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5 03:58: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党员老师思想汇报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41-02
一、新媒体的含义与主要特征
(一)新媒体的含义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所谓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体总和。它除具有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之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1]
(二)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1.交互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使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可以互换角色。每个角色分别承担双重责任,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可以成为发出信息的传播者。利用新媒体,学生可以自我决定接受信息的时间、内容、形式,而且可以及时将自我的所听、所见、所思、所感作为信息输入媒体中,及时传递给其他信息的接受者。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会产生一种参与感,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信息非常有价值,参与的主动性会及时被调动出来。
2.个性化与专业化
例如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都不可自己制作和播放,新媒体能够充分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针对不同的受众体提供个性和专业的服务,受众也可以依据自我的想法和需求以各种形式定制或选择信息。
3.开放性与及时性
传统媒体需要经过层层把关审核,大部分信息处于限制、控制或需要反复修改的状态,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传播。在定制信息的时间上,新媒体可实现瞬间地接受和,完全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全球化的信息传递和交互。以3G手机为例,可以实现随时随地接受和信息,形成信息链和朋友圈子,甚至可以直接与资深的专家学者对话,信息丰富、话题多样,这些都是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
4.便捷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属于流线性的,而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属于网状式的。这种网状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强大的存储空间,便捷的搜索功能,随时存储、随时搜索相关的信息。或是3G手机、电脑只要可以上网,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任何提供的信息皆是触手可及。学生们可以自主选择各类信息的形式,或是通过相关软件编辑成自己需要的形式,极大地方便了学生们的学习和业余的生活。
5.直观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可集成文字、声音、画面、图像成一体。目前,大学生最喜爱的新媒体就是手机媒体,从通话短信到彩铃彩信,从浏览新闻到网上购物,他们通过利用手机发表微博、博客,在BBS上阐述自己的最新观点,搜索周围新鲜发生的事件,琳琅满目的信息都可以利用手机媒体、网络媒体进行多种形式的直接传送,个性的交流方式使得学生们能完全沉浸在属于自己喜欢的圈子里。正是新媒体形式的直观性才使学生乐于交流和便于使用。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足
新媒体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的时间不长,部分党建工作者将新媒体只作为一种开展工作的手段,但对新媒体的内涵和作用不甚了解,重视不足,往往忽视了新媒体交互的及时性和传递信息的隐匿性等特征,所以对新媒体的运用能力不足,积极性不高,有时甚至或多或少地排斥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的模式,而仍旧沉浸于传统的灌输和命令,致使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停留在口头上和形式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缺少实践环节
在新媒体环境下,很多高校表面上注重呼吁利用其开展党建工作,但是,不论是学校的相关网站,还是学生的课堂上都难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有些高校对于高校党建工作只停留在建立一个电子平台满足一般意义上的学生浏览相关信息,或是通知活动。对于反馈、提议、交流和监管等互动性较强的内容很难被找到。党建工作的实践活动再次回归内容乏味、形式单一的传统模式,学生也失去了参与的兴趣,抵触情绪较高,使党建工作缺乏核心的凝聚力。部分高校虽然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党建工作,但重视形式,轻视实际效果。工作停留在建立了相关网站、QQ群、微博、博客平台,甚至请专家团队编程党建工作软件,而实际工作操作复杂、功能单一、远离工作实际需要,造成大量的铺张浪费却没起到实际效果。
(三)内容创新不够
高校对于新媒体的利用仍处于薄弱的阶段,缺乏科学、系统、严密、整体的工作环节和制度保障。对于党建工作缺乏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有的仍研究传统形式的党建工作方式,有的则照搬他校的工作模式,或是效仿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模式,设计的主要板块大多是领导开会精神、讲话原稿、相关通知等,很难找到创新的工作内容。而且,网站等新媒体载体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更新速度相对缓慢,并无专人经常更新或维护,时间一长学生不屑于访问,厌倦这种工作的方式,对党建工作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四)制度保障缺失
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开展需要相应制度层面的规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党建工作具体规划和实施中存在许多疏漏,一是对工作人员没有明确规定要求,包括工作的具体规划、原则和方法。二是对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的载体和路径缺乏明晰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致使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建工作难以高效运转。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可行性路径
(一)强化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党建工作的意识
高等院校只有充分认识到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才是抓好党建工作的基本前提。当然,新媒体既给党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也带来了深刻的挑战。首先,领导要充分重视。领导的决策决定着党建工作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积极的决策可以推动党建工作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消极的决策可能依然使党建工作原地踏步。只有领导对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党建工作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有清晰的工作思路,这才能给党建工作者以明确的方向感。其次,要设法占领如高校QQ、BBS等党建工作的主要阵地,拓展以新媒体为载体开展党建工作的路径、不断更新观念,时刻与上级机关和广大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另外,高校要在人财物方面给予党建工作极大的支持。比如改善教职工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校园网络环境。为党建工作者以及广大学生提供自愿及可依靠的信息环境。总体来说,不要把工作只停留在政策上,而是从思想和行动上不断倾斜党建工作。
(二)建立了解新媒体的党建工作者队伍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承载着更多的技术空间和想象空间,党务工作者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驾驭和使用新媒体为之服务。党务工作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党建工作功底,还要具备主动强化舆论引导的能力,善于依托党建博客开展工作,因此党务工作者要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使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有效结合,传统载体与新媒体有效互动,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3G手机、微博、博客、网络应用等。充分学习的基础上要学以致用,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的能力。建议依托在校学生的网站,创建高校党建工作者和学生即时沟通的平台,工作时间保持在线,随时保持与学生近距离沟通。这样,每位党建工作者都可以运用自己习惯的载体形式开展班级和支部的党建工作,学生在关注教师的同时,也会及时关注党建活动,感受老师贴心的关怀与帮助,避免让学生认为党建工作是铁板一块,没有实际作用。
(三)积极创新党建工作的方法
首先,建立网络党课平台。网络党课可以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以互联网为平台,开展不同时期主题的教育活动,以此带动党建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模式,可以相互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参与党建活动的兴趣,丰富党建工作的方法,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其次,传统党建工作大多是以灌输和命令为主要的方式开展,学生心理难以接受。以新媒体为主要的工作载体,建立党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系统留言、学生评论、意见箱等方式广泛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快速做出相应的引导。党务工作的网络化、系统化、既可以适应未来党建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又能从根本上提高党建工作的效率,真正意义上实现横向与纵向的联动与互动。
(四)加强党建工作的内容建设
博客的主题要始终保持“三贴近”,即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活动主题。这样才能使博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才能实现使党建工作落到实处。多样性互动的博客,使学生的视野、意识等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比如,通过博客可以链接到校园热点、革命电影的精彩片段、优秀党员的感人事迹等,学生通过关注博客开展学习活动。另外,党建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浏览学生的博客了解他们思想上的动向,一方面可以宣传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在工作中精选有针对性的工作材料,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平等式的反馈意见,从而使党建工作有的放矢。为了使博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要建立一定的博客评价和激励机制,对于工作内容及时更新,与学生互动比较频繁的博客要及时给予表扬。比如,定期开展优秀博客评比,对于胜出的博客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将博客成绩与工作的实际绩效挂钩,鼓励党建工作者能积极投入到博客的维护和更新上,发挥博客的互动功能。
(五)规范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
在高校广泛利用新媒体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很多学校关注信息的权威性。在及时更新和信息的同时,要注重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信息输出的接受性,是否为学生使用新媒体浏览信息的习惯和诉求。比如开通官方的人人网主页、朋友圈、微信平台,使权威的信息能够在学生乐于沉浸的网络环境里,争取学生的话语权。党建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学生入党的思想汇报,在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完全不需要如传统形式下的递交,可通过党建管理信息系统让学生将思想汇报提交到系统中,一方面党建工作者可以及时查阅学生思想变化动态,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查找自己思想变化的过程,甚至党建工作者可以将写作深刻的思想汇报,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提交给其他同学学习,这样可以实现新旧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又可以使党建工作者及时监督学生党员是否在思想和行为上是进步的。在实践中接受党建工作者、党支部和学生党员的监督与考察,以监督党员发展质量。
学生档案记录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情况,是大学生在以后求职、组织升迁、调动的重要证明材料。目前,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在校学生越来越多,高校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逐渐加重。但是,很多学校的工作重点只放在了学科建设和课题研究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导致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十分混乱,没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在如今就业压力巨大、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对学生档案管理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迫切,因此这是一项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现存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混乱,杂乱无章。
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包括材料的收集整理、档案管理以及学生离校后档案投递,是一项十分繁琐的工作,但是,多数高校里的档案管理工作做的十分不到位,学校领导往往忽略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不仅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甚至聘用兼职人员进行管理,管理工作十分混乱。另外,随着学生毕业离校,学生档案也要随之往用人单位或是人才市场,由于投递数量大、中间环节复杂,如果学校档案管理不到位就非常容易出现投递出错、档案退回甚至档案丢失的情况,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就业前途。
(二)信息收集整理不规范,信息失真。
学生档案信息收集整理不规范,信息失真也是目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许多学校的档案收集和整理都是由各个学院各自负责的,由于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没有制定统一的规章,导致各个学院的标准各不相同,最后交到学校的档案参差不齐,出现纸张不统一、书写不规范、重要材料收集不全、错别字较多等情况。另外,有些学校为了获得较高的名声,将那些在校期间受过处分的学生的处分证明删除,让就业单位误以为该校生源优秀,有的学生考虑到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希望在求职的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不惜修改过的成绩单或者作假的证明材料,这些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就业市场的公平,使学生档案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三)材料简单,不足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严峻,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高要求不仅体现在学业和思想道德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求职者的综合素质上,比如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学生档案一直沿袭的传统的记录方式,只记录的学生在学习和思想政治方面一些基本情况,只包含了学生各学年的成绩单、入团入党材料、学年鉴定、体检表等,材料过于单一,形式简单,不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强弱,不能向用人单位提供有效的信息。
(四)档案管理手段落后,档案使用率低。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档案都是采用的传统的手写版纸质档案,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学生不断增加,传统的管理方式使得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手写版的档案经常出现字迹潦草难以辨别、存放时间久了字迹模糊、纸张丢失等问题。而且纸质版的档案查阅起来困难,因此学校只在进行学年评估时使用档案,用人单位也很少使用学生档案。
三、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新思路
由于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如此多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前途,为了把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更有效地为学生服务,对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就迫在眉睫,而且改革应该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由于传统的纸质档案存在众多问题,学校和用人单位使用起来非常不便,使学生档案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逐步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具体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建立专门的学生档案数据库。
面对全校数量如此巨大的学生档案,学校应该建立专门的学生档案数据库,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将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录入到数据库中,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实现电子化管理,当需要了解某位同学的具体情况时,只需要进入数据库查找就一目了然,既方便又实用。另外,要强调要随时对数据库中学生的档案进行更新,特别是当学生出现处分、休学等其他特殊变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跟进,以便学校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动态,更有效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2、与人才市场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学生档案一个最主要的功能就为学生的就业服务,因此,学校可以与人才市场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用人单位可以通过人才市场了解学生的各项情况,有针对性的挑选适合的人才,还可以利用这个资源共享平台职位需求,吸引更多人才前来应聘。学校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及时了解用人单位最新的职位需求,节省学生盲目寻找就业机会的时间。通过这个平台建立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可以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
(二)强调档案材料管理的规范化。
档案材料收集整理齐全、完整、准确是进行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然而由于大多数学校对档案管理的忽视,材料的收集和整理相当不规范,学生档案自建立起来就相当于一沓废纸,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档案材料收集的标准化。
学校必须建立统一的标准,对档案中各种材料进行标准化的规定,比如规定纸质材料纸张的规格、书写要求、归档材料的种类等等。另外,由于这些材料都是由学生自己准备的,各个学院负责的老师一定要进行监督检查,在收集的过程中要对每个学生的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最大限度地减少在材料收集过程中的错误。
2、档案材料的整理规范化。
档案资料收集后,各个学院还要进行整理,要对学生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核查。对于这项工作,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统一的规则,老师要对每个学生的档案材料细致的检查,尤其是真实性,要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因为任何原因就改变档案的真实面貌,比如有些学生为了让自己在求职时更有竞争力,不惜修改自己的成绩单,这对其他同学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在档案材料整理过程中就要杜绝这种现象。
3、学生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档案管理是整个工作的核心,学校领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专门的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将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细分,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要做到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其次,学校要给档案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和专业的设备,并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设备也要及时更新,硬件和软件方面都要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建立完善的监督审查机制,对各个学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定期进行监督,针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进,要求各个学院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及时上报,使档案能够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新情况。
4、学生档案投递的规范化。
学生毕业离开学校后,学生档案也随着离开,由学校统一寄往用人单位或者是人才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做到规范化。在投递档案之前要向学生核对投递地址的正确性,尤其是要特别关注那些经常变换用人单位的学生,投递地址要统一时间地点进行书写和黏贴,防止出现漏写或重复书写的情况,在书写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书写完成后再统一寄出。对于那些被退回学校的学生档案,要找出退档的原因,坚决不能出现由于学校档案管理失误而给学生就业造成问题的情况。
(三)充实丰富学生档案,体现学生综合素质。
传统的学生档案往往只记录了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已经不适应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了,尤其是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因此,需要对学生档案的内容进行改革充实,以体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的全貌。一份完整的学生档案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政治方面。
主要包括: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党员考核情况表、入党志愿书、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心得、政审材料以及各种荣誉证明等等。
2、学习方面。
学习方面是学生档案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材料,主要就是各学年的成绩单。
3、技能方面。
在对学生技能方面的记录主要包括英语、计算机等等级证书,各种资格证书,参加的各种学术、文体竞赛活动的情况。
4、身体、心理方面。
增加对大学生身体和心理方面的记录是为了应对新时期发展的要求,由于目前社会压力不断增大,用人单位越来越多的考虑应聘者在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素质。为了应对这种需求,学校应该为每个学生建立身体和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在校生进行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测试,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学校要根据结果特别关注心理有偏差的同学,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且用人单位也可以参考这些档案,选拔合适的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因此,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迫在眉睫,通过改革可以学校可以更好的为学生就业服务,更有利于学校建设,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提升学校的社会信誉。而且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改革的进程中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使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做的更科学、更高效,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淑娥.就业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档案管理改革.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 万艳梅.探索高校学生档案管理新思路.兰台世界.2010(21).
[3] 郑布光.严峻就业形势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初探.中国电力教育.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