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运营支撑

运营支撑

时间:2022-06-07 09:01: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运营支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运营支撑

第1篇

关键词:电信运营支撑系统;3G;BOSS

Abstract: from the electronic commerce, mobile wallet to read online, how about these new business from order, opening and operation to provide effective support, after-sales service the whole process become the operator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roblem in recent years. Build high performance, high availability, low cost and flexible extension of business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become the operators are the key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telecom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analyzes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development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blem and 3 g era, the telecom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of the new challenges.

Keywords: telecom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3 g;bOsS

中图分类号:F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作为中国运营支撑系统建设开端的97工程的建设开始以来,目前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已基本成型。尤其是从2002年以后的近几年里,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建设管理与规划的水平逐渐提高,中国电信运营商普遍开始系统地规划和建设电信运营支撑系统,运营支撑系统在电信运营活动中越来越多地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电信运营支撑系统

电信运营支撑系统(Business &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缩写BOSS),是专供电信运营商使用的系统。一般把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系统划分成四个部分:计费及结算系统、营业与账务系统、客户服务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1、计费系统包括采集,预处理,批价等过程。结算系统包括漫游结算和网间结算。

2、营业系统管理客户关系,处理用户业务请求。账务系统对账户进行扣费和停开机处理。

3、客户服务系统就是客户服务热线,处理投诉。

4、决策支持系统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挖掘,给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

二、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特点

1、复杂性

由支撑系统涉及的工程即可知,支撑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及其复杂的大型系统。

2、多变性

支撑系统是为电信运营服务并与市场、业务以及运营管理密切相关的系统,而市场与管理的特点是具有多变性,这就决定了支撑系统的多变性。

3、分布性

支撑系统中的各个功能相对独立,分别进行组合以构建出具有松耦合特点的子系统。不同于系统间通过接口相互通信,从而屏蔽了其余子系统内部处理的复杂性。

4、整体性

支撑系统中的各个功能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完成面向客户的整体运营支撑任务,是一个一体化、信息资源充分共享的统一有机体。

三、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作用

1、运营支撑系统大幅提高了电信运营企业生产作业的自动化水平,使得绝大多数的关键业务和关键流程都纳入了计算机管理的范畴,增强了业务处理能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2、加强了运营管理的有效性,使得很多关键业务流程得以标准化,减少了人为因素和管理的随意性。

3、提升了电信运营企业的客户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多渠道、个性化的营销功能,可为客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营销效果。

4、运营支撑系统的设计、部署和应用,提升了整个运营企业员工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水平,从而提升了企业信息化水平。

5、具有保障企业的最终收益的作用。

四、运营支撑系统的现状及问题

1、系统组成的现状及问题

各大运营企业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运营支撑系统的框架体系,功能点覆盖了企业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支撑了从业务运营、客户服务、市场营销 到网络管理、企业信息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系统“遍地开花”、功能重叠等现象,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建设工作中逐步解决。

2、支撑能力的现状及问题

仅仅从功能的覆盖面来看,现有支撑系统已经深入到电信运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基本能满足运营管理需要。从更高层面要求来看,还有两个问题亟待解 决:一是系统功能共享的问题,也就是前后端系统之间的联动问题,这是实现端到端管理的基础和保障;二是需要进一步深化系统的功能,例如目前的计费系统已经 很好地解决了个人客户的语音计费问题,今后还需要更好地解决数据业务、集团客户业务以及融合业务的计费问题。

3、 技术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单纯从某一套系统的技术性能来看,我国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在硬件、系统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等各方面都已经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尤其是在硬件方面,更是处于领先地位。今后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更需要关注如何提高各系统之间的资源利用率,更为充分地挖掘软硬件自身的性能

4、系统建设的水平差异问题

投资的力度不同导致系统建设的水平呈现一定的差异。各运营商负责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和使用的管理机构和职能划分不同。在各运营商内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有的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往往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由多个部门建设和维护。除了主要的计费、营业方面的主要由负责计费的部门建设和使用外,其他的系统均由其他部门建设和使用。

在纵向上,各运营商对各地的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的影响力不同。有的运营商对各地省级公司的建设和维护的管理明确有效,而有的运营商各地省级公司在建设方面的决定权较大。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营商的整体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建设水平。

五、运营支撑系统发展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政府可以适当引导BOSS方面技术的研究与跟踪工作,组织各相关单位,采用协会、论坛等形式开展BOSS建设的开发标准化工作;同TMF、ITU等组织增加联系和沟通,成立类似TMF日本管理组的机构(TMFJapaneseManagementTeam);使各运营商加大对BOSS标准规范的研究;中国厂商应踊跃参与国际标准规范组织的相关活动。

构建新的BOSS系统时,应该逐渐由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目前各运营商所提供的业务并没有实质上的差异,甚至价格也没有差异,关键就在于是否充分考虑了客户的需求。只有以客户为中心搭建BOSS,才能真正为客户服务,占领市场。

需要建立与BOSS系统相配套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流程。对于很多电信运营商来说,这是建设下一代运营支撑系统的真正困难所在。建设下一代电信运营支撑系统,其核心不是技术,而是管理。

BOSS的建设要通过充分的需求调研,与有实力的系统集成商合作。只有进行长远规划,适应当前和未来的电信环境,解决项目运作中出现的冲突和矛盾,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套得心应手的运营支撑系统,进而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利润持续增长。

五、3G时代,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新挑战

3G来了以后,我们需要迎接的挑战主要有三个:

第一,支撑系统必须对3G多媒体业务以及丰富的市场和服务模式提供一体化标准化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功能融合,负责合作伙伴管理、产品管理、订购和计费;网络化,它在业务流程中起核心作用,参与业务订购和业务使用的流程;实时性,加强与业务网络的接口,实现数据业务的实时计费、参与实时控制。

第二是实时计费、内容计费的驱动。融合计费、内容计费和实时计费是计费系统发展的方向。目前业务支撑网内实现实时计费有了一定的基础,3GPP组织在32.296提出了在线计费系统(OCS)的参考结构,给出了具有开放性和通用性的实时计费系统框架,国内外运营商也对实时计费进行了积极的试验。在内容计费上,建议采用GGSN方案,它支持多种计费方式。

第三是CRM支持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经营模式。现有的CRM架构,对营业、客服的操作功能支撑较好,对现有业务流程的支撑不好;注重生产,不注重客户需求;3G业务产品极大丰富,往往急于先建系统,系统间缺乏协调并产生了信息孤岛;在新业务套餐吸引维系客户的今天,对客户在新业务方面的兴趣和需求了解不足。我们建议把分析功能推向前台一线人员,并尽量统一界面,促进集成和互动问题的解决,同时以SID(客户视图)为基础,各有分工,综合应用,促进数据问题的解决。

结束语

随着3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电信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电信运营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电信运营支撑系统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技术系统支持,为解决业务流程越来越长、各类业务系统规模不断加大、业务复杂度越来越高问题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燕川,孔令萍.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规划[J].电信科学,2004年第05期.

第2篇

神州数码思特奇总裁吴飞舟:“首先,思特奇要真正成为了解运营商的专家,主动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动,进行有效产品开发,培养良好的业务咨询能力。其次,思特奇必须进行产品线扩张,尤其是在增值业务产品线方面的扩张。第三,帮助运营商建立灵活的业务模式。第四,针对BOSS本身进行全新开发,在‘实施性’上做足工作,使产品具备更多结构化特征,具备可插件功能。”

在2007年九月初举行的TMF(TeleManagementForum电信管理论坛)北京分论坛上,神州数码思特奇总裁吴飞舟携团队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全程会议,记者见到吴飞舟的时候发现他的喜悦溢于言表,而原因之一自然是思特奇的投稿又一次通过了TMF的全球专家评审组的严格审核,这使得其技术观点连续两年见诸于这个高端的国际性电信技术交流论坛上。而此前,神州数码思特奇还携旗下全线产品参加了法国尼斯举行的TMF展览会,引起了很大反响。

“业界给国内电信软件厂商的掌声太少了,今天我们能再一次让民族软件企业的声音出现在这个国际性的技术交流论坛上,实在是很让人感到振奋!”吴飞舟坚定地表示,将继续巩固神码思特奇在国内电信软件领域的品牌,并通过不懈努力将思特奇的产品更多地打入海外电信市场。

海外拓展急行军

事实上,思特奇的国际化早已经悄然进行,并且与我国其他走出去的企业如中兴、华为、烽火等一样,正在克服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迎面而来的各种挑战。“我们的国际化并不是走形式,只想着在各种国际性技术、产品展会上亮相。我们也和其他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一样,正在花更多地时间去了解世界各地电信运营商的需求特点及相应区域内竞争对手的策略,为自己寻找切入的机会。”吴飞舟表示,“我们目前在海外市场的拓展以本地化为攻坚目标。”

的确,本地化对于任何外来企业开拓市场都企业来说,都是最先要攻克的一环。“不同国家电信市场的差异很大,运营商的业务习惯和计费模式都不尽相同,这给我们在海外的市场拓展带来了挑战。”吴飞舟实事求是地讲出了思特奇在海外市场遭遇的这一难题。他指出,海外运营商与国内运营商在业务提供方面的一个最大不同就是,相比于我国运营商配备有大批服务人员的众多实体营业厅,海外运营商更多采用电话服务系统和网上营业厅形式的虚拟化营业厅来提供自助式服务。

对此,吴飞舟明确表示,对于要在海外市场推广的产品,会改变一些研发方面的思路,将更加注重电子服务功能方面以支持国外大量的自助服务应用场景,减少一些在国外运营商的业务习惯中不常见的业务流程模型。

记者了解到,目前思特奇在海外的开拓正着力于在非洲和太平洋岛国等区域市场寻求突破,并采用新的市场策略,与同样正在走出去的一些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结成合作关系,将电信软件产品和网络设备等捆绑销售。

国内市场持续发力

初步试水海外市场的同时,思特奇也在发力巩固其在国内电信市场的份额并不断寻求新突破。而在这个过程中,3G和转型自然成为了关键词。

对于转型,吴飞舟认为,所有运营商几乎都面临迫切转型的压力,而这也对传统BOSS运营支撑系统提供商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运营商在转型中将面临许多矛盾,包括金融、税务等专业人才不足的突出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一个‘OPEN’概念的推广,以形成一个开放、合作的生态环境,这个生态环境一旦建好,转型就可成功。”吴飞舟表示,在这个转型过程中,思特奇将“多做几件事”。“首先,思特奇要真正成为了解运营商的专家,主动实现资源共享与互动,进行有效产品开发,培养良好的业务咨询能力。其次,思特奇必须进行产品线扩张,尤其是在增值业务产品线方面的扩张。第三,帮助运营商建立灵活的业务模式。第四,针对BOSS本身进行全新开发,在‘实施性’上做足工作,使产品具备更多结构化特征,具备可插件功能。”吴飞舟很清楚这些关键所在,他表示这是优胜劣汰的时刻,谁能够实现转型,或在运营商转型时提供有力帮助,谁就能够在竞争中胜出。

而在3G方面,吴飞舟则更加显得胸有成竹,他告诉记者,思特奇早在2001年就建立了专门的3G运营支撑的研发团队,这是因为多年前思特奇就认识到,未来通信服务将不仅仅局限在语音业务,而是向多样化的数据业务发展。有鉴于此,思特奇近年来密切关注宽带、GPRS、WAP等方面涌现出的新应用和新业务,专门的相关研发团队已经达50多人,针对短信、彩信、音乐、导航、视频等电信增值应用开发了相关后台运营支撑产品。

正是基于这些,尽管电信运营支撑软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吴飞舟依旧充满信心,“我们的优势在于充分的技术储备,在3G时代,我们也可以迅速提供有竞争力的系列产品。”对于这点,他毫不怀疑。

试水广电行业

除了在国内外电信行业不断进行新拓展,思特奇在有线电视行业的尝试尤其成为了最近的一个亮点,其在上海东方有线项目的技术解决方案,就在本次TMF北京分论坛上引起了专家们极大的兴趣。

第3篇

根据对广电行业的深入了解,笔者结合一些BOSS系统集成商多年对BOSS系统的开发和运营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BOSS系统建设时应遵循的原则,仅供参考。

一、要从上到下认识到BOSS系统的重要性

首先应当由高层开始充分认识到BOSS系统对于广电发展的重要意义,BOSS系统是一套全面应对广电综合业务运营需求的支撑系统,将为广电运营商完成业务转型及拓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帮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收益;BOSS系统同时是一个高效的运营与管理平台,将大幅度提高广电行业的管理、运营、服务水平,为决策层提供强大的战略分析和执行工具,帮助广电运营商由“粗放式经营”转向“精细化管理”,实现科学、灵活的发展战略,从而提升广电网络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对于广电行业来说,BOSS系统的建设并不只是一套系统的开发,而是需要对模拟时代的单一业务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造,需要在整体运营层面上对广电网络的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技术体系和内部资源加以改进,实现内部业务流程和外部业务流程的顺畅和统一,才能最大程度发挥BOSS系统的效能,使广电网络的管理水平、运营效率、服务能力得到整体提高。

这么大的动作就必然牵涉到上下方方面面的举措以及配合,如果没有高层全力一致的支持,BOSS系统的建设断然不可能取得成功。要保证BOSS系统的顺利建设,从BOSS项目上马的决策直到BOSS系统的运营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必须有高层切实的参与和支持。

二、要谨慎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

BOSS系统是一个动态开发的系统,系统集成商必须深入了解广电运营环境,熟悉广电业务流程,确保BOSS系统的系统架构与不断变化的运营需求完全同步。系统集成商在BOSS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作用如此重要,广电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的合作将贯穿广电网络的整个运营过程,当然,广电运营商必须谨慎选择BOSS系统建设的合作伙伴,要选择那些经过实践证明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系统集成商的经验和开发实力对于BOSS系统的顺利建设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避免在系统建设过程走弯路,保证BOSS系统高质量如期开发与投入运营。广电行业同电信行业具有许多相似的网络运营特征,具有丰富电信行业BOSS系统开发集成经验的系统集成商是广电运营商的明智选择。

广电行业无论是运营环境还是运营体制都同电信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系统集成商必须对广电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包括广电行业的历史沿革、运营现状、发展方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方面面的情形,才能依据广电各级网络的性能和要求,为广电运营商建设起合乎实际需求的BOSS系统。

服务能力也是系统集成商的一项重要考量指标,对于BOSS系统来说,服务就相当于二次开发。对于广电运营商来说,与系统集成商维持一种不断发展的、密切的合作关系,将BOSS系统运营的技术服务外包出去,自己专注于核心业务,是在未来激烈竞争中取得成功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三、运营和管理理念要以客户为中心

树立这一客户为先的理念意味着广电BOSS系统必须建立全面集成的业务流程,以期在快速多变的市场当中紧贴客户的需求;意味着广电BOSS系统必须建立涵盖业务运营、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网络优化、信息共享、数据整合、决策支持等环节的一体管理流程,将广电网络整合成为一个更加经济有效的新实体。

随着数字电视的推广,广电网络多业务运营模式逐渐形成,原来在广电行业普遍应用的大众化的市场营销方式也变得不合时宜。为了保证平均每客户利润(ARPU),广电BOSS系统必须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从整个网络范围内将客户数据收集并加以整合以获得客户的完整视图。真正了解每一个客户,识别带来最大利益的客户,与他们建立长期的、个性化的、一对一的关系,针对他们的独特需求进行相应的市场营销活动。

在网络融合的情形下,网络竞争的实质就是客户资源的争夺,为了赢得并留住客户,完善的客户服务成为运营商的制胜法宝。广电BOSS系统只有实现由“以业务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确保每位客户得到最恰当的服务,解决潜在的敏感的服务问题,才能帮助广电运营商做到在服务上领先一步,增加客户资源的保持力。

四、系统搭建要保持简单灵活

贯彻简单明了的设计原则,将BOSS系统保持在适度规模,而不是贪大图全,不仅有助于降低系统拥有成本,同时有助于确保所有基于BOSS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网络整体实现无缝结合,进一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整体增强业务认识并适应加速业务战略实施的需要,达到实时感知并响应的协作管理的要求,从业务流程上缩短进入市场时间,迅速推出新业务,将广电网络的内容优势、网络优势有效转化为市场优势和效益优势。

在广电BOSS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采用基于模块化的解决方案,降低系统复杂性,注重系统灵活性,将确保BOSS系统的基础架构具有足够的伸缩能力,运营商可以灵活得实施各组件和模块,能够轻松应对广电行业快速发展的态势,避免在业务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进行基础架构的重新部署。因为基础架构的改变将使运营商付出很大的代价。

五、要具有可平滑升级的扩张性

对于广电行业来说,BOSS系统是一个新概念,也就意味着可以进行更好的规划。在持续开发的、可拓展的功能模块中,广电BOSS系统必须支持业务优先级的不断变化,确保广电运营商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并做出最佳应对,轻松调整全部的网络资源,用以寻找新的业务市场和消费价值,特别是差异化业务和集聚型业务,在娱乐游戏、数据信息等创新增值业务上先行一步,从而在多变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第4篇

关键词:IT支撑网络 网络整合 运营商IT架构 电信

中图分类号:TP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05-0000-00

运营商IT支撑网络经过历年发展建设,各省现已形成覆盖省、市分公司的三大支撑网络:业务支撑网、网管支撑网及管理支撑网,为业务支撑系统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及信息系统管理部门的三大部门的系统提供基础网络设施。现有三张网络运行三套网络设备、网管设备、接口服务器及网络隔离设备等,由运营商的三个不同部门进行规划、建设及维护。

为此运营商IT支撑网络的优化整合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1目前IT支撑网络架构存在的问题

业务支撑网络主要包括计费账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经营分析系统等三大类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形成覆盖省市的网络,为各类应用及设备提供接入。网管支撑网络一般按网管子系统进行划分, 每个网管子网络的网络相对较为独立, 网管子网络主要包括传输网管网、数据网管网、话务网管网、信令监测网等多个子系统网络;管理支撑网络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财务类、供应链等三大类系统。

目前三张IT支撑网络分属不同部门进行规划、建设及维护,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统一的网络演进规划。现有管理模式是三张网络独立建设,每张网络支撑能力不足时就会进行相应的扩容建设,这种扩容建设虽然可以解决自身网络的一时之需,但缺乏对网络整体需求的综合性分析,缺乏网络的整体规划。(2)网络建设成本高。每张网络都进行基本网络设备建设、网络安全设备建设、建设成本高,投资效率低。网络间接口成本较高,现网中存在三个系统之间的业务互访需求,由于涉及到与外部业务的访问,需要在边界防火墙配置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并且往往由于互联系统对彼此的不信任,需要另外配置接口机等中介设备,网间系统的接口成本较高。(3)网络维护成本高。现有三张网络分别由不同的维护商提供维护服务,由不同部门单独签订维护合同,这种单独谈判、签订合同的模式会造成议价能力弱,必然增加设备维护成本。(4)设备资源使用率低。三张网络的设备性能、端口等均没有达到最大负载能力,存在大量的设备能力闲置现象。(5)对应用云化支持度低。随着云计算不断进步,虚拟化技术日渐完善并在运营商的支撑系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运营商的私有云的应用快速部署,一般需要打通现有的业务支撑网、网管支撑网及管理支撑网,目前烟筒式的网络架构彼此相对独立,难以支撑企业云应用的快速部署。(6)自身网络维护水平低。由于网络维护人员成本限制,目前每张网络只能配置少量网络维护人员,面对三张网络繁杂众多的维护工作,导致现有网络维护人员只能从事管理工作,而实际网络维护只能依靠第三方厂商完成,造成内部人员维护能力、核心技术掌控能力不足等问题。(7)责任边界不清。三张网络中有业务互访的接口需求,当相关业务出现故障后容易引起因责任推诿而造成的故障历时长、责任认定难等问题。(8)IP地址冲突。由于三张IT支撑网络分属不同部门管理,网络建设都是系统内部单独组网,导致三张网络中存在IP地址重复使用的情况,IP地址冲突的问题已经影响到IT系统的整体规划。此外现网中不同网络之间实现业务互访是通过地址转换的方式进行,随着系统间互联业务的不断增长,系统网络内规划大量的VPN、VLAN隔离数据,将导致大大提高了后续维护的难度和风险。

2支撑网络整合-----IT支撑网络架构未来的趋势

虚拟化、云计算、数据中心已成为运营商IT建设的趋势,鉴于目前IT支撑网络架构存在的问题,以及IT新技术的发展,IT支撑网络的整合已为大势所趋。

IT支撑网络整合目标如图1所示。

3 IT支撑网络整合要点

对现有的业务支撑网、网管支撑网及管理支撑网进行梳理,重新规划路由、IP地址、vlan及访问控制策略等信息,完成网络整合,形成统一的IT支撑网。

(1)网络架构整合。完成三网网络架构整合,使原有独立、物理隔离的三张网络整合为一张IT支撑网络,并承载三网原有接入业务系统及终端。(2)平稳过渡。梳理现有三张支撑网络中的相关设备及应用,以平稳过渡的原因,依据先系统、后核心系统逐步迁移,把现网设备迁移过渡至整合网络。(3)IP地址梳理、整改。对三网IP地址进行梳理、评估,重新规划、分配业务系统和终端使用IP地址,并完成网络及业务系统配置变更。(4)安全域整合。对三网内现有网络安全设备拓扑、配置等进行重新规划,满足整合后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需求。划分整合后IT支撑网络的安全域,合理评估业务安全等级并配置边界防火墙访问控制策略。(5)统一接口。整合与互联网、银行、合作伙伴等其它网络接口,三网统一接口。

4结语

运营商IT支撑网络优化整合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XML技术;广电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广电BOSS)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316-03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业务和技术的发展,有线数字电视行业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种类越来越多。除了仍然提供传统的模拟电视业务之外,陆续开通了数字电视、专业频道、互动电视、宽带等业务,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一系列增值业务。而和业务的蓬勃发展极不相称的却是相应计算机业务系统建设的滞后性:传统的计算机业务系统由于建设时期不同、业务模式不同和缺乏统一规划等原因,造成了业务系统林立、条块化分割严重、彼此间很难交互的局面,导致人员、设备、网络、数据库等资源不能共享或者难于共享,增加了系统的管理、开发等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严重制约了业务的发展速度,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客户需求,妨碍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因此广电有线数字电视行业急需建立一套“业务综合、资源共享、管理集中、使用灵活”的新一代综合业务运营支撑平台,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广电BOSS采用了富客户端技术,通过XML作为传输的封装体灵活的把数据分批下载到客户端,并且充分利用JavaScript把本地化的数据灵活运用,从而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

广电BOSS除了主要的业务系统外,还包括相对独立的系统,例如:CA系统、Call Center系统、GIS系统、银行系统、短信平台等。它们具有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数据格式,为了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转,这些系统需要统一的标准语言进行自动交互,而XML的应用很好解决了BOSS同它们之间的数据交换。

XML第一次提供了一种信息交换模式,这种格式可编辑、易解析,且可表示为任何类型的结构或半结构化信息,在广电BOSS中,XML很好地解决了数据传输和交换功能。

1 XML技术介绍

XML是一种元标注语言,是当今十大软件技术之一,它是一种数据交换模式,并且具有跨语言、跨平台的强大功能,通过它不同系统和不同程序之间可以进行无二性的交互数据。另外它还能作为一种层次型数据库进行使用,有效的保存数据,并且能够存储其数据关系,它是把数据和格式相互分离的一种先进技术。

XML的优势在于其数据可被用户定义的、有语义的标记环绕,可在数据库中实现无损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XML用于信息交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可扩展性。允许根据需要定义新的标记的能力,使其能够以意义明确的方式将不同数据结构保存在一起。

(2)自我描述性。支持丰富的数据类能够很好地表现许多复杂的数据关系,使基于XML的应用程序可以准确高效地搜索相关的数据内容。

(3)跨平台性。使用Unicode编码的纯文本格式使其可以在大部分平台上使用,能够在不同的用户和程序之间交换数据,而不论其平台如何。

(4)简单性。XML文档是能进行文件结构合法性验证的纯文本文档,易于传输操作。

通过DOM API(文档对象模型API)可轻松地编制读写XML的程序,在Web系统应用程序中可灵活使用XML。对于数据交换,最重要的是进行数据交换的双方要对数据的格式达成统一的认识,只有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才能实现数据的自动流转、处理等功能。

2 广电BOSS架构

广电BOSS涵盖了模拟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业务、互动电视、高清电视、数据专线等各类互动增值业务,充分融入了最新的经营理念和客户管理的思想,是一个“面向融合、面向客户、可快速响应”的新一代综合业务运营支撑平台。

如图一,BOSS的主要功能架构包括:企业级客户管理、计费融合管理、业务综合管理、工单流程管理、移动营业厅管理、呼叫中心管理、网上营业厅管理、充值卡管理、工程管理、前置管理等。采用以J2EE的多层体系结构、以XML为数据交换标准、以DHTML展现和JAVASCRIPT控制富客户端展现形式的应用体系架构。

3.1.1 广电BOSS中XML应用体系结构

广电BOSS采用了B/S/S架构并继承传统的C/S灵活性而设计,由于B/S架构不适合大量数据传输和复杂业务的频繁交互,而本系统不仅要求数据量大并且要求业务操作复杂,为了减少频繁的数据库读写操作,就需要一套单独的数据处理机制,基于XML的数据交换系统成为BOSS进行数据交换传输的首选。如图二。

图2 XML应用体系结构

(1)客户端:业务员录入相关信息后,客户端脚本首先完成校验和转换,将数据打包成XML包。数据包到应用服务器,业务程序分析数据包数据的合法性,对合法性数据进行下一步业务操作,然后把业务数据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发送到数据层。反过来,客户端从业务层接收XML数据包,灵活的把数据分批下载到客户端,并且充分利用JavaScript把本地化的数据灵活运用,展现到浏览器。

(2)交换系统:它负责各系统间的数据转发,基于XML标准定义了合适的TAG集合以及Schema定义,统一了数据交换标准,完成了系统的无缝集成,负责把展现层录入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库及把数据库中的数据传输到展现层,起到将数据打包并解包的功能,同时完成数据的转换和校验。

(3)应用层:负责对XML数据包进行转换和校验,将数据处理相应的SQL语句从而存入数据库,或者把从数据库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打包成XML。

3.1.2 广电BOSS中XML的格式定义

本系统统一了XML数据包的格式,便于数据的传输和转换。

(1)上传格式:

……….

…………………

…………………..

(2)下传格式:

type=”0”表示非查询操作type=”1”表示查询操作

正确信息

错误信息

……….

错误信息

3.1.3 展现层的XML技术应用

图3 展现层的XML技术应用

如图3,展现层从应用层得到XML数据包,利用MSXML组件来解析数据,在客户端的脚本用到了大量JavaScript公用代码和JavaScript控件。例如:

(1)xmlHttp.js 构造xml和数据传输

(2)dbutil.js 数据包封装和解释

createExecutearr()树组信息的封装和提交

createExecuteform()form信息的封装和提交

createDelArray()树组删除信息的封装和提交

createselectArr()树组查询信息

createselect()form查询信息的封装和提交

fillform()填充form

analyzeReturnXML()解析下传信息

createDoc()//创建document对象;

createRootNode()创建根节点;

createActionNode()添加action节点;

createRecorderNode()添加recorder节点;

createFieldNode()添加field节点;

createFieldStrNode()添加field字符串节点

(3)compack.js 业务打包

bc=new BusinessControllor();

bc.preInput=preInput;//需要根据业务需要覆盖该方法

bc.ask =prototype_ask;

bc.pack=prot_pack;

bc.output=prototype_output;

bc.actionname =“cm2011”;//需要改成自己业务的Action代号

bc.actprop=“type”;

bc.actpropvalue =“ccc”;

bc.recordtype =“query”;

bc.requestPrintInvoice=true;

bc.printVoucher=true;//打印业务凭单

bc.printInvoice=true;//打印发票

bc.printCard=false;//打印用户证

bc.run();

通过以上方法,完成了对XML文档的解析,实现了对大量业务数据的传输和转换,从而减少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3.1.4 应用层的XML技术应用

广电BOSS是基于J2EE的应用体系结构,在应用层用到了大量的Java代码以及相关框架,因此在这一层就利用DOM4J来完成对XML文档的解析。

图4 应用层的XML技术应用

DOM4J是一个非常优秀的Java XML API,具有性能优异、功能强大和极端易用的特点。它应用于Java平台,采用了Java集合框架并完全支持DOM,SAX和JAXP。DOM4J的一个最大的实用之处是支持XPath表达式的查询,这样,我们可以在DOM4J的Document结构中使用这种简单的表达式就可以快速找到我们需要的某个元素了。

在本系统中通过JavaBean读取前台发送过来的数据和从后台向前台返回数据,用到的Java类主要有:

(1)ActionRequest.java,负责上传数据的解析,主要方法:

单个Action调用字段值getFieldValue(String fieldName)

字段类型getFieldType(String fieldName)

字段名称getFieldLable(String fieldName)

字段旧值getFieldOldValue(String fieldName)

多个Action调用字段值getFieldValue(int index,String fieldName)

字段类型getFieldType(int index,String fieldName)

字段名称getFieldLable(int index,String fieldName)

字段旧值getFieldOldValue(int index,String fieldName)

(2)SQLResponse.java类,负责下传数据的封装,主要方法:

setMessage(String message)//操作结果信息

setResult(boolean Result)///操作结果是否正确

setType(int type)//操作类型

setRecordset(RecordSet recordSet)//查询返回结果集

setFieldType(String fieldType)//返回字段类型

setFieldName(String fieldName)//返回字段名称

通过以上方法,实现了应用层对XML数据包的解析,在本层数据和业务处理相分离,使系统可以灵活处理不同的业务。同时,本层实现了对不同数据库和数据源的支持,使系统具备了良好的可扩展性。

3.2 XML在BOSS和子系统之间的应用

广电BOSS除了主要的业务系统外,还包括相对独立的系统,例如:CA系统、Call Center系统、GIS系统、银行系统、短信平台等。它们具有不同的数据库、不同的数据格式,为了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转,这些系统需要统一的标准语言进行自动交互,而XML语言具有平台无关性和自解释性,所以它成为系统的数据交换标准。基于XML标准定义了合适的TAG集合以及Schema定义,通过数据交换系统,负责各系统间的数据转发,统一了数据交换标准,完成了系统的无缝集成。通过XML格式的指令单控制百万级别客户的CA系统开、关频道,Call Center系统可自动的提取来电客户资料、根据催费清单进行电话语音自动催费、支持电话自动查费交费等,客户可以到国内各大银行办理收视费交纳业务,客户可在Internet上查询费用信息、报修、交费,统一的XML数据格式使短信平台具有集成了移动、联通、网通的短信收发能力,统一格式的消息管理使得消息具有通过系统、E_mail、短信多渠道传输的能力。如图五。

图5 XML在BOSS和子系统之间的应用

4 结语

通过在广电BOSS中利用XML作为数据交换的中介,给系统的实现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系统可屏蔽掉后台的多种数据源,用统一的XML数据呈现给用户。接收数据一方根据XML数据的“Schema”,可对数据进行任意的处理,如分解出其中需处理的数据或是以不同的样式来呈现。

XML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广电BOSS系统开放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安全可靠性及先进性的技术要求。参考文献

[1]飞思科技产品研发中心.JSP应用开发详解(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Danny Goodman.JavaScript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余浩东.J2EE应用框架设计与项目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4]李刚.基于J2EE的Ajax宝典[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第6篇

摘要:本文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中小企业办公系统,该系统采用数据库信息处理方式,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web service技术,能有效地提升中小企业的管理和业务处理能力。中小企业办公系统基于B/S构架,开发语言采用.NET2008,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EXPRESS。

本系统的特点在于实现了企业办公工作的管理、统计、查询、分析;远程实时交互;建立了基于企业应用集成的雏形;功能简单易用、稳定性好,安全性和可扩展性高,为中小企业办公提供了低成本的、风险较低的系统应用。

关键词:Web Service

一、中小企业办公系统综述

中小企业办公系统可以进行企业各项业务的管理、统计、查询、远程访问,实现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实现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对整体业务流程上的优化;从分散的办公管理提高到业务流程,从而实现以员工管理、业务工作管理、办公管理为中心的集成业务信息系统;提供更及时和准确的分类业务信息,建立企业的决策支持系统,为业务的持续增长作好准备。

Web Service便是基于网络的、分布式的模块化组件,它执行特定的任务,遵守具体的技术规范,这些规范使得Web Service能与其他兼容的组件进行互操作。它可以使用标准的互联网协议,像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和XML,将功能体现在互联网和企业内部网上。Web Service平台是一套标准,主要目标是跨平台的可互操作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Web Service完全基于XML(可扩展标记语言)独立于平台、独立于软件供应商的标准,是创建可互操作的、分布式应用程序的新平台。从表面上看,Web Service就是一个应用程序,它向外界提供了一个能够通过Web进行调用的API。这就是说,你能够用编程的方法通过Web调用来实现某个功能的应用程序。Web Service是一种新的Web应用程序分支,它们是自包含、自描述、模块化的应用,可以在网络(通常为Web)中被描述、、查找以及通过Web来调用。本文中Web服务的主要用途是建立数据库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联系,即,由Web服务提供数据库操作的接口,客户端调用相应的Web服务并得到动态的数据信息(XML文档)。

二、中小企业办公系统的系统架构

本系统架构于.NET框架平台,使得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扩展性,同时系统使用ADO. NET,XML等先进成熟的技术,从而保障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技术先进性。

(一) 中小企业办公系统的主要模块

办公系统根据设计需求,开发了公司新闻、通知公告、公司邮件、工作计划、工作日志、通讯录、车辆管理、办公室管理、个人资料、工作流、工作报告等11个业务模块。建立了web service与企业事务处理的集成,对不同用户进行了权限控制,提高了办公系统的可拓展性、安全性,可靠性。

个人办公模块包括公司新闻、公告、个人邮件,工作计划、日志和报告,办公用品和申请,个人通讯录和资料等主要功能。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重点介绍新闻公告表单和内部邮件模块。

首先,我们看公司新闻公告模块,企业办公人员进入系统之后首先是企业的内部公告,可以先看到公司的各个方面的新闻,了解通知、公告信息以进行相应的个人办公安排。

其次,邮件信息模块的功能主要是负责内部邮件的发送、接收等。内部邮件使办公用户可以和办公用户以及使用其他电子邮件的用户进行电子通信。电子邮件包含以下功能模块:

(二)工作流程申请、审批和会签

工作流模块是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有流程申请、审批、会签,流程监控这几个主要功能子模块组成。

流程申请流程的是第一环节,涉及到的员工会在我的申请的页面显示相应的工作流程名称,点击便可发起一次新的流程申请活动。该功能依赖于流程审批中具体流程过程的定义。

流程审批即新建和修改流程类型,通过定义表单类型,定义流程具体步骤,绑定流程每一步骤的员工以及流程的分支类型等。由于其特殊性和操作要求,只有一定权限的员工才能使用此功能。

会签处理,就是某一流程的处理流转到了当前用户,需要当前用户进行签收,在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如“同意”“拒绝”等操作。若有新的流程需要处理,系统会发出消息提醒。

工作流监控能够显示流程的审批、会签状态。

(三)基于web service的产品配送方案

在中小企业办公系统中企业自己服务器的web service,基于web service的产品配送方案。对于企业产品配送过程中,企业自己的产品配送服务,用户根据权限需要更改产品的配送地址,产品的配送人员可以随时登陆系统查看产品配送的变化,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企业内部的行业软件也可以调用配送服务,从而实现了产品用户、配送人员、企业行业软件的“无缝连接”。

(四)系统管理设置

权限机制的实现也是保证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系统的权限机制基于“用户-角色-功能”模型。

根据业务需要,设置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分配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权限。最后设置用户所属的角色,即规定用户最终的权限。如此设置可提高权限分配的灵活性,修改某一类用户的权限只需修改其所属的角色权限即可,同时可以保证不同用户有不同的功能。这样一来,用户只能访问自己有权访问的数据,而不能修改改或删除未授权的数据。这样可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数据安全性,防止用户因误操作而造成数据损失。

通过将一定的功能赋予某一固定的角色,再添加用户时选择固定的角色即可,避免重复设置权限的繁琐操作。同时,由于角色的功能的有限性和用户于功能的分离,保证的系统的安全性。

车辆管理是可以对公司车辆进行申请审批管理和添加、删除操作,比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车辆实行动态管理。

人事管理包括新闻、公告管理、部门管理、员工管理和流程管理。其中部门管理和员工管理是是对于企业各个部门和用户进行管理,可以增加新的部门进行各个用户的权限分配,可以用来进行人员的分配,比如有新进来的人员和调走的人员,本系统就可以通过这个权限来进行部门删除和员工录入的功能。

工作流程管理就是新的工作流程,使企业工作能够自动的由一个节点到下一个节点而无需使用者管理。管理工作流运转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各个模块问的相互协作关系。它具体负责一项业务类型的多个审批步骤的权限分配,将步骤通过审批权限的形式跟审批者绑定,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定制办公用品管理包括办公设备和办公室管理。

总结

中小企业办公系统实现了企业日常办公信息支撑,通过调用企业web service,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软件重用,提高了中小企业业务处理灵活性。中小企业办公系统通过调用企业的web service,能够完成对企业现有行业软件和网络技术的集成,使业务处理更加全面;解决了企业存在的信息孤岛和信息异构问题;同时增加了企业工作流程设置和实施,增强了企业管理人员对整体业务流程的控制能力,为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做好了准备。(作者单位:中国移动河南有限公司鹤壁分公司)

参考文献

[1]白林如 基于Web Service 的企业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2 第5期 79页

第7篇

关键词:提供劳务,财税处理

Abstract: MAS business is China group company hired A company to assist the China B B MAS business operations of the group company for important customer support service,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practical services A company business of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to deal with A littl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measures.

Keywords: providing labor services, tax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D922.223 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MAS业务基本情况

MAS业务是中国B集团公司委托A公司负责协助中国B集团公司进行重要客户的MAS业务运营支撑服务工作,包括提供技术支撑、业务运营支撑和客户服务支撑等几个方面细化运营支撑工作。

MAS业务收入的确认方法

MAS业务收入确认方法

1、MAS业务主要合同条款

该类型业务合同条款中费用支付的主要条款为:

(1)甲方(中国B集团公司)根据乙方(A公司)在运营支撑工作中投入资源情况并考虑乙方的合理利润及对乙方的激励效应,向乙方支付运营支撑费。经过甲乙双方共同核算制定,本年度MAS运营支撑费总计人民币XXX元;

(2)甲方向乙方支付的运营支撑费由基本支撑费以及考核支撑费两部分组成。其中,运营支撑费中80%部分为基本支撑费,金额总计人民币XXX元。采取按月进行结算,每月结算金额人民币XXX/12元,余下20%部分为季度考核支撑费,根据每季度考核得分情况,计算季度考核支撑费,并按季度结算;

(3)当乙方支撑的重要MAS客户数量增减幅度达到或超过15%时(百分比按四舍五入标准执行),经过甲乙双方友好协商,重新核算并调整乙方运营支撑服务工作量,可根据情况签订补充协议;

(4)甲方通过运营支撑服务工单方式向乙方提出的超出运营支撑服务工作范围的支撑需求(如:营销活动现场支撑等),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后,按照实际发生工作量和费用标准,确认每项工单结算费用,原则上此类工作发生金额不超过运营支撑费总额的2%;

(5)每自然月结束之日起5日内乙方向甲方提供符合要求的发票,甲方在收到乙方提供的发票后10个工作日内以转账方式将上自然月的基本支撑费支付给乙方;在每季度结束之日起30日内,甲方按照考核指标对乙方运营支撑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经乙方书面确认考核结果后5日内乙方向甲方提供符合要求的发票,甲方根据考核结果,在收到乙方提供的发票后10个工作日内以转账方式向乙方支付季度考核支撑费。

2、A公司现有确认方法

A公司目前该业务尚未确认收入,A公司亦无相对应的会计政策。

3、业务分析

根据A公司和中国B集团公司签订的“MAS运营支撑业务”合同,A公司向中国移动集团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撑、业务运营支撑和客户服务支撑等细化运营支撑工作,中国移动集团根据A公司在运营支撑工作中投入资源情况向A公司支付运营支撑费。

根据本报告本业务及合同主要条款的介绍,结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提供劳务确认收入的四条规定,其中:第2条、第3条和第4条在A公司提供服务完成后当月即可确认,但对于第1条中“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是指提供劳务收入的总额能够合理地估计”,MAS运营支撑服务费结算方式约定为:一个合同期MAS运营支撑服务费的80%可以按照合同期内按月平均支付结算,剩余MAS运营支撑服务费的20%需要由中国B集团公司根据其标准按季度考核后才能确认。

4、更改后的收入确认方法

由于A公司合同约定的特殊性,我们认为,A公司应当在每月末根据MAS运营支撑服务费的80%在合同期内平均后的金额确认收入,待取得中国B集团公司季度考核后根据考核单确认余额收入。

MAS业务对流转税的影响

(一)A公司现有税收缴纳方式

2、MAS运营支撑服务:20XX年6月6日A公司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签订《集团客户信息化(MAS)运营支撑服务协议》,合同服务期一年,自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31日。但是到20XX年10月31日止,A公司未对此项服务计算缴纳营业税。

(二)相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

1、营业税相关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2008]第540号)(以下简称《营业税条例》)第五条,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释义】

营业税的营业额,实际上是营业税的营业额、转让额、销售额的统称,就是营业税税基,过去也称之为计税依据。

本条规定,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理解本条规定,要把握好营业税营业额两条基本原则:

营业额基本原则1:全额纳税。即收取的全部价款。这里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①“全部价款”不应仅仅理解为货币,应是取得的全部经济利益。

这里的经济利益可以分为货币形式或非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豁免的债务等;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

②不得扣除支付的各项费用。

营业额基本原则2:坏账损失不得冲减营业额。

纳税人的坏账损失能否冲减营业额的问题,根据现行财务制度的规定,各行业在确认营业收入实现时,一般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即提供劳务并取得索取营业收入价款凭据后,财务上即确认营业收入实现。但如果对方破产、失踪、死亡等原因,导致此款项无法收回的,企业应从成本中列支,不能冲减营业收入。营业税法上对坏账损失也跟财务制度的处理是一致的,即坏账损失不得冲减营业额。

(2)《营业税条例》第十二条,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并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或者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如果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释义】

本条是关于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

理解本条规定,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①“收讫营业收入款项”和“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作为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提供应税行为。

②“营业收入款项”并不仅指货币,应是取得的全部经济利益。

③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是指纳税人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

④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

(4)《营业税细则》第二十四条,条例第十二条所称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是指纳税人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

条例第十二条称,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

【释义】

本条是关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确认原则的规定。

本条是新营业税实施细则新增加的条款。

本条规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收讫营业收入款项”的含义。

本条规定,条例第十二条所称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是指纳税人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理解本条规定,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A 收讫营业收入款项不等同于收到款项,也就是说仅仅收到款项不能简单地确认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

B 收讫营业收入款项,是指在应税行为开始提供后收到的款项,包括在应税行为发生过程中或者完成后收取的款项。

C 除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外,应税行为提供前收到的款项不能以收到款项的当天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应税行为提供前收到的款项,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以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该项预收性质的价款被确认收入的时间为准。

D 对于符合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情形的,应税行为提供前收到的款项可以以收到款项的当天确认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②“取得索取营业收入款项凭据的当天”的含义。

理解本条规定时,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A 取得索取营业税收入款项凭据不是凭发票。

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三条“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的规定,开具发票的时间应当与营业收入确认的时间一致。但决不能认为开发票的时间就是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发票是收款方开具给付款方的报销凭证,不是索取营业税收入款项凭据,我们应当依据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来确认,而不能以发票开具的时间来确认,更不能对纳税人违反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提前开具发票的行为确认其纳税义务发生而征收营业税。

B 适用范围是开始提供应税行为但没有收到营业收入款项的情形,也包括开始提供应税行为在书面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营业收入款项的情形。

C 确认标准上要分为两种情况来处理。

即签订书面合同并且有明确付款日期的,为书面合同确认的付款日期的当天;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

2、分析:

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情形:

(1)收到款,什么时候纳税的问题

收到款根据应税行为提供的时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应税行为提供前收到款,即预收款。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以按照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该项预收性质的价款被确认为收入的时间为准。

应税行为开始提供后到完成前收到款。以收到款的当天为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应税行为完成以后收到款。以收到款的当天为其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2)没有收到款,什么时候纳税的问题。

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签订书面合同并且有明确付款日期的,为书面合同确定的付款日期的当天”,这里参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等条款“按照合同约定应付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的规定。

“未签订书面合同或者书面合同未确定付款日期的,为应税行为完成的当天”,这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同时也考虑到防止纳税人为了规避税收条款,延缓缴纳税款的问题。

综上所诉:MAS运营支撑业务财税处理如下:

月度终了,A公司应当根据MAS运营支撑服务费的80%在合同期内平均后的金额,按照适用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

季度终了,A公司应当根据月度确认的MAS运营支撑服务费金额加上中国B集团公司季度考核单确认的金额(如有),按照适用税率计算缴纳营业税。

参考文献:

2013年4月中国注册会计师《会计》教材

2013年6月中国注册税务师二级考试《纳税审核》教材

第8篇

目前,电信运营商在电信互联网的7层服务业态中仍然像无首之师随意冲撞,其中哪层是运营商本应该着力打造从事,但却由于眼界问题没能看清而致使自身缺位该层?哪层又是运营商本不该进入,但是由于其急功近利而造成越位现象?

实际上,其中基础业务支撑平台和基础技术支撑平台都是运营商缺位的层面,而相反运营商发挥过多精力去进入互联网增值应用层面,为了十几亿、几十亿的蝇头利益,而荒废厂可以创造数百亿、上千亿的市场层面。在未来,还是希望电信运营商和民营企业们能够各司其职,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精耕细作,为电信互联网服务业打造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堪忧的现状

细观电信一互联网服务业态现状,其中第1层“电信基础业务”是指电信运营商的固话和长话基本语音业务,属于其本职业务。第2层,电信增值业务则是指电信的各种话务套餐,但却与互联网增值业务极为不同。目前电信运营商普遍出现的越位问题,就在于业界对此尚未做明确区分,实则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因为这两种增值业务,其中第一种电信增值业务由于是电信运营商的本行,所以能够从事;而另一种互联网增值业务则明显不适合电信运营商做,相反运营商应该通过发挥平台作用,来支持别人来做。因此,此时就出现一个问题,运营商做完基础业务,想要做增值业务,这究竟对不对呢?这时就应该理智地考量运营商是要做何种增值业务。

第3层,互联网接入业务层,这也是运营商擅长做,也适合做的。第4层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和第5层基础业务支撑平台,都属于支撑性平台,为平台服务的平台。原则来讲都属于B282B,即这两个平台本身身份是B,他们同时都在为B2B、B2C、C2C们服务。基础业务支撑平台指支付、安全、认证等。基础技术支撑平台则指手机操作系统,PC机操作系统,搜索引擎基础技术、Linux语言等。

第6层的应用支撑平台层,实际就是ASP平台,具体就包括如阿里巴巴和腾讯这样的企业,它的特点是层面上企业都是民营的,但是他们共同为ASP企业服务。这一层的企业不是做应用的,但是他们都作为应用的平台而存在。典型的就是阿里巴巴和淘宝,为别人提供平台,相当于是拉场子。这个平台与运营商所应充当平台的区分就在于,此平台是应用的平台,而运营商是为平台而提供服务的平台,且目前运营商的这种平台作用却处于缺位状态。

阿里巴巴在基础业务支撑平台中正扮演一个裁判员的角色,如裁判类业务支付、认证等是自己不直接做业务,但是给业务平台提供保证。目前,应用支撑平台和基础业务支撑平台经常是混杂交织在一起的,典型就是阿里巴巴和支付宝,淘宝和支付宝,这是两层业务,但实际上被做成一个企业集团了,这种情况在日后应该分离为好,否则就是长期处于企业集团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的不良状态。

这其中支付相当大的业务就应该给银行和电信运营商,而当前国家政策在此领域是模糊的,但在管治条例里也有大致说明,即发行虚拟货币的人不能是从事具体业务的人,如发生该情况就应该予以分离。如腾讯现在就处于一个裁判员和运动员不分的情况下,比如它在基础业务支撑层中做发行虚拟货币的业务(Q币),其实应该把腾讯中做发行Q币相关业务的部分剥离出腾讯才合理。Q币是用来交换道具和其他各种增值业务用的,基础业务和增值业务在此就应该分离。打个比方,如果像腾讯这么庞大的民营企业有天被迫倒闭,需要进行清算的时候,应该由腾讯负责来将所有的Q币兑换成人民币返还给民众,但若腾讯没有能力向所有民众进行偿还和兑换,就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局面,从中也显而易见在“电信互联网服务业态”中将裁判员和运动员相区别的重要性。

制度上讲,“裁判员”是不能倒掉的,如国有银行是不能倒闭的,即使一旦银行出了问题,也会有国家财政接下来。但若腾讯充当了银行的角色,而腾讯本身作为民营企业是可以破产的,矛盾也随之显现。今天我们看腾讯尚如日中天,看不出任何矛盾,但若从国家角度想,就会清晰看出这两层业务的区别,银行角色和商店角色则应分属两家,如果两个角色由一家充当,就会出现混乱。腾讯现在就出现类似问题。如腾讯开始拿Q币当奖励去吸引客户,这就完全背离了其裁判员的身份,试想如若银行为了吸引客户而乱发货币会产生什么影响?

而此时区分两种业务的目的和意义并非针对腾讯抑或阿里巴巴,而是在针对电信运营商在此处的楚河汉界,探究其在此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其实电信运营商和民营企业的界限就在应用支撑平台和基础业务支撑平台之间。

第7层,互联网增值应用层,实际上就是广义互联网应用业务,该层企业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包括过去的ICP、游戏、电子商务这些具体的业务。凡是B2C、C2C,可以说均属于增值业务,B2B情况虽有些不同,但一般来讲也应算作增值业务。生态链中的未来胜景

其实,运营商的MM已经进入到第6层应用支撑平台(ASP平台),但从开发工具层面来讲,MM还属于第4层基础技术的支撑平台,因为其中有语言和开发工具功能,但其中还有开店功能,这就相当于如阿里巴巴的应用支撑平台。但如果给予电信运营商和民营企业们适度宽容,则是允许他们各跨过双方楚河汉界半步,但不宜过度的深入。民营互联网企业侵入裁判员领域的典型代表是腾讯发行Q币、阿里巴巴办支付宝,拥有一部分裁判员的功能。

对运营商的就是不要介入到互联网增值应用,MM已是运营商越位的极限,但若再越位一步,进入增值业务,自己直接开店。则很可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其中典型案例就是中国电信,中国电信连天气预报都直接自己来做,同时又开书店与当当进行竞争,想做一种前店后厂的模式,但这是不足取的。这样做下去的结果就是市场急剧萎缩,市场参与者变少。

电信运营商目前关注的都是撑到头几十亿如ASP平台层面业务,十几亿像电子本层面业务,即增值业务。而在几百亿基础技术支撑平台的业务方面却是丢失的,未来定位技术或将成为继计算机操作系统、搜索引擎之后的人类的第三个平台型技术。这属于在技术里搭建一个平台,构建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将来的定性就是个性化的基础设施,这种定位超越了媒体和卖场。在定位技术极度发展的情境下,办媒体会出现一种“卖场即报纸,报纸即卖场”的奇观,在此处必将产生如微软和谷歌一样市值的企业。

运营商在此处最大的失误,就是中国移动退出了基础业务支撑领域。如果基础技术支撑平台目前对运营商而言要求还很高,但基础业务支撑平台则是可以很容易争取的,绝不应该退出。中国移动的败退,就是在支付标准上缩头。基础业务支撑平台和基础技术支撑平台两者的共性是皆为坐收利益,一个优质的标准出来即通行天下,不需要激烈竞争和高度风险,很适合国有体制企 业的特点。

把握住这层基础平台业务,电信运营商企业的员工也不再需要像没有方向的船四处冲撞,侵入互联网的增值应用(需要体制条件适合,要求高度的市场灵活机制、具有高度风险性),搞所谓的增值业务,而电信运营商做这部分业务也确实每每扑空。正如美国淘金热年代,淘金者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但是风险最小的是卖水的人,卖水的人虽然挣不了太高的利润,但是他的业务特别稳定。

未来,运营商或应在定位技术提速发展中,找寻回自己的基础支撑性平台角色。运营商倘若能够做好基础支撑性平台(技术支撑平台和业务支撑平台),将给产业链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在基础业务支撑性平台中,如移动支付及认证业务,由运营商这个第三方机构来做显然要比民营企业更能让民众信任。舍弃做互联网增值业务,让更多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充分参与其中,才更有利于电信一互联网市场走向多元繁荣,想侵入这部分业务,最终只会让产业链萎缩,参与者变少,市场也被钳制。充当好基础业务支撑平台,为各种增值应用服务。坐收利润才是运营商未来更好的定位。

寻求转身的机会

商业上的问题出在中国移动自身,它没有去结交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意识,原本可以回避这一矛盾。其实这一场博弈本应该是中国金融界和中国信息界的博弈,中国信息界三大运营商之间原本是兄弟,应该站在同一战线。但结果却因为中国移动把移动支付变成一个封闭性标准,不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开放。最终待中国银联把这两家运营商拉到一起之后,中国移动才恍然大悟,却也自废了“武功”。

有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此处,中国移动的失误有二:一是没有争取政策上的支持,二是没有结盟来对付银联。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被迫让自己退出这个标准。其中在中国移动放弃支付业务之前,它曾经考虑过如果自己一家拼着干的话,需要投入4-5亿元的资金来投入POS机,但最终它因此而放弃了。在移动支付业务上,一开始通信业和金融业彼此相互就没有认为大家可以是一个合并的行业,而是把它看作是进入了对方的行业或者是对方进入了本行业,所以理所当然应该管对方,这就是目前问题的根本矛盾和冲突。

这时,两个行业或应有一种实现共治的意识,而对支付这个行业的判断应该是基础性行业、支撑性业务,在它之上延伸出其他的业务来,这应该构成基本的判断。而在它之上才应该出来广告、媒体等其他业务,控制住这里就是控制了要点,以控制住协调的制高点。

业内专家认为,中央此时或应需要考虑下这个事情应该以谁为主,才能够实现效率最高,信息还是金融?美国金融危机应该给我们一个警惕,就是不能让金融行业主导这一增值性行业。这是美国经验告诉我们的重要一点。信息行业能让我们控制住创立的企业比倒闭的多,这个领域就盘活了。而我们也看到,央行法规中1亿元的门槛等于把中小企业都排斥在外,这就把增值业务都排斥在外了。这时国家必须要算一笔账,决定选择大账还是小账。没有划分三类业务,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电信赤手空拳进入服务业,没有任何基础准备,既没有软件系统。也没有社会环境的准备,结果就是中国电信的卖书业务肯定被当当网全歼,因为这里面还有它无法掌控的要素,如物流配送等等。

美国解决了金融信息社会的问题,这个产值相当于目前中国全部的国民生产总值,涵盖上千产业。中国有可能不走信用卡的道路。把两个现代化合成一个,把手机直接当作信用卡。取代信用卡的金融功能。所以,选择哪个部门为主,直接决定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属性。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应该是信息行业主导,而非金融。这个行业是中国从非信用社会进入信用社会的一个标志。

认证的最大优势是可靠。要防范企业破产之后把烂摊子都扔给国家,所以必须要重视这个义务,之后可以完成许多别人无法做的业务。电信运营商也是国家所有的,所以用户应该把它与其他软件公司区分开,用户不信任民营企业但可以信任国有运营商。认证其实只是一个平台,其他支撑业务则都得益于此。例如Google,它和苹果一样把所有基础业务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开放的代表就是苹果,虽然它一直伪装开放,但开放与否的最主要标准就是源代码是否开放,这是具体业务和平台业务的抉择标准。

基础业务从哪里来?唯一的答案就是从基础信息中来。上一代文明以金融为中介,下一代文明则以信息为中介,这个控制权显然应该在中国移动手中,未来银联只能购买中国移动的信息。

第9篇

为了使构建的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符合企业运营流程管理逻辑,支撑卫星网络规划建设,提供面向客户的运营服务和保障,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对卫星通信服务进行模块划分、描述和定义,力争构建起一个涵盖卫星通信业务建设、运营、管理完整业务链、全面系统的基本框架。

1.1基本框架的模块设计思路

对于卫星通信企业来说,卫星通信业务是其最根本的核心产品,卫星通信企业是通过向客户销售卫星通信业务产品,以实现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客户价值和公司盈利发展。因此,我们首先选取卫星通信业务为切入点,希望采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卫星通信业务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进行细化分解,力争能够理清、认识、理解各组成环节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基础框架的设计奠定基础。如图1所示,在一个卫星通信业务的全生命周期中,主要包括了前期客户需求调查研究、业务规划、产品设计、能力建设,中期的市场营销、业务开通、服务保障、运行维护,以及后期的业务产品退出或转型升级等各环节要素;另外在其各个环节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企业人力、财务、质量管理、知识管理、品牌建设等运作管理环节进行基础支撑保障。从图1可以看出,卫星通信业务的全生命周期基本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期卫星通信业务规划和能力建设,其主要完成了由战略和业务目标驱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形成业务产品或服务能力;第二阶段为中后期的卫星通信业务的运营和服务,主要承担了对业务产品进行运营管理并形成服务能力和产生收益。两个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协同发展。业务规划与能力建设工作是运营与服务工作的前提和条件。只有设计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业务产品,并能够及时具备能力并推出市场,才能够向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和可靠地运营保障;另一方面,运营与服务工作是业务规划和能力建设的实现和发展。业务规划和能力建设工作完成之后,必须通过运营和服务来实现产品销售和客户价值增加,在给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挖掘客户需求,并能够及时反馈给业务规划与能力建设进行业务产品的改进、提升和开发,从而形成最令用户满意、最具竞争力的优质服务产品。与此同时,两个阶段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企业管理来进行支撑和保障。对于运营服务型企业来说,其更加关注运营与服务,所有业务规划与建设以及企业管理工作,都是企业为了通过运营服务产生价值、满足客户需求所需不同层面的服务保障工作。因此,为了在基础框架中突出强调卫星通信业务的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支撑的两个关键环节,同时体现出企业管理的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我们从总体上将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分为三大模块,即,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运营与服务模块和企业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1.2基本框架的层次设计思路

客户的卫星通信业务需求分类多种多样,我们可从市场、产品、资源和组织四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客户购买的是卫星通信业务产品,而卫星通信企业的核心基础设施所能支撑的仅是企业向客户提品所需要的资源能力,要想将资源能力转化为客户需求实现,还需要通过卫星通信业务产品进行有效衔接。对于卫星通信企业而言就是对各种卫星通信资源和服务能力进行规划、设计和组装,形成了可以独立计价和运维支撑的业务产品。此外,客户所需业务产品多样,卫星通信服务商还需要结合供应商或者合作伙伴的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有效组合使用,以发挥核心资源的最大效能和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因此,客户需求的实现主要由卫星通信企业的市场、业务、资源和供应商等关键因素协同完成。另外一方面,在基本框架的设计中,我们希望构建起能够面向客户的端到端运营服务支撑体系,即以客户需求为引导,业务实现为手段,资源、供应商和组织管理流程为保障的运营服务体系。主要经过市场需求的挖掘、提炼与转达,业务的开发、集成与实施,调动内外部资源,最终实现业务并反馈给用户的过程,如图3所示。该过程中,输入端是市场,输出端也是市场,形成的是一个从市场到市场的端到端的闭环,从而最终实现为客户提供最为优质和满意的服务。综上所述,为了表明客户需求实现过程中四个关键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并强调打造端到端的高效运营服务体系,我们在三大模块基础上,又将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划分为四个层次,包括市场层、业务层、资源层和供应链层,如图4所示。如图4的层次设计,将市场层放在最高层客户紧邻的第一位,突出强调企业是从客户需求出发,以客户需求为根本依据的理念;逐级向下的各层分别为业务层、资源层和供应链层,充分体现了客户需求实现是通过具体业务来实现,业务产品需要资源提供支撑,最底层的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除核心资源以外所需配套资源的各要素协同关系。这种层次设计充分体现出卫星通信企业的以客户为中心为市场服务的运营理念。

2基本框架各模块的设计

根据前述基本框架结构设计思路,我们对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各模块进行进一步设计和定义,各模块功能描述如下。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设计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主要负责指导和支撑运营服务。包括市场战略、资源战略的制定、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的构筑、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管理以及供应链/价值链的开发和管理。其中,基础设施不仅包括空间卫星资源的规划、建造、测控、运营和退役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还包括支撑产品运营服务的其他硬资源和软资源,如地面测控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知识共享库,等等。运营与服务模块设计运营与服务模块主要负责客户需求实现和服务保障。包括日常的服务提供、运营支撑准备、质量保障以及销售管理和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等,其包含所有由客户驱动的直接面向客户的运行和管理工作。组织管理模块设计组织管理模块为完成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和运营与服务模块所需进行的公司内部机构组建,包括了任何商业运行所必须的基本的企业或商务支持。

3基本框架各层次的设计

3.1市场层设计

市场层主要包括客户需求挖掘、分析、客户细分、销售和渠道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服务产品和定价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问题处理、服务等级协议管理和计费等。在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内,市场层提供对企业核心业务产品的规划开发管理,包括制定战略、开发新产品服务、管理现有资源、实施市场及战略等所需职能。在运营与服务模块内,客户关系管理集中考虑客户需求的基础情况和管理。

3.2业务层设计

业务层包括业务的设计开发、业务配置、业务问题管理、质量分析以及业务使用量的计费等。在战略与基础设施模块中的服务开发与管理就是为运营与服务模块提供所需产品或服务能力的规划、开发和建设,它包括服务战略制定、服务的性能管理和评估、确保未来服务需求能力等所必须的功能。在运营与服务模块中业务运行管理聚焦于对客户服务的提供,包括客户需求分析、服务方案设计、和服务保障等客户服务所需的功能性需要。本层的焦点是服务提供和管理,面向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3.3资源层设计

资源层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是为支持卫星通信运营服务所需的卫星资源、地面基础设施和软资源等的规划、开发和交付,主要包括卫星资源、卫星测控站、业务监测站、运营服务网络平台、IT系统、知识共享库等,以及新技术的引入与现有资源技术的互相作用、现有资源性能管理和评估,确保满足未来服务需求的能力等所必须的功能。资源管理和运行主要负责卫星资源管控(卫星性能监视、分析和控制)和其他地面基础设资源的运维管理等所有功能性责任,确保各类基础设施资源平稳运转,能够为客户提供所需的端到端服务能力,并直接或间接地响应服务、客户和员工的需求。同时也包括对资源的功能集成、关联和实时数据统计,以便进行信息综合管理和采取提质增效措施。

3.4供应链层设计

供应链层主要包括处理与卫星建造商、设备提供商、集成商和工程服务商等合作伙伴的交互,它既包括基础设施的供应链管理,也包括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关于日常运营的接口管理。

4基本框架的整体设计

综合上述分析,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模型一方面突出卫星服务商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运营服务支撑的核心重要性,另一方面强调面向客户、聚焦前端提供端到端的服务交付能力,从而我们可以得出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的整体结构设计,如图5所示。如图5所示,箭头以上半部分代表从卫星通信业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客户需求实现两个维度进行的三个模块、四个层次结构设计思路;箭头的下半部分表示抽象化、可视化的卫星通信业务基本框架结构设计。该基本框架从顶层将卫星通信业务服务商划分为战略与基础设施、运营与服务和组织管理三大模块,并在框架布局上体现出面向客户的服务中战略与基础设施是前提先导,运营与服务是关键实施,组织管理是全过程支撑的运营特点;该框架自上而下的四个层次架构设计,充分体现出卫星通信企业是以客户需求为引导,以业务实现为手段,以资源和供应商为保障的层次递进关系,各层次环环相扣,紧密链接。这种以客户为中心,面向市场的层次设计,确保企业在享用客户需求时更迅速、策略更灵活,大大提供客户满意度,同时能够更优化企业内外部软硬资源的工作效能,以最高效的方式为客户提供最适当的信息服务,真正做到让大市场来主导企业的流程架构。

5结束语

第10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 集中化 体系

1 信息系统集中化体系的现状分析

集中化系统业务量并发压力大、服务节点多、分域业务差异明显、用户投诉频繁。中心节点处于远程支撑状态,对于远程问题支撑效果有限。集中化系统业务前期尚未形成有效的运营体系,缺乏高效的运维工作流支撑。具体表现如下:

(1)未形成规范的集中化运维体系,缺乏标准工作流支撑与连通各域节点与中心节点,工作效率较低;

(2)客服系统资源简陋,缺乏必要的专业服务平台支撑,无法保证客服质量;

(3)缺乏专业的集中化运营支撑管理,一线团队运作不畅,在业务量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用户投诉积压严重,直接影响运维服务质量和用户感知。

2 信息系统集中化管理的目的

集中化管理是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战略方针和愿景目标,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即:构建一张新型的IP/IT支撑网、创新两类IT服务包(管理类和辅助类)、打造一体化的运营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的集中化业务运营体系,能提升运营质量和用户感知,实现集中化业务运营工作“高效低成本”的战略目标,丰富并拓展业务服务。

为打造集中化业务运营体系,创新性地打造出客服运维流程、故障处理流程、服务请求流程、需求管理流程及配置变更流程,全面覆盖业务运营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基于集中化标准化原则,有效连通各域、中心节点及集团并形成闭环式管理,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

3 DOCE模式管理系统

3.1 DOCE模式的概述

所谓DOCE模式就是:实行需求管控后进行版本上线,上线完成后进入运维支撑;通过对运维的总结提炼,总结出标准化服务流程推送至客服服务,提炼出个人数据推送至体验管理;最后客服团队服务为用户提供优质客服服务,提升用户体验。DOCE模式可用于集中化业务应用,用于建立集中化业务维护质量管理系统,其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

4 信息系统集中化的具体工作方式

4.1 需求管控的程序

需求管控的要达到“三化”原则:

4.1.1 业务服务标准化

提供标准化服务供各域选择。

4.1.2 流程管理规范化

革新集中化需求管理流程,点对点地获取并审核各域个性化业务需求,并基于分权分域的功能管理原则落实开发。

4.1.3 功能个性化

对各域需求在实现后都可选择性开放给其他域,各域都可申请获得其他域率先提出并实现的业务功能,实现单域的个性化功能全域共享,并可实现用户级别的精细化授权,充分兼顾标准化及个性化业务需求。

4.2 运维支撑的方法

为更好地提供集中化服务,通过实地调研各地维护经验、积极尝试创新的业务模式,创造性提出集中化业务架构方案,打造标准化业务平台。

4.2.1 集中化运维流程

根据集中化业务维护经验,创新性地总结出了集中化运维体系,集中化运维流程包括协同管理体系、5P运维流程、信息化支撑系统。

4.2.2 创造性提出5P运维流程

客服运维流程、故障处理流程、服务请求流程、需求管理流程及配置变更流程。客服运维流程用于处理客户报障;故障处理流程用于各域管理员报障;服务请求流程用于各域管理员提交服务请求;需求管理流程用户各域提交功能需求;配置变更流程用于中心节点与各域的配置变更交互。有效连接各域、中心节点及集团并形成闭环式管理,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

4.2.3 5P运维流程的作用

5P基于集中化规范化及规范化的原则,有效连接各域、中心节点及集团并形成闭环式管理,大幅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革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运营模式,减轻各域的运维压力,突出业务集中化的优势,并提升了体系的可扩展性,为中心节点管理信息系统的业务接入提供了标准化的体系参考。

4.3 客服服务体系

为完善信息系统集中化业务运营体系,提升各域用户体验,规范信息系统集中化业务的用户投诉、问题、故障的传递和处理流程,减轻各域管理员的投诉接口压力,中心节点需建设了集中化客服体系,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投诉、咨询的热线服务。

集中化客服体系应由各域用户、各域管理员、客服服务台及中心节点维护组四个主要角色组成,以客服服务台为枢纽,连通中心节点维护组、各域管理员、各域用户,形成扁平化、标准化、集中化的客服运营体系。

4.4 体验管理的优势

通过服务质量管控平台建立用户体验评估体系,实施监测各项业务环节的用户体验指标,主动获取用户体验真实状况。同时通过业务数据、监控数据挖掘,分析各域、每个用户的使用行为、习惯及功能热点,为产品推广、体验优化提供有效依据。

5 总结

信息系统集中化业务运营体系的建设,建立了标准化的集中化业务运营体系,制定了集中化标准化的运维流程,打造了专业化的客户服务,极大地提升集中化系统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实现集中化业务运营“高效低成本”的战略目标。集中化业务运营体系建设也为其他集中化业务以及企业产品的大规模业务接入作出了先行探索与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集中化运营方法。

作者简介

邹伟政(1988-),男,广东省茂名市人。硕士学位。现供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从事系统运营支撑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为信息化系统架构研究及信息系统集中化业务体系探索研究。

第11篇

关键词:会议电视;安全性;加密

1前 言

会议电视发展到现在,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都参与到市场中,各个运营商都建有自己和公共会议电视系统,运营商要把服务提供给客户,就必须保证这个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保证与会者的个人隐私,或是公司企业的商业秘密。另外,运营商在提供会议电视业务过程中,也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和安全。所以安全问题一直以来是会议电视系统建设中业界关注的焦点。会议电视系统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先进性、实用性、集成性、可扩展性、便利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其中安全性是指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机制,通过对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分级授权,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能够有效抵御网络恶意入侵――即黑客攻击,保障会议内容不外泄。

2如何确保会议电视系统的安全分析

(1)运营支撑系统的安全性

运营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包括:业务管理、网络管理、计费认证管理等安全性。其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网络安全性、操作使用安全性、数据安全性。

网络安全性:通过在INTERNET配置VPN的方式,把运营支撑设备与外部IP网络隔离来保证安全性。业务管理中心、网管中心能够访问并管理全部的视讯交换层设备,又与外部IP网络用户完全隔离,外部用户无法通过IP访问运营支撑系统设备,充分保证了运营支撑系统在网络方面的安全性。

操作使用安全性:业务管理中心和网管中心只允许有权限的系统管理员访问,管理员必须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对业务管理中心和网管中心进行操作,保证了运营支撑设备操作使用上的安全性。

数据安全性:运营支撑系统的业务数据库保存了关键的用户营帐数据、计费数据、会议与会场数据、设备配置数据等,业务数据库提供完善的数据备份功能,系统管理员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

(2)视讯交换设备的安全性

对用户而言,GK放置于防火墙后面以避免受到攻击,只开放有效服务端口。MCU通过外接Eudemon多业务网关接入公网,使MCU不直接暴露在公网上。对后台支撑而言,视讯交换层MCU、Gatekeeper 与T.120服务器均通过VPN网络与运营支撑设备互通,只接受来自内部网的业务管理中心与网管中心的管理,各设备的配置管理接口不暴露在视讯业务网上面对最终用户,提高了视讯设备的安全性。

(3)业务使用中的安全性措施

在业务使用过程中,系统提供完善的业务安全保障机制,参见下表:

(四)数据的安全性

视讯系统为了保证在网络上传输的信息的安全性、数据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在网络上传输的任何数据都通过SSL 或MD5 算法进行加密。以一个用户登录到业务受理中心获取业务服务为例,其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SSL使用非对称公钥加密算法,这个加密算法使用一对非对称的密钥(公钥和私钥)进行加解密运算,在业务运行过程中,当浏览器第一次连接到业务受理中心时,公钥被自动到用户浏览器端,私钥由业务受理中心保存。在通过网络访问业务时,业务受理中心要求用浏览器通过SSL加密通道(TCP443端口)将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发送到网络上,加密后的数据信息只能够被业务受理中心保留的私钥解密,即使数据包被恶意攻击者截获也不会泄漏数据内容,如果数据完整性被破坏,业务受理中心无法对数据包进行正常的解密,也就不会对数据进行处理。这样就保证了用户业务使用时的合法性和不可抵赖性,由于MD5 算法利用单向散列函数计算上的不可逆性,将原始数据通过散列函数计算后在网络上传输,真实的用户密码信息不会在网络上传输,保证了数据安全性,如果数据被截获并改变,MD5 算法本身就能够检测到数据包的不完整性,业务受理中心不会对完整性被破坏的包进行处理。

3 结 语

第12篇

王彦彬

互联网时代,欧洲为何没有出现谷歌、Facebook、腾讯、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无霸”,这与欧洲国家众多的地缘格局有着巨大的关系,互联网公司在运营过程中被完全割裂开。同样,在中国运营商互联网转型过程中,由于既有的分省管理模式造成的割裂运营使得运营商无法快速、敏捷应变响应市场变化。对于运营商互联网化的问题,有业内专家如此描述。

这个问题让中国联通感同身受。新联通成立时,很多省分公司之间的IT支撑系统扰如“八国联军”,各自为政,给联通的整体运营战略落实造成了很大困难。为了改善这个问题,在3G运营初期,中国联通就创新建设了全国统一的一级电子化销售服务平台,有力支撑了“六统一”策略的推行与落地。“六统一”的成功也让中国联通看到由集团来统一IT支撑管理系统大有好处。

2014年,中国联通4G商用的同时正式上线了cBSS系统(集中业务支撑系统),在业内首次实现BSS(业务支撑系统)域核心系统集中,为合作伙伴提供“一点接入,全网接通”的一体化IT支撑服务能力。

联友电讯首席分析师曾韬表示,在IT支撑建设中,中国联通在三家运营商中走得最为积极。通过IT支撑系统将业务集权到集团,省公司则更加注重执行。cBSS系统将4G用户隔离开来,有效地缓解老体系的牵制,有效提升了销售效率。

cBSS系统有力支撑了3G/4G一体化套餐、自由组合套餐服务功能。

曾韬表示,对于运营商而言,互联网化最大的好处便是降本增效。过去运营商上线一个全国性产品,需要总部部署、对31个省份发文、系统对接等,快则两周,慢则一个月,面对迅速变化的市场很有可能造成脱节。

在去年中国联通第三届“5・17网购节”上,限时促销的1G流量半年包订购量超过260万个;首发的自由组合套餐广受用户好评。这个面向全国全网的网购节活动,通过cBSS系统全集团一点配置,在很短时间就实现全网上线。

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cBSS系统建设实现了IT支撑工作的巨大变革。一方面,支撑工作集约化确实带来了业务便捷,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cBSS系统等于完全分离出来一个新系统,老用户在3G转4G时,基本是从原系统退网再进到新系统中来,余额手动转网,原来的记录全部丢失。如何实现用户平滑过渡将是中国联通IT支撑服务亟须解决的问题,毕竟用户是运营商最宝贵的财富。

目的

・统一IT支撑管理系统

・一点接入,全网接通

手段

cBSS系统

关键词2流量策略 “联通一切”需打破常规

王彦彬

面对中国移动4G的反击以及营改增、营销成本压降的制度环境变迁,中国联通如履薄冰。从4G商用时的“4G/3G一体化”策略到去年年底产业链峰会的“双4G领先”策略,中国联通闪转腾挪渴望改变用户认知,实现FDD牌照时间窗口的平稳过渡。

4G数据业务爆发、虚拟运营商推广流量不清零、互联网企业频繁试水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背景下,流量经营成为运营商转型的重要抓手。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目前国内用户月均使用流量还在300MB,伴随着用户流量使用习惯的养成,未来有很大的空间,至少2年以内,由4G带来的流量增长将成为运营商营收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在4G元年,中国联通推出了流量经营创新产品――“流量银行”。在中国联通的规划里,“流量银行”是一个针对3G、4G用户的流量管理与交易平台,同时也是一个为企业用户提供精准、高效营销服务的推广平台。

付亮表示,运营商都在摸索流量经营的具体玩法,目标部是使流量活跃起来,让用户更方便更喜欢使用流量。3G时代,中国联通在流量经营方面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让其驾轻就熟。

4G时代,单一的前向流量、后向流量都将遭遇天花板。正是在这样的发展情况下,中国联通推出了“流量银行”。在中国联通的规划中,“流量银行”要成为应用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器,除了为用户精确管理流量,提供流量各种新玩法,实现流量的货币化、娱乐化、社交化等多种附加价值外,“流量银行”还要成为企业客户有力的营销制胜利器,最终实现中国联通、企业客户、用户三赢的目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至少到现在“流量银行”尚未真正实现流量联通一起的目标。至少在部分用户看来,流量银行给他们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获取流量币的途径,对于管理自身流量只能是单向增加自己的流量,而对剩余流量却并不能如最初规划的那样美好,当对该业务最初的尝鲜感过了之后,流量银行App最终成为低频次应用,用户也仅仅成为App的一个注册用户,徒增数据好看罢了。

联友电讯首席分析师曾韬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表示,目前运营商都在做类似“流量银行”类产品,如中国电信的“流量宝”等,但无一例外,这些产品最初都被设定打破常规,能实现打破传统运营商界限,甚至触动流量不清零的底线,但最终并未如规划般美好。

曾韬指出,流量银行产品要获得成功必须能真正实现跨网络运营,所有运营商的用户均可参与其中,实现无障碍的跨平台运营。这样的好处是方便争取用户,但也要承担服务不好造成的用户离网风险。

多年来,运营商设定了套餐每月清零的游戏规则,现在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流量银行后续能否打破游戏规则,通过更好的资费管理方案、技术手段、后台支撑来满足用户对于流量不清零的刚需呢?

目的

・创新流量经营

・增加营收

手段

・流量银行

关键词3网络建设 3G和4G协同发展

高超

2014年,在4G网络建设上,中国移动毫无疑问跑在了前面,使中国联通凭借成熟的WCDMA网络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3G优势被削弱。于是中国联通的4G业务在2015年会面临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其双4G领先战略会遇到较大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源自网络覆盖。在2015年,中国联通4G网络建设会出现几个明显的节点。第一个节点是FDD牌照的正式发放,第二个节点是中国铁塔接管全部铁塔资源后推行共建共享。

对于FDD牌照,业界已经讨论了一年多时间,目前中国联通已在全国56个城市开展混合组网实验,实际上也就是可以在这些地区开启联通梦寐以求的LTE FDD网络,进一步配置优化自己的终端产业链。但是在56个城市之外,中国联通的4G网络依然处于“荒蛮期”,因此FDD牌照的发放对中国联通4G网络覆盖、信号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双4G领先战略离开FDD正式商用牌照便是空谈。

第二个节点对于中国联通而言比较利好。中国铁塔在铁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态度比较明确,其中一点就是如果现有设施可以共享,那么就向三大运营商开放共享。中国移动前期建设了70万个4G基站,其铁塔及基础设施一旦开放共享,中国联通的4G网络布局和覆盖便会加快,但是前提是能够获得FDD正式商用牌照。

为此,德瑞电信咨询高级咨询顾问夏际表示,联通要继续积极开展LTE混合组网试验,稳步扩大4G网络覆盖。

事实上,中国联通的TD/FDD混合组网策略从理论上来讲具有一定的优势,既可共享全球FDD产业链,又能够节省频段资源。不过实际效果如何,能否产生1+1>2的效应,还需要有一张好网络来支撑,而好网络的概念不仅是网络覆盖完善,还要继续进行网络建设和改造,提升基础承载网络能力,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据公开资料,中国联通目前拥有43万个3G基站、18万个4G基站,计划2015年将分别建设30万个3G基站和15万个4G基站,从而形成一张全覆盖的3G网络和一张实现地市、县市区、镇、国省道沿线、高速公路沿线、高速、快速铁路沿线连续覆盖的4G网络。

当然,与中国移动70余万个4G基站相比,中国联通的4G基站在数量上仍有着较明显的差距,其不足自然需要3G网络来补充。好在中国联通3G网络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和完善,近期中国联通又在积极推行多载波聚合技术,将其3G网络的速度提升至63Mbps,进一步接近了目前TD-LTE网络的速率。

尽管中国联通已从“3G/4G一体化战略”转向了“双4G领先战略”,但是据爱立信预计,至2019年,全球的HSPA的用户数会持续增长至66亿,HSPA仍然是移动宽带发展的主力,这也是中国联通仍然投资建设3G基站的原因所在。

因此从现阶段来讲,中国联通的移动宽带领先战略要得以实现,仍然需要其3G和4G网络协同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目的

・双4G领先

手段

・获得TD/FDD混合组网正式商用牌照

・扩建、优化和升级移动宽带网络

关键词4渠道变革 从线下到线上

田园

2014年,营改增的实施以及营销成本的大幅压降彻底改变了电信运营商的产业环境,迫使运营商不得不离开终端补贴的蜜罐温床,转变思路,形成新环境下的终端营销模式。在这种大形势下,2013年成立的“沃易购”B2B模式电商平台从广西联通的地方平台升级为中国联通的全国性平台,于去年9月上线运行,全面接入中国联通全国30个省分公司,成为了国内电信行业首个也是截至目前最大的全国性电子商务平台。

根据中国联通的规划部署,2015年底前,将实现60万家企业接人“沃易购”平台,终端交易要达到8000万部,占据整个集团出货量的80%。同时,“沃易购”平台与供货商、零售商以及银行形成产业联盟,把经营的边界由B2B延展至B282C,实现全球100家主流终端生产厂家及相关配件供应商入驻。

联友电讯首席分析师曾韬认为,通过互联网的销售方式,“沃易购”减少了终端采购的中间环节,有效地降低了终端采购的成本,让利于厂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实际上是在节约营销费用的前提下,换种方式的补贴。以集中化、扁平化、透明化和端到端为特征,“沃易购”颠覆了运营商传统的终端销售模式,在三大运营商中算是一种突破,形成了差异化的经营模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沃易购”平台的发展势头迅猛,但其是否能够完成预期的8000万部终端交易量,仍旧不好说。

从边缘渠道变成主渠道,“沃易购”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完成了华丽的转身。然而,传统国代商也并不会在一时间内崩塌。在三、四线城市乃至农村,传统国代商仍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天音、爱施德等,“沃易购”的确是打破了传统的终端采购规则,但在用户越来越趋向于选择线上渠道的大背景下,其净利润已出现了断崖式下跌,自身变革迫在眉睫,“沃易购”只是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而已。因此,在渠道变革后,中国联通如何与传统国代商相处的问题并不大,倒是后者应该真正考虑在缺少运营商这棵大树的情况下,如何转型。

对于“沃易购”而言,虽然目前发展一派大好,但互联网滋生的监管问题也不可忽视。曾韬指出,电商平台缩短了交易的流程,简化了双方的操作,但同时埋下了一些安全隐患,可能让非实名制电话卡以及“黑卡”有可乘之机。因此,应在推动渠道变革的同时,尽快建立起一套系统有效的监管机制,保障“沃易购”平台不被滥用。

目的

・压降成本

・变革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