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8 21:40: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采访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由于上述师资偏重理论性、硬件配套不完善的主客观原因,导致该专业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课外实训课程、试验室操作课程难以开展。课程结构设置存在的问题目前,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和合理。理论课比重偏多,实践课较少。
二、改革方向的探索
1、根据职业化教育的目标,合理分配课程教学比例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性较强,(比如需要具备新闻采访能力、新闻写作能力、新闻编辑制作能力、新闻策划能力、重大新闻直播的能力、口头报道能力)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和课程性质来合理分配学时和学分,建议将60%-70%的学分放在专业和实践课上,既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又能锻炼和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动手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扛机器能拍,进机房能编”的目标。
2、加强师资配备和教师深造
鉴于西翻院新闻专业师资力量的客观现实,我们首先应当加强现有在职教师的培养与与深造,要求现有专职教师通过自学、参加社会技能培训、购买网络课堂等方式让让老师在现有较强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掌握1-2门新闻采编、剪辑制作、摄影摄像等实践专业课程,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以适应该专业设置的要求,从而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打下基础。另外,可以考虑从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引进几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同时要求自有教师参加外聘教师的实践教学,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达到师资力量的提升。
3、增强硬件设施的配套,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提高现有教学设施使用效率
针对现有教学设施匮乏的客观现实,学院应当考虑增强摄像机、照相机等教学设备的投入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考虑校园广播站、学院电视台对新闻采编专业学生有序开放,至少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让新闻采编专业学生在校内有机会开展采访、编辑、摄影摄像、影片剪辑与制作、录音与播出等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大程度的发挥学院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节省再投入的费用开支,达到一箭双雕的良好效果。
4、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
(1)课堂教学适当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刚接触专业实践课的新生来说,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期让他们进入专业记者的状态未免有些困难,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简短的电视新闻,新闻奖获奖作品,帮助学生记者的写作角度、写作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进而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了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针对当前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学生可以模拟现场报道,然后自己用一到两句话“说”新闻,并告诉别人这条新闻的价值点体现在哪里。通过这种现场实训的方式,不仅能让课堂更加生动,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也能更加精彩,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2)更加重视案例教学加情景模拟教学。
①要让案例教学始终贯穿于在《新闻评论》、《电视节目策划学》、《新闻作品评析》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搜集整理国内外大量的新闻报道、优秀电视作品与电视节目,特别是在讲授《新闻评论》、《新闻作品分析》的时候,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了《新闻调查》、《新闻1+1》、《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节目以及新闻报道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报道方法、主持特色,节目成功要素等,此外,在讲授新闻写作部分的时候,还结合了大量的平面媒体案例,让学生根据报纸、杂志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比如对《南方周末》上的深度报道进行分析、对本地都市报(如《华商报》)上新闻标题和内容的评价等。
②情景模拟教学。在《电视节目策划学中》,我们还尝试让学生模拟电视访谈节目,不是照搬现有节目,鼓励学生根据现有的一些优秀节目,再结合具体情况自主创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确定节目样式,搜集背景资料,设定选题,拟定采访提纲,扮演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谈话节目中嘉宾和主持的节目形式,虽然涉及的话题以校园生活占多数,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节目的基本流程,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现场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后期制作技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很好结合。
③外出写生。比如《新闻摄影》、《新闻摄像》这两门课程,到了大二下学期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拍摄专题片。我们带领学生在南五台、周至沙沙河、熏衣草庄园野外拍摄实践,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记录了风景特色,回来制作的DV作品、照片等也可作为期末成绩及学生实习成果的一部分。还要考虑到如何做出一个新闻片或纪录片,突出与人交流的采访报道能力,并最终形成作品。教师要跟学生一起,随时讨论。这样的话,学生的野外拍摄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④学生自办媒体实践。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简报等各种媒体(如西翻院的《娱乐E坐标》、《新闻时讯》、《西译青年》、《桃李文学报》、广播电台)都提供了学生良好的展现自我,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校报(比如《报纸编辑学》)广电中心以及各级各部创办的各种刊物的相关工作,也能更好的解决人力等问题。同时,还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各种刊物更有个性。学生进入新闻单位完成实习前,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的有效演练,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敏感力、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这可以缓和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难以协调的问题。充分利用本校媒体资源(西译广播电台和西译电视台等),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西译电视台或西译广播电台创办专题节目,每周一期或每月一期,可采访本校知名学者、教授、学校领导、杰出校友等。内容可涉猎时政、焦点新闻、校园文化、学术观点等任意话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采编、主持、摄像等实践能力;新闻专业的教师对此进行专业指导;再次,积极开展校外合作,联络西安电视台、陕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在这些地方建立新闻教育实践基地。
5、新闻专业实习的调整
对于新闻采编制作专业来说,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实习分为小实习、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而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中期实习或毕业实习,即使有短期的小实习,往往出现时间短,实习仓促,效果不佳的情况。小实习针对低年级的新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如可以将大一大二的学生带去电台、报社、电视台等工作单位参观,让他们能直观地感受新闻工作,了解工作大体流程和情况,不仅可以使他们打下理念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寻找自己的方向。中期实习就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寒暑假的集中实习。学生可以自主或学校联系当地实习基地,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新闻媒体或者与新闻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中,这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跟随老师进行采访、写作、编辑、剪辑等相关工作,这位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比如新闻改革、节目改版等;了解国家社会的就业情况和政策情况,搜集撰写毕业论文及实习报告,为今后学生奔赴新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6、毕业论文与实习方式的转变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沈阳,去年4月率先在全国推出其开发的反剽窃软件,经全国数十所高校和100多家期刊社使用,检测出数量惊人的论文抄袭案例。然而,昨日面对记者,34岁的沈阳—脸无奈,原因是对付反剽窃软件的攻略、秘笈在网络大行其道,反剽窃软件面临失效危险。
经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等多家媒体报道的沈阳在国内反剽窃领域已是名人,每天收到的电话、邮件不断。
“去年以来,不断有人告诉我,被检测者们正在研究反剽窃系统的运行规律,找出弱点,并把心得上传网络供人分享。”沈阳说,他们首先发现系统只能检测文本文件,数学公式等非文本格式可大胆抄袭。利用这—弱点,他们把文字拍成图片贴到论文电子版里,系统也拿它没办法。
由于拥有容量更为强大的备查论文数据库,去年底以来,由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与清华同方知网共同研发的学术不端检测软件被国内更多高校和期刊采用。但他们的软件,同样也面临被检测者各种反反剽窃行为。
目前软件检测出的全文或大段抄袭等简单抄袭少了,并不意味着抄袭行为减少了。
沈阳介绍,网络上出现了应对反剽窃检测的商业服务:被检测者提供论文和学校名称,提供商业服务者即能查出这所学校所用反剽软件的类型,是沈阳的还是清华同方的,即可提前检测出结果,并提示被检测者如何修改;被检测者再将修改过的论文提交学校,这样就检测不出问题。
“还有更绝的。—名博士生手眼通天,当被告知他的博士论文经检测为抄袭后,他托关系从国内各大期刊库撤掉电子版论文。”沈阳说,“这名‘干掉正版’的博士生确有其人,只是我不便透露更具体的身份特征。”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现在看来,反剽窃远不只是—个技术问题。今年暴露出来的多起学术不端事件,有关部门曾来函征求我的意见。”
沈阳昨日介绍,他也做反剽窃方面的理论研究,包括民意分析和舆论分析研究;主管部门来函—般会向他了解反剽窃软件的检测效果,剽窃事件的性质状况、发展走势。
武汉多所高校请他去做反剽窃专题报告。甚至,被揭发者找他咨询采取何种应对措施、会产生何种结果。
沈阳说,今年,—名年轻官员的上任引起全国网友广泛关注,网友人肉搜索出他的毕业论文,并用反剽窃软件检测出抄袭部分。这名官员请人找到他,请他帮助分析事件可能的进展和结局、是否需要辞职等。
广州—所大学的—名女教师举报学校负责人博士论文抄袭。沈阳说,女教师曾打电话给他,希望他以自己开发的反剽窃软件检测出的客观结果声援她。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在沈阳工作的武汉大学,校研究生院用的是清华同方的反剽窃软件;该校计算机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办公室和—个校办期刊社,仍在使用他的反剽窃软件。
沈阳介绍,前者具有5000万份论文的文献量,他的软件有400万份论文;近几年,仅他的软件检测出抄袭名单就达10万人次之多。这些人的论文在网上数据库中搜集到,以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主,那些高度相似、高复制率的才被确认为抄袭。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程;研究性学习;交往;知行合一行合一一直是品德课程的难题。为此,我们尝试在课后延伸活动中,开展“以交往类的品德题材为研究范围”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调查实践,以学写小论文为载体,提升学生的交往品质和道德感知力,让学生在发现和解决问题中实现知行合一。
一.聚焦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的确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因此,确定符合学情、科学合理的主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前提。近两年,我们以三至五年级品德“交往”类题材(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为重点,梳理出适合进行实践研究的题材供学生自主选择,力求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研究成为学生真正的内心需求。具体安排见下表:
作为小学生,学会与同学、家长、社会邻里相处,就是在融入社会,参与社会中逐步实现社会性发展。
二.确定分层目标
不同年级的学生研究能力是不同的,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对学生研究和撰写小论文的能力作了分层要求。
三年级:会观察身边的现象;敢于参与采访;能用图或文字简单记录观察、采访内容;尝试写简单的小论文。
四年级:能根据目标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会记录、统计各类数据;会收集资料,整理材料;能得出研究观点、结论,写成简单的小论文。
五年级:能根据目标制定比较周密的研究计划;能运用多种形式收集素材;会比较不同观点;会统计并分析生成的数据;能将材料进行整合,提出观点,形成结论;发表倡议;撰写小论文。
三.指导研究方法
研究性学习既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又要注意教师的恰当指导,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我们引导学生针对社会生活的某种现象或问题,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方法收集、整理、分析问题,建立新的道德认知;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撰写小论文。在操作中,我们细化指导,让学生真正学会研究性学习。以《诚信作业,你做到了吗?》为例:
1.如何提出生活问题?
问题来自于生活。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孩子学会观察社会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观察习惯;鼓励孩子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引发孩子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寻求答案的兴趣。
在《诚信作业,你做到了吗?》调查研究中,学生捕捉到这样的画面:随着下课铃声敲响,我一边做作业,一边哼着歌。这时,同桌对我说:“哎,第四大题的应用题怎么做?给我抄抄,给你五角怎样?”我一口拒绝了。但是,前排一个女生转过来说:“哎,我给你抄,你给我五角怎样。”说着,她把作业递给了同桌。同桌悠闲地抄着,还瞟了我一眼,好像在说:“切,你这小子不讲义气,给你钱还不给抄,傻冒一个。”其实,从小老师就教导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抄袭之风在我们周围也出现了,而且大有盛行之势。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尝试用实践填平其对现实生活的疑问与答案之间的鸿沟。如何解决问题呢?这就涉及采访安排、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提出对策等实践技巧的培养。
2.如何采访研究对象?
对于初学者,什么是采访,如何采访,都是未知数。于是,我们先通过课堂交流,与孩子们一起总结采访小秘诀:确定采访时间、对象;分工合作;礼貌采访;认真倾听;仔细记录。再者是采访问题的设计:你想知道什么?你就设计什么问题,再把问题进行比较,看看有无重复?问题贵精不贵多。于是,学生制定了以下采访计划。
采访对象:小红妈妈、李老师、朱老师
分工:博天(提问、整理)
施乐(记录)
小尚(拍照)
采访时间:周五中午12:30采访李老师,12:50分采访朱老师,周六上午9:00采访小红妈妈。
主要问题:你对小学生抄袭他人作业的现象有什么看法?
小红妈妈:
李老师:
朱老师:
3.如何设计调查问卷?
问题调查是以书面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研究方法。我们可指导孩子将调查问题编制成表格,以邮寄、当面作答、访问等形式,让被调查者填写答案,以了解被调查对象对某一现象或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活动中学生设计了如下问卷:
调查表(一)
温情提示:此调查表为不记名调查,希望每个同学说出自己的真实心声。
4.如何分析调查结果?
对于调查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是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写作小论文的重要内容。在关于诚信作业的调查研究中,孩子们以本班63位同学为调查对象,收回调查表63份,结果统计如下:
分析结果后,孩子们得出结论:有过抄他人作业经历的同学约占全班人数五分之一左右,而面对他人抄作业的行为,约二分之一的同学是漠不关心的。而抄作业的原因主要有:虚荣心理诱使;学习兴趣缺乏;学习上存在侥幸心理;家庭因素误导;对抄袭作业的危害认识不足。
5.如何提出解决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解决对策,并在实践中“激活”这些对策。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孩子们提出了如下反抄袭策略:
[通过班会,认识危害]我们可以通过班主任的帮助,在班里组织一次《作业,我该如何对待你》主题班会。让每一个同学充分认识到抄袭他人作业是害人害已的错误行为。
[通过积分,走向成功]为了激励同学们做诚信作业的好学生,我们制定了如下积分细则(略),根据积分情况设立每月一奖活动。同时,所得积分与期末评优直接挂钩。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产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R7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为了改革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笔者于2008年9月8日至2009年1月15日,将研究性学习引进产科学教学中。构建“以课堂为阵地,穿插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级助产专业1班54名学生作为实验组,2班4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19~21岁,两组年龄、学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产科学》教学大纲要求,按传统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式教学为主,教学学时数80节,教学师资、教学内容、进度、学时数与实验组完全一致。
1.2.2实验组:以研究性学习模式教学为主,具体方法如下:①先组织学生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让其端正态度,明确目的,激发参加本次学习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②全班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9个研究学习小组,每组推荐组长1名。由产科学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列出30个研究课题,如: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调查、陪伴分娩镇痛的效果观察、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产后压抑原因的调查与分析、宫外孕病因的调查分析等等,然后指导学生依次选题、设计与实施。③组长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分配工作,主要利用节假日、周末等课余时间分别查阅文献、上网搜集资料、设计问卷调查表,然后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单独或由教师联系并带领深入到医院、社区医疗服务站、农村、家庭、开展广泛、认真、细致的调查、咨询、采访
1.3 统计学方法 两样本均数比较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调研活动范围、内容、结果
本研究活动,在产科学任课老师主持下,历时4个多月,54名学生, 调查人群1280人,直接采访病人才345人,专访医生38人,查阅病案460人。
查阅文献、书刊202册,如《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国妇幼保健》杂志、《高级助产学》、《妇产科学》等。
写出医学专业论文9篇、经论文答辩及专家评论、其中“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调查分析”、“宫外孕病因浅析”等4篇论文被评为“优秀奖”,并给予了奖励,择优在校刊上发表。
2.2 教研效果评价
按教学大纲要求进行理论试卷测试和实际技能操作测试,对照班级同时进行,结果如表1。
表1显示,两种带教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
3讨论
3.1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过去我国的教育方法一直沿用传统的讲授法、讲述法等。自近二十年开展教学改革以来,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目标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各种方法均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步伐。但无论哪种方法均处于封闭的学习环境中,脱离不了课堂和书本,无法充分打开学生的视野。尤其医学生课堂听,课后背,考试拿高分,以致到临床时却一窍不通,严重理论与实践脱节
3.2 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研究性学习,训练了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他们未来继续学习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本次教研活动中,各科研小组成员都全力以赴,节假日不谓艰难到单位调查医生和病人,收集病材;双休日走进图书馆,埋头翻阅医学书刊文献;在网上搜索国内外最新的医学动态和资料。表1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学生。
3.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灵魂是“问题”。课堂上,教师“设计引发争议、激动人心、使人着迷”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讨论、分析,有时学生为了解决问题主动地查阅文献、上网搜集资料、请教老师等,然后再进一步的整合与思考分析,使疑问渐渐清晰,最后,通过个人知识的应用使问题得以解决,而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综述所述,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师生共同发展搭起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试论研究性学习的性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2,8:14-17.
一、突出应用写作教学的直观性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十七八岁学生的思维能力虽然已日益向抽象思维发展,但具体形象思维仍起重要作用。他们的抽象思维还经常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学生最容易掌握直观形象作支柱的概念,对没有直观形象作支柱的概念与知识,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而应用写作实践性较强,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少,没有工作经验,对应用写作知识缺少感性认识,所以,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是高职学生应用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采用直观教具、图示或形象化的语言,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写作知识,帮助他们认识掌握应用写作知识。
1.采用列表方法
应用文的“第一章”,一般都是“应用文概论”,重点介绍应用文的概念、特点。为了使学生准确把握应用文文体,最好是联系他们已经掌握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文体知识,画出这样一个表格:
在这个表格中,前边三个文体知识是复习,一边复习,一边填表。如“概念”一栏,记叙文――写人记事的文章;说明文――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文章;议论文――议论说理的文章。那么,应用文是什么样的文体?在复习旧知识基础上提出四个问题:什么是应用文、应用文写作特点、应用文写作目的和应用文的语体特点等。结合学生在生活中熟悉的书信、请假条、申请书等,具体介绍应用文写作知识,最后,小结时由学生自己把应用文的文体知识填入表格。
由于有了这个表格,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也使写作知识系统化,通过对比,学生清楚地理解、认识应用文,顺利通过第一关――入门。
2.采用图示方法
图示是最直观的方法,通过图示,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变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如介绍消息的结构。消息的结构特点是“倒金字塔式”,这个特点,即要求学生理解,又必须掌握。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直观的图示:
消息的结构:
首先,这个“倒金字塔式”的图形,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次,这个图示还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消息的结构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多穿插在主体中)、结尾。其二,消息的写作思路:标题――揭示事实,导语――概述事实,主体――展开事实,背景――补充事实,其三,图示中的虚线说明,根据写作需要背景、结尾可有可无。其四,金字塔倒过来,不是文字由多到少,而是指报道事实的重轻,消息总是把最重要的事实放在前边,然后再逐步交待事情的经过,以及与事实有关的情况。只要讲到消息的结构,学生就会想到这个倒金字塔的图形,想到消息结构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感到,高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确实较差,但只要注意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学生还是能够掌握的。
二、突出精讲多练
对于高职学生,写作理论要少而精,重要的是通过训练培养写作能力。
1.精讲
如何做到理论上的精讲,方法很多,同仁也有许多见地,在此,笔者只讲一种问题教学法。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带着问题学习与被动地听讲,情况大不相同。“问题教学法”就是把某文体的核心理论知识,变成问题提出来,由师生共同分析,完成问题的答案。“问题教学法”因为集中而简练,又能突出重点。例如消息一章,把消息的概念、文体属性、标志、作用、特点、种类等变成问题(填空题):
一是消息属于(新闻)体裁。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
二是经济消息是消息的一种,它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的(简要)的报道。
三是消息在报纸上有个显著的标志:都带有(电头),即电讯稿的来源。
问题提出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利用新旧知识分析作答。消息为什么是新闻体裁,由此复习过去的文体知识:狭义的新闻指的是消息,那么广义新闻包括哪些文体?经济消息是消息的一种,其他种类还有什么?什么样的事能成为消息?消息与其他新闻体裁的区别等等。
2.多练
本文仅就训练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及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谈几点看法。
第一,训练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学生写作所用的材料是教师提供的,而在实际工作中则需要作者自己搜集材料,因此,从实际需要出发,笔者认为训练学生搜集材料能力是应用写作训练的基础。
在实际工作中,收集计划、总结等所需的材料是比较容易的,搜集消息、调查报告等文体写作所需的材料比较难。因此,课堂教学就要让学生掌握搜集消息、调查报告所需材料的途径和方法。这个训练可以在课堂上做,也可以在实际学习或工作中进行。
例如:让学生详细报道这则消息:2005年11月22日,为了预防中石油吉林总厂爆炸可能引起的水污染,哈尔滨全市停水。
训练时,只向学生揭示这个事实,让学生思考,根据消息的写作要求,如要详细具体报告这个事件,还需哪些材料,用什么方式搜集材料。当然,最好的方式是采访,于是,课堂变成“新闻会”,教师答记者问,学生拟采访提纲。学生们就与事件有关的准确时间、地点、事件经过、原因、结果、社会反响、政府态度等问题拟出十多个题目,教师作为“新闻发言人”把课前准备好的材料一个一个拿出来。
又如让学生搜集调查报告所需的材料,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去调查了解具体情况。教师先帮助学生有针对性设计调查提纲,然后或用问卷,或到实际生活中进行采访搜集材料。
这种训练,不但培养了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而且使学生明确了写作与实际工作的关系,同时,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以往安静、甚至沉闷的课堂带来了热烈、愉悦的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本科大学生相比,高职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较差,因此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
应该说,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也是写作的基本功,教学中有意无意都要遇到这个问题。比如分析课文,概括段意等等。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照葫芦画瓢”。就是模仿。模仿的前提,是把握事物的特点,而分析归纳事物特点的过程,就是我们训练的目的。例如:公文批复的写法比较特殊,标题与正文第一层次与一般公文写法不同。学习批复写作时,教师先不讲写法,而是给学生一个材料,让他们自己根据例文“照葫芦画瓢”。然后教师再从理论上对批复的写作方法做精练的总结。
这种训练的初期,可以模仿像“批复”这种层次清楚、特点突出的文种,进一步训练时,应增加难度。
二是分析作结论。在分析训练中,教师侧重分析过程,而让学生自己作结论,例如:让学生归纳请示和报告的关系、总结与调查报告的区别等。
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绿树成荫的校园,书声朗朗的教室,构筑起令人心旷神怡的花园式学校――山东省郯城县新村乡中心小学。学校创建于1983年,共有7个校区,3075名在校学生,148名教师。坐在记者眼前的这位笑容可掬、满面春风的便是这所小学的校长房树标。
房树标生于1962年,今年45岁,从1988年至今他曾连续担任诸多中小学校长职务,曾连续多年被评为市、县级师德标兵教育先进个人。
采访过程中。记者深入了解了新村乡中心小学“新活”办学方式。
在校长房树标的带领下,该校探索“以德治校”、“以法治校”的新路子。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人才为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倡导创新教育,在“规范、提高、团结、求新”的治校方针指导下,形成了“文明、进取、合作、创新”的校风,广大教师在明确目标,认清职责的同时,树立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学校还建立健全了监督机制,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诚恳征求学生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密切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基本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在教育工作中,该校本着“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思想,以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自主教育为中心,以体验教育为特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通过开展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及富有情趣和时代气息的体验教育活动,使学生们得以健康成长。
今年4月份,郯城县全方位目标管理督导评估中,县教研室领导在新村乡中心小学听课10节,其中7节被评为优秀课,多位教师的讲课获县一等奖。半年来,全校教师共有10多人次在县级以上刊物或论文评比中获奖,县级论文一等奖20篇,二等奖12篇,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促进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都有了质的飞跃。
人说“用心”就一定能把事情干好,那么新村乡中心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们用他们赤诚的耐心、爱心和恒心换来的是莘莘学子的奋进之心,给农村办学注入“新活”之氧。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读者需求 文献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082-01
在现今信息技术发展飞速的新时期,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也随着时代的变化发生了改变,面对读者对文献资源的新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及时采取新办法构建适合读者需求的馆藏资源体系。
一、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需求分析
(一)文献内容需求的多元化
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教师以专、深文献资源为主,此外,教师对学科尖端、前沿及专业性强的学术信息需求强烈。学生主要的需求是基础课程辅导,英语四、六级考试用书,此外,各种自学考试、职业等级考试等内容用书也颇受欢迎。另外,为了丰富师生的业余生活,各种娱乐消遣类文献也有相当需要的空间。
(二)文献载体需求的多样性
纸制文献是师生需求的首选,是教学辅导的重要来源。教师撰写论文、教学研究都需要参考纸质文献,学生学习参考用书、各种考试考级都需要纸质文献,所以纸质文献是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重要收藏之一。此外,随书光盘、磁带也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必不可少的收藏,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必备的工具。还有现代最前沿的数据库和网络资源,更是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离不开的电子资源。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文献资源数量不足
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起点低,在学院中得不到重视,在高职院校发展建设中,学院提供的图书购置经费非常有限,再加上纸张价格严重上涨,导致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总藏书量、生均藏书量等都无法达到规定的标准。
(二)文献资源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岗位型、技术型的应用人才。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开展文献资源建设。由于现有高职院校图书馆都是由几个中等专业学校图书馆合并而成,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都是以前中专学校的馆藏资源,没有和现在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相结合,即使是所购买的文献实际上往往和读者的需求有一定差距,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这种不合理的情况必将限制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也起不到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三)文献资源类型单一
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神速发展的现在,高职院校发展迅速,规模越来越大,但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缓慢,还处在主要以纸质文献建设为主,其他文献资源建设相对滞后,这种情况限制了读者接触最前沿的知识,也限制了读者开阔眼界,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基于读者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策略
(一)加大读者参与馆藏采购力度,满足读者需求
现代图书馆馆藏建设,从以前的重收藏,到现在的重读者需求,所以读者参与馆藏采购,可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高职院校图书馆主要采取荐购的方式,让读者参与到馆藏资源建设,荐购的方式主要有书目勾选、电子邮件推荐、表单式荐购等。其中以书目勾选和表单式荐购最常用。图书馆把书目下发到各系,由各系教师勾选他们最需用的专业书籍,再返还图书馆,这样不但满足了教师的需求,也避免了由于采访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文献采购的盲目性,保证了馆藏资源的系统性。还有就是读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填写书目,由图书馆采访人员再采购,这样也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需求,保证了馆藏资源的质量。
(二)加大采购电子资源的力度,满足读者需求
教师搞科研、学生撰写论文和毕业设计都离不开电子资源,高职院校的电子资源建设相对落后,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该加大电子资源的建设。在引进电子资源时,教师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在采购之前,学科馆员通过邮件、博客等告知全院师生试用,必要时采取讲座的形式,让全院师生试用,学科馆员及时收集教师学生的意见;最后图书馆才做出采购的意见。高职院校不但要购买数据库,还应收集网上大量的免费资源和开放获取资源,自建特色数据库,来满足教师和学生科学研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浩.信息时代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J].河北科技图苑,2009(01).
[2]白雪冰.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及资源建设分析讨[J].科技创新论坛,2014(05).
关键词:实验 实践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10-0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活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更新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不论是在各大城市还是村县等地方,对于生活、经济、文化等方面和对于信息知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传播的形式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方法越来越多样化。根据社会的快速的发展,社会对于电视、电影、等传媒类的学校培养出的人才量也在不断的加大。那么作为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的高校也就成为培养传媒人才的重要地方,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建设就更是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专业。怎样才能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求的高水平专业性强的学生就成为所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高校及教师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单独从广播电视编导这一学科来说,开设在我国从产生到普及也只有20多年的时间,那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算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过去的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比较单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广播电视编导这个新兴专业也在跟进脚步不断的进步和发展。除了全国各大知名高校有这样专业以外,在各个省市的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也在不断开设这一专业。但是这种高速的发展就会带来一些不得不解决的问题。经济发展过快引领科技的不断更新进步,广播电视行业的各大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所使用的设备也不断更新换代,这些硬件设备的更新换代能够加快制作的质量和速度并与世界接轨,而作为高校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重要阵地,则不能及时地更新实验设备和与之配套的理论知识,在学校的实验硬件设备方面就会产生一定的理论与实际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脱节的现象。
1 调整核心课程讲授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验课环节的比例,通过开放实验室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1)在调整核心课程讲授课与实验课环节上,以新闻采访,电视短片制作、纪录片等几门课独立的开设实践课程进行阶段性实践教学。这几门实践课程独立的开设不但解决了初期实践教学课程的条块分割问题,还可以加大实验课程的比例和实践教学效果。其他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还有很多课程,是可以增加实验实训环节的,如,广播编辑与制作,摄影艺术、电视摄像、电视编辑与制作、电视采访学等,都带有着很强的实验性,处了增加实验课时之外还可以增加实验课程的总体分数,把实验学分与理论学分真正的从传统意义上分离开来,形成各自的学分模式。并按学期和年度的不同为各个学年开设阶梯样式的实验课,使之形成实验课环环相扣,不断递增的形式。在不同的实验课上可以利用三个阶段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能动性:①以个人为单位制作,提高学生个人对于整体操控的掌握能力,并能清楚的了解个人的不足之处;②以组建小组为单位,提高团队协作能力;③以小组之间的合作为单位,因各个小组实验训练内容不同,同时可以提高沟通的能力。
(2)通过开放实验室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
开放式实验教学,其核心思想是一周七天全天性开放,从根本上开放和从传统意义上开放模式解放出来,这样可以把学生从封闭式的学习环境中完全解脱出来,为他们提供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能动性、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提供更加丰富的、思考空间和更加充足的实验空间。其最终目标是充分利用学校有效资源避免学生因时间限制而中断学生的创造发挥。
开放实验室,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开放实验设备,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化地实施和改革。在整个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环节中,由于教学的手法和过去传统方式的教学手法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在这种开放性实验室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实验学习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为基础实训实验。这一类型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针对制作电视节目前期与后期灯光的运用和节目制作编排上的训练,通过摄像机以及非线性编辑系统实验设备的开放性使用,使学生可以运用课余时间练习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的气候所运用的灯光和摄影手段的多方面训练。第二种为复习性实训实验。这一类型的教学重点在于针对学生以掌握的节目编辑制作与创作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实验课教师拟定的一系列主题实验当中选择其中的一个系列,对实验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学习,在复习性实训实验的过程中将实验室开放,能够使学生的电视节目创作在充足的实践时间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更能将摄像构图、布光角度、机位设置、和电视画面编辑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复习性实训实验当中去。第三种为创作性实训实验。这一类型的教学重点在于由学生自拟题目进行练习,而练习的内容需要包括一定时间的限制、策划书、采访、和采访方案、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
利用实验室设备开放的有力条件,使学生能够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能够制作出精良作品的能力。在创作短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将全程进行跟踪性指导,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扎实性和前后期制作技能的熟练成度。制作完成后,并组织学生个人讲解、观摩、点评、总结。在实验室的开放过程中,重要的是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实验设备还可以逐渐发现设备中存在的不足和发展所需的与时代相符的现代仪器实验设备,并且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复已有的实验设备的破损,这样就避免了过去教师上完课后就把实验室门关上,学生没有实验的地方可去,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利用实验室开放之后的便利条件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电视节目的前期与后期制作。实验室的开放不仅大大增加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为学生做出精良的电视作品和积极进取的优秀学生提供了物质和时间上保证。
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验室内完成电视摄像制作、视频编辑、摄像构图、布光角度、机位设置、和电视画面编辑等等。其他课程中的一些实验环节也是可以在实验室内完成的。这样可以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运用课余时间来充实实验内容和复习性实训实验,加强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牢固掌握。这样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而且对于学生平时实验课学习有很多的帮助,更有助于学生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和作品的创作提供了练习的机会。
2 通过建设校园广播电视台给学生建立一个实验实习基地
近些年来通过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实验方式和手法也在更近脚步,不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设备都在力求和国内和国际接轨。高校都设有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和校园报社等实验性强的校园组织。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力求在学生毕业后能到了公司能有一技之长。所以依托校园实验实习基地这个平台,可以建立起专业性较强的开放式的实验实习基地,让学生可以和社会接轨。这不止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对于学校来说也是以个对外宣传本专业的好方法。
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站和校园报社等实验性强的校园组织,由于实验实习的工作性质和范围的决定,需要大量的采集信息,编辑制作,和播报工作。所以须要学生参与编排和播出,因此,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对于一个真实性的广播电视采编制作环境的熟悉程度,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便具有了很强的实战性,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能够将传统意义上的实践和理论知识真正的保持一致。
在一个电视广播机构中,一个电视节目的播出是由多个栏目构成的,校园广播电视台就可以根据电视广播机构的运行模式选择播出时间,设置不同的电视广播栏目。在这样的设置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就可以,根据栏目类型和目的的不同进行各门专业课的实验与创作了。使学生在宽泛的学习环境中学会根据栏目各种不同的主题将课程中曾经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初级实验练习的制作方法和手段与实际创作结合起来。这种学了完全开放学校实验设备还开放了学习模式,是一种理论知识融于实际的有效途径。
3 毕业论文与作品结合的方式答辩
在近些年来毕业生的毕业形式多以论文答辩的形式出现,艺术类的学生更是如此,但是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是动手能力强,并且学校在四年的教学过程中也是把这一原则放在首位,所以艺术类的学生只是通过论文的形式毕业,并不能完全能够展示出学生的长处。所以毕业形式以作品创新能力的展现和对理论知识通过论文表现是比较符合艺术类毕业生特点的。毕业答辩是学生自我学习的最终总结。而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论文以外,对自己的另一方面就可以通过节目制作的作品最终完成的情况来判定。把大学四年所掌握的广播电视艺术原理、采集、编辑、播出等技能反映在一个电视作品当中去,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答辩,是一种检验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成果的有效途径。为学生提供毕业前最后的实验实践机会,以这样的形式完成最后的作品。这能让学生在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能够通过大学四年实验的努力手里拥有一定的东西来说服即将走进的企业或电台。切身走入媒体行业,学以致用,通过实践的体会将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媒体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一、加强养成教育,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人
2010年9月,我校刚搬迁到新教学楼,本学期又有三个学校的学生合并到我校,针对队员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和不文明现象,我们少先队大队部制定了《中昌小学一日常规七字歌》,下发到各中队,要求各中队辅导员认真组织学生学习、背诵,并落实到行动中,同时开展了“我做中昌小主人”活动,制定出《中昌小学文明班级评比方案》,大队部设立“红领巾监督岗”进行督查,将队员校园生活的一切表现都纳入文明班级的评比。这一系列措施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队员的集体荣誉感和服务意识。同时,队员的热情好客、礼貌待人,校园环境的静雅也给各级来校参观的领导、家长及社会各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5月份,市委书记杨洪旭陪同烟台市领导来我校参观时赞不绝口的说:“中昌小学的孩子素质高,懂礼貌,有水平!”
二、搭建有效载体,让丰富的内容陶冶人
一是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像“文明行为我先行”、“我从祖国看变化,祖国发展我成长”、“献上一份爱心,送上一份温暖”、 “我给地球当保姆”“感恩亲人,感恩伙伴,感恩社会”等活动。今年,我们少先队大队部又组织全体队员开展了“垃圾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好处多”实践活动,让队员走进社区进行调查、采访,了解垃圾的危害,提高队员的环保意识。今年8月该活动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获山东省唯一的一个全国一等奖。
二是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让队员找到互助的快乐。为进一步沟通队员之间的心灵,我们成功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即高年级队员帮助本中队学习生活上有困难的队员或帮助低年级队员活动,以“学习上帮助,生活上援助,思想上关注”为原则,在学习、经济、精神上相互给予帮助和支持。学习方面,提倡“同学读书手拉手,共建爱心小书屋”。队员们通过相互赠书、读书与交流活动,加强师生、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使学生在读书和交流中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养成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高尚品格,同时也营造了“书香校园”的浓厚氛围。经济方面,为困难学生捐款捐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献爱心。如全体队员为我校身患白血病的“李佳芳”同学捐款1千余元。在她不幸去世一年多后,为治病而负债累累的李佳芳的父亲听到学校为汶川捐款的消息,又将李佳芳生前一角一角积攒的四十元崭新的钞票,又添上100元钱,含着热泪代表李佳芳到学校捐了款。同学们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踊跃捐款,霍国威同学捐了100元,陈彦恺同学连饭费都捐给了灾区儿童,共捐90元。此活动在莱州电视台“民生视线”栏目播出,并作为优秀节目被推荐烟台电视台民生栏目中播出。现在,这种爱心行动在中昌小学继续延续着……
三是畅享艺术活动,让队员奠基快乐人生。我校努力为队员提供艺术熏陶的空间,做到“以乐促教,以美育人”,促进队员个性自然、健康、生动、和谐发展。学校成立了京剧弹唱队、小记者团、英语情景剧组等8个红领巾艺术兴趣小组,为队员们锻炼技艺、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目前,有百分之八十多的孩子均有一项艺术特长。特别是针对我国的京剧、武术两大国粹,我校特别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特意聘请京剧、武术教师,着力打造我们中昌小学的特色。2010年4月山东电视台记者来我校采访了我校的少先队综合实践活动及我校的特色艺术活动,对我们的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在山东电视台教育新闻栏目播出了我们的活动。2010年5月,莱州电视台又来我校采访京剧、武术特色活动,并在5月28-6月1日的民生视线节目中连续播出了一周。
三、活动过程求实效,让丰硕的成果鼓舞人
为确保少先队活动扎实有效,我们牢固树立脚印观、成就感,努力做到:在实践的时空上不留空白,在实践的机制上不说空话,在实践的关键处不挂空档,在实践的进程中不行空路,各项工作均收到较好的效果。一年来,在山东少先队信息网、莱州信息网上发表信息和经验论文10多篇,我校的十多篇活动信息分别在《齐鲁少年》、《莱州团讯简讯》、《莱州教育动态》、《山东少先队》《少先队小干部》等刊物上发表。同时,我校还申报并实施了中央教科所十五规划课题实验——《德育方法途径体系的深化研究》。2010年4月,学生孙菡婧去泰安参加了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优秀成果一等奖,实践活动《垃圾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好处多》分别获得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队员们的器乐合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也代表街道参加市艺术月演出,获得三等奖。09年5月30日,队员孙函婧一家还代表街道在市电视台演播大厅参加了“幸福家庭评选”,最终获优秀幸福家庭奖。并代表街道又参加了今年的市“小手拉大手”读书展示活动,最终获镇街第一的好成绩。 (1) · · · · · · · ·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我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全国十一五课题承担点校”、“莱州市科技教育先进单位”、“莱州市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莱州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张校长还作为烟台电视台的“新闻人物”接受了新闻直通车记者的专访。教师们所写1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班主任经验论文在《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山东教育》、《莱州教育》中发表,两篇少先队论文获山东省团队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每当我们看到家长满足的笑容,听到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说“孩子长大了”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学生们充满智慧的目光、日渐丰满的羽翼时,我们深感慰藉。今后,我们将加倍努力,不负众望,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2]
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化教师的“授业”功能, 从而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弱化。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实质是剥夺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发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主动地去思考问题, 更没有时间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很难发挥创新意识, 学生的视野也就被教师限制在教师所关注的视野之内。这样一来,教学效果难尽人意, 往往“事倍而功半”。显然,它有悖于现代大学教育的宗旨。
1关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主要以现代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心理学、人文主义及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础。美国合作学习中心研究者Johnson(1987) 兄弟提出了合作学习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1)积极性的相互依靠(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成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每个成员都依靠整个小组的成绩而受到奖励。(2)建设性直接交流(Face―to―Face Interaction ): 共同讨论任务的性质, 决定最佳工作方案,特别强调互相帮助。(3)个人与小组责任(Group and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 每一成员都对小组负责。(4)小组协作技巧(Small Group Skills): 学习必须的社交技巧,同伴间形成和谐的工作关系。(5)小组评价(Group Processing): 共同讨论和评价学习的进展情况。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生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和社会技能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被誉为“近十年来最需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和当今社会最有效和最进步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以师生、生生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教师的促进作用。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合作研究的教学改革
2.1教学改革目的
合作撰写课程小论文,是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探索合作学习的一种尝试。作为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我们希望通过合作学习的探究性和自主性,让学生获得类似科学研究的体验和技能的机会,获得可持续合作学习的能力,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具体表现为:学生查找分析信息的自主探索的机会;开阔视野,勇于创新的机会;在科研小组中合作学习的机会;结合并利用课堂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机会;阅读大量英文,并用英文写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对自我学习方式反省和改进的机会等。在这种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中,我们希望能充分倡导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则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2.2课程教材及处理
课程采用的是《现代大学英语》第二册。结合课程的学科特点和教学目的,笔者根据课文里若干单元梳理出不同的主题板块,不同的主题板块适合于培养学生不同的学习研究能力。大致来讲,本期教材能够提炼的主题板块有两种处理方式,服务于两种目的。第一,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与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沟通的能力。如第四课:王尔德的童话《夜莺鸟与玫瑰花》,要求学生查找王尔德生平作品以及文学主张。之后,以王尔德的文学观、艺术观、人生观等为题,完成课程小论文和课堂交流。第二,批判性分析思考能力。在本期的精读课本里涉及的主题广泛,涵盖了大学教育的功能,种族歧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看法,快餐社会等等。鼓励学生重视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他们不必完全同意作者的主张,但必须拿出足够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果同意作者的看法,但介于课文的信息量有限,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式找到更多的论据去支持作者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查学资料的过程中不但会更加了解该主题相关信息,同时对自己的主张更为清晰。
2.3教学检测
坚持指导性原则和激励性原则,使评价贯穿整个过程。在评价标准上,体现开放性,不求结论的标准化、唯一化,鼓励学生创新。在评价方法上,坚持过程性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结果性评价和教师的评价。为了能适时帮助并检查学生的研究过程,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体体验,为以后的评价提供依据。
2.4案例过程
2.4.1案例准备
(1)教师的指导和激励
为了打消同学们对合作研究性学习可能有的恐惧和焦虑,笔者首先向他们明确了此次教学方式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参与深入研究课文相关的主题,不仅是对课文学习或课内学习的拓展,更是亲身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机会,比起单纯地接受知识成果,这种自主学习能力一旦形成,则是终身受用的。只有同学们在心理上接受了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可能在开展研究遇到困难时找到前进的理由。另外,在研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他们都不是孤独的,因为教师会尽全力给予帮助指导,还有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们了解和反省他们的研究进程,也为了让教师及时了解同学们的研究进程,给予帮助以及为今后评价提供依据,学生们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体体验。同时,为了同学们能轻装上阵,笔者强调在评价原则上会更加重视体验研究的过程和在这个过程中切实学到的东西。
(2)研究小组的成立
就同一个选题感兴趣的同学大约4人成立研究小组。研究性学习是以小组学习的方式完成的,通过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的分工、合作,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从实际角度来看,这样的合作在有限的科研时间内也减轻了每个同学的工作量。
2.4.2案例实施
(1)选好研究题目
根据课文里若干单元梳理出不同的主题板块,笔者在课堂上提供了10个题目供同学们参考。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教材里感兴趣的内容自己选题。尊重学生的兴趣对于课题完成很重要。笔者要求学生和小组成员认真考虑后,上交一份开题报告,里面应该包含如下方面:题目,选题的意义及可行性,目前已有的相关资源,在研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打算如何解决。同时,他们还应有一个初步的研究计划,以督促小组能够按时完成课程小论文。
在阅读他们的开题报告时,笔者发现了很多问题。毕竟是初次合作做研究,学生在选题时,往往只顾在感兴趣或者热点话题上做文章,因此选题过大,或者过于狭隘等问题,造成对收集到的资料难以驾驭或者干脆收集不到相关资料,给下一步骤的展开带来不便。对于不合格的开题报告,笔者明确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给出修改意见,要求重写后给笔者看,直至合格。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把好关,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所选课题的研究的可行性是研究性学习中关键的一步。
(2)明确写作规范
在论文写作之初,告诉学生课程小论文的写作规范以帮助学生明确论文写作总体框架,也为下一步查找和筛选资料做好准备。规范包括:论题简单导入,简短文献综述,论题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发现,论文结论。如果是涉及实证研究,还须通过问卷、采访等方式收集分析相关数据。虽然这些复杂标准不可能在短期内要求学生学会,但在参与科学研究中体验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的难度和所需的科学精神,才能感受到书本上每一项知识的来之不易,体会克服困难,顽强进取的酸甜苦辣,品尝到成功的无比喜悦。写作规范里还介绍了国际期刊普遍采用的APA格式,这样早期的培训会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科研和学习。
(3)查找资料
在明确了课题后,笔者介绍了相应的网站及资料。同学们分组或者独自查阅、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
(4)小组个别指导
初次合作撰写课程小论文,对于新生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如何在海量的网络信息里搜寻论文相关的东西,如何阐明论文研究的意义,如何使问卷问题的设计能够为研究问题服务,如何对待不会翻译的词汇和用英文合适的表达论点等。针对类似的问题,分别由课堂上讲解和课后个别答疑。
(5)撰写论文
论文必须结合论文写作规范,以清晰的文字呈现出来。
2.5案例的反思
本学期在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尝试着引入合作学习的成分,学生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论文。笔者认为在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1)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互动关系:合作学习方法的运用,在不经意中已经改变了原有的主角,让学生真正地当家作主。从体验选题,到资料搜集、分析,和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其实质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的学习运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生在以小组为研究单位的情况下,经历了积极性的相互依靠,建设性小组交流,小组协作技巧,个人与小组责任等合作学习的特点,获得可持续合作学习的能力,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3)学生的英文技能:在一个多月持续的信息查找分析和写作过程中,语言输入和输出量较平时的课堂学习增大了若干倍,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种用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体验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动机感。
【关键词】密苏里大学 双师型 新闻与传播硕士
一、我国新闻与传播硕士培养的特点
早年,我国高校以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型硕士教育为主,目的是为了培养教学和科研专业人才。但传统的培养模式使得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有着知识体系单薄、创新思维弱等问题特点,不能适应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务院委员会在2010 年批准开设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深入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门人才。”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培养过程中,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考核机制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无法严格区分
虽然学界已经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严格区分,高校也因此将原来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改。但是在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里,某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仍然是由原来的理论课教师授课,所讲授的内容与之前的相差无几。而且,专业选修课的开课也是根据学生的选课人数及老师的上课时间而定,有些对于专业硕士比较重要的课程,却因为选课人数过少或是没有相应的老师授课而不能开课。最终,专业型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案并没有太大区别,这些课程的学习不能满足新闻媒体部门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不能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2、教学内容实践性缺乏及考核机制过于宽松
专业型硕士学位的设置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对于新闻与传播学这种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更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课程内容往往还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课程并不多。各高校在新闻与传播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投资力度不够,教学与实践脱节。并且,高校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核机制仍然侧重于科研能力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因此新闻与传播硕士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理论知识和论文写作上,实践活动相应减少。同时,大多数新闻与传播硕士所发表的论文学术性不高,最终导致专业型硕士学生在学术要求与实践能力上都达不到研究生应有水平。
3、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欠缺
国务院委员会在培养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培养方案中指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新闻与传播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但在实际教学培养过程中,各高校对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师资配置上有很大差别。校内的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实践能力;校外聘请的教师,虽然实践能力较强,但是很多外聘教师在名义上作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兼职导师,多数导师并未尽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责任,更多情况学生还是与校内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同时,高校对校外教师缺乏有效的管理,兼职教师可能因为自身工作的原因无法定期指导学生,甚至无故中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和其他工作。
二、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美国第一个开设新闻学硕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其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雄厚的师资队伍,更是在新闻教育上有着自身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其独创的“密苏里方法”(包括课程体系、实践体系、支撑体系)对美国的新闻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沃尔特・威廉姆斯在建院初期提出他的教学理念:实践是新闻学习的最好方法;新闻工作不是封闭性的,而是一项面向全世界的工作。正是由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密苏里新闻学院培育出全世界优异的新闻界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是将硕士学位教育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二年制的学生一共有16种专业方向,且每个方向都有不同的课程(“4+1项目”即本硕连读的学生也有9种不同方向的课程设置)。课程包括理论知识:美国新闻史、新闻学基本规范、传播法等;实践能力包括让学生掌握基本采访、写作、编辑等技能。
2、完善的实践体系
在硕士生的录取方面,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也会优先考虑具有媒体工作经验的申请者,这并不是忽略那些完全没有经验的申请者,而是对于这些没有经验或是经验不足的学生,学校会根据学生实际能力提供实践的平台:在创办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同时,学校也创办了一份面向社会发行的报纸――《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在校学生可以在该报社兼职。不仅如此,学院还创办了日报、商报、电台等,在这些媒体中,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部门实践。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主办的KOMU是美国国家广播电视台NBC的一个分支机构,在这家商业电视台里,记者、制片人和电视录像制作人都由学生担任。在这些机构中,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也使得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更加符合新闻媒体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3、严格的考核机制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专业硕士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完成不少于37个学分的课时,平均每学期修4门课。除了新闻与传播知识的理论课外,学生还需要修一定的实践课。成为《哥伦比亚密苏里人报》的记者就是该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为报纸采访、写稿、编辑。在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硕士毕业生中,有75%的学生选择做专业项目,他们毕业后直接去新闻媒体工作而不会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因此,这部分毕业生更希望对自身的工作技能有更好的锻炼,他们将目标放在了专业领域上;而剩余的25%需要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学生则选择提交毕业论文。
4、多元的师资队伍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师资分为专业实践课教师和学术教授两个方面。学院对于专业实践课教师主要注重于他们的工作经验、授课技能和专业成果上,这些教师大多数都是在业界有多年的媒体工作经验,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同时,专业实践课教师们拥有广阔的人脉关系网,能为学生的求职道路指点迷津。在对学术教授的考查上,学院更倾向于他们的科研能力、讲授能力和学术成果等。学术教授不仅为学生授课,也会参与院内外学术或行政会议,担任研究生论文评审委员,带领学生做学术科研项目。
三、对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尽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具有很强的借鉴性,但是由于中国和美国在文化以及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不能完全照搬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密苏里方法”。
1、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课程的实践环节,创新教学内容
在进行新闻与传播硕士教育的培养过程中,必须严格与学术型硕士区分开,不能再采用“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在这期间,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打造相应的实践平台,加强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实践环节。首先,有实力的高校应当创办自主的面向社会的新闻媒体,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声誉,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平台。新闻与传播硕士除了学到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之外,也可以利用学院的实验平台得到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此外,要加强与校外媒体单位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我国大部分高校都还停留在一成不变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创新教学内容,将全世界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传授于学生,同时也要多提供学生出国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文化下的媒体运作的特点。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改进管理制度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还是由校内理论教师进行授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俨然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一方面,应该加强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的协调,引进优秀的校外兼职教师。例如可以聘请一些新闻单位的资深记者和编辑,加强校内外师资的交流。另一方面,原来的校内在职教师也可以安排到媒体单位挂职锻炼,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与之相对应,师资队伍的管理也成为高校关注的焦点。对于校内教师可以设立校内教师评估委员会,主要负责校内教师的引进、晋升、评定和解约等。对于外聘教师的评估,应由各地方政府建立起地方性的教师评估机构,主要负责校外教师的能力评定及教师的引进等,加速该地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构。
参考文献
①蔡雯、周欣枫,《新闻教育的“密苏里方法”――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办学模式探析》[J].《现代传播》,2006(2)
②武志勇、李由,《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J].《新闻大学》,2009(4)
③童兵,《为高层次新闻人才培养拓宽路径――对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期待》[J].《新闻前哨》,2010(10)
④董小玉、韩丹雨,《开放・实践・融合:构建西部高校新闻传播学硕士生培养体系》[J].《当代传播》,2012(10)
⑤卞地诗,《美国的新闻硕士教育对我国媒介人才培养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11)
⑥党苗苗,《当代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东南传播》,2008(11)
一、探索问题
1.根据课文知识内容,提出探究的问题
开始阶段,教师应注意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还可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进行交流,评比出最佳问题。如我在讲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中“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时,我先让学生回顾古代、近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体地位,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改革开放以后“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处于一个什么地位?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这个地位?由此,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思考、交流,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1)党的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为什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存在哪些差距?我们应该怎么办?当这些问题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学生情绪高昂、兴趣倍增,相应的教学内容也随着问题的提出明确了。
2.创设意境,让学生动起来思考问题
创设意境,就是有意创设生活中的一定场景或角色,让学生观察、体验、讨论、归纳,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如在讲授“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一节时,我并没有直接授课,而是首先进入一种角色,煞有介事地说道: “我丢了一件东西,据说是你们班的学生拿了,但我不知是谁,所以我要对你们每一位同学进行搜查,现在请全体同学起立,我要搜查你们的身体,包括你们的书包。”学生一听,全体愕然,三三两两地站了起来,这时,我很怕他们都站起来,“晾”我的场。终于,有同学喊了一声:“不行!”但底气明显不足,我乘机问:“为什么?”学生议论一会儿后,我就“搜身”这个话题,一边引导,一边让学生讨论回答,相继对“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等问题也进行了“假设式”探讨。这样,我就从多角度、多方面完成了“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教学。
3.提倡学生参与教学,鼓励学生提问题来“为难”老师
现代教学是全员参与共同学习的“展示台”,教师应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倾听学生的思考,满足学生的要求。我在每堂课完成后,总要留下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就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题,并特别要求他们能把我“难住”。学生很兴奋,几个人围在一起,商议“难倒”的问题。我对学生所提问题,总是认真解答。之后,我又提出问题,或让学生讨论完成,或让学生回家与父母交流。正是通过这种“互提、互答”的“互动”教学,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点与疑惑点,教师才能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而不要只盯着预定的教学内容。
二、研究如何解决问题
研究已提出问题的答案,这是探究式教学的中心环节。怎样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呢?
1.“合作——竞争”式研究(也称小组合作式探究)——探究常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要求改变以往的单个学习状况,形成“生生相互合作”、“各组展开竞争”的“合作——竞争”关系,培养学生既合作又竞争的思想意识。
2.师生互动式研究——研究的最基本形式
较多的方式是师问生答,也可用生问师答的方式,这样做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撞击学生创新的火花,使学生产生想学的兴趣。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奇特的想法,古怪的问题,应尽可能地满足,不能以不屑一顾的态度,轻易做出判断,防止挫伤学生的创造激情。
3.撰写小论文式研究——研究的纵深发展
在一节或一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后,教师可根据所讲内容联系社会热点设计问题,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等方式完成小论文的写作,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究和评比。