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时间:2022-06-27 14:07: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小学生感恩教育

第1篇

于丹《中小学生感恩教育》观后感500字

今天,我在河北少儿科教频道观看了于丹老师主讲的小学生《感恩教育》讲座。

于丹老师主要讲了三个主题:一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二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正确引导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三是如何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信以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她在第一个主题中讲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孩喜欢在一棵大树下玩,他每天都来,可有一天,小孩愁容满面地对大树说:“你看别的孩子都上学了,每天都有好玩的玩具,可我没有”。大树说:“你把我结的果子摘了去卖,你就有玩具了。”以后,孩子只有秋天才会来大树下。过了几年,小孩成了青年,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有房子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的树枝砍了做房子。”又过了多年,青年成了中年人,他对大树说:“别人都漂洋过海了,可我没有。”大树说:“你可以把我的树干砍了做独木舟。”中年把独木舟推进海里走了。渐渐的中年长出了一根根白发,他来到树桩前,树桩问他:“我已经是一个没有用的树桩了,你也不会理我了!”这个人说:“不,我会一直陪你晒太阳。”

这正是父母完成了对孩子一生的成全。在我们的一生中无私而又不求回报的养育着我们。孝为德之本,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勇敢承担爱与责任。

看完讲座,我对我的人生有了新的思考,要想成才必先成人!

二年级二班 彭逸飞

12月5日

第2篇

关键词:中小学;感恩教育;完善措施

感恩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蕴含了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家园、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优良的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常怀感激之情,并能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感恩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有一颗感恩的心,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中小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意识,让学生具备健全的人格和一颗勇于承担责任的心[1]。

一、感恩教育的内容

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必须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重点,让学生对感恩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因此加强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要充分的结合和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让学生在理解感恩的基础之上去认知和感受感恩教育,中小学生只有具备了感恩的意识才能真正的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义务[2]。感恩教育不同于文化课程,它的内容不需要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对中小学生的感恩教育要能够融入到现实的生活当中,将这些感恩的知识转变为道德品质的体现和生活,只有将感恩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的达到感恩教育的目的。

二、中小学感恩教育缺失的具体表现

1、缺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意识的概念是人们因为感激他人对自己布施的恩惠想要设法报答的一种心理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的行为规范,作为一种基本道德被所有文化所认可。中小学生的感恩意识主要表现在其能够认识到人们、社会、环境等方面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并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回报的意识。

2、缺乏培养学生的感恩体验。传统的教育课堂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说教式的教学模式,课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老师一个人用演讲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无法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也没有机会阐述自己领悟到的知识,因此造成了现在中小学课堂上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发言和表现。学校只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简单的感恩知识教育,没有通过实践让学生得到真实的体验,因此即使学生对感恩知识有了深入的体会和了解,最终也得不到满意的效果。

3、缺乏培养学生的感恩表达。感恩表达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它是将自己所体会的恩惠经过自己的情感转化,进而对他人回报。这种行为的表达完全出于自愿并且是发自内心的。但是从过去的感恩表达形式来看,学校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合理的感恩活动,无法从心灵上唤起学生对感恩的表达欲望。例如:感恩主体征文多偏向于知识性,活动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习到的依然是感恩的概念。

三、中小学完善感恩教育的措施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中小学在感恩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做出及时的改进和完善,老师和学校作为中小学实施感恩教育的主体必须将感恩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让感恩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上起到应有的作用[3]。

1、让感恩教育回归生活。那些发生在遥远时代的感恩事例和需要记忆的大道理虽然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能够起到一些帮助作用,但是其严重的脱离了现实的生活内容,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要求。现在学校需要从生活中寻找一条教育途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关注学生现阶段的生活需求,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体验感恩的人和事,老师可以将身边的感恩事件和信息作为教材,将积累的能够打动学生的事件融入到课堂当中,并与其他各方面的教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课堂上结合生活来解读感恩的内涵和意蕴,让感恩教育对学生来说不再是那么遥远而抽象的名词。老师要特别注意那些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懂得感谢他人和那些在周记当中对父母的关爱和养育有感恩情怀的学生,可以将他们的事例和文字与同学们分享,给那些对感恩已经有所体会和有所表达的学生以鼓励,让他们形成鲜明的榜样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学。

2、在课堂创设感恩情境。新课改明确规定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在感恩教育的课堂中要能够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真是的感受,而课堂设置感恩情境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老师作为引导者要将学生引入到一个模拟的感恩情境当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直观的感受和领悟感恩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进而体验感动生命的过程。学生作为体验者要积极的感恩情境创设活动,通过这样一些具体的情境是学生和老师共同体验了感恩的旅程,记忆这种美好的经历进而对感恩有了更深的认识。

3、加强感恩表达训练。感恩表达式学生在识恩、知恩之后的行为方式,无论感恩课堂的教育时多么的精彩与贴切,学生在学习和体会之后最终依然需要通过自己的方式将感恩表达出来。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国人那种含蓄、不善表达的传统意识以创造性的力量诱导出来,从根本上唤醒中小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老师要根据不同学生构建多种多样的课程体系,建立灵活多样的感恩教学制度,为学生设置自由选择和自由发展的教学生活场景,除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感恩表达之外还要让学生将表达运用到生活中,慢慢的培养中小学生在感恩表达方面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杜海平.中小学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塑[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02):42-45.

[2]邵珠玲.感恩教育时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J].现代教育科学,2011,(02):31-34

[3]朱颖.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途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0,(03):108-111

第3篇

关键词:国学经典 传统教育 陶冶品格 提高素质

国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承载着道德伦理观、人生价值观,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是数千年来先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培养他们树立牢固的核心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素质。加强对传统经典文化的认识与学习,对提高我们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启迪智慧、陶冶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思想理念和行为方式,从根本上教育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健康成长具有深远意义。

一、有利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国学经典的诵读不仅能培养中小学生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而且会感受到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古代童蒙读物最有代表性的《三字经》,其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历史、地理、天文、传统医学、常识、艺术等方面,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引经据典、家喻户晓,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这些传统文化中耳熟能详的经典,很容易激发中小学生研读兴趣,提高鉴赏力和记忆力。中小学时期的记忆力是人生中的旺盛期,一个好的记忆力,不仅能让学习变得轻松,体会到快乐,更能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诵读国学经典,亲近国学精粹,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会提升我们中小学生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对于我们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

二、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学经典对于帮助中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都有极大裨益。“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中华文化的许多经典言论和思想流传至今,在道德修养、待人处事、修身治学等方面都有生动而独到的论述。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个体,中小学生应树立学习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和自尊意识,深刻理解内涵,尤其是理解“修身”、“立德”等传统道德文化,在“承袭中创新”,潜移默化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处事习惯,“化”于日常学习、生活,提升自身内在修养。

中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所在的学校将国学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特色来抓,开展了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旨在让我们从小“懂孝道,学做人,会做事”,取得了良好效果。如开展“父母给我的爱”、“小小红花献给助我人”、“践行弟子规,感恩父母心”主题队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孝心、责任心和感恩之心,各中队准备素材,队员们自编自导,有童谣,有歌曲,有快板,有小品,有三句半……形式多样,内容新颖,各具特色,队员们在热闹丰富、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通过队会,同学们都真正地行动起来,在家里给爸爸洗脚,帮妈妈捶背,吃完饭帮妈妈收拾餐具、刷碗、周末在家做家务……学校少先队号召同学们把这些行动长期坚持下去,不让感恩成为只挂在嘴上的说辞,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实际行动感恩和回报父母师长。

三、有利于拓宽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国学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国学精粹,为今后一生铺垫正确的道德基础,厚积人文底蕴,激发民族精神,存留下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播撒民族文化的种子。

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这些教材中能学到许多语、数书本或资料中找不到的知识。一是了解了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如: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有“昔孟母,择邻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二是了解中国古代许多书籍。如:“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彀梁”、“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等。三是了解了中国历朝历代。如:“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等。四是熟识了勤学苦读,终成大业的学子。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五是了解到古代中国医学与养生的知识,让学生知道人应顺自然四季的变化,才能有强健的体魄,生生不息。这些知识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成为其一生高远见识、优美人格的源头活水。

四、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荣辱观

中小学生通过国学教育,接受国学经典的熏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有利于"育人德为先"的养成教育,让他们有一个远大的崇高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

曾几何时,我国的文化教育一直都是以圣贤的经典为基准,就是在元朝与清朝时,外族入主中原时,这种教育方法也不曾被改变。《论语》国学经典中蕴藏着我国几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我国能成为世界上一个文化绵延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也是因为国学文化一直贯穿于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历程。这种以国学为基础的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巨人与治国能臣。

中小学生时刻生活在浓浓的国学氛围中,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国学文化的熏陶,把倡导国学教育作为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现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其实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

五、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

国学的主体内容与现代文明是一致的,特别是“书”、“五经”等经典,里面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如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儒家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神,“厚德载物”、“知义明耻”、“和为贵”的思想;屈原的爱国思想、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胸怀; 还有“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孟子“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有“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有“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有与人为善、诚实笃信、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的修身之道;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这些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国学精粹,是全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遗产,仍是当今社会塑造人性品格的起码道德要求,是健康人的基本素质。这些都是现代文明所应提倡的。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有利于提升人格人品,丰富素质教育

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作用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2]苏海英.如何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 [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1) 

[3]许中伟.缓解农村中小学艺术师资紧缺矛盾之我见[j].艺术教育,2007(02) 

第5篇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课改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反映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中小学生素质是指学生在学业和非学业领域多方面的发展状况,是学生能力与个性品质、特长与个性潜能的体现,是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了记录、分析、衡量中小学生多个侧面的发展状况,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中小学在综合评价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以来,中小学都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个别学校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大多数教师认为,大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综评”结果也一定好。这根本不是“综评”的本来意义,这对于优秀者的成长很不利,久而久之,容易使其养成唯我独尊、自私自利的性格。

而且他们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即便犯错误也是偶然,是可以原谅的,这种迁就学习优秀者的表现,无疑是一种固有的教育思想偏见。可见,在教师眼中,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的都无所谓。学校基本上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近视眼的学生逐渐增多,缺少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不懂得感恩,与父母对着干似乎成了家常便饭,这些行为让父母感到很无奈。

综上所述,学校必须认真思考与积极改进。不断探索有效、可操作、符合学校实情的综合素质评价方法。

二、改进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措施

1.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纳入年末教师岗位责任制当中。首先要成立一个评价小组,小组成员要精心选拔,要有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意识,成员可由校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组成,校长负总责起监督作用。

2.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在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认真开展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而不要把此项工作当成一种负担。

3.要严格按照程序评价即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班级评价、学校评价小组审定,不能弄虚作假。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以学生日常表现和学习状况为依据,参考学生“自我陈述”,吸取学生、家长、教师的反馈意见,杜绝以光彩的一面掩盖其问题。评价结束后撰写综合性评语,并将结果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学生本人及监护人,对评价结果优秀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公示板上公布。

4.为了保障评价的公平、公正性,学校必须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建立评价诚信制度,凡提供虚假材料或不按程序操作的,一律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6篇

灾疫危害着地球上的宝贵生命,破坏了自然界的秩序,也日益消解着人类生存的安全和稳定性机制。在灾疫这一特定的时空场所里,义利关系、群己关系等涉及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道德感召等伦理取向的问题,以一种更为集中和极端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全社会应该形成倡导与重视灾疫伦理的共识,政府部门当将灾疫伦理的宣教纳入日常政务,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必须将灾疫伦理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切实有效地开展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和实践活动。

一、灾疫伦理与灾疫伦理教育

1.灾疫伦理的概念

灾疫,就是灾害和疫情,主要指涉两类事物:一是自然灾害,二是病疫。前者如洪水、地震、泥石流、飓风、海啸和火山爆发等,是直接威胁到地球生命安全并造成人类社会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自然现象;后者如各种突发性人畜流行性疾病,其广泛传播可引发连环性的社会灾难。

近些年,全球范围内的频发的灾疫警醒人们检讨自身的行为,并重新从伦理视角审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灾疫之所以能够成为生命伦理学语境中的概念,关键在于:其一,今天人类承受的各种灾难,其实都与人类行为直接相关,因而,其治本之策应该是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自己的存在观和生存方式[1]。其二,人以外的物种只能消极避难,而人类却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积极面对灾害;其他种群的个体在灾害面前大多自顾奔命,而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却能够共渡难关甚至作出自我牺牲[2]。这说明人类与其他物种存在着伦理道德的差异。

2003年,孙慕义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创建灾疫伦理学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使命。”“灾疫伦理学是有关突发严重疫情的伦理问题、伦理关系、应对由疫情引发的公共卫生政策以及各项制度的伦理学原则研究的生命伦理学分支学科。”[3]笔者认为,灾疫伦理的内涵应包括灾疫预防伦理、灾疫救治伦理和灾疫重建伦理等三个方面。灾疫伦理就是倡导以科学的姿态直面客观事实,致力于消除当代存在的风险,引导人类求取理性生存之道,实现生命福宁。灾疫伦理,实质上就是要对频繁爆发的灾疫现象进行伦理检讨,并在此基础上对灾疫防治进行伦理考量。

2.灾疫伦理教育的内涵

2008年汶川地震后,推行灾害教育的呼声日高,但公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仍然较为淡薄,防灾素养偏低。目前,我国灾害教育尚存在感性多于理性、研究视野不够宽广、灾害教育实践大多为应景之需、缺乏科学设计的教育课程等问题[4]。

灾疫伦理教育不同于灾害(灾疫)教育。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以培养公民灾害意识、防灾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灾疫伦理教育是以灾疫为主题而展开的伦理教育,它是以灾疫本身为材料、为素材、为内容而展开的一项专门化的全民性伦理教育,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

灾疫伦理教育需要引导全民了解灾疫、认识灾疫,具备灾疫预警、灾疫救助、灾疫后重建等方面的专门知识。涉及灾疫伦理知识教育,但灾疫伦理知识教育仅是灾疫伦理教育的起步,最重要、更根本的任务是对全民进行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实质上,灾疫伦理教育就是人类的存在选择教育,它最终落实在如何对待自然和以怎样的方式生存的选择教育上来[5]。可见,对学生进行灾疫伦理教育是中小学校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必须重视的时代课题。

二、我国中小学生灾疫伦理教育的缺位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活动,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6]。教育的本质是培养真正的人,不是仅仅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为根本宗旨,而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整全的人。教育基于生命,生命融入教育,教育是生命的诗意“栖息地”。换言之,教育是建立在每个个体生命基础之上完善人的生命的一个复杂过程。因此,中小学教育中必须有生命(灾疫)伦理教育的在场。

然而,我国现实的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无论是从教育的价值取向,还是从相应的教育实践来审视,不难发现,都缺乏对生命自身的关注,表现出对生命个体的漠视与异化,以致善待自然、尊爱生命、敬畏生命和感恩生命的理念并未有效形成。质言之,教育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当下,为了实用,或者更直接地说,是为了考试,为了就业[7]。这种应试教育模式不但欠缺(灾疫)生命伦理教育的健全体系,而且连基本的(灾疫)生命教育也重视不够。学校教育欠缺有关人生幸福、生命价值与尊严、生命伦理、生态伦理方面的教育,即便有限开设的生命伦理教育相关课程或讲座,也往往缺失灾疫伦理教育。如今中小学生在一道难题上的思考,远比他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多得多。虽然有无数的学校标榜着自己的“素质教育”,宣传着自己的“办学特色”,但是在应试强权的压制下,又有多少实质性的效果呢?显然,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存在灾疫生命伦理教育的缺位现状。

教育是减灾的重要手段,而学校正是开展灾疫伦理教育的最佳场所。因此,开展中小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理应成为当代灾疫防治之基本国策的奠基性构成内容。

三、我国中小学生灾疫伦理教育的补位思考

结合我国中小学教育现状,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校开展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目标应该在于:通过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灾疫生命伦理观,增强善待自然、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敬畏生命和感恩生命的自觉意识,并内化为行为自觉。灾疫伦理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关爱、尊重、宽容、生命至上等。因此,我国中小学生灾疫伦理教育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灾疫预防伦理教育

灾疫虽无法消灭,但可预防。学校教育工作者,在传授中小学生知识和培养其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环境生态伦理的教育,教育学生善待自然,尊爱生命,注意公共环境卫生等。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以非常显著的篇幅告诫乌托邦人要“把卫生健康当作大事来抓”;他还强调应“注意维持公共环境卫生,以防止空气污染,防止疾病流传。”[8]当代人类面临种种存在危机与生存困境,而频频爆发的灾疫,其实就是这种存在危机和生存困境的实际敞开。

因此,学校领导、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和宿舍管理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强化灾疫预防伦理的宣传教育。学校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编印灾疫科普宣传读物、举办灾疫伦理教育专题讲座、开展灾疫伦理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灾疫预防伦理的宣传教育。学校要将灾疫预防伦理教育融入教育教学环节,覆盖到每一位师生,构建灾疫预防伦理专题宣传活动与日常灾疫伦理教育活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还要切实做好灾疫预防的演练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计划和保障措施,根据当地易发自然灾害,有针对性地组织师生进行演练,强化紧急疏散、灾害救助、逃生自救及生存训练等专题演练,并认真总结分析和评估演练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以培养学生危机意识,增强个体生存能力和提升其道德情怀。

目前,我国的灾疫预警机制尚未建立健全,灾疫防御系统尚未健全完备,民众的灾疫危机意识尚显淡漠。媒体动辄出现的“百年一遇”、“百年不遇”等词汇,凸显了社会大众灾疫预警意识的缺失;疫情的大面积扩散,也表明社会群体缺乏有效的预警信息沟通。因此,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广大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严谨、科学、审慎的态度对待灾情和疫情,恪守责任伦理规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相关条例,对身边流传的灾疫信息切不可以讹传讹;不得随意在网络或生活领域虚假不实的灾疫信息,以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秩序。

2.灾疫救治伦理教育

灾疫救治伦理就是在对灾疫中的生命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包括各级政府部门、行为当事人和志愿者所应遵循的伦理准则和道德规范。在灾疫中,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安危,必须有一种坚守岗位的坚定信念作为支撑!正如韦伯所说:既然在社会分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中我们选定了某种职业,就应当树立“天职”观念,全身心地、不计名利地去献身于工作,在任何时候都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岗位责任。故在灾疫降临的当头,正是考验主体职业道德和意志的时刻,此时恪尽职守。忠于内心信念,“这……才构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能够担当‘政治使命’的人”[9]。

的确,在不期而遇的灾疫这一特定的时空场所里,义利关系、群己关系等涉及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道德感召等伦理取向问题,以一种更为集中和极端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在灾疫救助中,有时遭遇生与死的考验,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救灾主体常常会面临是否要做出有利于自身的行为的选择。事实上,各个群体在灾疫中的行为都应受到伦理道德的约束。受灾群体也应担负起一定的救灾责任,遵守自救互助伦理、管护者责任优先和弱势群体优先的伦理原则,努力开展抗灾减灾工作[10]。在地震等突发灾难发生时,中小学生群体在逃生避害的过程中,涉及优先逃生、合作自救以及困境中是舍己救人还是自我保全等伦理层面的问题。灾疫发生后往往有一些大中学生志愿者,作为志愿者要遵守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伦理道德,注重人文关怀、稳定民心,为抗震救灾贡献出一份力,而不是添乱。中学阶段正是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对学生灾疫救助教育,就不能只关涉知识、技术和方法,也不能满足于每年一次的疏散演练,应注重伦理层面的教育。

3.灾疫重建伦理教育

灾疫后重建伦理实际涉及赈灾赈疫和灾疫后重建两方面的伦理。灾疫后的赈灾赈疫必须全面贯彻“生命重于一切”和“生命价值至高无上”的伦理公理,把拯救生命作为唯一任务和最高使命,并达成普遍的赈灾共识。灾疫后重建必须遵守的行动原则,只能是唯生命的价值导向原则,普遍平等和全面公正的社会行动原则和唯生命完整与生存健康的目标实现原则[11]。灾疫后重建必须符合全球生态化的和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要求的伦理引导与规训。在灾疫后的环境生境和家园精神重建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学会尊爱生命、敬畏生命和感恩生命,学会善待自然。

在灾疫后救助安置和重建过程中,教育广大中小学生不要把爱心当作是理所应当,更不要把受灾受疫当成是索取的理由,要遵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原则,不等、不靠、不依赖,调整好心态,积极投入灾后重建工作。此外,对于很多受灾群体来说,完成精神的重建也是非常迫切的。精神的重建应是包括信仰、道德、伦理以及为未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建立基础的公益精神和公民精神等多方面的重建。道德关怀是实现精神重建的有效策略[12]。精神重建不是灾区个体(尤其是小学生)自行能够完成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及全社会的道德关照和热情扶助。显然,灾疫后的重建伦理教育同样不可或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重视生命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生命教育本该是涵盖自然生命教育、精神生命教育和社会生命教育的整全人的教育[13]。生命伦理教育就是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教育理念,灾疫伦理教育的实质是人格教育。因此,我国学校教育应注重以生命至上的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小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并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立足整全生命教育层面,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灾疫伦理意识。总之,中小学生的灾疫伦理教育不可或缺。

参考文献

[1] 唐代兴.灾疫伦理学:当代应用伦理研究新领域.道德与文明,2010(2).

[2] 徐建龙等.伦理学理论与应用.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3] 孙慕义.生命伦理与制度伦理冲突的终结——“非典”事件的伦理学审读.医学与哲学,2003,24(6).

[4] 张英.我国灾害教育研究基本问题综述.教育学报,2012(5).

[5] 唐代兴.灾疫伦理教育:作为一种发展国策的整体性设计.全国第三次医学人文社会科学高峰论坛[C].2011.

[6] 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 赵跃利.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探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6).

[8] 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0] 黄璐,薛恒.灾害中互助自救的伦理原则.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

[11] 唐代兴.灾疫伦理研究的基本内容·核心问题·多元维度——灾疫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

第7篇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快乐的好习惯播种营,通过21天为一个周期的训练,让学员养成品德习惯、思维习惯、学习习惯、生存习惯、行为习惯五大习惯,在提升学习成绩的同时修炼个人情操。

21天好习惯播种营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它更加侧重于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此课程严格按天数来划分训练内容,每天的训练内容都是经过科学论证的,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中小学教育即好习惯养成教育+初步的智力培养。这既是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得以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两全”教育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一、课内习惯养成教育课内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

小至上课的一个坐势,大至学习某类固定课型的学习方法,我们都要求贯穿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上课时,如果有学生开小差,任课老师会有意识地、采取适当方法予以引导;有同学做小动作,老师会边讲课边下意识地走到该同学身边,直至专心听讲。学生听课过程当中,我们最注重培养的是学生专心听课的习惯。专心与否,我们用举手率来衡量。一堂课下来,根据学生举手次数多少来判断其上课听讲专心的程度。有了指标,学生自然就有了积极性。有了积极性,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就不难培养了。其次,重视培养学生作业清楚认真的习惯。对错题和不清楚的作业要求重做这当然是首当其冲的措施,也是对每位学生的普遍要求。对一些脑子灵,因好动,做作业只图速度,不求质量,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低级”错误的同学,老师各显神通,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措施,以求得最佳效益。

二、课外习惯养成教育

课外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举止不文明、不规范即属于没有规矩。如何让学生的行为文明规范?主渠道在课外;主方法多示范、多指导。另外多开展一些活动。

另外,我们非常注重榜样的示范。每隔一个潜伏期,我们都要进行一次评比小结,每次小结,我们都要评出一、二个典范。这个总结评比除了鼓励的成分之外,更重要的目的是树立榜样,示范带动更多同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家庭环境影响

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其良好习惯养成的监督、督促工作。中小学生自觉性、持续性较差。中小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做好监督、督促工作,显得尤为的重要。由于所在学校学生居住分散,离学校远,我们采用互相通信的方式加强联系。每学期期初,学校都应该向学生家长发一封公开信,普遍能受到学生家长地关注,从而取得较好效果。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力作中国好习惯教育的领航者。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液晶教学楼4200厅

邮编:100084

热线:4006-198-001 010-51295007 82866557

第8篇

一、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一个民族的历史,以及这一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既属于知识和学问的范畴,更属于道德和价值的范畴,它凝结着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情感与理想,是标识民族身份、维系民族认同感的最终依据。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学史的经典文化著作《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应成为每个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高。

二、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

从识字课、阅读课、综合性学习课等几方面,采用适合的方法,弘扬传统文化。

1.在低年级识字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最合时宜。根据科学家研究,人的记忆力在1-13岁最强,在1-13岁是开发儿童记忆力的最好时期。而新课标对识字教学的要求是多认少写。只有在提前认读,扩大识字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谈阅读理解与写作。传统文化中的启蒙教育的经典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是提前认读的最好教材。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把传统经典制作成视频动画,让学生反复诵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我对一年级新生实施《三字经》的经典多媒体诵读,每周读两次,每次10分钟。一个月后,多数学生能背诵《三 字经》的前四课,学生在背诵表现得特别认真,特别有兴趣。最重要的是在诵读过程中,据研究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2.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一方面许多课文体现了中华的优秀文化,例如古代诗词、寓言、传说、神话、古典名著;另一方面有许多课文负载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如世界遗产。因此,它本来就内含文化的精华来到课堂。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甜味与魅力,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课文不仅贮积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韵,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浓浓的鲜活的血液。如何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引导学生求真、求美、求智慧。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从课文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民族文化信息。

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

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

④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

⑤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

3.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教化。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如今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却在中国大行其道,它们其实是西方文化乘着商业载体的扩散。我们可以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佳节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比如九月开学不久就是中秋节。每届学生我都会让他们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专题课进行赏月品诗,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并让每位学生寄一张贺卡给父母,让他们懂得感恩,理解象征合家团聚与和美时刻的中秋节的内涵。

三、在各种各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1.搜集文化名人故事,定期进行讲故事交流比赛。

2.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定期进行诵读比赛。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语文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四、重视课外文化阅读,强调大语文教育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喧哗浮躁的时代,他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但是,不管生活怎样地热闹,一个纯净的心灵世界,一种对书香气息的天然热爱,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都是一个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要素。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都必须让学生们在人生记忆力最佳的时期,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让文化经典占据他们的心灵,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五、利用阅读积淀语言文化

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诗文之后,在运用时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写到时间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写到学习会深有感触地想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写到春雨会情不自禁地想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到白雪会触景生情地想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对民族经典,特别是传统文化作品的重视,已经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们的共识,每个学子应该从小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语文的外延就是进入更广阔的文化空间,汲取更丰富的营养,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好文化传承的桥梁,为发扬中国的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第9篇

关键词: 农村小学生 感恩教育 有效性

教育教学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感恩教育工作,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相关工作,能够引导学生产生正向思想认识,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其中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育的时候处于主导地位,主要负责学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感恩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个问题,本文将对农村小学生感恩教育进行分析研究。

一、感恩教育现状分析

(一)教育趋于功利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然而就在这一时间里,教育教学的功利化逐渐显现出来。很多小学都存在重智轻德及重知轻能的问题,这种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而在短期内很难显著提升感恩教育地位。

(二)感恩教育目标非常空大

对于小学感恩教育工作而言,其实效性较低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所制定的感恩教育目标空大,导致学生无处下手并且很难捉摸。许多教师都喜欢将感恩教育目标置于理想化的相应虚幻境界里面,比如我的理想或者是十年后的我等。开展该教育活动的时候,学生只可以通过虚幻的想象,使得感恩教育目标非常高且重,感恩教育内容十分宽泛,从而削弱学生的信心。

(三)忽视感恩教育主体特征

教学主体是每一位学生,所有学生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小学教师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的时候,一般会忽视学生所具有的多样性、行动性及丰富性,忽略教育主体,一味采取生硬的或者是教条主义的强制灌输手段,导致小学感恩教育没有生机。

(四)感恩教育发展比较滞后

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自身感恩教育观念没有和外界进行有效的交流,甚至处于非常闭塞的状态,导致感恩教育观念更新及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尽管部分学校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但由于学校缺乏完善的教育教学方案,从而导致感恩教育效率低下。

(五)感恩教育渠道相对单一

对于感恩教育途径来说,学校、学生家庭及社会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导致这三方面所具有的感恩教育力量显著降低,从而减小学校感恩教育工作的合力。同时,家庭教育及社会现实里面存在各种消极因素,使得小学教师无法有效增强感恩教育效果。

二、感恩教育在农村小学生中开展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独生子女增多,几代人的宠爱,造成现在小学生感恩情怀的缺失。感恩教育教学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完整的人格,促进学生全身心地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积极地探索周围的事物,并且拥有自我的意识,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善于与人沟通交流,妥善的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现在的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很多,包括电视、网络、小说等媒介的传播,家庭环境及周边社会的文化素质等。由于受到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再加上思想教育的疏忽,导致当代的中小学生滋生暴力美学、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发展。因此,在小学感恩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观,使其不沉溺于虚幻的世界,拥有勤奋、务实的好作风;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发扬中华的传统美德。

三、小学教师提高感恩教育工作效率的对策

综上笔者对感恩教育实施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必须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多个方面考虑,例如提升小学教师自身素质、协调教学业绩及感恩教育工作、关爱学生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利开展实践活动改善感恩教育工作、探寻新教育方法完善感恩教育工作规范。

(一)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其言谈举止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其应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及思想观,时时心存感恩之情,处处为学生示范,培养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操,并且在日常教学生活中通过高尚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对小学生的言谈举止产生好的影响。教师要常怀感恩之心,自身充满仁爱,关心爱护学生,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交流,重视学生的情感培养,及时地为学生排忧解惑,使学生在感受关爱与温暖的同时,做能知恩、会报恩的人。

(二)将感恩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

教师教学业绩及开展感恩教育工作不是相互矛盾的,要兼顾两者,小学教师就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协调。感恩教育工作不可以局限于学生思想谦让及言行礼貌,还应该追求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情感。小学教师必须把感恩教育工作置于教学工作的第一位,努力教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从而正确指导学生的谈吐、心理及行为。班级风气可以将班级精神风貌与实际教育质量直接反映出来,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利用实际行动表现,例如当一个孩子在家帮忙把碗盘放好,就是以行动表达了他对家庭与食物的感恩。当一个学生帮助老师提录音机,就是以行动表达了他对学校与老师的感恩。在节假日,亲手做些小礼物送给亲人朋友,以表感谢之心,这是学会感恩的一种实际做法。

(三)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对于小学感恩教育工作者来说,其不仅需要开展思想建设工作,还要正确指引学生的心理及人际关系的有效协调。当前素质教育提出小学教师既应该为学生塑造正确心理,又应该确保学生心理健的要求,小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所以小学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对各个学生实施合适的引导方式。小学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学生,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从而实现这一感恩教育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将感恩课堂设置在课堂之外,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鸟妈妈喂养小鸟的自然现象,教师可以通过该现象来教育学生,当小鸟小的时候,鸟妈妈会每天为小鸟寻找食物,如果有一天鸟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鸟会像鸟妈妈一样,出去为鸟妈妈寻找食物,这是爱的表现,也是爱的传递。要求学生感恩,存感激之心。

(四)重视家庭教育

实施感恩教育,我们提倡家长自身首先要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所谓“其身正”,自己就应该做惜福的典范,爱父母、爱社会、帮朋友。在家庭教育中,智力投资必不可少,而感恩培养亦很重要,让孩子知道感恩是一种品德,父母们从小就要对其进行培养,这种培养不但需要亲情的精心抚育,还要让感恩成为孩子的责任。发现孩子不良的心理与行为,家长要及时给予校正并加以正确引导,而不能纵容其继续发展。

(五)大力开展实践活动

为提高感恩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定期开展相关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在每年的5月母亲节和6月父亲节开展主题活动,鼓励孩子表达对母亲和父亲的热爱和感激。同时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有益的感恩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义务劳动、献爱心等。在某些大型节日的时候,学校定期组织开展一些活动,像在国庆节期间,开展以爱为主题的活动。因为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所以年龄小的班级可以开展爱家庭的主题活动,年龄大的班级可以开展爱学校或者家乡的主题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会在小学生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让他们亲自感受,学会感恩。除此之外,教师还带领学生亲身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主要有看望孤儿或者是慰问敬老院等活动,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世界观。

(六)创造感恩教育氛围

感恩教育要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和环境。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学校应积极营造以“感恩”为主题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充满“感恩”的环境中得到陶醉,心灵得到震撼。以中队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分别设计感恩教育的情景:利用班级开展演讲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创办“感恩”小报;利用学校阵地创办“感恩”专栏,展示“感恩”图片、名言警句;还可以在中队中开展“感恩”主题队会或班会,自编自演相声、小品、课本剧,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得到熏陶。创设浓厚的“感恩”教育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知恩、感恩、报恩”的热情与行为,促使更多的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感恩”的活动,亲身体验,感悟人生,领悟真理,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小学教师所负责的感恩教育工作会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举止、日常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努力弥补工作里面的不足,对自身道德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通过渊博的知识及优秀人格感染所有学生,指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认识观及价值观,从而显著提高感恩教育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傅启惠,傅永英.农村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0,14:5-6.

[2]李静.以活动为平台,对农村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J].才智,2010,36:253.

[3]宋思权.关于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情感教学的运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23.

第10篇

各中小学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三进”工作。

1、开设形势教育大课堂。各中小学要利用两课教学、班团队会、业余团校和业余党校等时间,开设形势教育课,集中向学生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列出课时计划,组织学生观看教育部下发的形势教育课光盘。要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2、开展校园主题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营造学习氛围。通过开展时事讲座、征文、小记者调查、座谈等活动,深化学生对十七大精神的领会与认识。

二、狠抓常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深化“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教育效果,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把工作重点放到贯彻落实《守则》、《规范》上,把组织学生尤其是新生学习和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市教育局制定的“十要十不要”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

活动载体:“十要十不要”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全市征集和网上投票,市教育局制定了*市中小学生“十要十不要”。各校要认真组织好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安排见《“十要十不要”宣传教育活动方案》。

三、狠抓常规管理,全面提高学校德育管理水平

要建立学校在校常规要求,形成符合学校实际、具有本校特点的德育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学校一日联检制度,使学生在学习、班级内务管理、文体活动、课余活动等各个方面都有指导、有监督、有检查、有通报、有整改,真正使学生时时刻刻都处在有效的监管下,并逐渐把文明用语、文明行为内化为自己的习惯。

活动载体:第五届德育巡礼活动。本届德育巡礼活动包括两个方面,即德育督导和班主任技能大赛。

德育督导主要包括:

(1)升旗仪式,各校要按照要求和规定步骤认真组织好每周的升旗仪式,要做好各种材料的积累工作。

(2)检查常规管理工作。主要是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和每日联检制度的落实情况。

(3)德育特色校验收。

四、夯实德育基础,抓好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1、加强德育主任队伍建设,实行德育主任月例会交流制度,推广“一校一品”。轮流在各校召开主任例会,为主任提供学习先进经验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德育主任的工作能力。组织德育主任培训,提高德育主任的理论水平。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培训、考评机制,举办班主任培训班,对全区优秀班主任进行培训。

3、丰富德育科网页的内容、完善功能,为各学校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活动载体:

(1)班主任话细节案例电子版整理上传工作

(2)班主任技能大赛。班主任技能大赛将分四个内容进行,分别是教学技能、主题班会、案例分析、经验介绍。具体要求见活动方案。

五、固本培元,深化国学教育

1、推广普及国学示范校的先进经验。通过国学教育现场会、特色展示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学教育示范校的成功经验,普及以固定时间诵读为基础,以校本课程、思品课为主渠道,以特色活动为载体的国学教育模式。

2、结合传统美德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各校尤其是国学教育示范校要认真梳理国学教育经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国学教育体系,争取成为传统美德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骨干校。

活动载体:

(1)国学教育工作调研。根据创建示范区的工作要求,德育科将组织调研小组到各校进行国学教育工作调研,为创建示范区收集资料、积累素材。

(2)传统节日经典诵读。各校要利用传统节日等有利教育时机,举办校内国学经典赏读会。通过赏读会使学生进一步领略国学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学经典、读经典、用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经典素养,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和文学修养,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年,教育局将举办国学经典赏读会,希望各校能够在下半年积极筹备、组织经典赏读会,选拔优秀节目,为区内经典赏读会做好准备。

六、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认真落实《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组织开展9月份的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加强对学生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活动载体:

(1)组织收看《圆梦*》。为了给中小学提供教育资源,中国教育电视台于9月1日开设空中课堂《圆梦*》,作为“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全国启动。各校上网查找《圆梦*》并组织学生收看学习。

(2)奥运精神教育,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国力和完美的组织能力,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文明、和谐、友善,展示了体育健儿顽强的拼搏精神,各校要组织学生学习奥运会所展示的中国精神,使学生在文明礼仪、拼搏精神、奉献精神方面受到教育。

(3)感恩教育,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组织开展“感恩与成长”征文活动。征文活动在9月底结束,各校在此之前将十篇优秀征文上交德育科进行评选。

七、传统美德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根据市教育局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进行我区创建工作的调研、规划和骨干校设立、方案制定等工作,争取在三年内创建传统美德教育示范区。各校要积极开发和整合现有资源,争取成为传统美德示范区创建工作骨干校。

八、实施“十百千”活动。

在全区评选十所德育特色校、百名优秀德育工作者、千名文明学生。各校要积极申报德育特色学校,并进行相关准备活动。申报材料在九月末上报德育科,德育科将根据学校申报在德育巡礼中进行验收考评,以确定最终入选学校。具体要求见活动方案。

第11篇

一、积极心理品质的基本特征

心理品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积累、概括而形成和发展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塑造就是开发潜在的智能,由此培养愉快的情绪,使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对生活充满自信心,具有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使人能主动地迎接困难,战胜困难,养成协调的行为,使整个心理和行为与环境协调一致;培养健康的人格,善于关心他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内容形式

什么是积极心理品质,不同积极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具体内容也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在于世界范围内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没有定论与广泛共识。比如,谢恩・罗普兹等人总结出价值观、道德规范、自我效能、成就、自尊、调节、应对、移情、目标设置、自我概念等32项积极心理品质内容。而以塞里格曼为核心的“价值在行动”项目组最终确立了6大维度24项为人们广泛认可的积极心理特征。官群、孟万金等国内研究团队根据中外大量实证研究,积极心理健康品质体系包括6大维度,并在以中国中小学生为被试的本土化研究中聚合为6大维度15因素。

1、认知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知识与智慧是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维度,也是积极心理品质中最基本的积极心理特征。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维度包括创造力、求知力、思维与洞察力三项因素,其中求知力包含着好奇心与爱学习两项内容,而思维与洞察力包括开放思维与洞察力两项内容。

高中生观察力的发展具有新的特点:目的性更强、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由于洞察力是以观察力为基础的更高层次的知识和判断,所以应该重视培养高中生的思维与洞察力。

2、情感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勇气是积极心理品质的情感维度。中国中小学生的情感维度包括真诚、执着两项因素,其中执着包含勇敢、坚持和热情/活力三项内容。

Way认为青少年培养勇敢特别重要,尤其是在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的情境下。每日勇气的培养方法包括和他人建立联结,发展道德责任感,与同龄人交换信息,为自己的生活故事负责。坚持能够带来很多好处,比如提高成功机会;通过坚持获得的成功会具有更高的满足感;让人提高技能,扩展资源。当坚持获得成功时,可以促进自我效能感。热情/活力是指能精力充沛地生活,有活力,积极主动。活力和心理和身体两方面都相关。在身体层面,活力和良好的生理健康和身体技能相关,不易疲劳和生病。在心理层面,活力反映了个人经历的意志、效率、整体感,这既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在人际的层面。

3、人际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仁爱是积极心理品质的人际维度,主要涉及人际互动中积极心理特征。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维度包括爱和友善两项因素,其中友善包含着善良和社交智力两项内容。

4、公民素质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公正是积极心理品质的公民素质维度,也是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涉及群体领域的积极心理特征。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维度包括领导力和合作力两项因素,其中合作力包含着团队精神和公平两项内容。

5、避免极端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避免极端是积极心理品质的节制维度,是积极心理品质中的对人、对己、对社会的积极心理特征。中国中小学生的节制维度包括宽容、谦虚和持重三项因素,其中持重包含审慎和自制两项内容。

目前高中生易出现自我评价偏高的倾向,因而导致他们行为表现上的自负,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而且他们面临着升学、择业等问题,需要进行理性的思考,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意愿、价值取向等谨慎决策,慎重选择。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高中生持重品质的培养,教育学生遇事沉着冷静,理智思考,仔细推敲,谨慎稳重,认真抉择,不轻易冒险。

6、与意义世界相联系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

与宇宙和意义世界建立联系是积极心理品质的超越维度,也是积极心理品质中的最高层次的积极心理特征。中国中小学生的认知维度包括心灵触动、幽默风趣和信念与希望三项因素,其中心灵触动包括感恩和审美两项内容,而信念与希望包括精神信念与希望两项内容。

积极的情绪状态使人相信结果会更好。学生具有积极情绪,就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较好地协调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乐观的情绪,可以拓展中学生的思维,能够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我们教育工作者从改变评价方式着手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在教育中重视以情商、闪光点为切入点去发现学生的长处,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在健康成长中促进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1~87

[2]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

第12篇

这是2008年2月沛县“新・心”德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的一幕。

一、只待新雷第一声,望帝春心托杜鹃――新理念新思路

2007年8月,江苏省沛县教育局局长郑恒良专门主持召开了沛县德育工作研讨会。会议就“德育观念与德育手段已远远落后于当前的德育发展形势,德育工作该如何开展才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的话题展开激烈讨论。

“我们的学生现在还会走路吗?”郑恒良局长此语一出,四座皆惊。难道,学生走路还有什么新说法? “同志们有没有观察过我们的学生走路的形象,耸肩缩脖走, 勾肩搭背走, 推搡喧哗走,踩踏绿地走,违反交通走……学生走路的形象体现着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折射着我们德育工作的成败。推而思之,我们的学生还会说话吗?我们的学生还会唱歌吗?我们的学生还会做事吗?如果我们的学生连最基本的走路、说话都不会,那我们还奢谈什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常态下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细节入手,讲究时时德育,处处德育,生活德育,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才是我们德育工作的根本啊!”

郑局长的一席话,奏响了沛县“新・心”德育系列教育活动的序曲。“新・心”德育活动是“五新”德育活动和“五心”德育活动的统称。“五新”即:展文明新仪、讲文明新语、唱文明新歌、走文明新路、做文明新事;“五心”即:抱怀仁之心(对人)、秉公正之心(对事)、持洁静之心(对物)、怀感恩之心(对世间)、彰进取之心(对学习、工作)。“新・心” 德育秉承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以“走进师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为切入点,以“净化师生心灵,提高道德素养,优化生命质量”为目标,通过开展以“新・心”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德育活动,从师生的现实生活、现实存在、现实活动出发,采取感性的、体验的方式,让师生在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唤醒师生的自我思考,打造沛县中小学师生文明礼仪新形象。

2007年10月,“新・心”德育研究课题组成立,郑恒良局长亲自任课题主持人。课题组在全县中小学广泛调查中小学存在的德育问题并把解决这些德育问题做成了德育实践课题。课题组成员分成三个小组,一个是以教育局书记为组长的理论组,负责理论研究、调查分析、活动指导。一个是以教育局德育办主任为组长的实践组,负责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一个是以分管德育的副局长为组长的督查组,负责活动的督查与深化。

2008年2月,“新・心”德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徐州市教育局有关领导、沛县教育局党委全体成员出席了启动仪式,全县中小学校长、中心校校长、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等50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下发了《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新・心”德育系列活动的意见》。

“新・心”教育系列德育活动通过“行政手段,课题引领”的方式,在沛县中小学高调高位推进。 随后,“新・心”德育被批准为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

“新・心”德育系列教育活动的突出特点是“课题引领――个性体验――校本模式”。课题组通过调查,把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德育问题进行分类归纳,从课题研究的高度解决学生的德育问题。在解决学生德育问题的过程中,采取体验德育的方式,让师生在自己所需要的活动中去经历、去感悟,讲究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推广“新・心”德育的方式上,采取“校本德育”的模式,不搞一刀切,全县各中小学根据各校各班各人的特点与实际各订方案,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二、总把新桃换旧符,流水高山心自知――新举措新形式

1.体验课程,体验式教材

体验课程是21世纪德育课程改革的新走向,体验德育已经成为继承和超越传统德育的新范式之一。体验式德育教材是对传统德育教材困境与问题的积极回应,是当代具有活力和魅力的德育教材新样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新・心”德育研究课题组结合学生德育实际编写了《沛县中小学生新・心”德育文明礼仪规范》,这本小册子成了全县中小学通用的“县本”德育教材,各校在此基础上又编写了“校本”德育教材,还在每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新・心”德育文明礼仪课。学规范,习规范,内化行为,形成习惯,成了沛县“新・心”德育体验课程的宗旨。

例如,沛县实验小学校本德育教材《“走文明新路”文明礼仪规范》对学生的姿容要求是:要自信行走,精神抖擞,充满活力。行走时不穿拖鞋背心,不化妆,不戴首饰,不染黄发,不烫发,不穿奇装异服;不耸肩缩脖,不手插裤兜,不东张西望,不急跑猛追;不踢物行走,不边吃边行,不看书行走,不勾肩搭背……“走文明新路”文明礼仪规范几乎覆盖了学生所有空间、时间、场合、情境,为学生提供了文明行走的规范与范式,真正把规范落实到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

2.生活即德育,德育即体验

沛县“新・心”德育坚持“生活即德育,德育即体验”的方针,使用校本体验式德育教材,不再是单纯的说教,不再是教师和家长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创新德育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德育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大提高了德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在推广“新・心”教育的过程中不搞全县一刀切,各校结合自身情况,深刻领悟“新・心”德育的内涵实质,积极制订“新・心”德育系列活动计划和方案,并上报县教育局“新・心”德育课题研究组。各校在课题研究组的指导下再进一步细化、实施,落实到各班级和个人。课题组成员对各校活动进行调研,边研究边指导边推进。

3.一校一方案,一班一主题

沛县“新・心”德育活动坚持“一校一方案,一班一主题”的校本模式,充分发掘各校的德育资源,体现出各个学校鲜明的特色和很强的实效性。

例如,正阳小学通过留守儿童与父母通电话活动,使学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感恩教育,赢得了外出打工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城镇中心校通过“新・心”德育“进课堂,进家庭,进社区”的“三进’活动, 促进了学生和老师、家长、社会的交流,建立起了和谐的情感沟通模式,成效显著。栖山中学借助本镇市级德育基地资源,开展“新・心”德育系列活动,学生感同身受,提高了德育的有效性。沛县初级中学通过开展“我校学生不文明行为调查报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对自身的言行重新审视的机会,活动虽小,效果显著。湖西中学各班举行的“如何看待有偿拾金不昧、有偿为人带路行为”辩论会使高中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新・心”德育活动通过各个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得到落实,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例如,结合新・心”德育活动中“展文明新仪”的要求,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针对较多中学生留长发、怪发、染彩发的现象,鸳楼中学初一(5)班班主任以发型为突破口,召开了“理美丽发型展文明新仪”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进行发型大讨论,开展美丑大辩论,举行标准发型比赛,举办身心健康教育等活动,让学生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4.创作、传唱新歌谣

江苏沛县教育局在全县中小学开展“新・心”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创作、传唱新歌谣,这项活动是如何开展的呢?

以沛县歌风小学为例,该校在调查中发现,学生传唱的或是一些缠绵的爱情歌曲,或是一些与他们年龄不相符的成人歌曲,甚至还传唱灰色歌谣。于是,歌风小学以开展“新・心”德育活动为契机,抓住学生喜欢唱、喜欢编儿歌的心理特征,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以编写“新・心”德育为内容的儿歌评选活动。该校把“新・心”德育的内容逐条细化,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内容下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要求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学习,并制定出学习计划,然后编写出朗朗上口的儿歌或童谣。各班积极响应,创作出很多关于“新・心”德育的儿歌。

如,讲文明新语的儿歌,“文明新语记心上,时刻运用不能忘,虽说只是一句话,体现社会新风尚”;展文明新仪的儿歌, “在校校规遵守好,在家家训要记牢,努力学习求进步,将来报国都有招。”再如关于安全的儿歌,“玻璃黑板真新颖,易碎似刀提个醒;拐弯处,莫急跑,以防对方来撞到;不追逐,不打闹,争当文明小标兵”;等等。歌风小学把这些征集来的“新・心”德育儿歌在学校广播站定期广播,在校报、黑板报上发表,做到人人皆知,人人皆诵,人人践行。随后,学校又开展了为文明歌谣、童谣谱曲的活动,把音乐教师和音乐感比较强的同学组织起来,进行组词、谱曲,最后创作出五首适合于同学们传唱的校园歌曲,其中包括有着昂扬向上的旋律的校歌《起点》――“美丽的歌风校园,是我们含苞待放的地方,朗朗的书声,动听的歌声,矫健的身影,谆谆的叮咛,是我们永久的记忆。美丽的歌风校园,是我们人生远航的起点,文明守纪,勤奋求真,好学善思,灵活创新,是我们永久的遵循。我们将从这里走向成熟,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这些活动深深地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现在校园里到处能听到文明的话语,看到文明的行为。

三、唯见新月吐蛾眉,一片冰心在玉壶――新跨越新起点

为了深化活动,沛县教育局组织了全县中小学生“新・ 心”德育知识竞赛、礼仪展示大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知识竞赛分中学组、小学组两个组别,各镇中学、中心小学,县直中小学共540名学生参加竞赛。竞赛的内容涉及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公共礼仪、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几方面。在全县中小学“新・心”德育礼仪展示大赛中,全县各镇中小学、县直学校、各民办学校踊跃报名,共计58组节目参加了竞赛。比赛现场气氛热烈,节目内容新颖,学生表演大方,各校用心设计,采用礼仪展示、默剧、小品、相声、快板、合唱等形式,从校园、家庭、社会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全县中小学生清新向上的精神面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效地推进了沛县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新・心”德育的进一步开展。

“新・心”德育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沛县中小学师生文明礼仪形象焕然一新,全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提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学生中染黄发,打耳坠的现象绝迹了;成人歌曲、灰色歌谣被新歌曲(谣)取代了;说话文明礼貌了;好人好事越来越多了。不少学生家长反映,自“新・心”德育活动开展以来,学生变得懂事了,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了;社区群众反映,活动不仅教育了孩子,也教育了家长、群众,社区精神文明也有很大改观。在“徐州市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中,沛县歌风小学曹婕获得“徐州市美德少年”称号;沛县第三中学于扬获得“徐州市美德少年”提名奖。沛县王店中学学生谢长玉被评为“沛县十佳道德模范”;有156名学生获得“沛县美德少年”称号。2009年11月1日上午,沛县三河尖矿校四年级二班庞厚举、孔译、王舒三位同学途中捡到一万元立即交到派出所,在民警同志的帮助下,很快找到了失主。2009年11月14日,沛县龙固中学15岁学生王传翔和小伙伴在徐州云龙湖游玩时,冒着严寒,跳入冰冷的湖水,将落水女子救出,徐州新闻媒体相继作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