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点

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点

时间:2023-02-21 14:34: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必修地理知识点

第1篇

关键词:知识迁移;记忆;高中地理

卷面测试是我国目前统一高考的惟一方式。学生高考其实是运用记忆中的知识来解决卷面上的问题,因此知识的记忆对于学生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学家提出:学习即迁移,为迁移而教。学生为学习而记忆。那么知识的迁移会不会促进知识的记忆呢?而且与简单重复学习和过渡学习相比较,利用知识迁移进行知识的学习是否更能促进知识的长时间记忆?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在1890年与几个学生通过记忆实验探讨记忆训练的迁移问题时发现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而在于记忆方法的改善。继詹姆士之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D・P・AuSubel)发现学生在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知识能否发生迁移要看学生头脑中的原有认知结构里是否有与新学习的知识相关的概念和原理。若有,则新知识容易被同化,若没有,学习后的新知识就会游离于认知结构之外,并在一定时间后自动遗忘,不易于记忆。同时,他还认为原有相关的概念与原理的概括程度越高,包括范围越大,迁移的能力就越强。[1]詹姆士和奥苏泊尔的知识迁移理论都可被认为:具有记忆中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是迁移的必要条件,而知识的迁移又为记忆起到了促进作用。作为高中地理知识的教授者和研究者,应准确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来促进地理学习的记忆。

1 人体的记忆系统和知识迁移的过程

Bjork和Bjork(1992)的记忆失用理论(new theory of disuse),从理论认为,与人造记忆系统(例如录音带或者计算机)不同,人类记忆系统里面的信息并不是简单对信息进行复制,而是会根据长时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对新信息进行解释、建构;提取信息也不仅仅是读取的过程,信息被成功提取后它的存储状况会发生变化,变得更容易提取、记忆,提取是“记忆的修改器”(memory modifier)。人体记忆知识系统的迁移既可以同化新的知识,也可以促进原有知识被更深入的记忆。Pyc和Rawson(2010)提出了中介效应理论,中介是指把线索和记忆目标联结在一起的词、短语或者概念等。从线索经过中介提取记忆目标包括两个加工过程:中介提取(Mediator retrieval)和中介解码(Mediator decoding)。中介提取是指当呈现线索时,将中介物回忆出来;而中介解码则是指成功提取出中介后,把与中介物联系起来的记忆目标提取出来。[2]知识迁移的过程则是利用中介进行中介提取,进而实现中介解码,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

2 地理知识迁移对地理知识记忆的重要性

这是由地理学自身研究内容决定的。地理学并不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的各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综合地研究它组成要素及空间组合。它重点在于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以及地表综合体的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同时进行更高层次的综合研究――人地相关性研究。高中地理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及区域地理,这三个部分的安排不仅紧扣地理学研究内容来编写,同时遵循迁移规律。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各个知识点,各个章节的信息都有很可能具有某些联结,通过这些联结而形成知识的迁移。例如高中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一第一章中地球自转与计算地方时、区时及判定晨昏线之间的联结;地球公转与季节、昼夜长短及太阳高度角之间的联结;第一章中地球偏转力与第二章大气循环以及第三章中水循环之间的联结;必修一和必修二中人地关系的联结;必修三和必修一、二中区域人地关系的联结等等。近些年,山东省高考中的地理题没有一题是让学生背诵书上的知识和概念,而是通过一道小题,老考查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文综卷)第Ⅰ卷第五题图2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本题就是考察了地球自转与晨昏线以及区时之间的联结。如果看不到这其中的知识联结,运用不到知识迁移,在薄弱的记忆系统里根本找不出此题的答案。

3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来提高记忆

现代地理教学方法要求由传统的“师传生受”向“师导生学”转变[3],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知识理解力和学习技能成为现代教师的重要任务。知识的迁移在学生的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贯通始终的,如何使地理知识的迁移发生且运用好迁移来加强记忆和提高学习能力,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其创造条件。

1)掌握地理教材所要求的知识系统,找出各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结。按课程标准、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时既保证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的循序渐进同时有助于找出知识的联结。

2)有重点、有层次、有顺序地讲解、授课。知识之间的联结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完全得以体现,特别是在必修一中。跳过任何一节、任何一章来授课,都会无法进行下去。最基础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渗透各章、各节。如果不能让学生全面掌握,那么学生在继续的学习中必定无法适从。例如在学习季风环流时,如果先前对地转偏向力这一知识点,老师深入、全面的讲授,使学生完全掌握,那么在讲解季风环流时,则完全可以蜻蜓点水,让学生运用地转偏向力,来自己学习这一知识点。

3)教授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学习、记忆地理知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授及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使学生自己学会学习,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从而加强了地理知识的记忆。

4)培养地理思维的灵活性。高考地理题并不会照搬课本,它更多地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就要求学生有灵活的思维,能将所学到的地理知识通过迁移来解决卷面上的地理知识。

“过程与方法”是三维目标中的关键目标,知识的迁移既是记忆地理知识的过程,又是方法,是促进记忆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 焦秋生.实用中学地理教学设计[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第2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渗透着很多乡土地理理念。例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中,规定了学生要形成“热爱家乡的情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知识,可以使一些抽象的地理问题具体化,能够发展学生的能力。延边地区的高中地理教师对乡土地理的理念认识相对较好,但是对高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缺少积极性,延边高中乡土地理教材尚未开发编写。

1. 高中乡土地理教材开发。想要开发乡土地理教材,应在“新”、“特”、“实”、“情”这四个方面入手。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未对高中乡土地理教学提出内容标准和要求,只是在“活动建议”和“教科书编写建议”等内容中渗透了一些乡土地理的理念(见表1)。

目前,已有的乡土地理教材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乡土地理教材不能很好地和课堂正式教材(如人教版教材)相结合。事实上,乡土地理教材最好的实施方式是将乡土地理的知识点穿插在日常的地理教学之中。

2. 延边高中乡土地理教材内容。延边高中乡土地理教材是人教版必修教材的辅助教材,即在讲授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同时,穿插讲解乡土地理教材。这就要求高中乡土地理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要与人教版的教材内容组织方式有一定的吻合性。本文设计了与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相对应的延边高中乡土地理教材,课文题目为《延边人口的空间变化》。具体的内容方式如下图所示:

3. 课文系统的“案例”。把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方式与教学相结合,从分析特定的乡土地理材料入手,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和时间演化规律,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有具象上升到抽象,把地理原理和乡土地理相结合。

案例:一个跨境而来的民族——朝鲜族

中国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的跨境民族。

从历史上看,共有四次迁入。19世纪后半叶,朝鲜北部连年受灾,饥民成群结队越过图们江,鸭绿江迁入这两省。这是第一次迁入。

1897年清俄政府签订修筑中东铁路协定后于1903年通车,修筑工程大量雇用朝鲜北部和早期迁入沿海诸州的朝鲜人作劳工,铁路竣工后,不少劳工就在铁路沿

线落户种田或从事其他苦役。这是第二次迁入。

第三次迁入是日本帝国主义强并朝鲜后,不愿受其奴役的人们和被日本殖民者推行土地调查政策而破产的农民等相继迁入我国。第四次是1936年洲国和朝鲜总督府签订移民协定,每年从朝鲜向满洲国移民1万户,1941年,日本政府以“开拓团”名义用哄骗手段从朝鲜南部移民到东北。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时,居住在东北各地的朝鲜人超过170万。

上面“案例”介绍的是历史上延边朝鲜族的四次人口迁移过程,充满了知识性与趣味性。与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能够使人教版必修二《人口的空间变化》这一课知识升华。

4. 课文系统的“阅读”。阅读部分选择的是与正文部分有关的的内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忽略。学生可以课后自行阅读。需要将阅读部分的内容设计的通俗易懂并且带有一定的知识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阅读:迁移到韩国的延边朝鲜族

韩国法务部《出入国管理统计年报》统计,1994年韩国正式登记的中国的朝鲜族共计4667人,到了2000年,数字增长到了32443人,大约增长了7倍。近年来,演变的朝鲜族人口迁移规模越来越大,并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上文《延边人口的空间变化》乡土教材中的“阅读”,介绍了近十年来延边朝鲜族迁移到韩国的情况,内容通俗易懂,方便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

5. 图像系统的“地图”和“表格”。以图导学,图文结合,让学生在乡土地图的识别中提升地图的信息分析加工能力,提升读图能力,启发学生进行乡土地理知识联想,培养学生的读图创新能力。

左图:《延边朝鲜族人口国内迁移图》显示出,延边朝鲜族国内迁移主要迁往社会经济水平较高的地方。图片清晰明了,一目了然,让学生了解了延边朝鲜族国内人口迁移的同时,也让学生对人教版教材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表2呈现了延边地区朝鲜族迁移人口迁入地类型和原因,可引导学生将具体的原因归纳到人口迁移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宏观原因中去,这就实现了乡土地理教材和人教版教材的有机整合,也实现了与高考知识点的有效对接。

6. 作业系统的“活动”。地理教材的“活动”具有能力培养的功能,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同时“活动”部分还有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功能。

活动

(1)延边朝鲜族的国内迁移和国外迁移各占多少?

(2)分析延边朝鲜族进行人口迁移的原因。

(3)通过多种方式,搜集延边州人口资料,绘制图表,探究延边州人口迁移的特点。

上述文字是《延边人口的空间变化》教材中的“活动”部分,活动部分针对教材的表格、课文等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究问题。该活动题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7. 延边地区高中乡土地理教材的实施。《延边人口的空间变化》这一课乡土地理教材的实施方法,主要是通过课堂实际插入的方式进行,即在讲解人教版必修二教材《人口的空间变化》时,有机地插入乡土地理教材,让学生通过延边人口空间变化的实例来掌握人口空间变化的普遍内容。

8. 延边地区高中乡土地理教材评价。在教材评价的活动中,评价的客体是教材,教材评价的主体却具有多元性,教材评价主体不但包括教材的直接使用者——教师和学生,还包括教材的编制者。

根据教科书评价的理论,通过在延边州龙井市三中的课堂实践,主要从学生方面分析。

主要对本人所执教的一年一班和一年二班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见附录A)。对82名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82份,收回问卷82份,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结果如表3所示。A、B选项代表较为积极的结果,C选项代表较为消极的结果。

通过表3问卷调查可知,喜欢乡土地理知识的学生较多,但是乡土知识却了解的不多。学生对在课上讲解乡土地理知识的主观愿望较强,认为课堂中加入乡土地理内容能够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能举一反三地加强对人教版教材知识的理解。

结论

本文以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人口的空间变化》为依据,开发了乡土地理教材《延边人口的空间变化》,并对该课进行了课堂实践,最后对效果进行了检验。通过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第3篇

关键词: 小高考地理复习 “点” “线” “面”

在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俗称“小高考”,是高考前的热身和前站,为引导学生如何学习提供一个契机,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演练和自我评判和完善、改进学习方法与技巧的一个驿站。“点、线、面”这种立体策略的复习方法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主构建学科体系,掌握答题技巧,提高学习能力。

一、明确“点、线、面”策略的基础是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

1.把握复习深度。

江苏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这样阐述的: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旨在测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必备的地理素养,注重测试学生对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与形成的地理观念,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命题力求做到与学生学习高中地理必修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相一致,充分体现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和地理课程的学科特点;力求突出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公平性,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引导学生培养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明确测试范围。

测试范围为必修1、必修2、和必修3,要求为:(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够从试题的文字表述和地理图表中获取有关地理信息;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判读和分析所获取的地理信息。(2)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与地理基本技能。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等知识;能够初步掌握和运用地理基本技能,如判读、填绘地理图表及进行相关的地理计算等。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

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用比较准确、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表达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分布和发展变化,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的要点;能够结合有关地理事实材料,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通过比较、推理、判断和分析,简要阐释地理基本原理与基本规律。

4.发现和探究地理问题。

能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能够尝试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究并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初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搞清楚测试的要求,对相关知识的要求是“知道”“了解”“理解”还是“结合实例,分析”,必须认真研读、揣摩,讲解到位。

二、以“点”连“线”、以“线”成“面”形成三位一体

1.“点”。

所谓点,是指对小高考来说的考点,只要做到每个考点都熟练掌握,得A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考点知识要逐个掌握,尤其对后进生更要要求到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关好记忆关,确保学生熟悉所有考点,并人人过关。对于教师来说,主要是通过课堂提问、背诵或是到黑板上默写等方式检查和督促学生有效记忆。对于一些重点、难点、不容易记忆和高频考点,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分组竞赛或是小组内互相提背的形式进行消化和加强。通过这些简单可行的方式可以查缺补漏,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加强记忆,从而为下面的复习和最终的小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点还可以用学生的“记”与“背”概括。在地理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看书,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熟悉每个要考的知识个体——知识点,即要突出主干知识点等重点内容,但是边缘知识点也不能留死角。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要意识到,并且自己整理,而不是看教辅资料已经整理好的而简单地背默。

另外,由于地理学科的特殊性,很多地理知识是以一定的地图或图表为载体的,因此这里的知识点也包括考试说明与课程标准上都有的地图或图表。在复习中,我们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

2.“线”。

所谓线,是指在记忆每个考点知识点的情况下,要明确相关考点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可以说这种上推、下推的联系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而为考点知识形成框架、实现“单线联系”打好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可就某个考点知识为点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联系。比如:货币的本质,除了知道货币的本质以外,你还能想到什么呢?学生就会想到很多相关的知识点,如货币的职能、货币的定义等。教师可以以学生所想到的为点,根据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从而为学生理一个清晰的知识思路。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考点知识的记忆,更重要的是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从而为主观题的解答拓宽思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的实现可以概括为教师的“讲”与“引”。

第4篇

关键词:课改背景 必修Ⅲ“区域地理教学” 教学策略

一、新课改对高一区域地理知识的新要求

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后,学业水平考试已由浙江省考试院主管,教育考试院明确指出“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等院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与以往地理会考条目要求不同,下表三个认识,是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新增的内容和要求

根据《学业水平测试条目》,新增区域地理知识中有一个a考试要求的条目,即识记美国的地理位置、首都,在地图上识别美国的领土组成。如《2013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41题的第(1)题为识记类型。题目具体如下:

41.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五个b要求,即简述、比较地理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地理事物的特点(包括分布、结构、演变、成因等)。如41题第(4)小题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区域农业专门化为此类要求。

两个d要求,“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综合要求,可分解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亚洲地形特点是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气候特点是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水系特点是呈放射状。第二部分是相互关系的梳理,亚洲地形总特点是地势高、地表起伏大,中高周低导致河流呈现放射状向外流,地形决定河流流向,河流流向反映地势高低。复杂地形决定气候类型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认识欧洲》中“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要求学生了解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冰川地形广布,理解深受大西洋影响温和湿润气候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将气候各要素联结形成一个统一整体认识。如下题:右图为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图中所示风带是

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24.M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

A.市场广阔 B.光照充足

C.海上交通便利 D.气候温和湿润

在高中地理必修课程体系中,必修Ⅰ和必修Ⅱ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通过两册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有良好的人地观,在此基础上学业水平测试新增认识大洲、认识地区、认识国家。我们有些老师对区域内容比较排斥,认为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考察的重点都是必修Ⅰ和必修Ⅱ的内容,从2013年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卷来看,新增区域地理知识部分考点分值达10分。补充区域地理知识,是为了提高高一学生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具体区域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为了满足学业水平考试作为高校招生重要参考的需要。

二、高一区域地理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1.高一学生面临区域地理知识断层的问题

我省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综合课程,分别开设了属于理科综合的《科学》和文科综合的《历史与社会》学科,并没有安排专门的地理课程,相关的地理知识分散于《科学》与《历史与社会》两门综合学科中。《科学》中安排少量自然地理知识,《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在教材的七年级上册和九年级第二单元安排了少量的区域地理及人文地理知识,以上两门学科中都没有系统安排区域地理的教学内容。进入高中,高一地理课程在必修Ⅲ中涉及世界地理中的德国、美国,我国西北地区、洞庭湖、珠江三角洲等内容,可见区域地理知识并没有被编排进相应的教材,教材体系的衔接问题导致学生区域地理知识断层。

2.缺少适合高一学生用的区域地理针对性教材

新课程改革后,“一标多本”即目前高中地理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等四个版本的教材。目前我们使用的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依据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作为湘教版的区域地理知识补充教材,又有不同版本,由于今年是教材改版的第一年,必修三的课本没有作相应的改动,补充区域地理知识,就我们身边就有多套区域地理知识教本,如北斗系列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区域地理》,吴祖良地理教学研究室编著的《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高考必备知识读本》等,每套各有千秋,令人眼花缭乱,但高一学生恐怕都难选择,针对性不强。

3.初中区域地理知识与系统地理知识缺少有机整合

初中的课程设置,使我省高中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相当缺乏(比以前初中时用浙江教育出版社的《社会》教材时更加缺乏),这给高中地理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地理教师都知道,区域地理与高中系统地理本身是融为一体的,是难以分割,但初中系统地理知识却分散在《科学》教学中,而科学老师是没有受过专业系统地理熏陶的,造成学生系统地理原理、规律的掌握碎片化、不系统。

三、高一区域地理教学的实践探索

1.利用主要经纬线,进行区域宏观定位

区域定位方法包括经纬线定位,相对定位和区域典型特征定位。从学生反馈的信息表明,认识区域时,学生不知图示和区域的位置,加上高一很多是从高三轮转下来的老师,习惯于知识点的挖掘,教学目标随意加大难度,个人觉得区域定位不宜过难过细,高一同学的定位能力知道有赤道、回归线和极圈5条特殊纬线,经线有本初子午线、60°E、90°E、120°E、150°E、180°、知道亚洲南起赤道北至北极圈、西起60°E,东边150°E,脑海里有四条经纬线亚洲大部分在框内了,与欧洲经线相关的主要有0°、30°E、60°E和北美洲的经线90°W、120°W,如60°E经过乌拉尔山,120°E经过杭州,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等河口在30°N附近,以他们为参照,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这三个大洲的定位是为气候服务的,整个高一,气候这部分知识始终比较尴尬,在教材中没有完整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分布的教学内容安排,但在后面许多内容中有涉及,如大气运动中大气环流对气候影响中分析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的自然带分异规律,需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分布判断就需要经纬线定位。必修Ⅲ要学习亚洲、欧洲西部及美国,三个区域都有气候特征、分布、成因的教学要求。当然还可以利用海陆轮廓形状、河流、湖泊、人文建筑进行定位。代表性的如巴黎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埃及金字塔,美国自由女神像,意大利轮廓想靴子,阿根廷的轮廓像踢足球的脚弓;五大湖、中国青海湖都有自己的轮廓特征;河流的源地、形状、注入的海洋等特点确定区域地理位置。

要想提高学生定位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读图、填图,培养地理空间的整体定位意识和能力,综合考虑经纬度、区域轮廓、相对地理位置、特殊地理事物等信息加以判断。

2.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抓住区域知识各种联系

一个区域是多种要素的综合体,而且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区域的纬度位置一般影响该地区的热量;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影响该地区的降水;气候和地形因素影响该区域的水文特征、作物种类分布;气候、地质条件影响该区域水热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资源的分布又与工业分布又有一定联系。如对欧洲西部这一区域的研究(右图:欧洲西部地区),可以从以下几个联系中加以把握。

(1)理解区域地理事物因果联系,即这种地理事物或现象为什么在那里的问题。欧洲西部为什么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典型分布区?因为该区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又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形成终年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2)理解区域地理事物时间上的联系,即从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把握欧洲西部以平原地形为主特点。教学时首先呈现新生代冰期大陆冰川覆盖欧洲大范围、遭受侵蚀,后进入温暖期冰川融化,冰碛物堆积,波状平原由此形成。

(3)理解人类与区域地理环境的联系,即辩证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怎样使某一地理环境要素有利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西欧农业生产活动中,种植业不占重要地位,原因是西欧终年温和湿润的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的成熟,但利于牧草生长,加上地形平坦,发展乳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区域知识联系到什么样的程度,毕竟是学业水平测试,基本知识掌握,不追求难度。

3.善用区域比较法,提升分析区域问题的能力

比较法就是对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进行对照、比较和分析,范围上可以是总体的比较也可以是某一要素或现象之间的比较。根据学科指导意见:“要求学生不再局限于区域特征的描述,而是能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基本特征进行比较”。

如必修Ⅲ“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属于学业水平最高的综合要求,即“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将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地理现象及地理事实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因素联结起来,形成统一整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教材是以德国鲁尔区的兴衰作为教学案例的,主要考查的是工业区位因素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并应用到生活形成统一整体的认识。在教学中我采用比较分析法。第一步:结合地图册《鲁尔区地理环境》和《鲁尔区工业区位》两幅地图,自主探究,归纳得出德国鲁尔区兴盛的区位因素,第二步:呈现19世纪鲁尔区鼎盛时的图片和20世纪50年代鲁尔衰败不堪的图片,形成强烈的对比,且呈现背景材料,由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分析总结出鲁尔区衰落的原因;第三步:进行角色扮演,假如你是“鲁尔人”,请献计献策,提出整改的措施;通过这三个环节学生培养了读图能力及从地图中获取和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但应用能力呢?第四步:这是最关键的,推而广之,鲁尔区作为传统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它的问题,措施都有其典型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把传统工业区的兴衰治理与中国东北老工业区中的辽中南地区(参阅必修Ⅲ63页)列表比较:

作为知识的深化。通过以上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到学生区域知识落实、区域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艰巨的过程,虽然上述教学实践可以提高高一学生解决区域问题能力,但学业水平考试要求下仍需进行多方位的教学探索。

四、实践后的反思

1.如何抓住区域社会热点,挖掘地理原理

从2013年浙江学业水平测试来看,试卷不容易,整张试卷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的题目多达15个题,彰显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学生只关注课本知识,且现在大多是是寄宿制学校,限制了学生信息来源,因此老师对于社会热点的选择,如何挖掘与教材知识联系点也摆在了我们面前。

2.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地理学习需要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具有不同的发展潜能,部分同学课外知识丰富,对区域知识非常感兴趣,老师补充区域知识正是想求知的内容,但对于必修Ⅰ和必修Ⅱ学习困难的同学(未来可能高二分班时学习文科的同学),老师补充区域知识,加重了负担,地理怎么又增加三个认识区域考点,心理已经蒙上了阴影。

3.如何合理安排课时开展区域地理教学

根据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第一节认识大洲5课时,第二节认识地区4课时,第三节4课时。我们学校三块认识区域的大致安排:认识大洲――以亚洲为例3课时,认识地区――以欧洲西部为例3课时,认识国家――以美国为例3课时,第二学期的长假和学校各项考试会对这个课时安排有冲击,课时不能保证。

当前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和学业水平考试刚起步的形势下,认识区域、区域基本知识有点“散”,但我们老师不能“乱”,认真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帮助学生加强对区域的认识,掌握区域地理研究方法,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版;

[2]《地理教学》――关注区域分析与综合培养地理空间与综合思维能力2013第16期;

[3]《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版;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然地理教学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被引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从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幻灯机、投影到现在的电子计算机、网络和实验设备,并且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扩大到微课和电子课堂,等等。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准确掌握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成为高中地理教师重点研究课题。

一、高效课堂下信息技术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兴趣引导下的学生,其学习效率远远高于普通学生,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只有对地理学科有兴趣,才能够从心底里激发学习的动力。高中自然地理具有抽象性,强调空间位置、研究地球运动、物质循环等等,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学生的理解能够具有差异性,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对地理学习的兴趣,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地理成绩长期提不上去,影响高中地理的整体学习质量。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传统的教学束缚,将高中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一方面,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形成高效的地理课堂。例如,学习到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中“自然界的水循环”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视频的演示,加强学生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理解与记忆,视频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将抽象的自然界水循环通过视频的形式变得具体化,更加易于学生的理解。

2.有利于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地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采用声文图并茂的形式,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帮助高中学生提高地理成绩,降低学习难度。教师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点通过课件的形式进行整合,为学生构建生动的地理学习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出现很多自然地理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反复学习,对有困惑的地方进行重点标记,方便学生随时进行暂停,可以不断进行重复观看。能够弥补课堂上的不足,有利于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例如,学习到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中“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网络上优秀的视频资源,地球运动是自然地理中的教学难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传统的教学形式下,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视频的演示可以简单直接的为学生展示地球自转公转的意义以及地理想象,深化学生的认识,提升教学效率。

二、高效课堂下信息技术在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方法

1.使用信息技术丰富地理教学的教学手段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微课等教学方式和工具进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教学视频为主。教师要合理控制视频的时间长度,将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的设计,使教师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拓宽教师的教学手段。例如,学习到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中“气压带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只能通过图示的形式为学生解释这一特点,但是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在十分钟内对这一知识点进行演示说明,并且动画的形式不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知识点。

2.使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自然地理的实践能力

地理属于自然学科,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通过信息技术,学生可以完成知识的迁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运用地理知识,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地理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知识灵活使用,深化对知识的记忆。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例如,学习到人教版必修一自然地理中气候的相关知识点时,学生潜意识认为纬度较高的地区温度会比较低,这是一般的规律。但为什么台北冬天的气温却比广州地区更高呢?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进行学习,找到答案,因为台北在冬天受到季风的影响较小,温度相对更高。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把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实现知识迁移,进而提升学习地理的兴趣。

第6篇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分化

对学习目标进行细分,不但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并且存在着一定的操作性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课题研究的效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中教材必修三中“河流的综合开发”这一课题研究开展之前,引导学生对河流种类进行详细了解,然后收集相关河流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某一河流的详细分析,了解“河流综合开发”的相关知识.

2.明确研究性学习目标

在开展研究性地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充当着指导员的角色,在研究性学习开展之前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从中领悟实践价值.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实地考察,并开展测量实验等活动,严谨研究作风,保证研究过程具有一定创意,避免借鉴他人结论.

3.选择具备实际意义的课题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研究过程中需要注重实际问题,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开展实地考察、地理实验等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的学习方式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所选课题偏重空乏,缺乏一定实际作用.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三单元的“区域农业发展”课题研究过程中,首先对选题出发点做出明确,因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选题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拟定,进而防止研究的范围过于宽泛.

二、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措施

1.活动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有效实施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不仅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还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要适当的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高中地理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这就需要高中地理充分的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思考和分析地理知识.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太阳高度角计算”有关内容学习过程中.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将计算公式介绍给学生,然后向学生提问,举出不用形式的例子让学生进行解答.采用这种方式,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计算“太阳高度角”,但是这种教学方式的弊端是课堂较为枯燥乏味,且知识抽象不易理解,通常会导致学生理解的不够深刻,过不了多久就会淡忘.但是通过研究性学习,结合生活中实例进行这一知识点的分析,再结合教材中的公式,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如:某居民因为自己住房和他人住房之间相差的距离过窄,导致阳光不能充分的照射到室内,从而将开发商告到法院,并获得一定赔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兴趣,教师对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开发商,应当怎样设计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学生们带着这样的问题对这一知识进行探究,充分的利用课本中相关公式进行太阳高度较角的计算,学生会深刻体会到地理知识就在人们身边,并且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进而积极主动的对高中地理进行学习.

2.引导学生将活动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地理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体现出活动式自主学习.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当重视学生的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安排适合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对这些活动做出选择,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中“水资源合理利用”教学中,教师首先安排学生分析生活中水资源浪费情况,结合这些情况,分析怎样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将水资源分为: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几个部分,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资料查找,根据查找的资料阐述自己对不同水资源利用的观点.

3.引导学生采用共同合作的形式

第7篇

一、思维导图与高中地理的结合

思维导图最早出现在英国,是有一名叫做东尼.博赞的教育家发明创造的。思维导图的整体模式是放射性思考模式方法,思维导图的主要部分是放射性结构,它是从中央出发,向周围延伸放射。思维导图的方法是“文图并茂”,通过本身符合人类大脑思考问题的过程这一特点,充分的开发人们的大脑,将繁杂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总结,最终实现人类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和“透明化”。总之,思维导图能够把成线性分布的知识整理成“层架性”的框架图,正是这要是能够应用在高中地理的教育教学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新课程高中地理已经对高中地理的教学做出了规定,高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牵扯到了人类活动的同时,也涉及到了自然地理环境。要想学好高中地理,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收集地理信息,学习地理基础知识,然后总结和整理地理信息,最后要求能够运用这些地理信息到地理学习过程中去,这是高中地理的学习主要目标。同时针对高中地理选修和必修两部分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不利于学习的动机,学习兴趣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恰恰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良好教学成效的取得。思维导图整体上来看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但是具体分析学习来看,它的设计是非常合理的。它有着鲜明的先后主次顺序,主干0分支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各个分支之间又各自保持着其自身的独立性,每一个分支又可以放射出狠毒的结构。高中地理对于整体性和局部性要求较高,思维导图能够很好的把握好整体性和局部性之间的契合点,能够很好的把高中地理零散的知识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运用框架结构展示出来,但是在运用框架结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框架结构本身的灵活性。在进行选择思维框架的时候,老师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重要的是要充分的把握好学生要求独立成熟的心理特点。在高中地理中巧妙的应用思维导图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地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中的运用

在运用思维导图的时候,高中地理老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准确的定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充分的了解教材,把握好教材和思维导图的契合点,看教学内容是否符合思维导图基本模式。比如,在进行地球和大气运动,气候变化和气候分类的学习中时,考虑到这部分知识整体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要求较高,整体学习难度较大这一特点,老师就可以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时,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合理的选择框架结构进行教学总结,同时在课后的练习和测试中,老师也可以适当的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而在人口,城市,农村和工农业教学知识的学习中,这部分知识整体上比较简单,知识点多为记忆性的东西,所以这部分知识要是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将不能很好的发挥思维导图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师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要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逐渐的引导和教育学生,让学生掌握放射性思维学习和构建框架图,进而理解和记忆高中地理知识的主干和分支。这样才能更加牢固的记忆高中地理知识。使用思维导图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利于实现高效课堂的建立。老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对学生的疑惑点进行简单的统计和了解,然后把这些疑惑点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这样老师不但了解到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能够帮助老师把握好这节课教学内容的重点工作。在把握好“因材施教”原则的同时,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眼,手,脑,耳,使其协调工作,调查统计,思维导图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在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大大的缩短了学生的做笔记的时间,这样就实现了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结语

思维导图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思维框架,老师应当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建立思维导图的方法。在初级的学习阶段,老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感受思维导图的优越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帮助学生掌握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同时老师要适当的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高中阶段学习非常紧张,学习任务繁重,通过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到高中地理的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方法虽然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高中地理的教学,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创新和解决,所以老师要加大对思维导图的研究力度,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

作者:刘丽 单位: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

第8篇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通过两年高中地理学习,学生能掌握和记忆大部分地理知识,但是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一般具有散、碎、乱、少、混等特点。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不一定清楚。常规大纲型复习中,归纳知识常采用大纲形式进行提炼,形成若干小模块。以河流为例,相关知识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中,按大纲形式归纳如图1、2、3所示。

利用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提炼知识,更能由一个主题层层深入,培养横向和纵向放射性发散思维,尽可能地联系更多的知识,充分融合教材内容,进而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样以河流为例绘制思维导图(图4)。

思维导图复习模式由面到点复习,不但能把大纲复习要点覆盖,而且能利用面的延伸,将庞杂的知识点有机联系,且可以细化知识点,不断延伸并与生活现象结合,有利于学生系统复习、深度思考,激发学习内在动力,主动参与高三地理复习。

二、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三复习策略

1.思维导图在预习和总结中的引领与拓展作用

预习被很多教师认为是教学中最容易操作的环节,一般是将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课前自行完成。不少学生将课本对应复习提纲的知识导航,一一照搬填空,没有查阅资料、认真思考,这样的预习非常低效。预习实质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自己能看懂的知识,更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困惑,了解知识空缺,提出学习疑问,有的放矢进行深化学习,让地理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教师可以在学生预习环节有效引进思维导图,使学生的预习更有新意并取得效果。例如,根据教学内容找出关键词“洋流”,要求学生绘制相关思维导图,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头脑中知识的储备量,更好的查漏补缺,纠正错误信息。

教学最佳效果是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灵活使用。利用思维导图在课后引导学生强化复习,可串联知识之间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更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例如,洋流复习结束后,利用思维导图完成相关知识体系构建,并可继续添加和延伸其它知识(图5)。

2.思维导图在区域复习中的统领作用

区域地理是学生地理学习的重难点,难在要将所有学习的知识落实到一定地域中,并与区域实际结合。复习中要求学生记忆大量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包括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资源、农业、工业等知识。大多数学生采用死记硬背方法,既易忘记又易产生倦怠感,学生处于被动和压抑状态。思维导图让人耳目一新,且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的综合纷繁复杂的信息,让学生从整体性的思维角度去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及成因。例如,学习“俄罗斯”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归纳,发散思维活动(图6)。

3.思维导图在提升思维能力中的促进作用

新课程实行以来,很多教师抱怨,教的知识未考,考的没有教,使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实质也就是考、教分离的现象。纵观近几年地理高考题,题材新颖,关注生活,侧重对图示地理信息的解读、分析和推理,偏重对地理规律和原理的灵活运用,反映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和考查认识地理问题的能力。例如,2015年全国卷Ⅰ第36题:卤虫生存于高盐海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图7)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第9篇

关键词:区域地理 乡土地理 乡土化

随着广东省新课程和高考改革,对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学习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要求地理课程更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着重于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并能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乡土地理因其浓缩地理综合性、地域性,又可使学生在具体化、生活化的背景状态下感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区域发地理乡土化背景

1、学生的基本情况

虽然学生从初中就开始接触区域地理,但是很多学生不把它当一回事。一方面初中学校对地理课程的不重视,造成学生慢慢的觉得难学,进而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二是师资力量的不足。初中地理教师大多并非专业出生,当然也不排除其中个别教师教得特别好。整体上,很多学生在初中大多没有学到什么地理知识。学生一进入高中,把以前学地理的观念也带了进来。加上现在高中扩招,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下降,给我们中学教学带了很大难度。不过现在广东高考的改革,学生只分文理科,不再分X科了。文科学生对地理的重视也有很大的提高。理科生因要进行学业水平测试,对地理的重视也有所提高。

2、区域地理乡土化的前提

在区域地理教学的乡土化时,教师要注重所选的乡土地理知识必要以教学内容为中心,而且所选内容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为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乡土地理知识与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结合得好,就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能起到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可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的进程。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地理问题的意识。

二、区域地理乡土化的教学实践

在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乡土地理知识的运用既要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要体现区域地理的新课程理念。因此乡土地理知识在课堂上的运用时关键,教学实践的主要步骤如下:

1、课程资源收集。围绕区域地理教学内容为中心,组织学生收集与之相关的乡土地理知识。比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可以收集韶关市关于红色荒漠(俗称“红砂岭”)的防治相关资料;“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可以收集韶关市关于北江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相关资料等等。在资料的收集,可以师生共同进行,也可以教师为主。

2、课程资源筛选。收集到的资料要具备“教育哲学、学习理论、教学目标”的特征,进而达到新课程标准和高考的要求,同时筛选出的资料要贴切生活而且要具有代表性。

3、课程资源开发。对筛选出的资料,教师要进一步的整理和完善。如:关于“韶关市红色沙漠的防治”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完善,要准备好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红色沙漠的成因;二是防治前红色沙漠的分布现状;三是红色沙漠的危害;四是红色沙漠的治理;五是目前红色沙漠的分布状况。完整的乡土地理资源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去了解区域的整体和局部。

4、课程资源的利用。对完善后的资料,可以作为文本式的课程资源并可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课堂教学。虽然学生对于家乡所在地区比较熟悉,但是学生的了解大多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把这些资源具体且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这些资料具有生命力,便于学生理解,体现其学习的价值。如前面提到的“韶关红色荒漠的防治”,红色荒漠虽然分布的面积比沙漠少,但是在我国分布地区也较多,并验证了荒漠并非都是沙漠的观点。同时,由于新课程的改革,加上广东省高考自主出题,考试内容越来越趋向于乡土化。因此,区域地理教学的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现以上环节,要注意各教学环节的配合,由于课堂教学,受时间的限制,课堂不宜多讲,但要时时提醒学生课本知识与乡土地理的衔接和延伸。

三、乡土地理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反思

充分运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教学,不仅能活跃地理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对于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平时注意观察生活的习惯等方面都是有益的。但是在韶关乡土地理资源应用于地理教学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尽量做到扬长避短。

1、切忌牵强附会

乡土地理资源对区域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有十分明显的作用。但乡土地理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并不是都要与所有的章节和知识点相对应。因此,在乡土地理资源应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本身内容过多、理解较难、学生较不熟悉的乡土地理知识;与课本知识点有密切关系,但并不能典型地说明问题的;与课本知识点没有较密切关系的,牵强附会地应用到教学中。

2、避免喧宾夺主

在区域地理课程中,对于其中的知识点,教材自身有较多而且典型的实例,如何处理课本实例与乡土资源实例的关系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在解决课本自带实例与乡土地理资源的矛盾时,应遵循以课本自带实例为主,乡土地理教材为辅的原则,进而避免喧宾夺主。由于课堂教学,受时间的限制,课堂不宜多讲。在解释一个知识点时,学生的精力有限,过多的例子容易造成学生识记时的混乱,就需要利用典型的例子。

因此,乡土地理资源作为一种对课本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应建立在学生对课本自带实例的掌握的基础上,切忌花过量的时间和精力而造成喧宾夺主之势。

第10篇

【关键词】地理新课标;乡土地理;中图版;地理教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在课程目标中又要求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地理知识的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作为一名西部地区教师,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能把乡土地理教育贯穿到课堂教学中,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情感目标的建立,长期坚持,更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加强乡土地理教育在课堂中的实践训练。

一、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实践感受,促进学生立足于生活

将生活中的感受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从学习中能由衷地产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也使得课堂教学能得到更好的升华。

例如在中图版必修一《地球自转产生偏转力》时,以往教材以上海长江入海口崇明岛沙滩偏转为范例。由于我校位于长江上游,有河流流经,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以本地河流来讲解更能够说明问题。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本市河流为例,来讲解我市河流的变化,通过学生的思考和分组讨论,将学生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也引导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家乡的实情更加关注.

二、利用乡土地理时空上的近距离性,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高中地理教材在阐述地理现象和地理事物时,以全球性或者全国性的事例和材料居多,但从学生角度而言,全球性或者全国性的事例过于遥远,而家乡的事物对学生而言是耳濡目染,有着更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地理问题,容易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加深他们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让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表象,学以致用,从而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在中图版必修一《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中,我以家乡河流为引导,分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气象局,水文局等相关部门去调查访问,索取降水量,河流水量等资料,调查水资源污染情况,然后在课堂上学生自主讨论,教师引导出水资源在南方和北方的分布,学生最终分析得出结论水资源南多北少.而且污染性缺水越趋严重.

三、淡化乡土地理知识点,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读识图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乡土地理知识只是作为现有教材的知识补充,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作为背景资料补充介绍,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结合书本知识,把教材中的重点运用到生活中来,通过认识和分析各种地理要素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彼此之间的联系,以整合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全方位的综合分析判断地理表象的思维。

例如在中图版必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展示我市交通地图,组织学生在图中标注出学校和家庭的位置,要求学生设计一副能满足自己出行,上学的略图,结合这副图,分析我市交通线路在建设过程中是如何进行布局的,结合本地实情对我市未来交通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

四、重视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乡土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结论要及时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采取认同和表扬,鼓励等方式,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学生问题应从心理角度进行分析,以保护学生的个性和发展.

总之,乡土地理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优势突出,借助乡土教材,实现其与国家教材的有机对接,由此及彼,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可以增加国家教材的可读性,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在新课程改革中可以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开放性原则,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使学生注重学以致用,关注社会与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为终身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abstract:New curriculum pointed out that requires students to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lifelong learning, to care about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to concern about the status of China's national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o enhance much more love of our motherland and hometown at the same time.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n the classroom throughout the local geography education can achieve this goal. I’ll do it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t to do the role i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第11篇

一、存在的问题 1.新课本容量大、内容多 新教材的内容以图片为主。在一定程度上看,直观了许多,它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知识点也无形地增加了。但以图片为主,它的外延内容就增加了,一些本身已经去掉的,或专业知识较强的内容就很难说明。

2.新课本的结构不利于形成系统的地理知识

在新课改中有些知识点跨越度比较大,对比法运用得比较多一些,特别是在必修Ⅱ、Ⅲ中几乎每个章节都运用了差异比较大的两地区对比,让学生总结学习。但是这种学习方法适合基础知识比较牢固的优秀学生,而不适合绝大多数学生。因为初中地理课仅在初一、初二开课,地理学科在初中属于弱势学科,学生往往也不重视。而且初高中地理学习的衔接存在明显的断层。所以学生对区域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 3.教师对新教材的把握 (1)对课标,不同版本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知识点的取舍和教学要求的把握也有很大的差异,应如何把握知识点的取舍和确定教学要求,课程标准与高考的关系如何?对现有教材的补充,应如何掌握“度”。现在的教材有许多删减,若不补充一些知识,三年后,学生能否达到应有的标准。若按旧教材要求作一定程度拓展深挖,是否会拔高了教学要求,反而“欲速不达”?

(2)不同版本的教材,出现不同的案例,案例的分析角度和呈现形式也存在差异。例如,在必修Ⅲ生态环境建设中,人教版以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为例;而山东版是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为例;在流域的综合开发中,人教版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山东版是以长江流域综合开发为例,也有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的。更让老师揪心的是高考时还指不定会考哪个没听说过的案例呢? 4.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问题 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而以自然地理为主的必修I知识难度大且内容繁多,课堂教学留给学生的思考活动时间、空间少,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存在困难。学生很活跃,但活动过多,知识点过于抽象如果想让学生很好地接受一节课很难讲完,为了赶进度,教师只好唱“独角戏”。 5.课本中不要求的知识,在作业本上还有有关题目出现 新课改对于以前的知识点做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但是与之配套的练习题、参考书,却还是以以前的指标为准,题目改动不大,虽说有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但是大量的陈旧题目存在。 二、解决措施 1.重视课程标准,重视三维目标 例如必修Ⅲ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的把握:(1)必修Ⅲ的教学,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区域基本知识作为前提展开;(2)教学的核心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3)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 2.关于案例教学 如何选择最佳案例:(1)用好人教版教材所选案例为第一,可以参考其他版本案例。(2)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案例进行教学。(3)考虑利用当地典型案例,建议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作业完成。

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核心,对案例包含的基本地理原理、规律的提取是关键。 3.保持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优点 教法的选择大家普遍认为,接受式教学方法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同样是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法,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新课程不是不能讲,而是要讲得精彩,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该讲的时候讲,不该讲的时候不讲,老师要倾听学生的讲,学生之间也要互相倾听,不同的课型要选择不同的教法。

第12篇

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和备考经验,我认为高中新课程改革下地理高考备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钻研教材,精编导学案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实际相结合,主要从系统知识到专题式、案例式分析,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并没有降低。以人教版为例,例如,新课程高中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先介绍了各种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分布地等自然地理内容,接着分析了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等人文地理内容,将原来分布于高中地理上册和下册中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地理的实用价值,也真正体现出了教材所要突出的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这种编写方式,体现了一种与传统教材不同的理念,即地理教育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关于地理的一般知识,而且要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知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有机联系,用整体的眼光去认识地理知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熟悉课程教学大纲、教学目的及基本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和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教学参考书及资料,对其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应在教研活动中进行集体讨论,广泛搜集并认真研读各种教学参考资料,随时注意和跟踪本学科最新发展状况,不断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教师要成为真正的幕后策划者,导学案才是“操盘手”。导学案一般包括目标设计、问题设计、情景设计、教法和学法设计。当然,不同的课程侧重点不同,但是学案要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要结合新教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为主,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构建思维平台,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始终体现出以能力立意的考查意图,这种以能力考查为重点的试题,强调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结构的质量、知识点间的联系与迁移的考查,注重对学生理解和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三、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的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的运用,是教活地理、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考地理试卷中,填图、读图分析题的比重逐年增加,甚至是无图不成题。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长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识图、读图、析图、用图,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记图,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图像联系,或把已有的各种地理图像加以分析、综合和迁移,重新组合成前所未有的新的地理图像。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读图、用图机会,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重视地图,抓住地理核心,养成读图、用图、析图的习惯。实践证明,经常读图、用图,久而久之,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理解和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独立获取新的地理知识。

四、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精讲不是少讲,更不是不讲,而是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满堂灌”、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在精讲过程中,应遵循问讲结合、师生互相问答、识图与绘图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要讲在难处、讲在惑处、讲在浅处;活练不等于多练,而是激活练习,让练习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有针对性。通过精讲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上基本可以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1.基础复习课:复习顺序合理,科学用时;立足教材与大纲,全面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不留死角;明确复习要求,提高复习的有效性;控制训练的数量与难度,重视反馈。

2.专题复习课:专题的确定以涵盖主干知识、整合重组知识为原则,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总结规律,掌握基本原理,重视知识的纵横联系与迁移;注重联系实际,以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训练要逐步达到高考要求,重视知识运用能力的训练。

3.评讲课:无论是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还是近年来各地的模拟考试题,要选取具有思维训练价值的典型试题。建立科学的训练题库,试题要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状况来选择,要以中档题为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加强分层训练与专题讲解;强化文字表达和答题技巧的训练;特别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五、建立错题集,培养学生及时反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