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医生培训工作计划

乡村医生培训工作计划

时间:2022-06-01 07:51: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医生培训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医生培训工作计划

第1篇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为确保乡医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学校根据学员特点及知识需求情况,在教师配备上选择基础知识扎实、临床实践技能较强、懂的双语(汉语文、藏语文),教学水平较高的“双师素质型”教师担任教学培训任务。学校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成人医学教育规律,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知识,把握成人心理和成人教育特点,开展学员的医学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二、改革教学内容

根据乡医实际需要,改革教学内容,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内在要求。首先职业技术学校根 据我区农牧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需求,按照培养目标,开设了外科、内科、妇产科、藏医、儿科、常用护理技术、预防、急诊急救等课程。我们着眼于农村,重点培训乡村医生的临床使用技能,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开展一般医疗服务的能力,以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是什么就教什么”为原则。在内科培训中以一般常见病的基本诊治。在急诊急救培训中以徒手心肺复苏、农药中毒等的应急处理,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骨折病人的固定搬运,常见疾病危象的初步区别和危重病人的转诊等为重点培训。在外科培训中以加压止血处置,简单清创、缝合、消毒、包扎等为重点。妇产科培训中产科检查、产科的紧急处理、一般的常见妇科疾病的诊治等为重点。其次,突出实践训练、重视实际技能的提高,,增加了一些适应基层实际需要的新的实验、实训内容, 强化核心课程、骨干课程,新开适合农村和社区实际需要的课程。再次,突出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特点,强调一专多能。

三、加强教学科学化管理

加强教学科学化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将教学管理工作作为提高乡村医培训教学质量的基础,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框架。

一是校长是教学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每次乡医培训前召开一次有明确主题的教学管理工作会议,推进乡医教学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二是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卫生部颁布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教学中严格执行自治区卫生厅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在教学实施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三是加强教学督导和检查,确保教师授课质量。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学校将乡医的教学管理与在校生的教学管理放在同等位置来抓,并纳入教师年终考核,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教学质量。以教研室为单位,采取集体备课的办法,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教学进度等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开展学员评教、专家评教,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自由化教学现象;实行教研室、教学督导组、领导三级听课制,及时反馈教学意见和建议等。

四、重视医德和法规教育

优化教学方法,重视医德和法规教育,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员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学员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考虑乡村医生年龄偏大、理解能力强但记忆力弱等实际特点,精选教学内容,注重启迪思维,发挥智能, 利用双语(汉语、藏语)进行教学之外,按照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即理论学习三个月、临床实践学习七个月。培养自学、会学能力,实现教与学、理论与临床的有机结合;坚持“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讲求实效”的原则,围绕乡村医生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

强化医德医风和法律法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乡村医生的必要条件。只有让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下得去、留得住,才能将所学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更好地运用于乡村的医学实践。为此,学校要求广大教师把医德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实用型农村卫生技术人才。

五、树立服务意识

树立服务意识,积极做好乡医的思想工作,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基础。学校将最好的寝室分配给乡村医生班的学生,加强对上课考勤、寝室卫生和纪律的管理,让学生体验到学生生活的紧张和有序。因为乡村医生年龄相对较大,自尊心强,而且来自农村,喜欢喝酒,有的甚至打麻将,学校选派了责任心强、工作细致、年龄偏大的老师担任乡医班的班主任,与学员沟通思想、交流感情。

六、采取灵活的培养模式

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农村医疗服务的实际特点,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半脱产教学方式,3年内共集中理论学习884学时,允许学员分阶段完成学业。这种方法既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需要有选择、有目标地学习,又可以保证学习质量,同时,还可以缩短乡村医生脱离岗位的时间,彻底解决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

七、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打算

第2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乡村为重点的卫生工作方针,深化乡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大乡村卫生投入,优化乡村卫生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满足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工作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总体要求,通过三年(2005-2007年)的建设,使全县村级卫生室均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其规模、管理、服务质量、社会效益等明显增强,基本满足当地人民群众预防保健及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乡村医生逐步向执业助理医师过渡,能够承担辖区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断和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及转送工作,村级主要健康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乡村卫生服务体系。

三、村卫生室的工作职责

(一)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按规定登记和上报法定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疑似传染病患者,应迅速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转往有条件的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必须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调遣。

(二)儿童计划免疫

按疾病控制部门开展儿童计划免疫的具体要求及时做好联络、配合以及相应的登记和预防接种工作。按要求建好村级接种点。

(三)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

1、掌握本村妇幼保健基本情况,落实育龄妇女节育措施,并做好情况登记工作;

2、掌握本村早孕妇女情况,督促孕妇在孕12周以前到所在卫生院建立孕妇保健手册,定期进行早孕检查,认真做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

3、做好产后访视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避孕药具送上门并进行副反应处理的登记;

4、按要求做好儿童保健工作。

(四)健康教育

1、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了解健康教育效果并作好记录和阶段小结;

2、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定期更换宣传教育主题;

3、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村民自我保健培训工作。

(五)基本医疗及应急处理负责本村村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保证村民小病不出村,负责急危重病人转送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

四、村卫生室设置及基本要求

(一)村卫生室的设置原则一个行政村设置一个卫生室。村卫生室经营性质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执行政府指导价。卫生室的设置按照因地制宜、方便群众、便于管理的要求,由村委会和乡镇卫生院共同确定卫生室的地址,原则上设在村委会所在地,房屋由村委会提供。村卫生室要严格按照“甲级村卫生室”的标准进行建设。

(二)村卫生室的建设要求在建设过程中,对原卫生室采取合并一批、取消一批、改制一批的办法进行调整。进入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必须经过县卫生局统一组织的业务考试,对考试合格者,由乡镇卫生院和村委会按照德、能、绩进行百分制考核(标准由卫生院和村委会共同制定),实行择优录取。考试、考核、录用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不能进入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只要符合《执业医师法》和《**县区域卫生发展规划》有关规定,可以申办营利性医疗机构;对不符合执业条件、且未被卫生室录用的乡村医生不再享受原有待遇。对长期亏损且经营不善的卫生所可与当地村卫生室进行合并,卫生所的国有资产变卖后由卫生院收回。

(三)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

1、人员:1500人以下的村配备1—2名乡村医生,1500名以上的村配备2—3名乡村医生。进入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年轻化、学历文凭等素质要求,对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和具有国家正规学历的大、中专毕业生、通过卫校进行了乡村医生岗位培训的可以优先聘用,以便于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整体素质,严禁使用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乡村医生女年满55周岁,男年满60周岁者原则上不再聘用。

2、房屋:面积不得少于60平方米,设置科学,布局合理,其诊断室、处置室、注射室、药房必须独立,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可设观察室。房屋要求砖混结构墙白(仿瓷)地平(铺设地面砖),光线充足,周围环境无污染。

3、设备:必须有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中药柜及《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定的村卫生室必备的诊疗设备。

4、资金:流动资金(含药品及现金)应不少于5000元。资金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筹措,可由村委会单独筹资或村、医生共同筹资,也可以吸引社会资金。

(四)村卫生室的管理要求

1、行政管理。村卫生室行政上接受乡镇卫生院及村委会的双重领导,以乡镇卫生院管理为主。县卫生局对村卫生室实行行业管理。卫生室实行室长负责制,村卫生室室长,经卫生院和村委会共同考核后由卫生院任命。室长全面负责卫生室的日常行政、业务工作。室长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可连选连任。

2、业务管理。村卫生室业务接受乡镇卫生院的指导和管理。村卫生室要按照《湖北省乡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其主要制度有:门诊诊疗制度(包括处方书写、门诊日志、门诊病历等)、医疗安全制度、安全注射制度、药品管理制度、防疫工作制度、妇幼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值班考勤制度、劳务工资分配制度等。上述制度由卫生院统一印制,发放到村卫生室张贴。村卫生室要坚持24小时应诊,方便人民群众及时就近就医。

3、财务管理。村卫生室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明确专(兼)职会计、出纳及审计人员,在卫生院的指导下建立健全财务帐表,规范财务收支程序,每月向卫生院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并接受卫生局的检查指导。卫生室要从业务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卫生室发展专用基金,主要用于卫生室的房屋修缮、设备购置和业务培训。

五、创建措施

为加强全县村级卫生室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县成立以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为组长,卫生局局长、发改局副局长、财政局副局长、药监局副局长、卫生局副局长为副组长,卫生局业务股、卫生监督局、医疗中心、防保中心及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村级卫生室建设领导小组。县卫生局业务股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并

组织实施;卫生监督局负责村卫生室监督管理工作;医疗中心、防保中心负责村级卫生室人员培训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村级卫生室建设的具体实施。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协调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注重实效,对村卫生室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的办法。经验收符合甲级村卫生室标准的,县财政给予一次性扶持资金2000元。

六、实施步骤

村卫生室建设工作共分为四个阶段:

1、宣传发动阶段。召开全县村级医疗机构建设动员会。各乡镇在广泛调查研究、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辖区内村卫生室调整及建设方案,送县卫生局审核批复。要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向广大群众和乡村医生宣传《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我县村卫生室调整及建设的有关要求,把工作做细,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创建阶段。各乡镇按照批复的调整建设方案,对村卫生室严格按照甲级卫生室标准开展村卫生室建设。县卫生局派出工作组开展指导,确保整建工作按期完成。各乡镇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分期分批进行,乡镇卫生院要安排专人逐村逐室负责指导创建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村卫生室建设分三年完成,年月至月对当年创建甲级村卫生室的村进行验收。村卫生室建设结束后,各乡镇应组织专班按照《甲级村卫生室验收标准》有关规定进行百分制自评验收(达到95分以上的为合格“甲级村卫生室”)。乡镇验收结束后,以乡镇为单位向县卫生局申报,卫生局组织专班对“甲级村卫生室进行复查”,通过复查达到《甲级村卫生室标准》的颁发卫生室标牌和扶持资金2000元。

4、开展乡村医生业务培训。从年开始,由县卫生局负责组织用三年时间对全县108个村卫生室的人员进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保健学、卫生法规等十七个学科的培训,努力提高乡村医生的诊疗水平。通过培训使乡村医生能够承担本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断和危重病人的应急处理及转送工作。

第3篇

【2017年预防接种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工作目标

1.为全旗所有城乡0-6岁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为重点地区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的传染病。

2.一是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六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旗疾控中心要定期对防保人员进行考核指导。

二、主要任务

(1)及时为辖区内所有居住满3个月的0~6岁儿童建立《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等儿童预防接种档案(含电子档案),并做好预防接种资料管理。

(2)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确定受种对象。

(3)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网络、口头、广播通知等适宜方式,通知儿童监护人,告知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地点和相关要求。农村交通不便的地区,可采取入户巡回的方式进行预防接种。在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可设立临时接种点,适度增加门诊开放的频率和服务时间等,提供便利的接种服务。

(4)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前应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或电子档案,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及接种记录,确定本次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5)接种工作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6)接种时的工作。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操作前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预防接种证、接种凭证和本次接种的疫苗品种,核对无误后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安全注射等要求予以接种。

(7)接种后的工作。告知儿童监护人,受种者在接种后应留在留观室观察30分钟。接种后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和《预防接种卡》上记录所接种疫苗的年、月、日及批号,有条件的地区录入计算机并进行网络报告。与儿童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

(8)处理、报告和登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如发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接种人员应及时诊治,按照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处置原则进行处理。及时填写相关记录表,并向所在地的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三、工作要求

(1)接种单位要求。接种单位必须为旗卫生局指定的预防接种单位,并具备《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链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疫苗的领发和冷链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2)接种人员要求。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

(3)主动发现预防接种对象。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积极通过民政、公安部门等多种渠道,采取各种办法,主动发现未建卡建证的儿童。

(4)接种服务。至少每半年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进行1次核查和整理。合理安排接种门诊日,有条件的机构每周至少开展2次接种服务。

(5)接种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接种期间要及时对每名受种儿童填写《预防接种门诊日志》,必须填写每个栏目。接种完成后要填写《预防接种门诊每日疫苗接种与乡镇疫苗管理情况汇总表》。

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单位要及时登记和转发《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登记卡(三联单)》。

(6)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接种单位要及时录入和上传疫苗、注射器使用和接种等数据。

未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接种单位要按月上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常规接种情况报表》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报表》。

(7)做好疫苗管理,确保国家免疫规划疫苗1个月储存量,同时避免疫苗过期失效,对储存疫苗的冰箱须每日记录2次温度。

(8)所有参与接种的工作人员要接受国家免疫规划技术的继续教育。

【2017年预防接种工作计划范文二】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及参照上级20XX年考核目标责任书的分解,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下,以预防为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动员全社会参与是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的主要措施,为认真做好我区20XX年免疫规划工作,现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对20XX年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如下:

1.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主动搜集免疫工作薄弱区域和外来流动儿童,要保证儿童免疫接种率。

2.加大力度继续组织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20XX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在我乡范围内继续实施,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麻风、麻腮、白破、乙脑、流脑无细胞百白破等疫苗。

3.实行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各种疫苗接种率的要求,即:使用省卫生厅统一印制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应及时建证(卡)确保儿童规范建证(卡)率达100%每次接种时应核对卡、证并填写;卡介苗、乙肝建卡率及建证率达90%以上;糖丸达、麻风腮、百白破建卡率及建证率达95%以上,各类疫苗达90%以上。

4.提高预防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原有的基础上认真完善资料的收集。

5.保证计划免疫冷链正常运转。认真检查冷链设备的运转情况,每天上午、下午都要进行运转情况,检查记录冷冻、冷藏室温度,损坏了要及时修理,报废的应立即更新,确保冷链正常运转,以保证疫苗的效价,使每名儿童都能得到有效的免疫接种。

6.强化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开展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防止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在校园内发生流行的有效手段,我区计划免疫配合学校的查验工作,对学校的入学、入托儿童查验预防接种工作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安排好未种儿童的补证、补种工作。

7.加大力度,按质按量认真落实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录入儿童预防接种基本信息,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建设。

8.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和成就,开展了4.25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社会参与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9.完善相关资料的整理。及时完成计划免疫相关的整理上报,每次接种后要及时上报儿童计划免疫常规接种率报表。做好3月10日前统计20XX年儿童出生数上报及建台账基本情况统计表。

第4篇

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按照县委、县政府“四大奋斗目标”和“五气”新要求,树立干部新形象,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就医环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重点解决“看病贵”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全县卫生工作呈现了新的局面。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半年工作总结

(一)农村卫生工作

1、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实施第二轮招聘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要求,我县新招聘了6名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

2、今年争取到第一批扩大内需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及辅助设施建设项目2个,总投资100万元,三汇镇、涌兴镇中心卫生院各50万元。

3、对白兔,鹤林,静边镇,清溪场镇,三板,土溪镇,岩峰镇等七个卫生院扩大内需建设,总投资633万元,预计八月底主体工程竣工。

(二)城市卫生工作

1、县医院外科大楼改建,系香港政府灾后援建项目,待香港政府提交立法会通过后实施。

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不断完善。**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四川省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项目开展工作,在基线调查、慢病管理、疾病控制等方面均按规定的方案进行,先后派出15名医护人员到省市培训全科医师、全科护士。

(三)公共卫生

1、加强了疾控中心和县医院传染科的设备装备,加快了县妇幼保健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建设。

2、进一步落实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先后印发了《**县卫生系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县卫生系统卫生应急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县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方案》、《**县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工作计划》、《**县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对和疫情处置预案》、《**县甲型h1n1流感医疗救治工作方案》、《甲型h1n1流感预检分诊会诊转诊制度》、《**县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修订了《**县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真正做到了有备无患,防患于未然。

3、加强了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建立了医疗救护、救灾防病处置等组236个,落实县、镇、乡应急人员共340人,同时组建了卫生应急专家组数据库共49人。对机关工作人员、县属医疗机构分管领导和应急办主任以及各乡镇(中心)卫生院负责人或公卫科长共100余人,进行了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工作培训和考试。

(四)新农合医疗制度稳步完善

3、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解决“看病贵”问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工作的通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收到较好效果。

(五)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措施有力

1、圆满完成了与我省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我县公民闫勇和与其接触的有关人员的医学隔离观察和居家观察任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好评。

3、对结核病、艾滋病、霍乱等重点传染病加强了宣传、督导、检查,进一步加强了管理,落实了责任。

(六)妇幼卫生工作成绩显著。

2、新生儿疾病筛查2300例,筛查率达到42.15%;对县属医疗卫生单位妇幼医生68人进行了妇幼卫生报表网络直报培训。

3、努力降低

(七)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1、为提高乡村医生医疗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今年对乡村医生业务知识进行了集中培训、考试、考核,为全国首次乡村医生换证、注册奠定了基础。

2、加强医院制度化建设,不断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公开服务承诺,公示收费标准及药品价格,加强医患沟通与交流,尽可能地让病人来则安心,走则高兴。

3、抓继续医学教育。今年上半年已发放好医生网卡563张。对乡村医生远程教育学员进行了模拟考试,为毕业考试打下基础。其他进修培训工作正常进行。

(八)无偿献血工作有序开展

(九)卫生执法力度加大

1、对医疗市场进行了集中清理整治。成立了两个清理整治组,分别由杨汝奇副局长和瞿海林副局长带队,对全县医疗市场、娱乐场所进行了拉网式清理整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4、对全县123所学校的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传染病防治进行了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学校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工作,卫生许可证持证率100%,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上岗率达到97.7%,对个别学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把整改落到实处。

(十)中医工作不断加强

1、开展**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培训,培训师资60名,分批对全县60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7所村卫生站确定的师资力量进行培训,目前,全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正按照局安排推广中医适宜技术。

2、为全县中医药在岗临床人员100余名(50岁以下)温习中医四部经典著作培训报名。

(十一)医疗行风明显好转

1、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印发了《2009年全县卫生系统纪检监察暨纠风工作要点》,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2、按照县纪委要求,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开展“学习王瑛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和“卫生系统商业贿赂案例分析及警示教育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3、加强了对各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收费项目、标准、药品价格公开情况的监督检查,不断提高收费透明度。严格执行《达州市医疗服务价格》规定。

4、实行首诊责任制,医务人员做到热情接待,仔细诊断治疗。医生对不属于责任范围内的,引导病人到相关科室进行诊治,无推诿患者现象发生。

5、医务人员对病人实行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减少了大处方,滥检查的做法。

(十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扎实开展

1、我局组织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正副职领导多次学习《**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管理办法(试行)》,《**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围绕“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我该怎么办?”开展了深入学习讨论,明确了责任及过错责任追究,每个职工自觉把责任落到实处,主动把责任区清扫得干干净净,办公室设备存放得整整齐齐,窗明几净。

2、坚持每周五对责任片区进行集中清扫和日常卫生监督,保证了责任片区整洁、有序。在日常卫生监督时,我们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的、意义向广大居民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功德意识,引导广大居民共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十三)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

3月27日,卫生局召开了县级医疗卫生单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传达贯彻了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观动员大会精神,同时结合卫生工作实际,印发了《**县卫生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和《学习调研阶段日程安排》,明确了工作目标、步骤、方法、要求。做到按规定动作进行。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领导撰写调研报告15篇,党员干部写学习心得300余篇,办学习专栏8期,信息简报36期,宣传标语8条。全体干部职工理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县农村卫生基础差,底子薄,诊疗水平普遍较低,卫生服务能力依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亟待提高。

2、医技人员短缺、基层人才引进难和流失严重,卫生资源总量不足,招聘困难。

3、地方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乡镇(中心)卫生院设备缺乏,不能适应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需求。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1、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县委、县政府“五气”新要求,树立干部新形象。

2、坚持不懈地按要求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及2009年爱国卫生专项行动。

3、接待处理。全面完成积案化解年任务;完成县人大、县政协的提案、议案。

4、全面启动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程。各医疗单位要按照5月26日《全县妇幼卫生暨社区卫生工作会》上的要求,将妇幼卫生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

5、抓好中央扩大内需建设项目工程的质量、安全、资料积累,做好审计准备,按时搞好竣工验收。

6、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预案,落实应急设备设施,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有效控制传染病。进一步做好各类重点传染病疫情的防治工作,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要求做到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率达100%,计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达98%。

8、妇幼卫生工作。进一步培训妇保人员,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分别降至55/10万和13‰,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50%以上。

9、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按照第一年方案实施第二周期医院管理活动,落实医院评审、评价制度,制定惠民医疗措施、开展惠民医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做好预防和处置医疗纠纷;严格医师、护士的准入管理和考试考核工作;按期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0、努力推进中医事业发展。做好巩固四川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成果,力争中医门急诊量达到县、乡、村门急诊总量的40%;积极建设中医特设专病、专科,走特色效益之路;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新成果的运用。

11、不断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广泛宣传卫生法律、法规,提高卫生法规的社会普及度、认可度和接受度;落实卫生执法监督“网络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卫生执法检查,打击非法行医,保护群众健康权益。

12、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选拨培养优秀卫生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促进卫生事业更好发展;加快卫生人才培养,妥善解决农村和城市人才问题,探索吸引高素质卫生人才的有效办法,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第5篇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近十年来,我县结核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其发病率一直居传染病前三位,且发病有青壮年病人和农村及贫困病人居多等特点,已成为我县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控制结核病疫情,经过参观学习充分酝酿,研究决定于1998年10月成立了“××县结核病防治专科门诊”,初步实行了结核病归口管理,凡肺结核病人或疑似肺结核病人均转诊到县站结防专科门诊治疗和管理,其它任何医疗机构不得截留治疗肺结核病人(危重症肺结核病人指定在县人民医院传染科住院治疗,经过四年结核病防治非项目县运作已初具规模,使许多尤其是农村的肺结核病人完成了全程规则的治疗,减少了因停药而耐药肺结核病人的发生,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称赞。经多方努力2003年争取到了世界银行软化贷款/英国赠款,日本政府援助和全球基金等三个结核病控制项目在我县同时启动,在全县范围内实施dots策略,加大了肺结核病人的发现和督导管理力度,我县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近二年来卓有成效,省结核病督导组和市领导及有关专业人员多次来我县视察,对我县的结防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不少兄弟县也曾经前来参观学习,借鉴我县的结防工作模式和管理经验,特别是集病历、病情记录、检查报告单、督导访视记录于一体的病案资料因方便实用而得到上下一致认可,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借鉴和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成效。

(一)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

为认真组织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由县政府下文成立了“××县结核防治领导小组”,设立了“××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由分管县长、县卫生局局长及分管局长等亲自抓落实结核病控制各项措施,并制定下发了“××县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2001—2010年)”、“年度工作计划”、“结核病控制项目(含日本政府援助、全球基金、fidelis所有三个项目)实施计划”等,明确了县、乡、村各级防痨人员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做到有的放矢、责任到人。同时实现政府承诺,由县财政解决人均一角钱共计2.8万元人民币的配套经费,从而为我县结核病控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了结核病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自2005年开始,我县每月召开一次由各中心卫生院院长、县医院和县中医院院长参加的联席会议,及时商讨结防工作中的问题,2006年开始每季召开一次结防例会,总结实施项目工作的经验,做到各部门协调配合,解决各项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三)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能力建设

在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防痨网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工作。县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专科门诊配备了5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分别于1999年和2004年选派工作人员到江西省胸科医院结核内科和放射科进修。同时,在2005年2月和6月分两期举办了全县痰检人员培训班,通过集中理论授课和现场考核,使各有关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工作要领,保证了痰检工作质量,自2003年以来,省督导组和市有关人员多次来我县进行痰涂片复核检查,检查结果随机抽样的痰涂片质量均合乎要求,痰涂片序号和结果与实验室登记本结果相符,实验室登记本内容较准确完整。

(四)采取多项具体措施提高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

在全县5个中心卫生院(白舍、紫霄、太和、桑田、洽湾)和县人民医院、县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结防专科门诊设立了查痰点,并严格按照《江西省痰检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咯血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进行痰涂片检查,并组织人员下村开展对涂阳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和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进行痰涂片检查,最大限度的提高了肺结核病人的发现率,据统计,每年的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均达70%以上。

(五)肺结病人的治愈情况

我县肺结核病人治愈逐年提高,2003年涂阳病人治愈率达86.5%;2004年达87%;2005年达90%;2006年1月1日—6月30日新发涂阳病人64人,已治愈61例,治愈率达94%。

(六)肺结病人的督导情况

按照项目要求,采取分级督导的形式开展对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工作。县疾控中心结防工作人员每1—2个月对各乡(镇)督导1次,并督导部分村;同时对乡镇纳入免费治疗的涂阳病人全疗程访视4次(对琴城镇的病人则主要采取电话督导和门诊取药督导为主),各乡镇防疫人员也能按照要求对每例管理病人进行督导,确保病人每次用药都要在医生的面视下进行,做到“送药到手,看服下肚,记录再走”。如有病人不来服药,村医就到病人家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保证病人完成全部的治疗,而得到彻底的治愈。自2006年以来,县疾控中心加大了对县人民医院、县二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的督导,通过对三家综合性医疗机构的转诊和痰检工作的重点督导,进一步规范了各医院的结防工作,提高了各医院转诊率和痰检率。

(七)大力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

为使结核病归口管理和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多年来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专项宣传活动,如开展了“结核病防治知识”大型宣传活动和“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出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和宣传标语、散发宣传单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向群众宣传结防知识和国家相关免费政策,仅2006年就下发30000张宣传单、400张宣传画、12块宣传展板、180块自制永久性宣传标语到全县各乡(镇)和村委会,从而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结核病防治知识水平,形成一种“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为提高乡、村两级防痨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举办了多次培训班。特别是2004年由县卫生主管部门组织分期分批对全县所有乡村医务人员进行了结核病防治知识业务培训,并进行了考试。为加强我县结核病健康促进工作,实现全民结核病知识知晓率达60%的目标,于2006年6月在全县每个乡镇开展了对乡村医生、村妇女干部的结防知识培训工作,此项工作得到县、乡妇联和各乡镇卫生院的大力支持,下发了培训材料,与会者都能专心听讲,记录要点,并纷纷表示回去后都将与群众多进行交流与宣传,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据统计全县共计培训乡村医生172人,村妇女干部172人。此外,为加强综合性机构与结防机构之间的合作,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2006年先后举办了4次培训班,主要培训对象为乡防疫医生和县直医疗单位防保科长,并对县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和琴城镇各类社区医疗机构的临床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通过狠抓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这两项工作,有利于推动我县的结防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八)开展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工作

各县级综合性医疗机构和各乡镇卫生院都能及时将肺结核病人或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至县疾控中心结防门诊进行归口管理和治疗,同时按照属地原则及时开展对网络直报肺结核病人的追踪工作,2006年1月至12月,应追踪肺结核病人62人,已追踪61人,追踪到位60人,一周内追访及时率达98.2%。

(九)认真做好农民工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制定下发了《××县农民工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案》,各乡(镇)对所有外出务工和来本地务工的农民工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全县共登记农民工9533人,已调查8690人,有肺结核症状或疑似肺结核病者72人,查出初治涂阳病人3人,涂阴病人5人,对其中合乎项目要求的3名涂阳病人和初治涂阴病人给予了免费抗结核治疗。

(十)做好结核病防治资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

县疾控中心结防门诊能认真做好“三个登记本”的填写工作,并由专人收集、整理结防资料,及时准确上报各种工作报表至省市疾控中心。

第6篇

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妇幼保健院功能定位尚有误区,国家相关建设标准及规范严重滞后,整体医疗环境设施陈旧落后,越来越难以满足我国妇女、儿童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的需求。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妇幼保健半年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妇幼保健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一20__年上半年,我院妇幼工作在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为核心,开拓进取,加大了工作力度;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生殖健康为重点;以为儿童妇女健康服务为宗旨,优化服务模式,提高了我院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使全镇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我镇辖区内孕产妇及0---6岁儿童情况如下:

1、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推行住院分娩,做好孕产妇系统化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妇幼保健工作的基础。

今年上半年全镇孕产妇总数为人,其中早孕建卡人,建卡率为%,孕产妇系统管理人,其中住院分娩人,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生率%,产后访视人次,访视率为%,未访视人;母乳喂养人,喂养率为%。筛查出高危产妇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使高危孕妇管理率和住院分娩率均达100%。孕产妇死亡0人。

2、做好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加强了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疾病防治,提高了全乡儿童健康水平。

今年上半年7岁以下儿童人,5岁以下儿童人,3岁以下人,0-36月儿童保健建档人,完成档案人,新生儿访视人,其中:轻度佝偻病0人,低体重人,确保了儿童的身心健康,我镇上半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为,系统管理率为%,无儿童死亡。

二、继续巩固爱婴医院:对孕产妇及其家属甚至全民宣传、提倡母乳喂养。今年母乳喂养调查人,母乳喂养人,纯母乳喂养人,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率%。

三、预防接种方面:按照国家儿童免疫规划及时给予刚出生的新生儿接种乙肝、卡介苗。

四、开展30---60岁妇女宫颈癌及乳腺癌筛查工作:根据妇女保健的要求,为已婚妇女进行查体,对防治妇女病起到重要作用,并且掌握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通过普查对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两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极大保障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在镇政府妇联、各村委会妇女主任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例宫颈癌初查,TCT取样工作,乳腺彩超初筛查乳腺癌例,并积极动员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妇女到上级保健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宫颈癌人,乳腺癌人。配合县保健院做好妇女常见、多发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及预防工作,保障妇女群众健康。

五、认真做好出生实名登记工作:出生证专人管理,及时发放出生证,并及时把有关信息录出生实名登记平台。

六、加强“两非”管理工作:为了提高人口素质,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例结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严禁非法胎儿性别签定及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严禁非法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大力宣传计划生育保健工作,确保育龄妇女健康。

七、在急救药品管理方面也做得比较好,及时补充药品,按时更换妇产科过期药品等。

八、贯彻实施农村妇女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在我院分娩人,降消减免人。

九、农村妇孕及孕早期增补叶酸项目,由专人管,半年来大力宣传和提倡待孕和孕早期妇女增补叶酸。发放叶酸合,发放人数人,目标人群知晓率%,服用率%。为减少出生缺陷发生,降低出生缺陷率,从而提高我镇人口健康素质,我们将一如既往开展这项工作。

十、加强“三网”络建设,是妇幼保健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并定期进行培训指导。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我院妇产科、儿童保健业务用房不足,制约了我镇的妇幼保健工作开展;

2、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更换频繁,导致对妇幼保健工作业务,妇幼保健系统不熟悉,缺乏村级妇幼保健女村医导致居住在农村的孕产妇保健服务难以开展,严重影响我镇的妇幼保健工作质量;

3、妇幼保健工作宣传力度不够,对“降消”项目,孕产妇住院分娩的宣传、发动工作力度不够深入。

改进措施:

1、加强妇产科室建设,合理科学配置,并能正常开展妇幼保健工作;

2、加强卫生院妇幼保健工作人才培养,促进妇幼保健知识的培训力度,做到项目专人专职管理;

进一步加大对村级妇幼保健工作的培训指导,规范村医妇幼卫生信息台账建设。

3、通过各种宣传日、宣传栏、健康教育等形式,广泛开展“降消”项目和“新农合”政策宣传和妇幼保健知识健康教育。

半年来,在妇幼保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按计划完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为全镇妇女儿童提供更方便、更优质、更温馨舒适、更全面周到的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我镇的妇幼保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妇幼保健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二20__年上半年,我所妇幼保健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为中心,扎实推进群体保健管理水平,加强行风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内涵,满足晋源区广大妇女儿童的需求。通过基本公共卫生项目、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的实施和产科绿色通道的建设,提高了我区妇幼保健的服务能力,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使全区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妇幼保健服务能力建设,做好全区妇幼保健工作。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根据我区实际情况,严格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实施流程,规范服务程序,提升服务质量,使全区孕产妇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逐年提高。

1、孕产妇保健工作开展情况做好孕产妇系统化管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是妇幼保健工作的基础,20__上半年年全区孕产妇总数为人,其中早孕建册人,建册率为%,孕产妇系统管理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其中住院分娩人,住院分娩率%,新法接率%,产后访视人次,访视率%,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为%。

筛查出高危产妇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高危孕妇管理率%。孕产妇死亡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

2、7岁以下儿童保健开展情况今年上半年7岁以下儿童人,5岁以下儿童人3岁以下人低体重儿率%,体弱儿管理率%.我区上半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儿童保健覆盖率﹪。

3、开展全区、镇、村妇女病查治工作。

根据妇女保健的要求,为已婚妇女进行查体,对防治妇女病起到重要作用,并且掌握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今年上半年对我区已婚妇女进行健康查体,实查人,查出各种疾病人,其中,阴道炎人,宫颈炎人,尖锐湿疣人,宫颈癌人。通过普查对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两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极大保障了妇女的身心健康。

(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开展情况

为了保证完成20__上半年的目标任务,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共举办次大型宣传活动,并利用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宣传月,在全区开展了为期一月的宣传活动。督导质控检查次,更好的促进了项目的开展。20__年我们根据我区近年来农转非人数增加的特点,根据20__年农村户籍活产数和农村孕产妇报销人数,充分估计今年的任务为人,目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已报销人,叶酸服用人数人。今年我们将继续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加强督导和检查,坚持“应报都报、应服尽服”的原则,保质保量完成今年的工作目标任务。

(三)、“降消”项目

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降消”项目,实施技术培训、临床进修、专家驻县蹲点指导、项目宣传和督导工作,落实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继续实施产科基本技能与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

(四)、托幼园所保健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市卫生局、市妇幼院关于入托入园儿童保健管理新规,我们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公示,让社会监督,让家长明白。托幼所定期派专人深入到辖区托幼园所指导卫生保健、宣传防病知识,给予在园儿童良好的保健服务。今年我们将继续做好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

1、定期对本区托幼园所保健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组织学术交流,提高托幼园所保健人员的业务水平。

2、加强对托幼园所儿童疾病防治、膳食营养、食堂卫生、消毒及安全等方面的指导,提高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水平。

20__上半年我们已经完成名儿童的入园体检工作。

(五)、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我所严格按照《卫生部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要求,专人管理,严格审核,免费签发,全部计算机打印,全面实现了晋源区出生医学证明信息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六)、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全区居民的保健知识,我所利用节假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与其它部门协作,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健康教育知识,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启动仪式”之机,广泛宣传妇幼保健知识。共举办了次大型宣传活动,印刷宣传资料种,共发放宣传册本,受益群众余人次。、

(七)、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初步开展开始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目前,已有名新生儿进行了筛查。今年重点加强这一项目的普及。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以贯彻落实《母婴保健法》为核心,进一步推动妇幼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1、继续开展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服务提供技术指导,并加强技术考核。

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效果的监测评估,以及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服务真实性的考核评估。

2、加强网络建设,完善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区、镇、村三级网络建设是妇幼保健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和管理,并定期进行培训指导。

加强业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3、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领域。根据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和区卫生局的安排,积极组织业务技术人员参加省、市级卫生部门的培训班和进修班,提高业务人员的技术水平。

通过半年来的共同努力,我区的保健工作和社会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取得了一些好成绩,这都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今后我们要依法加强妇幼卫生管理,提高妇幼卫生工作水平,放开发展,强化管理,提高整体素质,为全区妇女儿童提供更方便、更优质、更温馨舒适、更全面周到的服务,为我区的妇幼保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妇幼保健半年工作总结范文三20__年上半年应该是忙碌的半年,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下村。先是协同妇产科下村做好孕产妇的“5+2”查体。再就是下村搞居民健康档案了。因为今年的居民健康档案整理有了新的工作方案,目的是将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做实做好,教会乡村医生整理居民健康档案,所以自2月17日以来,我和我们整个防疫科人员几乎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建居民健康档案上,由于乡村医生普遍的老龄化,教会乡村医生系统的建好居民健康档案真的不那么简单,你给他说上十遍还是记不住,恨不得自己去写。期间对建档案的村庄还要协同妇产科做好孕产妇的“5+2”查体。不过在此期间我学会了血糖的监测、熟练了静脉穿侧技术,领会到了领导的组织人员能力。

这半年除了下村还要做好常规工作,比如住院分娩补助发放和补助卡的发放、叶酸的发放,计划免疫接种日的0-3岁儿童查体,其中的每项资料都要系统、符合逻辑,有时为了挤出时间来办理住院分娩补助工作,每天早上都要早来20分钟,约好补助对象,及时办理补助手续,这样就不耽误出发的时间了。即使这样妇幼资料也没来得及规范整理,直至接到5月23日市里妇幼卫生绩效考核的通知,才抽出几天时间整理妇幼资料,一直到了5月22日我们全体人员大加班,加班到凌晨2点半,当时是一片忙碌,男同志安排现场整理房间,女同志整理资料,就连翟老师也加班到1点多才回家。庆幸的是市里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认可,这都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市里领导也给我们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如妇产科布局,有菌区、无菌区分布不明确,整个乡镇的高危筛查只要有等级就行,只有在本院就诊的有专案管理就行了。如何将新生儿出生及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等都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有两次学习的机会,一是平阴县孝直镇和章丘市绣惠镇的学习,使我深刻明白,工作要进步光靠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只有出去学习才明白我们的差距,以上两家医院均处于工作任务重,人员少的特点,单他们的职工是具有团队精神的整体,医院的建设都是职工一分一分投入进去的,大家集资建房、集资买设备,今天的成果正是昨日的付出,所以他们工作是为自己工作的,即使加班也无怨言。他们的妇幼工作也领先我们,尤其是ddst筛查技术,我们至今还没起步,他们已经开展4、5年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他们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上都比我们先进,单是硬件整个两层楼全是公共卫生科,专职人员就要有十多余名,健康档案的纸张更是结实美观。健康教育资料美观大方,整个的硬件投入都很高。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也很高,他们不但熟悉基本公共卫生工作项目,更是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此项工作。

总之,这半年真是忙忙碌碌并且压力也很大,工作中有了一些经验但是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ddst筛查迟迟没有执行,本来想争取区妇保站给予技术支持帮助干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启动。乡村医生的培训工作也是应该强化的一项工作,如何将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做好,关键还是培训一批精明强干的人员,加强这组人员的责任心,方可将这项工作做好,否则还将是疲于应付。

第7篇

记者:您好,隋厅长。党的十七大提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幸福。”近年来,卫生工作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这无疑为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回顾“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卫生改革和发展积淀了一定的体制和机制优势,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绩,能否总结一下经验?

隋厅长:的确,“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吉林省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协调发展,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从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卫生指标看,到2010年末,吉林省人均期望寿命从2005年的73岁提高到73.9岁,婴儿死亡率从2005年末的8.62‰下降到6.78‰,孕产妇死亡率从2005年末的34.62/10万下降到28.5/10万,这三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值,保持了较低水平。

“十一五”期末,吉林省医疗卫生机构达到9526个,拥有床位115037张,卫生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70120万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89人、拥有医生2.21人、拥有护士1.62人、拥有床位4.06张。位居全国较好水平。

5年来,吉林省把卫生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基本建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科学规范,传染病网络直报和预警预测系统建立并发挥重要作用,重点疾病防治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爱国卫生工作蓬勃开展;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和卫生监督网络更加完善,在全国率先建成了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基地;妇女儿童保健管理持续强化;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和城市社区服务不断取得新进展,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得到完善,探索构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农合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行业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职业道德与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建立完善了质量控制体系、综合评价体系和教育、监督、惩处并重的行业纠风体系;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求为主的各类人才培养项目陆续实施,医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可喜进展;中医药事业和食品药品监管及促进医药产业发展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此外,卫生法制建设、卫生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可喜进展。

同时,“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卫生系统经历了汶川地震救援、玉树地震救援、黑水县援建,甲型流感、手足口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抗洪救灾及多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严峻的考验。实践证明,吉林省卫生系统是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冲的上、打得赢的过硬队伍。

记者:“十二五”期间既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间,也是卫生事业加速发展的黄金期,更是各种矛盾凸显期,卫生事业面临严峻挑战。在此期间,面对机遇和挑战,卫生厅对于发展规划的制定原则和终级目标是什么,将如何推动吉林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隋厅长:“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将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重点,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政府职责,加大卫生投入,落实医药卫生事业的公益性。重点以推动卫生发展方式转变为着力点,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重预防”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卫生服务可及性,缩小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努力满足全省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服务需求,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水平。

未来5年,吉林省各项卫生发展指标的完成,将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发展指标中,3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提高到9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继续控制在全国较低水平,继续加大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治力度;计划免疫规划工作更加深入,以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要达到90%以上;慢性病控制、重性精神疾病防治、职业病防治、农村改水改厕、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卫生资源发展、卫生投入和中医药发展指标更加科学。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主要任务:一是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能、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原则,建立健全以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体,各级医疗机构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网底的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妇幼保健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建立妇幼保健工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和工作机制,强化应急组织管理、指挥决策系统和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和调动、科技支撑建设,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加强卫生监督和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全省城乡的三级四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县级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二是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区域医疗救治中心、重点专科和农村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继续强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建设,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布局和结构。三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增加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将食品安全、职业卫生、饮用水卫生、精神卫生、卫生应急等重点任务和能力建设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四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医疗服务和监管,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公立医院设置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功能、数量和规模,优化结构和布局,积极探索运行机制转换。五是继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提高新农合制度覆盖面,逐步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基本医疗保障差距,使政策性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5%以上,新农合的补偿封顶线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最终实现全省农村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扩大大额门诊特殊病种补偿的病种范围,在全省全面推开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基础上,适当扩大病种范围,提高对重大疾病报销的保障水平;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确保省内各县(市、区)的村卫生室实行人事、业务、药械、财务等一体化管理率达80%以上。六是加强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全省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循证医学、药物经济学为基础的基本药物评价标准和工作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七是严格落实药品安全责任。完善药品监管机构,提升监管能力,加强检验检测、认证检查和不良反应监测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实行新一轮国家药品(含医疗器械)标准提高行动计划,加强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加强餐饮、保健食品、化妆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管执法,提高基层快速检测能力。八是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建立省、市、县三级卫生信息平台,涵盖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卫生管理等五大领域的重点业务和电子病历、健康档案两大基础数据资源。九是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完善中医药领导协调机制、行政管理机制、投入补偿机制和运行保障机制,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中医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实施“真中医”人才培养工程,推进中医药理论、技术、产品创新和传承进步。

到2015年末,吉林省卫生资源指标、健康指标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就医条件将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衡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卫生指标将进一步改善,预计人均期望寿命值达到75岁以上、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6‰和9‰、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22/10万。

记者: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医改”日渐成为摆在决策层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将采取哪些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隋厅长:应该说吉林省卫生系统医改工作是成效显著的。在省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要求,吉林省卫生系统扎实推进医改,五项重点改革成效持续显现,为实现全省医改三年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2月底,全省新农合参合1302.05万人,占实际在乡农业人口的99.07%,补助标准从人均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支付限额提高到6万元,可达到我省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倍。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有序推进。完成了全省基本药物招标和配送企业选定工作。2010年12月1日,我省全面启动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实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并根据基层需求,筹备开展基本药物品种增补遴选和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工作。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展较好。2010年以来,吉林省已按计划实施了33个县级医院、97个中心乡镇卫生院、190个村卫生室和12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同时,继续实施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培养项目,2010年,为全省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招聘、培训执业医师3300余人,轮训村级卫生人员130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四是重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2010年,吉林省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53.9万人次,13.3万农村适龄妇女接受了宫颈癌、乳腺癌检查,9.18万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得到补助,8.7万农村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8000名白内障患者接受了免费复明手术,共修建无害化卫生厕所15.25万座,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1062万份,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92万人次,开展健康教育135万人次。吉林省探索建立的均等化资金监管机制先后在卫生部、财政部专题会议上向全国介绍了经验。五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吉林省确定了长春、辽源、通化等3个重点联系城市和舒兰市、蛟河市、公主岭市、镇赉县、乾安县、靖宇县等6个重点联系县(市)。吉林省结合自身实际,在构建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同时,推行优质护理服务,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推进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卫生部陈竺部长在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对我省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和均等化服务专项资金监管机制的建立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1年是全面完成医改三年目标任务的攻坚之年,全省医改工作将继续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方针,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发展新农合制度、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突出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和“体系”建设4个重点。

(一)大力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落实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政策,重点建立完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实现全省基本药物招投标、采购、配送、结算、监管“一体化”常态运行。

一是建立省级基本药物采购服务管理平台。完善招投标、采购、配送、结算、监管五项功能,满足国家提出的“基本药物货款省级统一结算”的需求,这项工作省财政已经列支专项预算经费。二是建立省、市、县三级基本药物服务机构和队伍,调整现有省医药采购服务中心职能,增加基本药物服务功能和人员编制。在全省10个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和42个县(市)建立基本药物管理办公室,确定全额事业单位性质,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的日常使用管理、统计数据上报、回款资金审核等项工作。三是建立全省基本药物品种增补遴选机制,以需求为导向,计划增补基本药物省内执行品种240种,同步将新农合报销药品目录品种及中药饮片纳入基本药物管理。四是开展全省基本药物制度(临床使用)培训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100%。五是试点探索将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合理补偿。

(二)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主要完成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核定工作,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和全口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

一是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定编定员工作。我省已原则确定,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按照服务人口的1.5‰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按照服务人口的1.0‰核定,以县(市、区)为单位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目前我省确定的编制核定标准在全国属最高(其他省份均在1.0‰―1.5‰之间),此项工作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完成。二是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口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我省“收支两条线”这种补偿机制确定以后,各级财政将按照科目和标准,全额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支出和业务支出,这既能够更加充分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政府办”的宗旨,又能够避免过度医疗等趋利经营行为,更加突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质,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以药养医问题,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的根本转变,符合当前我国不断强化社会管理、不断倾斜公共财政投入的核心理念。北京市、安徽省、江西省和甘肃省已在全国率先采取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经过了实践检验,得到了国家的充分肯定。三是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评估办法。制定基层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强调根据承担和完成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数量、质量和满意度实行奖补,逐步建立起符合实际、充满活力、效果明显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杜绝全额补偿机制建立后,出现大锅饭、平均主义、养懒人等弊端现象。四是制定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乡村医生补助经费。逐步落实村卫生室所能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绩效考核,按劳取酬,不断增加村医收入,扶持村卫生室的生存和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发挥村卫生室医疗预防保健网底作用。

(三)积极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综合改革经验。重点强化县医院建设,初步建立起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一体化”服务模式。

一是继续在长春、辽源、通化3个试点地区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胆探索 “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等重大体制机制上的综合改革,力争在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形成经验,逐步推广。二是优先建设发展县医院。加大对县医院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提高县医院看大病的能力,充分发挥县医院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龙头作用。2011年底前,实现省内30万人口以上的县要有一所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标准的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长期合作帮扶机制,100%县医院与三级医院建立起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并开展三级医院远程医疗会诊试点。三是建立省、市医疗质量安全评价体系和各级专业医疗质量控制评价评审组织,深入开展医院评审评价工作。四是完成各级卫生发展“十二五”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编制工作。出台我省《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实施意见》,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群众的多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五是出台《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启动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并根据国家即将出台实施的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开展试点。六是实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奖补项目,鼓励各地公立医院大胆探索,总结经验,促进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健康发展。

(四)积极推进公共医疗卫生"六大体系" 建设,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保障能力,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十二五”期间,省卫生厅将着力推进医疗急救体系、卫生应急体系、大病救治体系、传染病及重大疾病防治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六大体系建设将按照今年起步、明年全面实施、三年基本完成、最后一年收尾的总体安排进行,计划五年总资金305亿元。

第8篇

一、年妇幼卫生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县妇幼保健工作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妇幼保健院的精心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和落实《广西妇女发展规划》、《广西儿童发展规划》为核心,加大了工作力度,开拓进取;以保障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以为儿童妇女健康服务为宗旨,优化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使全县妇幼保健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现总结如下:

(一)妇女保健工作

1、加强产科质量,进一步巩固爱婴医院成果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巩固爱婴医院成果,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我县加强对产科质量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县卫生局于9月份组织有关人员对18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产科质量、爱婴卫生院管理工作检查,指导各医疗保健单位以抓产科质量为中心,开展全程跟踪工作,规范产科技术操作,提高产科业务水平,保障产科急救绿色通道通畅,提高急救能力,真正把母婴安全落到实处。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一年来全县活产13206人,产妇13156人,新法接生13205人,新法接生率99.99%,孕产妇死亡4人,孕产妇死亡率30.28/10万,围产儿死亡115人,围产儿死亡率8.63‰,孕产妇保健覆盖13084人,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9.07%,产后访视12969人,产后访视率98.20%,访视3次合格人数12524人,访视3次合格率95.19%,孕产妇系统管理12701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17%。住院分娩13173人,住院分娩率99.75%,高危妊娠管理4570人,高危妊娠管理率100%,高危产妇数2991人,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新生儿破伤风发生0人。

2、加强妇女保健工作,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我县利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积极与县总工会女工部、县妇联联系,积极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普查内容包括:妇科检查、乳腺检查、宫颈癌普查、妇科B超等常规检查,实捡人数7548人,查出妇科疾病3126人,发病率为41.41%,对查出妇科疾病及时有效治疗。

3、婚前保健工作

我县婚前检查工作1-9月份处于停滞状态,1-9月份结婚登记6643人,婚前检查78人,婚前检查率1.17%。我县于10月20日再次召开卫生、民政协调会议,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加强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了婚前检查率,于10月21—31日婚前检查460人,婚前检查率达到了90%。11月份以后达99.95%,全年婚前检查人数共3570人,婚前检查率达19.48%,与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儿童保健工作

1、认真做好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加强了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疾病防治,提高了全县儿童健康水平。全县各医疗保健单位在“六、一”儿童节期间深入到农村、幼儿园开展儿童体检工作。全县0-7岁儿童90229人,进行保健管理77764人,保健管理率86.19%。

2、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工作:全县299所托儿所幼儿园,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管理办法》,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每学期深入到幼儿园进行托幼卫生保健指导2次,对卫生保健存在的问题即时指出,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全县在园儿童51575人,健康体检50553人,健康体检率98.02%。

3、加强儿童死亡监测工作。

1-12月全县新生儿死亡36例,新生儿死亡率2.72‰,婴儿死亡72例,婴儿死亡率5.45‰,五岁以下儿童死亡112例,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8.48‰。

(三)项目工作

1、降消项目

年自治区定我县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扩展县,“降消”项目工作是一项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按照自治区项目办的要求,我县于年4月10日召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启动大会,成立了县项目协调领导小组,项目技术领导小组,降消项目办公室,召开项目协调领导小组会议,部署和研究“降消”项目工作。

(1)项目基础调查:根据自治区项目办的要求,县妇幼保健院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各乡镇卫生院进行基本情况调查,为开展“降消”项目提供基本数据。

(2)项目培训工作:为了保证项目更好地运行,项目办制定了全县培训工作计划。对县、乡、村层层举办培训班,举办县、镇、村妇幼人员、妇、儿科业务培训班10期。对县级妇幼人员及乡镇卫生院院长和妇幼专干进行项目实施业务培训,参加培训达377人次。举办了县“降消”项目信息管理和财务管理培训班1期,各镇、乡卫生院也相继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共举办培训班199期,全县参加培训人次2851次,提高了妇幼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降消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降消”项目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家长和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项目办充分利用电视台、印发宣传资料、举办孕妇学校、科技三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降消”项目知识的宣传,共印制了“降消”项目指南宣传资料20000多份,发放健康教育卡、册(单)18238份,上街宣传101次,举办孕妇学校476期,听课孕妇5567人,出版宣传版报207期。县妇幼保健院组织医务人员下中华、邹圩镇进行义诊,深受群众欢迎。目前我县增强了人民群众住院分娩的意识,全县孕妇健康教育知晓率和孕妇贫困救助知晓率明显提高。

(4)加大贫困孕产妇救助宣传力度。做好孕妇追踪和贫困孕产妇救助确定工作。

各乡镇认真按照项目要求对贫困孕产妇摸底、造册、上报、审核,确属贫困救助对象者,告知孕妇事前办理救助卡,使贫困救助落到实处,全县共掌握孕妇数14853人,确定为贫困孕产妇3651人,已发贫困孕产妇救助卡3651人,为2976名贫困孕产妇发放了降消项目的补助金,其中平产救助2825人,补助金额113万元,异常产救助151人,补助金额15.1万元,群众得到了实惠。

(5)规范与完善产科急救中心建设,确保绿色通道高效运行

我县按照《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评估标准》和《广西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标准》加强产科硬件建设,规范产科管理。一是管理规范,向全县公布急救电话号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产科急救网络,保持全县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二是完善制度和抢救设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急救能力,使急、危、重症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得到及时抢救。三是加强督导,县卫生局组织产科专家按照“降消”项目产科急救中心建设标准和“降消”项目乡级产科建设标准对全县18个卫生院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18个卫生院全部合格。自实施项目以来,产科急救中心接诊851人,抢救危急重孕产妇33人,抢救成功31人,抢救成功率93.93%。

(6)加强督导,确保项目的开展。

督导是保证项目工作进度和质量的重要环节。从5月份开始县项目办组织基层保健人员不定期地对各乡镇进行降消项目工作的督查指导工作,检查各村保健员工作情况,分类指导各村的技术服务工作,乡级掌握各村孕情,规范使用《广西孕产妇保健手册》,提供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服务。在督导过程中,采取听、看、查、访、等方式,核实项目执行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保证项目高质量推进。县对乡监督指导54次,有97乡次共152个村。参加督导335人次,乡对村督导400次,督导1383个村次,参加督导1475人次。接受区级督查1次、市项目督查组检查6次,得到了检查组的好评。

(7)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为了保障项目资金合理使用,我县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对资金实行专人负责,是实行专款专帐专用,建立建全项目财务报帐制度,财务人员按季度上报经费落实和使用情况。年我县降消项目经费共200.9万已全部到位,其中中央财政170.8万元,自治区财政10.1万元,县财政配套20万元。已完成投资160.72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启动,人员培训、健康教育、信息管理、监督指导、孕产妇住院分娩及危重孕产妇抢救补助等。

(8)抓好项目信息资料上报和反馈

信息工作是项目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医疗卫生单位按项目要求收集、统计、上报各种工作报表,并加强孕产妇死亡监测及评审工作,准确地反映项目执行情况。

2、儿童营养微量元素补充项目

为促进西部地区儿童健康成长,卫生部与美国亨氏公司建立妇幼卫生合作项目,旨在改善西部贫困地区6~36个月儿童营养状况。我县是儿童营养微量元素补充项目县,按照项目的要求,我县对乡村级妇幼人员进行项目培训,发放乡村医生培训手册260份,保健科人员深入到4个乡镇进行基线调查1240人,通过面对面咨询、板报或宣传栏等方式,向6—36个月儿童家长和看护人传播儿童营养和科学喂养知识、微量营养素补充剂的作用和服用方法等,发放宣传卡21768张,发放营养素补充剂43536盒,服用营养素补充剂21008人,通过采纳科学的喂养方法,预防我县婴幼儿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改善了儿童营养状况。

3、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项目

积极开展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16856人,咨询率91.23%,检测人数15409人,检测率82.69%,年检出2例HIV阳性孕产妇,阳性率0.013%。共4例HIV阳性孕产妇分娩(年发现的2例和年发现的2例),对她们所生的婴儿进行人工喂养指导及定期产后访视工作,并给予提供了儿童保健、计划免疫及免费提供牛奶等关怀和支持。

4、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根据自治区的要求,年6月开始根据我国《母婴保健法》要求,卫生厅从年6月份下达文件要求医疗卫生机构凡从事产科、新生儿科工作的都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工作。为了很好地开展我县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我县的出生人口素质,我县已于年6月8日启动了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从年6-12月全县共接产8122人,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3130人,筛查率38.54%。但陈平、黎塘、黎明、市九医院在年一年里从没开展这项工作,影响了工作的进展。

5、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年全区开展了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活动,于年12月23日参加了南宁卫生局举办的年中央补助南宁市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启动暨培训会后,我县于年12月28日进行了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的启动并培训,按要求印发了各种资料,并将叶酸及资料发放到各个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机构,进行了发放叶酸活动,启动后至12月30日全县共发放161人份,为我县开展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四)《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加强《出生医学证明》、《婚前医学检查证明》等法律证件的管理和使用工作。我县依法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县卫生局组织有关人员对《出生医学证明》进行检查指导,做到专人保管、专人打印、专人发放,年全县各医疗机构接产活产共13034人(含流动人口数),发放《出生医学证明》13904本,其中当年活产发放《出生医学证明》11857本,当年活产发放率90.97%,废证168张,废证率1.21%。

(五)开展“三网监測”质量控制工作,提高“三网监測”质量

按照自治区及南宁市的《妇幼卫生三网监测方案》,我县于10月份开展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及质量控制。全县各乡镇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自查,走访村医、村干及保健员等,并查询出生登记、孕妇登记、计划生育登记、公安部门登记、预防接种卡等,相互核对,相互补漏。县妇幼保健院也组织人员于年10月10~15日对露圩、大桥、中华、新圩、芦圩、洋桥六个镇乡及四大医院进行三网质量控制调查,经调查5岁以下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率、出生缺陷漏报率均控制在广西标准。

(六)存在问题

1、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不稳定,兼职较多,影响工作的开展。

2、部份乡镇卫生院产科医师急救水平不高,产程监护不当,高危孕产妇转诊不及时,仍有截留高危孕产妇。

3、部分乡镇母婴保健员年龄、知识老化,影响孕情的及时掌握。

二、年妇幼卫生工作要点

根据年自治区和南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南宁市妇幼卫生工作计划,结合我县妇幼卫生工作实际,今年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妇女保健工作

1、加强婚前保健。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婚前保健实施方案》,加大对婚前保健的宣传力度,与民政部门协调,加快推广“婚前保健一条龙服务”新模式,提高婚前保健体检率,强化婚前卫生保健指导和婚前保健咨询,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2、掌握辖区内各单位育龄妇女和已婚育龄妇女基本情况,督促企、事业单位贯彻实施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与保健工作规定,深入农村开展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和妇女病普查,建立妇女健康档案,帮助妇女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3、强化围产保健工作质量,按照《南宁市孕产期全程跟踪管理与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南宁市高危孕产妇管理办法(试行)》和《城乡贫困危重孕产妇救助工作实施方案》,落实各项孕产期保健工作,将孕产期死亡率控制在16.22/10万以下,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6%以上,住院分娩率99.5%以上。

(1)进一步健全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按《南宁市孕产期全程跟踪管理与行政追究暂行规定》的管理要求配备保健人员和产科人员以及必备的设施,落实工作职责。

(2)完善高危转诊和危重孕产妇的急救网络。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照《南宁市高危孕产妇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加强高危孕妇筛查,并实行重点监控。要整合危重孕产妇抢救、转诊绿色救助通道,实行市、县、乡镇三级联动,以保障高危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提高抢救成功率,确保母婴安全。

(3)加强产科内涵建设。各助产技术机构要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倡导和推广无痛分娩和全程陪伴助产方式,强化产时保健,支持和保护自然分娩,减少产程中不必要的干预。严格掌握催产素使用指征和剖宫产的医学指征,积极防治产科出血和产科并发症,提高危重孕产妇的救治能力和新生儿复苏技术水平。

(4)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强化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预防措施。提高孕期保健质量。强化优生咨询,指导孕妇进行地中海、G-6PD缺乏症、先天愚型、神经管缺陷、肢体残缺等疾病早期筛查。对“阳性”者要转到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产前诊断和早期干预,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二)儿童保健工作

1、掌握本辖区儿童保健基本情况,建立辖区内0--6岁以下儿童名册,0—4岁以下儿童死亡名册,新生儿破伤风发生名册,掌握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等基本情况。

2、加强儿童系统管理工作,各级接产医院要对所有出生婴儿建立《广西儿童保健手册》,并落实新生儿访视工作。各镇乡要对辖区儿童实行系统管理,提高保健覆盖率和系统管理率,儿童系统管理率要达85%以上。

3、提高儿童保健质量。贯彻卫生部《婴幼儿喂养策略》,各乡镇要开设儿童保健门诊,与计划免疫门诊相结合,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防治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各医疗保健机构要进一步加强体弱儿的保健管理,强化婴幼儿的喂养,营养咨询指导,提高保健质量,提高4—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85%,适时、合理添加辅食,努力提高儿童健康水平,要求婴儿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

4、积极开展符合儿童各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保健工作,开发儿童智力测定、口腔保健、眼保健、听力保健、加强对高危儿的筛查及早期干预等保健服务,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5、加强集体儿童的卫生保健管理。继续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则》,依法规范我县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落实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各乡镇在划分职责范围内做好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技术指导工作,指导创建卫生保健合格幼儿园。

6、为儿童做好事办实事。“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后,要下农村、地段为农村儿童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咨询。

(三)依法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加大《出生医学证明》法律意义和使用宣传,完善《出生医学证明》登记及报告制度,提高《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率,开展产科的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落实专人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工作,要求当年活产发证率达80%以上,年内要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情况督查。

(四)加强项目工作

1、降消项目

根据《年广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管理方案》相关要求,制定年县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农村孕产妇补助的宣传、健康教育的工作,并做好申请表的审核、补助卡的发放和管理工作。通过“降消”项目的开展,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

2、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

根据《年中央补助广西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工作,为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工作,降低我县神经管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从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实施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对全县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根据项目要求到年,对全县准备怀孕的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目标人群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达到90%,叶酸服用率达到90%,叶酸服用依从率达到70%。

3、重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

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的意见》,把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列入妇幼保健的常规工作,与妇幼卫生的业务培训和行业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提高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防治水平和防治效果。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宣传、咨询、培训、检测、阻断、随访和信息上报等工作。年认真开展孕产妇、婚姻登记HIV筛查工作,HIV阳性孕产妇阻断率达到85%以上。

4、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各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对新生儿要开展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G-6PD缺乏症、先天性耳聋等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早期干预,以减少先天残疾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5、开展儿童营养微量元素补充项目

继续开展儿童营养微量元素补充项目,改善我县6~36个月儿童营养状况,预防婴幼儿微量营养素的缺乏。

(五)继续执行爱婴行动

各爱婴医院、爱婴卫生院要贯彻卫生部《婴幼儿喂养策略》,建立“爱婴医院”动态质量管理机制,巩固爱婴医院成果,加强健康教育,认真做好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教,不断提高“孕妇学校”质量,增强孕妇自我保健能力,进一步强化母乳喂养知识和技术的指导,巩固爱婴成果,各爱婴医院要全面做好迎接自治区和国家爱婴医院的抽查准备工作,促进爱婴行动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母乳喂养。

(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提高节育手术质量。贯彻《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严格执行节育手术常规及计划生育的有关政策,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

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落实《南宁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对B超检查项目实行备案管理,禁止使用超声诊断仪、染色体检测或者其他医疗技术手段鉴定胎儿性别,从源头上堵截违法行为,实现节育手术审批制,禁止一切非医学需要的选择胎儿性别终止的行为,从最终需求上堵住违法行为,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提高依法执业的意识,加强对医疗保健机构监督管理,努力控制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升高。

(七)基层管理

1、继续实行基层妇幼人员季会制度,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各阶段工作任务。同时要进一步重视宗旨观念和责任意识引导,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岗位工作。

2、母婴保健员管理:为加强母婴保健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有效地提高母婴保健员工作质量,各镇乡每季度召开母婴保健员例会一次,县级年内举办强化母婴保健员培训班,新训母婴保健员培训班各一期,将原来山区保留的接生员转变为母婴保健员。

3、采取专题培训及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4次以上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婴幼儿各阶段辅食品添加、产科并发症的处理、妇幼卫生两个系统软件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她们的业务水平。

4、全面落实母婴保健员工作补助,为稳定乡村妇幼卫生队伍创造有利条件,为全县妇幼卫生事业稳步向前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八)信息管理

按照广西妇幼卫生信息填报指导手册及南宁市《妇幼卫生信息监测管理方案》开展妇幼保健信息、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及质量控制。

1、实行信息月、季、年报制。认真执行各项妇幼卫生常规登记和监测报告制度,所有的妇幼卫生信息报表均实行月、季、年报制度、高危孕产妇信息实行周报制度、以提高妇幼信息在管理和科学决策中的作用。

2、完善妇幼信息系统建设。进一步规范信息管理,在全县使用《广西妇幼卫生信息管理软件》,实行妇幼信息网络直报工作,提高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第9篇

思茅地区地县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组建成立至今,在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各有

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深入学习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监督为中心,

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统一思想,开拓进取,团结干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积极推进体制改革,

加强自身内涵和形象建设,狠抓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圆满完成了

年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地县药监机构组建成立至今的工作情况

(一)积极推进改革,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建立。年月日,继思茅地区药

品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后,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考察任用了各县分局(监督办)领导班子;

召开“第一次”思茅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会议,明确各县分局(监督办)的工作职能、职责,就进行药品

监督体制改革、建立集中统一、政令畅通、责权一致、廉洁高效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各县

全力以赴,克服困难、精心组织,创造性地、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月日前,全区个县分局、个县药监

办相继挂牌成立;××年月日,“思茅地区药品监督办公室”和教育培训中心的正式成立,标志着思茅地区

省以下垂直管理的药品监管体制已基本形成。

以此为基础,将队伍建设列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准确上报地县归并人员和公务员考录计

划,并精心组织符合公务员过渡条件人员(计人)参加公务员过渡考试,全部合格,现已上报省局、省人事

厅办理公务员过渡手续;根据省局、省编办《关于印发思茅地区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

编制的规定的通知》(云药监发号)文件规定,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了地区局机关及直属药品监

督办公室科级干部人,地县药监机构内部科室得到建立和完善。目前,全区药监机构工作人员已基本到位,

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了坚实的保障。

(二)统一思想认识,确定工作思路。从机构组建伊始,为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局党组

根据国家、省药监会议精神,结合思茅地区自身的实际,经过反复研究,确定了“十五”期间药品监督管理“

三个三”的基本工作思路,即“三个坚持”--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它法律规章的学习,

宣传、贯彻;坚持完善省以下垂直管理的体制;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方针。“三个加强”

--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三个实现”--实现全区药品监督管理系

统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实现全区药品市场秩序根本好转;实现全区医药经济健康发展。“三个三”

的工作思路互为作用,相辅相承,“三个坚持”是根本,“三个加强”是基础,“三个实现”是目标。

(三)强化内部管理,为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打牢基础。把树立执法严明、清政廉洁、

热忱为群众,为企业服务的系统形象,作为有效整顿规范药品市场秩序的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

⒈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并坚持付诸实施。把健全管理制度

,加强执法监管作为我区药品监督管理事业赖以巩固发展的基石,基本建立健全了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程序

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机关管理制度》、《党组工作制度》、《执法人员学法、培训、考核

上岗制度》、《执法人员岗位责任制》、《行政执法考评奖惩制度》等项。以制度管人治事,促进良好工作

秩序的形成。

⒉完善行政执法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度。××年

月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反复酝酿讨论,正式出台了《思茅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在全区药监系统中推行执法

责任制的实施意见》,月,与各县分局(监督办)签订了《执法责任状》;“执法责任制项制度”和“种执

法程序”得到建立健全,加强了对执法行为的事中监督,规范执法者的行为,强化法纪约束,促进依法行政,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保证严格执法;成立了思茅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完成了药品监督机构执法主体社

会公示。

⒊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提高执法队伍素质

作为最优先的工作着力点,首先,制订下发了全区药监干部职工继续教育规定,成立了思茅地区药品监督管理

局教育培训中心,有针对性地抓好执法上岗、计算机应用、药品监督管理业务知识及其药品从业人员的教育培

训工作;始终如一地坚持药品行政法律法规的学习,××年月,对全区药监机构全体人员(计人)进行了

《药品管理法》及《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集中统一培训,并请行署法制办对全区药监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

行政执法综合知识培训,从而提高了执法队伍的政策水平、管理水平和执法水平。其次,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

道德教育,弘扬公正执法的正气和热情服务、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日常监督与专项治理并重,采取有力措施整治药品流通秩序。我局把严格履行药品

监督管理职能,整治药品、医疗器械(含计生药械)市场秩序列为我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

日常监督与专项治理并重”的工作方法,在对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日常监督执法检查和专项监督检查

等工作中,克服了诸多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区对药品生产、经营、

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次,出动车辆台次,人员人次;共查获假劣药品和医疗器具

个品种(批次),标值万余元;取缔违法经营、使用药品(医疗器械)案件起,其

中立案查处起,涉案金额万余元;简易查处违法经营药品(医疗器械)起。

⒈严把准入关,切实规范药品市场秩序。

()以换证工作为契机,开展换证前摸底执法检查。为摸清全区药品零售行业及其经营药

品质量状况,在广泛开展媒介舆论宣传,刊播换发证工作公告的基础上,××年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药品经

营企业摸底执法检查。工作中,各县分局(监督办)高度重视,在对药品经营企业逐一进行检查,对药品使用

单位的特殊药品管理及质量进行重点抽查的同时,向经营户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换发证

相关政策及事宜,做到监督检查与法规宣传两不误,充分体现“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

针。在摸底检查中,共查获近个品种(批次)的假劣药品,标值元。通过摸底检查,全面掌握了我

区药品流通领域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摸底执法检查,顺利完成申报工作后,做到严格执行《标准》,坚持换发证条件

,坚决淘汰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达不到条件者一律不予换发证。到目前止,全区计换发《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

》批发户,零售户,其中乡镇(村)级户,占,城区户,占;《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

可证》(批发)户;《品、一类购用印鉴卡》户;《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户;《易制

毒特殊化学药品使用许可证》户;通过《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零售)资格审查,正在办理证照的

户。

()为使我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促进药监事业的协

调健康发展,在严把准入关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强化药品监督管理职能的新方法、新举措:一是与药品经营企

业签订了《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药品监督部门与相对人双方的权责;二是结合认证,

推行了“放心药店”评审活动,进行药品分类摆放试点,并逐步向全区推开,促进了药品零售企业规范经营及

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在药品经营行业中形成“以质量求生存”的良性有序竞争氛围;三是将省局批准的在我

区开设的连锁店纳入了统一的监督管理,在政策上一律平等,在监管上一视同仁;四是强化对外地药品(医疗

器械)经营企业到我区进行药品经营的监管力度,实施药品(医疗器械)经营、审查备案制。

()由思茅地区药监局教育培训中心组织力量编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法规汇编》和《

药学综合知识》两本教材。有计划、分片依法统一对全区名药品从业人员、名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了药

品管理法律法规及药学综合知识的培训;××年月,按省局的统一布置,举办了由全区药品生产、经营、使

用单位中高层管理人员(计人)参加的《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及相关知识培训班,使其

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⒉及时对“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进行专项监督检查。接到省局明传通知后,思茅地区药

监局高度重视,没有丝毫懈怠,召开紧急会议,对查处工作做出周密部署,举全区药监系统之力,对“云南医

用高分子器材厂”和“楚雄医用器具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医疗用品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对查获的“好

迪”牌一次性儿童输液器付、注射器具,医用纱布绷带×卷、“姚州”牌一次性儿童输液器付、

头皮针个,予以没收,处罚金元;同时,对思茅境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个,进行了监督检查。

⒊结合实际,进行突出重点的集中执法大检查。针对医疗机构药品和制剂中存在的问题,

为切实规范思茅地区药品流通秩序和医疗机构用药行为,从××年月日起,由地区局领导带队组成药品监督

执法检查工作组,分三个片组,会同各县分局(监督办),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以医院制剂、特殊药品管理等

医院用药行为为重点的集中执法大检查,涵盖乡(镇)卫生院、计生服务站以及个体诊所。与此同时,各县分

局(监督办)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对辖区内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了为期两个月(至××年月日

)的集中检查。特别是结合省局月日下发的《关于规范医疗机构用药行为工作的通知》,与行署卫生局联合

下发了《思茅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规定》。此次检查,全区共对户药品生产、经营、

使用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查处假劣药品(含医疗器械)批次,标值元,罚款元,没收

违法所得元。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要求及时整改的同时,将其列为了今后我区监管工作的重点,作

为工作的切入点常抓不懈。为规范管理,由地区局统一印制了《药品(医疗器械)购进登记本》,已下发全区

各药品研究、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

⒋对假劣药品窝点和无证批发药品违法行为进行了清理和立案查处。针对制售假劣药品作

案手段、方式、方法等出现的变化,认真研究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对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发动

群众,积极与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配合,认真摸清假劣药品来源,摸清一个端掉一个,扎扎实实

地做好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的各项工作,让假劣药品无藏身之地。如根据群众举报,借用公安侦察手段,深入调

查,顺藤摸瓜,全区成功捣毁假劣药品窝点

个;查处无证批发案件起等。

⒌对假劣药品进行集中销毁。为震慑制售假劣药品及医疗器械违法行为,由地区局统一安

排,××年月和月,地县药监部门对在各自辖区内查获的部分假劣药品和医疗器械分次进行了集中销毁,

计余个品种(批次),标值余万元。特邀各新闻媒体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

⒍加强药品技术监督力度。在药品抽验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开展经常性的药品抽验工

作,日常监督中发现可疑药品及时抽验,全年共抽验检品个品种(批次),

超额完成了省局下达的××年个检品数的任务。对检出的个品种(批次)的假劣药品

进行了及时查处,药品检验工作为及时发现、查处假劣药品发挥了技术监督的重要作用。

⒎严格药品广告审查,与工商、广电部门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广

告审查的通知》,对处方药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食

字号”保健品或食品不得按药品进行广告宣传等进行了明文规定。对药品广告进行认真清理,并及时通知工商

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查处,扭转了药品广告宣传的混乱局面,有效避免药品广告误导造成的危害。

⒏把农村、边远地区药品质量问题作为重点,在努力使药品监管力量覆盖乡、村的同时,

认真研究解决人员少,药监网底薄弱问题。不失时机地对乡镇卫生院、计生服务站相关人员及乡村医生进行国

家药品法规的宣传培训,增强其药品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以此达到保证农村老百姓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五)加大了宣传工作的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开展形式

多样、丰富多彩的《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及有关政策法规的普法宣传,在地区电视台上全文播放了《

药品管理法》和《实施条例》等;以“”宣传日、《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为契机,通过街头宣传

咨询、展示假劣药品、横幅标语、宣传车等有效方法,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管

理相对人的药品质量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实现“依法治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仅在月日的宣传活动

中就发出传单万份。

(六)抓好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工作。将各级财务活动置于单位行政领导的统一监督领导

之下,实行归口管理,杜绝多头开户。严格执行《会计法》以及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坚决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

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收缴分离原则,对于罚没收入,做到按要求、按时上缴。在认真全面做好年度财务预

算,努力争取地方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做到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管好用好每分钱;并对直属、派出机构财

务工作和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了各项经费的使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七)加快了全区药品监督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在全省药监系统率先编发《思茅药

监信息》的基础上,为提高信息工作的技术含量,实现互联互通,实现行政办公自动化,积极发挥互联网在线

服务的优势,公开宣传与药品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办事程序、办事指南等信息,提高政务公开的透明度。经

过紧张而细致的前期筹备,思茅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普洱分局药监政府网站及“药事论坛”已正式开通,通

过网站在互联网上为公众提供业务处理状态查询,向公众反馈审批进展情况;建立各种资料库,将可公开的数

据信息在互联网上,并提供检索查询功能服务,为相关的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全面、方便、及时的药品

监督管理信息,促进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同时,明确专人负责信息统计工作,做到准确、

及时上报各类数据和信息。

(八)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及时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分析研究药监系

统廉政建设工作状况,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与各县

分局(监督办)签订了《思茅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切实把我区药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推向深入,全区药监机构各级领导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重实际、求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

作。党的组织建设得到了不断加强,局机关及直属单位党支部得到建立健全。

(九)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作了政务公开栏,对单位经费、人事等工作情况进行定期的

公开。积极实施服务承诺,实行“首问负责制”,全体工作人员戴证上岗,凡直接为管理相对人服务的事项,

一律实行限期性承诺制服务,讲清标准、条件,严守时效和信誉;凡第一个接待来访、来办事群众的工作人员

,必须无条件地负责完成答疑或引导,不得以任何理由借故推诿扯皮。

二、××年工作实践的经验及体会

××年的工作虽然艰辛,但为我区今后的工作探索了初步的路子:

(一)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推进制度创新,提

出新思路、新举措,对工作进行前瞻性的部署,是确保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的根本

(二)坚持《药品管理法》及其它法律规章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充分认识药品监督管理

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树立依法行政意识,是抓好药监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继续完善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明确定位,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运用市场经济的

手段监督管理,促进公平竞争秩序的建立,是实现药品市场秩序根本好转的关键环节。

(四)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对药品经营企业实施责任制管理,是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的有效

办法。

(五)认真贯彻“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方针,立足于监督,在帮促上下

功夫,正确处理监督与发展、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做到监督有力、帮促有效、服务到位是实现药品市场秩序根

本好转的有效措施。

(六)正确处理好与地方的关系,密切联系、发动群众,是搞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

(七)重视法制建设,推行执法责任制,提高药品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行政执法水平,

是做好药品监管工作的有力措施。

三、××年工作计划

××年,我区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摸索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离

省局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还相距甚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我区药监工作开好了头,起好了步。药监工

作法规性、政策性强,情况多变,任务繁重,全区药品市场监督形势仍然严峻,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

题,百事待举。我们一定要抓住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

时机,正视问题和困难,发扬成绩,推广经验,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以知难而进的精神,竭尽全力完成

年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任务。

根据省局的安排,经局党组研究,××年工作任务可概括为:“树立个思想,注重个加

强,抓好项具体工作,做到个坚持”。

“树立个思想”即:

紧紧围绕药监中心工作,树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随着我区药品监督管理体制

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年是思茅地区药监事业艰苦创业的时期,也是不断壮大发展的时期。全区药监机构干

部要把思想统一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省药监局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上来,

统一到“十五”期间思茅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三个三”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上来。紧密联系思茅地区药

监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把学习贯彻十

六大精神与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锐意改革创新意识。

“注重个加强”即:

不断加强打击假劣药品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实施全过程监管。⒈从规范药品生产

、经营、使用单位的购销渠道入手,强化对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督管理,重点整治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行为。⒉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结合国家、省药监局《关于开展药品专项监督检查和清查的紧急通知》,以个体诊所、单位医务室、计生服务

站(所)、乡镇卫生院为重点,认真规范医疗机构用药行为,坚决堵住假劣药品通过非法渠道进入医疗机构的

途径。⒊检查、督促、落实好与药品经营单位签订的《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责任书》,深化“放心药店”管理制

度;在严把准入关的基础上,完成个体诊所、单位医务室、乡镇卫生院(含村卫生室)药剂人员《药品管理法

》及《实施条例》的培训及药品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完成《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年检工作。⒋认真

研究农村、边远地区的药品供应情况,强化农村、边远地区药品监管力度(涵盖村级),保证网底药品质量,

确保边疆地区各族人民群众用上方便及时的合格药品。⒌严格药品广告审查,重点是加强处方药不得在大众传

播媒介广告和“食字号”保健品或食品等非药品不能按药品进行广告宣传等的审查力度。⒍加强对农村集

贸市场中药材的监督和管理。⒎加强安全监管工作:推进药品分类管理,做好药品生产企业、药经营企业

等改造、认证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加强对药品生产企业日常监管工作;严格医院制剂的管理,做好制剂品种

的整顿;加强对特殊药品的监督管理,重点放在经营和使用单位;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⒏加强医疗器

械监管工作,用管理药品的方法管理医疗器械。⒐继续抓好药品检验工作,地区药检所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药品技术监督水平,力争省局将其列为地州级中心所建设,顺利通过剂量认证复查验收;全面完成省局下

达的药品抽验计划。⒑认真总结、摸索药品监督管理的新经验、新方法。

加强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水平。地县药监机构要按照

省局的要求,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学习教育培训工作,认真研究制

定培训教育计划,突出重点,拓宽领域,以执法人员为重点,以《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为主要内容,

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既重视在职学习,又要有计划、分层次、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不断提

高教育培训工作效益。

“抓好项具体工作”即:

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重点加强收支管理,量入为出,

注重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规范财务工作。

抓好全区药品监督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和信息统计工作;做好宣传报道,特别是要

面向全社会广泛深入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药品管理法》及《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活动,动员社会

力量参与药品监督管理工作,逐步营造一个全社会的监督管理网络。

紧紧围绕药品监督管理中心工作,抓好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了解基层工作

情况,总结经验,找准做好我区药监工作的切入点。

“做到个坚持”即:

坚持不懈地推进药监体制改革,在认真做好干部人事信息统计上报、工资套改、档案移

交、职称评定、清产核资等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各项工作。

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结合思茅生物药业发展潜力大

等实际,在生物药业的开发与利用方面,支持地方政府做好调研、论证等工作,为思茅地区医药经济发展献计

、献策。

坚持政务公开制度,公开办事依据、权限、程序、时限以及办事结果,自觉地把依

法行政的活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坚持做好药监机构职业道德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强化管理机构内部的

层级监督,抓好自身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推进执法责任制各项工作,逐步建立一支“依法监督、科学公正、廉

洁高效、行为规范”的高素质的药品监督管理专业队伍。把我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