谁第一。
2.茶与散文
茶叶是圣洁的,散文是优美的,那么茶叶和散文的相融会是什么样呢?英国散文中留给我们的是惬意的,悠闲的、美妙的饮茶记忆。《四季随笔》,原名《亨利莱克洛夫特的一生》(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是乔治・吉辛的散文代表作,叙述的是隐士亨利・莱克洛夫特醉心于书籍、自然景色和回忆过去的生活,作者记录了下午茶和茶会的时间、人物、礼仪等景象,抒发自己对茶和家庭茶会氛围的感情和触动[8]。
“我一天的光明时刻之一,便是下午散步后稍稍疲倦了回来,脱掉靴子,换上拖鞋,将户外的上衣挂起来,换上舒服、家庭常穿的短衣,坐在深深的软扶手椅上,等着茶盘,或者在喝茶的时候,这些是我最为享乐安闲的感觉。随着茶壶的出现,浓郁的香味飘然吹进我的书房里面,多么美妙啊。第一杯带给我心中怎样的安慰,以后则怎样从容不迫地啜饮啊;在寒冷的雨中散步之后,它带来的是怎样暖热啊!同时看着我的书籍和图画,安然品位着拥有它们的幸福。我看看烟斗;或者我带着似乎有所思的神气,准备装上烟叶。事实上,烟叶再没有在茶后――它自己便是温和的感性人的东西一一那样安慰人,那样暗示富于人情味的思想了。”
3.茶与小说
茶叶到达英国之后,不仅仅是“缪斯之友”,“众神的甘露”或诗人的灵感源泉,也受到许多小说家的追捧。据说,“饮茶覆盖了几乎所有英语的小说”。此言虽说有些夸张,但事实也足以证明,英语小说中充满着茶香和茶文化。
查尔斯・狄更斯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小说家,在其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The Pickwick Papers)中,茶字一共被使用的次数多达86次,数量远远超出其它作品。狄更斯描写的关于“礼拜堂戒酒联合会布瑞克大街分会”的一次月会情景,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当主人公维勒先生看到他们能喝下如此大量茶水时,惊讶得目瞪口呆[9]。文中描写不仅表达了当时人们对于戒酒运动的高涨热情,而且肯定了茶叶在英国戒酒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四、小结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食品,也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部文化史、医学史和文学史。透过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的艺术、文化和文学等。茶叶从东方到西方,从中国到英国,经历了坎坎坷坷,犹如人生的成长过程,最终日渐成熟。在英国,茶最初是“药品”,随后上升到贵族的奢侈品,最后才成为必需品国民饮料,进而演变成当今风靡世界的红茶文化。这一过程虽然漫长但是却增添了英国历史、文化、社会等多方面河流中的美丽。
参考文献
[1]李荣林.茶叶传欧史话[J].农业考古,1992(2).
[2]陈文怀.欧非茶市及茶文化见闻[J].中国茶叶,2001(3).
[3]刘勤晋.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辜振丰.英国红茶文化的光与影[J].农业考古.1999(4).
[5]郝赛丽.英国人的饮茶风俗[J].中国茶叶.1998(6).
[6]周景洪.英国茶文化漫谈[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报.2007(6).
[7]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主体意识 自主学习
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学出来的。知识不让学生主动去感悟获取,问题不让学生自己去探讨解决,错误不让学生自己去反思总结,学生就会变得懒惰,习惯性地等待老师为他安排好一切,学习质量不会有质的飞跃。所以,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之路是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主体意识
历史教育家赵恒烈说:“学生学习历史的心理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符号型,以背诵为主,把历史知识停留在字句的记忆上,当被记忆的一组文字符号遗忘时,历史也就消失了;另一种是立体型,能够通过文字记载的历史去想象当年的人和事,对活灵活现的历史有鲜明的立体感。”历史无法重现在人们的眼前,教师如果只是简单直接地提问或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哪一页、哪一段,就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历史的心态也会变成了“符号型”,课堂上他们关注的也就是老师的笔记和课本上的重点,以“背多分”的方法应付考试。让历史变得活灵活现,让学生重返历史现场,学生学历史的心态才能转变为“立体型”。
老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就要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历史情境进行直接体验,使其由被动接受、被动思考到主动接受、主动思考,并且在体验中学会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历史思维。创设情境的形式与方法应多种多样。比如利用实物演示情境,我在讲解经济全球化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全球化与民族化的融合影响,特意去肯德基店买了一碗皮蛋瘦肉粥,让学生真切地看到中西饮食文化的融合;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在学习《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播放《七子之歌——澳门》;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讲《》时,我播放了《》的部分影像资料,这些形象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探索;再现历史情境,在学习《华盛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英国殖民统治对北美的压迫,我在一上课就宣布:“下月初的期中考试提前到明天早上进行,因为学校经费紧张,大家要交钱买试卷,一份试卷10元钱,交了钱才能考试。”学生一下子都懵了,纷纷说:“要交钱买试卷?学校乱收费啊!”看着学生群情激奋的样子,我说:“同学们都觉得试卷要收钱是很不合理的,对这样的现象大家都会抗议,其实刚才只不过和大家开了个玩笑,那我们想想一个民族长期压迫另外一个民族,在经济上牟取暴利的话,人民大众又会怎样呢?”接下来我向学生介绍了英国强行对北美征收印花税及其他的不合理的经济政策。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都能够体会北美人民愤怒的心情。
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做法是尊重学生的能力和想法,积极创设情境让他们有兴趣去触摸历史的脉搏,感知历史的魅力。
二、精设问题,诱发学生思考的主体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堂课的质量。
1.所提的问题要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能够深入思考的只是一部分,因此教师要注意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在讲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时,我在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后提出以下问题:美国独立距今多少年?其独立的标志是什么?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在课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
2.问题的提出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比如《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让学生集体回答了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后,再逐一地和学生探讨。先给学生出示“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提问:(1)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有哪些方面体现“制衡”原则?(2)美国权力很大,如何防止其专权?(3)1787年宪法的“分权制衡”原则除了宪法中的规定外,还在国家政治的哪一方面有所体现?这样提问是在学生大致了解1787年宪法内容的前提下,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权制衡”原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和能力。
3.设计趣味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趣问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问题,让学生代表相关的历史人物中,从历史人物的角度去思考。例如讲春秋战国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时,我提问:“如果一个人因赋税过重,生活困难,偷走了邻人的钱财。假如你们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派出的代表,面对窃贼,你们会主张如何处理?”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各家思想主张回答,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
善教者,必善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历史有趣,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合作学习,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老师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享有更多的学习自由,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去自主思考或者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当学生出现卡壳时,老师再充分发挥引路者的角色,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启发。
实践活动的形式多样化,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并写下所想所感;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整理文史资料;引导学生组织排练历史话剧、撰写历史小论文等。在实践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相互间取长补短,各抒己见,使得历史课堂不再是老师的独角戏,也不再是几个优等生的“独奏”。
我教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后,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分权制衡”原则的理解,让学生自己编排一个话剧。上课之前,我让几个学生扮演总统、国会议员、最高法院法官,就总统要求出兵增援阿富汗三家进行讨论。在这堂课上,作为老师的我更像一名观众,开心地欣赏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是这节课的主角。
适当地放手让学生主宰历史课,一方面学生因发挥主体地位而勃发出无限生机,体验到自己动手的乐趣的同时更了解历史。另一方面,在历史学习中进行分组合作与竞争,学生彼此之间就各自的体验、发现进行交流,有利于他们对学习策略的准确把握与高效应用,也有利于他们全面、深入地学习知识。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协作、交流的氛围和条件,提倡民主、友好的合作学习。
“教是为了不教”,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时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交到学生手里,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传统艺术现代化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论文下载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
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著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
论文摘要:我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引发了争论,中国艺术界只有立足当下,正确理解“现代性”,客观地对待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区别对待西方的现代科技文化与文化艺术。将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辩证、有机的结合起来,方能实现传统艺术真正的现代化。
前言
由于“现代性”的内涵是随着时代、地区、民族等因素而产生不同,所以我们要将这个概念运用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问题中时,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用辩证、发展的方法将西方的“现代性”与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民族性”的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艺术“现代性”的产生与发展
对于什么是“现代性”,福柯在其《什么是启蒙》中说:“我不知道我们是否可以把现代性想象成为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历史时期。所谓态度,我指的是与当代现实相联系的模式;一种有特定人民所作的资源的选择;最后,一种思想和感觉的方式,也是一种行为和举止的方式……”。因此,“现代性”实际上是一种超越、发展传统的行为或观念。黑格尔更认识到了现代性对于艺术的现实意义: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
l9世纪中后期至今的现代、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就是艺术家们自由的进行艺术创作,不停突破传统、进行各种艺术实验的表现。但是,二者所表现出的“现代性”含义又是有所不同的。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代性”与欧洲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动荡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工业革命导致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宗教神话思维被现代科技理性所取代。这种宗教整一性意识遭到彻底破坏,必然带来了全社会性的困惑、混乱和焦虑。艺术领域中先后出现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体主义以及表现主义、未来主义等各种我行我素的实验艺术,就是艺术家面对这种社会剧变所作出的反应。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以及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后,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完全淹没在现代科技文化的浪潮中,不再象19世纪的痛苦挣扎,通过回归自我来对抗科技压力,而是开始满心喜悦的享受了,后现代主义也就是因此现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与风靡,标志着统治西方200多年的“现代”世界观的危机,但实际上“后现代”又何尝不是一种新的“现代”观呢,它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传统更多更大的不同而已,他们是有着本质的联系的。因此,当我们借鉴西方的“现代性”观念时,必须用辨证和发展的眼光来看,而不可断章取义。
二、西方“现代性”的扩张
除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去看“现代性”,还要注意由于发展先后、经济基础不同、社会制度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东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强势和弱势之分。注意到这个因素,就不会迷失自我而盲目的被他人所左右。
发端于经济全球化的文化全球化,就是这么一个源自西方世界的强势文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不仅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也成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导;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扮演着弱势的角色,传统文化不得不面对着伴随经济全球化而来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猛烈冲击。“全球化”的美国文化被形象地概括为“三片”,即代表美国饮食文化的麦当劳“薯片”、代表着美国电影文化的好莱坞“大片”、代表美国信息文明的硅谷“芯片”。而在艺术领域,美国在二战后借助其霸权化的科技、经济、政治地位向满目疮痍的欧洲推广美国式艺术,先后树立起了滴洒抽象表现主义、集合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主义等符合美国意识形态需求的艺术流派,并使之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张到世界各地。在二战后3O年内,美国式艺术成为世界性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发展的风向标。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认为,相对于政治经济的硬力量,文化是一种软力量,但是它对社会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是持续不断的。英国学者汤林森更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殖民,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在全球的扩张。虽然汤林森说的看起来有点偏激,但是文化全球化传播的力度和强度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
因此,面对从西方蜂拥而来的现代、后现代艺术文化,作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又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成就的中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是相当重要的,既不要盲目崇拜,也不要妄自菲薄。
三、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
如何实现中同传统艺术的现代化,现在存在三种观点:一,立足于过去。赞同这种选择的人主张用“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部分”去“抵制随着改革开放而来的西方腐败的意识文明,保持民族固有的美德与自尊”。二,立足于未来。赞同这种选择的人,强调“中同画可以推向世界,为了世界性、历史性的需要,让世界接受中国画”,立足于现在。这批论者倾向于中国美术的现代化,面对严峻的现实,对传统进行深刻的反思。很明显,前两种观点不仅忽略了传统的实践性或延续性,把传统看作静止的、凝固着的东西,还属于狭隘的“文化民族主义”观,是不明智的,也是行不通的?而第三种观点是较为符合现实需要的,冈为它是以发展和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和解决我国艺术目前面临的问题。首先,我国艺术必须是要发展的,而来自外部的促动和营养是必不可少的素。比如,被中华民族视为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的“塔”这种建筑形式,其实是来自印度的舶来品,是随着佛教在东晋传人后才在中困遍地开花的。中世纪时期的伊斯兰围家之所以获得在科技文化上的巨大发展,是因为他们翻译了大量卉希罗的文化典籍,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是以这些著作作为启蒙和基奠的。现代的美国文化之所以能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除了其科技、经济高度发达的原因外,其本身的文化“杂合”性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此,并没有什么纯粹的文化可供民族主义膜拜;文化艺术的发展,除了在自身寻找发展规律外,寻求外来文化的帮助是不可避免的。其次,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时候,以何种态度对待随经济、科技、传媒浪潮奔袭而来所谓“强势文化”,是传统艺术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美同在世界上确实占有领先地位是科技文化,此,正如有史论家所说的“美国当代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技术的表现”在它的后现代艺术里,从集合主义、波普、超级现实主义、构成主义、大地主义、装置艺术以及广泛化的观念主义艺术,无不充斥了美国科技文化语境中的图像和技术产品,科技文化的产物成为艺术家创作的表现对象和手段以新奇体验代替审美,混迹于生活取代艺术的精英意识成为艺术的新内涵此,这种艺术已经完全脱离艺术的文化传统只是高度发达的科技、经济甚至政治的产物。以这种认识为前提,就不会将“非艺术化”的后现代艺术与发达的科技文化混为一谈,不会盲目的崇拜或反对外来的现当代文化一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对于我围经济科技发展有利的先进的科技文化可以全盘接受,而对不符合我闰发聪现实,与我周艺术传统形式或意识完全割裂的后现代芝术.就要小心谨慎,只能吸收其“合理内核”了。
除了纯艺术领域,在应朋艺术领域也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国本土文化识别特征的丧失、从西方传到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由于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及它本身所具备的易推广、易操作等的特性,使其在短短几十年内广泛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然而,这种“繁殖”迅速的现代艺术设计,却会因为他的标准化、可量化、科学化的特性却极容易使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艺术设计丧失殆尽。在现代艺术设计刚刚在欧洲推广的时代,莫里斯的新工艺美术运动就是欧洲传统手工艺在遭到几乎是灭顶之灾时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反抗。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正在重蹈覆辙,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已被许多开口包豪斯、后现代的现代设计师抛掷脑后,难怪一位日本设计师看过了浦东蔓延的摩天大楼后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没有现代设计!”。因此,在学习利用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时,不仅要看到它的优势,更要认识到他的局限:过于注重功能和形式而没有文化底蕴,放之各国皆准却而没有民族特色。这种统一的设计思路和模式将会使我们的现代文化完全失去中国的民族特色。只有采取双赢的结合战略,将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与我国的“民族性”相结合,将西方现代艺术思想和中国传统艺术有机的结合,才既能实现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又能保持了艺术的中国身份。将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注重功能、标准、量化的特点与我国传统设计中的注重感性、象征的审美特色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的现代化;认清西方现代、后现代艺术实际上是西方工业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物这个事实,就会知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不仅要吸收西方现代艺术思想,更要考虑到我国的当下社会发展阶段,更要考虑我国本身的艺术传统。只有这样,才既不会陷入设计领域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又不会失去艺术的中国身份。
关键词:樱花科技;交流活动;教育;变革与创新
离开日本,回到家乡。每每想到的那看似其貌不扬,又含蕴温雅的樱花,思绪总会回到2016年1月参加的中日青少年樱花科技交流活动,对于正在就读高二的我而言,这是第一次到日本,是第一次到海外参加科技交流,是第一次到hostfamily家寄宿…,无数个第一次让我无比激动。到了石川县,参观了金g大学和北陆先端科技大学,在泉邱高中和中能登町中学进行了技术交流,聆听了Actree株式会社,汇宝产业株式会社,涩谷工业三家企业对技术创新、发展理念、节能环保的讲解,领略了兼六园、金g城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传承风格。这次学习受益匪浅,让我初略体会到了一个与樱花息息相关的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尖端科技、学校教育,感受到变革与创新带来的无穷活力。
一、街道整洁交通便捷
来到日本,我本以为应是高楼耸立,大城市的气息无比浓厚。但是来到金g市我发现这里没有过多的高楼,有的只是平楼矮房,和成都的高楼大厦相比似乎相形见绌。但令我耳目一新的是,日本宽敞整洁的车道,交通顺畅,没有像我们的大城市那样比比皆是的塞车。就是这样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在市政建设设计初期就做出完整规划。完美规划和干净的环境不仅仅靠一群默默工作付出的设计工程师和环保工人,更是靠每一个人。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体现出了国民的素质。
二、文化特色传承创新
同样,令我赞叹的还有日本的饮食文化,“纳豆”、“酸梅”、“烤鱼”都是因战争时期物质贫穷而盛行的食物,流传到今天已经成为了日本人必不可少的食物。这些传承体现了他们的节俭,共同的价值观让我倍感亲切,不忘记曾经的艰苦才会有未来的美好。
对于“兼六园”与“金g城”,我依然记忆犹新。参观完兼六园后,我们对其优美的景色赞叹不已。园内松、枫、梅、樱等树木,兰、菊、燕子花、草坪等花卉,加上亭、台、楼、阁等建筑使得“宏大、幽邃、人力、苍古、水泉、眺望”这“兼六”名副其实,是典型的日本传统式自然风景庭园,经历代藩主修建而形成今天的风貌的。并且园长先生还特意告诉我们,春天这里是樱花的世界。说到金g城,就更得赞叹日本人对于传统文化建筑孜孜不断的追求,金泽城始建于1583年,据介绍鼎盛期还有本丸、二丸、三丸,由于数次天灾几乎烧毁大部分城池,历代的维修和重建都在不断地融入当时的理念,所以现在的石川门、菱橹、五十间长屋无不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金g城可以说是一部活的石川建筑史书,如果有机会,我会作为旅游者,再次用心来细细品味这些流传下来的加贺时代房屋、街景和稻草包裹土墙,去聆听这古老石川门的诉说,但我相信这门的背后就是金g城的昨天…。
三、注重能力科研超前
在“泉丘高校”我们感受到了日本高中生活,早上8点上课,下午4点放学,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我们参与的第一堂课是英语课,中日同学共分了九个小组,每个组一个中国学生,6个日本学生,日本同学每人都准备了自己的话题。英文是我们唯一共同语言,相对他们英语口语和我们在出发前充分的准备,我们的介绍还是显得更加流畅。第二堂课是数学课,日本老师让我们每人做一道函数图像的题,这是关于富士山数学模型的题,数学老师说他属虎,解出的六个函数图像连起来便是一只老虎,枯燥的数学模型课在这里显得生动有趣,寓教于乐。最后一堂是创新实验课,这是我们不曾经历过的,三个中国的同学与四个日本的同学合作,去做一个物理势能联动装置。我想的是将所有的器材先写出来,再来组合,看能用哪些联动装置。但日本同学迅速摆弄器材搭起了一个很高的架台,我们发现的确是这样的,他们的动手能力显然比我们好,在许多问题的处理上他们更加合理。
经过了这三堂课,我们可谓受益匪浅,日本高中更令我羡慕不已,丰富的课余活动,精彩的课堂教学,对他们的动手能力我们只能说叹而观止、相形见绌,对他们创新思维方式我们也算耳目一新、深受启迪。因为我们的高中更偏重于理论知识和应对各类考题。与泉邱高中高二学生的技术交流中我们显得有点笨手笨脚,这警戒了我们应注重实践而不是停留在课本和备考上。
日本的大学也令我向往,在金g大学听了对新能源介绍和对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如何解决好后续的四个问题给我也种下了科研的种子,一是如何控制成本,二是怎样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三是如何选择更加适合的材料,四是环保问题如何解决。
北陆先端科技大学的硬件设施那就更高端了。我们参观了透过型电子显微镜,这种显微镜利用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发射电子束,并把电子束变细,射到被观察物体上,在电脑上成像,可以观察半径0.08纳米(原子半径约0.1纳米)及以上的东西,属世界领先。还有最大频率为800兆赫兹用于观察蛋白质的核磁共振机器,同样是世界领先的实验室装备。这些实验设备上属于学校,任何学生,教授或团体都可以随意使用,从而提高了他们研究的权威性和学术性,因此他们论文多见诸于如英国的《自然》这类的世界顶尖的学术性期刊。
无论是金g大学还是北陆先端科技大学,拥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尖端的科研课题以及优秀的研究小组、一流的导师团队对我们这群还在国内拼命准备高考,准备选择专业志愿的学生无疑充满诱惑的,对这些闻所未闻的高大上科研课题,对这些见所未见的高精尖装备充满好奇和向往,如果有机会我会很乐意到日本感受大学学习和科研的氛围。
四、节能政府人性化管理
我认为石川县的政府大楼也是石川县的一种代表。我们来到石川县县政府参观,受到了石川县副知事的亲切接待。不得不承认,石川县政府办公楼空调与大多数的商场,私人公司相比显得更节能。我们与石川县副知事亲切交流,交换了礼物,对他们的周到安排表达了感谢。接着,参观石川县政府楼,石川县议会厅显得庄重大气,其建筑风格,蕴含了江户时代一度繁荣的加贺特色文化,体现了现代与传统结合。更让我敬佩的一点是日本无论在哪方面都充满了人性化,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问题,比如其发言台的两边有斜坡,以助于使用轮椅的人上下,发言席也可根据发言人身高自动升降,在后面的听众席上,准备了助听器,这些的细节,无一不体现了其人性化设计。议会是面向广大的市民的,只要是初中生以上的都可以来旁听,而且在会议过程中也直播,副知事先生的讲解让我们对石川的政府有了更多的了解。
五、理念领先技术一流
这次参观的日本Actree株式会社,汇宝产业株式会社,涩谷工业三家优秀的企业,他们提出做世界最干净的工厂体现环境至上而不是利益至上理念,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这几家公司所共有的特点就是热情,诚信。秉承顾客至上的理念使得他们不断去创新,不断去挑战,这三家企业不论是焚烧炉、汽车分解还是灌装技术,都有处于世界领先的技术,三家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给我生动的诠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六、结论
交流学习是短暂的,正如樱花盛开是短暂,总是在开得美轮美奂的时候戛然而止,但却令人难以忘怀,这就是“樱花情结”。我的高中时代能参与这次樱花科技交流,留给我的是终身的记忆和美好的回忆以及无限的思考。日本浓郁的科技氛围和科研精神已经震撼了我,也必将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们。
参考文献:
[1]陈磊,康晓菲.日本庭园建筑中的文学缩影[J].安微文学,2014(1).
[2]滨岸健一.日本园林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08.
【关键词】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络公开课;教学录像;比较研究
一、引言
全球大学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运动始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的“开放课件”(OCW)计划,计划将该学院的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随后,耶鲁、哈佛、牛津、剑桥、英国开放大学等世界名校纷纷加入。由于语言障碍,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开始并未受到中国学习者的重视,在中国开放教育资源联合体(ChinaOpenResourcesforEducation,CORE)的努力下,2010年底,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 CD与字幕组“人人影视”介入,前者提供课程资源和平台,后者负责将课程的英文字幕翻译成中文。2010年11月,网易公开课启动,整合了麻省理工、哈佛、牛津、耶鲁、剑桥等国外名校的网络视频,2011年1月,网易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视频公开课火速成为各大网站搜索热点、各大论坛讨论的焦点,利用这些网络视频资源学习的“淘课族”也悄然出现。国外网络公开课的盛行给国内传统高校课堂带来的冲击不言而喻,促使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做出反应,2011年3月,复旦大学与网易合作启动网络公开课,2011年5月,教育部正式启动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同年9月,国内多所高校首批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在爱课程网(http//)、中国网络电视台和网易上推出,几天内就获得数千名网友的点击和热议。2012年2月8同,高教司了《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决定在“985工程”高校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将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学校范围扩大至“211工程”高校及少量具有鲜明学科特色优势的高校,计划“十二五”期间将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首期建设100门,2012—2015年建设900门。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仍在进行当中,目前只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而“好不好”还需要长期建设。将精品视频公开课与国外网络公开课进行比较研究,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框架
论文拟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网易上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录像进行调查研究并做比较分析,研究框架的设计基于两个方面:第一是依据相关政策文件的规定,比如《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中规定精品课程网站提供至少3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技术标准》对录像环境、音频素材采集的技术要求、视频素材采集的技术标准和视频上网标准进行了规定。为配合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教育部2011年12月颁布了《视频公开课拍摄标准》,2012年2月将其修改为《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教学录像的时长、录制场地、课程形式、录制方式及设备、片头与片尾、技术指标、视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和外挂唱词文件等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二是分析有关学者研究的视角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精品视频公开课教学方法、内容设置、课程选题、拍摄与后期制作技术、支持服务等方面。依据以上两点结合网络课程的基本特点设计本调查的研究框架,其中一级指标有3个,分别是教学录像基本情况、教学活动和摄制技术,并分解出12个二级指标进行具体观察,研究框架见图1。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对爱课程网。中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和网易公开课:上的国外网络公开课进行浏览、学习,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4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30门国外网络公开课,这些课程的链接均有效。
1 基本情况
(1)教学录像的数量及分布
由于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有些课程的教学录像正在陆续上传中,抛开未上传的教学录像不计,平均每门7.46个教学录像。国外网络公开课平均每门28.3个教学录像。
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教学录像分布相对集中,最多15个,最少3分。《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通知》规定每门课程至少5讲,有43.90%的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有3-5个教学录像,10个以上的只占17.07%。国外网络公开课中,教学录像最多的是密歇根州公开课《平面设计》,有119个教学录像,教学录像数量主要分布在10-30个之间,见表1。
(2)共享性
视频公开课具备较强的公开性和共享性。在国外,网络公开课全部课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意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使用。网络公开课中的教学录像可通过在线播放和下载两种方式供用户使用,在线播放比较方便,但需要线上观看,共享性受到限制。下载能够支持线下学习,有较大的用户需求。调查显示,精品视频公开课所有教学录像只能在线播放不能下载,且没有提供课程相关材料,共享性较差。国外网络公开课所有教学录像均能在线播放和下载,共享性强,见表2。
2 教学活动
(1)课程选题
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定位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其受众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包括社会公众,因此,精品视频公开课选题的特点是融知识于生活、艺术与基础科学之中。弱化知识的深度,强化科普性、通俗性和趣味性。由于通识类课程受众面广,所以前期建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多为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类课程,特别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受网友关注与追捧的也足这类通识类课程,比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姚小玲老师主讲的《演讲与口才》、湖南大学袁涤非老师主讲的《现代礼仪》以及浙江大学董平老师主讲的《王阳明心学》等。中外网络公开课选题比较见表3,可见,精品视频公开课中通识类课程所占比重较大。
(2)内容设置
精品视频公开课抛开了教案、讲稿、电子课件、参考资料和在线讨论等一系列教学支架,课程形式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教学内容的设计成为一门公开课成败的关键。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一般都是直入主题,没有对课程性质和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国外网络公开课上的主讲教师都会在第一节课上花大约20分钟的时间介绍课程开设的目的、会以怎样的形式上课、作业布置以及如何进行考试等。精品视频公开课要求每一讲为一个专题,专题内容尽量独立,又要保证整个课程的系列性、逻辑性和完整性。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基本上都能达到上述要求,但由于教学录像数量不多,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比如在武汉大学赵林老师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中,李筱彤等网友就指出“很期待老师继续上传后面的古罗马和基督教文化,上传一个完整的课程,现在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只有开头”。在华南理工大学许勇老师主讲的《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杨俊山等网友都表示“视频有点少,希望能多出一些”。国外网络公开课并不是集中录制的,而是建立在正常的课程教学之上。按照学期的课程进度进行拍摄制作的。所以课程内容显得更加完整、丰富,更加全面。
(3)教学方法
精品视频公开课致力于展示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因此精品视频公开课要关注教学方法的设计。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外网络公开课大多采用讲授法。同样采用讲授法,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教师强调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注重讲解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显得沉闷、没有生气。在国外网络公开课中,特别是受到网友关注和热捧的公开课,比如哈佛大学TalBen Shahar主讲的幸福课、哈佛大学Michael J.Sandel主讲的“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耶鲁大学Paul Bloom主讲的《心理学导论》以及耶鲁大学Shelly Kagan主讲的“哲学一死亡”课,课堂教学非常灵活,在讲课中或通过最近发生的事引入课堂、或以幽默而风趣的聊天形式进行授课、或采用苏格拉底“产婆术”的教学方式,开篇抛出两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授课过程中经常能够听到学生会心笑声,课堂开放、自由且气氛活跃。
(4)师生互动
教育是师生交流的过程,交互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特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质量。精品视频公开课应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师生对问题的讨论,教师对学生的接受、提出意见等。调查发现,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有82.93%的教学录像没有交互,只有少数课程安排了交互环节,比如暨南大学张世君主讲的“红楼梦的艺术空间”中,教师会在课程结束前留一些时间回答学生的提问。北京师范大学于丹老师主讲的“千古名月”中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也会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国外网络公开课中,几乎所有的课程都注重师生交互,教师习惯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程,在讲授过程中采用开放、思辨的问题,有时即使没有让学生回答问题,但是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沉浸在课堂之中。
(5)支持服务
“淘课族”利用网络公开课资源进行学习,学习者和教师处于时空分离的状态,其实质是一种远程学习,学习者面临更多的学习困难。这些困难不仅包括学习上的,而且还有技术上的和情感上的等,比如,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疑惑需要得到解答,学习者在线学习遇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帮助以及中国学生特有的对教师以及学习同伴的依恋等。精品视频公开课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没有其他资源支撑,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很难从别处获得帮助。比如,有网友在课程讨论区中提出对某个问题的疑惑,但没有人回帖帮他解决这个疑惑:有的网友发帖说视频不能在线观看,希望获得帮助,也没有人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国外网络公开课除了提供教学录像的下载外,很多课程特别是理工科类课程都提供课件下载,比如哈佛大学David J.Malan主讲的《计算机科学cs50》,耶鲁大学PaulBloom主讲的《心理学导论》,斯坦福大学Alan Cannistraro主讲的“iPhone开发教程(2010年冬)”都提供课件下载。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精品视频公开课讨论区中鲜有网友参与讨论,即使有个别网友发帖,但大多是非学术性内容,主要是对课程的评价。国外网络公开课中参加讨论的网友较多,而且学术性贴较多,很多网友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比较深入。
3 摄制技术
(1)教学环境
《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对视频公开课录制场地、光线等环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网络公开课教学录像的教学环境有三类,第一类是演播室或礼堂,光线均匀、亮度适中,多媒体演示较为清晰,录制的效果最好。第二类是经过布置的普通教室,比如对普通教室黑板、讲台和墙面进行布置,安装窗帘,录制效果较好。第三类是普通教室,光线不均匀,多媒体演示不清晰,特别是学生镜头容易出现逆光等现象等,效果较差。调查发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教学录像大多在演播室或礼堂录制,保证了画面质量,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教学录像录制在三类教学环境上分布比较均匀,见表4。
(2)画面清晰度
画面清晰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讲解画面的清晰度,二是多媒体演示画面的清晰度。由于视频所占空间大,要实现网上传输必须对视频进行压缩,这就降低了教学录像的清晰度,特别是多媒体演示画面,如果在讲解画面中包含多媒体演示画面,那么很难保证多媒体演示画面能清晰展现。精品视频公开课对视频技术指标做了明确规定,保证讲解画面清晰度。在制作的过程中,各校都将多媒体演示通过截图的形式展现,将多媒体演示画面从讲解画面中独立出来,保证了多媒体演示画面的清晰度。另外,精品视频公开课提供了三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清晰度最高,对网速要求较高,如果网速跟不上可选择线路2或线路3。国外网络公开课中的教学录像讲解画面和多媒体演示画面清晰度都一般。
(3)声音清晰度
精品视频公开课不以图像作为主要展示对象,声音才是呈现教学信息的主要渠道,《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对教学录像的声音做了具体的规定。调查表明,精品视频公开课中的声音都比较清晰,偶尔有几部教学录像有少量噪音,但仍能听清,而且加上字幕,不会影响观众理解。国外网络公开课是英语授课,配有中英文字幕,即使有些视频有噪音也不影响观众理解,但观看字幕影响观众理解速度。
(4)拍摄技术
中外网络公开课中的所有教学录像色彩还原较好,未出现偏色,且镜头切换过程中未出现色彩的跳跃。教学录像采用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应该具备电视特点,能够吸引观众观看,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在拍摄中应采用多机位拍摄。《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明确提出“采用3个机位以上进行拍摄”。调查结果表明,精品视频公开课以及国外网络公开课基本上都是使用2个以上机位拍摄的。
(5)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是将拍摄的素材进行剪辑,删除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并具各一定的艺术效果,符合观众的视觉心理。因此,一部好的教学录像必须进行后期制作。《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对片头、剪辑和字幕等做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多媒体演示画面做了截图处理,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后期制作比较精良。国外网络公开课中的多媒体演示内容大多做了截图处理,有些课程则充分利用电视手段进行展示,比如圣母大学的“你会为什么而奋斗?”完全采取纪录片形式对不同的人进行采访。新西兰国立南方理工学院《英语强化课程1》在讲解过程中加入了大量情境剧,强化英语的实践应用。
四、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后续建设的建议
我国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前期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促进高校加强优质资源建设。目前只建设成20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距离“十二五”末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后续建设要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设质量,提升社会公众科学文化素养,增强高校社会服务功能。
1 适时转变选题类型
前期建设的精品视频公开课的选题多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类的课程,内容为课程中的某个专题。由于精品视频公开课面向社会公众,这类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通识类课程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学习起来也较为轻松,这有利于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传播。专题短小,灵活性强,便于短期内集中建设。随着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深入,课程的选题应当适时地实现两个转变:(1)与国外网络公开课相比,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中通识类课程比重过多,所以后期建设应该从通识类课程转向普通课程或专业课程,这需要教师在讲解专业的学术问题时做到科学性和通俗化、趣味性的完美结合。(2)从专题转向课程或讲座,课程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能让学生的学习更系统。讲座内容精炼,选题前沿,观点突出,形式活泼,能够满足较多人的需求。
2 转变观念,增强共享
国外有开放办学的传统,免费将全部的课程资料如教学录像、教学大纲、课堂笔记、电子课件等放在网上,任人分享。在我国,精品视频公开课这种形式还存在观念上的障碍,首先是如何看待精品视频公开课存在价值的问题,实际上,教师通过视频公开课可以积累声望,学校也可以借此提高影响力,正如耶鲁大学公开课程中主讲心理学的保罗·布鲁姆所说,视频公开课是耶鲁建立“世界学术霸权”的大计,是大学服务社会、传播知识、引领思想和价值导向的体现。其次,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半直接置于全国甚至全世界同行的评价和比较之中,很多教师对此比较陌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3 突出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效果
第一,加强内容设计。精品视频公开课和普通课堂教学不一样,它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些学习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学习经历,精品视频公开课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这就需要课程内容设计者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学习内容的设计。
第二,调整授课方式,增强师生交互。精品视频公丌课采用单一视频形式,整个教学过程不可避免地会以教师控制为主,但这不意味着在整个授课过程中都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听讲,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如果调整授课方式。讲授课也能非常精彩。首先,教师可以凭借个性和人格魅力吸引观众的目光,比如耶鲁大学死亡课的主讲Shelly Kagen教授,面容清瘦,盘腿坐在讲桌上侃侃而谈。在精品视频公开课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具有个性和个人魅力的老师。比如“中华饮食文化”的主讲赵荣光老师,身穿长衫,满头银发,戴着一副眼镜,一个讲台,一块黑板,行云流水的粉笔字,讲解中引经据典,让人耳目一新。还有“千古名月”的主讲于丹老师,丰富而优美的语言,给人以美的意境。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语言技巧吸引观众,比如幽默的语言,交互式的对话风格,在教学中通过开放而思辨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对知识内容形成深层次的理解。
4 组建专业团队,打造精品工程
精品视频公开课要真正成为“精品”必须组建号业团队,群策群力,发挥各自优势。当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有两个相互独立的团队,一是课程团队,主要负责上课,另一个是制作团队,主要负责摄像和后期编辑。两个团队往往互相不了解,课程团队不熟悉电视的特点和工作方式,制作团队也不了解课程团队的意图,给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专业团队要包括学科专家、教学专家,主讲教师和录制人员,在录制前需要相互沟通。当前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主讲多为国家精品课程或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这些教师有着较高的学术造诣,但不一定是能够把课讲得最精彩的人。他们可以作为学科专家对课程内容进行指导,起着编剧的作用。教学专家进行教学的设计,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起着导演的作用。主讲教师是演员,他们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上有自己的特色,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录制人员按照《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标准》进行拍摄和制作,能够根据学科专家和教学专家的意图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并用电视手段对教学内容作补充。
5 关注受众需求,建立支持服务体系
“淘课族”利用精品视频公开课进行学习与在校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很难从身边人群中获得帮助,如果不及时地给予解决,会导致学生无法继续学习。精品视频公开课倡导“优质教育资源、优秀教学团队、卓越教学方法”,但对服务却关注较少。精品视频公开课除了强调课程建设还要关注受众需求,建立支持服务体系。可为每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立一个资源型学习网站,主讲教师可将教学大纲、电子课件、案例、参考文献等与课程一起公开,并设立讨论区,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在网上答疑,学习者也可以用这个平台进行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交换学习心得,这样能够保持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